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硕士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7

传播学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移动短视频服务机制构建

3、短视频时代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索

4、地方电视台短视频传播策略探讨

5、社群理论视域下高校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6、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传播研究

7、殷墟文化遗产的短视频化传播分析

8、我国短视频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功能及价值研究

9、融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传播策略

10、短视频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11、论网络短视频平台的法治化运营

12、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运营策略

13、剖析短视频创作过程 探讨新媒介运营策略

14、以“短视频+”架起主流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桥梁策略浅析

15、关于短视频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研究

16、短视频“出海”:基于海外受众视角的YouTube运营解析

17、浅析数字时代下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8、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工具对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策略的启示

19、传统媒体新闻短视频发展现状以及传播态势分析

20、浅析我国短视频VLOG博主内容生产与运营

21、县级融媒体如何进行短视频生产和传播

22、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短视频的传播机理研究

23、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平台应如何规制

24、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制作新闻短视频的思考

25、融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发展研究

26、短视频时代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7、“十三五”以来我国短视频营销发展盘点与趋势前瞻

28、怎么保证企业短视频营销收益

29、短视频传播的伦理“破限”与治理

30、短视频在高等院校新媒体宣传中的应用

31、PUGC模式下民生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思考

32、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探析

33、我国短视频新闻的发展特征与发展困境

34、李子柒短视频运营的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

35、媒体融合时代地方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运营策略

36、我国政务短视频发展的时代意义与优化路径

37、国内短视频新闻研究综述

38、短视频传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9、运用短视频传播先进军事文化的策略探析

40、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创作人才培养探究

41、浅析短视频对网络传播格局的益处及建议

42、基于MCN模式的短视频内容运营研究

43、风险社会视域下校园短视频的特征、传播风险与创新路径

44、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主持传播特色探析

45、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

46、移动短视频使用对旅游者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47、新媒体中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研究

48、哔哩哔哩互动短视频的运营模式

49、新《著作权法》背景下短视频版权保护研究

传播学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3、融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发展研究

4、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与创新拓展研究

5、媒介新形势下的广告信息传播策略

6、偶像养成类综艺《青春有你2》叙事策略探析

7、美兰德2008年全国电视频道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揭晓

8、试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品牌打造路径

9、浅谈文史类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10、浅谈心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叙事策略

11、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电视节目传播效果

12、融媒体视域下家庭教育类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

13、新媒体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14、文化产业条件下创意人才的行为能指空间与潜能激活渠道

15、媒体融合视阈下传统文化的多维演绎与传承

16、媒体融合下文化类节目的产业化发展

17、传统文化情感类节目的融合创新策略探究

18、多模态话语视阈下慢综艺的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19、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融合与传承

20、《诗歌之王》的创意传播策略及反思

21、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互动传播策略探讨

22、谈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何更“接地气”

23、从《致富经》看涉农栏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

24、多屏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25、文化产业融合背景下商丘应天书院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26、从《经典咏流传》看媒介融合背景下 文化类节目创新

27、法制类电视节目与我国法治进程的关系与策略

28、展示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29、以《遇见好书》为例谈读书类文化节目发展

30、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31、婚恋类节目的发展变化与创新传播方式

32、文化传承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33、互联网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研究综述:2013—2017

34、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与传播策略探究

35、家风文化类电视节目研究综述

36、法制类节目采编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探讨

37、传播学视阈下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分析

38、以《百家讲坛》看电视节目“经典通俗化”策略

39、相亲类电视节目传播取向的失位与重塑

40、新媒体时代老年受众对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诉求探析

41、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

42、浅析当下文化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43、主题出版数字传播模式及策略探究

44、从非遗视角看电视纪录片与真人秀的融合传播

45、“云录制”环境下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互动策略研究

46、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析

47、探析打造文化IP的策略

48、BBC对非洲广播节目设置及传播策略分析

49、对网络自制节目《晓说》的创新性因素分析

传播学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影视作品翻译中语义空缺及其补偿策略

3、影视短片与民族地区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转策略、扩议题、微叙事

4、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五化”原则

5、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审视

6、中国影视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国家形象表达探析

7、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策略分析

8、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对非洲传播战略研究

9、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能力评价的多维面向与进一步加强建设的思考

10、“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构建中国文化传播体系

11、论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与策略

12、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13、从“一本多拍”的翻拍现象看跨文化影视作品的本土化

