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2023-09-22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对路面结构设计的要求比较高,目的是保障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满足城市道路的需求,体现结构设计的价值。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设计中,比较注重实践性应用,一方面维护道路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延长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文章以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路面结构的实践设计。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

1城市道路工程的路面结构设计

城市道路工程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之前,需要重点研究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时,按照《城市道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要求,提前选择一定年龄的路面,约3年或以上年龄,调查路面的性能状况,尽量包含不同类型的路基结构,所以针对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的调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路面结构设计和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反馈不同调查路段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城市道路的修建水平,以便优化方案的设计,进而为路面结构设计提供详细的依据。

第二,掌握道路路面结构设计部分的土基实况,尤其是强度等级、回弹模量范围等项目内容,促使设计人员掌握路面设计中的各项要点内容,有效控制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控制结构设计时的沉降,另一方面优化路面的设计过程。

第三,根据路面结构设计的要求,确定结构的设计类型,维护路面设计组合的优质性,以免路面结构工程中出现误差,体现设计的科学性。

2城市道路工程中路面结构的方案设计

2.1设计原则

(1)根据国内高等级道路使用性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路面结构设计采用“强基、薄面、稳土基”设计理论、以及全寿命成本费用理论,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力学性能、使用性能双控指标设计,优化路面结构和材料。(2)根据本工程初步地质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半刚性路面作为首选路面结构方案。(3)在进行路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交通、气候特征、荷载大小、轮胎压力、车速、交通量等项目条件,开展针对性结构设计。(4)设计中应根据国内高等级沥青路面初期、早期损害的现状,路面各结构层材料选择必须表现出优良的使用性能,质量稳定。(5)沥青面层厚度应从力学性能、使用性能、施工质量三个方面综合确定。(6)做好路面排水综合设计,克服高等级道路中的水破坏问题。(7)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选择环保、降噪路面材料,满足道路沿线的生态、环保要求。

2.2结构材料

2.2.1沥青上面层

目前常用的沥青混合料按级配类型分主要有三大类: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开级配沥青混凝土(OGFC),间断级配沥青混凝土(SMA)不同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其路用性能差别较大。由分析得出,OGFC类沥青混合料抗老化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较差,为改善OGFC类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本工程所处地区的雨水量不大,但是黄土等风沙较大,易造成OGFC的空隙堵塞,加剧路面的损坏;AC类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尚可,低温、水稳定性能等综合性能较好,成本较低,但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较差。SMA类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要求比较严格,其单位成本高。但具有较好抗滑性能和降噪功能,其综合技术性能最好。综合考虑本项目引桥纵坡较大,对抗滑要求较高的特点,经技术经济指标比较,本工程主线道路均采用SMA-13作为上面层,地面辅道采用AC-13作为上面层。

2.2.2沥青中、下面层

中面层应具有很强的高温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中层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很强的高温抗变形能力;(2)具有很高的强度,以抵抗荷载的重复作用;(3)具有很强的抗水作用能力。

下面层在一般情况下极少出现可计量的永久变形,其主要作用是具有足够的耐久性,抗疲劳性能。所以下层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很高的强度,以抵抗荷载的重复疲劳作用;(2)较好的抗低温开裂性能;(3)较好的变形协调能力和抗反射裂缝性能。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从经济角度出发,选择AC类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中、下面层。

2.2.3下封层

对于高等级道路增设下封层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加强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紧密结合,使各結构层之间不产生层间滑动,提高路面结构整体性。(2)当基层铺筑后不能及时铺筑面层而需要通行车辆时,铺筑下封层可以避免车辆污染基层,减少基层的损坏。(3)避免沥青面层由于孔隙过大或后期沥青面层开裂后路表水渗入路面结构而长期积滞在基层表面,造成基层冲刷、松散、和唧浆现象。(4)避免由于层间滑动而造成底拉应力过大的不利情况。本工程采用改性沥青应力层铺法表面处治,即为改性沥青应力吸收膜。

2.2.4基层

用不同试验方法测得半刚性基层强度指标分歧较大;水泥碎石劈裂强度远大于二灰碎石劈裂强度。从以上数据分析表中可以得出,无论是早期强度、力学性能,还是抗裂性能,水泥稳定类均较二灰稳定类好,长期使用情况表明,水泥稳定类路段的反射裂缝数量和比例均小于二灰稳定类。因此,本工程结合地方特性、综合经济指标,推荐水泥稳定砂砾作为本工程基层材料。

2.3设计方案。

2.3.1新建路面结构的方案设计

城市新建的公路工程内,路面设计新可分为4个部分,分析如:(1)主线行车道设计方案,其为新建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部分,按照城市道路的要求,主线行车道的不同层面,使用了不同的混合材料,具体厚度依照实际情况分配;(2)地面铺道行车设计中,仅仅分为上下两部分,取消了中间部分的设计,上方设计5cm的细粒式沥青结构,下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般为5cm的粗粒式,基层与垫层的厚度保持30cm;(3)非机动车道设计方案内,分为20cm的垫层,采用天然的砂砾材料,基层厚度控制在20cm,选择含有5%水泥成分的砂砾,而且砂砾材料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防止影响基层的结构性能,面层厚度为4.5cm,路面结构的全部非机动车道的结构厚度,不能超出44cm;(4)人行道的结构设计方案,与非机动车不同,面层同样需要分为上面层和下面层,使用材料为:预制混凝土透水砖、水泥砂浆,厚度是7cm、4cm,基层、垫层及非机动车道结构设计中,材料一致,厚度范围是15~20cm。

