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论文范文

2024-03-19

英国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威塞克斯王朝

(829—1016年)

1埃格伯特(802-839在位)

2埃塞尔沃夫 (839-858在位)

3埃塞尔巴德 (858-860在位)

4埃塞尔伯特 (860-866在位)

5埃塞尔烈德一世 (866-871在位)

6阿尔弗烈德 (871~899在位)。颁布《阿尔弗雷德法典》阿尔弗雷德之后,维京人也出了个千古一帝,统治英格兰、丹麦、挪威,将海盗帝国带上巅峰,那就是克努特大帝!7爱德华一世(900-924在位)

8埃塞尔斯坦 (924-940在位)

9爱德蒙一世 (940-946在位)

10埃德烈德(946-955在位)

11埃德威格(955-959在位)

12埃德加(959-975在位)

13爱德华二世(975-978在位)

14埃塞尔雷德二世(978-1016在位)

15埃德蒙二世(1016在位)

丹麦王朝

(1013-1042年)

1斯汶一世(丹麦王兼)(1013-1014在位)

2克努特(丹麦王兼)(1014-1035在位)

3哈罗德 (1035-1040在位)

4哈迪卡努特(丹麦王兼) (1040-1042在位)

威塞克斯王朝(续)

1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在位)标准法国人 建西敏寺母亲是诺曼底公国公主艾玛 英王为了抗击丹麦人而娶的 英国历史第一国母2哈罗德二世(1066在位)权臣葛德文之子 安格鲁撒克逊正统

诺曼王朝诺曼底公国是挪威人罗洛在塞纳河下游成立的国家(1066—1135年)

从此英国开始具有侵略性了

1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兰国王1066-1087在位)诺曼底公国第四位公爵 私生子 建立伦敦塔

2威廉二世(1060-1100)红脸王(英格兰国王1087-1100 )一世的第三儿子 神秘死亡 怀疑是弟弟亨利所杀

3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兰国王1100-1135)威廉二世的弟弟 诺曼王朝最好的国王 没有儿子

4斯蒂芬(1096-1154)(英格兰国王1135-1154)亨利一世的外甥 后与小亨利签署协议立后者为王储与亨利一世女玛提尔达争夺王位 斯蒂芬乱世19年

金雀花(安茹家族的标志)王朝(安茹王朝)

(1154中国南宋—1399年)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在位 )亨利一世女玛提尔达与安茹公爵之子 娶阿奎坦埃莉诺进行司法改革 建民事法庭 废除审判法 建立陪审团制度 成为西方法律之父 其骑士杀贝克特主教 二世于坎特伯里教堂忏悔 从此君权和教会皇权矛盾开始凸现 为给最小的儿子约翰挣权益 与儿子们冲突

2理查一世(1157-1199)(英格兰国王1189-1199)二世的第三子 狮心王称为战神 文学爱好者 同性恋 参加十字军东征与萨拉丁战 后被德国亨利六世绑架 攻打法国菲力二世过程中在阿奎坦镇压封臣过程中被射杀传位弟弟约翰

3约翰(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 失地王 贵族逼迫他接受《大宪章》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与蒙特福德议会军发生内战

5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长腿 征服威尔士 建卡纳芬城堡为中世纪城堡的代表从此起 英国所有太子成人后便受封为威尔士亲王 杀苏格兰起义领袖华莱士 妻子西班牙公主埃莉诺死后变得残暴

6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同性恋 软弱 被称为法国母狼的妻子派人暗杀于监狱

7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 发动百年战争 其子为黑太子能征善战 因黑死病战争终止后俘虏法国好人约翰要赎金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镇压泰勒起义 后与摄政贵族之子发生冲突被囚禁 被兰开斯特贵族亨利暗杀后开始兰开斯特王朝

兰开斯特王朝

(1399—1461年)

1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兰国王1399-1413在位)

2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兰国王1413-1422)阿让库尔战役成名

3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兰国王1422-1461,1470—1471)父亲死时 贝特福德公爵摄政继续与法国的战争 期间贞德击败英军后被杀是法国疯子查理六世的外孙子 也有间歇性发疯病 爱德华三世三儿子约克公爵,理查二世以前指定的继承人 所以要求为亨利六世摄政 但六世的妻子玛格丽特强硬 于是开始了兰开斯特家族(红玫瑰)与约克家族(白玫瑰)的战争六世重视教育 创办了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的国王学院

百年战争使得法国人的国家意识苏醒 结果是英国人被赶出除了加莱以外的欧洲大陆,意识到只有英伦岛才是家园。

约克王朝(1461—1485年):

1爱德华四世(1442-1483)(英格兰国王1461-1483) 玫瑰战争第一阶段胜利后将亨利六世关进伦敦塔 王后和王子流亡海外后被推翻 再后与勃艮第公爵联手杀回英国 杀亨利六世 杀弟弟克拉伦斯(淹死在葡萄酒桶里) 血洗兰开斯特家族 但漏网了远亲亨利都铎 爱德华四世死后由其与秘密结婚的兰开斯特家族的侍女生的孩子即位由四世的弟弟理查摄政

2爱德华五世(1470-1483)(英格兰国王1483) 被摄政理查关进伦敦塔 其母家族被血洗

3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兰国王1483-1485) 篡位杀侄 无子嗣 兰开斯特远亲的亨利都铎与爱德华四世大女儿订婚这样集合了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两派 亨利都铎与理查三世的决战是波斯沃斯战役 后者因为马掌钉子的缘故被杀

都铎王朝(1485—1603年):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1509在位)亨利都铎即位后正式娶爱德华四世大女儿两家族合并 三十年的玫瑰战争正式结束 将英国治理成为当时欧洲最有秩序的国家 与西班牙联盟制约法国 国家财政增长2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兰国王1509-1547)为英国订立了国教新教从此独立于天主教 建立强大的海军生了玛丽一世和艾丽莎白一世

3爱德华六世(1537 - 1553)(英格兰国王1547-1553)九岁即位 不久死

4简·格雷(1537-1554)(英格兰女王1553) 为阻止玛丽一世即位而立的一名郡主 10天后被玛丽一世杀

5玛丽一世(1516—1558)(英格兰女王1553—1558) 英国第一位正式女国王

6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兰女王1558-1603) 培根和莎士比亚时期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确立英格兰主义

斯图亚特王朝

(1603—1714年)

1詹姆斯一世(1566-1625)(苏格兰国王1567-1625,英格兰国王

1603-1625在位) 苏格兰玛丽一世儿子同意伊丽莎白一世杀自己母亲博得

信任 与议会不和 天主教爆炸计划暴露 同性恋 宠信乔治微利尔斯即白金汉公爵 钦定《圣经》普及英语

2查理一世(1600-1649)(英格兰国王1625-1649) 关闭议会11年与议会发生冲突开始内战 后被砍头

共和政体

(1649-1653)

1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在位1653-1658)

2护国公理查·克伦威尔(1626-1712)(在位1658-1659)不能服众 两年后退位

斯图亚特王朝(续)

1查理二世(1630-1685)(苏格兰国王1651-1685,英格兰国王1660-1685在位) 被克伦威尔亲信蒙克迎回英国后疯狂报复 将克伦威尔尸体砍头

2詹姆斯二世(1633-1701)(英格兰国王,苏格兰国王1685-1688)查理二世弟弟 天主教徒 为了其是否即位的事情议会分成赞成的托利党和反对的辉格党从此开始政党政治 二世对反对者残酷镇压 被认为是暴君3玛丽二世(1662-1694)(英格兰女王,苏格兰女王1689-1694) 詹姆斯二世大女儿 新教徒 所以被两党合伙邀请

威廉三世(1650-1702)(英格兰国王1689-1702)

4安妮(1664-1714)(英格兰.苏格兰女王1702-1707,联合王国女王1702-1714) 詹姆斯二世二女儿 生了17个孩子最长寿10岁所以无后 按照法律由新教的德意志诸侯国中选择人选

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

1乔治一世(1660-1727)(联合王国国王1714-1727在位)母亲是詹姆士一世外孙女因为是汉诺威地主,被英国人嘲笑 后回到汉诺威不理事情 因此内阁选出第一位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因妻子通奸而将妻子囚禁 因而与儿子关系恶劣

