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2023-09-18

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第1篇

1.1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

20世纪末, 数字化成为时代的显著代表, 而人类也进入数字化时代的鼎盛时期。数字媒体的诞生波及且推动了艺术发展, 使人类的审美活动, 与艺术创作接受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数字媒体形成了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家不再以传统的材料为展示媒介, 而是利用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处理设备, 通过构建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的创作平台, 对自己的创作灵感进行表现与实现, 最后完成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 不但成为当代艺术的新宠, 也会成为未来艺术的主要趋势。按照其形态它可以分为几类, 一是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化产品, 这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初始阶段;二是借助数字技术创作艺术品;三是网络媒体艺术作品, 比如网络动画等;四是宽带交互式多媒体艺术作品, 如网络视频游戏等。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内容产业, 已经成为本世纪产业核心。

1.2 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的成熟是依赖于人和电脑的整合, 它并不是因为技术的自然发展而形成的结果。数字媒体艺术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审美、创作流程和价值观念是开放的。文化理念的开放, 通常可以形成艺术形态出现的背景, 不同的文化理念背景也将导致不同的艺术形态。数字技术的开放性, 表现为时空关系、人际关系, 可以是绘画、音乐、戏剧、雕塑等, 在这种开放理念下的数字媒体艺术, 必然是多元文化整合的结果, 数字艺术只有在多种不同的元素结合下才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艺术形态。审美的开放是指数字技术所支撑的艺术创作及其审美是开放的。比如电影电视比任何一种艺术带给人们的影响都直接, 因为核心技术的可复制性使艺术成本降低, 数字技术所能开拓的空间更为广泛, 从而降低了艺术的审美成本, 使审美空间不断扩增。创作流程的开放指数字媒体作品的可修改性、参与行、完善性。当一件作品在网上发布以后, 其允许修改的版本可以被再度创作。而这种无限创造的能力是数字媒体艺术创造流程开放性的体现。

因此, 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变化、多元化、虚拟性、交互性。数字艺术的作品展现是观众和创作者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 在数字艺术形态下, 观众可以参与其中创作或者修改, 因此可将作品再创造。

2 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

2.1 新媒体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出现, 新媒体艺术行业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第一, 丰富了创作形态, 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者可以利用计算机, 创作出特殊的效果, 赋予更多的元素。第二, 扩展了内容表现空间。传统艺术创作通常会受到时间、地点、材料等载体的限制, 而计算机扩展了艺术创作的表现空间, 不管是表现过去还是未来, 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都可以真实展现当时的景象, 从而节约了资金。第三, 提高了工作效率。计算机的应用, 大幅度缩短了艺术呈现时间, 提高艺术创作的效率。但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忽略其消极的一面: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将艺术作品更快更有效的创作、发布出来。这对于快速传达给群众来说, 是很有利的。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说, 运用快捷的工具对艺术品进行大批的生产, 把艺术这种神圣灵感的创作, 变为理性且机械的生产活动, 把艺术品与商品相混, 对艺术创作是不利的。如果长时间的商业化、模式化的生产, 必然会减少艺术性和创作成分。

2.2 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扩展到我们的生活的很多部分, 电影、电视、手机、游戏、杂志、动画等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 因此它是一个多元化的创新艺术, 且科技与艺术已经结合使用。比如, 网络游戏是数字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目标之一, 过去简单的二维画面, 到现今流行的三维空间, 网游也会继续朝着真实逼真的效果靠近。再比如, 电影可以播放出画面清晰度高, 色彩鲜艳、饱满的画面, 有些电影运用三维和虚拟现实结合的技术, 吸引眼球, 使观众仿佛置身画面之中, 那种感觉无法比拟。

结论

虽然当今社会, 艺术品的产生形式上有所变化, 它集艺术化与商品化于一体, 但是其艺术性始终占主要地位。回看历史, 许多新科技刚推出时, 都被认为是“技术”而不是“艺术”, 就像当初的埃菲尔铁塔, 建造是建筑科技发展的展示, 而现今却成为艺术的代表作品。因此商品化永远无法替代艺术性, 艺术性是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固有属性。而如何让观众感受艺术才是重要的话题。艺术希望人们去想象与思考, 而其他比如游戏或者电影与之有交集, 而部分创作者有意无意的将技术特质放入创作中, 但观众是否可以同时兼顾两者呢?如果可以, 我想能够提高对作品的认知度, 从而积累艺术人文的厚度。所以无论我们是强调他的关键性还是实验性, 数字媒体艺术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 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丰富了今天的艺术形态。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新媒体的渗透对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影响, 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和它的具体呈现形式, 探索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发展。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艺术

参考文献

[1] Beauchamp, K.G..Applications of Walsh and Related Function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4.

[2]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5.

[3] 黄鸣奋.数码艺术学.学林出版社, 2004.

[4] 百度百科.数字媒体.http://baike.caidu.com/view/237696.htm.

