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语言艺术论文范文

2024-03-17

护理工作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莫言的小说通常具有朴素自然特色,本文以《蛙》为例探讨其小说的语言艺术,分别从词汇、修辞、风格和特性四个方面阐述该作品的语言艺术魅力。

关键词:莫言;小说;语言艺术;蛙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莫言的作品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其文学作品大多以魔幻的叙事手段完成,并且想象力非常丰富。2012年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莫言热潮”,自此以后,莫言及其作品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与评论。

一、莫言小说语言特点

莫言发表的小说以中长篇形式为主,其中《红高粱》及《丰乳肥臀》等都在文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同时也存在诸多争议,正是在多种不同声音的讨论下,莫言的文学声誉越来越大。经过十余年的构思和创作,长篇小说《蛙》于2009年底正式出版,在文学市场上迅速占据一席之地。就语言特点来看,其他作品以魔幻形式的语言为主,而《蛙》的语言则更具写实意义,在词汇、修辞、风格及特性等方面都包含着巨大魅力,让读者在妙趣横生的语言中就深刻理解到作品内涵。

二、《蛙》的语言艺术分析

小说《蛙》的主要内容是“我”的姑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同时也是新中国女性的代表,描写了姑姑在50余年的工作经历中发生的各种故事,呈现出这一阶段新中国农村地区的生育现状,其中重点表现出我国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历程。在创作时主要通过书信形式描绘出姑姑这一饱满的人物形象,并由此从侧面突出当时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开展期间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该作品在2011年荣获茅盾文学奖,作品通过莫言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阐释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梗概。纵观《蛙》的语言艺术,可以从词汇、修辞、风格与特性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词汇分析

莫言曾表示,在写作时需要使用能和他人明显区分开的且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不同的词汇组合成不同的语言。《蛙》这一作品内的词汇应用主要体现在方言、熟语和粗话三个方面。

1.  方言词汇

莫言祖籍山东,山东地区的方言在其作品中非常常见。由于山东方言和普通话仅声调存在不同,其他方面都非常接近,因此山东方言也属于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在《蛙》内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莫言的家乡,其中的人物也都是生长于农村地区的农民,所以作品内的方言出现频率很大,这些方言词汇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品内人物形象的真实饱满性。

比如“拤饼,煮鸡蛋,羊角葱,豆瓣酱”一句中的“拤饼”就是莫言家乡的一种独特小吃食物,即中间卷着鸡蛋、大葱与酱的圆形大薄饼。由于这种饼在食用的时候需要通过双手拤牢再送往嘴中,因此被当地人民称为“拤饼”。又比如“母亲说,好久没听你拉呱了,今晚上听你好好拉拉。”中的

“拉呱”在山东方言中指的是聊天。还有“我看着少妇礼貌地微笑着的脸,伸手拉拉小狮子的衣服,说:不要把哈喇子流到孩子脸上啊!”中的“哈喇子”也是山东的方言,指的是流出来的口水。通过这类方言词汇的应用,除了以口语化形式给人带来亲切感之外,还能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贴近实际生活。

2.  熟语词汇

熟语就是人们经常应用的习用语,具有简单明了且内容形象的特点,

《蛙》中就应用了大量的熟语,借此提高人们身份与语言的契合度。比如其中应用了大量的谚语,包括“强扭的瓜不甜”、“甘蔗没有两头甜”、“姜还是老的辣”等,这些谚语除了提高小说语言的口语化特性之外,还提高了人物的生动性,并在无形中为小说中的语言增添几分音乐美感。《蛙》中还有很多通俗有趣的歇后语,比如“王八瞅绿豆,看对眼了”和“狗咬泰山,无处下嘴”等,用于小说的语言中都非常幽默生动,瞬间提升了句子的形象性。

3.  粗话词汇

莫言的很多作品中都使用了粗话词汇,在小说《蛙》中也不例外,尽管包括小说在内的文艺作品需要做到“语言美”,但是为了确保故事情节的真实鲜活性,更全面地展现出小说人物的具体形象,则需要依据人物的设定情况使用部分符合其身份的粗话词汇,这样才能确保人物形象的深刻逼真效果。

《蛙》中有很多骂人的粗话,小说中的人物说出这些骂人的粗话时,主要是为了传达自己内心的不佳情绪,比如“滚,小兔崽子们”、“吃这个狗日的”、“肖下唇你个小杂种”等,都在小说中出现过。深入分析小说内容可知,出现这类骂人的粗话非常正常,因为故事内涉及到的人物大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面对各类不满的事情,他们很容易直接利用这种粗俗直接的语言骂人,这也符合人物与作品的实际情况。

《蛙》中同样有不少虽未骂人却也十分难听的粗话词汇,比如文中数次出现“妈的”这一词汇,仅仅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感叹之情,通过这一词汇可以让读者直观地了解到说话者的整体素养。

(二)修辞分析

在《蛙》这一作品中,莫言为了提高内容的饱满性,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其中较普遍的是比喻、排比、夸张和反复。

比喻修辞在《蛙》中应用得十分广泛,作品内容的丰富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比喻修辞完成。比如“两行蜂蜜般的泪水,从他枯干的眼窝里流出来”,是通过倒喻的方式使文字既简单又生动。“我感到自己像一根漂浮在水面上的朽木”一句则是通过扩喻的方式强调“我”和“朽木”之间的相似之处。

排比修辞的特点就是可以明显提升内容与语势的表现力,《蛙》中的排比修辞也很多。比如“在你们部队,用不着这么野蛮;在城市里,用不着这样野蛮;在外面,更用不着野蛮”一句中,是姑姑听到“我”说她“野蛮”之后的回应,由此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体验到“姑姑”当时的情感状态,同时也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当时在农村地区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面临的巨大挑战。

