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论文范文

2023-03-03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研究性的学习,是对现有知识的批判、继承、重置和发展,是多种思维方式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学改革的亮点就是在全学科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办法用于执教,但是只要任课教师有胆识、多留意、多尝试,步步围绕这一教学的深度、高度和广度,总可能达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状态。本文以工程有限元课程的教学情况为例证,结合ANSYS计算仿真软件的教学过程,从课程教学目标的角度分析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阐述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特点,提出抓好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工程有限元 计算仿真软件 教学改革 创新思维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 Engineering Finite Element Course Teaching

ZHU Kan, SHI Fang, ZHU Weiguo

(Faculty of Mechan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Jiangsu 223003)

工程有限元课程是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拓展课。[1]它属于“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将数学力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和工程中的应用有机组合在一起。[2]在工程有限元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案中纳入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元素并付诸实施,显然是明智、可行和上乘的选择。

1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从总体目标看:有限元方法是指利用数学离散的方法对真实物理连续系统进行模拟,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单元,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的方法。[3]本学科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就是使学生会用有限元知识分析和解決一般的工程问题。学生对有限元知识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能够适应各种变化条件“对症下药”,那么他们今后在专业公司、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征集专业能手时就能被优先录用,就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从课程属性看:工程有限元课程的教学类型是专业应用课。课程目标为:首先使学生了解有限元分析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发展过程,了解有限元方法对机械工程发展的推动作用;其次使学生理解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利用有限元方法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具体过程,能够对有限元计算所得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获得有益结论;再次使学生能够利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对简单机械构件进行受力变形分析,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得到相应的位移、应力和应变场;最后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ANSYS计算仿真软件,对复杂机械结构的力学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提高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4]由此可见,学生学的有限元知识和操练的ANSYS计算仿真软件,只要输入工业生产或科研实验的相关数据,其运行结果直接就能转化为生产力,挖掘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实用价值。所以很有必要让学生从迈开第一步走到现在,就有创新思维伴随左右,培养一定的远见卓识和丰富想象力,逐步学会触类旁通、独具匠心和另辟蹊径,完成深造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

从学生知识积累看:工程有限元课程学习时间的安排,通常在学生大三、大四阶段。[5]这时他们头脑里已经夯实了基础课的知识,接触了部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知识,构建了受到高等教育熏陶的认知结构雏形。有限元分析的对象正是专业课程涉及的事物或物体。本课程知识是用科技手段对其分析、处理的深层次的知识,是整个专业体系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之间的桥梁。学生开展有限元分析能够充满创新思维的生机和活力、自如地闪展腾挪,取决于他们以往沉淀的知识资源、思维容量和视野角度。否则,工程有限元课程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平台。

2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特点

2.1抽象思维重于形象思维

有限元的抽象思维是对教学内容理解、分析、综合的过程,形象思维是对其表象的客观反映、形态描述以及艺术塑造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阅读大量参考教材后挑选各本教材的主干,依据课时可以自行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第一课时是有限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的推导,第二至十二课时是具体项目的建模思想、关键点的概念、参数的含义和处理办法等,需要学生用抽象思维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第二至十二课时专门阐述了7项应用实例和4项分析实例,大致是教师边讲解边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悟道理。虽然使用抽象思维的内容在篇幅上占比不高,但是每段话每个字都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必须促使学生对其弄懂弄通。只有这样,学生操作时遇到各种现象,都能派生出正确的结论,甚至探索出新的解决方案。有限元软件计算运行时,电脑屏幕会同步出现仿真图形;如果计算结果不正确,仿真图形则不完整、不规则。在此情形下,要引导学生依据抽象思维知识调整操作,这样呈现出预期的图形才是学到了“真谛”,才能为创新埋下“伏笔”。