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第2篇

一、起源

如果有人想要研究凤阳花鼓, 那就不得不提到朱元璋。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他是史上第一位农民皇帝, 在经历过很多次的反抗战争于一三六九年成功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本人是具有浓厚故乡情结的, 战争稳定之后他下令派人去家乡修建了一座中都城, 另外还强行将数量很多的外来人口迁入到江浙一带, 其中包括文人雅士以及富庶商贾, 他的目的显而易见, 就是为了充实故乡的人口数量, 让凤阳的人口质量得到提升, 时凤阳的社会文化越来越繁荣。

就像秦始皇修建长城一样, 中都城的修建给当地和外来人民都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很多人被抓去当了壮丁, 家里有壮汉的人都被征收了去。这样永不停歇的苦工修建和从天而降的自然灾害, 官府征收各种赋税让凤阳的黎民百姓并没有体会到来自皇权的惠顾, 日子反而过得比以前还要清苦。特别是被朱元璋强制性迁移过来的外来人口, 他们爬山涉水又背井离乡的来到了凤阳, 一眼望尽全是因为修建中都城变成的满地疮痍, 还要受到当地人的欺辱, 不仅是在当时的生产很难让他们继续存活下去, 就连以前的家乡和凤阳在文化上竟然有很大的差异, 这让他们满心都是悲痛, 在这样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之下导致大部分移民更加想念自己的家乡。在洪武八年的时候, 因为国库空虚朱元璋又下旨停止修建中都城, 就这样给凤阳留下了一座工程浩大的烂摊子, 逐渐对家乡凤阳不再有关注, 使得凤阳当地居民心中的失落感在不断扩大, 直到有段时间都一起离开了这个曾经多灾多难, 但是也让他们感到过骄傲的地方。于是在每到农闲和旱涝灾害、年关前当地和外来住民都会背起自己的“花鼓”奔向江浙一带。凤阳人主要的目的为了讨要饮食,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还是会回到故乡凤阳, 而移民则是以回家探亲同时讨要饭食为借口, 带着一家老小逃离凤阳, 但是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用凤阳花鼓作为行走在江湖上的讨饭工具。

二、迁徙

从艺术的本质上来看凤阳花鼓, 是具有很明显的结合性艺术特点的, 它很完美的将曲艺、民歌、戏曲和舞蹈融合到了一起, 这刚好能够解释凤阳花鼓在艺术面对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它在后来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和其他艺术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将对方的精华部分兼收并蓄, 这样的生存方式也和凤阳花鼓在发展历史的长河中所承载的功能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中也存在着政治、艺术以及生活上的属性功能。

1、沦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根据历史的记载, 凤阳花鼓的起源来自于江浙一代, 在元朝末年的时候朱元璋打败了江浙宿敌张士诚, 但是就在当时这个张士诚就曾经花鼓拿来作为宫廷中的一种娱乐工具, 当朱元璋胜利之后将大量的江浙居民进行迁移其实就是为了削弱张士诚老部下的实际力量。因为发起的个人战争, 导致家乡的人口变得很稀薄, 随着江浙一带的人口到来, 花鼓也逐渐的在凤阳落地生根, 在这个时期, 凤阳花鼓就是非常典型的输入型文化之一, 当然花鼓已经变成了在政治斗争中的附属品。

2、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凤阳花鼓中鼓的意思其实就是一种讨饭的工具, 根据现在历史资料的查找可以看到, 在新中国建国成立之后的灾荒年, 很多人会成群结队的将凤阳花鼓中的演奏乐器拿出来边逃荒边沿途击节乐器变相的卖艺为生。其内容更多的是以长篇叙事性的故事为目的, 沿门乞讨要能够即兴表演, 就像是现代以卖艺为生的人, 演唱的内容多是阿谀奉承的话, 让主人家听了喜笑颜开能够打赏他们些财物。其中有能够提现生活和生产劳作的歌曲, 还有涉及到当前时政的, 里面更多的是关于儿女情长的曲目。

除了上述凤阳花鼓是用来乞讨的工具之外, 它也逐渐成为了现在艺人玩鼓卖艺的一门艺术。卖艺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职业上的追求, 比讨饭乞食更加有追求, 不仅是要满足最低的生活需求, 还在技能上更加专业, 同时给艺人还能够带来可观的收入。

三、凤阳花鼓的舞蹈形态

舞蹈从严格的意义来说能够被称之为抽象的动态艺术行为, 不仅是在对所有事物进行模仿表演, 更是表达了舞者此时的喜怒哀乐, 用同一种舞蹈来演示凤阳花鼓, 不同的人给观赏者带来的直面感观是完全不一样的, 舞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会说话的, 它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让世人理解的东西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舞蹈可以是已经完全跳出了束缚自己的生活范围, 在后来我们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单从舞蹈的形态来看, 还要考虑到当时身处的社会环境。凤阳花鼓最早是以音乐形式出现在大家眼前的, 通过不断的吸收和改编让舞蹈也在里面进行了完美了融合。但是凤阳花鼓对于舞蹈的基础是非常高的, 没有舞蹈功底的人是完全不可能演绎出使人看过之后畅快淋漓的东西, 其重点在呼吸和节奏上面, 通过经典的平步打鼓、皮球花、凤凰点头这三个动作就能够将舞者的功底探个清楚, 在身体柔韧性和脚尖上使力, 把握好鼓的节奏感, 其中一样出了差错都不算是真正的好表演, 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 不管是舞蹈还是音乐戏曲上都要将它们更好的流传下去。

