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专业技术水平总结范文

2023-07-29

林业专业技术水平总结范文第1篇

1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少健全的林业技术推广制度

新阶段, 我国基层林业推广获得较大发展, 但因长时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国家推行政策及指令依然是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 这种做法导致林业推广项目难以与市场经济连接, 加之部分行政指令并未结合当地林业实际情况, 导致林业技术推广成效不理想。此外, 国家在出台推广政策或指令时, 缺少完善的制度, 使得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 基层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而阻碍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施。

1.2 基层劳动者思想落后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远离家乡到城市打工, 各地农村留守者多数为老人和儿童, 他们在劳动能力、知识水平上均无法与青壮年相比, 进而加大林业技术推广难度。同时,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广大农村地区的多数农民无法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去接受新的事物。加之, 农民知识水平较低, 在推广林业技术中接受能力较差, 从而制约林业技术在基层全方面推广成效。

1.3 资金支持不足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 资金短缺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基层林业技术开发和研究工作均需投入大量的资金, 但从中国发展国情可知, 国家在林业技术推广中无法投入更多资金, 这种情况会限制林业技术的开发。同时, 由于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 基层林业技术设备落后, 缺少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 导致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工作条件艰苦, 降低推广和研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进而影响林业技术推广。

1.4 推广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已有林业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较弱、对知识掌握量较少, 且多数林区主要人口结构均是老年人和儿童, 他们对新鲜事物、先进技术接受能力较差, 直接影响林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更离不开大量的科研工作, 但我国已有的科研成果转换、运用率较低, 无法满足新时期林业发展需求, 不利于林业技术的推广。

2 加快林业技术推广进程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基层林业技术也迎来快速发展期, 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林业技术已获得较大发展, 但在推广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林业的发展, 必须想方设法快速解决。

2.1 建立完善的林业推广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也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 必须逐步完善林业推广制度。制定完善的林业制度, 改革政府单一行政指令推广方法, 将推广工作与市场接轨, 并依托“科技兴林”战略, 不断拓宽林业技术推广渠道[1];同时, 政府合可领头成立林业技术推广项目基金会, 对部分从事林业工作的企业或个人给予适当优惠, 以此保障基础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获取充足、稳定的资金。

2.2 加大对基层群众的培训工作

农民是基层林业发展的主力军, 他们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林业建设质量。因此, 想要推广基层林业技术, 应由农民入手,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技术和素质水平。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可定期开设培训班, 向农民普及与林业技术相关的知识, 不断转变农民的思想, 促使他们快速掌握新技术, 推动林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发展。

2.3 加大经费投入

为确保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实施, 要从多个渠道、多形式林业技术推广投入体制。一方面, 加大林业科研经费的投入, 建立专项资金研发林业技术, 确保在科学技术领域能获得更多成果。另一方面, 增加在林业技术推广中的经费投入, 促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变为经济效益。此外, 也要增加在林业实用技术各方面的投入, 合理运用已成熟的科技成果, 对在科研、技术推广及实践中表现良好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相应奖励[2]。同时, 各级政府要重视推广人员培训工作,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以此保障林业推广工作顺利展开。必须注意, 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林业技术推广资金监督和管理工作, 严厉惩处私自挪用、截留资金等行为, 确保林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2.4 加强科研和推广队伍培训

现阶段, 我国各地林业科技推广队伍人员较少, 且掌握的知识已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 急需充实、优化林业技术推广团队。因此, 必须加强对已有林业工作者的培训, 让他们熟练掌握、及时更新各项林业推广技术, 进一步提升林业推广团队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更好地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同时, 想方设法吸引优秀林业学校毕业生深入基层, 从而确保技术人员处于知识化、年轻化的状态。达到充分运用科研成本, 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 培养科研人员也是其开展科研工作的动力。相关单位要不断吸引有能力、技能水平高的年轻人加入科研队伍中, 保障科研队伍的活力及专业性, 确保我国林业技术推广工作长期、有序进行。

3 结语

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不单是林业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林业科研成果与生产力相互结合的纽带之一。因此, 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让林业推广功能相关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具有充足的资金, 进而解决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以期为中国林业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摘要: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其推广效果直接影响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基于此, 以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视角, 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以期为我国基层林业的发展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 孙瑞华, 冯东红.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农业与技术, 2013, 19 (10) :91.

