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5-22

传播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第三届全国师范院校新闻传播学科年会综述

3、基于健康传播学理论浅谈如何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

4、从艺术传播学5w模式视角研究小红书的营销模式与传播方式

5、疫情报道答卷式新闻传播学范式

6、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

7、传播学语境下人内传播对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8、简论新闻传播学科外来术语的规范化

9、传播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困境和提升路径研究

10、我国传播学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11、传播学5W理论视角下新媒体传播特点研究

12、基于传播学与互联网的初中地理德育课程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13、“真相坍塌”时代传播学教师的使命研究

14、探讨传播学视野下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建设

15、从传播学视域探析中国IP影视热

16、图绘中国传播学的知识框架

17、传播学视域下“锦鲤文化”走红的成因与反思

18、传播学视域下红色影视成功“出圈”的原因探析

19、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知信行合一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20、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环境下女性歧视现象

21、从传播学和心理学视角探析情感调解类 短视频大行其道的原因

22、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开展情况调研与思考

23、少数民族生态小说的传播学观照

24、戴宇辰: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移动转向”

25、互联网影响力人物传播学沟通机制

26、李佳琦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27、融媒体+电商:电视媒体扶贫助农的 发展传播学新范式

28、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直播带货及媒体融合发展的启发

29、传播学视角下妇女史研究的媒介资料使用

30、传播学历史维度的特点

31、传播学视域下地方民歌的传播与发展

32、从艺术传播学的文本镜头语言角度深度解析科幻电影

33、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化:意义、现状与路径思考

34、从传播学角度浅析丁真爆红

35、传播学视角下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路径初探

36、传播学视域下大学生参与央视直播带货的心理研究

37、自媒体影评的传播学解析

38、《灾难传播学》:传播学领域新开拓

39、传播学视域下的符号消费

40、传播学视域下“造星”热潮的兴起原因研究

41、开启传播学的新方向:《计算传播学导论》出版

42、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现实难点与实践路径

43、从传播学视域下浅析历史革命剧流行原因

44、文化传播学视野中的红岩精神和长征精神

45、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教材的立体化开发

46、“计算”思维和传播学谛视:以现象学为媒

47、自然语言处理在计算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挑战与机遇

48、陕西省传播学会成立人物传播学部

49、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博学”系列教材来看新闻传播学教材发展趋势

传播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艺术设计与新闻传播关系探究

3、解释学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探讨

4、论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与传播效果

5、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与农产品品牌建设探讨

6、新闻传播与辛亥革命爆发

7、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

8、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与传播教学创新研究

9、转型期我国体育与新闻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10、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及环境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11、英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12、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与创新模式

13、新闻价值与传播价值比较

14、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15、改革开放40周年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演进脉络与趋势展望

16、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的传播特征与未来走向

17、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18、央企新闻传播与舆情应对能力的相对滞后及对策

19、法律新闻的传播效能与法律责任探析

20、国际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女性主义知识议题及研究启示

21、网络新闻传播与“把关人”

22、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

23、新闻传播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

24、受众期待心理与新闻有效传播

25、智媒升级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型

26、论受众心理与新闻有效传播

27、基于CSSCI(2000—2011)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28、浅谈科技新闻传播与公民科学素养

29、新闻与传播学科实验室设备建设项目

30、大数据下的新闻传播与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31、构建中国?东盟旅游文化国际新闻传播话体系的意义与对策

32、ESP理念下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

33、从掘客模式看公民新闻的传播特性与前景

34、浅析媒体融合时代受众话语与新闻传播语态的关系

35、“企业新闻与传播”的特性及其专业方向设置的构想

36、2012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热点综述

37、新闻传播与中西方文化研究

38、“新湖南”媒介工作室的创建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路径

39、“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形象建构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40、数字媒体与新闻传播的影响

41、中西文化传统与新闻传播

4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传播规律简析

43、从校园惨案看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44、女性主义方法论与新闻传播学

45、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

46、人工智能的强势崛起与新闻传播业态的重构

47、Vlog新闻的传播优势与提升策略

48、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49、体育院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探索

传播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特许经营企业如何招商推广

3、浅析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微电影营销策略

4、直播产业品牌传播策略

5、国产手机品牌在微信平台传播的特点与策略

6、内容营销视角下新消费品牌传播特征与设计策略研究

7、文和友:一场市井烟火气的超级试验

8、小微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9、乡村旅游品牌传播策略探析

10、新媒体时代微商平台品牌传播策略探究

11、品牌必须为企业带来价值

12、美国农业节庆旅游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13、党报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品牌传播策略

14、新媒体视角下文化品牌传播创新策略研究

15、关于奢侈品品牌:品牌个性、消费者品牌态度和品牌忠诚度

16、网络环境下品牌传播创新四大策略

17、优衣库的品牌传播策略

18、新媒体时代物流企业品牌传播策略探析

19、基于ISMAS模型的贵州城市品牌传播策略探究

20、基于微博平台的品牌传播策略转型研究

21、方正集团温情广告背后的新品牌策略

22、浅析“悦木之源”天然化妆品之品牌传播策略

23、微信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策略

24、鲜活有爱就是“爱鲜蜂”

