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

2024-05-10

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精选9篇)

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 第1篇

一、教师支持性行为的意义价值

教师支持性行为是以学生需要为原点, 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满足学生潜藏的学习需求, 是回归学生发展本性, 尊重其发展规律, 对学生成长充满期望的行为。因此, 我们不难理解教师的支持性行为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教师而言也是挑战和发展动力, 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一)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意识的形成

生本理念体现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 而教师支持性行为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意识的形成。叶澜在《时代精神与新教育观念的构建》中, 把“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作为学校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教师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 让学生发展自身优势, 选择自己的方式学习, 在治理深化和拓展中获得新知和技能, 学生不仅感受到个体的尊严, 成功的喜悦, 还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在学习共同体中的责任。这些感受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与增强,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 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养成

生本理念倡导学生人人可以创新, 因此教师支持性行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形成。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习惯, 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为深入进行科学领域的探究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师支持性行为的推动下, 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开始探究, 从发现中体验喜悦, 提高了求知欲与探究热情, 在不断探索中发展智慧、掌握科学方法, 从而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 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共成长

生本理念主张师生是学习和发展共同体, 教师支持性行为的特殊意义不仅在于“变革学生学习的方式,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有特殊意义。由于教学理念的变化, 课程内容有了新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以往有了很大差别, 这些都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对教师既是压力, 也是动力, 使教师原有教学行为的创造智慧得到新的激发和生成, 最终推动教师在专业上的新发展。

二、教师支持性行为的现状透视

当前不少教育人士将课堂教学行为等同于教师教学行为, 小部分将其等同于师生之间的互动。笔者认为, 当前教师的教学行为外在表现形式显得过于严肃, 且过于注重追求教学目标、组织、整体和标准, 教学氛围通常是形式的整合而非解惑, 忽视了学生的学对于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及学生认知思维的引导, 这不利于激活学生的内在活力, 不容易让学生感到他们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教虽然占有重要作用, 但是, 学生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无论教师再如何教, 对课堂教学效率地提高是没有帮助的。

那么,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 有助于支持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呢?

三、教师支持性行为的策略建构

(一) 优化学习支持行为

1. 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自我设计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充分体现, 恰当的学习目标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将课程分学段目标告诉学生, 这是学生自我设计学习目标的基础。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逐步实现在班级集体授课条件下的个别化、个性化学习, 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2. 帮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许多课文难度都不大, 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爱好, 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研读。在数学“认识图形”教学中, 可让学生自己选择图形研究, 由于有权决定学自己爱学的、能学的,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会找到“我是学习小主人”的感觉。

3. 帮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 对于类似“除法的认识”“认识小数”等概念教学, 教师可以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 而像“小数加减法”就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很多情况下, 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 可以与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一起探讨问题, 也可以与老师交流想法, 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表达、协作、评价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 构建情感支持行为

1. 平等相遇唤醒精神的自由

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主要借助于语言, 通过平等的对话, 学生会感到教师能够倾听自己的见解, 才会从心底接受教师的观点, 积极与教师沟通。除了有声的语言情感交流外, 教师的教态运用好了, 能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有效地表情达意, 使学生形成一种动态的印象。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情感,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课堂就充满生气, 自然能提高教学效率。

2. 默默赞赏播洒自信的阳光

赏识是一种无声的支持, 默默的赞许, 一贴心理期望的良药。学生需要赏识, 犹如禾苗需要阳光雨露。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大拇指、一个点头示意……这都是教师对学生的赏识, 教师用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亮点,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挖掘学生的潜力, 促进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成功。

3. 适时激励注入不竭的动力

课堂上, 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再加以语言激励, 学生顿时会激动万分;作业本上, 学生书写整齐, 且正确无误, 教师给予简短的激励性评语或是画上漂亮的五角星, 当学生打开作业本时, 一定会惊喜万分;学期结束, 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 自豪地站在领奖台上, 在那一时刻, 学生收获的喜悦会顿时显露出来。

4. 耐心期待关注迟开的花朵

当教师对学生怀着一种期待, 期待着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进步与发展时, 教师的爱、信任、鼓励等期待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使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同时, 对学生的智力水平、品德修养和个性的发展均产生了直接影响, 而学生这些提高与进步便是教师期望的结果。

浅谈高校教师的管理与组织行为学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组织行为学

一、高校教师管理工作

高校的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教师人力资源的竞争,教师是学校赖以存在的主体,是制约学校整体工作效能发挥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校管理工作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既是实现高校组织目标,实现党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也是教师本身发展的需要。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水平。物欲横流的当今,高校不再是过去的“象牙塔”,高校教师管理工作面临着内外环境改变的新挑战。经济高度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应用、职称评价体系的改革,教师心理问题的增加等众多因素影响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试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引入高校教师管理工作,探讨如何利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提高高校教师管理工作。

二、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可以看作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得行为的能力,从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学科。[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其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因此,将组织行为学应用于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其研究对象是高校教师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其研究范围是在高校这一确定的组织中,其研究目的在于提高预测、引导和控制高校教师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目标。由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对组织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也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组织层面。这三个层面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在个体和群体层面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微观理论,而对组织整体层面的研究则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宏观理论部分。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前提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应用组织行为学指导高校教师管理工作

(一)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三个不同层面来看。(1)个体。组织是人的集合,所以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本要素,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此外,还关注诸如价值观、知觉、态度、个性等因素,以及他们对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作风与绩效的影响。每位高校教师的个体特质各有不同,在管理工作中应当提高认识,理解和尊重个体差异,为教师创造一个竞争有序、评价合理、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同时,面临教师,在管理工作中还应积极发掘个体的共性特征,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高校教师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管理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个性特征虽已基本定型,但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应当引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教学管理中,应当运用学习理论,实施强化策略,促进教师进行自我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此外,还应在动机与激励理论的指导下,将目标激励与个体相结合、内外激励相结合、正负激励相结合,激发教师的个人潜能,提高其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在日常行为管理中,应当运用积极心理学与相关理论,理清其与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规范个人行为。

