陶行知职教论文范文

2023-09-23

陶行知职教论文范文第1篇

“爱”究竟是什么?这是人们常问的问题。

古今中外,人们对爱的比喻和说明如恒河沙数。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在现实界找到的几乎所有关于“爱”的现象、譬喻,以及我们通过文字对“爱”所作的所有说明、描述,都不足以讲清楚爱是什么!就现实性的比附而言,爱,不是一个肯定状态,而是一个否定状态。爱,无法通过对任何现实现象的肯定而得到诠释,只能通过否定现实现象而得到诠释。因为爱的本质如同“道”一样,是无,是无我!因为爱是本体论范畴,是超越于现实界的。

本文提出爱本体论,就是把爱当成哲学本体论概念,看作是世界的本源和存在依据。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爱的核心意思是:万物与人类原本一体,同源同根,共同来源于、起始于一个唯一的、统一的本体(整体),在这个唯一的、统一的本体(整体)里生养变化,最终又复归于这个唯一的、统一的本体(整体),而这个唯一的、统一的本体(整体)就是爱。

爱是全然的整体,或者说,是对整体的发现、融合与复归。爱与我们对人生宇宙的起始与复归的理解有关,也就是说,与对整体的感知和把握有关。真正能够理解爱、能够感受到爱的人,是能够理解整体的人、能够活在整体中的人、能够回归于整体中的人。

提出爱本体论,基于如下思考:

首先,“爱”是当今世界最普遍、最广泛、最“通用”的语言,能够接纳和融合人类最为古老也最为基本的感觉、情感、意愿与认知方式。其次,“爱”与老子提出的本体之“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二者几乎可以互换(所以我们提出“爱可爱非常爱”的命题)。再次,爱本体论阐释是通向爱宇宙论、爱人生论阐释最自然顺滑的表达。本体论往往是“宇宙论之冠”。作为对无形无相的本体的直觉断定,本体论只能是一个“虚设”,其实际作用是作为引向宇宙论的“引子”,阐明“存在者”何以“存在”。这就如同“道”作为本体,是引向“可道”(道即“可道”,可以为道,可以作为道路提示和指引方向或规律)宇宙论的“引子”,是同样的道理。爱本体论在导向爱宇宙论,即导向说明宇宙的起源、演变、对立统一运动方面,是顺畅无碍的。通过爱宇宙论,又可以自然顺滑地过渡到爱人生论。又次,本体论阐释走向宇宙论、人生论阐释的时候,需要解决“无中生有”的问题,需要阐发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如何通过对立面的形成和对立统一的运动而导向宇宙论、人生论的生生不息的过程。“爱”内在的对立面——“欲的爱”“多的爱”“偏爱”“恨”——正是促成浑然一体的爱通过对立统一运动而无中生有、生生不息的动力。因此,当圣贤、哲学家在论述“爱欲”“偏爱”“恨”的时候,他们实际上也是在论述本体之爱。最后,当今世界,量子纠缠作用加强,各种独立性、冲突性、对抗性物质和能量在快速膨胀,“爱欲”“偏爱”“恨”的力量在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中渐趋强盛,许多社会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处于“内卷化”、“极化”和撕裂状态。在这个时候,我们尤其要了解和强调“爱”的本体性、本源性,以爱作为人生宇宙的“上帝粒子”、“底色”和“主旋律”,高扬仁爱、博爱精神,加强社会的团结互助。

二、历史上圣贤与哲学家如何论述爱本体论

(一)轴心时代圣贤们对爱的颂扬

古往今来,人们对爱赋予了无数赞美和颂扬。轴心时代的圣贤们,更是对爱赞誉有加,但他们的理解各有不同。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1883—1969 年)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 年至公元前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 年至公元前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 度上下。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也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觉知的方式、理智的方式、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这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中国、印度、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英国人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一书中说:“贤哲们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格。所有圣贤都颂扬一种同情和怜悯的精神,他们强调,人必须摒弃自大、贪欲、暴力和冷酷。”“这一时期创造出的所有伟大的思想传统一致认同博爱和仁慈的极端重要性。”[1]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况轴心时代圣贤们的思想境界,在我看来,这个词语就是“悲悯天下”;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况轴心时代圣贤们的思想主题,在我看来,这个字就是“爱”。例如,老子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苏格拉底讲“普遍的善”;孔子讲“仁者爱人”。这些讲的都是大爱。墨子则直接讲出了“兼爱”。兼爱,即是“周爱人”,没有差别、普遍平等的爱。墨子主张以兼爱取代偏爱,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厚薄”“相爱相利”“爱利天下”“摩顶放踵利天下”。柏拉图在《会饮篇》和《斐德罗篇》中多次谈到爱的问题,将爱与“美”“生育”“神”“幸福”“善良”等美好概念相联系。他说:“爱的学问的结尾,就会突然发现一种无比奇妙的美者,即美本身。”[2]“爱并不是以美的东西为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美的东西里面生育繁衍。”[3]“爱神是诸神中间最古老的神,而且是人类幸福的来源。”[4]“爱神的威力是多方面的,巨大的,普遍的。”[5]“只有相爱的人们肯为对方牺牲性命。”[6]“爱神是最美、最善良的,后来也创立了各种美好善良的东西。”[7]

(二)近现代哲学家论爱

1. 费尔巴哈“爱的宗教”

19 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1804—1872 年)一生对爱持有宗教般的热爱和笃信。爱在费尔巴哈那里,变成了一种哲学世界观,被赋予至高無上的哲学意义和宗教意义。他认为,爱是人的存在的标志,是人的完整本质的表现,是真善美的统一。他提倡以“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他说,“必须拿对人的爱当作唯一的真正的宗教,来代替对神的爱,必须拿人对自己的信仰及自己力量的信仰,来代替对神的信仰。”[8] 他所谓“爱的宗教”其实就是“爱的哲学”。

2. 舍勒“爱的本体论”——“我爱故我在”

马克斯·舍勒(1874—1928 年)是德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在现象学早期阶段,他是地位仅次胡塞尔的现象学领袖。在舍勒之前,欧洲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由逻各斯中心主义、理智主义主导,即以“我思故我在”为基本色调。舍勒把欧洲哲学的基础转向了情感和爱。他明确提出了“爱本体论”,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与描述,恢复情感的本源地位,建立起“爱感优先”的原则。

