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范文

2023-09-20

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范文第1篇

1、求“理”寄“情”于建筑中的徽商们对徽派风格的影响

因为文化交流和碰撞及其地理因素, 对徽州建筑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同时, 也不可否认徽商的“贾而好儒”特色即——求“理”寄“情”于建筑中, 对于徽派建筑中布局, 装饰材料施工工艺影响深远。也是徽州建筑文化能一脉相承的保留至今的原因所在。这种聚变不仅体现在建筑的整体观赏性上, 并且表现在功能性上。在明朝中叶建造了同时杂糅道德礼数和儒家的中庸特色建筑群体, 其以西递宏村棠樾为首。这些祠堂和民居实属难得的文化珍宝保存至今。在建筑的外立面, 铺以整齐的白色砖雕, 再与大门和门罩完美叠加融合。凸显出了不同色彩之间的区别, 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 辅以高墙入云, 马头翘角, 这种点缀手段形成强烈徽州地域颜色——黑、白、灰的聚落风格。

2、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的交相辉映

毫无疑问, 每当我们走入徽州古典民居, 扑面而来的气息表现出徽州人的笃定恪守, 遵纪守儒的思想。由于儒学在徽州人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儒家所崇尚的天人合一, 尊山敬水, 山水相依的思想也受到徽州居民的推崇。风水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在徽州居民选址造房和修建园林时, 必须依山傍水, 水从宅院的外围缓缓静谧的流动, 营造出一种“桃花深处人家”的静谧感。

二、徽州民居的建造原则

1、传承与创新

在建造当地的建筑过程中, 所有人都应该尊重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 同时也要注重于当地的现实环境和原住民的生活习俗。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同时保证精神文化的发扬。

2、艺术与实用统一的原则

大量遗存于现实的传统居民部落是徽派民居的另一特色之一, 从各个方面都体现着徽派建筑的特征。徽州宅邸大部分以中轴线为对称, 三间主房, 占据其中的是厅堂, 两侧为厢房, 楼梯环绕于厅堂的四周。天井在徽州住宅中起着通风采光的重要作用, 所以放置在厅堂入口处, 并以此为基础发展, 组合创新不同形式, 分别是成四合式, 大厅式等多样化格局。

3、环境与意境

建筑意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 在这两个部分交互融合下, 形成整体的景观美。建筑是徽州景观的主要部分, 亭台楼榭, 曲径石桥, 洞庭镂窗。自然景观则是香山美树, 茂林修竹, 清风凛月, 云霞雾绕。世外桃源般环境和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让人触景生情。

三、对徽州民居美学角度的分析

1、建筑节奏与韵律

建筑中的韵律是一种有秩序的表现。成功的建筑设计中节奏与韵律是紧密相连的, 这种形式的外在表现总会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 仿佛赋予了建筑物新的生命力。

1) 渐变和连续在建筑外观中的运用及表现。从徽州民居的外立墙面到屋顶的黛瓦, 从院落的结构布局到高耸的马头墙角, 渐变手法都在这些地方体现出来, 矩形的瓦片沿着梁架结构的反复堆叠, 依次排开, 院落之间高耸入云马头墙从远到近逐渐蔓延, 形成不断起伏的韵律感, 也增强了整个村落的聚合感和层次感, 这种整体层次的渐变也正得益于村落间的围和。就如同音乐中连续的节拍一般, 视觉艺术中的三要素, 即点线面的有机组合, 代表有建筑顶部的黛瓦, 在设计初期, 屋顶的坡度就设计成马头状, 辅上青瓦的堆叠, 就如同动物中的马头的鬓毛在迎风飘扬, 栩栩如生。墙面粉刷成纯洁无垢的白色, 整体结构错落有致, 线条流畅简洁, 好似一匹匹骏马驰骋与大草原中, 气宇昂轩。2) 建筑色彩的调和与对比。徽派建筑中最为独树一帜的必是它对于色彩的运用, 它更注重于整体色彩构成的和谐和对建筑物原色的应用。在既能体现建筑出建筑本身美感, 又给人以清新素雅的感觉。黛色屋檐、深色漆面厚涂的门、斗拱、浅色的砖瓦和青色犄角都无一透露出这种美感。徽派建筑为了满足这些审美诉求, 更加上了对色阶纹样的表现, 色彩的浓淡渲染, 表现出更多的层次。

2、建筑的均衡与稳定

纵观徽派建筑中平面分布, 在三围合院落和四合院都是以中轴线对齐向两侧扩散的结构, 正厅作为主体, 中线为轴线, 厢房围绕中轴线和天井安置在左右两侧, 距离相等, 大小重量和占比都是达到完美的均衡。非完美对称则是依靠中心的支点, 两侧厢房大小距离相等, 但是形态各有区别。这种均衡与稳定的特色, 不仅体现出徽州民居的恪守常规, 营造出完美的建筑审美情趣, 同时, 也因自己的独到处而摆脱了绝对对称的原则, 有着灵活的均衡操作空间。

3、建筑与风水

建筑风水观念根深蒂固与徽派建筑的文化内涵中, 这便是是徽州人崇尚朱子理学的最直接表现。在安徽西递村, 从古就有“桃花深处人家”的美名。俯瞰村落, 呈现出一个聚宝盆的形状, 依山傍水, 向北绵延的是山群, 能够抵御冬季吹来的风入侵, 同时左右靠山, 形成一个完成的环抱形状, 整个村落和谐统一, 与自然环境互为依靠, 也正寓意了这里的人们能够繁荣昌盛, 生生不息。

