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价制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4

社会评价制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性别统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性别平等事业发展与进步的直接体现,它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和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提出其实践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而改进我国的统计工作,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具体做法包括增强性别统计的法律依据、完善性别统计的指标体系、提高性别统计的分析能力、加快性别统计数据库建设和编印相应资料手册等。

关键词:和谐社会;性别统计;路经分析

性别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性别之间在数量、质量和发展状态上的协调,而性别统计正是测量、表征性别和谐状况的根本手段和重要方式。建立和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明晰推行性别统计的重要意义,提出其实践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而改进我国的统计工作,满足国内外对分性别统计数据的需求,是目前政府与学界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国外性别统计的发展沿革

性别统计是随着性别主流化进程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增强而逐渐产生的,世界范围内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思想的发展也对此起了一定推动作用。1975年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首次认可了妇女统计的重要性,号召各国政府重视妇女统计资料的生产,要求联合国统计事务组为妇女汇编和监测家庭主要类别的指示数字。1985年在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第三次妇女大会,首次提出性别主流化的概念,重申各国政府应重视妇女统计资料的生产,由妇女机构储存和提供妇女统计。这次会议标志着妇女统计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重视。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要求各国政府加强性别统计工作,把性别统计纳入官方统计体系,在權利和决策、劳动和经济、暴力和犯罪、健康和残疾等方面改进分性别统计的概念、定义、分类、测量和数据收集,生产和发布按性别分组的数据和信息。

从1993年开始,联合国连续出版了《世界妇女状况(1970~1990):趋势与统计数据》、《世界妇女状况1995:趋势与统计数据》、《世界妇女状况2000:趋势与统计数据》及《世界妇女状况2005:统计中的进步》,反映了两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生活状况,审查并分析了国家在与社会性别相关的关键性社会经济领域收集与报告分性别数据的能力。1998年,联合国建立了妇女指标和统计数据库,全面收集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的性别、人口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详细统计数据。在联合国各种统计中,社会性别统计已成为重要的统计指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联合国在《人类发展报告》中纳入了性别发展指数和性别赋权指数,用以衡量人类发展中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状况并进行国家排序。2000年联合国又召开妇女问题特别联大,促请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履行对提高妇女地位所作的积极承诺,同年联合国首脑会议签署的《千年宣言》,把促进性别平等、赋予妇女权利列为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世界上多数国家在立法、政策上全面纳入性别主流化,出台了性别平等法、实行了性别预算、建立了性别平等机构,以此推进性别平等化进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性别统计指标和数据从无到有、从缺乏性别意识到性别敏感、从被排除在国际发展目标之外到被纳入联合国指标体系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性别统计逐渐为各国的统计机构所接受和应用,并从传统的妇女统计方法逐步向现代的性别统计方法转变。

二、我国性别统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性别统计发展现状

国家统计局在有关研究报告中将性别统计解释为:“性别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从性别角度,描述、分析、研究、判断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通过对比男女两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权力、作用和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而找出解决男女不平等发展的方法,推动两性和谐发展、共同进步。性别统计不仅要求提供妇女和男子之间一般的对比数据,而且还要保证对妇女和男子的社会参与率和贡献率做出正确的测算和评估。”

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提出:“要加强妇女发展综合统计工作,增设分性别统计指标,建立和完善分性别数据库。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和交流工作,分析妇女发展现状,预测趋势,评估实施效果,为制定规划、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出版了《中国社会的男人和女人:数据与事实》,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四川、上海等省市较早编辑了《性别统计手册》,这些标志着我国性别统计制度的初步形成。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性别统计重点指标目录》,要求建立和完善性别统计报告制度,及时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性别统计数据的收集、上报工作,做好统计数据的整理、汇总、分析工作,建立和完善性别统计数据库。

几年来,我国性别统计工作能力逐渐增强:国家和地方两级设置了专门的性别统计机构和人员,形成了统计部门与性别研究机构的稳固合作关系,构建了以“妇女发展纲要”目标监测为核心的妇女发展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立了定期编制、发布性别平等状况数据的工作制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性别统计资料作为解决性别问题的有力依据,不是要把常规统计指标分出男女类别,而是要基于性别意识认识社会发展中各种性别差异问题。1995年以来,在国家统计局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性别统计工作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性别统计尚未纳入国家统计法制范围,性别资料与数据的经常性统计和阶段性调查依然缺失,全国最具权威性的《中国统计年鉴》还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章节来系统地提供性别统计资料,专项性的性别普查也没有组织过,劳动就业、教育卫生、政治和社会参与等诸多重要领域的统计仍然缺乏必要的分性别指标、无法保证性别统计数据的定期收集,以上这些因素对准确分析我国男女平等与发展状况十分不利。