四、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有凤阳县的人专程去北京参加了艺术演出, 还曾经去到过怀仁堂为毛主席和周总理进行过相关的演出, 周总理还一度称赞凤阳花鼓就是东方的芭蕾, 从这时起凤阳花鼓就名声大噪了。在这样的发展历史, 对于凤阳花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能够得到这么高的评价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对凤阳花鼓的艺术观赏性得到了肯定, 能够作为地方曲目进行艺术表演这就很好的说明了这项艺术生命力的强大, 能够从明王朝流传到了现世一定是有它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凤阳花鼓在明王朝流传开始源头的时候, 就是作为一种草根艺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 它本来就是人民作为讨饭的工具, 只不是在经历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历史的长河中让凤阳花鼓得到了完善重现光芒, 进而登台为我国的国家领导人进行表演, 这对于凤阳花鼓的知名度又上了一整个层次, 在扩大后世的影响力中都是没有办法进行估计预算的。

凤阳花鼓这时就已经在民间的表演中进行得如火如荼了, 在建国初期, 经历过战争硝烟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都是很缺乏的, 而这时凤阳花鼓在一定程度意义上来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它出现的形式不仅是为了养家糊口, 而是承载了人们对于丰富精神生活的历史责任, 在那个时期可以说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实了其文化心灵。

在迈入了新世纪之后, 2006年凤阳花鼓申遗成为, 成为了当时中国第一个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 从此凤阳花鼓步入了一个发展的快车道。近几年随着凤阳花鼓在不断的通过表演加以完善的时候, 已经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本身价值的一个提现, 围绕在凤阳花鼓身上的研究正在日渐升温, 国家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专门的修建专家平台。在当代的发展中, 很多通过高科技录入的影音资料和资料整理存档, 凤阳花鼓再也不用让表演者去全国各地的跑活动了, 通过高科技技术就能够让他们的表演去到全国的每个地方, 以多种表现形式成现在大家面前, 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让凤阳花鼓证实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社会价值。

五、结束语

凤阳花鼓现在可以说是一时间名声大噪, 但是它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都是它自己在演变的过程当中进行不断演变和完善, 如果它的生命力不够强的话, 很有可能再过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其他的艺术所接纳吸收, 否则在如今我们再也看不到如此规模的凤阳花鼓了。在之后的发展中它也会不断地去吸收别的艺术进行更好的完善, 从一开始出现就是以民间的方式, 到了清乾隆年间才被收录到皇宫里, 从那个时候起才算是真正的被得到重视, 却是因为被当做政治利用的工具, 新中国建立之后凤阳花鼓被重新大方光彩, 这时就是被当做真正的艺术表演形式存在的。就在这样由慢到快的过程中, 凤阳花鼓得到了很好的实现自己价值的升华, 它见证了我们从明早抄明王朝最开始的历史变化, 并把其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和传唱, 在专业的领悟里面, 凤阳花鼓揭示了节奏的奥秘, 成为现如今的音乐教材, 然而就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 凤阳花鼓给后世带来深刻的历史震撼, 让我们进入到无限的思考和联想之中。

摘要:凤阳花鼓是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和文化品牌, 它是一种输入型文化, 起源于江浙一带。凤阳花鼓发展史是明王朝兴衰的一面镜子, 随着底层民众的迁徙活动其艺术形式、内容也不断变迁, 在不同时期承载着形态各异的社会功能。在重视优秀文化品牌建设发展的今天, 凤阳花鼓已经显现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凤阳花鼓,艺术特征,变迁

参考文献

[1] 吴庭美, 夏玉涧.凤阳古今[J].合肥:黄山书社, 2011.

[2] 鞠靖, 李邑兰, 李赫然.“茉莉花”到底开在哪[J].南方周末, 2014.

[3] 吴晗.朱元璋传[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1.

[4] 王振忠.明史论文集·凤阳花鼓新证[M].合肥:黄山书社, 2010.

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第3篇

摘要 改革开放以采,思想开始解放,文艺创作开始多样化起来,而其中表现人、关注人、关注人物心灵表现的人文主义创作思潮尤为突出,警察题材影视创作在众多的题材中开始显现,警察题材电视剧能够受到如此欢迎,一是具有强烈的悬念感;二是通过对警察人生、命运和心理的独特思考,显示时代的警侦文化;三是其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使然。

关键词 警察题材 观众审美心理 编写创作 社会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开始解放,文艺创作开始多样化起来,而其中表现人、关注人、关注人物心灵表现的人文主义创作思潮尤为突出,警察题材影视创作在众多的题材中开始显现。仅电视剧而言,《便衣警察》一剧的诞生,以后延伸到今天拍摄的并还能给人们留下一定印象的警察故事,譬如《天网》、《永不瞑目》、《大雪无痕》、《12·1大案》、《永不瞑目》、《刑警本色》、《重案六组》、《红色康乃馨》、《绝不放过你》、《公安局长》、《较量》等电视剧有力地佐证了一个民间的文化理念,即“警察片”的故事性强、受众性广、娱乐性大。尤其是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一炮走红,为警察题材电视剧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其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至今传唱不衰。其中那句歌词却一直指引着日后国内警察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有奉献有牺牲,“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警察题材电视剧为何能够受到如此欢迎,且至今不见衰减之势?电视受众的感受非常重要。

