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的读后感范文

2023-10-04

品中国文人的读后感范文第1篇

朱文佳

暑假期间,我读了《品中国文人》这本书。拿到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心中有一份担心,作家型的小川何以选择这样一块硬骨头?能说出前人未道之言吗?但是一篇篇读后,此书对我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作家用全新眼光处理着传统的材料。内容结实,文笔一泻千里,作者凭借几十年深厚的积累、良好的艺术修养,写出极带情感色彩,类同当年梁启超的新体散文,它们“不守家法”,信笔而来又舒卷自如,议论雄辩,别具一格。

在刘小川品述的文人中,有众人皆浊我独醒的屈原,有被汉武帝阉割的司马迁,有旷达笃定的嵇康,有举目悠远的陶渊明,有毫气浪荡的李白,有忧思纯美的杜甫,有丰瞻细腻的白居易,有柔肠旖旎的李煜,旷达明睿的苏轼,壮怀激烈的辛弃疾,有美女词人李清照,敏感深刻的曹雪芹„„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乐观旷达、积极向上和风骨柔情。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他的思想和创作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 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众所周知,他是身体不完整的伟大的男人,汉武帝因李陵冤案而废掉了他的生殖器。悲剧发生在他四十七岁的那一年,从那以后,他称自己是“刑余之人”。他是在侮辱和愤怒中完成自己的伟业的。今人可能单从性能力丧失的角度来看他的悲剧,而在司马迁,侮辱是第一位的。

司马相如,西汉大辞赋家。三十岁以前他一直落魄,碰上卓文君,命运才出现转机。这桩使他名传千古的风流韵事,还带给他财运、官运。财、色、权、名他样样占齐了,一辈子过得舒坦。换成今天的思维,人们会一拍大腿说:这美女值,太值啦!

陶渊明,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又是什么人呢?他是苏东坡最崇拜的人。东坡先生提到他,永远是学生的口吻:“渊明吾师”、“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陶诗109首,东坡每一首都唱和了。在东坡看来,李白、杜甫还在陶渊明之下。苏东坡这种境界的人,尚且从陶诗中获得巨大的精神养分,我们今天怎能错过?我们错过了陶渊明,岂不等于俄罗斯人错过普希金、英国人错过莎士比亚、德国人错过荷尔德林?

李白,我国唐代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性情于常人有二,但李白的精神如天马行空,行云流水富有张力。文人坚持原则,美政思想和清洁精神是至关重要的。脑子装有尧舜孔孟老庄等等亚圣的思想可以修文人的性和身。他为人放荡不羁,一生喝酒寻仙渴望做大官报效祖国。他有家室,常年不归家,貌似置家人不顾,这点让我很失望,因他无对家人的责任感,我便毫不客气地将伟大的李白逐出我心中的秘密花园。但不可否认的是李白的诗句确实很伟大,《将进酒》、《蜀道难》等的气势让我叹为观止。不能因为他为人

让我不满意,而对他的诗句以眼带颜色而置之。《将进酒》是我最喜欢的诗歌之一。

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个家道中落的满载历史的老人,他心怀天下慈悲的情怀很值得我学习。他早年与李白一起游学炼丹,参加科举考试不幸未中,晚年靠官场中的知己接济而生活。他死得比较惨,晚年在船中漂泊,几天不曾沾粮食,朋友送他几大桶牛肉和酒菜。谁知这牛肉是病牛,饿慌了的他猛吃一顿后,天天拉肚子,医治无效,加上年老经不起折腾,如一叶扁舟飘逝于苦难的人间海洋。他伟大的艺术照耀千古,我敬仰他佩服他,但因其不能处理好现实导致潦倒破落致死,这让我对他的欢喜之情退后三尺。

