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论文范文

2023-10-12

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社区与高校实现两者资源优势的互补,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途径。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科学方法对目前社区与高校的一体化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针对其一体化的形式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能够提升社区体育水平与高校学生体育意识,促进高校体育更具人文化和科学化,真正地实现体育教育社会化。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研究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呼吁加强课外体育活动,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学校、家庭及社会的体育教育一体化管理,等等。而今,我们找到了实现这些要素的最佳途径——社区与高校的一体化。据调查,高校与社区体育间的联系常常停留在表层上的场馆和设施共用,缺少对体育活动管理和文化内涵的充分互动,高校的人才没有真正实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既是将这些全部涵盖,既能实现教学目标,也能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的管理和资源问题,真正的实现优势互补。

一、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研究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就是高校与社区为共同目标而携手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彼此间的成长。

一体化主要双方的主动或被动的双向促进,其中包括直接促进和间接促进两种。高校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意味分工协作,双方各尽所能,动用各自的资源,将资源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进而达到共同目标,实现彼此间的共同利益。与社区相比,高校体育组织和资源都相对完备,在目标实践过程中,高校体育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地位和影响力都占据主要地位。

高校体育需要社区人群、资金等资源,社区体育需要高校的先进理念、技术指导及运动设施等资源。高校和社区体育彼此间一体化互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形成最为良好的运动环境。社区与高校在整个资源共享中获得满足,获得彼此的长足发展。

(一)物质技术相互补充

高校体育的教学大纲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构建和设定的。物质储备与场地设施等都是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设定。不同学校在地理位置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差异,但是总体内部体育各项水平都是能够达到实际标准,满足各种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的。国家在许多政策还会倾向高校,给予很多无形的支持,甚至是关注性的强制要求。

社区体育则不同,在设施布局、规划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但是社区群众对于健身热情度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而大学体育人才和设施都比较集中,社区体育健身具有区域性、余暇性、低竞技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体育活动要围绕体育设施为中心,聚集人力为主要方式来进行体育活动的开展。

提高组织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数量是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关键,一旦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便能获得社会、政府的有力支持。社区与高校体育资源的整合,社区居民能够获得技术指导和资金的支持,高校能够获得获得培养人才的机会和经营收入。

高校体育人群主体是学生,社区体育的主体是社会上的各类人群,包括历经过大学体育的人群和教育大发展之前的群体。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实现是体育继承性的重要体现,对我国整个体育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组织制度共同完善

高校体育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对象,这包括学生的安全、能力的培养及教学任务的明确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规律性。社区体育主导对象是体育局,针对群体也是大众,群众性质较强。社区体育在管理方面没有细化,单方面受到体育局的管理。同时,街道社区又不具备配备设施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在整个社区管理中,存在很大的不足。

校园体育包含了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及文化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是在国家的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共同监督和指导下进行的具体工作安排,以实现体育教育和人才培养,完成社会化任务。社区体育属于国家划分的群众管理体系,主要是根据社区体育的目标和特征进行的组织和引导活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健身需求多样化需求的增加,社区体育在管理上出现较大困难,群众体育部门职能引导和组织,但却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社区体育的组织更为民间化和志愿化。

高校与社区的一体化,完善了校园体育的组织要素和制度规则,担负起自身的社会服务角色,积极性发挥服务作用。一体化对于社区而言则更多的是能规范管理,加强政府管理群体与社区个体间的联系,整体上提高社区组织管理的连续性。

(三)价值观念相互促进

高校体育对于社会教育而言,担负两大任务。一是通过体育活动为国家储备后备体育人才;二是能够通过体育科研活动为社会服务,反作用于国家未来的体育活动。大学教育基础是人才的培养,包括身体和精神健康双方面的培养,属于高校体育的显性功能;而高校体育的服务社会功能体现着其隐性特征,也可以说是人才培养的附属功能。

社区体育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实际的体育工作和活动中,其目标是实现社区的整体发展,这其中包括区域居民的健康水平、体育环境水平和体育文化水平。社区体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体育环境则是附属,为健身服务。体育健身环境好,则意味着社区健身服务水平较高,反之,则服务水平低。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价值观念在实际上并没有直接性的联系,只是高校体育服务功能与社区环境和文化发展的目标存在间接性的关系。高校体育为社会服务培养人才,社区是检验人才的一种区域环境,社区需要的人才也正是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两者最终的走向均是更好的为社会服务。高校体育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设施优势,开发开放体育设备场地,獲取一定的经济收益,通过利益传递将高校与社区的联系具体化,实现两者的利益双赢。

二、结论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观念,建立完善的高校-社区健康管理体系,宣传体育健康知识。针对性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及时宣传体育优秀案例,拓展学生和居民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

社群具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统一的群体意识,成员间必然有较为统一的行为规范和持续的互动关系,高校社区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和鼓励具有统一运动意识的人群,成立自己的项目社团或协会,通过QQ或微信建立彼此间的关系,便于及时的进行内部沟通和管理。高校社区管理人员应该以一种谦卑的姿态,主动和成员保持联系,认真科学的指导其参体育训练,并及时通过群主获得运动信息反馈,方便进行运动规划和指导。在优化管理的同时,要及时改善运动环境,提高社区人群的参与积极性。

体育设施的完善是保证高校社区成员体育活动得以有效的开展的前提。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为体育活动购买更多的服务,鼓励低费或免费开发公众设施,引导企事业单位等积极性的体育投资和设施建设。高校社区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应该积极做好配套设施的完善,保障高校社区居民健身环境优越性,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实现离不开高校、社区、政府、社会四个方面的支持,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资源优化和有效配置。大学帮扶社区获得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社区活动开展获得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撑,政府和社会通过帮助和支持社会体育活动,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种良性循环,是体育教育事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晓琳.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08.

[2]张琼.上海社区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张亚荣.论学校与社区体育结合对学生终身体育形成的促进[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03):163-164.

[4]王程.和谐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1(6):58.

[5]王凯珍等.社区体育指导[M].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34-35.