1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内容构建上的思考

15、象征性文化下中国美食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

16、中国影视剧周边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析

17、改革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模式,全面提升国家形象

18、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19、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报告(2017~2018)

20、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实践的变迁与发展路径

21、浅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

2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2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形象建设与传播

24、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新问题与新视域

25、中国影视作品在拉美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26、三亚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研究

27、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国家形象建构

28、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

29、“人己通”外译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30、《西游记》在日本影视中的传播与变异

31、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32、浅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国际传播人才素质的提高

33、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视角与方法有所拓展

34、论当代中国电影在中国文化世界传播媒介形式中的核心地位

35、嵌入与弥合:五年来的中国与世界沟通

36、中国风动画电影的跨文化叙事分析

37、从传播视角看影视剧艺术的发展趋势

38、中国故事的“智库”构建

39、自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路径探讨

40、中国类型电影的北美市场文化认同差异

41、翻译社会学视角下古典文学小说译介模式研究

42、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困境与对策探究

43、从《木兰》看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44、多重话语空间下的中国形象:以纪录片为分析对象

45、“加强中国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栏 主持人语

46、“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短视频传播模式综述

47、文化折扣视角下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48、浅谈“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苏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49、新中国成立7 0年中国影视对外传播的发展与变革

传播学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著作权权利限制与例外制度的影响

3、音乐版权之战,“硝烟”未散?

4、游戏网络直播的著作权属性

5、《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6、试论网络音乐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7、局域网环境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与例外之再分析

8、关于著作权司法保护中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几点思考

9、浅谈数字音乐版权保护问题

10、浅析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问题

11、数字影视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研究

12、唱见主播直播中演唱他人作品的侵权问题探究

13、版权价值评估对象及其价值影响因素探讨

14、论唱片公司播放权的法定许可

15、UGC短视频中数字音乐版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16、基于开放存取的机构库版权协议问题研究

17、“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制度初探

18、有声读物著作权保护分析

19、免费WiFi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问题研究

20、网络游戏直播画面著作权问题探究

21、论“其他权利”的适用、扩张与消灭

22、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权利与版权立法

23、传媒新业态下短视频著作权纠纷与治理研究

24、略论数字音乐作品著作权

25、2014年度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展示(著作权篇)

26、网络短视频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初探

27、自媒体时代下音乐著作权的保护

28、论“避风港原则”的适用标准

29、数字音乐首次销售原则在网络环境下的适用出路

30、浅谈我国数字音乐版权问题

31、数字网络时代我国著作权刑法的适用困境与完善

32、网络著作权侵权——以形成原因为视角

33、智能合约对图书馆版权交易的影响和风险防范

34、浅析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犯罪行为的特点

35、短视频行业的侵权问题研究

36、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制的缺失与影响

37、网络环境下的利益平衡

38、浅析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

39、浅析“数字版权”的内涵特征

40、网络音乐版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41、浅议歌曲翻唱的法律规制

42、数字音乐版权利益平衡机制探讨

43、网易云音乐赢了业绩却输了估值音乐版权存在短板,侵权官司被判败诉

44、音乐院校基于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建设研究

45、李克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46、论搜索引擎提供链接行为的侵权界定

47、论短视频背景音乐著作权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48、网络音乐传播的知识产权问题

49、网络出版版权难题探析

传播学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新变化。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对我国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基于知信行理论,本文构建了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并就该模式的内涵、特点、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例,对该教育模式进行具体的实践。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可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  新闻传播学  知信行合一  新文科建设

