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困境分析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7

财务困境分析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优势

(一)提高企业发展竞争力

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科学、有效结合,可以帮助企业根据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预先制定科学、恰当的发展方案。为企业健康、可持续运用发展提供充足支撑,促使企业发展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降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

在现代企业运行过程中,将会计工作划分了多个模块。过于复杂的会计工作部门组成,不仅导致会计管理成本急剧上升,而且制约了会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而通过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结合,可以简化企业会计工作框架及流程。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困境及对策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融合困境及对策

一方面,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在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向外界呈递不真实信息。上述问题的出现,导致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不足,以会计信息为依据的管理会计工具决策也缺乏一定实际应用价值。制约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交融结合。

另一方面,基于企业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决策作用,其具有突出的竞争性、排他性。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交融结合,必须将局部管理会计信息向公共开放。此时若不慎将企业战略决策方面管理信息公开,就会导致企业发展策略受到影响。考虑到上述情况,多数企业拒绝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进行交融结合。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可从IT视角入手。借助由数据仓库、数据分析、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组成的商业智能系统,集成不同来源信息组合。在将订单、交易账目、库存等数据转化为知识之后,利用商业智能业务经营决策辅助作用。配合联机分析处理工具,在用户层面,集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并设置安全识别屏障,保证内部会计信息的有效、安全融合。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制度融合困境及对策

一方面,在现阶段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仍然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现阶段在我国内部还没有完整、系统、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也没有整体性研究结论及制度准则,制约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程度、效果提升。另一方面,在经济不断发展进程中,各种各样的会计学术、实务团体机构在我国会计界不断涌现。但是上述结构缺乏一定研究指导能力,无法在规范管理会计人员工作、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

针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制度方面的融合困境,企业可首先对内部会计体系进行适当完善。在法律及会计准则的约束下,提升管理型会计、财务型会计完整性,为两者交融结合奠定基础。随后企业可设置标准一体化会计计量方式。综合采用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可变现净增值法,促使实际经济活动中成本核算标准得到充分满足,以形成更加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交融结合框架。最后,企业可对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者差异性进行分析。结合自身业务经营发展情况,制定与自身发展战略需求及经营模式相符的财务管理机构。保证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过程顺利进行。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人员融合困境及对策

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对企业管理者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及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企业管理者过分注重自身管理职能,没有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实际作用,也没有在内部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阻碍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促使两者信息判断、决策、沟通、分析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交汇,对内部工作人员管理能力、财务分析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财务从业者需要根据自身专业素养分析企业外部经营环境。而现阶段企业内多数会计人员缺乏综合会计管理能力,制约了企业财务经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针对人员导致的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困境,企业可首先组织内部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学习,开展广泛宣传指导工作。从思想层面入手,提高会计从业人员思想高度,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提供思想支撑。随后企业可在更新财务从业人员知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需要,聘用会计知识及技能熟练、经济市场敏感性强的高端技术性人才。同时企业可结合阶段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需要,制定更加详细的奖惩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并定期表彰表现突出的会计人员,督促内部人员不断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决策有用性成为企业会计核心功能。而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是企业会计核心功能实现的主要途径。因此,企业内相关人员应明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在自身发展竞争力提升、运营管理成本下降方面的优势,针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信息层面、制度层面、人员层面的融合困境,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保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过程顺利进行。

摘要:我国会计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市场经济社会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为提高会计专业优势,本文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为入手点,阐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可行性及优势。并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困境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胡峻铭.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可行性及优势[J].财会学习,2018,(10):111-111.

财务困境分析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一) 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目前, 很多的高校在资金上使用情况不太明确, 为此, 高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都是使用增量的预算方式, 这种方法不太科学、合理, 无法将支出的比例做到有效化, 造成了高校在扩张上很盲目, 资金的应用率有所下降。

(二) 预算执行的评价和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 很多的高校进行财务预算任务下达后, 在预算的执行评价和审计工作上没有加以关注, 同时监管和绩效考核也不健全, 造成了预算有超支的问题, 此时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措施采取惩罚等, 必然给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另外, 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主要有:年初的争预算、年中加预算、年末的超预算。与此同时, 在预算追加上十分明显, 任意的调整造成了高校的财务预算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三) 预算编制程序不明确

进行具体的预算操作过程中, 很多的高校在利用预算编制程序上不太明确, 有的会让程序出现倒置的问题, 这些问题给高校在预算经费上和高校的实际经济情况都造成了不利, 出现了上级在批复项目上完成不了。一般情况下, 高校在进行预算过程中, 需要各个部门要将下一年度的经费预算计划有所呈现, 同时高校的财务部门首先要针对经费采取分析和计划, 然后安排每个部门的年度总预算经费, 最后高校的校长办公室才能上报给上级。