林业专业技术水平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林业技术专业 工学结合

[文献编码]dol 10 3969/j issn 0450-49889(C)2011-01-026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的同时,着力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多年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和实施林业技术专业教学体系,完善“校场一体、工学交融”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构建

构建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造林工程监理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林政管理员和天然林保护技术员。为准确把握林业技术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林业行业开展了社会调研,分析归纳出林业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两种素质和两种能力,即政治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社会工作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然后,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工学结合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三方面构建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

(一)目标体系

通过对林业技术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职业素质和“两种证书”为支撑的教学目标体系。其内涵是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的,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群)工作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取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和从事林业生产岗位(群)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内容体系

专职教师与行业专家和兼职老师一道,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分析,按照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从林业生产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着手,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具有高职特色的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内容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理论内容体系,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基本技能训练、职业岗位技能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3个部分,包含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林木种苗生产技能训练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等17个大项,每个大项又分若干项共50余项;对应课程和教学环节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森林调查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等近20门课程的训练,以及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森林病虫害防治员等4个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和开展对外技术服务、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见图1)。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则是服务于上述实践教学环节的近20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保障体系

1 制订工学结合教学方案。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2001年举办高职林业技术专业起,就重视实践教学,至2004级实践教学学时数一直保持在50%左右。2005年,学院对教学方案进行了大的修订,实施了“2+1”教学模式改革,即第一、第二学年完成课程理论教学、课程实训(含课堂实训和课程实习)和职业技能鉴定,第三学年强化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有机会则在第二和第三学年结合课程实训或专业综合实训开展对外技术服务(见图2)。新的教学方案课堂实训合计约500学时、课程实习12周、专业综合实习10周、毕业顶岗实习28周,总实践教学时间达2000学时,占总教学学时的65%,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提供了时间保证。

2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建设好与之相对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保证。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贯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林业技术专业有得天独厚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广西示范性实训基地,由生态环境实验室、生物技术应用实验室、森林经理实验室等3大综合实验室,以及教学实验林场、柳州赛特植物组培研究中心、教学苗圃和特种动物养殖场等校内实训基地组成。(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加强与社会生产的密切联系,使人才培养实现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对接,学院分别与广西国有黄冕林场等12个区直林场,以及广西金桂林业有限公司等5个外资林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了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接纳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

3 建设高水平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教学教师队伍是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关键。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内培”和“外聘”的途径,保证了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1)重视“双师”素质专职教师的培养。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双师”素质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以老带新”、到教学实验林场和校外基地参加生产实践、参与科研和技术服务活动、承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任务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目前,林业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30人,通过各种途径已培养了“双师”素质教师27人,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总数的90%。(2)聘请校外指导教师。为加强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期间的指导工作,同时实现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视从校外企业、公司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这些校外指导教师注重将本专业、本行业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补充到实训当中,使实训内容更符合当前生产实际,保证了实习内容的时效性。

4 建立工学结合教学评价标准。与行业专家和兼职教师一道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建立了林业技术专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在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面,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既考理论知识又考操作技能,既重视结果评价又重视过程评价,从学习和实训工作表现、作业与实训报告成绩及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成绩等方面综合评价总评成绩。

为使技能考核更具客观性、科学性

和可操作性,保证技能考核的顺利实施和实际效果,各相关课程均建立了相应的技能考核题库和量化考核标准。如“划分立地类型”的考核,要求学生在开展土壤和植被调查的基础上独立编制立地类型表,并从土壤剖面调查等4大项13小项量化评分(见表1)。

二、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最终要落在教学改革上,只有深化教学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林业技术专业探索实施了“校场一体、融入行业、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见表2)。

第一,深入探索课程实训有效方式。课程实训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最基础、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学环节。林业技术专业各门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探索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根据实训内容的特点分别采取模拟实训、个体承包和班组承包等方式开展课程实训,有机会则结合课程实训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培养了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及林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如“造林施工管护”采用班组承包方式开展实训,具体做法是在教学实习林场建立学生专业劳动基地,每年从基地中划给林业技术专业每个班一块林地,组织学生挖坑+种植一抚育,全过程责任落实到学生班,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林场付给相应的劳务报酬。实训指导教师由任课教师和林场技术人员组成,责任是设计造林施工管护方案、加强造林施工管护过程的指导和检查,并按考核标准验收造林成果和评定学生成绩。