(2)群体。对群体的研究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索群体活动的内在规律。组织行为学中对群体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体行为的特征、团队理论与实践、沟通、领导、决策等。对群体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善于进行群体决策,为实现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服务。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根据不同的划分可以分为教学群体、科研群体、管理群体等。根据以上划分,每位高校教师都属于一定的群体,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群体行为提高高校教师管理工作。在群体行为特征中,既有对群体成员具有促进作用的社会助长,也有对群体成员具有阻碍作用的社会堕化作用、去个性化等。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与目标,利用群体行为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促进群体的和谐发展。对于大教师群体而言,沟通是影响其在校学习、工作和生活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群体中的沟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当了解沟通与人际沟通的特点、功能,并运用有效沟通原则帮助大教师群体排除沟通障碍。

(3)组织。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重点和归结点是整体的组织层次上的行为。对个体和群体的研究亦是在组织整体的框架下进行的,研究的目的具有明确的组织整体行为指向性。在组织层次上,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是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和组织氛围,力求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把握组织变革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同样可以运用组织及其行为理论,将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组织学习等内容贯彻其中以待提高管理效能。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校园文化作为高校这一组织的组织文化具有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如何发挥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起到团结凝聚、激励振奋、约束教育等作用是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内容。当然,还应当及时注意到组织文化的负面作用,如对发展与变革的影响、对组织成员创新与个性的影响等。此外,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还应积极推进组织学习,利用群体与组织的力量带动教师高尚师德、师风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创建和推广“学习型组织”浪潮也值得借鉴。在高校中更应当看到学习型组织对教师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并努力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型组织。

(二)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四项前提假设。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而成立的,而这些假设前提在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中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命题。

(1)行为的可预测性。人们通过对自己行为和别人行为进行观察,认为人的行为不是变化无常的,而是有一定的可以观察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也使得人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对于大教师而言,其行为也具有这种可预测性。一般来说,年轻教师的行为更具有可塑造性,如果在此阶段能够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及创新精神,将对其今后的教师生涯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此外,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其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如在担心受到处分、害怕有损形象等心态的影响下可能会选择逃避等行为。

(2)行为的因果性。人类的行为是有原因的,前后的行为之间往往还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也应当注重教师行为的因果性,切勿盲目处理问题。这一点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矛盾、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等尤为重要。如在处理人际关系矛盾工作中,应当将教师的前后行为联系起来,尽可能多的了解其背景资料和性格特征,并充分掌握事实细节,切勿只听取片面之词,武断定论。否则,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引起新的冲突。此外,在教师心理问题的处理同样也要考虑到行为的因果性。这是因为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某些特殊的行为上,如厌恶教学任务、害怕科研任务、寡言少语、情绪低落甚至走极端等。作为高校管理者,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应当从行为的因果性出发,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探究行为的真实原因,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再做出判断。

(3)行为的多样性。人的行为具有多样性,组织行为的研究必须设想许多影响行为的因素,并从复杂的因果过程中解析组织成员的行为。大学教师的行为同样具有多样性,而且对其行为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管理工作中,应当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探索,做到灵活多样、触类旁通。正是因为行为的多样性,需要高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勤于积累、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4)行为的可概括性。虽然每个人的行为各有不同,但其行为是可以一般化概括的。这就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寻求和运用行为共性的理论基础。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这一点尤为重要。面对人数众多的大教师,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如果都需要进行点对点的工作,那么既是不现实的也是极其缺乏工作效率的。因此,根据行为的可概括性,应当充分发掘高校教师这一群体行为的共性以便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多的管理工作。

四、结语

高校教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还面临着诸多新挑战,需要高校管理者不畏艰辛、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引入组织行为学原理的有益尝试不仅拓展了工作思路也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管理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兴淋编著.《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7:P7

[2]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十版),Prentice Hall 1997, 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高校教师行为的激励模型 第3篇

在当今社会, 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联盟与合作越来越深入, 大学越来越以市场的机制为基础, 按照市场竞争规则和产业逻辑运行, 相应的, 大学在竞争中的声誉显得尤其重要。高校的声誉主要受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影响, 教师的学术水平很大一部分都通过发表论文体现出来。

作为委托人 (信息劣势方) 的校方不能直接观测到教师的行为, 而只能从一些特定方面的产出结果来评定教师的行为。作为理性人的代理方总是选择最大化自己效用水平的行动, 就有可能利用其在信息上的优势, 通过“隐藏行动”获取个人利益, 同时不完全承担其行为的全部后果, 从而有动机损坏校方利益, 而校方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中则要承担过度风险或损失。校方的问题是设计有效的激励方式, 诱使代理人即教师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校方最有利的行动, 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校方与教师之间的博弈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动态模型。

二、激励机制的博弈模型的建立

学校设计的激励机制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必须同时满足参与约束 (PC条件) 和激励相容约束 (IC条件) 。参与约束保证教师在接受该机制下得到的最大预期效用不小于在不接受这个机制时能得到的最大预期效用。激励相容约束保证教师所实施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的同时也能够使校方期望效用最大化, 从而使得两者的目标相一致。

高校的教师与企业的管理者有很明显的不同, 教师的内心有强烈的荣誉感, 以至于超过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所以, 笔者认为教师最看重自己的业内声誉。教师声誉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 而学术水平可以通过统计教师在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质量与数量来衡量。把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质量与数量用一定的货币量表示为货币收益。因此, 收益越高, 大学在竞争中的声誉越高;收益越低, 大学在竞争中的声誉越低。

记α是教师学术研究过程所采取的努力行为, ε为不受代理人和委托人控制的外生随机变量 (称为“自然状态”) 。假设ε服从正态分布, E (ε) =0, Var (ε) =σ2。α和ε一起决定了代理人即教师的学术产出X, 产出函数取如下线性形式:X=α+ε。从而, E (X) =E (α+ε) =a, Var (X) =σ2。进一步假设教师是风险规避型的, 教师的净收益V由学术研究的收益W=m+n X、努力的成本和风险规避的成本三者共同决定, 即:

其中m为教师从事学术研究的固定收益;n (00) 代表成本系数;ρ为绝对风险规避数量。

由于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没有获得此净收益, 只是一个期望值。由 (1) 得出教师的期望效用 (期望收益) 为:假设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 委托人的收益为教师的产出X, 其净收益M为收益减去支付给教师的报酬。即:M=X-W=α+ε-N (α+ε) -m= (1-n) α+ (1-n) ε-m…… (3) 由 (3) 得出校方的期望效用为:E (M) =E[ (1-N) α+ (1-n) α-m]=-m+ (1-n) α (4)

三、模型的求解

(一) 教师的行为决策

记为教师不接受该激励机制时的保留收益, 根据参与约束, 教师接受该机制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保留收益, 数学表达式为: (IR) 在任何激励机制下, 代理人总是试图选择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对 (2) 式求关于α的一阶导数, 并令其为0, 得:

在此努力水平下, 教师可使自身利益最大。

(二) 校方的行为决策

通过上述的分析, 可知校方是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的约束条件下, 选择适当的, 使自身的期望收益最大化。用数学式表达为:

将约束条件 (5) 、 (6) 带入目标函数, 上述最优化问题可以表述为:

对 (7) 求关n于的一阶导数, 并令其为0, 得:

四、结语

上述委托—代理模型给出了校方的最优激励决策, 同时给出了教师为了使自身声誉达到最高的最优努力水平, 实现了通过教师参与校方的激励机制, 达到两者“双赢”的目标, 对现实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 本文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研究的, 是对现实的抽象与简化, 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39-262

[2]、黄小平.赵研科, 试分析我国公立高校的委托代理问题[J], 湖南社会科学, 2006 (1) :174-177

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 第4篇

【关键词】教师;规范;学术道德;学术不端

一、目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

(1)学术抄袭。伪造或篡改数据、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等。如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许燕副教授论文涉嫌多处抄袭,部分内容甚至原文照搬,只字不改。(2)粗制滥造。近年来各种版本的教材层出不穷,新教材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抄袭旧教材的,有些教材虽然有了一层“学术前沿”和“最新学术动态”的包装,但实质内容上却是“换汤不换药”。我们医学老前辈一年发表一两篇论文,一辈子只出两三本专著。现在,一些青年学者,几年就有专著三四十本,论文好上百篇。一本杂志上一期发表四五篇文章。(3)滥署名。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等。(4)学术商品化。被经济利益所驱动,为了获得奖金而制造论文论著。(5)学术利益化。学术评奖和立项(争取研究课题立项)中的腐败也为广为存在。尤其是评奖。(6)东抄西凑。有的作者整篇文章的写作是东抄西凑完成的,反映了作者对待科学研究极端不严谨的学术态度。

二、造成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1)学术环境比较浮躁,治学精神褪化被名利所诱,目前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在教师评价比中占比重大,教师的奖励、升职、待遇、地位都与此息息相关。还与维系着学校的排名、声誉和前途命运有关。有的教师写论文完全是为评职晋级,迫求的不是论文有什么价值,而仅仅是一种手段,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等现象。说明目前的学术环境比较浮躁,一些人在名利诱惑面前心态失衡,一些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出现,一些学校也沉浸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中,教师治学精神褪化。(2)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不能慎独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教师在学术上采用投机取巧不道德手段获得了好处,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激发相当一部分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不健康欲望,导致效仿。从主观上讲,主要是有些教师缺乏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道德品质,急功近利。社会大环境存在腐败问题,导致有些教师在追求利益时,丧失了自己的良心道德,给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3)评价体系误导,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学术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术量化考核”,即以学术论文在何种刊物发表或者发表了多少篇(部)作为职称评定和职务升迁的考核标准,而不是以学术含金量作为衡量指标。

三、解决不端学术问题,提高教师学术道德品质具体对策

(1)进一步完善学校学术制度改革高校现行学术管理体

制,制定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改变重“量”轻“质”问题,消除官本位思想对高校的影响,改变人情干涉凌架于学术自身的评价之上的现象,确立高校学术的崇高地位。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分配制度向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倾斜。进一步改善教师的科研条件。让一线工作老师,有时间、有精力去进行教研和科研,随着科研环境的改善,一定会大大激发教师的科研创造力。(2)加强教师学术道德教育要切实有效地对我们高职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术修养,要教育教师把做人和做学问结合起来,教师应为人师表,洁身自律,重塑学术研究理念,回归科学研究本身。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要进行经常性的学术道德教育活动,使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追求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追求。(3)改革职称评聘、学术评价制度学校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健全配套措施,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合理确定评价标准,落实学生对教师的评议制定,如要选择知识渊博、师德高尚的人才到教师岗位,淘汰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革除只重学历、忽视师德的弊端,完善聘任制度,加大学生公认程度对教师升降、去留的作用。(4)加强学术打假和监督应成立专门学术打假机构负责专门制定、宣传、执行有关学术规范,监督检查各种学术腐败防治情况,受理并调查学术违规举报,处理学术违规人员。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有一支为人师表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因此必须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不剽窃,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推进者。不久的将来在我们学校一定能建设出一支具有强烈学术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研究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队伍。

参 考 文 献

[1]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111~132

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 第5篇

导入激趣:情趣、理趣、意趣

示例一:教师将一幅精美的荷花图展示在大屏幕上, 同时将二胡名曲《月夜》作为背景音乐, 依次穿插朱自清像、清华园月夜等作为背景图片, 引入作者介绍与背景知识介绍。接着板书文题“荷塘月色”。

示例二:教师先以问题导入:“同学们,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学生快速阅读, 很快就从单元阅读提示中筛选出正确的信息——“整体感知, 揣摩语言”。紧接着, 教师就如何“整体感知, 揣摩语言”提供路径:在一定的语境中, 结合中心思想, 联系上下文, 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 进行辨析、品味。接下来, 教师让学生各自朗读《荷塘月色》, 并用笔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词语。学生自由朗读之后, 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 学生边听边揣摩刚才所画出的词语。

