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8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21世纪开始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和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良好的改革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高师院校要服务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做到一方面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加强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走在基础教育的前列;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模式,创新人培养模式,培养优质教师。

关键词:教师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引领

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等师范院校一方面应抓住机会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研究基础教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培养能够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优质教师,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和对高等师范院校的要求

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并于2005年全面展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截止到2008年,全国初中已实行了一轮,有的地区达到2至3轮,小学也接近一轮,2009年将全部进入。除了一些西部省份外,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已扩展到25个省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育思想的变革,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应试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透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确定并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之大、要求之高,对主要承担培养中小学师资重任的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严峻挑战。

高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支撑基础教育的重任,在一定意义上说,高师院校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水平。因此高师院校要紧密联系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积极投身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中,努力为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推广提供强劲动力,尤其要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高师院校要加大改革力度,勇于探索,努力在实践中完善和提高,成为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要明确办学定位,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教师教育改革不仅要强调适应性、服务性,更要注重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动性,因为教育的超越性是比其适应性更重要的品质,教师教育相对基础教育应具有更为突出的前瞻性和引导性,指引基础教育的前进和提升,过于强调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性,会使高校功利色彩变得越来越浓,失去大学所应具备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特有品质。因此,按照高等学校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应该适应而且还应当承担起促进和引导素质教育的责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应对措施

在全国教师教育呈现开放性、多元性的背景下,省属师范院校面临着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资的双重挤压。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不但办学水平较高,资源丰富,受到国家重点扶持,从2007年开始享受师范生免交学费的优惠政策,其师范生源良好,这对省属师范院校造成了很大冲击。河南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同样面临着教师教育专业化、社会对教师需求从数量满足到质量提高的双重要求及其他省属师范院校迅速发展造成的巨大挑战。我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和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加强综合化发展、教师教育专业化、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多方面改革思路及应对措施,积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为河南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四年学制不延长、教师教育重心不后移前提下,在学分制管理框架下,全面加强教师教育特色建设,积极建立“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的“双专业”培养模式,拓宽教师教育专业口径,构建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即将学科专业教育定为教师教育的“第一专业”,规定四年学制内修读教师教育课程并参加教学实践环节,作为教师教育的“第二专业”,完成两篇毕业论文(学科专业毕业论文和教育学毕业论文),获得相应学分后取得教师职业资格。

2.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就必须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高师院校要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拓展课程类型,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课程,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化需要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专业化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课程设置应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反映本学科最新科技成果,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基础课,增加选修课、实践课和教师教育课程比重,各类课程实现平台化、模块化,使学生能够自我设计、自我建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鉴于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着课程学时少、课程结构不合理以及课程内容老化等问题,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类“3+1”的课程体系,并增设教师教育选修课,提高教育类课程的学分比例,构建由“教育理论课、教育实践课、现代教育技术课、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五个亚平台组成的教师教育必修课课程体系和由“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管理、课程与教材、教师生涯”五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课程体系。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因此高师院校必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行研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开放灵活的课程教学制度,培养高师学生具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广大教师要根据研究式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电子教材和电子课程,使纸介教材和纸介课程难以展现的理论知识探究过程得以模拟;教师们在强调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过程中将学科概念等得以产生的起因和研究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此要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增加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提高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增设“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在学习过程中和教育实习期间至少制作10个学时的多媒体课件;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建设,使部分学生掌握了高技术含量的课件制作思路和方法。第二,积极推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教室,加强对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培训和管理力度,通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感受和应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三,教师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一体化,开发网络课程供学生使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这些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效地变革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发展,促使学生掌握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基本技能。

4.加强教学实践、实习环节

教师职业是实践性强、专业化的职业,因此教师教育要突出实践性导向。高师院校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只有实践性强,培养的教师才能更接近教学实际。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多样发展模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因此高师院校要通过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刻、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关注教育现场、注重教育实践中的体验与反省,在学习与训练、体验与反思、研究与创新中领悟教育的真正内涵,形成教育机制和专业能力;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环节,加强教育教学见习、实习环节,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沟通和联系,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和实习基地,适当延长实习时间,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反思实习,探索顶岗实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教育下乡,组建支教团到贫困地区支教,有组织地开展家教活动等,提高实习效果和学生从教技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胜任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