第二,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目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主要是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员,其内容涵盖了森林培育和林业有害生物控制两大模块,是对森林培育和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模块教学的巩固和深化。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既培养了学生过硬的职业岗位能力,又使学生获取了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扎实抓好专业综合实训。为强化课程之间的链接,将“课程技能”上升为“专业技能”,使学生顶岗实习阶段能直接上岗,在第三学年学生离校顶岗实习前安排10周的专业综合实训。综合实训项目的选择,一是考虑林业生产实际需求“旺盛”的项目;二是考虑综合性强的项目;三是考虑“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四是考虑不与技术服务项目重复。为确保专业综合实训的效果,要注意三点:一是选派技能过硬的教师分工负责不同项目的指导工作;二是分管实训的系领导要认真审核专业综合实训方案,并加强实训项目和带队教师间的统筹协调;三是加强实训的考核工作,对质量高标准要求。

第四,精心组织技术服务。开展技术服务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又一重要形式。近年来,广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验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生态公益林效益评估等生产任务很多,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专业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结合相应课程的课程实训或专业综合实训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据统计,近3年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开展对外技术服务项目达40多项,合同金额达1500多万元。通过开展对外技术服务,既培养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应注意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每个小组选派1位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带领,并负责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工作考核;二是对参与对外技术服务的师生开展培训和试点,经考核合格后再全面铺开;三是在内业资料整理阶段层层审核把关。

第五,认真安排顶岗实习。为使人才培养实现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对接,专业综合实训结束后安排28周的顶岗实习,即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和其他林业企事业单位“跟班实习”,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培训,使学生在“准工作岗位”上带薪实践锻炼,熟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生产流程和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要求,掌握岗位操作技能,缩短教学与生产的差距。为真正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三个方面做好组织安排:一是千方百计安排学生到对口业务单位和部门实习;二是在实习单位聘请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三是派出巡回指导教师关心、指导学生,协调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高职林业技术专业通过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体系,不断探索完善“校场一体、工学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项目管理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学生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积累了有用的社会经验,增强了对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也得到提升。

责编:黎原

林业专业技术水平总结范文第3篇

本人一九××年参加工作一九八九年三月开始从事××技术专业工作先后任职××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到目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已二十余年。一九九八年三月至二oo一年一月就读于××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经济管理专业成人教育于二oo八年二月至七月在××大学××专业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获得申报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一九八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以来在老一辈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钻研业务技术努力学习××技术理论知识先后自学了××、××、××技术、××等各项专业书籍初步掌握了林业部分理论知识并理论与实际想结合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多年的实践不但丰富了理论知识还积累大量的实际经验成为一名××技术骨干力量得到××、××的认可。于二oo二年九月申报××助理工程师并获得通过。自任现职以来我个人的专业基础理论、业务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基础理论从不专业到专业化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从参与编制××××方案调查设计到独立完成××××方案调查设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把工作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经过理论分析、统计形成了专业技术资料并在省部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先后于二00八年二月和二00八年七月在南北桥杂志上发表《完善××××基础数据的采集及相关问题》在科技信息杂志上发表《浅谈掌握电脑在××调查中的应用》为××调查、保护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工作方法和基础。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并且先后多次获得市××局通报表扬和××市政府记功奖励。

终上所述虽然在过去林业工作中我取得了点滴成绩但那不是我人生的目的工作的成绩来源于各级领导关怀和同志们相互团结配合协作的结果。它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将来。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深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实现××的大效益××效益、××效益、××效益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再创××的新辉煌。

林业专业技术水平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应选拔综合素质较高、有潜质的学生进行基本素质、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并展开综合实践锻炼,以将其培训成一名合格的未来林业职业经理人。

【关键词】高职 林业职业经理人 培养 途径

一、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林业职业经理人

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对林业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林业职业经理人成为专业培养的重要目标。林业职业经理人在诸如财务、人事、经营、决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部门或员工之间团结的纽带。其具备管理者、执行者、决策者、参谋者和开拓者等多重身份角色。首先,林业职业经理人是一名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对于上层的决策,林业职业经理人应是一名强有力的执行者,不仅要身体力行,还应想方设法让属下员工积极执行上层的决策,为实现预期的目标共同奋斗。再次,在一定的职责或权限范围内,林业职业经理人也是决策者,他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一些问题或事件果断进行处理,而不能因事事请示、事事汇报而误时机。又次,林业职业经理人应充当参谋者的角色,善于捕捉各种相关信息,分析潜在商机,积极为上层决策者出谋划策,在谋划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最后,林业职业经理人应是开拓者,在面对困难局面时,能以独特的眼光、开创的思维,提出有效的解决之道,开辟全新的项目或管理模式,开拓工作新局面。