25、频道窗口化 平台智慧化 运营市场化

26、汽车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27、并购:品牌架构战略的价值

28、女性服饰类期刊的品牌传播问题及策略

29、知识付费时代动漫IP形象的设计定位与运营策略

30、品牌传播视域下的中华老字号创新策略研究

31、阜城剪纸品牌传播策略探究

32、梧州骑楼城旅游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33、城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整合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34、基于微信的手帕纸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35、基于自媒体平台的企业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36、场景营销在品牌传播活动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37、浅谈企业品牌传播策略

38、浅议华池县玉米品牌培育

39、中国企业集体扑向世界杯

40、大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

41、“王老吉”的品牌策略研究

42、电视媒体低成本品牌传播策略

43、拿什么培养你,我的品牌部?

44、新媒体环境下丝绸品牌传播的策略研究

45、从《后浪》出圈看视频网站的品牌传播策略

46、沉默的少数:碳酸饮料品牌非常可乐的三种变局

47、新媒体时代服务产品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48、从“国家品牌计划”分析央视品牌传播策略

49、信息碎片化时代物流企业品牌传播现状及策略探析

传播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著作权权利限制与例外制度的影响

3、音乐版权之战,“硝烟”未散?

4、游戏网络直播的著作权属性

5、《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6、试论网络音乐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7、局域网环境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与例外之再分析

8、关于著作权司法保护中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几点思考

9、浅谈数字音乐版权保护问题

10、浅析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的保护问题

11、数字影视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研究

12、唱见主播直播中演唱他人作品的侵权问题探究

13、版权价值评估对象及其价值影响因素探讨

14、论唱片公司播放权的法定许可

15、UGC短视频中数字音乐版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16、基于开放存取的机构库版权协议问题研究

17、“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制度初探

18、有声读物著作权保护分析

19、免费WiFi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问题研究

20、网络游戏直播画面著作权问题探究

21、论“其他权利”的适用、扩张与消灭

22、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权利与版权立法

23、传媒新业态下短视频著作权纠纷与治理研究

24、略论数字音乐作品著作权

25、2014年度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展示(著作权篇)

26、网络短视频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初探

27、自媒体时代下音乐著作权的保护

28、论“避风港原则”的适用标准

29、数字音乐首次销售原则在网络环境下的适用出路

30、浅谈我国数字音乐版权问题

31、数字网络时代我国著作权刑法的适用困境与完善

32、网络著作权侵权——以形成原因为视角

33、智能合约对图书馆版权交易的影响和风险防范

34、浅析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犯罪行为的特点

35、短视频行业的侵权问题研究

36、数字图书馆法定许可制的缺失与影响

37、网络环境下的利益平衡

38、浅析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

39、浅析“数字版权”的内涵特征

40、网络音乐版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41、浅议歌曲翻唱的法律规制

42、数字音乐版权利益平衡机制探讨

43、网易云音乐赢了业绩却输了估值音乐版权存在短板,侵权官司被判败诉

44、音乐院校基于专业特色的数据库建设研究

45、李克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46、论搜索引擎提供链接行为的侵权界定

47、论短视频背景音乐著作权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48、网络音乐传播的知识产权问题

49、网络出版版权难题探析

传播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医患关系是医学实践活动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重要的社会关系,医患关系和谐与否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传媒信息的广泛和迅速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必定导致人类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自我认同以及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发生变化。探讨在传媒场域中医患关系的发生、发展、影响机制和建构对策,将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传媒场域;医患关系;建构过程;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已然成为关乎国家稳定发展的关键领域。自我国进入全面转型期以后,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引起的医患纠纷、医闹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并成为了一个亟待深入研究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增进医生和患者间的信任和了解,是构建和谐的医疗氛围的关键点。在社会媒介化的今天,传媒的曝光度和反映度,会形成传媒的舆论场,积极的,富有活力和韧性的舆论场能够发挥起良好的导向作用,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关系起到重要作用,反之亦然。充分认识到传媒场域对医患关系建构的发生、发展、影响过程,有助于我们探讨相关的建构对策,扬长避短,将传媒场域对医患关系建构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传媒场域下医患关系的建构过程

从2012年以来,传媒场域中关于医患纠纷的新闻报道数量激增,2015年全年相关报道达4.16万篇,而2016年前9个月的相关报道已与2015年相当[1]。由此可见,传媒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度颇高,传媒场域不可避免地对医患关系有建构作用。总体来说,传媒场域下医患关系的建构过程分为议题产生和聚合、舆情发酵、示范效应三个阶段,它们是一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连续阶段,每个阶段对医患关系都有新的形成和促进作用。