白居易,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李煜,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郁孤台就像辛弃疾。不知赣县今犹存否?那是绝妙的天然雕塑。辛弃疾武艺高强,谋略过人,却长期受南宋朝廷的排斥,一身本领闲置。他出身于沦陷的山东,二十二岁就拉起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敌后建立根据地,打击侵略者。他的军事论文《美芹十论》,显示出对金作战的非凡的战略眼光。可惜一腔热血化作东流水。“忍将万字平戎策,换作东家种树书。”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古代史书中男人的名字浩若繁星,而女人的名字寥若晨星。宋以前,女人很难留下她们的名字,比如李白、杜甫的夫人,我们只知姓氏。名女人如五代十国时蜀国的花蕊夫人,风流文采,芳名远播,但她姓甚名谁、系何方人氏,却罕有人知。

曹雪芹,我国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著名满族文学家。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一部《红楼梦》,写了金陵十二钗尚嫌不足,又要写金陵十二副钗。一大群女子,携带着她们各自的命运向我们涌来。而两百多年前,她们都在曹雪芹的眼前、笔下、睡梦中。作者化身为贾宝玉,与她们同呼吸共命运。亲历并见证豪门大族之败、封建大厦之倾。

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用自己的笔战斗着,用文字开始了和旧势力、封建思想的斗争,成为那个时代中的一杆旗帜。他用雷霆之语警醒世人,解放了一代人思想。

语言创造的文化,在历史传播中,难免带有种种的遮蔽,客观的语境变迁,人为的曲解利用,让原本清晰的图像变得模糊不清。从关注人性变化出发,将语言艺术看作是情感与心灵的外化,刘小川的品评直指生命本源,挣脱出了层层枷锁,他对古代文人前贤的理解有一种可贵的深度,例如对于田园诗人陶渊明,习惯的说法是他辞官归回田园,看作是仕途不畅的人生退缩,但刘小川的眼中,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一种人性价值的确立,他关注房前屋后的一草一木、写鸡、写狗、写桑麻、写炊烟,是用朴素的语言,将人生朴素的欣悦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朴素,以一个人的真为底色,情性真,感觉真,心灵真。陶渊明田园诗的文学价值,是对抗着当时流行的堆砌词藻,拿语言作排场的六朝文赋。对于宋代词人陆游的评说,作者认为,流泪疾书岳飞《满江红》,时时怀念唐婉的陆游,是词人博大情怀的反映,他爱国爱酒爱山川爱美女,由此,他鄙视一切野蛮与龌龊,这种爱与恨贯串陆游的一生,构成了他的光荣与梦想,狂放与落寞,欢乐与辛酸。

古时文人前贤的时代,他们经历的历史事件,刘小川在对他们人性的关注中,

生命体验的解读中,一一找到了互联点。人与人的沟通与理解,此时拆除了历史的遮蔽,遥远古代的“血肉丰满,强大的个体”,变成了今天读者的朋友与前辈,让人们觉得真实,亲切。

刘小川的品作,虽说字里行间充满激情,但是,它与近年来风靡大江南北的“大散文”相比,写得平实。这种平实是一种艺术修养与功力。它在叙述中,并不强加许多主观的议论,相反以崭新的历史文化视角展示自己的发现。

《品中国文人》一书,集华夏历代文人于一体。她从战国时期的屈原、司马迁,写到魏晋时期的嵇康、陶渊明;从盛唐的李白、杜甫,写到南唐后主李煜;从南宋的苏东坡,写到明清时期的曹雪芹;对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品述,刘小川先生用了整套著作的近十分之一篇幅,可见鲁迅先生在文学界的影响力。

