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角教育哲学论文范文

2023-10-04

后现代视角教育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以核心素养为圭臬的教学改革措施受到广泛关注,其不仅强调以主题式教学为引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确保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教学理念,而且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历史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大概念教学”这一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映入各历史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的眼帘,既为初中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又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明了道路。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而使初中历史教学从以往“碎片化”教学逐渐转变为“整体化”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的意义

(一)突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概念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具体而言,将大概念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中的某一专题或者某一单元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与概括,确保学生能够亲身感受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进而透过历史事件感悟爱国主义情怀。另外,大概念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历史学习气氛,全面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强化历史教学的关联性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既能够切实在历史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良好的关联性,又能够进一步强化每一时期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对学生形成结构化的历史逻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向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模式,在充分围绕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将当前时事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另外,开展大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各主题间的关系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不同主题之间的关联性,明确每一时期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从而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历史知识。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提炼主题,明确大概念教学路向

所谓历史教学主题,即统摄历史学科某一类知识的大概念,不仅具有综合性、概括性以及抽象性等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稀有性与隐秘性,属于核心知识中的核心内容,很难轻易地被挖掘出来。因此,若想进一步强化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大概念教学模式,则首要步骤是遵循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原则,寻找与提炼主题。初中历史大概念教学原则为科学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抽象与直观相结合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主义等唯物史观指导历史教学实践。通过概念等辩证分析,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矛盾性,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启发性原则是教师在历史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历史概念为出发点,对现实情况提出自身看法与观点,以驱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系统性原则需要教师将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进行融合,形成纵向与横向的历史概念体系,驱动学生概念迁移水平提升。抽象与直观相结合原则是通过历史概念、历史表象分析,推进学生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从而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有效提升。

在有效掌握历史大概念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应对教学主题进行提炼。在哲学视角方面,所谓哲学,即人类对于世界主观和客观理解中最本质的看法,并且能够切实反映出宇宙一切事物本质特征与基本规律的学科。古往今来,虽然历史事件千变万化、史象纷繁复杂,但是均能够从唯物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科学且合理的解析。在歷史学科视角方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历史学科概念属于为数不多的“大概念”范畴,不仅能够在历史教学中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而且能够充分揭示历史学科中的事务与史象,切实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哲学概念、共同概念等贯穿起来,进而为学生构建出系统、完整的认知体系。

(二)解读课标,明晰大概念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实践过程中须遵循的基本路向,又是借助各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大概念教学模式应严格遵循教学路向,切实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的落脚点。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导”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应明确如下教学目标:其一,认知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思想解放”大概念下,其与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百家争鸣、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及启蒙运动等的相关史实;其二,技能目标。借助图表为学生呈现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导”核心架构的历史认知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以及探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其三,情怀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深入理解“思想解放”这一大概念历史地位及内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历史价值观以及人文情怀等,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会影响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秉承的教学理念、选择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初中历史教学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进一步提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就要对教学目标做出相应的优化,从核心素养教学的展开来看,教师的教学目标可以从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角度着手细化,结合教育内容,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方向,在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牢牢记住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

(三)架构知识,夯实大概念教学基础

引导学生正确架构历史知识,能够确保学生对某类历史知识形成体系化、整体化及系列化的思维,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其对于历史知识产生零散化与碎片化的思想倾向。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呈现大概念认知示意图(如图1所示),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其二,确保学生在充分掌握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自动力及框架力,教师应严格依据大概念的内涵与主旨,将相关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性勾画出来。与此同时,基于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模式中,为学生构架知识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史实,如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百家争鸣等跨时空的历史事件,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大概念统摄下的横贯中西、纵观古今的史事认知很多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当中面临较多问题和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地掌握知识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眼中历史知识是较为分散的,并没有形成体系,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面临着较多的困难,记忆压力也相对较大,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记忆负担。事实上,在历史学习的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这种联系、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养成,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而让学生将知识点梳理成体系,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能力

图1 历史大概念认知体系示意图

(四)设计活动,营造大概念教学氛围

由于历史学科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及包容性等特点,加上新课改下重点强调教学内容情景化与活动化的基本原则,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历史大概念教学模式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出灵活巧妙且极具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进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能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

史料研读是丰富学生历史知识中最显著、最基本以及最常见的手段。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史料研读的实践活动,并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沟通与交流,既能有效调动学生历史兴趣,又能促使学生与历史人物进行隔空對话。以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为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句话中所涉及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谁?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之间有何关联?有效拨动学生的史料研读好奇心,并利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及系统思维等方式,寻找到科学、合理的史料解释,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实践类教学方法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是较高的,学生的参与兴趣也相对较高,教师要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龄特点,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应用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有效提升,同时也提高学生知识理解吸收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在实践中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五)挖掘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与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史料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及时空观念,培养核心素养与形成正确历史观念的核心是夯实历史学科基础。传统单一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向学生“喂食”,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采食”的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习越来越被动。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还应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理念进行充分理解与掌握,反复研读初中历史学科教材,不断挖掘教材中能够体现核心素养的成分与涵盖历史内涵的养分内容,以此精准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精髓,从而将历史基本史实与核心素养相结合传递给学生。由于历史的抽象性与久远性,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且难于理解。因此,教师应挖掘与生活实际相近的元素,化繁为简、由小见大地融入教学实际中。比如,当在讲述我国对外开发与参与国际合作的原因与意义时,应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如当地的影视作品和历史沿革,通过对古今变化与发展的审视与分析,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为自己所用。历史联系实际能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具有生命、可触摸,强化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历史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生活化教学是现阶段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和核心内容,也是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强化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通过生活情境、生活片段、生活问题的有效引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解历史知识,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要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和特长,以生活为跳板展开历史教学。

(六)问题驱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任务是教师针对教学育人目标所设置的具有真实情景的驱动问题或问题链。学生在对问题探究的强烈求知意愿下会生成学习的驱动力,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找出问题解决的路径,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探究,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讲述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创作者与学习过程的激励者。例如在“戊戌变法”的讲授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课程任务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设计驱动问题:早期维新派的思想诉求会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吗?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学生就要以教材知识中的客观历史背景为基础,站在历史时空点思考问题。当学生在解决驱动问题后,不仅能够深度理解历史史实的逻辑关系,还实现了对课本知识认知与思维层次的超越。问题是学生思维运转的引擎,围绕教材知识设计真正能吸引学生、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驱动问题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体系与历史背景进行辩驳、互证、合理推论,驱动型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作为切入点,还应把培养学生的探索性与批判性思维作为目标,以此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意识的形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大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突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而且能够将零散的历史知识整合为具有整体性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历史学习质量及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教学经验,并通过明确教学路向、明晰教学目标、夯实基础知识及营造教学氛围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历史奥秘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历史学科教学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育人价值,切实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邱瑞玲)

后现代视角教育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任何教学改革都在强调学生“学”的重要性。教师努力地从课堂的主角退到配角甚至观众的位置上来,给学生更多活动和展示的机会。而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了,开放了,但往往过于形式。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提供的学习材料总是“精挑细选”,生怕学生看不懂,不会做,总想“扶着学生走”,无形中教师成为了阻碍学生学习的“拦路虎”。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片段为例。(见图1)

