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2024-05-06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精选12篇)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1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具有统一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 而志愿服务又为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载体,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和完善。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反复强调, 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对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振奋大学生团结奉献精神, 具有重要意义。这就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随着高校志愿服务不断深入,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已经广泛被大学生接受。通过开展志愿服务, 激发了大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诚信意识, 创造了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实际上, 这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二、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志愿服务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其良性可持续发展。

(一) 管理体系粗放。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 没有形成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 如对志愿服务的时间、次数、内容、评估、反馈等内容记录不完善, 效果总结不够全面;志愿服务精神没能贯彻始终。部分志愿服务存在纪律散漫、积极性日渐降低、中后期志愿者流失严重等现象。

(二) 激励机制不完善。志愿服务组织者往往只注重活动内容宣传, 对于活动效果则缺乏客观有效评价, 更没有建立起一套专门的、健全的激励机制, 以致在大学生志愿者中产生了一种“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错误认识, 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三) 缺乏外界支持。政府、社会对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大多是宣传发动, 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稳定的志愿服务工作保障体系, 特别是在资金支持方面力度不够, 多数高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还需要自筹资金经费, 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 知识技能发挥不充分。大学生通过学习,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大多数志愿服务主要是义务劳动、捐款捐物等活动, 专业型、技术型的志愿服务十分有限, 存在服务水平偏低, 服务活动较少, 服务领域较窄等情况。大学生志愿者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更是难以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更高层次的成长与进步。

三、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对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开展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指明了发展方向。针对上述存在问题, 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 规范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增强敬业诚信工作意识。在高校

志愿服务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规范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从而整合志愿服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要完善规章制度, 细化工作方案, 清晰详细地进行登记并定期进行总结考核、评估反馈, 做到管理制度化、精细化, 营造敬业诚信工作氛围, 不断完善和规范高校志愿服务工作。

(二) 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营造自由公正工作氛围。对高校

志愿者进行不同层面的认证、考核, 并对考核结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与表彰, 通过树立模范, 开展汇报演出, 扩大影响力和感染力。此举既有利于志愿者互相学习、改进工作, 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从而营造自由公正工作氛围, 将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

(三) 拓宽志愿服务扶持范围, 树立法治友善工作精神。学校是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平台, 目前主要是指导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的社团。但内部支持是有利的, 也是有限的。要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争取更多支持。争取政府资金扶持, 使之加大对高校志愿服务经费的拨放力度, 确保资金到位, 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同时, 可以和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设立专项基金, 建立起稳定的筹措渠道。

(四) 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技能, 夯实平等和谐工作力量。高校

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需要广大大学生积极参与并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本领。大学生志愿者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项目, 并综合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这样才能“人尽其用”。开展志愿服务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增强志愿服务自觉性、端正服务态度、提升工作能力, 无疑是有益的。同时, 在志愿服务工作中, 无论志愿者技能大小, 服务对象困难程度, 我们都应平等对待, 鼓励支持, 不断夯实平等和谐的工作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I].http://www.peopledaily.com.cn/.

[2]王晓晖.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之核心价值观[J].求是, 2012.

[3]杨军.志愿者活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突破口[J].教育学术月刊, 2011.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2篇

今天上午,记者从团中央、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将新招7000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2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据悉,,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实施总体规模保持水平,服务人数保持在1万人以内。除去年招募的2年期志愿者外,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计划新招7000名左右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乡镇继续实施支教、支医、支农、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扩大试点工作、农村文化建设、西部基层检察院、西部基层法律援助、西部基层人民法院和开发性金融等专项行动。今年的“西部计划”全国项目新招志愿者报名时间为4月25日至5月15日。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108-02

志愿服务作为一股重要思潮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社会服务的创新。志愿服务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力量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影响是指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本人所产生的积极独特的影响。从志愿者角度将其概括为在校服务期间,激励自我;踏进社会之后,调节心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有益影响是目前志愿服务的首要任务。深入研究大学生志愿活动对志愿者的影响,对今后指导大学生志愿活动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在校服务期间,激励自我

志愿者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要自我奉献、服务社会,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实自己。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以倡导和推进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这既是继承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舞台,为满腔热情、乐于奉献的同学们提供了沟通的桥梁。高校志愿者将一如既往的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常规活动,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动。

有了志愿者的关怀、帮助他人,为社会无私奉献,爱和善才得以普及。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新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的精神品质,这也是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开展,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能够培养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怕困难、迎刃而上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宿迁市“雨儿”康复中心,对来自宿迁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做了问卷调查。在问及“志愿者服务是否对自己起到影响”时,90.8 %的人选择“很大影响”,6.4 %的人选择“有些影响”,2.8 %的人认为“没有影响”。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志愿者认为志愿者服务对他们有很大影响。做志愿服务是需要有所牺牲有所奉献的,在面临重重困难时,他们永不退缩,坚持到底,在志愿服务时的辛酸苦辣,他们感慨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一位志愿者谈到:“雨儿”的条件再差也比长征的时候强,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们可以坚强勇敢地生活下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应当一代比一代强,我们没有理由去抱怨当时的环境。高校志愿者在奉献自己的同时,不断的发现问题,在面对问题时,激励自己,在解决问题时,逐渐成长。志愿者从志愿者活动中找到信心和勇气,从而树立更远大的理想,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在志愿者们自觉精神和建立美好社会愿望的推动下,志愿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志愿服务及其蕴涵的高尚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志愿服务领域越来越广,高校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团结奉献精神的重要手段,成为高校大学生和谐校园全面建设的重要标志。

2踏入社会之后,调节心态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它反映大学生志愿者面向社会需要、“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道德目标的行为选择,使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反省和提高的机会,有利于大学生自我道德的完善和升华。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如能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则有助于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后,参与志愿服务行为的延续。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实现心灵的回归,使得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时,自己越来越产生善良的愿望,越来越趋向纯洁和美好。在帮助他人和社会的同时,自己付出的是精力、体力、情感、金钱,而获得的是思想的转变、心灵的升华、个性的成熟和乐观的态度。社会上难免会出现不好的风气,大学生志愿者在追求人文精神的同时,消除极端世俗化的迷误,对现代社会生活多了深层思考和导向,志愿服务则将生活的物质享受之外的崇高意义和价值体现在行动中,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不断完善。

对援助四川发展的志愿者进行采访,他们在校时大多都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援川志愿者于鑫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其实来到了岗位上你会发现,这都是一些平凡的工作,任何一个岗位都是,不平凡的经历是在你这些平凡的工作之后,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来了你就要做好两个准备:一是,由于各地各岗位条件差异,准备好吃苦和找苦吃;二是,不是每一个志愿者都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不要定位太高。在人生走出象牙塔的第一步她走向了四川,选择了绵竹计划,选择了做一名志愿者,从基层做起,尊重民风、民俗,学习社会实践知识,时刻以一名中共党员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基层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因此我们的工作注定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举措,尽管默默无闻我们仍然尽心尽力。因为我们脑海有一种印象,那是灾区往日的欢声笑语;我们心中有一份期盼,那是让灾民早日走出阴影,重建美丽家园。对此,我们坚定信念,竭尽所能为灾区人民多做实事、好事,我们将不辱使命完成好援川任务。

大学生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致力于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们,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志愿者行动是一个致力于创造美好明天的行动,是个着眼于开拓未来的事业,是青年创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事业。他们深深地坚定了一种信念,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荣。在工作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他们的激情和行动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为祖国的美好奉献青春!