品中国文人的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一、文人阶级的起源于界定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 “阶级”的意识使得人们社会地位有尊卑与高下之分, 中国古代文人可以勤学知识, 或入朝为官, 或与贵族交好, 或广纳贤士结党, 成为文人阶级。古代文人阶级最早起源于“士”, 关于“士”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 在《尚书·洪范》中:“汝则有大疑, 谋及乃心, 谋及卿士, 谋及庶人, 谋及卜筮”出现“卿士”一词。章太炎认为“士、事、史、吏”同一回事。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推断“史手执简形”是最早垄断文字的人物。他还认为在殷商, “巫、尹、史虽是统治阶级中一批积极, 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 但是带有浓烈的宗教巫术色彩, 只能看做是文人最早的萌芽。到春秋初期, 《管子·小匡》书:“士农工商四民者, 国之石民也, 不可使杂处, 杂处则其言哤, 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 处农必就田野, 处工必就官府, 处商必就市井。”体现出社会阶级分化。四民所指国家的柱石, 同时还按读书之士为先, 农次之, 工再次之, 商人地位最低。《汉书·食货志上》书:“士农工商, 四民有业, 学以居位曰士, 作巧成器曰工, 通財鬻货曰商。”清楚指出学居高位为“士”及“士”“商”区别。西周、春秋时代, “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 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 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自春秋后“儒者”“文官”“诗人”三位一体, 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特征。至北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得到天下文人回响, 文人们不止埋头读书传教而开始积极参与到政治中来。所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以说是北宋后文人们的共同心理写照。但是, 作为社会阶层的文人, 其个性与人格的选择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而是要受到各种社会条件, 尤其是统治政权的政策的限制。或者说, 作为历代文人在以真理化身自居的“道统观念”和对其限制的封建统治政权的“势统”之间关系的天平上摇摆, 是历代文人个性形成与人格走向的根源所在。文人在这天平中失去平衡后, 会中产生特殊的矛盾心理, 出于“仕”的渴望, 又显露出对“隐”的追求。综上所述, “文人”称呼由“士”起源发展而来, 多指较高文化水平和代表社会道义的知识阶层的成员。

张修林在《谈文人》从文化层面对“文人”给出定义:“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文人应为有文德之人, 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 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在社会生产中文人士大夫阶层应属于中产阶层, 有一定的社会财富与地位。”这段描述说明, 文人不仅在常规学识方面要有深厚基础, 在审美情趣中也要富含创造性和艺术价值。在普性又个性中追求具有“文人特征”的审美价值。

二、古代文人独爱的审美意象

雕刻, 绘画, 音乐, 文学都是古代文人重要的表达途径。而“梅兰竹菊”的形象大量出现在这些艺术门类中。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 从此,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君子的代言者。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君子的特质与美德。梅以“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儒雅文德的象征, 为世人所推崇。兰, 中国兰花简称国兰, 古代称之为兰蕙, 文人墨客们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 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 把良师益友喻为“兰客”, 更显其若谷幽兰之雅致。竹, 竹茎多节, 中间空, 四时青翠、质地坚硬, 在风霜的侵袭下, 仍保持其亭亭直节。这被古代文人认为是虚心、有节制、宁折不屈的象征, 因此倍受文人喜爱, 更有“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一说, 另还有“岁寒三友”之一的美称。菊花在深秋盛开不与百花争艳的隐士风范也标榜着不同的高尚品德, 古人以菊名志, 往往以此比拟自己高洁的情操, 淡泊名利的心性以及隐忍的精神。文人雅士借“四君”来作为自我心灵情致的表现, 一是情有所寄, 二是托物言志。这些审美意象不仅在文人装饰中成为主流, 在市井文化中也备受推崇。各阶级纷纷效仿, 从餐具茶盏装饰、刺绣印染、发冠步摇都喜爱用“四君子”作为装饰, 还加入了民俗吉祥如意的期盼, 使文人装饰得以延续发展。

