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

2023-09-22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1篇

1、模拟“真实化”

从竞技体验类真人秀节目中的含义来分析, 其本身具有“秀”的一面, 但是在固定剧本和夸张表演之余还具有相当程度的“真”作为支撑整个节目形态的基础。例如,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中这样强调真人秀的真实化:真人秀节目要体现真实和真诚, 应反映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自然活动和真实情感, 符合事物发展和人际互动的一般规律, 不能为了追求戏剧化效果, 故意干预事态发展、违背生活逻辑, 设计制造与日常生活经验反差较大的环节和看点, 引起观众对节目真实性的质疑。这说明了无论真人秀节目中效果如何夸张, 都不能脱离真实的一面;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曾说审美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 因为意识形态是一个关涉希望、诅咒、恐惧、尊敬、欲望、诋毁等的问题, 即述行的话语。如果真人秀的本质是“秀”, 那么意识形态便是本质的本质, 因为它不仅存在于“秀”的彰显, 同时存在于“真人”浑然不觉的生活之“真”;就像1973年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网播出的《一个美国家庭》中, 人们就打开了一个通过镜头观察他人生活的窗口。真实是真人秀节目的基础, 不论镜头玩得如何花哨, 戏剧冲突如何充满张力, 一句“是假的, 设计好的”就会让它的魅力消失一大半。因此真人秀节目一直在竭力维护一个真实的外貌。“假”就是它的生死命门。所以说, 竞技体验真人秀节目中具有“真”的一面, 而这个“真”不仅仅是贯穿在节目参与者中所在的一定的时间与特定的某一环境情景之下, 还体现在参与者在这中情况之下所做出的行为反应与所感所想。作为我国的《奔跑吧兄弟》真人秀节目的播出不仅仅能够满足观众对明星们生活中的好奇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电视的日常与非日常性相互矛盾性, 而且, 同时也能够给人们日益求真的心理带来相应的满足[1]。

2、明星“娱乐化”

因为明星职业的素养和修养及其本身所具有的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 因此使节目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吸引力。并且又有比较具有特色的节目形式和相应的比赛制度, 大大提高了明星的公众效应。让人们不仅在观看节目本身, 更是明星在游戏进行中的一言一行, 而这正是在当今时代下的明星“娱乐化”。一方面, 明星比草根大众更具备话题度与娱乐性、在表演上更加专业, 能够在录制过程中摩擦出更多的戏剧火花。一方面, 在电视荧屏中看到明星展现出与日常相似的生活化的一面更能迎合观众的胃口。这两个方面反映到节目收视率报表中不难看出明星“娱乐化”的《奔跑吧兄弟》与《非诚勿扰》、《一年级大学季》等同期草根“娱乐化”真人秀在收视情况上有云泥之别;而就具有鲜明的明星“娱乐化”特点的《奔跑吧兄弟》自身而言, 开播以来均保持着超高的收视率;又一方面, 由于大咖明星的参演, 在社交网络中《奔跑吧兄弟》也有十分突出的话题性与曝光率。和《真正男子汉》、《极速前进》等其他竞技体验类节目相比, 《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与众不同的选择了更多的游戏场景, 将商场、海边、游乐园等都作为节目拍摄的舞台。竞技体验类真人秀像是“没有剧本的电视剧”, 虽然节目组预先设定了情境和规则, 但过程却是完全真实的。明星参与者在游戏中充满了曲折丰富的个体故事, 他们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会身临其境而不自觉地制造着戏剧性的冲突, 设立大量的转折和悬念。同时为了达到最佳收视效果, 能够在90分钟左右的节目播出中取得最好的节目效果, 电视节目制作者无论是在进行前期策划还是后期剪辑, 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节目题材的故事性, 相应地应该注意整个“故事”发展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 并且要提前能够想到整个事件发展中的高潮会出现在哪一个具体的过程中, 这无疑也满足了“秀”的要求与标准[2]。

3、竞技“亲民化”

《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具有强烈体验色彩和丰富话题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常常会被精良的节目制作、有趣的游戏环节和真实的明星反应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而沉醉其中。所以, 如果是一部好的竞技体验类真人秀节目通常情况下都是能够超出已往的电视节目等的范畴, 进而在社会中能够形成带有人们能够接受且兼具有娱乐性体验的社会上的一次“狂欢”。那么竞技体验类真人秀的亲民化体现在何处呢?竞技体验类真人秀具有体验的特点, 而体验强调的也就是作为参与者参加到某一中活动之中所付出的行动。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为了体现亲民化, 都会将节目中的某些游戏环节变成明星与普通群众的互动, 。过去的明星往往更注重自我的展示娱乐, 而如今则更多的与所谓的普通平民相关。在电视娱乐方面也出现了以大众为核心人物的一些节目, 其节目内容也更加接地气, 不在仅仅局限于节目内部。在《奔跑吧兄弟》节目中, 观众通过观看来获得刺激感受, 体验明星参与者在游戏进程中的喜怒哀乐。但更具意义的是, 观众在观看节目中能够看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展现的面貌[3]。