从电视观众审美心理而言,它具有以下审美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悬念感。在每一部警察题材电视剧里,都是以侦破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案件为主要表现内容,都程度不同地设置悬念,而随着故事的不断演绎中,刻画或智勇双全或阴险狡诈的各色人物。观众和读者陶醉在这种跌宕起伏的故事当中,随着案情的一步步明朗。他们开始紧绷着的心逐渐放松,极大地满足了观赏需求,完成了一次愉悦的审美体验,解密的悬念给予了明众深切的观赏期待,促使观众产生迫切的观赏心理。

二是紧凑的而又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情节设置。这种设置逻辑缜密。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却环环相扣,强大的吸引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使得观众有强大的兴趣去跟随剧情发展。

三是剧情的陌生化。刑侦片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在客观上迎合了一般民众的好奇心理,这种客观性也正好符合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欣赏者求新、求奇,正是推动艺术创作不断获得新的表现对象和表现手法,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四是符合受众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中国民众自古就接受儒家的道德规范教育,有所谓的“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这显然适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所有关系。而中国人一贯是按照这种审美文化标准行事,并信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观。警察题材小说涵盖了公安侦破、法制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崇尚侠义、除暴安良,反映了最基本的区分善恶、惩恶扬善的可贵因素,它的故事结局和主题,往往契合了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同时也满足了当今人们一般的心理安全需求,迎合了现代观众的欣赏趣味。

同时,警察题材电视剧中体现出来的记实的美学追求带给电视受众们的是一种与其他文艺题材完全不同的的感受——真实。

在众多警察题材电视剧中,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种严格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它的材料来源均是在一线发生的个案。因此,作为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它的一个美学追求。无疑就是记实美学。利用纪实手法营造曲折、危险、心惊动魄、真实的“正在进行时”,是警察题材电视剧记实的特点,这个特点,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接近日常生活,更容易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当中去,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之对照。这种美是非常质朴的,自然的,真实的。这不仅要求创作材料、剧情的真实,也在很大程度上考验拍摄者的技巧使用,1993年,《九·一八大案》第一次采用纪实的手法,以其非职业演员的选用、长镜头拍摄的技巧,成为公安题材影视剧拍摄手法的一种尝试与突破。紧随而来的,是《中华之剑》、《中国大案录》、《中国刑警》、《世纪大追捕》、《12,1枪杀大案》等纪实片相继问世。也因此引起一次大的警察题材电视剧收视狂潮,收视率迅速提高。

“寻找英雄”的心理因素也是电视受众喜爱这类题材的原因之一。早些时候,以《英雄无悔》为代表的公安剧,高大全的正面形象居荧屏主流,黑恶势力只不过是一窝人见人打的老鼠形不成气候。到《黑洞》、《黑冰》。正邪力量发生了明显倾斜。“精英”罪犯与“弱智”警察被后来许多同题材的剧纷纷效仿,以至观众有些把握不住方向。好在随后不久,荧屏中的正面形象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正邪双方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比心智、比胆识、比毅力的正邪对抗,比较成功的作品包括《荣誉》、《公安局长》、《征服》、《绝对控制》等优秀电视剧。从受众角度来看,这也代表了人们寻找英雄、追求英雄、得到英雄的变化轨迹,也体现了人们对警察角色的定位:只有英雄,才能更好地佑国安邦护民。才有更为和谐社会的出现。这也是普通民众的呼声。

音乐家舒曼曾经说过,艺术有三个死敌:平庸,千篇一律和粗制滥造。对生活保持全面性的好奇,乃是伟大创意人员成功的秘诀。难在创意,成在创意。在挫折、艰难和困境中凸显顽强执著的警察精神,弘扬符合时代风尚的英雄主义气概,体现作为社会人的人本价值。是许多公安题材电影创作人员着力追求的目标。通过警侦片给予观赏者不同角度的教化,是警察题材电视剧创作者的工作宗旨。电视的艺术创新仍然是中国警侦题材电视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创作者希望通过对警察人生、命运和心理的独特思考,藉艺术个性特征明显的表现形式投射在电视上,以显示时代的警侦文化。

根据这十多年的投入效果来分析,警侦文化通过电视剧得以传播,目的看来已是达到了。不仅有助于对我国司法机关工作和形象的正面认识。由于一小部分司法人员的失职与腐败。社会大众对我国的司法工作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认识的。一些优秀警察题材电视剧的播放。在很大程度上矫正和提高了观众的认识,对提高观众对社会正义的信心,对生活、社会、人生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二是这类题材电视剧内容丰富,反映的生活面广阔,有助于扩展观赏者的社会视野和观察深度。譬如《国家权力》、《黑洞》、《重案六组》这些电视剧,下自一般的小刑事案件,大至省市领导层的腐败内幕,综合起来,就能让观众对当前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情势等方面的认知。获得既深且广的角度,所传达出的社会信息非常丰富,提升了广大观众对社会情势的知情权,加强了他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认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警察题材电视剧究竟应当宣扬些什么?警察电视剧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已成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涵盖的阴谋、暴力、悬念、戏剧性、正邪对抗以及穿插的各种层面的情感问题成为“看点”的情况下。是将犯罪分子的狡黠与残忍以及犯罪手法描绘得惟妙惟肖,抑或是将刑侦人员的侦破过程巨细无遗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以达吸引观众之目的而陷入一种怪圈?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也应高于生活。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警察题材电视作品的创作关键还在于创作者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取向,如何看待受众的审美心理及想法,怎么将警察的形象更好地体现出来,如何更加精益求精,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是他们应认真思考的,也是他们应担负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丹纳曾说:“每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着统治的地位。”

