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化解思考

2024-05-10

高校财务风险化解思考(精选9篇)

高校财务风险化解思考 第1篇

(一) 高校债务情况

2007年3月, 吉林大学宣称, 自2005年以来, 学校步入了付息高峰, 每年向银行支付的利息高达1.5~1.7亿元的利息, 学校的可支配资金大大减少, 财务困境逐步显现。根据2007年中国社科院的调查, 全国高校贷款余额2000亿元, 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贷款。高校债务风险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提案和建议, 要求解决高校债务风险问题。2009年1月, 教育部首次将“开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

(二) 高校债务形成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 国家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是制约我国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瓶颈因素。每万名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不仅明显低于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 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崇尚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随着人民生活的好转, 城乡居民的教育消费意愿日益强烈, 教育消费和投资增长的潜力巨大。加快发展教育, 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对教育的迫切需求, 提高人口素质;又可以扩大教育消费和投资, 拉动国内需求,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同时还可以减轻和延缓就业压力。

1999年, 国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要决策, 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扩大47.4%。经过十年来的加快发展, 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08万人增加到608万人, 增长4.6倍;在校生从341万人增加到2021万人, 增长4.9倍。我国大学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8年的23.3%, 接近27.2%的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远高于8.7%的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全国人口比例从3.1%提高到6.7%, 增长1.16倍;15岁及以上年龄中文盲人口的比例从15.14%下降到7.77%, 降低了49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 大学生总体数量成倍增长, 公众知识学历层次大幅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和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得到了较好地满足。但是, 在高等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成绩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 其中高校巨额债务负担是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高校债务形成原因

(一) 高校规模迅速扩大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 扩大招生的难点主要不是师资教学力量, 而主要是学校后勤等设施的制约。从1998年到2008年, 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从3335人增加到8679人, 增长1.6倍。为了达到必要的办学条件, 在国拨基本建设资金和学费不足以搞建设的情况下, 高校向银行大量贷款, 扩建旧校区, 建设新校区, 形成了巨额债务。另外, 1998年以来, 普通高校在校生学杂费标准大幅度提高, 2007年生均学杂费为1998年的3倍, 按照平均规模计算, 2007年高校学杂费收入为1998年的8倍。同时, 生均财政拨款也在逐步增加。对于高校而言, 扩大规模是有利可图的, 因此有积极性贷款扩大建设规模, 进而扩大招生规模。

(二) 国家投入相对不足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 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本世纪末达到百分之四。为落实该目标, 从1998年起至2002年的5年中, 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同时要求各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但直到2007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徘徊在3%左右, 从未达到4%的目标。对高等教育而言, 2007年普通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598亿元, 为1998年的4.5倍, 超过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比例。但是与招生规模的扩大速度相比, 还是相对滞后的, 高校不得不举债促进发展。

(三) 高校自身过度扩张

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规定, 综合类院校生均占地面积的合格标准为54平方米/生,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和宿舍面积的合格标准为20.5平方米/生, 但是许多大学在扩招过程中“跑马圈地”, 过度扩张, 远远超过此标准。以吉林大学为例, 占地10815亩, 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 在校生5.9万人, 生均占地面积122.2平方米/生, 生均建筑面积55.6平方米/生, 均超过合格标准1倍多。假设以每平米建安成本1000元计算, 超出标准面积所需的建设资金为20.7亿元。需筹集的资金大幅度增加, 加大了债务负担, 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高校债务风险直接表现

(一) 扩大招生政策出现调整

2007年5月10日,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 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 相对稳定招生规模。高校扩招的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仅比2006年增加3.64%, 2008年增幅也仅为7.38%, 绝大多数高校扩招比例控制在5%以内。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校继续大规模扩招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依靠扩大招生规模来增加学杂费收入和财政拨款资金的作法已不可行。

(二) 学杂费上涨趋势受到控制

近年来, 高校学杂费快速增长, 已经超过了我国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199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162元, 普通高校平均学杂费为2027元。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140元, 而普通高校平均学杂费上涨到6100元。高校学费与居民承受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入学或不得不中止学业。在青海等边远地区, 甚至出现了“教育返贫”的极端现象。为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2007年5月,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除国家另有规定外, 今后五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按照有关政策, 一段时间内, 高校学杂费收入将基本维持在相对固定的水平。

(三) 贷款取得难度日益加大

2006年以前, 货币政策较为宽松, 高校有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作为还款保证, 属于优质客户, 银行向高校贷款的积极性较高。且发放的贷款一般为信用贷款, 不需抵押或担保, 高校取得贷款相对容易。2006年,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等突出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 要求银行对各类打捆贷款进行整顿和规范, 审慎发放项目贷款, 防范盲目进行信贷扩张。2007年, 央行5次加息, 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从2008年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高校取得贷款的难度骤然加大。尽管2008年底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 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高等教育并不是贷款投放的主要对象, 银行向高校发放贷款依然非常谨慎。

(四) 可用于还贷资金紧张

近年来,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高校收取的学费中, 至少30%要用于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四项教学经费, 10%要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 1%要用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必须不少于25%用于返还学生。扣除这些硬性规定的支出后, 学费收入只能剩下一半左右。剩余的学费收入, 还要用于开支在职人员政策外补贴、离退休人员部分费用、学生医疗支出等费用。大多数高校剩余的可动用资金偿付贷款利息压力很大, 更不用说偿还贷款本金, 个别高校甚至出现了无力付息的窘迫局面。

四、高校债务风险化解对策

(一) 强化政府责任, 加大财政投入

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 也是公共财政应当重点保障的领域。应当继续加大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逐步使财政性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同时对高校给予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等支持, 帮助高校逐步将债务负担降低到合理水平。

(二) 加强财务管理, 控制贷款规模

高校是化解债务风险的主体。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 加强内部控制, 努力增收节支,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增强还贷能力。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 树立风险意识, 加强贷款管理, 严格控制贷款规模。高校主管部门应制定政策措施, 加强高校贷款的审核, 防止出现“还旧债、借新债”的情况。

(三) 整合现有资源, 加大筹资力度

高校一般地处城市中心区域, 拥有位置较好的土地资源。对于负债比例高、占地规模大的高校, 应当以土地置换获取收益偿还贷款, 既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减轻债务负担;又可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增加城市土地供给, 为城市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江苏、辽宁等省份, 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四) 发挥金融信贷手段作用, 减轻债务负担

银行是高校化解债务风险的关键因素。一方面, 银行要坚持审慎性原则, 根据高校资产负债情况和还贷能力, 加强贷款控制, 防止超过还贷能力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 银行要对高校化解债务风险给予支持, 调整贷款结构, 将短期贷款展期为长期贷款, 将商业银行贷款变更为政策性银行贷款, 延长贷款年限, 降低贷款利率, 减轻高校债务负担。

总之, 高校债务的形成,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化解高校债务风险, 同样应当按照“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 既要对响应国家号召, 利用贷款搞建设, 积极扩大规模的高校给予鼓励, 又不能助长“多贷多得、少贷少得、不贷不得”的道德风险。具体而言, 要以高校增强还贷能力为主, 国家财政补助为辅, 采取“学校筹一点、国家补一点、土地卖一点、利息降一点”等多种方式, 多管齐下, 合理分担。

参考文献

高校财务风险化解思考 第2篇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建议,以县为单位,由人民银行牵头组建“银团”,结成信贷风险防范联盟,实行银行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各行业务精英,发挥“银团”集体的智慧,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国家信贷资金不受或少受损失。

一、联席会议由人民银行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参加人员应是各行的业务行长、信贷科长、储蓄科长、会计科长和营业部主任等。

二、各行在联盟过程中应做到“六个联手”,设立六道防线。

1.联手评估新老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对老贷款企业开户多少、信用程度、负债情况、产品市场前景等进行审议评估;对新上项目和新办企业自有资金、产品市场预测、业主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估。这些企业的业务主办银行可根据“银团”集体的意见,因企施策,及早采取相应的扶持或限制措施,为信贷资金安全设立第一道防线。

2.联手执行“贷款证”制度。各行之间不能为一行之私利而允许企业多头开户、多行骗贷。根据各行的业务范围,其他行要向业务主办行及时通报有关企业的贷款和账户情况,对多行贷款情况进行清理,为信贷资金安全设立第二道防线。

3.联手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无序竞争是害人也害已的消极行为。一些企业就是借银行间无序竞争之机而骗贷、逃债的。各行之间都要严格按照国家利率政策开展存贷业务,严禁联盟成员的“地下活动”,不给新老企业留下可钻的空子,为信贷资金的安全设立第三道防线。

4.联手审查贷款企业资金流向。多头开户、账外账、小金库等,是企业逃避银行资金监管的惯用伎俩。联盟成员之间相互联手清查企业多头开户、账外账、小金库情况,可有效地促使企业把银行贷款真正用在经营和偿还银行债务上,为信贷资金安全设立第四道防线。

