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论文范文

2024-02-03

服饰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近几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成为了境外媒体涉华报道的重点。尤其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的议题,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文化强国”的目标之后,境外媒体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报道更是一路升温达到高潮。外媒的报道是折射国际社会对我关注面的“三棱镜”。因此,总结和分析外媒对我文化体制改革报道的特点和趋势,将有利于我国外宣媒体在新形势下找准海外受众的“兴趣点”,妥善回应外部关切,为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外媒报道特点

根据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产经新闻》等30多家境外媒体最近一年多来涉华文化报道的调研结果,自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外媒对我文化体制改革报道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网络监控以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几方面,相关报道的特点如下:

一是普遍对“文化强国”战略对中国内政外交的意义持肯定态度,认为加强文化建设对内有利于提振文化产业,促进软实力建设,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抵御欧美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对外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吸引力,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巩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大国地位。

二是大量报道中国加强软实力建设的政策举措,普遍表示注意到中国政府的努力,但认为我软实力建设的效果差强人意。一些媒体批评开办孔子学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中国加强软实力建设的措施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手段,因而得不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有的媒体提出中国建设软实力应多发挥民间力量,让民间人士发挥自身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提升中国软实力。

三是普遍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构筑抵制欧美文化“防波堤”以及应对民众的道德危机,维护中共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不少外媒却明确表示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究竟是什么表示困惑。

四是对电影业、图书业以及创意产业等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政府对为整顿和扶持文化产业而出台的新的政策法规高度关注。外媒一致认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文化产业将迎来“黄金五年”。

五是将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加强网络监管联系起来,认为六中全会聚焦“文化命题”的实际目的是为了在换届之际,加紧对媒体和互联网的控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同时,外媒还高度关注中国网络空间一些批评中共控制网络的言论,并炒作“言论自由”等人权问题。

新形势下我外宣媒体面临的新任务

以上可以看出,境外媒体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关注面非常广泛,涉及到了该领域的各个方面。其相关报道既有客观、理性的一面,也因受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新闻价值取向相异以及对中国缺乏了解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少歪曲、不实的内容。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我国文化外宣报道提出新要求的大背景下,如何主动出击,利用国际舆论对中国文化建设高度关注之契机,加大报道力度,消除外媒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认识的盲点,同时吸纳外媒报道中合理的建议,完善我文化外宣报道中的不足之处,是我外宣媒体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把握正确的报道方向。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单项改革之后所作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而外宣媒体肩负着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形象的重要使命。因此外宣媒体在向海外介绍我文化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和举措时,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使自己的报道基调和方向同中央的精神保持一致。这就要求外宣媒体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文化改革发展的主线,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任务,深刻理解和把握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二,必须结合海外关切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相关内容的对外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从境外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目前国际社会对我“文化强国”战略很感兴趣。因此外宣媒体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宗旨以及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回应海外关切。而且,要改变传统的“传播者本位”方式,充分重视不同国家乃至同一国家不同观众群在历史、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以海外受众对我文化体制改革最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进行议题设置。对于国际社会对文化体制改革中无知、曲解、误读乃至敌意的方面,要分门别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认真探寻合适的题材以及报道方式,消除或减少国外受众对中国的不良印象。比如,针对外媒指责中国控制网络无视言论自由的不实言论,要有理有据进行驳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要加强宣传,全面阐释;就外媒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关注点,要大量报道,充分回应。

第三,在报道手法上注重人文色彩,在报道内容上强调平衡性,努力提高中国文化的海外“亲和力”。外宣媒体在对外宣传我“文化强国”战略时,无论是涉及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都面临着究竟该如何让海外受众理解和接受具有东方色彩的文化价值观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以人为重点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现实生活中人的故事是最能打动境外媒体和国外受众的。比如,在向海外受众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外宣媒体不能采用对内报道常常运用的通过大段的排比句式,简单化、概念化地阐述某一理念的方式,而是要从具体人物的具体事迹入手,通过人的故事来展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树立中华民族的美好形象。另外,我们在报道内容的选取上还要注意平衡性。一些外媒曾建议,中国软实力建设应多重视民间的力量,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外宣报道。我们应重视和吸纳民间蕴含的丰富外宣资源,在报道中既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宣传内容的传播,也要给民间渠道以充分的出口,既要有主流的言论,也要有边缘的声音,这样才能增加我们文化报道的平衡性,提高报道在海外受众中的公信力。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当前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和一些移动新媒体以其庞大的受众群、空前的传播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许多公众热点事件的发源地和散热器,受到国际舆论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将网络作为对我国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的“新阵地”。这既对我文化外宣报道构成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外宣媒体要深入研究网络媒体的发展趋势,整合各类网络媒体的宣传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的便捷性、互动性以及草根性等特点,着力构建集传统媒体形式和新兴媒体形式于一体的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对外报道体系,做好新形势下的文化外宣报道。

