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会专业范文

2024-04-19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第1篇

1.1 教学目标单一, 教学机制不完善

当前社会中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财会专业的教学大多都没有健全完善的教学机制, 也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培训, 导致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 对于财会类专业而言, 教师不仅仅应当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培训指导, 还应当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技能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提高相关职业证书的获取标准。

1.2 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虽然高职院校在近年来已经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 忽略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理论实践脱节, 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教学。

1.3 相关院校对岗证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认为专业证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没有将岗证融合作为教学开展的目标和任务, 觉得相关从业证书的取得不需要由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和教学。但是当前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评价就是将学生的相关证书作为首要印象, 因此, 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 开展岗证融合教学,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岗证融合”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为了有效解决高职财会类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对当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充分结合任务教学法、项目导向法、职业需求等等, 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设计和开发, 提出了岗证融合的教学方法。岗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对财会类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确认:办好专业、注重学业、关注就业、鼓励创业、强化职业、成就事业, 同时结合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 对学生的全面系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逐渐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一方面, 岗证融合以项目的实现为主要目标,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了解和熟悉, 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有效的培训,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另一方面, 岗证融合将职业证书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 以职业考试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对考试的重难点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3 高职财会专业岗证融合的教学分析

3.1 高职财会专业教学的“岗位”分析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目标和办学宗旨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将学生的就业作为头等大事,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以就业为导向, 将学生的发展方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岗位相关职责和内容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有效的融合。立足于实际生活, 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 并且根据行业专业对教学工作的指导, 搭建出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体系。同时,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 企业对于财会类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相关从业人员不仅仅应当具备相关的只适合技能, 还应当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掌握,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这样才能适应工作岗位。另外, 对于人才的培养还应当注重其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 以实践能力为基础, 帮助学生在岗位中仍然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 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2 高职财会专业教学的“证书”分析

在当今社会, 专业资格证书已经逐渐成了评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于会计行业而言, 虽然我国已经取消了从业人员资格证, 但是同时也将门槛提高到初级职称, 这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招聘的必要条件。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而言, 其主要专业证书包括会计类职称证书、财会技能类证书、金融管理相关的证书等等。高职院校已经逐渐将课程进行改革, 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专业证书。另外, 这些证书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生的能力, 应当充分结合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工作岗位的实际内容、工作特征等等, 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3.3 岗证融合的课程教学分析

所谓岗证融合, 主要是指在开展财会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高职院校和相关教师有意识地将岗位以及证书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进行有效的渗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高职院校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搭建出系统健全的标准课程模式, 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并且根据社会企业以及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 结合国家对部分岗位的从业标准, 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可靠的衡量。并且将这些内容作为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课程开展的重要模块。将职业证书的取得与教材大纲与教学目标有效衔接, 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 课程与职业证书的结合。

4 推动高职财会类专业岗证融合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措施

4.1 明确岗证融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一方面, 高职财会类专业在岗证融合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目标制定出相关的细则。教师能够根据教学方针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岗证融合课程就是为了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教师应当深入企业实际工作, 分析不同岗位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以及相关能力和技能的标准, 从而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景。另一方面, 在教学开始之前,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搭建出完整的系统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导向, 对教材进行编写和完善, 同时对教学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以及实施的途径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其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体系的完善和高效。

4.2 对岗证融合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受传统财会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导致课堂教学活动难以体现出岗位融合的实践要求。此时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不断优化和融合课程体系, 逐渐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课时和内容。对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应当充分结合岗证融合的相关要求和标准。以学生为本, 大力发展学生的工作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就业方向,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另外, 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当逐渐实现模块化教学, 强化岗证融合的教学地位, 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

4.3 逐渐实现岗证融合的专业化辅导

岗证融合课程教学的开展, 其主要就是围绕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而创设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程体系。相关教师通过对资格考试的分析和研究, 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辅导, 从而使学生对考核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明确。逐渐将岗位职责和资格证书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步骤, 从而使学生降低对职业考试的陌生感。另外, 将考试的要求与课程的开展进行有效的衔接, 通过对课程设置的专题化, 实现对学生的辅导, 让学生在课程中了解资格考试的相关要求。同时, 资格证书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应当有意识地创设出相关的实践教学情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其中, 从而不断提升考试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有效提升岗证融合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推动高职财会类专业的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系统发展, 高职院校和相关教师应当明确岗证融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对岗证融合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逐渐实现岗证融合的专业化辅导。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 例如教学目标单一, 教学机制不完善, 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相关院校对岗证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后阐述了“岗证融合”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随后对高职财会专业岗证融合的教学进行了深刻分析, 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推动高职财会类专业岗证融合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财会,岗证融合,改革

参考文献

[1] 乔蓓.关于高职财会专业“岗证融合”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7 (6) .

