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范文

2023-09-21

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范文第1篇

一、婚姻自由的内涵

婚姻自由作为婚姻法的第一原则, 指导着人民群众的婚姻生活, 还是每一个合法公民都具备的权利。具体指代公民可依托内心意志, 依照法律规范缔结与正确解除婚姻关系, 有权不遭受外界违法干涉的一种自由。婚姻自由主要蕴藏着两层内涵: 其一, 婚姻自由作为一项基本权利, 无论任何人都无权硬性干涉; 其二, 婚姻自由践行一定要满足法律规范。

二、结婚自由原则

结婚自由指代形成和建立婚姻关系的一种自由, 结婚一定是男女真正自愿, 禁止强迫威逼, 也不允许进行非法干涉, 男女双方自身的选择都享受法律保护。从婚姻自由的层面而言, 结婚自由较为重要, 且是一项首要问题[1]。1950年, 国家借助宪法提出婚姻自由以及一夫一妻等重要原则。

( 一) 结婚条件支撑着婚姻自由, 且为必要条件

结婚, 也被称作婚姻的成立, 具体指代男女参照国家法律规范, 构建夫妻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依据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 当公民达到法定年龄, 且经由部门审查通过后, 满足规范的允许结婚。结婚法定条件为: 其一, 男女双方一定要真正自愿; 其二, 一定要满足法定婚龄; 其三, 一定要满足一夫一妻体制。婚姻法针对男女做结婚年龄提出具体规定, 提倡晚婚晚育, 由此可知, 结婚自由属于公民具备的基本权利, 然而, 并非每一个公民均为合格的婚姻主体。分析婚姻的基本属性可知, 若想结婚, 一定要满足相关年龄要求。另外, 结婚的双方一定要真正自愿, 禁止硬性干涉, 设立此项规定的原因是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包办、买卖婚姻的问题[2]。

( 二) 结婚自由并非无节制的自由, 要求不允许超出法律范畴

婚姻法中明确指出, 近亲不允许结婚, 处于特定范畴中的血亲, 不允许结婚, 这不仅是自然规律提出的标准, 还是优生的基本条件。自然法则表明, 近亲结婚, 引发胎儿畸形或者不健全的可能性较大, 对后代造成严重影响, 威胁民族健康。若当事人公然违反法律, 即便结婚, 也属于无效婚姻。结婚自由应满足、不超过法律规定范畴, 并非无节制的自由。

三、离婚自由原则

离婚指代参照法定程序规范解除现有的婚姻关系的一种行为。离婚主要包含双方自愿与一方提出这两种形式。婚姻法中清晰规定: 对于双方自愿离婚, 允许离婚。婚姻双方一定要通过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离婚申请。待登记机关核实自愿, 且合理处理子女抚养与财产分配问题后, 准发离婚证; 对于一方提出离婚的, 则应由相关部门负责进行调节, 也可面向人民法院申请离婚诉讼。

( 一) 离婚率的递增干扰婚姻自由

近些年, 离婚率呈现递增态势, 婚姻家庭关系发生变化, 这对传统思想观念构成了严重威胁, 使得法定婚姻关系陷入危机。婚姻法修正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这表明在商品社会下, 人们内心更加期望稳定与和谐的家庭。随着社会的前进, 思想观念出现变动, 对婚姻家庭形成了加大威胁。某调查结果表明, 一夫多妻、包二奶等恶性行为不断增长[3]。包二奶一般不到婚姻机关进行登记, 几乎也光明正大的打着夫妻名号共同生活, 即便在生养孩子后, 也不会公开同居。对于重婚现象, 由于一方不告不理, 外加不易取证, 进而并未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处罚。现行法律并未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具体规定, 笔者期待可尽快完善这一问题, 为人民群众呈现一个健康的婚姻环境。

