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武术论文范文

2023-09-17

竞技武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篮球运动人才;培养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竟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78年的一份文件中第一次提到這一概念。这一理论强调了代际效益,人类活动的开展不仅要以满足当代人需求为目标,还应该充分考虑后代的利益,在为当代人造福的情况下,不危害到后代人需求的满足和后代人的发展。如今可持发展理论已经深入人类社会每一个领域和人类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竞技体育项目活动也不例外,也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即当代在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影响后代积极参与到竞技体育中来的积极主动性,并把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当成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以整体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现状

近些年来学者们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来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研究方面,不少学者指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整体战略的角度研究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可持战略构想。其次,从单一研究视角进行的研究来看,一些学者认为应提高田径项目、游泳项目的地位,不断完善单项目的人才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竞技体育项目的创新意识,加强人才后备培养工作。再次,以地域为划分研究对象,对我国的一些重点省市和自治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在项目设置、后备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和体育教学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措施。

二、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和后备人才的培养

篮球运动一直是群众高度关注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的实力。因此在进行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应高度关注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和后备人才的培养。

(一)世界发达国家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概况

篮球是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的体育活动,篮球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篮球竞技水平现有水平及将来的能力。

作为篮球发源地的美国,已经成为篮球运动的世界强国。美国能在篮球运动上保持如此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最为关键的原因是美国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成就了一条特殊的篮球人才培养途径。这条途径主要以教育体系为依托,从小学到中学,包括大学阶段彼此良好的衔接和配合,形成科训一体化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的社会组织一级私企来对业务篮球运动进行协调。以学校为人才培养中心,通过在校的业余训练来培养篮球后备人才。这些后备人才培养组织以各学段的职业队或者俱乐部的形式存在,经常性的开展篮球竞技比赛来加强后备人才的篮球技能。

除了美国外,非常值得借鉴的是欧洲国家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经验。欧洲国家通常依托各类篮球训练中心以及篮球俱乐部来吸引和鼓励青少年参加篮球体育训练。如德国公民从事竞技体育活动的形式大多是参加体育俱乐部,政府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提供相当多的经济赞助,可为优秀的青年运动员提供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而英国注重群众体育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竞技体育和培养后备人才,着重对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以此来进一步发掘和培养更多的篮球后备人才。

(二)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首先,我国当前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社会化、产业化等培养模式,逐步显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打破了传统的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更多的篮球培训班以及各样的训练中心,如大大小小的篮球学校和俱乐部。

其次,我国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体系上逐渐向体教结合转变。学校在体育设施、体育教学力量、学校体育竞技活动都得到了提高和丰富化,为后备人才培养造就了良好的土壤和成长氛围。不少学校的体育教育逐渐推行篮球俱乐部制,在学校里开展篮球业余训练以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篮球人才。

再次,我国各地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能力发展不平衡,成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发展竞技体育和培养篮球后备人才都需要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成为后备人才培养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当前一线城市的后备人才培养情况比较乐观,青少年篮球队伍建设情况较好。但我国总西部的二十多个省份地区在发展和培养后备人才上的力量比较薄弱,能够组队参加全国篮球比赛的省份和地区较少。因此,各地呈现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能力不平衡的情况已经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影响我国篮球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影响我国篮球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可以从政府行为、科技能力、运动员学习与管理三方面去归纳和总结。

在政府行为方面,竞赛制度是否完善与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有密切关系。我国当前采用的竞赛形式与方法、竞赛内容以及竞赛制度较国外来说比较滞后。目前多训练、少比赛的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不利于竞技体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物质保障和利益刺激也是政府行为方面的影响因素。篮球训练设施和训练经费上,不少篮球学校和训练中心都面临设施缺乏和经费匮乏的问题,影响到后备人才的正常训练和比赛活动的开展。

在科技能力方面,训练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虽然国家体委有颁布相关的篮球训练大纲,但实际后备人才培养时,不少培养单位在训练时间、比赛次数上还不能达到国家的标准。另外,教练员的篮球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是一项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少教练员不能将一般身体训练项目与专项训练项目区分开来,缺少足够的篮球训练经验和科学的训练理论和实践方法。

在运动员学习与管理方面,运动员的思想认识的高度以及接受文化教育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到后备人才的质量,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培养后备人才时如果只单纯的看着技能水平,只重视训练时间的长短,忽视文化学习的习惯以及良好氛围的培养都会影响到后备人才三观的形成,不利于长远发展。

三、促进篮球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探究

(一)进一步完善篮球竞技项目的竞赛制度

完善竞赛制度应该促使竞赛效应与当前竞技体育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在鼓励青少年参加篮球竞赛时应适当淡化竞赛名次,更应突破传统的篮球竞赛内容,将身体形态与技能、篮球运动素质、专项技能水平、篮球运动成绩纳入篮球竞赛的内容体系中。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合理赋权和做好按照年龄组进行合理评分工作。通过这些途径来转变篮球后备人才训练揠苗助长的不良观念和态度。另外,可以将学年作为篮球竞赛周期,利用周末和放假时间来统一开展各学习阶段的篮球联赛,以进一步建立起完善的、系统的青少年篮球竞赛制度。

(二)改善篮球后备人才训练条件

针对当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场地、器械、经费等训练条件不足和不完善的情况,应加大投入并持续改善后备人才进行篮球训练的条件。首先,应充分意识到训练条件对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只有在充分的物质建设保障和现代科学的训练条件下,才能进一步挖掘和培养后备人才。其次,积极创造条件,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规范政府财政拨款的使用,保证篮球训练经费的专款专用。還可以走“协会实体化”的道路,引入市场经济来开发经费来源渠道。此外还可以实行有偿训练的模式以助于缓解篮球训练经费不足的问题,促进篮球后备人才的有偿流动。最后,可以通过社会的力量来创办篮球训练队,从社会渠道来获取篮球训练经费。