[2] 何俐.高职财会专业“岗证融合”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 (1) .

[3] 张楠.基于工作任务的课证岗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以《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J].经营管理者, 2017 (23) .

[4] 石露.基于"岗课证赛融合"的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7 (19) .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的不断改革,会计核算实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对接。本文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范围进行界定,对比分析传统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方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区别,提出作业成本法是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必然选择。因此,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是可行性的,可使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加合理,能够提高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和办学效益。

【关键词】高职理工类 学生培养成本 核算问题 对策

高职院校现行财务核算体系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实行“大收入,大支出”的管理模式和“核定收支,定额拨款,量入为出,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预算原则,高职院校只核算日常的经费支出而不核算学生培养成本。2013年1月1日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2014年1月1日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开始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提供了制度引导,因此,研究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范围和核算方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关于学生培养成本的研究比较早,早期多采用“教育成本(Education Cost)”这个术语。约翰·维泽(John Vaizy,1958)将教育经费等同教育成本进行研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e,1963)提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划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科恩(Elchanan Cohn,1979)将教育成本细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莱文(Henry M. Levin,1983)认为除了公共教育成本以外,教育的实际成本还包括私人成本。

国内多数学者侧重对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周期进行研究,赵聚辉,窦敏(2016)、牟江(2016)等认为应以公历年度作为成本核算的会计年度,而邱延敏(2018)坚持应以学年制作为成本核算周期。也有学者对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方法进行探讨,谷书平,谷福云(2016)运用ABC成本法构建高校全成本核算体系。丁立红,张冬霞(2016)提出作业成本管理有助于提高应用技术型院校的成本管理能力。任伟等(2017)从专业、学院、学校三个层面探讨公立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也有学者对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构成进行研究,如潘念萍(2017)提出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由人员经费成本、公用经费成本、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成本、资本性成本和其他成本组成。此外,部分学者对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概念进行界定,李偲萌,薛翔(2016)认为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是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支付的各项费用总额,不应包含机会成本。

由以上梳理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较为粗略,少有文献对特定类别学生培养成本进行深度研究;其次,学生培养成本的构成项目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是否应该将固定资产折旧、科研费用以及離退休人员费用等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因此,本文选择以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范围进行界定,充分论证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意识不强

我国高职院校现行财务核算体系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受“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预算编制原则影响,很大程度上注重的是收支平衡和经费的支出,很少考虑支出成本的合理性和经费的使用效益;同时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着内部控制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完备、资金利用率不高、日常费用开支不规范等缺陷,导致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成本控制缺乏主动性,所以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的制约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是一种相对应的会计基础,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会计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主要的会计核算基础,收入要素和支出要素不用进行配比,也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的收入与支出的明确对应关系,这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出现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同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不能反映高职院校收益。因此,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实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对接,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三)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范围存在争议

《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包含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国内学术界对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科研经费、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费等是否应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存在很大的争议。此外,向大学生提供的财政资助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生食堂和住宿方面的补贴等是否应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

(四)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较为粗略,一般采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即用学生培养成本支出总额与学生人数相比得出生均成本,或者根据此算法进行改进,按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对成本类别加以区分,选用一定的标准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计算得出生均成本。这两种传统成本法的优点是数据来源简单,计算方便快捷,但最终结果由于成本归集不全面、不准确,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成本核算的可靠性较低。

三、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范围

通常来说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是用事业性经费支出减去资本性支出,再加上本期计提折旧和摊销来计算。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可以具体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如表1所示。

(一)确定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的构成项目

由于不同培养层次和不同学科类别之间学生培养成本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应由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折旧和摊销四部分构成。其中工资福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社会保障缴费、绩效工资及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培训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休费、奖助学金、住房公积金等。此外,与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无关的支出不得计入学生培养成本,例如:学生伙食补助、购房补贴、因公出国(境)费用等。可将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分为如图1所示的构成。