在舍勒看来,爱是“趋向价值完美的行为”。他这样说:“倾向或随倾向而来的行为,此行为试图将每个事物引入自己特有的价值完美之方向,并在没有阻碍时完成这一行为。换言之,正是这种世界之中和世界之上的营造行为和构建行为被我们规定为爱的本质。” [9]

舍勒认为,爱在逻辑上先于认识和意愿,是认识和意愿之母。“我们始终感觉爱是原一行为,通过它,一个在者离开自己( 但仍然是这个有限的在者),以便作为意向性之在者分有并参与另一在者之在,使二者不会以任何方式成为彼此分离的实在部分。我们所谓之‘认识’,始终以爱之原一行为(即这种存在的关联) 为前提:在者离开自身及状态和已有的‘意识内容’超越它们,从而根据可能性进入一种与世界的体验交融。我们所谓之实在或真实,首先以某一主体的正在实现的意愿之行为为前提:但这种意愿的行为恰是一种先于意愿而出现并赋予意愿以方向和内涵的爱。所以,爱始终是激发认识和意愿的催醒女,是精神和理性之母。”[10]

在舍勒看来,爱是产生认识和促成意愿的前提;我们所谓之实在或真实,首先以某一主体的正在实现的意愿之行为为前提,但这种意愿的行为恰是一种先于意愿而出现并赋予意愿以方向和内涵的爱。“在人是思之在者和意愿之在者之前,他就已是爱之在者。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与宇宙的可能的交织度的丰盈、作用方式和力量。”[11] 于是,舍勒的结论是:“只有当我们爱事物时,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事物。只有当我们相互热爱,并共同爱某一事物时,我们才能相互认识。”[12] 舍勒的思想,对于整个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发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本体论上,“爱的本体论”有别于传统“智的本体论”;在认识论上,“爱感优先论”迥然不同于“认识优先论”。

3. 加塞特“爱的本体学和宇宙论”

奥特加·伊·加塞特(1883—1955 年)对爱的论述,是在本体论和宇宙观的层次上展开的,超越了科学、学科研究的层面。他提出,“爱的本体学:神秘主义与爱具有共同的根源。”[13] 他区别了“心理学的爱的理论”和“宇宙论的爱的理论”,认为“近代的理论失去了这种宇宙论的观点,几乎全都变成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微妙的爱情心理学形成一种机敏的诡辩,把我们的注意力从爱情属于宇宙论的基本面给移开了。”[14]

加塞特认为,爱对对象的选择,乃是内心深处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同时具有一种“认知根据”和一种维度更高的“存在根据”。加塞特把爱看成是回归“道的整体性”。他说:“爱是生命的勇者,他虚己忘我,与爱慕的对象合一,成为一体,在爱的合一动力之中,回到道的浑全。能让一个个体走出自我,而走向另一个个体(更高的存有),大自然中最大的力量也许就是爱。”[15]

加塞特注意到柏拉图关于“爱是在美中生育的欲望”的观点,对此他评价说:“根据柏拉图的理论,他的思想可以审慎地归结如下:凡是在爱中都有一种于我们视为完美的另一个人合而为一的欲望。”[16] 他提出了自己“爱的生育观”:“在生命的内在体验之中,爱的孕育能力最强,以至于爱成为一切孕育能力的象征。心灵的许多冲动由爱产生,例如愿望、思想、意志力的表现和行动。然而这一切虽是由爱而生,一如庄稼由种子而生,却不是爱本身;爱其实是这一切的根本。”[17]

4. 弗洛姆“爱的艺术”

20 世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爱的艺术》作者艾瑞克·弗洛姆(1900—1980 年),对爱有非常宽泛的论述。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存在问题真正、全面的回答。关于“博爱”的观点,是《爱的艺术》里比较具有哲学意味的部分:“博爱是构成人类一切爱的最基本形式的爱。我在这里讲的博爱,主要是指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爱意的责任感,由这种责任感主导下对所有的人付诸关心、尊重和了解……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博爱就是对全人类的爱,它以没有独占性为主要特征。”“博爱凝聚了人类的联合、人类的团结一致和人类的思想的一体化。”[18]

5. 费里“爱的革命”

当代法国最受关注的哲学家之一吕克·费里(1951 年—)提出了“爱的革命”(“一种彻底的乌托邦”)的概念,主张用爱的革命引发新的感知,建立爱的“新意义”,来对抗传统价值准则的倒退,让当代人拥有更加美好的价值期待和精神生活。在《论爱》中,他认为,历史上所有曾经给予生命以意义的理念,如上帝、国家、革命、自由、民主……如今都变得极其混乱,失去了真实性和感召力;唯有爱,仍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允诺,给予我们以希望和期待。费里之所以借用司汤达《论爱》的书名,只是想表达,他对爱的热爱如司汤达一样,“爱对于我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或毋宁说是唯一重要的事。”[19] 费里提出,在现代世界,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能够培育出具有团结和同情特性的新人文主义,“爱将成为我们所有人无条件相信的唯一价值。” [20]
三、爱本体论涉及哪些重要相关问题

(一)如何理解爱与“可爱”——爱的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我要谈的是‘爱’,但首先要谈的不是各式各样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中什么都有,唯獨缺少根本意义上可称为‘爱’的东西。”[21]“这两百年来,大家对‘爱’的进行谈得很多,对‘爱’的本质却谈得很少。”[22] 这是加塞特的发现和疑问。这点出了在爱的理解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如何区分爱的本质(本体)与爱的现象?如果我们不能分清这两者,我们能真正理解爱吗?

爱作为本体,本身无形无相,但爱作为人生宇宙的能量之源,能够创造爱的一切现象。

爱在现实社会关系中表现为团结、拥抱、融合、凝聚、回归、统一等状态或趋势。在此状态或趋势中,爱的发出者不断趋向自我消解、自我弱化、自我融化。但是,恰如加塞特所说,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爱,如“喜欢”“喜爱”“爱戴”“欣赏”“赞美”“爱惜”“依恋”等,不是爱的本质,而是现象。我把爱的种种现象称作“可爱”。世界上所有“可爱之物”,其实都是爱本体的象征。“可爱”的意思,就是指事物“占用爱的本质”,“具有爱的秉性”,能够激发人们的爱意。“可爱之物”都隐喻着爱本体。所以我们说,“爱可爱,非常爱”。