2.2逻辑思维重于记忆思维

利用逻辑思维学习工程有限元课程知识,可以充分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体进行确定的、有条理的、有根据的思维活动,品嚼基本概念的内核、开拓其外延,透彻地领会其本质特征、结构以及作用。可以发现有限元课程存在多种发生不同作用的因素,确定诸多的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及因素的主要方面,从而采用达到某一目标的办法;可以掌握有限元课程内容、运作范畴的客观规律,遵循应用规则执行ANSYS程序,完成高层次的流程操作作业;可以依赖事物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参数化描述,以命令流程序语言方式求解应知未知的计算结果,最后将其直接用于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学生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元知識再复杂也就不复杂了,再难也就不难了。诚然,学习有限元课程知识仍然离不开学生的记忆思维,学生博闻强记若干重要部分,在大脑里保持有限元的轮廓或框架,能够源源不断地接纳新的学问,不然有限元逻辑思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3发散思维重于线性思维

学生钻研有限元知识,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仅仅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直线的线性思维不够,必须用好用足发散思维,利用已知的信息并尽可能向多方位扩展,不受已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的约束,针对有限元的问题开动脑筋,从特殊的角度进行常规的或非常规的设想和思考。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过程流体机械专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用有限元技能对其专业数据进行取长补短、趋利避害的加工改造制作工夫,发散思维的资源多、空间大、效率高。用仿真软件完成对某一物体制图、计算后,趁着意犹未尽,假定某个部件增长或缩短、扩大或缩小、材料性能参数改动、结构形状或边界条件改变,刚开始做些微调,技能成熟了就大刀阔斧地改动,重新运作思维器官和软件操作系统,不断排除预料之外的障碍,在新一轮尝试中体验发散思维的“痛并快乐着”。

3抓好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和措施

3.1倡导学生多提问题

有限元是在计算机技术普及和计算速度提高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和实践知识相对稳定,但不是不能变更的绝对真理。目前有限元课程所设计的知识内容为:有限元的基本原理、平面模型建模方法、含多种材料构件的有限元分析、梁结构的建模方法、不同单元类型的选择、第三方几何建模软件和ANSYS联合分析、使用ANSYS Workbench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三维实体结构建模及分析、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等。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指点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质疑、探索、充实和完善。一方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反复观察与思考有限元的结构与要素,将自己的构思介入程序操作尝试,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勤于提问、刨根问底的思维能力。教师对学生课上、课后提问最好的反应是有问必答。学生提问越多,表示他们学习越主动,思维越活跃,教学情况越好。有计划地征求某一方面问题,发动学生进行从无问题到有问题、从表面问题到本质问题、从眼前问题到前沿问题的头脑风暴,唤起其创新动机,掌握学中问、问中学的方法和技巧。

3.2营造学生求索的情境

通过有限元课程的教学,学生安装了ANSYS计算仿真软件,逐步学会使用塑性材料、含多种材料构件、非线性材料接触状态、变形放大系数的设置方法、内力图的绘制方法、SolidWorks建模软件操作等。教师在机房教学中要采用小步子、多台阶、高暗示的策略,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衔接有限元知识与应用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实践、边开窍、边尝试、边创新,精心孕育学生思维深处创新的胚芽。学生熟悉、掌握了ANSYS计算仿真软件后,安排他们进行“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各个单项训练的实际作业,当操作结果出现正确的计算答案与仿真立体动画互相映衬时,他们由感觉“好玩”而兴趣盎然。学期结束前,学生要以考核的形式独立完成本课程规定的绘图、建模和计算任务,一旦考核成绩合格,意味着他们手里多了一件解剖、认识、改造微观物质世界的锐器,使之不知不觉萌发了今后能在有限元领域创新的美好愿望。

3.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有些有限元课程的内容比较错综复杂,学生一下子难以理出头绪,学起来比较费劲。如设计的第五课时内容“ANSYS梁单元的特点和应用实例”,梁结构受力特点是轴力、剪力、弯矩;梁单元节点未知量的基本组成(梁单元每个节点有六个自由度,三个沿坐标轴的平动自由度和三个绕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设计的第九课时内容“Solid 185单元——三维实体结构建模及分析”,Solid185单元由八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有三个平动自由度,该单元还可退化为平面单元(四个节点,每个节点有三个自由度)。在此情形下教师不能一个人战斗,必须引领学生团队的力量化荆棘为坦途,化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指定或由学生自发组成2人、3人乃至多人的小组,分别擅长数理方程、逻辑推理、电脑操盘和其他项目的学生所拥有的优势汇集在一起,在网上下载一个又一个图案,在纸上勾画出一根又一根线条,在电脑上敲打出一个又一个图形,以集体的智慧“攻关”。在教师的提议和关心下,兴趣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尝试完成具有高难度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效应的机械动画视频,然后一起总结实战经验,一起寻找偏差及其成因,再由分管学生予以修正,直至形成教师、学生满意的成果。