课程思政“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①,与思政课程一起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新闻传播学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相比于其他学科具有更为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和鲜明的社会实践性,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应有之义。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和研究在不断推进,但缺乏对课程思政的系统性研究。健康传播学中的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简称KAP)理论,与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契合,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借鉴知信行理论,构建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的教育模式,探讨该模式的目标、设计、实施以及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以《新闻编辑》课程教学作为案例来探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

一、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现状与新文科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研究者对于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主要从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宏观方面而言,主要对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李彦冰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思政可通过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抓手、以课程体系为蓝本构建专业思政体系。②秦雪冰、姚曦从价值、认知和方法三个维度论述了新闻传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③从微观方面而言,主要对具体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进行了探讨。如谢利平探讨了在传播学概论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文明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内涵、思政教育价值。④刘文红主编的《新闻传播课程思政论文集》中汇集了多篇论文探讨具体课程的思政教育,如《视听传媒变革下的内容创新思维培养——“音视频节目制作”教学设计思考》《国际传播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切入点》等。⑤综观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多为单一课程思政建设,缺乏整体性探讨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缺乏对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全方位思考。

新闻传播学课程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务课程都包含着众多的思政元素,结合点十分丰富。但是通过对目前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调研发现,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从学校和学院层面而言,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文件,但是在贯彻上有待加强。不少学校和学院对于加强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措施有限,未能真正贯彻国家对课程思政的要求,多停留在转发国家相关文件和要求的层面上,对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缺乏整体性规划。许多学校虽然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采用了马工程教材,试图从教材角度加强课程思政元素,但是马工程教材在本科生专业教材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在研究生教学层面更加缺乏。

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层面而言,不少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不足,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已经开设了专门的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主要是教授新闻传播采、写、编、评、摄等知识,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没有必要。有的教师虽然认为课程教育有合理性,但在教学上简单地将思政材料生硬塞进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融合不够。

从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层面而言,将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教育课程,对课程思政存在误解。许多学生有很强的专业意识,认为专业课程就是教授专门性知识的课程,而思政课程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两者之间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着明显的区别,不需要进行融合。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领悟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涵。

目前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研究和实际操作,与国家的新文科建设和培养新时期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从2017年起,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意见和计划,在高校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指导高校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新文科建设是在当前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新环境下提出的对高等院校文科建设的新要求。新文科建设并非只是在文科建设的前面加一新字而与以前的文科教育相区别,而是切切实实地带来新的变革,这种新在某些方面是颠覆性的变革。新闻传播学教学最能感受当前社会变革给教学带来的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作为文科教育,讲授新闻传播学的采、写、编、评等课程,就能适应传统媒体的工作需求。而在当前的传媒变革环境下,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新闻传播学教学任务发生了重大改变,培养的人才既要能掌握新闻传播学业务技能,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传播学技术能力,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工科、理科的联系更加紧密,显示了新文科的特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更加重要。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是新闻传播事业在新时期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保障。

二、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模式的设计

从目前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对于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及效果评价并没有系统和成熟的方案。本文在调研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知信行理论出发,提出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知信行理论模式是用来解释个人知识和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认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从而可以导致人类行为的改变。该理论主要运用于健康传播领域,多由医护群体进行研究。近年来,知信行理论模式在其他的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关注。例如,王虹认为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知信行”行为干预理论,可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完善大学体育教育评价。⑥张露莹认为深入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关键要将“知信行”一体化贯穿于整个教育实践过程。⑦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充分体现了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一致性。对于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而言,知信行合一符合专业发展特点。借鉴知信行理论为探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其合理性,有利于全面认识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

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是以實现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按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和原理,遵循学生学习和认识的规律和需要,将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并通过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将思政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导,从而养成学生终身的思政意识。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知识、信念、行为的统一, 在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全过程的课程思政。

