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2024-05-06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精选11篇)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第1篇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 以事件为核心, 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 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在新媒体上, 针对某一时期内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所进行的意见表达汇总。网络, 已然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导载体, 当然也是大学生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和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诉求意见的主要载体。高校网络舆情形成,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一) 校园热点事件的激化

校园热点事件很容易引起高校网络舆情, 同学们情绪化意见的表达一旦汇集, 将点燃一片舆论。校园热点事件可以是突发事件也可能是累积爆发事件, 这些事件具有较强的震撼性, 能够迅速成为学生目标聚焦之处。当这些事件发生时, 大学生们往往乐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进行无限制的转发传播, 最终有可能发酵成为社会热点事件。这样, 校园与社会形成互动, 相互声援, 迅猛的造就强大的民众意见声势。如复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被投毒致死事件, 是2013 年四月份互联网最受网民关注的话题之一。网友的持续关注始于4 月15 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消息。短短12 天时间, 该微博的转发数超过12 万, 评论数超过3 万, 各大媒体对事件给予了持续的关注, “感谢同学不杀之恩”也成了网络流行语。

( 二) 社会重大时事的触发

网络信息时代, 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生关注中国与周边大国的关系、社会治安问题、反腐进程、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等社会重大时事问题。在国际关系问题上, 大学生尤其关注中日关系、台湾问题。如2012 年的钓鱼岛事件, 日本的错误行径激发了中国人的愤怒, 从8 月15 日到9 月18 日, 我国多城市陆续爆发了反日游行示威。同时, 在网络上形成了轩然大波, 作为我国网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 对钓鱼岛事件的讨论也异常的热烈, 各大高校校园论坛、博客、QQ空间等网络社区, 大学生们纷纷表达出了反日情绪, 他们或理性, 或激愤, 思维活跃, 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需求。

( 三) 涉及切身利益事件的诱发

涉及切身利益, 很容易在大学生用户中产生共鸣, 学校内部评奖评优、处分、入党等是否公平公正这类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件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学校的水电收费、教科书收费、教学设备、住宿条件、教学质量等, 也常常是学生诉求最集中的领域。如2013 年9 月14 日, 河南某高中上千名学生因禁止学生到校外聚餐购物, 食堂价格却贵得惊人, 高消费令学生难以负荷, 导致学生发动示威事件。这则消息一出, 因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并持续的转发发酵, 结果导致该校分管领导被处分。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在高校, 网络普及率已达100% , 大学生都是网民, 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浏览、学习娱乐、交友聊天、创新创业等。高校网络舆情也由于其主体的文化水平较高、参与意识较强、个性化特征明显、诉求表达意愿强而具有其独特性。

( 一) 主体的特定性

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定主体。他们是一群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同质性强的群体。随着新媒体的兴起, 大学生群体成了网络的重度依赖者, 他们喜欢利用网络达成自己的大部分需求。若在学校中, 他们碰到什么难题或受到什么侵害时, 他们往往会选择在第一时间利用网络发表诉求或寻求帮助。借由网络的传播功能, 吸引同学们的关注, 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 这些学生或者知情或者不知情, 但并不影响他们参与的热情, 随之将逐步形成带有一定倾向性、影响力的言论, 形成新的一轮高校网络舆情。

( 二) 客体的多样性

大学生关注的内容既有家事, 也有国事, 更有天下事。他们会因为身边发生的事情大发牢骚, 会因国家大事议论纷纷, 也积极关注国际大事。但总体来看, 引起高校网络舆情的事件, 大多与发生在校园里不管是自己的校园还是兄弟院校, 与学生的利益相连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大学生对这些事件关注度很高, 并比较愿意就学校发生的事情发表观点, 表达情绪, 并借此希望事件得到满意解决。关乎校园生活、师生利益, 涉及到学校大事的, 若与社会热点又相互契合, 那么就非常容易形成舆论中心。

( 三) 传播的迅捷性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匿名性等特性完全迎合了当代大学生表达诉求的意愿, 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话题讨论的良好平台。一旦发现自己感兴趣或者涉及到自身利益的议题, 大学生会积极跟帖, 尽情的发表心声, 或支持或反对, 希望能够形成具有倾向性、影响力的舆论, 使议题朝着群体性意见转变, 形成高效网络舆情。同时由于地理范围集中、上网方便、时间相对闲暇, 信息需求度高等特点, 高效网络舆情往往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多数人产生影响。

正因为网络舆情具有主体特定性、客体多样性、传播迅捷性等特点, 同时, 纵观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在新形势下, 我们需要用新的机制去应对网络舆情的挑战, 推进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

( 一)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机构, 做好协调分工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需要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调度管理机构对学校不同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 才能达到事前预防遏制、事后有效处理的目的。因此, 成立网络舆情管理机构是十分紧要的。成立学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 分管宣传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 其余校领导担任副组长, 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各分党委 ( 直属党支部) 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为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定, 研究制定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制度、优化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指导处置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等。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挂靠党委宣传部, 成员由学校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 ( 部) 处、团委、安全工作处、信息网络中心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组成。各学院、各职能部门相应成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 负责本单位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和工作指导。

( 二) 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 做好舆论引导

遵循信息网络规律, 按照“提高素质, 优化结构, 主动建设, 专兼结合”的要求, 建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网络特点、数量够用的网络宣传管理引导队伍, 着力加强校园网络舆论五支队伍建设。网络舆论引导队伍, 由党委宣传部牵头, 学生工作 ( 部) 处、团委、安全工作处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都负有网络舆论引导的职责。网络技术队伍, 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建设以中心人员为主, 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网络技术队伍。网络评论员队伍, 由学生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主要学生骨干组成校园网络评论员队伍, 监控和引导网络舆论。BBS版主队伍, 由安全工作处负责BBS版主队伍建设和管理, 参与舆情监控和管理。

( 三) 建设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流畅处置流程

建立应对联动机制、分级处置机制、舆情处置机制、网评工作机制等工作机制, 规范流程,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及时启动程序处理。应对联动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 应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汇报, 并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 形成应对舆情的联动机制。分级处置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后, 应根据情况进行分级处置, 并根据分级情况进行相应的汇报并提出处置意见。舆情处置机制, 根据监测到分级后的舆情进行及时处置, 要求各单位积极回应、妥善处理, 及时汇报, 并做好相关网上、网下的处置工作。网评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发生后, 应及时的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进行跟帖引导, 可以是以校方的身份进行发声, 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行纠偏引导, 防止网络舆情的一面倒, 引导网络舆论向理性化方向发展, 避免严重破坏学校形象的言论泛滥。

( 四) 制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主动监测及时发声

一般来说, 网络舆情的发展有一定的过程, 学校应该制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实施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措施, 及早的发现负面舆情的产生并及时的进行干预, 防患于未然, 争取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 对涉及本校的应及时研判, 做到实时通报、处理。同时, 学校面对网络舆情时, 切忌不可缺位, 要及时发生, 就算无实质性进展消息也应该先进行校方表态, 保证官方消息的及时性, 可减少很多不可预知的谣言。对学校而言, 官方消息的发布要保证唯一性, 这个出口一般来说就是宣传部, 避免多个出口提供的信息相互打架, 防止被动和发生次生灾害。为此, 高校网络舆情发生期间, 宣传部门应实行24 小时值班, 随时应对外界的询问, 通过这个出口, 实事求是地把真相和事实及时告诉师生, 发布辟谣信息。真相要跑到谣言的前面, 这样才有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化解, 维护高校的正面形象, 也让师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

( 五) 创建学校特色网络平台, 疏导网络舆情

每个学校应该创建富有自己特色的网络平台, 以供学生自由的发表观点、提出建议等, 给学生一个合适的疏导途径。前几年流行的BBS、百度贴吧论坛就具有这样的功效。随着网络的发展, 近年来, 微博、微信平台的发展壮大, 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日常活跃的网络平台, 因此学校应该应时而为, 创建自己的微博、微信平台。如福建几所高校, 为进一步落实“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完善学生服务平台, 构建上下贯通、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校园联动服务网络, 学校成立了学生微服务联动中心微博、微信平台, 负责收集学生对学校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从学生关注点中发现苗头, 及时收集意见、建议, 给予回复和引导, 高效反馈学生的诉求, 在师生间搭建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沟通桥梁, 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防止微小问题复杂化、微小矛盾激烈化, 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周到、更迅捷、更优质的管理和服务。

( 六) 树立网络意见领袖, 让榜样引导舆论

与官方的正式发声相比, 大学生们更容易相信“意见领袖”的观点和意见, 所以学校应充分发动学生创造力, 让同龄人去影响同龄人。应发掘一批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意见领袖”, 选择校内人气较高的人, 可以是学生, 也可以是有特点的老师, 塑造典型, 发挥榜样作用, 适当引导舆论, 充当舆论场中参照系的角色, 通过他们影响舆论走向, 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对“舆论领袖”要定期了解其思想动态并对其思想偏激之处主动加以合理的引导和说服, 避免影响其他学生。同时应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座谈, 从他们中了解一线的动态, 掌握最新的舆论潮流, 让这些人成为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者, 对其他学生的观点、思想乃至行为产生良性的影响。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 人人都可以是舆情的制造者。大学生是网络上最活跃的一群, 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长, 关注各类事件特别是关系到其自身利益的身边事, 他们是高校网络舆论的最主要参与者。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其他网络舆情一样的特点, 如载体多、速度快, 同时又因其主体的知识性、年轻性、聚集性等特点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校网络舆情一旦爆发就会迅速蔓延, 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置不当, 将给学校声誉和正常的学校教学秩序带来巨大的危机, 因此, 积极探索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是必要的。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治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微博舆论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26) .

