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涉农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2023-09-26

财政涉农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一、总体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精神,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84号)和《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的意见》(榆政办发【2016】117号)文件精神,为优化财政涉农资金安排,化“零钱”为“整钱”,“多个渠道饮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保障我县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范围

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是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具体按照四个层面划分为:

(一)中央层面主要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旅游发展基金,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工作部分(不包括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资金,也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

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提高使用效益。

(二)省级层面主要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果业发展专项资金、畜牧发展专项资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粮油高产创建资金、设施农业建设补助资金、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现代种业发展资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资金、农村水产专项补助资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资金、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资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资金、职业农民培训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一村一品”发展资金、保护性耕作资金、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林业产业发展资金、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林业科技推广资金、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出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以及相应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级配套支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农村饮水工程资金、中小河流治理资金、江河湖泊治理与保护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水土保持资金、农村环保资金、重点区域绿化补助资金、“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资金、防沙治沙补助资金。

(三)市级层面主要有:市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该资金包括: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现代及传统特色农业发展资金、生态建设绿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精准扶贫(苹果产业)专项资金、精准扶贫(振南)专项资金、畜牧发展专项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农村安全饮水市级配套资金、小型病险库除险加固市级配套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等。

(四)县级层面主要有: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是县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

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原则

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应体现县委、县政府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向和重点。项目规划要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方向,项目申报要围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各类专项规划,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以脱贫攻坚作为整

合涉农资金的重点投向。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中要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在项目规划、立项报批、方案制定、预算编制和项目实施等过程中,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审批和全程监控。

(二)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农业发展各项政策。各涉农部门和单位要规范项目资金支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财政涉农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推进涉农项目资金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体现财力集中的优势效应。

(三)要严格保障全县脱贫攻坚和每年确定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确保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加快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四)要严格坚持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统筹安排。立足全县实际,把投向相近、目标相似、来源不同的各项涉农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综合打造,成片整体推进。

(五)要严格遵照预算法规定的管理体制进行操作。按照“渠道不变、优势互补、统筹安排、成果共享”的原则,在资金来源渠道不变、检查验收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打破行业界限、集中统一,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统筹安排项目,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整体效益。

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涉农项目整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集相关部门通报涉农项目整合推进情况,研究下一步涉农项目整合措施,加强各类涉农项目整合力度,突出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尽快形成项目归并合理、安排科学、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管理机制。整合的涉农项目在项目设计、财政评审、工程招标等环节,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满足项目的条件和要求,以利于项目的实施和验收。

(二)编制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每年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扶贫办)牵头,分析中省市涉农项目的投资方向和重点,结合我县脱贫攻坚规划,提出申报项目方向和领域,列出相关部门申报争取项目的指导目录,编

制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相关部门应围绕指导目录和确定的全县脱贫攻坚规划、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产业编制本的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整合资金按照全县脱贫攻坚规划编制。

(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审批程序。整合的涉农项目,其规划、立项、方案应包括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时间、投资规模、资金来源、项目用途、预计效益、项目的责任人等内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的审批程序:依据县脱贫攻坚规划和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项目资金来源部门和财政、扶贫会商,由扶贫办整理汇总后,提出整合项目初步方案,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审阅后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核批复。经批复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依据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的原则,将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放到项目实施主体部门。每一个项目根据技术要求、资金筹措、环境保障等实际情况确定主管部门或所在乡镇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全面负责项目建设。涉及第二次分配资金的项目,应经县政府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同意,财政与相关部门方能出文下达资金项目。

(四)加强资金管理。通过整合后涉农项目资金相对集中,数额较大,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本渠道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要建立统一的涉农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项目公示制;强化约束机制,严格实行工程招标制、物资集中采购制和县级报账制(县财政农业资金报账专户);已确定的项目责任部门围绕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根据行业规范及要求实施项目和使用管理资金并对资金绩效负责,县扶贫开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依据资金管理办法组织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完善监管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监督跟踪制、监督抽查制。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计划的建设任务,在批复后一年内完成,确保不出现资金滞留短缺问题。