( 二) 一夫一妻侵蚀婚姻自由

在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的当下, 生活水平迅速提升, 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这对一夫一妻制构成巨大威胁, 并引发出婚外恋等严重问题, 不断滋生。经济多元化背景下, 妇女的地位呈现下降态势, 对男性的依赖日益增加, 致使逐步丧失人身自由。在性解放思想的侵蚀下, 婚外性行为日益增多, 威胁家庭和谐, 其中妇女便是最大的受害者。当前婚姻法的调整, 再次维护了一夫一妻制。

四、结语

婚姻自由不单纯指代结婚自由, 还涉及离婚自由, 要求这两者一定要形成于双方合意之上, 禁止使用威逼利诱等手段来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然而, 婚姻自由并非无限制的自由, 遵从伦理道德的束缚, 服从法律的制约, 但若当事人不超出法律规定范围, 则无论任何人均不允许妄加干涉, 胡乱阻挠, 这代表一种权利保障。

摘要:婚姻自由作为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是公民具备的基本权利。婚姻家庭关乎着社会的稳定, 影响着经济建设。1950年, 我国在宪法中正式提出婚姻自由。近些年, 随着社会的前进与经济的发展, 对婚姻自由原则提出新的问题, 若想解决上述问题, 则应积极优化法律规范, 不断更新, 切实增强法制观念, 进而满足婚姻家庭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制

参考文献

[1] 徐静莉.婚姻自由原则背后的矛盾冲突——抗战根据地婚姻变革的分析[J].晋阳学刊, 2015 (3) :94-96.

[2] 孙冠亮.浅议我国婚姻自由原则演进及实现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 (16) :73-74.

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范文第2篇

一、电影《罗马假日》剧情简介

《罗马假日》讲述的是王室继承人安妮公主去往罗马进行访问, 因为厌倦了周边仆人对于自己的约束和要求, 加上国务缠身, 一些列的礼节和人物需要她来应付, 使她感到十分疲惫, 且骨子里对于自由的向往促使她偷偷溜出来, 到民间欣赏夜景, 在这一过程中, 安妮公主遇到了记者乔, 于是两人志趣相投, 相约同游, 相处十分愉快。安妮公主甚至到乔家中作客, 乔无意中发现了安妮实际上是公主的身份, 作为记者的他觉得自己一跃成名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开始偷拍安妮公主的生活照, 幻想着自己终于有着爆点新闻, 肯定能红一把了。但是他没有料想到的是, 安妮公主对他的真诚以及单纯可爱的性格, 让他渐渐在与公主的相处中爱上了对方, 他不再将这些照片作为成名的筹码了, 为了保护好公主的形象, 他放弃了爆料的机会, 将照片全部送给安妮公主, 而安妮公主此时也对他产生了情愫。但是在24小时的出逃中, 安妮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虽然向往的自由是美好的, 但是作为国家的继承人, 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于是安妮决定放弃自己的所爱, 回去履行自己的责任。回去后的安妮公主发生了一些转变, 这些转变肯定是积极的, 她对于自由有着新的定义, 在仆人照常的约束下, 她对管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对于每天规定的牛奶和饼干她反常的拒绝了, 在新闻发布会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不顾管家的严格要求与记者握手, 这一切都看出来安妮公主已经发生了蜕变, 她依然是向往自由的, 但是那种自由是以不顾国家利益为代价的, 于是她选择放弃, 拾起自己的责任, 开始积极主动的面对王室继承人的生活, 并对于自由有了新的认识, 即升华到人性自由。