四、结语

装饰与功能、文化和历史、物质与精神、自然和人为、生活环境和情感追求, 都通过一定形式深深植根于徽州建筑中, 无论从节奏和韵律, 到均衡与稳定, 再到风水文化, 都无不一一体现着徽派建筑的鬼斧神工。建筑从最基本的功能逐步上升到作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理想诉求, 从这一层面上来看, 徽派民居符合了古代与当代的历史艺术要求。因此, 徽派建筑中渗透出的美学价值值得人们追求和研究, 徽州建筑文化也在世界文化历史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人类所共有的文化瑰宝。

摘要:时至明朝中期, 徽商的繁荣兴盛, 大批量财富的累积, 在这种体系下, 徽州人对于住宅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 根据当地人“贾而好儒”的特点, 部分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受到优良的教育徽州商人们除去对住宅功能的需求外, 还提出了更进一步的需求。其中包含对于住宅空间内部的装饰、整体空间布局的独到见解。这也使得徽派建筑在兼具实用性和牢固性的同时, 有了更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建筑韵律。本文将着重于对徽州建筑群体的整体风格、装饰材料、结构进行阐述并局部分析, 并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经典元素进行对比, 总结出整体性的规律。

关键词:聚族而居,传承与创新,节奏与韵律,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朱永春, 《安徽建筑》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5年8月.

[2] 李功超, 《听风观水》陕西师范出版社, 2007年2月.

[3] 朱曼铭, 曹罡.浅析建筑的均衡性及其指导意义.甘肃科技, 2004年第4期.

[4] 余志淮, 余济海.《皖南古村落[M]》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4.

[5] 搂庆西,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安徽建筑科技出版社, 2008.

[6] 江世龙, 《中国徽派建筑之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11月.

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范文第2篇

公园植物景观建设与传统意义的植树造林, 苗圃生产以及一般园艺造景不同, 它是直接以“审美”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人的实践活动。它不单单是为满足简单生产或直接保护某种自然资源为目的, 它的直接目的就是喂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精神需求。公园植物景观建设中, 既要遵循生物学的自然规律和原则, 又要遵循美的规律和原则。

2 植物造景美学设计策略

2.1 美在直观感受

(1) 植物自身形态之美

选择森林植物时, 首先考虑的是植物自身的形态之美。各类植物都有其内在的美学特性。大型中型乔木形成公园的景观基本框架, 整体轮廓, 能够在顶平面和竖向上封闭空间, 从大的方面限定空间边缘, 形成整体气势。而小乔木的树冠位于视平线上, 可以直接封闭空间, 也可使人产生亲切感。有些小乔木的枝型开展, 视线能够穿过树干或枝叶之间的空隙, 形成漏景, 对景观产生深远、层叠的视觉效果。灌木和地被植物则是以暗示的方式来限制景观空间, 围合精致小空间, 在竖向上与乔木形成对比。

(2) 植物和环境映衬之美

植物之美除了植物自身个体及群体之美外, 还有与周边环境的映衬之美。与山水、与地形和道路、与建筑的相互映衬与融合。与山水的映衬重点在于打造林冠线, 而山体景观与公园其他区域的连接主要依靠山体上片林之间留处合适的视线通廊, 使山体与水体, 与远处的农田、建筑都有呼应, 视觉效果有层次变化。

(3) 植物色彩之美

艺术心理学认为视觉最容易引起美感, 色彩变化是植物重要的直接呈现因素和直观印象。设计离不开色彩原理学, 植物景观配置尤其需要注重色彩的设计, 色彩是组成植物景观艺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4) 植物景观层次之美

公园中的景点往往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景物元素组合形成的空间, 通过相应的背景作衬托, 能够提高其美学价值, 打造有特色的景点。植物景观不仅仅是展现自身的层次之美, 同时还和周边景点形成对比, 为景观元素作背景衬托, 展现整个景观环境的层次之美。通过植物自身的机理对比、色彩对比、形态高低对比等, 构成景点的基调和气氛, 通过景观层次的表达来对植物本身或景点加以强调和突出, 把游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体审美对象上。

(5) 视角与空间感受

空间的长和宽决定了空间的平面形状, 高低变化决定了空间竖向维度的不同, 会造成人的视线角度的不同, 进而影响人在空间中的感受。林冠线的高低起伏, 林缘线的曲折变化, 会造成空间长、宽、高不同维度处于不断变化中。

(6) 植物盖度与空间感受

盖度是衡量植物所占有的水平空间面积的一个指标, 不同层的盖度、常绿或落叶的盖度比例关系对空间的围合感有较大的影响。在景观空间的塑造中, 通过不同的植物盖度, 来营造空间布局以及空间氛围, 可以利用片林的分隔功能, 安排围合、过渡等不同功能的景观空间, 形成公园的空间对比, 打造更加丰富的森林景观空间环境。

2.2 美在精神共鸣

(1) 美在独特

独特之美给人带来的是唯一的、新奇的、震撼的。以艺术的方式赋予了那些婀娜多姿、古雅奇特的植物新的活力与生命, 展示自然力与人为艺术创造下的植物的独特的美。在公园规划中, 运用多种手段来打造独特美景, 植物姿态的独特、色彩的独特、新技术的应用等等。

(2) 美在气质

气质是指透过表面的美感, 体现更深一层的内涵与意义。森林气质之美, 不仅仅从其片林的色彩、形态上去展现, 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体验这里的人文内涵与意义。从古至今, 植物不断的被赋予上文化内涵, 被赋予某种“品性”, 或反映了人类栽植植物景观是对意境的追求, 达到自我情感、思绪、意趣的抒发, 做到“情景交融”。

(3) 美在内心

美在“内心”, 是各种美的感受的叠加, 升华之后达到精神层面的一种极致状态。自然本身就可以使人忘却城市喧嚣, 公园需要营造出这样一种毫无干扰的景观空间, 让人能够充分接触自然, 发现美、感受美、聆听美。