(三)提升篮球运动教练员的素质及能力

目前,高学历,高水平的篮球运动教练员所占比例仍然过低,还不能适应后备人才培养的需求。要提升篮球运动教练员的素质和水平,首先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篮球教练员资源整合、利用、继续教育和保护等法规体系。其次,应加大篮球运动教练员的培训力度,以弥补知识体系和技能的不足。充分发挥各大体育院校的作用,积极寻求合作,以脱产学习、短期培养等方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工作。为教练员创造和安排参观、访问交流、经验学习等机会和时间。第三,实习岗位培训制度。当前不少教练员由退役运动员担任,没有经过系统的岗位培训。因此篮管中心应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促使教练员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第四,培养竞争意识、建立竞争机制。改革教练员选拔制度,公开公平竞争,注重教练员的责任心和职业精神,为篮球教练员队伍注入新活力。

(四)重视篮球后备人才是文化学习与管理工作

优秀的篮球人才不仅具有过硬的篮球技能,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首先,在培养后备人才时,应正确认识后备人才技能和素质的关系。因此,坚持素质教育的观念,在不断提高后备人才技能水平的同时,还应抓好后备人才知识学习工作,以全面提高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其次,延长后备人才文化学习的期限,应根据青少年所处阶段的实际情况,适当在初、高中阶段相应延长一年的文化教育时间,保障后备人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文化知识学习任务。最后,应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后备人才意识到篮球技能与其他科学文化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积极帮助后备人才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自觉提高文化素质水平。

四、结语

篮球作为一项传统的、极具观赏性而又被高度重视的竞技体育项目,其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对我国篮球体育项目发展甚至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还应通过鼓励社会群众参与来影响和发展竞技体育,打好群众基础,甚至还可以从群众中发掘和发展篮球后备力量,实现我国篮球事业蒸蒸日常,逐渐强大,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的理想。

参考文献:

[1]李飞,李菊.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战略构想[J].辽宁体育科技,2004(03).

[2]虞重干,刘志民,丁海勇.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02).

[3]刘颖,肖洪钧,马策.辽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03).

[4]郑婕,杨桦.“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新体系构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2).

[5]于振峰,张振东,张建军,李南,张娟,韦内灵,黎晓萍,房淑珍,王梅珍,高瞻.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J].体育学刊,2002(05).

[6]周贤江,高治,马磊.对我国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的理论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7]马策,马越.CBA联赛各俱乐部后备人才来源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5.

[8]李海,陶李军.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7(05).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竞技武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一、我国竞技体育与保险的关系

(一)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体育保险起步比较晚,从90年代开始在历届奥运会上都有突出表现,夺金优势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对象。然而,在体育保险领域却发展缓慢,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伤害和突发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没有后勤保障措施,结果导致大量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活动参与者不能全神贯注的进行训练、比赛和健身。

(二)我国竞技体育与保险的关系

体育项目,尤其是对抗激烈,欣赏性较强的竞技体育项目,由于其不断挑战体能,技能极限的客观发展规律,从而潜伏着相当大的危险性,队运动员的心里和生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长期违背人体生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的高强度训练,极度造成运动员的身体损伤,近几年来竞技体操运动中的多起意外事故可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着各种体育风险的损害,一部分可以通过控制的方法消除或减少,但体育风险不可能全部消除。面对各种体育风险造成的损失,单靠自身力量解决,就需要提留与自身财产价值等量的后备基金,这样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难以解决巨灾损失的补偿问题。

二、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发展的因素

(一)体育体制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不同,运动员是由国家出钱培养,发工资,有伤病由国家出钱治疗,一般很少涉及保险,保险意识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体制不同,保障形式不同,致使运动员投保保险的心态各异,这也是国内体育保险市场不活跃的主要原因。

(二)投保资金不足、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体育保险的投保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及企业赞助,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员本身缴纳的保险费尚部充足,投保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化,导致了投保资金的不足,运动员的实际保险需求无法形成市场的有效需求。

(三)体育保险的险种单一、灵活性不强

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不平横。首先,市场需求不足。第一 ,国民的整体体育保险意识浅薄。第二,旧的体育管理体制有些地方制约了商业保险在体育领域的深入发展。第三,经济收入,保险费率等都影响市场需要的因素之一。其次,供给不足。由于我国体育保险只是商业保险的一项普通的业务,缺少专门的保险产品,形成了现成的产品市场需求有限,真正市场需求的成品还没有开发的矛盾局面。

(四)体育保险的法律不健全、操作不规范

立法是体育保险发展的关键和保障。现阶段我国体育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覆盖面窄,比较零散,条款陈旧跟现实脱节而且不成体系。目前,无论是保险界还是体育界,都还没有明确的,完善的关于体育保险的法律法规,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体育保险的发展。有关体育保险法规的缺失,使得体育保险的具体事项涉及很多法制的空白区域,必然会导致操作上的不规范。

三 我国竞技体育保险的研究对策

(一) 体育保险必须走商业化发展的道路

我国体育保险必须沿着商业化保险的方向发展,这是与发展市场经济和保险商品本身的特点相结合的。体育保险作为保险的一种形式,资金的交付和运作也与普通保险具有相同的特点,。目前出臺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拓宽了保险资金的运作渠道和范围。体育保险资金的运营也必须要求如此,既在基金的运营上至少要维持利润率达到行业平均利润率,否则体育保险业将被市场淘汰。因此,体育保险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二)我国体育保险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制度化和法律化是体育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保障。我国应加强体育保险法制建设,一方面可以考虑将部分体育险种列为法定险种,采取团体险方式承保,避免逆选择,增强体育活动主要的保险意识:另一方面国家体育主观部门应该补充《体育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加入体育安全与保险的内容。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差异和对抗激烈程度不等,运动员面临的风险迥然而异,这就使得各个项目制定出具体的,详尽的伤残程度等级标准。

(三)建立、完善体育保险中介制度

成熟的体育保险市场必须由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中介人共同过肩市场的主体。建立中介制度也是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培育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的体育保险完全依靠商业保险公司的兼营,而体育领域队商业保险公司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体育保险险种基本是套用商业保险的普通险种,存在险种少,费率不合理,条款不明确,保险范围窄等情况。体育保险中介公司拥有即懂得体育经纪又懂得保险经营的专业人才,可以有效地组织保险公司及时,准确的开发新保险产品,把潜在的保险需求变成现实需求。