5.联手打击金融犯罪。金融犯罪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犯罪分子利用金融机构间各自为政的管理缝隙作案。因而,各联盟成员要结织打击金融犯罪网络,建立大额汇款、划账结算、信用卡透支询问制,及时沟通信息,不给信用卡犯罪、票据诈骗等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同时设立打击犯罪共同基金,消除打击犯罪增加个别金融机构开支的顾虑和遇事推诿、不愿承担责任现象。对内部人员利用联行汇兑作案,缴现少张、兑假作案,应从严从快查处,彻底堵实同行业之间的管理缝隙,为信贷资金安全设立第五道线。

6.联手参与企业破产评定和清偿。企业假破产已经给各家银行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各行要缔结反破产、逃债务联盟,参与企业破产,监督企业破产,依法阻止企业的不法行为。对不具备破产条件的,坚决抵制其假破产、真逃债行为。对必须破产的企业,要联手作好企业财产价值评估、登记和债务划分,确保清偿资产不流失,保证银行债务优先偿还和兑现,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把企业破产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为信贷资金安全设立第六道防线。

三、各联盟成员行之间如果发生纠纷,不要向社会和企业扩散,由人民银行协调和仲裁解决。

1.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一要抓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出售、拍卖、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资债转换。二要建立健全企业的资产增值机制,扩大企业积累,提高自有资金比重。三要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约束和监督,防止继续侵蚀国有资产和信贷资金现象发生。四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引导企业按照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摆脱经营困境,从而活化信贷资产质量。

2.规范信贷操作程序。要明确信贷人员的责任范围,建立规范各级信贷部门和经办行处的考核指标体系,达到岗位责任目标明确,使信贷业务的操作有章可循。建立分析决策信息咨询系统,成立专门的调查分析信息机构,负责对开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行业政策及经营水平

进行分析,应用科学的手段逐笔审定企业贷款。要严格坚持三级审贷制度,贷款审批部门依据信息部门提出的贷款方案,经过严格的复审、优选方案,提供给领导以便决策。要强化行长负责制,确定行长在贷款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中心作用,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

3.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要建立以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转化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控制制度,便于各业务部门相互制约,使风险控制纳入有序的规范化轨道。同时要逐步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对信贷资产运行情况定期监测监控,及时提供预警信号,随时采取措施,消除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商业银行要提取足额的呆账准备金作为补偿信贷风险的自留资产。

4.加大催收力度,盘活清收不良信贷资产。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贷款,可区别情况“一厂一策”、“一户一策”,坚决清收。金融部门抽调得力人员组建讨债队伍,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奖罚激励机制。赖账的企业或个人,由政府、银行、法院统一认识,进行依法起诉,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令其依法偿还。对于一次性还款有困难,且又保持一定收入的借款大户,促其制订还款计划,限期归还贷款。对因暂时生产经营困难占压资金,拖欠贷款,但产品有销路的企业,在看准行情的情况下,可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帮助其起死回生。对产品无销路,信誉差且扭亏无望的企业,坚决限制其贷款规模,以体现择优限劣。对关、停、并、转企业贷款按照企业转制、重组的不同形式采取相应对策,银行要介入转制全过程,掌握主动权,认真落实债权债务,借助企业隶属关系变更,将原有债务移交新的法人,保全信贷资产。对破产出售企业,进行全力清收,尽量减少贷款损失。

5.强化金融立法,维护信贷资产的安全。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金融法规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管理等有关规定办理信贷业务。

6.转换政府职能,减少不正当的行政干预。地方政府应减少对商业银行的不正当干预,实现政府行为从强制型向服务引导型转变,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纳入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地方政府要全面了解辖区金融资产质量现状,牵头组织各有关经济部门搞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工作,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

所采取的一系列防范风险、提高资产质量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形成政府和金融机构合力防范金融风险,实现信贷资产质量的良性循环。

7.加大金融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金融意识。事实求是地宣传当前面临的问题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产质量的重要性,使各级政府、企业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增强金融意识,充分了解一旦出现金融风险,银行支付不保,将会直接影响社会安定,给经济建设带来不利。从而引起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研究制定适应本地区处理“双呆”贷款的对策方案和具体措施。并求得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产生一种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资产风险,提高金融资产质量的社会氛围,增强贷款企业和贷款户的还款意识,使逃赖银行债务者失去社会基础。

8.提高全员素质,强化职工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尽快培养出一批懂经济金融基础理论,有较强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思想政治素质高的信贷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善于防范信贷资产风险,并对已产生的信贷风险,有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出改善和转化风险的新途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信贷人员责任心、廉洁性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其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提高防范金融资产风险的能力。

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对象仅限于资金筹集与经营过程中存在和发生的风险,其它风险不在管理之列。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即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分类

(一)按照金融风险的对象来划分,它包括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期货投资风险管理等等。

(二)按照金融风险的成因来划分,有客观金融风险管理与主观金融风险管理。

(三)按照金融风险波及的范围来划分,有宏观金融风险管理与微观金融风险管理。

(四)按照金融风险的承担主体来划分,则包括国家金融风险管理和经济实体金融风险管理。

高校债务风险及其化解 第3篇

关键词:负债,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一、高校负债的深层原因

(一)国家财政投入无法满足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资金是否充裕是高等教育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扩招后,招生人数大幅增加,校园占地面积、教学用房、教学实验仪器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必须大步跟进,高校的硬件设施不足成为高校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滞后等实际问题在短期内迅速爆发,长期积累下来的高等教育需求超出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能力。财政性教育经费无法满足高校教育资源的需求是高校债务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家财政资金来源渠道匮乏的情况下,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扩招的需要、缓解高校资源短缺状况,各高校只能通过举债来维持。

(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不合理。现行高校教学水平评价体系是立体的、全方位的,除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指标外,校舍面积和科研基地数量等也是重要指标。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标准的规定明显高于国外大学的相关标准,很多高校要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是很困难的。高校为了短期内解决所需资金,改造学校的软硬件,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评估,以期获得较好的发展前景,向银行借款就成为一个快捷便利的办法。高校扩大规模虽然对其发展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是决定高校发展前景和教学质量的关键。这需要高校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进行教学体制的革新。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重新制定科学的办学标准,减轻高校的办学压力,使高校不再为了达到过高的办学标准而负债累累。

(三)高校债务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较差。高等学校管理层缺乏债务风险防范意识,对债务风险的危害认识不足,埋下了学校陷入高负债的隐患。一方面高等学校不是企业,缺乏相应的债务危机责任制度,无法明确高等学校债务的责任主体;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管理层对风险估计不充分,忽视投资项目论证,缺乏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分析。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高校都忽略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即便建立了风险预警系统的,也大多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仅仅使风险工作流于形式,因而无法准确估算出债务风险。所以,高等学校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而负债中又是以银行贷款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背负了巨大的利息支出负担,甚至净收益为负数,偿还债务失去了保障,超出了高校的偿债能力,资金链处于断裂的边缘。

(四)高校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加剧还贷压力。为缓解财政供给困难的矛盾,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需求,我国依据人力资本、教育个人收益、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进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由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长或个人共同承担高教培养成本的有效机制。从实际情况看,频繁出现拖欠学费的现象,学生欠费严重影响高校财务正常运行。近几年,许多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但是由于学校与后勤组织的产权不明晰,经营效果不理想,给学校提供的财力支持也非常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还贷的巨大压力,仅靠高校自身的收费及创收无法化解贷款风险。

二、高校过度负债的危害

在许多高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高校负债确实促进了髙校扩大规模,有效改善办学条件,有力推进了髙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也为今后高校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要看到高校债务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资金结构不合理,加大财务风险。银行贷款可以解决高校发展进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但是其作为一种高风险的负债融资方式,依据借款合同规定高校必须按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才能避免风险。一旦高校出现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现象,将面临银行信用下降,影响学校的财务管理,甚至会陷入财务危机。高校扩张带来的基础投资建设回报周期是一个长期过程,自身的创收能力有限,学费收费标准的政策性限制,高校的职工工资及其福利支出在高校的总体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高校无法在贷款期限内获取稳定现金收益,更别提新增资金平衡支出利息。因此,高校必须把银行贷款额度控制在自身偿债能力范围内,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

(二)过度负债会降低高校办学水平。高校疲于偿还债务,只能勉强维持学校日常运转的开支。由于缺乏资金,必备的教学、科研和实验仪器设备无力购买,势必减少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内涵建设,这将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声誉。由于缺少建设资金,导致一些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无法按期完成,形成一些“半拉子”工程;科研投入不足,学校无法引进急需的人才,甚至导致现有人才的流失;学科建设发展资金无法保障,无力新建和支撑投入大的理工科专业,重复设置低成本学科专业现象严重。部分高校负责人疲于偿还贷款,支付工程款等问题,整日为筹措资金耗费很大精力,甚至焦虑不安,没有精力去谋划和组织高校发展,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一旦高校的资金链断裂,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及教学进程,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受影响,难以提供改进教学科研软硬件设施的后续支出,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秩序可能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到在校师生的情绪稳定。