(作者来自新华社对外部)

服饰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不仅颁布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现在又适时出台了《公共图书馆法》,强调“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宣示了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实行公益性免费服务的鲜明态度,并以法律的力量来夯实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 公益性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有助于公共图书馆的稳步向前发展,而且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乃至公共文化事业能级的提升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不仅时机绝佳,而且意义深远。

一、《公共图书馆法》颁布的意义何在?

作为我国首部图书馆专业法,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公共图书馆领域本身。当前世界各国图书馆均面临社会、经济与技术的严峻挑战,不少国家和地区大幅削减图书馆经费,对公共图书馆是否应提供免费公益性服务提出质疑,有些国家及地区干脆关闭了图书馆设施。与此相反,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图书馆事业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1979—2015年,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16.6%)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9.6%)。我国不仅颁布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现在又适时出台了《公共图书馆法》,强调“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宣示了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实行公益性免费服务的鲜明态度,并以法律的力量来夯实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

二、《公共图书馆法》将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什么?

(一)开拓了图书馆服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等一系列条款,为图书馆利用现代技术武装自己、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图书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规模发展与服务品质提升。

国际经验表明,图书馆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图书馆事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如韩国1963年《图书馆法》的颁布极大地刺激了本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全国新馆数量从1963年的445家猛增到1964年的1171家,全国图书馆馆员总数从1986年的7231人发展到1987年的13844人。我国图书馆事业正面临从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公共图书馆法》颁布以后,不仅会带来图书馆规模的发展,而且会有一个明显的质的提升。

(三)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在实践中产生的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以法的形式固化了下来。

《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指出,图书馆除了借阅、查询等服务以外,还具备“开展公益性讲座、閱读推广、培训展览等服务”等多种功能,“公休日应当开放,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应当有开放时间”“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则体现了时代对图书馆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明确要求。

三、为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法》,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怎么做?

(一)宣传学习《公共图书馆法》,在“学”字上下功夫。

公共图书馆法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优势。明确规定出版机构要向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缴送正式出版物,其意义在于增强省级图书馆传承本地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也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转型。业界人士不仅要深刻理解广泛宣传新法颁布的意义,并且要进一步增强图书馆工作者的自豪感和职业意识。

(二)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法》:在“用”字上求实效。

一是提升免费服务的内涵。随着图书馆事业的深入发展,讲座、培训和展览的层次越来越高,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克服免费服务水平不够、质量下降等问题,着力提升免费服务的层次。

二是做好出版物缴送的后续服务。尤其对于正式出版的电子、视听以及其他介质的图书,不仅要做好收藏保管,而且要落实后续服务的环境和手段。

三是做实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联合服务。目前,全国范围内图书馆中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数字孤岛现象,主要是因为各馆之间,馆内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将开展联合服务落在实处,注重实效。

(三)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在“质”字上做文章。

国际图书馆界正在面临转型,图书馆服务方式从图书借阅向适应终身学习需求发展,将更加注重读者阅读素养、信息素养、技术素养以及职业素养等多元素养的提高;图书馆空间设置从阅览室向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将更加注重信息交流与知识分享;图书馆管理模式从自我管理向社会共建发展,将更加注重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图书馆发展。因此,本着“以人为本,准求卓越”的态度,在努力做好提升公共图书馆的“质”上做文章,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服务的宗旨。

