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应用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16

统计学应用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3、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4、突出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

5、应用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构建

6、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探析

7、“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应用

8、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生物统计学课程建设

9、应用统计学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10、应用导向型的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

11、统计学:应用领域的奇葩

12、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

13、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的研究

14、应用型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5、浅谈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统计学的应用

16、应用统计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17、工程案例在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18、基于微课的发现式教学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19、Talor公式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20、时事统计分析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施效果研究

21、应用型本科应用统计学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实践探索

22、应用型院校商科专业统计学课程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探析

23、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的发展历程与教育现状

24、基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应用统计学》教学方法

25、能力驱动应用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26、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

27、统计学专业应用随机过程教学问题及对策

28、微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9、经济管理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30、应用统计学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分析

31、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32、地方农林高校应用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33、基于学习通平台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34、多媒体技术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35、应用转型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能力模块的构建与实现路径

36、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探究

37、《应用统计学》的自助式教学法

38、大数据时代应用统计学专业《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39、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

40、粤港澳大湾区形势下统计学(应用统计学)应用型人才双语教学

41、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42、实践创新模式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43、应用统计学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44、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统计学教学改革

45、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公司新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46、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7、经济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探索

48、应用统计学课堂教学组织实践与探索

49、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统计学应用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统计学基础 高职院校 案例教学法

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类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技能性、应用性的专业人才。统计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客观现象所带了丝事实反映的方法论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等特点。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财会、贸易、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也是当代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知识。近年来,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不少高职院校都对本院校的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期望发挥统计学基础课程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框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高职院校开设的统计学基础课程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可以进一步的深化课程的理论性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的实践应用性。

二、统计学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研究来看,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应用研究

就目前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于统计学基础这门课堂的教学过分的倚重理论性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这门课程的应用性问题探索。相对而言,高职学生学习的知识专业性更强,更倾向于实用化和实践性。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需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以此为工具,在采集到相关的数据后,能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反映事实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等。这也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欠缺的能力。

(二)忽略与相关学科联系,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力度小

统计学基础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它与概率等、线性代数等学科联系非常的紧密。但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统计基础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从而造成在教学内容上与其他课程多有交叉重复现象。

(三)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大多以全课堂教学为主。统计学基础这样的专业课也是进行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显示不符合当前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课程本身而言,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教学案例具有以下特征:①案例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②案例要含有教育两难问题;③案例要蕴涵深刻的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的理论、原则与原理;④案例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⑤案例的背景要清晰。

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化为前提条件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案例教学甚至不能简单地定位在方法上,它所设计的层面是多样、复杂的,如果教育观念还是固守于传统既定知识,培养一统人才上,案例教学的运用也就显得多余了。

四、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注重案例开发的过程和方法。目前学校开发案例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全面系统的开发,即由学校行政做出总体部署,各学科的教师有计划地开发案例。另一种是零零星星的开发,即个别教师所进行的案例开发。如果学校的领导力量强,多数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比较高,可进行全面系统的案例开发。

以统计学基础的综合式案例的研制为例,一般须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统计学基础教学案例策划阶段。主要任务是运用统计学基础有关的教学理念,正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深入了解所授班级学生的情况。其次是提出这次执教的教学目标。第三,确定教学思路。第四,设计教学工具。二是案例展开阶段。中心任务是放手发动学生、充分依靠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要切实贯彻“以学定教”原则,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鼓励和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去收集素质,采取基础数据。这项工作可以成立调查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正确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三是案例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评析学生的对于统计学基础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与教训。要求任课教师把自己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四是案例的撰写、制作阶段。撰写案例应一采取到的大量数据作为事实依据,经过起草、反复修改和定稿,案例便以作品即科研成果的形式正式诞生了。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提高了课程学习效果,还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展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马昊光.《统计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7.9(2).

[2]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玉臣.职教教学改革的技术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01).

[4]宋文光.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教育与职业.2007(17).