二、结语

尽管当下的竞技体验类真人秀节目还有诸多不完善, 在制作水准和创意思维上还有一定欠缺, 但这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节目形式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同。在未来的日子里, 电视工作者也应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改变目前国内真人秀的收购版权到简单克隆、本土化改造的单一方式, 制作出具有原创性的属于中国制造的更多优秀的竞技体验类真人秀, 促进中国电视产业文化的发展。

摘要:由于我国竞技体验类真人秀发展的起点较晚, 因此我国的竞技式体验类的真人秀节目是从西方的一些在户外的生存方面的竞技体验类的节目中吸收到的经验, 并开始进行模仿。但东西方文化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在西方这类节目的播放重心在于向人们揭露出人性的内心弱点与非常残酷的竞争现实的一面;而深受儒家文化中的崇尚“和”的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是对其有排斥感的。所以, 我国竞技体验类真人秀更多的是根据中国文化中较为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文情感来进行创新来进一步发展的节目, 这类节目内容积极向上且富有趣味性。像我国现在较为流行的《奔跑吧兄弟》还有注重生活体验方面的《爸爸去哪儿》等节目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对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 旨在为改进和提高我国竞技体验类真人秀电视节目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时至今日, 各大省市电视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甚至不惜重金取得国外知名真人秀节目的版权, 希望能引爆当下的内地市场, 聚集观众的目光从而在如今硝烟弥漫的真人秀节目战争中站稳脚跟。

关键词:真人秀,竞技体验,奔跑吧兄弟

参考文献

[1] 刘利群, 傅宁.美国电视节目形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129-150.

[2] 陆生.走进美国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234-239.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2篇

[内容提要]文章从党报的性质入手,分析党报体育版的现状,总结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梳理党报体育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寻求改进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对策。

[关键词]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研究

截至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以都市类报纸为主体,各门类报纸共同发展的总体结构。全国各级党报共计438种,是我国数量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占我国报纸总量的22.7%。经过几年报刊治理后,党报的平均期印数比2004年增长8.5%,实现了稳中有升。2005年6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开始在北京市部分报刊亭销售,开辟零售市场。

在党报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体育新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新闻报道领域。本文专门探讨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现实特征与发展对策。

一、党报的性质决定了体育版的现状

党报一般以“日报”命名,基本都是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级别党委的机关报。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党报体育版和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现状。

第一,从机构和媒介性质上说,党报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目与喉舌。党报体育版延续了党报严肃认真的传统风格,与其他报纸体育版相比,党r报体育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

第二,从文本上看,体育新闻已成为党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党报报道内容一般分为时政、社会、经济和文体四大板块。这里的“文体”,即指文化、娱乐与体育。在这三者之中,相比之下,包括党报在内综合性报纸的文化报道往往以软新闻或副刊的形式出现,而娱乐报道则几乎是硬新闻与软新闻各占一半,只有体育新闻多以硬新闻的形式出现,且版面位置明显比文化、娱乐靠前。与其他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相比,党报体育新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较少刊登体坛八卦与花边新闻。

第三,从受众上看,综合性报纸体育版的读者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但党报体育版的读者主要以党政干部、公务员为主,年龄跨度大,文化层次高,社会地位突出,且以男性为主。

第四,从出版周期上看,党报一般是一天一期,其体育新闻的时效性比一般的专业体育报要强得多,但由于发行范围广泛,送报线路过长,党报体育新闻比早报、晚报、都市报等市民类报纸体育新闻的时效性稍弱。

第五,从报道篇幅来看,党报一般是对开大报,其体育新闻报道的版面数和篇幅量不大,大多数党报每天只设一个体育版。与都市类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相比,党报体育版版面数和报道篇幅明显要少。

二、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

《人民日报》是我国级别最高的党报,该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基本反映了当前我国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人民日报体育版主编李中文总结《人民日报》体育新闻最突出特色有五:

第一,紧抓体坛热点。能抓住消息的,抓第一落点消息。由于各种因素实在抓不到的,则借助《人民日报》体育专业记者的经验,把有特色的新闻分析在版面上体现出来。

第二,十分重视体育评论。如果某天《人民日报》有整版体育新闻,一般都会在这个版面上配置一篇评论。评论的好处在于它的战斗性,能起到释疑解惑、澄清思路、解析热点与难点的功效。

第三,特别注重体育新闻图片的运用。

第四,从大体育的概念出发,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体育进行宏观观察,既关注竞技体育,更要关注全民健身;既关注体育赛事,也要关注体育人物。