3.4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思想方法

在有限元方面创新,不能指望学生入门一两天就能见效,但也不能不加点拨完全让他们所学知识自生自灭。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教学资源为切入点,有意识地插入思政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下对有限元创新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在第一节课简介有限元分析的常识及其发展前景时,告诉学生有限元分析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现在从汽车到航天飞机几乎所有的設计制造都离不开有限元的分析计算,掌握有限元分析技能的人才在工业、科研等许多行业大有作为。Link 180单元虽然简单,但却能够应用于桁架、缆索、连杆、弹簧等结构的模拟,因为这类问题具有相同的基本属性,讲这个道理让学生明白解决工程问题要善于挖掘表象背后的本质,探究其基本规律。Beam 188单元虽然是一维单元,但是能够模拟复杂的梁单元截面形状,其使用效果与使用复杂的三维实体单元效果一致,从而启迪学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工程有限元课程教学实际上是教师把工程分析、设计的工具及其基本使用办法给予学生,激发他们寻找工具更多更新的功能、更多更新的用途、开发更多更新工具的欲望。教师的理论讲解、操作示范以及学生的上机训练,让学生浸润在思考的氛围里,促使他们将有限元知识积累与智力发挥挂钩,将遵循专业规律与萌发创意挂钩。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活性、灵性,在有限元课程学习上就有了较好的感性、知性、理性、悟性,对其个性化发展和成长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讯作者:朱坎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双创升级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品牌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19JSJG552)

参考文献

[1]师访,韩红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有限元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6):102-103.

[2]顾杰斐,宿磊,蒋毅,等.面向机械专业的有限元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21(14.17):42-43.

[3]曾攀.重视传统课程的教改培养高素质人才——谈研究生学位课《有限元分析及应用》的教改体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 31-34.

[4]刘义,薛玉君.机械工程研究生“有限单元法”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40-41.

[5]王小荣,林顺洪,丁剑平,等.有限元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11(6):178-179.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常态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 困境 思维调适 路径选择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名词。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逐渐走向中高端,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速度上来看,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上来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动力上来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从客观上要求我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自主创新。各个国家已经在创新上达成了共识,纷纷将创新提升到了战略位置。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人才聚集地的高校,应该加强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为适应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具有自主创业创新的人才。同时,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也必将成为推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需要不断进行思维调适,探究可行性路径。

一、创业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业创新教育建立在創业与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上,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新思维作为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与方法,也要给学生创造培养这些能力与技能的条件,整合各种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促进多个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社会化平台,提高他们创业的意识与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往我国高校开设的创业创新教育,主要是为学生创业服务,但是大学生毕业就创业的人数比较少,所以创业教育的服务对象为少数学生群体,而且创业活动的开展也只是针对有创业理想的学生,覆盖面比较小,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导致社会上比较缺少知识型的创业者。当今社会,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创业活动,主要归因于他们对创业比较陌生,认为创业离自己比较遥远。所以,高校应该继续加强对知识型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新常态下,高校需要将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有机糅合在一起,摒弃原来单纯开展创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全方位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在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糅合的框架下,高校应该在教育结构上,重视培养创业创新的意识;从认识层面上,着手开展教育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教授学生创业相关知识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可以通用的创业创新能力。国外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发展较快,我国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国外创业创新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促进其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二、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困境

新常态下,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逐渐成为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在理论方面的困境

第一,三元交互理论还未发挥到极致。班杜拉提出三元交互理论,主张个体自身的内在素质、外部环境以及行为之间相互影响,它们共同决定着行为的结果。霍兰德认为,创业型人格包含个体的自我认知、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对环境的反应、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等方面。在创业型人格中,对于创业的兴趣处于核心地位。创业兴趣的养成是遗传因素、教育活动、社会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创业型人格的养成也依赖于个体自身、外部环境和行为的发展。我国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始于1997年的创业计划,但彼时主要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教育活动,直到2012年高校才开始重视创业创新教育。三元交互理论认为,外部环境对于个体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高校开始重视在创业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通过外部环境,如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激励学生的创业行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创业创新教育中,对于学生个体创业型人格的塑造还需要寻找更多的理论依据。