5.促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补、互动

高等师范院校不仅要重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更要重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之间的互补、互动。树立起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整体设计、一体化发展理念,将职后培训学员在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他们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训练形式和内容的建议要求反馈到职前培养教学改革中,丰富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使其更具示范性和操作性,缩短新教师入职后过渡期;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与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为职后培训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撑,有效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为职后培训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借鉴美国建立“教师教育发展学校”经验,高等师范院校还要积极扩展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内涵,将教育实习基地同时建成“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协作基地”和“教师发展服务基地”三位一体;聘任来自实习基地学校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作兼职教授、兼职导师等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联系,与中学形成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基础教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不尽源泉,教师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二者形成双赢、共同发展的局面,实现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

6.探索创新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借鉴国际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经验,积极探索高师教育从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发展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实施“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整合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将教师教育重心后移,向高层次、综合化、专业化发展;积极试行“4+X”模式,包括“4+2”模式、“4+3”模式等,前4年学习专业知识,后面的X时间专门学习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4+2”模式,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本科4年进行学科教育,之后经过选拔进入教师教育专业学习,主要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并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毕业后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4+3”模式,其培养对象是经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的本科毕业生,经过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及一学期基础教育实践,毕业后授予教育学硕士,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通过以上多方面改革措施使高师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达到胜任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更高要求,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9-11-02.

[2]“陈小娅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师范组会议上指出师范大学要为基础教育服务”.中国教育报,2006-06-28-1.

[3]肖自明.高等师范教育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伦理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伦理建设。文章阐述了教育伦理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加强教育伦理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教育伦理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和谐社会 教育伦理

[作者简介]曹和修(1970-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博士,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 100048)

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伦理使命,它不但要启迪人的心智,锻造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要为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创造和谐社会而努力。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基本途径。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取向。如果脱离了教育的伦理探索,把教育问题弱化为单纯的策略性权衡,甚至使教育沦落为某些利益群体达到其目的的手段,那么,就不仅意味着社会伦理的缺失,更有可能损害整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公信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伦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伦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教育伦理,是指对教育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同时又是教育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也就有着不同的教育伦理形态,而这种教育伦理又反过来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这突出表现在规范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的行为,调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教育的特殊使命决定了教育是一个特殊职业,有着比其他职业更为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如遵纪守法、品德高尚、无私奉献、严谨治学、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等。教育伦理作为人类社会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大环境,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应当是社会伦理中高尚、纯洁和最带有理想色彩的一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都要学会做人,一代一代的人都要在学校里打下知识与道德的基础,形成与树立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育的导向作用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现代教育的伦理性是由教育的基本功能与价值所决定的。教育伦理作为人们在培养人的活动中的伦理道德,产生和形成于人们现实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是一定社会的教育活动关系在人们教育观念中的伦理化反映。教育伦理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伦理,蕴涵着善的理念和精神,它是教育运行在道义和人性上处于一种理想生存状态的条件与精神前提,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对教育客体与教育劳动有关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教育劳动中社会关系的调节,进而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都具有积极意义。教育伦理是调节人们之间教育活动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规定着人们通过确定善恶标准,规定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二、构建教育伦理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目前,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也发生了转移,以前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社会状况,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抓住当前的大好形势,对教育体制和教育伦理进行深入改革,促进校改的步伐,以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针对目前教育体制内部出现的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教育管理失序、教育功利化程度加深等严重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良因素,我们必须从本入手,充分认识到教育伦理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现代化教育必须以真律教、依法治教、以善率教。和谐社会要求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当然教育也是必备的一项内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个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教育的作用就是发现灵魂中本身所具有的善,从而使人实现心灵转向。我们只有以“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来引导当今的学校教育,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是一个现代的、完善的教育伦理体系,当今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和谐教育也即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应该具有道德上的先进性、正当性。这意味着现代教育的制度、思想、活动方式都要合乎先进的道德规范,都应内在地体现先进的道德思想和伦理精神。树立一种先进的教育伦理思想和规范,建立起有利于这种伦理思想落实和实践的制度与运作系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教育的首要前提。

3.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教育走向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客观要求。科学、法律和伦理是教育的三种基本规范力量,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伦理系统的健全有利于教育科学和教育法制的建设。人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除认识教育现象的规律外,主要的目的还是改造教育、优化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研究的实践目的是提高教育自身的价值,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另外,从事教育科研活动还必须符合教育伦理精神。教育伦理是保障教育科学良好社会形象和内部声誉的重要力量。对于法制而言,其需要明确的伦理根据,教育法制的运行当然需要教育伦理力量的支持。所以,重建教育伦理是教育走向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客观要求。