(四) 我国体育保险的发育程度逐步开放化

从现阶段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发育情况看,我国体育保险市场还需要精心培育和扶持,至于体育保险的对外开放要慎重。一方面,要看清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必将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开放对于我国体育保险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经过本篇论文的研究不难看出,目前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保险的发展的诸多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其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市场必须走向专业化,制度化,法律化逐步完善保险市场,保证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竞技武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的形成、内涵及实施进行探讨,并分析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实施所存在问题,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

湖南省的竞技体育在悉尼奥运会上以8人出征获7金1银5铜的佳绩为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引发了“湖南体育现象”。在羊城第9届全运会上以19.5枚金牌位列全国第7,实现了湖南竞技体育的历史性跨越,打造了“体育湘军”的品牌。 “体育湘军”的崛起,“湖南体育现象”的出现,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现象引发了中国体育界,尤其是中国体育理论界的思考与讨论。

1 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

1.1 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内涵 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是指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立足现实,因人、因地、因势制宜,确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竞技运动项目,将现有的优势项目精雕细刻,做强做大,争取在优势项目的小市场占有大份额,缩短战线,与奥运会项目接轨,尽快走向世界的竞技体育优势战略。确保重点就成为其战略核心,在重点之上出精品,精品之中出效应。因此,“精品工程\"战略的指导思想为:“确保重点项目、发挥重点优势、实现重点突破\"。这十八字方针一直伴随着“体育湘军\"的星路里程。

1.2 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目标 在特定战略环境下提出的“精品工程\"战略必然有其特定的战略目标,依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竞技体育目标为:第七届全运会,力争进入全国十强;第八届全运会,巩固全国十强地位,力争再创辉煌;第九届全运会,巩固十强,力争位置前移,第十届全运会,巩固十强地位,力争再创辉煌。

1.3 “精品工程”战略重点 竞技体育无疑受遗传学、地域学、生理学和心理特点的制约。根据南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湖南运动员在灵巧、轻级别、单项和女子项目中颇具优势。根据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压缩规模,提高效益,与奥运会项目接轨,尽快走向世界的战略思想,本着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和成本与效益的原则,湖南省提出了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五字方针”,即以“女、小、轻、巧、水”作为主攻方向。“女、小、轻、巧、水”也就成为“精品工程”战略的突破重点。“女”:在一定时期内重点发展女子项目,如女子举重,女子羽毛球,女子网球;“小”:即小型项目,如小球,田径和射击的部分单项等;“轻”:轻级别项目,如举重,摔跤,柔道等项目的轻级别;“巧”:灵巧型项目,如体操,跳水等;“水”:水上项目包括跳水,赛艇,皮划艇在内。这样体操羽毛球、举重、摔跤、柔道、射击、田径、跳水、赛艇、皮划艇、网球、武术(散手)等12个大项成为湖南竞技体育的重点发展项目和突破口。

总之,“精品工程\"战略的重点就是争取在小市场占有大份额,而不在大市场占有小份额;根据湖南实际情况,经费投入有限,而事业的发展却无限,要以有限的投入来支撑无限的事业发展,所以确保重点就成为其战略核心。所以在进行竞

技体育战略决策时,将那些就湖南人而言受地域、遗传影响发展受限,目前水平滞后,短期难以突破的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暂推向社会,以社会赞助的形式维系这些项目的生存和发展,考虑到与奥运会项目接轨,并配合国家竞技体育的奥运战略,将那些非奥运项目暂撤办,以减轻省体育局的负担,以实现“精品工程”战略的重点保证。

1.4 “精品工程”战略步骤 “精品工程”战略依据湖南竞技体育的分三步走。第一步:亚运会大练兵,通过亚运会锻炼队伍,培养后备力量,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一个准备阶段,竞争实力的高速增长打下基础。第二步:力拼奥运会,力争在奥运会上有所收获,为全运会的熬战打下基础,这个时期可称为战略的发展阶段。也是战略计划的主要阶段,是在准备阶段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向战略目标大踏步前进。第三步:决战全运会,通过全运会实现湖南省体育的战略目标,这是实现战略目标,夺取胜利的最后阶段,由于发展阶段的竞争实力的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了一轮竞技状态的高峰,必然会出现很多矛盾,如运动员的体能、心态、斗志、伤病、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商品经济、自我价值的认定等,需要进行新的平衡和协调。要使各种因素在比例、进度、目标等方面形成新的协调和平衡。在目标、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求得新的发展,从而保证全运会上的冲刺,以保证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2 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实施的保障

2.1 建立了适合“精品工程”战略实施的管理体制 原湖南省体委和现任体育局领导为了保证“精品工程”战略的实施,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改革。1984年就成立了“体操中心”,体操中心在行政职能上具有独立的人、财、物的管理权。2000年开始全面实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制,湖南省体育局下属训练单位先后成立了“羽毛球管理中心”、“举重管理中心”“水上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跳水游泳管理中心”等。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管理权限和职能由过去的多头、分段管理转变为以纵向系统管理为主、纵横相互结合的强化业务管理的新形式,改变以往竞训两层皮的现象。通过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效加强对各项目的直接统筹规划,实现训练、竞赛与科研及专业与业余训练的有机结合和一体化管理。

2.2 人力、物力的优化配置与管理 根据“精品工程”战略要求,原湖南省体委和现体育局在资源配置和人员编制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调整力度可以从以下这组数字中可让人一目了然。资金投入:奥运会项目、非奥运会项目的比例,由原来的6:4调整为7:3,后再调整为8.5:1.5;相关人员(运动员、教练员)编制的比例,由原来的8:2调整为9:1,后再调整为9.3:0.7,逐步形成了资源配置向重点项目倾斜,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集约式竞技体育发展格局。这种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集约式配置,为“精品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3 加强竞技体育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有一支强有力的戰斗队伍是保持竞技体育稳步、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竞技体育队伍建设的主体是运动员、教练员、体育队伍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教练员水平的竞争。湖南省高度重视教练员队伍的建设。首先,在教练员的聘任和使用上有严格的程序和管理评价制度。其次,在对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上,强调观念更新、技术创新、立足自我发展。“精品工程”战略的成功实施与培养和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练队伍是分不开的。