我国性别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还没有建立一个负责性别统计工作的专门机构;国家统计局与有关部门的性别统计工作协调机制还有待改进;数据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协商对话机制没有建立,生产与需求相脱节;缺口数据的抽样调查制度尚未有效建立起来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性别统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一些重要的、具有性别敏感的指标数据出现缺口,如时间利用分配、家庭暴力、妇女贫困、分性别收入等。目前,我国性别统计资料的缺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标:人口、就业、婚姻与家庭、收入和财产、教育、卫生与保健、社会参与、犯罪与被侵害、生活时间分配等。性别统计缺口的弥补,还有待于长期艰苦的工作,从现在开始做起,不断积累、

不断丰富,而这对政府的决策管理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

三、推行性别统计的积极意义

利用系统化的性别统计资料、指标和变量,进行统计生产、数据发布和检测评估,能够为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为社会各界进行妇女和性别问题的分析研究提供服务,为加强妇女状况的媒体宣传和舆论导向提供信息。

(一)性别统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性别平等的最基本内涵是男女两性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性别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别偏见和歧视,保证男女兩性平等地享有发展的权利、机会和资源,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性别平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性别统计能够反映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状况、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据此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促进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避免性别差距的扩大,从而营造一个重视和善待女性、促进男女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这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性别统计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性别歧视剥夺了男性或女性使用资源、享受公共服务或参与生产活动的权利,影响着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性别之间的再分配,进而影响人的发展和不同性别的平等受益。性别统计通过观测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男女两性地位、资源和机会获得的状况,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中的性别问题进行评价分析,从社会各个层面展开对两性生存与发展状态的人文关怀和学术研究,进而防止和纠正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模式和举措。同时,女性不仅是性别二元构成之一,还在生育和抚养后代中具有极其重要和显著的地位与作用,对于人类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

(三)性别统计是中国性别平等事业发展与进步的直接体现

性别统计作为衡量男女两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权力、作用和发展状况的尺度,以分性别的统计数据来体现我国在履行国际公约、执行承诺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在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两性和谐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最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中国保障人权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是中国性别平等与人权发展不断完善与进步的最直接体现。

(四)性别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性别统计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量化数据作为统计结果的重要构成,不仅能够更有说服力地把过去潜在的社会地位性别差异显现化,而且能够为后续的对性别理论假设的检验提供必要的实证支持,有效地提升性别研究的科学有效性和学术权威性。联合国第二个十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主张,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通过性别统计和数据分析,可以有效监测妇女地位发展和变化趋势,增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以及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有限的资源在性别之间的合理配置,更好地保障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四、推行性别统计的路径分析

通过统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中国的性别统计取得了很大进步,工作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缺少法律规定、性别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存在,性别统计工作仍需大力推进。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推行路径建议。

(一)增强性别统计的法律依据

改进性别统计不仅需要制度保障,还需要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密切合作,更需要企业及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应将性别统计制度和内容列入《统计法》,明确国家和有关部门在社会性别统计中的职责和义务,建立健全社会性别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建立社会性别统计的普查制度,将性别统计工作与各级政府统计年报工作一同布置,定期收集性别统计数据,定期发布统计结果。

(二)完善性别统计的指标体系

将国际上通行的性别统计概念和方法引人常规统计体系,各部门、各行业所有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统计指标都应纳人性别统计。进一步规范各项指标的统计口径,建立与国际指标比较的参照系,确定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健康、家庭等领域的性别统计核心指标和关键指标,开展年度发展状况的比较,并将其逐步纳入政府部门的常规统计之中,推动性别统计的制度化、经常化。

(三)提高性别统计的分析能力

必须增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公共管理决策和服务中的性别意识,提高有关工作人员利用数据进行社会性别分析的能力。统计部门应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培训人员队伍,开展业务指导,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性别分析技术和手段,实行性别统计的网络直报,准确、直观、系统、动态地反映妇女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实施成果及存在问题。