(4) 美在记忆

忆是一种人类的心智活动, 代表了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积累。对现有场地中的植物的保留是场所的记忆一种表达, 将现有植物作为记忆载体, 运用景观的设计手法, 结合景观小品等元素, 演绎和重现当地的文化风俗, 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记忆, 来激发人们对曾经纯真、自然时光的心灵共鸣。

3 结论

本文以公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 研究公园植物造景美学策略, 得出的结论如下:

(1) 公园植物造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植物种类多样性、景观群体性和公园林相效应三个方面。

(2)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美是多方面的, 直观上来说有自身形态、环境映衬、层次、视角、盖度等美的感受, 从美的独特、气质、内心、记忆等方面突出森林植物景观的精神共鸣。

摘要:公园具有观赏游览、休闲娱乐、游憩、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 是物种的栖息所在地。目前, 我国公园景观美学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研究。植物构成了森林景观的主体, 因此, 公园植物造景的美学研究是建设公园的关键之一, 从事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公园植物,美学研究,植物

参考文献

[1] 艾亮杓.湖南省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美学评价研究[M].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5.

[2] 钟永德, 罗明春, 袁建琼.森林美学的发展及其在森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08.

[3] 张璐.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M].东北农业大学, 2013.6.

[4] 陆兆苏.森林美学与森林公园的建设[J].华东森林经理第十卷, 1996, 01:43-49.

[5] 欧阳勋志.婺源县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及其对生态旅游影响的研究[M].南京林业大学, 2003.6.

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护理美学;护生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儒家和道家,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章);这一阐述导向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主要方向,即着重体现平淡素净,简洁醇厚的气质,以广泊宁静的心包容万象,洗净铅华,收敛虚浮,回归自然。且中国美学重视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强调审美的教化[1]。从医德角度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其神志,无欲无求。”这一要求,与中国美学的精神是一致的。

护士要具备自制、从容、娴静的心态,沉着、进取、忍耐的素质,以及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职业道德。成为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的白衣天使。并将自身的美德修养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和护理上。中国古典美学对培养护士职业人格和心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

中国哲学重在对生命的感悟,视宇宙和人生为浑然一体的大生命[2]。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这一精神内涵,与医护人员以保护生命为神圣职责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儒家美学强调人与宇宙、与自然、与群体以及与自身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建立适度的原则,力求使人情感舒适、情绪稳定,将“安、定、静、止”的工夫充其极[4],儒家之美,即追求这种个人与社会、宇宙、自然和谐宁静的天下大同。道家美学强调自由奔放的精神气。庄子痛感生存的不自由,欲望的蛊惑和知识的羁绊,使人丧失了真实的生命意义。他追求“天放”于宇宙和自然之中,浑然忘却物我对立的自在境界,在超脱、博大中体验游鱼之和乐[6]。同时,道家倡导的饮食休息和锻炼的方法,以及从琴棋书画、茶道以及畅游山水之法,也能直接用于护理养生之中。禅宗美学展现物我两忘的圆融之境,即“自在圆成”的审美境界。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大量禅味浓厚的作品,欣赏之,在一片安详宁静中,便能抚平紧张、动荡、烦躁与疲惫的心神,还生命以能量。

2?护理美学的产生和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1?护理美学的产生

南丁格尔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护理学,并将其自身独有的人格魅力转化成护理美学理念渗透到护理理论与实践中,在20世纪80年代,大众对审美的逐步深入追求,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关注与研究,很多临近学科也在其中不断的或多或少的联系起美学概念,现在人对健康标准的重新认识也使得社会对护理中美学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追求,护理美学应运而生。

2.2?护理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之中,也是医学护理人员面对现代化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及时调整并掌握的综合素质。随着现代化医学护理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有了更高的期望,患者入院后,首先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消沉等心理情绪,有些甚至无法控制自身情绪,易怒、暴躁、凡事迁怒于他人等极端态度,护理工作者在传统的基础护理程度往往不足以应对各类患者,因此,护理美学不仅可以及时有效的调节护理人员自身情绪,也会感染患者。有研究显示,对住院病人进行相关调查,结果病人对护士形象美中满意率最高的为仪表(90.18%),最低为人文关怀(60.94%);语言美中患者对心理沟通满意率仅51.23%。这就要求护士不能用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把患者当作单纯的自然人。护士不仅要具备娴熟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操作技巧,良好的美学素质会很大程度挺高服务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快速恢复。

2.3?护理美学的临床应用

整洁健康的外在形象是护理美学的第一扇窗,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抵触情绪,增加亲和力和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外在仪表,在服饰,仪容,姿态,风度等方面多加锻炼,仪容以古典淡雅为主,中国传统美学中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诗境为灵魂,融书法、诗歌、绘画与金石篆刻为一体。其中以山水画陶冶性情最佳。国画擅用笔与墨,在挥毫之间,利用线条的流动飞舞,来展现个体生命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空灵、自由与淡泊,护理人员可在观赏过程中,感受从画面中流淌出的蓬勃生命力,胸揽万物的豪情,沉静崇高的意境,回归自然的安定纯朴等,这一特征也被李泽厚称为“人的自然化”[7]。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很多都注重表达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意识[8],都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在欣赏中做到真正亲近自然,身心安顿、天人合一,继而开阔胸襟,感悟生命的蓬勃生机和舒展心性的空灵自由。久而久之,护理工作者可从内而外展示出恬静,淡雅,大气,文中等优秀品格。

