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论文范文

2024-01-30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爆发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蔓延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其原因之一在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漠视。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信息披露的不对称、信用评级的不负责任、创新过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即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兼顾职工、消费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充分顾及经济的平稳运行和企业的永续发展。对此。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借“机”发挥,充分利用好发展之机、合作之机、苦练“内功”之机、挖掘人才之机,凝神聚力,以负责任的态度,善尽社会责任,勇往直前渡过“寒冬”,迎接“春天。”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金融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金融地震”也是金融危机的代名词,它不仅会给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会对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冲击。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殃及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速度实在是令人咋舌!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潮”中,发达经济体深陷经济衰退的“漩涡”,其他经济体也深受此次危机的影响,举步维艰。世界各国政府、各国人民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放缓,甚至经济萧条的严峻考验,而且这场危机带给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还有进一步扩大和深入的趋势,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在谈“危机色变”之余,我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美国是一个生产力发达、市场经济十分成熟、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非常健全的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涉及面大、影响范围广的危机?对此,各国政府、各类专家学者、其他社会人士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尽管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这个一直备受关注的名词又一次被推到了时代的前沿,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一、忽视企业社会责任:国际金融危  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1953年,美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之父”鲍恩首次明确提出了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自此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探讨,争论延续至今。虽然任何概念都拥有自身的历史,但是它们不能抵抗时代的变化。时至今日,通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不能仅将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作为自己惟一的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之外的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今天的企业,已被认为是一个多目标的社会机构,具有多种角色。企业通过自由决定的商业实践以及企业资源的捐献来改善社区福利以实现自己的“承诺”,而不再是如过去一样只是赚取利润的“机器”。几乎在每一个国家企业社会责任都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不可规避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美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都比较成熟和完善。然而,我们却看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努力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有些企业甚至抛弃了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而妄自“胡作非为”。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原因虽然很多,但是众多金融机构见利忘义、见利忘险,忽视社会责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

(一)忽视企业社会责任的败局

美国“次贷”的初衷是要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但是后来却演变成一场愈演愈烈的全球危机。危机造成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银行被政府接管,股市剧烈动荡,致使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大震荡。更为可叹的是,金融家发明“次贷”的初衷不但未能实现,反而使大部分美国穷人债台高筑,苦不堪言。为什么金融家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原因虽然有种种,但是金融家见利忘义、见利忘险的本性,使其完全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不惜铤而走险,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当初,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Obligation,简称CDO)的设计是扩大债券市场容量,为商业银行、企业等提供新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信用风险转移的功能,增加信贷市场的流动性,更充分地发挥信贷市场的资金融通能力。其出发点是美好的。本来也是一件一本万利的好事,为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或者收入不是很高的“穷人”提供贷款,实现他们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但是,随着市场的积极推进和快速发展,大多数金融机构渐渐遗忘了次级贷款义务的初衷,一步步地甚至完全地把它当成了赚钱的首选工具。这些金融机构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风险的防范,正如马克思的名言:资本家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从源头上开始,金融机构放松了贷款条件,违背了金融稳定求发展的原则,为日后大规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苦涩的种子;而后实行的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这场金融游戏中,金融家根本没有考虑那些“穷人”的实际状况,更忘记了自己最终赚取的钱都来自于那些“穷人”。在整个资金供应链中,最薄弱的当属“次贷”借款人即那些穷人的实际资金状况,他们有的除了自己已经抵押出去的房产外已变得所剩无几。此时,金融机构已经全然忘记他们利润的真正来源,而一味地算计如何才能从设计的金融游戏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参与这场金融游戏的各方只顾逐利,不顾风险,最终致使金融机构陷入困顿之中,而致失控。当金融机构因经营困境而濒临破产甚至倒闭时。股价狂跌,众多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难以维系,职工被迫失业,金融市场陷入恐慌,房地产日益贬值亏损,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出现。可见,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表现

我们发现,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机构违背了自身践行社会责任的初衷。由于过度的逐利行为而导致诚信的丧失,缺乏对股东和债权人、债务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足够的责任心。金融机构在自己设计的美好蓝图下,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日益背离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日益忽视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存在。当私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这种在“次贷”市场链条上积蓄已久的相对力量便形成了对金融生态系统的一种灾难性破坏,而大范围的、系统性的金融生态灾难几乎冲击了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投资银行、按揭人等主体,普通的老百姓也难逃危机带来的影响。“次贷”及其一系列衍生产品本来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如果金融机构能够善尽企业社会责任,这些创新将成为其开拓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在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时却普遍以

失败告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等治理结构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种缺陷的存在致使金融机构漠视风险控制机制,只顾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缺乏风险制衡机制而疏于对风险进行适当评估和有效管理,甚至进行带有欺诈性的资产承销和经营行为。金融机构对债权人、职工、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诚信、责任更是无从谈起,这些都为日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其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大肆地向社会提供不充分甚至是虚假的金融创新信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纷纷掩盖自身的风险问题,对一些敏感问题和数据未进行信息披露,也未在其财务报表中作任何必要的说明。对于那些风险极高而又难以被准确理解的金融衍生产品,对其的信息披露更是不充分,这些增大了金融高层与债权人、股东等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重了道德风险的产生。这种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对称引发了事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对金融系统内外部主体的不利影响。

第三,信用评级缺乏公正,问题重重。面对复杂多样、琳琅满目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产品,投资者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力和精力去全面了解该种产品的风险特征和预期收益等情况,通常需要依赖评级机构所公开发布的评级意见和建议。如果评级机构不负责任,看似“公正”、“公开”、“可靠”的评级就会误导市场,甚至产生重大的不良后果。那些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的评级机构在此次危机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第四,金融创新过度,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加。在此次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完全忘记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对利益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风险的防范。一开始,美国金融机构“次贷”系列的金融创新和房地产信贷条件的宽松,已经违背了金融市场稳定求发展的原则,导致了泡沫经济。再加之,担保债务凭证(CDO)的设计以及后续的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忘却了他们财富的真正来源,忘记了“穷人”的实际还贷能力,甚至忘记了“次贷”的初衷在于“圆穷人一个房屋梦”。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的这种过度的金融创新,这种只顾逐利的金融创新,最终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风险。

第五,金融机构的高层索取高额的薪酬奖金。据报道,2006年美国大公司总裁的平均工资是普通工人平均工资的364倍,华尔街20个收入最高的基金经理的年平均工资是美国人年平均工资的255倍。金融机构在薪酬制度方面的设计,过于倾向和追逐个人利益,而不顾这种行为可能会给社会和公司带来的风险,忽视风险对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权责明显不对等。

金融机构身负重大的社会责任,稍有不慎,便会给社会带来不可预计的影响,甚至会产生“地震”。因此,金融机构应该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切实融入到企业的宗旨中去,并将其牢牢地贯穿于运营的整个过程之中。自始至终坚守市场信用和社会诚信,稳健经营,全力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不仅是金融机构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二、正视企业社会责任:应对国际金  融危机的重要意义