(四) 高校财务赤字预算

进行实践的过程中, 由于高校的各个部门在经费的使用上没有做到及时和准确, 同时之前的经费也出现了赤字, 学校财务在收支上有不平衡的问题, 给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 我国在教育事业上非常关注, 在资金的投入上逐年增长, 但是由于投资的结构, 出现了高校在资金的使用上无法满足的情况。

(五) 编制的内容不全面

高校的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主要是以为高校在综合预算过程中, 所有的支出好收入没有统一化和标准化, 同时高校的资金在渠道上呈现了多元化, 给财务预算的整体工作造成了不切实际, 无法做到有效地监管, 高校的经济体系受到破坏, 其中关键的支出预算在明细上没有规范化, 收入的预算不全面等, 支出预算没有统一化造成了无法进行预算和量化。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 构建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

传统的预算编制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 为此, 就需要将预算编制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 新型的管理体制将预算的方法进行了完善, 同时将预算编制的评价和审计做到了合理化, 针对预算的考核做出了调整, 形成了系统的管理制度, 让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到了分级去管理, 统一去领导的目的。

(二) 预算管理的思想要有所创新

1. 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发是让投入的资金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效果, 能够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正产运行。和传统的增量预算法相比较, 零基预算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具备很高的科学性, 在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 高校投入的大量资金能够更好地体现。

2. 平衡预算

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 财务的支出和负债的实际情况要想采取有效的管控, 就需要收支平衡。与此同时, 高校的财务工作要将财务预算的时间做到合理和科学化, 才能确保量出和负债能够实现统一。

(三) 预算审批和预算评价的监督体系要完善

1. 审计部门要发挥出审计监管的力度

在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 需要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 才能让高校中年度预算执行的审计制定做到位。在高校的经费预算绩效中, 预算经费的绩效评估机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起到了约束的作用。与此同时, 进行构建高校内部预算评价机制过程中, 要将审计工作有所展示, 同时预算的监督工作要强化, 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全面的评价, 才能让预算管理工作更好的实施, 预算超支的问题有所下降。

2. 构建会计委派制

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 高校要建立财经的小组, 将基层的各种财务收支问题进行仔细的核算和监督, 更好的完成预算审核工作。另外, 高校中会有投资活动以及规划过程中要采取分析, 做到民主的监督。

(四) 做到信息化管理

目前, 信息技术的进步,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信息化被大众所接受。在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中, 信息化技术不仅让预算工作更加便捷, 同时信息的各项数据更加准确和到位。为此, 在高校的财务预算过程中, 要科学、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技术, 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另外, 信息技术在发展中, 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让工作效率上升。进行预算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 让高校的财务资金做到了合理的配置, 预算工作更加明确。

(五) 预算执行绩效考评制度的完善和构建

在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 绩效考评主要是预算执行评价和考核。其中预算执行评价是针对高校中的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和各种效益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价工作, 给预算考核提供资料参考。预算考核是针对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的一种考核机制。

结语

综合所述, 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 预算管理是重要的构成因素, 不仅仅是管理工作的体现, 同时是高校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展示。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预算管理工作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同时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在管控要加大力度, 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保障, 更好的发展。

摘要:在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预算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高校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预算管理是否合理所决定的。但是, 在新形势的背景下, 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 要采取分析和总结, 其中高校预算管理过程中有预算编制的方法不合理, 编制的内容没有系统化, 预算执行中的评价和审计工作等方面。本文将针对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采取分析, 同时提出相应的措施, 给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资源配置,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 杜欣.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 2017.

[2] 王烨.C高校预算管理改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 2017.

财务困境分析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从“经营业绩观”和“权益价值观”两个视角考察1998-2009年度沪深股市A股中西部地区的33家ST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状况。结果发现,财务困境期间,企业的经营业绩改善了,但企业的权益平均市场价值降低了18.96%,经市场调整后权益平均市场价值降低了36.76%,即权益投资者承担了36.76%的财务困境成本。

[关键词] 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度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01. 005

一、财务困境的界定

Beaver(1966)认为,当企业出现破产、无力偿债和支付优先股股利、银行透支等情况时就可以认定企业已经陷入财务困境。Deakin(1972)则认为财务困境“仅包含已经历破产、无力偿债或为债权人利益而进行清算的公司”。Altman(1993)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财务困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多种情况,主要为:破产、失败、无力偿还债务和违约等。而在我国,根据已有的证券监管制度,很多研究财务困境问题的专家将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ST)视为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本文沿用国内学者对财务困境的界定,将上市公司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ST,包括*ST)作为界定财务困境的标志。

二、财务困境成本概述

一般认为,公司从陷入财务困境到解除财务困境这一段时间内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所谓的财务困境成本(Financial Distress Cost)。对于财务困境成本的早期研究,使用的都是“破产成本”的概念。1967年,Baxter最早将财务困境(破产)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破产时发生的支付给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费用,法庭指定的重组委员会支出以及经理人员处理破产事务损失的时间价值。间接成本包括销售和利润的损失,以及由于获取外部融资难度加大而增加的筹资成本等。