(三)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随着高校负债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负担也越来越重,在巨额债务的重压之下,不少高校需将大部分收入用于偿还巨额本金和高昂的利息,财务状况恶化。一旦由于政策因素或自身偿债能力因素,高校无力支付银行贷款的本金与利息,会导致资金链断裂,高校将陷入财务困境,引发债务危机。随着高校债务问题越来越显露,有的大学已经收不抵支,甚至无法偿还债务利息。高校过度举债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还会通过一系列反应,对金融体系产生潜在的危害,对社会各个方面造成更为深远的消极影响。过度举债会导致贷款到期,学校缺乏现金收入,无法按期还本付息,银行的不良资产会大幅增加,银行收益得不到保障,资金不能回笼,影响银行正常经营,对银行体系的资产安全产生潜在的风险,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

三、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对策

(一)进一步增加政府投入,赋予高校信贷政策支持。政府作为高等教育举办主体和管理主体,要为高校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由于各个高校债务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政府要结合学校具体的财务结构,采用不同方式分类逐年化解债务,例如采取政府付息和学校还本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债务负担轻的高校的债务;可以采取政府与高校核定比例进行共同负担债务的方式解决债务负担中等高校的债务;采取政府还本和学校付息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债务负担较重高校的债务。此外,政府可以联合金融机构为高校提供贷款政策上的弹性支持,予以降息或免息,延长贷款期限,改短期商业贷款为长期政策性贷款,缓解高校的偿债压力,从而建立高校可持续融资的长效机制。

(二)扩充筹资渠道,加强资金使用管理。高校应转变财务工作理念,培植学校新的收入来源,扩大资金筹集通道,凭借优势创收益,解决沉重的债务负担。第一,为了能支配学费这项最重要的收入,高校应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学生收费标准,加强学费的收缴力度,及时清理毕业生的欠费,降低欠费率;第二,高校应在财务制度允许范围内,可以拍卖闲置的土地来取得现金收入,也可采用置换土地方式取得补偿收入;第三,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对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取得收益,进而转化科技成果;第四,充分发挥校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作用,加强横向联系,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企业和个人捐赠,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筹资的重要来源;第五,要积极探索引入校企的合作模式,以解决高校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瓶颈问题;第六,要健全学校资金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政府和主管部门对高校负债的监管。基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高校是国家预算的一个基层单位,政府必须承担对高校债务风险进行监管的责任。首先,政府要建立严格的高校贷款审批制度,控制贷款规模,完善决策程序,引导高校正确认知风险,保持高校贷款规模的适度;其次,政府要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贷款管理内容,对高校贷款法定还贷责任进行细分,避免学校的偿债能力恶化、年度还款付息金额小,从而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最后,政府要严格审核高校搬迁和新校区建设项目,应对各类高校的地理布局、发展规模等进行系统规划,优化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同时高校的项目投资要经过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反复论证。

(四)高校债务风险化解模式创新:PPP模式融资。PPP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由私人机构承担项目融资工作的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PPP模式倡导的是在公用事业中引入私人资本、技术和竞争机制,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社会民众的需要。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负债较多,建设资金缺乏的状况,可实施PPP模式,以缓解高校的债务压力,并保证高教事业的平稳发展。PPP模式节省政府的资金投入,改变了完全依赖国家财政的局面,政府和私人机构共同参与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集中政府和社会的优势资源,合作方之间可以形成互利共赢的长期目标,促进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及办学条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盛中民.高校债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估[J].当代经济,2009.18.

[2]蒋作斌.关于解决高等学校负债问题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10.1.27.

高校财务风险化解思考 第4篇

如何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考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及特征

(一)地方债务规模风险。

这是指由于债务规模过大可能导致的到期债务无法支付的风险。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机构分散,合法与不合法的债务并存,总量还难以把握,从某些地区的典型案例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已较大,有的甚至超过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例如,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估计重庆市直接显性债务规模超过200亿,其中内债规模达到150亿。其中,重庆市县(市、区)累计拖欠工资达到19亿元左右,平均每个县(市、区)拖欠工资近4750万元:重庆市乡镇内债总额将近44亿,约占全市内债总额30%。截止底,四川省财政各种直接债务累计已达400亿元左右,或有债务369亿左右,其中,清欠农村合作基金会213亿元,应退还供销社股金26亿元,粮食企业亏损挂帐110亿元,养老保险金缺口20亿元。若再考虑到一些无法统计的因素,如欠发工资、违规担保、民间集资所形成的债务,其债务总规模还要更大。北京市同期地方政府或有显性负债为100多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40%以上。在福建、山东、吉林等省的部分地区,其乡镇财政或有负债的规模超过其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风险已经很大。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风险

指地方政府债务中,不同种类的债务对地方财政构成的威胁。具体而言表现为直接显性债务、或有隐性债务、外债等风险。

1.直接显性债务风险。第一,国债转贷资金形成的直接显性债务。国债转贷资金是指以来,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利用增发国债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还款期限为。它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第二,由于缺乏直接融资手段,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对外借款形成直接显性债务。其构成主要是各国政府的贷款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这些贷款都是政府承诺的项目贷款,但投资的这类项目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难以依靠项目自身形成偿债能力,一旦项目单位发生还款困难,地方政府就得动用财力垫付。因此外债规模的日益膨胀和偿还能力的渐趋薄弱带来很大的风险。第三,地方以“多元化融资”的名义举借的债务,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因缺乏监督而形成投资风险。

2.或有债务风险和隐性债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社保资金缺口、农村合作基金会金融风险的转嫁、粮食采购和流通中积累的亏损、地方政府担保问题,等等。最近几年,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规模日益扩大,而在一般的财政预算和债务统计中却没有这部分内容,甚至许多地方政府在做决策时都不考虑这部分债务。实际上,随着某些条件的出现或者某些或有事件的发生,这些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将不断显性化、直接化,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损火不容忽视。

3.外债风险。政府外债八是对外债务所概括的“外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具有外债的一般特征。由于缺乏有关政府外债的统计数据,所以利用外债这个统计数据宋代替政府外债数据进行分析。地方政府外债风险主要涉及到外债的规模、期限、效益、币种、汇率以及利率风险。以重庆市为例,1994年到期间,以美元为单位的外债在每年外债中的比例均在94%以上。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

(一)举债规模过大

随着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渐进式改革,地方政府逐渐成为拥有自我发展目标的行政和经济实体,由原来的彻底服从于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逐渐转变为财政上“自负盈亏”的公共主体。地方政府的“公共主体性”客观上要求它在经济发展、经济秩序的稳定与维扩、经济建设所需资金的筹措、社会治安的维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中央赋子地方政府的“财权”并没有随“事权”的增人而同步增大,加上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以及法律上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不得已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门觉或不自觉地、公开或隐蔽地、直接或间接地以地方政府“多元化融资”等多种名义举借了大量债务。地方官员为了保持政绩上的领先地位,通过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以兴建基础设施,同时,为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推进经济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地借入内外债务,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债务,债务压力因此逐渐加大。此外,庞大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更加大地方债务压力。这些因素促使政府融资的发展速度有所加快,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由此形成的地方债务规模也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会日渐显现。

(二)部分地方政府的随意举债及过度举债

对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来说,通常只关心借钱,而很少有人过问是否能还债,即使是有这样那样的评审部门,其对债务的约束也只是一种软约束。地方官员很多时候完全是为借钱而借钱,而根本不顾偿还和资金的收益问题。官员在向上级财政部门借款的时候,并不是将借到的钱完全用于其中请时所列出的用途。不少官员将借到钱中的很少一部分用于正常用途,而将其中的大部分挪作他用,有的还通过转移资金的方式将其转为预算外资金,躲避上级财政的监督,其目的就是为了对这些钱具有更大的支配权,以满足其对权利和金钱的支配欲。

(三)财政入不敷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宏观管理职能的不断拓宽,对财政支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口的增加、公共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使财政支出早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一方面,财政供养人员、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增长迅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支出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上级政府下放了许多支出责任,原来中国有企业承担的许多社会职能也转由地方政府承担。同时,对提供义务教育、木区域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基本事权还有所下移,使地方政府支出基数和支出刚性增人,从而产生了市以下各级政府的则权、事权关系的不对称问题。市、区财力的纵向上移和事权的相对下移使体制矛盾逐步集中于区级地方政府。叫以说,在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对财政资金的需求量呈跳跃性增长的特征,而财政资金的增长是不可能超常规的,因而使财政支出的有限增长与现实需要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尖锐。也就是说,地方财政的供给范围过宽,包揽过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足,难以履行支出责任的需要,这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差

对地方财政部门的贷款项目的调查中发现,财政部门审批的债务融资项目通常分为三类,一类、二类属于完全公益性项目,这些项目基本上不产生什么经济效益。因此,依靠项目本身来还款是比较困难的,它的收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这种项目很多是来自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如果到时候无法偿还,政府出于国际形象必须承担偿债义务。

