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管理规定范文

2024-04-12

中国石化管理规定范文第1篇

1.1 规范内容的界定

煤炭采购分为总部直接集中采购、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和企业自采三中采购模式。动力煤及化工煤纳入总部直接集中采购和总部组织集中采购,生产机零星生活用煤纳入企业自采。

1.2 煤炭采购管理原则

坚持集团化采购,发挥中国石化整体优势,归口管理、统一计划、统一订货、联合谈判,加强战略采购要大矿合作,依托煤炭物流基地,构建中国石化煤炭保供体系,实现煤炭采购安全供应、及时供应、经济供应。

1.3 煤炭采购管控方式

1.3.1 实行总部和企业间上下一体,分工协作的运作模式。

1.3.2 实施专业化分工和流程化操作,实现主要业务环节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制

衡的管理模式。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物资装备部是煤炭采购的沟口管理部门,负责煤炭采购的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负责煤炭集中采购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煤炭物流基地的建设及日常管理。

2.2 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是煤炭集中采购的配合部门,负责自采工作的组织实施。

2.3 企业生产、技术、质量、使用部门负责煤炭数量、质量的验收以及堆场管理,企业物资供应部门参与数量、质量验收。

3 工作程序和要求

3.1 煤炭采购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市场分析、价格管理、签订框架协议(合同)、进度控制、计量与检验、货款支付与结算、库存管理等环节。

3.2 计划管理

3.2.1 企业生产、计划等管理部门根据下一企业处生产经营计划,确定下年

度需求计划,及时提交物资供应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制定企业煤炭采购计划预案,经企业主管供应领导审批后,全口径上报物资装备部。

3.2.2 物资装备部研究制定下煤炭订货思路,形成采购方案,组织企业、供

应商进行对接,制定采购计划并下发执行。

3.2.3 企业生产、计划等管理部门组织用煤单位按月及时向物资供应部门下达月

度煤炭需求计划。

3.2.4 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根据月度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属总部直接集中采购

的及时上报物资装备部,属总部组织集中采购的由企业自行实施。

3.3 供应商管理

3.3.1 供应商准入前要进行资格预审和现场考察,具体参照《中国石化供应商准

入与现场考察平的标准》(煤炭专业)执行。

3.3.2 严格执行中国石化煤炭采购计划所确定的供应商范围,严禁向计划外

供应商采购。

3.3.3 动态量化考核工作要严格执行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标准,同时要考虑采购

计划兑现率、应及时器保供能力等。

3.4 市场分析

3.4.1 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变化,积极开展煤炭市场形势分析,顺应市场变化及时

调整采购策略。

3.4.2 加强区域煤炭市场分析,发挥区域联合优势,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3.4.3 物资装备部每季度分析煤炭市场走势,编发物资管理简报,指导企业制定

采购策略。

3.5 价格管理

3.5.1 物资装备部每月发布煤炭参考价格,指导企业煤炭采购价格。

3.5.2 总部直接集中采购价格的确定及调整,由物资装备部组织相关企业与供应

商联合谈判确定。

3.5.3 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及企业自采价格的确定及调整,由企业根据市场变化,

参照采购参考价格确定。

3.6 签订框架协议(合同)

3.6.1 物资装备部每年组织企业与重点煤炭企业、主力供应商进行联合谈判,签

订框架协议(合同)。

3.6.2 框架协议(合同)中需明确煤炭品种、质量指标、数量、质量和数量验收

标准、合同履行及违约责任、交接货地点和方式、结算方式等主要条款。

3.6.3 煤炭框架采购协议原则上应采取集中会审的方式确定。

3.6.4 遇交货方式、价格、质量、数量、验收标准以及奖惩标准等主要条款变更

时,应及时签订补充协议,按程序进行审批。

3.7 进度控制

3.7.1 物资装备部牵头组织企业对直接集中采购煤炭进行催交催运,企业做好衔

接、验收和结算工作。

3.7.2 企业负责组织集中采购、自采煤炭的催发催运工作。根据需要,物资装备

部牵头组织多家企业联合进行催发催运。

3.7.3 企业根据月度煤炭采购计划,结合生产机煤炭库存情况,合理协调煤炭发

运进度。

3.8 计量与检验

3.8.1 企业应设置计量与“采制化”岗位,安排正式职工持证上岗,对岗位人员

定期进行考核与轮岗。

3.8.2 企业应针对“采制化”工作,建立严格的在岗监督运行机制,相互监督制

约。

3.8.3 企业需配备“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计量数据实行计算机管理,计量及检

验设备须定期进行校验,证书齐全。

3.8.4 年耗煤30万吨以上的企业,须配备使用入场煤、入炉煤机械自动采样装

置。

3.8.5 企业的重点“采制化”工区必须安装电子监控设备;煤炭制样、化验过程

中须采取加密措施。

3.8.6 企业必须建立刘洋复检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不定期抽取一定数量的刘洋