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2015-2016年的社区教育研究,在总体上较前两年取得了进步。首先,表现在成果数量的提升和研究范围的扩大;其次,表现在由概念辨析更多地转向于实践成果的总结与提升;其三,表现在社区教育研究范畴的不断扩大。但是,由于社区教育研究依托于对政策制度的响应和循规,致使研究路径和方位的明确而狭仄,创新突破不够。因此,更需注意在丰富性、多样性基础上的聚焦;在规范性、标准化基礎上的引领;在经验性、总结性基础上的提升。

关键词:社区教育;研究;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钱旭初(1962-),男,江苏常州人,江苏开放大学教授,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沈悦(1991-),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处,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

自社区教育理念进入到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呈现阶段性特征。1985-2000年的近十五年间,社区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最初的概念界定、性质、内容和功能等基础性介绍。21世纪以来,在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关联性研究上,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诸如社区学校的建设标准,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整合等,以及社区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推广等一系列研究主题开始崭露头角。2015-2016年,社区教育研究更多的从概念探讨转向现实关怀,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向着多元、开放的大格局迈进。

从2015-2016年社区教育研究的整体态势看,其总体上较前几年取得了进步。首先表现在成果数量的提升。无论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还是课题的立项量,或是硕博士论文数,都全面超过了往年。说明社区教育越来越从边缘走向中心,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并参与到社区教育研究之中;其次,相当一批研究成果在探寻规律的同时,也不再纠结于概念的辨析,而更多转向于实践成果的总结与提升,从最初的理论探讨和概念界定,转向更多地关注实践模式和对策措施,“建设”、“策略”、“启示”等成为围绕社区教育理论的必要衍生和实践要求。基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在具体的社区教育工作实践中寻求方法论上的把握。表明了社区教育的实践已经超前于理论指导,研究者往往与实践者集于一身,边实践创新边总结提炼,这在操作层面上十分有利于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进;其三,社区教育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涉及到了社区教育的各个方面。同时,研究者通常又按照文件政策中划定的制度、体系、队伍、课程、资源、模式、经费等方面进行研究,既使得研究的路径和方位比较明确,也使得研究范畴的创新突破不够。因此,社区教育的研究,要注意在丰富性、多样性基础上的聚焦;在规范性、标准化基础上的引领;在经验性、总结性基础上的提升。

一、丰富性、多样性基础上的聚焦

2015-2016年度,社区教育研究在其所涉及到的主旨与范畴上,表现出丰富多彩、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有整体的概貌和综述,有理论的分析与政策解读。如徐会作的《利用共词聚类分析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热点》、卢德生等的《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十年(2006-2015)现状与反思——基于CiteSpacce的知识图谱分析》;邵志华、陈乃林的《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略论》……这类宏观研究多以社区教育转型发展为主线,呈现了现代社区教育的前沿研究成果,彰显了我国社区教育的特色,探寻了社区教育的发展规律;也涌现出一批侧重于队伍建设、课程与资源建设等内涵建设的研究成果。如《MOOC时代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杨志平)、《生态学习观视域下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王梦云)、《城镇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镇街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研究》(冯国文)……这类内涵建设方面的文章,聚焦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建设,认为师资队伍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的中介和载体,应在进一步深入挖掘社区教育课程内涵的基础上,力争从整体上提升社区教育的课程品质,推动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有的谈制度建设和品牌打造。如《论推动我国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条件保障》(高峰)、《社区教育品牌生成路径与对策研究》(程仙平)……有关于教学模式、数字化推进、学分银行建设的论述,如《市级电大社区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张忻)、《社区教育平台运营策略研究》(范华)……从第三年龄段的老年教育到第一年龄段的青少年教育和第二年龄段的职工培训与技能教育,以及弱势人群教育、农村社区教育,到海外社区教育……在社区教育融合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积极因素,比如“和谐中庸”、“家国同构”、“诚信待人”、“包容会通”等理念,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会更好的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社区教育的方方面面均给予了多维度的涉及。特别是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74号)颁布以后,集中出现了一批政策思考、策略选择等方面的论文,表现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研究始终与党和国家的方针保持一致、始终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需求相适应的“顶天立地”的特点。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社区教育在研究过程中各自为战的碎片化、零散化的问题。研究主题通常又按照文件政策中划定的制度、体系、队伍、课程、资源、模式、经费等方面进行研究,既使得研究的路径和方位比较明确,也使得研究范畴的创新突破不够。作为研究,其内在的关联性不强,系统性、系列性研究明显不足;学院派的研究尚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引领性;虽然研究主题的丰富性、多样性特点已经呈现,但多数文章往往还停留在经验性和总结性的基础上,具有理论创新、具有突破性的文章较少,说明研究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感性体会开展立论和分析,无论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整体研究体系都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设计,因而影响了社区教育作为教育范畴的学科体系构建。由此,未来社区教育研究必须从整体性、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内涵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深化。

在现有社区教育研究力量相对不足、研究团队还不能与其他领域的研究力量相匹敌的情况下,紧紧围绕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更多聚焦于居民需求、聚焦于社会、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集中若干核心和主要话题开展研究,是可行的策略。

第一,我国社区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政府主导型”,因此,将政策研究与社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相融合,形成中国特色社区教育的理论框架,是必然趋势,也是长期任务。当下,依然聚焦于宏觀的政策与社区教育规律的研究。关于社区教育研究,问题导向与策略性引领是重要的环节。关于社区教育的内涵、外延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同见解,关于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社会化特征以及社区教育要更多依附于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与形式……等问题,依旧存在争议。正如王霞在《全面回归:社区教育的内涵解读》中所说:“若过多关注社区,则不免沦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中,而消弭了教育的意义,若过多强调教育,则社区的实体价值往往会被抽象化、概念化的理论所忽略,社区教育实践又易走向形式和空泛”;另外,各个部门对于社区教育管理的边界问题,依旧存在模糊的认识;对于社区教育的相关政策支持,依旧需要研究者从大量深入的研究中提供决策咨询;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研究、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基于政府目标考核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开放大学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研究、我国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创新研究等等,依然是多方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还都没有形成一致,需要进一步反思、辨析、探讨。