4.规范教育伦理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这种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伦理道德建设,是我国的历史传统。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教育系统高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教育领域的伦理道德建设,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伦理体系,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二是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如何理智地、自觉地推进教育系统的伦理转型,是一个大问题,对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需要研究。三是现实的教育实践如何改变存在着的道德问题,重塑教育的美好形象,净化教育事业,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从这些方面来看,提出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教育伦理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的涉及面相当广泛,内容丰富,教育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前提条件。实现教育的和谐,关键在于教育伦理的选择和安排要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怎样加强教育伦理建设,是需要大家来共同讨论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简单设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1.要真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伦理建设。教育伦理建设能否有成效,与思想上是否重视有密切的关联。当前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如认为抓道德建设很难看出成果来;道德建设是约束人的行为的,是要限制大家的自由,吃力不讨好,等等。因而,应该在思想上正确理解教育伦理的本意,真正把教育伦理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加强对教育伦理基础的研究,确立教育伦理建设的科学和价值基础。教育伦理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教育伦理本身要有自觉的理论把握。比如,教育伦理的本质,教育伦理与教育系统的各方面的关系,教育伦理系统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一般机制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基本科学和价值依据。这是方法论和出发点的问题。

3.树立教育崇善观念,形成和完善教育伦理规范体系。教育伦理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先进的教育善恶观念和伦理规范。应把规范体系的建设作为教育伦理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这是制高点。只有标准、规范明确了,才能评判教育现象的善恶是非,才能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那么,我们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伦理规范体系呢?这需要进一步来讨论。笔者体会,这种规范体系的灵魂是教育崇善观念。也就是说,教育要自觉地重视自身的伦理规范,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努力成为一种善的事业。教育崇善是教育的自我规范,它强调教育的道德自觉性、纯洁性。教育崇善强调的是:教育应体现自身的本质规定性,追求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追求并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应该以此为纲,进一步建设教育伦理规范体系。这包括教育伦理的一般原则与具体领域的伦理原则建设两个主要层次。在一般层次上,可以也有必要提出公正原则、发展原则、人性(道)原则等基本范畴。此外,应把一般教育伦理原则转化为具体领域的具体规范,充实教育伦理原则体系。

4.在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同时,重视教育整体道德状况的改善,努力创建教育制度伦理。在教育伦理建设上,传统的做法是:重视教师的美德,对教师提出详尽的行业规范,借以促进教育的净化。这种做法有一定成效,但局限性很大。首先,教育的善恶是非,原因不全在教师。比如,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就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更大。其次,这种把全部责任推给教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再次,实际效果也不理想。企图通过教师职业道德来解决所有教育伦理问题,在实践上是不成功的。传统伦理重视个人美德,往往是与等级性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过多强调个人道德义务而比较忽视个人道德权利的伦理。为此,需要在思路上有所突破,要重视制度伦理的建设。所谓制度伦理是指:一是教育制度的安排应是有充分的伦理合理性的,即制度建设应伦理化;二是要使伦理安排制度化,使教育伦理成为制度化的结构,依靠制度的力量来实施和运作,即伦理制度化。从当前实际看,这两方面都应重视起来。一方面,应关注制度安排的伦理特征,努力提高教育制度的伦理境界,使教育制度真正是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是尊重每个人的发展权利和需要的,是公正合理的,也是富有成效的。另一方面,应当努力创建教育伦理制度。比如,要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就需要形成民主化的制度,包括对权力的监督机制、教师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决策的民主辩论机制,等等。再如,为了落实受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就要靠建立一种由教育财政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各方面有机结合的制度来保障。不把教育伦理思想体现到教育的制度化安排中,而靠个人的自觉和良心,将难以取得全面的效果。

5.努力提高教育系统的道德实践能力。教育系统的道德实践能力,是指教育伦理规范贯彻落实、解决实际的善恶矛盾即扬善抑恶的能力,这是提高教育道德境界的落脚点。为此,需要健全教育道德系统。包括:教育伦理规范系统、教育伦理传播系统、教育伦理评价系统、教育伦理操作系统。重视教育改革的伦理建设作用,以加强教育改革的伦理向度。

总之,教育伦理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在思想上重视,应有科学的理论和价值基础,应抓紧伦理规范体系建设,使教育伦理制度化,努力提高教育系统的道德实践能力。通过全方位的教育伦理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必将成为教育自身提升道德水准的过程,21纪的教育将真正重新表现出道德崇高的迷人魅力。

[参考文献]

[1]蔡召义,张比.关于教育伦理的思考[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2]戴双翔.试析教育改革伦理规范的意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9).