警察题材电视剧的走红,除了以上原因,主要的是它在社会中所起的角色所然,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更是社会的前进与法制进程的不断前行决定的。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对于宣传、教育、感化、启蒙这种自上而下的使命感看得非常重。宣传、教育、感化、启蒙民众是党的喉舌的重要社会使命。中国电视剧是如此,警察题材电视剧更是如此。

如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22集警察题材电视连续剧《荣誉》讲述的是由于中原市发生了一系列恶性案件,原公安局长郝钢被罢免,从小城调来的林敬东临危授命,走马上任。林敬东知道。要想让这一切成为过去,首先要树立公安的形象,他需要一场胜利让中原市一万多名公安民警恢复自信。就在这时,大元公司发生了两名女职员被歹徒绑架,面对众人不信任的目光,林敬东知道,这对自己是机会,对中原市的一万多名公安民警更是机会。于是他亲自了解案情,部署破案。他告诉手下民警,“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荣誉是警察的脸,更是警察的命。于是,中原警察为了荣誉,和劫持人质的歹徒展开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智慧与阴谋的比试。正是在这一系列警察与罪犯的较量中,林敬东和其他干警一道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警察的荣誉。因工作失职被免职的原公安局长郝钢。为了揪出警察内奸,同样为了警察的荣誉而光荣牺牲。

与近年来众多的公安题材电视剧相比,《荣誉》有着自己的特点,就是整个主题非常鲜明,政府喉舌的功能在其中完美体现:“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我们吃的是人民的粮食,穿的是公安的制服,就应该为了警察的荣誉而战!”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就是政府的队伍。就是保护人民的队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们?!

诸如此类的剧还有很多,《公安局长》等就属此类。

而前段时间刚刚播放的电视剧《交通警察》将交通警察支队长孙立伟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交通警察形象搬上了电视荧屏,通过描述他的人生遭遇、喜怒哀乐,把万千世界的精彩复杂浓缩于一体,努力把私人情感与普世大众情感、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尽可能折射出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大风貌,传递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它的主旋律是和谐社会,积极健康向上的。它带给观众审美愉悦的同时传递了一种力量,感召人们手挽手、肩并肩,带给生命火样的温暖。

表现人文精神,表现社会前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影片,自然会受到百姓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警察题材电视剧的走红,受到百姓的喜爱,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社会法制建设和法治建设不断前行。随着警察题材电视剧的大面积铺开,为建设平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不爱警察题材影视作品呢?

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第4篇

当下, 三维设计技术正渐渐渗透于计算机应用之中, 三维动画也因此崛起, 且发展势头迅猛。影视动画板块打开了一个新的纪元——CG动画时代。从根本上讲, 这也就意味着原有的动画艺术手法与动画设计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前的二维动画转变为三维动画, 计算机也成为了动画设计的主要工具, 这些改变, 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影视动画设计工作, 变得更轻松, 更有趣, 动画设计师的潜能也因此被挖掘激发, 创造性得以提升, 使得动画最终展示效果的可能性增多。虽然就当下情况来看, 三维影视动画仍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 但设计过程中, 对于各个环节的处理制作, 都不简单。而其中, 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特效技术与三维动画设计紧密相连, 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靠科学的技术手段以及优秀的硬件设施加上动画设计师灵活的思维来将其解决。想要将特效技术, 影视动画技术, 计算机运用技术三者成功进行结合,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与探索。

二、浅析影视动画中的特效艺术

特效艺术这一陌生的词语正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如今, 艺术特效动画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电视, 电影等行业中处处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从第一部全CG动画《玩具总动员》, 到后来真人, 动画相结合的《阿凡达》, 都体现出当下计算机三维动画已不仅仅受限于简单的动画表现形式, 而是在向特效影视方面进行转型, 过渡, 这可谓是动画电影艺术上的一次重大革命。甚至可以说, 一些动画和电影, 其特效运用的表现, 精湛到可以让观众忽视其作品本事的故事内容。

总而言之, 所谓的艺术特效就是利用观众的视觉特性, 造成一种假象。通过计算机和各种动画设计软件运用, 将三维特效融入动画, 打破了过去传统动画过于刻板的局限性, 从中“跳出来”, 弥补了传统动画视觉上的不足之处, 增强了动画的艺术性。而特效与动画的结合, 也使得动画的真实性得以提升。让观众获得了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三、将艺术特效贯彻于影视三维动画中去的方法与优点

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基础, 通过大量的运算, 最终让影视三维动画与特效艺术相结合。而制作流程主要包括:模型的建立, 运动的测算, 材料的选择, 背景的渲染等方面。其中, 前期角色原画的设计, 中期动画的运行, 后期特效的合成则是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 不可分割。向要最终得到精致绚烂的动画效果, 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具体来说, 在三维动画的制作中, 工作人员首先要根据动画内容的基本框架, 设计出动画主人公的基本形象, 在对其形象进行分析, 以此为中心点, 向外延伸, 规划出主人公的生活、环境等状况, 到此“建模”工程才算基本完成。之后, 工作人员要对动画主人公的动作、神情进行捕捉, 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所捕捉到的内容进行数据分析, 并模拟出人物的运动轨迹以及神态的变化, 让人物能够“动起来”, 并且拥有情绪与思想。工作人员利用3D粒子特效, 流体特效等手段, 建立起更为现代化的动画表现风格, 使动画设计师能在动画设计领域一展拳脚, 为动画的表现形式带了无尽的可能性。最后的成品动画, 也更能打动观众的心灵, 引发观众的共鸣。同时, 特效动画带来的视觉冲击, 与强烈的感染能力, 也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