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全球,我国也不例外。在这场危机中,我国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因未能经受住考验而倒闭,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2008年11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讲话中指出:“规范引导,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当前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在市场运作中采取谨慎、稳妥、负责任的态度,充分顾及整个经济平稳运行,认真应对各种风险和隐患,主动防止因自己经营不当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冲击。这是每一个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遵守所在国法律和国际通行的商业习惯,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监督,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为企业自主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环境。”[5’在金融危机面前,企业更应该善尽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非只是一种消极的负担,只要把握好利用好,完全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种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机会。在金融危机面前,正视企业社会责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构建和谐社会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则是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最基本的单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构建和谐社会是各类组织、各阶层人员共同的任务,作为拥有庞大社会资源的企业,无疑要通过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在金融危机面前,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其社会性决定了它必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企业应更多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关注社会整体利益,强化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举措,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利益,才能够拓展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企业应扭转过去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局面,重视社会利益、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等价值。

事实已经不只一次地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公众对企业的信心,甚至还会影响国家的公信力,这些是企业难以用金钱可以弥补的。例如,美国相继爆出的“麦道夫500亿美元欺诈案”和“斯坦福金融集团80亿美元诈骗案”两大弊案使世人瞠目结舌。在国内,最具典型意义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又一次使中国企业的形象跌入深渊。这些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不断地告诫我们,不管企业规模多大,发展有多快,品牌价值有多高,如果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都可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因此,面对国内外危机的时候,只有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构筑维护社会稳定、充分保障职工权益、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体系,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企业的永续发展。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

企业管理主要追求的是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来实现尽可能多的收益,企业社会责任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它逐渐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减少管理的复杂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等,使企业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实现尽可能多的收益。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是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第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增强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具备标新立异的竞争资源,例如创造性、安全性和商业道德等。第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的信誉度。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诚信是企业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和获得发展机遇的基础和

保证。第三,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客户及员工关系,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第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保持企业的活力和优势社会地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能有效地控制和优化价值链。帮助企业避免潜在风险。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在职工层面上,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促进与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不仅有利于留住优秀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在消费者层面上,由于某些企业生产、经营等信息的不公开、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在考虑产品性价比的同时更加关注产品的生产条件、产品的生产过程等硬性指标。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信心,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感。在政府层面上,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换取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企业承担一部分有利于政府实施宏观政策的社会责任,相应地就会获得政府对其社会参与行为的积极认同,在制订和实施政策上向其倾斜,对其发展给与动力,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在金融危机这样的背景下,善尽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具抗拒风险、稳定发展的能力。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企业首先是做得好,然后是做好事。[1’怎样才能做好事,有这样一句话可以用来进行说明:一个好的企业和一个伟大的企业的区别在于,好的企业可以向社会提供好的服务和好的产品,而伟大的企业不仅能够提供好的服务和产品,更重要的是能够向社会尽到企业的公民责任。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企业善尽社会责任更有其历史的重要性和时代的紧迫感。我国企业在经历了较短发展过程的情况下,就遇到了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我国企业似乎明显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但是这并不是说我国企业不需要或者不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相反,我国企业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敢于探索。加快进程,勇于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积极应对此次“金融地震”的影响,转“危”为“机”,进而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

三、善尽企业社会责任:变“危”为

“机”

这次由美国“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几乎延伸到五大洲的每一个国家,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剧烈的震荡。时至今日,这场危机仍旧在不断蔓延,我们尚未看到风暴过后初露的曙光。在当前这种企业发展困难多、社会就业压力大的特殊时期,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做到不裁员、不降薪、不减少福利,为社会解难,为国家解忧,就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好表现。我们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使企业善尽社会责任无疑是我们的当然选择。

(一)企业善尽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的义务相对方是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其内容包括对职工、消费者、债权人、环境、所在社区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只有积极应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才是出路。

首先,职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与企业利益直接相关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权益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不管从社会、员工的利益而言,还是从企业的利益而言,不裁员都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上策。是携手走向经济复苏春天的凝神聚力之举;企业还应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奖金等,不得克扣、拖延;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做到安全生产、规范操作,并积极预防职业疾病的发生;建立规范的职工培训机制,使职工有不断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职工在生产、经营之余,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其次,消费者作为产品的直接使用者和最终接触者,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消费者也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主体。根据市场需求,企业应该研制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不误导消费者盲目消费,浪费社会资源;确保产品质量,杜绝制售假货、次货,使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永不发生;加强售后服务工作,及时为消费者排忧解难,真正使消费者做到后顾无忧。

第三,债权人虽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他们也是与企业密切联系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偿还债务,不无故拖欠债务,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不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不滥用公司人格;积极主动地向债权人披露准确的企业信息。

第四,环境问题不仅是关乎人类自身的问题,而且还是关系整个自然界生死存亡的问题。作为环境破坏最大制造者的企业更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地球上的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企业应该合理地、有效地加以利用,厉行节约;自觉地、有效地处理废水、废弃和废渣,防止环境污染;加大环保物资的投入,实现循环、清洁生产。

第五,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对所在社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在社区的落户,不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增加其他就业机会;不仅可以增进人口流动,而且还可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因此,企业在招聘职工方面,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从所在社区选择,努力扩大所在社区的就业机会;积极支持所在社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为所在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抓住机遇,转“危”为“机”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尽力帮助企业度过“寒冬”,迎接“春天”。在当前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更需要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借“机”发挥,切实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俗话说,风险与机遇并存,面对此次金融危机,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善尽企业社会责任。总的来说,企业目前的机遇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企业发展之机。由于当前政府鼓励企业贷款,银行贷款条件宽松,融资成本低,建筑等用材价格大幅度回落。对于那些站稳脚跟求发展的企业而言,这不失为一个扩大规模、加快企业建设的大好机会。

其次,企业合作之机。危机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应加强合作,共度难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在危机面前,企业之间应加强协作、携手并进,抱团取暖,共度寒冬。

第三,苦练“内功”之机。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苦练“内功”加大对员工素质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中,除了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外,企业还可以聘请专家,讲授科技创新知识,开展各种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职工的素质,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第四,挖掘人才之机。一些企业由于没能经受住危机的考验而倒闭,致使大部分人才处于失业的状态,这对于那些仍在风浪中拼搏的企业而言,不失为一个为自身输入新鲜“血液”、注入生命活力的大好时机。