第二,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尚未完善。20世纪中后期,高校又增添了一项新的功能——创业培训。相比之下,国外高校更早开展了创业型大学的建设。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开始以创新驱动发展,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理论还尚未完善,在实践环节上缺乏理论支撑,造成创业创新教育在认识上的偏差,出现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认为其服务于就业,而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在政策方面的困境

第一,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完善。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为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其他社会组织等给予必要的支持。创业支持体系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大学生由于自身经验少、资金不足,比较青睐于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比较低的行业,但是这类行业普遍市场前景不佳、生命力不强。所以,高校应该给予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一定的政策支持,逐渐引导学生朝着高科技产业发展。当然,良好的创业环境的创设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的支持。我国的创业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政策支持体系的完善还需要一些时间。另外,大学生自身对于创业创新政策的了解也不够,有得到政策支持的愿景,但是不抱有很大希望。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了解创业政策的途径有限,自己研读政策文件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很多没有努力就选择放弃。再加上有些政策只是停留在文本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阻力,申请流程复杂,审批耗时比较长,未能给予创业项目及时的支持与帮助。

第二,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政策很难落实到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一些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政策,如《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31 号)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工商、税务、银行等多个单位。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无权对以上几家单位下发命令,这就使得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存在很大难度,甚至被束之高阁。同时,许多政策在高校的落实也很困难。例如,在《关于深化实施“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通知》(中青联发[2009]8 号)的执行上,由于共青团和银行是无权给政府部门下达行政命令的,所以这些政策几乎没有可行性。加之这些政策没有阶段性目标,既没有最后的落实单位,也没有最后完成的期限,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纸空文。

(三)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在现实方面的困境

第一,新常态下对知识型创业需求与创业者学历结构偏低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停留在模仿阶段,企业追求最小的成本投入,而不是先进的技术。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逐渐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经济发展对于科技的依赖性增强。我国目前距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比较远,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起点,创新意识可以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他们进行自主创业的前提。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创业行为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決定着他们创业的方向。目前,我国创业者中中学文化程度的人群占较大的比重,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成为一种形式。在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环境下,高校顺应这一趋势,开设了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课程,可是成效甚微,2014年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仅为1%,其中知识型创业者仅占很小的比重,所以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仍需要不断深化。

第二,新常态下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应然和实然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创业创新教育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对于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事这类教育的教师普遍是兼职,很少有教师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从而造成创业创新教育的质量不高,教学没有针对性。高校有必要进行相关师资培训,以提高创业创新教育的水平。新常态下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差距表现在:首先,政策要求和落实情况不一致。一些高校对创业创新教育缺乏重视,教学方法传统,对于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落实不到位,相关研究也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其次,师资队伍相关经验不足。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没有创业的经验,只能单纯地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在学生中威信不高。最后,教师结构单一。创业创新教育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的精诚合作,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合力,所以师资主要依赖于高校内部的教师。由于经费有限和时间安排上的问题,只有少部分外聘的兼职教师承担了很小比重的教学安排。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前提,显然目前这种非专业的、兼职性的教师队伍不能满足新常态下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需求。

三、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思维调适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个体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多元化、社会化的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撑,激励学生将创意迅速转化为行动,拓展就业渠道。根据目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困境,高校应该及时进行思维调适,探究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找寻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理论依据,完善其理论体系

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地,一直以来都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域,早在19世纪末,“研究”就已经被引入高校,成为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对学生个体创业型人格塑造的理论研究,为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寻找更多的理论支撑,逐步完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理论体系,为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保障高校创业创新教育走向正轨,真正服务于学生的个体创业行动,真正服务于经济发展。

(二)完善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并成立专门机构保障落实

首先,通过政府、企业、校友等全方位筹集大学生创业创新基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训项目,包括机构运行、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业等。成立专门的用于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的小额贷款担保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融资平台;与当地政府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租房补贴以及其他的一些优惠政策;综合利用科技园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完善创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糅合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资源,兴建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低成本创业提供保障。