[5]贺胜军.高职院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

[6] 唐芳.统计学基础一体化课程设计思路探析.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4).

统计学应用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测控技术与仪器;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实验室

1 引言

经过了高考的洗礼,许多学生如愿进入大学校园进一步学习。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生对本专业了解不多,很多学生对专业很陌生,特别是对于调配志愿的学生,如何引领新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开启专业认识的大门,建立专业的启蒙教育,建立团队工作的概念,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和专业任课教师等多数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了促进新入学学生对专业进行有效认识,和许多兄弟院校一样,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新生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程,以期提高新生对专业的认知,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专业学习,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建立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工作意识。本文是在参考兄弟院校和总结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导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专业导论课教学、微型科技作品引领四个方面,对有效提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2 入学教育

大学入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开启大学生活之前的重要教育活动,也是结束高中学习和高考假期状态,正确开启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教育环节。作为大学教育的开端,特别是对2018级的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教育回归本质,特别是强调本科教育质量对国家整体教育质量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严抓本科教育质量的教育部精神指引下,在本科教学回归人才培养,回归专业高水平建设,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这一前提下,通过大学入学教育,使新生收心,结束高考之后的假期状态,摒弃“混”大学的不正确思想,重新认识大学是为国家培养相关人才的地方。入学新生虽然通过了高考的选拔,但是不认真对待大学的学习生活,也最终将被大学淘汰。

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新生能够顺利、平稳、有效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并且在讲述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入学教育要强调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帮助新生进行前期的学业规划,从大一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

3 专业介绍

新生入学报到后,经过入学教育的短暂状态调整,军训前即安排进行专业介绍。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精密机械设计、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传感器应用开发,能在测量与控制设备产品和系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为:掌握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控制应用方法,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测量、测试与测控仪器和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具有测控系统设计与集成、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能力;掌握精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设计专用传感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与法规,能够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籍和资料,具有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毕业时应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问题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和交流、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方面达到学院培养方案的要求。

其次是专业师资及实验室建设情况,通过介绍,使新生对接受专业教师的培养有信心。本专业内容涵盖了精密机械、工程光学、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学习较为困难,要求师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专业学习中需要新生特别重视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重视机械制图等基础课程。

最后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为有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指引。

4 专业导论课教学

鉴于入学新生特点,学院设置16学时,安排专业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组成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完成专业导论课程教学。

理论教学 在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专业的来源以及专业的内容和课程体系,主干学科包括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光学、电工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控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设计等多门类的主干课程,专业课程对应工业生产的多领域。因此,导论课程理论课程安排自动化生产线认识、测控技术实现途径、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数控技术,共八个学时;介绍其中的传感器、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的应用,了解相关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性能指标等,了解数据处理涉及的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学习内容,了解课程体系,理解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比较生硬,学生不便理解。因此,在导论教学中安排八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将课堂设置在专业实验室中,通过对机器人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测量实验室、三坐标测量机、疲劳试验机等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理解仪器仪表使用环境、寿命、精度、厂家、成本以及后续处理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的同时,就学生感兴趣的技术的背景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议题涉及仪器仪表的应用、就业、学科在社会上的作用、专业、工作、前景等。在讨论中加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明确学习目的。实践教学现场如图1所示。

5 微型科技项目引领

项目设置 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室中的实践教学,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理解。鉴于入学第一学期专业知识涉及不多,在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合理“增负”的前提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在导论教学后,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分组安排涉及专业知识的微型科技制作,進一步加深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识,为相关课程的后期开展进行预热。

由于新生对专业所学知识了解不足,在开展科技小项目时,对项目的复杂程度要严格把握。项目复杂,新生开展过程无从下手,难以融入,会严重打击对专业学习的信心;项目过于简单,新生将对专业发展缺乏信心。因此,选择适合新生开展、可以引领专业学习的题目,需要专业导论团队认真讨论和选择。

学院在认真分析新生兴趣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选择设置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制作与调试、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简易酒精检测仪的制作与调试、压电式简易门铃的设计与制作等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组队完成。