二、电影罗马假日中的自由阐述和美学赏析

(一) 悲剧美

电影中的王室继承人安妮公主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管家和仆人的严格管束下消极的应付着每天的生活, 在观众看来, 公主是不幸的, 因为这样一言一行都要首要严格约束, 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都有人替自己安排好, 似乎生活对于公主来说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公主就像是城堡中的傀儡, 被他人摆弄着。电影通过一些细节描述, 让安妮公主这样一个角色充分阐释了自由的美好, 但是又无情的将自由的梦想带回现实, 无论是出逃还是回归王室, 都是安妮公主自己的选择。在观众看来, 公主是一个悲剧的角色, 观众在电影前段部分描写安妮公主的王室生活, 让观众对于公主受经历的毫无自由的生活十分同情, 感叹公主也很无奈, 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的角色, 表现出了女生单纯的美好, 通过安妮公主将脚从高跟鞋中取出放松一会以及她喜欢裸睡和看民众舞蹈的描述, 让观众感受到公主对自由和外界生活的强烈追求, 不由的对于公主产生怜悯和同情, 说明王室对于她的束缚丝毫没有打压她对于自由的追求, 观众在同情和怜悯中有萌生了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希望, 通过这样的塑造一个悲剧角色, 然给观众产生对于人物美好愿望的憧憬, 就营造了一种悲剧美, 牵动着观众的心绪, 让观众随着公主的忧伤而忧伤, 随着公主的快乐而快乐。

(二) 以喜衬悲更具感染力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 描述了安妮公主出逃后的24小时的自由生活场景。她逃离了束缚已久的王室, 走向了百姓的生活中, 这让公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奇, 她不用穿各种束缚的衣服, 可以换上简洁的大衣, 换上了舒服的平底鞋, 睡在马路边, 和记者乔相识, 坐在路边吃冰激凌, 剪掉了自己的头发, 换了一种自己喜欢的发型等等, 观众看着这样作为俏皮的公主, 内心是欣喜的, 为她终于脱离王室生活的束缚而感到开心, 也为她能够尽情的释放自我感到开心, 这一部分的电影场景描述无疑是全剧最欢快的部分, 节奏明朗、欢快, 那是公主在尝试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自由后所表现出来的心境。但是, 这种欢快的时候总是很短暂的, 公主出逃是重大事件, 安妮自己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在出逃的时间内, 她虽然与记者乔相处十分愉快, 甚至产生了爱意, 但是她肩上的责任让她不得不回去, 这是安妮公主内心的挣扎选择, 她最终选择了履行自己的责任, 放弃了自己向往的自由和爱情。电影以喜衬悲的表现手法让观众对于安妮公主的人性光辉更加赞赏, 使得人物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公主最终选择了走向那个原本她最想逃离的地方, 不是因为她内心对于自由的追求消失了, 不是她不想要这样的自由, 而是相对于这种自由来说, 她想用自己的行动换得更多人的自由和幸福生活, 那就是她必须要履行自己王室继承人职责的主要原因。

(三) 存在自由到人性自由的升华

放弃自身自由以及爱情的安妮公主回归王室后, 此时的她经历了24小时的自由体验后, 对于自由以及责任有了新的认识, 她明确了自己之前所追求的自由是个人自我为中心的自由, 是一种存在自由, 是肤浅的自由, 虽然这种自由能够让她获得快乐和解放, 但是终究不是她作为王室继承人应该追求的生活, 毕竟自己身上责任重大, 自己的任性可能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一定的灾难, 这是善良的她所不愿看到的。她选择回去, 并对于自由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沉重的王冠给了她巨大的压力, 严重束缚了她的自由, 但是同时, 王冠下她可以通过改变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也能让她获得一定的自由, 她可以改变对管家的态度, 可以适当拒绝一些她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 选择一种令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 她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和记者握手以示友好, 这一切也是一种自由, 是原先她被束缚在王室宝座上所不敢追求的自由, 这里她做到了的, 因为她知道自由的真正内涵, 人性的自由能够带给她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她可以在责任和自由中实现切换, 体会到人性自由为她带来的舒适感受。这时安妮对于自由的认识升华了。