[2]褚亚玲.略论加强手机媒体舆论引导[J].唐山学院学报, 2012 (04) .

[3]曾润喜.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实践研究, 2009 (11) .

[4]廖扬平.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动态, 2007 (21) .

[5]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6]虞永飞.略论高校网络舆情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及引导机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2) .

[7]陈永福.高校危机管理视阀下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1) .

[8]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6) .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第2篇

考察了辽宁省高校及美国华盛顿州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自媒体使用引导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中美两国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上的差异,并尝试探索我省高校面对自媒体舆情的路径与对策。

高校自媒体网络舆情辽宁高校美国高校高校自媒体舆情主要指大学生针对学校、社会或国家等发生的热点问题,借助于自媒体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观点,并在校园范围内形成师生认知、情感、态度的群体性舆论集合。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对各类事件在自媒体上进行发表意见、交相呼应,并不断扩散转发。正是这样的自媒体的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大学生群体广泛的交流、碰撞、融合,高校自媒体舆情得以实现由单独的个体意见向多数人的集体意识的转化。

一、辽宁省各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自媒体使用的引导现状

1.开展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搭建与完善

目前,辽宁各高校基本上占领了学生自媒体平台的主要阵地,如微信、微博、博客等都有高校主流媒体的进驻。另外,各高校的思政教研室、学生处等职能部门也根据所教授课程及当前的重大国内外事件及时在网络媒体上发声,对大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引导;各二级学院也根据本学院专业特点,在官方媒体平台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自媒体育人队伍建设

2014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从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要“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到《标准》中突出地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单独列出,要求高校辅导员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要“有效地掌控网络舆情、利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然,从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到职业化的必然要求,辅导员对网络如何认识、如何把握、如何运用、应遵循什么样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大学生网络自媒体的正确引导,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媒体素养的建设。辅导员必须从“知”上下功夫,去了解当代大学生接触的自媒体平台和软件;在“学”上存积累,主动占领自媒体的制高点,努力成为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在“用”上有所突破,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自媒体的技术功能有效结合在一起,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时效性,同时也开辟出教育管理的新渠道。

3.提高自媒体舆情监管与引导

目前,辽宁省各高校仅凭借发挥辅导员网络阵地的敏感性,时刻监督学生的网上动态来对省内大学生的自媒体进行关注和引导。同时,辽宁各高校也开辟自己的微信、微博等官方平台,面向本校师生推送与宣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学业指导、就业创业、校园文化、心理健康等工作与网络问价建设有机结合。

二、美国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自媒体使用的引导现状

1.大学新生的自媒体社交准则

美国高校对校园中的自媒体舆情有着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美国各高校主要以建立自己的“自媒体社交网站准测”来参与自媒体舆情的管理。美国华盛顿州的大部分高校都针对学生或学校官方自媒体平台的使用提出了使用准测,并对州内各高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其管理原则主要为:第一,帮助学生和教师在在自媒体平台交流时保护好自己;第二,帮助教职员工及学生了解个社交媒体产品的特点,并鼓励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并推进机构、组织的目标建设。在学生进入大学后,使学生第一时间明确该校自媒体平台使用的规则,让学生了解并遵守使用自媒体平台的权利和义务,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同时,也完善了高校“线上线下”的规章制度系统,成为美国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

2.“先入为主”的媒体素养

在美国,学者普遍认为使用自媒体的人员应该是监控、监管自媒体舆情最主要的依靠。尽管自媒体运营商对于在自媒体平台上出现的特殊、敏感以及不雅之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为自媒体信息的发布者需要对道德伦理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自我约束。美国高校的自媒体舆情管理起步较早,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对受教育者进行了媒介素养的教育培养,在学生心目中“媒介素养”就像“人品道德”一样有着先入为主的地位。每一个在自媒体发布信息和言论的大学生都需要对道德伦理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自我承诺,否则该用户发布的内容将被屏蔽,甚至该账号将被注销。

三、辽宁高校与美国高校自媒体舆情引导比较分析

1.“先堵后疏”与“先疏后堵”

中国高校的自媒体舆情管理开始时,舆情已经在需要被管控的阶段,换而言之就是到了迫不得已需要对舆情进行管理的阶段,这样对于事前的舆情管理就有了一定的滞后性。中国高校总是在舆情发展之后或是预测某种网络舆情即将发生是,应急性的采取一些网络监管与引导措施。而相对于中国,美国的自媒体舆情管理则更倾向于对于自媒体人的教育,不论是预先制定“自媒体社交网站准则和政策”,还是在大学新生的行为指导手册里,几乎都把“不要再社交媒体中发表你不会在其他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作为准则和要求。此外,美国高校制定的自媒体使用准则中还对自媒体人提出要求:如绝对不能冒充他人,不能公开他人隐私,禁止在自媒体上恐吓威胁他人,严禁发送骚扰垃圾信息和传播色情淫秽内容等。由此,先规范好自媒体人的行为,再面对自媒体舆情时则显得迎刃而解了。

2.中美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差异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并不困难,但客观理智地辨别信息,不盲目冲动地传播虚假信息,不被某些别有用心的评论煽动,就有赖于个人筛选过滤信息能力的高低了。

中国高校在对学生媒介教育方面稍显被动,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关于没有媒体素质养成的相关教育。学生没有获得主动辨别自媒体信息的虚实真假的能力,导致盲目转发,鲁莽评论。这使得在网络舆情发生时,思想政治工作者总是在“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

19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已经在小学生中开展了媒体教育,媒介教育的目的,可将受众由一个盲目的消费者训练成为一个成熟、主动和理智的消费者。学生将其概括为四个部分:(1)媒介运行机制(了解媒介的基本特征及社会因素对媒介的控制);(2)媒介真实性辨别(学会辨别新闻、纪录片、喜剧以及媒介故事与现实之间的差异);(3)媒介基本论题分析(如角色定型等在媒介教育中常被讨论的基本问题)这使得美国高校网络舆情发生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媒介素养理智的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并且形成自己的符合主流价值的判断,从而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状态,如何使得大学生的自媒体言论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拍,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自媒?w的积极作用和资源优势,在教育主体、教育环节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使得高校自媒体舆情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引导的常规事务。

参考文献: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第3篇

关键字:自媒体 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伴随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高校绝大多数学生学生成为“自媒体人”,自媒体成为其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从而使高校的网络舆情具有新的特点,网络舆情危机扩大。[1]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内容的多元化、复杂性。自媒体时代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丰富了网络传播的内容,同时也使校园网络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自媒体时代,网络参与主体扩大化,任何年龄、任何身份都成为网络积极的参与者。同时,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言人”让个体的参与程度更高。作为思维活跃、更容易成为大量信息最为积极的受众者与传播者。大学生本身缺乏成熟的理性思维与判断,大量未经过甄别的信息的快速传播,影响着大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与判断。

(2)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辐射性。“连锁反应”大学生群体自媒体参与程度高,网络互动及时,容易形成“微博圈效应”或“微信圈效应”。一个热点问题会在非常快的时间段内吸引着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话题涉及的问题不断被放大,从一个高校舆论圈快速向另一个高校舆论圈辐射。影响最大的也许并不是热点问题本身,而是热点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参杂着不同声音的网络回应。这其中,不正确的判断、极端化的观点比比皆是,成为校园网络舆情危机的又一导火索。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1)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的意识“反叛 ”。传统道德观面临危机,价值观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自媒体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网络的热点问题通过自媒体使其复杂的社会效应快速传播,吸引人的可能不仅是热点本身,而是诸多个体在热点问题后的诸多评论,那是个体价值观充分体现的最佳平台。某些极具杀伤性,极度吸引大众眼球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从而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出现偏差,“反叛”意识广泛存在,不相信事实、只相信谣言,不相信社会的正能量、只相信社会的阴暗面,在实际行为中对于正面的教导与帮助视而不见,只从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反叛意识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反叛行为。

