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育探究论文范文

2023-10-28

统计学教育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数据的形式多样化,数据结构具有复杂性特征。这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时代的数据具有处理速度快、数据量大、样本复杂但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应对其产生新的认识,并根据实际状况及时调整统计学专业的建设策略,使统计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影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企业采用了新的策略,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对于统计专业来说,改变发展策略,使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大数据背景的需求是其主要任务。目前,高校统计学专业逐渐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对专业建设进行了相关改革。

一、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现代统计专业的发展造成了新的冲击,要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大数据时代对统计专业所造成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使数据结构和数据性质发生变化

网络技术以及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等新的数据记录模式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不再依赖于抽样调查的记录模式,网站浏览、视频监控都将形成大量数据。传统的数据结构甚至是数据性质发生了变化。大量的数据信息对于需求者来说,如何甄别其可用价值成为关键。传统的数据可以二维表格显示和整理。但大数据时代所产生的数据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特征,往往包含了大量的音频、视频、HTML等。这要求大数据的收集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才能实现其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要求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思维更新

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征为数据多且复杂,数据分析要求分析者对总体进行分析。在这一背景下,参数统计不再具有意义,假设检验法也随着总体分析而失去价值。数据的复杂化对传统大数据统计思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要求统计者具有活跃的思维。只有对传统数据的改变进行分析,并且树立新的统计方法。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发展新策略

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统计学专业的发展势必要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目前,多数高校统计学专业已经认识到大数据对于其发展带来的冲击。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策略,以及能够帮助统计学取得更好发展。

(一)加强统计应用性教学

根据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总体分析特征,数据分析人员应掌握全面的分析方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致力于培养实践分析能力,提高数据和资料收集能力,并且培养其强烈的数据价值观,使其能够从众多数据中找到所需的。另外,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增加大数据统计内容,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基于大数据的结构特点,实施资料透视化教学,提高分析者对复杂数据的分析能力。

(二)培养大数据统计思维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新的统计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即强调数据分析实践能力的提高。统计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数据分析者对复杂的数据进行区分,从而整理有效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不仅要以传统的平均思维、动态思维和变异思维为基础,还要注重基于整体分析的大数据思维。另外,还要培养数据分者的复杂性思维,以应对复杂的数据库。总之,大数据时代需要数据分析者具有全面的、创新性的思维。

(三)强化基础性统计知识

统计学自身具有复杂性,其改变多且抽象。基础的统计知识是进一步掌握大数据分析思维的基础,可见学习基础性统计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应该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利用多媒体等方式使复杂的数据统计清晰化、简单化。结合具体的案例使数据分析者正确认识统计概念、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此外大数据分析不再是一种专业,而是更倾向于一种技术,这要求我们将大数据分析与统计学以外的相关知识相互联系。注重真实相关与伪相关的讲解,强调商务智能的开发和分析。只有具有坚实的基础,才能确保数据分析者大数据分析思维的养成,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其不但要具有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还要相应的具备管理以及其从事专业的技术。大数据时代,高校应建立全面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养人才的数据分析能力、编程能力等,使其真正了解大数据,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对其所处的行业起到积极作用才是关键。总之,大数据时代对综合性人才具有更高的需求,大数据时代不仅培养的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思维,是对全新模式下的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大数据时代所需教学模式的认识是高校的主要任务。

三、总结

统计学是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传统的统计人才培养具有定向性。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产生的形式多样,且具有复杂性。大数据分析不仅是作为一种专业存在,而是应以一项必备的技术而存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统计思维和统计方法发生了改变,统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也就势在必行。(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怀庆.大数据时代对本科经管类统计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4(3).

[2] 姚寿福.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3] 孙耀东.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探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

[4] 陶皖,杨磊.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以信息系统专业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28).

[5] 朱怀庆.大数据时代对本科经管类统计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03).

统计学教育探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改革成效突出。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并非毫无阻碍。文章通过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具體内涵的梳理和发展历程的研究,探究改革对企业价值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在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对国企的企业价值增值产生助益。

【关键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价值

一、混合所有制概述

(一)混合所有制发展背景

研究我国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要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候国家就已经开始倡导国企进行各种形式的改革尝试。随着1956年完成了农业、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步入了计划经济时代。在这一制度环境中,私营企业被全面禁止,企业全部收归集体所有或者全民所有,这就导致企业的发展完全依靠行政管理。由于市场竞争的缺失,企业的发展死气沉沉,没有动力,更没有活力,导致经营效率低下,企业效益日渐衰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政策层面决定实施全面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也就是说,在保持国有企业全民所有的性质不变的情况下,鼓励市场竞争、追求企业绩效、推动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在这一关键时期,我国开始尝试引进国外资本,借助其先进的企业管理优势,尝试外资与国有资本共同经营管理国有企业,这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新模式和新视角,具体形式是将原来的国有全资资本股权让渡一部分给外资和民营资本,从而把全资企业变为多种所有制企业。与此同时,决策层也开始认识到,持续的国有企业混合经营改革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经营效率,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理论界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站在产权理论的视角,开展了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有效和是否可行的深入研究。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国家正式表态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给予肯定和支持,至此,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动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力发展。

我们谈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把历史资本形成的资本权益和劳动者权益二者共同融合,形成企业的一种所有权结构,通过将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成分相融合,实现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变和经营。这两种权益的结合,能够让不同的所有权产生合作,从而共同发挥其独特作用,并借助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实现各方权益的等价交换。

本文探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分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则是面向整个经济社会,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存在;狭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则是面向某一特定企业,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当前,我国属于广义的混合所有制,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混合发展的经济体制。本文研究的对象则是狭义概念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未来一定是鼓励多种所有权共同存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通过民营资本和外资引进的多元持股,使产权结构实现优化,而是要在大力开展产权优化与改革的前提下,进行企业混合治理机制的调整和规制。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规范,必须要注重产权制度的建设,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二)混合所有制内涵

在经济组织的内部,常见的是形式较为单一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除此之外,有时候也会存在其他形式的资本类型。这些不同来源的资本无差别地对企业进行投资、合作与融合,从而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这种新型的产权形式在微观层面上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欧洲常见的私有制改革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混合所有制改革直接关系着我国国企改革的走向和成败。国有企业通过与其他经济形式的企业不断融合、发展,自身得到完善,从而提升了国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治理系统走向完善和成熟。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发展进程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然性

1.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支柱,每年为国民经济创造了巨大的产值。但由于国企的资金、规模实力过于庞大和集中,加上经济结构长期处于单一模式,地区经济活力下降,反而成为我国部分地区经济衰退的最大原因之一。市场经济环境中,国家提倡和鼓励企业融合多元化的经济成分,实现多元经营共同存在、共同发展,这样才可以大幅度提升经济活力。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时,必然也要求国企推动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2.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