示例三:教师先用课件展示多幅以月光为背景的荷塘景象, 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中, 将《荷塘月色》的文字以字幕的形式在屏幕上滚动, 学生边看以月光为背景的荷塘景象边聆听朗诵, 揣摩文字, 体会意境。

强化课堂教学导入设计的目的, 就是要使导入设计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并为学习新知做好心理准备。示例一是从情感维度来凸显设计的“情趣”, 课始煽“情”, 情趣盎然;示例二是从知识维度来突出设计的“理趣”, 课始授“法”, 理趣引导;示例三则是从情感和知识两个维度来精心设计, 将“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 寓传授阅读方法于渲染课堂气氛之中。

值得肯定的是, 上述三种导入设计各有千秋, 教师都是从教学目的出发, 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最为显著的直观性和新颖性特点来设计的, 通过教学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 为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强烈的外部刺激, 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并迅速转化为一种求知欲。当然, 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参与行为的显隐度主要取决于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与兼容度, 同时兼顾突出学科特点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设计要求。

展开激疑:活化、点化、深化

示例一:从文题“荷塘月色”看, 文章的主体部分写“荷塘”与“月色”。教师请学生从写景的视角把握这两部分的写景特色, 仔细揣摩两部分的“景宽”和“景深”。学生阅读后在脑海中构图, 并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学生明确:写“荷塘”, 作者采用的是从“全景”到“局部”的方法, 因为文章第四节的第一句话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写“月色”, 采用的手法恰恰与写“荷塘”相反。作者先由“月光如流水一般”一句, 从对“月亮”的聚焦转到“塘中的月色”的描绘, 最终揭示出塘中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这一特点。从这两段文字的关系看, 作者实写“荷塘”时, 则是在虚写“月色”, 而在实写“月色”时, 则又是在虚写“荷塘”, 因为“荷塘”是“月下”之荷塘, “月色”是“塘上”之“月色”。

示例二:《荷塘月色》的重点是描写“荷塘”与“月色”部分。教师请学生从写景语言的角度, 体味两部分写景语言的异同。学生明确:从句子的表现形式看, 除了运用了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外, 描写“荷塘”部分出现了大量的叠词, 而描写“月色”部分, 则是运用一系列表现力很强的动词, 如“泻”、“浮”、“洗”、“笼”、“画”等。叠词的运用, 不仅加强了语意, 使文气舒展, 读起来节奏明朗, 具有韵律美, 而且传神地描摹出荷塘意境之美。本是难状之景的“月色”, 由于运用了可感性很强的动词, 更易使人联想和想象到月色的轻盈、朦胧与幽雅。接着学生聆听文章精彩片段的配乐朗诵, 再次感受荷塘的风情绰约和月色的温馨雅致。

示例三:在学生整体感知描写“荷塘”与“月色”两部分的文字之后, 教师直接让学生说出初读这段写景文字的情感色彩:幽美而宁静。继而让学生再品味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带着“不宁静”心情的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示例一立足文本, 活化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勾勒作者所绘之景, 并体会所绘之景所营造的审美艺术空间。教学意图清晰, 思维路径流畅, 但仅仅是文字内容的鲜活感知, 缺少教学生成的积极激发, 依旧停留在“平面”思维的层面上。示例二在阅读中揣摩意境, 继而在语境中品味文字, 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在心灵深处再造鲜活图景, 体现了思维深度。示例三则先对文章最精彩的片段进行整体感知, 随之前后勾联, 对照文章情感基调, 深度感知那些已经烙上了作者主观色彩的景物特点, 不仅从外部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笔下“荷塘月色”之美, 而且从作家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的角度, 体会作家对美和自由追求的深刻主题。

在现代教育教学论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可以为学生思维的多维发展提供可能。这既是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生机盎然的实然需要, 也是语文教学形成预设与生成动态过程的应然要求。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绝不能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声画来代替文字, 用图画来取代意境, 因为文字提供的思维空间远远大于直观。

绾束激思:延展、伸展、拓展

示例一:文章的开头写“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 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 带上门出去。”结尾写“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教师提问:“这两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常, 学生会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指出具有“首尾呼应”的作用, 而对于其他作用, 学生则难以深层挖掘。教师在学生总结结构作用的基础上问:“为什么朱自清不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向妻子诉说呢?”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发问:“篇首写妻子‘拍着闰儿’‘哼着眠歌’, 此时此刻, 如果你是作者, 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后明确:寥寥数字, 写出了妻子对儿的舐犊深情和作者家庭的和谐之美。显然, 作者无心更无意去破坏家庭的宁静之美。所以, 他会在文首“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也会在篇末“轻轻地”推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开篇意在表现、交待这种情绪基调, 结尾处意在强化、延展这种内心深处不可解脱的孤寂。

示例二:教师直接提问:“文章开头和结尾这两句话在文章中除了有‘首尾呼应’的结构作用外, 在感情上有没有作用?”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是以静写动, 以家庭的宁静来反衬作者自己心中的极不宁静。文章开头作者心里是不宁静的, 而他的家庭却是宁静的;后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的感染下又趋于心静, 但走出荷塘回到“夜里”宁静的家时, 作者心中依旧是不宁静的, 因为“白天”的现实无法使他宁静下来。教师追问:“有学者分析说, 从作者对妻子的态度来看, 作者与妻子之间的感情是不和谐的, 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妻子操持家务又要带小孩, 已经很艰辛。在看到月夜里妻儿入眠乐融融时, 作者不忍心给妻子增添不安和忧虑, 从而更表达出作者内心苦痛无人诉说的孤寂。