语言是护理美学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简洁的、节奏适宜的谈吐也有助于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十分强调音乐在塑造性情上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自由自在的音乐天地里遨游,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身心的纾解和满足,并在音乐的欣赏中完成性格的塑造和人格的提升,沟通自然,是培养人安定静止气质的最佳途径,思维清楚,表达才会流利,语言善于变化,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采取足够的时间来倾听,不急不躁,在了解患者自身特点后,采取因材施教,构思谈话方式,技巧,适当提问等方式,让患者有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

护理过程中,娴熟的专业技术是一切美学得以致用的基础,必须科学严谨的操作,护理工作者的精湛技术水平往往更能让患者信任,病区的环境是患者心理情绪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上述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各种运用,同样也可以用于患者,比如在病区展示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适时的播放传统音乐,从环境到个人,让患者充分感受五官的审美需要。

3?本科及以上护生的护理美学教育

这部分护生须掌握艺术欣赏背后的美学理论,了解中国思想精髓。艺术鉴赏还可增添书法、古典舞和诗词等,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基础和渊源,更好的把握艺术表达的精髓,并自觉将审美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尝试去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和伦理道德培养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在护理专业教育中的运用。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但是一切美学护理应用的前提还是足够娴熟的护理技术做依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时时不断充足自己。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病人身心的治疗之中,如音乐治疗、书画治疗和养花鸟的自然疗法等,还有待广大的护理专家和医疗专家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司庆燕.浅论中国美学的特色[J].岱宗学刊,2004,8(3):50-51.

[2]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77.

[3]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24.

[4] 袁曦.论中国哲学与护理伦理学的融合——以慎独为切入点[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50-351.

[5]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7:75.

[6] 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8:268-269.

[7]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79-187.

[8]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5-118.

(收稿日期:2012-05-22)

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女性审美研究,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女性审美问题的研究,更几乎是一个学术空白。中国美学史这种女性意识的淡薄,其实蕴藏着权力的性别密码。女性审美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女性研究与审美研究的有机结合,使女性学科和美学学科的建设更加完善;可以进一步确立女性审美在中国美学史中的地位,促进新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自我深化。研究传统美学中的女性审美,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美学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因而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女性审美研究,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女性审美问题的研究,更几乎是一个学术空白。这个被美学家所遗忘的学术盲点,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其中还潜在着巨大的文化增殖意义。

一、女性研究与审美研究的关系

女性审美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女性研究与审美研究的有机结合,使女性学科和美学学科的建设更加完善。

从女性研究的角度看,女性研究离不开审美研究。审美作为一种超越功利、超越利害的感性活动,不仅是人类超越有限自我、抵达精神无限性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审美作为一种人类放飞自我、寻求心灵诗意栖居的活动,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之一。正像薛富兴先生所说:“审美是什么?是追求即使性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审美精神则是以即时的感性精神生活肯定现实人生,并最终能恋世乐生。①因为他认为:“人生首先是种感性存在,感性事实。审美感性虽以精神性为基本立场,然又以视听感性、生理感性为基础。②薛富兴先生指出了审美的实质,即审美活动的现实亲和性。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审美并不是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神话,而是每天切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通过审美,我们可以暂时忘却现实生活的种种苦难和羁绊,而沉醉到一种莺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境界,去与真实的自我相拥抱,去与真实的大自然相交接,去与最生动的生活相触摸。

审美既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最基本生存方式,那么对女性研究来说,缺少对审美的研究就是不完善的。从另一个层面讲,在女性与审美之间,具有一种更亲密的关系。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从性别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典型的父权制文化。作为拥有文化霸权的男性,他们在更多时候追求的是一种功利性的东西,而不是把非功利性的美的事物作为追求的极致。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讲,在观念领域,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文化对特定历史时期审美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在实践领域,男性也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社会主体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参与了更多的实际的审美实践活动。但我们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所进行的审美创造—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甚至是女性对自我形体美的塑造,同样对一个时期审美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许与男性相比,女性与美的感性事物之间具有一种更亲密的内在关系。但是,关于女性和审美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美学史研究中一直处于闽如的状态,人们往往以俯瞰一切的目光来看待中国美学,而缺少一种自觉的性别意识。

从美学研究的角度讲,美学研究也离不开女性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美学展开研究最基本的出发点。但在传统美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有意无意地以大写的人的概念遮蔽了对小写的有性别的人的分析。这种忽视性别意识的美学研究,貌似客观公正,其实是一种虚假的描述,因为它以牺牲女性的审美经验为代价。在本质上,这种审美活动是以男性的审美视点作为内在视点展开的,即以一种隐蔽的男性目光来审视一切,包括对女性美的审视。这种抛却了女性审美经验的关于审美活动的研究,实质上是一种残缺的研究。以前,我们曾经在这种审美活动貌似客观公正的真理性书写面前陶醉,如今,这种“真理”却遭到了挑战和质疑。因为,根据“交互性”理论,任何一种“事物本身并不具有本体性,仅仅从事物本身寻求事物的意义是不够的,事物的意义必须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交互关系之中去求致”。用巴赫金的话来说,就是“通过观点来了解观点,借助经验来总结经验,通过言语来阐释言语,立足文本来理解文本”。审美经验也是如此,人类审美经验不应仅仅从男性那里获得,也需要从女性那里获得,男性和女性之间是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解释、相互阐发的关系。所以,理解人类的审美经验,我们不能仅仅立足于男性的立场来做出判断,也要结合女性的审美经验来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对人类的整体审美情景做出较完整的描述。因此,女性作为人类生命群体的另一半,应该引起研究者足够的关注和审视。关于女性的问题虽然在社会学领域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在美学领域,女性审美问题还基本是个学术盲点。

二、女性审美研究与中国美学史的关系

女性审美研究可以进一步确立女性审美在中国美学史中的地位,促进新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自我深化。