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也逐渐完成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经济更加开放和自由,让国有企业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逐渐体现出其规模和积累的优势。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呈现多元发展和相互融合,市场主体存在的样式很多,经营方式也更为灵活和多样,使得国企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弊端开始显现。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国有企业掌握和消耗了70%的社会资源,但是创造和贡献出来的社会财富只有30%,这种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严重失调,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拉低了国民经济的总体生产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各项社会资源的供应趋紧,所以国家明确对国企提出要求,要注重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国有企业想要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就只能通过企业经营模式的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降低国有资本在企业中的占股比例,借助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引入,改善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经营管理落后的现状,让资本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最大价值,实现社会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与利用。

3.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升国企绩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绩效提升都是核心目标。通过国企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企业的总体利润逐渐下降,产业结构越来越失调或单一,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走低,这些问题都说明国企较低绩效必然会带来其经济利益的降低。我国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全面、高效、均衡的发展,最终带动企业绩效显著提升。因为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调整产权制度,引入外部资本,盘活国企资本提升生产经营效率,有效地改善了企业的绩效。同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可以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借助战略投资的加持,实现全行业的资源互补,以及国有资产的优化和利用;另外,国企的管理和治理水平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建设“三会一层”制度,梳理清楚企业内部的决策机制和治理关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真正落实董事会职权,打造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治理体系,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举例来说,东航物流在2016年的时候开始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从外部寻找到德邦物流和普洛斯作为两大战略投资者,而在财务投资方面,则引入了联想集团和绿地集团等民营资本,并为企业的核心骨干派发股份,从而形成强大的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了现代化的薪资和考核制度。到2017年,仅仅一年时间,整个企业的经营发展就得到了很大改善,营收同比增长了31.7%,利润增幅更是高达72.8%。通过对东航物流的具体研究,可以得到结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动和推进,可以极大地改善我国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显著提升企业的绩效,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的发展基础得以巩固和强化,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进程

在改革开放伊始,我国的国有企业为了改变发展现状,便尝试不同形式的改革模式。比如“放权让利”,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企的自主经营权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深化发展,股份制企业作为最主流的混合所有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企业往往有国企控股或参股,同时无差别地吸引民营资本、外资和其他社会资本。1993年我国对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就是要将企业全面建设成现代化企业,梳理清楚产权结构,明确各岗位及工作人员相匹配的权力与职责,推动政府管理与企业运营的分离,打造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体系,把我国的国有企业真正打造成国民经济的市场主体。以此为基础,国企开始了现代化企业改革的不断尝试。经过不断的探索,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企业所有制性质的确定,以及股权架构的塑造,更多的交给市场进行选择。

站在宏观角度来看,国家也为国企的发展改革提供了战略指导。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往往都是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而国有企业除了追求合理的经济效益外,还要配合国家政策,满足相应的政策性目标,常见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和国家战略布局目标。2015年12月国资委、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根据企业属性与社会功能的差异,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该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商业类的国企,生产、经营和发展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律,注重各项资源的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突出了企业的市场性;公益类的国企,要注重打造自身的社会属性,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的构建提供重要依据。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三大主要路径:第一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到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当中;第二是从外部引进战略投资者平台;第三是通过企业自身的股权改革,借助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法来实现企业员工的持股改革尝试。从整体的改革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8年的第一个十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刚刚启动,国有企业开始试探性推进的时期;从2013年发展至今,特别是在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国开始全面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数量上看,混合所有制的企业越来越多。从产业领域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在重要产业和领域中得到有序推动,比如在石油化工、铁路运输、民航、电信通讯以及军工产业等领域相继开展了改革的试点,有效提升了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和社会功能,让国企的经营管理焕然一新。在国有资本掌握控制权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也开始有序地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这使得国有资本在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涉足上与以往相比都有很大改善。经过时间的积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不断扩展,已经有一大批的国企完成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或者正处于制度构建与结构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成效非常显著。

通过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摸索和尝试,对现代企业制度已经逐渐清晰,公司的管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也开始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开展试点的传统国企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独立发展和经营的市场主体,不需要再依附于国家体制。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引入了多种经济成分,可以实现企业发展资源的全面整合,形成资源优势,还可以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让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得以扩大,实现国有经济的科学布局,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对于国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明显的制约和限制。

(一)国有经济定位不清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呈暴发式增长。但从整体来看,布局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如存在战线长、数量多、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等。这就导致经济发展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产业结构过于趋同,对于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的提升明显拖了后腿。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之前的国企改革主要是朝着破除行业行政垄断,进行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的方向前进的。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应该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所以要彻底退出一般竞争产业。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这一预期效果并未完全达到,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对国有经济没有找到科学、准确的市场定位。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国有企业在竞争性产业中过度扩张,甚至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进一步压缩了非国有经济的成长和发展空间。能否做到给国有经济进行准确、科学的定位,将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的深度、广度以及效果。

(二)杠杆及负债率较高

在现有的国有企业中,四至六成国企的资产负债率超过90%,负债率在95%以上的国企占比是5%~15%,甚至有部分国有企业出现了资不抵债的现象。在目前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阶段,企业自然不会担心订单和业务的问题,企业的利润也有保证,所有负债率较高的企业也可以发展得很好。但经济一旦发展降速或者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整体基本面就会出现新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将开始减弱,经济发展的潜在增长降低,将会失去近两位数水平的经济增长率。经济的发展和增长速度下降,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会面临极大的压力,也意味着企业有高负债率发生的高风险。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的建议

(一)动态调整并适当增加国有控股比例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宏观政策,依据其肩负的具体职责和职能不同进行逐类落实,同时要根据客观情况和具体政策的变化来动态调整股权混合的具体比例和结构组成。商业类国企的国有资本在充分竞争的行业或者领域里处于非常灵活机动的地位,可以自由控股、参股,没有硬性规定,但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领域,以及国家级的重大专项工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国有资本处于绝对的控制地位。公益类的国企一般都是国有资本独资持有,如果这类企业满足了一定的条件,也可以开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革,具体方式可以是购买服务,也可以是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吸纳非国有资本的进入和参与,从而合理地分离企业的控制和经营,间接实现股权的结构完善和优化。