第五,当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正处于北京奥运会筹备期这一良好的背景之下,《人民日报》体育版已经开辟了一个名为“2008奥运之窗”的窗口,把有关北京奥运会的一些进程、前瞻性分析,通过这个窗口体现出来。

在我们看来,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党报体育版,除了上述突出特点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因为党报体育版跟党报的其他版面在编辑方针、报道风格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可靠负责任的形象,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丰厚权威的新闻资源和一以贯之的政治高度。这些优势都是其他报纸一时无法比拟的,这是党报长期形成与积淀的内在品质。

三、党报体育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因来自电视、网络和都市报等媒体的竞争,党报的体育报道遭遇很多困难,最大的问题,可以概况成四个字:慢、板、少、远。

慢。由于党报本身的特性和新闻采编力量的原因,党报的体育新闻和其他内容一样,总是慢半拍。党报体育报道之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赛事报道速度慢,二是报纸出报摊或送报上门的时间慢。

板。此处之“板”,即呆板。党报体育版的呆板,主要体现在报型、内容和编排三个方面。在报型上,党报多为对开大报,出于形象、定位考虑,各大报不会在形式上贸然小报化,因此,党报只方便单位订户在办公室或家庭进行深度阅读,而不便于在公汽、地铁等流动的公共场合阅读,这种报型难以吸引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青睐,不利于发展新的读者群。在内容上,讲求客观、真实、公正固然没有错,但有关运动与时尚、热门人物与有争议的话题等报道较少。在编排设计上,受正统观念影响,党报体育版容易受党报其他时政、财经版面版式影响,从标题到图片到正文全都是四平八稳的模块,缺乏灵动与活泼。

少。现代报业已进入厚报时代,但由于定位、历史、广告、印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党报的版面受到很大局限,信息量明显不足,很难满足读者对信息的渴求。

远。党报体育版与普通民众之间,无论在空间、时间等物理距离,还是在心理距离上,都比较远。在所有类型的报纸中,党报的空间覆盖面最广,这意味着读者拿到报纸的平均时间最长;党报肩负的舆论导向使命,坚持的新闻政策本位,与读者对体育报道多样性、亲和力要求之间容易产生落差,很难满足读者对体育新闻娱乐性的要求。远离读者,是党报体育版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四、党报体育新闻报道改进措施

要解决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现实问题,突破口就在于权威性、可读性、娱乐性、服务性、灵活性和地方性,简称“六性”。

第一,高扬权威性。

在传统观念上,一张报纸主要是由新闻报道和针对新闻事实发表意见的新闻评论所组成。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曾明确指出,新闻评论可以帮助读者释疑解惑,指导社会实践,以其新闻事实的权威、准确的评价来满足读者“知其然而又不知其所以然”的愿望。长期以来,新闻评论被誉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以强烈的时效性和鲜明的针对性,长期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引起读者的共鸣。

任何报纸都想变成快报,但党报的性质与特征决定了它每天的出报时间,不可能比都市报更快。这种不足就必须通过分析、言论、述评等方式把问题做得更深、更透,以弥补慢半拍

这样的问题。评论是党报的一贯传统,也是党报的金字招牌。在这种背景下,只要发挥党报的综合优势,运用得法,在形式上高扬评论的多样性,在内容上高扬评论的时效性,在思想上高扬评论的战斗性,党报体育版的体育评论完全可以做到有别于他人而独树一帜,从而在读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增强可读性。

党报体育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为大家所公认,但怎样在写准的基础上,把体育新闻写活,党报体育记者还要下功夫。各级党报的记者不少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综合素质高,外语成绩好,但他们对于运动项目的熟悉程度往往不及普通院校特别是体育院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而且不少人本身非新闻科班出身,虽然写准体育动态信息没有问题,但是,要想结合新闻背景把体育报道写活,则勉为其难。他们还需要补两课:一是把各单项运动规则弄清,把比赛看懂;二是要充电积累一线体育掌故和赛场上的经典传奇。在此基础上,本着讲故事的态度,在首先让自己感动的前提下,才能自然而然令读者感动。如果党报体育新闻的可读性不强,就没法做到党报必须率先垂范的“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第三,尝试娱乐性。

与时政、社会新闻相比,体育新闻的意识形态性相对较弱。党报体育版完全可以在坚持真实报道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一些简单的娱乐化报道方式。比如,用娱乐报道的编排方式来安排版面,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块式版面,而采取多用图、多配色、变换字体字号、图片钩边、幽默性的图片说明等方式。在内容上,关注更多与体育相关的背景,人物和故事等。

第四,提高服务性。

任何媒体都有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服务,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竞争手段。党报体育版应加强对各种赛事的预告、提示、分析等服务性内容的报道力度,还可以开辟有奖竞猜和有奖竞答之类的栏目,从而吸引读者,服务读者,形成自己固定的读者群。现在,各综合性报纸都即时开设了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之类的服务与报道栏目,党报也不应放弃这一商业良机。