第二,着力聚焦于社区老年教育的模式探讨。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国家社会治理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题中之意,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核心战略举措,更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在目前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中,关键词的分布频次较多的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终身教育”“老年人”“开放大学”“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教育”等。业界普遍认识到老年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其中开放大学的领军作用得到突出和强化,而这其中又以农村老年教育受到广泛关注。此外,关于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的认识定位、路径选择、服务模式、老年培训等课题也在研究中得以强化。但是,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特点,特别是针对经过特殊年代磨砺的老年群体的价值观差异,开展有效的教育?如何理顺老年教育“九龙治水”的体系?如何解决老年教育“贵族化”和“冷热不均”的困境?如何提升老年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水平和能力?如何进一步明确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基本原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在充分整合相关专业机构和组织、社区、养老机构和老年活动诸方面强化队伍、资源、经费、设施等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力度?都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三,依然聚焦于社区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如何建立和开展基于“大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在队伍建设、智库建设、课程与资源建设、社区教育基地与体验区建设等方面构建起有效的、有示范意义的工作机制的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大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如何搭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又如何构建科学的社区教育课程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从体制机制、问题对策等角度进行通盘考虑,在当下必然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话题。

二、从规范性、标准化到特色化、品牌化的引领

社区教育虽然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往往有很多人不理解、不认识这类“非正规”教育的概念和特点,把社区教育非校本化的空间开放、时间开放、方便便捷、实用适用视为“随意”“随性”的教育活动。而社区教育虽然在内涵、形式以及载体上区别于学校教育或校本教育,但这种“非正规”依然需要有规范和标准。当中国的社区教育发展进入到目前深化内涵建设的全新跃迁时期时,已经从全面探索、推动而进入到了规范发展和标准化建设时期。

社区教育的标准化建设,既是社区教育的重要抓手,又是社区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基本策略。邵志华、陈乃林在《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略论》中,就“创新社区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方面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培养和发展社会组织、市场机制有效进入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这种认知和判断是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学术眼光的。因此,把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攻关团队,加强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合作,将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重点关注社区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研究,是今后几年社区教育实践健康发展和理论研究创新突破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连续出现了关于社区教育规范性、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论文,如《基于PCA的居民对社区教育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以南通市为例》(马素萍)、《基于SERVQUAL的社区教育服务质量评价工具开发及应用研究》(王润清,于天佑)……但相对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的规范性制度和标准化制度建设的短板十分明显,社区教育好与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如何形成社区教育质量的评估指标?居民的满意度、知晓度、参与度怎样保障?如何建立和完善既具有普适性,又具有适应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体系、基地、师资、管理者、志愿者、课程、模式等一系列标准、制度和规范性的要求,确实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课题。

另一方面,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从标准化走向品牌化。一味以标准化来规范社区教育的发展,以评估指标来规定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一段时间内能促进社区教育的硬件配备,推动地方领导的重视与关心,有效拉动当地社区教育的发展,但一把尺子来衡量各地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除了硬件设施、经费数额等可以量化的数据外,是很难从内涵层面上凸显区域社区教育的实际绩效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社区教育资源与教育资源既有着共通性,但也有着天然的区别性。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应在分析需求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教育资源概念加以解构和重塑。近年来,关于如何体现社区教育的地域性和个性化特征,即因地制宜的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是个崭新的课题。因此,个性化、品牌化发展可能是社区教育发展提升到新阶段的重要思路。关于社区教育品牌化建设的思考,也已产生了一些论著,但总体上还停留在总结社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亮点”,并没有上升为发展趋势的高度,并从理论层面上加以探讨,值得深入研究。

三、经验性、总结性基础上的提升

从现有大量已经发表的期刊论文看,有相当部分是经验性和总结性的论文。如《地方特色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以广州社区教育为案例》(张介凡)、《电大开放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办学实践与探索——以湖州电大为例》(叶美芬)……采用的都是“XXXX——以xxxx为例”的论述模式。这种“案例分析法”模式,直接将各地社区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特点和经验加以总结,作为案例性介绍,意在以实践为落脚点,力图达到以点带面的展示,从而得出某些研究的结论。

绝大多数在一线直接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教师、管理者往往比较热衷于这种写法,它的优势是接地气,可以直接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和问题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案例鲜活生动,但不足之处是依然有一部分论文还是停留在经验介绍、工作总结层面,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理性辨析,缺乏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而视角往往局限于本地与个案,侧重经验性事实的叙写,宏观视野不够、研究层次还有待提高,一般性规律的探讨缺失,所以碎片化、零散化的论文难以组合成具有冲击力的成果。

因而,社区教育研究,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主体的实践作为感性经验的积累,要在原有一定的指导理论的轨迹上进而扩展出新的行动路线,在直观的实践经验层面上,寻求出社区教育的内在规律,深入研判社区教育实践的路径和规律性问题,从而为引领研究提供实现依据,为进一步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它不仅仅是证明理论的意义,更在于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与经验总结中发现理论的盲区,在创新性、突破性方面形成引领。

参考文献:

[1]徐会作.利用共词聚类分析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热点[J].中国远程教育,2015(3):50-54.

[2]卢德生,赖长春.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十年(2006-2015)现状与反思——基于CiteSpacce的知识图谱分析[J].职教论坛,2016(12):64-71.

[3]邵志华,陈乃林.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略论[J].职教论坛,2016(12):72-76.

[4]杨志平.MOOC时代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7):27-30.

[5]王梦云.生态学习观视域下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4):154-156.

[6]冯国文.城镇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镇街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4):123-126.

[7]高峰.论推动我国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条件保障[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8-10.

[8]程仙平.社区教育品牌生成路径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6(9):27-30.

[9]张忻.市级电大社区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15(10):34-36.

[10]范華.社区教育平台运营策略研究[J].软件,2016(4):46-50.

[11]王霞.全面回归:社区教育的内涵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7):12-15.

[12]邵志华,陈乃林.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略论[J].职教论坛,2016(12):72-76.

[13]马素萍.基于PCA的居民对社区教育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以南通市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155-157.

[14]王润清,于天佑.基于SERVQUAL的社区教育服务质量评价工具开发及应用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3):70-75.

[15]张介凡.地方特色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以广州社区教育为案例[J].当代继续教育,2016(4):47-53.