湖南省是内陆省份,运动员、教练员待遇与沿海省市、经济强省相比有一定差距,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首先,严格把好领队这一职位的人选关。通过领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运动队形成不畏强手、勇于拼搏、克服困难、勇攀高峰、团结战斗的思想氛围。其次,加强优秀运动队的党组织发展工作,尽可能培养优秀运动员入党。最后,努力为运动员排忧解难办实事,如:解决优秀运动员求学问题;在政治思想上重点培养,并依个人所具素质和表现,可破格安排一定的行政领导岗位等,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关爱暖到心坎,激励其奋斗和奉献精神。

2.4 实施后援战略工程 为保证湖南竞技体育的稳步、持续发展,湖南省体育局提出了“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培养精品、形成优势” 的业余训练指导思想,贯彻实施了“以县为重点,体教结合及实施‘0714’工程”的后援战略工程的业余训练方针。即:重点提高县、市级业余体校和学校体育的训练水平;充分发挥体教两个体系的优势实施“体教结合”,加强业余体校的吸引力和生命力;重点抓7~14岁年龄的学生选材和训练,即“0714”工程。

“体教结合”的实施,使湖南省出现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业余体校,如长沙体操学校、安化羽毛球学校等,这些学校为“精品工程”战略的实施输送了一批批的体育苗子。“0714”工程方案的实施,增加了训练人口,发现了体育苗子,在参加悉尼奥运会的8名运动员中有7位是通过当时实施“0714”工程选拔和培养出来的。陆莉、熊倪、李小鹏、刘璇、杨霞、龚智超等一大批尖子运动员,正是这一战略成功实施的产物。后援战略工程为“精品工程”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推波助澜。

2.5 提高竞技体育训练的科技含量 金牌后面是科技大战。科技已成为运动场外重要的“金牌增长渠道”。湖南省竞技体育的发展,科研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湖南省体委(局)对科技攻关类的项目在后勤上予以重点保证。多年来,湖南省体科所在运动实践中,主要承担:围绕全运会、亚运会和奥运会等重大比赛的重点项目及重点运动员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湖南省体科所建立了重点运动员恢复室、研究室,并进行医务监督和科研跟踪,保证营养和恢复措施,定期进行机能测试,从而为教练员及时提供科学的训练依据。建立了全国最齐全的世界优秀运动员和国内全运会项目前8名选手的成绩档案,为各运动队提供咨询服务。并与湖南中医药研究院进行合作攻关研究,其研究成果在保证运动员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省运动员在训练后的疲劳恢复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湖南省体科所对每一优秀运动队派一名科研人员,实施“科技副教练”制,把科研从实验室中请到运动场,科技人员亲临训练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运动队解决一些训练的实际问题,参与训练计划的制定。加强了科技的针对性,扩大了科研的服务面。“科技副教练”制的实施促进了科研、训练一体化,为“精品工程”战略的实施作出了贡献。

3 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特征

湖南省竞技体育的“精品工程”战略可以说是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标志,这一标志充分显示了其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3.1 因地制宜,优势定位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在全国尚属经济不发达地区(表1)。经济是湖南竞技体育发展的劣势。在这种背景下突出重点,优势定位,走集约化的道路是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的正确选择。

3.2 地域特色,湖湘文化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异同,形成了人在形态、、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决定了人在竞技体育能力方面的差异。湖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带,是内陆省份,内陆省多山的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理环境造就了湖南人的生物特征——“小、巧、灵”。精品工程战略可以说充分把握住了这一生物特征。

湖南甚称“唯楚有材\"、“人杰地灵\"的地方。 “如果人们理性地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就会发现湖南人就像夜空下最亮的那些星星点缀着中国的近代史,近百余年来湖南豪杰的翻覆巨掌兴云为雨的能耐确实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2]湖湘文化造就了一代一代的英雄豪杰——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 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方面,对近代、现代中国产生了强有力的辐射波,豪不夸张地说,国家之兴衰和民族之存亡曾系于他们一身。“霸蛮”、敢为天下先、实事求是湖南人的特性。文化是基础,精神是表现,是一种文化的高级形态,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文化的状态决定了人的精神特性,而人的精神状态如何,则直接決定着事业的兴衰。因此,湖南人的生物特征和湖湘文化直接影响着湖南竞技体育的发展。

3.3 管理科学,人才优化 当今社会,竞技体育领域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谁就必须拥有人才的优势。人才是关键,体制是保障。“精品工程\"战略的体制优化和科学管理,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先进、素质过硬、本领超群、结构优化的优秀人才群体。 “精品工程\"战略中形成的人才群体可以说是结构最优化的人才群体。这种结构优化的人才群体既能为每个人才的顺利成长和能力的有效发挥创造良好条件,还能产生一种新的、单个人才所不具有的力量,因而使单个或局部人才的能力得到放大、强化和延伸。

4 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的缺损

“精品工程”战略的实施为湖南省竞技体育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它既有了借鉴的地方,也有缺损的地方。

4.1 具有地域性 湖南省竞技体育的“精品工程”战略是在其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产生而形成的,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意味着受限性。因此,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模式值得推广,但具有地域受限性,要创造性推广。

4.2 运动项目发展的局限性 “精品工程”战略强调的是个“精”字。“精”一方面突出自身优势,保证优势项目,另一方面“精”也意味着少。这就导致竞技体育在项目布局上有偏项现象,只能发展少数,影响整体提高,具有项目受限性。湖南省在“精品工程”战略中,为保重点,突出重点,不得已将水平较低,财力投入过多,发展受限的篮球、排球、足球予以放弃。在以奥运为中心的战略影响下舍弃了一些非奥运会项目,这就使得运动项目的发展出现失衡性现象。