(二)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收益性支出是指受益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经常性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是仅仅为了取得本期收益。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中收益性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受益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即发生该项支出不仅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而且也是为了取得以后各期收益。通常将收益性支出计入费用账户,将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账户。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中资本性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其中,其他资本性支出包括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等。

(三)明确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界限

直接费用是指学生培养过程中,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工资福利支出、社会保障费、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它直接计入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的成本,主要包括支付给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办公费、水费、电费等。间接费用通过分配计入学生培养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不能直接计入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的费用,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管理部门为管理学校而发生的工资、水费、电费、固定资产折旧等。例如:高职院校理工类毕业生论文答辩费归属于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承担的公共课教师课酬归属于间接费用,不能直接计入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

(四)正确计提折旧和摊销

按照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为了正确反映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及实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对接,高职院校固定资产应按照一定的方法,成立由国有资产管理处、财务处、审计监察处等专业人员组成的资产清查小组,由分管國有资产管理处的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人员积极配合,全面进行资产清查。应正确区分固定资产类别及折旧年限,正确计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中的折旧和摊销,来降低本期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提高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四、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比较及改进对策

(一)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

传统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方法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估算法和实算法,估算法是根据往年学生培养成本与支出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估算现行需要支出的学生培养成本。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数据容易获取,计算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估算结果与实际学生培养成本不完全吻合。实算法是按照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把一切与学生培养成本无关的支出扣除掉,对高职院校固定资产按照不同类别分别给予折旧从而得出学生培养成本的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实算法的实施与当前高职院校预算管理的会计制度不相符。另一类是会计处理法,包括会计调整法和会计核算法。会计调整法是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生培养成本与收支情况相关的会计资料,将教育经费支出数据转换成学生培养成本数据的方法,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时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操作起来简单便捷,但是核算的原始数据可能会包含不属于学生培养成本的项目,使得统计出的学生培养成本数据不够精准。会计核算法是按照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利用会计系统来设置和登记账簿,记录教育资源耗费从而得出学生培养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工作量大,核算成本高,实用性不强。

(二)作业成本法是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必然选择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又称ABC成本法,是以“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指导思想,运用成本动因理论,确定以作业为中心,通过作业对资源的耗用量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中心,然后按照产品或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确定作业动因,计算动因分配率,最终将成本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中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被学术界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会计创新成果之一。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首先确定作业及作业中心;其次,归集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分析资源动因;第三,确定作业动因,计算动因分配率;第四,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至成本对象。总体来说,核心步骤在于选择作业和确定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作业是成本核算的中心和基本对象,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归集到作业中而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中,而产品或服务成本是实际耗用资源的终结。如图2所示。

2.作业成本法相比于传统成本法的优势。首先,作业成本法能够克服传统成本法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弊端。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在直接费用的分配上计算方法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和依据。作业成本法在间接费用的确认上,依据学生培养消耗的各种作业量和单位作业量进行成本核算,更好地解决了传统成本法间接费用分配不准确不合理的问题,使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更为科学,为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和适时调整学费标准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作业成本法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在计算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时,能够分析出每项费用发生的原因,即学生培养成本动因,这相较于传统成本法来说更加科学,不仅在于能够更加准确、合理地反映学生培养的真实成本,提供更加精确的学生培养成本信息,还可以全面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最后,作业成本法能够管控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的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中间接费用的分配依据是成本动因,通过对资源动因、作业动因等成本动因的分析,确定成本对象与作业、作业与资源间的分配比例,计算和控制每项作业的成本形成动因,从而抓住主要作业进行重点管控,这种根据成本动因进行分配的方法是对传统成本法中分配方法单一问题的有效解决,相对传统成本法更多地考虑到理工类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成本的实际消耗资源情况,从而进一步细化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程序,更真实准确的反映了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的实际情况。

(三)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的可行性

1.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执行为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提供了保障。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要把握好投入与产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投入最少的学生培养成本,培养出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自2014年1月1日起,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新制度最大的突破和亮点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高职院校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收入和支出会计科目进行重新调整和细化,这些变化充分考虑了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现实需要,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为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2.间接费用所占成本比重较高为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提供了前提。由于高职院校的生产过程不是流程式的纵向结构,它是一种职能式的平行结构,各个院系、专业在职能上相互联系,因此,在高职院校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是可行的。从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特点来看,培养学生发生的成本费用多与教学、管理和后勤等活动相关,直接费用少,间接费用所占比例较高,成本动因复杂,因此,运用作业成本法能对间接费用进行合理归集、分摊和计算,使間接费用的分配更科学,能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3.高职院校培养对象的专业化为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提供了基础。高职院校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学校在实训方面的支出较多。不同类别学生的教学活动不同,不同类型专业的学生活动侧重点不同,因此不同类别、专业学生的成本费用相差很大,例如:理工类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消耗支出要比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工业机器人等专业支出大。高职院校只有将不同类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本分别核算,才能得出更为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换句话说,高职院校培养对象的专业化为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提供了基础。