2.3.2改建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工程中,存在部分需要改进的道路,同样需要设计路面结构。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改建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时,涉及到结构翻挖、结构挖除的情况,需要先处理旧路面的结构,再实行新路面结构设计。分析需要修改建设的道路,其在路面结构上的设计方式,如:(1)吸收膜结构,根据修改要求,分为基层、底基层两个部分,基层厚度 30cm,底层按照实际情况设定;(2)车行道结构,下方部分的设计厚度是7cm,材料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上方结构4cm,材料细粒式混凝土,上、下面层的相互稳定,划分为两层施工,材料为砂砾,底基层厚度30cm,选择天然砂砾,用于确保底基层的稳定性。

3结束语

道路路面修建工程中,提高了对结构设计的重视度,根据道路路面的基础特性,如:强度、抗滑、耐久性等,都需合理的设计路面结构,改善城市道路的特性,最主要的是保障城市道路的稳定与安全,全面体现路面结构设计的优点,防止干扰城市的车辆通行。路面设计过程内,必须依照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安排规划设计的工作,提升城市道路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改扩建路面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王劲松.运输经理世界.2020(12)

[2]改扩建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的研究[J].吴飞,余松.工程技术研究.2020(09)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工程项目概况

某路位于博山经济开发区西部, 全长2238米, 与经开区已建道路相接。本段道路建成后将是博山经开区第二条贯穿全区东西方向的主要道路。根据经开区交通量, 本道路定义为城市次干路, 设计时速40km/h, 采用单幅路, 路幅为20m。地形起伏较大, 现状地面最大高差50.2米。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桥涵、排水和电气工程。

二、道路工程设计

(一) 道路选线

城市道路的线形相对简单直接, 在路网规划的指导下, 城市道路的选线工作相比公路简单一些。但像经开区这样的新建城区, 存在路网规划不甚完善, 或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规划不能很好的直接指导道路的施工图设计的情况。如此一来, 选线便成了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阶段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次道路设计采用了纸上定线并现场核定的选线方法。山区的地形高差变化大, 选线的合理与否, 影响到纵断设计处理的难易、填挖方的大小、拆迁量的多少等后续问题。本次设计中我们在了解熟悉建设方意图的基础上, 纸上定线后, 组织项目组多次现场踏勘、GPS放线, 权衡片区内土石方平衡、拆迁的可能性、规范纵坡要求等因素, 反复比较讨论选线方案优劣, 最终确定线形。在此基础上, 根据经开区实际交通量并结合地块规划预测远期交通情况, 确定了道路横断面形式。

(二) 纵断设计

纵断设计是山区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一两公里甚至更短距离内, 现状地面动辄就达到几十米的落差。要满足路线设计规范最大纵坡不应大于6.0%, 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纵坡不应大于3.0%的要求, 在纵断设计时如何处理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采用高架、隧道等形式不经济、不现实的情况下, 山区城市道路的纵断设计就是对规范、土石方、两侧的出行等多方面的均衡。不违反现有道路规范要求是前提, 道路沿线现状或规划住宅、厂区的高程、现状相交道路高程、土石方量等经济技术指标、行车安全及舒适性是纵断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次设计中, 以现状或规划相交道路、现状居住区厂区、河道桥梁高程为控制点。为满足规范道路纵坡要求, 适当加大两侧部分厂房居住区出入口的坡度, 牺牲了部分舒适性;考虑土石方平衡和投资, 结合经开区工业园区的实际交通情况, 道路部分纵坡适当采用大值, 尤其是非机动车道纵坡做出让步。如果是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量较大地区, 建议采用机非分离的断面形式, 分别进行纵断设计;考虑到相交道路的高程、交叉口范围内道路坡度以及行车安全, 则适当增加填挖方量等。

(三) 平面交叉口

山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除了考虑相交道路高程的衔接、两侧建筑高程、视觉和排水等因素, 控制点高程的确定也至关重要。当相交道路是规划路时, 控制点高程定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相交规划路的纵坡, 要么使得相交道路纵坡过大, 要么无谓的增加土石方。

本工程与由我方设计的某城市次干路交叉口便遇到上述问题。我们反复推敲了相交道路的纵断方案后才确定交叉口控制高程, 增加了交叉口的填方以避免相交道路纵坡及挖石方过大。另外一点, 在山区道路交叉口常有道路横坡向下而纵坡向上且合成坡较大, 按普通交叉口竖向设计, 行车时会出现明显的跳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我们适当扩大了交叉口竖向设计的范围, 减小板块间的坡差。

三、管线综合设计

道路管线综合涉及管线种类众多, 在北方城市多包含给水、雨水、污水、电力、弱电、路灯、交警信号、燃气、热力管线等。不论改建还是新建道路, 经常有专业管线不与道路同时建设的状况, 而且专业管线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 造成了建设、管理混乱、不规范, 存在安全隐患, 重复施工导致经济、资源浪费的现状。在不具备建设综合管廊条件的地区, 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有序的布置这些管线尤为重要。