与间接财务困境成本相比,直接财务困境成本的度量相对简单。Warner在1977发表的“破产成本:一些证据”一文中,选取了11家破产的铁路公司为样本测度财务困境(破产)的直接成本。Warner发现,在平均意义上破产成本仅占破产之前第七年企业市场价值的1%,即使到了破产申请日,这一比率也只是上升到5.3%。因此他得出了破产成本无足轻重的结论。但Warner的研究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行业选择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铁路行业存在着进入壁垒,铁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机会要小于其他行业;其二是样本量太小;其三是没有考察财务困境的间接成本。

最早对财务困境间接成本进行计量的是Altman(1984)。他在“破产成本问题的进一步实证考察”一文中,创造性地运用回归技术和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两种估计方法,以超常(未预期到)的利润损失度量破产所带来的间接成本。他在对1970-1978年破产的12家零售企业和7家工业企业的研究后发现,在破产前一年,破产成本最高的占企业价值的34%,在破产前三年平均破产成本占公司价值的11%~17%。Andrade和Kaplan(1998)以美国31宗陷入财务困境的高杠杆公司为样本,发现财务困境成本约占企业价值的10%~20%,最保守的估计也不超过23%。

在我国,对财务困境成本问题研究较多的学者是吴世农、章之旺等人。吴世农、章之旺(2005)以1998-2002年间沪深股市40家ST摘帽公司为样本,从“经营业绩观”和“权益价值观”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结果发现,企业经行业调整之后的平均主营业绩有所增长,但经过市场调整之后的权益市场价值平均下降了2.04%,即投资者平均承担了2.04%的财务困境成本。

三、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借鉴高鸿桢(2005)关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划分方法,这里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广西、云南和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1998-2009年度被特别处理(包括ST和*ST),且在2010年9月30日前摘帽的西部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为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本文对ST(*ST)公司进行了以下筛选。首先,为确保样本公司的确是由财务困境引起的特别处理,限定以下两个条件,要求满足其一: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显示净利润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即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符合以上条件的共计49家。其次,对于通过重大重组行为解除ST,且其所属行业发生变更,造成财务困境前后期经营业绩不可比的这类公司,本文也予以剔除。最后,获得实际有效样本公司33家。一般来说,ST的实施和解除在时间上滞后于相应的会计年度,所以本文界定财务困境开始年度(t0)为ST前一年,财务困境解除年度(t1)为摘帽的前一年,而财务困境前一年度(t-1)为ST前二年。本文的数据来自清华金融研究数据库(THFD)。

四、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的度量

1.财务困境对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要研究财务困境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如何选择衡量经营业绩的指标以及对业绩指标做何调整是问题的关键。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借鉴我国学者吴世农、章之旺的思路,本文选取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原因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和投资收益相对于主营业务利润更容易被财务困境企业操纵;第二,主营业务利润更能反映一个企业基本的、持续的盈利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而财务困境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可以通过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变化的分析来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由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变化来表示,公式为:

式中,PER代表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 t代表年度,分别取值0和1,i为第i个样本企业,i取值1~33。

通常情况下,行业经营业绩都会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当企业所处的行业面临不景气的经济状况时,单个企业的业绩一般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更准确地分析财务困境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必须剔除行业经济状况的影响。本文对财务困境前后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变化用同期的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变化进行调整,调整公式如下:

式中,IPER为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

先计算样本企业财务困境年度前后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变化,然后再用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变化进行调整,最后得出财务困境企业调整前后主营业务利润率分时段变化的平均值(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企业从财务困境前一年到财务困境开始年度,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平均上升了0.491倍,经行业调整之后主营业务利润率平均上升0.486倍;从财务困境开始年度到财务困境解除年度,行业调整前后主营业务利润率分别增长了0.535倍和0.544倍,对比前期,主营业务利润率在短期内有所增长。而从财务困境前一年到财务困境解除年度,整个财务困境期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增长了1.005倍,行业调整后主营业务利润率增长了1.029倍。由此可见,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企业财务困境期间经营业绩明显好转,这也证实了Jensen财务困境收益的假说。

2.财务困境对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权益价值的影响

以上研究了财务困境对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而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最终会对企业的价值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对于上市公司,企业价值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的权益市场价值。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财务困境前后企业权益市场价值的变化来得出财务困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即财务困境成本。这里定义财务困境成本(FDC)为财务困境解除年年末权益市场价值与财务困境前一年年末权益市场价值之差除以财务困境前一年年末权益市场价值。公式为:

式中,MVE为年末权益市场价值,t代表年度,分别取值0和1,i为第i个样本企业,i取值1~33。

扣除行业经济状况变动的影响,即经行业调整之后的公式为:

式中,IMVE为行业年末权益市场价值。

按照上面的公式,对样本公司财务困境前后各期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企业从财务困境前一年到财务困境开始年度,企业年末权益市场价值下降了9.21%,经市场调整之后为15.71%;从财务困境开始年度到财务困境解除年度,企业年末权益市场价值下降了13.73%,行业调整之后为28.78%; 而对于整个财务困境期间,企业的年末权益市场价值降低了18.96%,经行业调整之后为36.78%。这说明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企业在财务困境期间权益市场价值明显下降,即权益投资者承担了财务困境成本。

五、研究结论

经过上述研究发现,对于我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而言:(1)从陷入财务困境之前到解除财务困境之后,企业经行业调整之后的平均经营业绩分别增长了0.486倍、0.544倍、1.029倍,而年末平均权益市场价值分别下降了15.71%、28.78%、36.78%;(2)从经营业绩的角度看,财务困境存在正向的积极作用,但从权益投资者的角度看,企业平均权益市场价值明显下降,即权益投资者承担了财务困境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吕长江,韩慧博.财务困境、财务困境间接成本与公司业绩[J].南开管理评论,2004(3):80-85.

[2]吴世农,章之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5(3):101-105.

财务困境分析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互联网金融犯罪是互联网时代的衍生品。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业态分析与犯罪厘定的同时,应对其犯罪对象日趋网络化高度警惕;诚然刑法对互联网金融犯罪治理存在多重困境,但也应该坚持宽严相济的刑法理念,顺应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尽快建立立体化防控体系,着力实现互联网金融合规有序,并推进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刑法防控;应然走向

互联网席卷全球,为金融业的蓬勃生长提供机遇与平台,并孕育出互联网金融这一区别于传统金融的全新领域。它整合了传统金融业务,借助互联网虚拟平台进行交易,推动商业银行等机构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犯罪也呈现出高发态势。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与监管的缺失使得犯罪有了生存空间,危及社会经济秩序。刑法如何防控和治理互联网金融犯罪对于行业健康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业态分析及犯罪模型界定

(一)互联网金融犯罪之本质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本质仍然为金融业,但却不是二者的简单叠加。互联网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平台整合与盘活传统金融运作模式,推动金融业脱离传统媒介,从而进行高效金融活动。我国官方文件对互联网金融做了这样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①”,主要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事实上,真正越过互联网犯罪红线的大多是金融业务而非互联网业务。第一,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目标仍是实现资金流通,互联网的介入仅是加速整个运作过程。第二,剥开互联网金融的外壳,变革的在行业技术而不在金融实质。第三,虽然互联网的介入使得传统金融犯罪网络异化,但刑法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规制并未超越金融监管的范畴。

(二)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网络犯罪特征

网络虚拟空间改变了整个犯罪行为赖以存在的基础,包括互联网提供的广泛的交易主体、虚拟化的交易财产、快捷方便的交易时间等。首先,互联网金融“货币无纸化”使得电子支付盛行,极大冲击了金融形态;其次互联网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等处理,隐蔽性、科技性、智能性高,一旦遭受损失,受众群体广,经济损失大;最后,失去银行等机构的中介,通过网络直接达成供需匹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交易方便快捷的同时降低了犯罪成本。

由于刑法制定先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故目前刑法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制多是对于传统金融行业而言。互联网金融犯罪大体可分两类,一是涉及到经营资质的准入,即将不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刑事处罚,以期金融主体的规范,从源头控制金融安全;此类犯罪往往表现在未解决从业资质和门槛问题而从事该类金融活动,国家机构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设立法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违规筹集资金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平台违规吸收资金可能构成非法集资罪等,此类行为构成犯罪之前提是违反金融法规,刑法作为行政法规范的后盾,动用刑罚手段惩治违法行为。二是关乎经营方式类,即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非法手段完成金融犯罪,刑法通过对于互联网的规制达到避免金融风险目的。网络社区将交易全程线上化,当互联网金融平台明知他人持非法资金仍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时,已脚踩犯罪的红线;在互联网日常运营中,账户留存特定数额资金,中国人民银行将此类资金称备付金。②如若互联网金融机构主观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并付诸客观上侵占、窃取等行为,职务犯罪应运而生;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掌握大量投资方与消费方的个人信息,一旦保护不当,极有可能诱发违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事风险。