图1 “小数的计数单位”学习任务单

之所以给学生提供“由1000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是因为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无从下手,学生通过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涂色来表示小数更直观,降低学生探究的难度;另一方面是这个学习材料可以同时探究0.1、0.01和0.001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学生通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分享,最后全班展示的学习活动,清晰表示出了0.1、0.01和0.001,同时探究出了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得到了“0.01里面有10个0.001,0.1里面有10个0.01, 1里面有10个0.1”这样的结论。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而在后续的练习课中遇到了这样的一道题:比较0.03和0.030大小,发现学生存在的内在问题。

学生基本能正确比较0.03和0.030的大小,但解释说明“为什么”的理由时,有的学生说不出原因,而更多的学生通过画正方体的方式解释,方法是那么的“整齐划一”,让教师哭笑不得。实际上,在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表示小数的方法,如在人民币中发现小数、米尺中找小数、长方形(或正方形)中表示小数等。

就是这个“统一”的解释值得教师思考:学生出现这样的“统一”真的好吗?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变为“以学为主”的开放式课堂,让教师成功地退下讲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累经验,有所收获。而上述案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的确说得很少,学生也确实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讨论得热火朝天,每个人都在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通过练习反馈出了存在的问题。这样“统一正确”的答案仅仅达成了对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关系”这一知识的教学,但却缺少了学生更多的个性化的生成,多角度的思维……教师提供的单一的学习材料显然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似乎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呢?这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困惑。

二、不同课堂教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角色不仅影响着教师本人,也影响着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国内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成果颇丰。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一般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中“以教定学”,系统授课,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课改后也出现了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如交互式课堂、合作式课堂、翻转式课堂、生态型课堂……那么在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教师应该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交互式课堂教学研究者认为: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 教师能够以组织者、管理者、控制者、监察者、鼓励者、合作者和排难者等身份组织课堂教学, 有效地发挥各种角色的不同作用,引导学习者走向知识的彼岸。[1]

合作式课堂教学研究者认为: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是“教学流程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教学重难点的点拨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2]

翻转式课堂教学研究者认为: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有效开展翻转课堂实践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师的角色。伴随着教学流程的改变,教师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课程视频的制作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课堂活动的组织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者。[3]

生态型课堂教学研究者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共生互动的行为,教师、学生、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所以教师是生态课堂的组织者、实施者、共生者。[4]

不同的研究者对教师的角色有不同的认识和描述,但他们的共性是都认为教师承担着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评价者的作用。而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现代课堂中,教师应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诊断、帮助、促进和研究。

三、“变教为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

未参与“变教为学”研究的教师会误以为,“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分享就是“变教为学”。其实不然,小组合作只是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变教为学”的教学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育人。

所谓“变教为学”就是把“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变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也就是把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改变为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通过自主探索,与同伴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活动目的。

为了实现“变教为学”的改革,力求让教师退下讲台,少说话,努力给学生创造多活动、多表达的机会,而实践起来却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潜意识中总有一种“怕”的心理存在。“怕”学生说不好,所以“我”来说;“怕”学生做不好,所以“我”来做;“怕”学生不会,所以“我”来讲……就是这样的“怕来怕去”,以至于课堂上总也“放不开手”。实现“变教为学”的改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教”并不限于对知识的讲解,还应该包括“引导学生的学习、诊断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渗透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社交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概括为“导学、诊学、助学、促学、研学”。[5]

(一)导学

“导学”指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讲不得不讲的话,做学生学习航行中的灯塔和导航。

导学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学”,也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什么和做什么;二是“愿学”,也就是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具有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三是“会学”,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合作的,不同的学生可能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导学中的任务设计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看懂教材,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比如,在“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单。

请你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示出0.1、0.01和0.001,并观察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提供多种学习材料,包括米尺、人民币、方格纸、“由1000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实物以及平面图……教师出示的学习任务单就是要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和做什么。而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统

一、不规定探究方式,而只是根据学生需要提供素材。这就是一个导学的过程。

(二)诊学

所谓“诊学”就是诊断学生的学习。诊学的手段主要是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因此,课堂中的观察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记录下来,并思考解决的办法。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课中备课”的过程,通过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与观察,为应当“讲什么”和“对谁讲”获取信息,使得“教”的活动更有针对性。无论是在学生的独立思考环节,还是在同伴交流、小组合作环节,抑或是集体汇报展示环节,都需要教师发挥诊学作用。

比如,在“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选取“由1000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平面图的材料进行探究,教师在巡视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在大正方体平面图中表示0.1的时候,有的学生涂出其中1块小正方体表示0.1。(见图2)

图2

1块小正方体表示0.1

教师深入了解后发现:

呈现这样作品的学生有的认为0.1表示的是1份,所以涂出1块小正方体。而有的学生解释为0.1是10份中的1份,就是一行(10块)中的1块。这种想法的学生是把一行小正方体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表示的。

有的学生涂出了1行(10块)小正方体表示0.1。(见图3)

图3

1行小正方体表示0.1

学生解释他所表示的0.1是正面10行中的1行,显然这样的学生是把一面小正方体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表示的。

也有的学生涂出了1层(100块)小正方体表示0.1。(见图4)这是把一个大正方体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10份就是平均分成了10面(纵向观察),那么其中的1份就是1面,表示0.1。

图4

1层小正方体表示0.1

同样的学习材料呈现出不同的表示结果,而相同的表示结果也有学生各自不同的思考和想法。有的想法是正确的,有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并诊断出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和困难,并尽快思考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生成,这是在课前无法预设和解决的。

(三)助学

“助学”指的是依据诊学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

比如,文章开始提到的“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素材,这样才能产生多样的个性化生成。在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势必会有学生选择人民币作为探究材料(因为人民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三年级下册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是从生活中的人民币引入的小数),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选用人民币的材料是无法表示出0.001的。因为0.1元表示1角,0.01元表示1分,而0.001元是比1分还要小的货币单位,学生不了解,因此无法继续研究。当探究受到阻碍的时候,有的学生会自我反思、自我调整,重新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继续探究。而有的学生则会执着于当前的困惑,无法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依据诊学的结果对不同学生产生的不同问题或困惑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

(四)促学

“促学”是指当学习者游离于活动之外或者学习动力不足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生成”的过程,鼓励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能够自信地对自己的想法自圆其说,并且可以有理有据地清晰表达。当学生做不好的时候,教师能够适时地给予鼓励,让学生充满自尊和自信地继续学习。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社交、思考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研学

“研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习”,除了将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之外,还需要研读知识,清楚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在学习者学习特征与知识内在结构间,寻找恰当的结合点,实现两者间的融会贯通。[6]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教学的追求,而学生的现实基础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研究学习就是要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最近发展区。

过去人们心目中的好教师应该是课堂上“能说、会讲、善演”的教师。而“变教为学”视角下的教师仅仅“能说、会讲、善演”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具备设计学习任务的能力,善于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社交能力的职责。要想实现“变教为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所以需要教师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看似弱化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实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要 “自由、自主、自信”地开展学习活动,实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关注,将“育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7]

参考文献:

[1]谢洪,刘海量.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的思考[A].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2]李东. 合作学习小组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6).