管线综合设计原则遵循现行的《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即可, 但是有两点值得提出来。一是各专业管线相对于路面的位置, 有条件时考虑所有管线均置于车行道外侧, 若是空间有限, 需部分管线置于车行道下, 则优先考虑雨污水、强弱电等对交通以及道路质量影响较小的管线, 燃气、热力、给水等有一定危险或漏损率高的管线尽量布置于外侧;二是各专业管线之间排列, 虽然规范规定了各管线的最小净距, 但应避免电力、燃气管线直接相邻, 尽量避免电力与化工类传输管道、污水管道直接相邻, 以免产生安全隐患。此外, 规范净距要求中电力管线与其他管线平面净距相对较小,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电力检查井比较大的实际;热力管线与其他管线净距相对较大, 设计中尽量将其置于最外侧, 节省内侧空间。

虽然建设方未做要求, 但我单位搜集了部分专业管线的规划并咨询了业主的建设计划, 进行了管线综合初步设计。这对我们后续的排水、电气等施工图提供了基础和便利, 也为其他专业管线的施工图设计提供了参考。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 很多时候各专业管线各自为政, 经常出现标高、线位冲突, 为避免此类现象, 本次设计我们在交叉口对管线进行了控制, 并设置预埋管道, 以备其他管线后期建设时过路使用。山区道路受地形、地质影响, 不论是开挖还是非开挖施工, 均有一定得难度。道路建设时, 在交叉口和间隔一定距离提前预埋过路管道, 有效的控制了标高、线位冲突, 后期施工重复开挖, 高填方、大开挖路段无拉管作业面等问题, 为项目的整体建设、管理降低了投资造价、资源浪费、实施难度。

给水、燃气、热力等管线一般由当地的产权单位设计施工, 电力、弱电、路灯、交警信号等非重力流管线与平原地区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差别不大, 不再赘述, 仅对排水工程进行论述。

四、排水工程设计

山区城市道路的高差, 对重力流排水管道影响是巨大的。直接沿用平原地区的排水设计思路, 显然不合适。全线沿道路纵坡设置排水管道, 个别路段管道突破规范最大坡度, 流速过大冲刷管道, 影响管道使用寿命;若为满足坡度要求一味加大管道埋深, 则既增加投资又加大开挖难度。

(一) 雨水工程

雨水工程设计中, 充分了解周边地块的地形及规划情况, 合理划分汇水面积。山区城市道路, 尤其是周边地块并未完全开发的情况下, 要考虑到山洪的影响。在划分汇水面积时不可将目光局限在当前道路的小范围内, 结合路网考虑远期的排水状况, 在暴雨强度计算式也应适当加大重现期。

根据相关论文资料, 当纵坡远大于道路横坡时, 普通雨水口的收水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次设计时, 结合相交道路实际雨水转输情况, 在道路纵坡大于4%的路段取消雨水管道, 充分利用路面作为排水渠道的作用, 在最低点沿道路横向设置重型截水沟, 就近排入山涧或河道, 避免大面积路段积水。另外, 部分路段采用了排水边沟与雨水管道相结合的形式, 使道路建成后不影响周边现状地块排水。

(二) 污水工程

根据城区整体污水管线规划、污水处理厂 (站) 位置, 结合地块规划及现状排污需求, 以及相交道路的污水转输情况确定污水管道设置与否, 建设长度、管径。值得注意的是, 污水管道应设置在排污需求多的一侧, 适当位置设置过路管。地块范围内污水如果确实需要经由本道路沿线污水管道排出, 则在坡度、高差困难路段加大建设成本, 增加污水管道埋深、管径等, 以满足近远期排污需求。

五、结语

我国疆域辽阔, 山区的城市道路设计并非新鲜事物。尽管如此, 由于每个城市、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人文环境都不尽相同, 在具体的项目设计工作中仍要不断的总结经验、研究创新, 才能打造出实用、安全、稳定、舒适的精品工程。笔者在实际设计工作中, 相比于平原地区, 在道路、管综、排水等专业都做了部分尝试, 并作为建议性措施总结出来以供参考和讨论。

摘要:山区城市道路工程项目相比于平原地区, 有其较为显明的工程特点。尤其在山区新建城区路网规划不甚完善的情况下, 部分先行建设的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 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性。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总结经验, 提出一些建议性措施, 以期与同行进行探讨。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是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所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根据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及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学院的办学实际,探讨并提出了下一步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体系;专业方向

作者简介:杨春丽(1980-),女,河南周口人,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讲师;刘琦(1972-),男,河南商丘人,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7)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决定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方向。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是本专业课程体系规划与建设的直接体现,它决定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考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因此,建立合理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保证。[1]本文根据中原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安全工程专业的办学实际,对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概况

1.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情况

我国安全工程教育始于1958年,并于当年设置了工业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技术专业,1983年根据需求建立了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1984年在前面3个专业的基础上确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2]安全学科是一个管理学、理学与工程学、心理学及医学的交叉学科。其专业应用范围涉及到建筑、土木、矿业、交通、运输、机电、林业、生物、农业、医药、能源、航空等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文化、公共管理等方面。安全工程专业的交叉学科特性及各高校本身具有的不同行业特色,使得不同院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呈现出不同的特色。[3,4]