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有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依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的某些态度和行动。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倍尔强调知识的学习必须与信念和行为的建立相统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观念的强化和与正确观念相符的行动。新闻传播学理论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涵化理论对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是国家有关部门、学校、学院、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模式。国家有关部门从政策、方针上对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进行宏观方面的指导,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学校作为管理部门和参与者,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文件,为新闻传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提供实践条件。学院作为教学单位,具体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学校的政策,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教师和学生是贯彻知信行合一课程思政教育的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参与主体,知信行合一课程思政教育能否取得效果,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多元参与主体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保障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具体体现在知、信、行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既是不同学习和教育阶段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三者构成了有机结合的整体,从而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知的层面,主要是对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重要性、必要性和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认识,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知是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的起始阶段,是对所有多元参与主体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课程思政的思政功能。国家有关部门对课程思政的要求应成为共识,要成为学校、学院教学目标制定时的重要方向。教师和学生应深刻、充分领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专业教师要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丰富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学生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课程思政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起培养和形塑学生的思政意识。信是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的深化环节和阶段。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的知识不能停留在文件上,不能只是印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教材中,而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内化成为学生的思政意识。新闻传播课程思政教育不能只是进了学校、进了课堂而进入不了学生的头脑。行是新闻传播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的实践阶段和效果检验阶段。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性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需通过实践来检验。

应该说,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的提出,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克服当前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多关注知的层面而忽视信、行层面。构建知信行合一的教育模式,能全面认识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的实践

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作为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能够从整体上推进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需要通过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来实现。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例,对知信行合一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中实现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新闻专业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新闻编辑》中强化思政意识是新闻编辑教学的职责。

在知的层面,新闻编辑的任课教师要对《新闻编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而不只是简单套用思政材料。目前大多数高校新闻编辑课程教学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马工程理论教材《新闻编辑》。该教材从编著者而言无疑是当前国内新闻编辑教学和科研的佼佼者,集结了蔡雯、许正林、甘险峰等多位专家,能够保障教材的编撰质量。但是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中涉及到显性思政内容的地方并不多。对于授课教师来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思政元素和思政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挖掘《新闻编辑》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案例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搜集和整理生动的新闻编辑实务案例,从案例中提炼出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同时将思政理念贯穿于案例之中,通过案例的隐性方式传达思政理念。启发性教学方式在《新闻编辑》课程思政教学中同样也是挖掘思政内容的方式。在《新闻编辑》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讲授内容时启发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挖掘和讨论,发挥学生主动吸收思政内容,例如在讲授新闻报道策划的导向原则时,就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新闻策划中要坚持导向原则,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加深对新闻报道策划中导向原则的理解。

从信的层面而言,《新闻编辑》课程的思政内容要让人信服。解决《新闻编辑》课程思政的信服问题首先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思政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地认识到《新闻编辑》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主动地学习思政内容,树立思政理念。要让学生对《新闻编辑》课程思政内容真正信服,入脑入心,需要提高课程思政内容的吸引力。学生对《新闻编辑》课程思政内容的信既来源于课堂之内又来源课堂之外。课堂之内通过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将课程思政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增强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兴趣。另外,对《新闻编辑》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还可以与新闻传播业界进行合作,邀请媒体人员现身讲授新闻编辑工作中思政意识的重要性,或者将学生领进媒体一线亲身感受媒体采编工作中的思政意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课堂内外的结合,激发学生《新闻编辑》课程思政内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积极状态。

在行的层面,是《新闻编辑》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实现问题,也就是通过知和信的阶段,要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能够践行思政理念。《新闻编辑》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考查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的思政意识,学生在新闻采编实务中体现出的思政理念,能够运用《新闻编辑》课程思政内容去指导新闻采编实践。新闻编辑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在进行新闻编辑课程学习时应该要与媒体紧密结合,在新闻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实践中强化思政意识。只有真正认识到《新闻编辑》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认真踏实学习了课程思政内容,在新闻实践中才能够具备思政意识,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也是本文所提倡知信行合一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所在。知信行三者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割裂,才能发挥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功能和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