(四)加快性别统计数据库建设

各级财政应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各级性别统计数据库,逐步实现数据系统的资源共享。要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开展专项调查,填补缺口指标数据,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生产和研究利用。还要适时建立性别检测评估系统,完善监督监测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科学规范的评估方案,确定监测的指标、方法,收集监测的数据,开展阶段性评估,形成统计监测报告。

(五)编印性别统计资料手册

世界上已经有几十个国家编辑出版了性别统计资料。在国家统计局的指导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支持下,我国各省区也都陆续印发了中、英文版的《性别统计手册》。性别统计资料的出版是对国际倡导和国内需求的最好回应,能够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社会依法统计的意识,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宣传我国在妇女事业发展和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有助于国际组织、双边机构与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合作和培训交流。

责任编辑:姚佐军

社会评价制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学生在学校中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充实自身, 我国倡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其中德排在第一位就说明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 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就是衡量学生思想教育素质的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考试的成绩, 这些评价会记录在学生档案上, 是好是坏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对于学生日后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每一个单位招人都需要看到学生的档案, 而单位招人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素质要好, 其次才是学习成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来评价, 决定权主要在教师身上, 而学习成绩只是作为思想政治素质最基本的评价角度, 因为学习成绩并不能够代表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罪犯都是具有高学历的, 但是他们的人格并不健全, 但是学生就是要学习知识, 这点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角度也是无可厚非,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会跟随学生档案一辈子的, 对学生的前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的问题

1、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通过学生成绩来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虽然说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 但是这不能够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唯一方式, 因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一个学生学习好并不代表其思想政治素质就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犯罪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 但是高学历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而低学历的人也存在着思想政治觉悟非常高的, 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在是太过于片面, 根本就没有准确的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2、班主任评价过于片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手段还有一个是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 这个评价往往是在学生毕业之前由班主任填上的, 但是这只是班主任在最后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总结式的评论。这种方式太过于片面了, 因为班主任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 很多班主任只是知道班里有一些学生, 甚至都不曾说过几句话, 在最后对其思想政治评价时就填上一个不错的评价, 这根本就没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或者是有的学生表现差了一点, 但是他的内心是非常正直的, 思想政治素质也很高, 但是就是不受教师喜欢, 评价的时候添加了个人情绪在里面, 对一些学生是不公平的。

三、改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的措施

1、建立动态思想政治评价体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存在着太多的漏洞, 学校必须要改善这些问题, 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学校需要建立动态思想政治评价体制, 区别于传统的由教师在最后做总结式的评价, 动态评价体制是让老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定期做出一次评价, 这个评价是在改变的, 能够让老师考虑到每一个学生, 加强教师与每一个学生的沟通, 让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品质, 相比于总结式地评价, 动态评价更加准确, 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的待遇。

2、通过多方面来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不能够只依照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习成绩只是代表学生的智力差距和努力差距, 与其思想政治素质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所以学校应该改变这个单一的判断方式, 通过多方面来判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或者是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思想政治的观点, 这样结合起来来判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 让学生得到一个公平的待遇。

四、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已经成为入职的首要要求, 而这些单位判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师在学生档案上留下的评价来判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评价也影响着学生的前途, 需要教师对学生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 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存在这很多问题, 只是通过成绩和教师个人判断来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不全面, 所以学校应该建立动态思想政治评价体制, 通过多方面来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得到公平公正的判断。

摘要:新时代下, 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 但是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却更加单一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政治好坏, 这样的形式太过于局限。所以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的问题以及改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 魏小琳.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8 (04) .

[2] 朱九思, 王怀宇.高等教育与科学发展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7 (08) .