多年来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机、电、化、管四大学科拼盘的传统模式来进行组合和设置,知识间缺乏关联性,未真正反映出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本质。从课程的设置来看,各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区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总共有74门,专业课113门,差别非常大。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中,工程科学成份约占70%,安全科学通用方法论课程、医学和心理学类课程比例较低,约占35%。课程的内容往往自成一体,缺乏共识,甚至同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课程之间也存在重复或相互冲突的地方,反映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还不成熟。目前,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由实习、课程设计、科研和社会实践、公益劳动、上机以及毕业环节等组成。理论课程又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个部分。[5]

2.“大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大安全”观的办学理念,目标是使毕业生掌握各个行业、各类组织的通用安全科学理论和实务处理法,适应广阔就业市场的需求,为提高各个行业的生产与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水平服务的通用型安全管理人才。[2,6-8]

“大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安全方法论的课程,少量的工程背景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可以应用到所学的安全课程。现今英联邦国家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安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偏重安全科学通用课程,安全方法论的课程比较多,也就是教育偏重“大安全”教育。[9,10]笔者认为现在我国不能和国外一样实行完全彻底的“大安全”教育,这是由我国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国外接受安全教育的大多是从事过特定行业的工程师,它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知识已经掌握,通过学习一些安全方面的方法论就完全能从事该行业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技术方面的工作。[10]但是我国进行安全工程学历教育的人都是刚刚完成12年基础教育的应届毕业生,没有从事过特定行业的工作,缺乏社会和工作经验,因此在学习安全方面的方法论的同时必须掌握行业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这样到特定的岗位上才能够胜任相关方面的工作。因此“大安全”是我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必须结合我国煤矿、道路交通、金属及非金属矿山、建筑等行业特大事故比较多,呈现出行业性这一特点,实施安全工程教育。[2]

目前各高级课程体系的设置都以“大安全”为培养目标,积极拓宽自己的专业方向。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在加强自身行业方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努力拓宽自己的专业方向;没有行业特色的院校需要努力探索,形成几个专业方向。

二、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

中原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始建于1955年,原名是郑州纺织工学院,于2000年改名为中原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是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下设置的一个本科专业,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共下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学院的其它专业为以交叉学科为主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优裕的课程选择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经有四届毕生,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煤矿、化工廠、评价公司、路桥系统等。安全工程专业在本院的就业率排名靠前,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安全方面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同时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完善的专业课程设置。

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没有行业基础,属于“大安全”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之初就对形成自己特设专业方向进行了积极探索。

1.课程设置模式探索

由于我国现有的国情,不能实现“彻底”的大安全教育,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是基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的原则,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思想,在突出安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设置建筑科学、管理、化工等学科的一些课程,兼顾相近专业课程的设置,并使之相互融洽,进一步拓宽专业,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院的安全工程专业根据学校自身及师资队伍的特点,针对市场需求,选定几个专业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围绕这几个方向进行。

课程体系由4个课程平台组成:公共必修课程平台、学科必修课程平台、专业限选课程平台、专业任选方向平台。专业限选方向平台根据专业特色进行课程设置,设置不同的方向,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发展选择其中的一个方向组,目前设置的方向主要是化工安全、建筑施工安全、设备安全、矿山安全四个方向,专业限选课程占总学时16.8%。基础课占70%以上,设置了四个方向的安全相关专业课,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展专业面的基本原则。专业课程设置上,安全方法论(俗称“大安全”)的课程与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课程数量基本相等,但与国外的“大安全”培养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

2.存在的问题及一些思考

(1)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由于开设的方向相对较多,导致学生每个方向知识储备都不够完善。如,因为近几年煤矿行业需要的毕业生比较多,我院学生一部分去了煤矿行业工作,但是普遍感觉工作适应能力较弱,经过研究,在2009增加了《采煤概论》、《矿井地质》等一些煤矿安全方面的课程。由于学生前期的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在这些课程的讲解中遇到困难,比如讲到《采煤概论》有关矿山压力控制方面的内容时,学生普遍反映不懂,因此在以后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体系。在课程体系改革中要提炼出一个主干的方向,使这个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相对完善,在引进人才时也要考虑到专业学科建设,形成以主干方向为主的人才模式,同时兼顾发展其它方向。另外课程开设的顺序也有待调整。“采矿方法”和“矿山安全技术”是在大三上半学期开设的课程,而“矿井地质”是在大三下半学期开设的,地质是采矿和其它矿山课程的基础,因此矿井地质学应该在这两门课程前面,在以后的课程建设方面应该做一些调整,把“矿井地质”放在其它矿业方面课程的前面开设。“火灾爆炸预防控制工程学”是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是在大四上半学期进行开设,大四上半学期是学生考研复习和找工作的阶段,因此该课程学生到课率和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应该把这门课程开课时间做一些调整。

(2)课程内容有重复现象。开设的课程中有个别课程内容重复,比如“通风工程学”和“矿井安全技术”两门课程,“矿井安全技术”主要讲两部分内容矿井通风安全工程两篇,“通风工程学”主要讲解工厂的通风,两门课程内容有一定的重复。“采矿方法”课程与“矿山安全技术”课程选用的教材也有部分内容重复。矿山安全技术选用的教材是讲解的内容主要有通风工程和安全工程两篇,其中安全工程中矿井防水、瓦斯爆炸预防控制、瓦斯突出预防控制等章节,这些章节与采矿方法选用的教材内容中有重复,因此在教学中应将课程的设置进一步优化,在教材的选用方面也应该慎重,避免选用两门课程重复内容过多的教材。

三、结语

随着国家和全社会对安全的重视,安全教育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问题。建立完善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对教学质量和评价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我院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课程体系建设是在摸索中前进。目前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部分成绩,但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课程体系的优化是下一步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 撒占友,王玉华,张永亮,等.青岛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模式[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Z):42-44.