2乔治二世(1683-1760)(联合王国国王1727-1760) 好斗 最后一位御驾亲征的英王

3乔治三世(1738-1820)(联合王国国王1760-1820) 二世的孙子 在任期间美国独立 选择了24岁的小威廉皮特当首相 这位首相逼迫爱尔兰与英格兰合并主动结交清帝国在乾隆83岁生日时送礼

4乔治四世(1762-1830)(联合王国国王1820-1830) 最胖的国王 老婆也是个胖子 女儿夏洛特死于分娩

5威廉四世(1765-1837)(联合王国国王1830-1837) 乔治三世的第三个儿子,乔治四世的弟弟。威廉四世是生活在改革年代,但能力相对平庸,但他心肠慈善,是个朴素的绅士,被人民亲切的称为水手国王。

6维多利亚(1819-1901)(联合王国国王1837-1901)乔治四世四弟肯特的孩子 在位最长的英王 英国国运最顶峰占领埃及苏丹南非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7):

爱德华七世(1841-1910)(联合王国国王1901-1910) 维多利亚大儿子大女儿微奇嫁入德国生的孩子是德皇威廉二世 七世不感兴趣政治 喜欢玩 与民同乐 是个富贵王的形象 最大成就是与法国和好并在一战中合作 温莎王朝 (1917—)

由于一战期间英国人仇视德国人,考虑到汉诺威王朝起源于德国,因而乔治五世决定改名,取温莎堡为名字来源。温莎堡是威廉征服者建立,是王室的小金库,行宫。

1乔治五世(1865-1936)(联合王国国王1910-1936在位)爱德华七世第二个儿子 严肃冷峻 一战期间鼓舞英军士气 改名为温莎

2爱德华八世(1894-1972)(联合王国国王1936) 为了与美国离婚女辛普森夫人结婚放弃了王位 他喜欢与已婚女人恋爱 因为据传是没有生育能力 所以就与有夫之妇鬼混了退位的另一个深层原因是他们夫妇政治上都同情纳粹,泄露过秘密给德国政府 因而在首相鲍德温议会总辞职的威胁下退位

3乔治六世(1895-1952)(联合王国国王1936—1952)

英国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1、诺曼王朝(1066—1154年)

征服者威廉登基后称一世,在位21年。王位先后传给他的两个儿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历经三王之后,“绝嗣断统”,也就是说这个家庭继绝了男性继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继承人还有两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孙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应,结果爆发了一场夺位战。双方打得精疲力竭,议定斯蒂芬死后,由另一系继位。

2、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斯蒂芬命归西天后,亨利一世的外孙继位,称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国的安茹伯爵,纹章以金雀花为图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争的百年战争就是在这个朝代爆发的。此王朝传八世而终,其中包括约翰王。

3、兰开斯特王朝(1399—1464年)

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动宫廷政变废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惨剧。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兰开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这个王朝历亨利

四、

五、六三世,被约克公爵的后裔推翻。这两个家族本是同根,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徽号,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两家争夺王位的战争就叫作“玫瑰之战”。

4、约克王朝(1461—1485年)

这个朝代最短,只有25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爱德华四世在位。

5、都铎王朝(1485—1603年)

这个王朝以创始者命名。都铎是兰开斯特家族一支的后代,夺得王位后称亨利七世。他与约克家族的公主结婚,两家族从此合一。这个王朝依靠新兴的工商业主和新贵族巩固了统治。亨利八世因婚姻问题与罗马教皇决裂,结果建立了英国国教。最后一位君主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6、斯图亚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

第一代君主詹姆斯一世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后人,原为苏格兰国王,因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无嗣,得以到伦敦继承大统。此王朝1649年被国会军推翻,查理一世被处死。国会军首领克伦威尔自任护国主。1660年,王朝复辟,后来改行君主立宪制。

7、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

斯图加特王朝的安妮女王去世时,根据“王位继承法”应由詹姆斯一世的孙女索菲亚继位。但她已死去,王位就由其子德国的汉诺威选侯继承,称乔治一世,从此开始了汉诺威王朝,一直延续到维多利亚女王。这个王朝的前四位君主都命名为乔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有时也把他们在位的时期(1714—1830年)称为乔治时代(Georgian)。

8、温莎王朝(1910年至今)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其子爱德华七世登位。他以其父艾伯特在德国的封地萨克森科堡与哥达为王室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朝野反对德国,情绪激昂,迫使英王乔治五世宣布以行宫所在地温莎作为国王家族新名。温莎王朝已有五位君王: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乔治六世及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史简述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英国(不列颠)历代君主世系表(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及大不列颠三个谱系)

历史简介:英格兰和苏格兰历史上是分别处于不列颠岛南北的两个国家,相互间曾多次发生战争,公元1568年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族女王玛丽被英格兰都铎王族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处死,苏格兰詹姆斯六世即位。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詹姆斯六世又继承英格兰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在整个不列颠统治开始,后又经过多次战争,统一的英国(英吉利)逐步建立。

英格兰王族谱系(公元827-公元1603)

1.撒克逊血统(公元827-公元1066,其中978-1016不详,1016-1042为丹麦血统统治时期,1042年撒克逊血统复辟)

埃格伯特(827-839)/埃塞伍尔夫(839-858)/埃塞尔博德(858-860)/埃塞尔博特(860-865)/埃塞尔雷德一世(865-871)/阿尔弗雷特大帝(871-899)/老爱德华(899-924)/埃塞尔斯坦(924-939)/埃德蒙(939-946)/爱德烈(946-955)/艾云(955-959)/埃德加(959-975)/殉道者爱德华(975-978)/埃德蒙.艾恩赛特(1016)/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哈罗德二世(又名高云逊,1066)

2.丹麦血统(公元1016-公元1042)

克努特(1016-1035)/哈罗德一世(1035-1040)/哈迪克努特(1040-1042)

3.诺曼王族(公元1066-公元1154)

威廉一世(1066-1087)/威廉二世(1087-1100)/亨利一世(1100-1135)/斯蒂芬(1135-1154)

4.金雀花王族(公元1154-公元1399)

亨利二世(1154-1189)/理查一世(1189-1199)/约翰(1199-1216)/亨利三世(1216-1272)/爱德华一世(1272-1307)/爱德华二世(1307-1327)/爱德华三世(1327-1377)/理查二世(1377-1399)

5.兰开斯特王族(公元1399-公元1471,1461年亨利六世逊位,约克王族爱德华四世继位,1470年亨利六世复辟,1471年兰开斯特王族统治结束,爱德华四世复位)

亨利四世(1399-1413)/亨利五世(1413-1422)/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

6.约克王族(公元1461-公元1485)

爱德华四世(1461-1470,1471-1483)/爱德华五世(1483)/理查三世(1483-1485)

7.都铎王族(公元1485-公元1603)

亨利七世(1485-1509)/亨利八世(1509-1547)/爱德华六世(1547-1553)/玛丽一世(1553-1558)/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

苏格兰王族谱系(公元1005-公元1625)

1.早期君主时期(公元1005-公元1371,1290-1292和1296-1306不详)

马尔科姆二世(1005-1034)/邓肯一世(1034-1040)/麦克贝斯(1040-1057)/马尔科姆三世(1057-1093)/唐纳德.贝恩(1093-1094,1094-1097)/邓肯二世(1094)/埃德加(1097-1107)/亚特兰大一世(1107-1124)/大卫一世(1124-1153)/马尔科姆四世(1153-1165)/狮心王威廉(1165-1214)/亚特兰大二世(1214-1249)/亚特兰大三世(1249-1286)/挪威的玛格丽特(1286-1290)/约翰.狄奈波尔(1292-1296)/罗伯特一世(1306-1329)/大卫二世(1329-1371)

2.斯图亚特王族(公元1371-公元1625,1603年詹姆斯六世即英格兰王位)

罗伯特二世(1371-1390)/罗伯特三世(1390-1406)/詹姆斯一世(1406-1437)/詹姆斯二世(1437-1460)/詹姆斯三世(1460-1488)/詹姆斯四世(1488-1513)/詹姆斯五世(1513-1542)/玛丽(1542-1568)/詹姆斯六世(1568-1625)

不列颠王族谱系(公元1603-现在)

1.斯图亚特王族(公元1603-公元1714,1688-1689不详)

詹姆斯一世(即苏格兰詹姆斯六世,1603-1625)/查尔斯一世(1625-1649)/共同统治时期(1649-1660,包括克伦威尔护国主时期)/查尔斯二世(1660-1685)/詹姆斯二世(1685-1688)/威廉三世(1689-1702)/安妮(1702-1714)

