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范文

2023-09-17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范文第1篇

1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最近的一项评估显示, 全球大约有3.75亿人的第一语言是英语;另外有大约3.75亿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世界上大约还有7.5亿人将英语作为外语使用和掌握, 也就是说, 世界上差不多四个人中有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 至于世界各国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人数就更多。

从使用的范围来看, 全世界80%以上的邮件是英文书写或用英文写地址, 在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 70%是用英语进行的, 世界上的科技资料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发表的, 绝大部分的国际会议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 英语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总之, 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 通常以英语为交际工具。因此, 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 要想中国建设为社会主义强国, 要想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贸易、交通运输, 就必须掌握好英语这个交际工具, 而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和保障, 所以, 如何培养好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教育界工作者的职责, 更是英语教师的不可推诿的职责。

2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必须掌握好口语课的几条原则

(1) “听”和“说”的关系。“听”应该开始于“说”, 学生通过听, 大量地接触英语语言之后, 便可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例如, 学生在入门阶段, 应学习多听并注意发音, 要求学生保持安静, 先让他们仔细听, 把新的语言重复说几遍, 然后再让他们模仿练习, 这一类练习开始很简单, 能够让他们听懂, 引起他们的兴趣。怎么做这样的听力练习呢?

就一幅一些男孩在公共汽车站等车的画面建议如下:

介绍情景:例如:Look at the picture.用汉语问那些男孩在什么地方, 他们在做些什么 (回答:他们在公共汽车站, 他们在等公共汽车) 。随着教学的进程, 教师逐渐用英语介绍有关的情景, 而且不断重复, 直到学生掌握好每个句子的意思为止。那么怎样做说的训练呢?下面介绍的一些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

(1) 全班或小组的学生齐声跟着老师说, 会增强学生的信心, 人人都开口说。然而, 当许多学生一起说时, 很难检查错误, 所以开始时齐声说, 以便增强信心, 鼓励人人开口; (2) 然后半个班一起重复说, 另一个半个班重复说, 再让排、行或小组重复; (3) 最后叫个别学生单独说。因为事先他们已有了很多练习, 再让他们试着单独说就不会感到畏难、怕羞、紧张了。请注意:尽量多表扬, 少纠正小错, 只要学生能够达到90%正确就要表扬他们。

(2) 会话的含义:会话必须是思想、感情、信息的真实交流。会话绝不是对单词、短语、句子的一种组合游戏或简单的重复。

例如: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一问一答。

A:How old are you?

B:Eleven.

A:What’s your teacher’s name?

B:His/Her name’……

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对话里应提供真实人信息, 而不是背诵课本里的句子, 这会促使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实际的意义。

但是, 有许多教师发现, 学生在课堂上似乎英语很好, 但是一到课堂外面似乎什么都忘了。当他们在课堂外面试着说英语时, 几乎难以开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应在课堂上安排许多交际性的活动, 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半真实的语言环境里运用所学的语言。

(3) 口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

传统的外语教学十分强调文化素养。强调在学语言的同时也应学习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然后, 对于所学语言国家的习俗和惯例却不十分重视, 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学生往往说话不得体, 这种不得体、不恰当的英语比语法、语音方面的错误更难被英语本族人接受, 如:李平和Mr Jackson在车站等车, 李平问Mr Jackson:

Li:Hello, Mr Jackson.

Mr Jackson:Hello, Li Ping

Li:Where are you going?

李平这样的问话方式很难使英语本族人Mr Jackson接受。他们对英语本族人的私生活是闭口不问的, 应以“It’s a fine day, isn’t it?”代替。

再如:Han Meimei和她认识的朋友Mrs Read交谈:

Han Meimei:What’s your name?

Mrs Red:Read.

Han Meimei:How to spell it, Please?

Mrs Red:“R—E—A—D, Read”.

Han Meimei:“How old are you?”

Mrs Red:“Oh, it’s a secrect.”

韩梅梅的问话已冒犯了英语本族人的习俗, 这很难使Mrs Red接受, 故回答:“Oh, it’s a secret.”