(2)道德人格的矛盾化所导致的理性缺失。 社会道德的存在是社会正常运转的良好保障,个体行为在很大程上有社会所存在的道德规格来评判,约束,从而使个体的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网络世界身份的虚拟性、以及网络规则与法律相对滞后,道德约束力大大降低,“看客心理”广泛存在。责任都变成了一种娱乐。大学生身心不成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道德责任感被弱化,理性严重缺失。

(3)社会心态的复杂化导致的情绪狂欢。社会飞速发展,对个人的发展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社会压力大、心理脆弱、容易出现极端化事件,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异,网络成为情绪狂欢的重要场所。适当的情绪宣泄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过度沉迷于网络的情绪宣泄,会在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中形成一种“自我否定”的强烈心理暗示,使部分大学生不能正视现实,沉迷网络逃避现实。

(4)人际关系二重化导致的身份迷失。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表现出建立完善的人际关系的强烈诉求。自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内容。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他们道德身份束缚。但是,网络的人际交往无法掩盖其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也无法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很难改变其人际交往现状。由于同时体验着两种不同的具有巨大差异的人际交往,两种身份的不同规则与要求,使大学生面对两种身份难以清晰判断,无法给予自己正确的社会定位。[2][3]

三、自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坚持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建立与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不仅从自媒体平台构建,也应该从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建设入手,相互配合。

(一)构建平等、自由、畅通的网络对话机制,创造平等畅通的表达渠道和环境。高校应依托自媒体平台,打造一条平等畅通的对话渠道。一是积极建立高校微博、微信机制。同时各级校园微信、微博专门管理机构与人员,对校园微信、微博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做出积极应对。二是高校网络宣传与管理者应把握学生心态以及语言接受方式,调整角度,转化传统宣传模式。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激烈的争辩中、以朋友的身份做善意的提醒,这些才能够获得大学生的信任与信赖。同时学校的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在形式上要新颖、活泼,内容要及时更新,提升大学生对高校官方微信、微博的关注程度与信赖感。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思一是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地认识与把握自媒体及其传播规律,提高自身对于自媒体完备、科学的认识。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把自媒体作为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积极主动加入学生的微信圈、微博圈等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圈中资讯的更新传播状况,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一些大学生极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辨别真伪。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依托自媒体平台,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引导舆论导向,传播校园正能量。一是建立大学生榜样激励机制。开展多种类型的模范评比活动,充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优秀事迹与感人故事,塑造道德与学习模范与典型,并通过自媒体工具提升其宣传的影响力,传递社会正能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并鼓励大学生参与。依托本校各个专业特色,以本地文化背景为基础,塑造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具有时代特色,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的各类文化活动。三是开展多种类型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充分参与。走出校园,为社会服务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需要。

(四)加强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给予大学生全方位的心理关怀,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二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三教师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多方面的需求,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总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从高校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邵明英、胡昌旭.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基于全国12所高校的调研[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

[2]唐亚阳,李亚彬.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 第4篇

1.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延伸

有生活就有社会舆论。社会舆论主要是人民大众对于社会事件的观点和看法, 如果这些观点形成一种趋势, 就可谓是舆论。对舆论进行了解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也可以对人们关切的问题或者是群众的利益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网络的发展给舆论搭建了平台, 人们可以充分运用网络的便捷性来对事件进行评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 法律的约束程度相对较弱, 网民的行为和语言等仅仅受到自身道德的约束。因此, 其自律性是优化网络环境的关键。在网络上发表评论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对于他人的隐私或者是和社会发展趋势相背离的言行以及一些过于偏激的语言等要尽量避免。舆论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标, 不能收到某种利益的趋势来制造假的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2. 高校网络舆情检测的主要内容

政府部门在进行民意体察时, 往往采用了解网上舆情的方式。因为, 通过网络舆情可以实现更加广泛地了解人民的基本态度。对于高校来说, 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以及教师的基本要求, 进而根据相关的需要来进行更贱完善的管理。对于高校网络舆情来说, 对其进行监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 社会稳定类。很多人都说高校就是社会的缩影, 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都会从校园的相关方面来体现。校园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管理对社会的发展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高校的师生和管理者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意识。要培养学生们积极的思维, 否则就会出现一些对社会发展不利且危害性较大的事件, 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其次, 学校声誉类。学校的声誉和形象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点。高校需要对自己的文化和办学理念等方面加强重视, 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创新。但是近年来, 在学校的论坛上或者是其他的交流平台上会出现很多有损学校发展的言论, 对教师以及学生等进行诬蔑, 对学校的发展进行诋毁, 这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 高校的管理者在进行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时, 要重点对学校的声誉等方便进行监管。避免出现影响教学秩序的恶性行为。

再次, 校园安全类。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 高校的扩招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趋势。由于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产生的时间也会相对增加。因此, 校园的安全就成了每个高校成员关注的重点。如果出现了建筑物质量问题、校园拥挤问题以及中毒、火灾等现象, 不仅会引起师生的恐慌, 对于学校的发展也不利。这些问题和现象会在高校的网络舆情中找到, 因此, 要对其进行有效地监测和引导, 打造一种安全温馨的校园环境。

另外, 管理决策方面也应该引起重视。高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积极性, 因此, 高校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学科的改革和发展中所做的决策要充分符合师生的利益。

3. 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一旦处理不好, 甚至会形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危机, 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3.1 建立专业化的网络政工队伍。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以服务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宗旨, 为学校领导和师生之间搭建信息传递的通道。高校应成立网络舆情监控组, 组建一支以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学干部为主的、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政工队伍, 从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 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 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 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并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 提供舆情监测分析报告。

3.2 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今天多元化的大众传播环境里, 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在受众心目中就极易被认为“有猫腻”。可见, 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网络舆论的必要法宝。通过新闻发言人, 实事求是地把真相和事实及时告诉师生, 发布辟谣信息, 把公众关心的相关动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通过手机和网络等方式及时、快捷地告知公众, 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工作的透明度, 更有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化解, 从而有效地稳定局面, 安定人心。

3.3 加强网络行为规范教育。

以知名专家为主体, 举办网上网下具有高关注度和参与度的大学生喜爱的专题讲座、品牌论坛, 使校园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 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大学精神的重要阵地, 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获取知识信息的宝库。

结论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一个新领域, 它反映并影响着一定范围的社会舆情的生成与发展。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与处理需要采取及时、敏感、稳妥、高效的措施, 否则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校园的稳定, 影响到社会局面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 高校网络舆情不仅需要高校重视之, 研究之, 引导之, 而且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配合与支持。

参考文献

[1]祝华新, 胡江春, 孙文涛.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J].今传媒, 2008 (02) .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6

网络舆情是指民众在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所表现的情绪以及意见与观点发表的总和。作为言论自由的现今,在高校中,网络舆情上也出现了两极化,划分成负面舆情以及正面舆情[1]。正面舆情更符合现在大学生正常的人生价值观,负面舆情则是在观点表达中过于消极,或是散播一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安全有害的信息[2]。两种形态的同时出现,使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网路舆情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

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属于网络舆情的高危群体,首先,大学生还属于人生中的青春时期,他们属于朝气蓬勃的一个群体,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不管是对校内还是校外、国内还是国外所发生的事件都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喜欢凑热闹,任何热点事件都能够引发他们的广泛关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这是极其具有争议性的年代,他们自成一派,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也都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经常会以留言以及评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在网络的互动过程中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除此之外,大学生在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多喜欢满腔热血,还属于不成熟与不理智的阶段,不回去思考太多的后果,喜欢用随心所欲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分析事情的经验不足,对事情往往不能进行全面性的认识,遇事冲动,并且喜欢感情用事,没有强烈的责任心。除此之外,大学生之间的年龄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通常情况下更容易就一件事情产生共鸣,并且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大多一致,因此他们很容易成为网络舆情的推波助澜者。

(二)网络的特点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我们都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网络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开放性与匿名性,因此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肆意发表自己的言论,因为没有人回来追究其责任,不需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上网。在网络上,每个用户都属于平等的个体,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存在等级之分,网络上的用户、言论都是自由的。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匿名性也使人们能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互联网为他们的言论自由营造了一个十分安全的环境。再加上网络法规的不健全,导致部分网友发表了过于偏激的言论,进而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因为在网络舆情中,除了正面积极向上的言论,还有很多低端消极,宣扬网络暴力的言论,这些言论对于大学生来说会出现困惑及迷茫的态度,因为大学生正是处在建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时候。所以他们此时信息吸收的优劣性是最需要重视的。除此之外,网络具有较强的便捷性与虚拟性,这就为网络舆情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一起组成个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发送信息,将全世界的人都联系在一起,一旦出现热点事件,人们便会借助网络平台将其迅速扩展开来。