虽然现在的经济态势是严酷的,在这种严酷的经济环境中,不少企业的心态是不安的,甚至可以用恐惧来形容。但是“好”的企业,应当能在恐惧中突破出来,发现自我,并坦然地面对种种困难与挑战;“好”的企业,应当能在逆境中“不抛弃、不放弃”,善尽企业的社会责任。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间难免不会出现失误,所以要“摸着石头过河”,边改革,边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改革的稳健发展。当前遭遇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应该科学地、客观地总结经验教训,集全国人民之智慧,正确应对挑战,攻克时艰。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看到挑战,而且更要看到机遇,抓住时机转“危”为“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应对风险措施好,善尽社会责任,就能勇往直前,渡过“寒冬”,迎来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浙江是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在我国沿海发展战略中有着无可置疑的重要性。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迭地区,承担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枢纽与传递功能。大胆实行“走出去”战略和“海上浙江”战略,是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的完整统一,充分表现出浙江的发展宏图。不论在国内市場还是在国际市场,全球化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全球化;对外开放战略;浙江省

[文献标识码]A

一、浙江省对外开放的发展现状

(一)对外贸易

1.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

据浙江省统计数据显示,全省进出口总值已由1986年的12.9291亿美元攀升到2009年的1877.3亿美元,年均增幅23.06%。同期,出口由10.9128亿美元上升到1330.1亿美元,年均增长22.16%。同时,进口由2.0163亿美元上升到547.2亿美元,年均增长26.34%。

2.进出口商品结构已渐优化

2002年,全省出口工业制成品273.5698亿美元,到2009年为1283.1464亿美元,年均增长24.7%。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2002年的93%上升到2009年的96.5%,增加了3.5个百分点。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96.8386亿美元,2009年上升到555.0552亿美元,年均增长28.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1.7%。

3.外贸主体日趋多元化

2002年以来,随着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外贸主体呈现出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的新局面。据统计,2002年国有企业占据出口总值的38.4%,下降到2009年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1.3%,下降了27.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后来居上,从2002年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2.5%上升到2009年的48.1%,增加了35.6个百分点,已成为浙江外贸出口的中坚力量。进口则以三资企业为主,2009年进口总值245.1898亿美元,占全省进口总值的44.8%。

4.国外市场呈多元化格局

2009年,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四大市场是浙江省重要的外贸伙伴,出口额占全省比重的31%,进口额占全省比重的40%。其中,美国是浙江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9年出口额为230.5265亿美元,占浙江总出口额的17.3%。而日本是浙江省最大的进口市场,2009年进口额为79.0825亿美元,占浙江总进口额的14.5%;中国台湾紧随其后,2009年进口额为77.4312亿美元,占浙江总进口额的14.1%,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

(二)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据统计,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由1986年的O.4891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60亿美元,年均增长27.3%。

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总计项目数为1738个,合同外资金额为160.178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99.3974亿美元。其中,第一产业项目数只有26个,所占比重1.5%;合同外资金额为1.8978亿美元,所占比重1.1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0.7997亿美元,所占比重0.8%。第二产业项目数1008个,所占比重58%;合同外资金额为101.0868亿美元,所占比重63.1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64.5654亿美元,所占比重64.96%。第三产业项目数704个,所占比重40.51%;合同外资金额为57.1939亿美元,所占比重35.7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4.0323亿美元,所占比重34.24%(见表1)。

(三)对外投资、合作与交流

1.浙江省对外投资呈快速发展状态

2002年,全省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为12.8亿万美元,到2009年已经增长到24.7亿万美元,增长了将近1倍;2002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为10.5亿美元,到2009年已经增长到23.9亿美元,增幅达到了1倍多;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年底在外人数从2002年28325人下降到2009年的23504人,下降近5000人;境外投资企业数从2002年的226个快速上升到2009年的475个,增加了249个境外投资企业数,增速非常明显;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从2002年的5132万美元大幅度上升到2009年的123491万美元,增长了将近24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见表2)。

对于境外投资的快速增长,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浙江省的境外投资总额和中方投资在2009年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均规模分别为277万美元和258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传统行业成为了全省境外投资的主要行业,浙江的民营企业也加速迈向“国际化发展”。

2.国际旅游成绩喜人

全省入境旅游者从1986年的293968人,上升到2009年的5706385人,增长了19倍多。旅游创汇收入从1986年的4175万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22358万美元,增长了77.2倍,年均增长20.8%。

二、全球化视野下的浙江发展机遇与战略目标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浙江发展机遇

从全球视野看,当今国际政治力量几经动荡与调整组合,两极争霸和单极世界均不复存在,中、美、俄、日、欧、东盟等多元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正是在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的基本态势下,蕴藏着浙江加快对外开放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主要表现在:

1.国际产业技术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产业技术国际间转移的步伐。以此为契机,我国消化吸纳了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在缓解国内商品供求矛盾的同时迅速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形成了水平型与垂直型并重的新的国际分工体系。近几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动向、新特点,即国际产业技术日益呈现高级化、重化工业化的转移发展趋势,目前这一趋势方兴未艾。因此,浙江省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动向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对接能力。

2.国际汇率机制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国际汇兑市场跌宕,美元颇显颓势,人民币日趋坚挺。由于地缘经济诸因素的影响,浙江省对外开放的基本模式仍以引进为主,对海外市场的技术设备、矿藏资源的需求极大。所以,可以利用现行国际汇率机制中的许多缺陷,特别是利用“一篮子货币”之首美元与人民币的汇兑形成机制,在其比价波动中进一步加快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和要素资源,

并适时开展国际化经营,发展浙江的跨国公司。

3.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可以预见,随着零关税的实施,这些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将会更加频繁,广大平民百姓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特别是果蔬的流通与交易,旅游业的入境免签证,以及留学教育的扩展,这些惠及民生的工程,将会更加大力拓展,无疑将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受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将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已经建成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将为浙江对外开放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

4.中国经济“引擎”的全球效应。现在,世界经济刚步入复苏阶段,其增速明显放缓,在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时代,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已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已发挥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国责任。浙江省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强省,加快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步伐,集中体现了中国经济引擎的全球效应。

(二)全球化视野下的浙江发展面临的战略目标

浙江是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在我国沿海发展战略中有着无可置疑的重要性。在国家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浙江应借助自身的优势,实现其加快发展的战略目标。

1.浙江省拥有众多丰富的海岸线资源,较多的深水良港以及滩涂资源,具备发展现代临海型经济的优越条件。并且,凭借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软实力与雄厚的民营资本实力,浙江已经具备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显著优势。目前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已启动,浙江要借势发挥无可替代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临海型经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2.融入長三角区域规划,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自身区域发展定位,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是浙江省整体战略规划的重要目标。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应该充分发挥长三角南翼增长极的作用,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以宁波、舟山港接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打造服务于上海航运目的港的国际航运中转中心;协调三大产业带与江苏沿海产业带的发展,实现功能交错、互补共赢的泛长三角产业带发展。同时,浙江作为长三角地区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接合部,应该充分发挥其枢纽功能,立足长三角,强化与海西经济区的联系与合作,扩大长三角与台海两岸经济发展的辐射范围,使东部沿海地区形成联系紧密、互利共生的发展格局。