[16]叶美芬.电大开放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办学实践与探索——以湖州电大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4.

责任编辑 王国光

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与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科学内涵、意义、挑战及其路径选择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客观梳理并分析研究这些成果,对于立足学术前沿、深化认识、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科学内涵;意义挑战;路径探索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2.005

自2010年起,在一些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重要路径”的论文中,开始程度不同地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问题。2011年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研究概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科学内涵

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科学内涵的研究,是遵循何为生活化、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发展逻辑逐步展开的。

清晰界定生活化这一概念,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科学内涵的逻辑前提。要界定何为生活化,就要明确何为生活。就现有研究而言,一种观点立足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是“我们的一切活动和社会产物都得以产生的现实而具体的生活境遇”[1]。第二种观点立足于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认为生活是 “充塞着人类生活平日环境和惯常氛围的现象集合”[2]。第三种观点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是一种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的人的生活过程,是物质世界、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以及非日常生活的有机统一,强调生活是由“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功能统一性世界”[3]。关于何为生活化,有学者认为,生活化是“对于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实现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4],是“在生活中找依托、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结晶”[5]。有学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认为生活化是“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既要立足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审视生活世界”,“也要促使哲学在主体的生存发展中发挥对现实的把握、规范和指导的功用”[6]。有学者着眼于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认为生活化是“奠基于生活之上,以生活为原点来考察和描述教育方方面面”[7]的模式,是一个价值世界与生活世界相融通的过程[8]。是“关注现实生活世界,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培养科学生活方式”[9]的过程。

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密切相关,它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范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研究派生出来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研究已基本形成共识,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融入国民生活的过程。”[10]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反映人们的生活境遇,融入人们生活,并内化为主体自觉意识与主动选择,进而引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11]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成为民众生活的价值基础,成为民众认同、接受的基本价值,并指导现实生活。”[12]

关于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问题。有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的内在逻辑进行探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日常生活,要引领并指导人们的生活,最终为人们所认知认同,就须回归到日常生活中。”[13]具体来看,主要从观念引领与习惯养成两个方面出发:从观念引领角度看,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内涵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就是“找到核心价值观与生活的契合点,做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能够贴近生活世界、影响生活方式、引领生活观念。”[15]从习惯养成角度看,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思想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扎根于社会成员的日常现实生活之中,真正被其普遍接受、理解和践行,内化为其自觉意识、主动选择和生活习惯,成为其日常的内在生活价值理念和外在行为规范。”[16]除上述研究外,还有学者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与生活化内在关系的视角,从生活化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行理解,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融入到大众实践的感知与领悟”[17],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日常生活和行为中,成为日常生活和行为的价值指导准则。”[18]

可以说,现有研究成果对生活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基本阐释,但仍然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生活化的概念界定。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将生活化看作是观念融入生活、化于生活的过程。事实上,尽管生活化是一个将观念、思想化为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但其绝不仅限于此,更是要将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提升到理念与价值的高度,将其凝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衍生内容,进而用于指导社会实践,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成为社会成员的生活常态。而在概念的梳理中,我们也发现有学者认为,生活化是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但事实上,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观念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认可与接受,这在根本旨趣上与生活化不谋而合。在这一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不同于“化生活”与“大众化”,是一种区别于二者的特殊性概念。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内涵。从概念的梳理中不难看出,学界大多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或者是融入国民生活的过程,或者是指导现实生活的过程,或者是回归社会生活之中的过程;从结果上来看,则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成员观念的引领或推动其养成相应的习惯。但这些概念都没有清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到底为何的问题,同时,作为过程的概念之中阐释的“国民生活”、“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所指涉的概念是否相同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内涵阐释中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事实上,现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内涵的阐释忽视了生活化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应是一种评价尺度。生活化应使社会成员自觉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进行事物判断并将之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与评价标准,推动社会成员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生活进行评价与自觉规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应是一种对发展性生活的自觉超越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不仅是现时性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评估,也不仅仅是融入生活世界的过程,从更长远的角度而言,其更彰显着一种对于自我的超越性,是对于社会成员自身理想途径的超越与建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意义与挑战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意义与挑战,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时代意义,学界大致形成了以下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对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行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霸权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主流意识形态“不能漂浮于空中,必须扎根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信仰、外化为群众的行为实践,才能体现出作为真理的价值。”[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行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影响力的客观要求[20],也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霸权的有效方式,是人民大众的迫切需要[21]。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对于个体价值观形成,个体自我完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是人民大众的迫切需要。人民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节日常生活中的利益和价值观冲突,规范各种社会失范现象。”[22]。着眼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视角,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规律、需要层次理论,是人的良心的源泉,吻合人吸纳良知的心理[23]。可以说,作为精神文化層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联系生活、回归生活、融入生活、指导生活、改善生活,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进而转化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4]。

在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时代意义的认识中,涵盖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巩固与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形成两个维度。尽管这种认识看似是从国家与个体两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意义进行框定,但从根本上来看,仍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弘扬层面的价值与意义。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对于社会成员个体而言,绝不仅仅是要使其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符的价值观念,更是要关注“人”本身,引领社会成员对生活本身进行新一轮的建构活动,进而使其生成与发展出一种“好生活”,推动广大社会成员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节自身的价值尺度,进而与生活世界发生一种现实的互动关系,推动社会成员重新建构个体的价值态度与生活信念。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现实挑战的问题,学界大致围绕以下几个维度展开讨论: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生活现实关联性的挑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面临着理论的长远性与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的冲突、理论的凝练性与日常生活的经验性的隔阂、理论的普遍性与日常生活的情境性的矛盾等困境[25]。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与政治说教上,缺乏与群众生产生活的结合,群众难以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自身的关联性,大大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吸引力[26]。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的挑战。有学者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路径较为单一,效果不够理想[27]。在传播过程中,学者们尤为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问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不够凝练,现有话语体系渗透力薄弱、边缘化危机出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广大群众日常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着契合度偏差等问题[28]。也有学者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过程,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存在着知行分裂的现象[29]。部分社会成员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等理性精神欠缺,公民理性思维缺失[30],崇拜物质利益,对精神哲思漠视[31]。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环境的挑战。有学者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社会背景,指出“多元文化背景下会出现价值目标虚无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出现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利益多元背景下出现的价值追求实用化,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培育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32]还有学者着眼于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变化的整体环境,指出目前存在的价值相对主义与不良社会风气阻碍了主流观念与价值的培育[33],导致人们价值观念混乱、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第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的挑战。就目前研究而言,学者们多关注高校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问题。有学者认为,生活化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课堂教学问题上,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教学理论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考评机制不尽合理等。”[3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目标偏离生活、教育内容疏离生活、教育过程背离生活、教育方法隔离生活的问题。具体体现为教育内容理论化,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化单一化倾向严重等问题[35]。