4.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技术和高素质管理人才为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提供了条件。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较好、会计电算化程度较高,对学生管理均采用信息化技术,例如:图书借阅、教师测评、新生报到等均运用信息化系统,为作业成本法在高职院校理工类学生培养成本核算中提供技术条件。此外,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较高,这就客观要求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掌握多方面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具备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人员,为高职院校实施成本核算提供了人才条件。

参考文献

[1]谷书平,谷福云.ABC成本法在高校全成本核算体系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16,(26):86-87.

[2]任伟,杨莉,李雨阳.再谈公立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J].财会月刊,2017,(31):56-61.

[3]潘念萍.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分析与控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62-65.

[4]邱延敏.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浅析[J].财会学习,2018,(1):132.

[5]施英.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5,(11):127-128.

[6]翟志华.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实践困境破解[J].财会月刊,2014,(3):68-70.

[7]张钦宇.试析统一成本核算制度的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5,(12):145-146.

[8]韩宇骞.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6):42-43.

[9]郑丽.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4):90-92.

[10]杜荣江,马祥兰.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探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74-77.

[11]丁立红,张冬霞.基于作业成本管理视角的应用技术型院校成本控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11):11-15.

[12]秦路,彭泽平.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实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113-117.

[13]曹宏进.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下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J].财务与会计,2016,(1):55-57.

作者简介:谢娟(1987-),女,湖南湘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成本管理。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第3篇

考研英语复试自我介绍(测绘跨考会计,本人原创,大神勿喷,附加中文译文) good afternoon,my dear teachers: i feel honored to be here today.first of all,let me make a brief self-introduction.my name is xxxx. i am an undergraduate of xxxx university.my specialty is geomatics engineerig. then i want to explain why i decide to change my specialty to accounting.when i was a kid,i loved maths and recorded every spending of my pocket money.i gradually develop my interest in accounting.afte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i filled the word accounting in my professional column without any hesitation.but unfortunately,due to not have enough scores,i was finally be admitted to the specialty of geomatics engineering. this result not lock my love to accounting.i continued to pursuit my dream in the next four years.in the first year,i began to learn my second specialty——financial management.in the second year,i passed the exam and got the certificate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in the last two years,i paid my full attention to perpare for the national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postgraduate.everything i have done is for a dream.an opportunity to stand here. four years learning of geomatics engineering makes me form a habit of doing everyting carefully and rigorously.i think the character of carefulness and rigorousness are also essential to an accountant.accountant is a holy profession.i hope that i c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by futher study. as is known to all,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in my spare time.i like jogging and music.i also like reading some history books especially about the second world war. if i am lucky enough to be admitted to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i will concentrate on study and research in the future.on the one hand,i will work hard at basic courses to construct a solid theory base.on the other hand,i would like to do more practical work with the help of the tutors and classmates thats all,thank you for you listening! 译文:

下午好,亲爱的老师们: 我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xxxx。我是xxx大学的一名本科生。我的专业是测绘工程。

然后我想解释为什么我决定改变我的专业到会计上来。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喜欢数学和记录每一笔我的零用钱支出。我逐渐培养起对会计的兴趣。高考后,我毫不犹豫地将“会计”这个词填在了我的志愿单上。但不幸的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分数,我最终被录取的专业是测绘工程。

这个结果并没有锁住我对会计的喜爱。我在接下来的四年里继续追逐我的梦想。在第一年,我开始学习我的第二专业——财务管理。第二年,我通过了考试并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在最后的两年里,我全心全意备考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梦想。一个能站在这里的机会。 测绘工程的四年学习让我形成一种做事认真和严谨的习惯。我想这也是一个会计必备的素养。会计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我希望我能通过进一步学习对它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众所周知,只工作,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在我的业余时间。我喜欢慢跑和音乐。我也喜欢读一些历史书籍,尤其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如果我有幸被录取中国矿业大学录取,我将集中精力在未来学习和研究。一方面,我将努力学习基础课程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我想在导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做更多的实际工作。