Discusses the University Volunteer Service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s Influence

Wang Xiang, Meng Cuiping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volunteer service has developed vigorously in each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articipated in the volunteer service not only enriching the university life, promoted university student’s self-development, moreover while served other people, offer society’s, they also obtained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and have raise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he article unifies the Suqian university volunteer service the illustrative case, has explained the university student university volunteer service to volunteer’s profound influence.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4篇

在对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对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行为进行约束, 只有这样学生党员的潜在价值才能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下去。

1.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为我党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 以人为本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性内容。以人为这一概念围绕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强调, 认为人才是现实世界最重要、最根本的, 要远远高于物而存在。因此, 为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具体到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工作中来, 就是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人民群众为中心来开展一切志愿服务活动。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基础上, 围绕广大学生以及人们群众的所需、所求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志愿服务, 以使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得到减少, 使社会公共产品能够被合理的分配到需要它们的人手中, 使弱势群体的人数得到减少。正是基于此, 地方高校的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基础上, 将对人民文化、物质的需求的满足放在工作的首位, 使高校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成为一项惠及全民的活动。

1.2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是我党思想的基本路线, 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 实事求是原则指的是,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遵循客观的原则从现实对象出发, 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及内部之间的联系进行探寻, 以认识到事物最本质的内容, 并以事物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来规划自己的行为。因此, 地方高校要想建立起长效的学生党员服务机制, 就必须对不同的服务环境、服务岗位、服务对象以及学生党员志愿者综合素质等相关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 以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活动的筹划, 切勿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来开展服务活动。同时, 由于事物都是处在一个普遍联系当中, 这种联系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因此, 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也必须坚持以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以提升学生党员志愿者自身的服务能力。

1.3 坚持参与自愿的原则

随着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范围的扩大, 需要的志愿者数量也会逐渐增加。那么如何在质量上使志愿者的服务有所保证, 并将服务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 志愿者在参与时的意愿是一个关键因素。参与自愿原则强调志愿活动的参与者在行动和思想上的自觉、自主性, 是志愿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坚持参与自愿的原则来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是对高校大学生平等参与意识的尊重, 能够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 使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者的社会责任感、道德心等良好品质, 在建设和谐社会、扶危救困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以参与自愿的原则来对党员志愿服务者进行招募, 能够使大学生志愿者的创造性、主动性在服务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促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展。因此, 要想构建起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就必须坚持志愿服务者参与自愿的原则, 让参与者在不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 出自内心的想要参与到服务活动当中而非“被自愿”。

2 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2.1 建立健全培训招募机制

2.1.1 完善培训机制

高校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决定着志愿服务质量的好坏, 这其中即包括了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的法律、道德、文化素质, 也包括了志愿者对服务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服务理念的认识, 而这些都需要在科学的职业服务培训下才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就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志愿服务情况来看, 培训机制的优化需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 建立严格的志愿服务培训制度, 提高志愿服务培训的专业性。二是, 在志愿服务的培训内容方面进行强化, 以通过志愿服务专业技能以及相关通识的培训来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例如, 在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大型活动时, 要求我们对志愿者的外语、礼仪、健康护理等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 而对于地震、海啸等灾难性的志愿服务, 则要求加强对志愿者应急技巧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无论是何种内容、何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培训, 都可以以案例分析、实地参观、情境模拟等培训方式来进行, 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培训的趣味性, 使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

2.1.2 优化招募机制

志愿服务招募机制的优化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 是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要想使招募机制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就必须对志愿组织投入的实际情况、所服务当地的具体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状况、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对志愿者招募机制进行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增加志愿者人数的基础上, 提升志愿者的质量。因此, 为了尽快的构建起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就必须要做好人员的招募工作。具体来说, 一是招募必须要结合当今大学生自身参与服务的动机来进行, 以提高志愿者招募的有效性。二是要严格遵循招募的原则, 即用空余的时间来开展招募工作, 根据区域服务的实际情况对招募空间进行变动, 招募方式应多样化,

2.2 完善评价反馈机制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反馈, 通过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科学的评价, 能够收集到更多有关志愿服务的建议、意见、想法, 而在对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反馈过后, 能够为志愿者以及志愿组织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当前为促进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可以采用正式和非正式的两种评价方式。正式评价即主要针对志愿者工作的时效性进行评估, 是由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机构直接委派专门人员到服务地区对志愿者的服务情况进行实地的考量, 并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撰写评估报告, 以帮助志愿者认识自身的优缺点, 激发其服务的热情。非正式的评估即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当中, 自发的针对志愿者服务的态度、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进行直接的评价反馈, 这种评价方式能够真实的对志愿者的服务情况进行客观的反应,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易于志愿者接受。

2.3 优化服务激励机制

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的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 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的激励。其中包括精神激励即对志愿者的表现以及能力给予肯定、为志愿者提供参与决策制定的机会、鼓励志愿者学习更多的服务知识、为其提供人文关怀。还包括物质激励, 即通过实实在在物质奖品、奖金等来对志愿者的需求进行满足, 以使其在工作中的创造力以及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激发。二是, 志愿者对自我的激励, 自我激励是激发志愿者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内因, 是志愿精神向志愿行为以及品质进行内化的发展过程。三是, 社会对志愿者的激励, 是指将志愿服务的理念在整个社会当中进行树立和蔓延, 推行志愿者光荣可敬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吴子贵, 金敏, 杨亮.试论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9) .

[2]张兴玲, 唐成.对我国体育志愿者组织激励机制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1) .

