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2023-09-19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足球;影响

文化土壤是足球的母体,尽管足球还受到种族、体能等因素的影响,但无疑文化也是其中一方面因素。中国现代足球经过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在与世界接轨。本文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以及包含哪些主要内容。然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对足球的深层影响。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到足球运动中,将文化对其的负面影响摆脱掉。使文化与足球更好的结合,更好的融为一体,这便是探讨文化与足球影响的价值。并且吸取各国丰富的经验与风格,使其与自身现状相结合,最后变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才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最好的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简述和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它博大精深,其内容包括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无比深厚的思想内蕴,渗透着中国人民的哲理和智慧。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因素

一般来讲,衡量一支球队的水平至少应从以下因素去分析,即球员的技术水平,球队有没有核心的球星级球员,核心球员的技术水平,训练管理水平,教练指导比赛的能力和水平,球队的价值取向,球队是否团结,球队有没有大的比赛经验等。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制约足球运动发展

现代足球运动的特点体现在一个“争”字,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斗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崇尚个性的张扬,高度激烈,对抗性强。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讲究一个“和”字,讲究“天人合一”,即讲究人与宇宙及个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和谐,讲究永远不超越“中”的度,没有争强好胜的思想,这种提倡中庸,崇尚中和的道德思想,要求人们舍功利取仁义,安于现状,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造成了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定势和伦理氛围,所以,从深厚民族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我国古代足球运动“蹴鞠”体现的就是一种娱乐性质和表演性质。

2.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重文轻武,重静轻动

体育运动被儒家视为玩物丧志之举,自汉代大兴儒学之后,尚武之风大衰,而重文轻武之风则益盛。造成“秀才挟弓矢出,世人以不才目之。”的情景。古代人们鄙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形成的社会风气,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由于剧烈的体育运动为世人所不齿,结果使一些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沦为宫廷宴会上的表演娱乐节目,失去了体育运动的本意。

3.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向性抑制中国足球的发展速度

有人认为西方民族是一种外在超越型的性格,而东方的中国则是一种内在超越型的性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向性是儒家思想晚期和佛道融合的产物。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足球运动发展有利的因素

悠久的中华文明,一直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优秀的中国文化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所遵循的准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像一条河流,我们只是这条河流中的一滴水,永远也不可能真实的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键在于其具有宏大的包容性,包容性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优点,它可以同化任何文化[7]。唐朝盛世,因其包容了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并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事业才有大唐盛世的辉煌,直到现在,外国人还都知道中国的代表服装是“唐装”,而国外中国人聚集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

2.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

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的近现代是一段多灾多难的历史,八国联军的入侵,改朝换代的动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等等,让我们的民族饱经血泪,但无论多么艰苦,我们都没有退缩过,因为我们有一种精神叫做自强不息,把这种精神运用到足球中,一定可以使我国的足球发生从内到外的本质的变化,其实自强不息也正是一种可贵的体育精神,不坚持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而现在我国足球却未能将自强不息融入其中,中国足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发展。却又好像在传统文化中迷失了自己。足球场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如果把我国的兵家战术思想运用到足球运动或足球训练管理中,一定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3.中国传统文化能净化足球

现代足球运动是对野性的极端热望和有力弘扬,是野性与文明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特殊的美,然而这种野性美却经常被球员或球迷们演绎成一种野蛮的暴力。

四、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存在着冲突,我们要想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就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严重冲突。吸取传统文化中有利于足球运动发展的精华,为更好的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服务,改善或摒弃那些不利于足球运动发展的文化,使中国足球形成自己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马国义.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我国足球落后的原因[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15.

[2]胡德同,刘健.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足球运动的影响[J].九江学院体育学报,2006,(2).

[3]田祖国,陈云.中国足球与儒家文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7):7-9.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传承弘扬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有着长远的意义和价值。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的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1)当前,我国和西方各国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使得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此事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必须保持文化的稳定,并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所以我们应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搞清中国文化发展的阻力,意识到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上如何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精华独特

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体, 对于文化深层结构的认识,国内外文化人类学界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例如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质的文化、社会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文化针对物质文化和社会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层结构,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以她特有的方式促进推动着我国不断发展进步。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中国独特的思想,道德,风俗,心态,文学艺术体系。它形成于中国历史的早期,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变化,但又始终保持一个基本一致,贯穿始终的文化内核。

2中国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这是世界不可否认的。在西方各国面对中国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和证明。