3.着眼世界,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带来的战略机遇,是浙江省制定整体战略规划的外部环境;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浙江省融入国家新一轮战略部署的重要依托;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浙江应该充分把握后危机时代带来的战略机遇,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加快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融入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大格局,成为国家对外开放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快建设国际化经济大省的战略举措

国际化经济大省是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目标及其实现过程的完整统一,充分表现出浙江的发展宏图。所以,我们需要把握现实的战略机遇,在其建设进程中推进如下重大战略举措。

(一)对外开放战略由偏重“引进来”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过去我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来”,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等紧缺要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进行资本、品牌、技术、生产的输出和原材料、人才等紧缺要素的配置,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在对外开放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对外开放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我国政府现在正把“走出去”战略提升到“对外开放新阶段中的重大措施”的战略位置上。

(二)浙江民营企业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

境外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既有矿产资源开采,又有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层次也有不断的提高。通过收购、兼并那些具有完善营销渠道、较强研发能力、拥有国际品牌的境外“百年老店”是投资中的一个高级形式。不少浙江民营企业根据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开展收购、兼并行动,并尝到了甜头。雅戈尔集团出资1.2亿美元收购香港新马公司,杉杉集团收购澳大利亚西陲庄园造酒有限公司,宁波金辉摄影器材有限公司收购英国英特菲特公司,宁波兴瑞有限公司收购日本马谷株式会社等,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宁波企业还不惜重金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国外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舜宇光学有限公司在日本设立日本舜宇株式会社,宁波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在德国北威州设立赛尔富电子(德国)有限公司。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正式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约,以18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轿车,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三)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举措

“海上浙江”的战略,将涵盖船舶与港航工程、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改造、新兴海洋产业培育、海岛开发科技示范和海洋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等多个领域。建设“海上浙江”是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中央已明确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开发海洋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沿海省市纷纷调整战略部署,抢占先机,掀起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热潮。浙江省要在沿海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继续走在前列,必须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把建设“海上浙江”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建设“海上浙江”,就是要着眼于浙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托“黄金海岸”、“黄金海岛”和“黄金水道”,坚持以陆引海、以海促陆、陆海联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浙江发展从陆域平原时代迈向陆海一体时代,使浙江省沿海经济带成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和环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在蓝色国土上再造一个新的浙江。

(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换代

目前,浙江省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各地方政府着力培育块状特色产业。主要措施有: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实施国家、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项目,提升区域性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初步形成区域性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和社会各方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等。到现在,全省建有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6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0多家产学研联合示范体。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落实技术入股、科技成果评价激励等多种激励措施,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项目研发资金。另外,对机电企业技术改造还实行贴息贷款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现在,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年研发经费已达到销售收入的1%以上,部分企业可以做到产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参考文献:

[1]程惠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浙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2,(3).

[2]宋玉华,叶绮娜.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浙江发展新规划[J].今日浙江,2009,(15).

[3]宋玉华,高莉.浙江对外开放面临的新问题、新趋势[J].浙江经济,2008,(19).

[4]赖存理,赵建华.浙江对外开放基本经验初探[J].浙江统计,2009,(1).

[5]方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3).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对两次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民间金融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因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民间金融的优势在于,借贷双方之间的长期互动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并节约了交易成本,这是民间金融长期存在并逐步发展的重要原因。改善民间金融法制环境,规范民间金融市场秩序,将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关键词:民间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危机;信息不对称

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快而产品价格提高难、原材料赊购难、销售回款慢的局面,资金周转困难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不仅成为国家决策层的关注热点,也成为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

大量资料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民间金融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些已经实现了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和地区,民间金融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在中国,据有关部门测算,民间融资规模在2008年大约为50000亿元。对于这一在现实中广泛存在的融资方式,目前有一些学者进行过实证研究,不过大多局限于民间金融较为发达的特定区域,如浙江省温州市以及江苏省等地,而缺乏全国范围的系统性、深人性探讨。考虑到中国中小企业是在金融抑制严重的条件下获得长足发展的现实,民间金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无疑非常重要。那么,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民间金融有怎样的需求?它为何能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在金融危机面前,如何能更有效地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与民间金融支持

本文使用两次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研的数据来关注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这两次调研分别在2006年和200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完成,得到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的大力支持,调查对象主要是营业额在300万元到3亿元之间的中小企业。其中,2006年调研选取长春、太原、成都、台州和广州五个城市,发放问卷1250份,回收有效问卷9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8.9%。2009年调研在沈阳、广州、福州、成都、郑州、合肥、武汉、济南、杭州、石家庄等十个城市展开,采用定额抽样方法,根据各地中小企业最近可查(通常为2007年)的行业类型分布,选择抽样对象保证受访企业行业分布符合抽样框,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9%。

(一)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

表1是2009年调研样本企业在成立时和调查时的企业资金来源构成状况。从中可以发现,中小企业整体上对内源融资有较高的依赖性,而内源融资的增长速度与企业的发展基本同步(企业资产总值增长了3.11倍,所有者权益和内部利润积累再投资分别增长3.58倍和5.36倍)。随着企业的成长与扩大,进行外部融资的需求逐渐增强,外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生比均达到了1以上,其中商业银行贷款发生比(3.91)和民间金融机构借款的发生比(2.43)尤为显著。这说明,不同资金来源的相对重要性因企业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内部资金的重要性随之下降,进行外部融资的需求增强。这与郭斌等人先前关于温州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二)企业规模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一般来讲,随着企业的发展与扩张,对资金的总体需求也会增长。不过,由于企业自身属性千差万别,不同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经济环境恶化之时表现尤为明显。表2呈现了2009年调研中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从中可以看到,较多的样本中小企业有着在未来扩大资金的需求,占到了应答数量的45.2%,其中营业额在3000万以上的中小企业有着最强的扩大资金需求,而营业额在10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也比规模居中的中小企业有着更强的扩大资金需求。这一结果与郭斌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尽相同,在他们的研究中,规模居中的中小企业具有最强的资金需求。这种差异的存在,实际上是由样本的差异所致。郭斌等人主要研究的是营业额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的中小企业(占大约72%),而较少关注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中小企业。他们所谓规模居中的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本研究中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故而,他们的研究结论实际佐证了这里的研究发现。

进一步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对于不同资金获得渠道的选择。已有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会产生显著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规模歧视,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民间金融渠道来获得资金支持。表3是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意愿,从中可以发现,中小企业的规模越小,它们通过亲友借款、民间金融机构借款以及企业间借贷和商业信用等民间融资方式获取资金的倾向越明显,对民间金融有更强烈的需求。与之对应,中小企业的规模越大,通过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些正规金融渠道来获取资金的取向越明显,而对民间融资需求较弱。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规模越大的中小企业越有可能满足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从而被接受。

(三)中小企业的资金获得与民间金融支持

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同渠道的供给情况如何?民间金融的发展态势又是怎样的?这里通过2009年与2006年两次调研所获得的“过去三年中最大的三笔外部融资”数据加以分析。

2.“其他”指政府资金扶持等融资。由于两年调研中选项设置有差异,这里进行了必要的处理。

从中可以发现,在2006到2009年间,中小企业的外部资金获得在整体上仍然是以正规金融为主,占到了半数以上,不过不同渠道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比如说,四大国有银行份额减小、商业银行的份额增大。就本文关心的主题来看,民间金融较之于正规金融表现出更强劲的发展势头,份额增幅较大,其中民间金融机构和亲友借款变化比率更高(分别为3.89和1.42)。这说明,在2006到2009年间,民间金融的发展较为迅猛,有着较大市场空间。这与前文的研究发现一致。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对于民间金融有着较强的需求是民间金融发展的必然。那么,民间金融为何受到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的青睐?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完善?