女性与中国美学史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中国很多美学范畴的生成,都是女性审美文化直接参与和建构的结果。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美学范畴,如“韵”、“逸”、“玄鉴”、“虚静”、“自然”、“中和”等,都和女性文化和女性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这些范畴的主阴特质和女性文化的内在精神相契合,并受其影响。以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最高范畴的“意境”来说,就是以玄远、虚静为特质的,而玄远、虚静、自然等范畴则更多的是与女性文化而不是男性文化联系在一起。

就中国美学史的整体精神看,它几乎始终崇尚一种阴柔虚静、玄远飘逸的气质,并以此作为美学上的最高追求。换言之,中国美学并不是以阳刚作为最高的美学境界,而是把阴柔作为最终的美学诉求。虽然阳刚和阴柔是中国美学史上两大并行不悖的美学风格,但就它们在美学中的实际位置而言,其实是不平等的。中国美学这种“崇阴”的特点与西方美学“重阳”的特质迥异。

在中国美学中,由于父权制文化的影响,女性在审美活动中更加地以审美对象的姿态出现,她们相对于男性更多地注意自我的外在仪容美、服饰美、体态美等。女性这种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今天我们进行中国古代身体美学的研究无疑也具有深刻意义。

女性审美虽然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女性审美的历史性缺席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关于女性审美的研究基本上也是一个学术盲点。事实上,传统美学本身就是一个性隐喻的象征系统,在这里进行言说的,不仅有男性的声音,更有女性的话语;不仅有男性对这个社会的窥望、对美的事物的感触,更有女性对美的事物的精神抚摸。但在美学史写作和传统美学的研究中,女性审美基本上是整体性的不在场,占据美学话语中心位置的,都是男性的审美话语,而女性独特的审美经验、审美理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书写。正像福柯所说,知识中蕴藏着权力的运作。同样,在美学史写作中,也蕴含着性别的权力密码,这就是以男性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为价值中心的审美理念。因此,认为美学史是价值中立的、与性别概念无涉、完全是一种精神的幻觉想象的传统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所以今天,我们必须重建一种女性特殊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美学史,从而改变过去研究局限于古代与现代的区别、中国与外国美学相区别的狭小领域,而代之以女性审美的视域。展现女性审美不同于男性审美的独特品格,挖掘女性审美对男性的重要意义,最终目的是改变以男性审美为历史主体的局面,重建一种新的审美平等关系。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审美泛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过去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审美对象基本上已经衰落,而以前处于各种边缘境地的美学现象、美学问题却日益得到重视。在这种情形下,女性审美理应成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因此,对中国古代女性的审美活动进行系统深人的研究,当是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以专题形式实现自我深化的一种特殊途径。换言之,这也是从审美主体角度、女性审美研究这类特殊专题角度对中国美学史所作的深化研究。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中国美学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女性文化、女性审美的重要意义。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味到中国美学所内蕴的基本精神,而离开这一点,对其进行的任何阐释都将是不得要领的。遗憾的是,在以往的中国美学研究中,我们对此都忽略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西方,女性审美问题已经日益引起女性主义者的重视,她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建立了女性自我的美学。女性主义美学反对传统美学以优美(阴柔)和崇高(阳刚)的二元对立来界定女性美和男性美,它认为,“这种二分法将人体的自然性别特征加以凝固化、本质化,实质上是将人体的社会属性(女性的从属地位和男性的控制地位)本质化为人体的自然属性。”因此,“它站在反叛的立场,完全拒绝传统美学对于女性美与男性美的界定”。另外,西方女性主义美学还认为,传统美学追求的完整、统一、和皆、优美、清晰,等等,实际上就是男性霸权在审美上的表现。为了与之相区别,女性主义美学极端张扬非理性因素,推崇断裂、零碎、矛盾、晦暗的审美价值。由此,西方女性主义美学走上了一条与传统美学完全不同的道路。女性审美问题在西方虽已得到研究,但在目前的中国,它还没有真正作为一种学术问题得到重视,特别是关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女性审美的研究更几乎是一种学术空白。

因此,我们必须展开对女性审美的研究,以期使传统美学研究对女性审美经验遮蔽的情形得到些许修正,从而使人类的整体审美经验都得以真正的书写,使美学学科的建设更加趋于完善。

三、传统美学中女性审美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研究传统美学中的女胜审美,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美学的内在精神和气质,因而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社会中女性“德色结合”的审美取向对现代女性审美的现实意义

由于受儒家伦理型文化的长期影响,在传统社会,人们对女性一般持“重德轻色”的审美取向。这不仅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要求,而且也内化为女性对白我的审美认知。女性这种“重德轻色”的审美价值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以“德”作为审美的重心,但就人体美本身来说,依然是仅仅把美与女性联系在了一起。因为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外,人们对男性美的要求基本上是“重德默色”的,虽然在重视德行上人们对男性的要求和女性一样,但实际上,人们在审美方面却把对形式美的审美期望与女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的确,在传统社会的审美活动中,女性是作为审美客体、被男性欲望窥视的对象而出现的,而女性自身的审美诉求却长期遭到忽视,这种对女性美的特殊要求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要求虽然越来越多元化,但就女性自身来说,在价值观念上,受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依然很深。实际,当今女性的唯美倾向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为了美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极端个案譬如“”现象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为了符合男性制造出来的美的法则,女性可以削足适履,改变上帝赐予的天然面目。当然,按照刘成纪先生的说法,“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昭示了人的异化的根本层面—身体的异化,当身体也可以按照人的自由意志去生产,人就彻底沦为技术时代的奴隶”;但另一方面也昭示了“美学层面的合法性”,“它的合法性源于现代社会的人权观念”。