[3]石火学.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政策伦理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4]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3(1).

[5]叶华.论教师的教育伦理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7(6).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合作还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形式较单一、合作文化有隔阂”等问题,亟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U-G-S”框架下的合作新模式,以促进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协同发展

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是实现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新疆师范大学突出“师范性、区域性”办学特色,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引领新疆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在“新疆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一、缘起:新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重立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

新疆师范大学重新确立了师范类专业具体培养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为振兴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志向;热爱教育事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以及健全心理的新型师资;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能力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重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构建了以“教育贯通能力”为指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打破学科本位,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结构。通过通识课程,重视养成教育,强调知行合一;通过学科专业课程,拓展学科适应的空间,深化专业内涵;通过教育学科课程,突出教师教育的目的性与专门性;通过博雅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植入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国际元素,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重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新疆师范大学重建普通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为“3+0.5+0.5”:即从四年制整体系统视野设计培养目标体系,制订各科类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既保持了基础通识类课程内容,又增强了学科基础以及教育类课程模式,更增强了实践教学过程(课程程序和编排调整、岗前培训、心理、技能、技术、自主意识等等),实现了前3年基础通识+学科+教育基础+培训,第一个0.5支教实践,第二个0.5能力提高和拓展。

二、实践: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的支撑

新疆师范大学在探索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建立完善了“三大支持系统”:

(一)形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学习共同体”

一是教育理念相互渗透。教师培训的“全员培训、全过程培训、终身学习”等理念与师范生培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等理念相得益彰;二是教学资源共用共享。通过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将校内外专家“请进来,走出去”,对提升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三是学习“共同体”已经形成。一方面,教师培训使大学教授们和一线中小学教师有了紧密的接触,对任教师范生有了新的体会。另一方面,通过参训教师走上大学讲台为师范类本科生作专业研究汇报、师范类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示范课听课与评课并与参训教师建立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

(二)建设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U-S共生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长效的联动机制,先后在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40多所优质示范中小学、30余所优质幼儿园建立了教师培训的实践研修基地,并在南疆四地州建立了6个“自治区‘双语’师资培养培训创新模式试点计划”实习基地,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基地的建设和相关研究工作。

(三)建立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U-G-S合作机制”

学校先后与伽师县、乌鲁木齐县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编制、中小学校发展规划、教师培训、实习支教、农村教育硕士培养、学历教育和教育干部培训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在三方合作中,高校负责理念引领、智力支持、技术指导和人才资源保障。通过区域学校改进计划、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教育资源开发,促进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保障,为地方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保障和必要经费支持,为高校遴选教育实践基地、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支持高校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广大中小学校为高校提供教育实习平台、教育实验场域,并积极参与在职培训,分享教研成果等。

三、反思: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的问题

(一)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高校与政府、中小学各自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双方形成的合作更多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发行为,而不是建立在规范制度之上的系统的组织行为,由于没法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权利与责任制度以及相关的运行规则,由于缺乏相应组织化的安排,也就缺乏协同发展的组织规划性,常常使三方的合作陷入困境,有时候也就难以达成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形式比较单一

当前,高校与政府、中小学的基本做法是通过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教育合作研究三大方式进行。但从深层次看,意识与行动存在脱节的情况,合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比较简单、粗糙,缺乏对教师教育的整体思考,诸多教育合作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和相关性,缺乏实践指导价值,难以拓展释放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常常导致合作难以持续、深入发展。

(三)合作文化仍有隔阂

由于我国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师教育系统比较封闭,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之间文化的融合尤为困难。高校与政府、中小学的组织文化本身就存在着差异,这差异的直接结果是三者蕴涵着的文化价值取向亦迥然不同,文化上的隔阂也必然导致对双方的协同发展的阻隔。面对现实的教育问题,各自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三方合作常常处于分离状态。