三、古代文人对书房文具装饰审美的重要影响

文人士大夫对于书房的陈设布臵格外重视, 他们崇尚高雅, 讲究品位, 将自己的居所赋予一定的建筑名称, 比如室、堂、轩、居、庐、楼、馆、斋、阁等, 在这些文辞中一定意义上感染到主人的性格特质。从清代郑板桥诗:“茅屋一间, 新篁数千, 雪白纸窗, 微侵绿色。此时独坐其中, 一盏雨前茶, 一方端砚石, 一张宣州纸, 几笔折纸花, 朋友来至, 风声竹响, 愈喧愈静, 家僮扫地, 侍女焚香, 来往竹林中, 清光于画上, 绝可怜爱。”还有明代李晔所著的《紫桃轩杂缀》的理想书斋环境是“在溪山纡曲处择书屋, 结构只三间, 上加层楼, 以观云物。四旁修竹百竿, 以招清风, 南面长松一株, 可挂明月。老梅寒蹇, 低枝入窗, 芳草缛苔, 周于砌下。东屋臵道、释二家之书, 西房臵儒家典籍。中横几榻之外, 杂臵法书名绘。朝夕白饭、鱼羹名酒、精茗。一健丁守关拒绝俗客往来。”可以看出, 古代文人已经有相对成熟完整的自成一套的生活场景营造。精神愉悦是文人的重要追求, 因此在装饰设计时会将他们的思想与喜好融入装饰设计中。因所处社会地位、眼界的不同, 文人装饰设计较之工匠之作更典雅、端庄, 更具有神韵。器物设计和装饰艺术发展高潮在明代中晚时期时, 随着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的兴起和程朱理学的衰落, 文人一改重道轻器、重文轻技的传统思想, 更多的文人参与到了装饰设计中。文人的装饰设计构思巧妙, 力求在体现自我的同时满足舒适、便利的需要。因材制宜、契合自然的制器思想, 使得装饰艺术愈加璀璨。

与文人最接近是装饰设计便是书房的珍品那些文房用具的设计。《红楼梦》第四十回描写探春房中摆设, 皆是文房长物。“凤姐儿等来至探春房中, 只见他娘儿们正说笑。探春素喜阔朗, 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 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 并数十方宝砚, 各色笔筒, 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 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 左右挂着一副对联, 乃是颜鲁公墨迹, 其词云,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右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 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大白玉比目磬, 旁边挂着小锤。”贾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个精明有才的女子, 诗社发起者, 还给自己起名号蕉下客。为了与她气质相符, 作者曹雪芹把她房间写成了文人房间的样式, 对其中名贵文具还做了重点描写。

明代屠隆《文具雅编》中逐条介绍了除文房四宝以外的43种其他文房用具, 有的一直延用至今, 如笔格、笔筒、笔洗等;有的今天已经稀见, 如贝光、廖、韵牌等。书中对文房用具皆做了详细描述, 精妙细致到令人惊叹。这也体现出文人阶层对所用器物的装饰性的追求。下文略书三例:

砚匣, 用来保护砚台的盒子, 它的形制随砚形的不同而不同。砚匣多为漆匣、木匣, 但也有用金属制成的。《砚录》提出:青州红丝石砚用银匣为好, 用锡匣也可以, 因为锡匣能润砚。《文具雅编》则说砚匣:不可用五金, 盖石乃金之所自出。若同处, 则子盈母气, 反能燥石。以紫檀、乌木、豆瓣楠及雕红褪光漆者为佳。单一个砚台的外匣, 古人文人尝尽当时可用材料, 在多种材料与砚台使用中的磨合感受“润”与“燥”的内涵体现, 这不仅与古传统中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有关, 更是古代文人对物, 境, 情细微感受的体现。

笔筒, 属常用文具之一。材质不一, 形状也无定制。屠隆介绍说:“湘竹为之, 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 余不入品。”这是从所用材质说的, 由此可以看出文人爱好美材, 对材料的选择尤为挑剔。紫檀静穆庄严, 色沉如漆, 符合文人墨士沉稳之态, 符合追求高雅气质、以物寓德的文人的审美情趣;其实, 今天所见到的笔筒多加雕饰, 尤其是雕竹笔筒, 或雕梅兰竹菊或雕松下居士或雕龙画凤, 或雕文人诗词。朱彝尊还写有《笔筒铭》:“笔之在案, 或侧或颇, 犹人之无仪, 筒以束之, 如客得家, 闲彼放心, 归于无邪。”