2.汉诺威王族(公元1714-公元1901)

乔治一世(1714-1727)/乔治二世(1727-1760)/乔治三世(1760-1820)/乔治四世(1820-1830)/威廉四世(1830-1837)/维多利亚(1837-1901)

3.萨克斯-科堡-哥拉王族(公元1901-公元1910)

爱德华七世(1901-1910)

4.温莎王族(公元1910-现在)

英国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中英两国虽然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英国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改革方面的措施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英国;学前教育;特点;启示

一、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机构设置类型多样化

英国学前教育的机构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和特征。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介绍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1)根据财政来源和举办部门的不同,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非营利性公立幼教机构,主要招收3~5岁幼儿,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等提供经费,其中包括由社会福利部门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日托中心、托儿所和社区中心婴儿室)、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和小学附设托儿所等)、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日托中心和游戏小组等)、需要接受政府财政监督的幼教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和儿童保育中心等),以及符合政府办园标准、自行管理的独立幼教机构。(2)根据幼儿在园时间的长短,英国现有幼儿教育机构有寄宿制、半日制、全日制与计时制。(3)根据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以保育和教育为主的保教机构、专门照顾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中心、为智力超常儿童开办的“天才儿童教育中心”、为给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理念而开办的“亲子中心”,以及为幼小衔接服务的“预备班”等。

2.三级管理模式协同化

近年来,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方案。英国政府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制度和物质保障,社区的大力支持也成为英国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上至政府官员,下至社区负责人、社区知名人士都会参与到社区教育机构中,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英国的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家庭成员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对幼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英国政府自1996年起开始实施一项新的规定,凡将子女送到公立学校(包括幼儿园)的家长都应与学校签订一份合同,规定家长和学校双方都要承担起各自教育的义务。因而,英国学前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政策。中央通过制订一些重要的方针政策来实现对各地学前教育的管理,地方在遵守这些重要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选择和自由。在资金来源方面,英国小学附设幼儿园主要依靠地方教育局、社区中心、各种募捐活动和家长捐款等。英国的中央和地方对学前教育机构给予的财政支持力度很大。

3.“全面性”的学前教育目标

200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面向3~5岁幼儿的《基础阶段课程指南》,重点强调了“全面性”的早期学习目标,体现了英国政府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视。英国政府根据课程目标将3~5岁儿童的课程内容分为六个领域,即个人、社会和情绪的发展、语言和识字、算术、对世界知识的了解、身体发展、创造力的发展并且列出每到基础阶段结束时,每个幼儿在各个领域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在学前课程实施方面,英国倡导幼儿主动学习。同时,英国政府在肯定游戏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精心设计的游戏”,认为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是儿童在基础阶段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愉悦性和挑战性。此外,英国政府还强调教师在幼儿的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指出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儿童发展的相关知识来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支持幼儿的学习。

4.多样化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书

英国幼儿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NNEB,即0~8岁儿童健康和教育的两年课程毕业证书;PLA,即2~5岁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一年课程证书;CERT ED,即初等教育的三年课程证书;CCCE,即0~8岁儿童保育和教育一年课程证书;DCCE,即0~8岁儿童保教两年学院课程毕业证书。此外,有的保教工作者还具有以下几种证书:MCW证书,即0~5岁儿童健康和发展一年课程证书;CQSW证书,即社会工作两年课程证书;BAHons(早期教育课程360学分)证书;教育学士学位证书;M.A.硕士学位证书。

二、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设置多种机构类型

为了满足目前英国社会的学前教育需求,英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机构制度。英国幼儿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公共形象和专业性,并且不断强化幼教机构对社区、家庭进行专业指导和援助的职责。

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和幼儿园。其中,托儿所主要招收3岁以下的幼儿,主要对幼儿进行保教工作和为父母提供方便,秉承以保为主、保教结合的原则;幼儿园主要招收3~6周岁的幼儿,它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对比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国学前教育机构表现出机构单一的状况。因此,我国要不断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种类设置,从而更有效地适应幼儿发展。

2.完善收费标准

英国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其每日费用也有区别,基本上为19~35英镑;上午班与下午班的费用也不相同。此外,2岁以上幼儿与2岁以下幼儿的费用也不同,一般为27~35英镑。幼儿4岁以后,能享受政府发放的幼儿教育补助金,获得每周5个半天、每个半天2~3个小时的免费保教。

我国的收费标准一般是根据年龄收费,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需要退还于家长。而英国是统一收费,每月的第一天交纳全月的费用,且不退还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并将这些费用用于提高教师工资和改善教學设施等。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提高幼儿教师工资或者改善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为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我国应建立公平公正、机会均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学前教育政策,政府机构也要适时地干预幼儿园收费。

3.幼儿教师需持证上岗

英国学前教育部门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并且证书种类多样,但对学历没有过多的要求。一个班级的组成人员有教师、保育助理、保育学生和临时工作人员。保教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论幼儿的家庭背景、性格、种族、宗教信仰和文化如何,保教人员必须平等对待并尊重幼儿。英国的幼儿教师只有持各种资格证才能上岗工作。资格证书制度对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保障英国幼儿教育的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要求幼儿教师的学历必须在大专以上,院长的学历必须在本科以上。但是,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无证上岗现象突出,待遇普遍偏低,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偏大,部分教师出现明显的职业倦怠感。

4.编制利于儿童交流的班级规模

英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公共教育机构占大多数,并且以单独设立为主,以附设在初等学校为辅。其编班的形式也不同,有的按年龄编班,有的采用混龄编班,儿童数量的多少是决定编班形式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在控制班级规模和师幼比例两个方面上都严格控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师幼率会提高,但最大也不会超过1:8。因此,我国应借鉴英国的编班形式,可以适当地实行混龄编班形式,用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幼师比例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这样更有利于儿童间的广泛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周采.比较学前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胡福贞.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5).

[3]李生兰.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

[4]简楚瑛.幼儿教育与保育的行政与政策(欧美澳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JK1782);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3XSYK051)。

作者简介:钱海娟(1976— ),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英国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一、北爱尔兰学前教育现状

(一)基本情况

北爱尔兰地区正在进行的“学前教育扩张计划”是北爱尔兰“政府儿童照料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此计划的目的是为北爱尔兰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机构状况

政府自1998年以来投资近5800万英镑,新建了约10000多个学前教育机构。这些新建的学前教育机构既包括由政府兴办的公立幼教机构,也包括一些接受政府资助由民间团体兴办的幼教机构,以及完全自筹经费的私立幼教机构。这使得儿童对幼教机构的使用率已经从1997年的45%增长到今天的90%多。

(三)儿童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具体状况

在北爱尔兰,尽管政府的目标是希望能给所有的孩子都提供一个免费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但还是不能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如愿。幼儿园通常会优先考虑给社会处境不良的孩子或是接近4岁的年龄较大的孩子以免费学前教育的机会。

为提供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北爱尔兰教育部门规定:所有幼教机构开设的课程内容都必须遵循共同的课程指南;都必须得到一个有资质的幼教专家的长期专业支持;北爱尔兰教育部门的官员或巡视员必须定期到幼教机构进行视察工作;检查结果也必须定期反馈给孩子家长。

二、北爱尔兰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内容特点

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概述了学龄前儿童通过相关体验能获得的一系列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自信、渴望和热情的学习者,为进入小学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考虑学龄前儿童的个性特征和需要

大多数学龄前儿童是活泼的、有一定生活体验的、热情的学习者。他们对周围环境非常感兴趣,喜欢探索、调查并且富有创造性。他们能和成年人及同伴建立良好的相处关系,喜欢和大家交流。他们正在发展自信心、自尊心,也正在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专注力等技能和竞争力。

学龄前儿童对学前教育的课程要求是: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促进他们情感、创造力和智力的发展。他们希望所提供的课程应该是有计划的、有目的的、有选择性的并遵循他们的兴趣发展需要。

(二)为提升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对幼教老师的要求

制订好工作计划。通过计划,教师们可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即他们想让孩子们学到什么,以及怎样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变化的、促使人进步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观察孩子并做出评价。老师应该有计划、有规律、有技巧性地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最终的评价结果要让父母与孩子及时分享,可以使父母对他们孩子的进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可以让孩子能够认识到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及所取得的进步。