(1)中国传统文明首先带给西方的印象是中国人的沉稳、人情、善良

对于西方人来说,_中国人永远是个谜。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有着突出个性又有着优良传统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是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最富有魅力的,尤其是他们身上时时刻刻都表现出来的沉稳干练。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熏陶,中国人重“天理”和“人情”,做人要讲“通情达理”、“重情重理”、“人情人理”、“情理交融”等等。从以上的成语可以看出,传统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为人处事既讲“人情”又讲“天理”,并且把“情”放在“理”之

前。中国人最崇尚情谊,把个人、家庭、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重视培育孩子,有非常清晰的丈夫妻子的角色定位。他们也把自己的国家当作家庭,所以中国的家庭关系相当牢固。

(2)中国文化里对家庭的责任感根深蒂固。

中国人注重责任心,在现实生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民族大义之责,我们用这种民族大义之责换取一个民族的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在其位,谋其事”,这是工作的职责,我们用这种工作的职责来换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父慈子孝,夫妇和顺,兄友弟恭”,这是家庭的责任,我们用这种职责来换取家庭的和睦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美德,正是这样的美德,让西方人不断肯定东方人的优点。

二 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利条件和严峻挑战

虽然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硬实力相比还相对落后,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与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相比还不相匹配,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样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3)

1 贬低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本国的文化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冲击。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以为常了。这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观察各国的文化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宣扬和传承,而我们已经开始攻击自己的文化了。比如,《红楼梦》对于中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巨大瑰宝,对于西方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国内有很多人去批判它,说它是一次巨大的失误。这样的偏激思想只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没有积极的意义。(4)

2 只有被西方国家认可的文化才是科学的

在西方文化的日益冲击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弘扬和传承。

三如何传承弘扬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域内各民族人民历经数千年所积累和积淀下来内涵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她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源泉,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民族在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家庭等方面都形成了浓厚而丰富的优秀文化。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民族财富,作为后人的我们,必须认真地子以传承并使之继续流传下去。(5)

1 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第一,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书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以融会贯通的,都有着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学习西方文化前提是在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国传统文

化“国宝”)基础上,去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绝对不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去全盘西化!(6)

2 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走世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7)在面对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中,躲避和逃脱都不是办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进程演变中将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中国的文化是“和谐”,但是很多的西方人并没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各种对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我们要警惕这样的事件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快全球化的进程,并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3在传统文化内容上的创新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长期积淀,形成为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到了社会心理的深层,她的影响随处可现的。只有深入学习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进步的要求,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不断完善发展。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提倡;基于传统和谐精神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传统文化内容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注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大力学习、吸纳外来文化的积极先进内容,充实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不仅与世界文化同步发展进步,更要让充分体现民族特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从而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光荣的发展历史,以赢得世界的尊重,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

4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软实力建设不等于文化产业,但是却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西方国家正是看到了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才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8)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可以从发展文化产业入手,在产生经济效应的同时又能加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自然的弘扬了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哟有着巨大的价值,我们要善于挖掘与传承。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我们要对国外的文化采取吸收和包容的态度,对中国文化弘扬,赋予其新的含义。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克服发展中的阻力,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小英,高校图书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途径,商品与质量2011 年 8 月刊

(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邓显超 ,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长白学刊2009 年第 2 期

(4)崔海英 邵丽君 王晶,探析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天下论文网2011-8-12

(5)李彩云,新形势下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学习2002年第7期

(6)徐琴,试论新形势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经济与文化

(7)王广军,论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论苑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国文化;相互影响;

一、前言

儒家文化是早在孔子的时代创立起来的,经过后期的发展和不断的改进,越来越符合中国社会的人们所追求的价值观,当今社会,儒家文化的意义也越来越被世界广为接受,事实证明,好的东西是经得起推敲和传播的,这么多年儒家文化的屹立不倒也是在像我们讲述着先人伟大的胸怀和智慧。

二、儒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说到儒家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孔子,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他提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儒家思想,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是其背后所含的警世意义却让人深思,在封闭的古代,不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传播的途径这么广,那个时候儒家文化是孔子个人的魅力体现,可是要被全社会所接受和学习并不容易,所以孔子凭借着精湛的学术魅力广收门徒,后来又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事情,让孔子的胸襟更加广阔,对待事情更加充满智慧,也使得儒家文化经得起推敲和反复的领会。儒家文化的成型推广也离不开汉武帝在公元前134年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举动,虽然是皇权主义的专制,但是也使得儒家文化迅速的成为全国人民的信仰,使得儒家文化真正被大众所熟知,并传播开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依然深入人心,因为早在公元前,祖祖辈辈的血液里就流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汉武帝之后的科举制度、北宋的理学,这些政治举动都奠基了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地位,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发展。