这里的第一个“爱”,是关于爱的本体、本质的无规定的一般概念;第二个“爱”(“可爱”),是讲爱的繁多现象,赋予无规定的爱的一般概念以具体事物的规定性和丰富内容,从而是对第一个“爱”的无规定性的否定;第三个“爱”(“常爱”)又回归到爱的统一本性,是对“可爱”的繁多现象的否定,从而完成了关于“爱”的哲学命题的否定之否定。第三个“爱”(“常爱”)看起来与第一个“爱”在形式上无异,但它已经具有了内容的完满性,达到了具体的丰满,摆脱了“爱”作为一般概念的抽象性、贫瘠性、无规定性。

我们把“道”替换成“爱”,其暗含的意思就是:人生宇宙本体论的阐释,不仅涉及“体—用”的功效关系,而且涉及“体—情”的意向关系;人类的本体论阐释与人类感知天人合一的情态性、倾向性、意向性有关。

(二)如何理解爱与“爱欲”

有欲与无欲,即是否具有占有的欲望,是分别本体之爱与现象之爱的分水岭。所以在佛学里,一般是将“爱”与“慈悲”分别开的,认为前者有欲,后者无欲。在老庄哲学里,也对“欲”可能分裂本体保持着极高的警觉。

加塞特认为,心灵的许多冲动都由爱产生,但却不是爱本身,爱是这一切的前提。欲望是想要拥有某个事物,一旦拥有,随着得到的满足,欲望就会消失,而爱永远不会消失。欲望是被动的,是以“我”为万有引力的中心,期待相关事物到我这里。爱却是全然的主动,走出自我,走向所爱的对象,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当我们去爱时,我们放弃了自身的平静与安定,在虚拟的层面朝着所爱的对象移动,这种不断朝向对方的移动就叫做爱……爱不是爆发,而是一种持续的涌出,一种心灵之光的散发,从爱人者向被爱者移动。”[23]“在欲望中,我想把所渴求的对象拉到我这里来;在爱中,我被拉到所爱的对象那里去,而在一个更高的存有之中,合而为一。”[24]

德裔美籍哲学家马尔库塞(1898 - 1979 年)提出,应该消除爱欲压抑,彻底解放爱欲,寻求本能与理性之间的新联系,建立没有爱欲压抑的新文明。他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升华爱欲:狭义的“升华”,是在性心理完全的禁忌和彻底的开放之中,开辟一个和谐、纯洁、高雅的境界;广义的“升华”,则是将爱欲冲动导向有益人类文明的创造性活动,也就是将性的能源移开性对象,投入更高级的文化活动。

(三)如何理解“爱”与“恨”

需要说明这里讲的“爱”与“恨”,都不是日常经验概念,而是哲学概念。

作为人生宇宙本体的爱,在呈现为“可爱”即各种现象之后,由于加入了人们的分别、私有、执著和贪婪,被分裂成了无数的微小部分和“颗粒”,用于自我张扬和压制他人,变成了对抗性、攻击性能量,这样的情况和趋势,我们称之为“恨”。

爱,是经过偏执而走向“恨”的。“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量子纠缠,造成统一能量的分散、分别、分化、分离、分裂,在分散、分别、分化、分离、分裂的过程中各个局部不断自我增强、自我强化、自我膨胀,并且产生相互对立、對抗,最后同归于毁灭、消亡的趋势。“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贬义词。它与爱是统一体的对立面,二者在辩证运动中展示宇宙与生命客观的历史进程——变化与成长。如同“恶”为“善”开辟历史道路一样,“爱”也通过“恨”来开辟矛盾运动的道路。由于爱恨交加,整个世界的自然历史与人文历史便展示出统一的趋远的前行运动与趋近的复归运动的矛盾统一。

只有当我们不了解恨的本质和它的有限性、限定性的时候,只有当恨的力量被无限制地发挥、扩散并成为崇拜对象的时候,特别是当恨摆脱了爱的引导与平衡的时候,恨才会成为自我膨胀的恶,成为分裂和毁灭社会的能量。

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讲到: “我太爱自己, 以至于无法去恨任何人或任何事——恨会局限我的存在, 而我更希望将自己的生命扩展到无垠宇宙。”[25] 卢梭这段话表明他十分清楚爱与恨的不同:爱是能量的扩延以致无限,恨则是能量的强烈收缩。有恨的地方,就有分别、对抗和撕裂。但是在现实社会里,许多人还是会有意无意的走向恨、选择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恨能够带来短暂的力量感!这就像人们也喜欢短暂的“快乐”是同一个道理。

加塞特在《关于爱》中引述了历史上一些哲学家对爱与恨关系的阐释,并加以评论。关于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加塞特认为,“托马斯从古希腊文献中整理出的有关爱的观念显然不正确。对他而言,爱与恨是追求的两种形式,亦即欲望的两种形式。爱是对某种善的追求,恨是一种抗拒(反向的追求),是对恶的一种排斥。”[26] 关于斯宾诺莎想在情感中找到爱与恨这两种情感萌发的基础的想法,加塞特评论说,“斯宾诺莎错了,爱不是喜悦……恨也能够自得其乐。”[27]

加塞特提出了自己对于爱与恨关系的理解,他认为爱与恨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趋向并融合于对方、成全对方,而后者是隔开并对立于对方、毁灭对方。他这样说“爱与恨之间的根本差异——爱与恨的方向都是离心的,方向固然相同,两者在意义上却是截然不同,用心正好相反。恨与其对象相逆,具有负面的性格;爱顺着对象,肯定对象。”[28]“在爱中,我们觉得之间跟所爱的对象合二为一。”[29]“恨把我们跟对象远远地隔开,拉开了一道深渊。爱是心心相印,是和睦一致;恨是分歧不和,是形而上的抗拒,是跟所恨对象遥遥相隔。”[30]“爱在心灵虚拟的延伸中抵达所爱的对象,致力于一种无形却神圣的工作,这是世界上最积极的工作:爱肯定其对象。”“恨也不断忙于在虚拟的层面杀死所恨的对象,意图毁灭所恨的对象,压制其生存的权利。恨一个人意味着单是由于对方的存在就觉得受刺激,只有所恨之人彻底消灭才能带来满足。”[31]

按照加塞特的思想逻辑,接着是否就应该这样说,爱一个人意味着单是由于对方的存在——不必管是怎样——就感到喜悦和满足?