(三)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网络舆情的出现,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像现今流行的QQ、博客、BBS论坛以及百度贴吧。这种言论自由的感觉很适合现在追求自我主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表达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在很大程度开放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与言论空间。与企业以及党政机关相比来说,高校在网络舆情的管理上明显存在重视度不够的现象,对网络舆情的处理能力也有待提高。在面对热点话题以及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时,高校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并且处理态度较消极,主要领导人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度明显不足。高校一般还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管理网络舆情的机构,并且没有掌握足够的公共资源,因此不能够及时通过移动通信、互联网以及媒体等众多渠道来发布新闻,除此之外,高校相关领导不了解怎样才能避免网络舆情演变得更加恶劣,怎样在危机中有效降低网络舆情对高校声誉的损害。总而言之,高校在网络舆情的处理上还缺乏相关的经验与技能。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分析

(一)建立一支多级舆情收集队伍

要想完善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首先要进行准确、及时的舆情收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建立起班级、院级以及校级三级立体分布式的舆情收集队伍,培养出一批具有网络舆情收集技能的高素质网络情报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除此之外,高校要将学生党员、班级干部以及学生会干部等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为这些群体都是与学生打交道的群体,他们对大学生共同关心的热点事件了解得更透彻,能够更好的归纳整理舆情信息,并将其及时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在网络舆情即将泛滥之前对其进行处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化。

(二)正确运用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力军

在高校的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是校园BBS,所以高校对BBS的维护应该要更加重视,必须给学生们营造一个优良的BBS论坛环境。运用好BBS这个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力军。再则,高校在BBS上应该要发表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主流意识的信息。各科老师以及辅导员这种在学生印象中正能量的角色,都应该积极参与BBS论坛的讨论,对其发表消极网络舆情的学生有针对的进行教育,使BBS论坛里面能多散播正能量的信息。最后就是加强信息化管理,面对消极的网络舆情有一定的应对机制。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意见领袖队伍

通过实践表明,由官方对大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教育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则可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因此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意见领袖队伍,借助社会名流、学者以及专家在大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帮助学生来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与分析问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意见领袖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够搭建一个和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中介平台,而且能够将消极的信息有效过滤,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对网络舆情的最终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主導作用。

(四)建立一支网下应急事件处理队伍

站在长久的发展角度来看,建立一支专业与专门的网下应急事件处理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它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它能够确保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情况下,高校不再需要临时抽调人员对其进行处理,而会有专门的网络舆情处理人员对舆情事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一旦出现舆情危机,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制定出应急方案,一方面会对网上舆情的发展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监测,另一方面会迅速组织管理人员在网下深入学生,进行网上网下的联合动作,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工作组要根据网络舆情危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处理,并与相关的责任部门取得及时联系,由专人通过官方的网络平台对学校的处理状况进行公布,最大程度上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对学生心理、公共形象以及学校形象的影响。

(五)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

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娱乐活动,可以与网络相结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大学生的吸引到各种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以娱乐的方式为主体,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游戏在学生中的吸引力。把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精神融入活动中。让学生既可以享受娱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只要积极开展校园娱乐活动,就能在网络舆情管理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危机对于大学生带来了十分重大的影响,高校只有重视现今网络舆情对于学生的巨大影响力,在管理上多下功夫,尤其面对负面舆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清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运用网络舆情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高艳丽,朱勤文,乔芳琦.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10):163-167.

[2]王霞,黎秋杏,陈雅,柳晓雪.新兴媒体发展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2014(21):218-219.

作者簡介:

姓名:王喜迎

出生年月:1982年8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省市):河南省郑州市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法学(民商法方向)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第6篇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及特点

网络舆情也称网络舆论,是民众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的社会政治态度的集中表现。网络舆情具有在短时间内由个人或一个公众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社会空间,表达对于自己关心,或者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时持有的多种观点、情绪、态度、建议的综合。传统的媒体传播速度无法与互联网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相比。正是由于网络传播途径方便、速度快捷导致网络舆情的可控性很弱[2]49。在互联网上传播网络舆情时,传播者会利用互联网的主体隐秘性来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然后使用网络ID来进行意识、思想的传播。一些不根据现实任意在互联网空间传播自己的过激言行,或者发表十分过激的、不真实的社会言论,容易导致网络舆情的虚假,误导公众对于网络舆情的正确认识。

网络舆情传播多元化,及时性特点突出。在网络传播的网络舆情内容没有规定,自由发表,其中涉及的信息多种多样,各种议题充斥着网络。网民都具有对这些事件,议题的关注权,评论,发表看法的权利,他们时常变换各种角色参与到网络舆情的制造、讨论、宣扬的工作中。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更是容易激起广大网民的关注和讨论和共鸣,将事件进行不断渲染和升华且再次传播的过程中。

网络舆情易影响公众观点,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共享性。信息发布者容易利用其观点获得一部分网民心中的共鸣,不断地评论和跟帖过程中更加会导致后面的评论者心中的认知和对事实的判断。我国处于各种社会制度逐渐健全的进程中,在不断的探索中,出现了很多热点问题,此时,特别是一些落后、谎言、负面的网络舆情充斥时更是容易引发群体性的恶性时间,这对于社会安定都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舆情主要是在互联网上传播。在互联网上主要通过聚合新闻、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博客、微博、电子公告板、各类搜索引擎、维基百科等公共信息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在高校中,大学生主要利用微博、QQ空间、大型BBS讨论等,在其中以跟帖发帖的形式参与到国内外各种事件的关注和讨论中,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有筛选信息、重组信息、发现观点的能力[3]107。他们善于在言论的碰撞中找到某些特定的观点,然后引起广大网民的共鸣,形成一部分观点明显的网络舆情。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首先,网络舆情是民众表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式,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参与到网络舆情的讨论中时,对于大学生自我民主意识的形成和自我价值实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网络舆情的特点之一便是快捷、方便、迅速、直接地表达。这与大学生内心追求自由民主的心愿相符合,能够被积极应用于表达自己的民主诉求,同时,大学生是一群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群体,他们关心时政,渴望自由表达思想并且极其渴望被他人认可和接受。这些大学生具有的特质恰好与网络舆情特点相符合,扩宽了大学生对于国际事务、各类时事、积极思想文化、公共事务的了解面。大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能够更加有效、快速地实现自己的思想诉求,这是大学生参与公众民主意识一种新的积极形式[3]59。网络舆情还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公共精神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极其准则的主观认可。中国社科院2011年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说明了网络舆情具有的积极作用,蓝皮书对1998年到2010年发生的210起重大网络舆论事件进行分析后发现,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

但是,网络舆情不只是产生正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当网络舆情监督和网络维权被异化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有人可能会利用网络舆情对公众认知进行诱导然后煽动民愤,误导我们对各种事件及网络舆情的正确判断。特别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社会各种制度不完善,导致矛盾激化。大学生遇事儿比较冲动,对于社会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思考、判断,当社会热点问题被人加以利用并进行恶意引导时,网络舆情极易扭曲道德标准致使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并出现偏差。更重要的是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大学生为了标新立异不惜扭曲事实来引起共鸣,这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公共民主意识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比如钓鱼岛事件中,有人利用网络媒体传播错误思想,导致全国多地引发了打砸日货,日产汽车等暴力事件。这都是为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三、图书馆对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图书馆是大学生汲取精神资源的主要场所,对于大学生参与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学图书馆聚集了一批拥有高素质才能的人才,信息搜集分析能力较强,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优秀的情报搜集意识。图书馆在长期的使用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信息保存的职能,建立了信息文献的核心地位。尤其是图书馆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服务设备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利用各种通信手段,相关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技术搜集高校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的浏览信息和观点。然后利用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能力。这些优势都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具有的强大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分析处理能力。

做好网络舆情分析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短时期的舆论搜集主题。舆论主题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大局、大势的发展,不能盲目。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国外网站、政府官方网站、各大主流媒体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等)、校园BBS、微博、QQ空间、各大主流论坛等。高校图书馆对于网络舆情的声音要保持着求真务实、全面立体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分析网络舆情时要将各种意见,建议,甚至是负面评价都要记录。

高校知识分子是一群有着较高素质,积极参加到国家建设中的人,他们善于思考,更加自觉地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对信息的梳理、分类、分析,能够为高校教育更加积极正确的引导高校学生塑造健康自信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图书馆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网络舆情是多方面的意见混合体。面对在网上发布的意见,由于受到不同的利益影响,可能目的各不相同,如何引导高校学生正确思考判断事件的正确性、真实性将是一大重点[4]167。

图书馆拥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服务设备,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信息集中的资源,建立相关的信息发布网站。在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下,采用公开、畅通、及时的信息渠道显得更为有用。图书馆建立相关网站并且注重网站的维护,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参与到其中的维护工作,增加他们网络舆论的判断力和理解能力,而且提高了事件的处置效率。主动掌握网络媒体的发展规律,网站主动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并且在内容上采用“大容量、小密度”的发布原则。尽量将各种正面积极的信息公布,同时最大限度地压缩不同立场的网民的看法。在图书馆内网站设置特别的版块,让高校的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时事热点,国内外政治的态度等,图书馆可以安排专门相关的人员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纠正,展示出积极向上的一面。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第7篇