利用夸张修辞能带给人难忘的感受,同时突出强调目标事物的特征。比如在莫言的小说《蛙》中就有“半米长一张驴脸,嘴唇乌青,牙缝渗血,满嘴臭气,一张口就能将马熏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卫生院院长的容貌,据此可以让读者推测出这一人物的恶劣形象,將其样貌与品行结合为一体。

通过反复修辞能进一步强化语言的中心思想。比如《蛙》中的“党让姑姑爬刀山,姑姑就去爬刀山;党让姑姑去跳火海,姑姑就去跳火海……”这种反复的手法能进一步突出姑姑可以为党牺牲一切的精神,让人深刻理解姑姑忠于党的坚定信念。

(三)风格分析

莫言的作品向来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与他从小生活在农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小说《蛙》的语言风格发现,这部小说花费了莫言约30年的时间,但是整体语言风格具有很明显的朴素自然特点,应用了大量的民间口语化文字,同时也非常成熟,这部作品也充分彰显出极具特色的“莫言风格”。

(四)特性分析

《蛙》的语言艺术特性主要是民间特性与世界特性共存。

1.民间特性

小说内的语言大多都有朴素自然的特征,方言与口语随处可见,这非常符合作品中农村生活的主题。除了作者叙述时使用的文字具有民间特性,小说内主要人物的话中也充满大量粗话与方言等民间特色。

2.世界特性

莫言成为2012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说明其作品已被全世界文学界肯定。《蛙》这一作品的时代背景是我国计划生育全面落实阶段,我国实施这项计划主要是为了控制当时增长较快的人口,莫言就是借助这一作品把中国那一时期的缩影展现给世界,这也体现出该作品的世界特性。

三、结语

《蛙》是莫言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之一,其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词汇、修辞、风格和特性四个方面,这些语言艺术汇聚在一起构成了鲜明的“莫言风格”,并最终凭借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呈现在世界面前。

参考文献:

[1] 张方煜.浅析莫言小说《蛙》的语言艺术[J].散文百家,2018(12).

[2] 杨琛.莫言作品的语言特色与艺术风格[J].好家长,2019(006):254-254.

[3] 吴孙玉笑.论莫言小说语言的色彩魅力[J].青年文学家,2019(009):57.

护理工作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伴随着社会与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物质层面的需求已经占比越来越小,现在更多的是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艺术价值是人们亘古不变的精神体现。播音主持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广播播音也记载了无数历史进程。因为广播属于比较特别的传播方式,声音为其主要特色,所以对播音员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有关广播播音语言的艺术性探讨显得相当重要。

【关键词】广播播音 语言 艺术性 探讨

在这众多新旧传播媒介混合的今天,广播依然保持着其传统的特色,在广大人们的生活着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广播具有以下几个特色:传播便捷并且具有时效性;富有感染力;传播覆盖范围较广并且具有强渗透力。但由于广播只有声音这一种独特的媒介,所以需要播音员很好的掌控语速、语言、内同等要素,才能充分的发挥广播播音的艺术特色。本文就对以下几大点做了相关探讨。

一、广播播音员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

我国在文化传播这块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以及一些较为严格、高标准的考核。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广播播音员,必须具备流利、清晰的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用语,它不仅言辞优美,并且普及范围较广,非常适用于文化传播。在20世纪,广播是影响人们最深的日常生活传播媒介,现在老一辈的人们,依稀记得当年的广告、信息传播以及娱乐文化活动的传播基本都是用广播来传播。现在他们还津津乐道曾经的广播播音员的声音是多么富有魅力。所以,广播播音员语言的综合素质是引导听众的关键所在。

二、广播播音语言的综合素质

2.1、准确的文明用语

众所周知,广播播音主持的灵魂所在就是播音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播音员所播报的信息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播音员的情感带入是否合理,听众能否与其产生共鸣。在播音员广播主持时,播音员一定要用准确的文明用语来表述相关内容。内容表述时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其一是一定要使用文明、礼貌、优美的语言词汇表达;其二是要能准确无误、通俗易懂的表述内容;同时还得全方位的了解听众的文化素养以及接受程度。能够大方得体的使用优雅、文明的语言来表述,不仅能使听众喜欢乐于收听节目内容,也能从中锻炼提升播音员的个人素质修养和能力,更能捕获听众的心理,从而提升节目收听率。切忌使用不礼貌或不雅的语言表达表述,以免影响听众感受,甚至有损节目质量以及声誉和收听率。

2.2、完美的语言掌控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广播播音员,就必须具备完美的语言掌控能力以及大量的知识储备,具备了这两点,广播播音员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语言掌控能力以及个人的语言魅力一起融合,进而提升自己所播节目的收听效果。比如在主持谈话节目时,若受邀嘉宾过多,一起谈话聊天时可能会发生跑题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播音主持人应当利用自己的语言掌控组织能力以及引导能力,将整场谈话节目的重心再引回来;如果受邀嘉宾不小心说出某些错误时,播音主持人就得利用自己的出色的语言掌控组织能力来帮助嘉宾解决类似的尴尬场面。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还得时刻把握时间,若嘉宾对时间无感,播音主持人就应当旁敲侧击,提醒嘉宾注意时间,在电话连线节目中经常会出现此类情况,这时候播音主持就得利用自己出色的语言掌控能力,来暗示连线嘉宾注意时间。