以上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中的具体课程《新闻编辑》思政教育如何采取知信行合一模式进行了探讨。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传播史等其它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而言,课程虽然教学内容存在着差别,但是在课程思政的教育上,知信行合一模式同样具有适用性,可以参照《新闻编辑》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模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四、结语

知信行合一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是一种可参考、可复制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育模式,通过整合学校、学院、教师的思政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与新闻传播实践的衔接和融合。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是时代感强的教育模式,契合了国家新文科建设的需求,适应了新闻传播学卓越人才培养需求以及媒体融合、全媒体建设需要。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中国的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具备全媒体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所要达到的也即此目的。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构建研究”(HNJG—2021—0362)研究成果】

注釋:

①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4.

②李彦冰.新闻传播教育实施“专业思政”的三个基本问题[J].今传媒,2018(12):139-142.

③秦雪冰,姚曦.做好新闻传播教育课程思政的三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9-7-2(15).

④谢利平.课程思政让教师回归初心——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例[J].山西青年,2019(12):20-21.

⑤刘文红.新闻传播课程思政论文集[C].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

⑥王虹.大学体育教育“知信行”行为理论模式的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6):79-81.

⑦ 张露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知信行”一体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7-9.

作者简介:陶贤都,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

编辑:白  洁

传播学硕士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运用传播学理论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宣传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之所以在宣传党的战略方针、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和瓦解打击敌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仅是与当时历史条件下广播这一新媒体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契合了传播学规律,即信源的可信性、权威性和恰当的劝服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延安新华广播;宣传功能;信源;劝服方法

一、延安新华广播的宣传作用

1940年12月30日,从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发出了一个响亮的、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声音向全中国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了。

特殊的战争时代赋予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重要的宣传使命。它密切配合当时形势,积极开展政治宣传和军事宣传,打破了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舆论垄断。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和瓦解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延安新华广播的强大宣传作用与其明确的定位和采取的符合当时形势的宣传策略有密切关系。

1940年冬,电台试播的前一天,朱德骑着马来到王皮湾视察时说:“电台就要播音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的首长很高兴。同志们!目前的战争形势很紧张,希望大家克服困难,艰苦创业,一定要揭穿敌人的阴谋诡计,团结起全国亿万人民大众,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努力奋斗!”1941的4月1日,朱德总司令前来参观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讲,“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党的喉舌,是团结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武器。”朱德总司令的讲话即是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定位与宗旨的明确表达。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台后,和当时的革命报刊一起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传媒系统。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斗争的方针政策,报道我抗日军民的英勇事迹,被进步学生誉为“黑夜中的指路明灯”。同时它还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和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反人民的行径进行了充分揭露,并有力回应敌方电台蛊惑人心的宣传,以正视听。1941年1月,蒋介石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新华日报》报道事实真相受到阻挠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及时、反复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和有关新闻报道,揭露蒋介石国民政府屠杀新四军的破坏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行径,传播了正义的声音。1941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电台广播工作的指示》中强调说“电台广播是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对外宣传最有力的武器。”延安新华广播强劲的宣传攻势使国民政府当局十分恼火,惊恐不安。1941年3月至7月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密令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每日指定专员收听,逐日俱报”。并多次布置河南广播电台“就近干扰”。

1946年夏季,中国上空内战阴云密布。延安新华广播使国民党统治区渴望独立、和平、民主的人民了解了时局的真相,看到了希望。国民党空军第八飞行大队上尉飞行员刘善本,就是由于阅读了毛泽东的著作,经常收听延安台的广播,认清了国家的前途,决心脱离内战,第一个驾驶飞机起义到达延安的。1946年9月,在延安新华广播恢复播音一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延安《解放日报》上撰文,题为《延安广播电台一周岁》。文章说:“我们的广播事业,从它存在的第一天起,就为中国的独立、和平、民主事业服务,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我们的广播工作同志们,在极困难的条件下惨淡经营,得到巨大的成绩。他们对于中国人民,作了极重要的贡献。”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延安新华广播宣传作用的传播学解读