上述充分竞争行业的国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推动股权结构多元化改革的空间最大,所以在改革进程中,国企需要打开视野,更加开放,在社会上自由广泛地寻找各种类型的资本,破除其固有的唯我独尊的姿态,遵循市场规律,合理设置股权的分配比例和股东的数量,将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尽可能交给市场来决定,最大程度提升企业的价值,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对国企的竞争力和活力有显著提高、是否能够放大国有资本,最终进行宜控则控,宜参则参,既能发挥国有资本的实力优势,也能发挥社会资本的活力优势。通过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让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水平提升一个台阶,自然而然企业的竞争力也就得到了提升,各合作方的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与共享,最终确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方资本制衡机制,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当国有资本持有包含否决权在内的34%到51%的股权时,如果投资者实力雄厚、经营规范,那么就可以考虑适当出让部分国有股份。

(二)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及降低资产负债率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该通过业务管理和财务政策调配,灵活多变地让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在业务经营层面,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资产重组的完成,国有企业要在内部管理、资源整合、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生产成本控制和企业绩效提升等方面发力,全面推动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在财务政策调配上,企业要在应收账款的回收上保有足够的关注,确保企业现金流的充足和稳定,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在资本运作层面,国有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的节奏适时对外开展股本融资活动,及时偿还银行的借款,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如果下属企业的债务已经持续处于警戒线之上或者存货压力持续处于高位,那就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个企业,一个政策”的方式,合理研判市场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的生产转型和產品升级,尽可能杜绝投资资金的低效率运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过剩产能消化,清理库存,哪怕企业遇到极端困难的情况也仍然如此。对于企业的资金来说,国企要加强管控,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回报率;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足够的股权融资,从多渠道获取权益资金;加快企业的生产经营与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其在实体产业推动中的参与度和利用率;通过内部的考核进行约束,KPI指标中要纳入对债务率的考量,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财务杠杆,减少企业的负债,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

如果企业的财务杠杆过高,要对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开展负面清单管理,用更高的要求来进行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与完善,设立企业资产负债率的警戒线和管控线,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资金融通,让资金的使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对于企业的一部分负债可以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开展债转股操作,扩大股权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在证券一级市场上,将企业整体打包上市或者拆分优质业务上市,用定向增发股票、向老股东配股等方式,多渠道开展股权融资;另外,在社会资本的引入上要拓宽渠道,确保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得到顺利的推进。企业要积极主动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用资源的有效整合、资产的合理兼并重组、不良资产及时清退等方式,为企业的债务削减提供帮助,借助这种主动方式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

国有企业的系统化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债权的股权化以及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合理利用兼并重组等资产处置方式,及时清退不良资产,是我国国有企业在降低负债率方面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这样也能够在国家大力提倡供给侧改革的时代潮头上,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谋取更为广阔的空间,并为改革步伐的提速助力。

五、结语

第一,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诸如国有经济的定位不清以及杠杆、负债率过高等问题。

第二,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动态调整、适当增加国有控股比例;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可控范围内,发挥财务杠杆的独特作用,保持企业的低负债运行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能够引起我国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从而在我国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最终实现更大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明华,杜雯翠,谭玥宁等.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问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5(4):122-139.

[2]隋明晓,刘倩.国企上市私有化与公司表现、行业竞争的关系[J].现代商业,2016(4):148-149.

[3]卢俊.推进混合所有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J].宏观经济管理,2014(9):18-20.

[4]邱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分析[J].西部论坛,2015,25(2):33-39.

[5]赵子坤,李彬,秦淑倩.混合所有制陷阱真的存在吗:来自我国民营类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的微观证据[J].财经科学,2017(6):82-93.

[6]李向荣.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比例、制衡股东特征与公司绩效[J].经济问题,2018(10):101-104.

[7]马连福,王丽丽,张琦.混合所有制的优序选择:市场的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5(7):5-20.

[8]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经济管理,2014,36(7):1-10.

[9]王姝桦.关于新常态下国企混改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8):39.

统计学教育探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呈现出集体经济困难、人居环境恶化和农田水利废弛等各个方面全面衰败的景象。灌溉作为农村典型的公共事务,对于从微观层面揭示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衰败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代表性意义。关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在已有的实证研究文献中鲜有讨论。本文基于2014年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21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1 507个农户的灌溉行为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农户家庭劳动力外流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劳动力外流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弱化了农村集体行动能力,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同时,计量结果表明:平原地区、水资源自然条件一般的村庄、耕地位于灌渠的中游、农户的承包地经营面积较大、农户的承包地块数较多、灌溉对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性较大以及村庄对私自挖渠取水有惩罚措施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村庄位于城市郊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灌溉缺水历史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用水户协会的有无对农户是否参与集体灌溉没有显著的影响,原因是中国农村大多数用水户协会是行政力量推动下的产物,实际作用并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近20年来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给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带来显著的不利影响。研究大规模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事务挑战及其应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应作为未来重要的学术方向。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是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如何培育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合作资源,实现农村社会有效的集体行动机制,是未来扭转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衰败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治理;劳动力外流;集体行动;农田灌溉;农村公共事务

文献标识码 A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国农村治理喜忧参半。一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 622元增加到2014年的9 892元,年均增长12.8%,实现了连续十一年的快速增长;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43 069.53万t增加到2014年的60 702.61万t,实现了十一连增。另一方面,村庄治理形势面临严重的挑战,突出表现为农村公共事务逐渐走向全面的衰败。在人居环境方面,农村生活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人居环境越来越恶化。目前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 80 多亿t,生活垃圾约 1.2 亿t,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对农村人居环境构成了极大危害[1]。农村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地区灌溉用水对地下水的依赖度已经高达70%。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华北平原地下水位每年下降 1.5 m[2]。地下水漏斗不断扩大,面积已经从2000年的5.5万km2增长到2008年的7万km2,华北地区出现了全球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3]。农田水利是中国农村公共事务衰落的一个缩影。由于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下降,以打井为代表的小微水利遍地开花,传统的集体为主的灌溉模式正在被个体为主的灌溉模式取代。本研究所用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近几年参与过集体水利工程设施维护工作的农户所占的比例仅为40%。

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农村公共事务衰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行农村制度的变迁,农村税费改革为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干群矛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村提留和“两工”的取消使得村级组织失去了稳定的财政来源和劳动力来源,取而代之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不利于农村集体行动和公共事务供给[4],突出表现为“组织农民开会难、讨论决议难、决定执行难”。二是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伴随的村庄空心化、老龄化和女性化,使得农村集体行动的有力主体和“能人”日益匮乏。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数量接近2.74亿(国家统计局数据),占全国总人口的20%。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主体是农村的精英,与留村劳动力平均水平相比,他们年轻力壮、受教育程度高、技术能力强并具有开拓精神[5]。规模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外流所引起的村庄结构的变化不利于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6],突出表现在农村的“有流动无发展”、“农村结构的再复制”和“农村秩序的失衡” [7]。