这是所有,谢谢你们的聆听!篇三: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复试面试中英文自我介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复试

(个人陈述自我介绍中文+英文) 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复试面试当中,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导师最爱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让学生做一个中文或英文自我介绍。面试中的自我介绍,可以让导师观察你对自己的描述与概括能力,你对自己的综合评价、你的精神风貌以及你对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了解情况等。希望这篇原创范文能助同学们上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一臂之力!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复试自我介绍英文版==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复试自我介绍中文版== ==自我介绍中文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复试==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叫某某某,今年××岁,是来自××省××市××学校的一名学生。我出生在一个朴素(农民/工人/干部/职工)的家庭,勤劳、诚实、质朴父母的谆谆教诲,让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精神。在××学校的熏陶,让我形成了稳重踏实的作风、严谨求学的态度;同时学习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与不幸,磨练了我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学校的学习时光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其中:××××××(列举有代表性的获奖证书)。在学校各项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求学精神,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学习上,我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无论是期末理论考试,还是动手实践操作,我的成绩都能在班级名列前茅。(这里列举有代表性的学科考试名次和成绩)在平时,我自学一些关于×××专业相关知识(表现大学某专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班级工作上,我曾担任过班级班长、学生会×××、××协会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第4篇

一般而言,把美术专业和对美术有一定要求的艺术专业统称为美术类专业。美术类专业主要有:绘画、美术学、美术教育、动画、雕塑、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工程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

目前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确立纯艺术各专业为造型类,实用美术各专业为设计类。造型类包括雕塑、油画、壁画等。艺术设计各专业为设计类,包括装潢、染服、陶瓷、工业展示等。以下主要介绍四类美术专业:

专业一:雕塑

雕塑专业培养具备基础素描以及泥塑、木、石、陶、金属等专门材料进行具象及抽象造型能力,能在户外城市公共环境雕塑及室内架上雕塑等专业领域从事专业创作设计、放大制作,并能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古今中外的立体造型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平面以及立体造型的基本训练,掌握泥塑及硬质材料手段面对自然对象进行立体写生,以及立体造型创作设计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泥塑人物写生与创作、硬质材料基础与创作实践、中外美术史等。

专业二:绘画

绘画专业培养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绘画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具有绘画创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专业技法、创作和中外美术史等。

专业三:美术学

美术学专业主要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有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美术与摄影基础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绘画写生、摄影与暗房操作、古代美术遗迹考察及博物馆专业实习等。

专业四: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学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

主要课程包括艺术设计概论、艺术设计美学、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艺术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考古学、艺术设计基础等。

【报考提醒】大多数美术院校(系)的专业考试有素描、写生、色彩、速写、创作设计和面试等。不同的专业招生考试有不同的考试科目和不同的要求:报考油画、壁画、雕塑等专业的考生,必须用素描或色彩方式完成创作试题;报考中国画等专业的考生多用白描完成创作试题;报考装潢艺术设计等专业考生用工艺设计手法完成创作试题;报考美术学专业的考生一般考美术史知识、写作,还要进行面试等;报考中国画、书法的考生一般考书法、篆刻、古汉语、国画基础等。

艺术设计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图案、构成、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企事业、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与建筑艺术的总体现划设计、室内外设计、园林设计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能执行我国社会主义有关文艺方针、政策及法规;具有宽厚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环境与建筑艺术有关空间、设施和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熟悉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成就、发展趋向。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较强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在掌握外语工具方面,应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中外美术史、美学概论、艺术概论、素描、色彩、透视、中外环境与建筑艺术史、建筑原理、建筑艺术概论、环境艺术概论、环境材料工业学、工程概算、测绘与制图、环境与建筑艺术规划及设计、园林设计、空间构成论、人体工学等。

实践环节: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毕业生适宜在民用建筑设计部门、建筑科学研究部门、家具研究或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家具工厂、工艺美术设计公司、展览设计公司、室内设计、装饰、装修公司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民用船舶、飞机装饰研究、设计部门、环境、园林研究、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各级美术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绘画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 、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绘画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具有绘画创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绘画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绘画创作的专业技术;

3.具有专业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4.了解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美术发展的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专业技法、创作、中外美术史