4.3 战略实施的风险性 战略计划本身就具有自身资源和技术与外界机会相结合以及现实机会与潜在的冒险相结合的特性。战略可以说具有一定冒险性,而“精品工程”战略更是如此。“精”意味着高水平,少而精的高水平运动项目的发展的目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此,具有风险性。这就要求战略计划中的所有突破点实力雄厚,含金量高,如果一旦某一点失利,就有可能无法实现战略目标,导致整个战略计划的失败。因此,“精品工程”具有风险性。

5 结论与建议

1) 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是指,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立足现实,因人、因地、因势制宜,确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将现有的优势项目精雕细刻,做强做大,争取在优势项目的小市场占有大份额,缩短战线,与奥运会项目接轨,尽快走向 世界的地方性竞技体育的优势战略。

2) “女、小、轻、巧、水”运动项目的合理布局是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的核心内容;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实施是“精品工程”战略实现的保证。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是“精品工程”实施的保障。

3) 湖南省竞技体育“精品工程”战略模式具有推广价值,但它具有地域性、项目发展不平衡性和风险性,要创造性地推广。

参考文献:

[1] 强国论坛:www.people.com.con 1999年、2002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实力比较.

[2] 周兴旺,著.湖南人凭什么[M].北京:新华社出版社,2002,10.

[3] 张智光,主编.管理学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韩岫岚.MBA管理学(上、中、下册)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5] (美)托马斯·S,贝特曼等.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李艳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课题组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8] 傅国良.丰碑—奥运湘军纪实[M].长沙:湖南省体育局.

[9] 孔庆鹏.同心园构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10] 杨文义,罗兴国,易芷媛,等.湖南体育年鉴[M].长沙:湖南体育运动委员会,1990-1998.

竞技武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26

长期以来,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教育无不是围绕着考试进行,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从上往下,一直渗透到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教学上,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备受冲击,限于尴尬的境地。体育教学的滞后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以及精神品质的孱弱。无论从长远来看,还是从少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样的近期目标来看,都很有必要抓好小学体育教学。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如何搞好体育教学,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上运动,喜欢上体育?体育游戏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首先,体育游戏是体育课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不是玩。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的眼中,似乎游戏就是玩,而玩往往是有违学习的。这是很偏颇的观点。人类的学习首先从游戏开始,少儿游戏是对成人社会无意识的模仿,是最生动的学习。所以,体育游戏首先是课程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玩,它对学习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而不是相反。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游戏就是玩,就可以撒手不管,这也是不正确的,没有摆正对体育游戏的态度,也没有能准确理解体育游戏的内涵。

其次,体育游戏具有娱乐的特点。它避免了教学的功利性,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全面地锻炼和开发,成为提升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的重要手段。体育游戏与其他游戏相比,具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它仍然以体育锻炼为目的,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育特长,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到快乐。体育游戏能够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变化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到各种成功的喜悦,学习到许多体育运动和训练的必备技巧。

二、体育游戏对于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首先,培养锻炼习惯。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健康的作息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健康的作息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没有习惯就没有坚持,就不能持续地让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而习惯的养成往往从小时候开始培养。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相比,体育游戏显得轻松而有趣味性,对小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让他们开始喜欢运动,而喜欢运动则是坚持运动的前提,坚持长久才能形成习惯,以至于产生终身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是激发学生爱好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能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自己的意义,并始终保持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其次,体育游戏能有效提高小学生运动水平。有趣的体育游戏调动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充分发掘了学生的运动潜能,让他们乐此不疲。这一点大大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单调乏味枯燥的重复训练,很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倦心理,从主观情绪上开始退缩。凡是有过体育锻炼的人都有体验,当你全身心投入、充分调动内心情绪去锻炼的时候,不仅能发挥出超越之前的水平,还能让身心更加愉悦。相反,如果情绪低落,不想动而强迫自己运动的话,不仅不能发挥水平,反而会增加厌倦情绪,这样的训练毫无效果。体育游戏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提高训练效果,提升运动水平。

再次,体育游戏对文化课有促进作用。体育游戏对于文化课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个是间接的。俗话说,眼疾手快、眼明脑亮,这话是有道理的,肢体动作反应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力,因为头脑转得快的人,往往手脚也快;思维迟钝,反应不够敏捷的人,在肢体的运动上也相对迟缓。反过来,如果增强运动,加强锻炼,通过提高肢体的灵敏度和运动协调能力,也能够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文化课的水平。另一个方面则是直接的。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将语文或者是数学上面的一些知识融入进来,将体育游戏和文化课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动,能够让他们比较轻松地掌握文化课的知识。

最后,体育游戏可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游戏的鲜活形式、多样内容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内心充满阳光,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有效夯实,并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基本素质的确定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三、如何恰当运用体育游戏

首先要合理运用。体育游戏的运用要恰当,对教学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不可为了运用而运用。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能一味地求娱乐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以为上体育课就是为了玩。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根据班级整体的水平预设难度,针对学生的性格确定具体的方案。合理的课程安排应该包含准备、开始、进行、结束几个部分,在准备阶段要向学生强调准备动作的重要性,要成运动前科学活动有关部位的习惯,避免运动发生意外扭伤。

比如,在进行快速跑这一体育学习中,为了增加体育游戏趣味性,可以设计接力赛。但在此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跑步技巧。在活动开始前给学生讲明白要注意的事项,让所有停留在跑道上的同学都退到场内去,以免在活动中碰伤。讲明运动规则,提出具体要求,教会活动方法,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游戏的顺利、安全、有效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不能保证安全或者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游戏应该是体育教学坚决避免的。

除了合理运用外,教师还要善于用心营造和谐舒适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行的节奏,也要把握好宽严程度和娱乐的深浅。太过严肃没有必要,但也要避免嘻嘻哈哈所带给学生的不严肃感。教师要宽窄有度,奖罚有章,进退自如。同时,还要在游戏中留心观察,要及时发现和把握学生的不良情绪,避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影响了自己或他人的运动。

参考文献:

[1] 谢健,沈雪江.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2] 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

[责任编辑 齐真]

竞技武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羽毛球教学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学习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与其他院校的羽毛球课程不同,为了发展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其羽毛球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终身体育。在培养中职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对目前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结合羽毛球课程教学发展的创新价值,探究终身体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终身体育;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