如上所述,劳动力外流给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已有文献对此的论述更多停留于理论层面,实证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以农村灌溉为例,实证检验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大规模城乡人口流动是自身独特的国情。这个中国特色的变量对于集体行动有何影响?显然对于公共事务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公共池塘资源,研究这些公共池塘资源背后的集体行动逻辑,对于实现农村善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灌溉系统为例,深入研究我国农村水利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对于应对新时期的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困境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1 文献综述

灌溉是中国农村典型的公共事务,研究灌溉对于理解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具有代表性意义。为了从理论上揭示劳动力外流对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本文从影响公共事务治理的主要因素和劳动力外流与农村集体行动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

1.1 影响公共事务治理的主要因素

过去三十年中,许多学者深入研究了人们如何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中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Agrawal[8]深入总结了Wade、Ostrom以及Baland & Platteau等学者的研究,归纳出影响集体行动的四类变量,其中包括:①资源系统的特征,小规模、边界清晰的资源系统有利于集体行动;②参与者群体的特征,参与者群体共有的价值规范和良好的领导力有助于集体行动;③制度安排,简单易懂的规则和分等级的处罚措施有利于集体行动;④外部环境,低成本的排他性技术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权威的支持有助于集体行动。2009年,奥斯特罗姆[9]系统回顾了集体行动的主要研究并总结出影响集体行动自组织的十大变量,这些变量包括:资源系统规模、资源系统的生产能力、资源系统动态的可预见性、资源单位的流动性、集体选择的规则、用户数量、领导力、规范/社会资本、社会生态系统模型的知识,以及资源对用户的重要性。

其中,领导力和社会资本一直被视为影响集体行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变量[10]。有魅力的或值得信赖的领导者参与集体行动,组织的交易成本将会降低,这样人们更愿意参与集体行动[11-12]。印度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和有影响力的长老的存在对于灌溉组织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影响[13]。Pretty[14]的研究表明,在正式群体的社会资本很高的情况下,人们有信心投资于集体行动,因为知道别人也会这么做。Li等[15]发现具有较高社会资本的用水户群体能成功地管理集体灌溉。苗珊珊[16]将社会资本分为社会声望、社会参与、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四个维度,并探究了四个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于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合作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信任维度、参与维度和网络维度社会资本是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参与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而声望维度社会资本则降低了农户的参与行为”。该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多维度和异质性给集体行动的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

另外,经济异质性或不平等也被认为对集体行动的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7-18]。与相对较均质的群体相比,家庭收入或资源存在分化的农民群体在集体行动时不易成功[19-20]。另外一项研究发现,农民之间的耕地规模差异越小,加入用水户协会的农民数量越多[21]。丁冬等[22]研究了经济异质性和社会文化异质性对于农村集体行动的影响,作者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行政职务以及有无合作组织等政治文化因素的异质性是影响集体行动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农户收入、机会成本等经济因素的异质性对集体行动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理解农村集体行动需要重视农户社会文化的异质性。

1.2 劳动力外流与农村集体行动

作为经济发展进程的一个关键要素,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构成现代发展经济学文献的核心主题[23]。近些年来,农村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关注劳动力外流对农村治理的影响。与发展经济学文献更多关注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不同,农村社会学的文献更多聚焦于劳动力流动或城镇化进程对传统农村治理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这方面,徐勇分析了劳动力流动给农村治理带来的困境,并指出改革“城市本位主义”的治理体制是走出困境的关键[7];贺雪峰从人口流出村庄和人口流入村庄两个维度考察了人口流动对村庄治理的影响,认为劳动力流入的村庄比流出的村庄更容易实现村民自治[24]。周春霞[25]从结构功能论的视角研究了劳动力外流背景下农村治理的困境,作者认为“主体严重缺位”、“结构失衡加剧”、“民主流于形式”是当前农村治理的三大困境,劳动力外流“重塑”了农村社会结构,进而阻碍了村庄原有功能的发挥。总的来看,已有研究更多侧重于从宏观学理层面上对劳动力流动影响下的基层民主、经济发展、村庄文化和农村秩序等方面进行定性考察,实证分析方面则基本以案例为主展开[26-27],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基本阙如。

理论上,劳动力外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关系可以通过两个中间变量来建立。一个变量是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业部门进入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带来的结果是农民对于农业的依赖性降低。2012年,农户的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降低为26.6%[28]。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对于集体灌溉的依赖性降低,这将削弱人们参与集体行动的动机和社会凝聚力,不利于达成合作[29-30]。另一个中间变量是社区的归属感[31],社区的归属感依赖于个人在社区生活的经历,它是个人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催化剂[32]。Klandermans[33]发现,社区归属感会增强群体认同,群体认同的增强进而促进了集体行动。劳动力外流对农民的社区归属感产生了负面影响,减弱了他们参与集体行动的意愿。综合以上文献,劳动力外流对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可能通过领导力、社会资本、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和村庄归属感等多个变量来实现。

2 变量定义、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2.1 变量定义

2.1.1 因变量

在集体灌溉的实证研究中,如何有效测量集体行动是一个重要挑战。在目前集体行动的文献中,学者们常用的度量集体行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产出法,即用集体行动的结果来测量集体行动,例如,Bardhan用灌溉设施的维护状况来度量集体行动的成效[34];另一种是过程法,即用集体行动的过程来测量集体行动,例如Fujiie等用成功组织的集体活动的数量(如集体游说、渠道的维护)来度量集体行动的成效[35]。本文采用过程法来度量集体行动,具体采用变量“农户过去几年是否参与过集体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工作”作为本研究的因变量。另外,为了检验回归结果是否受特定因变量选择及度量的影响,本文在稳健性分析部分,引入产出法进行校核,具体采用变量“农户耕地浇水的方式是否渠灌”作为因变量做进一步检验。

2.1.2 自变量

本研究采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 IAD框架),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属性和具体制度规则三个维度探究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IAD框架最初由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经过不断修正,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分析公共池塘资源(common pool resources, CPRs)的基准分析框架[36]。

根据文献传统,基于IAD框架,本文自变量纳入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变量,具体是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属性和具体制度规则三个维度的12个自变量。本文重点关注的自变量是“家庭外出务工人数所占家庭劳动力的比例”,属于经济社会属性。变量的分类、定义和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本文根据已有文献的相关讨论,估计了各变量在计量分析中的预期影响方向。