二、刑法治理互联网金融犯罪之困境

(一)互联网金融业飞速发展对刑法稳定性的动摇

互联网金融行业不仅要防控传统金融已存在的各种风险,还需随时应对与传统金融业全然不同的挑战:互联网金融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但随之而来的数据传输问题、病毒肆虐等因素,随时可能给互联网金融致命一击;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使得大量民众参与到金融交易中来,金融消费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群体性经济犯罪案件日趋增多。我国从1983年已对互联网犯罪着手相关规制到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出台表明国家整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决心与投入。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对现有互联网交易双方权责规定不明,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速度远赶不上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更迭。在互联网与金融水乳交融的今日,刑法应避免滞后性,让渡部分稳定性,及时修订相关条文。

同时国家在运用刑法手段进行干预时应适度。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诸类经营资质不适格罪名,国家出于保护金融市场秩序的初衷,将其从行政犯的层面上升到犯罪,很有可能会挤压互联网金融行业生存空间,扼杀互联网金融前进的积极性。既要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常发展,又要惩治借助互联网金融实施违法行为,刑法在罪名设置和罪状表述上责任愈显重大。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伴随着风险积累和释放问题

互联网金融起步晚发展快。必须承认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在加快市场资金流动,激发闲置财产活力,冲击传统行业僵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近年互联网金融平台大量涌现暗藏危机。相当部分平台存在起步低,管理乱,稳定差的缺陷。具体来看,风险可分为刑事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刑事风险既包括对于突破金融管制的类型的业务型刑事風险,还包括利用互联网平台作为犯罪途径的工具型刑事风险。主要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信用风险是主要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产生。征信体系不完善的环境造成不同交易主体间信息不透明,给信用违约滋生提供了犯罪的土壤。互联网金融的众筹以及P2P业务目标群体多为中小微企业,其发展潜力有限,不确定因素诸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一旦经营不善或者破产,风险极易转嫁给互联网金融行业。

(三)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审理难度较大

尽管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本质还是金融犯罪,但由于借助了互联网平台这一特殊主体,各种因素相互交错。这不仅会影响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认定,也会影响刑事司法程序的进程。举互联网金融犯罪管辖为例,互联网金融犯罪往往不拘泥于某一地域,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群体、使用的计算机服务器可能遍布大江南北,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分散性。立案管辖、侦查取证、涉案财务处置等问题接踵而来。无论是互联网还是金融领域,都具有较强专业性,需要计算机及金融等专门人才进行调查。如若发生错误,可能影响司法权威与公信。种种因素不利于国家有效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也呼唤着实体法和程序法进一步动作。

三、互联网金融刑法防控的应然走向

(一)互联网金融刑法防控需明确理念

1.行政法先行与刑法谦抑性的结合

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股权众筹,突破传统行业的壁垒和管制早已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共识。金融工商界的行政管理模式境地尴尬,不加控制,风险激增形成现实危害;不当管制,又会掐住行业发展的苗头。事实上,在《图解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早有政策说明,“鼓励大于约束,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故而国家在进行刑法防控时,避免轻易给互联网金融活动扣上违法的帽子。如若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主观上并无侵害他人法益的故意,客观上未造成第三人财产事实损失,大可让行政法先行,为刑事法的克制与谦抑做好铺垫。这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现实发展的诉求,也是避免过高立法成本的应有之义。

2.贯彻刑法宽严相济的刑事原则

互联网金融行业涉及到民众生活方方面面,有着最旺盛的生命力和最广泛的参与度。但部分企业为了高利润冒险激进,存在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游走在合乎金融政策法律的边缘。这对金融大环境提出要求:促使金融体系尊重市场规律推陈出新。考虑到互联网金融疏通市场经脉,为中小企业注入维持生产发展必需的资金等正面影响:当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当业务偶涉刑事风险时,尽量宽和以待;而对庞氏骗局、洗钱诈骗一类犯罪,刑法应该及时强硬介入。总之,民事、行政手段能防控解决的问题,绝不轻易运用刑法制裁;只有违法行为而无危害后果的业务慎重纳入刑法范畴;在处理时也要关注各方利益的平衡。

3.个人利益的保护优先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利益

最广泛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主体是普通民众,普遍缺乏专业知识。换言之,互联网公司有着众多客户,背后或有风投公司的支撑和暂时的资金池抵御风险,其面临的现实问题仅在于公司盈利状况;而大量散户不损失则已,一损失即是真金白银,面临的风险指数最高,现实性最强。同时,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不会主动披露自身财务经营状况,客户了解多来源于公司的业务人员;反之客户的身份证信息、婚姻状况、财产状况不仅要悉数提交,还有可能被不法公司加以利用。基于此,对个人合法权益的刑法保护应前置。