2.3、播音主持的文化素养

从事播音主持行业的人都懂得,播音主持员的工作内容一般会涉及很多方面,例如教育事业、旅游行业、金融行业、文化娱乐以及工业制造等等,这就需要播音主持多方面的了解各行各业的内容。我国自古以来文化源远流长,纵深宽广,地域辽阔,这就造成了不同的环境培养出不同的风俗民俗,播音主持需要多方面的了解各地的民俗文化以及艺术文化,这是每个播音主持在录播节目前必要的准备,只有播音主持自身富含历史文化素养以及艺术文化知识,才能在播音主持时凭借自身过硬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来打动听众,使节目更加充满内涵和深度。

3广播播音语言的艺术美

3.1、语言的自然性

广播播音媒介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本身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所说的广播播音语言的自然性并不是指普通的通俗化的语言,如果一味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就会造成播音主持员缺乏自身的特色以及人格魅力,起初可能影响较少,但渐渐的,所播放的节目就会出现价值流失,播音主持员难以被听众记住,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失去广播播音的艺术美。广播播音语言的自然性是指播音员侃侃而谈、富有深度的语言表述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节目中,既有意蕴又有内涵。

3.2、播音的和谐感

广播播音的和谐感是指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播音员所表述的内容与播音主持的形式应当一致,播音主持的内容一般决定节目的形式,同时节目形式又限制了节目播音主持的内容,节目形式与播音主持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最为关键的是播音主持员的感情、语言、语速应当与整档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相融合,内容为感情奠基;形式为语言、语速作基础,只有这几样都相互融洽,才能早就一档完美、和谐的节目。

3.3、播音主持的感情基调美

广播播音的格调美着重在播音主持员的语言中所带的情感色彩以及氛围渲染。正如上文所说,不同的节目、不一样的内容都会决定不同的播音主持感情格调。当播音员拿到不同的稿件时,都需要第一时间调整自己的感情基调,以便播音主持时自己可以很好的调节所需的感情色彩,时而需要热情洋溢,时而需要庄严坚定,时而需要悲伤寂寥。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需要准确把握住稿件内同所需的感情基调。

三、总结

以上便是本文有关广播播音语言的艺术性探讨,在如今众多媒体媒介共存的情况下,广播播音更需要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度内涵来吸引听众,广播已不仅仅是传播媒介,它更是广播播音艺术价值的见证。当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时,广播播音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和价值内涵,这就需要播音员等对语言的艺术性更加深入的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孙一飞. 广播播音的语言艺术性探析[J]. 中国传媒科技,2012,06:48-49.

[2]贾莉莉.提高广播播音员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J].科技传播,2014,22:32+30.

[3]尹颖. 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探究[J]. 西部广播电视, 2014,13:118.

[4]付海恋. 试论播音主持中的语言艺术魅力[J]. 大众文艺,2015,03:193.

护理工作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初中生物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知识点不是简单叙述就能够理解,而是要通过实验才能理解,但有的知识点通过实验也很难表达清楚,所以需要教师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复杂性高的知识点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明了的理解和学习到所教学的生物知识。教师要把握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语言艺术的现状及其重要性,改进运用措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17

教学语言艺术实质上指的是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切语言,这些语言通常都具有引导性、简单化和幽默性等特点,能够将复杂的、难度大的及重要的知识点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良好的教学语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对此,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以通过教学语言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简单化复杂的生物知识,同时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最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及效率。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语言艺术的现状

第一,实际初中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语速过快,尤其是基础知识讲解时,导致学生思路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解速度,故而影响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学习效果;第二,部分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语言平凡无奇且语调平铺直叙,使教学内容空洞无力,难以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及积极主动性;第三,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语言很繁琐、不简练、拖泥带水,导致学生找不到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故而慢慢失去学习兴趣[1]。

二、教学语言艺术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生物教学语言是教师顺利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生物教学语言很多情况下都是指生物知识理论方面的语言类型,因此进行生物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教学语言,即具备良好的生物专业知识水平,以保证实际生物教学中能够应对多种教学问题,进而保证生物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实现形式本来就是语言讲解,故生物教学语言便成为了生物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三,实际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及专业水平,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因此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离不开更为专业的生物教学语言[2]。

(二)运用教学语言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语言艺术在初中生物课程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能提高教师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增强教师对教材,以及学生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另外,通过教学语言的完美展示,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措施

(一)要注重和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幽默诙谐

第一,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及专业知识,使学生感受自己的教学魅力,进而受到学生的崇拜,使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幽默性,幽默的语言能够丰富化和趣味化课堂教学内容,使生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和学习生物知识,最终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第三,除了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专业知识及语言幽默性以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如可以用笑话的形式来讲解一些生物知识,以增加教学内容趣味性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最终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

(二)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第一,教师要不断储备自己的知识,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已经出现的教学语言问题,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例如,部分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会将“羟”读错,同时还会将热力学温度单位(K)读错,这些语言问题发生主要因为生物教师没有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所导致的;第二,除了储备充足的专业生物知识以外,还需要学习相关学科,如化学、物理等,以提高自身的生物教学综合能力及素质;第三,初中生物教师要提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度,并从多方面学习教学语言艺术,以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及知识结构。

(三)養成良好的教学语言习惯

第一,初中生物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良好的教学语言习惯是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时时重视自己的语言积累及艺术素养培养;第二,实际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保证自己的教学语言清晰和有趣,即说话要清晰明了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三,教师要控制好自己教学时的语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来确定教学时的说话速度,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口头禅的出现,因为口头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及有效性[4]。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语言艺术一直都是初中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幽默的和趣味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能够提高其教学质量及效率。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应用教学语言艺术,能够赋予初中生物知识以新的生命力,不断提高初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并勇于在生活中发现、学习和应用生物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最终促进初中教育事业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艺术是必要和重要的,理应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孙国荣.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7(99):162.