第五,重视灵活性。

灵活性有多方面的表现。比如,每年的一、二月份就是体育的淡季,这给党报体育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党报体育部一方面应通过专题策划,来做一些引人深思的深度报道。如果在体育旺季,或适逢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举行,赛事较多,广告量大,可以设置特刊。在报型上,可以灵活采用“大报夹小报”的板块组合法,即主报保持大报开本,而部分副刊、特刊板块则实行小报化、杂志化。体育版可以灵活采用小报化,以满足市民阶层的读报趣味。

第六,突出地方性。

几乎所有的编辑记者都主张竞技新闻突出地方性,但是,对于缺乏本土或本地体育明星的众多中等城市党报来说,要突出地方性,还得另辟蹊径。其中,以专栏形式报道当地的群众体育活动或故事,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比如,2005年春夏之交,《湖北日报》体育版就搞了一个“国民体质荆楚行”系列报道,把湮没在民间乡野中的一些体育人物、体育故事重新整理出来,使旧闻变成新闻。其中,黄石市是培养优秀运动员较多的城市,该报体育版就着重分析其原因:当地之所以能培养出张勇军、程超、程菲、袁培琳等著名运动员,是因为有坚实的群众体育基础。再如,广东东莞因为篮球运动普及率高,东莞宝马仕和东莞新世纪两支职业篮球同城雄霸,以“德比”的名义拉动了当地篮球运动、篮球文化和篮球经济的发展,并且催生了《东莞日报·体育周刊》的诞生,而该周刊又反过来烘托了东莞的篮球球市,这都是体育新闻地方化带来的实惠。

参考文献:

①刘自雄,王风翔:《拐点来临:2005我国报业竞争态势》,新华报业网,http://www.jsoLorg/xhby/contenl/2006-01/26/content_112595l.htm,2006-1-6。

②人民日报体育新闻版主编李中文访谈实录:《从大体育视角看权威媒体体育报道的发展趋势》,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35928/363。5613306301.html,2005年4月8日。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3篇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如《在酒楼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鲁迅的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为“看/与被看”与“归乡”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由此形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展现。而在“归乡”模式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如在《祝福》中,讲“我”、“祥林嫂”与“鲁镇”的三重关系,这个关系中既包含“我”与“鲁镇”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然而读者往往忽视前者,前者讲一个“永远漂泊者”的故事,后者讲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故事。两个故事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题拷问“我”的灵魂,从而揭示“我”与鲁镇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类似这种模式的小说还有《故乡》、《孤独者》和《在酒楼上》。

除此之外,一方面,鲁迅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小说的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篇便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另一方面,鲁迅也在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他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求能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对此他在介绍写小说经验时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这也说明鲁迅在描写人物时着重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描写中非常注重农民的艺术趣味。鲁迅研究了农民喜欢的旧戏和年画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使他的小说显示了浓重的民族特色。而他又广泛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从事小说创作,并且试图融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散文体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等),以至“戏剧体小说”(《起死》等),等等。

30年代的鲁迅的创作精力主要放在杂文上,然而他并未忘记小说的创作,并贡献了他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这部小说集依旧展现了鲁迅不羁的想象力与强大的创造力:对在《呐喊》和《彷徨》中创建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规范进行新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有意识的打破了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糅”的手法:小说中除主要人物大都有历史记载外,还创造了一些次要的戏剧性的穿插人物,在他们的言行中加入大量的现代语言,情节和细节。用现代语言自由发挥,以“油滑”的姿态对对现实进行嘲讽和揭露。同时在许多篇什中都存在着“庄严”和“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旋律,相互补充,渗透于消解。例如《补天》中,女娲造人时的宏大与瑰丽令人向往,而结尾,后人打着“造人、补天”的旗帜在死尸的肚皮上安营扎寨又显得极其荒诞,这种荒诞将前文的伟大感消失殆尽,并转化为一种历史的悲凉。

杂文特色

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他的杂文极具批判性,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顺次翻开鲁迅生前出版的14本杂文集,就可以看到一部不停息地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从《热风》开始的对封建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一直延续到《且介亭杂文末编》对国民党政府的法西斯专政的抗议,对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路线的反击。鲁迅杂文所显示的这种“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精神,从根本上有违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士大夫文化知识分子的“恕道”、“中庸”传统,集中的体现了鲁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异质性。