送国家相关授权单位进行化验比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8.7 企业计量和检验部门要建立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台账,加强对计量和检验工

作的监督,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和考核。

3.9 资金结算与支付

3.9.1 为锁定资源,取得优惠价格,可向战略供应商或主力供应商提供一定数额

的预付款;严格控制向流通供应商支付预付款。

3.9.2 总部直接集中采购的业务,企业按合同约定进行验收,每月根据到货验收

情况及时将相关单据向物资装备部反馈,由物资装备部与供应商进行结算和支付货款。

3.9.3 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和企业自采的业务,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按照煤炭买卖合

同的约定,与供应商直接进行结算和支付货款。

3.10 库存管理

全和煤质稳定,减少场损。

3.10.2 企业需建立库存盘点的相关规章制度,按照要求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及

时与崔武部门进行账实核对,查找差异。

3.10.3 企业要动态跟踪煤炭的进耗存状态,库存量原则上动力煤保持在15天以

上,化工煤保持在30天以上。库存量低于8天的企业须制定应急保供预案并及时上报物资装备部。 3.10.1 企业应加强储煤场地管理,采取科学的堆放和取煤方法,保证储煤场地安

3.10.4 企业须每周(应急保供时期每日)向物资装备部报告煤炭的采购、消耗、

库存和在途情况。

4 监督、检查与考核

4.1 物资装备部组织建立煤炭采购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设置重点煤炭供应商直供

率、供应商平均供货份额、维持安全库存天数、采购价格、“采制化”设备配置及投用率等考核指标。定期统计分析并进行考核通报,促进企业煤炭采购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4.2 各企业应按照办法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并定期组织自查。

4.3 物资装备部负责对本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

中国石化管理规定范文第2篇

一、单位简介

化工集团公司安庆石油化工总厂、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以下合称“安庆石化”),始建于1974年7月,坐落在国家历史名城——安徽省安庆市,东南与闻名世界的九华山、黄山相依,西南与黄金水道长江紧靠。厂内铁路专线与上接京、津,下连澳、港的京九铁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建厂三十年来,经过几代安庆石化人的艰苦创业,改造扩建,目前已发展成为占地10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总额近100亿元的国家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热电联合生产企业,如今安庆石化拥有各类主要生产装置40套,拥有以“双环”牌为主的化肥、油品系列,以“双铃”牌为主的化工系列和以“黄山”牌为主的腈纶系列等各类优质产品40余种,其中“双环”牌汽油等15种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双环”牌尿素为全国免检产品,90#车用汽油、0#柴油等产品还进入了《中国名牌商品库》,部分产品出口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年销售收入和累计上缴税金均超过100亿元。改革创造活力,创新孕育生机,满怀豪情的安庆石化将积极参与到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大潮中,与您携手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 贡献!

安庆石化

二、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装置规模

2000年4月,原安庆石油化工总厂重组为中国石化集团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

重组后的安庆石化总厂,主要拥有4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年吞吐能力760万吨的油品码头、80万吨的卸煤码头以及日产24万吨的供水系统。

重组后的安庆分公司,主要拥有年加工550万吨原油的常减压装置、120万吨的催化裂化装置、70万吨催化裂解装置、120万吨延迟焦化装置、160万吨加氢精制装置;年产33万吨合成氨装置和58万吨尿素装置;年产8万吨丙烯腈装置和7万吨腈纶装置等生产装置38套。管理创效

多年来,安庆石化一直推行“从严治内、科学管理”、紧抓市场机遇,科学经营决策,狠抓“三基”工作,推进精细管理,实施内部控制,大力挖潜增效,深

化内部改革,推进有效发展,企业内在素质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

高。

科技兴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多年来,安庆石化依托技术进步,推进

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和装置改造,加大新工艺新技术、

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用信息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ERP技术、

MES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

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伴随着化肥“油改煤”

项目、沿江原油管道和共创美好未来

“安庆—合肥”成品油管道等重点工程的建成投用,安庆石化的市场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科技兴企

置规模

三、企业人力资源政策

表彰先进奖

四、企业文化

安庆石化始终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心,建立和完善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展望未来,安庆石化将秉承“团结、求是、创新、争第一”的企业精神,大力践行“竞争、开放、规范、诚信”的经营理念,以“更大、更快、更强”的发展理 念,实现进一步“做精、做优、做特、做强,争当沿江中上游炼化企业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安庆石化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中外合作安庆石化诚邀英才共创美好未来!