加塞特最强调的一点是:“在我眼中,最后这一点是爱与恨最根本的特质。凡是爱过的人,就肩负着让所爱的对象存在下去的责任;在他能够掌控的范围内,他不允许所爱的对象不存在于这世上。而这就等于在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内,在意图之中不断赋予爱人或所爱之物生命。爱是不断地赋予生命,创造并维护着所爱对象。恨是毁灭,是虚拟层面上的谋杀,而且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停地谋杀,直到把所恨之人从地球上完全抹去。”[32]
四、文明更替何以走向爱的复归

(一)西方工业文明不可避免的衰微

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经由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逐渐建立起来的西方工业文明模式,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深刻的矛盾(根源在“恨”的泛滥),正处在明显的衰落之中。西方工业文明再也拿不出一个像样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方案来继续领导世界进步。而信仰天人合一(本爱、大爱)的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华文化也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里面既有文明断裂的风险(跟随西方,走向“恨的文明”),也有全面复兴的机会。

由西方主导的近现代工业文明模式,已经暴露出难以摆脱的内在矛盾,呈现出日益加深的颓势和危机。在他们中间不大可能诞生新的精神导师来继续领导世界进步。我们把它概括为“一个根本三个重点”。“一个根本”就是:在“人的解放”的旗号下,人心由于过度放纵而走向堕落,成为孤立而封闭的“肉体原子”;“三个重点”就是:“无师、无爱、无未来”。

历史来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文明更替“拐点”。英国科学家霍金在《大设计》中预言人类现有文明无法继续延续一千年。日本哲学家梅原猛、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拯救人类的哲学》一书中指出:

“建筑在人的欲望,也就是本能和利己之心基础上的近代文明,在不太长的将来,难逃自我崩溃的命运。”[33]“这种崩溃发生在100 年后还是500 年后,尚不清楚,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乃是不容置疑的。”[34]“人类要摆脱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代文明。”[35]

(二)人类新文明与中华文化复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它在当代世界新文明建设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与西方哲学仅仅考虑如何(在对峙中)“理解”本体不同,中华文化考虑的是如何“成为”(进入、融合)本体。因此,西方思想的特征是外在超越,而东方文化强调的是内在超越——内在性与超越性的统一。这是我们在思维方式上的优势。重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文化对新文明建设的倡导,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标志。人类同处一个地球,“地球村”的每个成员,如何和睦相处、携手共进?中国提供的方案是:“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建立在东方“和文化”基础上。“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和”文化基础上构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博大的天下情怀。

(三)需要警惕“怼的世界观”和“怼的教育观”

受“争恨文化”和“斗争哲学”的影响,当下社会,似乎存在一种“怼的世界观”。“怼”这个字本来是一个很生僻的字眼,其作为常用字,在中国只有短短的两三年,但一经引入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即现火爆,迅速成为高频字。“怼”所表达的涵义,包括:对立、对抗、开打、打击、压制、制服、战胜等等。“怼”给社会带来的是日益频繁、不断升级的冲突和价值观分裂。“怼的世界观”,即是在争恨、冲突、对抗中获得存在感、荣誉感和价值感的世界观。

“怼的世界观”在教育中的体現,就是“怼的教育观”。教育变成了知识技能的竞技场和角斗场;竞争—获胜,成为教育参与各方的唯一动力;教育目的异化为:“教育就是培养优秀的竞争者、骄傲的获胜者!”在学校里,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孩子们天天都承受着竞争的压力,时刻都想着如何在排名榜上出人头地,把同学当对手、敌手,互相戒备防范,以致以邻为壑。在家里,家长们对孩子通常是“恨铁不成钢”,不断地在“恨”的方面加大压力,并且经常为此而痛下狠手。有些家庭就成了演练、实践“争恨文化”的战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偏激的孩子决绝地喊出“父母皆祸害”的叛逆之声,亦可见其内心的痛苦、扭曲超出了能够承受的常态!

“争恨文化”和“怼的教育观”,深深浸染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中国孩子健康成长的极大障碍和毒素来源!在未被觉察的情况下,它时时刻刻都作为成人欺骗、控制儿童的能量和手段,禁锢和污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在这种文化背景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内心充满了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恶的能量”:恐惧、仇恨、争斗、征服、敏感、嫉妒、贪婪、暴力、诅咒、蛊惑、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以邻为壑、控制欲、谋略……他们一生都在努力,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强壮起来、优秀起来,比别人有优势,能够驾驭、领导、控制、战胜别人。如果他们处于劣势,只要能够,他们甚至希望让这个世界与自己一同毁灭。因此,倡导爱本体论,有着很现实、很迫切的社会需求。
五、为什么需要提出和倡导爱作为本体的“本爱教育”

本爱教育,是本体教育,是将爱作为人生宇宙本体论的教育。我们现在有政治教育,其中又包含了三观教育,这样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体教育;就现状而言,我们的政治教育还不能替代本体教育,还不能引导我们认识和遵循本体论、伦理学的“绝对命令”,不能让我们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对“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唤起赞叹和敬畏”。

“人为什么需要本体教育”这个问题,与“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这个问题密切相关。人既是现象界的存在,也是本体的存在。本体与现象界一体两面,不可能分开谈。在现象界的意义上,人是有限的,是可以被定义的;在本体的意义上,人是无限的,是不能被定义的。这种情形,与我们通常对“道”的理解是一样。老子谈道,是把“常道”(本体)与“可道”(现象)联系起来谈的。《道德经》宇宙观的核心在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叠套的两个“玄”(人生宇宙奥秘),就是本体性、无限性的“无名之玄”和现象性、限定性的“有名之玄”,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往返流动,周而复始。道是什么,人就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道,就应该怎样理解人。

通常我们认为,人生宇宙本体(例如“道”或“本爱”),是无形无相的“第一义的存在”;由本体所生的现象界是“第二义的存在”。其实,作为第二义的现象又分两种情况:未经人类识别、分别的世界,是本然的“第一现象”,其特点是恍惚态、叠加态,即不确定,保持着各种可能性,这是“第二义的存在”的本意;人类经验的、识别的、操作的世界,则是“第二现象”,是人心(用性)与第一现象之间构造出来的一种关系,即是说,第二现象只是一种被人类确定化的关系,这构造出来的关系即是“第三义的存在”,是现象的现象。

以往的一切教育和教育学(包括所谓“科学的教育和科学的教育学”),都是从现象界开始的,殊不知现象界已经是“第二义的存在”或“第三义的存在”。教育学要从本体论(道,本爱,第一义)开始,要有本体的教育即道的教育、本爱的教育。因为只有本体才是“一”(统一的、“不二的”),而现象界则是“多”(杂乱的、众多的);本体才是“大用”“妙用”“无限用”,而现象界(术、器)则是小用、徼用、有限用。舍一逐多,舍大用而逐小用,这不可能得到究竟的真理。