五、强化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监督检查与统计监测

(一)强化监督检查。财政、监察、审计和扶贫办要加大对整合涉农项目的监督和检查,进行跟踪问责。扶贫、财政、发改等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绩效评价,并将其纳入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评价和考核结果要在全

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对有关部门不按规定擅自向上申报涉农项目,或擅自改变项目实施地点、用途等行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统计监测。扶贫办要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整合涉农项目的动态、信息,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正确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各涉农部门要认真做好涉农项目的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要确定专人负责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的统计工作,全面跟踪整合涉农项目在资金筹集、使用、项目进度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把关,确保统计报表填报数据的及时、真实、准确。

六、责任考评

(一)落实目标责任。将涉农项目方案编制、项目整合、资金管理、实施效果、组织保障、舆论宣传等方面列入各相关单位综合目标考核,保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财政涉农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提高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推进涉农扶贫资金整合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 (赣府厅发„2016‟64号)和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南城县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城府办字„2017‟4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是指按照赣府厅字„2016‟64号文件明确的涉农资金整合范围,由中央20项、省15项、市、县同口径安排的用于脱贫攻坚方面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他精准扶贫三大类资金。

财政涉农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为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管理,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省定连片特困地区县开展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7‟60号)精神,全面做好涉农资金整合、管理、使用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精准安全高效,实现贫困人口如期稳定脱贫。

(二)总体目标

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瞄准制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消除贫困现象,带动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和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同步提高。

— 1 —

(三)基本原则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综合考虑我市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确定资金整合规模,在“因需而整”的前提下做到“应整尽整”,同时兼顾整合的深度和质量,持续完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将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到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上。

二、整合资金范围

整合资金包括按照文件规定可统筹整合的省级资金和州、市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及扶贫等方面的资金。其中,可整合的省级资金包括: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防灾减灾、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资金除外);畜牧业发展资金(用于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贴息、畜禽品种培育、秸秆养畜实验、青贮玉米种植实验方面资金除外);林业保护与发展资金(林业产业发展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维护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水产项目补助资金、地方水库移民扶持资金、山洪灾害防治补助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部分)、农村厕所改造补助资金、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用“三农”建设部分(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 — 2 — 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解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特殊困难资金部分)、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景区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部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县市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部分、发挥防洪防汛作用的农田基础设施补助资金部分)、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补助资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省级配套资金。

三、资金使用要求

按照《图们市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计划,围绕行业扶贫、产业脱贫、满意提升等重点工程任务,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对标退出指标,瞄准脱贫目标的“坚之所在”,排出轻重缓急,有侧重、有目标地落实在整合使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安排,积极开展市、镇、村“补短板”工作。同时,坚持优先保障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突出“扶志”“扶智”并举,积极谋划推进一批贫困群众参与度高、带动性好的扶贫产业项目,持续激发、释放其内生动力。

四、工作流程

由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会议,结合实际,研究确定整合项目总体规

— 3 —

划和阶段性计划,分量、分期、分批适时下达整合任务,实时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项目监督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负责总结涉农资金整合实施工作开展情况。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整合办)严格按照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指导项目主管部门做好涉整资金、项目的管理。同时,积极推广群众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其参与扶贫项目前期选择、中期实施、竣工后期管理等程序,提高参与度,增强获得感。

(一)项目准备阶段。贫困村、贫困户项目以村为单位上报,由经镇党委、政府共同审核、研究后报至市整合办,涉及行业部门单位的项目由责任单位负责上报,市整合办对各镇、各部门上报的项目进行梳理、汇总。项目申报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类别、建设性质、实施地点、时间进度、责任单位、建设任务、资金规模和筹资方式、受益对象、绩效目标、项目可研、群众参与和带贫减贫机制等情况。