其次,成立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中心,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培训,规范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的质量,并将其建设为专门化、专业化的创业创新教育培训机构。该机构应该承担起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引、对创业基金的管理、对大学生创业环节的一条龙服务,通过简易的流程,提升服务的效率。该机构还应该利用各种资源,如通过财政拨款、专项贷款等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通过创业园区、工业园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最后,建设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高校应该创新工作的思路与形式,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创业知识实践场域,这是经验积累的重要环节。通过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创业环境,可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理清创业的思路。同时,利用多种社会资源,提高学生外出见习的机会,尤其是到高科技类型的企业见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其中,最为理想的方式是校政合作,这是新常态下高校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共建创业基地,构建政府、高校、企业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的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创新教育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构建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第一,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实现模块化、学分化、实操化、区域化。在模块上,可以分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特色、创业实训、经营管理、创新意识等;在学分上,应该开设创业创新教育的公选课,供全校大学生校内选修;实操上,要结合竞赛、实训、实习等多种形式,并邀请成功企业家进入校园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区域上,应考虑到所在地区、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在通用课程的基础上体现出地方特色。

第二,教师队伍的培训是创业创新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首先,建立创业创新导师制,培养一批兼具理论与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方法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授课的质量;其次,邀请一些企业家、专业人士成立导师团,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与帮助;再次,为企业家和学生搭建一个帮扶平台,通过多种活动丰富他们交流的形式;最后,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与专业的测试评估,并根据测试评估的数据,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指导,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对于自主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作为这类人才的培养渠道,在短时间的发展中遇到了诸多的困境,需要积极进行思维调适,探寻有效发展的路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蒋超群.素质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OL].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5[2016-02-19].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5328132.nh&dbname=CMFD201601&dbcode=CMFD&pr=&urlid=&yx=&v=MzE1NDhadVJzRnl6aFZiekxWRjI2RzdDNkZ0RFByWk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eWU=.

[2]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OL].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2016-

02-19].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4&CurRec=1&recid=&filename=1014373637.nh&dbname=CDFD1214&dbcode=CDFD&pr=&urlid=&yx=&v=MjA0NDFyQ1VSTHllWnVSc0Z5L2tWTDNQVkYyNkdyQy9IZGZQcU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Y=.

[3]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4).

[4]陈艾芳,胡潇潇,韩艺飞.“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团员青年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5]薛晓静,付笑.新常态下保定市大学生创业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5).

[6]施永川.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16(6).

[7]胡美菊.新常态下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三维“体系[J].邯鄲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8]夏继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创新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5).

[9]崔蕾.浅析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辅导员工作为视角[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结合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重点分析了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提出了重视学生历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历史教学当中树立创新意识等措施,希望对于今后深化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思维;教学改革;综合素质教育

一、引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这也符合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只有保证人才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好获得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优势,以便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在初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其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你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情况,在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则应该结合有效的措施来深化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以便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应该重视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有效深化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优秀人才[1]。这里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如何开展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相关问题。

二、重视学生历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结合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情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机械化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化的学习模式中,并没有清楚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这样自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勇于实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发展,加强学生对于基本历史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和了解,以便更好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历史学习体系结构,重视历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构建自身的历史知识体系结构。教师只有充分重视深化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便于开展更好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另外,教师则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完善相应的学习计划,保证学生能按照相应的步骤开展学习,全面提升学习效率,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历史基本知识以及技能,为后续的发展创新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历史教学当中树立创新意识

3.1 创新教学模式

开闸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切忌避免简单化地将历史事件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尽量解释清楚整个事件的发生背景、起因以及相关影响,便于学生能从整体上更好了解到历史事件。这对于历史教师也具有一定的挑战,应鼓励历史教师不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相应的历史知识,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及技能。同时,在科学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其中,教师应该将部分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以及技巧融入到教学环节,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能够实现自我探索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

3.2 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历史教师大都是采用单一化的机械灌输教学模式,这样难以构建良好的气氛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熱情,不利于开展相应的创新思维的教学活动。所以,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多媒体、辩论赛等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应有重点来延伸课堂知识,能够进一步丰富相应的单调的历史知识内容,不断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见识,这些都是对于学生后续的思维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当前的历史教学情况,教师切忌避免出现直接否定学生的情况出发,应该让学生带着怀疑的态度来进行学习和求知,结合自身的理解来提出疑惑,这样则有利于进一步开拓思维,更好实现教学水平的创新发展。