(二)互联网金融犯罪刑罚的完善

我国的刑罚制度分为主刑和附加刑,附加刑中又包含财产刑和资格刑。互联网金融大多是经济犯罪,相比于传统的故意伤害、拐卖人口等犯罪道德苛责度较低。但天然追逐暴利的特性助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打压其现实经济利益更有针对性,故更应让财产刑发挥作用。我国刑法对于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罚规定主要侧重于对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剥夺,忽略了财产刑的并重。2015年9月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将除了刑法第291条外的互联网犯罪,均设立了“并处或单处罚金”的规定,承担者也增设了“单位”这一主体。但对于财产刑的具体规定还有相当完善空间。如罚金计算的细化问题,单位或是自然人承担罚金问题等,避免刑罚效果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有着相应准入门槛,除却使用财产刑外,还应用资格刑限制罪犯的从业资格。我国目前的资格刑只适用个人而无单位,单位犯罪时完全可以将财产刑转移给个人,起不到威慑力。事实上,我国《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中均对违反法规者有明确的从业资格限制。刑法作为各部门法的守护神,应博采众长,对现有资格刑进行改革,扩充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并在运用资格刑的同时,根据案件大小性质进行程度不同地使用。

四、结语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正在愈来愈合规的道路上前进。具体到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正确的理念必不可少:“刑法安定性的最高价值,保障法的法体系地位和司法法的本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指望刑法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③在不阻碍互联网金融经济正常发展前提下,立法和刑罚同步完善,最大限度激发刑法的作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只有通过自律与他律结合,事前法与事后法结合、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相结合,才能构筑惩防兼顾的综合治理体系。④

注释

①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5-07-18.http://www.gov.cn/xinwen/2015-07/18/content_2899360.htm

②《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2013年6月7日

③何荣功.经济自由与经济刑法正当性的体系思考[J].法学评论,2014(6).

④高媛.互联网金融犯罪刑法治理的完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8(1).

参考文献

[1]高媛.互联网金融犯罪刑法治理的完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1):95-101+142-143.

[2]陈伟,蔡荣.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路径选择与展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7(05):104-111.

[3]刘宪权.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刑事风险及责任边界[J].环球法律评论,2016,38(05):78-91.

[4]王铼,姜先良,宋宇.互联网金融犯罪和刑法干预机理分析[J].中国检察官,2016(05):12-16.

[5]魏曉娜.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J].法学研究,2015,37(04):86-104.

[6]黄晓亮.第三方支付风险的刑法防控[J].法学,2015(06):103-110.

[7]傅跃建,傅俊梅.互联网金融犯罪及刑事救济路径[J].法治研究,2014(11):17-23.

[8]刘宪权.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J].法学家,2014(05):77-91+178.

财务困境分析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当前财务管理在国内民办高校中突出的问题

(一) 财务管理理念的转换困境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民办社会大学被允许招生并成为民办普通高校;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 经历了2013年、2016年两次修订。新法为营利性学校确立了法律保障, 即学校可以按企业来运作, 将来可上市亦可融资, 打通了金融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通道, 为学院发展提供了源泉;同时, 办学结余可分配性, 为举办者提供了强劲的办学动力。然而对非营利性高校的政策支持, 两种模式下的民办高校都寻找到了提高办学质量的动力与保障。教育的基础是财力, 没有财力的支撑, 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大学。但只有学院自身不断壮大, 才能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即不能摒弃办学公益性, 也不可缺乏企业效益理念, 如何平衡好二者关系, 也就对财务管理者提出了要求。

(二) 现有政策下的融资困境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已于2017年9月1日实施, 营利性民办高校已随之诞生, 这里的“营利性”笔者认为并未改变高校教育的公益性, 而更注重强调学校资产产权的明晰化;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政策支持更倾向公办, 营利性民办高校更侧重于市场调节。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担保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 这无疑使新设营利性民办高校及其举办者的资金筹措依旧举步维艰。

“求异、求新、求变”是民办院校的生存之根本, 做到“企业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能交流”是发展之基石, 这都将投入大量的资金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 从办学硬件的提升到科研的投入都离不开资金支持, 运用学院自身资源融资难的困境仍待突破。

(三) 业财融合下的人才困境

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对财务人员要求中, 提到“财务如果不懂业务, 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 “称职的CFO应随时可以接任CEO”。新形势下的财务人员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业财融合已不是新鲜词。实际工作中, 由“账房先生”向管理型会计转型, 将“方法派”与“理论派”有机结合, 都使得财务人应走出办公室, 主动融入业务, 参与企业的未来规划。尤其高校业务涉及后勤、教学、科研等, 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对业财融合的实施带来了很大难度。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主义在学校发展的阶段顺势而生, 这就使得利己主义出现, 一旦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将造成人才流失或在职人员自我提升动力不足。

(四) 缺乏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

国内民办高校的领导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工作认识不够, 具有局限性, 在对高校进行建设规划时, 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与学校的布局, 使得一些公共设施缺乏合理的布局,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准确判断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 未能合理预计资金的需求, 这就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同时, 民办高校管理层的流动性, 导致短期效益现象严重, 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五) 信息共享的建设困境