(一)议题产生和聚合——发生阶段

医患关系作为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一般来说,医生和患者之间要达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一致认同才有利于将医患关系推向和谐发展的方向。然而,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家社会转型的极其复杂性和迅速变动性使得社会问题凸显。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复杂性和多元化。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医患关系之间信任、尊重的基石被削弱,医患之间的矛盾升级,医患纠纷成为了一个受社会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

传媒通过信息的大量整合和快速传播,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以新闻报道、论坛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医患纠纷开启了公共关注。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1972年提出了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2]。医患纠纷因其社会问题的代表性和可关注性成为了传媒竞相报道的中心议题,为公众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便是传媒场域建构医患关系的初始阶段:提供话题,以供讨论。随着关注度的增加,议题的传播不再是简单的内容复制和扩散,而是公众共同参与,深入讨论。这时,这类新闻报道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学术领域和政府层面深入研究的焦点问题。经过大众传媒、社会舆论和政府的关注,人们对医患纠纷的“问题性”共识感会加强,议题开始在传媒场域聚合,使之不得不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再次引起舆论高潮。

(二)舆情发酵——发展阶段

传媒设置的议题,通过网络平台多节点、分散式的传播,使得一些涉及社会多数人利益的重大敏感话题,在客观上形成“脱敏”效应,激发公众的讨论热潮。立场不同的公众,会在议题讨论中附着上相应的角色扮演、情感代入以及价值判断,这样客观事实信息,以及观点、情绪、态度等主观信息都会被多角度、多层次再次加工和传播,如果此时传媒再加以推波助澜,就会形成新一轮的舆论高潮。医患纠纷这类议题,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广泛兴趣和讨论,传媒经过将公众意见的聚合和把关,再次形成话题在传播链中进行二次传播,继而引导公众的观点、情绪、态度,于是形成了传媒场域对医患关系构建的舆情发酵阶段。

2016年,“河北衡水男子怀疑医生救治不力对其连捅数刀”“广东医生陈仲伟被患者尾随砍杀”“北医三院产妇死亡家属大闹医院”等数起医患纠纷案例,传媒场域对于舆论引导和发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示范效应——影响阶段

社会学认为,媒介内容对受众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受传媒场域引导,舆情发酵后,传媒场域给公众呈现的医患关系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公众对于医患关系的明确理解和理性判断。这就是传媒场域构建医患关系的最后阶段——示范效應阶段。在传媒场域中,媒体报道在议题聚合的初始阶段采访不够深入,报道出现偏差时,容易导致公众判断失误,当舆情发酵时,媒体观点会进一步影响公众的意见,形成一定的行为示范。这就是为什么在媒体报道下很多医患纠纷事件,会出现舆论一边倒甚至是反转现象。

正视到传媒场域构建医患关系带来的影响,并由此采取合理措施干预其议题聚合和舆情发酵阶段,是促进传媒场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二、传媒场域下医患关系的建构对策

早在17世纪霍布斯就提出了著名的“丛林假说”:人与人之间如果缺乏信任就将陷入人人相互为敌的生存困境。多年前社会学家齐美尔对信任发出了“社会何以可能”的追问。他认为信任是促进社会整合的力量,我们的社会联结是无法建立在对他人的完全了解的基础上,如果人们缺乏了起码的信任,社会就会解体[3]。医患关系的改善,相互信任是基础。传媒场域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从持续提升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度入手。一般来说,医生和患者之间信任缺失有多方面的因素。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形成了社会偏见,例如社会普遍认为,“医生要拿了患者红包才能尽心为患者诊治”、“患者越来越难缠,医生越来越弱势”,诸如此类的社会偏见愈演愈烈,必定损害医患之间的信任度。而随着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媒体对医疗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存在着不够全面、就事论事、平衡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4],也混淆了公众的判断和理解,容易造成医生群体和患者群体的相互猜疑。

我国医患信任关系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医患纠纷与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频次、对医疗服务满意的患者的比例、以及医患彼此关系及信任度的评价等多个维度上[5]。传媒场域下,构建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体系,主要是在医患纠纷和暴力伤医事件发生时,要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媒体不能失信于公众。“八毛钱”“肾失踪”等医患纠纷报道中,媒体一再失责,降低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长此以往,通过传媒场域的介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将变得更为艰难。因此,媒体自身素养的提高是构建之基础,不可或缺。重塑媒体的公信力,不仅是在出现情况时媒体要及时迅速予以报道,还需要在报道过程中,建设性的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及时回应社会质疑[6]。在医患纠纷的报道框架中,媒介最主要的是避免群体失语,要从客观程度上反映医生和患者双方的意见和情况。在这一个过程中,以“人文情怀”贯穿报道始终,是媒体报道有温情,取得公众信任的重要因素。