香具, “点茶、焚香、挂画、插花”称文人四趣事。香具作为文人书房中典型的陈设品, 有重要地位。宋代陈去非的诗作:“明窗延静书, 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 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 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 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 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 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 波定还自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装饰文房环境的态度。书房环绕青山绿水, 余烟袅袅本不可强求, 但文人借用香具把“云缕”带到了室内。文人对香的痴迷使得焚香之道远超焚香制品本意, 焚香在各阶级得以盛行, 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文人墨客们的影响。香具在日常装饰应用中已经是一个思想大于形象的器具。

古代文人参与到装饰艺术设计中, 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为装饰艺术不断提供新活力。古代文人用普性又个性的审美情趣在装饰艺术中发挥了自身价值, 将自己的文化学识、审美喜好、思想追求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融入装饰设计中, 装饰艺术中的“文人特征”是我们区别于其他风格的重要特征。现如今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装饰艺术设计体现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 在装饰艺术的设计中, 我们也要“寻根”, 寻找我们古代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摘要:文人阶层作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装饰艺术方面也是如此, 本文通过分析装饰母题、文房陈设、器物使用等方面情况, 论述了文人思维的主要特征及对社会其他阶层的影响。

品中国文人的读后感范文第3篇

溥心畲(yú)(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因其长兄过继给了伯父载澄,袭了王爵; 溥心畲

溥心畲出生5个月就蒙赐头品顶戴,4岁习书法,5岁拜见慈禧太后,6岁受教,9岁能诗,12岁能文,被誉为皇清神童,在大内接受“琴棋书画诗酒花美学”培育,19岁应德国亨利亲王之邀,游历德国,通英、德、日文,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 溥心畲20岁始习画,23岁创漫社,27岁隐居戒台寺,潜心读书,并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书画之上,29岁奉母移居王府花园,并由此正式步入当时的北京画坛,开始与张大千等著名画家往来。左三张大千,右三黄君璧,右二溥心畲

30岁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行书画展览,因作品丰富、题材广泛而声名大噪,获评“出手惊人,俨然马夏”。以松巢客自号,名列近代著名国画团体“松风画会”, 35岁与夫人罗清媛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办首次伉俪画展,再度名震丹青,被公推为“北宗山水第一人”。 1949年10月18日,新中国成立不久,溥心畲藏在一艘小船里,从上海冒险偷渡至舟山,继又辗转赴台,并于台湾师范大学执教。为贴补家用,亦曾在自宅开班授徒、至列游讲学,曾以愧对前清先祖为由,拒绝了宋美龄的拜师习艺邀约。 溥心畲在台湾收弟子有生命内涵的真实与精采|他的世界本来如此|

他从小熟读书籍,立有济世之壮志,却又受困于当时局势,不得一展其所学,故而居家仿古人之迹,以图写胸中之丘壑,并以此自娱。 溥心畲出身皇室,大内许多珍藏,成就他极高的文采与耳濡目染的艺术底蕴,使他的画风露出一种高雅洁静的文人画的特质,为常人之所不及。 【 溥儒 《人物山水册》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观摹体悟的多,其画风在技法上,不以一家一法为满足,全由拟悟古人书画以及书香诗文蕴育而成,所作山水远追宋人刘李马夏,近则取法明四家的唐寅,用笔挺健劲秀,又兼具秀丽典雅。 他在传统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源于他对传统文化深切的体悟与认同,又以知识份子面对强势文化冲激时,高傲自尊的本位表现,这种在坚持文化道统上创造出新的自家风范,却也使得他独树一格。 溥心畲山作品 同时,他的作品也暗合了他情感的特殊寄寓,山水画多以一派清寂萧索之气,加以豪华气派的亭台楼阁,虽雍容却似可望而又不可及的镜花水月,是其作为王孙画家和普通逸士作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溥心畲山水画

|溥心畲代表作《松山茅屋图》被认为是其文人画作的典型,空无一人茅屋是溥心畲一生向往山林的隐喻,也是他在乱世中独特的精神释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典型的文人气质。 溥心畲《松山茅屋图》