综上所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三大支持系统”的实践和尝试,为新疆师范大学探索高校与政府、中小学建立合作共同体,构建走向教学实践的教师教育范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尚处于探索的初期阶段,在促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索。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门愈加关注基础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帮助当代青少年学好相关内容,使其能在接受基础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应该尝试联系实际,细致研究当前基础美术教育情况,并对传统文化在该教育工作中的传承、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美术教育;传统文化;青少年;传承与发展

前言:经实践发现,教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内容,借此优化基础美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能给当代青少年提供更为优质的基础美术教育。在这一优质学习环境下,青少年文化认同感将大幅提升,且将在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得到优质教育,顺利完成基础美术教育相关学业。在未来,教师也要细致研究传统文化,尝试借助传统文化进行授课,以提升艺术教育质量。目前,这一目标显然已经达成,青少年基础美术教育受教育质量更是显著提升。

一、当前基础美术教育情况

在经济环境的日益影响下,国内教育领域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有关部门开始发挥作用,主动参与到教育改革工作当中。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变得愈加规范,且开始走向系统化发展道路。具体表现为:在政策影响下,部分青少年开始学习艺术,尝试借此提升个人综合实力。在这一大环境下,各式各样的艺术培训活动开始出现,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果站在社会角度看待青少年基础美术教育可以发现,当代青少年本身乐于参与艺术培训活动。这一现状,使艺术教育领域飞速发展,培训班更是逐年增加。从这也可以看出,青少年作为消费主体,直接影响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进程。现如今,青少年主要借助新媒介参与学习,且已然能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艺术教育产业更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良好发展。

但是,在全面调查、分析后可以发现,国内艺术教育体系尚不完善,青少年无法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得到优质的基础美术教育。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尝试站在素质教育教学角度思考问题、研究基础美术教育工作。经实践发现,教师合理优化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教育体系,借此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能给青少年带来优质的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注意基础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尝试借助传统文化,给青少年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指导。这就要求教师细致研究基础美术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只有教师了解国内基础美术教育内容、教学方向,并在考虑青少年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授课,才能使基础美术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是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文化内容、特色元素,尝试将传统文化和基础美术教育内容相结合,以便从源头上保障青少年学习效果,使相关青少年能得到优质的基础美术教育。

二、传承与发展情况分析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不但关注班级青少年文化课程的学习情况,还关注青少年综合素质、艺术素养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帮助当代青少年提升个人艺术素养,使其能真正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应该重视、合理开展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在授课期间,教师应该合理借助美术课程,向青少年传达有效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视觉艺术符号辅助授课,以帮助青少年直观观察、细致研究传统文化。教师在授课期间所用符号,多数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关联。教师全面展示绘画艺术、传统文化,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基础美术教育课程。尤其是传统文化方面,在语言元素的帮助下,青少年对民族艺术的变化情况、演进情况愈加了解,且已然能在多元化发展背景下,深刻体会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笔者认为,这种文化力量十分重要且影响深远。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充分利用这种文化力量开展艺术教育工作。

在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受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方式更是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教育方式。这一变化,使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且已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变化。比如深圳,深圳有关部门已然重点强调教育国际化工作,且下达任务,要求相关学校尝试在网络教育期间加入传统文化内容。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学校为响应号召,给青少年创造优质的学习条件,开始基于国際化教育角度,建立相应的教育平台,并借此展开授课。经实践发现,教师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做好艺术教育方面的项目建设工作、课程体系优化工作,能给青少年带来好的学习条件。在新的学习环境下,青少年将系统化学习基础美术教育内容,且将在基础知识、专业指导下,完成基础美术教育学习任务。

在这一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K12教育情况,相关教师更是尝试在中国教育体系中融入K12教育内容,以达到中西教育有效融合的教育目标。这也是当代青少年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青少年主动配合教师参加各式活动,学习基础美术教育内容,将借此提升个人学科素养。在未来工作中,教师应该站在本土角度分析问题,尝试借助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去优化青少年基础美术教育内容,确保相关青少年能借此进步、全面了解学习基础美术教育内容。