反思和评价。老师们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为孩子们提供的活动是否能激发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兴趣;如何改革活动,使之能满足每个孩子的个人需要;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如何支持他们;每个孩子如何建构并扩展自己的认知;如何让设计的活动更加刺激,并且能吸引孩子们;如何更有效地组织时间和空间。

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为孩子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进行计划、探索、实验,并得出结论,促进孩子的发展进步。教师也应鼓励孩子们把自己所做的成果展示出来。老师应经常性地组织室外学习活动,确保活动安全、多样化和富有刺激性。

教师应把孩子的父母作为同事。家长如果想全面了解孩子的课业情况、进步表现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在家庭里学习,就必须要和老师进行定期交流。教师也应花时间来聆听家长的心声和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

(三)课程内容设置

艺术。孩子们必须在成年人的激发和鼓励下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艺术和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和角色表演等活动来拓展他们的创造力,开发他们头脑中的原始想法。

语言发展。老师应帮助孩子们充满自信地与成年人及同伴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需要、观点和情感。

早期数学体验。孩子们应在不同的背景下体验数学观点,在参与相关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开发他们以下方面的理解力,包括数字、形状、空间、尺寸和数量、图形、排序和时间等方面的数学内容。

个人、社会和情感发展。良好的个人、社会和情感发展可以给予孩子们在其他学习领域方面以成功的机会。

身体发展和运动。学前教育阶段的体育活动包括跑、跳、爬行、平衡、踢、敲击、扔和抓取。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平衡、控制、合作能力,以及提高对尺寸、空间和方向的意识。

认识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儿童应经常被给予一些机会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来参与一些令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在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过程中,开发他们的一系列技能和概念。(原文有删节)

英国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工业革命;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世界历史”时代;中国工业发展经验

文献标识码:A

二、实践人本主义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趋势,做出了大量阐释。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构成了主要的精神文明成果。马克思摈弃了仅仅对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行一般抽象理解的做法,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把抽象人本主义转化为实践人本主义,把抽象理性主义置换为科学的理性主义。在他看来,正是在现实的活动中,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性的社会存在物。这体现了存在的先在性意义,同时高扬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决定作用。这种实践人本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也不属于唯心主义,甚至不属于抽象的原理性哲学,同时又吸收了两者的合理因素。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2]3在这里,马克思把实践提高到了对社会存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位。这些思想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正是基于实践人本主义立场,马克思逐渐建构起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性原理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包括基于实践人本主义的社会发展一般机理即人的实践理论、劳动异化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层次。人的实践理论主要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异化理论旨在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做出解释,而历史唯物主义则体现为人类社会作为具体整体的内在关系。前两个层次属于社会机体和社会关系的发生机理,第三层次属于社会机体整体联系和生命发育发展原理的抽象概括。

人的实践理论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理论,是社会存在的发生论。社会存在的生成以现实的、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人类社会作为一种生命机体,个人成为社会的“细胞”,社会存在以及整个社会关系是无数个人在现实环境的实践中生成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物化的结果,这同时也是自然的人化、主体化。人的物质生活环境,最先表现为单纯的自然环境,随着人的实践的不断发展,自然不断人化,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外化为社会存在,形成另一种自然,即人创造出来的强大的对象世界。在这种人与物质生活环境的关系中,知识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知识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自然越来越人化,环境不断改变,处于环境中的人也不断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但人跟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则是始终存在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3]37处在一定的物质生活环境中的人,总是要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可是,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又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他想要获得自身需要的满足,而外在环境却制约着他的满足。这样,人和客观的环境就必然产生矛盾。由于这种矛盾,人会产生受抑制的感觉,同时又会产生摆脱环境束缚的动力和激情。在马克思看来,这种“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4]由于这种激情,人有一种通过实践满足自身需要的创造性冲动,人的智慧因此萌芽、发展,进而积极寻找、发掘外在客观存在对人所具有的潜在意义,并经过探索获得特定的知识,接着再次通过新的实践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获得推动。这种基于人的实践的社会存在的生成理论,从人与现实环境的矛盾运动角度说明了人的认识的动力及其认识水平如何确定的问题,说明了人类知识的发生问题,因而确切地回答了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践为什么是“有目的”的活动,解答了生产力如何发展的问题。这实质上是对生产力生成的最本质把握,也是對人和社会的生成发育的最本质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2]5需要指出的是,生产力的这种生成论,同时还包含人们的革命实践,在生产力发展受到社会关系的严重制约时,人们通过革命实践改造特定的社会环境,生产力才能得到解放。

马克思这里关于实践的思想,也就是他对劳动的理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实践人本主义思想,对劳动异化和私有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证,对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进行了说明;在《资本论》中,他再次运用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解剖了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典型对象,深度分析了劳动的异化和消除。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异化首先是历史进步的内在要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异化和异化的消除都是通过知识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从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以人的经验的感性活动及其现实条件为基础,把劳动异化和异化的消除当作一个历史过程。人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践活动引起存在系统的内在矛盾运动,这种运动首先是社会存在作为生产力的生成运动,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分工,从而引起劳动异化,这种异化由于部落冲突而加深,诱致家庭和私有制的产生。马克思指出:“分工和私有制表达的是同一件事,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13]28这种把分工等同于私有制的思想,就是劳动异化的思想。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异化等于私有制,而家庭内部的分工发展为社会分工是劳动异化的开始。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达到最典型的状态,人与人的关系完全表现为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劳动异化理论科学化,克服了以往经济学家将抽象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前提和价值立场的错误做法,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异化劳动本质和典型表现。如果说人的实践理论着重于生产力的生成问题,那么,这里着重的则是从根本上理解生产关系。劳动异化理论是基于实践人本主义对生产关系的一般的本质的把握。

马克思对劳动和人的理解不同于黑格尔的抽象精神,也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抽象,他对劳动异化的说明始终是跟人的感性活动和唯物史观联系在一起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社会机体整体联系和生命发育发展原理的抽象概括,它以人的实践理论和对生产关系的科学剖析为基础,不能离开前面两个层次把它当作一种教条。如果说人的实践理论是对社会生命机体的发生学把握,它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显示了人化自然和社会的主体化特征,那么,唯物史观更多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体现了它作为生命机体超越个人的客观发展方面。只有将这种唯物史观跟人的实践理论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其理论特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的发展以人的个性发展和自由的逐步实现为轴心,因而不同社会的发展遵循着一般的趋势。但是,不同社会的发展轨迹、发展进程“怎样”,总是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任何偶然可能会影响其发展轨迹。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把握历史发展及其具体进程的科学理论,是把握不同条件或不同历史背景下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因而直接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我们历史地具体地考察特定问题的方法论思想。恩格斯晚年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5]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思想方法是一体两面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实践理论与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当然,这里说的人的实践理论,虽具有某种本体论意义,但不是传统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更不是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而是基于实践人本主义的人与社会的生成论。这种“本体论”“认识论”从属于社会发展原理,而不属于抽象的原理性哲学,它以自然和社会存在为前提,强调了认识对象、认识材料和工具以及整个外部环境的先在性。马克思的思想方法尽管包含着工具意义上的含义,能够包容和统摄以往人类文明成果的科学成份,但从根本上说,他关于人类社会的一般原理和较为具体的规律,方是其思想方法的灵魂所在。因此,对经济关系、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的考察,依其原理,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背景条件下予以观察,必须放在社会发展的有关整体性联系中加以考量。

三、生产力进步、欧洲市场的发育与英国工业革命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表明,人的需要与环境对需要的满足所引起的制约作用,形成一种矛盾和张力,激发着人们改造环境的激情,促进人们认识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活动获得的知识一旦转化为技术性或制度性社会存在,生产力必然因此发展起来。具体到英国工业革命,这是人类生产力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使人类社会开始逐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这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人的实践理论即生产力如何发展的问题息息相关。可见,从这样的社会发展理论来把握英国工业革命,必须把它放在欧洲尤其是西欧的整体历史演化中来考察,必须从知识进步和基于现实需要的市场的发育入手,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欧洲的特殊历史条件以及英国在欧洲国家的产业分工链条上的特殊地位进行具体的考察,其源头可追溯到11—14世纪的欧洲中世纪盛世。