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他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这是一种文学家的关照。正如鲁迅自己说:“我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因此,他最为关注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无法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如杂文《论“他妈的”》,鲁迅在国人习以为常的“国骂”背后看出了封建等级、门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的而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鲁迅还提出了“推背式”的思考方式,即“正面文章反面看”,据此而写出的一些杂文,例如《小杂感》:“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这都是深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自然也是“刻毒”。鲁迅的杂文思维也是非规范化的,他常在常规思维路线之外,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就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例如其在著名的学术随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就以这种思路就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嵇、阮对礼教的破坏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却是爱之过深的表现。鲁迅杂文的犀利、刻毒,令人难以接受,还在于他的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想象力,鲁迅一方面将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人和事连接在一起:在“形”的巨大反差中发现“神”的相通;另一方面又能够发现和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联系。在《小品文的危机》中“烟花女子,已经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涂脂抹粉,在夜里到马路上来”。这样一端是高贵者及其殿堂,一端全是地上“最不干净的地方”,在经过鲁迅的牵连下就达到了“神圣”的“戏谑化”,“高雅”的“恶俗化”。

“将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排除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做 出普遍意义懂得整体概括,并加以简括的名称,经‘这一个’提升为‘这一类’的‘标本’,同时保留着形象、具体的特征,成为‘个’与‘类’的统一”这是鲁迅在进行论战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在鲁迅生前的14本杂文集中塑造了许多精彩而典型的形象,如“叭儿狗”、“西崽”、“洋场恶少”、“革命工头”等等。这些形象常是对某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来加以解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而提炼出的一种社会类型,这些形象具有超时空的意义,这也使得这种类型的“共名”与鲁迅小说里的阿Q、祥林嫂一样,具有长远的艺术生命力。

与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无拘无束而极富创造力的。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杂文中:或口语与文言句式夹杂;或排比、重复局势的交叉运用;或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交错,混合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与气势,可谓“深情并茂”。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酣畅淋漓,气势可观。而在另一方面,鲁迅杂文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他故意地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用法,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取得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比如他有时将含义相反的或不相容的词组织在一起,于不合逻辑中显深刻:“有理的压迫”、“跪着造反”、“在嫩苗上驰骋”等等。 散文特色

鲁迅所创作的散文不多但却可说篇篇精品,这些篇章收录于《朝花夕拾》和《野草》。《朝花夕拾》是鲁迅对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回顾,是对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断片的回忆,包含少年时代的绍兴印象、南京求学、留学日本、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等基本的成长经历,尤以记述故乡生活者为最多。相比他的杂文这些文章多了明朗、纯真、亲切的情味。《朝花夕拾》侧重于世态人情的描画,既侧重于生机盎然的自然情境(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满含生趣的少年行动(如《社戏》)的真切忆述,又侧重于带着宽厚的亲情刻画活生生的人物、比如藤野先生、范爱农、“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作者没有生硬地用道德家的视角写他们,而是以情感带动团忆的笔。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中,鲁迅尽量以客观的述说,不随意加以褒贬,在朴实的文字和故事中使读者深深地为长妈妈的善良、单纯、热诚、美丽的心灵所感动。相形之下,在《朝花夕拾》中、对旧日生活中枯燥、荒谬、愚妄的世相的不满,则显得并不突出。旧日的美与爱.既可看作是鲁迅思想苦闷时的精神避难所,也可视为他“为现在抗争”的疲累身心的憩园。

与《朝花夕拾》“闲话”风格截然不同的散文诗集《野草》则呈现了另一种“鲁迅风”。在《野草》里,鲁迅的笔下,涌出了梦的朦胧、沉重和诡异,鬼魂的阴森与神秘;神幻的场景,荒诞的情节;不可确定的模糊意念,难以理解的反常感觉;瑰丽、冷艳的色彩,奇突的想象,浓郁的诗情……这些“奇峻的变异”一大原因是语言的特殊——来自于日常生活用语的变异,集华丽与艰涩于一身。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野草》的变异的文体:明显的表现了散文的诗化、小说化(《颓败线的颤动》)、戏剧化(《过客》)。《野草》总的艺术特征是内敛的抒情倾向,它所表露的是灵魂的‘真”与“深”,是对于“人”自身存在困境的自觉体验与突围。鲁迅在这里借鉴吸收并成功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但比同时期李金发的硬性移植显然更加自主自如。因而也取得了艺术表现手法探索上的极大成功。《野草》以表现主题的不确定性,几乎包含了鲁迅情绪、性格甚至整个内心世界的各个侧面,它更是启蒙时期的文化批判者鲁迅向启蒙时期后的战斗者转折过渡阶段的心灵史。

学术思想

鲁迅的文学史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熠熠光辉。他创造性地从事了文学史的编撰工作,留给后世两部文学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为我国的文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极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不利于创作的现实客观条件,他本来计划要写的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支持鲁迅进行学术创作的两大观念,其一,早期的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其二,中后期的马克思唯物论指导的文学史观。