[3]吕淼华, 劳俊华.在高校学生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意义重大[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8) .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5篇

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系统报名操作视频:

http://xibu.youth.cn/xgxz/201204/t20120419_2154150.htm

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报名地址:

http://west.youth.cn/password_save/login.jsp

一、招募选拔系统操作流程

学生报名过程及操作示意图 1.报名(高校毕业生)(每年4、5月)

报名学生可登陆西部计划网站(xibu.youth.cn)查看有关情况,用本人邮箱、密码注册,填写报名信息,完成网上报名并提交。登录系统下载打印《报名登记表》,由辅导员或院系团委负责人签字,并由所在院系的党组织盖章,交学校项目办(校团委)完成学生报名全过程。

2.审核录取

(1)高校项目办

高校项目办审核录取学生操作示意图

高校项目办登录(xibu.youth.cn)系统后,查询学生网上报名情况、报名统计、学生报名的用户名和密码,省(市)项目办分配的岗位情况。高校项目办收到学生的《报名登记表》后,及时核对学生网上报名信息的真实性,审核无误后请点击“未审核”,系统自动将状态变为“已审核”;如果发现《报名登记表》与网上信息不符时,及时通知学生修改网上个人信息。学生的个人信息任何修改,其个人状态将变成“未审核”状态,项目办要及时进行重新审核。项目办根据本省(市)项目办分配的岗位和人数进行对接,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统一组织体检,体检合格的,在系统中进行录取对接工作。

(2)省级项目办

招募省级项目办审核录取学生操作示意图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6篇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分析长效机制高校大学生群体拥有专业的技能、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大学生志愿者已经成为志愿服务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规模的不断壮大,对志愿服务现状的全方位调查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深圳3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为志愿服务建设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有利依据。

一、问卷调查说明

选取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学院3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共662个样本,111项分析指标,男性大学生占56.65%,女性大学生占43.35%;深圳户口学生人数占54.08%,非深户学生人数占45.92%;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占17.37%,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占48.34%,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占26.74%,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占7.55%其中党员人数所占比例为22.96%,团员所占比例为65.26&,群众所占比例为11.78%,志愿服务过程中担任干部比例8.12%,学生干部比例为26.44%。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参与服务时间分布及服务内容、志愿服务的需求和评估、志愿服务的激励与收获、志愿服务的保障体系建立几个方面,分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特点,研究发现其呈现如下特点:

1.参与服务时间分布及服务内容方面

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间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多占比例为90.94%,这与大学生群体的特性密切相关,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学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寒暑假大型活动服务所占比例为33.69%,对弱势群体服务占19.18%,社会应急服务占16.62%,这3项所占比例排在前三名,说明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其自身的服务特点,服务对象有一定的针对性。扶贫开发服务、社会调研服务、科普宣传、维持交通秩序、青少年成长辅导服务总比例为32.63%,整体比例较大,单项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应该更加丰富,社会体验应该更加趋向有利于教育的范畴发展。笔者注意到专业技能服务所占比例为8.76%,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较少的用到社会服务层面,作为课堂为较好的实践平台,专业技能的应用是今后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

2.志愿服务的需求和评价方面

由表1知,志愿服务的需求和评价方面,对志愿服务感兴趣、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增加社会历练和结交朋友所占比例较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心里感到非常快乐占19.64%,大多數时候快乐占37.76%,感受复杂不快乐占6.04%,志愿服务过程觉得很值得占36.71%,实践能力和思想境界有提高占32.78%,愿意继续参加志愿者活动占48.49%,希望开设课程占35.56%,得到支持和肯定所占比例为33.99%,大学生志愿者的年龄大部分在18岁到24岁,看重自身的情感体验,志愿活动中自身快乐程度很大地影响了他们是否继续参与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果只强调服务而忽视了大学生服务群体的内在情感,忽视了对志愿服务自愿群体的社会肯定与良好评价,将打击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的发展,甚至影响志愿服务整个体系的发展。

3.志愿服务的激励与收获

志愿服务的激励与收获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主办方的中肯评价、服务对象衷心感谢、荣誉证书和荣誉称号、适量奖金或物品整天所占比例为80.51%,但是单个所占比例都在30%以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志愿服务做了详细的奖励制度。例如,美国设立国家专项奖金、奖学金,在就业、升学方面设立了志愿服务考核制度,并针对一些志愿组织在税收方面提供便利,我国对志愿服务立法工作还很落后,没有具体的奖励志愿服务的激励政策,小范围的激励方式并不能使广大志愿者,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受益。智力、体力的全自愿服务缺乏奖励机制。但我们也从调查分析中看到,责任心、爱心、热情、耐心、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所占比例都在在52%以上,学识、技能、金钱等方面所占比例明显较低,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显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这无疑是志愿服务能够顺利开展最有利的保障。

志愿服务过程中各种能力与学识的结合,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各项收获保持在较高水平,志愿活动中培养的各种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都起到较大的作用。

4.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

服务保障体系分析调查中显示,群众对志愿服务缺乏认识占46.53%,这表明深圳这所外来人口相对较多城市的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的发展。项目缺乏吸引力、专业人才缺乏、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参加服务的途径不方便、政策支持不足所占比例均超过30.26%,说明志愿服务中最重要的保障体制不健全、最需要的技能人才缺乏将是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组需要改进的地方。从图表中看出志愿者服务保障体系制约因素所占比例维持在一条水平线上下,整个系统的完善需要花更多精力,也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和社会人士为之付出努力!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思考

志愿服务组织形式能有效地团结民众,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志愿者为他人提供充满爱心的人性化服务,在体验助人为乐的活动中精神领域得到升华。将志愿服务精神与城市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用庞大的社会体系作支撑,导向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向和谐发展的状态发展,这也是实现志愿服务关爱于人的精神要求和社会实践切身体验要求的必然结果。

本文对深圳市3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的分析,得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深圳志愿服务的坚实力量,大学生服务时间具有相对固定性,服务内容需要创新和寻求大学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有较高需求,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得到社会和学校、家庭的多重肯定,提高志愿服务社会认知度,志愿服务过程中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和较完善的激励体制,引导大众正确追求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真.浅谈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J]科教创新,2010,(6).