多年来,安庆石化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育与现代化企业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着力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中国石化管理规定范文第3篇

1.1 规范内容的界定

煤炭采购分为总部直接集中采购、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和企业自采三中采购模式。动力煤及化工煤纳入总部直接集中采购和总部组织集中采购,生产机零星生活用煤纳入企业自采。

1.2 煤炭采购管理原则

坚持集团化采购,发挥中国石化整体优势,归口管理、统一计划、统一订货、联合谈判,加强战略采购要大矿合作,依托煤炭物流基地,构建中国石化煤炭保供体系,实现煤炭采购安全供应、及时供应、经济供应。

1.3 煤炭采购管控方式

1.3.1 实行总部和企业间上下一体,分工协作的运作模式。

1.3.2 实施专业化分工和流程化操作,实现主要业务环节相互分离、相互监督制

衡的管理模式。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物资装备部是煤炭采购的沟口管理部门,负责煤炭采购的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负责煤炭集中采购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煤炭物流基地的建设及日常管理。

2.2 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是煤炭集中采购的配合部门,负责自采工作的组织实施。

2.3 企业生产、技术、质量、使用部门负责煤炭数量、质量的验收以及堆场管理,企业物资供应部门参与数量、质量验收。

3 工作程序和要求

3.1 煤炭采购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市场分析、价格管理、签订框架协议(合同)、进度控制、计量与检验、货款支付与结算、库存管理等环节。

3.2 计划管理

3.2.1 企业生产、计划等管理部门根据下一企业处生产经营计划,确定下年

度需求计划,及时提交物资供应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制定企业煤炭采购计划预案,经企业主管供应领导审批后,全口径上报物资装备部。

3.2.2 物资装备部研究制定下煤炭订货思路,形成采购方案,组织企业、供

应商进行对接,制定采购计划并下发执行。

3.2.3 企业生产、计划等管理部门组织用煤单位按月及时向物资供应部门下达月

度煤炭需求计划。

3.2.4 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根据月度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属总部直接集中采购

的及时上报物资装备部,属总部组织集中采购的由企业自行实施。

3.3 供应商管理

3.3.1 供应商准入前要进行资格预审和现场考察,具体参照《中国石化供应商准

入与现场考察平的标准》(煤炭专业)执行。

3.3.2 严格执行中国石化煤炭采购计划所确定的供应商范围,严禁向计划外

供应商采购。

3.3.3 动态量化考核工作要严格执行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标准,同时要考虑采购

计划兑现率、应及时器保供能力等。

3.4 市场分析

3.4.1 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变化,积极开展煤炭市场形势分析,顺应市场变化及时

调整采购策略。

3.4.2 加强区域煤炭市场分析,发挥区域联合优势,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3.4.3 物资装备部每季度分析煤炭市场走势,编发物资管理简报,指导企业制定

采购策略。

3.5 价格管理

3.5.1 物资装备部每月发布煤炭参考价格,指导企业煤炭采购价格。

3.5.2 总部直接集中采购价格的确定及调整,由物资装备部组织相关企业与供应

商联合谈判确定。

3.5.3 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及企业自采价格的确定及调整,由企业根据市场变化,

参照采购参考价格确定。

3.6 签订框架协议(合同)

3.6.1 物资装备部每年组织企业与重点煤炭企业、主力供应商进行联合谈判,签

订框架协议(合同)。

3.6.2 框架协议(合同)中需明确煤炭品种、质量指标、数量、质量和数量验收

标准、合同履行及违约责任、交接货地点和方式、结算方式等主要条款。

3.6.3 煤炭框架采购协议原则上应采取集中会审的方式确定。

3.6.4 遇交货方式、价格、质量、数量、验收标准以及奖惩标准等主要条款变更

时,应及时签订补充协议,按程序进行审批。

3.7 进度控制

3.7.1 物资装备部牵头组织企业对直接集中采购煤炭进行催交催运,企业做好衔

接、验收和结算工作。

3.7.2 企业负责组织集中采购、自采煤炭的催发催运工作。根据需要,物资装备

部牵头组织多家企业联合进行催发催运。

3.7.3 企业根据月度煤炭采购计划,结合生产机煤炭库存情况,合理协调煤炭发

运进度。

3.8 计量与检验

3.8.1 企业应设置计量与“采制化”岗位,安排正式职工持证上岗,对岗位人员

定期进行考核与轮岗。

3.8.2 企业应针对“采制化”工作,建立严格的在岗监督运行机制,相互监督制

约。

3.8.3 企业需配备“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计量数据实行计算机管理,计量及检

验设备须定期进行校验,证书齐全。

3.8.4 年耗煤30万吨以上的企业,须配备使用入场煤、入炉煤机械自动采样装

置。

3.8.5 企业的重点“采制化”工区必须安装电子监控设备;煤炭制样、化验过程

中须采取加密措施。

3.8.6 企业必须建立刘洋复检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不定期抽取一定数量的刘洋

送国家相关授权单位进行化验比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8.7 企业计量和检验部门要建立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台账,加强对计量和检验工