四、特效艺术表现形式的简单概括

1、光影特效艺术的呈现

在各类影视动画作品中, 光影艺术的表现, 是特效艺术中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故事背景的渲染, 动画场景的切换, 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等等都与光影艺术密不可分。就传统的动画形式而言, 光影运用较为单一, 变化较为简单, 使得整个作品都缺乏一定的生动趣味性。而如今, 计算机的参与, 三维动画的深入, 使得光影这门特效艺术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影视动画制作人员, 愿意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去提高光影处理技术, 让最终的作品能达到理想的光影效果, 使动画场景更具有张力, 从而赢得观众的认可。

2、镜头切换特效艺术的呈现

众所周知, 动画的组成, 其实就是一幅幅图片, 一个个镜头所组成的。想要动画的整体表现优秀, 对于每一个分镜头的处理就一定不能马虎。通过计算机的合理运用, 我们能将摄影机无法进行拍摄, 或者压根不存在的场景, 融入于动画中, 让镜头的表现力得到提升, 让三维动画的每一帧画面都能进行无缝连接。

3、空间特效艺术的呈现

不同于现在的影视动画三维设计, 传统的动画设计手段, 无法做到角色形象与动画背景共同进行创作, 想要两者的结合, 就不得不借助一些元件的作用。这也直接导致角色无法很好的与背景进行关联, 缺乏一定的互动。而三维空间特效的加入, 可以使人物角色和动画背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并且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运动。这样的虚幻结合, 使得三维动画整体画面的真实性得到显著地提升。

4、交互特效的呈现

在影视三维动画中, 对于角色的塑造, 往往离不开交互特效的帮助。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以及设计元素的定义, 从而模拟出较为真实的背景环境, 使周围的环境随着角色动作的变化而变化, 提升特效设计技术, 让角色的一举一动, 能够与观众产生互动, 加强其画面感, 提高其真实性, 是当前三维影视动画的必然发展态势。

五、小结

如今, 人们对于影视三维动画已经不再陌生, 其发展势头也越发强劲。甚至可以说, 未来的几年, 是属于三维影视动画的时代。而对于艺术特效的运用, 人们也不满足于如今的浅尝辄止, 而是迫切地向对其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 特效艺术与三维影视动画的结合, 仿佛拥有魔力, 将一个个梦境化为现实, 其未来的潜力, 是我们难以估量的。为此, 我们应在这条路上进行不断的尝试与探索, 让三维影视动画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迸发出无尽的潜能。

摘要:随着计算机运用的广泛普及与飞速发展, 计算机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其中, 计算机动画设计也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借助计算机技术, 把特效艺术融入于影视三维动画设计之中, 使人们对于影视动画的表现空间以及表现能力得以扩大提升, 同时, 能够使人们的想象力, 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关键词:特效艺术,影视三维动画设计,目前形式与问题,艺术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 罗运毛, 刘云婷.三维特效动画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18) :150-151.

[2] 周翔.特效艺术在影视三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5, (11) :91.

[3] 陈静.在三维动画设计中如何应用特效艺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07) :408.

[4] 庄文杰, 李莎.三维动画技术在影视广告特效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 2011, (12) :70+163.

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第5篇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 艺术形式增加很多, 但是很多表现手法已经被用的太多, 没有新意, 因此这就要求搞艺术的人必须懂艺术, 要了解观众的想法,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创造优秀的艺术作品。接下来主要谈谈数字影视制作技术和艺术的融合。

一、技术的发展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

数字技术为影视制作提供了强大的虚拟和仿真能力, 可以直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特效, 增强视觉效果, 同时创作者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随心所欲的创造人物, 创造剧情, 甚至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 充分发挥想象力。具体的表现如以下几个方面。

1、影视制作的程序数字化

以往影视剧的剧本创作, 编排, 镜头的分配、切换等都是在纸上完成的, 一旦有所差错, 那么修改起来就非常麻烦, 而且拍摄现场的环境无法人为控制, 因此会有很多剧本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时候。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这些工作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影视剧剧本可以用专业的软件编写, 编写好后会自动生成工作单, 一旦哪里有错误也可以及时发现, 修改起来很方便。