本体的教育(本爱教育)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同时又是:(1)关于无限的教育、第一义的教育、生命根本的教育;(2)关于人生宇宙信仰的教育;(3)关于生死和究竟智慧的教育;(4)关于“认识自己”并通过自己的无限智慧(觉悟)认识万物根本的教育;(5)关于自性自度——自己解放自己的教育;(6)关于“无为”和“无为法”的教育;(7)关于向内发觉、为道日损的教育。

所有这些,现在都远远的在我们现今的教育视野之外,这是殊为遗憾的。我们现在完全没有本体教育、本爱教育,这样人们就无法认识自己,无法得到宇宙人间最高的智慧。因为欠缺本体教育(本爱教育),我们发现,我们现在通常得到的教育只是“第四义”的教育:第一义的教育,我们没有;第二义的教育,原生态、统一性大自然的教育,我们也没有;第三义的教育,我们改造过的自然的教育,我们基本也没有。我们只有对“第三义的存在”进行认知加工而获得的知识的教育,这是第四义的教育。

由于本体教育(本爱教育)的缺失,我们现行的教育只能囿于“有限”而不能通达“无限”,它可以概括为“十有十无”:(1)有器而无道;(2)有恨而无爱;(3)有“有”而无“无”;(4)有“我”而无“自”;(5)有去而无归;(6)有识而无智;(7)有理性而无灵性;(8)有伪饰而无真相;(9)有管控而无自由;(10)有傀儡而无主人。

从教育制度讲,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教育格局统称“五育”“三形态”。“五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三形态”即学校教育形态、家庭教育形态、社会教育形态。这样的教育体制、教育格局,对于培养一个全然的、完整的人是不够的。我们的建议是:应当在“德育”之中,加一个“本愛教育”(本体教育),这是教育的根本和根本的教育,其意义已如上所说。

爱作为本体的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内在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我们所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爱国”“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内容,都与“本体之爱”及其教育有密切关联。

结论:我们就应该涉及教育的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了:人,终将何在何往?或者说,教育,究竟要让我们如何存在,要带我们去哪里?问题的终极答案在于——“人的本体”。本体就是我们自己。本体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本爱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教育,帮助我们理解本体、回归本体,也就是理解“我自己”、回归“我自己”。以爱为本体的教育观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达:“以爱为道,以爱为师,以爱获得本性觉悟,以爱成就人生圆满”。我们终将通过教育,而成为爱本身,成为终极意义上的“我自己”——与爱同在,与爱同往。

陶行知职教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化是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对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实践,对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体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有效渗透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求真为其核心,在基础性教育工作领域展开关于陶行知思想的贯彻,是保证教育工作的总体质量得到有效优化的基础。因此,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的贯彻进行研究,是确保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质量得到全面优化的关键。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渗透的重要意义

陶行知的对于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集中于真实性方面,陶行知要求小学的教育工作人员,必须将朴实和使用作为文科教育的核心因素予以对待,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教育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进行小学语文的净化因素教学过程中,名人名句的堆砌性使用并不符合真实性教学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必须参照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进行转变,才可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另外,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具备较强的务实精神,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应用于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对规避形式主义不良思维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以真实性和实用性为核心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综合质量得到优化的关键。

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存在较强的形式主义倾向

目前,一些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者缺乏对教学主体地位的关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工作领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小学教学工作存在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难以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处置。还有一些教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开展课文或生字等基础性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教学主体地位因素的调查,并没有将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进行定位,导致很多教育工作只能按照固定的流程进行推进,无法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进行具体教学内容的处置。还有一些小学的教育工作对于教学创新性的特征关注度不足,并没有全面的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得很多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单纯的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无法规避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形式主义思维不良影响。还有一些教师受到标准化考核思维的影响,简单的将标准答案进行灌输,缺乏对学生思维变化趋势的重视,使得一些学生只能单纯的按照教师所指定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无法按照教育创新理念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因此,对形式主义教学思维进行改良,迫切需要渗透以陶行知教育理念为代表的务实性教育精神。

(二)小学语文教学合作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在研究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过度关注抽象化教育理念的研究,缺乏对教学方法的重视,导致很多教学方法的创新活动难以全面的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降低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相结合的能力。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执行自身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性格的调查不够深入,并没有全面的结合合作机制的互补性优势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合作体系的建设,十分不利于小学语文教育活动综合价值的实现。还有部分小学教师在研究陶行知思想的过程中,缺乏对小学生情感特点的关注,并没有结合小学生全面合作的需要,对小学生的组织性策略予以制定,這就使得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具备贯彻陶行知先进教学理念的目的,却难以充分按照教学合作机制建设的需要对教育模式进行调整,无法为小学生合作体系的全面完善提供切实帮助。一部分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内容调查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独立学习的环境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在创新工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开展协作工作体系建设措施的设计,造成陶行知的先进教育理念得不到有效的应用,降低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渗透价值。

(三)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存在不足

虽然语文学科并不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强化对客观环境的了解,制定符合新时期语文学习活动需要的策略,是提升语文学习活动综合能力的关键。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关注,简单的将抽象的理念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质量。虽然小学教育工作的时间较为充分,但部分小学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具有急功近利的理念,将阅读的正确结论进行直接的灌输,缺乏对小学生自主思想的认识,导致很多小学教育工作无法借助实践活动的有利条件推进教育体系的创新。还有一些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活动的局限性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按照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实际需要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创新,这就使得一些教师在执行基础性语文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对陶行知实践教学的先进理念进行应用,降低了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应用的过程中,对于学生阅读感受的关注度较低,并没有按照语文教学活动的特点执行教育思想的实践活动,这就使得陶行知的先进教育理念虽然可以获得小学教师的认同,却难以完整的适应教学活动的思想优化需要,十分不利于陶行知教育工作理念价值的优化实现。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具体渗透策略

(一)降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形式主义倾向

首先,要强化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视,从教育工作流程的特点出发,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进行流程化特征的分析,并使更多小学语文教育活动能够全面的适应教学业务的主体性发展需要,将形式主义倾向的不利影响进行全面的识别,并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体制可以得到根本性调整。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学习,在进行上课内容设计的过程中,结合新时期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对课堂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处理,保证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可以较为完整的适应学生优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使学生可以较为全面的表达个人的实际思想诉求,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内容的充实创造基础条件。小学教育工作人员还需要强化对课程创新模式的重视,全面的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特点,对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进行调整,保证陶行知教育思想当中的核心价值因素可以全面的顺应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要求,以便更多的教师都可以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升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实践价值,保证更多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因素可以纳入教育工作之中,为规避形式主义不良影响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合作机制