如上所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自诞生之日起,便积极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前线战场的战况讯息,大长革命军队的威风,灭敌人的士气,充分发挥传媒的宣传功能,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战的胜利、革命的成功作出了特殊贡献。

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发挥传媒的宣传功能过程中之所以能取得较强的传播效果,是与广播媒体的特点、信源的可信性及劝服艺术的运用有密切关系的。

(一)广播媒体的特点使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

加拿大传播学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eLuhan)认为“媒介即讯息”,就是说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当时人们获取信息、认清时局、作出选择提供了新的途径。广播媒体与报纸媒体相比较,有快捷、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和能够承载个性化传播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它在发挥宣传功能时,更容易引起人们兴趣和关注,产生感染力、影响力,保证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宣传效果的充分实现。

无线电广播在战争年代显得特别重要。革命导师列宁曾称赞无线电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并在给人民委员会总务处长的信中提出要求:“发展无线电广播,使整个俄罗斯都可以听到莫斯科当天读的报纸,这件事十分重要。”中国的情况也有类似之处,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报刊、通讯社的宣传在时空上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特别在敌伪的封锁下,共产党的报刊与宣传品很难到达大后方与沦陷区,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打破了敌伪的舆论封锁。广播的消息播报或节目制作都要比报纸程序简单,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电波传送消息突破了报纸发行中的种种限制。所以它的快捷顺畅的特点使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传播前线战况和时事新闻时比报纸更加迅速及时,更加有穿透力。它使大后方与沦陷区的广大群众能够直接听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政治主张与某些事件真相,了解战争形势与政治动向、社会动态,大大激励与鼓舞了亿万军民的爱国抗战热情。三大战役胜利的消息就是首先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在当时的信息极度匮乏条件下,人们对前线战况和时事新闻是充满期待的。早一点知道胜利的消息、早一点了解时局变化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鼓舞信心、凝聚力量的作用。

广播是以声音传送信息的媒体,播音员对信息的播读传播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工作,可以融入理解、融入情感。所以广播的信息传送是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这一特点使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传播军民英雄事迹和讲述革命故事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这种承载着深厚感情的声音传播,更容易打动人的内心,影响人的认知,激励人的斗志。此外,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还在活跃军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用电波送出了许多激励斗志和弘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革命歌曲。如《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到敌人后方去》等。

广播能够承载个性化传播这一特点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发挥其宣传功能时运用得非常充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后,党中央领袖人物曾多次走入播音室,对着麦克风发表时局见解、进军命令、新年祝词等,解放区人民闻其声如见其人,备受鼓舞。每次重要讲话都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号召力。有资料记载:1947年元旦,毛泽东为新华广播电台和《解放日报》写下了向全国同胞庆贺节日的《新年祝词》。这一天,朱德也赶到裴庄,在电台的播音室,对着麦克风发表了题为《一九四七年的十大任务》的讲话。最后,他站了起来,捏紧拳头呼喊口号:“中华民族万岁!”“祖国的独立万岁!”“国家的和平民主万岁!”他的激情而充满信心声音,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士气。元旦过后,各地胜利的战报便像雪片般飞向延安。

(二)从信源的可信性及劝服艺术的运用分析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宣传策略的效果实现