2、影视制作的方法数字化

以前的影视拍摄一般都是手动进行, 人工操纵摄像机难免会出现手抖或是慌神的时候, 那样拍出来的画面不够连贯, 达不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如今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来控制摄像机的移动, 镜头的切换, 摄像机位置定点, 重复摄像机的移动轨迹等都可以准确的实现, 这样就可以提高画面构图的艺术美感。数字化还表现在声音的制作上, 数字化技术可以支持多轨录音, 分时录制, 然后在后期混录合成, 这样就为录音师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背景音乐的添加, 还有环境声音的模拟, 去音频里的杂音等都可以很好的用数字技术来完成。在后期的剪辑当中, 数字化技术可以让剪辑师随意编排内容, 而且内容之间的衔接也可以利用软件里的素材来完成, 这样画面感更连贯, 更引人入胜。利用数字化技术把不同角度的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合二为一, 达到一种立体效果, 创作出传统摄像不可能达到的场景效果, 在人们带上相应的观影眼镜后, 这种画面好似浮现在眼前, 画面中发生的事就像是我们亲身经历的。由此可以看出, 现在的数字化影视制作, 不仅主要取决于艺术创作的水平, 同时也是计算机软、硬件应用水平的综合体现。

3、影视节目的发行数字化

随着网络速度的迅速提高, 人们可以观看更清晰的视频, 同时网络平台的扩大, 视频发行的渠道越来越多, 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可以在高速网络上, 收看高清的视频, 还可以查找相关文字, 图片等资料, 这使得各种媒体相互渗透, 趋于融合。以前电视的分辨率很低, 而且就算电视分辨率很高, 所播放的视频也是低分辨率的, 因为高分辨率的影视很大, 难以传输, 不过现如今, 数字影像可以随意的快速传输, 从而使得观众可以更随心所欲, 更方便快捷的收看高清的影片。

二、编织“真实的谎言”―数字化电影制片术

数字技术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虚幻的事物, 简单说也就是假的东西, 但是这必须层层相扣, 才能给观众逼真的视觉效果。要想达到这种效果, 数字化技术必须运用到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下面我们以电影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来说明。

1、数字化的前期准备

一部影视作品在拍摄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最后的成败, 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保证前期准备工作的质量。例如剧本的写作、制片预算计划、制作时间表的产生都可以由计算机软件来编写, 并且可以自动检测错误, 提醒人们修改。计算机可以模拟出整个影视制作周期的全过程, 让导演做到心中有数, 并且对于影片的一些细节把握也很好, 譬如影片的节奏如何, 摄影上要注意什么, 摄影机该如何运动、灯光该如何处理等都会加以模拟, 给出最优的方案。

2、数字化的现场制作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 现场的实地制作在整个影视制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为电影后期的制作提供了必需的素材。数字化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帮助控制摄像机、录音设备以及灯光道具等, 这样使得整个拍摄很流畅, 摄像机的对焦、调角度, 录音设备的摆放位置, 灯光的亮度等都可以由软件计算出最优方案并加以控制。

3、数字化的后期剪辑

利用数字化技术, 影视的后期剪辑也会相对简单很多。利用专业软件可以将拍摄的画面以多画面显示, 方便找到剪辑思路, 剪辑后的播放和修改也很容易。同样, 影片中的各种声音, 也可以经过以上各道程序, 在计算机音频工作站上完成加工、创造和混录。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具有艺术感。

三、结束语

技术的发展给影视制作提供的很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这同时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为好的制作方法必须要能制作出好的作品, 不然就发挥不到作用, 因此这对制作人员的艺术性有很高的要求。影视工作人员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影视知识, 还要有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 这样才能实现数字影视中艺术与技术的有效结合, 创造出不朽的作品来。

摘要:近些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生活中越来越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 如今影视制作和计算机数字技术已经很完美的结合了, 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了。数字化技术为影视剧后期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强大的功能支持。在时间上, 数字技术贯穿着影视制作的整个过程, 包括前期的准备, 拍摄现场的安排, 影视后期的制作以及最后的传输播放都离不开数字技术;在空间上, 数字技术也同样影响影视制作。此外,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当中的应用还可以为制作人提供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 增强艺术变现的灵活性, 同时数字技术逐步与影视创作艺术相结合, 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 深刻影响着电影艺术的内涵。

关键词:数字影视制作,艺术,技术,融合

参考文献

[1] 于洋.数字化影视制作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15) :207-207.

[2] 殷琳琳.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的有效融合[J].戏剧之家, 2016 (15) :243-243.

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第6篇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着视野的宏观化,分析模式的概念化,内容的抽象化、理论化的巨大挑战。而美育教学关注焦点的情感化、分析模式的直觉体悟性和内容具象化、形象化的特征能较好地化解以上问题。因此,把美育全面嵌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过程,将有利于形成德育、智育、美育相互融合的教学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美育 嵌入 提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前学者的研究大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架构内探讨如何去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受制于时代环境、分析模式、课程主旨和课程内容的制约,效果总是难以达到预期。本文将探讨把美育嵌入“原理”课,以建构一个更为充实和完善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提升教学效果。但因为美育内涵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会呈现巨大差异,我们需要先明确“原理”课视野下“美育”的基本内涵,这样我们的探讨才能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内进行。作者认为,“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应是一种“人文思想美育”。因为:(1)“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原理”课背景下所有的教育形式都不能脱离人文和思想的内涵,美育也不能例外。这决定了“原理”课上的美育绝不仅仅是“美学理论教育”“美的形式教育”或艺术教育,上述的教育方式都仅仅是完成美的价值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手段和工具;(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一体”文化。中国人认为最美的东西往往都必然包含价值和道德因素。如孔子说“兴于礼,立于诗,成于乐” “尽善”方能“尽美” ;孟子说“……故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因此,本文所述“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是指通过具象的美的形象和方式来传递美的价值的一种人文思想美育,是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一种居于各实用美育、理论美育之上的哲学美育。