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基础美术教育的艺术素养发展需要,并尝试在此基础上,给青少年提供学术化更强的、理论化更强的教育。这一行为,能使中西方教育工作有效结合,青少年也将借此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指导。现如今,已然有大量的专家开始研究学术结合工作,且已经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尝试将课程教育工作、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结合。在这一教育背景下,青少年能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学习传统文化,青少年学习需求将得到满足,且将在这一优质环境下,不断进步。在未来,教师也应该采取措施,尝试将基础教育普及化、大众化,使相关教育工作能大范围开展、落实。目前,国内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已然愈加完善,相关教育工作开展质量明显提升,且已然与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发展工作紧密相连。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给青少年讲解基础美术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合理借助传统文化进行授课,能使青少年得到优质的基础美术教育。相关青少年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步,在美术教育体系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在未来,教师也要细致研究基础美术教育内容,并尝试结合网络时代发展形势,对其教育内容加以创新。在教师的不断尝试下,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开展向系统化方向、民族化方向发展。这一变化,使传统文化直观展示在青少年面前,青少年也在优质的美术教育下,真正掌握基础美术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张志强,钱初熹.新中国70年新疆基础美术教育发展历程研究[J].  美术. 2020(01)

[2] 杨伊倩.基础美术教育展览展示策略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09)

[3] 刘军.基础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发展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9)

[4] 刘晓峰,Sofia Wu,商亮,余治昊.中英基础美术教育比较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01)

[5] 林曦.对基础美术教育的思考[J].  新美术. 2016(12)

作者简介:隰欣悦(2001.10—),女,汉族,籍贯:河北保定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8级在读本科生,本科学位,专业:环境艺术,研究方向:基础美术教育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没有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从战国时期的帛画,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山水画,唐宋时期的繁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民族瑰宝。纵观中国画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中国画的课程安排量少、重视度低、课程开发研究经验少。教材形式偏重欣赏评述、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学习过程乏味,学生毫无兴趣。

以学生学习中国画的长期发展为目标,调动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成为中国画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對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中国画课程的兴趣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巧妙导入新课,抓住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趣的导入新课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积极性和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借助电教设备运用欣赏导入、轶事趣事导入、水墨游戏导入、创意演示导入、漫画导入……等导入方法,能够愉悦课堂,抓住孩子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用欣赏影片的方式导入中国画的学习。在上《水墨画动物》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经典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学生在欣赏小蝌蚪逐渐在画家笔墨下生动成长、水中嬉戏、找妈妈故事的同时,感受水墨变化的独特魅力,对接下来的中国画——动物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

二、创新多变的趣味技法,使学生乐学、易学中国画。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持续学习的动力。

中国画技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我来教你来学,照猫画虎,缺乏创新,学生难以产生持久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抓住课堂这块学习中国画技法的重地,采用游戏激趣法、技法口诀激趣法、创意技法激趣法、多媒体微视频激趣法等对学生进行学习中国画技法方面的兴趣培养。

中国画教学中“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笔、墨、水三者是鱼水关系,运用得当,则墨色有精神。如在上《写意荷花》一课时,学生在理解五色的意义后,我先是让学生自主练习墨色,然后采用游戏激趣法对学生进行练习结果检测。分小组竞赛,合作接力创作一幅荷花作品,要求一人一墨色、一笔一造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墨色准、造型佳、速度快。全员参与,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师再适当鼓励评价,孩子们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显有提高。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心编创易学易记、朗朗上口的国画技巧口诀,以到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进行竹子绘画练习时可跟学生一起吟唱“画竹先立竿,气足意果断。有粗还有细,错节需自然。”;在中国画颜色搭配时,教师可提醒学生“红搭绿,一块玉。红间黄,喜煞娘。”等口诀便于学生记忆,又易于学习。化繁为简,学生自然乐学。

三、有效进行中国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实践活动,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

课堂上,教师还可深入挖掘美术教材,实现学科内的知识融合,帮助学生发掘更广阔的实践中国画的天地,。如在上《诗情画意》一课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将中国画特有的构图、用线、着色等知识来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创意表现,不仅学习了新课程还巩固熟练了中国画技法,相辅相成。以此类推还可发掘手工制作课与水墨装饰相结合、欣赏课中必有中国画身影、黑白画渗入线描知识、民间工艺与中国画、运用中国画来创意设计等等。