鲁迅早年接受了严复《天演论》的影响,故而使得进化论的思想根深蒂固直接影响到他的学术研究。一方面,鲁迅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具有求新求变的本质,它的变化发展不可阻挡。“进化如飞矢,非堕落不止,非著物不止,祈逆飞而归弦,为理势所无有。”人类社会不断地进化,“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文学样式之一的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作为小说的初始形态,“迫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一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另一方面,在文学不断进化发展的基础上,鲁迅认为文学还必须革故鼎新。“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而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之后的文学史研究中,鲁迅一直坚持着唯物论,从科学的客观性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认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和摹写。

翻译思想

鲁迅是中国翻译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在他一生中,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翻译思想涉及翻译的各个重要方面,见解独到,对现今的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仍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与众多翻译理论相比,鲁迅的翻译思想朴实无华,大多通过贴近生活的比喻来表达。他的翻译思想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鲁迅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为改造社会服务,不是兴之所至或为翻译而翻译。他在《域外小说集》序中说到:“我们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种茫然的希望;认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因为这意见,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介绍外国文学这一件事。”由此可见,鲁迅把翻译与社会变革及国民命运联系在一起。其二,带有受众选择性的启蒙翻译观。鲁迅明确将“译文读者”纳入到翻译研究中。他提到:“我们的译书,还不能这样简单,首先要决定译给大众中的怎样的读者。将这些大众,粗粗地分起来: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在此,鲁迅对译文读者进行了分类并指出针对不同的读者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他的这一翻译应为读者考虑的原则,与西方的接受美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三,“硬译”的翻译方法论。鲁迅于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硬译”的方法论,并在与梁实秋的论争中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鲁迅的这种观点绝非是要将“信”与“顺”对立起来,恰恰相反,他强调要兼顾两者。只是在“信”、“顺”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理由是“译得信而不顺的至多不过看不懂,想一想也许能懂,译得顺而不信的却会令人迷误,怎样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他所说的“不顺”即容忍一些不顺,并非故意保持不顺,是为了将译文“装进异样的句法。”“但这情形也当然不是永远的,其中的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这最要紧的是我们自己的批判。汉语近百年来不断吸收新的表达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如人们早已习用的“在……的领导下”、“当……时”、“就……说”、“罢工”、“掉鳄鱼眼泪”、“武装到牙齿”等表达方法就是通过翻译进入汉语中的。现代汉语发展的事实证明,鲁迅的这主张是符合语言发展的趋势的。

书法特色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由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之大,使得人们往往忽略他的书法成就。郭沫若曾称其书法“远逾宋唐,直攀魏晋。”鲁迅书法多为行书。综观其风格特点,当以颜真卿《争坐位帖》脱出,上融篆隶、章草意,下掺宋人笔、明清间翰札法,形成了朴质浑厚、外柔内刚、疏朗雅洁、洒脱灵便的艺术风格。大幅书作,注重章法、结体工稳、用笔凝重朴拙,舍细节而重大体,气缓意阔、气韵直入魏晋,足见其书法艺术修养之精深。小幅信札、文稿,则信手拈来,心闲手熟,因时变体,草草不工而古法具备,常得天真烂漫之趣,足见其早年书法临池之功厚。

鲁迅书法可分早、中、晚三期,各有其特点。早期为1901年前,书作主要宗法唐宋,上窥二王行书,下掺时人笔意,字体稍偏双逸、秀瓦笔势较放,笔画多见瘦长线条,笔力也愁纱露,结体章法多茂密。此期间笔端时夹少年血气,故韵味稍逊。中期为1911年至1927年间,书作主要取法魏晋楷行,兼掺章草、篆隶法,书风向朴质、简练、含蓄、疏朗转变。但此期间书作面目较多:如有的存魏晋小楷笔意;有的颜行中兼掺二王法;有的笔画圆浑、书体质朴、章法疏朗;有的融入篆隶笔意、带章草体势;也有的是其前期书风的复出等等。凡此均可视为过渡期书作。晚期为1927年至1936年间,书法已定型成熟。在鲁迅早年坚厚功底和中期审美选择以及长期劳作、抄录的基础上,出于工用为目的的鲁迅书体从技法到审美已趋成熟和稳定,形成了独自的风格。在技法上,用笔以中锋圆转、藏而不礴的浑厚线条为主;结体因字成形、形疏意密为特点;章法疏朗雅洁、气缓意逸、洒脱自然为主要风貌。在审美上,以质朴、典雅、自然、古厚为宗旨。