其次,传媒场域中,媒介需充分利用构建医患关系的三个过程,做好议程设置和拟态环境的构建。李普曼认为,媒体折射的关于现实世界的图像是媒介为公众构建的拟态环境。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公众思考问题趋于简单化、碎片化、感性化、同质化[7]。基于此,受众的话语体系,容易受到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的影响,被媒体话语体系所引导和影响。这也是医患纠纷报道中出现很多反轉新闻的原因。所以,媒体在医患纠纷的报道中,需要摆正自身的位置,以新闻人的专业素养不偏不倚的报道客观事实,为公众设置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将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空间留给公众,将媒介拟态环境和议程设置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在构建医患关系过程中,适当引入政策法规宣传,做好信息把关,营造融洽的舆论氛围。

三、小 结

作为社会转型带来的突出疑难问题,医患关系必将经历一个客观发展的建构过程,是需要逐步推进、缓慢改善的。传媒场域建构医患关系也仅仅是在众多社会场域网中的一个枝节。除了传媒场域的干预,医患关系的建构还受到政策场域、学术场域等多方的相互作用、相互推进、相互影响。只有在政府、媒介、学界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下,由传媒场域提出现实问题,引发公众普遍关注,学术场域深入研究、集思广益,共同促进政府场域进行政策决策和制定,进一步严肃整治和规范医患关系,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

总之,媒介因着其特点和优势,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依传媒场域特有的惯习,推动着医患关系走向好或者不好的一面。当下要做的,就是要努力认识到传媒场域的作用和惯习,使对医患关系的建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6年医患关系舆情三大特点解析[EB/OL].法制网,http://www.legaldaily.com.cn,2017-03-11.

[2] (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朱虹.转型时期社会信任的状况与特征一一项实证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1(10).

[4] 阳欣哲.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5] 汪新建,王 丛.医患信任关系的特征、现状与研究展望[J].南京师大学报,2016(3).

[6] 郝江震.主流媒体公信力现状与对策研究——内蒙古地区为例 [D].内蒙古大学,2016.

[7] 倪洋,王晓园.网络新媒体下的拟态环境与反转新闻[J].新闻研究导刊,2016(8).

[责任编辑:东方绪]

传播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编者按:近几年来,“微课”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词和焦点,几乎出现了“全民微课”的现象。目前,微课发展现状究竟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真正将微课和当前的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学习的资源还有没有必要以平台的形式加以聚集和管理?什么叫微课“非常4+1”?慕课与微课的差异何在?微课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如何?本刊记者访谈胡铁生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微课发展中的新思考。

胡铁生:正高级教师,微课创始人,广东省名教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特聘专家。发表学术文章20多篇,主持研究项目“中小学微课的区域开发实践与创新应用”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关键词:微课;现状;微课不微;微课不威;未来

收稿日期:2016-1-14

作者简介:郭运庆(1958— ),男,河南漯河人,大象出版社编审,《数字教育》执行主编,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教育学会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学、数字教育基本理论。

记者:胡铁生教授,您好!目前微课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内微课的创始人,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微课发展的现状。

胡教授:我最早于2011年提出“微课”概念[1],并较为系统深入地开展微课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微课因内容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能够满足碎片化学习的需要、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视听觉的吸引力而广受追捧。近几年来国内的微课建设可谓“热火朝天”“遍地开花”。微课理念得到了超常规的认识和重视,微课应用已在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等领域初见成效,特别是随着移动宽带网络和各种学习终端(如智能手机、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等)的迅速普及,微课与翻转课堂、混合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呈现“井喷”的应用态势。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国内微课建设是以行政命令推动、竞赛评比引领为主,而不是真正发自一线教学的“内需”(如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支持课前预习或辅助课堂教育及开展翻转课堂等),多是为了参加评比获奖,满足一个通用评分标准或吸引评委的眼球,而不是为了满足教师本人的教学实际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或者为了真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去制作,许多微课只关注内容的“高大上”和技术上的“高精尖”(如在演播室、多机位高清视频拍摄,微课视频后期编辑和美化花费精力过多,关注片头片尾的视觉冲击,教学活动全程打上字幕,视频画面复杂多变),而很少关注微课的内容选题、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许多微课仅有微课的外表而并无微课的实质(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高效化学习而设计制作)。当前我国中小学微课数量已非常多,各种微课资源库遍地开花,但实际应用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一句话概括当前的微课现状是:微课的“躯体”(技术与数量)走得太快,而“灵魂”(设计与质量)跟不上“躯体”的步伐。我们已经走得太远,是有必要停下来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出发”这个沉重的话题了。

记者:您认为目前微课建设主要还存在哪些问题?