二、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比较分析

从融资渠道来看,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同属外源融资,它们与内源融资的根本区别在于,资金的提供者不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管理。基于这一特点,资金的提供者与使用者问存在信息不对称,因而带来激励问题。通常,资金的使用者会比提供者拥有更多信息,他们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在

谈判、合同签订或者资金使用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从而使资金提供者承担过多风险。即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林毅夫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选择何种融资方式以及能否所选方式获得资金,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概率。这里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特点,探讨中小企业发展与民间金融需求。

(一)正规金融体系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在正规金融体系下,银行作为专业化的金融组织,在企业的融资过程具有一套完整的申请、审核、发放贷款以及监督制度,不仅需要事先对资金使用者加以甄别,还需要通过签订合同来约束资金使用者,更要在事后对资金使用者进行监督,目的在于最大限度了解企业的信誉、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等信息,缩小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不过,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通常规模较小、创业时间不长、缺乏历史信誉记录。更有甚者,一些中小企业财务体系透明度低,常常不使用正式会计制度或者保持多套财务账本,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为而隐瞒真实财务信息或者为取得贷款而虚报销售收入和利润。这些都使得银行难以准确判断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再加上贷款处理的单位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银行会更偏向大企业而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积极性。

此外,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抵押或担保也是银行降低道德风险的一种手段,而现实情况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普遍缺少抵押品。对于中小企业能为银行接受的不动产,却常常因为产权的模糊性而不被银行认可。这主要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有很大一部分设立在县域或乡镇,厂房用地属于集体土地,也有一些是宅基地。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法律上具有模糊性,造成实际工作中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难以确定,导致中小企业抵押难。在我们的调研中。不止一位受访企业主都表达了这一点。另外,中小企业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大企业不愿为中小企业担保,中小企业之间的互保、联保又不为银行接受,而发展缓慢的担保公司由于手续上的问题常常会在实际上增加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

另外,从信贷供给角度来看,在“赶超”战略之下形成的高度垄断的金融体系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银行借助市场控制力获得高利润、低风险的收益,将战略定位成面向大企业、大城市。近些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整合资源,上收基层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大规模撤出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经济。而且,商业银行都普遍执行严格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使得正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惜贷现象。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的结果是,在我国的正规金融体系之下,正规金融机构一方面为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却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严重缺失,从而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在我们的调研中经常被受访者描述为,“只为大企业锦上添花,不为小企业雪中送炭”。

(二)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应对

面对难以通过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资金支持的困境,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金融。应该说,中国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是国内金融机构垄断和控制的必然结果,它实际上是正规金融的一种补充。民间金融能为中小企业接受,必然也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量少、多频、急需的特点和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的现实,也因为它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较强的可获得性。首先,民间金融在信息获得方面有着正规金融难以企及的优势,这是民间金融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主要体现在资金提供者对资金使用者还款能力的甄别方面。参与民间金融活动的借贷双方一般都有着较多的人缘、地缘关系或者其他商业关系,出借方对借贷方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和品质等基本情况有着比较详细的了解,这些软信息的掌握,使得双方在借贷发生时所面临的信息成本较低,由此就能比较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小乃至消除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对于民间金融中普遍存在的较高利率与商业风险,由于软信息的把握,借贷人也能够比较及时地了解贷款的风险,较好地把握暗示归还贷款的可能性。降低贷款的监督成本。无疑,这些信息优势是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它比较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的障碍。对于这种信息优势,Banerjee等人提出了“长期互动”假说,认为民间金融参与方通过与地方中小企业长期的合作关系,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加强,有利于解决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一假说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林毅夫等所进行的经济学建模分析较好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民间金融操作简便灵活,交易成本低,可获得性强,比较契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这是民间金融被中小企业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诚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考察融资交易成本不仅要考察资金的财务成本,还要考虑资金的可获得性。在资金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利率只是资金的名义财务成本,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资金市场的供需状况及资金的实际获取成本。在此条件下,融资的可获得性和所能获得的资金额度就是融资的隐性成本。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而言,资金可获得方面的成本往往比名义财务成本有着更重要影响。从这一点看,正规金融的缺陷在于,它对信贷审批的手续复杂,使资金需求者的交易成本上升,因为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的程序、手续与为大企业发放大额贷款基本相同,这就导致单位成本费用性对较高。而且,任何额度的贷款都经历这样的复杂审批程序,必然会造成审批效率低下,这也提高了需求者的机会成本。与之对应,民间金融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关系型特征,操作简便灵活,可以针对不同企业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资金用途、抵押担保情况设计个性化的信贷合同,从而满足中小企业小额、多频、分散和急需的资金需求。因此,民间借贷经常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三、金融危机下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思考

近些年来,中国金融监管当局逐渐认识到民间金融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并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民间金融行为予以肯定,当年12月27日,日升隆和晋源泰两家小额有限公司在山西平遥揭牌成立,标志着官方在民间金融上出现较大松动。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的2009年1月份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大力发挥直接融资和民间融资的作用。这些举措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环境。不过,由于民间金融存在着固有的趋利性、隐蔽性、无序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因而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果这些风险爆发,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金融危机面前,更有必要探讨如何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问题。

(一)改善民间金融的制度环境,规范民间金融市场

尽管金融监管当局对待民间金融有所松动,但目前中国

的民间金融市场仍然处于地下和半地下状态,相关法律法规分散,缺乏统一可遵循的规章制度,随意性大,理性程度低,尤其是民间金融的借贷利率范围过大,导致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民间融资行为时有发生。对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来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并划定民间融资的合法形式。借鉴国家针对正规金融渠道所制定的《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管法》,对于民间金融可以制定《民间金融法》或者《民间金融管理条例》,划定民间融资的具体形式,并从管理机构、融资条件和程序、融资主体、利率水平、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方面加以规范,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约束制度,使民间金融纳入到规范的法制范围中。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金融监管,对那些非法民间集资和民间融资偷逃税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遏制民间金融犯罪。