美术思想

鲁迅的一生和美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不仅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对美术有着精深的研究,而且还积极倡导大众美术,亲自参与了大量的美术实践活动,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由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美术思想形成的根源基础。其主旨是:肯定美术的社会功利作用,强调美术与社会、时代、国民之间紧密的联系,把美术作为与一切黑暗、落后、腐朽的势力作斗争的武器,从而改变国民的精神。鲁迅美术思想的丰富内容体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精神:一是注重并提倡大众的艺术,一是倡导现实主义的精神。鲁迅提倡现代的大众艺术,并注重古代的大众美术——民间美术,以此来说明美术只有尊重大众,才会具有不息的生命力。鲁迅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对待美术遗产上集中表现为“拿来主义”在对待艺术创作本身这个问题上。则表现为强调作品的思想性和精神内涵。提倡大众艺术和倡导现实主义精神交相辉映。串起了鲁迅美术思想的丰富内容。

诗作特色

鲁迅的创作生涯里也创作过许多优秀的诗歌。虽然总体数量并不是很大,但其艺术特点有着很多为人称道、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郭沫若曾评价道:“鲁迅先生无心作诗,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鲁迅的诗歌,在古体诗创作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些诗歌不仅内容丰富、朗朗上口,更有很高的艺术美感及思想特色,是革命丰富情感、完美艺术特质的良好的结合体。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4篇

一、 教学形式的倒置性

翻转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程序, 即把传统教学的课中和课后颠倒为课前和课中。传统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 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课中”讲授完成, 知识内化则是通过“课后”的作业、练习、实习等方式完成, 翻转教学则把知识传授前移, 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于“课前”完成, 知识内化则在“课中”通过讨论、交流来完成。

教学的形式倒置, 给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教师方面, 一是要具备运用信息、互联网的相关技能, 如视频制作、ppt制作、flash运用等。二是微课视频, 在微课中讲清楚知识的重点、难点, 提供学习的方法, 要求精要不繁, 微课时间不宜长。三是随时回复学生的质询。学生方面, 一是要会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 二是自主学习的空间大了, 三是创新意识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培养。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 还要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及技能, 学生则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翻转教学的形式颠倒, 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互联网, 形式的颠倒, 或叫学习的前移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内容设计的问题性

以问题作为教学内容设计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也是教育的本质, 学生在设定的问题中萌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进而逐渐培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 去学习知识, 发展智力, 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 也是学习的归宿点, 而且更是学习的兴趣点,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是专业技能的培养, 都是如此。内容设计的问题性在翻转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课前学习, 根据学习内容要求, 设计足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的问题, 学习情境的设计、微课视频的制作、想定作业的给定、思考题的设计, 等等, 无不以问题作为牵引, 并以此引导学生在探究、质询、协作中学习知识, 培养技能。课中学习, 则根据课前设计的问题, 重点检查课前学习的情况, 通过研讨、交流、作业和总结评价等形式, 巩固学习的知识, 在问题的解决中, 拓展知识和培养能力。内容设计的问题性无论是在课前、课中, 还是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 都无所不在。

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翻转教学由于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 调整学习的时间、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量, 名副其实变成自主学习。具体表现为:一是利用互联网和教学视频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快慢全在自己掌握。二是学习的氛围更加愉悦, 愉悦的学习是学习的驱动力, 在翻转教学中, 学生可以在课前以及课后观看教师的视频, 不必担心跟不上教学节奏, 不必担心遗漏什么, 不必担心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难堪, 轻松、松弛、自在的学习状态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互助学习, 互助学习是翻转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 课前分组协作, 或向教师、同学、互联网等求解帮助, 课中研讨、论辩、解答, 都是互助学习的形式, 也是自主学习的具体表现。

四、学习形式的交互性

翻转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学习过程进行重构, 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交互。课前学习, 学生通过教师的微课视频、在线的辅导、同学交互获得指导、帮助;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并做出指导。课中学习, 主要通过互动来完成, 教师由于提前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 在课中学习能有针对性给予指导;能加到学习小组中;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则在分组学习、答辩、完成作业等交互学习活动中完成学习。此外, 翻转课堂所利用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和课程网站, 开设的论坛、答疑解惑、在线学习、网络考试等, 都体现了交互性。

五、学习过程的动态性

与讲授式、注入式、分解式等传统教学相比, 翻转式教学的学习过程更具动态性, 这是由于互联网平台、内容设计的问题性、师生的交互活动的全程性所致。传统教学一般是在教师预设的框架下进行的, 教什么, 学什么, 怎么学, 基本上是“原封不动”, 极少做改动, 加上教学条件的限制, 师生难以做到适时交流沟通, 笔者把这种学习的状态叫做静态学习。翻转教学则相反, 首先,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开放性、交互性让学习必然呈现出动态性, 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平台进行学习, 或获得帮助, 师生随时可以沟通互动。其次, 事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手段都要根据学习的情况即时变化, 而不能一成不变。再次, 教师除了参与到学生的交互、自主学习活动和根据学习发展变化提供有效帮助外, 还要根据对学生学习的即时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教学, 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 而且还要懂得学会协作学习、帮助别人学习, 甚至要扮演教学的设计者的角色, 参与到学习的设计中, 协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