关键词:微信平台,网络舆情,引导

近年来,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QQ、微信、微博等通讯工具沟通交流。这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同时还增加了之间联系的紧密性。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5 年上半年, 我国已经有5.94 亿人使用手机上网, 其中, 学生群体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由此看来, 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特性对于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微信与高校舆论舆情

2011 年初, 腾讯推出一款新的社交APP软件, 名为微信, 属于即时通讯工具, 文字、图片可瞬间发送至对方的移动智能终端, 同时, 还具备多人语音对讲的功能, 是一款功能比较全面的手机聊天软件。同时, 微信还可以通过朋友圈来传播、浏览信息, 通过公众平台接收关注的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因其较多的服务功能受到高校学生的广泛欢迎。

所谓网络舆情, 是指高校学生对于互联网中传播的事件所持的情感、态度、认知、行为倾向的集合, 而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范围内的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事件形成的态度、行为倾向等。①当社会中的某一热点问题吸引了高校学生的关注, 并且网络中开始不断地传播该热点问题时, 高校学生开始利用网络的各种渠道关注该热点问题的发展, 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等, 使得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广泛, 并促使高校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进而热烈地讨论这一热点问题。当网络舆情的呼声越来越高时, 相关部门会介入到该热点问题, 在事情逐步解决的过程中, 高校学生对这一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下降, 并逐渐地转移到新的问题中。而当局限在高校范围之内时, 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发展及消亡的过程也是相同的。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特性

1.信息传播群体的特殊性

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 安装在智能移动设备中, 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微信安装之后, 用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添加好友, 比如连接手机通讯录, 添加通讯录中开通微信的好友, 或者连接QQ号, 添加QQ中开通微信的好友, 或者扫描二维码、摇一摇、附近的人添加等。上述添加好友的方式中, 基于通讯录添加、扫描二维码添加、QQ号码添加时, 好友多是实体关系的同学、朋友等, 而摇一摇、附近的人添加这两种方式添加的好友均为陌生人。由于添加好友方式的不同, 使得信息传播群体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在微信的用户群中, 高校大学生占据很大比重, 现如今, 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利用微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传播自己看到的社会事件等, 而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 其微信的朋友圈中既包含同学, 又包含陌生人, 因此, 其所面对的信息传播群体具有比较高的特殊性。

2.传播方式多样性

传统的信息传播中, 多采用点对点或是创建群组的方式, 从某种方面来说, 信息传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微信中的微信平台功能解决这一问题。用户可以通过微信, 依据自己的喜好关注公众平台, 并接收公共平台推送的消息, 将自己觉得有用或有趣的信息分享到朋友圈中, 在分享的过程中完成信息的传播。②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以一个大学生所建立的微信群组为例, 其中可能不止包含该名学生所认识的同学、朋友, 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都包含在内, 当一条消息发布在微信群组中时, 会以多种方式传播出去, 比如口口相传、微博传播、QQ传播、电话传播等。

3.信息传输形式多元化

微信公众平台在传输消息时, 可采用的形式比较多, 比如语音短信、视频、文字、图片, 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信息传输时的视觉感染力, 同时还可以利用第三方软件, 将用户的位置发送出去。③“小视频”功能是微信在2014年的更新之后出现的功能, 通过此项功能, 用户可以拍摄一段8 秒以内的小视频, 发送至聊天界面当中与朋友分享, 也可以发送到朋友圈当中, 让更多的朋友观看, 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事件、现象等。而大学生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 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多种传输形式来传播一条信息, 比如文字+图片的方式, 视频+文字的方式等, 实现了传输形式的多元化。

4.传播速度快

六度空间理论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猜想, 核心思想是在两个陌生人之间, 间隔的人在6 个以内, 也就是说, 一个陌生人只要通过最多5个中间人, 就可以认识另一个人。而这种猜想在微信的朋友圈中变成现实, 根据华商网2015 年8 月28日的报道, 在咸阳, 一个9 岁的男孩遇到了车祸, 被送到医院之后, 护士拍摄男孩的照片, 放到微信的朋友圈中, 发动网友的力量寻找男孩的家人, 在手术之前, 男孩的家人被成功的找到, 这也说明了微信在传播信息时, 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且微信传播的范围非常广。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得更为高效, 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信息, 并且通过多名微信朋友的转发, 促使信息快速。

三、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措施

1.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功能

高校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时, 应该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的功能。首先, 高校利用微信平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在信息时代中, 信息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长, 因此呈现在高校学生面前的信息良莠不齐, 需要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鉴别能力, 准确地取舍信息, 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 开设学校专属的微信平台, 并以此为载体, 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以多元化、有趣的方式推送思想政治教育知识, 比如视频、漫画图片的形式等,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生动性, 使学生更乐于接受, 从而掌握网络舆论的引导权④;其次, 通过推送消息的功能, 发布权威信息, 比如校园资讯、趣味思政资料等, 提起学生关注的兴趣, 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 促使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第三, 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互动功能, 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 倾听学生的心理迷惑, 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正确地引导大学生, 避免大学生陷入到极端的情绪中, 从而出现恶劣的行为。

2.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引导制度

高校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不能仅仅局限于网络中, 还应该在实际中作出相应的举动, 建立网络舆情监督管理小组, 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引导制度, 从整体上把握网络舆情。⑤可以采取两级式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制度, 第一级由院宣传部门负责, 从整体上对网络舆情进行把握和引导, 第二级为高校中的院系, 要求院系积极地参与到网络舆论当中, 在具体的网络舆情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从而保证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导向正确, 避免出现极端的行为, 保证校园环境的稳定及安全。

3.加强对微信平台使用的培训

对于微信平台的基本功能, 学生及教师都已经良好的把握, 但在基于微信平台的网络舆情应对中, 教师及学生的使用能力还比较差, 高校应重点加强使用方面的培训, 以便于高校正确地利用微信平台应对网络舆情, 并实施有效的引导。⑥具体说来, 高校可以展开多种层次的培训, 比如教师培训、干部培训等, 提高教师的应对能力的同时, 培养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引导网络舆情的意识, 从而在网络舆情中, 积极地发挥引导作用。

在高校网络舆情中, 信息传播的特点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比较相近, 由于其中蕴含大量的虚假消息、极端消息, 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此, 高校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促使大学生正确地鉴别信息, 并通过引导来保证网络舆情方向的正确性, 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

注释

1 王文浩.微信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影响以及管理对策--基于大数据时代[J].中国商贸, 2014 (31) :219-220.

2 陶赋雯“.微媒体”视阈下高校舆情现状窥探[J].东岳论丛, 2014 (12) :186-190.

3 庞东贺, 童志祥, 孟晓辉, 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和引导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 2014 (31) :239.

4 孙伟.浅析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 (01) :107-109+113.

5 韦媛媛.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微信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 (04) :115.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第8篇

1.1 高校网络舆情的本质

高校网络舆情的承载基础以主题论坛、百度贴吧、博客、微博、QQ群、微信群、短信等为主, 以高校学生自身、周围事件及相互关系为客体, 与作为舆论主体的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相接近, 因存在某种程度的个体差异及利益关系的复杂性, 从而会对同一事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带有群体性的情绪和行为的集中表达, 进而形成高校网络舆论场。

1.2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2.1 主体的单纯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一般较为单纯, 基本以普通在校大学生为主, 其骨干力量则为学生领袖、普通学生干部、校园内的各种活跃分子以及平时沉寂无闻、性格压抑、但在某一事件发生后利用偏激而具有煽动力的狂热语言短时间吸引大量普通学生关注的人。

1.2.2 表达的开放性

网络使得人们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可以不必考虑自身角色及社会关系, 同时, 由于当前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尚处在学术论证及构想阶段, 必要的监管体系没有建立, 因此, 网络表达具备高度的开放性。

1.2.3 观点的多元性

以报纸、书籍、电视、广播为代表传统媒体形式在发表观点、控制舆论导向、监督社会环境、关注敏感事件时, 话语权出于可控的范围内, 且有党政系统的监管, 因此, 普通公众在话语权的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而网络的匿名性与高度开放性、互联性等实现了传统话语权分配的多元化与竞争化。

1.2.4 观点的变化性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一般网络舆情在传播上较少受到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特点, 且易扩散。在敏感事件发生至最终爆发性舆情形成的阶段中, 大学生通过各种信息通联工具, 将众多的个体意见迅速汇聚、分化、整合, 最终形成一定时期内较为统一的观点, 同时, 受助于网络的便捷性, 各种观点相互碰撞、激荡、影响, 在舆情彻底结束前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 始终在发生着变化。