三、总结

电影《罗马假日》讲述了在罗马的一天, 公主和乔的结伴游玩, 注定会擦出爱的火花, 那是两个年轻人真正的随心所欲, 无拘无束, 是一个让人开心陶醉的浪漫之旅, 是无意中被古罗马的文明陶冶净化人性情的旅程, 影片中制造了好多经典的令人难忘的浪漫情节, 例如公主和乔的邂逅, 公主和乔在出租车里的对话, 公主和乔骑车在罗马大街上的横冲直撞, 被抓等, 不但增添了影片的轻喜剧效果, 也使影片更让人难忘。而在这一过程中, 以公主的出逃和回归为故事主线, 表达了公主自身对于自由的理解和追求也发生了变化, 她从存在自由上升到人性自由, 获得人性的升华和发展, 引人深思, 表现了崇高的责任感和人性美。

摘要:存在自由和人性自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是又有着共同之处, 都是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而前者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肤浅的自由, 这种自由也是难以实现的, 而后者则是一种高尚的自由, 相对于存在自由, 更有实现的可能, 而且能够真正体现自由的真谛。电影《罗马假日》就是一部对于自由崇尚的追求, 电影中的安妮公主的出逃以及回归完全的诠释了存在自由到人性自由的升华。本文就电影《罗马假日》进行剖析, 介绍这部电影的基本剧情, 并对其中体现的自由追求以及升华进行了诠释, 为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主题提供思路。

关键词:存在自由,人性自由,追求,《罗马假日》,爱情,责任

参考文献

[1] 周希芹.多维视角下对电影《罗马假日》主题的解读[J].电影评介, 2016 (04) :57-59.

[2] 刘佳.《罗马假日》中的双重幻象与完整现实感——齐泽克式的电影解读[J].电影评介, 2016 (03) :40-42.

[3] 丁颖.大卫·波德维尔.理论剖析好莱坞电影的可行度——以《罗马假日》 (1953年) 为例[J].电影评介, 2015 (11) :57-59.

[4] 方玉晨, 崔超.存在自由到对人性自由的追求——电影《罗马假日》的美学赏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4 (04) :183-184.

[5] 房宜燕, 段维彤.论礼貌原则在电影对白分析中的应用——以电影《罗马假日》为例[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12 (01) :100-102.

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范文第3篇

问:请介绍一下制定2020年版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的背景。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提出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使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同时明确了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2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海南由自贸试验区建设整体转入自由贸易港建设阶段。《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大幅放宽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准入,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并要求统筹安排好开放节奏和进度,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海南省制定了2020年版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

问:制定2020年版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制定2020年版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总的方向是提高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推动总体方案中2025年前重点任务涉及的开放措施尽早落地。二是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开放经验,坚持中国特色,推动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中国最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资准入政策。三是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術产业需要,推动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教育等领域开放。四是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扩大电信业务开放,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发展。五是坚持底线思维,以确保国家安全为前提,稳扎稳打推进开放。

问:与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比,2020年版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有哪些更加开放的措施?

答:2020年6月23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2020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为制定2020年版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提供了基础。与2020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30条相比,2020年版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27条,还有一些条目部分放开,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开放。

一是推进增值电信、教育等重点领域开放。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开放,取消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外资准入限制,允许实体注册、服务设施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企业面向自由贸易港全域和国际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业务,促进海南汇聚数据,发展数字经济。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支持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二是扩大商务服务对外开放。法律服务领域,允许外商投资部分涉海南商事非诉讼法律事务,更好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咨询和调查领域,除广播电视收听、收视调查须由中方控股外,取消市场调查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允许外商投资社会调查,且中方股比不低于67%,法人代表应当具有中国国籍。

三是放宽制造业、采矿业准入。制造业领域,将全国和自贸试验区“2022年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提前实施,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汽车产业率先开放。采矿业领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资稀土、放射性矿产、钨勘查、开采及选矿的规定,按照国家和海南省矿业领域内外资一致的措施实施管理。

问:请谈一谈如何确保2020年版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落实?