团队精神培养 新生进入课程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在小项目的引领下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强调项目不是由个人单独完成的,需要项目组每位学生都付出相应的努力。项目虽小,也要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以及规划路径明确,并依据项目进展安排分类进行,遇到问题分组讨论;按时间节点进行检查,定时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寻求指导;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更深入地探索,希望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在思考题目的同时理解专业。

项目验收是重要环节。虽然项目验收时不是所有组队全部完成,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学生加深了对专业、对项目工作方式的理解,大大提升了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确立了学习目标。项目分组讨论和分组指导现场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6 考核方式

专业导论考核与课程考核有较大不同,课程考核需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而专业导论考核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无法进行量化的处理,仅仅反映学生对专业认识的理解程度。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导论课程考核方式,由课程论文与科技作品中的工作总结两部分组成,形式不僵化,了解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在不唯分数论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投入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四年学习的规划。

7 结语

专业导论课对很多新生来说是专业学习前的启蒙课程,是大学四年学习以及将来职业规划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理论和实践课组成的专业导论课教学,以及科技小项目在内的引领,使新生竖立了正确的大学学习生活态度,建立了学业规划,初步建立了专业知识体系,了解了课程先后衔接关系,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来源及发展前景也有了专业认识,了解了一定的专业内涵。专业导论课为新生未来四年的学习提供了规划意见,提出了建立学习目标以及继续深造的建议,也解答了学生对未来就业职位的困惑。

参考文献

[1]施昕昕,黄家才.跨专业选修课“机器人学导论”课程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8(12):68-70.

[2]王平.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导论教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19-120.

[3]鄢泰宁.为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中国地质教育,2008(2)76-77.

[4]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1):37-39.

统计学应用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

根据企业需求,结合营销知识体系,得出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为:以人为本,与企业接轨,通过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来塑造其专业综合协同能力。进一步明确了以塑造学生的“沟通推销能力,市场研究能力,销售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为培养目标。基于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制定了包括课程群的设置与教学大纲、课程与课程群的教学模式、课程与课程群的考评方式三大主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协同;培养模式

F2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环境变化也日新月异,所有这些改变都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应变并能够更好更快地进行顾客价值创造,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培植和强化其营销能力,而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是提高企业营销能力并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重要保障,所以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自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作为企业培养营销人才重要基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对过去重学历轻能力的学历教育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营销人才的培养流程,以学生能力的塑造为导向对营销人才培养的流程进行再造,创新本科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的模式。

2 能力理论文献评述

对能力理论的关注起源于Penrose(1959)所提出的企业成长理论,她认为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所有其他资源的运用,最终制约了企业成长的速度。Chandler(1962)认为组织能力对企业组织的发展非常重要。Richardson(1972)认为组织能力是一种组织知识,其对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些学者都强调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组织独特的知识和能力。在传统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Prahalad &Hamel(1990)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他认为核心能力是一种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并且核心能力会随着应用和共享的增多而增强。因为企业和环境都在不断变化,所以核心能力也应该不断变化,在这种背景下,Teece等(1994)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并认为动态能力是那些有助于在变化的环境中适宜地调整、整合和重构企业技能、资源和职能能力的流程。

对于核心能力的获取,以及企业由培植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Helleloid等(1994)给予了回答,他们详细地阐述了学习、核心能力、持续竞争优势三者的关系,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获取、处理、存储与应用的过程,通过持续地学习不断培植和提升核心能力以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在环境突变、竞争激烈的新经济时代,学习力是应变的根本,只有重视学习、用心学习,才能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3 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提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并由此认为任何企业都有而且只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并且他进一步指出营销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独特功能。从营销是区分企业与非企业组织的独特功能这个意义来讲,培养营销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能更好地创造顾客价值提供人才支持。因此,培养营销人才必须牢牢把握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我们提炼出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为:“以人为本,与企业接轨,通过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来塑造其专业综合协同能力”。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区别于营销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营销研究型人才和营销技能型人才,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把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营销人才称为营销研究型人才,把专科及以下层次的营销人才称为营销技能型人才。作为处于中间层次的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其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应该具备较系统的营销专业知识且能够应用专业知识专业地去发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二是要具备一线的营销实践操作技能,进而能够去实施操作和管控。