[2] 翟小伟,邓军.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90-94.

[3] 邵辉,张东,葛秀坤.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2):34-29.

[4] 刘海生,宋丽霞,胡去非.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7):70-73.

[5] 郝永梅,邵輝,王凯全,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的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10(1):105-108.

[6] 傅贵,周心权,秦跃平,等.安全工程本科的“工程型大安全”教学方案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8(8):64-67.

[7] 傅贵,杨书宏,宋守信,等.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规范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1):78-84.

[8] 程五一,樊运晓,罗云.通才式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3):36-39.

[9] 赵丽丽,李振明,郭磊.中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J].安全,2008.

[10] 傅贵,余妍妍.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案的中西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39-41.

(责任编辑:刘俊卿)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检测要点;质量控制

0 引言

道路工程建设期间,质量控制涉及多项内容,贯穿了工程的整个周期,需要高度重视。实践证明,有效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前期开始,注重施工管理的细节,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投入时间和精力,重点把控质量检测要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将工程质量从源头提升。

1 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1.1 工程设计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优秀的工程设计是前提,通过高质量的工程设计,可以全方位维护工程质量,合理降低施工风险。项目设计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设计难点,综合多项因素,对施工地质情况认真勘察,择优选择设计方案。

1.2 工程参与人员

市政道路施工,往往涉及人员多,工期比较长。在工程实施期间,施工、监理人员,对项目整体品质影响较大。现实施工中,施工人员是执行者,人员素质和对图纸的把握程度,将会左右施工进度。基于此,需要强化人员意识,作为施工人员,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给监理单位。而作为监理人员,更应该明确监理的责任,科学采取措施进行补救,确保施工在监督下高质量进行。

1.3 工程材料的选择

现实施工中,工程材料属于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小觑。材料质量和工程品质是直接挂钩的,如果材料审查不严,使用了性能较差的材料,将会降低工程质量,增加工程风险隐患。基于此,在道路施工期间,应对材料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注重材料采购、检验等,完善相关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 做好施工前准备

为了满足市政道路工程平稳、耐用、抗滑等施工要求,在现实工作中,施工企业需要进行认真的施工准备,保证施工流程的顺畅。结合现实需求,增强管理及组织能力,实现施工过程规范化,提高专业化程度。在施工之前,完成技术交底,掌握操作要点和先进技术,重点攻克施工难点,结合路段运营情况,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全方位保障工程的预期质量和安全。

2.2 道路施工测量控制

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可知,市政道路施工系统且全面,复合式布控占据主导,再加上地下管线铺设复杂,对管道定位要求高,基于此,平面测量至关重要,在现实工作中,要控制好测量精度,将管线碰撞或擦边等合理、有效避免。现实工作中,道路控制测量,注意事项较多,临时性和永久性布设要结合实际工况确认,确保满足严格的测量要求,提升計算准确性。

3 市政道路检测要点

市政道路建设期间,道路工程质量检测意义非凡,可以多角度保障工程质量。为了发挥道路检测的作用,需要树立“检测意识”,掌握检测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坚持把质量检测看作是工程质量提升的基础保障措施,健全和完善检测体系,结合实际工况,明确检测要点,实践证明,只有强化检测意识,才能做好检测工作,及时发展质量问题,将工程隐患彻底消除。

3.1 材料质量检测要点

加强材料质量检测,是从源头保障施工品质的关键性举措,应该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工程质量提高意义非凡。基于此,应该重视这部分的检测,确保各类半成品质量,检验材料是否达到工艺标准。针对市政道路项目来说,土方、碎石、砂子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施工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检测,如果发现和技术规范不匹配,要杜绝其进场,合理消除工程风险。另外,加强填方用土的检测,在市政道路项目中,填方用土量较大,为了提高路面强度,无论是有机质土还是高液性粘土,都不能作为填方用土,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工程基础,确保填方施工理想,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与此同时,工程用砂的检测一样要重视,砂的含泥量是重要检测内容,同时还要优化颗粒级配等,尽可能控制住含泥量,在此基础上,促使砂子总空隙率理想。各类原材料进场后,要完善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多次进行检测,待材料性能稳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3.2 施工过程检测要点

除了要对施工材料加大检测力度外,施工过程检测措施同样要强化,施工过程检测,涉及内容较广,也可以将其理解成是施工项目全面检测,应用价值较高。实践表明,加强施工过程检测,要以健全的机制为依托,逐步完善检测体系,发挥检测的真实作用,从根本消除工程建设风险,延长市政道路服役时间。实际工作中,想要确保检测的效果,就要建立责任体系,在合理分工基础上,建立奖惩机制,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各方面检测到位,大幅度提升工程质量[1]。首先,完成工艺的试验检测,结合现实需求,不断完善检测程序,规范检测操作,确保工艺符合要求。其次,重视关键环节检测。例如:压实度的检测就属于相对关键的检测内容,除此之外,还有路基质量检测等,这些检测内容一定要落实好,保障施工环节不出错,借此提升工程质量。