有教育家讲过:“在与外国人打交道中, 本族人对于外国人在语言和句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 相比之下, 违反讲话规则却认为是不礼貌。”

那么, 如何结合环境教语言呢。在课堂上, 老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的社会环境, 观察什么场合用什么语言, 了解说话人的身份的高低, 说话者之间的交情的深浅与语言的关系。

3 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局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 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而现代教学家认为, 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 但不是课堂的中心, 真正的中心是学生, 是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者。

4 怎样组织好口语交际课

应注意三个方面:课堂气氛、教师的准备和课程内容。教室桌椅如何安排, 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站在讲桌后, 面对着全班学生、或者每当学生要发言, 就举手起立, 面对教师回答问题, 这样会给人以正式而冷漠的感觉。口语交际课应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生最好坐成一个圆圈, 教师是班级的一员, 和学生坐在一起,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造一种聊天的活跃气氛。对学生的了解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 每个学生各有长短, 有的语音好, 但表达能力差;有的知识面宽, 理解力强, 但不乐于开口;有的性格活泼, 勇于发言;有的内向, 不善于讲话;有的争强好胜, 爱与人争辩;有的胆小爱面子, 怕犯错误;有的机智、幽默, 爱用英语开个玩笑。因此种种教师应十分敏感, 教师可不时地给不同特点的学生发挥长处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得到启示, 克服自己的不足。

要想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根本的提高, 笔者认为必须发挥教师的有效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正确而适当地运用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摘要:英语是交际工具,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英语老师的职责。要发挥学生学英语、讲英语的积极性, 克服消极因素。尤其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关键词:交际工具,培养,主动

参考文献

[1] 吴祯福.英语中级口语[M].外研社, 1997.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范文第2篇

一、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利用褒奖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小学生年龄小, 都喜欢听表扬。根据这一特点, 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说话, 我都给予肯定、表扬和奖励, “你说得真棒!”“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生动极了!”“你还会用这个词, 真不简单!”学生们听到表扬, 就十分高兴, 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都十分喜欢口语交际活动。对于说得特别好的学生, 我会请他到台前说给大家听, 并向大家介绍经验。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欲强, 看到别的同学到台前去说, 自己也暗下决心, 努力加油, 争取也到台前说给大家听。

勤于观察, 增加生活体验。观察是学生获得交际素材的重要渠道。春天到了, 我就让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下雨了, 我就让学生观察雨的样子、雨中的景物。在不同孩子眼中的景物是不一样的, 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低年级的孩子, 活泼好动, 每个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都有说不完的话, 只要你有耐心坐在那儿, 你就会听到讲不完的话。因此我就常常选一些他们喜欢、熟悉的话题让他们讲。比如“快乐的家”、“我的小伙伴”、“我最喜欢的水果”、“有趣的游戏”等。一听到这些题目, 学生们便活跃起来了, 有的学生一边说着自己的小伙伴, 一边开心地笑;有的学生一边讲着自己爱吃的西瓜、草莓, 一边咽口水。

二、注重交际活动的互动性

活动形式以“对话”方式为主, 说者和听者的角度不断互换, 双方凭着对对方话语的理解, 作出恰当的反映, 使对话继续下去。如《快乐的家》, 我请一个孩子上台, 让其他孩子围绕“家”这个主题提问, 如“你家有几个人”、“你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你爸爸喜欢什么”、“你家住在哪儿”等等, 上台的孩子也必须给予相应的回答。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能体现双向互动的交际特征的语言方式。