[2]刘丹,胡肖楚.论志愿者服务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世纪桥,2013,(1).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非规范化问题,实证研究,对策建议

0 引言

每年的12月5日是联合国大会确立的国际志愿者日, “志愿者”的英文表述为“Volunteer”, 是指利用自己的时间、专业技能等资源,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 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1) 。在香港、深圳和广州等地通常把“志愿者”称为“义工”。近几年, 中国青年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 在农村扶贫开发、服务西部计划、环境保护、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领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同时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主力军, 志愿者服务工作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实践、锻炼自我的良好平台, 但是由于缺乏规范性的规章制度、选拔培训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 高校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依然处于临时性、应急性的状态。本文通过剖析目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 结合实证调研工作, 分析其存在的非规范化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对策建议。

1 非规范化问题认识

1.1 志愿者的选拔环节缺少程序化的运作

人员选拔是志愿服务有效实施的至关重要环节, 当前大学生志愿者的招纳工作主要是采用自愿报名 (包括推荐和自荐) , 在缺少相关规章制度的依据下,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活动组织者缺乏针对性的遴选和规范化的选拔流程, 盲目扩大招募范围、降低进入资格, 导致有的学生虽然加入到了志愿服务组织当中, 但是并没有做好开展志愿工作的心理准备或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 有些学生则是怀着获取心灵满足感或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励等功利性动机。所以在实际志愿服务当中, 往往会出现学生无法胜任志愿服务工作、由于某种原因中途退出、出工不出力等不良现象, 影响整个志愿团队的正常工作和志愿者形象。

1.2 志愿者的培训指导工作层次偏低

由于没有专门性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基本上是由校团委或各级学生工作部门负责, 具体工作的开展一般是由一到两名专任教师统筹安排, 所以无论开展什么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培训指导工作基本都在校内进行, 工作基本都是由专任教师负责, 缺少所要从事的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培训, 而且培训内容大都是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行为准则, 很少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 所以培训指导工作的总体水平偏低, 培训质量总体上很难达到志愿工作的要求。

1.3 志愿服务工作缺少有效的分工和监督

在我们对高校志愿者所做的一项调研中发现, 38.2%的同学认为志愿团体内部分工不明确, 最终导致权责不清、工作效率低下, 甚至团体成员之间产生内部矛盾, 由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具有临时性和随机性的特征, 志愿团体通常是由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临时组建而成, 师生之间、成员之间缺少相互了解, 所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往往被忽视, 工作的安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由于成员背景复杂, 出现问题之后往往由于权责不清而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这也是导致志愿服务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这就从正面反映了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缺乏有效的分工和实时的监督管理, 缺少对志愿服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环节。

1.4 校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创新性和长效机制

大学生从事的志愿活动多由学校相关部门组织, 通过对高校志愿者的调查, 近50%的学生认为如今大学开展的志愿活动创新性不足, 项目内容比较单一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 导致志愿团体成员严重流失;另外, 对志愿服务者而言仍缺乏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面向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则缺少政府部门权威的服务证明。以经费开支为例, 大学生志愿活动所需经费来源为学校拨款、自筹和个人负担三种方式, 但大学生属于无收入阶层, 相关服务费用自担无疑会加重其经济压力, 这就阻碍了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综合以上因素, 高校志愿活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更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2 规范化对策建议的整合

2.1 首先应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 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机构。

规章制度应涵盖志愿者的选拔培训机制、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以及志愿服务工作的评估反馈和监管机制。志愿者的招募是志愿活动开展的基础, 而培训指导工作则是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所以必须严格把关, 以志愿服务工作的对象和服务内容为出发点, 有针对性的选拔优秀志愿者, 根据其所承担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有区分度的专业培训指导, 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实时的检测和合理的评估;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奉献自身的时间、精力和爱心来服务他人, 其各项权益理应得到保障, 无论是精神或是物质上的奖励, 对其而言都是一种鼓舞和鞭笞, 所以应建立制度化的权益保障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监管、评估反馈有利于高校及时发现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有利于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综上所述, 只有相关的体制机制得到完善, 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才能确保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有序、有据、高效的开展。

2.2 加大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 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知和志愿服务意识。

高校志愿活动强调自愿参与和无私奉献, 为社会提供扶老助残、规范行为、抢险救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服务内容, 为弱势群体、受难人群和贫困地区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所以高校志愿服务首在宣传, 宣传方式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育、张贴通知等传统形式, 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 通过学校、政府机构、社会力量等多方协作, 调动各方力量, 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活动, 借助专题讲座、咨询答疑会、报纸书刊、网络媒体等渠道, 向学生传达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树立先进人物、典型事迹,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知度, 增强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社会的意识。

2.3 拓宽思路, 探索多样化的高校志愿服务项目, 提升志愿服务的内涵, 杜绝形式主义的志愿活动。

高校和地方政府应立足于地方区域特征、办学特色, 因地制宜, 把握着力点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 了解社会各界、高校内部以及特殊群体对志愿服务的需求, 根据需求来规划设计高校志愿服务工作, 让服务更深层次地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并在服务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和受惠对象的意愿来改善服务质量, 杜绝一切形式主义的铺张浪费。创新一些新的、可持续性的服务项目, 围绕志愿者服务工作日、志愿服务工作站、志愿服务基地等特色建设, 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 着力培养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深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 提升志愿服务的内涵, 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2.4 细化高校志愿活动的分工协作, 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特长, 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良好平台。

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 细化分工并加以实时的跟进监督是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是富有创造性和专业特长的精英群体, 来自于不同系别、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组成一个通力协作的志愿团体, 共同致力于完成一项系统化的志愿工程, 所以应根据每个参与者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进行细化分工、布置任务。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得出, 超过65%的学生表示愿意从事与自己的专业技能相关, 可以做好的志愿活动。学校相关部门应安排专门的师资力量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和反馈, 及时指出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 指导学生加以改进, 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志愿服务平台, 真正达到志愿工作服务社会并完善自我的宗旨, 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 有机会通过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并展示自己、增长见识, 锻炼能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总结

志愿者服务工作是搭建各个群体之间和谐关系的桥梁,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化代建设的中坚力量,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所以开展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既能满足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愿望, 又能实现其了解社会、增强实践、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初衷, 是达到社会和大学生“共赢”的有效途径。针对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非规范化问题, 社会各界和高校应创新思路,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提高广大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努力为每一位大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志愿服务平台, 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其应有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梦园.高校志愿服务“被志愿”的几点反思—浅谈激励机制如何正确引导志愿服务[J].北方文学:下, 2012, (4) :231-232.

[2]李锋青.高校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12, (3) :23-24.

[3]郭超.新时期高校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途径[J].巢湖学院学报, 2012, (2) :132-136.

[4]陈步伟.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机制探析[J].商情, 2011, (49) :21-21.