胡教授:当前我国微课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微课不微”和“微课不威”。

第一,“微课不微”。

由于传统视频课例(如录像课例、专家讲座、名师优课、精品课程、公开课等)建设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一节课一定要讲满40或45分钟的多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教学时间过长、内容过多、制作成本过高、视频画面混乱多变、无效与干扰信息过多的“完整视频”,使得许多教师面临网络经常崩溃的情景,需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伏”上网,将自己高达500M以上的课例课件上传至平台。如某个全国性的优秀课例征集活动就有500多万名教师参加,平台上汇集了300多万节完整课例,这需要多大的容量、多大的带宽呢?这与我们倡导的移动互联(“互联网+”)时代的微课学习理念是相违背的。

当前许多教师制作的微课,普遍存在主题偏大、内容过多、时间偏长、容量较大等“微课不微”的缺点,在现如今这个碎片化微学习的时代里,这种“微课”必将走向无人问津的末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只会抽出睡觉前的五分钟、等车等人时的五分钟等碎片时段,打开手机、平板等移动学习终端,观看一个短小的微课。这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个对其有价值的内容并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就是一种深刻的教学变革。微课将对课程选择的决定权,从授课者(教师)移交到了学习者(学生)手中。如果我们提供的微课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内容齐全、体系完整并且是免费开放,那么我们教学就可以真正做到“有教无类”,若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则可以达到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的目标。

第二,“微课不威”。

许多教师制作的微课仅有形式和外表,而缺少内涵和思想,在教学和学习中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和作用(即没有威力)。

首先,微课的制作缺少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支撑。微课是一种基于多媒体音视频的“可视化”学习资源(如微课以视频为核心,教学过程要“音画同步”,画面动态呈现,教学环节紧凑并详略得当,时间分配合理,教学语言要符合在线教育特点并富有启发诱导性),好的微课不仅要是知识技能的“内容可视化”呈现,更要有“思维可视化”和“探究可视化”训练。但是很多教师制作出来的微课视频,屏幕上呈现的都是浮动的马赛克,教师讲授的声音不清晰,课件呈现方式单一呆板,教学环节不清晰,详略不得当,教学方式还是“人灌+电灌”,很多知识点讲得模棱两可。如果这种不合格的微课给学生用,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反而会成为一场“教学事故”——这样的微课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微课学习更应该是一个愉悦体验的过程、互动学习的过程,而现在的微课大多是单一连续的讲授、讲解声音与背景音乐的混杂、画面排版零乱并缺少动态变化感、教学与多媒体的互动缺失、没有问题与练习的反馈,把传统的班级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换汤不换药地变成微课视频里“教师还在喋喋不休地讲、学生也只能被动无奈地听”的形式,微课“遗传”了太多传统班级教学的影子。这与微课中蕴含的“情景化”“一对一”“个性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微课缺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的支持[2]。这使得目前许多教师制作的微课沦为“课本教材的电子搬家”“带讲解声音和人头像的播放课件”或仅仅是“一段没有多少教学价值的微视频”。

微课“短小精悍”“应用面广”的特点,使得其教学设计与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微课教学设计方法与策略。如微课教学设计首先须注意教学选题(内容)要小而精、相对独立、有价值;其次是微课教学实施过程要简短且环节紧凑,形成的微课视频时长也要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把一个主题讲清、讲透并让学生能够学懂、学会,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要注重微课教学情景的创设、微课教学问题和进阶练习的设计、微课教学任务与活动的布置、微课教学媒体(如传统媒体和课件动画等现代媒体)的优化组合应用,并要在“微课脚本”辅助下恰当合理地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使微课学习过程张弛有度。此外,由于微课视频录制或拍摄时大多数是教师一个人“全包干”(往往现场没有学生或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教师既是编辑又是演员还是导演,“教学互动”的设计和实现最为困难。优秀的微课教师必须做到“现场无学生、心中有学生”的教学境界:教师要学会与学生换位思考、角色对调;教学的语言方式要转变,更多些个性化指导和启发诱导;通过口头提问、板书提问、练习设计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教会学生正确交互性地使用微课视频(如在学习过程中可随时暂停、重看、快进、慢放视频),要积极配合视频中教师的教学指令、字幕提示等要求来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让微课既是自己的教师又是自己的学习伙伴。

记者:那您认为要怎样才能真正将微课和当前的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呢?

胡教授:微课出生于“草根”,具有技术门槛低、人人皆可参与、制作简单快捷、传播交流高效、应用途径广泛等优点。对中小学教育来说,微课既是一种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师的“教”,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与小结复习的应用),更是一种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从微课的功能和发展趋势来看,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步入当前移动互联时代的一种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其“学习”价值将更巨大更长久,也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为学生的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线下学习和在线学习,以及公民的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觉得,当前微课除了能够符合学校日常学科课堂教学的要求(如微课在课前用、课堂用、课后用、复习用、评价用,教师专业成长用等),更应该符合微学习时代在线教育的规律,让技术的外在与教育的本质相结合,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如翻转课堂(见图1)。

图1 基于微课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

微课要符合在线教育的规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微课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最佳学习时间,把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让学习者在注意力最集中的短时间内掌握,既提升学习的效率又提升学习的质量。在线教育微课能够将微步骤逐步呈现,各教学环节紧凑并详略得当,教学过程有启发诱导性,并体现一定的学习交互性和拓展性,要恰当处理微课在线学习的个性化、短暂性和线下学习的补充性、拓展性关系(如配合微课学习任务单的课后作业和探究任务)。