终身体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应始终坚持互动性原则。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需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发挥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在传统课堂教学发展中,还是由教师主宰课堂和学生,未能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在终身体育教学与培养中,教师可以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运用教师外在的引力和内在的威信,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程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形成羽毛球课程学习的终身体育观念和意识。在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一、终身体育概述

(一)含义

终身体育思想源自国家提出的终身教育方针,在现代社会发展视域下,终身体育思想不仅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甚至受到世界领域体育研究学者和专家的高度重视,逐渐发展成对国际体育教学具有积极影响的一种全新体育思想。在国内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终身体育教育囊括体育知识、兴趣、品质、兴趣与保健等相关内容。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终身体育教学思想,有助于推动学生加强对终身体育的了解和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与运动习惯,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此外,新课标明确提出,体育教学必须落实终身体育思想,明确终身体育的价值和重要性,在教学大纲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课程开展等维度合理融入终身体育思想,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使其在终身体育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培育其终身体育思想及认识。

(二)特征

其一,终身性特征。传统体育理念限制于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彻底打破了传统观念,其认为体育不可只局限在特定阶段与特定地域,要将其贯穿个体一生,是个体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象征,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校体育活动是基础,将学校学习的各种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赋予科学正确的锻炼生活,是个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终身性则是终身体育的显著特征。其二,自主性特征。从空间角度而言,终身体育主要由学校、家庭与社会体育所组成[2]。终身体育可全面发挥出自主性特征,体育运动训练不只局限在外部环境,体育运动锻炼没有年龄划分,更没有地点与场合的限制,在个体人生发展任何阶段均可开展。由此,体育锻炼者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取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其三,社会性特征。从深层次角度而言,终身体育主旨是将个体体育生活和社会发展有机联系。终身体育这一教学理念未提出时,体育运动主要以竞技体育作为主导,难度系数较大,普通人只能以欣赏眼光观赏体育比赛,极少会亲身参与其中。以往学校体育往往采用被迫式体育模式,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缺少兴趣,甚至会存在厌烦心理。究其根本,主要是学校未能真正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意义,并使体育课程教学具有极强的功利色彩,学生只能被迫学习体育,丧失了学习热情和兴趣。并且,因体育评价体制的不完善,学生将体育作为学习负担,根本无法实现自主学习。但随着终身体育的提出,各大院校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目的,以强身健体、缓解学习压力、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将体育同生活及工作有机结合,逐渐发展成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二、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羽毛球作为一种全民运动被广泛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即使大部分学生从小接触羽毛球,有学习和参与运动实践的经历,但只是浅层面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的学习技能,部分学校在羽毛球课程教学的开展中,课程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缺少专业化羽毛球课程教学师资队伍。体育教师多是足球、篮球、田径专业,真正学习羽毛球专业的教师数量屈指可数,从而造成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在开展中难以满足教学专业性、科学有组织的授课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教师也只是结合学校和所知所学进行课程教学与引导学生训练。在教学中对单个动作重复练习,最终使得课堂教学单薄无趣,不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羽毛球运动在基础设施、器材耗材等方面存在资源缺乏的问题,即使有的中职学校设立体育训练馆,但是针对羽毛球训练的场地较少,一些学校也只是让学生在操场进行羽毛球教学和实践训练。羽毛球是一种耗材,不仅需要学生购买,还需要在日常进行自主训练,进而无形之中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学生羽毛球课程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终身体育视域下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策略

(一)優化教学的基础设施,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需要在终身体育背景下,根据羽毛球场地资源和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合理规划教学场地的使用方案、方法等。还要灵活安排羽毛球课程教学场所开馆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羽毛球学习与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比如,可以将学生周六、周日休息的部分时间当作学生羽毛球学习或者运动的额外使用期间,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对羽毛球教学场馆内的设施进行补贴。同时,在优化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过程中,中职学校需要按照终身体育发展的原则和要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羽毛球课程教学硬件、软件设施,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良好保障。在解决专业化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时,学校需要提升对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工作的重视,并且采用与羽毛球俱乐部、专业运动选手联动等方式,共同组建针对中职羽毛球课程教学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通过榜样激励、引领等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和学习意识。学校可定期派遣教师观摩学习专业选手训练手法、教学手段等,强化羽毛球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终身体育观念。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实践教学经验和比赛水平的提升,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学校之间的比赛交流、学习分享、组织培训等,不断构建和培养具有专业化能力、理论功底强、技术水平较高的羽毛球课程教师队伍。这样教师在教学期间也会结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训练方法,使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得到良好保障[3]。在专业化师资队伍教学和培养中,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培养、教学考核、制度激励等方式,提升羽毛球教师强化自身专业能力的学习意识。教学考核也可以帮助学校及时了解教师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推动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合理发展。

(二)提升学生训练的力度,合理开展实践性教学

为了满足中职学生速度与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训练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反应速度、动作速度方面的训练,强化学生训练的力度,以及合理开展实践性的教学工作。例如,在学生熟悉和掌握羽毛球教學的基础动作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口号或者手势,合理、快速地变换动作和步法,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生训练期间,可以加强学生交叉步、反复横跳、跳绳等动作的练习力度,定期培养学生的移动速度,多方面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念。在学生训练中,灵敏度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假动作训练方式,强化学生对来球方向的判断力,而且需要注重学生耐力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关节的拉伸情况,强化学生运动期间的柔韧度,以此发展学生终身体育和羽毛球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耐力素质的培养环节,教师可以适当采用反复跑、变速跑、多组高抬腿练习等方式,促进实践性教学工作的合理开展,使学生通过足够多的训练实践,提升训练或者比赛中的能力,为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保障。