示例三:教师以疑启思:“为什么文章篇首写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而作者笔下的家庭却是那样的安静祥和?为什么作者不向妻子言说自己内心的不宁静?为什么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的感染下作者趋于宁静的心又会不宁静?回到家中, 为什么作者内心依旧难以宁静?”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后归纳:作者有两个生活空间——不宁静的社会与宁静的家庭, 这两个空间又被时间维度切分为两个部分——不宁静的白天与宁静的黑夜。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爱群居, 也爱独处”的生活追求。同时, 作者内心又有两个世界:内心的动荡与宁静。这同样体现作者“爱热闹, 也爱冷静”的性格秉性。文中作者并没有交待“不宁静”的缘由, 解读也实难找出具体、准确的客观依据。尽管现在很多分析以所谓的“知人论世”的写作背景来挖掘文章的主题, 虽有一定的道理, 但《荷塘月色》记录的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作者, 在社会和家庭双重压力下的心路历程和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最后,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相关背景资料, 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朱自清“真文字”所言传的“真情”的体验和感悟。

示例一的教学小结不是简单地围绕结构主线来揭示文章的主旨, 而是在小结的过程中沿着情感维度适度延展, 进一步强化对作者内心孤寂的认识与理解。示例二则是在延展的基础上再次提升, 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从作者的心理定位来探究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深刻领悟作者无人领会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孤独。示例三以疑启思, 注重理解的深化, 但没有一味地从社会学的角度, 认识到社会动荡、时代变迁等因素对作者内心苦闷和惶惑的影响, 而是从生存空间的矛盾性和作者自身的双重性格来解读, 充分认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情趣和宁静处世的性格特质。

绾束教学只是教师教的行为的终结, 而学生的思维发展依旧会在新的起点运思飞扬。就语文教学来说, 对语言材料的品读、品味和品鉴, 是在无声无息中传递人文意蕴。因此, 就直观性而言, 作为文章第一要素的语言, 虽然逊于其他媒体, 但它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和深思, 并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构筑“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的艺术空间。

上述示例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益探索, 不仅提供了设计路径, 也为现代教育技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选择提供了思考:只有紧紧围绕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科学而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才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88.

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第6篇

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特殊群体—, 有着强烈的外出旅游愿望。截至2005年, 全国高等学校共有1778所, 教职员工多达147万余人。目前, 高校教师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但旅游业者对高校教师的旅游需求缺乏深入认识。一些学者对高校旅游市场和高校教师家庭文化消费现状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 (彭丹, 2005年, 陈同庆、李凡, 2007年) , 但针对目前国内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少之又少, 对广州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更是处于空白.本文在对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广州市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进行深入探讨, 以期为高校教师这一旅游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

二、高校教师旅游消费的形成

1. 充裕的闲暇时间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法定或学校规定的假期安排, 每年寒暑假有将近70天的时间, 周末有60天的时间, 以及“十一”黄金周假期等。高校教师与其他人群相比, 其闲暇时间比较多。

2. 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

目前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 就国内和其他行业比较, 工资收入较高, 且收入也比较稳定.在对大学城十所高校教师的人均月收入调查中, 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教师占32%, 4000~5000元的占36%, 3000~4000元的占29%, 2000~3000元以下的占3%.相对较高和稳定的薪金收入水平, 使教师具有在较大的旅游消费潜力。

3. 较高的文化背景

在对大学城十所高校教师的学历结构调查中, 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2%, 硕士学位的教师占45%, 大学本科占11%, 大专占2%.教师的高文化素质形成了教师的相对较强旅游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旅游消费倾向。

三、调查方法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 可容纳大学生18万人~20万人, 总人口达35万人~40万人 (包括村镇人口) , 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大学城目前已入驻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等十所高校。

本文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为基础, 选取100位年龄在25岁以上的教师,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不同职称、年龄层次和收入层次等方面对高校教师旅游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探察;其次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形式从高校教师的旅游时间选择、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信息的获取途径等方面, 探讨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的一般特点。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 每份问卷包含20个问题。调查收回问卷99份, 其中有效问卷93份,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 (教授、副教授) 为26份, 讲师为50份, 行政人员为17份;男性53份, 女性40份。

四、广州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本文着重从高校旅游者的个性特征、旅游动机等旅游者行为的角度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1.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旅游目的地选择自然风景区的最多, 占了总人数的54.6%, 表明高校教师希望与大自然接触, 欣赏自然景色, 享受大自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人文历史古迹和民族风情区, 分别占总人数的17.89%和12.15%, 表明部分高校教师希望能了解异地的民俗民风;在休闲放松方面, 有9.2%的教师摆脱日常工作科研压力, 放松自己。

2. 旅游信息的获得

关于旅游地点信息的获取, 42.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媒体, 因为这样的信息可靠, 准确。13.21%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相关书籍, 而通过旅行社了解旅游地点的占11.84%, 经朋友推荐而了解旅游地点的占7.36%。

3. 旅游消费方式选择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 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自助游 (结伴同行) , 占61.27%;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 占14.21%;而只有8.36%的高校老师选择跟旅游团。在旅伴的选择上, 大部分人选择跟家人一起去旅游 (占60%%) , 这可能是高校老师旅游的一大特点。

五、开发广州高校教师旅游市场的建议

1. 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注重历史文化景点与自然风光景点的有机结合

旅游企业应该对高校教师市场给予高度的重视, 针对教师这一群体推出特殊的产品和服务。旅行社或其他旅游企业可以利用寒暑假和十一黄金周推出各种中长途旅游线路, 旅游景点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社会风情为主。

2. 积极响应国家假日改革办法, 积极开发广州旅游文化资源, 增加短线出游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9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高校教师青睐于历史、人文景观, 这样就要求旅游企业一方面要注重短线游的开发, 另一方面又要注重针对广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3. 高校教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水平要求较高

高校教师对旅游过程中接触的服务人员的素质较为敏感, 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另外, 考虑到高校老师的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旅行社和导游人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才能提高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满意度, 并促进旅行社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红勇:高等院校旅游客源市场浅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3, (6) :86-90