首先,小学教师要结合陶行知创新教学模式的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领域的合作机制进行大胆的创新,允许小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强化语文学习自觉性,保证小学生可以成为学习模式创新的主体力量。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结合陶行知教育的思想,对当前正在开展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特征加以研究,针对学生学习活动推进的实际需要,对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进行总结,有效的保证所有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都可以在合作学习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业务的优化,并为合作学习模式价值的全面实现提供支持。小学语文学习活动还必须针对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体系的特征,对现有固定教学模式的弊端加以总结,尤其要加强对教育资源浪费的关注,按照陶行知务实精神的指引,对小学语文学习模式的创新阻力进行排除,使所有符合小学生学习活动实际要求的学习模式可以在小学语文学习工作中全面的实现其操作价值,保证更多小学语文学习活动可以在学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得到全面优化的情况下予以推进,保证更多教育思想的价值得到全面实现。小组学习的规模设计也必须得到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要按照教育思想个性的具体诉求,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特征予以研究,并选择四人到八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团队,保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渗透可以完整的适应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需要,并具备足够的科学性。

(三)提升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水平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对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进行深入的学习理解,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对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价值的重要作用,以便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将自身的价值更好的应用于语文教育工作之中,保证更多语文教育活动价值的优化实现。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结合当前语文学习的客观环境,对实践活动的细节进行设计,根据课程的内容设置差异化语文教学方案,保证更多语文教育工作可以在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其教育价值的提升。例如,在进行《群鸟学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名道具的准备,并保证与课程相关的道具可以在学生自主操作的过程中得到合理使用。道具的備置需要完整的涵盖猫头鹰和凤凰等元素,在学生不熟悉猫头鹰具体形状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网络搜索活动。在凤凰的形象设计方面,教师可以按照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要求允许学生自由展开想象,以便小学生可以全面的掌握语文实践学习的能力,优化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实践价值。

结论: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优化需要将思想的革新作为一项基础性内容,因此,针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加以研究,制定符合实际要求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优化策略,对提升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综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昊.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3.

[2]赵瑞红.生活化小学语文隐性课程开发研究[D].宁夏大学,2015.

[3]王海迪.小学语文古代经典诵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熊风.小学语文情感教学对班级管理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7.

[5]张莉.吴研因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6]赵正新.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与生长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

[7]但武刚.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3.

[8]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钱静烨,1985年10月,女,汉,职称: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陶行知教育思想 小学语文 渗透分析。

陶行知职教论文范文第3篇

陶行知职教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在人的一生之中,学习是伴随终身的,在进行成人在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人们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深刻。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非常开放,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辩论能力,并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另外,案例教学法还具有非常強的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其在成人在职教育中以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篇文章就是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成人在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加强成人在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成人在职教育 工商管理类 课程 应用分析

对于成人在职教育来说,其主要涉及到的方面基本上都是实际工作中的内容,其主要目的也是将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充分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之中,提高成人的专业素质。在进行成人在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加强成人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而且人们还能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并从中从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工商管理方法。案例教学法在成人在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教职人员应充分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提高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案例教学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成人在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1.正确把握其特性和要求是科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

1.1研讨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应具备创新性

案例教学改变过去理论教学的“一言堂”为“群言堂”,教师由以往的“领路人”变为“同路人”。在培养模式的定位上,将过去“学术型”变为“应用型”。这些形式上的变化,都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学双方“活学”“活教”。因此,搞案例教学要从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以科学求实的认真态度做好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以创新思维开展案例研究活动,促进成人教育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改革。

1.2教学案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有较强的时效性。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不但要求它能够支持、融解理论原则,而且还必须有时代特色,有较强的代表性,使学习者有认同感。理论脱离实践,不但不能指导现实工作,反而会变成为教条,阻碍实际工作的开展,在教学上也会使受教育者厭倦,施教者空洞,成为教学发展的“绊脚石”。如果教学案例陈旧,失去了检验理论的基础,会使理论无的放矢。因此,案例应是一定时期实际工作的客观反映,案例的运行机理就是管理中内在矛盾变化的规律。把教学案例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学员认识到这一时期普遍存在于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及其特点,所教的理论原则也是这一时期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总结与概括。

2.开展案例教学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案例研讨要给学员的辩论留有空间

在课堂设计上,给学员广阔的争论空间,借以达到“不辩不明”的教学效果,如果每次教学都能有新论点产生,这才算一堂好的案例教学课。教师对课堂设计、案例选择、辩论问题的提出,甚至研讨、辩论中学员的挑选都需要认真通盘考虑,让学员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教师梳理出的结论中,也要让学员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联想。案例教学必须以讨论为基础,最后由教师通过充分陈述理由,引导学员归于较为合理的结论,结论可以是多个答案,通过点出理论原则在教学案例中的启示作用,教会学员从诸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通过解决主要矛盾问题,最终解决整个案例问题。

2.2案例教学必须达到启迪学员思想的目的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理论教教学方式进行对比的话,就会发现案例教学法具有更强的活力,其能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对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传递和反馈,使人们能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加深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所以,在利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应将其中的启示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教职人员应针对案例进行有效的分析,这个过程就能够使人们学到一些工作经验,同时也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人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通过启示方法,促使人们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加强其对实际问题的剖析能力。

2.3注意案例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在成人在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际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应对教学经验进行有效的积累,由于案例教学法使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想要提高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就需要不断对其应用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其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更加契合。在应用的时候,应积极吸取已经非常成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的优点,不断加快案例教学法的创新速度,提高应用效果。另外,在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时候,还应该对先进的技术进行科学的运用,而且还应该对案例教学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控制,避免其一直按照过去的教学方式前进,从而提高成人在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质量。

3.总结

成人在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为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人们提供了再次系统学习的机会,在其中,工商管理类课程占据着主要位置。在进行成人在职教育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使人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得到非常好的提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案例教学法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这两个特点促使教学中的辩论教学形式非常丰富,通过辩论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加强人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和质量,使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也更加先进。

参考文献

[1] 束庄健.基于CIPP模式的管理类课程参与式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10(05):164-165.