财务管理应是贯穿整个产业链的所有环节, 是所有业务的最终体现, 也是业务最前端的指挥棒。以对于办学更为自主的营利性民办高校为例, 投资规模、建设周期、招生人数、学费制定、成本控制等等紧密联系, 其中也包含了办学理念与特色化打造的投入等与财务间接相关模块, 既要满足市场化竞争, 也要支撑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信息化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对高校的财务工作的重要程度也就不言而喻, 但自数字校园到目前倡导的智慧校园, 大多数院校尚在路上, 信息“孤岛化”是目前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这也削弱了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本该发挥的作用。

二、高校财务管理困境应对浅析

(一) 提升财务管理地位, 激发理念创新

有研究表明, 财务总监兼任董事的企业, 被披露内控存在问题和报表重述的可能性都低于财务总监不兼任董事的企业。在新的形势下, 只有不断创新的财务才是不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并不在一味追求低价, 而更注重了作为商品本身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享受的服务过程, 尤其在民办高校兴起的当下, 体现更为明显。这也要求财务管理不再局限于成本成本控制管理, 将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 引入风险管理、知识资本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等理念。

(二) 关注政策变化, 积极建立多元的资金筹集体系

财务人员应清楚认识到,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 不进步即倒退。近年来, 金融政策环境多变, 使得民办高校融资难, 扩大招生规模成了学校唯一的收入来源, 但扩招带来的基础设施的再扩大, 以此循环, 使民办高校陷入困境, 无力提升学校品质而建立一流大学。财务人员除关注财务相关制度及办法的变化, 还需要关注其他专业的法律法规、金融政策的变化, 积极享受国家的政策红利。

(三) 培养综合性管理人员, 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

业财融合需要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支撑, 一是需要学院“一把手”的支持, 从顶层推行, 使财务与业务均认识到业财融合可达到共赢状态;二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将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 使其积极联动, 同时养成主动去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意识, 不断地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

(四) 积极防范风险, 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监督

为了确保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更加的科学, 合理的监督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对于民办高校而言, 所牵扯到较多的个人利益关系, 这可能会对学校的财务管理由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 学校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合理化的控制, 监督各项经济活动, 提高做好防范风险的措施。制定好专门的监督巡查制度, 安排相关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排查与监督。与此同时,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全体教师与学生的力量, 成立一些组织形式, 对一些不良的行为进行匿名的监督举报, 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明确相关的处理办法, 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绝不姑息, 给予严重的警告与处理, 实现财务管理的纯洁, 为财务管理营造一个较为安全合理的空间, 促进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 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很多高校面临的难题, 由此可见, 要打破困境, 就需要从治理层、管理层出发, 提高对信息部门的重视度, 提升对信息工作者的支持度。同时, 从章程约定中给予校长充分的授权, 并有明确的考核体系、激励机制, 能使每位工作者都能以主人翁的心态对待每一项工作, 在确保本职工作的同时, 更大限度的配合他人, 避免出现各自为政、分兵把口的局面, 实现理念一致、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首要职能, 分析就是通过对数据的整理, 运用文字进行翻译后呈现给决策者。数据经济时代, 高质量的数据才能形成有效的决策依据, 信息化建设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的经济形势给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发展的可能, 加快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同时, 也使高校财务管理活动面临了很多严峻的问题。因此, 高校应积极思考在管理工作中的新出路, 重视财务管理的水平、培养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 提高其责任意识。共同促进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实现高校的稳步的、健康的发展。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加快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教育工作者注入了动力。伴随着201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首次提出营利性民办学校, 2018年的《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财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这无疑对新形势下的民办学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同时面临较多的弊端和矛盾亟待解决。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理念创新,业财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铁明.抉择——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新起点新挑战[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

[2] 李川.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魅力中国, 2018 (19) .

财务困境分析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两者的结合可以给管理者的决策带来更大的方便,对企业的目标长远发展和财务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使用财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企业财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财务分析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财务分析 财务管理 社会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着社会的进步,财务分析在经济社会和生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二级资本市场,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初步判断企业股票的投资价值,金融机构在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和借贷款过程中,也需要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说,财务分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程序,其中涉及到的企业财务运作状况,财务规划,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以及企业长远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和主要的资料是财务会计报表。财务报表体系结构及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为财务分析的系统性与客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财务分析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分析过去,还可以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企业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科学的财务分析,可以比较准确的把握其中的规律,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财务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资本结构、存货周转率和利润率等指标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融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侧重于价值管理的特点,综合性的特点,协调性的特点。

虽然它们都是从“财务”角度出发,但是有其不同之处:职能不同,财务分析研究的是分析,在于数据的研究;财务管理着重于管理,对数据的运用;侧重点不同,财务分析侧重于状况和结果,财务管理侧重于全过程;服务对象不同,财务分析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使用者,而财务管理服务于内部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财务管理跟财务分析二者不仅有区别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对企业整体的健康运营和发展有著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使用财务分析这一工具,可以更加科学的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对企业经营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更有助于企业认清自身所处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地位,对于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实力和行业地位的竞争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财务分析的形式发展