自然地理条件方面,本文选择了村庄地势、村庄是否城市郊区、村庄水资源自然条件和耕地的相对位置四个变量。①村庄地势,包括平原和非平原,一般而言,平原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具有积极的影响;②村庄是否城市郊区,村庄处于郊区,农民会有更多的务工机会,这样农户对于集体灌溉的依赖性就会降低;③村庄水资源自然条件,村庄水资源条件越差,农户对于集体灌溉的依赖性越强;④耕地的相对位置,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一般而言,处于中游的农户参与集体灌溉的意愿比处于上游和下游的农户强。

在具体制度规则的变量列表中,私自挖渠的惩罚和参加灌溉用水讨论这两个变量均对农户是否参与集体灌溉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如果村庄对私自挖渠有惩罚措施,农户参与集体灌溉的意愿会增强,原因是对私自挖渠的惩罚避免或者减少了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行为,这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相一致[45-46];村庄有无用水户协会对于农户是否参与集体灌溉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呼应了部分认为中国用水户协会流于形式的研究文献[47-48]。

3.2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为了对模型的稳健性做进一步的检验,本研究采用“农户耕地浇水的方式是否渠灌”这一变量替代“农户是否参与过集体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工作”作为农户是否参与集体灌溉的度量进行计量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在更换农户是否参与集体灌溉的测量指标后,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回归系数的方向没有变化。稳健性检验的回归结果表明,劳动力外流对农户耕地浇水的方式选择渠灌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家庭外出务工人数所占家庭劳动力的比例越高,农户耕地浇水的方式选择渠灌的可能性越低。以上分析说明,本文的计量结果对因变量的选取是稳健的。

控制变量方面,村庄地势、村庄是否城市郊区、村庄水资源自然条件、耕地的相对位置、承包地面积、承包地分布的地块数、地区人均GDP、灌溉对农户家庭收入和生活的影响程度、过去几年灌溉短缺的情况和私自挖渠的惩罚同样对“农户耕地浇水的方式是否渠灌”有显著影响,且方向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是稳健的。

4 结论与讨论

灌溉是中国农村典型的公共事务,研究农户的灌溉行为对于理解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具有代表性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21省1 507个农户的灌溉行为进行计量分析,深入研究了农户家庭劳动力的外流对于农户参与集体灌溉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规模劳动力流动是导致农村集体行动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时,计量结果表明:平原地区、水资源自然条件一般的村庄、耕地位于灌渠的中游、农户的承包地经营面积较大、农户的承包地地块数较多、灌溉对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性较大以及村庄对私自挖渠取水有惩罚措施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村庄位于城市郊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灌溉缺水历史等变量对农户参与集体灌溉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用水户协会的有无对农户是否参与集体灌溉没有显著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近20年来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给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带来显著的不利影响。研究大规模劳动力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事务挑战及其应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应作为未来重要的学术方向。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是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如何培育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合作资源,实现农村社会有效的集体行动机制,是未来扭转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衰败的关键。

(编辑:王爱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宏艳. 试论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防治措施及环境监测方案[J]. 科技视界,2015,(2):299. [Wang Hongyan. Try to Talk Abou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cheme [J].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2015, (2):299.]

[2]Shen Dajun. Groundwater Management in China[J]. Water Policy, 2015,17(1): 61–82.

[3]王金霞,张丽娟. 地下水灌溉服务市场对农业用水生产率的影响[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2):19-22. [Wang Jinxia, Zhang Lijuan. Impact of Groundwater Irrigation Service Market on Agricultural Water Use Productivity [J].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 2009, (2):19-22.]

[4]马宝成. 税费改革、“一事一议”与村级治理的困境[J]. 中国行政管理,2003,(9):50-51,56. [Ma Baocheng. Tax Reform, “One Project One Discussion” and the Plight of Village Governance [J].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3, (9):50-51,56.]

[5]陈浩. 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J]. 人口研究,1996,(4):1-11. [Chen Hao. Rural Outmigr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J]. Population Research, 1996, (4):1-11.]

[6]汪龙. 人口“空心化”、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品供给:一个文献综述[J]. 特区经济,2013,(11):132-133. [Wang Long. Population “Hollowness”, Rural Social Capital and Rural Public Goods Providing [J]. Special Zone Economy, 2013, (11):132-133.]

[7]徐勇. 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5-11. [Xu Yong. China’s Rural Dilemma and Its Solution after Casting off the Yoke of Land [J].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0, (2):5-11.]

[8]Agrawal, A. Common Property Institutions and Sustainable Governance of Resources [J]. World Development, 2001, 29(10):1649-1672.

[9]Ostrom, E.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J]. Science, 2009, 325: 5939, 419-22.

[10]MeinzenDick R, Raju K V, Gulati A. What Affects Organization and Collective Action for Managing Resources? Evidence from Canal Irrigation Systems in India [J]. World Development, 2002, 30(4): 649-666.

[11]Baland J M, Platteau J P. Halting Degrad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s There a Role for Rural Communitie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Kolavalli S. Joint Forest Management: Superior Property Rights? [J].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1995:1933-1938.

[13]MeinzenDick R. Beyond Panaceas in Water Institutions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104(39): 15200-15205.

[14]Pretty J. Social Capital and the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J]. Science, 2003, 302(5652): 1912-1914.

[15]Li H, Li M. Collective Water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Rice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China [J]. 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 2011, 44(2): 391-405.

[16]苗珊珊. 社会资本多维异质性视角下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合作参与行为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2):46-54. [Miao Shanshan. Farmers’ Smallscale Irrigation Facilities Participative Behavior under Multidimensional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12):46-54.]

[17]Adhikari B, Lovett J C. Institutions and Collective Action: Does Heterogeneity Matter in Communitybased Resource Management? [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6, 42(3): 426-445.

[18]Janssen M A, Anderies J M. A MultiMethod Approach to Study Robustness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The Case of SmallScale Irrigation Systems [J].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013, 9(4): 427-447.

[19]Bandyopadhyay S, Eschen D V. Villager Failure to Cooperate: Some Evidence from West Bengal, India [J]. Cooperatives and Rural Development, 1988, 112-145.

[20]Chambers R, Conway G.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R].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K) Discussion Paper, 1991.

[21]Easter K W, Palanisami K. Tank Irrigation in India: An Example of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Management [C].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6.

[22]丁冬,郑风田,吴磊,等. 经济、社会异质性与农村集体行动水平:基于湖北省S县40村400个农户数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9):56-61. [Ding Dong, Zheng Fengtian, Wu Lei, et al. Economic and Social Heterogeneity and Rural Collective A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ehaviors of the 400 Farmers’Irrigation in 40 Villages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9):56-61.]