欧洲封建制确立之后,随着秩序的稳定和相对和平局面的持续,人口逐步增长,人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的生存资源逐步形成一种张力,生产力因此出现新的突破。自10世纪末开始,马耕逐步推广开来,几头牛牵引的重犁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三圃制得到普遍推广,人们掌握了作物轮种的技术,大片土地得以开垦,生产力得到发展,农业发生了巨大进步。一方面,生产力的这种进步,使得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开始有了更多的剩余,这使封建贵族能够得到的剩余产品大幅增加,他们不再满足于多个庄园轮流供奉种类有限的实物剩余产品,而希望以货币地租取代传统的实物缴纳,以便更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财富,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要。由于欧洲土地制度实行各级贵族分级所有,领主拥有领地独立的行政、司法和征税权,土地交易受到很大限制,因而,随着货币地租的增加,动产成为贵族可以自由支配的主要财富,而奢侈消费则成为贵族显示身份与地位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这种发展和人口进一步增长,这使作为农奴的劳动力出现剩余,农奴的逃亡一定意义上得到农奴主的默许,工商业城市因此复兴起来。初期逃亡的农奴并非终日耕作的农夫而大多是手艺人,他们逃亡到一些便于获得原料、能找到固定买主的地方,逐步发展成西欧第一批工商业城镇。由于农业增产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贵族的奢侈消费和多元化需求,导致社会对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城乡的分工成为可能,大多数手工业逐渐脱离了农业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封建贵族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地租,以解放农奴身份为条件,鼓励“剩余”的农奴开垦荒地,一些骑士和教士也往往招徕“逃亡”的农奴开垦荒地,获得更为独立的地位。这就是拓殖运动和“解放运动”。随着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和拓殖运动的开展,欧洲农奴制趋于解体,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所造成的市场条块分割逐渐被打破,从而为更大范围的市场发育和分工发展提供了可能。欧洲市场的初步发育,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增加是市场发育的基础,贵族的奢侈消费以及对货币的渴求,則是商品交换、市场发育、工商业城市兴起、城乡和整个社会分工发展的促进力量。这种奢侈消费在促进分工发展的同时,也使不断增加的人口转变为具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当然,这种市场发育起初还是一种量的发展,还不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质变。由于更多依赖贵族的奢侈消费,工商业对封建贵族具有依赖性,行会制度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也是模仿着乡村的封建制度。但是,随着这种基于分工和交换的生产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生产力便必然要摆脱传统的政治统治模式,作为异化劳动,越来越成为独立的力量,并作为资本的生产力改变着封建时代的生产关系。它促使分工和市场进一步发育,并在某些国家的制度方面、法律方面不断解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生产力的质变提供条件。然而,我们不能把英国的工业革命简单地归因于这些条件,因为这些条件本身又是更深层因素不断发展的结果。

至14世纪,欧洲形成了南北两大主要贸易区,即南方地中海地区的德意志南部和意大利诸城市、北方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的佛兰德尔。南方贸易区主要面向贵族的奢侈消费,垄断着贵族消费的高端市场,北方贸易区则主要经营除毛皮外的大宗廉价商品,面向大众消费为主。南方工商业者还垄断着对东方的贸易,他们将东方的香料、胡椒贩运到欧洲,以满足贵族的奢侈消费,并获取巨额利润。因此,意大利和德意志南部一些地区,商品经济似乎更具活力,在几个世纪内主宰了欧洲的主要贸易。随着分工和贸易的发展,这期间西欧的人口出现加速增长。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逊指出:“在公元1000—1500年期间,西欧的人口增长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快。其中北部国家人口增长又明显快于那些靠近地中海的国家。” [16]据估计,这期间西欧的人口从1 000多万增加到了6 000多万。人口的增加和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日益扩展的分工中,这必然引起大众消费的低端市场的发育。这一市场由于商品价钱低、利润薄,它必然受到那些面向贵族奢侈消费的行会手工业和南方贸易区的忽视。这一市场的供给,是由波罗的海的贸易和英国的生产来满足的。因此,在欧洲最初的市场格局中,英国处于欧洲产业链条的低端。

到了16世纪,富裕工商业者的崛起打破了欧洲身份型社会关系的固化模式,他们逐渐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激励着那些不甘“平庸”的人,这些人到处追求财富,以便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这样,作为欧洲典型的西欧经济就一步一步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商品经济体系,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之前的“价格革命”也强烈地刺激了西欧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莫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15世纪最后30多年和16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17]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掀起一场广泛的殖民活动。到18世纪,英国通过战争称霸海上,成为最强大的海上强国,并控制了主要航道和殖民地市场。殖民活动将欧洲的分工关系进一步国际化,也使商品市场进一步全球化,可以说,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统治是它能够在工业革命中取得领先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由于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大量输入金银,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使那些依靠长期租约和固定地租维持收入的贵族趋于没落,欧洲的市场结构遂发生巨大变化,贵族的奢侈消费趋于萎缩,而随着分工的扩展和海外殖民活动的深入,大众消费市场则迅速成长起来。这样,更多地面向大众消费的北方英国等地,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得到持续发展,那些曾经垄断高端消费市场、商品经济活动较活跃的意大利北部、德意志南部等地则趋于没落,欧洲发生了范赞登所说的“小分流”。[11]113

由于英国的商品生产与世界性分工和大众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它不仅通过农业革命推动了国内农业生产的转型,还依靠波罗的海的粮食贸易以及跟殖民地的贸易保证了粮食安全。因此,这时候的英国已经形成一种面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大众消费市场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此时,在世界范围内,人口的持续增加、国际分工的扩展和大众消费的持续增长引发了大众商品的规模化生产需要,而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要,这就形成了市场不断增加的需要跟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这种矛盾使英国生产者充满着扩大生产的渴望,从而孕育了技术革新的内在需要。这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发生机理表明,英国工业革命的突破口发生在棉纺织业而不是原本更为发达的羊毛纺织业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棉纺织业跟大多数人的现实需要和成长中的大众消费市场联系更为紧密。当然,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也可以考虑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红白玫瑰战争和国教运动对教士和贵族力量的削弱、相对安全的地理环境、君主立宪政体、充足廉价的煤炭资源等。但根本原因还是英国出口导向、更多地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起作用。由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国王和贵族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这样,资本的力量就能够起主导作用,进而才能够实行有利于资本活动的各项制度。这些制度当然有利于创新,但不足以解释工业革命的发生。另外还需指出的是,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在保障海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一旦进入工业社会,就可以说真正进入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时代。马克思指出:这种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13]60在这样一个时代,占有财富的欲望会迫使资本家把一切潜在的现实的社会需求挖掘出来,而追逐财富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压力,必然最大限度地促进知识进步,反过来,知识进步又促进着人类需求的升级,它们是一种相互决定的关系。随着世界性分工的扩展和深化,导致商品生产的多样化和单个商品的市场规模的扩大,资本逐利的本性,必然强烈刺激和有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升级,以迎合不断增加的人类需求,这种不断逐高的需求和技术升级一旦达到临界点,必然引爆新的工业革命。总之,人类社会一旦进入资本主导的“世界历史”时代,知识进步特别是技术革命就进入了一种自我驱动状态,市场就会通过经济的运行自我开辟前进的 道路。因此,资本尽管在这个时代作为异化劳动来发展自己,充分利用资本力量的市场经济却又是导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它为人的最终解放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所以,马克思指出,人的异化和异化的消除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它们是同一条道路的不同阶段。[18]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内外大众消费的发展,而多样化的商品要获得规模化的需求,又需要发达的分工。由于大众消费及分工扩大才可能诱发工业革命,因此,在身份和阶层被固化的农业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基于内生原因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即便是人口众多的大国,只要停留于农业社会较为单调的生产和消费,就难以摆脱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英国工业革命作为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转型的开端,是欧洲市场发育和社会分工逐步发展且通过殖民活动扩展开来的产物,一开始就跟“世界历史”时代联系在一起。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还表明,从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过程看,明晰的产权、自由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市场发育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发育的前提。在欧洲,市场机制能够成为商品经济的基础,起初正是由于欧洲主要生产资料   土地难以自由交换,以至封建贵族不得不把动产当作主要财富来追求,且在剩余产品大量增加的条件下形成奢侈消费的风尚,这对欧洲最初的市场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欧洲的土地转手才逐步发展起来。西方经济学往往把自由市场和产权当作理论前提和历史起点,这实际上是对更为发达时期的经济发展进行总结得出的认识,从而形成一种“固定不变的”“理想化的”观念,然后“忘掉”自身发展的历史,倒果为因,不切实际地向后发国家推广。从这种“理想化的”观念出发,一些经济学家热衷于从要素价格的差异来说明英国首先实现工业革命的根源。他们认为,英国较高的工资和便宜的煤炭价格促使生产者使用机器。可是,他们忘记了,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纺纱生产大多是家庭生产,最初的机器也跟能源价格无关,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及其在生產中的运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而对于被彭慕兰称为“工业革命早期景观的中心”的煤炭,在工业革命的早期,实际作用甚微。事实上,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煤炭产量才显著增加,之前的煤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家庭取暖。作为工业革命爆发风口的棉纺织业,前期主要靠风力和水利驱动,对煤炭的需求并不高,真正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的蒸汽动力直到工业革命即将结束时,始得以广泛使用。即使煤炭资源相对不够丰富,价格并不便宜,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生仍然不可避免。英国照样可以通过强大的贸易和运输能力,从附近的法国或其他地方进口煤炭,就像不生产棉花却可以通过从遥远的北美和印度低价进来并最终做大做强棉纺工业一样。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急需的煤炭就主要进口于其他国家,“荷兰病”甚至证明了“丰富的资源有时不是祝福反而是诅咒。”因此,要素价格的因素最多是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但绝不是工业革命启动的原初力。当然,在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完善、产权的明晰又会反过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嗣后的相互推动关系。而对这种相互推动的考察必须结合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国情,不能把历史发展结果得出的“模型”当作抽象的绝对真理。