当然要实现这种变革,还需做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自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毕业后就开始自学电脑和多媒体教学技术,20多年来从未间断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关注与学习,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种种变化都参与其中,一个最大的感悟就是:教学必须与技术有效结合才会产生突破和变革。教育工作者一个核心的使命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把“通用”的信息技术背后的教育教学价值挖掘出来,为自己学科教学所用。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或融合,掌握这个整合点和切入点至关重要。其次是做教育需要一种情怀,更需要专注与执着,用心深入去做好一件事。我本人专门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践与研究10多年,正是因为有了这么深厚的积累与研究,才在2011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微课”建设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微课深入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早在三百多年前,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理念:“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里的关键词“教育方法”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得以扩展,就是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学媒体。从狭义上来看,还包括今天的微课、慕课等新课程形态和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新的教学与学习方式。

当信息技术已发展到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今天的学生被称为“数字时代的土著居民”,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老师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吗?“如果我们还像昨天我们被教授的那样去从事教学的话,那么,我们就掠夺了我们的儿童的明天。”(杜威)教育的时空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先学后教”“以学论教”“以学定教”成为教育改革和评价的新趋势。今天,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如何教”,更要去多关注学生“怎么学”。信息时代的每一位教师必须以敏锐的信息素养、开放的教学理念和学习者的姿态,积极参与新技术、新媒体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比如翻转书包、翻转课堂、微课、思维可视化、3D打印、图片处理技术、网上会客室、可汗学院、未来学院虚拟现实、学分银行等。这也是信息时代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使命。

记者:“学校上课—回家练习—教材预习”是几十年来班级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学习路径,你觉得“互联网+”时代下,微课能否冲击这个“死循环”,让教材和预习“活”起来?

胡教授:谈到“互联网+”,必须强调的是,我们身处的不是多媒体时代,也不能说是网络时代,更不能说咱们处于一个信息时代,这些称谓或多或少是不准确的。今天,这里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它给我们教育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可观的。举例而言,首先,它会给我们带来资源获取方式的变革,我们以前的教育是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这些资源都是相对封闭、极其有限的,而且是趋于僵化的、静态的——如教师们反复在课堂上强调让孩子们放学后去预习功课,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然而却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不符合人性化学习原则。比如说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预习第几页到第几页的教材,可这些教材是专家编写的,它们的表述严谨、结构完整甚至“面孔冰冷”,教师都有看不明白的时候,怎能让一无所知的学生去预习呢?这些预习大多是浅层而无效的。

现在,我们把这些知识点做成微课——“同学们,请回家后观看这两个微课,明天要讲解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这个微课,是教师经过对教材的处理和设计,通过亲自制作课件,并把自己讲课的活动、语言、声音、情感变成一个微视频,然后让学生们一同预习。和从前的教材预习的模式相对比,哪种方式更适应学生的需要,更具有“温度与情感”,不言而喻。

记者:目前绝大多数人把微课理解为时间短、内容少的教学视频、微视频,你觉得这种看法对吗?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学习的资源还有没有必要以平台的形式加以聚集和管理?

胡教授:第一,微课不等于微视频,还要有相关的教学资源并配合互动、思考。

一个有价值的微课,绝不仅限于微视频如此简单,它的基本资源构成应该是“非常4+1”(如图2)——“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个精彩的教学或学习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不同对象、学科、内容的视频时长应该不同,但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微课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4个与微课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学习任务单(与微课视频配套,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进行视频学习和练习测试,并将学习中的疑问、建议反馈给教师的表格)。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微型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非常”的含义是指微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如课件、课例、论文、教案等),它具有“内容精选、设计精心、活动精彩”的制作特点和“短小精活、使用方便、应用面广、效果良好”的应用特点。

值得说明的是,微课一般在“线下”(如在学校或家里的教师电脑上)制作,形成专题、同步或体系化微课,再上传发布到微课学习平台进行“在线”运行和学习。如果没有微课网络学习管理平台,也要把单一、零散、碎片的微课放在学校网站、公共邮箱或云盘空间等师生可以方便观看的“公共区域”。共享性是微课的首要特征!如果随便将这些简短、短小的微课放在“角落里”(信息孤岛)中,不能被大家共享和利用,则建再多的微课也产生不了教育教学应用价值。

图2 微课“非常4+1”的基本资源构成

在微课中,微视频占其80%的重要性,还要提供相应的配套学习支持资源。但是优酷、土豆那些视频网站为什么没有提供相关学习材料呢?这是因为学习是一个高度集中、耗费脑力的事情,那些娱乐的视频开心过后就会被遗忘,最多只是吸引眼球、博得一笑。微课是教学资源,仅提供视频的浏览而不提供思考是不行的,还得配以互动的练习题等,共同组成一个“情景化”“多通道”的学习资源生态。我们不能只是打开微课时鲜花烂漫,关闭微课时就一片黑暗。微课一定要有教学情景、问题、互动和相对完整的教学环节,哪怕只是5分钟的微课,学生也要反复暂停、拖放来学习,才能有所收获。