[2] 潘雷.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32).

[3] 张燕,严川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语言艺术[J].魅力中国,2010(30):24.

[4] 海热古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8):173.

护理工作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线条与线条组合会产生美感,不同的线条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意蕴,可以表达不同的事物和情感。梵·高绘画艺术语言有很多——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等等,这些元素在梵·高画笔下相互结合,相互衬托,形成了一幅幅震撼的画面。梵高似乎对线条所蕴含的情感性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关键词: 梵·高 线条 动势 空间 情感

线条是对自然的抽象——自然中本来是没有线的。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然而在人们的视觉中,极细长的体积便有线的感觉(如铁丝、电线等),物体的边缘轮廓也有线的感觉,都是抽象假设的。线条与线条组合会产生美感,不同的线条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意蕴,可以表达不同的事物和情感。梵·高绘画艺术语言有很多——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等等,这些元素在梵·高画笔下相互结合,相互衬托,形成了一幅幅震撼的画面。梵高似乎对线条所蕴含的情感性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20世纪90年代也就是我读小学时就曾欣赏过梵·高的画(当今小学美术教材都或多或少的介绍关于梵·高的名作——《向日葵》),儿童时代的我们更容易接受梵·高那种用最纯粹的线条和极其绚丽的色彩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色彩表现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的画似乎比文艺复兴以来那种讲究写实逼真的油画更加使我喜爱。

“绘画艺术最初是以线造型的,中西方艺术家都很注重线条的作用。”[1]我们知道就大多数古典画家而言,为了完美再现物体的审美效果,习惯性地把线条抹掉,把画面修饰得特别光滑与平整,在表现物体结构上大多数是以面来展现,而对现代画家而言用线条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笔触往往外露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梵·高生涯的前半部分,几乎都投注在素描上。如今他被誉为19世纪伟大油画家之一。初期的作品他尝试采用木匠的铅笔、蜡质的黑色炭笔等做工具。如1882年的作品《剥马铃薯的女人》具有非常清晰及有力的轮廓线,大胆而粗犷,是这个时期他所喜爱的画风。同时使用蜡笔、不透明水彩、墨水、铅笔等种种媒材,画得非常细密的素描也为数不少。从这些画中,看得出他想努力学会使用各种画材与技法的痕迹。这些效果多半给人阴郁或强烈的印象。西方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用线条把绘画目的和绘画理念表达得接近完美,因此,今天我们就通过三个方面来讨论一下线条在梵·高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一、线条在动势上的表现

在梵·高绝大多数画中,除了绚丽的色彩之外还有错落有致的线条。梵·高为了表现人物或动物、树林等的动势,虚构了许许多多的线,这些线在现实中往往看不到,但在画面上则能助成动势线。而更多的动势线是巧妙地利用物象本身的线助成的。如在法国圣玛丽亚斯村所作的风景画(图1),墙用直线,煙用曲线,路面用点,叶簇用漩涡状的粗线等等。但这种研究绝非臣服自然,梵·高对特征性的捕捉是主观性、个体性的,我认为在这幅画面中,任何事物都增加了许多动势线,画面的动势立刻增强了,画面中的事物仿佛具有了新的生命,绿色的植物向不同的方向旺盛地伸曲、生长,墙面是笔直的、向上的,许许多多的垂直线条整齐排列与地面松动的点形成对比,更加突出墙壁无比坚固。远处的烟用曲线来表现,这里的曲线具有柔和舒展、灵巧生动、飘逸流动的特点。从梵·高的绝大多数画中我们大都看到了类似于这幅画的特点,可以看的出梵·高的画具有一定的张力,使线条增强了运动感和方向感。在增加动势线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些事物新的生命。在他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树木都是郁郁葱葱向上生长的,房子总是错落有致地合理安排在画面当中。连最基本的小石头都被表现得很有动势。如果说铅笔赋予了梵·高以生命,那么梵·高则是赋予了线条以生命。

二、线条在空间的运用

达·芬奇在《论绘画》一书中指出:要认清轮廓的来龙去脉,讲究线条的完美和曲折、清晰与模糊、粗与细[2]。每个画面由许多线条组合而成,于是形成了各种组合关系。由于线条的性质不同,组成了线条的对比,在绘画中强化线条的对比使之更具有表现力,使画面空间无限增大。如图2近处横的小路用水平的线条排列,紧接着用一竖列排列紧密的线条突出路边草丛,画面中线条排列数量的疏松与密集,疏处更疏,密处更密,正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中景刻画比较仔细也非常丰富,用疏松的线条把篱笆那种材质表现得很生动,同时也把远景和中景相互隔开了。远处的小河和小路,又采用水平和垂直的线条相互更替变换使用,远景则采用小线条表示,使之虚向远方,大大增强了空间感。画中的线起界形的作用,它附属于形体,受限于物象,是一种非主要的造型因素。其线条是形存在的辅助基础,如一些轮廓线或是为再现物体的结构而服务的。西方绘画更注重形体、结构、色彩块面,所以必然不会将线条纯粹出来。而梵·高却不是这样,他认为线是运动的延续,所以在绘画上用线条把画面表现得更加生动,有活力,使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空间节奏感。我们今天向梵·高所学习的不光是在颜色、笔触上的运用,更多的是他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把复杂的事物用不一样的线条表现出来,把画面当成自己心灵的一面镜子,照射出自己的感受。