|创作于 1937年的作品《山水清晖卷》,描绘的是壮丽山水,但是从题识中的“哀哉东逝川,古人今不见”,一语沧桑的道出了旧时王孙的萧瑟感。 溥心畲山水清晖卷

|溥氏渡台前后,画风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早年用笔俊朗飘逸,以骨力盛,自1949年到台湾至1963年病逝,激励的笔线逐渐变得含蓄,很多山石的皴法已经将线条融掉,真实的写照溥心畲当时模糊的心境。溥心畲1939年的作品 溥心畲1960年的作品

|溥心畲行书法同样精湛,他14岁师从欧阳镜溪、龙子恕二师督课,临习颜真卿《中兴颂》、萧梁碑额、魏郑文公石刻等。草学二王、米芾,飘洒畅酣,他主张树立骨力,强调书小字必先习大字,心经笔法,意存体势,讲究书法刚健遒美,秀逸有致。溥心畲行书法作品 只有他才是溥心畬| 纵观溥心畲一生,其书画造诣植根于扎实的文学底蕴,特殊的身份,以及传奇的人生经历,这些给他在艺术上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以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体悟,造就了其独特的艺术表现。他谨守前人矩范,一笔一划皆有所从,又遵循“不薄今人爱古人”的原则,善容诸家,广采博取。 他又因清朝皇室后裔的特殊身份悟到荣华富贵之后的平淡才是人生至境,因而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只有他才是溥心畬,在当下中国画坛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文人画复活的语境里,他当之无愧的被世人称为文人画的最后一笔。

版权说明:文章图片素材网络无从查证作者,原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文字主编

媚吧:本期主编,80后书画小编,卖不了萌,耍不了酷,独谈的了人生,聊的出梦想。借书画来咀嚼,予文字以漫步。底部留言,来和我聊聊吧!猜你喜欢的文章3000分钟国画教学视频U盘版,学习国画必备!教育部推荐书法临摹范本,请重视!

判断书画家潜力的八大标准!

品中国文人的读后感范文第4篇

“我本来是个优秀学员的„„但是„„”

1、行车的时候,俺本来想保持安全车距,听说是五十米,可是俺刚刚踩一脚刹车,前面就夹进去二三辆车!俺还吓出一身冷汗!看来安全车距并不安全,所以俺决定,以后俺离前车的距离,不超过一米!!这样对于俺来说才更安全!

2、穿人行横道的时候,俺本来想学人外国司机,候在人行横道上礼让行人,可是俺后面的车不停地按喇叭催俺还拿大灯晃俺,俺想,急个啥哟,让行人先走嘛,反正咱有车,再说要开奥运得发扬文明素质为北京争光啊,俺这么想着,心里还因为做了一件高尚的事而美滋滋的,谁知后面那车立刻从俺左边挤上来超过俺的车,副坐上那人还落下车窗骂俺一句:你有病啊!!额的娘啊,俺该如何是好?!俺不挤行人,俺就得挨骂?

3、要说咱中国的行人其实也是不好惹的。俺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好好地在三环上开着车,突然出现一个穿插在车海中的行人,有时候甚至可能是一辆三轮车或者行动迟缓的大爷大妈,吓得俺这个老司机一脚刹车一身冷汗不说,弄不好吓着那们正在理直气壮横穿马路的人,还会骂你一句:你找死啊!往哪开的,怎么开的车?!

所以俺抹了抹脸上委曲的泪水和冷汗,俺决定,以后俺不能对行人“文明”了。这样俺既不会被后面的司机骂,也不会被横穿马路的行人骂!

4、红灯的时候,俺本来想减速之后在直行的路口规规矩矩排队等候,可是左侧那辆捷达滋溜一下就从左转线并了过来抢在本来属于俺的直行位置上,弄得俺来了个急刹车!捷达车的司机一点儿表示都没有!所以俺以后决定,红灯的时候,俺决定不到路口绝不减速,这样就没人跟我抢啦!!