第二,微课的汇聚与管理平台至关重要。

在资源获取便捷的今天,微课会由少积多,逐渐变成“微课城”,最终形成一个复杂、完整的微课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建设一个微课管理平台和微课学习平台。微课就是一粒沙和一滴水,随便扔在一个角落里,不能产生任何价值。但是当我们把这一粒沙放在沙漠里面、把这滴水放在海洋里面,那它就能产生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其实,微课资源本身并非最重要,微课放在何种平台之上更重要。(一个生动的例子: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如果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给我们的启示:好的微课平台更能让微课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微课只是一个学习“引子”(如问题情景式微课)、一个“助推器”(如任务驱动型微课),微课平台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与碰撞产生的智慧型资源,比“微课”这种技术性资源更有价值。

比如说,美国可汗学院(www.khanacademy.org)的微课仅医疗方面就高达三千余个,但可汗学院并非是以微课数量取胜的,它是一个智能化大数据的云端学习平台:任何一个学习者在上面一注册,平台就会根据你的问卷调查情况产生一个学习诊断报告,以掌握这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基础和学习喜好,并建议你从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方式和进度开始学习,而不是与所有人同在一个起跑线上;学习一段时间后,系统会对你的学习路径、学习行为、学习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一个阶段学习报告和建议,并根据你的喜好、问题推送相关微课和学习资源。这就是大数据智能化微课学习平台的力量。

记者:您怎么看慕课与微课的差异?

胡教授:技术引领教育,微课比慕课更符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

教育发生改变的动力主要是新媒体、新资源、新课程。但是,如果我们想从事教育的话,那就千万不要跟着目前的学校形态、管理体制、教学方式走,一定要朝前看。如果总是亦步亦趋,那就只能是疲于奔命。技术并非是用来跟着教育前行的,在以前,我们相信技术是用于推动教育发展的利器,今天,我们相信技术是用于引领教育的。

教师不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包办一切。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职责和功能应该“转型”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伙伴。其中,为不同领域、不同能力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梯子”(这在教育学领域叫作“学习支架”,如微课)就是一种很好的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途径。现如今,慕课非常流行。但在中小学领域,我们难以一开始就建设慕课,因为慕课背后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团队、服务等“高大上”的愿景,都是在中小学教学阶段中难以实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微课才如此受欢迎。从长远来看,中小学的微课也必须“慕课化”才有更大的发展。但这个过程将会很漫长,其间必须有过渡的发展阶段,如微课必须从当前过于零散、碎片、杂乱、重数量轻质量的开发局面率先走向专题学习微课、主题教学微课、教材同步微课(基于某个较大教学主题或学习内容的系列化、连续性的多个微课,这些微课间有一定顺序性、层次性、逻辑性,向学生碎片化呈现,并最终形成体系化的知识和能力)。一些有实力的中小学校和企业,可以“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率先开发出智能化的微课管理与学习平台,提供专题式、主题式系列化微课,并对学习者进行网上学习辅导和学习管理(如实名认证、定期开课、答疑辅导、课程考试、学分认证、结业证书颁发等)。微课将走向微课程和专题慕课、学科慕课和专业课程慕课。

记者:您认为我们使用微课进行学习和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胡教授: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利用微课的优势进行碎片化的终身学习,更要构建自己独特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坐下来听一节课已经是不可多求的机遇了,我们的学习“新常态”将更多是随时的、按需的、自主的、个性化的、碎片化的学习。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在十几年前,“终身学习”是一句空喊的口号,但是在如今我们有了微课和慕课,有了移动学习平台,这个名词成为了现实,让我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完成学习。

虽然微信、微博、微课非常重要,但我仍要给大家一个忠告:如果我们长时间沉浸于这种碎片化信息环境中,而没有拿出一整块的时间进行自身知识体系的建立和梳理,你最终将会成为一个“碎人”。微课是碎片化的呈现,它可能让你的学习过程轻松愉悦;但微课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形成相对完整的个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否则你“只有资源获取的过眼烟云,并没有知识与智慧的形成”。因此,必须定期对自己学习过的碎片化信息进行“零存整取”。

第一,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微课。

微课体裁很小,所以我们应该分类型、分层次、分适用对象去制作。微课虽然短小精悍、形式多样、方便灵活、应用面广,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去做微课。比如说课文前面的作者简介,只要稍微进行阅读就能明白,何必要劳民伤财地进行微课制作呢?有些实操技能、探究实验等实践性强的内容也不适合完全做成微课。此外,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载体,但并不是唯一载体。有些内容适合以视频表达,有些内容适合用图片、绘本、漫画或音频表达,要结合内容特点、受众对象或学习场景等选择使用。