(二)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测,进行适度引导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活动游离在政府金融监管范围之外,数据缺乏,导致在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上观点不一、分歧较大,延缓了其健康有序发展。对此,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有必要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调查研究和日常监测,建立行之有效的民间金融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民间金融的资金流向、流量、利率等信息,便于分析民间金融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参考、提高决策质量。此外,由于民间金融的决策者多为个体或公司,对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和应该发展方向靠拢不多,容易造成为了自身利益而忽略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在信息监测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引导。

(三)强化对民间金融组织的管理

在民间金融活动中,既有无组织的初级形式,如私人借贷、企业借贷,也包括一些有组织的高级形式,如实业公司、典当行等。由于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有组织的高级形式在民间金融活动中的市场份额和所起作用相对要大一些。对此,金融监管部门有必要重视民间金融组织在民间金融中的作用,加强对其经营活动的监督与管理,重点监督它的资金来源、规模、区域分布、利率、信用度和风险度等信息,限制过高的利率水平。同时,有必要在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指导,既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便捷特点与优势,又抑制不利因素,从而规范其发展。此外,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金融组织转变成类似社区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类型的中小金融机构,与大银行等正规机构形成互补,带动民间金融有序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给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内容的软件产业带来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国软件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对产业的影响、机遇及软件企业的表现,提出在这种形势下广大软件企业的应对措施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金融危机;软件业;影响

软件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有庞大的软件内需市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及社区信息化、嵌入式软件等领域的需求使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取得迅猛发展,年均增速高达38%,远远超过全球的平均速度6%。以服务外包为主要载体的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出现,使服务外包和离岸正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应对竞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省份及主要城市都大力鼓励扶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在内的服务外包产业,近3年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迅速膨胀。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依然保持了29.8%的高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572.9亿元,软件外包服务出口达到了1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4%。软件产业整体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下增速最高的一个产业,在整体经济下滑的趋势下表现出较强抗周期性的特征。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软件业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必然会给依附于实体经济的软件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各企业削减IT支出包括一些项目软件的开发,会直接导致订单的减少。国外金融行业表现最为明显,外包业务出现明显萎缩,原先华尔街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项目订单,如今已经很少。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增长增速有所放缓,软件出口有所下降。2009年前4月,受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深化的影响,我国软件产业的收入增速出现回落,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今年前4月中国软件产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552.2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和2008年底分别低7.7个和5.9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软件行业仍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成为拉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引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软件产业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局部的,具体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类型。离岸外包型软件企业大多依靠海外订单生存,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承接全球65%的软件外包市场的印度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面临困境。印度软件业收入中,约有61%来自美国,约30%来自金融业,2008年软件及服务业收入增速下降30%以上,利润率下滑5至6个百分点,软件外包巨头萨蒂扬公司巨额财务造假丑闻,更是对印度软件外包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从事离岸外包的软件企业和一些中小型企业冲击较大。据工信部有关调查表明,我国软件外包产业联盟内企业约15%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73%受到一定影响。受影响较大的企业多数是外向型的、从事离岸外包的企业;受到一定影响的企业多数是内向型的、为国内传统行业提供服务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它们的客户行业本身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服务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主要从事针对国内重点、骨干行业的软件服务企业几乎没有受到影响。目前,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可粗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立发展时间较长,并一直专注于精耕细作的承包商;另一类是外包只做了两三年,跟风进来的承包商,目的是通过兼并收购做大之后融资上市。原来主要依赖风险投资支撑快速扩张,然后海外上市的模式,在金融危机下已难以为继,对投资回收期的顾虑也使风险投资对包括软件外包在内的多个领域的兴趣大大减弱。对这两类企业而言,全球经济下滑,虽然都会影响其客户订单的数量,但对后者的影响更大,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类企业本身的客户和订单质量不够优质,流失情况会比较严重。二是外包客户也会重新审视承包商的资质水平和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造成这类企业面临更大危机。一些没能找准市场定位的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的压力下举步维艰。外包加工型的软件企业更是深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公司订单量同往年相比减少了很多。2007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实施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冲击已经出现,有关研究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软件出口业的利润将降低0.7个百分点。三年内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突破了20%。这对于作为成本按人民币计价、收入按美元计价的软件服务外包业来说,直接导致企业利润严重缩水。在危机压力下,企业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普遍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加强内部运营管理,控制资金的正流向,砍掉一些保本微利的项目,加紧催收回笼应收账款。软件外包企业普遍把精力投入到稳固老客户和开拓新市场上,对于扩大投资则持谨慎态度。做海外市场的中小型软件外包企业则撤回国内市场,依靠内需养生。

二、软件行业面临的机遇

全球经济下滑,虽然会使得各行业企业减少IT支出,短时间内可能会造成外包业务出现某种程度的停滞,但长期来看,缩减IT开支的企业更需要做的是优化和整合目前已有的硬件、软件的应用,使其支持企业业务更有效率地开拓发展,而这正是软件的长项。另外,在经济下滑时,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更需要把一些非核心的软件技术和服务外包给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由于印度所受到的冲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稳定,加之在中低端软件上中国有独特成本优势,有可能对全球跨国公司产生更大吸引力,为中国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新的机遇。一些大型外包企业审时度势,调整或强化自己的技术方向和市场定位。以美国为最大市场的软件外包企业文思创新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美元,同比增加了63.7%,其业务增长主要依托重要客户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对已有客户的交叉营销、新增客户的增长以及公司以技术研发外包为主的业务结构。为应对金融危机对IT传导的滞后影响,同时加大对美国及国内市场业务拓展的投入。拥有13000多员工的东软集团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达18.90%,净利润增长率高达111.04%,增长主要来自软件外包业务,其外包战略调整为全面转向相对稳定的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而且主要针对日本市场。2009年2月正式收购国内第二大软件外包服务商——主要从事对日软件外包、与多家日本企业有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大连华信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国际软件外包与服务业务领域的规模,增强了合作创新的实力和竞争优势。

对面向国内需求的软件产业而言,带来的更

多是机遇。4万亿元国家投资给软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开发内需市场目前已经是软件企业重要的“开源”战略。2009年1月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十大行业的振兴和调整规划,规划的出台不仅仅是简单地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研发、新产品研制、产品设计、生产装备、生产流程、产品检测、供销和市场等环节,更是从宏观层面考虑,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最终达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增强软件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等作为主要任务,三年目标是把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到15%。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供支撑,组织开展示范工程,推动软件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软件产业新的增长点,扩大软件的网络化服务,培育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网络教育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带动动漫、游戏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开发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服务业务,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基础软件是“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对基础软件的扶持,给其带来了发展机遇。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批准北京、天津、上海等20个试点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按照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规划,未来5年内(2009~2013年)在国内建成一批产业聚集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促成200家著名跨国公司将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新增10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到2013年,实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4倍多。深圳、沈阳、西安等地外包产业都实现了逆势扩张。