根据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并结合营销学科的知识体系,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塑造学生的四种专业核心能力:沟通推销能力,市场研究能力,销售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四种专业核心能力的涵义如表1所示。

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明确为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设计和实施都应牢牢围绕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展开,以使在大学教育中能够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塑造上来,通过对学生四大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消化和融合,逐步使学生形成专业综合协同能力,提高营销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迎合企业对应用型营销人才的需求。

4 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协同要求

要落实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应以四大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为抓手,实现各专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协同,具体来说,在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4.1 人才培养要以能力为导向

由于本科院校长期以来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中心,教学方式基本是以机械式的知识传递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落不到实处。从某种程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基本是在灌输“知识”,而学生们基本是在背“知识”,这样,学生就难以真正领悟到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科学营销理念、操作方式和方法。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老师不能只简单地灌输知识,而应把知识转换成思想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多元化的实验、实训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科学的营销理念和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专业思想,提升其分析营销问题、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

4.2 课程、课程群的设置应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

很多高校在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一般是把课程划分为“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课”等模块,这样客观上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同一课程群(模块)中的各门课程在内容设置和体系安排上各行其是,缺乏较好的协同和配合;课程、课程群之间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交叉;课程群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能力的培育无法逐级递进,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要解决以上问题,这就要求营销专业课程与课程群的设置均要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实现课程群之间以及课程群内部课程之间的互补与协同,从而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育由单科技能向专业核心能力再向专业综合协同能力逐级增强的转变。

4.3 培养主体之间应实现人才培养的协同整合

现代高校的规模都比较大,一般采用科层制职能型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各自履行一定的管理职能。但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中开展工作会存在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比如没有一个对项目负责的强有力的权力中心或个人;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十分困难。招生与就业部门只是负责招生和就业工作,教学部门只负责完成教学任务,学工部门只负责学生风纪的管理,团委部门只负责团的相关活动。它们均不对学生能力的培育负最终责任,且彼此基本上是独立开展活动,导致很多时候会产生一些冲突,难以协调。新经济时代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实际需求不仅需要校内各培养主体之间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局面,也需要校内培养主体与校外企业等相关主体能够在营销人才的培养中携起手来,共同围绕营销人才应具有的专业核心能力与素质,进行培养流程的再造,形成协同的培养体系。

5 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协同方案

经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设计出一套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协同培育的方案。这个方案应该包括三大主体内容:课程群的设置与教学大纲、课程与课程群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与课程群的考评方式,且这三大主体内容之间应该是一个相互协同的有机整体,共同完成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5.1 课程群的设置与教学大纲

围绕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四大专业核心能力,应该设置与之对应的四大课程群:沟通推销课程群、市场研究课程群、销售管理课程群、营销策划课程群。沟通推销课程群重在培养学生的沟通与推销能力,包括《营销沟通实务》、《推销技术》、《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市场研究课程群重在培养学生对市场环境进行调查与分析的能力,包括《统计学原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分析与软件应用》等课程;销售管理课程群重在培养学生的销售管理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终端营销管理》等课程;营销策划课程群重在培养学生的营销策划及执行能力,包括《市场营销原理》、《市场营销策划》、《促销策略》等课程。

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教学大纲的制定要实现单门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群教学大纲的融合。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课程群的专业核心能力指向;然后将各课程群所指向的专业核心能力进行知识体系的分解;其次就是要明确知识体系在课程群内课程间的分配;再就是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包括实施条件、实施方法以及参与主体;最后就是设计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总之,要在制定课程群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再根据课程群教学大纲制定单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单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和冲突,实现课程之间的协同,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提升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5.2 课程和课程群的教学模式