[3]张鸽,都长江. 翻转课堂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A].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4).

[4]于保东. 生态课堂:教师的角色[J]. 新课程(综合版),2011,(12).

[5]郜舒竹. “变教为学”从哪儿做起[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9).

[6]郭燕,郜舒竹. “变教为学”困难分析[C]. 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2012年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6).

[7]郜舒竹. “变教为学”意在“立德树人”[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4).

(北京市延庆县第四小学

102100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后现代视角教育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哲学 尼采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的观念反映。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后现代主义继承了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阿多诺等人的思想观点,把现代哲学的某些主题当作自己的话语中心,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理论渊源;但是,它又用全面否定的手段、摧毁一切的精神,对哲学本体论、实体主义、本质主义等进行了全面的颠覆,宣扬非实体性、不确定性、非同一性、零散性、差异性、多样性,极端地发展了其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这一弃一扬中,后现代哲学十分鲜明地凸现出自身与尼采哲学的联系。

既然尼采思想是后现代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本文就试图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尼采学说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

一、后现代哲学的特征

姚大志说:“如果要用一句話来描述启蒙哲学的本质,那么我们可以借用尼采的名言:上帝死了。如果同样用一句话来表达后现代主义的实质,那么我们引用福柯的思想:作为主体的人死了。”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和界定,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一般认为,它最早指那种背离传统设计风格的建筑学倾向,后被广泛移植到文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种,用来指称这些领域具有反传统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走向一种具有“极其丰富、复杂思维和理论内涵”的泛文化思潮,可分别从文学艺术、社会文化、哲学三个层面上加以理解。哲学层面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可用三个“终结”来概括。

1.“哲学的终结、非哲学转向”

结束两千年来形而上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彻底摆脱西方思辨哲学的传统,宣告形而上学和体系哲学的死亡。如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对哲学本体论的含蓄的反叛和超越;罗蒂批判哲学“自然之镜”,宣告哲学本体论将自行消亡。

2.“真理的终结、理性的陨落”——结束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放弃终极实在的寻求和真理体系的建立,宣告理性和真理体系终结,否定理性的权威性、合法性,攻击理性的工具性、压制性、操作性,否认客观真理和真理的客观标准,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真理多元化。

3.“主体的终结、中心的消解”

否定近代以来形成的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宣告主体地位和人类中心的死亡;否定人的优越、自主性、创造性,否定永恒不变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反对人道主义,宣扬非中心主义。换言之,反对和超越心物二元论、一元论、决定论,反基础、本质、理性和道德理想主义,反主体、人类、中心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就是反对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一切传统哲学。

二、尼采对现代性的批判——尼采哲学中后现代思想

哈贝马斯所说,尼采是对“现代主义”实施颠覆的关键人物。在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谓的现代性,从人文层面上讲,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和新教伦理。这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柱。在西方后现代语境下,这三大精神支柱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早在一百多年前,尼采思想中就已经包含了对这三方面内容的猛烈抨击,从而开始了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1.尼采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尼采祭起非理性的大旗,以批判现代性。他称之所以要批判的原因是“理性的巨大原罪”。

欧洲近代理性主义高歌猛进,自培根呐喊出“知识就是力量”,人类自豪地发现,从自己心灵中闪射出来的理性之光普照万物,人类乃世界真正的造物主。在这样的氛围中,尼采清醒地指出:一切理性的事物,追根溯源,血统并不纯洁,其皆源于非理性。只不过,凡悠久之事物,必渐为理性所渗透,使其产生于非理性的由来逐渐磨灭。为此,尼采把理性的出现称之为“理性的原罪”。

2.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个人主义是整个西方资产阶级四百年来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现代性中同每个人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方面。当文艺复兴的曙光划破中世纪的黑暗之时,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宣称自己重新发现了“人”,提倡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这并非泛指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指个体的人。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地位,启蒙运动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旨在倡导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目标,保证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进行,也促进了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但是,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活。个人主义也总是受到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等的挑战。

而尼采则以他的强力意志理论挑战个人主义。早在他提出强力意志理论以前,他就认为只有通过个体化原则的瓦解才能达到他所提倡的酒神精神。在尼采的整个强力意志理论中,个人是受强力意志左右的,个人主义则是“强力意志最微不足道得阶段”。尼采明白,个人主义和现代欧洲人对平等权利的要求是对立得,个人主义既不能实现人人平等的权利,也接受不了十分了不起的出类拔萃的人。在强调强力意志的强弱是世界上万流归宗的权衡标准的尼采那里,作为强力意志最微不足道阶段的个人主义,随着人的强力意志的增强,是势必要被扬弃掉得。

3.对新教伦理的批判

和西方资产阶级的兴起相伴随的现代性本身,也是由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相伴随的。新教伦理给西方现代社会规定了基本伦理准则,帮助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自己却面临着无法克服的矛盾: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市场饱和情况下的市场营销的诀窍就是打破人们节制而简朴的生活常规,于是就有了“拿明天的钱来买今天的舒适”的口号。在物欲受到强烈刺激而恶性膨胀起来的时候,新教兴起时所依据的理性基础和它所恪守的新教伦理动摇了。

而尼采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将新教的定义界定为“基督教——以及理性——的半身瘫痪”。他指出,新教会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它凶猛传播开来的地方消失,因为它诉诸立足于理性的思想,而基督教失去根基,正是思想使然。

应该说,反对基督教、反对上帝、反对基督教道德是尼采《权力意志》中最为光彩的篇章,尼采哲学中的非宗教思想,是尼采哲学中最具积极意义的成分,尼采对世俗道德的批判和揭露,无疑是其思想中最闪光的一面。

基督教把世界分为“真实”的(此岸)和“现象”的(彼岸)两个世界。在尼采看来,此岸世界充满欲望和激情,而世俗道德假设的彼岸世界,实际上让人陷入虚缈的空妄之中。世俗鼓吹博爱,提倡无私,压制个性,但是,人必须依赖自己,依靠自己求得生存和发展,勇于破坏和创新,才能承担起伟大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姚大志.现代之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2.