三、软件企业的应对措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市场格局的变化,软件企业应审时度势,调整战略,重新规划,调整或强化自己的技术方向及市场定位,在危境下创造机遇,以待危机过后的柳暗花明。

一是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核心战略,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二是充分挖掘国内外外包市场潜力,内销和外销并举,积极灵活开拓多元化市场,特别是努力开拓内需市场,升级开发新的工具软件,以提升未来的服务效率。加强服务能力,与市场紧密结合。三是认真研究客户需求,在理性的消费趋势及金融危机背景下,帮助用户解决生存困惑,与客户保持密切配合,切实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不仅解决客户现有问题、满足需求,而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四是要有专注的精神,明确自己擅长的行业领域,找准切入点,通过对某一行业某一产业链领域的客户的深入钻研,建立软件厂商的优势和特色,并提高用户满意度。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不偏离主线。五是强化创新意识,创新应用和服务模式,建立核心竞争力。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不仅创造技术,还包括成本、效率、客户需求等其他重要因素,把内部不断改进与加强企业间合作的外部开放创新相结合,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软件业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以现代服务业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方兴未艾,整个行业仍会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世界经济从来都是波浪式前进的,历史上几次金融危机或经济萧条,每次恢复之后都会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危机中也存在着机遇,这个困难的时候正是企业通过内部改造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自己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时候。经过这轮危机锻炼,中国的软件服务领域将衍生出更先进的服务理念、更复杂和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国在全球软件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使“中国服务”的品牌成为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亮点。一旦全球经济走出低谷,中国软件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晓轩)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蒙贸易出现下滑。蒙古国受金融危机的困扰,经济呈现萧条。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中蒙两国采取包括扩大内需、增加投入和便利贸易等措施,力争恢复和扩大贸易量,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中,中蒙两国有着许多经贸合作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固然重要,但抓住难能可贵的机遇也是化解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一种有效办法。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蒙经贸现状;发展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从去年开始冲击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影响到中蒙边境贸易,主要表现为对俄、蒙进出口贸易总体下滑。据海关统计,截止到2009年3月末,二连地区进出口货运量89.78万吨,同比下降33.54%,其中进口73.87万吨,同比下降29.08%,出口15.91万吨,同比下降48.58%。

一、金融危机下的蒙古国经济现状

受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蒙古国经济增速放缓,蒙图贬值,人民的购买力下降,消费品指数上涨。预计2009年,由于受贸易额减少、失业率上升、外汇流通不畅和外汇市场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蒙古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这个欠发达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今年是最难度过的一年。

(一)银行暂停放贷款业务,蒙古国货币持续大幅贬值

蒙古国自去年11月份以来,银行停止放贷款业务,直至今年3月份信贷业务开始松动,对一些信誉好的企业发放小额贷款。2009年一季度人民币兑换蒙古国货币平均价格为1:217,同比贬值33%。相对人民币兑换美元继续呈现升值态势,一季度美元兑换人民币平均价格为1:6.82,人民币兑换美元同比升值3.96%。

(二)人民币结算量业务下降,从中方提钞量急剧减少

蒙古货币贬值不仅影响到蒙古国内市场的消费,而且已经影响到中蒙贸易人民币结算。由于蒙图兑换人民币价格的不确定因素,中蒙客商在货物交割上为规避蒙图与人民币转换的汇率风险,减少了人民币结算量,人民币跨境也随之减少。截止到2009年3月末,蒙古银行从中方银行提钞7笔、11400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4笔、21400万元,下降幅度为三分之二。

(三)美元头寸不足,用人民币头寸进行转换

中蒙贸易减少,人民币结算量下降,不但影响到提钞出境量,而且也影响到在蒙古国银行账户上的人民币头寸。由于人民币用量减少,蒙古国一些商业银行把账户上多余的人民币转换成美元。据二连农业银行提供的信息,该行与有结算关系的蒙古贸易发展银行2009年初就用人民币头寸转换成300万美元头寸,以应变人民币结算不足而美元短缺的资金。

(四)市场消费冷清疲软,房地产建设前景不容乐观

2009年2月25日是蒙古国的春节。据了解,节前乌兰巴托几家比较大的商店和超市,除了在一些食品超市里和食品柜台前顾客还多一些外,其他商品的超市里和柜台前购物者寥寥,这同前几年春节前各家商店顾客盈门的热闹场面相比,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蒙古人每逢在过节时必买的地毯和羊绒衫,尽管价格比平时优惠10%到30%,但购买者很少。

据了解,在建项目由于资金及房地产市场疲软等因素,今春停止建设的项目预计达到20%,多数今年准备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处于观望状态。如果蒙古国的主要资源性矿产品出口恢复到上年水平,就有望缓解本国国内资金紧张的局面,从而有利于基本建设的投资。

二、金融危机下的二连口岸情况

我国对蒙开放口岸总计有13个,其中二连浩特口岸是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口岸,其边境贸易、对蒙帐户行结算、人民币跨境流出和回流等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蒙贸易的63%通过二连口岸过货完成。由于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蒙古国经济萧条,金融业萎缩,导致二连口岸进出口贸易明显放缓。

(一)对蒙贸易萎缩,进出境人员下降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国内税收政策的调整,二连地区进出口贸易下降。据二连海关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9年3月末,二连口岸进出口贸易为29512万美元,同比下降50.19%,其中进口19882万美元,同比下降53.32%;出口9630万美元,同比下降42.20%。

据统计,截止2009年3月末,二连口岸进出境人员为22.11万人次,同比下降36.87%,其中进境11.17万人次,同比下降36.69%,出境人员10.94万人次,同比下降37.04%。

(二)银行贸易融资减少,人民币结算量下滑

由于中蒙两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困扰,口岸贸易减少,银行融资少的可怜,截止2009年3月末,二连地区四家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余额为5万美元,同比减少了412万美元。中行二连分行在本地区是对企业最大的融资银行,每年对企业融资约占辖区总份额的85%,据中行二连分行提供的统计资料,截止到2009年3月末,未办理一笔融资业务。

现辖区4家外汇指定银行(工、农、中、建)已与蒙古国的12家商业银行建立了 22个账户行关系。由于金融危机对蒙古国的影响,人民币结算量下降。截止2009年3月末,二连地区四家对蒙银行(中、工、农、建)办理人民币汇入3330笔、金额6.1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051笔、1.79亿元;办理人民币汇出657笔、金额6.20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90笔、3.07亿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下降了28%。

(三)辖区市场消费疲软,口岸税收锐减

据调查了解,二连市盛通国际商贸城2009年1—3月份出口建材1.3万吨、食品及杂货1.2万吨,同比下降61%。而三星建材城蒙古拉货车也很少,一个星期也就出3-4辆,日销售额在3-4万元左右。去年同期蒙古国拉货车每天平均有4-5车,日销售额在40万元左右。对蒙最大的批发商场如义乌商贸城和温州商城市场内的蒙古客商少了许多,该市场虽然摊位租金降了近一半,但很多摊位都贴出转租、出租,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目前大部分商户不敢进货,仍然处于观望状态,期待市场在五月份有所回升。