艺术设计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

广告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广告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和实施能力等基本训练,掌握广告实施与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戏剧、戏曲、影视和其他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含灯光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布景绘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戏剧、戏曲、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史、电影史、舞台美术史、中外美术史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美术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场景设计、服装道具设计、化妆造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

雕塑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于造型艺术立体造型范围内具备基础素描以及泥塑、木、石、陶、金属等专门材料进行具象及抽象造型的能力,能在户外城市公共环境雕塑及室内架上雕塑等专业领域从事专业创作设计、放大制作,并能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古今中外的立体造型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平面以及立体造型的基本训练,掌握以泥塑及硬质材料手段面对自然对象进行立体写生,以及立体造型创作设计的基本能力。

动画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影、电视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受到影视动画设计、影视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画设计、动画编导、动画创作及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美术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与文艺学原理作为指导思想,学生主要学习美术史论、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史哲知识,培养学生史与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

油画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能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油画创作、教学、研究和其它美术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能执行我国社会主义的文艺方针、政策;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能较熟练地掌握油画的基本技能;了解西洋绘画史和现代世界美术发展状况,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造型能力;具有独立完成创作、教学的能力,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在掌握外语工具方面,应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

工艺美术学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能在文化、教育、宣传、理论研究等单位从事管理等实际工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具有系统的中外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知识,有与本专业有关的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的现状有概括的了解;能阅读一般古典文献,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在掌握外语工具方面,应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中外美术通史、中外工艺美术通史,工艺美术概论、绘画基础、美学、专业写作、古汉语、中国文学史、考古学、博物馆学、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文化史、民俗学、民族学、管理学等。

美术染织艺术设计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能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博物馆、出版社及有关单位从事美术史论、美术考古的教学、研究、评论、编辑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职财会专业范文第5篇

目前,我国的财会人才尤其是低层次财会人才已经是“人满为患”。根据有关报道,在南京的求职者中,财会、出纳等职位的供求比例竟然达到了46:1;在成都人才市场的人才库中,会计专业是存量最大的一个专业,以至于每5名求职者中至少有一名是学会计的,并且大多数不是近几年毕业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会计人员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用人单位需要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财会人才,而会计行业中初级会计人员居多;二是各类院校盲目增设会计专业,造成供应过量,近十年来,从普通高校到中专、技校等很多综合类、理工类的院校不顾师资力量,纷纷增设会计专业。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一个学校的会计专业要想在激烈的招生、就业之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的途径是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使他们能顺利对口就业,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的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学校要紧紧抓住会计专业的特点,围绕综合素质教学中心,不断优化实施性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构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就此问题从以下五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专业设置要规范,划分不必太细

以本科为例进行说明。除设置比较规范的会计学、理财学、审计学等三个专业外,部分高校还设置了一些很不规范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如国际会计、涉外会计、会计电算化、交通会计、金融会计等。过细的专业设置不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就业范围。建议学生入学时可不分专业,到大三或大四后再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划分专业方向。

(二)结合实际设置课程

财会专业学生不仅应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会计管理知识及技能的相关课程,还应掌握与会计学科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等课程,以拓宽理论知识面。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零距离”上岗,学校应深入企业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状况,知道企业真正需要哪些知识模块,直接建立与会计岗位对接的有效课程;并与企业的有关专家一起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和研讨,而不应采用闭门造车的形式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生动形象

虽然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模拟试验、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作到互动教学,但目前高校学生增多,教师面对百十来个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难以开展。高校特有的学习环境,也使习惯于在压力下被动学习的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普遍存在考试前一周突击复习,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而考试结束以后,没过几天就忘了一大半。学生对这种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没有兴趣,更不善于去积极思考。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解题过程来应付考试,经常是学了后面忘前面,没有真正弄清知识点的含义,能够做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全书内容的很少。目前,多数学校鼓励并推广教师采用多媒体形式的现代化授课方式。但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只是局限在Powerpoint幻灯片的制作上,有些只是把它当作教案和板书来使用,事实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如能制作教学光盘,把教学软件引入课堂,把经济活动用动画或情节展现出来,将增强内容的生动性和可理解性。例如,从交易的开始到结束、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到过账、结账一系列的过程通过影片演示出来,在教学软件中再加入有关审计的内容,介绍会计造假案件等内容,使会计教学具有立体感,将使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提高了课堂的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教学目的。