3.3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当前的历史教学开展情况,考虑到课堂时间限制的影响,学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足够的知识内容,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时间来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难以获得教学效果。因此,应该将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相互结合起来,能够进一步将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广大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能通过互联网来收集教学相关的资料内容,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量,选择丰富的历史知识来提升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学习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去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人文纪念馆进行参观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亲身游览,结合自身的历史知识来构建自我知识框架体系结构,能实现学以致用。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流,通过实践活动来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交际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为今后的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由此可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认识到时代发展的特点,鼓励学生有效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这也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在开展学生创新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就应该在各个方面予以充分重视,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工作,为新课标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志峰.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的培养[J]. 速读(上旬),2018,12.

[2]王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J]. 学周刊, 2018,33.:

(河南省夏邑县孔祖中学 河南夏邑 476400)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开始对娱乐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传统的广播电视艺术节目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是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培养广播电视编剧的创新思维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针对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提出措施,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思路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也得到了改善,人们开始注重娱乐生活方面的享受,注重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是实现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广播电视编导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繁荣发展。

1.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是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录制的直接因素。因此,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显得至关重要,相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本人来说,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点是创新思维,创新不是要完全改变以往的各种制作方式,而是要根据人们的需求来进行创新,编排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电视节目,这样才算是具有创新思维。在编辑实践过程中,要有发散性思维、标新立异思维和求同存异思维等,将这些思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新思维创作,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广播电视行业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要将创新意识运用于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体中,注重人们的参与度与互动意识,这样才能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既是实现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广播电视节目是否被人们所接受和喜欢的决定因素。创新思维是人类对新领域和新成果有着更广泛认识的思维活动。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编导的创新思维直接决定节目制作的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创新思维并不意味着要用天马行空、不符合常态的方式,这样的作品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真正的创新思维是广播电视编导可以用发散性思维和立体性思维,将多种思维方式结合到一起进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欣赏作品时享受到不一样的视觉与审美体验。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具有高素质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创新中去,突破传统的认识与观念,在新事物及新领域上具有新的发展与突破,为社会创造出更多具有精神价值的产品,使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化,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2.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

广播电视编导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基础知识学习扎实,其次要接受更多的有关思维创造与创新的训练,在创作中更好地寻找新思維的出发点。例如:电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通常都是运用集体创作的模式进行的,这种模式在促进成员创造成果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电视编导人员基础不扎实,就会造成节目效果差,另外节目还受到人员的自身素质影响。如果只单纯地重视吸引观众和提高收视率,则会造成思维活动围绕其市场利益和价值来进行,广播电视编导的思维就会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进行更好的创新,人员本身的创造性思维无法得以施展。

3. 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思路构建

准确定位节目,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创新素材,树立编辑意识首先,要对广播电视栏目进行准确的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根据栏目的需要进行创新。创新是创作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基础,对广播电视编导进行创新具有指导性意义。其次,广播电视编导要多观察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这是广播电视编导进行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过程。最后,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时,要注重实践性的训练,要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求异性思维训练、立体性思维训练,来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注重细节,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结合创作,培养编辑思维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广播电视艺术所反映的是社会的真实状态和整体风貌。因此,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体现出社会发展的精神状态,满足人们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进行节目创新时,人们的思维定势很严重。思维定势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的角度和方向都比较单一,只有将创新意识与思维定势进行结合培养,才能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际的生活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合理地将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结合起来,进行作品创新,体现出作品的新意。将经验理论与直觉灵感相结合来进行创作,形成新的编辑方法任何艺术的创作过程都是经验与灵感的结合,直觉与灵感是形成创新思维的关在设计节目时,要找准节目定位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找准广播电视节目定位,如果定位的比较准,在创新过程中则更容易把握住创意程度,对节目的优化具有很大的作用。另外,要切实学会观察生活,根据现实生活寻找到所需要的创新型材料,运用不同的视觉将镜头组合,找到想要的画面,形成新颖的叙述结构。最后,要注重对广播电视编导进行能力培养,使其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走出惯有的线性思维模式结构,形成发散性思维与立体思维等,让节目更加生动立体,充分刺激观众多感官,调动观众好奇心,这有利于节目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注意细节,构建新型编辑思维艺术来源于生活,社会需要与时代风貌可以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直观地显示出来,所以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要关注时代发展动态,掌握发展规律,牢牢跟住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当代人们的需要,体现当代社会精神。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合理的创新。在艺术创作中,灵感是创新的最重要内容,人们在潜意识里将意识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在一定规律和现象表达出来。在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中,将灵感与直觉两方面进行有效结合,可以更加具有创新性。运用新型编辑方式,并且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利用电脑设置编程,对固定的内容进行导入,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由手工编辑造成的细微误差。