三、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举措(―)建立健全政府担保、借款、投资机制

1.为了加强对政府举债的管理,实行严格规范的债务投资决策责任制。为了杜绝行政领导随意拍板决定项目取舍的非科学做法,地方政府在使用、管理贷款资金时,要建立严格的债务投资决策责任制,以规范的形式明确项目负责人应承担的管理和偿债的责任。同时,为避免投资决策失误,应实行整个投资项目的决策者一贯负责制,对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确定,到设计、施工、生产准备、投入生产的全过程负责到底,全面监督。对放弃职责,放松管理,致使项目失败,偿债发生困难的责任人,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甚至利用主管项目之机违纪违法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2.建立健全政府债务担保机制,减轻潜在的债务风险。目前在地方政府的债务中,由政府担保的债务具有一定的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债务风险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一现状,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担保债务风险的防范,制定规范的担保。一般来说,对于市场竞争性项目,要采取借款单位与贷款机构借贷直对方式,财政不予担保。为了部分减轻担保债务的风险,对于确需财政担保的项目,政府可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健全分级担保、反担保和实物担保等担保制度。国外的实践证明,对于那些借款限制、借款途径不太可靠、控制风险的能力有限、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差的政府来说,政府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比提供担保更为合适。

3.要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依法理财,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化解财政风险的要求。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当不断完善现有的法规,适时制定包括政府融资投资决策条例、偿还条例和决策失误责任条例在内的一系列法规,对政府融资实行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第一,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核算逐步由收付实现制过渡到权责发生制。在按照权责发生原则对政府债务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后,政府及其部门所负担的.全部债务事项,只要偿债责任应该由政府预算会计主体承担的,都应纳入预算会计核算和监督范围。在权责发生制下,预算会计应反映当期发生的债务行为对以后年度的财务责任和影响。这样可对预算会计主体所担负的债务风险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以防范和化解现实的和未来的偿债风险。第二,要贯彻谨慎性原则。对地方财政来讲,其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政府会计核算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以充分估计各种财政风险和损失。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举债偿还机制

1.成立政府外债监管中心,并逐步实行由外债监管中心统一实施外资、内资及贷款偿还资金的统一管理。实行监管中心向预算口提出外债项目所需管理费、配套资金、偿还资金的支出计划,按照项目实施情况和贷款资金的到位情况掌握各种资金的支出管理,这样做有利于全面了解项目所有资金的到位和支出情况。强化项目财务资金的监督,避免资金的失控和浪费,也有利于项目的执行和贷款的偿还。

2.建立第二预算系统。建设资金入预算,资金实施综合平衡,举债不能超负荷。搞建设,要举债,但所举的债,必须在适度范围内,同时不能给后任留下包袱。为此由计委每年在公共预算期间,做出下年度财政投融资计划,财政部门根据负担能力进行审查,将有关意见与计划一起报有关权力机构审查,获得批准后,作为“第二预算”与公共预算一起作为财政活动予以执行。所有政府性建设项目的举债,授权计委管理,其他部门不得各自为政,多头举债,以扭转多头举债、分散使用、财政兜底的局面;举债要有规模计划,严格跟预算安排走,最大程度地控制举债数额;举债要先预算偿还成本,要严格规定偿还时间;贷款使用,必须经区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等。

3.制定严格的还款准备金制度。要强化各项目单位作为还债主体的责任,在政府外债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将回收的贷款资金、项目本身收益、固定资产折旧、存款利息及项目单位的其他收入等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用于贷款的偿还。政府在安排每年的财政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偿债的因素,在财政每年安排的技术改造、基本建设以及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中集中一部分,或从预算中单独安排,建立还贷准备金。还贷准备金主要用于偿还本级的纯社会效益型外债。还贷周转金主要用于下级债务人一时还款困难时的临时垫付周转。

4.明确债权,整顿债务。当前,或有负债的存量消化和增量控制是政府应注意的问题。对合理的或有负债,要在清理债权债务、明确偿债主体、划清偿债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顿,并通过债务重组、债务转换、债务转移或政府直接支付等方式盘活和消化因转贷、垫付、担保而形成的债权和资产,尽可能降低或有负债的风险。对于新增债务,应实行严格的债务责任制,按市场化原则明确债务偿还主体,理清偿债责任,规范债务清偿行为,坚决杜绝偿债主体的转移行为。同时应本着“谁借谁还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借用还相统‘、责权利相结合的债务管理新机制,依法确立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偿债责任及连带责任。

5.建立以资产运作为模式的偿还机制。资产运作是实现建设资金良性运行的基础性机制。所谓资产运作,在这里是指将建设资金的筹集、项目投资、项目经营和还本付息等活动,建立在这些资金形成的资产及收益基础上,并以资产转让和经营收益作为还本付息的财产基础和资金来源。

(三)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1.夯实收入基础。夯实收入基础,必须建设收入来源,支持收入来源的发展。只有强大的、广泛的收入来源,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只有收入来源不断扩展,地方经济不断发展,地方财政收入才能够夯实。第一,要以建立稳固、平衡的财政为目标,发展经济,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工业要上规模,农业要保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大胆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通过引导和政府支持,实现区域经济新的飞跃,以建立广泛的收入来源。第―二,加强并完善现有的地方税收管理,争取市政府在税费留成上的支持。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后,中央税体系已基本形成,而地方税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地方事权与税权不适应,使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财政的职能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税费的管理,防止税费流失;另一方面,按照财权与事权统一的原则,建立明晰的税收管理权限体系,获取上级政府在税费上的支持。第三,统一财权,强化财政调控权威。地方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职能,必须集中本辖区所有可用的资源,对现行的已经存在各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即统一财权,并强化财政调控的权威。统一财权,提高财政的支付能力,必须理顺混乱的税费关系,纠正税费不分,以费挤税的局面。

高校债务风险形成与化解对策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债务风险,化解

一、高校债务现状及形成的原因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相互竞争。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使各个高校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加速发展。由于政府对高校的投入是相对有限的,因此,举债办教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首选。新校区的建设增加了学生的容量,大批新的先进设备的更新,提高了高校的办学实力,使得高校拥有了大量的优质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但由此所带来的债务风险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高校财务风险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是风险的货币化表现。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高校财务风险是高校在运营过程中因财政补助收入及非税收入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而面临的风险。

(一)高校扩招引发校园建设浪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开始了连续7年的大规模扩招,我国大部分公立高校都进行了扩建或新校区建设。而由于筹资渠道和筹资能力限制,所需资金大多来源于银行贷款。根据《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称,有的高校贷款已经高达10亿至20亿元,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2500亿至3000亿元之间。从单所高校的角度来看,几乎每个高校都背负了一定程度的债务,少则上亿元,多则十多亿元。以河南某高校 (以下简称XYZY学院) 资料显示:在校生人数由2005年的5700人增加到2010年的19453人,增加了341.2%;专业由2005年的25个增加到2010年的40个,增加了60%;银行贷款由2005年底的2000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28000万元,增加了1300%;2005年底资产总额为28548万元,2010年底增加到70460元,增加了146.8%。学校占地面积由2005年的478亩增加到2010年的2503亩;校舍建筑面积由2005年的18.9万平方米增加到41.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了423.6%、120.6%。

(二)政府的投入不足

几年扩招下来,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大幅度提高,我国的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虽然有所增长,在校生规模虽然大幅度增加,但是生均经费却下降更快。即使学校通过增加学费和其他项目创收经费,但每个学生的生均经费仍然在不断地下降,造成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难以满足高校教育迅速发展的局面。不少地方政府把城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手段运用到高校管理,不惜巨资建“高校园区”“大学城”,希望利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拉动一个城市的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这也无疑让高校的债务雪上加霜。

(三)高校办学水平评估的推动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促使高校加强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2003年开始对全国各高校进行评估,评估指标涉及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生均用地面积、生均师生比例、生均图书量、生均体育设施投入等定量指标。高校为了达到评估要求,使评估取得好的成绩,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使出浑身解数。以XYZY学院为例,学校不得不兴建新校区、大量购买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引进师资等来改善硬性办学条件。这样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对高校的各种考核评价工作,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债务增加的作用。

(四)商业银行的推波助澜

在高校大规模扩张引起教育贷款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普遍认为教育是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又有政府的担保和支持,向高校贷款安全性高。商业银行抱着即便学校无力还贷,地方政府最终也会埋单的想法,来开发高校信贷市场。以XYZY学院为例,2010年度债务总额28000万元,其中因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91%。商业银行的这种观念以及银行之间争夺客户的竞争,使得银行积极与高校携手合作向高校放贷,而不去分析论证高校未来的偿债能力。

二、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思路与对策

(一)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财政投入一直是高校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但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看,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一是地方财政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可采用对高校银行贷款贴息、基建项目所产生费税减免等方式,以XYZY学院为例,建设新校区地方政府减免费税5000多万元,以“能免则免,不能免则即征即返”的方式支持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增加地方财政对高校的投入,政府要制定一套高校筹资的配套政策,优化高等教育的筹资环境。高校是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高等教育扩招后所面临的问题,政府应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日常维持投入和发展投入,力争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国家教育法规定的水平,建立高校财政化债专项基金,地方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高校建设贷款贴息和偿还本金。政府财政投入为贷款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加强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高校要研究国家有关贷款政策和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国家政策和资金市场利率走势以及项目建设进度,确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成本,减少财务风险。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额度要求,合理安排调度资金,避免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延期还款的损失。贷款高校要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定期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弄清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及时揭示隐性问题,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和纠正,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及连带责任风险进行预警预报。