三、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

儒家思想古往今来都应用广泛,受到人们的推崇,大到政治、教育、哲学等方面;小到每个家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都离不开儒家文化。修身、齐家、之国、平天下,这些看似平常的理念其实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细节。

1.基本精神

儒家文化基本的精神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仁”也通“人”,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核心,也是孔子主要为人处事的哲学观点,“仁”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上,在政治上,其意义就是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至今任是我国最主要的国家政策之一;“仁”在教育意义上就是“有教无类”,这影响的代表有我国的义务教育,是希望在该学习的时候不论贫穷或者是富有,都应该受到教育。

义:是人们所熟知的“义气”的“义”也是“宜”,是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做出的道德规范,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观念。

礼:这是孔子一直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们和平相处的基础,这是儒家思想的社会哲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想必也是离不开儒家哲学“礼”的熏陶。

智:人可以无知,但是不可以无智,孔子崇尚的“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智慧,而不是一味的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人。“智”也是指:知道、见解、聪明等。

信:指的是信任、信用,这个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在现代社会也是人们极力推崇的思想,因为只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才会有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更加融洽。

恕:孔子核心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就包含了饶恕、宽仁的意义,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问题,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不强加于别人身上,只有每个人都秉持着这样的思想,就会有少一点纷争,多一点包容。

忠: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忠诚也是做人的基础,只有对别人终成了,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双方的关系才会融洽,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孝: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基础是“孝”,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长辈的尊重,指的是对年长的人有孝敬之心,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孝都没有,那何来的礼义廉耻呢? 悌:原意是指对兄长的爱,后来衍生的意义是兄弟之间、人与人相处之间应该有的基本尊重和长幼有序的思想。

2.儒家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民族的文化基础是民族的魂,也是多民族长期冲突最后和谐发展的共同追求,中华文化的历史就是民族的历史,陪伴着民族历史的是民族的文化。

中华的民族性是指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一体性,这有别于西方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独有的大民族所共同认知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例如美国代表的西方文化,其宣扬的就是自我价值,是个人的自由、自我意识的支配,而中国的文化儒家的哲学是强调人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成功,所以强调是社会的责任感。

儒家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家的伦理思想及家庭血缘亲情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人观念里,人和人的关系主要有五种: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家族关系占三种,而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扩大,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儒家在这种伦理关系上强调血缘亲情,而家国家国,国是家的扩大,把个人同家、国紧密地联系起来,人是家庭的人,是社会的人。

(二)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庸之道在于:一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二是和而不同,和为贵。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礼、忠、孝等整体思想都是“中庸”之道,儒家没有极端思想,儒家学说都是基于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子贡问曰:“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不强迫,以和为贵,社会就不会有仇恨。

仁、礼都是求和为贵,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讲仁义礼智信,不偏激,无不及,此即中庸之道。

(三)理性实用

中国科学在历史上曾长时期地走在其他国家和民族前列,到了近代,西方科学飞速发展,中国在与之比较中越显巨大差异,中国不是没有科学,只是缺少或没有西方那么强烈的科学精神,这与各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有关。

儒家文化重视理性实用,以致我们现在在做什么事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做了有什么用,而不会纯粹地去追求科学,探索自然的秘密。儒家重视学以致用,强调“躬行”,学习的目的就是实践,儒家的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所以科学在国人眼中不如技术,只是近代以来,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没有近代科学发展,就没有现代技术的产生。

四、儒家文化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形成的影响

凡事都有双面性,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政治、社会的影响也应当分为两个方面来看:

1.积极的影响

(一)教育方面

孔子的教学方法至今为止也是人们争相学习的教育方法,孔子在教学上注意的是启发教学和个人的独立教学,这些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这些至今广为流传。

(二)礼仪方面

儒家文化中强调的是尊老爱幼、尊重父母、长幼有序等道德礼仪方面的做人基础,这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也在逐渐的学习这种理念,这是中国民族的魂。

(三)思想方面

孔子崇尚思考和智慧,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需要反省的一个问题,因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达,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加快,传播的层面更加广,所以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容易,这也导致了人们思想上的滞慢,因为总有别人思考好的东西可以拿来用,所以自己思考,多加思考,对事物进行反思,也是孔子推崇的理念,也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研究的思想。

(四)治国方面

“以德服人”这个思想在政治上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是历代帝皇的治国理念,现代社会的人性化也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存在芥蒂,而是要像朋友一样的相处,这样社会的氛围才会和谐。国家的治理之中,只有时刻的考虑老百姓的心声,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做好事、做实事,这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掌声。

2.消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儒家思想也有一些不可取的地方,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阶级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思想,在消极的影响面前,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