四、总结

《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使命追求。要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图书馆转型与创新,在业务建设上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公共服务上与美好生活需求同步适应,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图书馆原馆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服饰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代服饰;明清;文化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服饰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传统文化和制作工艺的结晶。服饰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既展示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成果,又代表了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从出土文物可以得知,服饰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骨针和钻孔的石、骨、贝、牙等装饰品,证实当时的人类已能利用树叶、兽皮一类自然材料制作、缝制简单的衣服用来遮羞保暖,产生了最早的服饰文化。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生动地、多层次地、全方位地体现了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的身份地位,内容丰富,各有特点。服饰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衣、食、住、行四项中,衣位列首位。如何穿衣,穿什么样的衣,则因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生产状况及生活方式而各有不同。中国传统服饰衣料的质地主要有土布、丝绸、皮毛三类,它们的经济价值各不相同。其中,丝绸比皮毛更易于获得,且轻薄柔滑,舒适美观,价值也较高,但丝绸耐磨性差,制作成本较高,要经过采桑、养蚕、等工序。丝绸的经济价值比皮毛低,比土布高。晚清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局时代,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衣着服饰。透过服饰“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经济盛衰、政治变革、风尚演化和文化交融。各式各样的服饰的用料及所饰图案,既能表达出人的内在精神,反馈出不同阶层的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识;又被赋予了政治色彩,形成了一套服饰制度。

1 品秩有序的明清官服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清初,满族人为强化其统治而推行满服,也只是服饰上的变化,而对于传统赋予服饰的政治功能却是照单全收,并无丝毫改变。历代服饰制度的基本内涵并未因朝代的更迭而改变。

在中国古代服装演变的过程中,明代的服饰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服饰艺术的典范了。明代官服是当时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装,就制度而论它承袭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指导思想比较保守,但制作更趋精美,整体配套也更趋和谐统一。官服,也称“章服”,是按章规定借以明辨等级的服饰,大致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诸类。官员平日里在衙门里办理公务,则穿常服。常服的规制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朝政府规定文武官员常服的长度:文官,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洪武二十四年(1391),再制定品冠补子纹样,又规定品官常服的衣料只能用杂色贮丝、绫罗、采绣,官吏衣服及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也不许织绣龙凤纹样,如有违犯禁令者,罪及染织工人。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

清代的官制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是最具代表性,且最完善,分九品十八级官阶。其官服也是最具特色的,不同的补子代表不同的官阶,是区别清代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清代补子的纹样分皇族和百官两大类,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皇族补子纹样为五爪金龙或四爪蟒。贝子以上官员用圆形补子,其余官员用方形补子。在补子上织绣几种固定的鸟禽的纹样,作为清代官员品级或文职别的徽识。在文官补子上绣飞禽,在武官补子上绣走兽。文官补子一品饰仙鹤,二品饰锦鹤,三品饰孔雀,四品饰云雁,五品饰白鹇,六品饰鸳鸯,七品饰鸿漱,八品饰鹌鹑,九品饰练鹊。武官则是一品饰麒麟,二品饰狮,三品饰豹,四品饰虎,五品饰熊,六品饰彪,七品八品饰犀牛,九品则是海马。清朝统治者不仅对文武官朝服与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纹样做了具体规定,而且在穿着方法上也有法定的形式。

2 异彩纷呈的民服

明代服饰注重剪裁与设计,民服也开始注重细节,这也使得明代服饰显得端庄大气。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入主中原。满族是女真族后裔,后改女真为满洲族,但其服饰一直保留着女真族的风格习惯。因其长期处于游牧生活和征战状态,为了便于骑射,其服饰的主要特征是贴身、简洁。清朝从强盛到衰败灭亡,在几经变换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服饰文化,牵动着中华服饰艺术,影响着服饰风格的变化。中国几千年一直代代相传的传统服饰,在满清政府的各种强制手段下消失了,取代传统裙裾法服的是满族服饰。清朝统治者一直对自己的民族服饰有独特的理解,民族服饰是他们祖先的传统,而且他们认为这是屡战不败的重要因素,所以满人对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极其重视。入关后,虽深受汉族服饰文化的深刻影响,但除了吸取汉族服饰的纹饰特征外,始终恪守满族服饰的形制,这也使清朝服饰在中国历代服饰中最为繁复,其衣着特点直接影响了我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清初,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清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削弱汉人的民族意识,三令五申,强制广大汉族军民“剃发易服”,想用滿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所以入关之后,就强令汉人剃发留辫,改穿满族服装,用满族长期骑射生活所演变而来的旗装取代了汉族自古形成的传统装束,这种服饰就成为清王朝时期满汉融合的服饰发展的蓝本。这一举动引起汉人的强烈不满,由于汉人的抵制,迫使清王朝采取“十从十不从”政策。这次服饰的变更在中国服饰历史上是重大的突破,对中国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可以说是中国服饰史上的一朵奇葩。