答:2020年版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将于2021年2月1日施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海南省切实做好海南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的落实工作,确保新开放措施及时落地。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涉及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多个方面,将为海南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的落实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问:将来海南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会进一步缩减吗?

答: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我们将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不断缩减海南自由贸易港负面清单,逐步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自由便利。◆

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范文第4篇

该书的难能可贵之处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 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国会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长老会派,出于对日益高涨的革命热情的恐惧,为巩固已到手的权利,下令实行书刊预先检查制度,禁止出版带有民主自由意识的书刊杂志。这等同于剥夺人们的言论自由,和专制王朝时期所实行的新闻制度一样。但其实,当时支配历史进程的还是集权主义,问题是在于这个权利应该集中于谁的手中。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由于论述离婚的小册子触犯禁令,受到国会质询,故满怀激情写下此《论出版自由》。其观点是作者真实思想的反映。鉴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提出如此观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甚至有生命危险。

纵观当今之中国,时间已经来到了21世纪,却至今未能达致约翰·弥尔顿300多年前所主张的状态,不能不令人悲哀!

二、 对人性好、恶之本性进行了深刻诠释,揭示出人性有“自我的修正”的追求和特性。

约翰·弥尔顿主张:

(一)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凭着自己的理性能够辨别真假正误,并修正完善。

(二)自由地持有主张、自由地抒发意见,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同生命一样神圣不可剥夺。限制言论出版自由,既是对理性的藐视,又是对人权的践踏。他说:“杀人只是杀死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的圣像”。

(三)人的本性具备客观性、普遍性,并无高下贵贱之分。检查禁书的人,并无证据证明其在人性上比普通人高贵,又怎么能保证其不受“污染”?一个蠢人拿不拿书都是笨蛋,我们没有理由因为要限制蠢人而剥夺聪明人增加智慧方面的便利条件。

由此,他得出了“书不在于好坏,而在于读者”的结论。可现今,国人在言论、出版领域还在相当程度地“享受”着英国人300多年前的“待遇”,难道不应当汗颜和反思吗?

三、 强调革命者绝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专制式的、限制人向往自由的政策。

当时的英国国会议员,大都是由于参加了革命而当选。于是约翰·弥尔顿对他们说:你们自己英勇而又指挥如意的谋划给我们带来了这种自由,它解放了、扩大了并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见识。现在除非培育我们的诸位议员对于纯正自由的爱已经不如往昔,否则就无法使我们在能力、知识和追求真理的热情上倒退。我们可能再变成诸位当初所发现的那种愚昧、粗暴、拘泥而奴化的情况。但那时诸位就首先必须变成旧统治者一样的暴虐、武断和专横。。。约翰·弥尔顿用近乎讥讽的方式让当权者明白,回复不自由的状态是不被欢迎和不可行的。

中国的历史进程与此又何其相似?!1912年国民党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清王朝统治,后来因集团利益变得腐败和专制;1949年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的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了现今的新中国,为的是还人民以幸福和自由。可如今,我们的幸福度、自由度究竟如何?何时再得以前进和进步?

有感于读《论出版自由》这本书,我愿再次重申约翰·弥尔顿的观点,摘要如下:

1. 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2. 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

3.“观点的公开市场”不会带来恶果,因为人性的追求有“自我的修正”的特性。

4. 言论、出版自由有时难免会带来有害毒素,但健康的心理完全能够抵御它。只有让真理与谬误进行“自由而公平”的较量,人们才会不断增强判断力、免疫力和鉴赏力。

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范文第5篇

——《论自由》读书笔记 当今社会,民主与自由已经成为社会的主题,人们对个人自由有着迫切的追求,而且,也只有能够满足个人自由的社会才是真正的民主社会。那么,人类自由的适当范围是什么?个人自由的限度是什么以及政府干涉的限度是什么?都是我们需要解决与明确的问题,从而确立适当的制度保证人类个人自由地实现。而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穆勒的《论自由》一书中找到答案。