(一)不重视科学的系统学习,孔子的文化里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治人的政治思维,而不是学习的知识传授,这跟当时的社会问题是分不开的,孔子也没想到未来社会发展是这样子的。

(二)西方的学习重视的是理论与刨根问底式的学习,而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则是不偏不倚,有一点中间的意思,这就意味着没有准确的答案,比较靠经验得出的结果。

(三)孔子的儒家哲学里强调一种付出与服从,而这种服从的绝对性又可能演变成一种盲从,所以这就造成了人性的压抑,没有特色与创造力,因为创新有时候需要大胆的尝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儒家思想里面思想的统一扼杀了这种创新的想象。

(四)儒家思想的落后,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有其落后的一面,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跟现代化的男女平等格格不入了,在现代推崇个性的时代,就显得有点性别歧视了。

因为每个时代的不同,人们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水平也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观都在不断的改变与发展,每个人对儒家思想文化的选择与追求也不同,但是不论如何选择,我们都应该将其好的一面发扬光大,其不符合时代意义的一面就要学会舍弃,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五、结束语

在当今的世界,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单纯的交往越来越少,许多人都在不断的抱怨,其实孔子早在很久以前就跟我说了“仁者爱人”,很多事情,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你对人付出多少,相应的,你就得到多少,所以我们不论在生活中、学习中、做人处事的问题中,都应该学习儒家文化的思想,让自己不骄不躁,争取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语言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深入民心,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發扬者和升华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次讲话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的思想中运用自如,不断地开展实践与理论的创新,逐渐完善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为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提供有利的科学指导与行动指南。

关键词: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建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自古以来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道德遗产、各种文化与精神的整体形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另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来源。习近平在2014年10月13日主持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曾说:“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1]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摘录的79篇文章,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如谈话、讲话、演讲、问答、批示、贺词等,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得非常充分和灵活。就笔者陋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中,所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着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励精图治,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后,首次提出“中国梦”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创新,最终找到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佳途径。“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2]35党和国家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明确表明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引用“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来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是治国理政的最基本。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实现“两个一百年”这个明确而又伟大的发展目标。

数千年以来,我们都在经历与世界各国的文明发展迥然不同的历程。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证明了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非巧合,而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为了促进我国治理制度与能力的完善与提高,有必要从人类文明的所有杰出成就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能复制世界各国的政治理念与制度形式,而是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诗词,强调在治国理政上,对于我们的道路、我们的制度,我们不仅要坚持,还要有自信,坚定我们的理想与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稳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不忘初心,服务于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及领导干部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在解决“四风”问题、坚持和发扬“三严三实”作风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还以制定和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文件稿为重点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语、诗词等来进行党的建设。他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来强调党必须坚持依赖人民来推动历史的列车向前行驶,始终保持与人民的密切联系,共同进步与发展,即使“黑云压城城欲摧”,也能做到“我自岿然不动”。永志不忘“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保持“吾日三省吾身”,时刻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公生明,廉生威”提醒自己。习近平在2017年2月1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增强政治、纪律、道德和抵腐”四个定力,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对党的建设又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习近平的为民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完美的结合,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3]。习近平的为民思想主要体现在为民解决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民生政策。“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提到“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曾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论述为民精神的治国理政思想,充分说明了人民在一个国家的治理中的重要性。这在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中“执政为民”、关注群众的获得感等方面均有所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条路没有终点站,唯有接连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将广大人民美好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认为,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一个国家的主体,更是民生的受益者。在解决民生问题时就要做到:人民不支持不满意的事情坚决不做,人民期待的、拍手称赞的事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做,凡与人民利益有关的事情,再小、再难都要坚持去做。由此可见,习近平将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与现代的“共产主义思想”相结合,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政思想,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民思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三、互利共存,为世界树立榜样

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从而促进更多的投资、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创造更多珍贵的合作机会。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来表明他的外交理念,同时也展示着中国人民高尚的品德与优秀的传统素养。“计利当计天下利”,我国倡建的“亚投行”“一带一路”,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建立丝路基金,以改革开放的新思想开创新局面。另外,在巴黎气候大会、伊核会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核安全峰会等领域,中国展露了同样具有建设性的重要作用。“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展现了平等信任、繁荣互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这让中国的外交理念更为丰富,格局更加宽广,也得到了世界多个国家的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出访到世界各个国家和接见其他国家的重要领导,在不同场合的演讲中多次提出“命運共同体”这一概念。中华民族素有热爱和平的优良传统,中国始终坚持和平与发展,不仅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凸显,也让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习近平在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多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并强调互利共存,与世界同行,真正达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繁荣景象。