从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现实挑战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理论与生活的现实关联性、生活化过程、生活化环境等维度存在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可以说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在当代社会的所有挑战。但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现实挑战的认识大多数都是表象性的问题,而非本质性的剖析。事实上,在这一问题域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现阶段的当代中国,究竟是什么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哪个维度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是全球化、自媒体时代的环境变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的问题,抑或是社会成员个体心理结构与环境变化的问题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表象挑战下的根源进行阐释与挖掘,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路径探索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包括理论深化、过程完善、环境创设和培育优化等。

关于理论深化,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提升的根本就在于要从理论本身入手,从生活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理解[36]。还有学者指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与解读生活化的水平,“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加紧贴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在生活利益上的诉求。”[37]关于过程完善,有学者认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实现的现实基础来看,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38],“进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认知图式、情感认同和生活事件中”[39],“以更有效传播路径和教育方法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推进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认同。”[40]要“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强化新闻舆论宣传,提高社会法治水平,加强监督督查力度。”[41]在研究中,有学者着重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政策与制度,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实现共享发展,加强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提供制度保障。”[42] “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队伍,要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优秀的宣传推动者队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43],要提升理论研究队伍、意识形态思想传播队伍等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44]。聚焦到高校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社会成员利益需求有效对接、融入社会成员的生活情境,并在此基础上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向度[45]。关于环境创设,有学者認为,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公民利益意识高度觉醒的时代,从宏观角度着眼,“要以民生改善奠定人民大众价值观认同的物质基础,以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人民大众价值观情感认同。”[46]从微观角度着眼,则是要注重实践养成,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生活[47]。也有学者着眼于高校,提出要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培育校园文化主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48]。关于培育优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教育过程来看,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党政宣传部门要努力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阐释工作[49],要将党员干部作为重点,进行深度教育[50]。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有学者认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要源于生活、内容要融入生活、途径应贴近生活[51]。要实现价值观教育理念的彻底转换,促进价值观教育手段和内容的更新,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力图能够做到教育目标源于生活、教育内容融入生活、教育途径贴近生活[52]。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完善课堂教育体系,建构生活化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融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53],“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作用,开展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虚拟化生活。”[54]

通观梳理学界现有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生活化这一过程,提出了要优化培育、完善过程、创设环境等等改进措施,这种对策与路径或者是柔性的培育与环境营造,或者是方式方法的改进与优化,都侧重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过程进行改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不仅是操作层面的推进,更关涉到国家层面如何推进与个体层面如何建构两个重要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应突出国家顶层设计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重要性,强化国家政策、法治法规的建设与规范,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推进奠定基本依循并从财政、法律与制度等方面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从社会成员个体层面看,应突出对社会成员个体心理的优化,通过开展社会成员进行心理建设,建构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心理情境,优化其心理图式,使社会成员真正在实践与心理层面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四、结语

就现有研究成果而言,学者们已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内涵、意义、挑战、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基本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收效,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由于这一问题研究的起步较晚、研究时间较短,诸多内容有待深化和挖掘,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整体上来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研究应侧重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命题的深化。理论问题的厘清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基本前提。学界现有的研究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所关涉的一些重要理论命题,特别是基础性命题还有待进一步澄清。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本质内涵究竟为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有无作用规律及形成机理,主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有无接受规律等等,都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这一理论与现实交织命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澄明这些基础理论问题,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的前提性要求。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多元实践视角的拓展。在当前境遇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推进存在着一些瓶颈性问题,这些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甚至是市场经济初期并不存在,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时代要素的进一步变化,一些现实性问题才得以产生并发展。基于这一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研究更应该基于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拓宽研究视角,探究在不同的境遇与语境中如何有针对性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诸如探究自媒体时代、“互联网+”等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现实挑战,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所处的现实境遇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现实策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研究的理论视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一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重新落实它的生活世界之根,使生活世界本身获得深刻的价值自觉的过程和最终呈现的现实结果。一方面,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的社会背景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成员生活之间的互动性关联;另一方面,也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层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获得深刻的理论自觉与价值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并非是一个单向度的活动,而是由主体要素和实践要素交织构成并作用运行的系统工程。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关涉的人群复杂,领域众多,所以在具体落实时除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进行整体上的规划和部署外,还要从社会成员的重要生活领域,诸如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公共生活、网络生活等维度着眼,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具体要求。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既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并能够为人们的日常仪式和日常生活所接受的重要环节,也涵盖着建构和引领日常生活的环节,更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指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世界互构和互鉴的现实结果。

参考文献

[1]于俊如.生活化: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J].中国青年研究,2008(3):78.

[2][捷克]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M].傅小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2.

[3]贺来.现实生活世界[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74.

[4]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116.

[5]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建构[J].高教探索,2010(5):111.

[6]黄禧祯.生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教育范式[J].学术研究,2013(1):21.

[7]谷佳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契合[J].理论探讨,2009(3):120.

[8]杜向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生活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0(6):31.

[9]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19.

[10]任帅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意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命题引出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898.

[11]李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逻辑前提与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24.

[12]刘波.论社会主义核心價值体系生活化的逻辑理路与发展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2):53.

[13]柳礼泉,陈方芳.日常生活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1.

[14][21][22][33][38]张红霞,谭春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8,8,9,10,10.

[15]李辉、任美慧.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生活维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5.

[16][53]敖翔.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5(4):75,75.

[17]陈国荣.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6.

[18]沈建波.社会心态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3(9):49.

[19]陆攀.和谐社会视阈下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J].广西社会科学,2013(2):22.