四、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机理的一个例证

通过以上运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西欧的历史演化进行整体考察所作的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机理获得了合理说明,但这似乎还不够。在彭慕兰的“大分流”之后,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因的研究,学界多从中国工业化经验和英国工业革命对比的视角来进行观察。这些研究大都是通过在二者中间“找不同”进而用“中国式例外”去反驳他人的主张。而事实上,改革开放时期计划经济的转型和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业化,反而恰恰可以看成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机理的一个例证。这是因为,从长期分析的眼光来看,两者都是在缺乏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这样的所谓“前提”下实现的,换句话说,它们都是伴随市场和市场主体的发育实现了工业化,而不是从完善的市场机制这个“前提”出发。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工业化的成就,自然离不开前30年打下的基础。不仅前30年初步建立的工业体系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是跟前30年的集体企业息息相关。鉴于笔者研究的主题,这里对前30年的工业成就无法展开说明。从改革开放时期的工业化历程看,其成就和速度似乎都超出了设计者的最初预想。可以说,中国用40多年的时间基本上达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花了两三百年才能达到的工业化水平;在仅仅一代人的时间里,就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所有朝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从一个贫穷国家转变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强国。从工业化历程看,尽管一直充满成长的“烦恼”,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最初的15年至20年的乡镇企业繁荣中,中国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目前已经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和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门口。对于中国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同样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加以解释,它跟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机理颇有些相通之处。

首先,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释放出大量劳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并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而这个时候,农药、化肥等生产性知识已经成熟稳定,由于具有后发优势,一旦农民收入增加,新的生产手段就可能迅速运用于农业生产。当然,此前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自主创新对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出例子是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除了释放劳动力外,农业生产力提高也为乡镇企业的最初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市场。中国农民工对工业化的作用,就其基本作用而言,与作为廉价劳动力的“爱尔兰人”对英国工业化的作用是颇为类似的。并且,无论是当时的英国,还是今天的中国,土地产权都没有完全落实给农民,这不但没有阻碍工业化进程,反而促进了工业化进程。而反观法国,拿破仑为了获得农民支持,使农民真正获得了土地,而客观效果反而迟滞了法国的工业化进程。

其次,对外开放抓住了“世界历史”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是出口导向,国内基础建设投资很大程度上也是服务于出口导向的生产需要。这种出口导向是基于发达国家的高福利背景,高福利、高成本导致发达国家资本外迁发展,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这样,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产业不断空心化,大众消费品的供给越来越依赖进口,这对中国工业化提供了持久的需求拉力,中国乡镇企业因此异军突起,国内分工和国内市场也因此快速发育、深化;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廉价的要素价格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到中国内地投资设厂,其不但带来资金,还源源不断地输入了技术和管理,并提高了我国的人力资本。总之,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的紧密联系,从知识进步、分工发展和现实需求方面对我国工业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这是因为,依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知识进步(生产力发展)、分工發展和现实需求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更是工业化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条件。正是这种对外开放,使我们能够充分吸收利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

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对比研究表明,无论是当时的英国,还是今天的中国,工业化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持续满足国际市场的过程。它们都是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合力而成为国际性大众消费的供给方,因而发展成为世界性制造中心。没有不断成长的国际市场持续拉动英国大众消费品的生产,英国的工业化革命很难出现。没有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和大众消费市场对进口的依赖,中国的工业化也不可能如此迅速。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后发国家发展工业那么艰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建立高福利制度,因而资本输出更多的是占有国外市场,制造业不可能空心化。因而后发国家的制造业总是在更为不利的条件下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进行竞争。

最后,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地方政府举办乡镇企业的热情和大力招商引资,他们的作用在市场发育过程中是无法替代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既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也没有完善的市场主体,这些都有待培育,而培育市场和市场主体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等待它们自发成长是天真的。并且,地方政府发挥强大的经济职能,还是以私有产权不发达为基础的,正是由于私有产权还不够发达,各种要素才能在强而有力的行政体制调控下得到迅速配置。相比市场对要素资源的配置,这种方式节约了巨额的交易成本和大量时间成本。在1978—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从150万个增加到1 890万个,增长了12倍;农村工业总产值从515亿元增加到7 020亿元,增长超过13.5倍。到了2000年,农村工业总产值达到11.6万亿元,是1988年的16.5倍,1978年的225倍。[1]35如果不考虑中国特殊的国情,拘泥于西方经济学教条,这种快速发展是完全无法理解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英国工业革命前提的欧洲市场的发育,起初也是得益于土地市场的不发达,而不是所谓明晰的产权制度。

五、结语

我们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机理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社会转型,必须在思想认识方面明确以下几点:第一,一个国家要实现赶超式发展,必须要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取决于大众消费需求的拉动。而在“世界历史”时代,对生产和需求的考察,都必须着眼于国际性分工和经济关系。因此,必须把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市场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二,虽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清晰的产权和自由化的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我们既不可能重走这种理念在历史上走过的自然演进之路,也不能片面地教条地把其当作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自身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前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存在一些局限。它们是随着分工和大众消费发展起来的,却又因资本的本性限制着人的发展。第三,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尽管需要尊重市场规律,但由于市场和市场主体还处于发育之中,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政府在工业化过程必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市场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必然不断增强,并最终成为资源配置和后续工业化进程的主导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政府在市场和市场主体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理念来看,政府还担负着节制资本、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使命。第四,英国和中国的工业革命的经验还表明,提高农业生产力、保证粮食安全,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第五,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市场的发育和扩大,是促进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全球化时代发展工业,就要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发展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批判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M].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6.

[3]【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3.

[4] 【英】E.A.里格利.延续、偶然与变迁:英国工业革命的特质[M].侯琳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20-121.

[5]【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75-276.

[6]【美】 王国斌,罗森塔尔.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M].周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9-10.

[7]【英】埃里克·霍布斯鮑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M].梅俊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36.

[8]【荷兰】皮尔·弗里斯.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M].苗婧,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5.

[9]【美】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M].关永强,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95.

[10] 【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M].毛立坤,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430-437.

[11]【荷兰】扬·卢滕·范赞登.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全球视野下的欧洲经济,1000—1800年[M].隋福民,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3]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7.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16]【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伍晓鹰,许宪春,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6.

[18]罗雄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265.

责任编辑:李金霞

On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from

Marx'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Concurrently On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Zhu Gefeng,Luo Xiongfei

(School of 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Marx'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humanism,regards human society as a living organism,and grasps its occurrence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principle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human practice theory,labor alienation theor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is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tain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deepening and worldwide expansion of European market,the refinement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mass consumption have led to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demand of mass commodities,and then form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rket demand and insufficient production capacity. This contradiction movement breeds the internal demand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first occurred in Britain.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road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shows that  a country must hav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if it wants to achieve catch-up development, which depends on the pull of mass consumption demand. In the era of "world history",the inspection of production and demand must focus o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economic relations.