在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时,有两个层面的分析,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的分析,称之为内部分析,而外面的企业债权人、投资者等对企业进行的财务分析,就是属于外部分析。此外,在财务分析的内容方面,具体可以分为全面分析与分题分析。更为对于企业重要的是:内部分析内容:是指在所分析企业的内部,分析师可直接接触会计账簿和有关企业的全部信息。一般企业管理者从经营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则属于内部分析。外部分析内容:是指在分析企业的外部,分析师只能得到企业必须披露和愿意披露的信息。由于企业自愿披露或者强制的信息增加,可使用与外部分析的信息逐渐增多。

3 财务分析的内容

3.1 战略分析和会计分析 ①战略分析:是企业对自身所处的行业以及想要投资进入的行业进行的机会分析。企业在发展中,会面对行业的入侵者,同时,也会在其他行业寻找自身的介入机会。通过科学的战略分析,企业可以比较清楚的知道竞争对手的情况,并据此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加以分析。而对于企业即将介入的行业进行战略分析,可以知道企业所面临机会的大小,从而决定采取何种策略进行分析。②会计分析: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分析,通常来说会计分析的真正目的是在于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相关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企业财务状况方面存在的问题。会计分析更加具体,并且对每一年度影响财务指标变化的相关因素,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3.2 财务趋势分析 从时间上来看,财务趋势分析,跨越的范围和幅度较长,通过分析企业在过去几个连续的会计年度的财务资料,从而可以从纵向上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时间跨度较大的纵向分析,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企业发展形式。现阶段,在财务趋势分析领域,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比较财务报表、比较百分比财务报表、比较财务比率等。

3.3 财务效率分析 因为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分析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来说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营运能力、企业发展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资产的周转使用情况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负债,合理的负债对于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有着一定的作用,企业可以借用外界资金,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中,偿债能力就是指企业对所负的所有债务进行偿还的能力。从时间上划分,可以把企业的负债分为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通常所说的流动负债就是指短期负债。分析一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可以对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做出判断。一些债务人在借款给相关的企业时,很看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为借款人希望企业能够到期按时归还本金及其相应的利息。而对于对企业进行中长期投资的债权人而言,则更关注企业的长期还债能力。此外,股权投资者,对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非常重视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中的流动比率、营运资金,主要用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指标在衡量短期偿债能力中主要是评价其变现性。②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营运能力的分析,也是对企业经营能力及其潜力的分析,对资产储存是否合理,管理效率高低的分析。③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管理水平高低和销售活动的综合体现。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单独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维护其资本的完整,尽可能地获取最大利润,这样才有能力向股东发放股利,提高员工报酬,拥有偿债能力,保证企业正常有效的运行。④发展能力分析。发展能力是企业通过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用内部积累的资金不断投入而形成的发展潜力。一个企业的潜力大小和企业的发展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4 财务分析的程序与方法

4.1 程序 财务分析信息搜集整理过程:明确财务分析目标、制定财务分析计划、调查搜集并整理财务分析信息;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过程:企业战略分析是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和导向,而合理的财务分析,可以让企业自身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并且可以参照其他规模相差不大的企业,制定更加合适的竞争策略。

4.2 财务分析的实施过程 财务分析综合评价过程: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财务预测与价值评估、财务分析报告。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按照法规的财务分析过程进行财务分析,确保财务指标、数据的严谨准确。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在综合分析财务相关指标,并完成一些关键财务指标的预测和估值的基础上,才能出具财务报告。

5 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作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其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借款或投资时,需要綜合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涉及到企业与关联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要通过财务分析厘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与企业的内部财务分析,有利于管理者掌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相关因素。管理者根据行业中其他规模相当的企业的财务指标,在结合自身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从而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和准确的决策策略。特别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今天,资本市场财务制度建设愈来愈完善,更需要企业提供更加健全准确的财务报表,投资者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准确了解企业过去的绩效发生情况,发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现阶段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做好每一个会计期间的财务分析工作,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并且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与技能,加强道德规范水平,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

6 结束语

随着企业现代化制度的逐步完善与发展以及激烈市场竞争体制下,企业管理层以及投资者更加注重对企业的财务运作的重视。而要想实现更加高效的财务运作,离不开设计合理、执行有效的财务分析。因此,企业要尽快实现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深度结合,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提高企业的财务规划水平,为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奠定稳健的财务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友邦,张先治.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乔世震,王满.财务管理基础[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3]迟红梅.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1(24).

[4]黄宝来.如何看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0(10).

上一篇:教学案例高中地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创新能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