2.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缺乏管理主体

从整体上来看, 国内, 特别是大陆境内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研究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 管理者理念滞后, 缺乏理论化素养, 尤其表现在应对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变化上, 很多时候依然停留在依赖于学生自律的阶段。

2.2 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及监管体制是维护校园网络舆情安全的软性保障。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的言行受到各级法律法规、专门性规章制度、道德底线、社会伦理、传统亲情关系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而网络的匿名性, 及信息时代立法工作的滞后, 特别是全球范围内对于网络人权、实名制、言论自由及网络信息控制的探讨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

2.3 管理观念滞后

在完善制度没有建立的前提下, 采用这种方式通常会导致工作开展过程中责任主体不明晰, 相关单位之间推诿扯皮, 在时效性极强和需要快速反应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分化上易致责任人缺位, 执行力逐层下降, 工作效能低下, 造成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浪费, 丧失处理舆情危机的主动性和最佳时机, 从而导致事件的可控性减弱。

3.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引导控制机制构建

3.1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考虑到高校网络舆情不同于一般舆情的特殊性, 高校需要构建舆情预警机制, 以尽快化解舆情危机的诱因。预警机制可进一步细分为网络舆情的筛选机制、监督机制和分析机制。

筛选机制即高校管理者应关注大学生进行网络表达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 实时掌握有关动态, 对可能诱发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和敏感信息进行有效甄别、排查及筛选。

监督机制是指高校要建立起包括学生工作队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网络监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骨干等在内的信息监控系统, 追踪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情况, 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程度及可能走向, 特别是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

分析机制是指对信息监控系统搜集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 得出一般性结论, 预判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现实影响及潜在危险。

3.2 网络舆情疏导机制

网络舆情的疏导机制要求诱发风险的触发性因素出现后, 高校应当迅速做出反应, 充分利用学校自身宣传力量及可掌握的社会资源, 占据舆情主阵地, 及时、客观发布和报道事件的发展情况, 不能以维稳为借口而隐瞒事实, 甚至发布虚假信息。与此同时, 要邀请在高校学生当中具有威信和影响力的领导、学者、各界权威人士等对敏感事件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和阐释, 从而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3.3 网络舆情应急联动机制

当预警及疏导机制无法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时, 便需启动由多方参与的、网上网下联动的应急机制, 以遏制恶性事件的发展与进一步扩散。由于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原因往往并非由单一因素构成, 通常是宗教、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传统、改革、土地等各种问题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摘要:文章在阐述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分析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 尝试构建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引导控制机制体系。该体系包括预警机制、疏导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及后续防范机制, 分别对应网络舆情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工作, 特别是防范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引导,控制

参考文献

[1]冼季夏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9, 19 (3) :43-45.

[2]张杨, 周晓波.高校应对由网络舆情引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4 (3) :104-106.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第9篇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 “第四媒体”、“第五媒体”的迅猛发展, 使得网络已经成为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最便捷的信息载体, 成为“社会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舆论信息的放大器”。《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2年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更需要重视的是, 手机网民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 据初步统计, 2013年, 手机网民超过了7亿人, 发展势头超过了年增长率20%。而大学生是网络群体的重要组成力量, 他们愿意通过微博、QQ等“微”传播的新方式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工具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意见、诉求 等, 因此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已经成为反映和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角色与策源地。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迅猛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已经从传统的校园生活延伸到了新媒体世界。网络 舆情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力量, 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做好网络舆情引导进而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保定市拥有各类 各级学校5000多所, 其中高校就有10余所, 在校生数目庞大。怎样引导这样一个代表着希望和未来的重要群体在建设“京畿强市”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 推进作用, 怎样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保定主流人文精神的传扬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在网络上反映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 对校内外的热点事件或问题带有倾向性的总体意见、看法等。高校网络舆情既有网络舆情的普遍特点, 还有自身的特点: 舆情的辐射影响具有多元性和深刻性; 舆情的传播具有群体性和放大性; 舆情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且容易具有偏差性; 舆情信息的难辨性容易造成大学生群体的非理性和难控性。大学生们在舆情氛围中往往体 现出渴求平等、探索未知、张扬个性、期盼认同等行为特征。这为利用网络舆情引导育人创新途径的新时期教育工 作来讲, 包含了丰富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

如何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策略的融合, 要求高校工作者必须创新观念、勇立潮头、立体引导, 通过新媒体时代的新途径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 在潜移默化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现代教育方式开展工作。

网络舆情使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活动区域、交流方式、教育媒介和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或扩展, 因此, 创新育人必须要畅通网络教育运行机制, 整合思政教育队伍, 积极稳妥地推进网络舆情干预和引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1发挥网络舆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管理和引导作用

要培养和建立一支媒介素养水平高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创新舆情调研工作, 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创建高校舆情信息网, 搭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抢占舆情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开辟舆论宣传工作新途径; 建立并完善舆情监管机制。

2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优化大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培养大学生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信息为社会发展、个人生活所用的能力。媒介 素养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体制;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 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构建全面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打造媒介实践平台和高校间的交流平台, 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丰富的教育途径来克服大学生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弱点和 难点, 增强法律意识、道德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创新策略的总体原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改变观念, 充分认识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新媒体技术, 融入全新的网络教育环境; 积极开拓新教育阵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校园主流人文精神;加强“两课”的建设, 积极引入新媒体形式, 充分利用网络舆情途径;创新教育手段, 搭建互动渠道。建立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不断更新思政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 提升教育者的素质, 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针对网络舆情引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的情况, 通过对网络舆情和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界定分析, 进而阐释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功能, 再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传统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着眼点, 结合保定市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将舆情的引导和思政工作的创新结合起来, 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文永.网络信息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1) .

[2]陈从楷.谈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 2011 (9) .

[3]陶喜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28 (3) .

[4]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人民网, 2011 (12) .

[5]程艳.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校园媒体舆情引导[J].理论探讨, 2011 (12) .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第10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高校舆情;演变规律;舆情引导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手机微博、微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内广为流行。新的社交网络提供的便捷服务使得用户更具自主性、互动性,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媒体受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网络中,成为信息的制作者、发布者、传播者和分享者。使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人数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调查目前超过80%的大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网络的账号,其中30%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社交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近期的很多高校突发事件,是由网络上的讨论聚集成焦点而引发的,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校园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妥善引导舆情的发展,对于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交网络的新特点

社交网络,即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简称SNS),即社交网络服务,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空间理论”,也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隔人数不会超过六个”。当今流行的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服务的理论基础都是“六度空间理论”。社交网络起源于校园,有名的社交网站Facebook就诞生在高校。据统计,使用社交网络者年龄在35岁以下用户较多,其中大学生占绝大多数。现今流行的社交网络,多数是在原有网络服务基础上加上SNS功能,如腾讯,原本QQ使用广泛,朋友圈、微信随即在大学生群体中就有了相当广泛的普及率。近年来,社交网站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际活动的重要场所,无论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还是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交网站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娱乐消遣的重要媒介平台。

社交网络是在传统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网络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独特性:(1)真实性。与传统网站相比,社交网站一般要求实名制,利用真实身份与他人互动交流,好友通过熟人圈建立,好友的好友,熟人的熟人建立连带关系,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人人网官方去年底公布有2.2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有大约190个好友,并且80%用户在人人网留下了真实资料,社交网站的核心资源是人际关系网。国内主要SNS网站用户填写的真实头像率、真实居住地率高达91.3%与94.2%,加之SNS网站的实名注册,可见SNS的社交关系是具有真实性的。(2)舆论空间的开放性。相比于校园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存在着“把关人”,网络舆论空间没有围墙,没有“守门人”,网络舆论参与主体可以不分男女老幼,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自由出入,而且还表现在探讨主题的多样性、随机性与多变性等。信息会伴随着人际关系进行传播,研究人际关系实际上也在某个层面上研究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扩散过程。(3)即时互动性。信息传递及时且高度共享,网络舆论空间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极大拓展了彼此的交往空间,而且有效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甚至能够促进有关决策的制定和改变。(4)形式多样化。用户可通过发布状态、日志、照片、视频等,将现实中的话题在网络上进行迁移并促成话题的快速传播,SNS为舆情的形成与发酵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大学生更加青睐选择;相对于微博,SNS在同样具有碎片化的表述优势的同时,媒介展现更加多元丰富;相对于博客,其社交性更强、更新速率更快。

二、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分析

1.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形成过程

舆情形成过程一般包括:时间的发生,刺激性信息传播,个人情绪态度和意见形成,网上互动讨论,公众舆情的形成和表达等过程。

SNS网站的存在基础是其用户之间互相交叉联系的各种关系,从一个用户出发,顺着这些关系节点深度爬行会获得海量的人际关系网。在对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六度空间”实际上低估了社交网络中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之近。我们对人人网内上海交通大学用户的好友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任何两个独立用户之间平均所间隔的人数为1.82,也就是1.8度。在社交网站上面发布的一条消息,可能会通过作者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不断扩散开来。舆论事件一旦形成社会热点,便会冲击各大社会网络,各类热门社交网站均可成为校园各类舆情内容的来源。