社会评价制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文献标识码:A

社会评价制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村党组织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以新时期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为背景,以大方县为例研究西部山区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以及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村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关键词】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党组织构建大方县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动,农民的社会流动加快,相互之间那种高度同化的状况已经不复存在,农民已经分化为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利益,不同社会地位的多个阶层。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就使村级党组织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从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理论、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村党组织构建的关键问题解析和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村级党组织如何构建的几个方面入手,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村党组织的构建进行研究,以期望在村党组织的构建方面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2.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理论回顾

在社会分层理论方面,现代社会分层理论主要为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和帕累托精英理论。其中韦伯主张从经济标准、政治标准和社会标准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社会分层。而帕累托则认为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地位是变化的,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才干。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和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是精英人物。精英阶级的构成及地位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中个人的升迁或沦落都可能发生,而社会的平衡状态则会在这种变动中得以维持稳定。

但以上理论都一致认为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村级党组织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有利于社会效率化和组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显著的作用。

3.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村党组织构建的关键问题解析——以大方县为例

3.1.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党组织的建设环境变化的解析

大方县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有了相对的独立性,群众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有了明显的流动性、分散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旧有的活动方式、工作机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致富的利益追求不相适应的情况。

3.2.农村阶层分化条件下村党组织面临新问题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转轨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使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对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以前,村级党组织直接管理具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民主进程得到了很大进步,农村管理者、农业劳动者等阶层的矛盾日益突显,这些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4.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村级党组织的架构

4.1村级党组织构建的指导思想

根据分层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从大方县的实际出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村级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体系,把村级组织工作逐步纳人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4.2村级党组织构建的原则

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的难题。

4.3村级党组织构建的程序

从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情况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服务职能,改进领导方式,二是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务和村务的关系。

农村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最广,接触面最长,长年累月都在与群众打交道,他们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首先要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他们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的能力;其次要树立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最后要依法依纪依制度办事,防止出现借公为私、滥用权力、违法违纪等现象。

大方县在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中,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对此,要以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为主线,深入持久的抓好党的先进性建设。

5.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进一步加强。发挥它们特有的社会作用,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新路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本文以大方县为例来研究西部山区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条件下村党组织的构建,在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提出的对策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面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给农村村级党组织构建带来的挑战时,国家和地方还必须加大力度,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思想认识,立足实际,全面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的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要把农村党建工作基础夯实了,把党组织班子配强了,把党员队伍建设好了,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带来的影响和矛盾就能迎刃而解,新农村建设就有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嵇美珍.农民阶层分化与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J].党干部论坛,2005,第23卷(4):36—40.

[2]李鸿,吕文敏.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问题及调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第24卷(1):105—107.

[3]黄志伟.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8,(7):18—19.

[4]王红艳.农村阶层分化对农村社会的政治影响[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5,(1):12—13.

[5]陈冬生.建设新农村要重视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化[J].理论前沿,2007,(7):38—39.

[6]杨继绳.阶层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J].求实,2004,(4):17—21. [7]长子中.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分化与整合[J].中国发展观察,2008,(8):48—51.

[8]翟红芳.村级党组织队伍干部建设问题研究[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8—40.

[9]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7—247

[10]李鸿,陆斌.加强贫困后进村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5,第7卷(3):5—7.

[11]刘灿江.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4,(2):33—34.

[12]王维.村级党组织面临的困难对策级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7.

社会评价制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概括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澄清了一些在目标定位问题上的疑惑,并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要结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指导方针,从而为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定位和制度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论证。

关键词:目标定位;社会保障;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定位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首要前提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改革,首要面临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定位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逐步形成了国家-单位保障制度,其基本的制度框架由国家保障、城镇保障和农村集体保障三大板块组成。这种制度框架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例如,在城镇,从退休养老到疾病医疗,从住房福利到教育福利、从就业安置到贫困救助等等,都由国家或单位包办;农村则通过按劳分配和按人口分配相结合的收益分配方式,亦包含有众多的福利性质,农村合作医疗曾惠及95%以上的农村人口。但是,这种由三大板块构成的社会保障制度自身所具有的板块分割、缺乏效率和城镇单位保障事实上一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而农村保障项目偏少和有限等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使得这种保障制度与现代保障制度所遵循的社会化原则和公平化原则相背离。一方面使城镇人口具有以国家或单位为后盾的全方位的保障;另一方面却使大量的农业人口在保障项目和保障力度上与城镇相差悬殊。这和我们当时的历史定位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与旧中国人人无保障到新社会的人人有保障,不仅是新旧社会制度的区别,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人人有保障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保障的历史定位,虽然逐步得以实现,但囿于国民经济的实力、庞大的农业人口的存在和工业化过程所需要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现状,人人有保障,却并不能做到保障的社会化和公平化。

自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多年来,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奉行“丛林法则”,必然要求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减压阀和稳定器。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决定了我国必须使人人平等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就决定了我国首先必须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位问题。因为,明确的目标定位不仅可以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方向和政府、居民有合理的预期,而且更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稳定性和持续可发展性。