(三)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

一是高校设立“预算委员会”,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的参与和监督。加强对财务支出的合理性、效益性分析,减少浪费性支出,提高资本性支出决策的透明度,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健全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高校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执行结果评价三方面管理,特别提出了建立分层次的预算管理体系,更有效地改善高校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状况。三是高校在“零基预算”编制预算基础上,建立起以“绩效预算”为核心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改变粗放的预算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为主要思想和方法,并吸收绩效预算的优势克服零基预算的缺陷,使支出真正体现了“目标、有效性、效率”三位一体原则,使预算的编制更科学、更准确;四是通过建立绩效目标,全面考察高校预算的执行结果,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本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经费投入方向、资金支持重点以及责任人的业绩考核相挂钩,以体现教育经费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整合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升高校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是充分发挥募捐优势,充分利用校友会的优势,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募捐机制、手段,制定募捐计划,也可以通过互惠互利合作协议等吸引校友捐资,动员和鼓励校友为学校做出贡献。二是地方政府对高校土地资源置换全额让利,高校搬入新校区后,部分老校区闲置,在国家有关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高校通过校区土地置换,不但可以获得置换收益,将其全部用于新校区建设,使高校规模扩大,而且还可以化解高校债务负担。

参考文献

[1]张忍干.从案例分析看高校债务现状及对策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09, (6) .

[2]周彰理.高校债务成因分析及化解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 2010, (28) .

高校贷款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研究 第6篇

一、高校贷款风险表现形式

(一) 预算编制出现赤字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 是学校进行各项财务工作的前提和依据。高校应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求和综合财力可能, 编制中长期财务收支计划, 使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与财务收支计划相适应。高校财务预算编制历来坚持“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的总原则, 其基本要求是以收定支、自求平衡, 不编制赤字预算。可巨额负债意味着巨额的“连本带利”, 据有关统计, 有的高校一年的贷款利息少则占去学杂费收入的30%, 高的达到100%。高校财务运行经验数据表明, 一旦利息费用超出其收入的10%时, 就很难维持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原有规模。当高校面临还贷高峰时, 一方面要维护其诚信度, 保证按期归还贷款, 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刚性增长, 在此情形下只好编制赤字预算, 缺口部分以不确定性极高的银行贷款进行弥补, 导致预算编制虚假平衡。

(二) 贷款规模超出经济承受能力

高校贷款额度太高, 且贷款规模大大超出了高校的经济承受能力。由于高校贷款主要用于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鉴于这些扩建工程项目均属于公益性项目, 短期内不能产生效益, 需要在较长时期内通过财政拨款或用学校的预算外收入逐年消化。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 在财政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拨款和提高收费的情况下, 部分高校已出现到期贷款无力偿还的现象, 有的甚至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 民工围堵政府, 学校限额开支、限额报销等现象, 严重影响正常财务支付, 导致无法正常办学。

(三) 资金链不稳定性高

目前, 多数高校负债期限结构不当, 银行贷款多为短期贷款。由于高校贷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投资, 建设周期长, 资金需求量大, 其贷款期限基本上都应是10年左右的长期贷款。而实际从商业银行取得的贷款, 一般是3年左右的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在高校快速发展急需资金的情况下, 银校双方大多采取了滚动贷款方式来办理高校贷款, 部分高校出现了“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随着金融政策的不断调整, 国家对高校贷款的调控力度逐步加强, 银行对高校贷款管理也越来越严格, 贷款门槛逐渐提高, 除上浮利率外, 还设置了许多特别条款, 包括由政府出具承诺函, 由财政出具体还款函, 用高校第三产业账户进行质押, 进行应收帐款质押登记和设置偿债保证金账户等。一旦国家政策变动, 银行贷款额度收紧, 滚动贷款方式就会中止, 高校的资金运转很快就会难以为继, 贷款风险很快就会显现, 从而造成学校财务危机。

(四) 破产还债风险日益加大

近年来, 高校为应对巨额贷款带来的压力相当大。加上高校之间的恶性人才竞争, 部分高校现任领导者“寅吃卯粮”、大搞政绩工程的短视行为, 进一步恶化了高校的财务状况。在教育经费来源有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条件下, 高校还贷能力不容乐观。企业可以破产, 像高校这样的事业单位贷款不可能是“无底洞”, 当贷款不能展期或贷款本息不能及时归还时, 同样面临着同企业贷款一样被债权人起诉而破产还债的可能性,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金融风险。

二、高校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一) 国家宏观政策影响

近年来, 一方面高校因政策性扩招使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 对办学硬件提出扩展要求;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开展办学条件评估, 下达远远超过学校承受能力的招生计划等方式, 诱导和迫使学校扩建。国家为了解决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与高校经费相对短缺的矛盾, 鼓励高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运用金融信贷手段, 融通教育经费资金”。这样, 大部分高校在教学基础设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而国家对教育投入和学费标准也不可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 引入信贷资金成为必然趋势。

(二) 法律与制度缺失

《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校的法人地位, 出资人与法人的关系成为两个不同财产独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2004年7月, 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发文规定“必须坚持‘谁贷款, 谁负责’的原则”、“高等学校应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高校法人财产的确立, 界定了高校作为产权主体的权利义务区域, 相应确定了高校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实现了高校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统一。高校作为法人主体可以在市场上自主筹措办学资金, 而作为贷款主体, 也必须承担还贷责任。然而目前还没有一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高校负债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详细规范, 也没有明确归口部门和贷款审批程序等, 使得高等学校在贷款使用方向、规模等方面缺乏指导与约束, 为贷款风险埋下隐患。

(三) 举债缺乏科学论证

按照教育部对设置本科院校的要求, 高校需要进行规范性办学建设, 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许多高校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通过向银行融资解决。在高校经济责任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时, 一些高校在进行举债时缺乏前期的科学论证和评估, 表现为:对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认识不足, 缺乏贷款规模控制意识;未充分考虑贷款的高额利息支出对现有教育资源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对偿债风险认识不足;未确立融资平衡点;缺乏财务管理意识, 不能合理安排筹资结构, 不能有效规避还款高峰期等。

(四) 偿债风险意识淡薄

高等教育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 高等学校的非盈利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成本、有偿性的贷款资金只能作为高校多渠道办学经费的补充。然而高校在申请贷款时, 往往以能否满足其建设需要作为首要标准, 而把自身收入来源估得过高, 对资金成本考虑不足, 甚至对银行提出上浮利率的要求也一概应诺。对于负债经营风险的大小、回收投资成本的期限、建筑设施的真正功效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论证分析, 对贷款的结构安排也不尽合理。这不仅给高校运营带来危机, 而且是运营过程中的最大潜在威胁。

三、高校贷款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

(一) 提高认识, 加强配合, 尽快化解债务包袱

目前, 高校的财务运行状况已制约到高校的发展, 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当前高校没有更合适还款来源的前提下, 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以积极的态度, 协助处理好高校已存在的债务。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 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参与的高校负债处理工作小组, 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和化解高校财务风险。要根据各地经济状况和各高校的资产状况, 深入剖析现有贷款状况, 充分论证贷款的合理性, 统筹协调, 合理划分地方财政与高校的还款比例, 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方案, 及时结清逾期贷款, 消除风险隐患。

(二) 严格控制投资与贷款规模, 量力而行办学

各高校要根据发展需要, 结合自身经济实力, 分清轻重缓急, 合理安排建设项目及进度。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审批与监管。要根据当地实际, 对已达规模的学校不再同意新征土地和新上建设项目, 对确需新上的建设项目, 由同级发改委、教育、财政部门对建设规模、筹资渠道和偿债来源等作评审论证后才能批准实施。对已经批准立项建设的项目要重新审定;已开工建设的要全程监控, 不得突破已批准的建筑面积和建筑标准;未开工建设、与形成办学规模关联度不大的诸如体育馆、会议中心等, 要暂停或缓建, 待财务状况好转后再行实施。

(三) 建立高校贷款审批制度, 降低财务风险

贷款高校要建立健全有关贷款申请的各项规章制度, 并严格执行。必须在其总体发展规划下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高校的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项目和适度的贷款额度。贷款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和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要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基本设定, 结合本校的发展规划、项目计划、工程进度、收入与支出情况, 准确计算融资平衡点, 确定适度的贷款额度;各高校还要在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 优化信贷资金结构, 实行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相结合, 分期分批贷款, 确定最佳的贷款规模与贷款期限的组合;贷款额度不得超出预期偿还能力, 贷款前还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还贷计划和措施。高校新增贷款一律报同级教育、财政部门审批。教育、财政等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对各高校逐校进行债务风险评估。对超出预期偿还能力和超过风险警戒线的高校一律停止新增债务, 按“还贷优先”原则, 先还贷后建设, 防止盲目贷款和降低财务风险。