3.3 路基和路面的质量检测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路基和路面质量管理非常严格,有着极高的标准,属于质量控制重点。市政道路建设形式和公路不同,会受到地坪标高限制。道路设计标高要参照周边地坪标高,与此同时,要保证道路路基的强度,即使在长期外界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形[2]。

3.3.1 路基的检测

前文已经提到过,路基是道路基础,路基检测尤为重要。只有将路基做好,道路的质量才能保障好。现实中,路基检测核心内容有:(1)土石工程前,完成施工方案编制,结合全路幅强度标准完成高精度的质量控制,消除风险隐患;(2)路基回填时,进行土样自检与实验,在此基础上见证取样,确保路基回填质量。现实施工中,混凝土板的选择要谨慎,在满足足够强度的同时,耐久性也是重要指标。浇筑混凝土路面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科学、严谨看待配合比问题,水泥、砂、石等都要严格控制,不得随意添加,同时外加剂也要合理调配,严格控制石料粒径,倘若现实施工中,石料粒径过大,就会造成路面裂缝,让道路交通受到影响。最关键的步骤是在混凝土浇筑后,覆盖、养护必不可少,应尽可能减少烈日影响。

3.3.2 路面面层的检测

路面面层的检测,要综合多种因素,尽可能做到全面。首先是取样和检测,在上述步骤完成后,进行配合比的试验,在此阶段,参照气候、路面结构等多项内容,确定技术指标。需要强调的是,面层摊铺时,为了强化摊铺效果,摊铺厚度需严格把控,彻底解决碾压的温度问题。另外,路基填土压实度作为重要参数要满足规范要求,工作中,分层压实的厚度不宜过高,否则将达不到压实效果。结合以往经验,每层要在20 cm以内,这样的压实效果才是最理想的。为了强化路基施工效果,施工前的勘测势必要重视起来,勘察过程中,警惕性要高度保持,对施工可能性的难题准备充分,挖除杂草和树根,为施工打好基础。除此之外,面层验收时,自检和比对检测同样不容忽视,要给出明确试验报告,结合检查数量、位置,进行详细明确说明,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

4 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的建设,较为复杂和系统,涉及层面较广,其质量控制和检测难度较大。为了提升市政道路建设价值,需要掌握检测要点,采取多角度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在保障效益的同时,造福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盖飞.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及检测要点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1):70-71.

[2]张磊.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2020(1):171.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近些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各地区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在加紧进行当中。由于同时开展的工程量较多, 因此项目资金匮乏的现象较为普遍, 所以如何更好的对现有的资金进行利用, 以便在不增加预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就成为道路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通过对国内多项公路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等造价管理点的分析, 得出公路工程的设计阶段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投资的影响为80%以上, 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的多寡, 因此对于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1 现阶段道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设计阶段的管理是整个道路工程造价管理最关键的环节, 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道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却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我国道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历来是工程的建设施工阶段, 例如对施工预算和结算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人工、机械使用等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而工程设计却往往被忽视。

(2) 大多数设计人员缺乏造价责任和造价控制意识, 认为对于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其它部门的事情, 自己的责任只是设计, 因此盲目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也有些设计人员缺乏与工程有关的专业技术, 在进行概预算编制的时候只会根据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 这样的概预算根本无法为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提供实质性意见。

(3) 对于工程造价的评估能力和限制力度不够, 导致项目成本一升再升, 一提再提。

(4) 由于自身特点, 道路工程的设计人员除了要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 还要在提交图纸的同时提供与图纸相配套的工程量。与此同时, 道路工程还存在着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 这样就造成了设计人员的时间过于紧张, 使他们无法按照相关要求向造价管理与控制人员提供必要的工程量, 导致造价管理人员无法按照程序对工程量进行复核, 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5) 大多数道路工程只重视工程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 却往往忽视了对于施工图纸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 这样一来, 一旦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中标, 那么他们就会直接承包施工图纸设计和技术设计, 由于缺乏竞争, 因此有些设计单位就开始放松管理, 对于控制项目造价的积极性也会降低。

(6) 道路工程设计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由于缺乏对这一方面的监管, 有些设计单位为了提高自身利益, 盲目扩大道路工程的规模和质量, 不仅没有对设计进行积极的优化, 反而存在着任意提高混凝土、钢筋强度的现象, 进而人为的提高了工程造价。

2 如何做好对道路工程的造价管理

2.1 重视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设和监理单位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项目招投标和工程施工阶段, 他们全面、认真、详细的进行着预算审核和建设材料的供需分析, 这种“重后轻前”的做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终究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 最多只能算是“事倍功半”。而工程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经济、是否科学则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 因此只有在工程设计工作尚未完成之际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 才能选出最为经济的方案, 从而把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第一关。如果没有做好对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审核, 那么后续的造价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在现有施工预算的基础上开展, 这势必会增加项目资金的投入, 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转变自身观念将工作重心放在项目施工之前, 重视和加强对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工程造价。