在德与色的路途上,女性的跋涉充满了艰辛。但现在,是到了改变男性中心的审美价值观念的时候了。在审美的王国中,男性的霸权地位也理应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得到改变。因为人类和谐社会的建立,真正的美的理念实现,不仅仅需是男性的努力,更需要女性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美的理想图景才有可能实现,女性自身也才能从美的侄桔中解放出来,实现美的真正的自由。

2.传统社会中的女性“阴柔美”对现代女性审美的重要影响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不仅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受道家文化的制约。而道家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阴性文化,它推崇玄虚、静柔、无为,这种受母系制影响深刻的文化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的女性审美都产生很深的影响。正是这两种文化因素的双重合力,才最终造就了中国古代女性“阴柔婉约”的含蓄美,这种“阴柔”美的风格与男性的“阳刚”之美形成了极大反差。“阴柔”的女性美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审美,而且与中国基本的艺术精神相契合,甚至对传统社会中“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

时至今日,人们对女性审美的基本观念仍然是以“阴柔”为主体,这种对女性阴柔气质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女性自然鲜活的生命力。因为人们刘女比阴柔气质的张扬,实质上是将人的社会属性本质化为人的自然属性,也是审美领域专制化的表现。在这个后现代已经到来或者即将到来的时代,二元化的分类法日益遭到人们的质疑,人们已经对它的合理性提出挑战。因为这种二分法在本质上,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对女性,都已经造成了某种程度的伤害。男性与女性只能局限在这种美的法则之内,而不能对自己蓬勃的生命力进行自由的表达和书写。

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范文第5篇

一、材料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自上面讲解可以发现材料在艺术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开展艺术设计时, 即使选择的设计方法非常恰当但如果选择的设计材料与作品应有场合不相适应, 或者与需求者的要求不一致, 那么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也达不到审美的要求, 即使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利用材料与生俱来的特点

人们生活中随到可见的事物都是利用一定的材料表现出来的, 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穿的衣服、应用的纸与笔、出行过程中乘坐的交通车辆, 都需要合理的材料才能创造出来。在艺术设计过程中, 材料本身也包含一种特有的特点, 人们在设计过程中要懂得合理选择。如设计城市中的广告牌时, 应用材料首先要防水防强光、不要具有很强的反光效果、不会产生辐射等, 上述特点都是材料本身的特点, 在开展艺术设计时, 虽然自表面上看好像并不复杂, 但其中常常包含着设计师复杂的思考与材料的选择。

2、利用材料的不同质地

在设计过程中, 选择材料不但要了解材料的性质以及应用的场合, 还要兼顾材料本身是否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 创造的美与应用的环境是否协调。艺术作品应用的场合与面对的人群不同, 就需选择不同的设计材料, 如家中的设计, 通常质感较强的木材或质地较软的材料会得到人们的青睐;而在工作场合中应用的艺术品, 通常都以硬质材料为主, 是为了激发人的精神, 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3、利用材料的不同颜色

人们一直都较为重视设计中材料颜色的应用, 在不同场合不同的气氛中应该选择应用不同的颜色, 可以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以达到美的效果。美学设计将颜色的选择与应用作为设计的首要条件, 是人们在设计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并不是人们普遍认可的颜色就可以应用于一切设计当中, 如家中的设计通常倾向于温馨的、暖色调的颜色, 而办公场合为了刺激人的视觉神经, 调动人的思维一般情况下以相对偏冷的颜色为主,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内容讲的是不同材料在艺术设计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可以展现不同的效果, 是材料美学的表现方式, 美学不能只研究人的审美标准, 还应该在设计中体现美的感受。

二、艺术设计中材料美学的实际应用

在艺术设计中, 上文已经论述了材料的作用与功能。但在实际设计中如何选择与应用材料呢?下面讲解材料美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以创造美的效果。

1、追求整体效果美

有的艺术作品可以独立存在, 是不受当时场合与环境的影响的, 人们可以将其单独分离出来进行欣赏,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需考虑周围环境。但一半以上的艺术设计并不会单独存在, 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是存在于一定的背景当中的,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创造美的艺术作品而且也要兼顾应用场合的气氛与背景。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如在家庭客厅的设计中, 以创建整体和谐、温暖的气氛为主, 假如在其中突然放置一个大理石材料的物品, 就会带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这类物品与客厅的整体气氛不融合, 显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创建整体美要合理选择艺术品的材料。

2、追求材料的整齐美

艺术设计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中, 不同的物质可以表现不同的美。如在楼房外观设计过程中, 利用水泥、瓷砖创造整齐划一的外观, 应用相同的颜色相同的棱角可以带给人一种整齐的感觉, 从而体现建筑的整体美;城市中的绿化带, 经过员工的修饰每一棵树木的外形都基本相同, 由于种植时就依据整齐的行列, 因此带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排列美与整齐美, 才能达到人们视觉上的认可, 才会展示城市的整体和谐美。

3、追求材料的不规则美

上面指的是利用整齐带给人美的感受, 但在生活中并不是全部利用整齐来创造美的, 如人们衣物材料中的棉麻、尼龙等, 人们在设计裙摆时有时就应用了不规则的形状, 如前面长后面短的造型, 有时利用整体不规则的裁剪就得到了大量青年人的青睐, 认为与自己的气质与风格是协调的, 可以展现朝气蓬勃的精神, 假如应用整齐划一的设计就收不到这样的效果。

三、材料的应用

设计师在开展艺术设计时, 为了表现不同的思想会选择应用不同的材料。如在雕塑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就会选择青铜、石膏、粘土等材料, 以及上述材料的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 可以创造出渐变、形变等各种变化的雕塑艺术品, 满足不同人的视觉感受。在设计装饰品过程中, 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羽毛等物质表现自己思想的独到之处, 设计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品。装饰作品不同于绘画作品, 可以应用各种各样的材料。