尽管在清代服饰的演变和发展中,满族服饰也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但在整个服饰的发展过程中仍遵循着满族衣冠的风格和整体构架。清代满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的外形比较类似长方形,衣服直上直下没有腰身,衣衫不可以漏出来,一件衣服之外还会再套一件衣服,在最外面有时还会穿些坎肩或者褂衫。其独特的风格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轮廓,为中国服饰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

清初,汉族女子与满族女子的服饰有明显区别。汉族女子的穿着还保留明代的遗风,多以上衣下裳或上衣下裤为主。而满族女子则穿不分衣、裳的长袍。与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满族女装更具有民族特色,注重纹饰,从领口、衣襟到袖头等处都绣有纹饰。清代满族女子常服形式多样,服饰变化也自由得多。但随着满汉两族的长期交往,服饰也在相互演变交融。这一时期人们对衣服的审美情趣多集中在色彩和搭配、花样的设计和绲边的装饰效果上,在款式方面变化并不大。满族最有特色的服饰为旗袍,旗袍满语称之为“衣介”,是满族先世在长期的山林狩猎生涯中形成的有特色的服装,有单、夹、襟、棉,四季可穿。旗袍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满足满族骑射活动的需求。清王朝统治稳固后,社会趋于安定富足,民族融合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旗袍变成宽身大袖、褂袄,变得越来越长,最大特点为宽大、平直、下长到脚。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裙上有花边。清中期时,满族女子与汉族女子着装的界限已不再那么明确,晚期更是互相借鉴,旗袍采用汉族的吉祥纹饰,如蝙蝠与团寿纹饰,寓意福寿,也出现了穿着长坎肩的汉女。到了20世纪20年代,经过改良之后的旗袍深受广大女性同胞的喜爱,也因此逐渐流行起来。直至20世纪30年代,旗袍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自此,中华服饰开始了平民化、现代化进程,展现着自己的风采。中国服饰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变革和融合。

近代,伴随着社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民主、自由观念的不断进步,清朝官定服制被废除,人们不再束缚于传统的服饰制度中,开始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服饰,从此进入着装自由的时代。也意味着至此服饰作为阶层的标志退出了历史舞台,开启了新时代的步伐。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的繁荣进步,人们越来越了解服饰文化所承载的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以及厚重的精神文化功能,它充分体现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意识。迄今为止,还有不少当时的作品流传于后世,收藏在博物馆内供人们观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服饰的深入了解和喜爱,传统汉服又回归人们的视野中,人们又纷纷穿起了汉服,也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服饰,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能够体会古人的思想,更加了解传统服饰的文化底蕴。而福建民俗博物馆作为传播民俗文化的平台,也多次举办各类服饰展览,展厅中陈列有民间流行的用棉麻、丝绸制作的服饰,以及一些游牧民族穿的用兽皮制作的衣服和帽子。除了服饰展陈,还举行以汉服、国学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服饰向我们展示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借着三坊七巷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建为平台,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和创新传统和现代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一.中国人应知道的民俗知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

[2]赵联赏.服饰智道[M].北京:中國社会出版社,2012.