作的监督,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和考核。

3.9 资金结算与支付

3.9.1 为锁定资源,取得优惠价格,可向战略供应商或主力供应商提供一定数额

的预付款;严格控制向流通供应商支付预付款。

3.9.2 总部直接集中采购的业务,企业按合同约定进行验收,每月根据到货验收

情况及时将相关单据向物资装备部反馈,由物资装备部与供应商进行结算和支付货款。

3.9.3 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和企业自采的业务,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按照煤炭买卖合

同的约定,与供应商直接进行结算和支付货款。

3.10 库存管理

全和煤质稳定,减少场损。

3.10.2 企业需建立库存盘点的相关规章制度,按照要求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及

时与崔武部门进行账实核对,查找差异。

3.10.3 企业要动态跟踪煤炭的进耗存状态,库存量原则上动力煤保持在15天以

上,化工煤保持在30天以上。库存量低于8天的企业须制定应急保供预案并及时上报物资装备部。 3.10.1 企业应加强储煤场地管理,采取科学的堆放和取煤方法,保证储煤场地安

3.10.4 企业须每周(应急保供时期每日)向物资装备部报告煤炭的采购、消耗、

库存和在途情况。

4 监督、检查与考核

4.1 物资装备部组织建立煤炭采购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设置重点煤炭供应商直供

率、供应商平均供货份额、维持安全库存天数、采购价格、“采制化”设备配置及投用率等考核指标。定期统计分析并进行考核通报,促进企业煤炭采购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4.2 各企业应按照办法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并定期组织自查。

4.3 物资装备部负责对本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

中国石化管理规定范文第4篇

制定日期: 修改日期:

版次:A1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生产设备设施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有效利用再生资源,达到节能降耗,提高工厂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 3.工作程序

3.1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3.1.1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淘汰落后的机电产品。 3.1.2经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为不合格、报废的机电产品。 3.1.3属于无法修复,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的机电产品。 3.1.4属于生产工艺改变,长期闲置未用的机电产品。 3.2设施设备变更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3.2.1变更类型:主要包括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设施的变更;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5)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3.2.2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或质量要求时,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变更申请/验收单》中的申请栏,交安全管理员会签,报总经理审批。

3.2.3设施设备变更实施后,需要进行验收,并填写《变更申请/验收单》中的验收栏,只有验收合格后的设施设备才能再次投入使用。

3.3安全拆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3.3.1生产设施设备的拆除由使用单位按规定填写申请表。送安全管理员审核,生产经理批准。

3.3.2拆除施工前,拆除单位应会同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员进行现场安全风险系数评估,如涉及危险物品,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由安全管理员现场负责监督执行,并做好记录。

3.3.3拆除施工前应按规定办理相关的安全作业许可证。

3.3.4拆除作业时,需爆破作业必须提出爆破方案。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批准。 3.3.5拆除作业时禁止损坏本体设备和其他设施设备。

3.3.6拆除电气仪表和特种设备时,必须由持有相关资格证的专业人员或机构进行作业。 3.3.7拆除后的设备必须进行除锈,除油并保持外观整洁。按规定地点放置,分类标识。 3.3.8拆除后的设备按闲置、报废的方式处置。

3.3.9拆除作业的安全措施,参考《设备安全检修、计划管理制度》第5.2条执行。

1 昆山联华印务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标准化 编号:LHYW-AC-016 设备设施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管理制度

制定日期: 修改日期:

版次:A1

3.4设施设备闲置、报废入库的管理规定

3.4.1需要闲置或报废的设施设备由使用部门或保管部门填写《设备/计量器具报废(闲置)申请单》。经工程部确认后呈报总经理批准后予以闲置或报废,在台帐上注销。

3.4.2闲置设备入库前必须做到:设备零部件必须完好无损,外观整洁干净。铭牌,技术参数资料齐全。

3.4.3闲置设备入库后必须在台帐上备注,方便合理调度利用。在能满足生产要求和工艺技术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该设备。

3.4.4闲置设备的重新启用需由领用部门填写《设备/模具验收报告》。 3.4.5报废设备申请批准后由公司进行统一处理。

3.4.6特种设备报废后还应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登记。

6 相关记录

《变更申请/验收单》 《设备/模具验收报告》

《设备/计量器具报废(闲置)申请单》

中国石化管理规定范文第5篇

12月8日,集团公司2015年安全大检查总结汇报会在总部召开。在这次大检查中,各板块将固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创新安全大检查的组织形式,强化问题导向,边检查边整改,检查结果由定性向定量转变。大检查达到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要求,促进了主要工作的开展。截至11月底,上报集团公司级安全事故比去年减少7起。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把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认真查找和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 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玉普的话掷地有声。

周密部署 不留死角实现全面覆盖

今年6月3日,集团公司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各板块对安全生产大检查进行部署,随即下发《关于开展2015年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