[5]陈巍.和谐文化视野下我国高校志愿者文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1, (6) :68-69.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8篇

一、高校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1、志愿服务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内容的需要

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学生党员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接触社会现实,从中收获到荣誉感、满足感、快乐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容易激发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志愿服务活动这种寓教育于服务的崭新形式,不仅拓展了高校党建工作的空间,也创新了高校党建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创新了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强化了党员培养的力度,党员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统一,成为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实施途径。

2、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党员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的检验,他们走出狭窄的生活圈子,得到社会的历练,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增长才干。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效能压力也会服务主体自身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素质得以不同程度的提升和锻炼,有利于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

3、志愿服务有利于推动和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所弘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符合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对推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和有效组成。

二、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党员对志愿服务认识不够,缺乏参与途径

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志愿理念和内涵精神缺乏明确的认知,服务奉献意识不深入,积极性和参与度还远远不够。参与活动主要依靠于学校社团组织和党团部门的引导,并且在活动中,过度依赖组织的行政指令,被动参与服务,使得党员志愿服务达不到预期效果,流于形式。

2、高校对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规划指导不够,活动缺乏创新性和长效性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多由基层组织自行组织引导,以中心工作、重大活动、大型赛会等一系列重大节日期间的短期化活动居多,持续性的品牌服务亮点少,服务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比如三月雷锋月、七一建党日、暑期的三下乡等。其次活动服务内容局限于便民服务以及社会公益等普通志愿服务上,未能有效结合学生党员的专业知识。活动形式简单,多为孤儿院、养老院之类的探访,募捐活动等,间接降低了学生党员的参与热情。

3、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机制不健全,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志愿服务起步较晚,高校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机制还不太健全。特别是考核制度、服务时间认证制度、激励制度不够完善。许多基层组织缺少对志愿者的培训,遇到志愿服务项目临时抓人参加的现象十分普遍。学校对学生党员志愿行为的鼓励和志愿文化的培育措施还不到位。

三、建立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创新高校党建工作

1、提供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加强组织管理

学生党员志愿者的素质是确保志愿服务质量的关键,同时志愿服务专业化也是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志愿者志愿精神、文化理念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将培训专业化,对培训次数、时间进行合理规定,把党员志愿者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技能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2、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树立服务亮点

党支部可以结合社会需求,积极拓展服务领域,精心设计服务项目,打造品牌服务,形成长期性特色鲜明的、社会认可的党员志愿服务品牌,通过这些群众认可的品牌亮点服务来潜移默化地向普通群众传播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完善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

党支部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同时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志愿服务或活动,记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动态。在此基础上,支部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如证书、奖章、公开报道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党员志愿者进行多渠道的宣传和表彰,争取在高校中形成人人向往参与志愿活动,人人争做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9篇

该文以民族高校为例, 旨在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对今后指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现状及特点分析

1.1 现状分析

1993年, 在共青团组织号召下, 以青年人为主体、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 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的一项公益事业悄然产生。经过20年的发展,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时尚”。而民族高校更是利用其优势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 他们在西部计划、海外服务计划、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一批优秀项目中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好地服务。

1.2 特点分析

1.2.1 发展时间短、速度快

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到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成立, 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快速发展了起来, 民族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样迅速的发展起来, 并且以其更具民族特色、覆盖广、更深入等特点获得了我国各级组织及地方的广泛好评。

1.2.2 发展规模大、人数多

截止2013年12月, 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人数达4043万, 民族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志愿者在志愿者队伍中已生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以xx民族大学为例, 2012年全校共有6426名学生为注册志愿者, 占总人数的35%。

1.2.3 更具民族特色

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占总人数的65%以上, 民族高校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逐渐体现出了他们在语言、民俗等方面的优势。以xx民族大学为例, 学校穆斯林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支教团, 为当地学生提供免费双语支教, 通过他们的服务, 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民族自豪感。

1.2.4 更具专业性及公益性

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民族特色更好地提供志愿服务。例如:利用民族风俗文化知识普及我国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利用所学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利用所学医疗知识为社区孤寡老人等提供简单的医疗协助、利用所学的各项才艺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等等。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 在我国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同时, 同样出现了一些漏洞, 如, 不够注重志愿服务本身的特性, 志愿服务形式陈旧单一, 过于追求短暂的口碑效果;志愿服务资金的缺口较大问题等等, 因此, 志愿服务的管理、策划等工作还需加强。

2.1 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多变

一方面大学生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处于磨练阶段, 兴趣爱好转移较快, 容易受周边环境影响, 在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往往“随大流”。这种现象不利于志愿者队伍长期持续地发展, 也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社会中的信任度。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把志愿服务理解为志愿者单纯的付出、为他人做贡献, 而没有体现“互助、进步”的精神, 缺乏足够毅力, 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够稳定。

2.2 志愿服务形式陈旧、资金缺口较大

民族高校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 缺乏创新, 形式单一, 或仅按照全国或地方各组织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长此以往,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有所偏差, 大大削弱了民族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忱。

大学生志愿服务本就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 不以产生经济效益、获取酬劳为目的, 但很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又需要必要的经费支撑, 而民族高校能够提供的经费无法满足高校大规模人数众多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费用需求, 大大阻碍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和推广。

2.3 志愿服务管理培训机制不成熟

目前,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处于“临阵找, 用时管, 完事了”的状态, 这使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极大浪费了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另一方面,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 往往在服务工作中才对其他工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熟悉和掌握, 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 对日后参加类似的志愿活动帮助不大。还有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担任的职责与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不符, 导致志愿者们无从出手, 从而“失职”。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教育, 端正动机

笔者认为, 高校可以配备专业的辅导教师, 开设相关的兴趣培训课程, 可以举办“寻找身边志愿故事”, 分享志愿者的故事, 利用真人真事真感想,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加强思想引导,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念、意义传递给想要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学生, 使其真正的愿意投入志愿服务队伍的怀抱。

3.2 与时俱进, 更新内容

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 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 加大前期考察调研, 与时俱进, 汲取老式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精华, 提倡创新, 使志愿服务活动更能体现其内涵, 更生活化, 使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他们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

3.3 建设并完善管理培训机制

我国志愿者中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占绝大多数, 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体制, 是保证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健康有序发展, 尽早与国际志愿服务体系接轨的首要任务。

首先, 应建立健全符合民族高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章程, 配备专门的部门或负责人, 明确志愿者注册程序, 明确志愿者的管理、培训及激励和表彰等制度。其次, 建立良好志愿者服务库。结合大学生专业素养及兴趣特长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方案, 根据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匹配, 并且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质量进行考核、评优和记录, 在再次需要志愿服务时减少再次选拔培训的时间和成本。

参考文献

[1]许人冰.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72-79.

[2]戴卫义, 闪茜菁.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5) :28-29.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4]钟发亮.“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2) :107-110.

[5]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J].政工研究动态, 2007 (17) :36-38.

[6]陈再生.论自主考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12) :86-88.

[7]郑镛.论漳州人的人文性格[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4) :80-85.

[8]严凤莲.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分析及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 2011 (10) :178-180.