(四) 多渠道筹措还贷资金, 分散信贷资金风险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严禁截留和挪用学校收费收入加强学校收费资金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相关部门要按有关规定和办学规模对高校的土地需要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核定, 在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内, 若拥有土地超过需要量的, 应将老校区进行置换, 所得收入应优先用于归还建设贷款;高校每年按计划在校生数 (如实际在校生数超过计划数按实际数) 学费和住宿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偿债资金用于还本付息, 并从财政专户中直接划拨;要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 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 根据债务规模和贷款期限, 按2%~3%的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 在事业基金中留足这一数额以抵御风险;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捐资办学, 设立专门的募捐机构, 为学校的建设筹集资金, 分散信贷资金风险。

(五) 建立贷款风险控制机制, 逐步走出财务困境

贷款风险控制就是尽可能地防范和避免出现不利的结果。高校应针对风险控制点, 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 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 对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规避。现阶段高校所存在的贷款风险主要是筹资风险, 在扩大招生规模而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 高校向银行借入资金用于基本建设, 一旦无力偿还, 就会陷入财务困境。为此高校要建立筹资风险评估制度, 对筹资方向、筹资渠道、筹资规模、偿还来源、资金用途及效益、存在的风险等诸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并实施全面控制, 避免财务危机。

(六) 完善贷款发放制度, 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各高校要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高校贷款存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缺陷,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以确保高校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一是建立健全资金投入决策管理机制。科学的决策体系要依靠规范的制度来完成, 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投资决策行为, 明确决策者各自承担的责任, 做到责、权、利相结合。高校的校长是法定代表人, 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特别是应对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负责, 在申请银行贷款时要组织力量从规划、草案、集体讨论做起, 认真防范负债方案的偿债风险;主管财务副校长, 要从宏观上控制经济活动的实施, 按照审批权限对资金投入管理承担相应责任, 并对校长负责;财务、审计、资产管理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其承担的经济责任各不相同, 相应的经济责任是逐级向上负责。高校主管部门应将贷款管理作为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同时建立各级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和高校资金监控系统。要求高校对贷款项目进行充分论证, 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制定中长期贷款计划, 并对所有贷款高校实行贷款备案制度。二是将信贷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体系。高校要以综合财务预算管理为切入点, 将贷款资金有机地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即将自有资金和信贷资金全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管理, 同时将信贷资金单列预算管理, 并严格执行“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的财务管理原则, 坚决反对实施赤字预算。三是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和“谁签字、谁负责”原则, 对因管理不善、控制不严、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有关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 并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违法犯罪的, 应及时移送司法部门处理。同时,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参考文献

高校贷款风险问题及其化解策略研究 第7篇

一、高校贷款成因及其风险问题

1. 政府投入教育经费不足。

我国公办高校的建设都是由政府投入的, 政府投入不足是造成高校过多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 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学生学费收入、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赠收入等。据统计, 1999年高校扩招后, 我国高校投入不断增加, 甚至达到惊人的数字。有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2010年“两会”上提到, 他在2009年调查中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高校银行贷款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 其中近2000亿元是地方高校贷款, 每年高校负担银行利息130亿元。实际上, 高校贷款不止这个数字, 《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中早就提到了这个数据。另外, 据有关方面统计, 在高校各种资金来源中, 政府投入比例很小, 部属高校中央政府财政投入占51%, 而省属高校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仅占30%, 有的甚至不足20%, 并且其比例逐年减少。其它学费收入、社会捐赠、校办产业和其它融资等收入, 在学校全部经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更小。高校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 向银行贷款成为必然性。银行也利用高校信用度较高的优势, 为高校打开贷款大门, 源源不断地向高校注入资金。

2. 高校发展需要大量资金。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 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化, 扩招产生的后果是, 一方面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带动师资增多, 另一方面是相应的设施要配套, 如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饭堂、操场、运动设备等都必须增加。为保证教学质量, 高校必须在短期内投入大量资金, 向银行贷款, 以寻求高速发展。

3. 高校建设追求高规模。

为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 有的高校盲目追求高规模。首先是加强教学设施建设。高校贷款规模的快速扩张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 有的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多功能教室、豪华学生公寓、购置进口设备、发展重点实验室、改建豪华校门, 甚至连食堂都安装观光电梯, 奢华之风一时在一些高校愈演愈烈。由于缺乏成本核算, 投入与产出没成正比, 导致很多资源白白浪费;其次是想方设法扩建新校区。主要原因是为满足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硬件的需要, 通过取得当地政府支持, 想方设法购置土地, 扩建新校区, 增加校园面积, 扩大招生规模, 增加学生人数, 以达到本科评估要求。

4. 贷款使用缺乏监督。

许多高校根本不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盲目扩大向银行贷款规模, 缺乏贷款风险意识, 造成财务风险加大;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部门对贷款管理不引起重视, 管理工作积极性不强。内控制度不严, 内审工作能力局限。群众监督不透明, 信息不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与监督往往走形式主义, 银行对贷款使用进度、使用途径及偿还能力测试监督不力。造成高校贷款出现不良现象发生, 甚至恶性循环, 如出现资金挪用或他用, 腐败案件增多, 有的地区高校发生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有的学校领导因受贿罪被判刑。

5. 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为了偿还高额贷款及利息, 高校几乎必须要把学生学费全部用来偿还银行贷款, 高校所需的正常的教育经费的确困难。如基本设施建设, 高校日常管理中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实验室、教学楼等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又如挽留优秀的教师, 或者招聘吸引学科带头人, 或者教师继续学习与培训等都需要资金;还有高校激励机制难以实施, 教师福利过低, 难以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 发挥教师潜能作用, 甚至科研和调查工作也没法开展。高额的银行贷款, 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造成高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影响教学质量。

二、高校贷款问题化解的策略

1. 树立正确贷款理念, 增强贷款风险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级政府对高校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已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求, 高校向银行贷款成为一个重要渠道, 并且贷款规模越来越大, 负债办学成为普遍现象。如何确保高校贷款良性循环, 首要问题必须树立科学的贷款理念。一是强化贷款风险意识。高校贷款一般特点是金额大、期限长、贷款利息负担重、财务风险大。高校要科学规划, 适度贷款, 树立贷款风险防范意识, 规避贷款风险;二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高校贷款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 高校的领导层应树立投资意识, 增强经济效益观念, 在效益中求生存和发展;三是树立诚信贷款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也是信用经济。高校校长是高校的法定代表人, 对偿还贷款负有法律责任, 要坚持“谁贷款, 谁负责”的原则, 增强法制观念、市场资源观念, 做到诚信贷款。

2. 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制度, 是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的保证。 (1) 完善贷款管理制度。贷款风险管理一个重要问题是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必须遵循“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的原则, 不能超越财力可能安排预算, 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合理安排贷款规模。高校应根据我国政府财力情况, 结合学校实际, 科学测算学校的贷款偿还能力, 核定合理贷款规模。 (2) 设立贷款预警额度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同样要考虑融资成本、筹资结构、资金的时间价值, 以及偿还能力。高校应根据学校发展规划, 合理确定贷款额度。针对收入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监控, 据此判定贷款上限额度, 并设置预警指标, 当出现风险警报时, 高校应认真分析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3) 预算执行制度。高校各级部门要控制经费支出。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范围以内节约使用, 经费使用及审批实行多层次控制。各项经费申请单位负责人、校领导、财务部门等必须对各项开支环节分别负责。 (4) 建立准备金制度。高校保证按期偿还贷款, 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根据贷款规模和贷款期限安排偿债准备金。 (5) 财务人员培训制度。财务部门专门人员, 要强化贷款资金管理, 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 保证建设项目的完整, 避免资金占用, 避免不招标行为。财务人员应牢固树立依法理财思想, 明确责任, 规范管理, 努力形成有效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财务风险的机制。同时, 要加强对新的会计制度的学习,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3. 加大贷款风险监管力度, 规范贷款资金科学运作。

加强高校贷款资金监督是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率, 确保资金安全完整, 规范资金运作行为, 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环节, 化解高校贷款风险, 必须政府、高校、银行三方面协调管理, 加以监控。 (1) 高校监督方面。成立贷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贷款项目的论证、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作用, 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建立财务信息平台。让广大师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财务透明, 同时信息需求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取有关信息, 实现实时决策、动态监督等。 (2) 政府监督方面。政府对高校贷款的监督是指导性监督, 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贷款规模增长过快的情况, 加以规范指导, 控制高校贷款过度扩张。一是委托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贷款申请进行严格审核, 全面调查了解高校经济状况, 科学测算高校还贷能力, 对新增贷款必要必可行性进行认真审核, 严格控制贷款规模, 坚决杜绝盲目贷款现象;二是加强对银行指导, 增强银行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从源头得到控制资金使用, 严格按企业贷款规定的方式对高校贷款, 避免银行对高校代款诚信度过高的估计;三是采取随机调查方法对贷款使用进度进行实时监督, 加强规划审批和贷款使用效果审计和监督。 (3) 银行监督方面。银行监督应按企业性质进行全程化管理, 即贷款“前、中、后”管理。强化贷前评估, 控制放贷规模。规范贷中操作, 按建设进度安排资金使用。严格贷后贷款资金的使用, 建立高校的信用体系。