根据角色的要求,林业职业经理人应具备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第一,掌握林业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第二,熟悉林业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懂得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过程和要求,能合理有序地组织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第三,了解财务相关制度和法规,掌握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技能;第四,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技能;第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归纳能力;第六,有良好的职业心态,对股东负责,对市场负责,不做左右逢源的投机分子;第七,职业素养过硬,不犯自己专业领域错误,保持工作品质的稳定性;第八,拥有强烈的职业道德,甚至不惜牺牲职业生命。其中,最后三点是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培养的重点。

二、林业职业经理人的选拔与培养

常规方式培养学生成才时间较长,借用林业职业经理人这一概念,可以按照林业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要求,挑选综合素质较高、有潜质的部分学生加以特别的培养。由于林业职业经理人从业的特殊性及该职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林业职业经理人的选拔、培养方面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程序,开辟不同于一般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从而缩短学习成才的周期。

(一)严格筛选培养对象

短期内将学生培训成一名合格的未来林业职业经理人,前提是所选择的培养对象必须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所选择培养对象必须具备较强的进取心、开朗乐观的心态、思想作风正派、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较强等基本条件。在筛选培养对象时,应以自愿为原则,先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然后进行现场面试,确定培养对象名单。

(二)认真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林业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对象首先是林业技术专业的学生,因此,应参与林业技术专业的各项学习活动,掌握扎实的林业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应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林业技术专业有50多年的办学积淀,依托学院完善的“校中有产,产中有校,校产一体”的特色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林业行业企事业单位,以生产项目为载体,积极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加强基本素质与管理知识培训

基本素质与管理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使培养对象形成良好的基本素质,熟悉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基本素质培训的内容包括:吃苦耐劳的精神、乐观积极的心态、忠诚负责的操守、善于学习的习惯和追求卓越的理念。管理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行政管理知识、生产管理知识、营销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和信息管理知识。

三、林业职业经理人的综合实践锻炼

在常规专业学习及基本素质与管理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可通过三条途径强化培养对象的实践锻炼,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巩固专业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基本素质,熟悉企业管理。

(一)加强校内基地建设,强化学生课余实践

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课余时间开展相应的生产实践活动。可主要侧重让学生掌握生产技术、熟悉了解管理工序,即进行分块而有针对性的单项实践锻炼。在培训方法上主要有参观考察、公司模拟、职务代理、项目承包等方式。

1.参观考察主要组织参加林业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学生到林场、企业集团等大型先进企业单位参观考察。通过考察学习,让学生了解当前林业发展的形势,认识未来参加工作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树立学习的信心。

2.公司模拟主要根据各国有林场和生产企业的运行管理模式,设置一套仿真公司运营管理系统,让学生通过角色模拟学习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公司成立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模拟公司经营,主要考查学生公关礼仪、商业谈判、签订合同、财务管理、日常生产管理及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管理场景再现和事件的模拟处理过程,提高学生对企业管理过程的认识,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生产业务知识。

3.职务代理主要是在教学实验林场、生物技术中心等校内企业中,让学生代理部门经理或管理岗位半个月的工作。先让学生了解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经理、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在代理前向学生下达需要处理的各项工作,由学生事先制定预案并付诸实施,各部门经理和管理员对学生开展的工作进行跟踪指导,总结分析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

4.项目承包主要是根据校办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将一些生产项目发包给学生,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承包实施。在发包时,将学生分成多个承包小组,按程序实施竞标的方式,考查学生对项目的预算、方案制定及公关等方面的才能,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并让学生通过项目承包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开展的承包项目主要有每年造林任务、主伐调查设计、抚育间伐调查设计、幼林抚育管理、伐区生产管理、苗圃生产管理、苗木销售等。