四、标新立异,继承与创新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要与时代和历史条件紧密联系起来,鼓励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新的认识和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思考,不断提升自我的传统文化修养,还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应该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做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保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好习惯,认真做到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加强人文修养。同时期望青少年秉承“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精神,不断探索学习与实践,能够活学活用,真正地掌握所学。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164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要忘本,应善于继承,来更好地创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继承与弘扬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创新,古有仁义礼智信,今有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地钻研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争取做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华文化有着5000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弘扬、升华的关系,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还引用“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表达他对中国所取得成就的肯定与对实现“十三五”所寄予的希望与信心,在中国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习近平还指出中国共产党要紧密联系群众,人民群众也要紧密围绕党中央,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加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要做到“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要以崭新的姿态来迎接党的十九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亦是鞭策我们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4]。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不忘初心,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进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发。

参考文献:

[1]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5.

[3]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5.

[4]杨威,刘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论断的理论视域与思想维度[J].学术论坛,2016(9).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第5篇

2、浅谈红木家具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图案在现代广告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4、“虎”说中国传统文化

5、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浅析

6、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7、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走进语文课堂的意义及策略

8、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的运用

9、浅析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

10、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

11、西方漫画产品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成功经验

1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畏观

13、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价值运用与路径研究

14、如何在油画创作中利用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15、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传承与发展

16、主体性视角下《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译本赏析

17、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18、文化自信视域下探析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和路径

19、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20、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实践探析

21、中国传统文化在体育课程应用的现状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与建设

23、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中的渗透

24、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25、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

26、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整合研究

27、浅谈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28、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思考

29、高中美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探究

30、浅析文化类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1、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2、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英文绘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3、主题语境14:节假日与中国传统文化

34、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 融入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35、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二次元文化的结合发展

36、有声阅读融合创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37、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之戏曲本体的回归

38、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影响分析

39、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主题绘画教学中的应用

40、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表演区游戏融合实践研究初探

41、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小学道德教育之反思

42、寓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43、一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幼儿园展示中国魅力、传递文化自信

44、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融合策略探究

45、2022年高考热门话题写作预测(14):节假日与中国传统文化

46、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47、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48、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49、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世界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比如“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认识“传统”的内涵。传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传统中的“传”是人类历史的延伸、延续、承袭;传统中的“统”是传的精神整体。古人是在前人所创、主导人伦、后人继承的意义上理解所传之统,把“统”作为文明与发展的方向。把“传”与“统”的含义结合起来,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前后相继,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整体,是在历史进程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和生活主题。 其次,认识“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范畴。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涵盖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二是制度文化层面;三是观念文化层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三、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840年,中国在西方船竖炮利之下被迫打开国门,清朝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了振兴图强,向外国学习,建立枪械厂、购置军舰、建立船坞,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其中李鸿章是代表人物。最后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标志,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就其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体制不能容忍现代化因素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尽管它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制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毕竟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随后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纳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它一方面是指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欧美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指这种欧美现代化对于世界进程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回顾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派”主要是从物质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则主要是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出发去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就是从观念革新的层面上理解现代化的文化内涵。这一过程表明,国人对现代化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不断向纵深发展。然而,由于外患频仍,国人一直没有时间对现代化的全部文化内涵做出从容的反思和认真的总结。

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重构观,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模式。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的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奋斗的根本目的,是要“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而“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观,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昭示了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产生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支文化新军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其动员之广泛,响应之热烈,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为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的创建开辟了道路。1986年产生了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最终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期间,邓小平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99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这些基本要求,指出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了文化服务的对象,确定了繁荣文化的方针,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地处理了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体系创建中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只要我们按照这些基本要求去进行文化建设,就把握住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就能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引导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五、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二)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 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

(三)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 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民主、富强和文明三位一体的内容。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冷漠、大量家庭崩溃、人们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传统文化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也有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即使是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正在或已经发生变迁,其中必然糅合了现代因素,因而,对传统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的综合。

(一)要有选择地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现有的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积累的成果。因而,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文化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新文化则是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延伸。首先,要坚持历史的方向,即使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有自身历史的限性;其次,要用现代科学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不是机械的复古,而必须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需求,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

(二)结合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注入近代的科学精神。我们要重视个性发展与社会的整体统一,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历经磨难,历久弥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饱经风霜的中国文化一定能从容应对,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今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再展雄风。当代大学生要有这样的自信。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应该以时代的视角思考和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一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的正确观点。同时,还要树立一种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为世界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总结

上一篇:学校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水产品加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