课程群的教学模式应紧紧围绕本科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应成立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这种性质的机构,以全面负责和协调营销专业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委员会成员应在系、院、校、政府、企业各个层面的相关专家和领导中遴选产生,以便能保障教学活动科学、正常地运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有:第一,定期组织力量研究市场中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第二,制定营销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第三,组织指导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第四,适时组织制定、修订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第五,督导营销专业的教学活动;第六,对教学绩效进行考核与评估。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运行中,采用把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验(践)场所、校外实践基地有机融合;把产、学、研有机融合;把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企业专家有机融合,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三三制”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课程群协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运行模式由两个子系统构成:

(1)PSP多维课堂教学系统。

P(Problem):问题或项目的引入;S(Study):互动的探讨学习;P(Plan):理清思路、提出对策从而深化理解知识原理;多维: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模拟、课外“读写议”等多维度的训练,使学生对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领悟透彻,从而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2)梯级实训(践)系统。

实现课堂模拟训练、实验室仿真训练、实训基地实践的三结合,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必须打破过去的校外实训基地仅仅作为一个实习场所的局面,要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把企业变成课堂的延伸,不仅让企业基地变成教学场所,更要让企业的职员成为学生的指导教师,让他们也融入到培养学生的教学中来。

5.3 课程和课程群的考评方式

课程和课程群的考核评价既包括对学生的考核,也包括对教学主体的考核。对学生的考评依据基于专业核心能力指向而制定的单门课程和课程群的考核大纲,实行“三结合”的考评方式:考评的主体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相结合;考评的对象由学习的过程和成果相结合;考评的内容由知识识记和能力应用相结合。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评应依据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定进行考评,同样实行“三结合”的考评方式:考评的主体由校内外专家和学生相结合;考评的层次由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相结合;考评的内容由教学效果和教研教改成果相结合。

参考文献

[1]Penrose,E.T.The Theory of Growth of the Firm [M].Oxford: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1959.

[2]Chandler,A.D.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M].Cambridge:MIT Press,1962.

[3]Richardson,G.B.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J].Economic Journal,1972,82:883896.

[4]Prahalad,C.K.and Hamel,G.The Core Competency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0.

[5]Teece DJ,Pisano 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 [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537556.

[6]Helleloid,D.and Simonin,B.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a Firm’s Core Competence [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94.

[7]Peter F.Druck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M].New York:Harpercollins,2006.

[8]Stephen P.Robbins and Mary Coulter.Management (8th Edition) [M].NJ:Prentice Hall,2003.

统计学应用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心理弹性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3、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的生活习惯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4、探究体外循环心脏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效果观察

5、聚焦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

6、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7、脑梗死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分析

8、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探究

9、不同护理方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病人中的效果观察思路总结

10、大都市老人的生活质量与社区服务需求

11、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1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程度分析

13、平消胶囊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14、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5、循证护理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16、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17、“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构建探讨

18、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19、当前我国公民非理性消费及绿色消费状况调查分析

20、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影响评价

21、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情绪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2、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解析

23、月经不调女性接受心理护理促进心理改善和病情康复的效果

24、个案化联合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的影响

25、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心衰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26、工作与生活压力对铁路女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27、心内科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8、某高校男大学生健康与保健行为状况调查

29、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30、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31、睡眠和运动联合干预改善肝癌治疗患者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作用

32、早期康复对额颞叶损伤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3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肠道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34、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调查评估

35、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36、道德困境叙事: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37、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8、认知护理模式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39、大学生慈善行为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40、心理护理对改善美容受术者心理状况的作用分析

41、初中生抑郁焦虑与生活满意度及自我意识的相关性

42、优质护理应用于肺心病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43、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44、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的疼痛护理的效果

45、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初中数学课堂

46、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47、早期语言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8、树脂直接充填与嵌体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

49、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统计学应用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上一篇:红楼梦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经济学史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