[2] 胡丰林,高亚超.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情景模拟法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8(04):224-225.

[3] 赵岩,冯彩云,杨菁,高元平.面向教学与需求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改革研究[J].时代教育,2015,03(10):106-107.

[4] 聂英,董娜,李英.管理类课程考试的职业能力培养:命题理念与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5,05(11):301-302.

陶行知职教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机械类课程时存在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外来动机 内在动机 激发

0 引言

学习行为受动机支配,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没有足够的学习动机,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机械类课程综合性强,作为教育者,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外来动机,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1 外来动机的激发

在机械类课程课堂情境中,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措施激发学生的外来动机。

(1)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严格要求。没有具体目标,学生就没有学习方向。在预习、听课、做作业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具体目标。要考虑到个别差异。当目标与学生能力相称且有挑战性时,就可使学习动机处于最佳的激发状态。

(2)利用教学的反馈环节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及时得知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作业是教学中必须具有的反馈环节。利用反馈可以让学生及时看见自己的进步、缺点和不足,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笔者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发现每次知道自己成绩的同学进步很快。

(3)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善于评价、表扬与批评。在批改作业时,一些老师只给分数,甚至只写日期;一些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加上评语。还有些老师对学生作出特殊性评语,如:“好,继续努力”。第二种方法针对答案中的优缺点作评定,效果很好。长期没有评语的成绩逐步变差。总而言之,在批改作业时教师越细心,越详细,越认真,则越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得到正确评价,其学习动机就会得到激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批评、表扬时要真实、真诚,还要讲究方法。帮助鼓励差生,引导和促进成绩好的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

(4)利用学习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竞赛可以使学生之间产生对比,形成争先恐后的学习风气,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但竞赛不能太多,以免加重学生负担。其次,要选择好竞赛的方式,使更多的学生都有得胜的机会。

2 内在动机的激发

把学习过程作为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将学习当作愉快的活动,从而积极地学习。

2.1 采用设问的方法,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

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用平常的方法和原有的知识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身于与提问内容有关的情境中,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积极的思维。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要新颖有趣;尽量小而且具体;要有启发性效果才会好。例如,在讲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时,可以对拧断的钥匙、滑扣的螺栓、失效的齿轮、弯曲的自行车辐条进行设疑,教师提出“机械零件损坏的原因是什么?”得出使用性能达不到工作要求的结论,从而引出使用性能、力学性能的概念。学生在参与讨论时,内在动机处于激发状态。又如讲“硬度”的测试方法时,就可通过先提问以下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给自行车打气时,你是如何检验车胎的硬度的?”“你是怎样比较大理石和玻璃的硬度那个大的?”“你是如何知道西红柿的软硬的?”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熟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老师便可很自然地引出硬度测试的三种基本方法:压入法如布氏硬度、维氏硬度和洛氏硬度;划痕法;回跳法。这样学生便对硬度测试的原理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再通过对不同测试方法具体条件、测试特点和应用范围的讲解,学生对新知识就产生了“一见如故”的感觉。

2.2 在某些章节采用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为主的学习方式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了内在兴趣,就会拥有自信,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获得知识。在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学生把有所发现作为一种自我激励,从而自觉地把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当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教师事先准备两张表格,将只标有性能特征,没有材料名称的表格1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指出那种材料具备制造表2所列出零件的条件,将表格填写完整。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指出好几种材料的性能特征符合制造条件,最后再与真实的金属材料名称(25钢,45钢,60钢)相对照。这时学生自然会联系到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与铁碳合金成分之间的关系,明白了相图是选材的依据。在这种发现学习中,因为教学无固定程式所以显得生动活泼,这就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之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

2.3 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他们就会渴望获得新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应做好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些同学认为学好某门课程可能对就业没用,有些同学因为课程内容有难度不容易理解而不敢尝试,还有些同学放松自己而不努力。要解决好以上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并逐步培养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处理第一种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明白知识的价值和学好这门课的意义;尝试从简单到复杂先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课堂外个别谈话,引导学生把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

(2)学校要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帮助教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新颖有趣的方法展示教学内容。

(3)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例如运用所学知识到附近的机械厂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机械基础课程中讲的平面连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自制曲柄摇杆机构,并在课堂上演示其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和演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4)教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课程,注意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乐于和学生分享。这样就会形成“老师爱教,学生爱学”的良好互动,使学生受到影响,学生慢慢对机械类课程产生兴趣。

(5)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其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对机械类课程产生稳定而浓厚的兴趣。

2.4 利用兴趣和动机的迁移

把学生从事其它活动的兴趣和动機转移到学习上来,产生学习的需要。每位同学都有其优点和兴趣,教师要熟悉他们的兴趣点,例如有些同学字写得好,画画得好,利用这些兴趣点和特长将之与学习联系起来,转化为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兴趣和需要。

3 结束语

总之,通过激发学习动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机械类课程时十分用心,成绩不断提高。

陶行知职教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EIP-CDIO强调的是只有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级专业工程人才。我们认为在EIP-CDIO理念下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提升高职教师专业能力: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树立大工程教育理念、融入EIP-CDIO,提高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具有教研科研能力,全面提高专业发展能力、搭建学校教育教学平台,发展专业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树立EIP-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关键词: 高职教师; EIP-CDIO工程理念; 专业能力

随着CDIO工程理念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的不断深入,汕头大学在2005年又将渗透了EIP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迄今为止效果比较明显。杨叔子院士评价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中国本土化的CDIO,它继承了中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紧密结合中国的现实,同时还需要实践。面对新的形势下,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本文主要是研究将EIP-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师的专业能力中,更好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

一、EIP-CDIO概念的界定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EIP-CDIO:渗透EIP理念的工程教育模式,EIP表示注重职业道德(Ethics)、讲诚信(Integrity)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注重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在特定的方法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评价成果的能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阐明,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主要反映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1]教师的专业知识由其所教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组成;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包含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所教学科的实践能力所构成;教师的专业品质要比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来的抽象,很难定义。但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自身发展和对教育的基本态度和理念。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这就是要求高职教师既要具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能力又要具备执业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专业品质方面的专业能力,即我们讲的“双师型”教师。根据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调查以及高职教育的专业能力的标准,我们认为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一)专业的理念

作为高职教师首先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和高职教师在高职教育体系以及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用,确立自己对高职教育和自身的专业的一个理性认识,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高职教育。专家认为,教师只有自身树立了正确的专业理念,才能够由衷的提高自身的教育行为,寻求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自己逐渐走向专业成熟。