[3]王亚蓉,贺阳.中国服饰之美[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

[4]龙志丹,王秋墨.图说清代女子服饰[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服饰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就业竞争与压力不断加剧。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直接目标的教育,在日益突出的就业问题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使中职生能够顺利就业,且在今后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发展和提升,作为从事中职教育的一名教师,在面向即将步入实习工作岗位的毕业班学生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方面,更要以就业为导向,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生活,使学生在校就锻炼成为具备扎实技能,厚重人文底蕴,德技双修的现代职业人,为其步入实习岗位,步入社会在职业生涯的准备期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就来简述一下,在教育一线,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是如何以就业为导向的进行毕业班管理的。

一、班级文化浸润企业文化,打造班级灵魂

有人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性格,是一个民族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也是如此。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品格,是每个班级特有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言行、情感,甚至未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毕业班的学生在不久后就要走向实习工作岗位,与之在高一、付出高二注重养成教育,专业的规范与专业的认同相比较,中职毕业班的班级文化建设便要更加密切的对接企业文化,广泛了解市场文化,与市场文化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做好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于是我们为班级打造魅力形象,旨在通过一种具体的形象可触摸的形象传递班级文化和企业文化。首先让班级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育学生的平台,让班级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使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染。

二、班级制度与企业制度相结合,做到“小班级大管理”

众所周知,相对于普教而言,职业学校学对于学生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适应能力,特别是面对毕业班学生,学校和老师是否在校期间,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和锻炼,对于步入实习岗位和踏入职场大门的学生们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培养锻炼夯实学生们的职业素养,我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毕业班班级管理的理念,学习和借鉴职业教育的同仁中,关于“模拟公司制”的班级管理模式,把班级作为公司运作,调动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使他们认识企业的模式,转变观念,融入社会,做到与企业生活“零对接”,力争让学生们在毕业班的生活中就能够感受企业氛围,得到职场体验。

三、以就业为目标,设计开展毕业班的班级活动

活动载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其主要特点就体现在动手“做”,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亲身体验生活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社会与职业的完整认识,在活动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面对毕业班的学生时,我们要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开展“职业化”的教育,有意识地设计、组织各种活动,将职业指导思想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得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其在不久的将来步入社会的舞台时能夠迅速适应,谋求发展。

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社会与职业考察实践活动、生涯访谈活动、校园慈善拍卖活动、校园模拟招聘会、校园创业模拟活动等。活动内容可以分为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重视礼仪修养,做好求职准备

毕业班的学生,即将步入实习工作岗位,岗位要求必然与学校有很大区别。首先表现在对社交礼仪上,一个职业人,其礼仪是修养的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其在职业生涯中的能力发挥与个人发展。通过礼仪讲座和培训,塑造良好形象。重点内容有:容貌、服饰、仪态。社交礼仪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称呼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用餐礼仪、电梯礼仪、电话礼仪、接待礼仪、拜访礼仪等非常实用的社交礼仪。

(二)组织职业或社会考察,在活动中渗透职业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

职业考察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职业及未来职业选择、训练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组织模拟面试会,校园拍卖会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求职能力

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处于就业弱势群体的中职生该如何做好就业准备呢?一般来说,中职生在就业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心理准备、信息准备、求职能力准备。学生需要学习搜集、梳理就业信息,学习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定位和生涯设计;指导学生了解求职程序、求职渠道,学习如何通过简历、求职信来展示自己,学习与面试官沟通的技巧等,逐步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和职业生涯设计能力。 于是我尝试通过组织模拟招聘会、慈善拍卖会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

四、以就业为导向,调适好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毕业生已成为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毕业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很难成功的。由于中职毕业生年龄偏小,身心发展不够成熟, 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扰, 以至于影响他们顺利就业。如何调适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生成功就业的关键。

首先在大多数中职毕业生择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是自卑心理。大多数中职生都经历过中考的失败,有的在中学阶段就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们认为上中职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他们往往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如大学生。加上近几年来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社会上还有一些人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甚至歧视,使得中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这些更加剧了中职毕业生的自卑情绪,致使他们对前途担忧,缺乏信心,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竞争机会前顾虑重重,生怕失败。由于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会更没勇气去接受挑战和面对落选。这种情绪状态会使中职毕业生在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必须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针对这种心理,我组织召开了主题为“学会积极自我暗示,悦纳自我成就自我”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以上就是我在自己中职毕业班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借鉴、探索的一些做法与心得。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探索和不断实践。