一、 美育教学在视野关怀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主要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决定了其主要内容是对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探讨主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其分析视野是宏观上的建构与把握。因此,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是人——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理”课中的每一个范畴、理论、命题也都蕴含着思想、情感、道德、人文和价值观的追寻,很多的教师也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将规律的揭示与价值的分享相结合,但“原理”课的主要内容、探讨主题、分析视野决定了其很难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体验和情感状态,很难去关注学生差异化的生活焦点和兴趣指向。而当今中国市场化、民主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利益的个体化,进而形成学生关注焦点的微观化和具象化。因此现代学生关切点和情绪的激发点一定是自我的利益、情感、兴趣和梦想,而与学生生存状态无直接关联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状态,往往很难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谈到为什么不喜欢“原理”课时,都会说“原理”课的内容“过于宏观,脱离实际,不能激发兴趣”。而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所以情感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原理”课应从关注个体情感、个体趣味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社会,最后达致对规律的揭示,但宏观化、理性化、理论化的“原理”课又很难直接实现这一点。因此需要把一种充满个体化、情感化的介质融入“原理”课的教学过程,而美育恰恰符合这一特征。

我国美育的积极倡导者蔡元培先生明确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虽然不是对现实要求的直接回答,也不是对某一文化信念的简单认同,但是能在无功利性情境中创造属于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审美空间。因此,美育的嵌入可以较好地弥补“原理”课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微观关注上的不足,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形象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引起的。”美育的个体关怀与“原理”课的宏观视野,美育的情感切入与“原理”课的理性揭示是互补的,美育的嵌入必能提升“原理”课的吸引力。

二、美育教学在分析模式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往往是通过概念、推理和归纳的直线性分析模式来论证理论和解释现实。这保证了“原理”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这样的一种分析模式也会给许多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原理”课的最大特征和魅力是其整体性

只有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实效性和生命力,才能走出当前教学的困境”。但通过概念界定和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讲授“原理”课,一是在内容方面由于学时及教师的专业限制,教师很难去讲深、讲好每一个问题,从而破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损害“原理”课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二是当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述和逻辑推理时,由于概念本身的本质细分性、逻辑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学生得到的知识必然是碎片化的。再加上概念、推理、归纳等这些纯粹知识性的讲授,很难使学生进入一种“怡然”和“忘我”的状态,进而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这是很多学生在学完“原理”后会变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具象的美来触发学生的直觉体悟,在体悟的基础上达致对抽象规律把握的美育却能克服上述缺点。“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因此,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直觉是通往实在之路,是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

(二)“原理”课直线型概念推理模式的不同

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宗法文明背景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必然是“天人合一”的整体直觉思维。儒家的道德直觉(如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苟子的“大清明”,朱熹的“豁然贯通焉”)、道家的自然直觉(如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佛家的宗教直觉(如禅宗的“不立文字”“见心见性”“无念为宗”等),都是通过直觉体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因此,即使谈论的是哲学上的抽象存在,中国人也不习惯于从界定概念入手,而是会通过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方式来获得认知,而美育恰恰就是一种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教育方式,一首音乐、一张图片、一座雕塑、一首诗都是要大家进入情境,运用直觉忘却自我才能真正体验。因此,美育的直觉体悟性往往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在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虽然是大学才开设,但当中的部分内容、基本规律,学生往往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接触并有了适当了解,再加上“原理”课规律性和浓缩化的特征,导致当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会反复出现,而在“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的作用之下,学生对“原理”课内容的兴趣必然会受到抑制,甚至感觉疲惫。因此,必须嵌入一种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原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而美育的方式、介质恰恰具有这一特征,因为美的教育方式可以是各式音频视频、各种图片歌曲、各类故事案例,也可以是学生能直观感受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社会现象,且美育传递的内容可以是美术、音乐、雕塑、建筑,也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还可以是人生哲理和终极关怀,因此通过具有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美的切入,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变动的新鲜元素来打破“原理”课给许多学生留下的单一不变的重复感和疲惫感,调动学生的兴趣。

“原理”课的内容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和简洁化,但教材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感性具象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原理”课过于艰涩难懂,从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再加上人的思维特征往往是由个别到一般,没有具象的切入引导而直达抽象和一般,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必然较为困难。因此,要想使“原理”课的抽象化和理论化的内容被学生接受,就必须寻找一座很够很好沟通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具象和抽象的桥梁。而通过具体的美的形式来进行启发、引导、把握整体的美育恰能较好地契合以上需求。中国自古就有“立象以尽意”“应物象形”“澄怀味象”“意象”“兴象”等说法,都是强调美的具象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不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它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形、声等物质材料及其组合构成的外在形象来加以表现,从而才能成为人的直观对象,被人感知。因此,“形象性”或“具象性”是美的基本属性。这样一种具象性的美的教育方式对抽象与宏观的“原理”课的嵌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具象切入与宏观把握的统一。

综上,美育在视野关怀、分析模式、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都能与“原理”课进行互补,进而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美育对“原理”课的广泛嵌入,必能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价值和信仰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华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5]王东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

[6]孙文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整体性教学的影响因素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上一篇:电子教案范文下一篇:扶贫执纪问责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