(二)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

这是达到高等职业院校任职的最低学历标准。高职教师自己必须掌握比较宽的综合理论知识,能够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的技能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作为高职教师还必须具有专业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持有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能够解决生产第一线的相关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有产业服务的能力。

(三)教学与科研的能力

高职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通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能够制定教学计划、撰写教案、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编写教学讲义、校本教材,立项开展教研和教改以及专业课题的研究能力,还具有撰写教研教改论文、专业学术论文等科研能力。

(四)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能力

这项是针对高职教师中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要求高职骨干教师关心本专业的建设具备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专业带头人具有专业建设的能力,能根据市场进行专业调研、确立专业培养方案、建设实验实训室、指导学生就业和课外实践等能力。

(五)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

高职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必然与行业、产业、企业等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故高职教师应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和行业的发展状况。

三、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也不断优化,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很多院校还是从中专校发展而来的,发展快,但是起点低、底子薄,使得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遭遇瓶颈。随着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到高等教育,这种缺失越来越明显。[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教师严重缺乏工程教育的理念和产业经验

很多教师缺乏丰富的工程职场实践经历和企业的产业经历,有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高职教育的激情,培养的学生很难成为企业的工程师。

(二)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重视教授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输,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且缺乏对教学法研究和实践,无法成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榜样。

(三)缺乏专业团队,欠缺沟通与交流

受传统的教育机制影响,教师难以形成专业的团队,教授的课程面很狭窄,且缺乏从事职业教育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处理公共关系能力,年轻的老师本身缺乏情感教育。

(四)教研、科研能力缺失

研究能力仅仅停留在写写论文、做做学校里的课改等,很少能够立项省部级课题、企业技术项目等,多数在完成学校的任务而已,缺乏创新,甚至还抄袭。

(五)对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关注不够

大多数高职教师认为专业发展和专业建设只是系部领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事情,不能及时学习跟进专业的前沿发展,没有高职教师应有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服务精神。

四、融入EIP-CDIO的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解决对策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缺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借鉴汕头大学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将EIP(职业道德Ethics、讲诚信Integrity、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的思想融入到培养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一)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树立大工程教育理念

朱自清《教育的信仰》文中写道:“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当前社会经济对工程师在职业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方面有着特别要求,故要将EIP-CDIO创新培养模式设计贯穿于高职教师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升的全过程。[4]树立大的工程教育理念,打破学科与专业局限性,拓宽基础、开阔视野,坚持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工程观。从而得以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合作和管理能力的工程师。

(二)融入EIP-CDIO,提高职业技术教学能力

首先高职教师必须是本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从业资格),其次必须具备职业技术教学能力。职业技术教学能力是指专业教师培养学生技术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教育能力,对专业老师来讲,主要是包含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开发能力,专业理论教学能力,技能教学能力。而技能教学能力往往是职业技师教学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高职教师大多数都是经过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取得学历和学位的,课程的教育印象都是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更换教学思想,采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工程理念,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和对专业的精神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教师只有先把自己用新的理念武装起来,做到集理论与实践一身的典范,才能够培养出理论与应用能力俱佳的学生;只有老师自己做到讲诚信与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并重,才能以身作则的影响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具有工程理念的遵守职业操守职业素质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5]

(三)具有教研科研能力,全面提高专业发展能力

在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下必须掌握本专业件事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该专业领域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将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融入到课程开发中,具有专业教材开发和编制能力,具有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的新的专业课程开发和改革的能力。始终保持对职教理论最新发展的跟踪学习,保持对教学实践最新改革的不断反思。

此外,高职教师还用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有一定的专业发展能力。CDIO的工程理念要求教师具有“学校专业学者”的专业意识。高校专业教师必须具有进行相关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的能力,不能只写写论文,或申报一些简单的课题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在搞科研了。[6]要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创业和科技推广的能力,比如和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或者开发某项专利技术研究等;

(四)搭建学校教育教学平台,发展专业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要想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上述教师本身应该改变的外,学校也应为教师寻找专业发展的着力点,比如重点搭建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通过教研、科研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鼓励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科学技术项目的研发工作和学校课程教学研究项目,通过结题验收来认证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过程。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推出多项鼓励引导教师提升专业研究能力的举措:开办科技节,举行各种科研讲座,组织申报专业团队建设,与企业合作加大老师参与横向课题的机会等等,大大提高了专业教师对教研和科研的兴趣。在课题申报中也实现了巨大突破:上半年有两项横向课题被立项为江苏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五)树立EIP-CDIO本土化过程中的人文素养观

高职专业教师必须深切理解EIP-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这是在CDIO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职业诚信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E代表职业道德,I代表职业诚信,P代表职业素质。从EIP-CDIO教育理念的培养构架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以及责任感是培养具有工程理念的国际化标准的工程师的首要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比工程理论知识和个人能力还要重要,而且企业在选择用人时也特别注重这一点。由图1可知:包含诚信、道德、人格和奉献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是位于整个框架的核心位置,而工程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则是分布在两边的。这说明只有将职业道德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顶梁柱,高职专业教师自己必须树立这种工程师典型。比如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人文基础、选修和专业三个层次的课程,分梯度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对老师的专业能力相应就有了要求。另外,对于外语和艺术类学科,也可通过通识选修的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7]

五、结束语

EIP-CDIO强调的是只有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更有发展前景的高级专业工程人才。融入EIP-CDIO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我院已深入人心,目前我院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具有较大的提升。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也不存在终点,对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有效途径的探索也是要与时俱进的。除了借助政府、学院等外在干预,教师自身需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选择适合并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方法和策略,无论对高职教师自身还是对整个高职教师队伍来说,都是意义深远的。

参考文献:

[1] 杨晓陶.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探析[D]. 济南:济南大学,2008.

[2] 阚亚玲.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29-32.

[3] 李凤娟.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现状研究[D].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2.

[4] 曹淼孙,梁志星.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专业教师的角色转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88-91.

[5] 陈学凤. 提升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有效途径探索[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6-99.

[6] 陈桂梅. 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有效途径的探索[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06-108.

[7] 李芳丽. EIP-CDIO理念下高职工程图学课程改革探索[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2(6):92-95.

[8] 徐丹琦,杨林生.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探讨[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2):42-44.

Key words: vocational teachers; EIP-CDIO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责任编辑:程勇)

上一篇:寿险营销模式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心理压力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