服饰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望谟县地形属于喀斯特地貌,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布依族自己的文化特色。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的体现。望谟布依族少数民族在服饰艺术方面有较为突出的特点,本文希望通过探索发掘望谟布依族服饰文化,研究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促进本民族的原生态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望谟布依族;传统服饰;艺术特征

望谟以少数民族布依族和苗族聚居为主,望谟布依族文化氛围很浓厚,由于没有本民族的符号文字,导致本少数民族文化无法从源头上考究,因此许多古老的文化都消散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然而,少数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却大多以生活实物为载体的方式表现出来,又或者以图腾、节日、习俗等方式流传下来。其中,民族服饰是布依族文化流传的实物载体,其独特的民族服饰图腾风格设计反映了布依族服饰艺术的特征,再现了我们的先辈们的历史文化,凝聚了民族的文化精髓,反映了布依族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征。

一、望谟布依族服饰文化

贵州望谟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贵州省南部,东部为黔西南州,东接罗甸县,南部与广西乐业县中间有一条河在中间,在各自对面都看到居民区,西与贞丰、册亨两县以北盘江为界,北与紫云、镇宁两县相邻,总面积3018.44平方千米。独特的地貌地形,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原生態传统文化保留得比较好,民族风情气氛浓,有中国·望谟“三月三”布依文化节。望谟县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很好,有着“贵州天然温室”之称。2019年,望谟县下辖4个街道、11个镇、1个乡。望谟布依族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环境形成了布依族服饰独特的艺术特征,其中包含了纺织、蜡染、刺绣等多种工序,且在图案、色彩、纹样、风格、造型等方面都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这些都体现了望谟布依族先辈们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也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布依族文化艺术魅力。

二、望谟县布依族服饰艺术特征的历史传统价值分析

服饰特征是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民族生活生产的必需品,它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历代先民的改革创新,最终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服饰特色,为我国多民族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增添了几份色彩。

(一)、望谟县布依族服饰的根源和发展历程

布依族传统服饰经过多年历史发展,才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文化艺术。“布依族文化博大精深是人民生活和劳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中华大家族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人们都是从劳动中有了文化,所以文化来源于劳动”[1]。望谟布依族传统服饰艺术历史悠久,其从制作过程来看,望谟布依族传统服饰材料都是自己编织,服装款式也是自己设计,望谟布依族服饰艺术包含了蜡染、纺织、刺绣以及图腾纹样等内容,从历史发展到今天,望谟县布依族当地人还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反映了望谟布依族传统艺术文化浓厚,布依族当地人热情好客。望谟布依族传统的服饰艺术文化体现了本族人民朴素的价值观。

(二)、望谟县布依族服饰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望谟县布依族作为少数民族之一,除了全国统一的节日以外,更有属于本民族特有的节日。“民族服饰色彩的象征功能,随着历史的演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的也是必然的趋势,就是服饰色彩从动物本能或图腾、宗教以及记史释俗的历史重负下解脱出来,自觉地成为人们美化生活的衬饰”[2]。望谟布依传统服饰有动物图腾、植物图腾、花纹图腾等内容,充满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每当一年一度的布依族“三月三”节日活动时,望谟布依族人们都会穿上本民族的服装,盛装出席这一节日庆典,服饰文化的魅力在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习俗中尽情的展现出来。

(三)、望谟县传统服饰艺术是展现服饰魅力的重要途径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望谟布依族人更是将艺术融于生活,将生活融于服饰。布依族人在生活生产中创造出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自己的地域特征以及文化特点相结合。望谟县布依族服饰艺术将传统服饰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服饰的图案与花纹也为后人考究历史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凭证,“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是劳动人民用时间和智慧攒下的瑰宝。

随着社会的发展,望谟布依族一年一度的布依族“三月三”文化节日庆典活动,除了本民族的人们能够展现个人魅力以外,同时也能够利用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外来游客,这样不仅能向外来的人们展示本民族的服饰魅力,同时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将本民族的服饰文化传播发扬,促进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望谟县布依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

布依族服饰有多种造型,不同的纹样图腾,鲜明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望谟布依族的服饰价值在于其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其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是融为一体的。