(三)树立梯度教学的目标,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

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特征,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和终身体育观念。在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制定中,教师需要以强化学生知识点理解能力、简单技术动作掌握能力为目标,有效安排课程教学,为后期学生的实践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在第二阶段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复杂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4]。特别是一些击打技法和步法,通过这一环节的授课,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或者根据这一阶段的授课情况,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然后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类,为接下来针对性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第三阶段的教学目标优化中,教师需要结合第二阶段教学效果,将学生技能水平的掌握情况和差异分为两类。针对学习能力较强、技术能力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为其安排更高的发展目标,教师运用专业技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取得精益求精的学习效果。还要进一步巩固练习学生的技法、步法等,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合格、准确地完成羽毛球教学课程的相关任务,提升结业成绩。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能力薄弱,缺乏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面对这些学生,教师需要多沟通、多鼓励、多交流,注重学生基础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其在应用和熟悉掌握羽毛球基础动作的基础上,强化技能以及终身体育学习的观点。

(四)改革课程教育的方法,丰富学科知识和内容

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符合学校办学发展的实际,根据羽毛球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与技能性,让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工作和羽毛球教学操作特点相符。在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需要提升羽毛球教学的技能性、实践性,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使其在实践学习和活动中形成终身体育学习意识,实现学习价值。要想解决羽毛球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教师需要加强课程教育方法的改革,丰富学科知识和内容。在理论教学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大段专业术语的文字介绍,而是根据学生学习兴趣选择相应的教学专题和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运用网络收集相关教学视频,也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供学生观看,不断减少理论介绍和讲解的枯燥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主动收集资料,还可以在课堂进行分享,从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在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中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学习观念[5]。为了丰富学科知识和内容,教师可以定期引导学生观看羽毛球竞技比赛活动,增强他们对羽毛球的热爱。

(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开展多元化课外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群体文化,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校园文化是中职学生身心发展与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因素。校园文化侧重点在于建设,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具有特殊的环境与精神力量,是中职学校的隐蔽性课程。中职学生步入体育文化浓厚的校园,就在无形中接受了文化环境的感染和熏陶,言行举止与行为表现均会受到影响,甚至思想和精神也会自然而然得到同化。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对培育中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加大对中职羽毛球教育事业的整体资金投入力度。中职学校若想建设完善的校园体育文化,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羽毛球体育运动锻炼兴趣,加大政府、学校与社会对羽毛球场地、设施及相关器材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唯有保证硬件设施的完善,中职学生才可积极自主投入羽毛球体育运动锻炼,才会实现羽毛球课程的教学目标,反之均会成为“空谈”。由此,加大资金投入,充分满足中职学生羽毛球体育运动锻炼需求,提升其参与体育羽毛球课程的热情与自主性,进而在无形中推动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正确的体育运动锻炼习惯。其次,重视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在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中,要想有效培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强化终身体育意识的推广宣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职学校可借助宣传栏、学校网站以及广播站等渠道对学生展开羽毛球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了解和认知,拓宽其体育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其积极自主参与羽毛球课程体育运动训练活动。中职学校还可定期组织羽毛球体育知识座谈会和专题讲座等,邀请社会相关研究者和学生家长参与其中,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影响力。利用宣传教育,协助中职学生掌握“终身体育”思想观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是自身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健康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从而形成正确体育运动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连续性”体育锻炼,为自身日后更好地成长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最后,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中职学生学习羽毛球的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而体育社团则是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手段。学生参加不同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均以自身兴趣爱好及特长为基准,选择自己所喜爱的社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因被迫学习或被动参加体育运动出现消极心理,从思想层面提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比如,针对羽毛球社团而言,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羽毛球运动技能的平台,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加热爱羽毛球运动,从而对学生形成正确终身体育意识以及良好运动习惯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四、结语

终身体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羽毛球课程教学不仅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发展观念,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做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观念的相关工作。同时,学校需要优化教学的基础设施、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教师也需要提升学生训练的力度,合理开展实践性教学,并通过树立梯度教学目标,加强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等方式,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可以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中提升终身体育学习能力和发展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洁.3D打印技术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4):126-127.

[2]胡焱芹.终身体育视域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调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5.

[3]时斌,范艳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J].传播力研究,2020,4(15):160-161.

[4]杨建辉.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4):246-248.

[5]吴琼军.中职学校羽毛球教学过程中美学教育角色的探讨[J].湖南包装,2018(1):112-113+116.

(责任编辑:董维)

竞技武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初中体育教学中,足球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开展足球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足球这项体育项目的热爱,还能挖掘学生在足球方面的天赋,为国家的足球事业储备更多的人才。但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在我国初中体育课堂的足球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才能有效提升初中足球教学课堂的效率,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对策

前言

现阶段,足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有很多的学生对足球这项体育项目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因此,不断优化和完善足球课程,不仅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全面能力,还能增长学生在足球运动方面的视野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1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1研究对象

本文是以邵阳市12所初中的足球教学现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足球教学现状进行了更深层的探究与分析,以便为我国的足球教学做出一定贡献。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结合研究的实际需求,笔者通过浏览中国知网以及其他学术网站中与足球教学内容相关的期刊以及论文,还阅读了大量的和足球教学与足球技巧相关的书籍,在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分析之后,完成了对原始资料的积累,这就为接下来的足球教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本论文中,也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在12所中学分发问卷和回收问卷的方式,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收集,并有效控制了问卷的回收率。在这次的调查中,一共向12所中学发放了问卷50份,回收了有效问卷50分,问卷回收率为100%。

(3)数据统计法

在将问卷都回收之后,进行初步的整理,之后再使用相关的电脑软件来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4)访谈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分别对12所初中的一部分足球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访谈来充分了解他们对初中足球教学的建议和评价。

2 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的现状

2.1足球教学体制存在不足

现阶段,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制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具体来讲,初中阶段的体育足球教学一般采取的是学生全部参与的方法,并没有结合学生之间不同的差异来进行教学,这就导致有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基础的足球技能而无法有效融入到足球学习中,导致足球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时间长了,就会对初中足球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足球教学水平停滞不前,此外,还有一部分学校,由于缺乏相关资金,足球场地和设备并不完善,这就导致足球教学无法发挥出其最大价值。足球教学往往需要较大场地来进行,但是有很多学校所提供的场地是比较狭小的,很多和足球相关的教学任务根本就无法有效完成,这就导致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部分学生在学习足球这门课程时,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兴趣,所以就对足球运动缺乏积极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慢慢建立起了自我观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但是有一些课程是必须要学习的,这就导致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足球这项课程并没有什么兴趣,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性,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时间长了就导致足球教学效率低下,也就更加谈不上学习足球技术了[1]。