4. 完善政府财政预算,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高校的建设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入为主, 作为政府必须负起建设高校发展的重任, 保障高校发展所需教育资金, 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完善现有政策法规。政府要从立法角度上保证高校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地增长。早在1993年, 国家在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本世纪末达到4%。”但据有关方面统计,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很少超过3%, 目标没有达到。更明显的是, 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投入中此项财政性经费只占GDP的0.6%左右。当前, 很多发展中国家已超过1%, 主要发达国家平均为1.7%。因此, 我国政府要从立法角度确保实现这个目标, 并且做到教育经费每年都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 为教育经费投入提供法律保障。同时, 要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中的责任, 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中明确高校教育经费, 确保教育经费到位;政府要建立贷款贴息专项基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安排年度财政预算时, 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建立高校贷款贴息基金项目, 安排高校贷款贴息, 减轻高校支付贷款利息负担, 以减少高校贷款财务风险。

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中央政府负责部属高校经费, 地方政府负责省属高校经费, 这已是国家对教育经费划分负责的规定, 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别是山边贫穷地区财力有限, 政府投入资金困难, 因此, 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要给予一定资金的支持,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政统筹能力较弱, 加大扶持力度, 缓解地方财政和高校财务压力, 确保地方高校均衡发展, 或者实行转移支付办法, 给予贫困地区高校提供发展机会。

政府主动消化部分贷款。政府应给予部分贷款规模过大, 负债过重, 财务风险过大的高校参照国有企业消化债务的办法, 政府出资解决偿还贷款, 消化部分债务, 让高校减少历史包袱, 轻装上阵, 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5. 扩宽筹集资金渠道, 促进高校持续发展。

从我国当前或今后一定时期来看, 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是有限的, 高校可根据我国国情, 参照国外一些高校筹资办法, 结合本校实际, 采取多种措施筹集高校发展教育经费。

利用银行贷款。用银行贷款来发展高校, 在一定时期仍然是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一种重要方式, 只要把握贷款规模, 加强贷款风险防范, 将起很大作用。

发行教育债券。高校发行教育债券有如下的特点, 筹资规模大, 筹资成本低, 资金使用方便, 债务面大并且分散等优点。筹集资金用途广, 可以还债、科研、设施, 也可以用教师福利发放等, 灵活机动。而且教育债券风险相对较小, 社会效益较大, 民众容易接受和欢迎。外国发达国家很多高校都采取发行教育债券方式筹集教育发展资金, 都取得很好效果, 我国高校也应尝试。

适当调整学费。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使受教育者通过缴纳一定的学杂费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 提高学生学费收费标准。另外, 高校可以通过创收手段争取学费, 如MBA、EMBA、MPA和JM等专业硕士生, 收费比较高一点。同时, 国家通过奖助学金、银行贷款等措施,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设立教育基金。充分利用高校社会资源条件, 建立健全社会捐赠基金会和学友捐赠基金会。基金会对高校运转将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据有关方面证实, 外国著名高校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的经费主要来自社会各界捐赠, 就连亚洲的日本, 社会捐赠都占学校经费15%, 而我国的社会捐赠占高校总经费比例3%左右, 很明显我国还没很好发挥社会力量来支持高校发展。高校要发挥社会团体捐赠和个人捐赠的作用, 在用好指定性捐赠资金的情况下, 灵活使用非指定捐赠资金, 如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校园环境建设, 引进科研设备, 开展社会调查, 解决教师福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和生活困难问题。

积极服务社会。高校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 建立大学与企业产学研一体的机制, 通过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和贡献来获得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等经费支持, 包括纵向经费来源, 即各级政府科研投入。横向研究课题, 主要来自企业, 提高发展能力。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开发新产品, 承担企业科研课题, 以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 并做好科研成果转让和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提供社会服务, 举办成人教育培训班, 为企业和商业机构提供咨询, 增加收入。

鼓励社会投资。通过多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校投资, 加强高校后勤建设, 如饭堂、宿舍等, 解决高校扩招带来严重不足问题;充分利用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闲置的土地使用价值, 通过集资方式, 建设商品房, 专供高校教师使用, 既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 吸引高层人才,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又能盘活资产, 增加收入。

6. 合理制定财税法规, 营造良好筹资环境。

完善财税政策。2009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124号) 作了规定, 企业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 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政府对企业和个人捐赠税收减免问题还是不够优惠, 而且申报条件高, 程序复杂, 手续繁琐, 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个人捐赠的积极性。政府应通过制定税收政策, 规定企业和个人可以直接向高校捐赠, 并在税收上得到相应的全免税优惠, 给捐赠者创造良好环境。

制定教育债券发行程序。政府应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 让高校承担相应的责任, 积极为高校提供发行教育债券筹资环境。同时, 制定有关教育债券发行的法规, 规定发行程序, 以及高校信用等级评定的有关办法, 为高校开辟融资渠道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殷伟伟.高校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8 (5)

[2].何远祯等.加强高校贷款管理, 防范财务风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9)

[3].陈玲.高校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事业财会, 2007 (2)

[4].高爽.高校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08 (10)

[5].郭国庆等.中国高校贷款问题、成因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6].张莉.化解高校贷款风险的政府作为探析[J].事业财会, 2006 (6)

[7].杨柳.银行对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J].浙江金融, 2007 (12)

[8].魏东玲.对高校贷款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8 (1)

我国高校经济风险及化解机制研究 第8篇

1.1 资产风险

高校的资产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的风险;二是在资产设备处置中存在的风险;三是设备仪器的使用风险。

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的风险主要产生在高校后勤部门社会化的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如果监管不到位, 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资产设备处置中的风险主要是监管不到位产生的, 在一些固定资产采购以及处置过程中, 极易出现操作人员为谋取私利带来的资产损失;设备使用风险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或是管理人员在使用设备过程中不注重设备的维护, 利用率较低而导致设备的重置率较高。

1.2 负债风险

高校的负债风险与一般实体性经营的企业相类似, 主要是指因高校经济运行的外在环境发生变化, 致使高校因存在负债而造成经济运行出现危机, 从我国高校负债的形成过程来看,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规模扩招带来的负债;二是体制原因造成的庞大的人员形成的负债。不断高起的高校负债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是高校扩招带来的负债。我国自上世纪末期开始大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招生, 这种举措在提升全民教育水平的同时, 给高校的带来巨大负担。为了给新入校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各大高校不得不斥巨资修建新的校舍、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楼等基础设施, 还要大量引入各类高层次人才, 同时教育拨款增长缓慢, 学校为了弥补巨大的资金缺口, 只能向金融机构举债发展, 这也是近年来高校负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是体制原因造成的人员数量过于庞大形成的负债。我国特有的单位养老制度一直在高校中保持, 只要是办学历史超过二十年的高校, 都要面临巨大的养老金支付的困难。从目前来看, 大多数教职员工的年龄很多集中在50到60岁之间, 每年都有大量的教师退休, 而他们的养老金对于高校来说是一笔相当庞大的开支, 这也直接造成了高校的负债率高企。

1.3 产业风险

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校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纷纷设立了校办企业或者是实行对外投资, 这些也都成为高校经济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一是校办企业的运行风险。高校校办企业与社会企业相比, 无疑具有更好的技术支撑, 但是体制僵化也造成校办企业的资产收益率普遍低于同行业的社会企业, 此外, 校办企业经营机制不灵活,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二是后勤服务产业的潜在风险。后勤集团的社会化改革在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轰轰烈烈的开展着, 但是在社会化的进程中, 往往存在冒进的行为, 很多高校后勤集团的社会化改革都不彻底, 尽管对外宣称是独立的法人, 但实际上仍然是高校的附属部分, 其在竞争中失败的损失仍然是要高校来承担的。

三是高校对外投资的风险。根据相关规定, 高校可以参与到社会化的投资中, 如目前我国已经出现多家由高校参股或者控股的上市公司, 这些都是比较成功的典型, 但是也应该看到, 很多高校在面对对外投资时不够理性, 眼光不够长远, 所投资的项目未来一旦发生风险, 会直接危及高校的经济运行安全。

2 高校经济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2.1 产权不清晰

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 产权清晰是保证市场有效率的核心。而反观我国高校的校办企业, 首先是由于历史的体制原因, 企业产权在国家、校方、核心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经营者之间存在模糊地带, 而产权不清晰也极易导致经营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全身心的做大做强企业, 另一方面, 很多校办企业在成立之初, 为了增大资本金, 一般都会由学校参股或者控股, 但是在后期的实际运行中, 多数高校并没有真正履行出资人的责任。此外, 即使是一些产权较清晰的企业, 在与高校没有实物的资产关系之后, 仍然冠有高校的名称, 这是否会造成无形资产的纠纷至今仍是法律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2.2 委托代理关系失控