“对话”方式外的“独白”方式。“独白”方式指独自进行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如演讲、解说等。例如在第一册第六单元语文《有礼貌》的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图上的人在说些什么?然后引导他们思考:你说过这些话吗?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在自由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讨论, 再让学生单独说。学生说完再让学生评价, 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修改、补充。这样在讨论、交流、评价的过程中, 加强了学生间的双向互动, 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看图、交际、表演有机地构成交际课, 并使之成为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过程。 (1) 看图。低年级口语交际以看图交际为主, 形象的图画为学生展示一个特定的口语交际情景。低年级学生一下把图看清楚、看完整有一定难度, 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看图的方法。首先是看图的顺序, 可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左到右, 也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看单幅图, 如果是人物图, 就要弄清楚“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怎么样”等;如果是景物图, 要弄清楚“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景中的人在干什么”。观察多幅图时, 要求学生把图连起来看, 再逐幅观察, 最后连起来说说。这样学生观察起来有目的、有顺序、有主次。 (2) 交际。学生看完图, 就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 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说, 然后再由优生综合说, 教师进行点拨, 以引导其他同学不断调整、规范自己的语言, 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使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还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补充画面的情节、人物的内心及对话, 想象事情的结果。只要情节合理、自然便可。 (3) 表演。学生说话通顺、准确、有条理了, 要让学生试着把自己说的话演下来。教师着重提示表演的要求、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如看图说话《小猴过桥》, 在教学时, 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挑着箩筐的猴妈妈、扛着竹竿的小猴、背着书包的小白兔。这样创设情境, 步步引人入胜, 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如临其境。表演完后, 要让学生评价谁表演得好, 怎么好?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 通过表演复现了课文内容, 进行了再创造, 而且还在组织排练演出的过程中, 进行了交际与合作,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利用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 就要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读拼音、读音节到组词、口头造句, 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 使学生逐步养成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文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依据,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需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因此, 在教学中要尽量把时间让给学生, 让学生借助读、借助说, 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文章内容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 如描述图画、回答问题、朗读与背诵、续编故事、复述、表演、讨论等。学习完课文, 有些段落可让学生复述或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仿说、续编,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注重交际活动的延伸性

课外实践。教材内容绝大部分是学生生活中的事或学生熟悉的事, 这给课内外结合提供了前提。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朝会、中队活动等集体性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 也是课内外结合的重要形式, 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范文第3篇

一、营造氛围, 激发交际兴趣

创设情境, 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 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泉。因此, 在教学中, 我尽量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 产生交流欲望, 自由参与对话。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1. 布置场景。

为了使口语交际训练有效进行, 在创设某个情景时, 特别是把那些虚设的情境带进课堂时, 老师有所选择地拿来 (或制作) 一些“道具”增添场面氛围, 使孩子的兴趣保持一定的持续性, 牢记自己在交流或者交际中的角色地位, 通过那些“道具”发生作用, 把交际的场面包装成形象化, 使课堂有真实感。例如, 在进行《有趣的动物、植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 制作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头饰, 让他们戴上头饰投入角色进行自我介绍, 其效果特别好。又比如, 在《我们去“旅游”》的口语交际训练时, 一顶导游帽, 一个小喇叭, 一面小彩旗, 就能把一个小导游包装出来, 使其充分保持角色, 发挥潜力, 在双向互动中得到发展, 生成能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训练, 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2. 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 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 使学生有话想说。

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 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 它直观形象, 帮助我们生动地再现了情境, 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我们去“旅游”》中, 课件展示祖国各地风景名胜, 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如在教学《保护有益的小动物》中, 我把一些动物图像利用电脑屏幕投影出来, 各种各样的动物的样子就历历在目。学生兴趣盎然, 争相介绍它们, 说得活灵活现, 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把表演、游戏、角色扮演等引进课堂, 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 提高口语交际的兴趣。

例如, 《我们去“旅游”》, 先给旅游团取名, 老师提出对“导游”“游客”的基本要求, 组内同学轮流当“导游”“游客”, 介绍与提问, 他们大多数能做到神气十足、绘声绘色地与同学交流。

二、注重实践运用, 提高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 一方的言语行为必定会直接影响着另一方的言语行为, 任何单向行为都不可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加必须创造条件使单向个体形式转为不同的多边互动形式, 让学生在多边互动中进行口语交际。在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中, 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有自由选择交际对象的权利, 既可单独与组内同学讨论, 又可与别组同学交流, 也可以与老师直接对话。学生还可自由选择交际的方式, 可以同桌之间比赛说, 可以组与组之间比赛说, 可以自由议论, 也可以是边说边表演。学生在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 增强了言语表达能力, 锻炼了思维, 提高了应变能力。