三、线条在情感上的表达

梵·高的绘画强有力地表现个人主观精神,同样体现在他的素描风景当中。他最先发现断枝残茬,任意截取繁杂的灌木篱和广阔的庄稼地之美。他从星空、果树园等等环境选取主题描绘的自然景色,就像表现人一样深含画家自身的情感。

梵·高的艺术,正如他的性格一样,是一种热情的表现,成熟时期的作品,画面上布满着长条状的线条和笔触,把自然界的物体形象画得像翻腾的波涛、闪动的火焰。最后几年的名作《向日葵》用线条的游动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情感,可以看作是他整个人格的象征。线条具有表现力,每个成熟的艺术家其线条必然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与画家本人的性格特点是相吻合的。

阿尔地区,灼热的阳光照射大地,使人热汗淋漓、头晕目眩。但对于梵·高来说太得劲了,他就是爱在烈日下折腾,拼命作画。在他那里印象派那种分析色彩的方法不再适用了,他使用的色彩更加主观或“大胆”,他那种小“长条”的笔触,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仿佛不光是描写大自然的笔触而是无数表现心中汹涌热情的音符。于是,田野、房舍、丛林、道路、行人、花花草草,一切事物都在他的画面上翻腾、旋转。金光灿烂的向日葵大如车轮,浓碧的丝柏直矗云霄,这一切仿佛只在天国中才能出现。还有带阔边草帽的老农,以及小咖啡厅中用黄色线条排列整齐的昏黄灯光,卧室中铺着大红棉被的板床,却又透露着人间的温情,梵·高在最后两个月中所画的《麦田和群鸦》,画面中线条排列紧张,天空显得灰沉沉,金黄的麦穗显得憔悴,一群乌鸦正从地面飞起,仿佛听得见一阵不吉利的鸣叫,悲壮而急促的交响乐发出最后几个音响,猛烈喷射的岩浆爆出最后一个火花……

线生活在画家的作品当中,所以线条在绘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绘画中,虽然存在着对线条的认识和运用的不同,但各自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丰富和完善着绘画的表现语言。线条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绘画语言,也是最高级的绘画语言。梵·高永远活在矛盾的中心,尊重自然同时又与之对抗,生活激情又求助于冷静的分析,表现自我过程中追求高于自身的东西,真诚地展示了人类心灵的艺术成就,是我们后人在学习素描时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而更吸引我们的恰恰是那种线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宏健.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张婧.浅谈中国画的线条艺术[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02)

作者简介:

商航,江苏师范大学13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护理工作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教学 语言风格 语言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都是通过长期实际教学工作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及特点,所以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也就是语言艺术。不同的教学语言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及重要性

所谓的汉语言教学语言,就是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语言。教师根据相应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特定的教学要求,运用指定教材,针对一定的教学对象,运用某种教学方式,最终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运用的语言。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的重要工具,还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最为基本的职业技能。此外,汉语言课堂教学语言还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人师表。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就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所以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也会更为深远一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教学语言特点,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授课语言不仅要具备严谨规范的科学性、教育性、学科性;还要具备启发性、幽默性、可接受性及简明性。简约的风格,较高的艺术性,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高度尊重并敬爱教师。

二、常见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类型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但从大的方向上看,又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教学语言的各种因素方面划分,汉语言文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可以分为这样几类:情感型、质朴型、通俗易懂型、机智幽默型等;我国文学家姚鼐则将课堂语言划分为阳刚壮美型、优美型、刚柔并济型;从教师性格方面划分,则可以分为外向型及内向型。现对外向型及内向型语言风格加以简单分析。

(一)外向型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

运用这种教学语言的教师,具有以下特点:语速快、语调高,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这种课堂语言风格更能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所以课堂教学效率很高。如果学生们长期处于这种语言环境,就会形成比较活跃的思维,很容易对一些新鲜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该语言风格也存在弊端,因为教师的语速快,所以输出的信息量比较大,容易使学生在接收相应信息的时候,大脑还来不及反应就要接收另一些信息,从而不能充分消化并吸收专业知识,造成信息接收障碍。

(二)内向型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

运用这种教学语言的教师,具有以下特点:语速慢、语调低,缺乏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但对每个专业知识都能进行细致周密的讲解,学生在接受及消化教学内容方面比较高,很少会存在知识点的疏漏及积压。长期处于这种语言环境,学生们会形成比较周密的思维,能够周全考虑问题。该课堂语言风格的缺点:由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比较慢,所以学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神经系统不容易兴奋,会发生学生困倦现象。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措施

首先,教师应高度重視课堂语言的韵律节奏、声调语速。学科不同,传授的知识内容不同,就要选择不同的语言节奏韵律及语调语速,适中的韵律节奏及语调语速作用于授课对象,可以轻松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其次,教师应积极进入到角色当中,充满感情地授课,有效运用手势、表情、肢体语言等多种非语言因素。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运用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教学语言,配以整洁的衣着、丰富的手势和面部表情,对于不同的专业知识,恰当运用词汇及语调,充满感情地讲解,就会有效感染并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启发其思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充分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样教学语言才会更加生动。语言艺术和修辞具有紧密的联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讲解,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知识浅显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知识点。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具有高雅的语言风格和语言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恰当的语调语速及节奏韵律,形成独具魅力的教学语言风格。

参考文献:

[1]韦天洋.汉语言文学教育既有问题及解决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

[2]王建魁.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

(作者简介:王悦婷,女,本科,长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护理工作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为媒介的口头表达及语言文字方言艺术为纽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曲语言表达、语言文字习俗等。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地域方言与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的关系,应将其单独归为一类。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内部各层级及小类的交融性、影响与表现地域文化的广泛深刻性、地域方言与文学艺术的协同流变性等特点,重视其保护与利用,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现状,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利用研究。应设立合理可行的评选标准,科学地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普查等方式对其作全面记录、整理汇总;同时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语言文字法作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依据与保证,加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展演与宣传教育规划,定期进行特色方言点调查,树立传承人的典型形象,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转化为文化产品,广开遗产保护的财源渠道,加强国际间、地区间语言文学类及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交流与合作规划。

[关键词]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地域方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伴随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已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热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正在开展分门别类的深入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媒介的语言方面,尽管有少数的民族语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汉语方言因其太为人所熟悉、太普通及推广普通话政策的影响至今仍徘徊于保护视线之外。以民族语言及地域方言作为载体的口头表达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少被统一为一类看待,对汉语方言及其记载的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研究尚缺少有针对性的探索。笔者尝试对其归类,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文化大省河南为例,分析其特点与规律,探讨其保护开发的方式与途径。

一、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归类依据及必要性

1.归类依据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明确地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俗、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等传统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二是“文化空间”,指某种集中举行流行的传统的文化活动场所,或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1]目前各国大多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分类法,据此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五大类[2],口头传说和表述为首类,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写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第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较强的操作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有16个一级类别,每个一级类又细分出一些二级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结构的第二层。如“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细分为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8类及“其他”的收容类。学者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划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类别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正和调整,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归纳概括为13类[3],其中语言(民族语言、方言等)、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位居前列。我们主张把口头表达、语言习俗及语言载体这一大类称为语言文学大类,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语言或方言为传承载体和凝聚体,包括濒危语言或方言小类、语言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即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民歌等小类)、运用特色语言或方言的传统曲艺戏剧类、语言文字习俗类等下位小类,其依据有三。

其一,从语言及其与文化的关系看,“语言是个多面体,文化的工具或载体,更是文化现象,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文化凝聚体,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系统。语言在文化的建构、传承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特点往往也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特点”[4]。濒危的民族语言与濒危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方言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具备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能展现地域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群体中具有世代传承、特色鲜明、活态犹存等特点,成为一种鲜明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界已经意识到民族语言和地域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倡议将民族语言及濒危汉语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少数濒危民族语言和地域方言。[5]

其二,语言与地域方言往往与文学凝聚为一体,互为表现形式,不可分割。在中国作为通行地域广的共同语汉语,其方言复杂众多,方言更是与地域文化、民间文学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类。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其语义系统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其演变途径和发展方向深受地方历史文化的制约。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方言词语记录了地方风物文化。方言保存了大量地域传说、故事、民歌,就连非语言的艺术创造(如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和宗教信仰、民俗活动也广泛地留存在方言词语之中。方言与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如此紧密,许多市级地方政府把方言和民间文学及其他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比如海州方言被列入连云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湘乡方言被列入湘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人大代表提议将方言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保护。[6]

其三,从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典型语言艺术,“是人民口头的集体创作,是一种立体文学、实用文学,具有直接人民性、立体性、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多功能性等特征”[7]。“它运用口头语言,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能力,创造各种艺术形象,展示瑰丽的想象,表现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理性认识。”[8]学界一般也将其称为“口头文学”、“口头传统”。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江苏的昆曲、评弹,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天津的京东大鼓、快板,闽南的南音,客家的山歌,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以方言表现的艺术形式。

作为口头载体的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与民间文学的诸多类别互为依存、互相表现。它们凝聚一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大类:口头传说和表达类。它们以语言文字及方言作为载体纽带或习俗对象,在中国,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表现为汉语地域方言文学类。

从相关称谓上看,在高等教育学科分类中,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二级学科专业,中国文科高校几乎都设有此专业。学术界认为民间文学曲艺、戏剧都是语言文学样式,在一些大型文艺活动中口头表达类节目往往被称作语言类节目。相应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我们可以把汉语地域方言与以其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一并称为汉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国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突出类别。

汉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占有突出位置。民间文学、地方戏曲、民歌歌词曲艺、语言文字民俗等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区域性特色、原生态口头性表现于其汉语方言记载的特性,表现于独具特色的方言语音特征和广泛高频率使用的方言特征词(即那些常用又具有构词能力、方言区内一致而区外特殊的方言词)。如河南的豫剧、河南坠子、传说故事神话、歌谣、谚语、谜语等其原生态口头特色,就表现于常用河南话的语音特征及方言特征词。在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宝黄帝传说中,就有大量方言特征词和方言文化词语出现于其中。

2.归类必要性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市场经济与城镇化发展、现代传媒发展、社会的大交流、普通话的推广等现实环境的影响,危机严重,有些正面临衰亡。北京师范大学丁崇明教授说:在语言中存在一种权威语码,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心理上认同权威语码。[9]由于升学、求职、做生意都需要普通话,所以普通话的权威语码地位被不断强调和提升。这就造成在许多人眼中,普通话是权威语码而方言是弱势语码的内在观念,从而使人们在心理上认为普通话与方言间存在等级差异,受“汉语规范化就是要用普通话”观念影响,很多人的脑子里形成了方言与普通话绝对对立的观念,或觉得家乡话土,或觉得家乡话难听,出于虚荣心不愿意让周围人知道自己来自哪里而不说方言,表现出对方言的不自信。于是,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2012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04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5.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37.1%的人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9]用方言土语表达的民间文学、语言文字习俗、方言戏曲也处于濒危状态。