5、从三环主路出去的时候,俺本来老老实实地在那条唯一的主路驶出道里排队等候,可是有辆金杯大模大样地轧过白线就把车头压在了俺的小车之前,俺只能让他先走,不然就得剐蹭,结果后边不停地有车这样夹在俺前头,俺在主路驶出道里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才开出三环。先不说排在俺后面的车不停地按嗽叭骂俺,俺心里这个委屈啊。做个守规矩的人就这么挨欺负??所以俺决定,以后俺也这么夹!反正警察也不管!!

6、夜间行车的时候,除了在没有路灯的农村,俺本来是很少开远灯的。可是胆小如鼠的俺,却经常在三环路上被对面的远灯晃得晕头转向。俺一急,一不做二不休,俺也开!谁怕谁!反正俺已经看不清路了,不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没想到,对面的车丝毫没有悔改之心,还用灯光晃俺„„所以,从此以后,俺就养成了一开夜路就开大灯的习惯!你还别说,从那以后俺的夜间辨识视力被练得越来越好了!路上跑着一只耗子俺都看得个清楚!

7、转弯让直行,这是俺从驾校出来牢记的第一个道理,可是实际上,俺绿灯直行的时候,就从来没见过对面左拐的车让过俺!!有一次俺理直气壮地想,凭什么啊,按法律俺有义务先行啊!俺于是正常加速,结果俺就很光荣地撞在了对面那辆丝毫没有减速的左拐车上!没想到之后的事情更奇怪:左拐车的司机跳下车来之后,反而指着俺的鼻子质问:你怎么不减速啊!!虽然后来交警判他全责,可是俺的车„„这次“光荣守法”的经历,让俺终于学会了应该怎么在实际行车中正确处理交通法„„那就是:以后俺见了左拐的车,一定要忍气吞声让他老人家先过。不然吃苦的只有自己!交通法是不是应该修改一下啊!

8、以前过高速收费站的时候,俺总是按着自己的行进方向,减速、排队,从不着急抢行。可是俺发现总有车在俺减速的时候抢在咱们排的那条队里面,更有技术"高明"的司机,在几条排队等候的车队里钻来转去。只要后车稍微一迟疑,他马上把车头调转加速冲上去加在前面,俺就纳了闷了:这人到底是有什么急事呢。后来发现那钻缝的司机一脸坦然和麻木的样子,看来不是有急事,估计是习惯使然。得,既然大家都这么干,俺也这么干!有空就钻,这才是生存道理!!

9、上路就要开快车,破车必须给好车让道。这是俺在学校和驾校里都没有学过的。不过,俺在社会这个大学堂上学到了。说到这里,大家都应该知道俺开的是国产的小破车。但俺的车况还好,提速和减速也都完全没有问题,完全可以保证在市区二三环路上不压车不超车,可是实际上的情况是,俺好端端地走在路上的时候,经常被后面的车鸣笛晃灯,俺看一眼速表,八十M,俺已经到了环路最高限速了啊,后边的老先生这是要干甚么啊。难不成要在三环路上开飞机?您说您要是军车警车,俺还真得乖乖让路。难道因为您可以飙到一百八十M以上,就应该给您让路先行?

10、以前俺并线的时候,总是一板一眼的先打转向灯,看一眼反光镜后车的距离,再并线,可是现在俺不这么干了,俺一看有足够距离,俺就立刻抢到俺想去的那条路上去!你要问为什么俺会堕落到这个地步?!那俺告诉你,如果俺先打转向再并线,俺一定并不过去!因为后车一定要加油往前猛窜不让俺并!而且就这么抢着并着,俺现在也养成了这个习惯,只要看见前方的车打转向,俺就不由自主地想加油!额滴神啊!有时候我不禁想这么骂自己:你说你着的哪门子的急哟!

上一篇:皮带操作工鉴定试题范文下一篇:企管部长岗位职责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