第二,微课也不是“万能”的。

微课的应用面广、价值大,但我们不要试图用微课来解决一切教学问题。微课在营造情景、新知传授、技能呈现、小结复习、评价反馈等“个性化”“一对一”学习中具有班级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传道”“解惑”等方面,如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情感培养,有些班主任的班会课等,就非常不适合拿去做微课。学生的情感成长必须依靠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和真实情景中的体验与感悟,并且教师在这种教学环节里不能缺失。

记者:请您谈谈微课未来的发展趋势。

胡教授:微课建设理念从提出至今仍是一个新生事物,其理论基础、开发途径、应用模式、技术指标、评价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必须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去修订、丰富和完善。结合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微课将在以下五方面得到突破:

第一,未来微课开发方式上,将跳出“小微课”的局限,迈向“大微课”时代。

当前的微课过于关注单个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视野过小,过于零散、碎片、重复、无序,学生在使用的时候往往是“用了上节没有下节”,微课学习往往是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来的微课将会是在微课程专家主导下的基于“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的建设导向。微课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零散走向体系。如基于学习主题、专题的建设,围绕教材知识体系的同步建设,建成一门课程一个学科(专业)的系列化体系化的微课程[3]。要引领大众从当前过于关注微课“碎片化呈现”“快餐式学习”的认识泥淖,走向在关注在线教育时代微课“碎片化呈现”的同时深入到学习者高效学习体验的“自我知识体系建构”和“问题解决能力形成”的深化应用阶段。

第二,微课建设类型上,支持移动、在线、泛在学习的微课数量将激增。

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现有微课类型过于单一、同质且以知识讲授型微课为主(占80%以上),单个微课内容较多、容量较大、时间偏长、使用不便,应用环境和方式多是离线、下载观看、教室使用为主。未来微课的应用将更加靠近微课的“本质使命”:时间更短、内容更精、类型多样,支持用户个性化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基于微信端的移动学习型微课、基于APP应用程序的学习型微课开发将成为一个新热点。

第三,微课制作技术上,交互式学习、虚拟仿真、3D视频体验式微课将成为新宠。

做微课的教师应该经常追问自己几个问题:一节40分钟的完整版的视频课例(哪怕是名教师的)学生学不下去“情有可原”,但做成4分钟的微课学生就一定能够看完看懂吗?学生学习微课时难道仅仅是“观看”微课视频吗?学生在课堂上迫于教师的“监控”和“情面”也许还会听下去,但微课更多是给学生“一个人”“一对一”的学习情景——更多时候旁边并没有教师和同学在场,单靠传统的讲授甚至是灌输,学生学习微课时只是按顺序播放视频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吗?因此,即使是最简单简短的微课,也要通过交互教学设计(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布置练习、设计任务、开展活动)和交互技术设计(如师生互动、虚拟仿真、3D视频、在线评测反馈等)来促使学生深度参与到微课教学活动中来,与视频里的教师、问题、任务等进行“互动”,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第四,微课建设主体上,将从“单打独斗”的封闭式建设走向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众筹”与“联盟”。

未来的微课建设开发人员将不再局限于教师,而是多主体和多元化,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的“众筹”和“创客”的特点,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企业及任何对教育感兴趣的人员,都可以将有教育价值的主题加上自己的创意制作(创作)为个性化的微课,信息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具有资源提供与消费的双重权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创作的微课、教师指导学生或与学生共同录制的微课,既是当前热火朝天的“创客教育”的一种新范式,也是人类学习金字塔中倡导的“让学习者及时教会别人”作为一种移动互联时代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的新突破。

第五,微课应用途径上,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的区域性微课(慕课)学习管理平台将会百花齐放。

微课就是一粒沙、一滴水,随意放置不能产生任何价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课学习与管理平台比微课资源本身更为重要。微课平台设计要考虑到用户的“应用体验需求”而不是“资源数据管理”,除了符合在线教育的规律,还要与线下传统班级教学流程相融合。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可汗学院平台。其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平台,更是学校基于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的公用平台,具有实名注册、学习诊断、学习行为记录、学习路径形成、个性资源推送、志愿者答疑和参与讨论交流等功能。微课只是一个学习行为激发的“引子”,由于众多的学习者经常在学习社区互动交流讨论留言,将会形成一个群体性学习社交区域,产生更多的智慧型资源[4]。因此,中小学微课发展将向微课程和慕课发展,达到“类慕课”的效果。如一些知名中小学会将率先在网上开设基于微课的慕课学科课程、专题课程、同步课程,并有微学分认证和结业证书的发放,实现区域内各学校微课慕课学分互认、跨区域名校微课慕课联盟。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冯智慧,郑晓丹.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J].数字教育,2015,(4):56-61.

[3]胡铁生,黄明燕,等.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7-42.

[4]胡铁生.微课追梦人的博客[DB/OL].http://blog.sina.com.cn/u/1941326822,2016-01-26.

(责任编辑 孙震华)

上一篇:骗保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会计财务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