(二)促进校企合作双赢,抓好岗位实训工作

利用企业和学院各自资源优势,针对企业设专业、设能力、设课程,探索职业化实践教育、教学新途径和新方法。高职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助学、连锁经营促学等模式,由企业提供教学设备、生产车间、培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使学生尽早进入企业真实环境,了解行业动态,并通过在实训基地的轮岗,接触业务工作,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业务内容,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和岗位能力,养成企业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大力推进校外顶岗、轮岗实习是进行林业职业经理人培养的一大特点。顶岗、轮岗实训是在教师的组织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从事一定的工作实践或生产操作对学生进行特定的技能或综合素质训练的过程,是学生以生产、技术、管理或领导者身份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的过程。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安排顶岗实训的时间。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及时向企业提供教学和实训计划。学校在制定培养实训计划时,以企业用工的季节性变动因素和用工的季节性变动规律为出发点,使学生校外实训的时间得到妥善安排,同时结合实训课程计划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要求确定实训内容,使实训的内容同企业业务流程紧密相连。

在整个顶岗、轮岗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完全按照企业模式进行管理,以企业管理干部的指导为主,学院教师协调沟通为辅,通过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管理水平,从而做到既能真正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能为企业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达到互利双赢的目标。

(三)承担生产任务,强化业务磨炼

各职业院校可依托专业技术优势,以项目为纽带,结合相应课程的课程实训或专业综合实训,产学结合,积极开展对外技术服务。这样既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又可以让他们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为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须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每个小组选派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带领,并负责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工作考核;二是对参与对外技术服务的师生开展培训和试点,经考核合格后再全面铺开;三是在资料整理阶段层层审核把关。在承担校外企业生产任务的过程中,很多项目需要的人数较少,难以组织大批学生参与,这些历练机会更多的可多给予职业经理人培养对象。

四、林业职业经理人的资格认证

目前,国内尚无林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考试,但是,林业职业经理人培养的目标是开展职业资格认证,使培养对象有合法的身份。

为达成此目标,各高职院校可在林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从多方面展开了有益的尝试。一是筹建林业行业注册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指导委员会、认证专家委员会,组建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管理中心。二是聘请林业行业著名专家与教学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编纂《林业行业注册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标准(试行)》等一系列重要技术性文件。三是与国家林业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就林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事宜进行了探讨,各项工作正在开展。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重大项目(2011JGZD006)

【作者简介】黎素平(1962- ),女,广西兴业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分类与应用、职业技术教育。

(责编 何田田)

林业专业技术水平总结范文第5篇

为了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改变传统的校内考试评测效度和信度不足的弊端,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 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 实现全省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帮助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也为职业学校学生铺就升入高等学校学习新的立交桥。江苏省统一开展中职学测, 这在全国属于创举, 因此构建高效的学业水平测试教学案例库辅助教学至关重要。

一、加强理论学习, 统一提高认识学习理论

理论指导实践, 学习转变观念。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案例库实践研究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研究, 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知识, 实施起来也是困难的, 为此, 我们对参加这个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培训。我们组织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 (试行) 》。通过学习, 我们不仅充分地认识到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也是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教研组教师认真反思、总结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 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 统一了认识。我校被遴选为江苏省四所中职学校之一, 参与制定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标准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技能考纲, 本课题组积极研究, 而且还多次邀请省、市相关领导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他们每次的精心指导、真知灼见都推进了本课题研究的健康成长。

二、完善课题措施, 强化研究基础

教研组教师首先分析了当前社会人才需求、专业发展态势、人才培养方案等情况, 结合当前中职软件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中职软件专业教学现状比较滞后, 主要表现为:一是考核形式偏向基础理论知识, 缺乏对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考核;二是针对中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考试大纲不清晰, 考核标准不规范;三是软件专业的课程资源不能很好的满足专业技能测试要求, 不能及时跟进市场人才需求, 存在教学与就业脱节的滞后现象。我们课题组针对这种现状, 通过对目前中职软件技术教学案例库建设情况的进行调研, 针对国家政策、社会行业对技术人才需要, 依据中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参与制定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标准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技能考纲, 并开发中职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学业水平测试的实训项目教程及数字化资源等教学案例库。