1. 密切联系生活实践,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正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口语交际训练最终要回归到现实生活的应用中去。所以说, 现实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最好的课堂。老师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进行言语交际训练。比如《我的想法》, 别人当选劳动委员, 你怎么看?班级改选干部, 你会不会选自己?诸如此类, 都是生活中的小镜头, 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再现情景,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 开展各种活动, 丰富学生的生活。

口语交际训练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比如, 我们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朗诵比赛, 讲故事比赛, 文艺晚会, 背古诗比赛等, 这些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很好的平台。除此以外, 我还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例如在语文综合课让学生上讲台朗诵诗歌, 讲个笑话, 或者说一句名言, 读自己最好的作文, 又或者说说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等等。这样的做法,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既积累了说话材料, 又激发了说话兴趣, 活跃了思维, 使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3.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 积累语言的典范, 也可以成为学生口语训练的内容。很多课文故事性很强, 有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扮演小导游、讲解员、推销员的身份, 向人们介绍某个景点, 讲解某些知识, 某种产品。这样既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 又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训练。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时间让给学生, 把机会留给学生, 一个话题、一次对话都应采用多种方式, 激励他们重复说、反复说。我们还应特别注意那些口语交际有困难的同学, 应鼓励他们参与, 多给他们一些尝试和实践的机会, 只要参与了, 都应充分肯定。要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 增强口语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范文第4篇

1.1 口语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何谓口语?口语就是通常所说的口头语言, 即有声语言。它包含声音和意义两个部分, 是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形式。最能直接表现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的, 莫过于舌头和笔头。前者是说出来, 后者是写出来。但两者比较, 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更常用, 更重要。文章不一定天天写, 话却要天天讲。据统计, 一个会写文章的人, 一生用笔头写下来的, 大约只占全部表达的30%, 其余全是说出来。能把一生看到的、经历过的、想到的、感觉到的、领悟到的10%写出来的, 并不是多数。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还达不到这个比例。由此可见, 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这是展示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也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小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因此,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的,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崔峦语) 种种迹象表明, 人们已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并采取行动,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上, 把努力提高国民交际能力的希望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上, 可见,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1.3 强化口语交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 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与劳动技术, 交流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 乃至自由择业, 事业竞争, 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由此, 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 更经常地担负着每个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 显得更为重要。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

2 低年级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关键期

我国儿童入小学读书的年龄一般是六、七岁。六、七岁的儿童在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中靠语言习惯,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水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在口语应用中的词汇量一般达2000个以上。所以有人根据这一点, 主张小学生用不着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但我认为, 小学生应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而且更应重视低年级的口语训练。

2.1 低中年级是开掘语言潜力的“最佳年龄”

现代脑科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表明, 人脑的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 这就打破了100多年来,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人脑的左半球才有言语功能的认识。且观察表明, 人在10岁之前, 或在青春期之前的两段特殊时期, 两侧大脑都有发展言语功能的潜能。这就告诉我们, 低、中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开掘语言潜力的“最佳年龄”。同时, “10岁左右, 脑内许多重要的化学过程说明脑的成熟。过了这个关键时期, 本族语的语法学习的能力降低, 词汇量仍在不断丰富, 语体、语用知识获得发展”。这也就提示我们, 低年级的语言教学, 包括“口语交际”教学, 参与了儿童母语习惯的主要成长期。其实, 人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样, 该开花时就开花, 该结果时就结果, 这样, 花也艳, 果也艳。若错过了这一佳期良辰, 总也不能达到应有的巅峰了。教育也是这样, 不能把人带进一个应有的智慧高峰, 这是很遗憾的, 也是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2.2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需要磨合