[9]夏丽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地方高校为中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173-174.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10篇

一、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特点

1.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 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 国家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 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号召。这些都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主动性。根据我国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时间层次等多种因素分析, 青年人占志愿者绝大多数, 其中高校大学生居多。如在2011年第八届残奥会的志愿者招募过程中, 全国共有37519名热心人士递交了有效的志愿者报名申请表, 其中在校大学生占所有报名人数的92.99%。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大学生成为了志愿服务的主要社会群体。但是当今国内外经济发展进程中, 不确定因素增多、突发事件冲击加大、社会局势越来越复杂, 志愿者管理条例尚未建立, 加上大学生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的存在社会阅历较浅, 这些给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带来的严峻的挑战。

2.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实践性、参与性等特点。但是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呈现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新的特点。无偿性与功利性并存:高校大学生自愿参加志愿服务, 以不图任何物质报酬为前提, 活动的动机是非营利趋向的, 确定了志愿服务具有无偿性。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中深受“利益原则”的影响, 在自己付出志愿服务的同时总是想着如获得社会认可和社会价值, 从而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组织性与随意性并存: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需求, 高校团委均成立志愿者组织, 实施对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与培训, 并根据服务项目需要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有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强制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体现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性。但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自愿无偿性的, 往往与志愿者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有关系, 不会受服务个体需求和组织要求而制约, 从而呈现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随意性。多样性和专业性并存:高校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和的文化素质, 他们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面对社会公共需求, 开展服务西部、社区建设、环境保护、赛事服务、抢险救灾、对外援助、敬老爱幼等志愿服务, 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体现出服务的多样性。高校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大学生总是喜欢将本身所学专业与开展的志愿服务相结合, 参加专业类的志愿服务活动, 从而巩固大学所学专业, 体现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文化性与社会性并存: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传承校园文化的一种方式。深受高校历史文化的影响, 体现出高校文化特色, 从而使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文化性。志愿服务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使其高校志愿服务具有社会性。

二、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

1.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交织的战略机遇期、社会管理任务艰巨而繁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导向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弥补部分社会保障的不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2. 高校志愿服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志愿服务成为高校大学生参与程度最深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它将大学生设置在主人翁的位置上,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志愿服务树立正确而的大学奋斗目标, 加强自身修养, 挖掘自己的潜力, 了解自己的长处增加社会经验, 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志愿者在帮助他人, 服务他人的同时, 也无形中受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纠正功利性的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增进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国家、社会和人生观的深刻理解, 有利于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 最终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有效统一。

4.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培养了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办事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市场机制的运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

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为志愿服务事业“保驾护航”, 志愿组织体系不健全.缺乏服务具体标准和有效监督与服务记录, 培训机制不健全, 临时突击培训占主导,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而且在志愿服务中倘若出现一些意外也没有任何的保障机制, 重挫伤了大学生的服务热情。

2. 服务内容单一, 专业特色不明显:

高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趋于肤浅和简单.仅仅停留在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公共场所开展环境保洁、义务宣传、无偿献血等活动, 虽然服务范围都很广, 但很难实现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 造成了高校志愿服务内容的单一化和服务活动形式化, 专业特色不明显, 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

3. 高校重视程度与宣传氛围不够: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志愿服务是没有利益回报, 部分高校领导不重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 只是偶然组织参与公益的活动, 不能形成长期性和固定性。还有部分高校将志愿活动作为服务政治需要的工具, 在宣传报道的过程中夸大其实质, 存在虚假行为, 造成了大学生对公众诚信度缺乏信心, 严重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激励措施不到位: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尚未形成一套长期有效激励措施, 经调研发现, 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存在激励定位不准确、激励的形式过于单一, 激励方式不恰当, 社会认可度低、缺乏人性化激励机制等问题。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只是被动接受, 参与志愿服务的率不高, 不能长期坚持参加志愿服务。

5. 资金短缺与监督缺失:

资金短缺是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经费来源较单一, 缺乏主动向社会和企业募集志愿服务所需资金的观念和能力, 资金使用上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从而制约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6. 志愿者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 对志愿服务不感兴趣, 缺乏创新奉献精神。加上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对学生管理和协调也不够, 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 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 不能独立开展项目类的志愿服务活动。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四、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措施

1.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办法, 做好志愿服务的机制保障。

高校要依托共青团组织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 从志愿者注册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激励表彰等方面制定有力措施, 保证服务服务的有序、平稳开展。同时要建立志愿者服务专项基金, 优化志愿活动项目, 争取社会活动资金, 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坚实的保障。

2. 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培训与管理, 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素质, 是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虽然说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 拥有丰富的知识、技术资源, 但是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选配优秀的指导教师, 做好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同时高校可以建设建立志愿者库和志愿者网络电子资料库, 并根据人员变动更新和维护, 为志愿服务供需双方提供服务增强对志愿者管理服务的透明度, 保障志愿者活动良性发展。

3. 注重以学生为本, 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

激励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高校应以学生为本, 针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动机的多样性, 建立社会、高校、个人与项目四位一体的人性化表彰评定激励体系, 满足不同志愿者的心里需求。高校团组织还要及时肯定志愿者付出的努力, 表扬优秀志愿者;加强志愿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习;设计独特的志愿兴趣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志愿服务激励氛围, 推动志愿者行动的蓬勃发展。

4. 创新志愿服务内容, 凝练志愿服务品牌。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在校外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 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同时注重创新志愿服务内容, 力争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性地位, 让大学生自主设计形式新颖、时代感强志愿服务项目, 以此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策划、运筹等能力。同时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领域, 探索“专业+志愿服务项目”模式, 创建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 真正实现服务成才, 不断借助品牌建设将志愿服务予以模式化、规范化。

5. 加大志愿精神的宣传, 内化志愿服务为自觉行为:

高校团组织应注重整合信息资源, 充分运用新媒体如互联网、微博、移动通讯, 结合传统广播、电视、书刊、报纸等手段, 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典型, 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同时要鼓励党员及学生干部带头参加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推动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从而培养大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甘于奉献的公益美德、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

6. 转变教学管理模式, 志愿服务实习学分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高校应将志愿服务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 将学生选修课学分获取、实习实训成绩、评优选先、组织发展、奖助学金评定、就业创业等政策相结合, 由此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这也是实现志愿者工作常态化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建设和谐社会, 促进时代进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高校、团体、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不断去探索, 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 全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为了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更好地发展, 本文首先针对当前社会形势分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明确了志愿服务的特点与功能。其次从社会环境建设、高校组织运作模式、大学生自身素质等角度出发总结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促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措施, 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

参考文献

[1]许人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 (1) .

[2]袁鑫鑫.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9 (1) .

[3]黄巧荣,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当代青年研究, 2012, 312 (3) .