(四)选用教材要新

学校应使用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等编写的教材,而不应使用过时的教材,为学生掌握新的会计知识、考取会计证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尽可能多地取得证书

实践证明,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获取从业资格证书有着直接关系。会计专业的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珠算证书、普通话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以外,还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还应再拿到《助理会计师》证书;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应再拿到《会计师》证书;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拿到《会计师》证书,甚至要拿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这给会计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增加了一块敲门砖,同时,也是财会专业毕业生高素质的体现。同学们如何取得这样的证书,报名就是一关,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公示,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考试,但目前的报名条件还是有限制,如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参加会计师考试,希望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宽松处理,使这些学生实现他们的夙愿。

二、实践能力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理论知识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实现其应用价值。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体标准是,毕业即可上岗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全过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狠抓实际操作,打造过硬的专业技能,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到编制会计报表,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计算机操作,学生都能系统地完成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目前,许多学校在模拟实训方面还有待加强。模拟实训内容单一,不能满足现代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需要。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是指导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作为高素质财会专业毕业生应全面掌握,这主要通过《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来掌握。但是,在我国高校的校内模拟实训中大多只进行《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即企业日常经济活动部分的实训,很少能涉及《高级财务会计》内容。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更是少得可怜,能进行日常经济业务模拟已是不错,有的只进行分项会计模拟实训,不进行综合的真账实训。实训内容的单一和过于强调基础,致使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先天不足。

为此,建议学校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建立高素质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实践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应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笔者所说的“双师型”教师,不仅仅是“双职称”、“双证书”或“会计师+讲师”的教师,而应是在此基础上既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至少一年以上),又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目前,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学校相当多取得“双证书”的教师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不足一年,更何况没有“双证书”的老师?为此,学校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首先,对那些学历较高,理论知识扎实,从学校到学校但缺乏实践经验或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差的已取得“双证书”的教师、青年骨干教师鼓励他们走出校院,走出书斋,走进企业,使他们在企业的各业务部门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为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可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具备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中高级财会人才对学校教师有计划的进行实践培训,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

(二)调整教学计划,加大会计实践课课时

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建立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主干课的实践教学为主线,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和税务课程的实践教学为辅助协调进行的基本框架,制定检验实践效果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三)加大会计实践经费投入

在校内,加强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仿真性强,能够全方位模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会计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学生在完成手工操作的基础上,还要把相应的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会计和计算机的结合,这就要求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会计教学紧跟经济形势和会计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校外,学校应积极寻求合作企业,本着“互惠互利、校企双赢”的原则,建立大批稳定可靠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有较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缩短了校内实习和正式上岗的差距,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良好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由于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会计核算涉及到诸多关系人的利益,加上经济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价值观来做出判断。但由于我国以前并未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看待,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会计诚信严重缺失,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都将会造成重大破坏,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相关教育的活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教育旨在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尽职尽责。法制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知法守法,培养他们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把遵纪守法纳入整个教学环节和工作过程之中,使之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从入学教育着手,始终围绕“不做假账”的原则,开设《思想品德》、《会计法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就业教育》等科目,不断进行专业精神教育,使同学们明白,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遵纪守法;灌输财会领域先进人物的事迹和闪光的思想,激励和启迪学生,让学生牢记“不做假账”的会计精神,具有“诚信意识”,真正理解“诚信”不仅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会计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诚信应当成为会计行业最起码、最基本的执业理念。学校应把道德教育深入每一个将要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学内心,使其能深刻体会到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树立热爱会计、献身会计职业的理想。

四、创新能力培养的挑战性

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1号公告》中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已成为一个会计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会计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国的会计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大量信息以及前人的经验,知道上岗后应该怎样做。这样的教育目标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新形势下会计的变革。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教育应当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能独挡一面,有所创新。会计教育的基本目标应当是:培养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成为会计教学的基本手段,衍生的信息技术工具将丰富和完善会计教学方法。就教学手段来讲,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就教学方法来讲,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以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做到会计教师由教学中的说教者、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中的示范者、会计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航员,以启发学生积极、科学地去思维、去探索,使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使学生获得能够受益终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一个财会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就应称其为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遭“寒冬”的现象在他们身上将不会出现。良好的就业事实为母校会计专业的招生作了最好的宣传,同时,也为学校会计专业的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

上一篇:音乐学科下一篇: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