(二)项目审批阶段。根据年初扶贫攻坚计划,按照轻重缓急梳理上报的项目,由整合办、脱贫办、项目负责单位对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列入项目库,根据整合资金额度从项目库提取项目。对通过评审的项目由整合领导小组或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出具项目批复文件,并将下达项目批复到相关责任部门。

(三)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计划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调整,确需变更、调整的,应按项目建设程序履行项目变更手续,经审批主管部门批复后,方可按批复 — 4 — 实施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及行业部门要主动承担项目管理与协调责任,严格执行公示公告制度,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对项目运行程序和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并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痕迹材料予以整理归档备查,确保项目全过程管理可追溯。

(四)竣工验收阶段

项目验收工作,由市整合办、财政、审计、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验收。工程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向整合办提交验收申请,项目主管部门接到竣工验收申请后,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不能补救、又无法返工造成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相应处理。

五、整合资金项目计划实施情况

2018年全市计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为7170.7万元,拟全部用于脱贫攻坚涉贫行政村整体功能改造及提升工程。

(一)贫困人口房屋风貌改造提升

建设任务: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5户,所需资金合计156.8万元。

资金来源:156.8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确保涉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计划2018年10月底前完工。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人:赵晶华

(二)村屯道路设施建设项目

— 5 —

建设任务:一是2017年农村公路续建项目,拟建水南-河南(磨盘村)四级公路,路线全长10.611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工程,预算总投资562万元。二是2018年农村公路工程项目,拟建302国道-头道阳沟屯(长安村)水泥混凝土路面0.985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工程,预算总投资193.7万元。三是2018年农村公路工程( 旧路改造),拟建长安镇兴家村至磨盘村、凉水镇北大村至亭岩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共4.038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及桥涵工程,预算总投资221万元。四是间坪屯至集中村农村公路工程,拟建月晴镇间坪村至集中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共7.338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工程,预算总投资1282.77万元(2018拟投资500万元,199.3万元为涉农整合资金,其余拟由地方配套)。

资金来源:2018年投入资金1476.7万元,1176万元为涉农整合资金,其余资金拟由地方配套。

绩效目标:进一步完善村屯路网建设,推动当地农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提高道路安全系数,切实保障行车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10月底前完工。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责任人:金星华

(三)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建设任务:建设饮水安全工程85处,包括机井63眼,泵房(管理房)83座,蓄水池24座,水源及蓄水池保护106处,布置输水管线31处,长11001m,输水管线上共布置检 — 6 — 修及控制阀门井6座;供水主管线72处,长40853m,供水主管线上共布置检修及控制阀门井110座,1座排气井;净水过滤器78套,紫外线消毒设备78套。所需资金3816.66万元。

资金来源:计划投入资金合计3816.66万元,其中,涉农整合资金1130.3万元,其余资金通过东西部援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列支。

绩效目标:落实水源地保护,新上取水、净化、消毒设备,更换老旧管网,解决全市所有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11月底前完工。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市住建局 责任人:秦宝忠、赵晶华

(四)龙城灌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一是水源工程。水源工程改造1处。二是灌溉与排水工程。原渠道改造2681米(干渠衬砌2221米、支渠衬砌460米),排水沟2039米,江龙沟护岸480米,渠系建筑物5座。共需资金1300万元。

资金来源:1300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通过改善项目区域内土地质量,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把旱田建设成为“田成方,能灌溉,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产稳产农田,使上、下龙城村彻底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生活。

进度计划:9月开工建设,12月底完成投资1300万元。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责任人:秦宝忠

— 7 —

(五)月晴镇石建村堤防项目

建设任务:新建石笼网箱堤防500米,共需资金100万元。

资金来源:100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保护耕地及两岸路基、防止水土流失,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完工。 责任单位: 月晴镇政府 责任人:金杰

(六)下龙城江龙沟堤防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修建江龙沟河道沿线堤防660米,共需资金96万元。

资金来源:96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保护下游桥梁、农作物、房屋等不受洪水侵袭,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 责任单位: 石岘镇政府 责任人:金辉