基于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现状,我们有理由认为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利用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由于对其下位小类保护与利用具有共同特点,因此也有必要归为语言文学大类进行研究探讨。

二、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

语言文学类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6项一般特点[3]。此外,它自身还表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是内部各层级及小类的交融性。语言或方言与民间文学(民歌、传说、故事、歌谣、长诗、谜语等)、曲艺、传统戏剧等渗透交融。如汉语方言与汉族区域中的其他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密不可分,互为表现。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原生态性表现于使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言,语言或方言的地域性与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密不可分,显示出此大类的立体性。语言或方言的艺术特性表现于文学性,民间故事、传说、神话歌谣、谚语歇后语、语言游戏长诗、曲艺与戏曲的流变体现语言或方言的流变。那些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反映出语言与方言的流变特色,语言或方言与民间文学共同流变。民间故事的开头“很久以前”的程式化、字谜歇后语的格式化、谚语歌谣的押韵、诗歌或长诗的修辞、民间笑话的幽默、汉语民歌的格式与修辞艺术等,都具有独特的汉语或方言特色。谚语字谜歇后语常常成为语言学家和文学家共同研究的对象。如学者温端政、武占坤、马国凡、段宝林等致力于谚语、歇后语的研究。民间文学小类文化遗产中谜语、歇后语、字谜、绕口令、对联等,又是对汉语及其方言的研究训练形式。民间文学作为活的语言艺术,是研究民众口语的绝好资料,我国著名语言学大师赵元任、沈兼士、刘半农、钱玄同、魏建功、董作宾、王力、马学良等,都很重视民间文学,对民间文学作品有专门的记录与研究。文艺史上的雅俗结合律又促进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及地域方言艺术进行学习研究,汲取民间文学遗产来进行文艺创作。

二是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与表现地域文化的广泛深刻性。不同地域民众的思维方式各异,其语言表达往往也呈现出诸多分别。比如河南民间文学及地方戏曲豫剧是当地民众文化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文艺形式,其地方戏曲的旋律形式与地域方言的口语语音文学特征密切相关;方言词语、方言文化词语的大量运用及方言词语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力使地方文艺更具地域特征和乡土韵味,地方戏曲的唱词与念白常常取材于地域方言中的口语表述,大多数民间文学作品是以口语传播方式存在的,能使地方文艺形式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作为文化载体的地域方言是构成地方文艺形式特色的关键。作为载体的地域方言在思维、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影响着地方文化。地域方言以其独特的方言特点、丰富的方言资源而呈现出相对突出的材料价值与理论价值。例如河南各地的方言并不仅仅是地方百姓用以言语沟通的凭借,而且是历史赋予世人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是口头艺术表达的地域方言与文学艺术的协同流变性。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有不同小类型和不同层级。国际上,世界各民族语言组成一个大的语言文化生态系统。国内语言文化形成一个二级系统,一方面共同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各民族语言相互竞争,在共同语汉语内形成汉语方言系统。任何一个语言生态系统的变化都会使语言文化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继而引起语言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变迁,如汉语经历古白话到文言再到现代白话、普通话及各汉语方言的变迁,与汉语言文学类中其他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流变。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研究成果有助于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研究。没有方言,地方戏、地方曲艺、地方性说书就会消亡。比如,越剧、粤剧、豫剧、河北梆子以及黄梅戏等都依赖方言,即便是京剧也是在安徽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比于普通话,方言本身的词汇较丰富,更能生动地传情达意。方言承载的是人类最草根、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在民间文学方面,方言文学更加生动形象;在词汇方面,方言是最丰富的宝藏;在文化方面,方言最能体现我国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如官话方言区大致跟中原文化区(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西域文化区、关东文化区、荆楚文化区、巴蜀文化区、两淮文化区的地域相当。地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华夏文化的土壤。方言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记录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每一个进步。所以,越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普通话推广范围不断扩大的时候,方言及以其为载体的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越大。

地域性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世界的,它们深深镶嵌于当地民众心中,口头表达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例如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18项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花木兰传说(虞城县),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柳毅的传说(卫辉市),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赵氏孤儿传说(温县),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灵宝市),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葛天氏传说(长葛市),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竹林七贤传说(修武县),帝舜传说(濮阳县)。这些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文化道德观,具有较高的文学、历史、语言价值及艺术审美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对其保护传承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汉语言文学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促进国家与地域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标准和内容整理

评选认定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应包括:具有展现国家及地域文化创造力的突出价值和维系中华文明传承性的重要作用;出色运用传统民间语言方言的技能和经验,体现高超的语言水平;扎根于相关区域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方言特色;具有促进民族与地域方言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具有见证中华文明活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对维系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内容整理,要科学地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普查等方式,挖掘、鉴定、确认潜藏的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全面记录,整理汇总。对于像河南这样地处中原的文化大省,汉语言文学类文化遗产是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重要部分,其语言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分类更应深入,可分类整理汇编具有浓郁河南方言特色的各地方言的特征词、语法点、语音特殊点、书法艺术,出版方言地图,或建立河南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声音、图像之间彼此对应而呈现实态的有声数据库,使河南方言保存下来,同时保留一些以河南话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河南方言片特征为红线汇集整理省域或市县域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类(即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民歌等)、传统曲艺戏剧、语言文字习俗等,使之形成省域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类。

四、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个性方式

抢救与保护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本着抢救保护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如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可持续性等,更要抓住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学统一的保护理念,实施合理可行的语言文学价值评定措施,探寻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1)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语言文字法作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依据与保证。依据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11年6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推普工作与方言遗产保护并行不悖,语言与文学艺术恰当结合,才能在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好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依法宣传方言文学的价值,提倡当地人用方言创作改编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应加强对此的关注,学校、家庭也应给下一代创造能说方言、传播以方言为载体的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适宜环境。