参考文献:

[1]裴珍珠.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探讨D.中国传媒科技,2012(14).

[2]张晓文,试论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D].传播与版权,2014(8).

创新思维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新时期的教育体制有了显著的变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关注,要通过日常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体系以及知識运用等能力进行全面培育。而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创造教育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为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提供服务。所以,要更加重视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摆脱陈旧的授课思路与方式,应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对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所以,本文根据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希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一、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的概述

(一)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特点

创新思维是相较于常规思维而提出的概念,创新思维具有多向性。创新思维通过多角度、多因素、多渠道进行思考,具有非邏辑性和非定时性,整体思维向开放性方向发展。创新思维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很难得到主流思想的认可,大部分都是经过时间验证后才承认其合理性和先进性。同时,创新思维包含想象、联觉、直觉等诸多要素,它是一种较为高级、较为复杂且人类特有的思维。但创新思维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基于对于事实的发展的推理,在创新思维形成过程中,需要基于想象、求异、批判等各种要素。

(二)阅读教学

著名阅读学家詹森曾指出,阅读和理解只是语言意义上表达存在差别,其实质并没有任何差别。阅读的实质就是去理解问题,将存在的文本信息输入大脑中进行理解的过程。因此,阅读从本质上就是理解语篇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发生深层次联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是基于生活实践与语文经验,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拥有正确的阅读取向和阅读方法,加深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

二、目前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较慢

尽管近几年我国大力施行教育改革政策,但改革的过程自古以来都是缓慢而由漫长,部分教师即使已经意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也已经开始重视对教育改革方案的研究,但教师由于缺少经验或是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够牢固导致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是难以转变过来,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意识不够在教学中还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式匮乏,教学方法不够有针对性。如教师在改革后只关注成果,在初始阶段就以结果定成败是片面的,教师要更加重视过程。

(二)教学方式单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后开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方法上还是比较单一不够创新,这使得学生的能力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教师只是用简单的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在问题的设计上不够合理科学,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适合低年级的学生。但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这种方式不能深化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学生会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有一定的阻碍。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一)问题的有效引导

在现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参与课堂中的活动,在课堂上多去设置一些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设置一些悬念,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激起学生对获取新的知识的欲望。语文是一种富有生动幻想的科目,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多去提一些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让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的问题并且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班级里大声的朗读课文,在学生阅读讨论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敢于质疑,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转变思维方式,使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比如,在学习《找春天》和《小鹿的玫瑰花》时,学生可以将不一样文章内容的情感表达迁移到同一主题风格,感受不一样文章内容的表达手法,真真正正保证举一反三,掌握不一样的景物描写方式。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的方式。对于小学科学的探究教学而言,两种模式都可以使用。就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而言,教师则应当以设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探究;同时,教师还可结合多媒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提升探究的质量效果。

(三)写-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学生把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成果。学生具备较扎实语言文字基础后,当心中突然萌发表达思想情感的需要时,就有了\"我要写作\"的强烈欲望。语文教师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要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乐于写作、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单凭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要有\"课内长知识,课外育专长\"的教育思想,努力抓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让学生在写作路上乐此不疲。教师不要怜悯大力表扬的话语和对学生肯定的目光,要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积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到作文是有感而发,鼓励学生\"用我口说我心\",\"用我笔写我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教师要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结合教材设计适合发展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肖生波.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9):42-44.

[2]马晓红.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124-125.

上一篇:科技创新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