8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和李克强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部署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8月19日,集团公司召开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要求全覆盖开展拉网式全方位安全检查,严格落实“四不两直”,特别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位,深查细查严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坚决把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截至12月7日,集团公司攻坚战的隐患整治完成率87.85%,其中重大隐患整治完成80.67%,一般隐患整治完成92.62%,密闭空间整治完成99.1%,提前实现国务院安委会“年内要完成密闭空间隐患整治,实现重大隐患整改率达60%”的整改任务目标。 大检查开展以来,各板块迅速行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制定大检查工作方案,对检查时间、检查方式、评估方法、问题整改等做出周密部署,确保实现“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重实效”的检查目标。

油田板块制定4个单元96项具体内容的评分细则,检查了10家油气田企业的34个采油气厂、272个井站场点、699台设备;炼化板块在检查前组织4个部门编制5个专业的专业检查表,检查企业23家;油品销售板块检查27个企业的省公司机关、42个地市公司机关、52座油库、94座加油(气)站、18座管道场站,开展应急演练128次;工程板块对系统内29家企业的重点炼化工程、检修改造和国内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等42个项目进行抽查,特别对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管方面进行重点检查;管道储运公司先后组织22个检查组开展1次安全生产综合大检查、7次安全专项检查,检查了所有二级单位及镇海和黄岛国家储备库、8个工程建设项目部;国勘公司海外机构自查自改和总部抽查同步进行,逐级制定方案并监督落实,在检查中结合海外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承包商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等各类专项活动。

严查细查 创新形式确保大检查取得实效

这次大检查既注重创新形式,又注重实效。不论是专家组检查还是企业自检自查,都做到深入基层一线和生产现场,深查、细查、严查,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零容忍,列出清单、限期整改,确保大检查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油田板块首次采用量化打分方式对受检单位进行量化评估、分级排序,发现并督促整改油气生产安全问题和隐患386个、设备管理问题241个,根据问题整改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制订分批次整改计划。

炼化板块采取查资料、看现场、即时提问、回头查、夜查、应急演练等多种方式,共检查出问题1455个,向企业提出管理要求或建议124项,截至11月12日各企业完成1138项整改,整改率78%。

销售板块制定下发HSE管理能力测试标准、实施办法及全员安全环保专业知识考核题库,每到一个受检单位,都对直属企业、二级单位安委会成员进行闭卷考试,共组织书面安全环保专业考试1243人次,查处问题1536项,目前均已完成整改或落实防范措施。

大检查一方面发现了问题和隐患,另一方面挖掘出许多好的经验做法。西北油田开展安全生产审计,建立督察问责机制,成立分公司问责领导小组,做到处罚、纠正、分析、预防四到位。胜利工程公司发布49项HSE管理制度,制定6名公司领导、8个处室、109个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和561条考核扣分标准,建立起相对完善的HSE管理体系,并通过了中国船级社认证。SEI中天合创项目部建立专项HSE考核奖励基金,1200余人获得奖励,效果明显。

强化整改 严抓严管提升本质安全

安全大检查的最终落脚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值得注意的是,检查中也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和隐患,安全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

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直接作业环节和承包商安全管理不严不实,是许多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检查中发现,某基层单位承揽破土作业承包商的安全教育试卷,仅有一道关于破土作业的题目,12人参加考试竟然有11人答错,但考试成绩全部合格,可见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培训针对性较弱、重点隐患整治慢、应急管理实用性不强、工程设计本质安全仍存在薄弱环节、“低老坏”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和消除等问题,显示出一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依然薄弱。

正如集团公司领导所言,这些问题反映出个别企业和部分干部员工“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的安全理念仍然没有牢固树立,个别领导在处理“四个让位”问题上还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不能把安全放在首位。

当前,集团公司生产经营任务十分繁重,保增长、保效益压力巨大。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强化“三基”工作,坚决打好隐患排查整治攻坚战,进一步强化对直接作业环节和直接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针对大检查暴露出的问题和隐患,集团公司要求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态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

中国石化管理规定范文第6篇

(一)监企社合一,监狱职能多元化

新中国监狱初创时,出于政治安全及劳改生产不与民争利的考虑,许多监狱建在远离城镇的边远地区,监狱一律由省级政府直属管理,实行条条管理。这种做法在当时对于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实现社会稳定和对反革命分子的有效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事异时移,当年有效的制度在今天却严重制约了监狱管理的发展。目前的情况是,由于监狱布局不合理,且基本独立于地方社会,许多监狱形成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小社会,监狱办企业,监狱办社会,社会负担很重。