[2]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北京:三联书店,1987,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尼采.偶像的黄昏[M].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5]K.Schleclta.Nietzsches Werke,VolⅡ[M].Munich,转引自: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76.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后现代视角教育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信息哲学;哲学本身;现代西方哲学危机

信息哲学是一种新兴哲学,这是可以肯定的,它的确是从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多个方面革新了传统哲学,当然这种“新”主要是相对于西方哲学而言的。首要的一点是,两者的确具有可比性,这主要是因为信息哲学的兴起是全球范围的,当然也包括西方哲学界,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以弗洛里迪为代表的西方信息哲学和以邬焜为代表的中国信息哲学,即使是由邬焜建构的并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的信息哲学体系,也应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进一步阶段,而辩证唯物主义实在同西方哲学传统密不可分。

沿着这个思路前进,弗洛里迪认为信息哲学是第一哲学,“它将影响到我们处理新老哲学问题的整个方式,引起哲学体系的实质性创新。这将代表哲学的信息转向”[1]80。而邬焜则更是强调了信息哲学的最高哲学、第一哲学或元哲学的性质[2-3],并且他还进一步强调了信息哲学这种新兴哲学对变革人类哲学,解决当代哲学危机,也包括西方哲学危机的全新革命意义[4]。

此外,邬焜教授还重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危机的问题。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面临着一种理论发展的时代危机。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入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历史形态的话,那么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信息哲学则可能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个历史形态[5]。

可是,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谁又能保证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有一天不会面临时代发展需要更新的危机呢?当然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想讨论的是信息哲学在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危机和革新了传统西方哲学的基础上,能否进一步解决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危机。

一、现代西方哲学危机及对之进行挽救的尝试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西方哲学的危机?首先,怎么理解危机这个词。哲学内部的未解决的矛盾和争论不构成危机,因为有时候矛盾恰恰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对哲学边缘的小修小补也并不构成危机,只有关乎到哲学生死存亡的问题才算得上危机。维特根斯坦说:“真正的发现是当我想搞哲学时使我能够停止这样做——即给予哲学安宁。”[6] 海德格尔说:“随着这一已经由卡尔·马克思完成了的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它的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其终结阶段了。”[7]还有如“转变论”的罗蒂,认为哲学“是一种文化样式,一种‘人类谈话中的声音’”[8],宣告了专业的、系统的哲学不复存在,只剩下残存的哲学精神缩在文化领域中负隅顽抗。这就是关乎哲学生死存亡的问题了:哲学还存在吗?哲学是不是被终结了?

“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使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取代了自然哲学的一般原理从而把哲学赶出了‘物质’的领域;二十世纪冯特心理学使哲学退出了‘认识论’的地盘。”[9]这意味着哲学可能失去自己的研究对象——物质和精神的领域都已被分羹。尤其是科学,几乎已经取代以往哲学的地位,从思想到实践全方位地指导人们的生活。科学能够取代哲学的根本原因或许在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哲学本就是和科学分离不开的,实际上独立的科学传统很晚才出现。科学家(scientist)一词最早出现“在1833年剑桥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会议上,著名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简易仿照‘艺术家’(Artist)一词创造出一个新词‘科学家’”,而在出现这个词之前,像牛顿那样的大科学家“自称也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他们自以为从事的是自然哲学研究”[10]。科学(这里指狭义的自然哲学)最初能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归功于实验方法的推广,这使得人们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由思辨为主跨越到了以实证为主的时代,而显然后者在继承了自然哲学传统的同时,对世界的解释更加具有说服力,由此发展而来的现代科学也有了取代哲学的资本。于是我们看到,随着科学、心理学的蒸蒸日上,学科的高度分化使哲学无所适从,哲学只剩下空洞的概念、形式和框架,令人惊叹:哲学已经被架空了!只剩下一种所谓的抽象理性在勉强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哲学大厦。而随着自马克思主义之后的现代哲学家一个个宣判形而上学的死刑,又一个个成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的哲学家”,哲学可谓是领地尽失。面对这种情况,诸多哲学流派不但丝毫拿不出像样的办法,反而还在彼此间争论不休,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沼。笔者认为这也是自维特根斯坦开始,现代哲学家们都持有“对西方哲学几千年来围绕着同样的问题争论不休而未能靠自身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的思辨、论辩传统的普遍失望态度”[11]51的重要原因。在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看来,哲学的确面临极可能被终结的危机。

那么,现代西方哲学为拯救哲学又做了什么努力呢?

意志主义者尼采呼吁“重估一切价值”,诉诸于“权力意志”,但最终仍无法摆脱虚无主义;柏格森用“绵延”来反对人们常用心理之外的标准来衡量心理状态,批判科学理性,可带有强烈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朗格指责欧洲哲学丧失了“理念论”的立场,将哲学同生理学联系起来以纠正人们对真实理念的把握,从而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忽略了康德实践哲学的重要地位,使康德哲学彻底唯心主义化;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试图调解哲学与科学间的关系,但因其“还原主义的方法注定不能解决科学基础的问题”[11]55而失败;日常语言分析学派和存在主义都渴望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恢复哲学的影响力,但事实是保守主义仍占了上风。还有另外一种尝试解决危机的路径即哲学转向寻求人文而非科学领域的支持,如结构主义,乃至于近年来风风火火的后现代主义都是这种方法。其结局有目共睹,后现代意图超越传统与现代哲学,但其根植于现代哲学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立场却使这一意图破灭。

也就是说,到后现代主义为止,迄今西方哲学界所做挽救危机的努力统统失败。但笔者不认为这些努力就因此失去了意义,相反它可以给我们以启发。比如后现代叫嚣着反传统,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既然传统的哲学领域已经被侵吞瓜分得惨不忍睹,干脆就由哲学家自己来处理后事,当我们批判一切传统哲学时,已经将这片土地抛售出去了,我们要开辟新的土地!可惜的是后现代没有开辟出新的土地,反而遭到各路学派的指责和谩骂。当我们看到了后现代的良苦用心时,会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既然哲学可以变换不同的领地,那岂不是意味着领地的得失并不是哲学危机的根本?那是否有什么作为哲学核心的东西我们一直没有讨论?这个核心的东西产生了危机吗?

哲学的核心是什么?是使其成为哲学的东西。我们从一开始学习哲学就问“哲学是什么”,后来我们自以为讨论清楚了哲学本身,便把它搁置在一边任其成为历史问题,乃至我们学着哲学研究着哲学却遗忘了其自身,而这恰恰是哲学危机的根源所在——我们忘记了哲学本身,随着哲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反而越来越弄不清楚哲学到底是什么。有不少学者讥讽这已是成年旧事,如今讨论本体论早已丧失了意义,但可笑的是,难道给出了那些空洞的关于哲学的定义,我们就真的明白哲学是什么了吗?而“当代西方哲学的某些大家总是拒斥或悬置本体论的研究,总是试图把哲学研究的范围仅仅限定在人的认识的领域”[4],也许正是因为人们普遍的这种不在意的态度才会造成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上的瓶颈。或许前文列举的一切危机不过都是表象,而正是因为我们遗忘了哲学自身,我们才会纠结于无止无休的争论而罔顾最根本的东西,我们才会在其他学科侵入哲学领地的时候不能为哲学提供一个合理的辩护而节节败退。