2.3足球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在初中体育中引进足球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初中学生要面对中考的压力,对学生的数学、语文以及英语这些主课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将很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些主课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对身体的锻炼。引入足球教学,可以有效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有更加充沛的经历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对更加重要的是,足球教学可以帮助中学生拥有一个更加强壮的身体,让中学生的身心变得更加健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3初中體育课堂足球教学工作改善措施

3.1游戏教学法

现阶段,在我国初中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普及学生对足球运动项目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足球实践技能,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将足球技巧和知识都有效融合起来。所以,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学习,开展各种各样的足球竞赛,学生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这种游戏实践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熟悉足球的比赛规则,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足球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足球教学的整体质量。比如说,体育教师可以将学会按照7人一组小组来进行划分,每个人一个球,组员依次进行颠球活动,颠球7次之后跑到终点,如果足球落地就淘汰,直到都完成就算小组获胜。使用这种游戏教学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出学生对足球这项运动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颠球能力,对于学生足球技术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3.2强化师资队伍

在初中体育足球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在教学主导的领导之下才能展开,体育教师就是其中重要的主导者,通过不断优化教师师资团队,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断深化足球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这样才能提升足球教学水平。足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并扩充足球知识,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将传授知识和育人有效结合在一起,树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形象,体育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足球技术的过程中不断突破。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足球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3]。

3.3丰富教学形式

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交给学生一些足球技巧。比如说,教学生如何传球、带球、踢出弧线球等,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尽量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这样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使用一些比较夸张的动作,这样学生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通过教师的讲解对足球的相关知识会更加理解。体育教师还可以举办混合式足球比赛,就是让不同班级的学生来进行足球比赛,这些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还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便于今后足球教学的顺利推进。

3.4转变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在平时的足球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现阶段,初中生往往要面临中考的压力,很多学校就会忽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学校、教师和家长这三方都需要重视起来,加强对学生身体素养的提升。在平时的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加强学生的足球意识,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健康和体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才能对足球产生更多的兴趣,在下雨天不适合进行课外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教室播放一些精彩的足球比赛供学生观看,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也是十分有帮助的[4]。

3.5采取因材施教方法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这就导致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这就造成运动能力的不同,对于体育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活动筋骨,采取看电影的方式来了解足球的相关知识,对于体育能力还不错的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足球相关的基本训练,比如说“自由踢”、“垫球”等,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足球水平。对于运动能力特别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帮助他们组成一个足球小队进行培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学生进行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足球水平[5]。

3.6培养校园足球文化

早在2015年1月26日,国务院就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其中,对校园足球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初中体育中,足球教学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足协领导曾经这样说过,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并不是缺技术,也不是缺身体,缺的是足球文化。所以,在推行初中足球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推行校园足球文化。在足球文化中,一般包含如下内容:足球物质文化、足球精神文化以及足球制度文化。初中校园足球文化是立足于足球竞赛、教学以及其他的足球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在初中的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培养起一种足球文化的氛围。足球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将学生带到一些专业的足球场地去观摩足球和踢足球。但是,现阶段,在很多的中学,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中学,一般是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的,有些中学甚至都没有足球场,无法有效完成足球教学工作。这些中学的学生,在上足球课时,一般也就是找到一块空的场地踢球而已。这样的条件,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足球的文化和魅力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校园足球的教学不仅仅只包含室外的足球教学,还需要适当的穿插室内教学。足球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足球学习情况,使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比赛视频,或者是一些球星的电影等,这样能让学生充分的领略到足球的魅力。足球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专业足球视频作为辅助,对足球的一些技术和规则知识进行讲解。

3.7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不管是什么教学活动,都需要抱着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进行,这样才能取得十分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足球教学过程中更是入戏。足球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足球训练目标,并为初中生提供相应的足球训练方向。初中足球教师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足球专业素养,对于一些足球知识需要做到胸有成竹,对相应的足球技巧要进行灵活的操作,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的足球锻炼水平,对于初中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效促进初中生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说,初中足球教师在讲解和足球相关的技巧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设立一个可以完成的课堂目标,比如,第一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用左右脚灵活地切换控球;第二节课的目标是能够自由灵活地切换控球,并能做到精准射门。与此同时,学生需要在小组的框架中来进行足球学习,对于体育教师所设定的目标进行深入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足球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在做完了这些工作之后,足球教师需要在小组中任意的抽查学生来做相关的示范,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足球教学的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满足了现阶段对初中生足球教学的需求。

3.8强化足球安全教育推广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的领导需要高度的重视足球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采取标语、图像以及广播的形式来开展师生安全教育班刊、校刊,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安全的体育教学环境,能有效提升師生的安全意识。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足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具体来说,足球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1)安全教育

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的了解一些运动科学基本知识,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体育活动,以及足球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强度,要避免因为运动不够科学所导致的受伤,培养中学生的安全意识。

(2)纪律教育

中学生需要严格地遵守相关规定,在实际的校园足球活动中,要服从足球教师的指挥,要避免因为其他的因素所导致的不必要的伤害。

(3)行为规范教育

在平时的足球运动中,足球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要尊重对手和裁判,避免因为足球活动产生而造成伤害的冲突以及一些并不必要的纠纷[6]。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完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对足球的兴趣,让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足球技能。学校也要加大对足球教学的投入,做好场地的建设,配备好相关设施,并重视足球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校园足球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春兰. 对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学苑教育, 2016(4):28-28.

[2]张春琴. 初中体育教学对足球兴趣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考试周刊, 2015(98):112-112.

[3]李守国. 河南省高职院校足球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000(008):93-95.

[4]汪升, 孙高峰. 普通高校足球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评《高校足球教学实践研究与理论指导》[J]. 高教探索, 2018, 000(001):后插4.

[5]孙雷, 张运泽, 刁振东. \"校园足球\"框架下普通高校足球教学\"游戏+竞技\"模式构建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5).

[6]赖朝保.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足球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12):1-1.

上一篇:心理学课程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