社会舆论热点通过社交网站走进了虚拟的大学校园网络,作为思维活跃、易于情绪化和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他们无疑是接受和传播网络舆情的主力军。由于社交网络的特性,舆情信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由点到点,再由点及面,速度成级数增长,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网络热议和扩散的过程,更是客观事实与网民认知胶着的传播过程。在社会舆情进入校园网络之初,校园网民群体会对信息有筛选的过程。一般来说,涉及校园的话题诸如高校政策、就业实习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话题,或者国家、民族和政治相关的内容较容易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经过滤,保留下来的信息则会引发学生新一轮的讨论,由此推动社会热点向校园热点转化。一旦成为校园舆论热点,还可能体现出很强的延展性,带动相关话题的讨论。

社交网络人际关系强大复杂,影响面极大。加上学生在网上与网民进行交流,网下与现实社会中的朋友进行交流。网上的意见与网下的意见以及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新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另外,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更增加了舆情信息的复杂性。

网络舆情最终形成为某种群体性的公众态度和公众意见,此时网络舆情不代表某个学生,而是一群学生或者是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态度。经过反复讨论,学生意见暂时统一为一个相对一致的公众意见,也有可能被部分“意见领袖”带领下或推动下集聚成网络舆情。

2.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演变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会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事件发展和时间推移,网民关注的焦点会随之变化,可能从这个问题的讨论转向事件相关的其他问题的讨论。挖掘讨论主题有利于分析事件发展态势,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社交网络下,网络舆情常常是由舆情中心以扇形向周围辐射,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舆情环境。虽然学生群体是相对单纯的舆情群体,但学生的背后是与社会有着各种联系的各式家庭,而且大学生本身便是以后网络世界的主导者,是网络舆情事件的发起人也是推动者,以其为主体的舆情的形成及传播与其他的舆情群体相比较波及面更广,辐射力更强。所以高校网络舆情对社会网络舆情的影响不能忽视。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和态度会因事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因管理的疏忽而导致的一些行为,学生的态度会因学校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而不断发生变化。当然,有些时候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可能并不一定与这个事情有直接关系,而是处于一种观望和起哄的状态,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不会再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还有的学生可能随着自己其他相关利益的变化而放弃继续关注这个舆情主题。由此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也同样是复杂多样的。

如复旦大学投毒案,2013年4月15日一条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入院”的报道受到媒体及网友的广泛关注,当天此话题就引发众多媒体和网络上热烈讨论,相关微博超过4000条,而复旦大学官方微博通报此事的微博成为15日、16日热度极高的热点微博,其中16日相关微博超过14.7万条。4月16日起就在网络上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舆情热点。在延续了一周左右的较高区间的舆论关注热潮之后,事件相关舆情热度逐步回落。案件发生后,有人马上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清华大学的铊中毒案,又掀起了另一波舆论高潮。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是复杂多变的。

3.网络同辈群体规律

社交网站上聚集了数量或多或少的爱好一致的同学,他们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表达各自的看法与意愿,在和同辈人的互动中尝试扮演社会角色,获得他人的点评,以满足交往、安全、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网络同辈群体。

与传统社会化同辈群体相比,网络同辈群体爱好一致,地域不限,群体中的关系基本平等,是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同辈群体中有信息和情感的交流,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融洽;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提供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根据网络同辈群体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将高校大学生划分为一个网络同辈群体进行研究。

4.高校网络舆情结束过程的规律

网络舆情,就像它的发生一样,也会有它的结束。网络舆情在结束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以下一些规律:(1)网络舆情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结束。当事件得到学校主管部门的妥善处理后或者公众的视角从事件转向了主管部门,此时学生的舆情对象转移到针对主管部门管理行为的舆情。(2)舆情的方向和程度发生了变化,出现不利于学校稳定的舆情后,如果学校的处置行为得当,学生的舆情就可能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3)新热点的出现导致舆情的结束,或者事件热度的降低,进而舆情自然走向结束。(4)舆情结束时,在人的记忆中会产生累积效应,前一时期舆情会影响到以后的事件。比如,学生因某一事件对学校的态度和意见而形成的舆情会因学校具体的妥善处理而消失,但是对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些态度意见会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影响,以后学校再发生什么样的事件,也会使他们立即联想到前一时期的事情,并可能渗透到这一时期的意见和态度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社交网络的演变规律进行高校舆情引导

1.建立“链式”管理体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网络观。

整合资源,健全管理机构,是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基础。高校可考虑整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保卫部、网络中心、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的舆情工作功能,建立学校官方统一的非正式舆情管理机构。

各院系建立舆情工作网络,确定专门人员承担网络舆情工作职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同学关系。通过介入社交网络,对学校日常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和定期报送,深入学生,实时了解学生网络舆论热点。高校中的每位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应该能够熟练使用腾讯软件,并且应当和学生互相建立朋友关系,这样既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网络沟通,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由心理咨询教师、有威望的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构成专兼职舆情引导队伍,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讲求引导艺术,研究宣传的方式、方法,做到合情合理,把引导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学校也可以组建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咨询室。要特别关注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鼓励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帮助他们客观评价自己,加深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纠正在交往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指导大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方法。

团结大学生意见领袖及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领军人。大学生意见领袖本身就代表学生的意见,他们在舆论表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重点关注和培养一批大学生意见领袖,尝试由他们组建信息员队伍、网评员队伍等,可使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事半功倍。

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学校的管理者结合传统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双重渠道,第一时间把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处理方式通报给学生,扩大正能量的舆论传播力。

2.大力加强社交网络平台监督管理

为有效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高校应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投入保障,联合各部门,将各种优势力量集中起来,积极探索舆论网站建设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开拓网络舆论工作新局面。

加强网站的审查,全面掌握了各种网站的性质,运用智能型自动控制、过滤软件系统过滤屏幕上出现的敏感文字和不良网站,这种强制性的控制方法能够极为有效地杜绝不合法或不健康的言论。

加强网络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网络监控技术体系。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网络电子数据勘察取证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积极作用,形成严密、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IP地址定位、网络报警等多种功能,全面加强校园互联网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搜索、监控和处理。

采取上网人员实名登记、在校学生虚拟身份管理、重点论坛管理等一系列制度,防范有害舆情的传播。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按主题自动分类汇聚,识别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跟踪舆情信息,分析舆情信息发展趋势,对各类主题、各种倾向性言论形成自动摘要,对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自动报警,生成统计报告等。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增强社交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和分析信息,准确预测,确定危机预测结果,提前介入,提前处理敏感信息、有害信息,及时化解舆情危机,加强监督和疏导工作。

四、总结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与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社交网络的特征和功能,分析高校舆情信息在社交网络平台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才能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进而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载体。

参考文献:

[1]刘天韵,孟庆红.浅谈社交网络下的教育教学活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15):137-138.

[2]齐勇.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8):165-166.

[3]姚敏.浅谈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阅读,2011(4):5-6.

[4]姜开达,孙强.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服务使用分析[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sns_12216/20130226/

t20130226_907741.shtml.

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引导 第11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95后大学生,网络舆情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本文移动互联网是狭义的移动互联网, 是指用户使用手机或其他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访问APP终端或者浏览WAP的网站。移动互联网手机用户, 以其便捷性和交互性为显著特征, 已成为影响中国网络舆情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因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有智能手机, 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根据《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 截至2014年6月, 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 与2013年12月相比, 用户数增长5%, 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并持续增长趋势,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1]。便捷的移动互联网使得大学生有了更加迅速获取各类信息的途径, 参与网络舆论的方式便捷多样化, 这给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挑战, 也对大学生舆情工作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一、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舆情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功能性强、使用便捷的互联网, 便于大学生迅速通过移动互联网查看接收国内外动态、国家政策、高校新闻动态等信息, 更直接方便地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移动互联网所具有的便捷特征同时也让大学生参与舆论越来越便捷, 影响着以“自由精神”为理念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管理[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如:网络虚假信息造成信息误导、混淆舆论。移动互联网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其实是校园舆情、网络舆情、社会舆情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纵横交错的结果, 加上大学生的热情与冲动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从而增加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难度。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某些时候的冲击是深刻的, 大学所承担的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手段和载体都受到了严峻挑战[3]。在此情形下, 全面调查了解现状, 分析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 探索大学生网络监管如何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 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网络舆论教育工作进行大胆创新, 是很有必要的。