2.2 提高设计人员的造价意识

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大多存在着忽视造价控制的现象, 他们注重的往往只是相关技术的完善, 认为只有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才有进行造价控制的必要, 即便是需要在设计阶段开展成本管理, 也是相关部门的工作, 设计人员只要确保设计质量和工程的安全、稳定即可, 这种对于工程造价缺乏合理考虑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因此, 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让设计人员明确设计环节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所在这一观念, 要求其在设计时注意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深度, 在对现有的方案进行仔细比较后再拿出相应的设计图纸,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对设计图纸的修改次数, 也有利于确保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在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同时培养一支能设计、会分析、有经验、懂经济的设计师队伍。

2.3 实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指的是在对道路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估算出项目的投资, 以此对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控制, 然后再根据初步设计出的图纸所需要的项目资金来对施工图设计进行控制。与此同时, 在确保工程各部分功能不会受到影响的前提下, 将项目资金按需分配到工程的各个部分并加强对不合理变更的控制, 以此避免超支现象的发生。

但在实际工作中, 却往往存在着先进行工程设计, 再根据设计图纸对项目造价进行调整的现象。尽管从表面上看, 这是一种确保工程质量的行为, 但如果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就会发现, 这种做法在大幅增加项目投入的同时却并没有使工程质量得到应有的提高。因此, 工程造价从根本上来看仍是由工程设计决定的, 它决定着工艺的和材料的选择, 对于项目成本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 有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应注意推定限额设计制度, 促使设计人员养成根据限额进行设计的习惯。设计人员也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培养, 熟悉各种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道路工程的一般造价等内容, 以便在确保不损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对项目资金进行合理的分解和利用, 对于超支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 并尽量通过修改设计的方式予以解决, 从而将工程设计与造价管理工作融为一体。

2.4 做好对工程量计算与定额的套用

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设计方案确定之后, 对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的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质量与项目投资, 因此, 参与工程量计算的有关人员除了要熟悉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之外, 还要对所计算专业的施工方法以及工程量计算规则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以免发生增加钢筋含量、加大构件截面或任意提高安全系数的现象。对于那些没有或缺乏工程量计算方法的专业, 有关人员除了要熟悉其工作内容和适应条件外, 还要对其分部、分项工程的设计意图以及相应计算规则进行了解, 以便能够根据这些数据来套用定额。工程量计算结束后, 还应与本工程相类似的已建工程进行对照分析, 当发现存在漏算、误算等现象的时候要及时对产生异常数据的原因进行查找, 以便能够及时纠正计算过程中的偏差, 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设计当中, 进而确保所计算工程量的准确无误。

2.5 提高设计概预算的质量

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以外, 造价人员还要与工程的设计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和联系, 对设计图纸中不够完整或表述不清的地方进行探讨, 以免因计算与图纸脱节而导致少算或漏算现象。其次, 造价人员还要对施工机械的价格和消费量、材料费、人工费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 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 以免出现计算与工程实际脱节的现象。另外, 造价人员在工作之余还应注意学习有关金融会计、电照、给排水、桥梁、道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以便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3 结语

在道路工程建设的各道工序中,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是工程造价全程控制的中心环节, 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经济, 直接影响着项目投资的多寡。因此, 为了更好的完成道路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 有关人员除了要做好招投标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工作外还要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和限额设计, 以便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深度, 最终通过技术和经济手段的联合作用更好的完成对道路工程的造价控制。

摘要:对于道路工程的造价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这样一个误区, 那就是重视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却忽略造价管理工作最关键的环节——设计阶段。尽管从表面上看, 对于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有效的降低了工程造价, 但实际上由于忽视对于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要远远大于这一数值。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做好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关键词:道路工程造价管理,道路工程成本管理,道路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梁金江.公路工程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5.

[2] 李继业, 张峰.公路工程造价与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6.

[3] 高峰, 周世生, 张求书.公路工程造价与控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6.

[4] 范智杰.公路工程计量与造价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6.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社会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城市交通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道路工程施工除了能够舒缓逐渐膨胀的交通压力以外,还能推动每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沟通和进步。但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方法以及质量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导致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下降,出现一些交通隐患问题。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然后解析重要施工方法和质量把控对策,以便为有关建筑方提供一定科学参考价值。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控

1剖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重要意义

①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速度。市政道路工程牵涉到的范围非常广,同时还有很多项目内容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内容进行梳理时,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能够更加稳定。同时加大质量把控和管理工作,能够将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发生概率降低,将其施工效率提高。②合理配置施工进度规划。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期间,每个环节的施工难度和损耗时间成本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对具体施工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制定对应施工进度规划,这样可以做好将施工工期配置的合理性提高。③延长城市道路工程使用年限。城市發展期间,市政道路在完成修建以后,其使用年限很长,除了日常维修养护以外,基本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进行翻新建设。加大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把控和对应的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将其综合强度提高,延长其使用年限。