艺术设计历经千百年的洗礼与锤炼, 其材料美学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应用。人们要掌握当代艺术的语言风格与表现手法, 经过艺术家的思索与研究, 将各种材料的应用表现到极致。人们对艺术材料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由此开发出大量新型材料, 材料美学在其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艺术设计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四、总结

总之, 材料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依据不同场合不同背景选择不同的材料, 才能与人们的审美要求相一致, 才能创造优良的设计效果。设计师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 要综合各种材料不同的用途选择最为恰当的材料, 将材料的内涵充分表现出来, 为人们创造出更美的艺术作品。

摘要:艺术设计就是利用一定的手段达到一种美的效果, 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手法与技巧, 而材料美学就是最为关键的一种, 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要做到合理应用与选择材料,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应用材料, 以达到整体美的效果。

关键词:艺术设计,材料,美学

参考文献

[1] 王喆, 孙健, 孙莉.探析艺术设计中的材料美学表现方式[J].现代装饰 (理论) .2015 (12) .

[2] 冯丽华.研究艺术设计中的材料美学[J].知音励志.2016 (20) .

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范文第6篇

现代文化产业得以产生和发展有赖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都市文化的全面兴起及媒介通信技术的巨大革新。“机械复制时代”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基本的时代语境, 商业巨子以荧幕和流行小说为都市市民们提供了一副有声有色的世界图景, 让千万人分享着同一个梦境。彼时的文化产业似乎成为肇始于启蒙时代的人文理性主义最鲜明生动的注脚——人类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已然再造了一个泽被众人的想象世界, 这个想象世界以其五彩斑斓的景象不但复制出自然的全部丰富性, 并且能够呈现超越于自然的宏伟奇观。这一现代奇迹背后闪耀的是人类对于美的永恒追求, 它曾于凝结于华美的器物与画卷之中、流衍于悠长的街头传唱之间, 而现代则进入供需关系的视域, 最终创生出现代的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具有商品性及精神性的二重属性, 一方面具有物质商品的一般属性同时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 其商品性与交换价值的实现建立在消费者的文化/审美需求的满足之上, 由此决定了文化产品的审美因素在其产业化运营中的突出表现及重要作用。

文化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后者着眼于对生产、生活中的物质性需要的满足, 而前者关注的是消费者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 这便是文化产品的审美功能。消费者对文化产品消费决策的最终依据并非产品物质载体的耐用性或性价比, 而是对其审美价值的大小及能够产生的审美愉悦之多少的判断。只要文化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审美愉悦, 消费者便会进行购买, 形成消费偏好。并且这种审美愉悦感通常会激励消费者向他人寻求认同, 个人化的消费体验由此具有了普遍性的可能, 这种体验的普遍性将会创造出类似公共空间的泛化的消费意愿, 这种泛化的消费意愿是文化产品规模化生产及市场化运作的深层基础。文化产品的两方面审美功能在康德的美学理论中得到了清晰的揭示。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判断力批判》。书中, 康德从先验哲学的高度分析了鉴赏判断的性质, 描述了审美愉快不同于感官快涉及道德满足的自身特性。鉴赏判断关注的是对象的美或不美, 它不依据对象的概念而仅关注其感性形式, 并从感性形式中反思其普遍性。这种心意活动并非运用知性对眼前对象进行逻辑把握, 由于不涉及概念内容, 故鉴赏判断仅联系于主体的情感, 它实际上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活动, 因此它本质上是审美活动而非认识活动, 它的结果是让鉴赏主体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感情。康德据此进一步按照知性范畴分析了在鉴赏判断中的对象的“美”的性质, 即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前两个契机从质与量的范畴分析出鉴赏判断的特征, 即“无利害而生快感”及“非概念而具有普遍性”。从这里可以看出:一切被判定为“美”的事物皆是能给鉴赏主体带来愉悦感的事物, 这种为鉴赏主体带来愉快感的“美”, 即审美快感, 正是文化产品精神属性的核心要素。正是文化产品本身的美的属性让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超越于其物质载体而为消费者所喜爱与钟情。

为何文化产品的“美”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审美愉悦呢?康德在鉴赏判断的第三契机中做了详细说明。第三契机从对象与目的的关系之范畴入手, 论证了审美判断不是目的却十分合目的的性质。按照康德哲学的解释, “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唤做目的”[3]18, 这个“目的”意味着某事物的概念中包含着自身之可能性的依据, 亦即事物实现自身的必然性。可以看出, 知性活动正是以概念在认识中得到实现为目的的, 先验范畴正是纯粹知性概念。在康德的认识论中, 知性通过先验范畴对感性表象进行把握以获得知识, 这便是知性的“先天综合判断”, 这种依靠“先天综合判断”获得的知识是具有必然性及普遍可靠的。在知性综合的活动中, 范畴在把握杂多的感性材料时必须依靠一种中介, 这中介便是判断力。判断力分为两种, 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通过“规定性的判断力”将杂多的感性材料统摄在既有的概念之下, 即所谓“从一般到特殊”。这种“规定性的判断力”将先验范畴实现于认识的对象, 由此实现了概念的目的, “一个概念的因果性就它的对象来看就是合目的性”[3], 此时的对象便显现为合目的的。