截止2009年3月末,二连浩特辖区完成预算收入36946.1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0599.36万元,下降22.2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入库34016.6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6453.73万元,下降15.95%,扣除今年新征进口成品油消费税4369.75万元,实际减少10823.48万元,下降26.74%。

三、中蒙双方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一)蒙古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策略

为了减少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蒙古国政府基本策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国外寻求财政支持;二是削减财政预算支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救活银行业,稳定汇率。

1.财政筹措资金。一是向世界货币组织寻求支持,据蒙古国《今日报》2009年3月9日消息,蒙古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洽谈,有望争取到该组织的2.24亿美元的救市援助承诺,平衡2009年和2010年蒙古国的预算赤字,使收支逆差达到稳定的水平;二是向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及经济伙伴国家得到各项优惠贷款;三是向塔本陶力盖煤矿和奥云陶力盖斑岩铜矿的投资者收取预付款;四是政府向国际财政市场发放12亿美元的证券;五是向国内市场发行3000亿图的证券(约合15亿元人民币);六是动用国家储备金。争取国外优惠贷款方面,把向中国政府和卡塔尔政府争取各30亿美元贷款列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加强金融监管,厉行节约措施。一是节约2000亿图(约合10亿元人民币)流动支出;二是从国家预算中削减3000亿图(约合15亿元人民币),取消无必要的有关招标项目;三是减轻公民缴纳的社保金、按50%收取;四是从国家预算中再增加300亿图(约合1.5亿元人民币)中小企业扶持资金,安排100亿图(约合5000万元人民币)城乡企业扶持资金,创造就业岗位;五是降低银行贷款利息,稳定蒙图汇率,减免向国外汇出和从国外汇入美元的手续费等;七是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提高国家机关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八是扶持畜牧业发展,提高畜产品价格;九是支持额尔登特铜矿的生产,加强供电、铁路、建设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形成产业互动链条;十是支持对外贸易,简化通关手续,增加进出口,减免相关费用等。

3.稳定金融市场、出台为储户提供担保的法律。蒙古国于2008年末通过了为储户提供担保的法律。此法通过后不久,蒙古一家商业银行—阿诺德银行因出现不良贷款而受到审查,一度传出可能倒闭的消息,但因为有法律保护,储户并未因此产生恐慌,从而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

(二)口岸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我国政府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就采取了调整结构、增加投资、大幅度减税等一系列措施,今年政府提出了保增长、促消费、使GDP增长达到8%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以来,国内许多行业经济指数回升,税收下降的局面得到遏制。与此同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边贸政策对口岸经济发展的影响,二连市政府也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扶持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采取的主要措施为:一是在政策落实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税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及时兑现市政府向企业做出的扶持承诺,对全市行政和服务性收费单位的收费行为以及收费项目、标准、政策依据等进行严格审核;二是加强银企合作,千方百计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出台宽松政策,凡在二连市注册的边贸企业,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达到200万元以上(包括200万元),按其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的2.5%给予资金扶持,同时加快非银行金融体系建设,由市政府注入1600万元资金,成立二连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帮助企业缓解贷款难、融资难问题。

四、中蒙双方出台一系列措施后的相互影响

(一)蒙古国出台应对措施后对二连口岸的影响

蒙古国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后,对稳定中蒙贸易下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国内进行举债,国际进行融资,充实了国力,增加了政府预算支出,扩大了国内需求;同时加快对国家战略大矿(如金矿和煤矿)的开发,可以提高蒙古国的外汇收入,经济也有望止跌启稳,这些无疑是重新开起了从中国进口货物所需的资金源泉。

2.出台法律稳定金融机构。蒙古国及时出台为储户保护的法律,消除了储户恐慌心理,起到了稳定金融秩序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居民储蓄的信心,同时为在蒙古经营贸易的客商提供了金融保证,提升了中国客商继续在蒙银行进行边境贸易结算的信心。

3.压缩行政开支后,减少了发行货币,稳定了市场物价,有利于蒙古货币图格里克的币值稳定。如3月下旬人民币兑换蒙币为1:220,比3月初升值了20图,回升幅度为9%。蒙图币值回升有利于中蒙边民互市贸易,为口岸旅游贸易回升提供了可能。

(二)二连地区出台应对措施后对蒙古的影响

1.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税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出台后,使在辖区包括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相应减少了有关支出,减轻了企业负担,有利于企业经营,为继续改善辖区贸易投资环境开了一个好头,释放出一种信号:二连地区继续欢迎临近的蒙古客商来华进行贸易、投资。

2.政府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扶持当地中小企业。企业有钱进行运转,银行同样有利收到回报,如此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中蒙边境贸易回升,蒙古客商看到的合作者是二连政府支持下的边境贸易企业,增加了继续与中方企业合作、从事边境贸易的信心。给予在二连市注册的边贸企业资金扶持,会继续稳定外贸企业的经营,有利于恢复和扩大对蒙贸易。

3.由市政府注入16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二连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可以缓解一些中小企业暂时的经营困难,有利于外贸企业走出困境,企业可以在蒙古设立销售点,或与蒙古客商签约进行先期付货,分期偿还货款,增加中蒙客商团结互助、共渡时艰的凝聚力。

五、中蒙经贸走向和口岸面临的发展机遇

国内市场受投资、消费拉动,(下转第44页)(上接第56页)经济将会逐渐恢复。俄、蒙受金融危机影响,势必会出台一些刺激经济、增加贸易、减少关税的措施,从我国的政策和措施角度可以看出,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已经采取了包括投资、减税等多种措施,随着国内需求的好转,将会逐步恢复从蒙古国进口资源性产品,而蒙古国有了收入后将会恢复和扩大进口中国的货物,贸易带动口岸经济,中蒙携手一定会走出金融危机下的阴影。

蒙古国经济迟早也要复苏。中蒙经贸合作将会逐步恢复,二连口岸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既有挑战,又有不可忽视的发展机遇。

一是中国拥有雄厚的外汇储备,财政状况良好,经济增长依旧可观。蒙古国是与我国隔界相望的睦邻友好国家,今年又是中蒙建交60周年。建议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环境中,加大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优惠贷款等支持,这样将有助于我国获得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综合利益,以提高我国对蒙古的影响力和地位。

二是国家自治区应该出台更多鼓励进口能源、资源的措施和办法。

三是我国实力雄厚的实体企业可以加大境外投资和购买资源基地,为未来发展壮大争取有利的条件。

四是蒙古国实行“多支点”外交政策,将除俄罗斯、中国地域领国以外的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也视作“第三邻国”来发展关系。

(责任编辑 秦亚丽)

上一篇:分税制财政体制论文下一篇:财政职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