2分析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因素

2.1缺少合理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期间需要采取更科学的设计方案,对其整个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样才可以确保道路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但部分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缺乏合理性,在设计前期的勘察工作中,并没有具体开展实地勘察,对市政范围内的实际环境没有进行全面了解,未严格根据建筑工程开展重点和难点分析工作,由于道路工程设计过程中缺乏合理性,很大程度上会对后期工程项目建设造成严重影响。现代化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具有复杂性,每项因素都会对后期工程项目建设质量造成影响,部分工程设计方案缺少弹性,没有在施工图纸中对施工数据信息进行备注,无法确保图纸上的操作准确,所以给后面建设工作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其次,目前还缺少施工方案的评估制度,部分施工图纸上的数据和实际数据存在一定差异性,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并没有科学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因此会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2.2施工人员操作缺乏规范性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需要构建更加合理的管理体系,以免施工中出现建设操作不规范的情况,现阶段,城市道路工程工作人员在专业技术水平方面有待提高,员工专业性不够复杂的施工环境,对工作人员管理经验以及技术方面等提出更高标准。若管理者无法加大细节管理工作,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风险因素判断不够,无法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掌握施工管理的要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将其施工有效性降低。施工方对工程管理者的培训不够重视,设计部门也没有在建设前期充分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导致管理者不能很好的掌握管理控制要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将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有效性降低。

3探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和质量把控措施

3.1制定更完善的工程设计方案

高质量的市政道路工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因素,若无法在建筑工程前期将这些因素进行解决,给出应对各项突发情况预案,很大程度上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造成影响,甚至严重的会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带来威胁,所以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健全的设计方案,这项工作同样是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有效把控基础条件,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解析,现场施工的排水和通信等管道配置怎样预留空间,地面原来材质和承载力怎样进行改善,一定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尽量避免建设中被这些因素所影响,与此同时也要确保建设期间不会损害这些原有设置。最后,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方案虽然没有进行真正的实践,所以一定要参考一些具有经验的工程人员建议,跟各个部门一起进行探究,不断评估并改善方案,最后可以确定一个具有可行性最佳的方案,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能够有序开展。

3.2加大现场施工封闭管理力度

为了更好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控有效性提高,需要不断将现场施工环境进行优化,采取具体的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方法,将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这样可以形成综合性质量把控方法,很大程度上能够规避建设当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严格把控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规划,对现场施工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解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各类不确定因素,第一时间将现场施工的防范工作做好。比如,第一,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范围内有关防跌落管理工作,做好设置防控安全警示牌,这样可以形成更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有效将建设期间出现的风险问题降低。第二,加大工程项目建设生活区以及工作区域的规划工作,设置完警示牌之后,还要对进入到施工范围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工作,重点对施工操作环境进行检查,看其没有达到建设标准,确保施工工艺选择的科学性,结合施工需要合理选择设备,加强这些设备的检查力度,才可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科学性。第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还牵涉到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在实际建设当中加强对环境把控力度,避免施工对附近环境造成污染,确保施工垃圾废品排放不会对周边区域环境造成损坏,比如实际建设当中需要加装围挡设施,制定更科学的卫生防控标准,将现场封闭管理工作做好,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全面加大安全防控力度,提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3.3加大建材把控力度

教材费用在市政道路工程当中占据很大比例,建材的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建筑材料的把控力度,消除建材不符合设施方案规范标准,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数量不齐全等各类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为了更好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建筑的材料的有效性,需要全面将招标投标机制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强购买工作的管理力度,综合对比解析每个材料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以及材料质量等,详细制定出购买计划,保证材料供应商能够准时提供所需材料,加大建材的储存管理工作,第一时间将建材的收支记录工作做好,避免建材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结合外界实际变化情况,采取具体的材料防护对策,这样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材料质量,达到市政道路工程使用需求。加大建材现场抽检力度,保证建材供应方提供的材料有关,检验手续齐全,将现场的材料检验工作做好,加强批次抽量检查力度,保证抽检选材符合要求。避免建设期间材料浪费问题发生,对作人员材料使用行为进行合理监管,将建材加工示范工作做好,发现材料使用期间出现的问题,消除材料加工错误行为,实现合理管理控制建材目的。

3.4加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把控力度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路基路面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把控的基本条件,为了更好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提高,一定要将路基路面的合理把控工作做好。①路基建设。对道路路基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将表面杂质清理干净,将路基的压实工作做好。路基在开挖过程中,如果其含水量非常大,需要将对应的处理措施加强,在保证路基符合工程项目建设要求之后开展压实操作。这项工作完成之后,要对路基的边坡进行防冲刷处理,避免在汛期中道路路基质量受到损坏。②合理把控路面质量。道路路面建设中普遍运用到的是沥青材料和水泥混凝土材料,为了更好满足路面施工质量的提升,一定要将混合料的配比工作做好,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把控,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更科学。市政道路建设期间结合设置好的施工流程和环节,对建设中路面所有施工环节提高重视,保证其满足设计图纸标准,以免在建设当中发生裂缝问题,加强路面建设质量离心混凝土材料配比完成以后,需要通过更加科学的检验工作保证其质量符合建设标准。

4结语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国民经济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实际建设中,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大管理力度,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对于施工期间所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合理解析,并第一时间制定出更具体的优化对策,有效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推动工程项目优质完成,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桂林.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8(7):254+256.

[2]刘佳琦.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19(S1):138~140.

[3]孟令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99~100.

[4]宋益冬;史红雷;杨剑等.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研究[J]现代物业,2019,(06)177

上一篇:社团年度总结范文下一篇:德育管理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