[4]康红蕾.多元价值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探析[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 (7) 1.

[5]林蔚华.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 (30) 21.

[6]李媛媛.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 2010, (03) .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 志愿者组织 工科高校 建设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队伍年轻、活动积极、热情高涨。自1993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志愿者行动至今,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纷纷建立,已经发展为高校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高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地方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志愿服务提高青年大学生素质,尤其是对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文理兼顾的素质和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在武汉高等院校已超过80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已达到118.33万人。总体上,武汉工科院校和人数相对较多。地理上,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和国家整体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无论政府还是高校对社会志愿者组织发展尤为重视,也持续关注青年大学生这支志愿者组织主力军的成长和发展。

二、地方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受地方高校发展和周围环境氛围的客观影响,地方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志愿者组织整体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1、工科高校青年志愿者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队伍流失严重。

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由于学校发展需要,近几年建立了新校区,而仪器设备、专业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校本部,导致学生在大三接触专业学习时需要从新校区搬迁到校本部。因此经常出现如下情况:一方面学校和各学院的青年志愿者组织中,志愿者大多数是大一的学生,在接触到志愿者工作时,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新鲜感,经过一年的成长以后,工作逐渐熟悉,经验不断积累,逐步成为志愿者组织的骨干,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和活动的策划。但是,随着学生大三开始搬迁校区,大部分骨干、核心人员流失,有经验的志愿者组织负责人无暇顾及新一届成员的培训、培养,周期太短使得队伍长期处于摸索阶段,很难成熟。另一方面,由于步入高年级的学生忙于考证、过级、考研、找工作,导致志愿者成员退出青年志愿者协会或隐性退出协会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在此基础上,志愿者队伍缺乏指导,高校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急需得到提高,这也成为影响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活动内涵欠缺,创新意识不够。

在目前的高校志愿者活动中,形式主义、被动参与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志愿者活动无新意,志愿服务行动的精神和内涵受损。在很多地方工科高校,由于缺乏人文社科类的丰富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还停留在“为了做活动进行志愿服务”的形式主义层面上,有时就是为了完成高校的日常德育教育。还有很多志愿者组织为了得到领导老师的认可,或为了团队的评优赚取群众的眼球,对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置之不理,热衷于开展一些短时期轰轰烈烈的活动。志愿者组织成员急需沉下心,从活动的形式、内容、效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以传承和创新,激发广大志愿者的热情和睿智,逐渐创建和形成服务品牌项目,发扬志愿精神。

3、工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知识和技能匮乏,不能学以致用。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区域,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历来提倡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既服务社会又加深专业学习。但由于工科高校志愿者的知识结构分配不均,相关理论和知识还很欠缺。例如医、法、农等专业的知识可以应用于社区、农村服务等志愿活动中,但对于工科院校志愿者却有着无法言状的尴尬,工科大学生的理论和实践难以有效对接。同时,由于理论和实践参差不齐,学生本身的知识还不扎实,技能还不全面,加上相关服务方法和技巧往往也只在志愿者招募后的短期培训内讲述,服务本身所需要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方法处于缺失状态,因而造成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仅仅停留在“嘴上交流”,更多的是“倾诉和倾听”的服务方式。

三、对策和建议

如今,地方工科院校志愿者人数规模还在逐年增加,社会需求不断地提高,而志愿团队人才的短缺,志愿活动的浅显,品牌项目的匮乏,影响着着这支队伍的长远发展。因此,志愿者组织实现专业化,推进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势在必行。

1、加强志愿组织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的业务培训十分重要,特别是参加如医疗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对业务能力不强的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从而推进志愿服务协调高效地进行。此外,对志愿者的心理培训也至关重要,因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最开始往往对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可能遇到的障碍等预期不足,因此必须让志愿者做好提供服务的心理准备。培训的方式可采用讲座、阅读、研讨、实地参观、观看录像、专题讨论、案例和角色扮演、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进行。此种培训方式一般要涉及两个内容:一是要对志愿工作有总体全面的认识,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该如何去实施志愿服务等;二是要使志愿者学会相互协调的能力,明确他们各自的角色和责任,懂得如何和其他志愿者做好协调工作,如何学会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与交流,对服务对象承担何种社会责任等。

当然,对于许多非技术性的志愿服务,如社会服务、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等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都是临时招募志愿者,服务内容对志愿者的业务能力要求并不高,因此对此类志愿者往往只需要进行第二种培训,就能很好开展志愿者行动。无论哪种志愿服务,为了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效果,培训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首要部分,是打造专业化志愿组织团队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2、建立高校志愿者组织的人才培养机制。

志愿者组织中的骨干多是长期坚持志愿服务,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过来人”,他们会用科学、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是基层团委,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机制,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把志愿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引入学分制,按照课程的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着力培养志愿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责任心,在长期的活动中,总结经验并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等,作为资料保留,使得志愿组织的发展建设连贯。另一方面,学校可派出专门的老师进行管理、跟踪调查,同时对同学们的志愿活动数量、质量进行评价认定,记录在案。

3、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进团队服务的专业化。

品牌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生命线,品牌越高志愿事业的边际效应越大。有了品牌必定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有机会获得更多方面的支持。打造品牌项目,首先根据志愿者组织的自身优势,找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契合点,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是品牌项目的基础。其次要坚持高标准持续战略,精心组织,成熟运作,突出成效,争取与社会产生联动效益。第三,要主动宣传,树立形象,发挥志愿者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以武汉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组织为例,在长期积累和开拓的基础上,结合团省委的号召和社会的需求,陆续打造出了几个具有良好社会效应和鲜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如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向日葵计划”,成功申请成为省级志愿项目,先后被省市级多方媒体报道,也荣获国家、省级奖项多项;白衣天师联合服务队,依托医学专业,建立“爱心义诊”、“防艾宣传”等迎合国家主流的品牌项目,多次走出校门,爱心义诊,获得过全国“优秀社团”称号,推动高校志愿者组织不断完善和创新。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第12篇

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价值:

(一) 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

1. 加强社会实践, 从工作者的视角看社会:

由于教育部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重视, 许多高校把社会实践纳入了大学生的必修课, 大学生需要每学期完成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才能拿到相应的学分。同时, 作为大学生自身而言, 也有很强烈的参与社会实践意愿, 他们希望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增加人生阅历, 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以往的人生都是作为学生身份存在于社会中, 很容易有固定思维和局限性, 而图书馆的志愿者工作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工作者的全新视角, 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学校、看社会、看人生, 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将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2. 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 反过来激励自己认真学习:

首先, 图书馆的工作能提高他们综合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 能提高他们的获取、利用知识的能力;其次, 在图书馆工作接触大量的图书, 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 吸引他们去探索新知;再次, 他们把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所学, 应用到志愿者工作中去, 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同时也反过来刺激他们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专业知识, 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 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

1. 可以让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轻:

首先, 由于近年来大学的生源一直是呈扩招趋势, 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但是受到编制的限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数并没有相应增加;其次, 由于对网络的利用让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扩大, 工种增加而人员没有相应增加;再次, 为了增加图书馆的利用率, 对读者开放时间进行的延长, 从8:00到22:00、周一到周日、寒暑假全年开放, 如果只依靠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时长。因此, 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 无疑大大的缓解了工作量和人力资源不匹配的矛盾。

1.2.2受到志愿者精神的感染, 重燃对工作的热情;为了做好表率作用严格律己:由于有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又多了第二个身份“职业导师”。在指导志愿者如何开展工作的同时, 自己也能更好的复习专业知识, 更新技能;同时作为职业导师, 时刻要起到表率带头作用,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作好榜样;此外, 受到志愿者奉献精神的影响, 能让在岗多年已经对工作有倦怠感的工作人员重燃对工作的热情, 工作更加积极主动。

(三) 对图书馆而言

1. 给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创新:

大学生志愿者们代表着社会的新生力量, 他们思想新潮、富有创意, 在工作过程中能发挥创意, 提出很多富有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此外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往往来自于不同的专业, 他们的专业背景能够弥补工作人员知识的单一, 如果能深入的挖掘他们的专业资源, 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来, 将会大大地扩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

2. 提高图书馆的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 而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能让图书馆工作的针对性得到提高。他们有着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双重身份, 所以他们更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开展工作, 真正能做到“想读者所想, 急读者所急”, 并且在工作中遇到冲突时, 他们的双重身份让他们很容易和读者沟通, 能用同龄人理解的方式去交流, 完全不受代沟的影响。

二、如何让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更高效: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录用、培训、管理等方面还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 往往管理松散。这样很容易造成志愿者的工作懈怠、半途而废。为了让志愿者的工作更高效, 图书馆需要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来管理志愿者。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主要体现在:“选”、“育”、“用”、“留”、“裁”五个环节中:

(一) 选——招募

1. 拓宽招募途径:

为了让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加入到图书馆工作中来, 第一步就是需要拓宽招募途径, 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招募条件、录用程序、提供岗位、规章制度等信息。为了加大宣传力度, 除了传统的校园官网上发通知、辅导员口头通知等, 还可以加入微博、微信、校园BBS、广播站等多种宣传方式。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开办图书馆志愿者网站, 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志愿者的工作情况, 有助于吸引他们的加入。

2. 提高选拔标准:

要选拔到优秀的志愿者人才, 就需要有严格的选拔标准。选拔志愿者的首要标准就是是否具备奉献精神, 因为志愿者工作并不是打工挣钱, 在很多时候都是无偿劳动, 这就需要参与者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其他较为细致的标准可以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要求进行详细制定。

3. 重视双向选择:

由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自不同的系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 他们对工作岗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有挑战的工作可能在高年级学生看来就没有吸引力了;一个有计算机特长的学生在技术岗位可能会如鱼得水但是做沟通联络工作可能会让他很痛苦。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图书馆选拔志愿者的同事, 也应该让志愿者根据自身意愿和特长来选择岗位。这样既能做到人尽其才, 又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 保障工作质量。

(二) 育——培训

在招聘的大学生志愿者进入图书馆工作前, 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 让他们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可以独立或辅助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志愿者。比较有操作性的培训方式是把基础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基础培训主要是以集中培训的方式, 让志愿者们了解图书馆的概况, 包括历史沿革、馆藏分布、规章制度、工作范围等, 以及了解图书的分类、编目、排架等专业知识, 另外还包括职业道德、志愿者精神方面的培训;在完成基础培训后, 自愿者将按照双选的原则被分配到各个具体岗位, 接受岗位的实践培训。实践培训主要是以工作人员带领的方式, 让志愿者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 用——管理、评估

在志愿者通过培训能够开始独立工作之后, 应该告知相应的岗位管理办法和评估标准, 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及要求。为了加强规范化的管理, 可以为志愿者制定《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手册》, 在手册中详细规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工作标准、评估办法。同时还留出空白页详细记录工作起止时间方便计算工时;制定评估打分的标准, 方便在定期评估时能对工作效果进行评分。有了具体的工时数和评估分数, 就能把抽象的管理办法变成真实可见的具体数据。这样做能最大程度的体现科学管理的原则, 让管理变得有章可循, 有数据可查。

(四) 留——激励

大学生志愿者的一大特点是志愿性, 但人都是有惰性的, 志愿者精神很容易在重复劳动中消磨掉, 许多志愿者会中途退场。因此, 我们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来让留住志愿者并让他们保持工作热情。

荣誉激励法:增加荣誉感是激励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个主要方法, 可以利用网站、微博、广播等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 并颁发荣誉证书, 同时在每个志愿者工作期满后都颁给志愿者服务证书, 让他们的劳动得到承认和肯定;

特权激励法:当志愿者服务时长达到一定标准后, 相应的借书数量、借书时长会增加, 让他们感受到为图书馆服务的同时也会享受到图书馆的重视;

挂钩激励法:把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评分等级等与学校的评优争先挂钩, 让志愿者精神作为评优争先的一个重要参考;

拓宽服务范围法:通过服务范围的扩展, 让志愿者的个人特长、专业知识能够得以找到用武之地, 他们的成就感就会增加, 自我实现需求会得到满足。

(五) 裁——不合格者劝退

有激励机制, 就要有相应的淘汰机制。对于通过激励仍然消极怠工、没有工作责任心的志愿者;对于通过反复培训仍然不能独立工作, 确实不适合从事图书馆相关工作的志愿者;对于多次评估均不合格的志愿者, 我们将对其进行劝退。只有引入了淘汰机制, 才能保证团队的高效, 同时也给其他希望成为志愿者的大学生锻炼的机会。

综上所述, 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入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对大学生志愿者应用人力资源思维进行管理, 能让志愿者们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 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预见, 在高校图书馆今后的发展中, 大学生志愿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甚至可能成为推动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力。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入, 形成以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主, 大学生志愿者为辅的人力资源模式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价值, 以及如何应用人力资源思维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 让志愿者们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工作

参考文献

[1]方家忠.美国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和服务[J].图书馆杂志, 2010 (8) .

[2]江泽全.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 (3)

[3]徐恩元, 黄黄.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 2011 (6) .

上一篇:可持续污水处理下一篇:购买理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