西方哲学绝不仅仅出现过这一次危机,这也许意味着我们从没真正弄清过这个问题,只是以往的危机都因为视线的转移而没有使得这一真正可怕的问题浮现出来。正如石里克在讨论范式转移问题时所说:“真正的哲学乃是各种时尚哲学运动最无情的敌人,而它们所惧怕的莫过于此。当它在新的破晓中升起,射出它那不留情面的光时,每种短暂运动的追随者均会发抖,他们联合起来反对它,呼喊着哲学处于危机之中,因为他们真的相信他们自己的小体系遭到破坏就意味着哲学本身的毁灭。”[1]77而如今危机再次出现,并比以往更加猛烈和致命,也是时候让我们返回哲学本身,认真对待“真正的哲学”。

有人说,讨论哲学本身不是一种纯哲学的东西吗?不是一种绝对抽象绝对形而上学的东西吗?这不是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摒弃了的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在此引入中国的观点来加以阐释,笔者认为要讨论“哲学本身”就像讨论中国所谓的“道”一样,问道是什么,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同样问哲学是什么,可以给出很多个定义,但没有一个是令人完全满意或者绝对公认的,也没有一个能毫无遗漏地概括全局。就像荀子在《解蔽》中所说:“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谓之道,尽嗛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同样我们现今对哲学本身的把握也不过是以管窥天、以锥刺地,只是哲学本身的冰山一角罢了。

既然如此,那么只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是以往西方哲学所走的路,悬置哲学本身而将眼光转向其他领域。西方哲学史上曾有过公认的三次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转向乃至现象学转向,然而正像邬焜教授所说:“西方哲学界关于哲学转向的种种理论并未给出哲学转向的性质判定的一般标准,而仅仅以哲学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域的相应变化来论说哲学的转向。”[4]邬焜教授在《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12]一文中进一步提到,这几次转向都难以算得上是对哲学的根本变革,反而导致了如今的危机。可惜的是,人们往往都忽略了另一条可能的出路,这正是下文要讨论的。

二、现代西方哲学危机可能的出路

当我们难以给出一个完美的哲学定义时,是否意味着我们对“哲学”完全不可知、不可把握呢?当然不是。因为就好比“道”虽然看不到抓不着似乎不存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但实则存在于我们周身每个角落,万物之中皆有道,只不过众人“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孟子》)。哲学也是一样,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我们不应该在抽象理性的枯燥框架中把握哲学,而应该在生活中、经验中体悟哲学本身。所以说,重新记起哲学本身并不是要复归绝对形而上学的传统,而相反是要融入生活的细节。

存在主义,尤其是谱系学似乎正是在做这种努力,关注生活,关注具体细微的东西。波伏娃在书中描述萨特的哲学:“朋友说‘你看,我的伙计!如果你是现象学者,你就能谈论这个酒杯,而这就是哲学!’萨特激动得脸都发白了,或者说几乎全白了:这正是萨特多年所希望的,谈论他所接触到的东西,而这就是哲学……”虽然这里有对现象学的误读,但可以看出萨特创立其哲学体系的初衷。萨特不但要用一种新的哲学解释这个世界,而且要在现实中实践他的哲学。

但同样值得批判的是,如果把哲学仅仅看成琐碎的存在于生活之中,那么哲学的批判和反思就失去了焦点,这是对哲学思维和精神的极大损害。不仅如此,荀子说“心枝则无知”,分散零散的知识没有系统化就不能叫作真正有知识,生活的细节没有哲学思维的牵引也谈不上真知识。虽然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要反对“系统化”,但上文提到的“系统”不是以往西方哲学的那种抽象的脱离实际的系统,而是一种可以使哲学通贯于实际的方法框架。

可见要把握哲学自身,我们要去了解足够多的关于生活的每个方面的知识,越丰富越好,越深入实践越好,然后我们在面对如此庞杂的知识的时候仍可以抓住其精髓所在,在面对日常事务时可以把这个精髓一以贯之。但是,要在拥有那么多经验,那么多分散的知识的情况下,还能纯粹地把握精髓是相当不易的。所以斯威夫特才会在《格列弗游记》中说:“苏格拉底的思想……使我常常想到这种学说可以摧毁欧洲图书馆的多少图书,也可能闭塞在学术界成名的许多捷径。”[13]

显然,这条可能的出路不拘泥于历史上关于本体论、认识论等的划分,而重点在于讨论如何使得哲学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被理解以及得到运用(这意味着理解哲学本身并不一定要拘泥于空洞的定义),也就是如何可以使得哲学“通透”,从而重新建立它和世界的关系。可见,这里对哲学本身的讨论并不是要回归原有的本体论,而是提供一种超越的思路。

而这种针对西方哲学危机的拯救方式,采取的思路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取代了哲学,所以我们拼命地将哲学和取代者绑在一起以期恢复哲学的地位,而是已认识到哲学本来就应该处理好它和世界的关系,才能够巍然不动地屹立于世界。

讨论了不少西方哲学的危机以及其根源和可能的出路,其实只说清楚了论题的后半部分,至于信息哲学它能否解决西方哲学的危机,就要看它是否触及到了哲学危机的核心,是否与上述这个可能的出路符合。

三、信息哲学解决西方哲学危机的希望

必须承认的是,其实有些流派的解决方式已经和这种可能的出路很接近了,笔者认为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就有希望。但存在主义介入政治以后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马克思主义意在改造世界,可是时代似乎迫不及待地要将之遗落在历史中。究其原因,还是没有通,理论和实际之间还是存在隔阂。

实际上,原来说哲学“通”与“不通”是相对于个人理解而言的,但这里说的“通”是指一个哲学体系,通不通指的是它有没有完全贯通现实的可能性。当然也不存在绝对的永恒不变的贯通性,只能说某个哲学在当下的时代可以解决融贯问题。若是只就一个时代来说其可“通”性,要达到“通透”实际上是“通”的速度和时代发展的速度在赛跑,因为每一种哲学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新兴的信息哲学亦是如此。然而,信息哲学的兴起似乎给了人们新的希望。

弗洛里迪曾说:“正统哲学家就像在一座几乎被采空而又尚未遗弃的矿山采掘的可怜矿工。他们属于迟到的一代,他们所受的专业训练只允许他们在一个狭窄的领域工作,只有在自己的领域内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所谓的危机证明是在创新与正统哲学之间的一种颇有成效和不可避免的辩证”[1]75。这种反思的辩证或者说正统哲学如今的举步维艰不仅为新兴的信息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或许反过来信息哲学也能够缓解当今西方哲学面临的尴尬。

最早引起笔者注意的是邬焜教授的信息哲学存在论划分——由原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划分变成物质和信息的划分,西方信息哲学的领军人物弗洛里迪亦曾说过:“信息哲学不仅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且还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论。”[1]79笔者认为这一定是让纠结于领地之争的西方哲学家欢呼雀跃的事情。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传统西方哲学的领地中最重要的物质和精神领域都遭到了严重破坏,而此时信息哲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念,指出了以往哲学遗漏的客观不实在领域,提出了物质和信息的双重性,这对一再割让土地的西方哲学简直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如果我们不停留在哲学危机的表面而更深入一点,我们可以这样提问:第一,信息哲学是建立在庞大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践上的吗?第二,信息哲学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精髓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吗?第三,信息哲学可以做到贯通生活实际,让人把握哲学本身之所在吗?