(七)长岭村四组堤防项目

建设任务:新建堤防140米(双侧),共需资金60万元。 资金来源:60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保护河堤沿线房屋及17年新建农桥不受洪水侵袭,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 责任单位: 长安镇政府 责任人:张大志

(八)凉水镇北大村农桥项目

— 8 — 建设任务:新建一座42米农桥和上、下游堤防各16米,共需资金98万元。

资金来源:98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方便村民过河劳作,保障村民务农、出行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 责任单位: 凉水镇政府 责任人:孙光胜

(九)长安镇兴家村二组堤防及农桥项目

建设任务:新建农桥一座及农桥上下游堤防100米,共需资金45万元。

资金来源:45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解决该河段泄洪问题,方便村民出行、入田务农,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 责任单位: 长安镇政府 责任人:张大志

(十)图们市乡村振兴污水处理项目

建设任务:对图们市月晴镇、凉水镇、石岘镇及长安镇四镇进行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和配套的管网建设,新建DN300污水管网232810m,DN200污水管网29428m,DN150污水管网9735m,新建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136台(套),恢复破坏道路面积54394.60㎡,共需资金27525.15万元。

资金来源:2018年投入涉农整合资金3008.6万元用于贫困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其余资金通过向上争取和地方配套等形式解决。

绩效目标: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推进“厕所革命”,

— 9 —

保护生态环境,为贫困村旅游产业发展打好环境基础,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预计2020年12月完工,2018年11月底前完成2018年工程量。

责任单位: 图们市住建局 责任人:赵晶华

四、职责分工

涉农资金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且复杂,市直各行业单位要按照“简政放权、权责对应”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

市脱贫办(整合办)负责牵头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建立项目库,制定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对统筹整合资金项目进行立项审核汇总,上报图们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按项目轻重缓急分批次下达项目计划批复,并及时将项目计划信息在市政府网站或主流媒体向公众公开,负责项目日常监督管理、扶贫政策指导,牵头对统筹整合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价。

市财政局负责测算可整合资金规模,统计全市已到位涉农资金数额,上报图们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资金用途,并按批复的项目计划将涉农整合资金分解下达到责任部门或项目实施主体,负责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

市直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由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计划申报、公示、实施管理、验收移交、档案管理,由受益单位进行后续管理工作,项目竣工验收由主管部门负责,各镇政府配合,按照项目管理流程上报市脱贫办备案。

各镇政府负责实施的项目,由各镇政府负责项目的计划 — 10 — 申报、公示、实施管理、验收移交、档案管理,由收益单位进行后续管理工作,项目竣工验收由各镇政府负责,按照项目管理流程上报市脱贫办备案。

市审计局负责对统筹整合资金进行监管,要加大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并对监管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相关主管部门要与各镇政府相互配合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会同整合办、财政局向对口上级通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情况。

五、绩效评价

项目完工后,由市脱贫办对统筹整合资金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主要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预期效益的实现程度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形成书面绩效评价报告。由市脱贫办按照每个项目绩效评价情况,对各项目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各项主管部门年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完善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能。各相关部门要强化沟通,密切配合,市涉农整合资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财政局负责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项目主管部门按照职责组织实施,形成推动统筹整合使用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资金监管。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定期、

— 11 —

不定期开展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专项检查和抽查,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特别是加强事前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好整合资金审计、检查和监督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开展第三方独立监督,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包保单位、村委会要深度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

(三)实行公开公示。实行扶贫项目阳光化管理,推行和完善项目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公告制等管理方式,促进实现资金分配依据科学、分配办法公开、分配程序规范、分配结果公正。建立健全项目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提高涉农资金整合管理使用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涉农政策和项目资金申请的透明度,杜绝涉农资金无序申报、重复申报和骗取套取涉农资金的行为。