[23]张世伟,赵亮.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生存分析的视角[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101-106. [Zhang Shiwei, Zhao Liang. Influence Factors of Rural Labor Flow in China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Survival Analysis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4):101-106.]

[24]贺雪峰. 论人口流动对村级治理的影响[J]. 学海,2002,(1):16-19. [He Xuefeng. Study of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Mobility on Village Governance [J]. Journal of Xuehai, 2002, (1):16-19.]

[25]周春霞.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选择:以默顿的结构功能论为研究视角[J]. 南方农村,2012,(3):68-73. [Zhou Chunxia. The Plight of Rural Governance and Route Cho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Hollowwith the Perspective of Merton’s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J]. South China Rural Area, 2012, (3):68-73.]

[26]张艳玲. 人口流动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合兴村的调查[J]. 西安社会科学,2009,(4):47-49. [Zhang Yanling. The Impacts of Population Flow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Hexing Village in Shandong Province [J]. Xi’an Social Science, 2009, (4):47-49.]

[27]张黔珍,卿芳. 农业人口流动对村级组织建设的影响:基于对保靖县的调查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4):140-143. [Zhang Qianzhen, Qing Fang. The Impact of Rural Population Mig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Organization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Baojing County [J].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0, (4):140-143.]

[28]陈锡文.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刻不容缓[J]. 求是,2013,22:38-41.[Chen Xiwen.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out Delay [J]. The Journal of Qiushi, 2013, 22:38-41.]

[29]Runge C F. Common Property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 World Development,1986, 14(5): 623-635.

[30]Bardhan P. Symposium on Management of Local Commons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3: 87-92.

[31]Mannarini T, Fedi A. Multiple Senses of Community: The Experience and Meaning of Community [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9, 37(2): 211-227.

[32]Chavis D M, Wandersman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 Catalyst for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0, 18(1): 55-81.

[33]Klandermans B. How Group Identification Helps to Overcome the Dilemma of Collective Action [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2, 45(5): 887-900.

[34]Bardhan P. Irrigation and Cooper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48 Irrigation Communities in South India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0, 48(4): 847-865.

[35]Fujiie M, Hayami Y, Kikuchi M. The Conditions of Collective Action for Local Commons Management: the Case of Irrig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5, 33(2), 179-189.

[36]萨巴蒂尔. 政策过程理论[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Sabatier Paul A.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M].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2004.]

[37]张陆彪,刘静,胡定寰.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绩效与问题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3,(2):29-33. [Zhang Lubiao, Liu Jing, Hu Dinghuan. The Performances of Water Users Associations in China [J].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2003, (2):29-33.]

[38]王亚华. 中国用水户协会改革:政策执行视角的审视[J]. 管理世界,2013,(6):61-71. [Wang Yahua. The Reform of the Water User Association in China: A Close Exa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J]. Management World, 2013, (6):61-71.]

[39]伍德里奇.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Wooldridge Jeffrey M.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M]. Cincinnati, OH: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006.]

[40]Araral Jr, E. What Explains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Common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Philippines [J].World Development,2009, 37(3): 687-697.

[41]Ito J. Collective Action for Local Commons Management in Rural Yunnan, China: Empirical Evidence and Hypotheses Using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J]. Land Economics, 2012, 88(1): 181-200.

[42]Agrawal A, Yadama G. How Do Local Institutions Mediate Market and Population Pressures on Resources? Forest Panchayats in Kumaon, India [J].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997, 28(3): 435-465.

[43]Bardhan P. Water Commun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on Irrigation in South India[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Working paper, 1999.

[44]贺雪峰.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J]. 社会科学,2011,(3):70-79. [He Xuefeng. The Analysis of Rural Social Classes after the Abolition of Agricultural Taxes [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1, (3):70-79.]

[45]Gibson C C, Williams J T, Ostrom E. Local Enforcement and Better Forests [J]. World Development, 2005, 33(2): 273-284.

[46]Araral E. The Impact of Decentralization on Large Scale Irrigation: Evidence from the Philippines [J]. Water Alternatives, 2011, 4(2): 110-123.

[47]罗义云. 论当前农田水利体制改革路线的偏差:来自湖北中部地区的调查与思考[J]. 调研世界,2007,(6):18-20. [Luo Yiyun. Study of the Deviation of the Current Route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ReformInvestigation and Thoughts from Central Hubei Region [J]. 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 2007, (6):18-20.]

[48]郭善民.灌溉管理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以皂河灌区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Guo Shanmin.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ion: Zaohe Irrigation District as a Case Study [D]. 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4.]

Key words rural governance; labor outflow; collective action; farmland irrigation; rural public affairs

统计学教育探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统计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统计学课程教育结果不理想的现状,从多角度分析加强统计学教育的有效路径,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统计学 教育 路径

Path Analysis on Strengthening Statistics Education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Specialties in Universities

LI Chunb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Key words statistics; education; path

统计学是关于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的一门学科,①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由于课程研究内容的数据特性和经管类专业研究领域借助数据研究认识特征和规律的学术倾向性,使统计学课程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学习好统计学知识成为经管类专业学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目前,尽管绝大多数高校专业都把统计学课程纳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但其受重视程度还较低。同时,受课程研究内容的制约,较多学生因数学基础差等各种原因并不重视课程学习,总体上讲高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高校统计学课程教育中仅把统计学视为一门课程,为教学而教育,没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来建构统计学教育的有效长期路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

1 教学安排上,建立统计学课程体系

应把统计学教育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教学安排上保证把与统计学研究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课程都纳入进行,才能确保学生有机会接触系统的统计知识,从而使其对统计学课程知识有连贯而深入的认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应设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为主干课程的一系列课程,建立统计学课程体系(如图1)。

图1 统计学课程体系图

建立统计学课程体系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障统计学这一核心专业课程的恰当设置,要注意学期和学时问题。学期上,应安排在前期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之后、后续课程计量经济学等之前。学时方面,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学习、理解和体会统计知识。其次,要充分加强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的开设。有条件的学校或专业应把计量经济学、调查与分析等课程安排进专业必修课,即便是将这些课程放至选修课,只要相应导师进行学生选课前的适当引导,就能够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以接触到这些课程,使其统计知识的学习更为深入。还可以考虑增设统计软件应用课程,通过SPSS、Eviews、SAS等软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动手能力,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对高校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