而判断力还有另一种形式, 即“反思性的判断力”, 这种判断力并不依靠任何既有的概念, 而只是从眼前特殊的感性表象出发反思其中所包含的普遍性。在康德看来, 鉴赏判断便属于这种判断力。由于反思性的判断力并不依据任何概念, 因此难以说此心意活动有什么目的。康德说:“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 唤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3]鉴赏判断的结果是主体产生愉悦感, 这种愉悦感是纯主观的, 它的依据是对象的形式因素, 因此, “美, 它的判定只以一单纯形式的合目的性, 即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根据的”[3]。鉴赏判断虽无客观上的目的, 却具有形式上的或主观上的合目的性。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便是广义的审美活动的根本属性。在审美活动中, 主体不寻求知识的增长或功利目的的满足, 仅要求对象唤起自身的愉悦感, 即让主体体会到“美”的因素, 此时的主体的诸认识能力 (想象力、知性) 实现“自由协调”的活动, 因而产生出自由而愉快的情感。

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寻求的正是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审美愉悦, 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皆遵循着“美”这一“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 让消费者欣赏到赏心悦目的产品、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服务, 因此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这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的产品属性与生产目标, 正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工业产品的本质所在, 也是文化产业在现代社会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与喜爱的根本原因。

现代文化产业巨额的生产成本令其产品生产区别于纯粹的艺术生产, 追求实现商业利润是其生产的最终目的, 这就决定了文化产品需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消费需求安排生产, 在原创性文化产品收获良好的市场反应后便采取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大量复制。原创阶段投入的巨额成本及大量复制的生产方式要求产品本身能够引起消费者广泛的审美认同, 并以此形成消费吸引力。世界经典文化产业成功案例中, 审美认同所带来的商业利润十分丰厚, 并且许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结束后仍旧为消费行为津津乐道, 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畅销书及改编电影在推向市场之后均引起书迷及影迷长久的热情讨论, 专门开设的主题网站及论坛不计其数, 逐渐成为一时的公共话题。

文化产品为何具有能够引起广泛的审美认同的潜质?康德在鉴赏判断的第四契机中从哲学人类学的高度进行了探索。审美对象唤起审美认同的前提在于让鉴赏主体产生审美愉悦, 在对鉴赏判断的第二契机中, 康德指出了鉴赏判断的普遍性特征:“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3]这种审美愉悦感具有一种特点:鉴赏者会认为每个人都会感到与他相同的愉悦感, 这种对事物判定为“美”的判断对每个人都普遍适用。进而, 他会“期望着每个人的赞同”, “争取着每个人的同意”, 即产生对判断的必然性的要求。这种特点源自鉴赏判断的活动机制:由于鉴赏判断本身是诸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的活动, 没有任何前定目的, 主体因此在鉴赏判断/审美活动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自由, 从而生发出内心愉快的情感。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是具有先验规定的, 也即人们具有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基础, 鉴赏判断的普遍性便具有了哲学人类学的基础。然而这种普遍性是否是必然的呢?在鉴赏判断的第四契机中, 康德用“共通感”这一概念做了回答。康德说:“在一切我们称某一事物为美的判断里, 我们不容许任何人有异议, 而我们并非把我们的判断放在概念之上, 而只是根据情感:我们根据这种情感不是作为私人的情感, 而是作为一种共同的情感。”[3]鉴赏判断并不依据任何客观原理, 但它对于必然性的要求使其必须具有一个主观性的原理, 这主观性的原理虽只是与情感相联系, 但仍能规定着人们对事物美或不美、引起或不引起愉快的判定。这种鉴赏判断的主观性原理便是“共通感”。在共通感的作用下, 鉴赏判断虽然是主观的, 但却不是私人的, 而是具有必然性的, 这种必然有效性决定了“美的事物”引起的审美愉悦能够普遍传达给人们。简言之, 通过“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的反思, 每个人的审美判断便具有了广泛认同的基础。对于“共通感”的存在证明, 康德了采取先验式的断言。康德认为, 认识能力所产生的知识是能够普遍传达的, 因此同样是认识能力的自由活动所产生的审美愉悦这种心意状态便也是可传达的。这种独断的论述让“共通感”的来源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揭示, 直到二十世纪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的“见证人与公众”理论的提出, 问题才得以向解决更进一步靠近。

文化产品的消费活动能够明显体现出“共通感”的现实效应:在“共通感”的作用下, 文化消费者逐渐形成对某种外观形制或内容规则的审美偏好, 形成广泛的审美认同。那些能够形成审美认同的文化产品会逐渐培养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而以此种消费偏好为导向进行设计、加工的文化产品亦很容易收获良好的市场效应, 类型电影、类型小说均属于此种文化产品。在审美认同中, 消费者实现了从私人经验到公共生活的过渡。文化产品形成审美认同的独特功能奠定了文化产品产业化运营的内在基础, 这一点, 皮埃尔·约特·德·蒙特豪克斯在《艺术公司——审美管理与形而上营销》一书中做了富有洞见的论述:

“审美判断调动生命冲动进入积极状态, 使人类作为观众而成为意见统一体。艺术作品的这种通过欣赏而同一观众的效果起了弥补公共领域的作用。……在创造自然时, 上帝超越主观而臻客观的境界;在同样的意义上, 天才创造艺术作品也是如此。这也正是为什么私人的经验可提供一种具有公共现象的力量, 为什么审美精神可以在诸如市场、社会或企业等多个公共领域形成自己的公众的奥秘所在。”[4]

摘要:文化产业的实现从根本上等同于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交换价值的实现, 正是文化产品内在的审美属性让它得以在市场经济中实现价值变现, 它引发了消费者的审美愉悦和消费意愿, 并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康德以“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揭示出了文化产品消费者之消费需求的本质, 并以“共通感”阐释了文化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文化消费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审美愉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8) [D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201805/t20180509_1598314.html.

[3]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 (上卷) [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上一篇: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范文下一篇:有关母亲河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