尽管高校的决策机构是校方, 但是归结起来, 按照委托代理的层级, 其最终所有人是全体人民, 然后委托中央政府管理, 中央政府继续委托给教育主管部门, 而后才由主管部门委托给校方管理。既然是委托代理关系, 就必然存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冲突, 这一冲突体现在高校的运行上, 就是校方决策者在任内过分考虑自身的政绩, 以致于过度贷款的现象发生。同时由于委托的层级过多, 最终的委托人很难对其实现有效的监管, 这也是造成高校经济运行存在风险的原因之一。

2.3 社会保险体系不完善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其养老、医疗等保障一直采用与机关单位相同的体系, 而从高校费用支出的构成来看, 教职员工的退休工资以及医疗费用报销是占比最大的两项, 而随着高校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加, 无疑将会继续增大高校的资金缺口, 教师队伍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较缓慢, 这些都为高校的经济运行带来潜在风险。

3 化解我国高校经济运行风险长效机制的构建

3.1 建立完善的高校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机制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的经典观点, 风险预防机制是将各种风险消除在初始阶段的最有效手段, 高校经济运行风险的防范同样如此。高校经济运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包括了风险的预测识别、评估、控制、处置以及反馈等几个环节。

在风险预测上, 要全面梳理高校经济运行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 充分利用以往发生的经验教训以及借鉴其他高校的做法, 并按照风险的危害程度以及可能的发生概率进行分类, 编制风险警示手册, 督促各个相关部门定期进行风险排查, 争取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在风险控制上, 要熟练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风险控制技巧, 如预防性、检查性、指导性以及纠正性等风险的控制手段;最后还要求高校善于利用各种风险处置手段消除风险, 并及时风险处理的结果进行反馈。

3.2 完善资产运营的安全保障机制

完善资产运营的安全保障机制,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要不断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在高校内控制度的建设上, 要以产权清晰为基本出发点, 在现有基础上对财权和事权进行进一步理顺调整, 如果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学校内部按照资金的使用流程分别建立筹资、投资、以及资产管理部门, 此外, 还要加强预算管理, 并严格按照预算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其次要调整筹资结构, 不断优化高校的资产负债比率, 防止过高的财务费用制约高校的发展。一是要调整自有资金与贷入资金的比例, 将其控制在合理水平;二是要合理规划负债结构, 防止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出现集中还款高峰, 尽量使用国家各种贴息、补息贷款, 降低资金成本。

最后是要理顺高校与各类产业之间的产权关系,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高校与校办企业之间按照权属清晰的原则重新界定各自的权利义务, 从法律上通过各种合同设计真正做到法律意义上的相互独立。

3.3 丰富高校的用人制度

从一定程度来说, 高校经济运行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是由现行的用人制度造成的, 所以高校可以通过改革用人制度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高校现行的人事制度形成已久, 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坚持“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的原则, 对一些新聘任的教职员工, 在保证待遇与正式员工一致的基础上, 将终生制改为聘任制。同时对一些非关键性岗位, 如后勤、安保等岗位要实行人事外包制度, 即通过人才市场进行公开招聘, 其人事关系挂靠在劳务公司, 初步形成高校多种制度共存的良好格局。

总之, 随着高校一系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高校经济运行的风险必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化解, 办学能力、教学水平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泉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9.

[2]姜海.我国高校经济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0.

[3]黄钰彬.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经济风险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2, (6) .

[4]张弥.试论我国高校财务目标管理的问题和实现途径[J].会计师, 2011, (9) .

我国高校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措施 第9篇

一、政府方面

(一) 增加高等教育投入, 平衡地区差异

高等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 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 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而且极不均衡。无论是为了缓解高校的债务风险, 还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都需要政府完善财政政策, 稳步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首先要以指标的形式确保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 例如, 按照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 专门用于教育事业;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要达到4%;中、西部地区近三年高等学校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要达到1.2万元等等。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拨款制度, 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拨款力度, 缩小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失衡导致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差距。

(二) 严格控制高校扩张项目建设及高校新增贷款

从目前高校的债务风险规模来看, 高校的扩张与贷款正在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目前的国家财政也难以承受继续扩招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我国目前高校的数量及规模日趋饱和, 如果高校继续扩张想必会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所以政府要严格控制高校的扩张项目。对已经批准扩张的高校, 要由政府牵头, 成立一个有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共同参与的债务清理小组, 对高校目前存在的债务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 并且锁定债务基数, 严格控制高校新增贷款。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核高校的新增贷款, 对新增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风险性要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 对贷款的数额严格把关。教育部曾在2004年下发了关于建立直属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的通知 (教财[2004]44号) , 该通知对部属各高等学校贷款审批范围、程序、原则与内容方面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在控制部属高校贷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地方普通高校的贷款控制则要靠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努力。

(三) 化解部分债务风险

我国的高校扩张建设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提升国家的教育能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并且建设成的资产是属于国家的国有资产, 高校仅有使用权, 并不享有所有权。所以说政府对高校债务风险的化解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仅靠政府的财政能力来化解全部的债务风险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本文提出由政府化解高校的部分债务风险。教育部把“开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连续列入2009、2010年的工作要点中, 可见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高校方面

(一) 制定科学发展战略, 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目前我国有些高校的发展根本就没有战略可言, 高校的扩张建设只是高校扩招后无奈的选择, 战略的缺失导致高校发展模式的失当。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并把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摆在了突出位置。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 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构建安全的财务制度, 降低债务风险。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依法制定章程, 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 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使高校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 借鉴外国高校的筹资经验

我国高校目前的筹资渠道, 除了政府拨款、学费收入, 银行贷款是高校扩张建设的主要支撑, 面对如此高的债务总额, 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发展社会筹资渠道, 缓解高校债务压力已是迫在眉睫。我们不妨借鉴外国高校的一些筹资经验。社会捐赠历来是美国高校重要的收入来源, 已经成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渠道之一。一般来说, 社会捐赠收入占到美国高校总收入的5%—10%。哈佛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财务出现困难时, 曾发起了大规模的社会筹款活动, 5年间共筹到款项26亿美元, 其中共涉及17.4万个机构和个人。在我国, 只有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知名高校才有条件获得社会捐赠, 其他的一般普通院校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归根结底是我国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捐赠的环境, 政府应该出台激励捐赠教育的政策, 例如征收财产遗产税、减免捐赠教育税、制定便利的捐赠税收减免的申请程序, 来鼓励社会各界对大学的捐赠, 提高社会及公众捐赠教育的积极性。

(三) 进行土地置换

高校的土地置换是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土地性质由教育划拨用地改变为商用出让用地的过程。由于城市的发展及扩大, 导致我国高校的老校区大多处于城市的中心或者繁华位置。由于新校区的兴建使高校的教学、行政重心都发生了转移, 而老校区由于土地面积的局限, 渐渐地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因此, 依法对老校区的土地进行置换, 可以使高校获得更多的收入来偿还银行贷款或者建设新校区, 这样就可以化解高校的部分债务风险。但是, 土地置换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工作, 并不是单靠高校自己就能够完成的, 需要政府的帮助和配合。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优惠措施。

三、银行方面

(一) 对贷款高校进行评估管理

银行对高校的贷款要实行严格的贷前审批, 完善的贷后治理机制。在放贷前认真审查贷款高校是否制定有科学、合理的贷款资金使用方案, 并且是否能够通过合理设计资金使用方案来优化贷款资金的结构, 来降低贷款成本以及债务风险;审查贷款高校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及内部监督控制制度, 审查贷款高校的资金安排调度是否合理;还要审查贷款高校是否建立有偿债准备金制度, 并且在年度预算时, 是否按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高校的债务风险。

(二) 以中长期贷款置换短期贷款

由于财政拨款和其他融资渠道有限, 银行贷款成为近年来高校扩张建设的重要融资途径。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商业银行贷款中相当一部分是短期的银行贷款。面对我国高校如此庞大的债务总额, 银行也存在很大的业务风险, 极有可能造成呆账、死账的产生。银行为高校提供中长期贷款, 对于缓解高校的债务压力以及自身的业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可以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 考虑以中长期贷款置换目前的短期贷款, 置换后贷款利率降低, 延长了还款期限, 大大缓解了以后年度的还贷压力和债务风险, 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业务风险。

(三) 探索银团贷款模式在高校的运用

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基于相同的贷款条件, 依照同一贷款协议, 按约定的时间和比例, 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在我国, 通过银团贷款模式成功进行债务重组的典型例子就是江苏大学, 2005年7月, 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江苏大学签订《财务顾问协议》, 提出“通过筹组银团置换存量负债以调整存量负债的还款安排, 同时适当新增部分贷款”的重组计划, 不仅解决贷款的期限风险, 也有效地控制了高校的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措施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要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实际问题, 否则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以上阐述的各项措施是从政府、高校和银行不同的角度来防范和化解我国高校的债务风险的, 贴近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 适用于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与此同时, 由于高校债务预警机制的有效建立, 有利于强化高校债务化解成果, 促进高校化债进一步取得实效, 更加有利于加快高校发展方式的转变, 促进高校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翟志华.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对策探析[J].财会通讯 (中旬刊) , 2010 (11) .

上一篇:水文地质孔隙水下一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