《论自由》的核心思想,在开篇第一句话中就交待得很清楚,其主题是“公民自由或曰社会自由,也就是社会所能合法施加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也就是说其中心之论在于讨论社会状态下的自由,但实质上仍是通过个人自由来界定政府(虽然这个“政府”在穆勒那里已经因民主政体的有序运作而大大地等同于社会)。“社会所能合法施加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这句话就是开启本书的钥匙,这也正是严复将书名译作《群己权界论》的缘由。《论自由》大量篇幅都在讨论思想、言论、个性自由的重要性,核心思想正是如何节制社会权力和公权力,尤其是统治者的权力,即限制政府以及与政府相关联的“多数的暴政”——它被认为是必要的,“但也是高度危险的,因为作为武器它不仅可以用来抵御外敌,还会被用来对付其臣民”。

在书中,穆勒大谈思想言论自由,以及与思想言论自由有着密切关系的个性自由,强调社会权力之于个人自由的限度。于是穆勒的问题是:建立在个人权利正当性基础上的政府就可以限制个人自由的发展?他的论证有两层逻辑,一层是自由论,另外一层是政府论,他的主旨是通过论证个人自由指向限制政府权力。即划清政(以及作为政府后盾的社会)权力的边界。

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理性的普遍追求,是一个民族具有生命力、表现力的基础。人类自由的适当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类内在的一是领域的自由,对举凡实践、思想、科学、道德、宗教等所有事物的意见和态度的绝对自由。第二,这一原则要求品味与志趣自由。第三,由个人自由可以推出在同样限制内的个人联合的自由。而如何确定自由的限度,及如何保证每个人的自由都实现且不危害他人自由,则需遵守两个原则。

穆勒提出了两条自由的原则是:

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

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穆勒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因此,穆勒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这体现了穆勒对如何实现自由原则的思考。他认为人格的价值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而是在实际条件下要实现的东西。他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体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会,社会要素被引入密尔对自由的讨论之中。密尔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本身具有价值,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于己有利,也使社会能从中得到好处。通过穆勒的论述,自由的范围更加广阔,自由主义哲学也更加贴近时代要求。自由原则和自由主义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长远来看,国家的价值,归根到底还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个人价值;一个国家为了在各项具体的事务中是管理更加得心应手,或为了从这种具体实践中获取更多类似技能,而把国民智力拓展和精神提神的利益放在一旁;一个国家为了要使它的人民成为它手中更为驯服的工具,哪怕是为了有益的目的,而是人民渺小,终将会发现,弱小的国民毕竟不能成就任何伟业;它为了达到机器的完善而不惜牺牲一切,到头来却将一无所获,因为它缺少活力,那活力已然为了机器更加顺利的运转而宁可扼杀掉了。”

可见,个人自由对我们个人以及国家的重要性,用强迫办法不让一种意见发表,即使对持那种意见的人使用了暴力,有剥夺了社会从自由调查研究和提出批评意见中所能获得的好处,并且个人自由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因此,很有必要限制政府权力,划清政府干涉的限度,缩小政府干涉的范围,保障自由的实现。也由此论证了建立在个人权利正当性基础上的政府也不可以限制个人自由的发展。

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范文第6篇

密尔《论自由》的目的在于界定群己权界,提出了关于自由的两个原则:个人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国家或社会如果要干预个人行为,唯一的动机是社会保护。在这两个原则的支配下,任何个人的行为,在不涉及他人的情况下,他成了个人的最高主权者。因此,个人自由成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边界:你的自由,我的边界;我的自由,你的边界。自由的含义体现为严复所归纳的“自为造因,自受报果”。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当中,自由的意义则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个人自由拥有的不被干涉的空间,是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充分自主,对行为结果的自我承担。在个人自由发展的环境中,个人的独立性不断培养出来。个人拥有的自由保证了个人不需要对权力的唯唯诺诺,国家对个人空间的不干预,使得国家对个人的思想不能一致化。密尔在《功利主义》中提出,快乐分为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高级快乐是精神上的快乐,而低级快乐是物质上的快乐。人们只要经历了这两种快乐,就会更加享受精神上的快乐而非仅仅追求物质快乐。因此,自由提供给个人的是精神上的快乐,是个性的自由发展。如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人区别于动物正是在于人是会思想的动物,思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对自由的渴望,是每一个人本能的需求。