六、学习角色的共同性

教学形式的变化, 带来了教与学的地位的变化, 教师变成了教学的“编剧”“导演”, 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了学习的“推进器”“导航仪”, 同时也是教学的“演员”, 学生则成为教学的“主演”, 也成为了教学的“编剧”。

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讲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深化者、学习的引导者, 使教师有较多的时间跟学生沟通交流、答疑解惑, 当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时, 还促使教师深化学习, 改革教学, 与学生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共同学习的平等关系。这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更自觉、更愿意、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出谋划策, 主动践行, 真正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做到同时学习, 共同进步, 共同发展。

以上是翻转教学的特点, 了解把握翻转教学的特点, 对于我们运用翻转教学到具体的教学之中, 或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是有意义和有作用的。

摘要:翻转教学是把传统教学的课中和课后颠倒为课前和课中,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和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平台相结合, 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逆向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翻转教学的内容设计、教学形式、学习形式、学习过程等的梳理, 归纳出翻转教学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翻转教学,特点,倒置性,课中

参考文献

[1] 张跃国, 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 2012 (3) .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5篇

曹植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遭遇,是与他和曹丕的争为太子的经历密切相关的。他少时以才思敏捷而深得曹操的宠爱,一度曾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放纵不羁,缺乏政治家的成熟与老练,最终在与曹丕的明争暗斗中失败。由于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在曹操死后,他的日子便很不好过。曹丕继位后,他位为藩侯,但曹丕对他颇多猜忌,屡屡更换封地,加上曹丕的部下多方谗毁,他受到了严厉的迫害,名为侯王,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得咎,行同囚徒。魏明帝即位后,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多次上书,力图得到任用,但仍得不到信任,最终郁郁而终,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曹植的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就其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由于受到曹操的宠爱,显得志满意得,昂扬乐观,充满自信,富于浪漫情调。《白马篇》可说是前期作品的代表,诗中所写慷慨赴国难的侠少年,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化身。其他作品如《鰕 篇》等也都充满豪迈气慨,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后期的创作,由于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极为悲愤苦闷,所以其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中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则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作品集中抒写的是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赠白马王彪》可说后期作品的代表。

曹植诗歌的价值,除了内容上的充实外,对后代影响最大是他的诗歌艺术。他的诗歌做到了气骨与丹彩的完美结合,故钟嵘说他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诗歌上的创造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就诗歌体裁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

乐府体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所以王瑶先生说:“他诗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有了鲜明的个性,因此独成大家”。比如他的《美女篇》,从形工上看是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汉乐府叙述的是彩桑女巧妙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以叙事为主,而《美女篇》主要表现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他以此美人迟暮的苦恼,寓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样就注入了诗的感情,具有了诗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点上,他较曹丕的单纯模仿民歌胜出一筹,因为曹丕的诗好象总是在替别人诉说哀肠,看不到自己的个性。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汉乐府诗往往以气为主,自然道来,无意于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他常常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开头,渲染气氛,笼罩全篇。如他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以白日西归,星月忽至来写时光的流逝之速;《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构其波。”以激烈动荡的景象,暗示作者心境地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等等。所以沈德潜说他“极工于起调”(《说诗晬语》)。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曹植诗歌中对偶句极多,这一特点是魏晋诗歌趋向骈偶化的开始,而曹植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诗人。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缘池。”(《公宴》),“阊阖启丹扉,双阙耀朱光”(《五游》),再如炼字的句如“清风飘飞阁”(《赠丁仪》),“明月澄清影”(《公宴》),“清激长流”(《公宴》)等,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便达到了十分警醒的效果。这为后来南北朝文人诗歌注重修辞技巧开了先河。

第四,他的诗歌中,对自然景物有了效多的描写,这也改变了乐府诗的面貌。对后代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竞技体育的特点范文第6篇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情况下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主题思想大多是 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其内容在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作某种批评,或对某一 阶级、某一个人有所讽刺,或提供某种生活的教训,或进行某种善意的箴诫。

寓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一般都不是独立成篇,而是出自当时的哲学家、政治家的著作中,在全文中可以说是一种譬喻,作为论据出现的,因为它的故事可以独自表示一定的教育意义,就形成为寓言。

写动物的寓言与动物故事有实质区别,寓言借用或假托动物的行动别有所指地道出人类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进行劝喻或讽刺;而动物故事主要是进行自然知识教 育,作品的内容在于勾勒出某些动物的形态、习性和特点,描摹光怪陆离的动物世界的现象,并不是借动物来寄寓劝喻或讽刺的。

寓言的主题有时是从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让读者自己去领会,有时在结尾处点明,作为教训。不管写法怎样,实际上许多优秀寓言都成了人们珍视的千古名训。

寓言的特点

上一篇:朗诵散文范文下一篇:八上寒假作业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