[20]张东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9.

[23][51]李大健.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及实施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5):204,202.

[24][36]王天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传播机制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9):168,168.

[25][39]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1):39,39.

[26]卢黎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7.

[27]杨爱东,张爱淑.困境与出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

[28]张东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7.

[29][40][44]窦立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困境及其应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7,8,8.

[30]刘艳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问题和对策探论[J].理论导刊,2015(3):65.

[31]侯东,李宝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5(4):51.

[32]许海东,郑茸.沟通—参与—示范—养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机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6):38.

[34]何书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180.

[35]钟平燕,周丽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6):64.

[37]李桂梅,郑自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理论必然与实现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24.

[41]杨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与大众化路径选择[J].人民论坛,2015(3):215.

[42]唐恭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困境及消解途径[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6(3):39.

[43]雷青松.中国梦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析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3):89.

[45]苏景荣,叶荔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问题探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7):58.

[46]钟瑞添.文化多样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3):176.

[47]喻文德.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6(4):77.

[48]丁小丽,许立玲,张云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途径研究——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J].思想教育研究,2012(8):92.

[49]马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教育路径[J].沧桑,2014(6):204.

[50]侯美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6(20):28.

[52]李大健.生活化:高校人本德育的真谛[J].教育研究,2008(9):79.

[54]杜向民.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18.

[责任编辑:庞达]

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日趋社区化的进程, 幼儿园已成为社区内的一个有机成员, 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既明确地是为社区全体成员服务的, 又明显地受社区内全体成员及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社区内的人力, 物力及文化环境等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 对这一资源的认识和合理利用将对幼儿教育的进步以及幼儿园自身的生存与持续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社区内全体成员也因幼儿教育及其向社区开放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并受到开放了的幼儿园先进教育理念的积极推动和辐射。

这体现了当代幼儿园教育开放性的特点, 幼儿园在主动向社区开放的过程必须取得社区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与社区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互动关系, 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1 加大园区宣传力度, 普及教育互动理念

1.1 传播校园文化, 在社区中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幼儿园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社区的小环境, 幼儿园内优美的环境, 良好的师资素质, 活泼可爱孩子都可以成为社区精神文明的标志, 幼儿园要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展示宣传自身的独特风采, 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各项行为准则等, 不断加深社区各单位对当今幼教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增强社区服务教育的意识, 只有这样, 才能为园区良性互动奠定扎实的认知基础。

面对社区实际, 树立互利互惠式的教育互动观念。

社区内广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幼儿园要冲破自我封闭的教育格局, 大胆地走出去, 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社区中的多元教育资源, 把社区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阵地, 让幼儿融入到社区这个大环境中与之互动, 使幼儿在经历、尝试、发现、学习中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 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 促进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 幼儿园平时要主动深入社区了解各单位资源及其需求, 针对各单位的性质, 合理满足对方的物质需要, 互动才更有效。如, 幼儿园可根据对方的工作性质、需求为对方提供幼儿节目表演, 帮助布置宣传专刊, 定期向超市购买幼儿食品等, 合理满足了对方的物质需要, 这样也会得到对方热情的回报。我们要面向现实, 了解社区需求, 合理满足社区需求, 增强园区互动的物质需要前提, 树立园区之间互惠互利双向服务的互动观念。

2 建立园区联络机构, 促进教育互动制度化

实现幼儿园与社区教育互动, 双向服务, 同步发展, 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才能使园区互动行为由被动任务式向积极主动式转变。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 主动出击, 与社区各单位建立健全几项切实可行的互动制度。

(1) 组成互动联络机构:建立以社区妇委牵头, 幼儿园配合, 社区各单位参与的“社区幼儿教育委员会”, 商讨确定委员会的目标、职责、成员具体分工, 同时指派几位热心的群众当联络员, 使社区幼儿教育委员会成为沟通幼儿园与社区间的桥梁。

(2) 建立互动例会制度:社区幼儿教育委员会每学期可召开二次例会, 期初让社区了解幼儿园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研究确定本学期园区互动的计划, 与各单位联系的时间, 次数, 方案, 并具体布置工作, 期末进行总结, 听取园区互动工作汇报, 肯定并感谢社区为幼儿教育做出的努力, 同时听取各单位建议, 提出下学期的合作方向。

(3) 确定互动内容形式:幼儿园内部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教育辐射作用, 定期为社区提供幼教信息, 定期向社区开放幼儿园教育活动, 定期与社区开展联谊活动, 积极送教入户, 为社区提供招生优惠政策等, 幼儿园为社区提供的多种服务可形成幼儿园与社区互动的制度与条款, 向社区公布, 赢得社区的赞许与支持, 从而有效的开展互动。同时, 幼儿园可与社区签订合作的条款, 在幼儿园为社区提供便利的前提下, 要求社区各单位义务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帮助, 如开辟社区幼儿天地, 提供宣传幼教信息的场地, 协助幼儿园做好管理, 开通联络电话, 定期向幼儿开放参观地点等。

3 开发园区内容渠道, 增强教育互动效果

幼儿园与社区互动内容与渠道的单调, 局限了互动的效果。因此, 我们要主动开发园区合作的多种途径, 拓展园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3.1 开放幼儿园教育资源为社区服务

幼儿园内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园的教育资源, 实行与社区资源的共享, 为社区居民与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与服务, 这既能提高社区居民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与合作程度, 也能为幼儿园自身争取到充足的后备生源, 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每周固定向社区开放园所户外场地及玩具。 (2) 组织社区散居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一些教育活动或游戏活动。 (3) 幼儿园结合节日开展的六一庆祝会、运动会、迎新会等可向社区开放。 (4) 为社区居委会及一些社区单位提供会议、参观的场所。 (5) 开展一些与社区互动的活动, 如:玩具交流日、自制玩具展卖日等。以上这些活动, 可增进与社区居民的联系, 扩大受益范围, 使幼儿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3.2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教育服务