2 教学内容上,进行实用性改革

由于统计学课程体系中各课程间关联性较强,应注意各课程内容的安排。首先,在课程教学目标上应体现出差异。目前,部分高校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把数理统计部分作为教学重点,详细介绍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内容,这使得后续的统计学课程内容安排上比较困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数学类基本课程,应着重对概率知识进行讲解,统计部分做铺垫性的说明,即不需涉及更深入的方差分析等方法,达到数学知识普及的目标。统计学则应侧重对各类统计方法原理的详细讲解,达到掌握和运用统计方法的目标。计量经济学则是数据研究方法上的进一步升华,旨在利用计量模型对变量间的关系做出深刻认识。其次,教学内容上应体现适用性。在进行传统统计学教学内容讲解的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增加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更加体会统计的有用性,并让其具备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能力。即便由于课时原因不能增加,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可做进一步延伸,使学生明确提前自学的方向。

3 教学方法上,体现多元化特点

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统计学教育中适用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习成绩、改善班内学习氛围、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②在统计学教学中,教师先进行统计方法讲授,然后规定问题供学生小组讨论,再采用口头或书面报告形式进行小组意见反馈,教师最后根据讨论结果对小组成绩进行评价,从而体现教、学、评的较好结合。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来达到认识和理解有关理论知识目的的教学方法。基于该方法的统计数据搜集的教学总体思路是以不同的调查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分组完成统计数据的实际调查工作。具体由调查小组划分、调查方案设计及修订、调查实践、调查总结等四个基本环节构成,使用好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体验调查的完整过程、督促学生掌握抽样技术统计理论、增强学生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设计能力,并在实际调查中提升其组织、管理、沟通等各种能力。

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是在大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中心,并将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作为目标、作为中介、作为过程、作为结果而进行的教学。③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推断统计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进行,即按照教师授课要求,让学生主讲这部分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略微枯燥的重复内容,让学生学习被动变主动,又可以通过学生讲解程序,让教师迅速发现学生对统计知识理解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并加以指导,最终起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也是统计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案例分析来实现统计方法的提出、统计原理、统计过程和结果解释讲解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涉及列联分析、方法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等内容讲解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案例的引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同时,案例的展开能够适时地提出相关的统计思想,让学生不会对新统计方法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恰当的教学方法的采用,可以改变枯燥的统计学传统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班级背景进行调整,避免千篇一律。

4 教学辅助上,建设课外辅助体系

统计学教学课外辅助体系主要是在课程学习之外通过各种形式提醒、督促并促进高校经管类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结合高校实际,该体系主要包括五类途径。第一类是学习类。即在课余成立统计学学习互助小组,提供学生统计学学习的交流平台,及时解决学生疑问。根据学生兴趣成立诸如“统计兴趣小组”的活动小组,通过具体实验项目的开展实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实际研究,增强学习兴趣,也可以对理论学习查缺补漏,互相促进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第二类是竞赛类。通过竞赛进行统计学再学习和再教育。校内可以举行统计学专业知识竞赛。校外则结合目前已经开展的全国性的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等,积极组队参加,通过荣誉来促进统计学教育。第三类是培训类。可以考虑进行统计软件培训,在软件学习中巩固统计学教学成果。第四类是考证类。介绍和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社会认证考试。如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调查分析师考试等。一方面通过证书考试促进统计学教学效果提升,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第五类是应用类途径。即在统计学教学中或教学后提供学生实践平台,使其能够真正把统计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从中体会统计学教育的重要性。如在教师面向本科生开放其科研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适合的科研项目,做基础性数据搜集和分析工作,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也可以考虑毕业论文阶段的侧重引导。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期,适当地在论文选题、资料搜集、实地调查、论文写作等阶段加强学生统计学知识的有意识应用。

总之,通过多路径实施,可以更好地组织统计学课程教学。课内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亦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热情。随着时代的发展,统计学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如何进一步促进高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建设将是学界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之一。

注释

①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② 俞嘉,吴英山.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宁夏教育科研,2008(1):28-30.

③ 孟庆男.论大学课堂的体验性教学.现代教育科学,2010(4):160-163.

统计学教育探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电视文化产业也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伴随之产生的广告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着。针对不同的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求,广告产业在创新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要使广告产业长远发展,必须提高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着力于培养优秀的广告专业人才。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高校广告专业教育创新

在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日益突出。伴随之产生的广告产业也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令广告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活力。原本單一、局限性很强的报纸、杂志形式的广告传播形式增加了光、声、图等形式,不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广告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让人们更容易获得信息。广告涉及的题材也比较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但是,我国的广告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许多广告创意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基本上是照搬人家的模式,很少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这说明我国的广告专业人才还是十分匮乏的,广告产业的创新基础就是要提高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创新教育。

一、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背景

“全媒體”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人们普遍认为全媒体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理念。这是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的,网络通讯的日益普及,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这都是全媒体时代到来的基本前提。全媒体信息的传播结合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动画等,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单一的文字途径,变得生动而有趣。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全媒体的特征和迅速发展对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创新都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的特性,努力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广告专业的特点,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该着重于加强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不仅是课本上的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构建课内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加大教育创新的投入,为广告专业的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告专业教育创新的途径

第一,合理的设置课程

高校广告专业要想在教育方面有所创新,最基本的就是相关课程的设置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上都是从课程上学习而来,因此专业性的知识是学习的重点,但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广告学的综合性很强,它涵盖着文学、艺术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高校的广告专业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专业的特点,合理地设置相关课程,让学生们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从最简单的理论基础开始认知,获取更多的经验,来不断地加强、更新自己的认知和感受。结合高校广告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开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体系。

第二,多元化教学

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让许多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多创新的机会。在高校广告专业的教学中,各种教学视频、教学ppt、主题讲座等形式可以用来改变原有的教育形式,方便学生们多元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也是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学生不仅仅只局限于老师的讲述,还可以通过眼睛来看、耳朵来听、和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表达各自的观点、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的保障。有助于广告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我国广告行业人才的全面化培养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也是一种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方法,对于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改革创新和学生的学习进步是有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的。

第三,加强高校合作、交流

各高校间可以形成联盟,互相交流、合作共赢。这样对于有些师资力量比较弱的学校是有很大帮助的,师资力量对于广告专业的教育来说很显然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合作、联盟的形式可以为彼此提供最好的资源来促进彼此的发展,轻松地化解了有些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互利共赢。同时,高校也应该积极推进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对于那些在职的教师队伍,应该加大教师再教育的成本投入,提高广告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高校的广告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还可以邀请广告行业的专家进行校园讲座,举办高校联盟学校学生之间的广告创新竞赛,这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学到更多的东西,也是高校广告专业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与展望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传播的途径都产生的巨大的转变,信息的传播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原本单一、局限性很强的报纸、杂志形式的广告传播形式增加了光、声、图等形式,不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广告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让人们更容易获得信息、广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产生着许多影响。但是,我国的广告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许多广告都缺乏新意,广告产业的发展要注重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提高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创新,合理地设置相关课程,加大广告专业教育创新的投入。全媒体的影响下,我国广告专业的教育要充分结合其特性,在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突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高校广告专业教育能发展得更好。