[2]彭丹吴凯陈薇:长沙市高校教师旅游的调查报告[J].调查与分析, 2005, (8) :51-53

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及其促进策略 第7篇

一、组织公民行为的基本内涵与效能

自从巴特曼 (T.S.Bateman) 和奥根 (Dennis W.Organ) 于1983年正式提出组织公民行为概念以来, 关于组织公民行为, 特别是企业组织中的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奥根指出, 组织公民行为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和姿态, 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的, 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引发的, 而是由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所构成。它是组织员工与工作有关的自主行为, 既与正式奖励制度无任何联系, 又非角色内所要求的行为, 但能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组织效能。后来, 随着关系绩效研究的深入, 他于1997年对OCB重新定义:指一切能够对组织的社会和心理环境提供维持和增强作用的行为。这个定义表明了组织公民行为的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这些行为必须是组织成员自觉自愿表现出来的; (2) 是一种角色外的行为; (3) 不是由正式的奖惩系统来评定的; (4) 能够提升组织的效能, 促进组织达到目标。

奥根还提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的五维结构, 即: (1) 利他行为, 帮助处理或阻止工作中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问题, 鼓励在工作或个人职业发展方面失去信心的同事; (2) 文明礼貌, 对别人表示尊重的礼貌举动; (3) 运动员精神, 员工在非理想化的环境中毫无抱怨、坚守岗位的一种意愿行为; (4) 责任意识, 严肃认真、尽心尽责对待工作的行为; (5) 公民美德, 积极参加和自觉关心组织各项活动的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能提高组织绩效, 其关键在于它充当了组织运行的“润滑剂”, 减少组织各个“部件”运行时的相互摩擦, 从而促进整个组织效率的提高。组织公民行为作为一种自愿合作行为, 能自觉维护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行, 从而可减少由于维持组织正常运行而被占用的稀缺资源数量, 即减少对稀缺资源的占用;能使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摆脱束缚, 投入于各种生产活动之中;能促进同事和管理人员生产效率的提高;能有效地协调团队成员和工作群体之间的活动;能增强组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

二、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特性

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日益深入, 但教育领域中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刚刚起步。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 高等院校是一种教育组织, 教师是这一组织的主体之一。根据组织公民行为理论, 高校教师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组织公民行为会影响到高校的运作, 进而影响其办学效益。

迪鲍拉 (Dipaola) 等 (2005) 首先借鉴了奥根的组织公民行为概念来研究学校组织中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同时提出了学校组织公民行为 (School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SOCB) 的概念, 即教师在从事本职工作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超越角色外的自愿帮助学生或同事的行为。迪鲍拉还发现, 学校中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学校氛围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积极的相关。组织公民行为已经成为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升学校组织效能, 教师除了表现出符合职务要求的角色行为外, 自动自发从事本职工作外的角色行为, 已成为衡量学校组织效能的重要因素。

组织公民行为诞生在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工商组织之中, 故而有关教师组织行为的研究大多直接脱胎于企业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 多属迁移性研究。赢利性和公益性组织特性之间的差异, 给诞生于工商组织背景下的组织公民行为理论, 在引入到高校组织中后, 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充分考察组织性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内涵、结构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学校的公益性和育人的特殊功能赋予了教师组织公民行为新的特性。

高校教师因其独有的特殊社会属性, 其组织公民行为的特性和效能也很有不同。就其身份而言, 高校教师具有知识工作者的特性。所谓“知识工作者”, 系由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一书中提出的概念, 指懂得如何用知识从事生产的人。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工作者中的一类, 肩负着人类知识创新与传承的历史重任, 其工作产出难以像技术工人那样具体衡量。也就是说, 他们的工作角色难以被完全地描述或定义。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 即使在组织的正式酬赏制度中没有得到直接承认, 但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运作绩效的各种行为, 显然对组织绩效的优劣———学校的办学效益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就其工作而言, 高校教师具有超越性的特性。高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与青年学生精神世界的互动, 从而为塑造青年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灵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 在这种互动过程中, 任何有益于学生成长的行为都是应该鼓励的, 而这些行为超越了教师工作职责外在的正式规范, 并非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 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 这也恰恰就是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1]。

加拿大学者Skarlicki等人在把组织公民行为引入大学进行研究时, 从大学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数、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和受雇于同一所大学的时间等三个纬度来界定教师的绩效, 并把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分为面向组织和面向个人两类来研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面向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公开发表的论文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正相关, 而与受雇于同一所大学的时间不存在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 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由主动参与、实践导向、责任意识、礼貌周到四个维度构成[2]。主动参与和礼貌周到有利于学生自信的增加, 实践导向有利于学生专业动机的成长, 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等级与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呈正相关, 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四个维度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

(一) 高校组织文化对教师公民行为的促进

所谓的组织文化 (Organizational Culture) 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组织成员所接受的共同价值观体系, 是组织整体精神的概括和凝聚。从理论上看, 学校组织文化源自组织文化理论, 从实践上看, 它产生于一个由教师、学生及其相关人员组成的、承担育人和文化传承使命的、与其他组织不同的特殊组织———学校。据此, 学校文化可视作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 反映一所学校在其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信仰和传统的一种深层形式。在学校中创建鼓励和支持组织公民行为的文化, 使得组织公民行为作为潜在的行为规范固化在学校的组织文化中。

(二) 高校组织发展水平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

社会交换和心理契约是关于组织公民行为有说服力的解释。社会交换和心理契约是一种基于信任的自愿性行为, 教师做出组织公民行为是为了自己从学校获得支持和回报, 或者为了预期的有可能从学校得到回报而进行的投入。因此, 作为学校来说, 要想让教师成为“好员工”, 主动积极地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学校首先要考虑自身如何成为一个“好组织”, 要善于满足教师合理的需求, 使得高校教师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校的态度符合学校整体发展的组织目标, 从组织支持及教师个人与组织的匹配等方面, 不断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继而促进其组织公民行为的发展[3]。

(三) 高校管理策略对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

高校组织公民行为对提升学校管理的绩效有显著的作用。在管理策略的遴选中, 要着眼于实际组织中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组织公民行为由于在教学中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应当纳入高校教职员工的招聘、选拔、培训过程中的指标体系中, 并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奖惩, 必须在充分考察组织公民行为的基础上来进行, 以促进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高校特有的组织属性和教师的需要特点, 着力建设促进专业发展的组织气氛, 积极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为教师提供自我提高的空间, 还应鼓励教师参与管理, 增强教师对学校和学校发展目标的认同感。

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管理问题的指示器之一, 它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很多关于管理问题的信息, 而高校管理者应该识别和培育健康的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进行监控, 使组织公民行为发挥积极的作用。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 本文基于对组织公民行为基本内涵和效能的分析, 结合高校特有的组织属性和高校教师特有的社会属性, 概括了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基本特点和效用, 并从高校组织文化、组织发展水平及高校管理策略等角度阐释了对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

参考文献

[1]郭晓薇.试析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J].江苏高教, 2005, (5) .