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 幼儿园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与之互动, 为教育教学服务。 (1) 参观:通过直接接触社区内的事物, 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 如:参观超市、小学等。 (2) 上门访谈:通过与社区内人员的语言交流,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3) 邀请社区人员来园配合教育:幼儿园要善于利用社区各单位人员的职业优势与兴趣优势来充实教育的力量, 如:请社区警务人员对幼儿进行交通知识教育等。 (4) 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到社区中实践, 在实践中增长眼界, 丰富生活经验, 如:去小学参加升旗仪式, 为社区公共场所捡纸屑、参加社区的喜庆表演活动等。 (5) 信件电话交往:幼儿园可以通过信件、电话与社区各单位交流, 互通需求、互寄本单位的资料、图片, 为教育提供物质服务。

3.3 在社区内设立幼儿教育互动阵地

幼儿园与社区建立了互动网络, 可以将幼儿家长学校延伸到社区中进行, 利用幼儿园专业人才优势, 在社区中定点设立幼教阵地, 在不影响园内正常工作秩序前提下, 积极组织教师在更大范围内作家教知识讲座, 进行科学育儿的宣传;开办幼儿教育咨询处, 解答社区居民关于幼儿教育的困惑与难题;布置幼教宣传栏、黑板报, 张贴早期教育的相关内容;配置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 丰富幼儿园网站中的育儿知识栏, 为社区提供幼教信息服务;开展育儿知识讨论赛、辩论赛;利用双休日, 送教入户等, 带给社区居民最新的育儿理念, 使育儿知识的学习成为社区居民闲暇活动的中心。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纲要》要求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开放性的特点, 幼儿园在主动向社区开放的过程必须取得社区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与社区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互动关系, 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幼儿园与社区间有效而主动的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就园区之间教育互动的理念宣传普及、机构制度建立、内容渠道开发这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形成对策。

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国学的定义与价值

1、定义

国学的含义在各界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不过从目前的学界来说, 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一般从广义方面来说, 国学可以说是一个国家中最为经典也是最有价值的精华所在, 国学以儒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为基础, 不仅包含了两汉时的经学、魏晋时的玄学、隋唐时期的佛学以及宋明时的理学, 还兼具了汉赋、唐诗宋词、六朝文、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历代史学等较为完整的文化和学术体系。因此可以说, 从古至今的所有教育中包含的天文地理以及琴、棋、书、画都是国学经典所创造出来的成就。而从狭义的方面来说, 国学指的只是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总称, 因此所有融入了国学文化的教育都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2、价值

在反复阅读和背诵国学经典后, 不仅能够使人的人文素养受到陶冶和熏陶, 甚至能够由此达到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效果。而且人们在学习国学文化的过程中, 还能够为自身的发展以及家庭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国学教育基础, 从而心存对于祖国悠久历史的敬慕之情, 并为国学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灵基础。

二、传统国学文化与社区教育有效融合的措施

1、加强广大居民的参与

在社区中开展国学文化教育的前提就是需要广大居民参与, 实现共同的学习和宣传, 实践和理论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社区的国学文化教育中最为突出的一项特点就是实践性。因此, 在进行社区国学教育的时候, 需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 并充分利用社区中有效的资源, 来研究和开展国学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活动, 而在实践的过程中, 只有学会运用创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来提高和加强社区的国学教育水平, 才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水平。

2、健全国学教育的体制

有关国学教育的机制以及体制的建立以及健全, 是确保社区国学文化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随着近年来社区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各级领导也越来越重视居民的素养、行为规范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因此只有充分落实贯彻制定出的社区国学教育工作, 召开有关社区国学教育的研讨会、交流会, 才能够确保示范课程的优质性, 在进行课程展示的过程中, 还可以组织相应的人员参与到教学评价中, 在共同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使得社区的国学文化教育顺利开展。

3、提供合理的组织机构

合理的组织机构, 不仅能够为社区国学文化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空间和平台, 还能够确保社区国学文化教育得到充分的落实。在组建相应的组织和机构的同时, 还需要明确相应的布置和实施细则, 从而确保活动能够得以落实, 在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时, 需要引起领导的充分重视, 并实现居民和家庭充分参与及配合, 才能够使社区国学文化的教育融入社区居民小区的生活中, 让社区的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良好的待人处事方式, 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在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 居民还能够从传统国学文化中感受到规则以及古典的美。

4、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

国学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健康发展少不了良好的环境, 而社区文化的建设是创建良好氛围的重要因素, 因此只有不断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 才能够使国学文化在社区教育中长久的发展下去。建设社区文化需要整合起社区内容的所资源, 并挖掘出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因此社区可以将社区文化作为特色, 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不仅对于社区文化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居民思想意识以及文化素养, 甚至在长期的发展中, 还能够将这些行为以及意识习惯传承下去, 形成巨大的影响力。

5、形成多样化的措施

措施的多样化是确保社区国学文化质量的重要前提, 因此在落实社区国学文化教育的时候, 应当以多样化的活动作为载体, 让居民们在活动中学习, 从而展现出教育的成果。如可以组织居民参加一些和传统国学文化相关的展览, 以及组织居民们进行经典国学作品的朗诵比赛, 从而培养居民的文化素养, 让居民们在了解传统国学文化的过程中兼具本土知识素养以及国际眼光、能力。

三、结论

随着国学文化在教育中的价值被发现和认识, 掀起了一股国学教育的热潮, 这也是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规律。经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 而教育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才能够在社会中体现出时代价值, 如果教育内容与时代相背离, 不仅会失去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甚至还可能被视作糟粕剔除出时代的发展。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国学文化能够重新与教育相融合, 不仅是因为国学适应社会的发展, 也是因为自身的价值重新被发现。

摘要: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提升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方式, 缺少了文化品位的城市也就缺少了生机与活力, 而国学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有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传承下来的历史积淀,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基。本文分析了国学的作用, 并研究了传统国学文化与社区教育有效融合的措施。

关键词:国学文化,社区教育,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罗晓庆, 赵清.陈丽.重塑学习国学礼仪的文化氛围[J].中国西部, 2015 (2) :88-90.

[2] 李淳.弘扬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晋、豫、鲁、冀、陕“国学热”调查[J].前进, 2015 (1) :35-38.