中国监狱企业设立的出众同其他国家一样,是为了实现对罪犯的劳动改造。但是,在实际实行过程中,由于监狱经费保障体制不顺,“生产经营几乎成了与罪犯改造并重的监狱工作任务,并由此形成了事实上的监狱经费的主要保障与来源” 。 在1994年《监狱法》颁布之后,虽然监狱警察的“皇粮”和囚犯的“囚粮”逐步由国家拨给,但是目前监狱建设发展的大量经费、监狱的管理教育经费、监管设施经费、工人工资、狱警工资的不足部分、罪犯生活费的缺额、监狱全部社会服务支出等仍由监狱企业负担。

监企社混合的多元体制在设计之初,设计者对它的期望是带来改造和生产的相互促进,实现社会效益与改造效益的双丰收。然而,实践证明,这只是一个善良的愿望。监企社混合的多元体制带来的是监狱工作的复杂和艰难。监企社合一使得生产经营活动过多的挤占了有限的刑罚资源,牵扯了太多的人员与精力,造成监狱警察角色的矛盾与错位,更严重的是,政府把企业作为监狱经费的主要来源的错误指导思想造成监狱经费没有稳定的可靠的保障。“当一个监狱不得不为生存而挣扎奋斗时,社会不能指望它高质量的完成执行刑罚改造罪犯的重任。”

(二)改造罪犯方式、手段落后

监狱管理制度始终都要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保证犯罪改造的质量。但仅有这个美好的愿望还不够,良好的改造质量需要先进合理的改造方式作保证。我国监狱目前的改造方式和手段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落后的改造手段不能保证理想的改造质量。

改造方式和手段落后的第一个表现是片面强调自由刑的运用,非监禁刑的运用很少。自由刑代替肉刑、生命刑是人类刑罚史的巨大进步,目前自由刑仍是世界各国的主要刑罚种类。但是,自由刑的弊端也是明显的,这在前文中已有论述。目前世界刑罚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限制自由刑的适用。限制自由刑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判决是就从源头上减少自由刑的判罚;另一个是对罪犯实施非监禁处遇,即以社会化的行刑措施替代自由刑。目前,社区矫正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以2000年的数据统计,加拿大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在全世界最高,达到79.76%,澳大利亚达到77.48%,新西兰为76.15%,法国为72.63%,美国为70.25%,韩国和俄罗斯较抵,但也分别达到45.9%和44.58% 。而我国,由于长期受报应主义和重刑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犯罪和罪犯的看法往往披上了一层妖魔化色彩,迷恋监禁刑的行刑方式,认为只有把犯罪分子紧紧地关到暗无天日的监狱(监狱也随之被妖魔化了)才足以改造犯罪分子。因此罪犯大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被严格限制在监狱那几乎与世隔绝的狭小空间内进行“劳动改造”。

在这种封闭保守的“围墙”意识束缚下,监狱管理普遍的形成一种狭隘、封闭保守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据资料统计,目前中国有700多所监狱,大约47%地处县城甚至乡镇以下的行政区域,70%以上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 。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的自由刑的执行过程中,对罪犯的改造主要是通过“填鸭式”思想教育和高强度的劳动实现。这种形式的改造其效果非常不理想。④

改造方式和手段落后的第二个表现是在监狱管理中片面强调安全。我国目前的监狱管理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只要监狱里不出什么乱子,没有犯人越狱,监狱工作就做好了,就达到目的了。不可否认,安全是监狱工作是监狱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强调安全并没有错,但是,对犯人的矫正(改造)是监狱的首要职能,要正确认识安全和改造两者之间的关系:安全是改造的前提和基础,改造反过来也会影响安全,改造效果好可以消除监狱中的危险因素,营造安全的监管环境,安全和改造之间本应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但追本溯源,完成对犯人的矫正才是监狱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如果片面强调安全问题而忽略罪犯矫正,必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正如美国的尤金·米勒教授所指出的:“把安全防范放在首位肯定是没有错的,但当安全防范措施变成一种实质上排斥着监狱管理的其他方面的主要作用时,这座监狱与其说是一种矫正机构,还不如说是一种关人的仓库。”

(三)分级分类体制的不完善

对犯人的分级分类是监狱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对入狱的犯人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真正体现刑罚个别化思想,才能有效地实施现代监狱制度中的最重要的制度——累进处遇制。监狱管理中的分级分类工作可以分为静态分类和动态分类两种,前者是指依照一定标准在入狱时对犯人的分类,后者是指在改造过程中根据犯人的改造表现对其进行的经常性的再分类。

在静态分类方面,目前我国大部分监狱将罪犯分为财产型、暴力型、淫欲型和其他类型,这种分类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分类标准不统一。例如财产型和淫欲型是以犯罪侵害的客体特征为标准,而暴力型则是以犯罪手段的特征为标准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犯罪行为可划入多个类型的情况。如强奸罪既依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特征而归入淫欲型,也可因犯罪手段的特征而归为暴力型。