财政涉农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相关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创新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机制,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指出,涉农专项资金设立种类过多,分配渠道和环节过于繁杂,资金使用绩效未能充分发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和创新。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三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在财政资金安排上优先予以保证,保障省委省政府推进“三农”事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三农”事业,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科学把握支出的政策和方向,加强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供给,加大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补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等,集中财力解决“三农”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加快涉农专项资金清理整合。按照“四张清单一张网”的要求,深入推进部门专项资金改革,进一步加大涉农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针对涉农专项资金种类繁多的状况,按照相关政策对现有的涉农专项资金进行清理,缩减涉农专项的数量。针对涉农专项资金多头交叉管理的状况,理顺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予以归并。针对老的专项未及时清理又增加了新的专项的状况,根据当前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涉农专项资金实施绩效的实际情况,建立动态的退出、调整、存续机制。

三、健全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关系,省级层面要加强对支农补农政策的研究,对制定的相关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原则上不具体审批应由县级政府为主投资、扶持和实施的项目。市县层面要按照支农补农政策要求,承担起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估等责任,统筹使用好涉农专项资金。进一步厘清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尽量避免工作职责交叉,简化项目申报环节和程序,提升为广大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改进涉农专项资金的分配方式,加大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市县统筹使用能力;加大因素法分配力度,改进完善因素和标的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大市场机制运用力度,从直接补贴为主向间接引导为主转变,推进涉农专项资金分配方式不断优化。

四、严格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管理人员培训。强化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主体责任,提高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管理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堵塞多头重复申报项目、利用虚假信息骗取财政资金的漏洞。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方式,充分发挥代表和审计、监察、媒体、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绩效评价及其结果运用,切实改变一些部门和地方存在的重申报轻监管、重分配轻绩效的状况。大力推进涉农专项资金信息公开,及时将资金分配的政策、过程、结果以及监管情况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透明促公平公正,确保资金阳光运行。

财政涉农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下面,我把农业局一年多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创建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下汇报。

按照县委《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们农业局以创建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为契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农业局下设7个行政科室,9个事业单位,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57人,其中高级称职17人,中级职称的36人。有6个基层支部,党员93名。

自县委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以来,农业局党组一班人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明确了争创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目标要求,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基层群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主管副职具体抓、职能科室专门抓的创建基层满意涉农部门活动的组织领导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措施,并结合农业局工作实际,把创建工作与服务全县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服务能力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做到思想认识、部门责任、工作措施、目标任务四到位。

1、强化理论学习。创建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我们始终以抓好中心组学习为重点,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强化理论学习,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带着问题学,边学边改,即知即改,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驾驭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干事成事的能力。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及农业法律法规,使全体干部职工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能力。到目前,我局还没有出现一例因行政执法问题的上讼事件。围绕创建学习型单位,提高全员素质,我们在抓好岗位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鼓励年轻干部职工参加脱产培训和学历教育,毕业考试合格的报销一定数额的学费,使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好学,自学成才的良好风气。截至目前,全局中专接大专的36人、大专接大本的16人、大本读研究生的3人。

2、改进领导方法。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向全局基层单位和干部职工征求意见活动,听取~,改进工作。全局每项改革措施的制定出台,都做到严格程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到“有情”操作,积极稳妥。由于种子市场放开,打破了种子公司独家经营的模式,使经营受到很大影响。在种子公司改革中,局党组首先考虑的是职工的利益,为了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积极筹措资金,为37名职工缴纳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基金,对于自谋职业职工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费500元。这些举措的推行,有效地提高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

3、优化用人机制。在保持机关科室和基层单位干部人事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结合转变职能,在机构设置和干部使用上,近几年先后选拔和启用了8名知识型、专业型的年青科级干部,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在技术职称评聘上,完善了考评奖惩办法,做到了民主、公开、公正、透明,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4、发挥党员作用。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重点开展了“重温党章、做合格党员”活动,使每位党员做到工作中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豁得出来,党员的党性意识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每一项急、难、险、重任务都是党员首先冲到第一线,每一次高标准完成的服务任务都是在党员的带领下完成的。种子公司的7名党员面对单位经营困境,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很好地发挥了主心骨和顶梁柱的作用,到目前没有出现一例上访。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全局上下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二、履行职能要求,优化服务水平