高等教育与社区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药物治疗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1.1药物治疗的心理护理

肺结核病程较长,糖尿病又是终身性疾病,两者相互影响可大幅度延长治疗时间,见效慢,病情时常反复发作。 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程度不同常表现出悲观、 忧郁、恐惧等不同的心理反应。 而不良的心理和生活态度对身体的康复和机体免疫力功能会产生负面影响[2]。 加强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不适与想法,给予适时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当病情好转时及时让患者知晓,以增强患者自信心,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

1.2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

经常有一些病人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但疗效甚微。 追问其病史及用药情况后发现病人未遵医嘱用药,或减量或自行停药,甚至换用其他药物。 这表明,病人对于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其疗效亦较不满意,因此促进病人在使用药物时增强遵医行为甚为必要。 因此,患者每次用药都必须在医护人员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因故未用药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按医嘱规律用药。

1要使患者掌握准确注射胰岛素和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和技能,教会病人如何进行药物皮下注射后的观察,让患者了解低血糖的特殊症状和处理方法。2因抗痨治疗疗程长,病人必须坚持规律全程服药,巩固疗效, 防止产生耐药,以免导致治疗失败。 在社区护理实践活动中,要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结核病的特点,使其懂得坚持用药的重要性。3运动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 改善血液循环,帮助肌肉保持弹性,同时减轻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达到控制体质量,保持良好状态的目的,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可进行散步、做简单家务、 打太极拳等轻量级运动,以不感到疲乏为宜。

2抗痨药物应用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药物对结核病的控制起决定作用,临床上采用早期、 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达到有效控制结核病,减少复发的目的。 由于抗结核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应加强患者抗结核药副作用知识教育,注意保肝治疗。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予以及时处理,定期复查肝功、血尿常规等。

2.1抗痨药物不良反应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同时接受抗痨和降糖治疗, 加重了抗痨药物的不良反应。 能否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予以恰当的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护士应向患者介绍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表现,加强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患者自查能力,从而更准确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予以相应处理,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常见抗痨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见表1。

2.2抗痨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

INH可干扰正常的糖代谢,使尿糖增加,血糖升高, 并加重末梢神经炎;RFP可促进肝微粒体酶对磺脲类药物的代谢失活,从而影响降糖效果等[2]。 嘱患者在服用抗痨药物的同时注意监测血糖。

2.3抗痨药物坚持服用的重要性

强调规律、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不规律用药或过早停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遵医行为,严格控制血糖及合理进行抗痨治疗,有利于彻底治愈肺结核,控制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2.4临床症状观察与护理

合并糖尿病后可降低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治疗病程比较长。 呼吸系统症状明显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为了使结核病情尽快得到有效控制,在结核化疗前先对患者进行痰涂片检查。 结核病患者在服用抗结核化疗中对结核病的控制起决定性作用。 对活动性结核的化疗必须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在化疗中要进行监督管理:如服用利福平并观察肝脏、肝功能有无改变、皮肤有无黄染、恶心、呕吐症状,服用对氨水氧酸胃部有不适感,服用吡嗪酰胺周身关节有无疼痛感觉,服用异烟肼有无耳鸣症状,硫酸阿卡米星静脉给药,此药有一定肾毒性反应,用药前常规化验。 即在治疗期间要严格监测病情变化。

3胰岛素应用的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肺结核的治疗成败与血糖的控制程度有关,若血糖控制不良,抗结核药物常常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从而使结核病的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成为复发耐药病例[4]。 部分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基于此,应当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及时的观察,及时解决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

3.1胰岛素的选择

血糖的波动会导致肺结核加重,控制好血糖对肺结核的治疗至关重要。应及时使用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胰岛素按作用时间分为速效、短效、 中效、长效、预混五种,由于各自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不一样,注射前一定要认真查对,以免弄错。

3.2注射部位选择

首选腹部,按顺序轮换注射,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致脂肪萎缩,腹部对胰岛素吸收速度均衡,可防止血糖波动过大,腹部较其他部位活动量小,可减少运动对胰岛素吸收速度的干扰,腹壁注射可选面积大,患者自行注射方便,是胰岛素注射的理想部位。 在选择部位时, 应考虑到其他因素对胰岛素的影响,如运动、按摩、日光浴、热水浴等可增加局部血流,使胰岛素吸收速度加快,故在病人运动前或运动时,应避免该部位注射,以免引起低血糖。

3.3胰岛素注射笔的使用

严格遵守专人专笔,一种笔芯一支笔的使用原则, 以防疾病传播及不同类型胰岛素间药物剂量的影响, 患者及家属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会自行操作,掌握正确注射方法,特别要嘱咐患者注射后15~30 min内进餐,注射后也要注意观察,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由于胰岛素注射笔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剂量准确、注射无痛,已被日益增多的患者所接受。

3.4用药反应观察与护理

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常有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昏、恶心及饥饿感视物不清等症状,以上症状应引起患者重视。

3.5低血糖防治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当胰岛素注射过量,未按时进餐或进餐量过少,运动过量等均可发生低血糖反应,告知患者若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出汗、伴有饥饿感等表现,立即救治。首先使病人平卧、给氧,轻者可口服果汁或糖水,重者无法口服时静脉补充,可静脉推注20~40 m L 50%葡萄糖,指导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糖果、糖尿病登记卡,以防不测。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类型的并发症,肺结核就是其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5]。 糖尿病影响下患者体内糖代谢的紊乱将导致结核菌的生长与繁殖速度加快,从而促进结核病的快速蔓延, 而患者肺结核感染症状的加重也会导致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关系更为复杂。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下两种病情相互影响,导致病情发展迅速,治疗难度较大[6]。 在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关键,系统科学的护理对策也有重要价值。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护理难度较大,护理要求提高, 其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主动性和病情程度。 通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药物治疗的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了解有关肺结核、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主动规律服药,了解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定期复查,建立了患者对疾病积极的应对状态,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社区护士要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在应用抗痨药物过程中,要开展抗痨药物不良反应、抗痨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抗痨药物坚持服用的重要性和临床症状观察与护理,做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在应用胰岛素过程中,要正确选择胰岛素制剂和注射部位,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笔,学会用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和低血糖防治,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建立患者对疾病积极应对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情感教育与舞蹈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生活教育与幼儿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