Key words:

industrial revolution,  Marx'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the era of "world history"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

英国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为何要谈论这个名叫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女人?在1990年告别政坛之后,她作为一个热门政治形象实际上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这肯定不会成为一个终结。最近她又以两种重要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2011年由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传记电影《铁娘子》公映;2009年在伦敦白立方画廊举办《白色暴动》(犠犺犻狋犲犚犻狅狋)艺术展上,艺术家马尔库斯·哈维(MarcusHarvey)展出了其名为《玛姬》的扛鼎之作,即一幅玛格丽特·撒切尔画像。有心者自然会将这样两个媒体事件与过去发生的历史场景关联起来,去思考撒切尔这一人物已带来的诸种影响及今天在感受层面正在发生的变化,并进而发现文化研究、性别研究在相关思想交锋过程中所酿成的模式移位。

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的出现

在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经历中,媒介研究和性别研究通常会采用文学研究(如符号语言学、心理分析、批评理论、后结构主义)和更具经验主义倾向的社会学(如民族志、政治经济学、社会历史学)理论框架。媒介和性别研究既有各自的概念和渊源,也有相通之处。

在性别研究中,情况也大致类似。妇女(woman)是一个主导着我们想象性认识的符码性范畴,而女性(women)则是借助妇女这个概念成为被规约的历史主体的。两个类属之间(妇女和女性)存在着张力,因此而不可能将之做整齐的对应,并由此而引发了在性别(gender)问题上的广泛争议,比如性别是什么?性别如何有所为又有所不为(如性别操演的概念所示)的争论,也涉及女子气与男性化都有亦真亦幻的特点。因此不能始终(也许曾经是)将之归属于那些被称为男人和女人的社会群体。就像文类这个词一样,女子气和男性化是属于文本的、也是社会的类别,甚至其本身就是文类。它们如此被阅读并存活在人们的想象中,既通过符码而建构起来,也被活生生的现实所实践。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以媒介和性别为对象的文化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这些研究者或来自于人文学科,或来自于社会学科。

上述研究方法也体现在我的工作之中:《明星的凝视:好莱坞电影和女性观众》(犛狋犪狉犌犪狕犻狀犵:犎狅犾狔狑狅狅犱犆犻狀犲犿犪犪狀犱犉犲犿犪犾犲犛狆犲犮狋犪狋狅狉狊犺犻狆,1994)通过对文本与经验的文化区隔的分析回顾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电影明星留给英国女性的记忆。我那时受几位女性主义文化研究者的影响,她们既对媒介的意义(文本中的编码)感兴趣;也对与身体、记忆和情感图景相关的消费实践十分关注。这种研究抛开让历史主体性荡然无存的文本分析(有时给人一种文本决定论的感觉),给电影模式提供一个机会,使得无意识的焦虑和欲望得以在其中预演和生成。为了给在特定社会、家庭环境中的某些女性对理想化媒介的消费以准确的定位,感官体验应当受到重视,这也影响到了人们对电影的记忆。

回顾媒体和性别研究的历史时,可以发现三个重大的意义变化:激进女性主义者历史地位的改变;在英国大学中媒体与性别的知识背景的改变;政治和文化研究的相互影响。三大变化也自然构成了重溯媒介与性别研究主题的基本框架。

我的学术研究起步于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从20世纪80到90年代该中心出版了许多很有影响的著作。其中有两种专门针对性别问题:CCCS女性小组的《女人有话说:女性从属地位面面观》,以及由萨拉·富兰克林、西丽亚·拉瑞和我合编的《远离中心: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二书均以英国文化为背景而提出某种政治诉求。在该话域中,文化是政治的文化(被资本主义、父权旨趣所塑形的),政治是文化的政治(部分被大众媒介所建构)。

《女人有话说》是一次女性主义语境下的集体尝试,试图在以劳资关系为讨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为女性寻求一席之地。书的内封有一段宣言性文字:“中心旨在使文化(其形式和过程)与作为社会构建中的社会、物质基础休戚与共,并根植于同一历史框架之中。”但媒介在此起到什么作用呢?媒介嵌入在众多的事件当中:如在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形式之中,在妇女和劳动力性别划分之中,在语言和意识形态之中。这本跨学科的著作借社会转型与政治干预之名,就被压迫女性意识形态和个人主义、劳工阶级文化和家务劳动、生产和再生产的驱动力的理论化等问题与媒介的关系(肥皂剧,女性杂志和流行浪漫小说)展开了其研究。

此书撰于妇女运动生龙活虎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撰者希望与此共进。性别和女性研究当时在大学里无踪可觅,所以本书的面世具有划时代意义。副标题中的“女性从属地位”这个术语带有性别暗示。概而言之:性别等同于女性,媒介研究得益于政治转型。

1991年《远离中心》出版时,英国在历经20多年的女性主义运动之后,大众媒介、工作场所、公共空间和家庭内部都一致趋向于对传统性别主义的反对。许多当年参与CCCS中心书籍出版的研究生后来成为学者就职于高校,设立了电影、电视研究(夏洛特·布朗斯顿和大卫·莫利),文化和媒介研究(安吉拉·麦克罗比和詹尼丝·温施普)的相关学位。一些人开设了一些妇女研究的大学课程(如卢丝·布兰德、珍尼特·巴兹莱)。在此驱力之下,电影、电视研究方面的女性主义作品成了媒介研究领域的建构性元素,为此我们可以说,电影研究如果没有劳拉·莫尔维、帕穆·库克或是克丽斯汀·格兰戴尔是无法想象的,而电视研究如果没有夏洛特·布朗斯顿和克丽斯汀·格拉芙蒂亦当如此。

《远离中心》于90年代出版时我正好在兰卡斯特大学从事社会学和女性研究工作,玛格丽特·撒切尔刚刚辞去首相。浏览该书的目录我们能够注意到女性主义始终是性别分析(genderanalysis)采用的术语。书中篇目有三分之一主题涉及流行文化(女性类型的女性主义分析,如情节剧和女性杂志);还有三分之一谈及与科技相关的问题(特别提及激进女性主义的研究个案:保守党试图凭借赋予胎儿生命权的意象来约束女性堕胎),余则属于对撒切尔主义性别政治所进行的女性主义分析。

撒切尔形象

以两本书中文化与政治间扑朔迷离的关系为引线,可以唤起我们对媒介与性别研究历史的思考。其中,对于经30年发展而已被谱系化的媒介和性别研究是如何处理玛格丽特·撒切尔形象问题的,能够将我们引入这一思考的深层。

《远离中心》认为撒切尔对其形象的构筑有赖于对性别特征的运用。关于这一点,玛瑞娜·沃纳和杰奎琳·罗丝的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比如论及撒切尔是如何成功地借重振英军雄威、施展个人魅力来确立自己勇敢无畏的首位国家女性领袖的形象的。借助玛瑞娜·沃纳的论证可以看到,撒切尔是很乐于享有铁血爵士与凯旋英雄的名号的。在美国电视节目中她也曾说:“我有‘铁娘子(IronLady)’之雅号。我本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英国人民亦然。”沃纳认为:玛格丽特·撒切尔集古大不列颠人的坚毅、博阿迪西亚(译者注:Boadicea古大不列颠爱西尼人,古代英格兰东部克尔特人的一个部族的女王,于公元61年在英国领导了一次反对罗马统治的不成功的起义)的勇气和家庭主妇的气质于一身,为此,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T夫人(MrsT)和玛姬(Maggie)。

在英国历史中独树一帜的撒切尔,成功地融熟知家务的主妇形象和独断专行的领袖形象于一身。撒切尔身上所显示的女性特质(特别是她在职位中表现出的家庭主妇形象)让她对弱势群体,如穷人、移民、黑人和家庭主妇(她们享受的国家福利极少)实施的苛刻政策更加合法化,至少是比较容易接受了。进而,如玛瑞恩·麦克尼尔所看到的:为人父者、纳税人和腹中胎儿也成了“新的受压迫者”。在政府里势盖男人的男子气概确立了她的权威。但据说这种强势的形象也因她与男同僚们和所谓“厨房内阁”(kitchencabinet,译者注:也可译为政府首脑参谋团)的核心顾问们下厨做饭之逸事报道而得以缓和。可以说,热衷于反女权主义是她担任首任女首相之期间成功之道,撒切尔意在引领英国远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性别解放、女权、同性恋和黑人权利等的诉求,回归更加传统的价值观。