因个体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的不同, 儿童在掌握词汇的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很大差异:一般说来, 家庭经济、文化层次高的要优于经济、文化层次低的, 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要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 父母经常带着接触外界的要优于那些接触外界少的。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程序是 (口头) 语言→ (口语) 文字→ (书面) 语言→书面语言文字。也就是说,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因而, 从口语交际入手, 磨合低年级这个时期的学生语言, 对今后的语文学习是大有益处的。否则, 口语水平差的学生一开始就造成起点差的事实平台, 且年龄越大越张不开嘴, 渐渐呈畸形发展, 正如费根和法伦1982年说的那样“没有足够的言语交际技能, 那么他们在整个受教育的时间里成绩很差, 除非他们迅速掌握大多数儿童及教师所使用的语言”, “语言上陌生的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很大的危险”。与此同时, 那些入校前口语表达水平相应较好的学生, 口语学习也并不系统, 他们大多没有在正式场合进行交流的经历, 接触的也不过是些孤立的语言应用的实例, 而语言运用和语言能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从这点来说, 这些孩子的语言也需要经历磨合。

3 针对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三点建议

3.1 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入学的儿童, 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 在学生刚入学学习拼音时, 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 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逐步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如:在教学四声音节时, 学习ye的四声:ye子, 海南岛有椰子树。ye爷, 爷爷在家里给我讲故事。ye猪, 森林里有许多野猪。树ye, 秋天到了, 树叶变黄了, 一片一片往下落。学生可以根据四声, 组不同的词, 造不同的句子。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又便于理解字义, 并练习运用。既掌握了“ye”的四声, 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而不是单纯地学拼音。

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此外, 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 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如在教学形声字“蜂、峰、锋”时, 先让学生懂得声旁帮助记字义, 形旁帮助辨字形, 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 如何记, 如何造句, 学生通过分析, 知道“蜂”是虫字旁, 它与昆虫有关, 组词“蜜蜂”, 造句:蜜蜂会给列宁引路;知道“峰”是山字旁, 与山有关, 组词“山峰”, 造句: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 像猴子在观海;知道“锋”是金字旁, 与金属有关, 组词:锋利, 造句:猎狗有一嘴锋利的牙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 把知识掌握得更灵活,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 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学生的“对话”, 教师与课本, 课文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这三者的交际。教师在教学中, 要处处留意, 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 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教学《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比喻句, 可设计这样一个训练, 用打比方的方法补充下面的句子:“晚上, 满天的星星像。”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 有的说:“晚上, 满天的星星好像是天空撒满了美丽的珍珠。”有的说:“晚上, 满天的星星好像是天空中挂满了无数的明灯”等等。

在阅读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都要把教材充分利用起来,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静到动, 先直观后想象, 潜移默化地逐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2 创设交际情境,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为了能使课堂生动有趣, 调动学生爱讲敢讲会讲, 教师就应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比如可用实物创设情境, 借助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借助学生热门的话题创设情境, 这样十分直观、形象。一年级语文教材中, 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每单元的练习都要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 再指名说, 还要适当引导全班同学评一评、议一议, 适合交际的训练内容, 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如讲《可爱的小动物》这课口语交际时, 可分这些步骤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 (1) 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画, 让学生说说小哥哥喂小白兔吃红萝卜, 他们是什么关系? (2) 详细说这幅图的意思和看图方法。 (3) 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一幅图, 同桌互相说一说动物如何爱小妹妹和小弟弟, 小妹妹和小弟弟如何爱动物。 (4) 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扮演动物和人物对话。 (5) 学生带头饰上台表演说说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惯。 (6) 让学生自己点名上台表演你喜欢的动物的动作, 或猜谜语, 或模拟动物的叫声, 让同学猜一猜你表演的动物是什么。

利用电教创设情境,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 注意力容易分散, 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直观形象, 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我坐上了飞船》这课时, 将夜空中的美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 然后投放到屏幕上, 文中的飞船、地球、高山、平原、岛屿、海洋、长江、黄河、长城等景物就一目了然, 学生有如身临其境, 就能准确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么。最后让学生想象, 如果你坐上飞船, 在太空中会看到什么, 学生闭眼, 边听音乐边想象, 让学生畅所欲言。