[2]龙君伟, 曹科岩.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1) .

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阅读

1 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大学生阅读现状的研究对图书馆馆藏建设和文献的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正确引导大学生阅读, 拓展知识, 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大学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再加上大学生需要完成繁重的学业, 就业压力大。有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少于1小时, 37.72%的学生每天阅读1-4小时, 每天阅读达4小时以上的不足10%。我馆为了有针对性提高我校大学生读者的阅读率, 对我校大学生近三年阅览情况进行统计, 阅读情况不容乐观。

从上表不难看出, 我校读者到图书馆阅览的人数成逐年下降的态势。为了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切实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我馆对我校大学生阅读动机、阅读内容、阅读技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包括了性别、年级、专业、常用的主要阅读介质、获得阅读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兴趣、阅读计划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从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中发现:大学生阅读兴趣与教师和馆员阅读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本文特引用下面几条调查情况分析。 (图1-4)

2 大学生阅读率不高的原因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 不难看出大学生对于阅读是充满热情和期望的, 总体是积极的, 但由于他们自身的素养和大学生活中面临的各种诱惑和压力, 大学生阅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这就希望我们高校图书馆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 有针对性采取措施。

2.1 现代媒体影响

大学生阅读呈多元化、娱乐化、时尚化的趋势, 阅读电子图书、上网成为主要的休闲方式, 它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造成大学生对对传统的纸质阅读缺乏耐心, 缺乏理性的思考。大学生沉溺其中, 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不习惯传统纸质阅读。网络阅读给传统阅读在一定程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2.2 盲目追逐利益, 忽视精神食粮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阅读心理日益浮躁, 认为读书是为了生存而不是生活, 造成认为阅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比例逐年降低。如今, 大学生受整个社会读书风气日趋“快餐化”、“娱乐化”、“恶俗化”、“商业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并且由于互联网的普及, 新型读书方式越来越深入走进人们生活, 网络阅读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 让哪些内容浅显易懂不需要思考的图书成为畅销书, 造成人们很少问津有真正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书籍。

2.3 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大

随着普通高校扩招和大批民办高校的兴起, 高校毕业生人数短期内迅速增加并持续攀升, 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不利影响, 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十分严峻。而大学生在进校后, 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课程, 还要受到各种教学模式的制约。为了以后好就业需要去考取各种资格证书, 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由于学习和就业压力较大, 大学生在学习、备考后就没有多少时间去阅读, 造成大学生阅读率下降。

2.4 图书价格越来越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国民收入也不断得到增长, 图书出版业日益繁荣。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图书出版, 虽然人们对图书价格接受能力日益提高, 然而大学生毕竟没有资金来源, 需要父母资助来完成学业,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贫困生, 需要靠贷款来完成学业, 没有能力接受目前图书实际定价的增长速度, 因而让许多大学生望书止步。

3 学科馆员和教师合作给学生建立起阅读的桥梁

3.1 重视培养大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观念的培养

大学生是人生中读书学习的黄金时段, 是阅读的主体, 也是图书的最主要消费群体,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修身养性的摇篮, 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观念责无旁贷。学科馆员和教师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3.2 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大学生阅读

学科馆员应与和院系教师一起, 在新生入学时围绕大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 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成长特点和需求特征共同制定科学的阅读方案, 确立目标和方式, 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利用一切媒体或出台各项措施倡导在大学生博览群书, 在图书馆网站开通读书频道, 引导他们的阅读方向。

3.3 以读者协会为龙头, 强化读者参与意识, 加强与读者互动

为了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在馆领导的直接领导下, 成立了读者协会, 图书馆派学科馆员担任指导老师直接参与协会活动。图书馆应以协会为龙头开展“读书会”、“专题讲座”、“书评”等一系列活动。书评活动要注意信息性、学术性、趣味性相结合, 不断总结经验, 提升水平, 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3.4 强调传统阅读, 引导网络阅读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 阅读渠道越来越多样化, 阅读也似乎进入了“读图时代”。然而纸质阅读有其独有优势, 对于深层次研读、深度学术思想交流, 纸质媒体仍然是简便易带、老少适合的一种载体, 最能够传达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思想的工具, 代表这一种阅读传统和理念。学科馆员在大学生阅读中, 要强调传统阅读, 提倡经典阅读。指出数字出版发展不完全代替纸质出版物。传统阅读它利于人们抽象思维, 能体现内容深刻文化积累, 丰富人们文化底蕴, 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同时也指出传统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相互补充, 共同发展, 构成现代阅读形态的两大体系。

学科馆员应与教师结合帮助大学生培养浓厚的读书兴趣, 提升他们的读书热情, 多读书, 读好书。坚持以读者为核心, 坚持以读者的需要和要求为准则, 将读者对信息资源需求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不断创新服务形式, 丰富服务内容, 实现与读者的良性互动, 努力树立起自己和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为广大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国民阅读推广与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 2011 (01) :1-13.

[2]苏海燕.基于学科馆员——教师合作的大学生导读模式[J].图书馆学刊, 2011 (8) .