课堂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中国画教学,更应该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文化理解,开展有趣味的中国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实践活动,感受中国画的魅力。拜访国画名师、参观书画展览、游览名胜古迹、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国画的观察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校内搭建“国画走廊”、“教室一角”、“国画教室”等平台,充分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扩大中国画在孩子们心中的影响。 “水墨中国”“趣味国画社团”“国画知识竞赛”“社区百米画卷”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兴趣,进而爱生活、爱祖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艺海明珠”。教师应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兴趣,学到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创新创意好的作品,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全面提升,热衷传播和影响身边的人来学习中国画,成为一名中国画传承人,真正做到“国画育人”。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慕课是一种新涌现于大家眼前在线课程的一种新模式。具有庞大的学习群体、灵活的运用机制、开放的课程资源的特点,作为新型学习听课模式,慕课受到学生强烈的欢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教育资源对象。本文就慕课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作用与启示进行分析挖掘,为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慕课 基础英语 学生

引言:慕斯的产生提高了我国基础英语的教学效果,使我国学生的基础英语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慕课这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模式而言,其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开设的课程覆盖面广,学习规模较为庞大,具有来自各国的学习者,使规模多元化,对于各个阶层的学习者具有开放性,满足了学习者的需要与追求。本文通过慕课与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之间的联系与产生背景作为前提,做出以下分析。

一、慕课产生背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渴求量急剧增大,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覆盖了整个社会。信息与通讯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慕课的出现将通讯技术与教育资源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成为了开放性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使教育课程再创新高。开放性的网络技术与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了慕课的产生,使更多热爱英语的人们通过更便捷的方式学习到了想学的知识,满足了更多人的学习欲望,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竞争意识。慕课的产生背景在于美国大学对社会学习竞争而产生的危机感,以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育成本为前提,通过慕课的形式,使更多人享受了高品质的教育。这种在线网络课程的实施,立即引来了无数学子的注意,通过亲身参与学习,使自己的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慕课在线学习模式得到了全球的欢迎与推广。

二、慕课对学习的作用

慕课受欢迎主要的原因,在于能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以及能够引起学习兴趣的网络在线学习环境。慕课的出现为教育界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一平台尽情的探讨与学习。具有专业的教育体系,例如:授课老师、拍摄者、教学软件设计人员等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准确的掌握与讲解教学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使参与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慕课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将混合式学习的方法带给大家,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沟通,在合作探讨中提高了自身的文化水平,拓宽了自身的知识面。目前,慕课拥有庞大的学习规模,其中文化与地域的差异很大,因此,慕课中提出智能化教学与评价性教学理念,采用智能化的服务平台对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分析运用,使学习者学习的目标更明确,在慕课中添加的评价体系,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使慕课的体系更加完善。慕课的课程具有自由性,摒弃了传统的排课制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人际关系的互动,使来自于世界各个地方的学习者,通过慕课的平台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目前,慕课已经深入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通过结合自身的优点与特色,使慕课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们的学习发挥重要作用。

三、慕课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启示

对于我国基础英语现状而言,现代化技术已经为我国教学体系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我国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英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英语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教学的目标,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方式加以改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软件等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师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基础英语的水平并没有太明显的提高。因此,施行信息化教学方法对我国基础英语影响极大,慕课的到来,为我国基础英语的学习带来了极高的效率,为我国英语事业带来巨大影响。提倡将基础英语教育运用于开放性的教育资源中,结合慕课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英语得到更深刻的认知,在网络课程中对英语设定战略目标。由于我国对英语水平的重视程度不如其他先进国家,师资力量也没有达到大力的投入,对先进教学设施引进不积极,使我国基础英语水平的现状处于参差不齐阶段,为解决这一现状,我国应该加大慕课在基础英语上的实施,加大在线课程的投入力度。慕课对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具有深远影响。要对基础英语的现状进行改变,应该先从英语教师队伍抓起,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关键性作用。需结合慕课的优点,对教师模式加以改变,使教师的教课思想得到创新。基础英语注重于对学生综合性英语语言能力的考验,加强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在实践中提高对英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慕课中混合式教学的方法,与现实的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更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以这种先进的英语教法来改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与热爱提供较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慕课的片段与学生共同分享,并在共同的探讨下找出最适合当代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慕课的平台使学生的见识更广,知识更加丰富。在学校中组织区域性的英语慕课应用模式学习,慕课的推广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以先进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基础英语的兴趣。将慕课资源运用于教学中,为我国基础英语的教育改革发挥重大作用。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慕课的产生以及作用的介绍,结合我国基础英语的实际情况,详谈了慕课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了解了慕课对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开辟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45):116-121.

[2]龚亚夫.重新思考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理念[J].中国外语, 2014,06(12):9-16.

上一篇:证券投资理论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证券市场证券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