可以说,若是做到了这三点,我们相信信息哲学就可以解决西方哲学的危机。以下分别进行阐述。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有目共睹的是,信息给政治权力、文化生活、思想观念、农业、工业、城市化、军事、教育、医疗乃至人性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信息哲学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建立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之上,可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其次,邬焜教授的信息哲学把信息分为自在信息、自为信息和再生信息,统一于社会信息,重构了世界模式,并且所有事物都是物质体和信息体,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弗洛里迪在阐释信息的定义时亦是从“作为实在的信息(例如,是物理信号的模式,既不真也不假),亦称为生态学信息;关于实在的信息(语义信息)以及为了实在的信息(指令,像遗传信息)”[14]多个方面加以考察。所以,可以说信息哲学不是仅仅建立在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上,而更是建立在关于世界的诸多知识和经验实践的基础上。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知识、经验都可以转化成信息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都含有信息,所以信息哲学强调的正是尽可能多地接受经验,而不是如胡塞尔那样经过现象学还原后只剩下纯粹的意向性。

最后,这里还可以给出一个有力的证据,即信息演化论。事物的演化具有物质形态和信息形态的双重演化效应,每一个宇宙演化、生命进化、社会发展的阶段无不伴随着物质和信息双重形态;事物的结构也因而凝结着过去、现在、将来三重信息,“任何一个健全的生物体都是关于它那个种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一个全息体”[15]。我们通过事物现有结构得到的信息不仅仅是现在的实际知识,还包括了关于其过去和未来的知识,进而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现实现象。这样一来,使得信息哲学能够建立在其上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大大扩充了!

综上,信息哲学的确是建立在庞大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践上的,我们在生活和实践的每一个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关于第二个问题,信息哲学有在庞大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精髓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吗?对于这点还是能给出比较肯定的答案。中国的信息哲学已有着较完整的哲学体系,包括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信息进化论、信息价值论以及信息思维论等。而弗洛里迪也仿照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为信息哲学提出了18个大问题以确定信息哲学的问题域:位于中心的是核心概念“信息”,其余问题被归入语义、智能、自然和价值四个方面。

重点是第三个问题。信息哲学可以做到贯通生活实际,让人把握哲学本身之所在吗?如果这个问题回答为“是”,那么可以说西方哲学的此次危机就此解除。

可惜的是,信息哲学受西方哲学思想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仍然染上了一些西方哲学的弊病——就现在的发展水平而言,还是两个字——“不通”。因为最简单明了的证据是,人们并没有在生活中确实感觉到它这种贯通性。

很典型的是,信息哲学虽说是建立在广泛的现实基础和知识之上的,但这些知识还是属于广义的科学知识,或者说是可以转化成科学数据来分析、把握的知识,对于一些传统的领域如政治、文学、艺术、伦理学等,信息哲学都没有达到通透,它似乎更具科学的色彩。但人文领域的诸多事物带有更多的模糊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哲学倘若要在这些领域做到“贯通”,没有古典西方哲学的智慧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一个有力例证便是其在政治学中的“不通”。培根曾经构建了一种新科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科学和宗教实际上都隐蔽地成为哲学家手中的工具,在培根虚构的小岛上,科学和宗教因而得以和谐共处,但表面上还是作为科学家的萨罗门宫的院士们掌握着国家和宗教。培根笔下的哲学家能够在政治领域灵活应变、如鱼得水,正是因为其具有古典西方哲学智慧,用斯特劳斯的话来说即转变为“政治哲人”或者说柏拉图式的哲人,这种智慧使政治哲人能明白政治本性和人的本性,所以能够运用政治智慧和已有的自然科学建立新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可以引入作为哲人教育工具的、对人民有益的宗教,使人各尽其性、各安天命,然而这种哲人的操作是幕后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哲学也造福大众。但这种古典政治智慧显然是现今的许多哲学包括信息哲学所不具有的,也因而造成了其在政治学方面不能贯通。所以,要在上述那些领域通达,信息哲学的知识基础应该更广泛地吸收人文方面的信息和智慧。

然而,当我们仔细研究信息哲学时还是能看到一种“通”的希望。

十分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信息价值论在生态哲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信息哲学中把价值定义为事物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超越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局限而扩展至所有宇宙现象,也因而引出了价值的多向性,即正价值、负价值和中性价值。这点为生态哲学中思考自然的内在价值、接受道德关怀的标准等问题都提供了良好的启迪。这是信息哲学与生态问题方面相“通”的例证。

再例如,信息认识论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契合。正如邬焜老师所说,在认识发生时,认识主体的产生、认识结构的建构都是以信息凝结为中介的,而人的信息认识过程和机制则是:凭差异而辨识、依中介而建构、借建构而虚拟。而虚拟现实的实质正是“通过直接模拟信息环境、感受体验,直接操纵感觉体验的转换,进而实现对人的认识的虚拟”[16]。

还有,在邬焜教授的很多文章中曾提到对哲学和科学关系的调和,强调了哲学和科学具有某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并可形成动态回环的反馈回路。诸如:“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17];“科学与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方式: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18]。但这种科学和哲学关系的调和,本质上不同于前文提到的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对两者的调和,而正是建立在对自然主义的独断论和意识哲学的独断论批判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说是在革新西方传统存在论的基础,所以,信息哲学是在可能解决西方哲学危机的同时也能够调和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的关系,而不是通过调和这两者关系来达到解决危机的目的。

当然,若用更长远更广阔的目光来看,信息哲学带来的变革,又岂止是调和了科学和哲学的关系,而只有当它能够调和整个世界和哲学的关系的时候,或许才是通透之时,亦是真正解决西方哲学危机之时。

四、信息哲学的特有优势带来的可能性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不只是信息哲学,像上文提到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也在某些领域表现出“通”,展现了其对现实的不小影响,如此看来,信息哲学并不比它们高明多少。的确,三者目前为止都没有通“透”,但信息哲学让我看到了“贯通”的可能性——即把世界划分成物质和信息相对于把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的一种优越性。

首先,信息是完全和物质相伴相生的,事物具有物质和信息的双重性,然而精神没有人的存在似乎就失去了意义。

其次,信息相对于精神而言更具有可把握性,它与科学数据的处理紧密相连,也就是说,信息是可量化的,但精神你可以量化吗?就算是心理学、神经学的研究使得精神变得较以前容易把握,但其定性的成分总占了不少比重,当然现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也很重视定量研究,但最后还是离不开对数据的处理,实际上还是一种对信息的把握。正如弗洛里迪所说:“信息哲学拥有哲学中前所未有的最强大的概念语汇之一。这是因为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无法对某系列事件达到完整理解和不能提供一种解释,就可以依靠信息的概念。在哲学上,这意味着任何问题实际上均可由信息的术语重新表述。”[1]79

最后,信息哲学中的信息是一般意义上的,但我们不可否认信息具有其具体形态,也就是信息实则具有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这两个层次,和物质正好对应,但是精神呢?我们很难说精神有个具体的形态,就算是某一个人的精神也似乎始终是种抽象的存在。