3.3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日常生活中口语的主要方式是谈话, 即兴讲话, 讲故事等。在日常教学中应留心各种说话情境, 经常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 力争多说话, 尤其是当众说话。如在教一年级的《入学教育》这课时, 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操场看看并说一说:同学们在操场上做什么?问学生:假如你来到滑滑梯前, 想玩滑滑梯, 可是这里人很多, 你应该怎么做?假如好几个同学都要拍皮球, 可是只有一个皮球, 大家应该怎么玩等等问题, 要求学生回答。此时的学生爱问一些问题, 教师就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要轻易放过。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时, 学生会问:学校有哪些教室?我们在上音乐、自然、美术课要在哪个教室上?学校体育室摆的那些体育器械分别叫什么?教师都应如实告诉学生, 帮助学生认识校园事物, 熟悉校园生活, 了解学校的日常要求。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 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此时的学生无拘无束, 十分乐意谈感兴趣的话, 这样起到了交流信息、训练说话的作用。在活动课时, 可结合课文内容, 组织学生讲故事, 从中练习说话。教师要把握时机,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就地取材, 及时训练,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总之, 教师要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无论平时还是课堂上, 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 以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 和他们交谈。同时, 引导他们一起玩耍, 相互交谈, 及时训练,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摘要:口头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低年级是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关键期。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针对新要求提出了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口语交际,低年级,训练,建议

参考文献

[1] 廖礼平.口语表达艺术面面观[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范文第5篇

1 利用课堂教学, 创设良好的口语训练环境

在教学中, 我坚持把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口语训练的机会, 尽可能让学生愿说、多说、说好。

(1) 教师上课运用普通话, 为学生做出示范。学生无论是朗读课文、背诵、回答问题、讨论、交谈, 均严格要求使用普通话。有时学生不注意, 土话随口说出来, 立即纠正。尽管开始时不顺利, 可一个学期下来, 同学门说普通话已很习惯很自然了。

(2) 开展课前五分钟讲演、讲评活动, 养成文明讲话的习惯。根据各册教学内容和说话训练的重点要求, 让学生课前五分钟作讲演, 或说一事情经过, 或讲一小故事, 或说明一实物、或一事一议……限于几百字。讲完后由学生评议, 教师稍加点拨。每次一至三名学生, 有时按学号, 有时全班同学抽签。之所以抽签举行, 目的是督促每个同学课下都必须积极准备, 避免轮流做法轮到的忙着准备, 轮不到的不准备或想说不能说的不足。说的内容, 刚开始的时候, 学生自选, 提前作好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 现场规定范围和题目, 即席说话练习。

(3) 多用讨论法, 给学生以自由思维、说话的机会和时间。同学之间针对教师提出的某一问题或课文中的某一思考题、练习题展开广泛的讨论, 从而达到互相启发、交流意见、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它能够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 在上每一节语文课时,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自己解决的问题, 教师决不讲解, 并对每个讨论小组的讨论“质量”作好记录, 对好的小组及时表扬鼓励, 每学期中末两次评选优秀小组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4) 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我在教学中, 不管学习什么体裁的课文, 均让学生进行复述。一是上新课前的预习性复述, 这就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 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可以照着书进行复述, 检查的办法是让学生交“复述课文”的录音, 教师随后抽查, 了解复述情况。二是课文学习结束后进行详细复述, 主要是在课后进行, 也要求学生制成录音, 作为作业交老师检查后自己存放。学生经过前后两次录音的对比, 人人体验到进步的喜悦。

2 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 拓展口语训练的途径

学生在活动中是主人, 有更多的机会独立思考、独立活动。他们往往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 把活动当成是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1) 新闻发布会。让学生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 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 每天晨会安排十分钟时间举行新闻发布会, 有时进行新闻评述, 既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如同学们在看到美国轰炸伊拉克的新闻后, 神情特别的激动, 演讲起来慷慨激昂, 涛涛不绝。