三、立足研究方向, 落实研究措施

自本课题研究开始以来, 我们以课题负责人陈李飞老师为主导, 具体负责课题的布置分工, 监督、考察、汇总、评解。课题组各个教师都积极参加, 分工明确, 依据考试大纲, 协商讨论, 提出自己的见解, 将每一套试题的考点逐一落实。从不同角度, 对教学案例进行搜集、汇总、实践、比较、总结。至今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入研究, 克服重重困难, 一直以课题研究的预期设计方案和目标进行研究, 并不断总结经验, 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及时调整课题研究措施的策略。 (1) 根据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类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趋势及中等职业教育本专业技能培养的定位, 着眼于学生就业能力及技能继续提升,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高于工作过程的原则, 将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 确定技能教学内容;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岗位规范, 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确定技能学习应达到的教学要求。 (2) 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注重技能学习的通用性、专业性、发展性, 将中职软件技术专业技能教学内容整合为通用技能、专项技能、岗位实践三个学习模块;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 本着教学价值相关、具体内容独立的原则, 将每个技能学习模块设计成若干技能学习领域。 (3) 按照保障有力、教学有效的要求, 以提升技能教学质量为目标, 对教师队伍、设备场地等实施条件提出一定要求, 积极倡导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模式, 对教学安排、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提出建议。

四、创新研究思路, 打造精品教学案例库

(一) 参照规范、科学开发

参照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学标准及考纲开发指南、样例, 结合本专业类别特点, 充分吸纳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相关成果与典型案例, 积极关注和吸纳国家、省以及世界技能大赛成果, 注重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与行业企业岗位规范对接, 在充分调研、总结和建构的基础上, 按照专业类别分别进行技能教学标准及技能考纲开发。

(二) 明确目标, 确定思路

案例研究要求教师依据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学标准及考纲, 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相关成果案例出发, 以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为目标。据此, 我们确定了教学案例的开发模式 (思路) :确定主题→课前设计→课堂实施→分析研讨→教学反思→撰写案例。

(三) 专家指导, 提高水平

针对教师开发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除再次对照考纲进行对比解剖外, 还先后邀请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王小刚老师、江苏省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技能考纲研制项目主持人徐建锐老师等对我校进行专题指导。通过指导, 提高了教师对于案例的理解, 明确了案例的撰写方法。

五、存在问题

从我们课题组研究的过程来看, 我们最初的研究思路是正确的, 通过对目前中职软件技术教学案例库建设情况的进行调研, 针对国家政策、社会行业对技术人才需要, 以及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大纲, 开发出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学业水平测试的实训项目教程及数字化资源等教学案例库。经过研究, 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在研究中由于受制于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体现在: (1) 案例库服务于学业水平测试, 更服务于平时教学, 目标是应用于教学, 服务于教学, 适应中职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 并为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案例库建设提供思路。因此案例库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避免应试模式倾向。 (2) 教师对行业前沿知识不能够及时跟进, 教学案例资源匮乏, 需要企业专家共同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案例。 (3) 学生水平差异较大, 在教学案例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 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教学案例的质量要进一步提高。 (4) 教学案例考核方案由于受到当前技术限制, 技能评分特别是网页美工方面评价仍以人工评卷为主, 因此在案例库开发时, 评分方案仍需进一步细化、量化。

六、下一步计划

(1) 加大实施过程化质量管理机制, 加强开发的全程督促、工作协调和质量保证, 确保开发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2) 要建设精品案例库, 提升案例质量。面向企业需求, 立足岗位技能, 教师专家共同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案例, 将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同时针对已有的案例再次梳理,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修改意见, 进行较为具体的经验交流, 形成规范、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3) 开展实际教学研究。在教学中,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及评价竞争机制, 案例库建设坚持在教学中边建设边使用, 边使用边完善,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及时反馈问题, 争取通过实际操作, 有所获。 (4) 组织教师分析论证与撰写论文, 全面开展和深化专题研究。 (5) 按计划作课题研究总结。

摘要:本课题旨在建设软件专业学业水平测试教学所用案例库, 通过建设形式多样的案例资源, 如项目试题、微课、PPT、学案等, 方便师生以各种不同形式进行学习, 通过校企合作,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式展开项目开发。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传统课堂教学, 引入教学平台发布项目, 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案例库边建边用, 动态完善, 实现引领其它专业学业水平测试案例库建设, 为学业水平测试教学服务。

关键词: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软件技术专业,案例库

参考文献

[1] 邵谨荣.高职院校教学案例库的创建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 寇从芝.基于案例教学模式的.NET案例库建设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 2011 (5) :200.

[3] 周梅妮, 张振威.高校案例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9 (3) :10-12.

[4] 国家精品课程网.http://course.jingpinke.com[DB/OL].

[5] 杜鹃, 陈玲, 徐爱荣.在案例教学法中要重视案例库建设[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5 (3) :63-65+73.

上一篇:酒店配电专业技术总结下一篇:高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