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 第9篇

1 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的所采取的一切的行动, 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平时训练、指导竞赛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教师与学生通过长期教与学的双边作用而达到对受影响者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一影响源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行为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后效性的影响。目前在南京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 不同教师的教学行为因个体不同的教育背景等因素而呈多样性。影响大学生发展与体育教学质量的体育教师的行为是多方面的, 其中尤以教学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突出。

2 影响南京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影响南京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相关因素的调查中发现,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性、观念、能力和经验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 也包括教学制度、社会环境、师生关系状况等外部教学环境的客观因素。主要表现为单位领导重视体育工作程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教学制度、教学客观条件、社会环境风气和教学观念、工作经验、专业思想和素质、学生状况、个人性格等。体育教师在决定其所要采取的行为时, 更多时候是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 我们要推进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必须尽可能的排除外界不良因素, 促使教师行为向良性发展 (图1) 。

3 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推进策略分析

3.1 创设良好的外部教学环境

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高校领导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体育教育, 充分认识到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 为体育教师创设良好的外部教学环境, 形成尊师重教的校园和社会风气。教师的地位、待遇得到切实的提高, 才能促进教师自觉主动的优化自身教学行为,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2.1 改变教学观念, 丰富工作经验

体育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和工作经验直接决定着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 即先进的教学理念, 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不可能出现良好的教学行为。其次, 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对教师责任心和细节方面的要求。既需要外部教育体制的保障与完善, 更要求教师自己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念, 确立教为学服务的信念, 使教学工作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 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目前, 在南京高校中体育课全是采用专项课的形式, 教学内容增添了许多新兴项目, 由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原因, 导致许多新兴项目缺乏专业人员, 相关教师不够的情况下会被安排到需要的专项课教学中;另外, 因为学生的兴趣及项目的危险性导致相关专项课程无法开设, 如体操、田径等。而原有的这些专项教师就不得不面临转换运动专项教学的境遇。因此出现这些转项的任课教师在其他项目上专业技术水平不精, 竞技能力较差, 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把较高的技术和技能十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教师自信心严重下降, 直接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为, 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 体育教师必须通过自学、进修、考研来不断弥补自身素质的“先天不足”, 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为此, 相关教育部门要积极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 消除相关教师在专业探讨方面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让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有信心树立自身威信, 有能力增加体育课的信息量, 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多、更全面的提高。

3.2.2 优化教师教学相关行为

3.2.2.1 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采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都会引起学生不同的反应, 既有正面的也不泛负面的。不可能每一种教法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正强化。在实施教学手段时应结合社会和个体需要, 从实际出发, 灵活多样, 选取适宜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新异刺激, 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所学内容, 达到到“省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3.2.2.2 动作示范行为要形象规范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特有的教学表达方式, 它能够逼真、形象地描述教学内容, 具有其它任何教学行为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百闻不如一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熟练、优美、规范的示范行为, 使学生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动作过程, 有助于其在大脑中建立完整清晰的运动表象, 从而较快的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同时, 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 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灵活选用, 以达到最佳的动作示范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3.2.4 语言教学行为要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 要高效省时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要改革创新并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行为。语言教学行为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最广最多的一种基本的教学行为, 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中, 主要分为讲解、口令、指示、纠正、评价等, 教师通过语言行为向学生不断地输入各种信息, 传达教学内容、要领及纠正、帮助、保护等。根据教学进程用语言行为调节指导学生练习, 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首先, 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精炼准确。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能大大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吸引其学习的注意力;丰富的知识性教学语言能大大帮助学生及时的领悟和掌握所学内容;形象而精炼准确的教学口诀能使学生迅速建立起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表象。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时, 要做到通俗易懂、精炼准确, 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其次, 教学语言要有责任性、权威性。体育教学中, 学生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 获得知识和技术动作要领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纠正方法。因此, 教师教学中说话必须负责任, 具有专业上的权威性, 杜绝无根据空话、废话,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 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真实感和可信任感, 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师由衷的尊敬和信赖。最后, 教学语言要富有艺术性。学生是教师教学语言行为的被受体, 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不仅可以让学生听课成为一种听觉的享受, 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师生之间可能会激发的矛盾。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纠正、指导学生时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技巧, 使学生从心底里虚心乐意接受。当学生在练习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耐心和鼓励性, 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有效的艺术性口头语言评价, 会让学生愉快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 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3.2.5 眼神运用要自然、达意、专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通过眼神能够了解和表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体育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用眼神去控制教学活动。可用来批评、否定, 也可用来褒奖、赞同、默许、提示、期待等。如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可用眼神盯住他, 学生马上就会心领神会进行纠正。学生表现出色时, 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学生就会得到很大的鼓舞。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眼神行为时, 要准确、专注、自然、达意。合理正确地运用眼神行为, 不仅可以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 调节教学节奏, 控制教学活动场面, 保证教学任务完成, 甚至能起到有声语言教学行为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3.2.6 教学体态行为要简便明了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的手势、足势行为在组织教学、内容讲授、体育教学比赛中都必不可少, 合理准确的运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特殊重要作用。这些动作行为要求简便、快速、明了。如学生进行体育比赛时, 教师一个简单的手势, 就可以很明了的表示球的界内界外、或擦网等;在健美操或体育舞蹈等配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击掌帮助学生找到音乐节奏;用跺脚、摇头对学生动作不到位或失败表示遗憾等, 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常采用的体态行为。为了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在运用时要做到准确、达意, 配合口头语言或哨声使用。

3.2.7 情绪仪表要饱满得体

教师的情绪仪表直接影响学生情绪和教学效果。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 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衣着边幅等仪表, 在教学中学会有尺度的控制和调整自身情绪。为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行为举止文明礼貌, 情绪饱满得当, 穿戴朴素大方得体。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从而对育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要:教师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对学生的发展及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南京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 分析其可行的推进策略。让教师认识到教学行为中的不足, 从而自觉改进教学行为, 推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森.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表现及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8, 12.

[2]张益增.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J].福建体育科技, 2006, 6.

[3]李晓雷.石响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8:5.

[4]王莉莉.影体育教主师导性发挥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8, 2.

[5]周次保, 李莉, 刘国宏.体育教师行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5.

[6]刘红卫.浅谈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力[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4.

上一篇:指导学生的朗读下一篇:发电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