基于上述这三点,笔者认为,正是因为信息更具有物质伴生性、可量化可把握性以及可抽象亦可具体的双重性等特点,使其更能扎根于实践知识和现实经验,也更能以无形却无处不有的姿态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正因为如此,信息哲学有着实现理论与实际间贯通的极大可能。

西方哲学上很有影响力但没有通“透”的哲学体系不少,并不是每一个都具有这种可能。虽然我们谈的是西方哲学危机,但这里有必要对比一下中国古典哲学,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在处理人事关系方面很“通”。有人说王阳明的心学是你吃饭刷牙睡觉等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用到的,我们想必也经常听到关于从《周易》出发研究管理学的问题等等,但正如我们所见中国古典哲学在很多其他领域却通不起来,这就是还没有通“透”。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哲学不会存在着失去研究对象这样西方哲学所特有的危机,并且也极其注意把哲学通融到生活之中,但其根本上还是潜藏着哲学危机,古典中国哲学在面对西方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反应似乎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国古典哲学对于信息哲学的通融性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现在也有不少西方学者认识到中国古典哲学对解决西方哲学固有的弊病有不少作用。余振苏先生在《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复杂性科学纵横谈》一书中就提到,现在的复杂性系统、量子力学其实是把中国古代的一些如“道”、玄学的理论科学化了、量化了,由抽象的思辨变成了具体的了。这说明中西文化的某种共同性,说明西方哲学的确是可以向东方借鉴的。众所周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东方强调的一直是知识的实用,而西方哲学却似乎一开始就不强调实用,而强调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即使后来融合了东方的阿拉伯哲学,但其真理至上的精神一直是哲学的强大动力。但我们可以发现,当这种轻实用重真理的精神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是要和实用联系起来,或许正是因为其发展到某种至高境界,所以普照于现实中价值更大,前提是“只要能够通透”。

综上所述,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目前尚没有解决现代西方哲学危机,但是由于其对存在领域划分的革新使其具备了一种“通贯”的可能性,从而具备解决现代西方哲学危机的极大希望。

参考文献:

[1] 弗洛里迪 L.什么是信息哲学[J].刘钢,译.世界哲学,2002(4).

[2] 邬焜.信息哲学——一种新的时代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1.

[3] 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

[4] 邬焜.从信息世界看哲学的发展及其根本转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3):72-78.

[5] 邬焜.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第二个历史形态的构想[J].江海学刊,2013(6):13-19.

[6]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汤潮,范光棣,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71-72.

[7]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244.

[8] 理查·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231.

[9] 杨德齐.摆脱哲学的危机——评现代西方“哲学危机”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3):78.

[10]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5.

[11] 赵敦华.20世纪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12] 邬焜.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J].河北学刊,2011(4):11-21.

[13]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弗游记[M].张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46.

[14] 弗洛里迪 L. 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J].刘钢,译.世界哲学,2004(5):101.

[15] 邬焜.信息与物质世界的进化[J].求是学刊,1986(6):32.

[16] 邬焜.认识:在多级中介中建构与虚拟的信息活动过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

[17] 邬焜.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1):2.

[18] 邬焜.从古希腊原子论哲学对科学的影响看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11):86.

(编辑:蔡秀娟)

后现代视角教育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高校学生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这一思潮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双面的, 高校思政工作者通过对学生正确的引导, 从而使其能够树立更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文通过简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意义及其对学生的双重影响, 从而提出几点有效性建议。

2 简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意义

社会思潮指的是在特定时期的一定程度上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状况并适应大部分人的思想状况和需求, 在社会范围内广为流传且具有较大影响的一种思想潮流, 我们称之为“社会思潮”。而后现代主义思潮则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社会, 这一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否定西方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理论基础以及价值取向, 同时反映西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在思想观念上的真实反映。后现代主义思潮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反基础主义、反理性主义、反本质主义、反表象主义、反对真理符合论, 并且着重强调实用主义基础上的真理观以及知识的商品化。后现代主义不应该将人限制在条条框框中, 而是要注重人文关怀, 并且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反对“人类中心论”。与此同时, 这一思潮的倡导者也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整体能够代替个体, 主张要用发展且丰富的眼光看问题。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概念的基本了解, 不难发现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质疑和否定过于极端, 致使后现代主义容易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随着后现代主义迅速风靡全球, 并且逐渐发展为一种国际化新思潮, 它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传入我国之后, 尤其是自21世纪初始, 通过将网络作为载体, 很快就深入到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 对当代高校学生的观念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3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高校学生的双重影响

3.1 积极影响

一方面, 有利于高校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含义和实质, 可以促进我国学生更加热爱祖国, 提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后现代主义对当今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剖析和批判, 为人们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弊端。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 对于事物的认知也能够较为全面, 使得学生在了解后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弊端揭露的同时, 更为清晰地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优势, 让学生懂得更加拥护党和国家, 从而使其更为坚定共产主义理念。

另一方面,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个性化发展。由于后现代主义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 更为侧重于关注个体的独立性发展, 并且倡导平等对话, 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促进培养其个性化发展, 也为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2 消极影响

首先, 使得部分学生的政治立场不够明确。由于学生不具备良好且完善的思辨能力, 对于从网络上了解到的西方文化知识采取全部接受的态度, 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辨别, 使得一部分意志不够坚定的学生产生怀疑主义的倾向。而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论, 这也会使得学生的政治意识过于混乱, 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完善。其次, 使得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道德意识逐渐减弱。由于后现代主义中的反基础主义主张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认为理性并不能作为评判对错的标准, 在这样观念引导下, 部分学生出现尊崇享乐主义以及自私自利不顾及集体和他人利益的现象, 扭曲了原本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再次, 使得学生理想意识淡薄。后现代主义主要推崇自由平等和独特, 强调要追赶国际潮流。部分学生在经过网络这一媒介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了片面的追崇, 导致一些学生的想法与社会格格不入。最后, 使得部分学生推崇个人主义之上, 导致其价值观念失衡。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社会上的一些消极主义、极端主义影响下, 部分学生的价值观扭曲, 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不断滋长。

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加大思想观念的引导, 要正确看待后现代主义这一思潮, 并不断地加强高校学生思想的积极教育。高校学生不仅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同时也在社会整体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4.1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教育

高校学生不仅要致力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 也要逐步完善自身道德体系构建, 需要高校以及教师对其进行系统的培养,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及对于社会发展中盛行的多种价值观念和各个学派的文化主义思潮进行辩证地看待。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三观, 使得学生自身能够有着更为充分的发展, 也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基本理论, 从而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校作为学生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摇篮, 在道德理念的建设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晰的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 高校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使得正确积极的道德之风弥漫校园的每个角落。在这样积极健康的环境中, 学生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 使得自身综合道德素质不断地得到提升。另外, 由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接收到的是多元化的思想理论, 尤其是基于当今网络时代盛行的情况下, 使得学生的价值观您很多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各大思潮中积极的内容, 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 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使得这一思想理念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4.2 加强校园文化思政环境建设, 重视开展实践活动