农业局担负着种植业行政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执法和为农服务等强农兴农的重要职责,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县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此,我们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合理安排,认真履行职能要求,深化服务内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1、做好惠农政策落实,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为确保市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和种植优质品种政策落到实处,我们会同县农委、县财政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明白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和应用优种的积极性。2004年粮食种植面积70.6万亩,优质良种种植面积20余万亩,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68万亩粮食直补和15万亩的良种补贴任务。由于部分乡镇种植面积大,不能全部兑现,我们通过积极运作,今年为我县多争取粮食直补面积12万亩,良种补贴面积9万亩,增加市拨资金236万元。

2、引进项目资金,蓄足农业后劲。为提高我县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坚持把项目引进和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定规划、跑项目、找资金,2004年以来争取了重大病虫地面应急防治站、独流蔬菜产地批发市尝千亩黄瓜繁种基地、优质甘薯繁育基地、生物有机肥生产建设等农业工程项目,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了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上水平。

3、发挥协会作用,做大做强棉花产业。随着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和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一些外地农民来我县承包土地从事棉花种植,去年我县外包地达到17万亩,为了保护棉农的切身利益,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引资环境,今年4月成立了静海县棉花协会,受到了广大棉农的普遍欢迎,有5000余名棉农直接受益,对发展我县棉花生产,做大做强棉花产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强化依法行政,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一是做好《农业法》、《种子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植物检疫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等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二是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春耕、三夏、三秋集中开展全县拉网式的农资市场大检查,去年以来,出动400多车次、1500人次,查处不合格种子31000公斤、农药390公斤、罚款53800元,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同时对外地承包种棉户的棉花种子进行了重点检查,防止棉花枯萎病的大发生。三是加强对农药产品标识、标签进行检查,严厉查处高剧毒农药、毒鼠强、假冒伪劣农药的生产与销售,从源头堵住不合格农药流入市常四是搞好调运和产地植物检疫。重点对棉花枯萎并黄瓜枯萎并番茄溃疡病和果树黑星病等防疫对象进行严格检疫。两年来检疫粮食890批次、5万余吨。五是做好种子质量监测,完成了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等种子的抽样检测,保证了农民用上安全放心种子。

三、强化服务意识,塑造良好形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从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静海的高度,重新审视了农业局的定位和角色,把着眼点放在服务上,多为基层解难题,多为农民办实事,服务好全县农业发展大局,服务好农民兄弟,积极创建基层满意单位。

1、改进机关作风。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农户进行调查研究。去年以来,围绕优化我县种植业结构,就如何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强化农业执法工作、搞好农资连锁经营、加强县域外人员承包土地管理等写调研报告12篇。并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特别是严禁工作人员用公款大吃大喝,一经发现,给予纪律处分,下乡需要用餐的,都在乡镇吃工作餐。我们尽管为基层办了不少实事,向上级部门争取了一些资金,但从没有向基层伸过手、讲过条件,自觉维护了农业局的良好形象。同时,认真做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督办工作,完善了监督反馈机制,保证了机关工作的高效运行。

2、真诚搞好服务。一是技术服务。常年抽调4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和田间地头,为农民实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结合“351”工程的实施,从去年到现在,共培训农民11100人,其中绿证培训3970人。针对菜农白天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利用晚上到村办培训班,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二是信息服务。每月印发一期《农业信息》,并通过县广播电视、《静海文汇》、召开信息发布会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有关政策,提供种植预测、农产品供求等信息。三是物资服务。为改革农资经营体制,搞好农资服务,在全市率先推行农资连锁经营,率先建立了劣质种子召回制度。目前全县已建农资连锁店96家,保证了优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供应,努力从源头上堵住假劣种子和剧毒农药的流入,这一做法得到了农业部和市农业局领导的肯定。去年秋季有一批小麦种子经测试发芽率仅64%,当时种子已发到8个乡镇40多个村的农户手中,为了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对已发出的12万公斤种子全部召回,及时调换了合格种子,并负担了全部运费,尽管我们损失了几万元,但确保了农民的利益,树立了我局在基层农民心中的良好形象。