在分析撒切尔的形象时,我们力求抛弃意识形态的唯理模式,进入由撒切尔的性别化形象可能展开的有关惩罚与顺从的联想,如她作为男性化的母亲、严厉的女教师(女性管理者)、苛刻的保姆(管得太多的保姆)的形象类型。人们,甚至是那些没有获得经济利益满足的左翼人士和马克思主义批评派,也愿意投票选她,部分因素也在于撒切尔对暴力与温柔的掌控游刃有余。斯图亚特·霍尔认为:

在过去的五年里,撒切尔主义研究促使我迅速地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唯理观念的最后一丝残余。在我看来,有一点再清楚不过的就是,试图以这种方式了解政界发展变化的方式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不论其产生于任何一种理性意识、质询主体、合理推演等等,但凡此类都已烟消云散。(犛狋狌犪狉狋犎犪犾,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狅犳犆狅狀狋犲犿狆狅狉犪狉狔犃狉狋狊,犔狅狀犱狅狀,犉犲犫狉狌犪狉狔,1989)

置想象、欲望和主体性于政治分析的中心,霍尔的观点显然受到沃纳和罗丝这样的学者影响,也是《远离中心》里对撒切尔性别形象进行分析的方法论来源。

玛姬的回归

在就2009年马库斯·哈维的作品《玛姬》给以分析之前,我想略谈现阶段的性别和媒介研究状况较过去相比的不同之处。女性和性别研究中心大多被大单位收编,作为单独机构的仅在几所英国大学(与美国不同)可见。文化研究项目或是被取消,或是转为媒介研究,即便是伯明翰的文化研究机构也在2002年被彻底关闭。媒介研究(与电影研究不同)如今已发展为以技术为导向的创意产业(特别是广告业),也因此被政客们(和新闻从业者们)取笑为“难登学术大雅之堂的三脚猫功夫”,在此情形下,文化与政治始呈疏离之势。

言归正传,当我们从画廊的入口处远看《玛姬》这幅作品,略似玛格丽特·撒切尔的黑白大照片,摄于1987年保守党选举宣言后的午餐。这张照片上的撒切尔带着她招牌式的坚定目光,不可一世,沉定自若。近观之,照片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哈维用成千上万片石膏包裹的碎片组成的那个《玛姬》,其状支离破碎。那些向外突出的,引人细看的稀奇古怪的混合物是由蔬菜、头骨、成堆的硬币、食指、导弹、阴茎、托尼·布莱尔和撒切尔本人的卡通面具等构成。近看时,她是各种物体的拼合;远观时,她又恢复了照片的形象。这些物体就像数码照片中的像素,由许多物件构成,既可组合出整体形象,也可迅速分解为数千个细微的碎片。参观者们多困惑于个中关联,探讨它们的定位意义。鉴于图中物件数量之庞大(共计1.5万个),任何解释均会归为徒然。作为观众,我们参与了拆解和组装那个熟知的、不可改变的撒切尔,带给我们某种对她有所掌控的快感;同时,撒切尔严厉的领袖风格中的男性特质在这里又能一览无余。这幅作品旨在回应政治人物的遗留问题,特别是这一人物对战后英国社会建构所起的破坏作用;同时也将抛开撒切尔破坏性政策的影响,而回归对她自身形象的思考。

《玛姬》是马库斯·哈维2009年“白色暴动”艺术展的扛鼎之作。随它展出的还有三个铜雕:《胜利》(译者注:Victoria音同维多利亚),表现的是辉煌已逝的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足球;《海军大臣》以曾经矗立在国会广场上,但在2000年国际劳动节遭破坏的丘吉尔雕像为原型;《胜利女神》(译者注:Nike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音同耐克,体育用品品牌)是一个带翅膀的二战德军钢盔落在步枪枪管上,展示了军方招牌式的英雄主义。这些象征英国失落感的作品:军事威力,体育辉煌和国家权威就这样陪伴在《玛姬》左右。这些受损的、失落的,曾经代表着英国力量与影响的象征物,建构了一个饱经创伤,吃苦耐劳的民族。虽支离破碎,但仍渴求昔日辉煌。脆弱的英国性在这个艺术展中比比皆是。这就是保罗·吉尔罗伊所说的“伟大的顽疾”。即便是在当下,英国仍然反复强调二战时击败邪恶的历史,以此避免直面暴力殖民史的阴影。吉尔罗伊质疑道:为什么二战中战胜纳粹的这段历史仍被当做“这个国家史无前例的团结时刻”延续至今并代表着英国的公众形象?这个特定胜利中的形象又怎能作为“理想的凝聚力,并沿用以应对当前混乱的多元文化,发现其不足之处?”《玛姬》表现了从二战时期延续至今的带有民族主义自豪感的英国性。《玛姬》创作的后现代表现手法与同时展出的铜雕和油画这样的传统介质有所不同,存在一种形式上的易变性,像素与聚合美学干扰了人们对撒切尔曾赋予英国形象的历史确定性的理解。

给参观者随心所欲解读《玛姬》的自由,为那些像我一样憎恨她的人们提供了复仇的幻想,她被塑造成带有某种厌女症的男权形象虽然滑稽可笑但意图显而易见。最后,我认为这件作品利用人物形象的美学效果暗示了撒切尔的政策分崩离析、摇摇欲坠之状,她曾自诩的始终如一、言出必行业已土崩瓦解。美国文化批评家劳伦·伯兰特认为,全球资本主义目前处于危机之中,所有人(包括中产阶级专业人士)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还得不断跟上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一些国家领导人则仍在鼓吹经济变革,结果却令这个社会更为岌岌可危,撒切尔正是此流之辈。她令许多人生活在飘摇之中,为此也对自己的行为难以自圆其说,不得不自食其苦果。

结 语

本文将以三个要点形成结论。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必囿于上述案例,也可挪用至中国媒介与性别研究的语境之中并提出问题。如若不然,我们也可以在完全不同的语境中,就如何建立媒介与性别的分析模型展开讨论。

首先,我的观点从《远离中心》的撒切尔批评转向对哈维的《玛姬》的解读,从国内转向国际(甚至是全球),旨在说明前者总是受后者的制约与束缚(英国殖民史是借《玛姬》中的聚合艺术技法得以展示的)。值得思考的第一点是在国际视野下的媒介和性别研究,需要我们打破国家界限,来探讨国际权力、偶像塑造、劳资关系、移民等问题,并以此建构对地方与国家的认识。如果我们浏览一下《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一书,便可知国际分析挑战下的研究诸种情况。

第二,《玛姬》提出了一个更宽泛的问题:数字媒介所带来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数字媒介及其可变性对我们的分析架构带来了什么挑战?暂且思考一下女子气是如何被定义为理想形象,又是如何被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的?在中国媒介中,是否有女性气质类型被看做不正常的、有缺失的,经常需努力矫正的例子?

第三,我们见证了政治的消解。近距离审视《玛姬》,整体感被令人困惑的、毫无意义的碎片替代。以此类推可以得出政治的其他意义: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执政下的政治很容易被作为同一体建立起来,而媒介的文化研究自然也与明确的政治事件联系在了一起。与之相比,21世纪的当今英国政权更加分散,阵营变化无常,2012年的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70年代CCCS建立时已经大相径庭;女性主义学者也不再像1978年(《女人要说话》)或1991年(《远离中心》)时那样为草根妇女解放运动大声疾呼了。政治对抗更趋于碎片化、国际化,也更易被调停,英国最近发生的骚乱既有政治抗议的因素,也部分出于消费者的不满,然而人们抵制的焦点是跨国公司和银行,故而不同于撒切尔时代的英国局势。

在当今西方政治环境下,何为媒介和性别研究的本质属性?中国又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值得媒介和性别研究者们关注的政治事件?如果有,谁又是幕后导演呢?是否研究媒介和性别要抛开政治?倘若如此,它们和我所谈及的历史的关联是什么?在国家之间差异巨大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开展对话?共同致力于国际关心话题的可能性有多少?在中国,国际的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我们从伯明翰文化研究中有所收获,那必定是将它所强调的文化模式置于特定地区、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研究的理念。媒介或性别都不能被视为放之四海皆准或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在近来的数字化媒介的潮流下,我们务须重新思考我们的智识在不同区域、不同环境及其政治表述中的意义。

作者单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译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娟)

上一篇:青春朽与不朽议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