自由对个人的充分发展,更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是人类幸福的基础。功利主义认为,幸福是人们追求的唯一目的,而幸福也是多元的,自由、正义、美德、诚信等等都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自由所实现的当然是“最大多少人的最大幸福”。密尔写到,“一国当中,人们性格的多样化,然后国家才有具有活力。”个人自由培养的独立性的个人,是社会进步、国家强大的重要基础。自由社会带来的是自由的、异质化的个人,异质化的个人带来的是思想的创新,人们智力水平的提高。因为在专制社会中,个人根本无自由可言,权力对思想压制有本能的爱好,这种压制带来的是众多同质的愚民。愚民是专制者巩固权力的手段。因此,人民越是独立,国家越是强大。迪尔克姆认为,分工越细,个性越鲜明,每个人对社会和其他人的依赖性越深,因而社会整体的统一性也就越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个人自由是异质化个人的保证,异质化个人是形成一个有机社会的条件。霍布豪斯认为,自由主义的核心是懂得进步不是一个机械装置的问题,而是解放活的精神力量问题。好的机制必须能够提供渠道,让这种力量通行无阻,使社会结构生气勃勃。

另一方面,个人自由的确立,是对国家的一种约束。密尔看到了民主政治中,少数服从多数所产生的“多数人暴政”。专制的武断是可以看得见,但多数人暴政带来的后果却总是在无形当中,其影响是所有人都难以逃避的。可以说,多数人的暴政产生的恶丝毫不亚于专制产生的恶。多数人暴政在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述,作为同时代的思想家,密尔在《自传》中坦言,对多数人暴政的论述受到了托克维尔思想的影响,他们都意识到了民主政治中多数人利用民主的工具对少数人自由的压迫。密尔对个人自由的呼吁,目的在于防止群体对个人的干涉,损害个人的自由。《论自由》提出的两个原则,是对群体和个人权力界限的划定,更是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对群体权力的约束。个人拥有的对自身行为的自主权,是一种个人权利不得随意侵犯的权利,要求国家权力作为群体组织对个体权利的尊重。

个人自由对群体的约束,使得国家的职能须重新界定。密尔对实现自由要义的要求是政府“代民之谋不若听民自谋”。民众之事,让政府来做,不如让民众自己来做,因为最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他们知道怎么做最合适。如果民众所以的事情都需要政府过问,那么政府的权力将会越来越大,这样势必对剥夺个人的自由。在个人与国家关系上,自由的实现需要个人权利的可捍卫,国家权力的可控制。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提出,国家的职责是为正常健康的公民创造自食其力的条件。为确保个人的自由,政府所做的是提供一个个人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密尔认为,国家最重要的天职在于扶植国民,培养他们独立自治的能力。为促进公民独立自治的培养,国家权力必须下放,赋予地方权力更多的自治性,鼓励基层民众自主管理。这也是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所发现的:美国民主的要义在于地方自治组织的发达。

19世纪是自由主义蓬勃发展的年代,各种自由学说不断涌现。密尔对自由理论的阐述,之所以在如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恐怕在于个人自由是每一个人发展都不能或缺的,这是“对个人自由最动人心弦、最强有力的辩护”。这样一种渴望没有地域之分,没有民族之分,它仅仅是人们内心最本能追求,是对黎明前黑暗的一声呐喊。自由就像是一束光,对生在光明中的人们如此司空见惯,但对黑暗却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上一篇:中考知识点范文下一篇:网络文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