二、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

本研究是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进行的, 随机抽取了江苏省的部分高校, 在各高校又随机抽取了2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收回了1687份问卷, 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456份。样本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被调查对象中男生658人, 女生798人, 男女比例略有偏差, 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受调查者年龄跨度从18到32岁, 其中20~24岁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77.6%;24~32岁研究生 (含博士生) 占总人数的10.8%;18~20岁的专科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1.6%。根据被调查者的所学专业分为文、理两科, 文科 (包含艺术类) 大概占47.7%, 理科大概占52.3%。具体构成如表1:

三、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

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 目前高校学生99.8%使用的是能上网的智能手机, 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QQ等载体在网络上随手拍摄并分享自己的见闻, 时时浏览网络信息并评论。同时, 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参与各种社会现象、政治热点的交流和探讨, 而且很容易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并将舆情信息形式借助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QQ等载体进行分享转载[4]。大学生具有如此高的移动互联网活跃度, 较以往相比,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契机, 高校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建设显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一) 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同度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 每天被各种网络信息充斥着, 根据对江苏部分高校调查的结果, 值得欣慰的是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知识群体并没有完全相信和依赖网络信息。根据对江苏部分高校调查的结果, 仅有2.3%的大学生完全相信和依赖网络信息;17%的大学生比较相信网络信息;69%的大学生都表示相信部分网络信息;10.6%的大学生基本不相信网络信息;1.1%的学生完全不相信网络中的信息, 认为都是炒作。其认同度和频率如表2所示。

N=1456

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 大学生较热衷于讨论网络舆论信息。对于大学生是否讨论网络中所出现的信息时, 有78.8%的学生表示会就自己所浏览到的部分网络信息或网络新闻与周围同学进行讨论。关于网络舆论有时会出现的一些过激事件或不正当言论, 有接近40%的大学生持反对态度, 45%的大学生觉得属于他人言论自由, 对这些言论持漠然冷淡态度, 也不会去参与。江苏部分高校普遍采取的态度是“倡导大学生:关注热点, 不参言论, 止步制造不正当言论”。

(二)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

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江苏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调查研究表明:69.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网络舆论环境良好, 尽管有部分不良信息传播;15.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网络舆论环境较差, 存在着反面消极情绪和大量消极信息;1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网络舆论环境很好, 学校有明确的舆论导向。如图1所示:

(三) 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舆情对在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存在的影响力,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5.8%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影响力很大, 会改变自己的较多价值观和行为;42.3%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有存在影响力, 但仅仅改变自己某些方面的思想观念;23.6%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仅有部分影响, 然而不会改变自己的主观原则;8.3%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基本没有影响。如图2。

(四) 大学生对高校网络监管效果认可度

在调查中, 针对学校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督效果认可度的数据显示:14.3%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数以万计, 学校无能力监督网络舆论;58.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监督能力有限, 不能全面监督网络舆论;27.1%的学生认为学校监督有力度, 能及时删除不良信息, 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如图3。

(五) 高校对网络舆情信息管理规范程度

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舆情信息管理是否规范, 62.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舆情信息监控管理一般, 在相关方面尤其是尊重学生隐私方面做得不够规范;23.6%的学生认为学校舆情现象管理很好, 但也有13.9%的学生认为学校舆情信息管理完全不规范, 不是公安局, 没有法律或相关条文来管理。如图4。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有一定的辨别力, 大学生网络舆情风气状况较良好, 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存在影响力, 尤其是一些网络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但高校在对网络舆情信息监管以及管理规范程度方面却表现一般。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剖析

通过研究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调查数据 (可多项选择) 发现:65.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95后学生群体的冲动张扬个性因素容易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隐患;49.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中监管不认可的因素给网络舆情带来隐患;56.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不规范的因素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出现问题。此外, 52.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网络舆情的隐患也是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的因素。

(一) 95后大学生群体易引发网络舆情隐患

一般来说, 95后大学生这个群体普遍具有个性冲动的特征, 一般有着自律意识与自控能力缺乏、感性大于理性、有一定从众心理、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干扰的特点。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 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十分热衷, 尤其是网络舆论热点事件。95后大学生喜欢关注前沿、热门话题, 渴望展示个性评论或发表个性状态引起他人的注意并参与互动交流。他们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学习、生活, 还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件、政府政策等都较敏感、热衷。95后大学生敢于对于社会的阴暗面表示不满, 敢于同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的现象针锋相对。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充分展示自己意见的平台, 便捷到随时有灵感随时发, 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长的阶段, 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 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5]。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尚缺少相应的直接限制, 使得这些95后大学生缺少这方面的顾忌, 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传播消极的、错误的信息误导其他同学, 引发一些信任危机。

(二) 学校监管不能全方位给大学生舆情带来漏洞

在调查中, 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学校能够监管, 但是网络范围太大, 部分社交工具中有些庸俗的内容和灰色信息, 学校没办法监督到。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等院校对高校舆情其实已经高度重视, 但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信息传播终端APP不断更迭, 比如后来居上的APP“微信”:2014年5月移动端统计, 微信活跃用户数达35986.73万, QQ活跃用户数达30733.06万, 微信活跃用户已开始赶超手机QQ。2013年底, 在所有年龄段调查用户中, 手机QQ的活跃用户数量都是稳居第一。但到2014年5月, 微信已经成为21岁以上用户的首要手机应用。信息传播终端APP不断更迭是造成高校舆情隐患的重要原因。

海量网络舆情信息, 学校管理控制不易。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隐匿性、虚拟性、开放性,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使得网络舆情传播增加了迅速性、直接性。一些庸俗、错误的言论和虚假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集群效应, 容易得到传播, 对大学生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6]。一旦发生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 往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恶性事件。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 尤其是微信圈、微博、QQ等, 大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反应快, 舆论多元而分散, 容易形成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

(三) 社会舆情复杂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

大学生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交纵影响的, 大学生网络舆情也属于社会舆情的一个部分。一般而言, 社会舆情中的热点话题或突发事件会成为校园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焦点, 同时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爆料的事件或热点也可能成为社会网络中讨论的话题。由此可见,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社会网络舆情已经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相互干扰、有机融合。因此, 现实社会的各种复杂的网络舆情以及社会经济腾飞发展建设中所出现的道德精神缺失现象成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具有如此高移动互联网活跃度, 面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各种状况, 引起负面舆情的原因较多, 如何来抑制负面网络舆情的传播, 如何来引导、监管高校舆情, 并以此作为契机, 加快院校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建设, 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

五、对策建议

根据江苏省部分高校实际调研数据分析结果, 在可多选的情况下显示:78.6%认为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 倡导网络舆论好风气;45.6%认为大学生需要加强舆情引导信息员的培训, 但不是培训同学间的网络间谍, 影响同学关系;42.3%认为要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能力, 要跟得上不断发展的网络更新步伐;82.7%认为网络舆情发展迅猛, 需要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

(一) 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

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 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分七个部分, 其中第四点“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第五点“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明确指出了高校今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说明第一课堂的引导老师首先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 课程教学的每一位老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说明第二课堂的引导要壮大主流正确舆论, 在这主流舆论过程中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要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深入同学的朋辈引导, 也是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第一线, 由于同学之间更加容易沟通, 引导效果也更加显著。高校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正面主流引导时, 要注重高校对舆论信息的把握和及时发布, 从而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舆情引导。

(二) 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良好的舆情引导队伍是高校舆情向着社会主流思想舆论发展的保障。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这支引导队伍主要由网络管理人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咨询的专门人员以及学生班团干部共同组成。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 人们更为信任的是事件的当事人和亲历者, 应让他们成为有效影响源, 可采用建立官方微信推送平台、校园官方微博、人人网主页等方式来扩大交流的平台, 进一步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此外, 这一支队伍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社交软件、信息传播平台对大学生舆情信息进行关注、收集、分析, 并及时上报。这支队伍在开展大学生舆情信息引导时要在学校领导的统一指挥下, 由舆情信息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和组合, 这样才能促使舆情的收集、分析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跟上网络发展步伐, 提升监管能力

大学生舆情的监管, 要求高校从技术层面提升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的能力。如今网络信息传播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终端的APP不断更迭, 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应该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有能力且有效地进行监管[7]。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校园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 建立防护的软件、硬件监测系统, 进而来维护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稳定监管、把控。其次, 对于所发现的移动互联网通过某APP终端发的虚假舆论或造谣等, 及时进行跟踪与处理, 进而不断完善针对信息源的控制与追溯等工作。当然, 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对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最有效的方式还是从思想层面深层进行正面的引导。

本文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实证调查研究, 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同度、网络舆论环境、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高校网络监管规范层度及认可度, 从而对高校网络舆情问题进行探索分析, 并提出三点建议。当然这些都只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究的一个方面, 未来根据《意见》中提出的“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 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要求, 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黄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4, (3) :48-49.

[2]苏娜.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应对[J].江苏高教, 2014, (3) :123-125.

[3]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王苏曦.做学生的网友:网络时代班级管理的良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4) :95.

上一篇:学术探析下一篇:当前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