(2) 辩论会。针对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展开辩论,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 又可以提高认识。教学中, 我曾组织学生举行过“小学生可以不可以看电视”、“该不该做家务劳动”、“该不该与老师顶嘴”等辩论会, 大家竞相发言, 场面热烈, 申辩有理有据, 非常感人, 而且效果非常好, 学生的说话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 读书报告会。先围绕某一主题布置课外读书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 举办读书报告会, 交流读书的收获。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挑出收获大、口才好的学生, 向全班同学作汇报。这样可以带动全班学生形成积极读书、小组内踊跃发言、争当报告人的局面。

(4) 故事会。学生都愿听故事, 看故事, 但讲得好的并不多, 原因是看热闹的多, 口头表达能力差。我抓住这一特点, 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广泛搜集故事报刊, 大量阅读, 活动课上每人献上一个精彩的故事, 在讲之前提出明确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以及必要的细节渲染。在小组互相听讲的基础上, 选出最优秀者, 在全班再讲一遍, 以起示范带动作用。讲的故事由易到难, 由短到长, 由简单到复杂。学生积极性高, 既锻炼了其口头表达能力, 又提高了其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实施口语测试, 督促和调动口语训练的积极性

口试突破了语文仅笔试的局限性, 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成绩。口试的过程是培养与检查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是学生对语言掌握和运用的过程, 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 把口语列入考试范畴, 能更有效地破除传统教学“重文字、轻口语”的旧框框, 把《标准》中说话能力的培养目标落实到实处。

在口试的组织与实施上, 我做到了四个结合:

(1) 集中考查与分散考查相结合。 (2) 个别考查与集体考查相结合。为了激发学生对学生口试的兴趣, 除了个别抽签就题答题外, 还以集体形式考查, 三、五人组成一个口试团组试题的答案首先在组里进行讨论, 然后公推一名代表作答, 其他人均可补充, 类似智力竞赛的团体赛。这样既增大了口试的覆盖面, 又调动了许多人的积极性。 (3) 课内考查与课外考查相结合。课堂固然是口试的重要场所, 第二课堂也同样是语文口试的极好市场。在这里, 学生的活动丰富多采, 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如听故事、听晨会发言、谈感想、听广播电评节目, 现场采访、口头报道、口头即兴作文。这样, 把口试寓于娱乐之中, 效果奇妙无穷。 (4) 教师主试与学生主试相结合。语文口试的主考官不一定是教师, 有时可以让学生主试, 这叫“兵”考“兵”。从实际情况看, 学生一旦获得并掌握了主试劝, 他们对考试对象的要求往往比教师还要严格。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1) 班级形成了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由开始的说普通话怕笑话到说普通话光荣。在全镇举行的普通话比赛中, 我班选出的三名选手, 全部获奖。 (2) 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 由原先的不愿回答问题到争着发言, 并且能语言流畅、比较清晰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3) 学生逐渐养成了“好说”的习惯, 很多家长反映学生在家里“聊”起来滔滔不绝, 邻居小弟弟小妹妹们都围着他 (她) 们听故事、听演讲。 (4) 由于说的需要, 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 丰富了写作素材, 为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

总之, 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是我们当前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要我们坚持在课堂中培养, 到活动中训练, 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 那么, 就一定会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乃至成功地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作者从充分利用课堂, 为学生创造口语训练的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拓展学生口语训练的途径;实施测试, 调动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性几个方面进行了实验与研究,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范文第6篇

要让学生说话, 首先得让他们想说。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懒得动口表达, 那对他而言说话就可能成为一种累赘。古人云“人之所以为人者, 言也。人而不能言, 何以为人。”话虽说得有点绝对, 但从中可见说话即“能言”的重要性。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首要的一步就是使学生想说。