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来看,是建立一个符合公平性原则和普遍性原则并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建立一个坚持差别性原则并只照顾弱势群体维护最低线的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必须作出的选择。如果说一个贫穷落后、经济匮乏的国家,不得已而选择后者的话,那么,一个经济发达或经济正在腾飞的国家,则没有理由不选择前者。因为,“落后的时代不可能有普惠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使有普惠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会因超越时代发展而不可持续,甚至对国家发展起反作用;而发达时代却需要选择普惠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不选择普惠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必定酿发社会危机,进而损害国家发展;这已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证明过的一条基本规律。”[1]

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为我们选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作出了良好基础。如果我们在市场逐步完善、经济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下,依然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为坚持差别性原则并只照顾弱势群体维护最低线的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不仅使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导致的两极分化延伸到社会保障领域,从而有违社会主义公平公正原则,进而有可能使广大的劳动人民无法挣脱弱势群体的锁链,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使社会主义成为一句口号,最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另一方面目标定位所导致的制度必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刚性,这为以后的改革增加了难度,改革成本必然大大增加。所以,依据世界各国所走过的道路和已证明的社会保障基本规律,坚持公平公正、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是个正确的选择。

二、 社会保障改革定位要结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

了解和认清中国国情,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定位的基础。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2]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3],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在这种对国情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我国的各项事业才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与发展成就。

解决目标定位问题,不仅要结合国情,更要体现中国特色,以避免在此问题上陷入认识误区和可能导致的不良政策取向与制度安排。所谓中国特色,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就是在社会制度层面上,要坚持我国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具体来说,就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要体现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相应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们的目标定位必然是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而不能有所遗漏,更不能把广大的劳动人民排除在外。其二就是要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特点创造出不同于别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来。所以,借鉴国外经验不等于与国际接轨,利用民间力量和市场机制不等于走私有化道路,强调个人责任不等于政府可以推脱自己的责任,加强社会保障不能忽视或完全摒弃家庭保障等等,体现的都是中国特色。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国情和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的目标定位就达到了共识,还有许多错误的理论观念和现实问题需要澄清。比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存在,以及传统家庭保障等理念的束缚,必然使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一方面采取同我国经济改革相类同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另一方面也必然在现实操作层面上,体现为各区域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各自为政、花样百出,不能形成全国统一和统筹的制度模式。这就往往直接表现为就全国或区域比较而言的不公平、不公正。这些现实问题就有可能直接影响或否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目标定位和具体制度的制定和操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及矛盾,虽然现在看来似乎尖锐,无法调和。但正是因为有了公平公正原则为指导和惠及全民的目标,才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具体制度层面上去创新、去完善。如果我们调整这个目标定位,事实上也就肯定了在现有具体制度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公平、不公正。这显然是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国际趋势和现实要求背道而驰的。

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定位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就是要人人有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这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保领域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认识这一点,在思想上就可以澄清社保制度改革目标定位的错误观念,在方向上就可以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了更清晰的发展脉络。

其实,科学发展的核心,即以人为本,客观上确定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受益的主体,那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其中包括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动力劳动者。任何以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有限等理由,摒弃或减少劳动人民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的做法,不仅违背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方针,还可能积压并最终激化社会矛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严重的破坏。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具体的制度制定,虽然就现实而言,表现为区域间的差别和内容的不同,但不仅要体现全面性,即保障项目和保障力度的全面性;更要体现协调可持续性,既要追求系统内部各自系统与各项目之间的协调,还要追求社会保障政策与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公共政策、人口政策等相关政策的协调。同时,各区域的具体制度要具有进一步改革和整合的空间,乃至达到全国层面的资金统筹、项目规范、监管得法、制度定型等,这种切实的可持续性,才能真正达到公平公正并惠及全民。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保障制度改革的新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6):56-58.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社会评价制度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二元结构条件下,制度安排主要由国家依据国家效用函数来“创造”。渐进改革的金融支持需要决定了保险制度较长时期实行国有产权垄断,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保险制度由绝对垄断向多元变迁的必然性,并最终实现国有产权垄断的退出。

关键词:保险制度;国家效用;变迁

文献标识码: A

上一篇:作文人性化个性化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文秘专业教育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