3、深入村街办实事。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农业局主要领导带队经常深入到所包贫困村台头镇北二堡村和子牙镇焦庄子村进行走访调研,努力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筹措资金10000元为台头镇北二堡村整修村街环境,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对该村三个困难户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并为他们解决价值2800元的化肥和生活用品;为子牙镇焦庄子村无偿提供生物有机肥38袋、甘薯种苗38000株、办公桌椅6套,并对该村农民进行了甘薯种植培训,深受群众欢迎。

4、服务和谐静海。村级财务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引发的矛盾是当前农村热点问题。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我们加强了农村财务管理和村级财务审计,使我县村级财务工作运转良好;规范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化解了土地流转引发的矛盾。2003年我局承租了子牙镇三呼庄村1200亩耕地,兴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随着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土地承包价格大幅度提高,引发了当地部分农民要求退还土地的上访。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和全县农村的稳定,我们本着为农民造福、不与农民争利的原则,经过法院调解和与群众协商,主动把400多亩土地退还给农民,并调高了保留下的土地承租价格,达到了农民满意。同时,筹资200多万元,新修10公里乡间公路,使周边四个村的农民直接受益。2004年陈官屯镇胡辛庄村赵耀伯等20余户农民,反映在校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收回的问题。2005年因高速公路占地,该村重新调整土地时,以大学生已转非为由,没有纳入分配对象。我们接到反映后,多次向镇、村干部及村民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让他们吃透法律精神,明确了在校大学生仍享有土地经营权,使这一土地调整不合理问题得到了解决,维护了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总之,在开展创建基层满意涉农部门活动中,农业局努力做到真心实意爱民,发展经济富民,强化服务便民,稳定社会安民,在基层和农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我们尽管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干部职工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群众要求,将是我们长期的研究课题和努力方向。

以上是我局2004年以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创建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的主要工作和一些想法,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

财政涉农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6篇

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灵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下达并落实2107年第一批涉农整合资金用于精准扶贫项目的通知》要求,为实施好我们七里村2017年第一批涉农整合资金用于精准扶贫项目,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名称: 灵城镇七里村第一批涉农整合资金用于精准扶贫项目

二、项目实施单位:灵城镇七里村

三、建设地址:灵城镇七里村

四、立项背景

1、项目村基本情况

灵城镇七里村辖5个自然庄8个村民小组,500户2700人。2016年人均纯收入2400元,耕地面积5000亩,由于人多地少,加之主客观原因,该村仍有71户190人尚未脱贫。

2、必要性分析

我村为贫困村,人口基数较大,贫困人口较多,为帮助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根据该村实际,实施精准到户项目符合七里村经济发展和脱贫需要。

3、可行情分析

一是该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愿望强烈。二是该村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好,加之近几年多项惠民工程的实施,群众享受到扶贫成果,更利于该项目实施。

4、资金管理使用

扶贫资金17.9万,42户99人实施精准到户用于发展养殖等项目。

5、经济效益分析

42户贫困户中大部分都是养殖、电动三轮车等项目,可以帮助贫困户脱贫。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确保我村扶贫项目进展顺利,经该村两委员会研究,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管理小组6人,全权负责项目实施,村居委会负责协调监督管理。

2、深入发动,加强宣传。通过宣传扶贫项目内容和优惠政策,使群众对扶贫政策充分了解,调动广大群众互动参与项目实施。

3、项目管理,奖惩制度。为确保扶贫项目的顺利完成,将扶贫项目实施纳入年终考核并根据完成情况实行奖惩。

灵城镇七里村委会

上一篇:财务人员年底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党建品牌案例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