我们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干什么, 只要有兴趣, 便有了自觉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如此。激发他们的兴趣, 就等于激发他们的自觉性, 这便成功了一半。创设情境, 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首先, 老师生动的语言, 便可以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使学生的大脑里充满神奇的想象, 欲罢不能, 丰富的想象使他们想说, 争着要说, 比如, 《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中, 让学生闭上眼睛, 那凄凉艰难的声音伴随着老师生动的语言描绘, 使行军过草地时勇敢面对困境不畏牺牲的情景再现在学生的脑海, 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争着诉说, 变“要我说”为“我要说”。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训练, 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其次, 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 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 使学生有话想说。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 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 它直观形象, 帮助我们生动地再现了情境, 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在教学《鲸》中, 我把齿鲸和须鲸的动画图像利用电脑屏幕投影出来, 齿鲸和须鲸怎样呼吸的样子就历历在目。学生兴趣盎然, 争相介绍它们是怎样呼吸的, 说得活灵活现, 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另外,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把表演、游戏、角色扮演等引进课堂, 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 也能提高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使学生敢说

(一) 合理评价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们可知道学生往往想表现却又怕出错, 怕出错即是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合理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多采用鼓励性原则, 特别是对待内向、害羞的学生更应该鼓励其开口。任何一个人都有其表现欲。内向的同学有时不是不想说, 而是不敢说, 不好意思说。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态度尤其需要热情、中肯, 要帮助他们扫除心理障碍, 切不可有语言的打击、表情上冷漠的现象, 以防扼杀学生的表现欲。如当你让一个同学讲讲自己在寒假里做的一件事, 而他却讲得乱七八糟, 没有顺序也没有重点时你对他说:“你看你说得像什么, 真够笨的。”这就给学生心里投下了阴影, 使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敢随便说话。而相反, 如果你对他说:“你的故事很有趣, 不过讲得时候还要有重点有顺序些, 那就更棒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萌发一种让自己讲得更好的愿望,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也会有胆量把自己的话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即使说错了, 也不会受到责怪。

(二) 积极训练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只局限于口语交际课上, 而要把语言训练扩展到各项活动中去, 随时随地进行说话训练。课堂教学要精讲, 腾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做“说”的训练;同时, 课外口语训练作为课堂口语训练的延伸和补充, 是口语训练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绝不能被挤掉。只有让学生在不断说话的过程中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 才能让他们敢于用自己的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让学生爱说

学生能做到想说和敢说还不够。我们还要让学生对说话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让他们把说话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而不是一种负担和任务。

让学生“爱说”就要使练习的题目具有趣味性。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 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 出的题目不是太高深就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学生毫无感知, 而教师却要求他们要把话说得很完美。这样一来, 不仅会减退学生的积极性, 还会让他们对说话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 从而造成课堂上的“静悄悄”。相反如果教师能设定一些学生普遍较感兴趣的题目, 像看一部动画片, 让学生各抒己见, 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角色, 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说说最近自己开心的事等等。由于这些题目符合学生的心理, 又有一定的趣味性, 往往能使学生兴趣高涨, 踊跃发言。长此以往学生就对说话产生好感, 进而“爱”上说话。

四、让学生会说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句诗:“才有限而道无穷, 心欲远而口不逮。”在课堂教学中也会碰到一两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他们很想用语言来表现自己, 但一旦真正让他们说了, 又往往会语无伦次, 言不达意。因此在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之后, 更要避免“心欲言而口不逮”的情况, 让他们真正的“能说会道”。说话训练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儿童时代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 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就抓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低年级学生由于接触得语言有限, 常常忽略话的完整性。于是, 教师就应利用例句和造一些简单句子来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随着年级的升高, 有些话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讲, 如果颠三倒四、东拉西扯, 就会使说得话没有条理, 缺少层次, 而含糊不清。因此教师可相应教学生使用一些连接词如:先……再……后……等使他们按方位、逻辑等顺序来说话, 逐步提高学生说话的质量。

教师要寻找各种有效的途径, 让学生做到想说、敢说、爱说和会说, 逐步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潮流的跨世纪人才。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小学课堂以及课外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 主要从小学生的兴趣培养, 情境创设, 评价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论述。

上一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范文下一篇: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