霍夫兰(Hovland)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传播过程中,信源的可信性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传播者可信度与传播效果成正比,可信度越高,劝服力越强。以宣传为特征的传播活动更是如此。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本身就是党的喉舌,党中央对初创的延安新华广播十分关心和重视。在1941年五、六月间党中央连续发出通知、指示,表现了对人民广播事业的极大关怀。毛泽东指示说:“各地应注意接收延安的广播。”中共中央书记处强调:“没有收音机的应不惜代价设立之”,“各地报纸应经常发表新华社广播”。中央宣传部的文件则进一步阐明在当前形势下建设和发展广播事业的意义和作用:“发展通讯社事业,无线电广播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在党的宣传统一政策下,改进现有通讯社及广播事业工作。”当时的革命报刊对延安新华广播的宣传,也有效提升了它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试播成功后,1949年1月16日《大众日报》第一版作了报道。以后《新中华报》和《新华日报》华北版也都作了报道。他们号召各根据地“备有收音机者,可赶快按时收听,借以收罗一切正确真实之新闻材料,并可粉碎敌伪投降派所进行之欺瞒国人之一切虚妄宣传也。”以当时的党群关系而论,相互之间有很高的信任度。党中央对延安新华广播的高度重视及党报对延安新华广播的褒扬宣传,对建构其在解放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可信性、权威性有巨大作用。当时人们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消息是从不置疑的,把播出的社论当作指明方向的灯塔来理解和接受。所以,延安新华广播播出的内容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还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实现了较强的宣传效果。

霍夫兰研究结果还告诉我们,传播技巧在传播活动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传播效果的实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国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还谈不上自觉运用传播技巧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但事实上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挥其宣传功能的诸多做法却’与霍夫兰研究成果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好吻合。

首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进行舆论宣传时立场坚定、观点鲜明,导向清楚。当时广播的主要内容有: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解放》周刊和《解放日报》的重要社论、文章,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革命故事等。

1943年春,由于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因广播发射机零配件损坏,不得不暂时停止广播。1945年8月中旬,在抗日战争的胜利声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第一天播出的就是朱德总司令向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发布的一系列对日寇全面大反攻的进军命令。这在当时产生了显著的宣传效果,使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它之所以产生良好宣传效果,是因为契合了传播效果实现的规律。霍夫兰对“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何者传播效果更好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对受众原来就倾向于接受传播者的观点,简单明白地给出结论能使他对问题的认识更清晰准确,有助于其坚定立场。

其次,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进行舆论宣传时对象性强,明确的针对性收到了良好的劝服效果。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对解放区人民广播时,多以党中央领导人讲话、战地捷报、群众文艺节目为主,收到了增强人民信心,鼓舞军民斗志的宣传效果;而对国民党广播时,多以晓以利害的心理攻势内容为主。1948年秋冬的淮海战役中,毛泽东主席亲自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撰写广播稿《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刘伯承、陈毅两将军向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和《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等,在《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中播出,起到了极大的分化瓦解敌军的作用,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听了陕北电台的广播宣传,纷纷向人民投诚。

第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进行舆论宣传时“理智型劝服”与“情感型劝服”并用,收到理想宣传效果。

媒体在进行舆论宣传时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送的一些革命报刊的社论就是用充足的事实依据、严谨的逻辑阐述宣传内容,以说理的方式宣传党中央决策的正确性。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重视“理智型劝服”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型劝服”,因为一般来说,情感型劝服比理智型劝服更加有效。正如施拉姆所言,“大量实验表明,动感情的呼吁较之逻辑的呼吁更可能导致态度的改变”。特别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更容易与富有激情的演讲产生共鸣,更容易被革命战士的英勇事迹所打动,所以党中央领导人的广播讲话便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革命战士的英勇事迹更是唤起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革命斗志。

综上所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宣传党的战略方针,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历史使命。它借助广播新媒体的特点和顺应传播效果实现的规律,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目前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广播如何才能有效、有力地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整合并引领人们的价值观念,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再立新功,我们除了对延安新华广播时期宝贵的历史经验进行借鉴而外,更需要结合新时期的新特点对广播事业进行改革创新。

上一篇:经济管理概论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民法总则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