2)分类标准不科学。目前运用的分类标准主要是从学理角度来确定的,然而实践中犯罪行为纷繁芜杂,现行分类标准很难体现这些差别。

3)分类标准的选择定位不准。传统的罪犯分类从犯罪学和刑罚学的角度出发,是以研究犯罪现象为着眼点的,罪犯以群体的形式成为其研究对象;而监狱对罪犯的分类管理则应从监狱学的角度出发,以改造罪犯为着眼点,以罪犯个体做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刑罚个别化。

中国监狱管理的分类分级体系不完善的另一个表现是只注意静态分类而忽视动态分类。如前文所述,这种动态分类是累进处遇制的实践基础,对累进处遇制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分级分类的缺失阻碍了我国监狱管理制度的先进化。

(四)监狱财政保障不足,罪犯劳动的经济化

罪犯劳动的经济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监狱生产的经济化,指的是监狱企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利润,悖离监狱企业生产服务于罪犯改造这一宗旨。

监狱企业生产的经济化是我国监企社合一的多元化体制的直接后果。在监企社合一的多元体制下,监狱经费没有可靠的保障,社会负担又重,生存压力很大,监狱企业的收入是监狱开支的主要来源。这种情况下,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组织犯人进行生产,追求企业经济利益,努力实现企业营利,而改造罪犯这一监狱理应的唯一职能却被淡忘。

劳动,在监狱改造制度设计之初,是作为改造罪犯的手段,罪犯在监狱中劳动的目的是为了出狱之后更好的融入社会。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监狱被迫把罪犯劳动、监狱企业生产作为经济手段,监狱管理人员和犯人每天都被迫为生产营利以保障监狱生存而疲于奔命,又怎么能要求监狱保证改造质量呢?目前中国监狱管理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一些改革。

三、全球化过程中改革中国监狱管理制度的构想

积极参与全球化是中国同世界各国一起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新起点。而全球化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一个与世界接轨的问题,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来看,这往往会是一个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早已习惯了的各种观念、政策、体制和做法,借鉴其他国家相应的较我们先进的观念、制度,通过理念的嬗变带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从而能够有效地、从容的参与全球化这个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监狱制度是司法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国家刑罚权的顺利实现和刑罚目的的真正达到都有赖于科学、合理、先进的监狱制度的建立。在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发达国家比较统一的反映世界刑罚文明发展方向的刑罚观念和监狱制度 ,另一方面是我国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刑罚观念和监狱制度。何去何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这个行动本身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然而,怎样通过监狱管理理念的嬗变来推动监狱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经过当代外国先进监狱制度的介绍和我国目前监狱管理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初步的探索:

(一)实现监狱职能单一化

监企社合一是我国目前监狱制度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弊端。监狱与监狱企业、监狱自我社会服务体系已经合体共生了几十年,相互之间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使得这一问题的改革和调整更显棘手。监企社合一的多元体制,监狱职能多元化的弊端在前文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改革是必然的,关键是怎样改。治病讲究的是对症下药,同样,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也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监企社合一,监狱职能多元化的现状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没有树立罪犯改造是现代监狱的唯一职能这一观念。监企社混合的多元体制确立的原因是人们期望实现“改造与生产互相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从这个“善良”的愿望中可以看出来,人们认为监狱的职能不仅包括罪犯改造,还应包括生产创收,监狱除了要追求社会效益,还要追求经济效益。指导思想的错误直接导致了制度设计的偏差。

其次,监狱没有可靠的经费保障。综观西方各国的监狱制度,虽然各国基本上都非常关注监狱生产,但监狱所需经费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拨款,监狱生产的目的仅限于使犯人出监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从英国的监狱企业公司(Prison Enterprises)到西班牙的“监狱劳动和服务组织机构”(OATPP)都强调监狱企业的非营利性,其全部人员的工资都由政府拨给。

在我国,虽然1994《监狱法》颁布实施后,狱警的“皇粮”和囚犯的“”囚粮逐步由国家提供,但是监狱建设发展的大量经费、监狱的管理教育经费、监管设施经费、工人工资、狱警工资的不足部分、罪犯生活费的缺额、监狱全部社会服务支出等仍由监狱企业负担 。监狱迫于巨大的生存压力,只能把抓生产作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没有精力和兴趣专心于罪犯改造。这是我国目前仍维持监企社合

一、监狱职能多元化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实现监狱职能的单一化,笔者认为必须从两个方面下功夫:

1)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罪犯改造是监狱的唯一职能的观念,坚决摒弃“改造与生产互相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这种看似“善良”但却非常有害的观念。

2)保证监狱有充足、可靠的经费保障。监狱所需经费应全部由政府拨款,强调监狱企业生产的非营利性。监狱企业组织犯人生产的目的限于有利于犯人释放后的再社会化,而不应是为监狱创收。