(一)、望谟县布依族传统服饰文化

服饰话题是一个永远不会截止的话题,布依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从原材料的种植,面料的纺织到印染制作、蜡染、刺绣等各个环节,都是劳动人民亲力亲为,自力更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审美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对一个山地民族而言,审美和与造物相辅相成,造物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需求而进行人工创作的物质产品,是审美的物质呈现也体现民族精神内涵,反映出独特的审美特征”[3]。望谟县布依族人的服饰具有很高的审美性和实用性,体现望谟布依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和望谟布依族民族精神,也展现了望谟布依族人生活文化的面貌。

(二)、望谟县布依服饰艺术的独特性

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的南部,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影响着望谟布依族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生产人们免不了耕田劳作、奔波涉水,为适应生活地理环境,望谟布依族男女服饰上衣各不相同,但是外套主要布料为蓝靛染成的藏青、深蓝或浅蓝色、黑色、白色土布为主。

“少数民族服饰上的图案纹样形象地体现出其民族间信仰”[4]。望谟布依族传统服饰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服饰文化艺术。望谟布依族传统服饰种类有外套、内衣,长衫、短衫、园边等,领口分有领和无领两种。服饰上面均有刺绣、蜡染等图案,颜色上有藏青或深蓝色,衣服领子、袖口、襟底有彩色花边或漂亮的栏杆花边,造型美丽,有立体感,线条柔和,是望谟布依族少数民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特色。

衣袖从肘关节处接五寸长青布,并在接口处镶上栏杆花边,然后在袖口内镶上一寸斜纹的白色土布。望谟布依族衣服简单、靓丽、纯朴,体现布依族的文化个性和深厚底蕴。

内衣有长衫和短衫,短衫是中年人以下穿的,长衫是60岁以上男性穿的。女子的裤子以长裤为主,有蓝色、青色。女子还喜欢带围腰搭服饰显得独特精致。腰围由腰头、围腰和腰带构成,除了腰带底部留有编织的白果须条,腰头和围腰上都绣有剪贴绣和彩绣,腰围上还带有各种花鸟鱼虫图腾。青年男子衣服以蚊子布、花椒布图腾为主,比较简单,如果是男子结婚的话要在围肩加上栏杆花边。六十岁以上的男性大多穿右袄大襟长衫。

望谟布依族服飾制作用棉线手工缝制。流程复杂,制作时间比较长。穿着舒服修身,冬暖夏凉,穿着看着得体大方,色彩鲜明。望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决定了望谟布依族服饰结构向着更加方便、更加简洁的方向发展。

(三)、望谟布县依族民俗与文化活动下孕育的服饰特色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节日、风俗礼仪、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而这些节日大都讲究隆重、正式,人们都会穿着庄重、喜庆,能代表本民族特色服饰参加节日或宗教活动。望谟布依族服饰因这些文化活动节日、礼仪而更加丰富多彩。国家民委指出“要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体制、体制创新,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5]。望谟布依族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文化节日活动,是望谟县布依族当地最有名的文化活动节日,所以我们应该要保护好我们的望谟布依族服饰传统艺术文化。

四、结论

传统服饰可以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往往我们从一个民族的衣着,就能看出这个民族的很多文化特征。望谟布依族族传统服饰是先辈留下的瑰宝,是布依族族人民祖祖辈辈劳动的结晶,独有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喀斯特地貌特征孕育出望谟布依族传统服饰艺术,经历一次次蜕变逐渐形成如今结构简单、穿着简便、民俗特色、宗教特色浓厚的传统服饰艺术特征。望谟布依族民族传统服饰艺术体现文化流传的实物载体,望谟布依族服饰艺术上的布依族民族服饰图腾都体现布依族服饰艺术的特征,再现了我们的先辈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护和继承好布依族传统文化艺术,望谟布依族传统文化体现望谟布依族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征。民俗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望谟布依族传统服饰艺术,提升文化软实力,以特色化的民族文化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静.布依族服饰文化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

[2]潘定红.民族服饰色彩的象征[J].民族艺术研究,2002(02):36-43+5

[3]张云婕.侗族传统服装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4]杨军.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6):57-61.

[5]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中国民族,2011(10):30-32.

(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贵州六盘水 553000)

上一篇:纪念品设计论文下一篇: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