高校对于学生思想行为的规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积极的校园学习环境能够使得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与发展, 也能够促进学生为更为及时的构建自身道德体系, 加强学生对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思想有着更为清晰的辨别。为了能够更为切实的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进程的发展, 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思政教育环境的建设, 使得学生能够有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理念蔚然成风的环境中接受心灵的净化。

同时, 高校也要为学生组织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出校园, 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思政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 高校校园环境的优化和繁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也能够利于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 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充分理解思政教育的整体内容, 并且使得学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也能有着更为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而且, 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也能够更好地积累社会经验, 对多元化的思想潮流能有着更为清晰地分辨, 也为其今后走向社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4.3 积极推行传统美德和文化教育

高校学生面对着影响越来越深远的思潮, 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高校思政工作者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德的教育, 让学生能够在深刻理解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 以此来提高个人修养以及人格的健全。现阶段高校积极推动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 让学生在领略到国家悠久文化以及传统美德的熏陶过后, 积极地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美德, 使得学生的自我建设能够更加完善, 让学生在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为积极地提高自身综合道德水平。

同时, 也能使学生的道德水准能够达到新的高度, 从而对于社会中盛行的一些西方思想潮流有着更为清晰的判断和辨析, 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汲取这些思想潮流中的精髓, 并且摒弃其中的糟粕, 对于学生提高自身思辨能力也能够有着很好的提高和培养。在培养高校学生思政道德水平时, 教师也要明白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所以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要将良好的道德思想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接受思政教育, 并逐步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实践能力, 从而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和推动。

4.4 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由于当前学生面临着很多的压力, 而这些压力来自各个方面, 例如学习、社会、就业、未来发展、家庭、考试等多方面, 但部分学生不具备合理处理对这些无形压力的能力, 便会使得其自身学习和生活无序且杂乱。而且部分学生由于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担忧, 便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问题, 而这些心理问题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就会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另外, 部分学生本身抗压能力有限, 在面对着这些压力时很容易导致崩溃的心态, 让其深陷于心理问题不能自拔, 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学生对生活抱有消极心态。因此, 高校要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且要将心理健康作为思政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沟通、循循善诱、情绪疏导等各种方式, 并且通过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同时也要为学生普及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创建心理咨询室, 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和困惑的学生进行排忧解难, 从而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基于当前时代的新形势背景下,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及时地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道德素质, 并且要认真剖析后现代主义对于高校学生的双面影响,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一思潮。让后现代主义思潮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这不仅能够推动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也能够切实的帮助学生提高个人道德素养, 使其更为积极健康且全面的发展, 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其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较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 而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接受这一思潮以来, 使得思想文化教育事业等都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网络时代充分发展的背景下, 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要基于对这一思潮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从而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向着更为清晰正确的人生路上迈进。本文通过分析其对我国当代高校学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进而探索出一条能够使得高校思政教育更为顺利发展的道路, 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思政教育教学服务, 使得学生能够更为全面且健康积极的发展。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现状

参考文献

[1] 刘彦君.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7 (15) .

[2] 张诗晗, 吴祖峰.后现代主义视角: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7 (10) .

[3] 王仰飞.后现代主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后现代视角教育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我读<论语>》

在普遍提高国民悟读精粹的前提下,一册《我读〈论语〉》写满了仁智与新意。作者不因名人效应而误解学术的权威性与争鸣性,审慎地鉴别康有为的《论语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既学习地借鉴了大家的精当思考,又理智地批评了名人的独特翻译。

《彩色欧洲史》

该书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史蒂文森博士撰写。它贯穿欧洲将近5000年的历史,不仅对欧洲政治风云变幻和朝代更替进行了全面描述,也充分注意到欧洲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成就对世界的影响,让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欧洲,认识欧洲。

《古玩随笔》

20世纪90年代初,长沙市清水塘宝南街古文物市场自发形成。从散文家到收藏家,作者被湘省文物的丰厚及其背后悠长的历史所吸引,陆续出版了古玩系列的散文著作,在文化赏鉴的层面,闪现历史文明之光。

《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影响遍及整个西方世界。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作者选取了后现代思潮的11种表现形式,对其思潮的根源和动因、与现代或传统的关系和前景着力分析,是作者在美八年学习和思考的结果。

《喀布尔书商》

这本书是挪威记者奥斯娜·塞厄斯塔和阿富汗的一位书商一家人同住四个月的短篇生活故事集。通过作者的笔,阿富汗人的生活绕过面纱和CNN、BBC呈现在我们面前,用放大镜拉近了去看每个阿富汗人的生活。作者她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记录下听到的故事,内容冷静而丰富,阿富汗人的穷困、善良和热情及遭遇是那么值得同情。

《看罢西游不成精》

对于文学经典重新解读,本书是有新意之作。作者以这部神魔小说演绎和诠释了中国古今社会型态,政治、公共关系以及人性等复杂问题。漫步西游路,别样悟人生。这本书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通俗实用。读这本书能读出平凡文人的智慧与达观,品出现代出版看世界时独特的视角,越读越快乐。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李国文说三教九流》、《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这三部书为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近年来的散文随笔精华。说人情世态,纵横天地,借古道今,以心抒性;说三教九流,通古博今,思维独特,妙趣横生;说帝王将相,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近年来李国文先生文章的鲜明特色。

《了凡四训》

该书为明代了凡先生谈养生之道的书籍。这里所说的“养生”是指“养护我们每一日的生命生活”。古人云:“命由我作,反躬自省,福自己求,求之有道”。如何“养生”:改过、积善与谦德。

《我们的爱丛书》

本书是奥地利、瑞士、英国等享有盛誉的12位童书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集。他们不但善于创作具有森林气息、原野气息的童话,而且还会描绘出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动物形象。这六本图画书足以让每一个读者难以忘怀,能够让很多年轻的家长实现和孩子一起通过阅读来分享亲情、培养爱心的梦想。

《像教练一样带团队》

该书作者一位是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另一位是中国足坛顶尖级别的教练人员,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尽职也是最辛苦的管理者。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正如一个球队的教练一般,他们本身都是技术性和艺术性糅合在一起的高难度工作,从足球教练中汲取管理的智慧其实正是一种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做法。

《战争》

本书解剖了战争深刻的矛盾性,战争逻辑的独特性。战争既神圣又荒谬,真正从军的人,他就活在了另一个价值系统中,与“自由意志”的评判标准无缘。只要选择“为战友而死,为自己的形象而死”(戴尔语),也足以证明他们是不一样的人。

《阿佛洛狄特:感官回忆录》

作者对曾祖母流传下来的春膳做法,几近失传的神秘食谱,各类香料和草药的催情效果,助兴增欲的材具秘方,香艳离奇的香水命案……让人不觉已在中西文化之源的惊人巧合里获益非浅。

上一篇:公司转投资制度探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扬琴教学与现代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