(二)行刑社会化的推行

行刑社会化是当代西方刑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是指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要调动监狱外的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合力救助、改造罪犯,并保证和巩固行刑效果。从具体制度来看,最能体现行刑社会化思想的是开放式处遇制度。

中国监狱目前普遍存在改造方式、手段单

一、落后的问题,片面强调自由刑的运用,以致于“监狱化”问题很严重,犯人出监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现代刑罚的社会再适应功能在我国没有很好的体现。为此,在我国的监狱管理中应大力推行行刑社会化思想,明确监狱不应是隔离于大社会的“小社会”,而应与社会紧密联系。在具体制度上,一方面,借鉴英国做法,宜将自由刑分为社区刑罚和监禁刑罚两大类,在刑种建构中注意保留被判刑人与社会的联系。监禁刑罚的目的不应再以隔离罪犯于社会为能事,而是努力维护犯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促进犯人重返社会。另一方面,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引入“劳动赔偿”的方法,即让犯人无偿为社会服务一定时间,以此来替代部分自由刑。并可尝试引进“家庭监狱”制度,对一些轻犯不关进监狱,而是让其在家里服刑。

总之, 行刑社会化的推行就是要求监禁刑的适当减少 ,给更多的犯人以非监禁处遇,通过开放式处遇制度,使犯人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避免“监狱化”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三)建立科学的分类分级体系

我国目前监狱管理中的分类分级体系存在诸多弊端,这在前一部分中已有论述,针对这些弊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改进静态分类制度。现行的静态分类制度(即入监时的分类)存在分类标准不统

一、不科学等问题,监狱管理者应对有不同人格倾向的罪犯的作案动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以罪犯的犯罪动机为标准进行静态分类,真正实现行刑个别化的分类目的。

第二,确立动态分类体系。动态分类,即犯人入监后在改造过程中根据其其改造表现的好坏对其进行的持续的再分类。这种分类是实行现代监狱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累进处遇制的基础性环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⑤ 设立了台阶式的处遇级差后,就可以根据犯人改造表现的好坏,给予其自由程度不同的级差待遇。如果改造表现持续良好,犯人可以获得自由度越来越高的处遇,并有望通过假释等途径最终重获自由,但若表现不好或时好时坏 ,处遇级别也会相应升降。在动态分类(设级)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级要贯穿刑期的全过程,要根据行刑改造的基本运动规律来设级;

2)要注意各级之间的连贯性、统一性和衔接性,特别要注意升降级的环节,使服刑罪犯沿着级差阶梯动起来;

3)强调各级之间运动的灵活性,鼓励竞争,优胜劣汰,不搞僵化的“论资排辈”、“轮流坐庄”式的晋升。

(四)在监狱管理中体现人性化精神和落实人权保护

如果说前面的三个部分是属于具体制度方面的话,这部分则是贯穿于具体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的精神或者说指导思想。行刑社会化、开放式处遇制度、累进处遇制这些代表现代文明监狱制度发展趋势的思想和制度,无不体现着监狱制度中的人性化精神和人权保护的光芒。

由于历史上长期对“人性化”的批判,现代监狱管理所需的人性化被表达为“感性”以及“人道主义”,加之对“人性化”的认识还不到位、不充分,“人性化”精神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在改造罪犯中,“人性化”处于一种外力推动的格局,真正的、自然而然的机制尚未建立,又加之狱警队伍的素质问题,“人性化”往往表现为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使“人性化”在罪犯改造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虽然在监狱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罪犯的基本权利,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落后制度的制约和相关人员素质的欠缺,罪犯的人权保护工作在我国的监狱管理中还是一个比较很有争议的问题。

要在监狱管理、罪犯改造中体现人性化精神,落实罪犯的人权保护,笔者认为应确保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监狱职能的单一化。目前监狱实际存在的办企业、办社会的状况造成了监狱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和兴趣放在罪犯改造上,更谈不上追求罪犯改造过程中的人性化和人权保护。

2)实现监狱制度的法制化。我国现行的监狱法律制度一是不完善,与1994年颁布的监狱法配套的法规仍未出台,一些有关具体操作的法律法规也还欠缺;二是比较落后,满足不了现代监狱制度发展的要求;三是没有体现人性化精神和对犯人的人权保护。应当按照人性化要求,对犯人权利进行专门立法。

3)监狱警察队伍素质的提高。监狱警察是监狱管理中人性化精神和人权保护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监狱警察的现代化毫无疑问应是现代制度的核心,是罪犯处遇人性化的核心。” 要全方位提高狱警队伍的素质,在监狱警察中普遍确立现代监狱理念,并实行监狱警察的分类管理,主要分成管教型、看守型、生产指导型、保障型,对不同类别提出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

上一篇:中国人民大学专业范文下一篇:中国石油党建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