【总结】

全媒体时代,原有的信息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传播理念也变得有所不同。国内的广告行业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地努力创新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能才能扩大广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广告的类型比较多,迎合着不同年纪、不同性格爱好的观众的口味,但是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类型和主题形式许多都是照搬国外的广告,缺乏创新能力。但是总体来说,新媒体时代,我国的广告行业水平还是呈上升趋势的,这与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水平提高、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未来,如果高校的广告专业教育能在创新方面再做努力,为我国广告行业储备更多的人才,相信广告行业会越做越好,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汪梁.论数字传播时代的高校广告专业教育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0)

[2]张桂红,张艳霞.浅析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职工教育.2013(12)

[3]顾广欣.广告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调查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3(15)

[4]杨雲,岳梦雯,李鹏飞.高职广告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06)

[5]赵晓红,沈晓琳.参与体验互动——高职广告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统计学教育探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统计学;高校统计教育;大统计学思想;教学改革

一、引言

统计活动和统计科学的水平决定统计教育的发展和完善程度,反过来,统计教育的发展和完善程度又促进统计活动和统计科学的发展。

大统计教育思想是由大统计学思想决定的,大统计学思想又是由现代统计学的性质决定的,统计学是研究如何生产统计信息产品的科学,所谓统计信息产品,是经过了劳动加工以数字形式表现的信息。信息也泛指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统计信息产品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于是研究如何生产统计信息产品的统计科学,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建立和发展大统计学科思想改革高校的统计教育,改革应包括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

二、目前高校统计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统计教育存在着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专业学生的招生困难。应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统计专业或计划统计专业成为每年高考热点,但是现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学计划统计专业已失去意义,因些统计专业的学生锐减,高校自身也感到没有前途,干脆减招或不招,有的将专业易名,以渡难关,目前应该说原来商业院校或财经专业的院校的统计专业绝大部分都已取消,有统计专业的院校在全国已经为数不多。

2.统计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的统计教学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统计主要为计划服务,统计教育主要为政府统计服务,因而主要讲述统计指标,以计算为言,这种条件下的统计教育比较容易,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统计的内容、范围、指标及方法等都将面临重大改革,因而高校统计的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方法等都很难适应这一变化,虽然有的更换了专业名称,但往往是换汤不换药,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快,对教师的要求高,而教师受客观条件限制,知识更新慢,没条件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种学术活动,在教学中不得不照用已过时的教材,自编教材则更难,一是统计业务变化快,但又没有形成较稳定的模式;二是出书难,即使编成书,出版还得靠自己,且现在的高校各专业的统计课基本不设,就连财经专业的学生统计课课时数也少,所以出书卖不出去就不能出版;三是由于多年的高校锐减统计专业的学生,就连专业的统计院校培养的统计专业人才也比较少,所以统计专业的教师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3.统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企业所需用的多为技能型人材,对于统计专业这种理论性很强的学生来说,企业认为统计就是报几个数字,高中生都可以,所以拒收统计毕业生,有的要的也是一些会计方面的学生。因些统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但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外资企业和真正的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则纷纷在市场寻求统计调研人才,但他们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理论根底和市场调研能力的复合型统计人才,而我们目前培养的统计专业的大学生还做不到这一点

因此,以上在高校统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症结在于人们对经济发展中所需的统计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统计教育改革滞后。

三、建设大统计学思想,改革高校统计专业教育

1.建立大统计学思想指导下的统计专业教育思想。

统计学作为获取信息、探讨知识的手段或科学方法,与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一样,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A.Quetelet和S.F.Gotlon曾预言:“统计方法,可应用于各种科学的各种部门。”按照统计学的原义,它是认识和管理国家的方法,用以研究国家政治、社会与经济状况,故有关统计的学问常被称为“政治算术”。16世纪之后,概率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现代统计学的理论基础,统计学方法日新月异,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工程技术学、经济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

建立大统计学思想,可以将现在统计学分为以下3个部分:统计理论。统计理论是建立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具有数学性质。现代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概率论、数学模拟、信息论等)对现代统计方法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统计学的主体内容。各种各样的统计方法,形成一个集合体,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用途;统计技术。统计技术是实现统计方法的手段或工具,计算机的应用及各种软件的开发和运用为这一技术提供了最为快速的计算方法。

2.在大统计学思想指导下改革统计专业课程设置。

目前的高校统计专业或统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偏重于讲述指标体系如何计算,缺少统计理论和现代统计方法等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市场调研及统计分析能力,这样的人才当然不受欢迎,为摆脱这一被动局面,高校统计课程设置必须改革,总的设置原则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国际标准统计学理论为基础,加大数理统计。企业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课程比重,增设基本技能课程。具体设想是:

(1)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运筹学、外语、应用文写作、各种计算机大软件的学习及应用等;

(2)理论课: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部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

(3)专业课: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企业统计、社会统计、统计信息自动化等;

(4)技能课:包括生产技术基础知识、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经济计量学等;

具体实施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有所增减调整。

3.改进高校统计教学方法。

传统的统计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听,概念加解释。即使是举例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因此,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学。我认为,在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必须改进统计教学方法,推广案例教学,强化学生的实习环节,因为采用安全教学法困难很多,一是针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花费比传统教学法更多的时间及精力,而且还要考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如组织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能力等。二是缺乏案例教材,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或部分有能力的高校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著权威的统计安全教材,解决这一教材缺陷的问题。

4.教学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统计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统计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在高校教育中,应当让学生明确:统计方法本身,一般不可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统计学的用途在于统计方法与统计对象的结合。如果统计工作者对统计对象的性质缺乏了解,就不可能运用任何统计方法获得正确的统计分析结论,因些,在高校统计教育中,既要强调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训练,又要强调关于应用领域的科学知识的训练。

现代统计学应用广泛、内容精深、发展迅速。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技术(或工具)交叉发展,统计方法论与其应用对象日趋边缘化,这是现代统计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大统计学与大统计教育思想是顺应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的产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改革统计学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统计教育的出路。

参考文献:

[1]盛骤主编.概率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吴明礼主编.统计学原理.中国商业出版社.

[3]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中央人民广播大学出版社.

编辑/刘文捷

上一篇:欧拉角教学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物流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