(2)从语言文学特点出发进行科学管理,加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展演与宣传教育规划,提高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民保护利用意识。根据语言或方言与文学的交融性特点,语言或方言的角度规划应当与文学艺术形式的角度规划、物质文化遗产规划结合进行。如河南省文化厅联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淮阳举行多省联合的“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与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研究与汇集展演,立体表现了中华文化,政府定期搭建展演舞台,还进行数字化记录、保存规划,帮助民众了解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中原记忆”,体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的重视,是对语言文学类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很好的保护和创新。[10]

(3)定期进行特色方言点调查,打好汉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基础。国家与地方目前已进行三批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调查统计,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定期展演、讲说、宣传,专业人员组成的语言文学类采集编撰团体与机构相继成立。但还需详细调查研究语言或方言特征与其对应的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遗迹的分布情况,对相关遗迹统一标识,并设置保护性标志碑。对各地有相似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音像、图片、唱本及古籍著述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调查所获资料要进一步归类存档,建立档案音像资料库、电子数据库、语言文字资料库。在各地深入开展针对流传于不同地域的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讨,并将研究成果编纂结集,用方言及多语种文字公开出版,才能提高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意识。例如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全国各地的民众生活相融合。由于民众方言不同、情感渗透和口碑附会等原因,产生了多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了相沿成习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等地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如山东省博兴县有董家庄、董永墓;山西省万荣县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盛传着董永传说。通过此传说使用的方言对比研究,找出方言所反映的各地有关董永传说的地域文化特色,有利于各地共同传承利用。

(4)从口头语言与文学艺术表达相结合的视角综合考虑选取典型传承人,树立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典型形象,提高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不仅保护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保护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实现产品化开发与可持续传承。重视语言文学专家指导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保护利用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

(5)利用科技创新转化为文化产品有利于保护传承利用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对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一步科学分类建档,采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建设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声数据库,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此外,将方言和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也有助于保护利用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需要从语言科学、计算机技术、文学方面进行形态包装、改造,使其适合市场经济下现代消费者的口味,适合时代的需要。如带有河南话特征的陕县“王莽撵刘秀传说”,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方言原生态版、普通话版、外语版的记录,形成了满足各语种学习需求的文化传播产品,改编有豫剧、河南坠子、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品化、产业化,在促进保护的同时让人们认识到方言特征词的形象生动。如此,方言与传说得到了传承,它的各种语言形式的展演使传说变得更容易令人接受和传诵,有助于带动地方旅游经济,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使相关人员获得保护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处。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化保护的关键在于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化石记录整理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有所挖掘和超越,传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精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顺应时代发展,去除伪科学成分,汲取人民群众创造的语言艺术,保护物态与文献,创新表现形式,科学再现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如河南卫视举办的《梨园春》节目,聚集豫剧爱好者,不断推出不同年龄阶段的新人,对河南方言及豫剧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提高了它们的影响力、表现力、感召力。河南电视台9频道于2012年2月推出一档读解演绎河南地方语言起源、流变的电视文化节目《咱嘞河南话》,选择河南省内对河南方言有研究的专家教授作为主讲,每天讲解一个典型的河南方言词语,从词义解释、词源探索、典型例句、语境语用等角度,对典型的河南话词语进行通俗的解说,中间穿插情景短剧、电影场景、历史文献影像资料或图片,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术与普及兼具,方言与地域文化交融,面向广大听众,雅俗共赏,使节目成为文化内涵深厚、诙谐幽默风趣、观众喜闻乐道的品牌节目。[11]这些方式有效地保护了河南话及以河南话为载体的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影响力。

(6)加大财政投入,广开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源渠道。为保护珍贵的文化资源,河南省文化厅联合省财政厅争取到2010年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790万元[12],其中部分资金投入到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同时还寻求政商学相结合的渠道扩大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通过市场产业化利用、实物配合、旅游开发,体现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经济价值,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加强国际间、地区间语言文学类及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交流与合作规划,促进地方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内外传播。如近两年在传承几百年的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政府联合中东部8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团队前来演出,对加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间合作与转译、提高它们的影响力与整合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综上,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归类符合国际公约和学术特点,其特点和价值颇具个性。在保护利用此类文化遗产时,有必要遵循其个性与共性规律,以申报地濒危方言或语言载体为纽带、以编译展演为形式,并与现代科技和创意结合,开展生产性、产业化立体保护,创新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特色方式。如此,才能提高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UNESCO.Proclamation of 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guide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candidature file[EB/OL].(2010-09-25)[2011-11-15].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0012/001246/12628eo.pdf.

[2]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4]杜道明.语言与文化关系新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8(4):133.

[5]甬音.国家教材《现代汉语》强调: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2008-7-17)[2012-03-31].http://bbs.cnnb.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3971.

[6]陈静莹.将方言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予以保护[N].汕头日报,2009-03-13(2).

[7]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

[8]《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

[9]向楠.95.9%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N].中国青年报,2012-03-22(7).

[10]侯俊豫.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精彩开幕[N].周口日报,2012-02-25(1).

[11]郑州日报.9频道《咱嘞河南话》读解演绎河南地方语言[EB/OL].(2012-04-07)[2012-05-04].http://www.hntv.ha.cn/hntv/78823988595261440/20120427/58695.html.

[12]陈茁.79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我省非遗保护[N].河南日报,2010-11-06(2).

上一篇:职业认证工业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