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师化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3-10-04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和内容体系做了新的规定。提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体系。强调高中化学教育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不仅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重视知识结构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倡导从发现中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也就是教育方式、探究的途径、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目前甘肃省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进行近两年的时间,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的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后,对新课程的认识、新课程的实施又是什么情况呢?

针对这个问题从教师对新课程教材变化的态度、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思想和认识上发生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教师对新课程教材变化的态度分析

18.75%的教师完全赞成,75%的教师基本赞成,6.25%的教师很不赞成。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课程的教材变化相对于以前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教材的变化,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面对这种变化虽然人进入了新课程,但是在心里面并没有完全进入新课程,对新课程的实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抵制心理,对新课程持有消极的心态。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是被赶着上台,有着极不情愿的心态。但是,认可总需要一个过程,而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教学钻研,教师对此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基本都能赞成此项变化。

二、进入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分析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43.75%的教师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经常与学生一起讨论的教学方式,50%的教师采用以小组讨论为主,经常参与、指导的教学方式,62.5%的教师采用以网络环境下教学为主,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还有31.25%的教师仍采用以讲为主,有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81.25%的教师能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学、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的方式教学,但仍有75%的教师采用讲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62.5%和31.25%的教师分别通过多启发和思考问题的时间的方式以达到目的。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以来,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还是有很大的转变,不断改变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采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不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领的这一教学理念。

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出教师讲授的教学行为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落实不够彻底。但令人欣喜的是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在不断地探索、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学、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等教学方式也被教师们经常使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这是我们所有教师都认可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将成为教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们正在努力地采用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创造动手时间的机会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动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设法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的重要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合理发挥,有利于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这一目标的实现。

三、进入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在思想和认识上发生的变化分析

进入新课程改革一段时间后,有43.7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31.2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行为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12.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师生关系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12.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学习意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发生这种改变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还是偏低,不足以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并且教师的自我学习意识还是比较淡薄,跟不上形势的需求。而最致命的在于忽略了师生关系的培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体现。

但是理念改变了以后,慢慢地便会成为行为的一种指导力量,促使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也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处于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必然会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

四、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中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

在学生实验技能培养中,有31.25%教师认为学校实验条件所限,难以达到要求,有43.75%的教师反映出教学时间紧张,挤掉了部分实验时间,有18.75%的教师做到了基本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实验教学,只有6.25%的教师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并且感觉教学效果好。

在课外探究活动方面,有25%的教师因为没有时间所以从未组织过,有62.50%的教师每学年组织1~2次,有12.5%的教师每学年组织3~4次,而经常进行探究活动的为0.0%。在组织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有75.00%的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上有困难,有43.75%的教师是因为教学方法的欠缺的原因,有50.00%的教师觉得在组织学生和调控过程方面有困难,有25.00%的教师觉得自己知识面较窄,综合能力不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教学的实施中由于学校实验条件所限、有的教师研究设计了一个很好的探究性教学方案,却因为实验仪器的不足最终得不到实施。由于教学时间紧张、挤掉了部分实验时间等原因使得化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实施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存在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和调控过程以及综合知识不足等困难。所以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涉及到专题性的实验探究、设计探究、调查探究等。课堂上的探究教学形式不够丰富多样,同时也发现某些学校的探究性教学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五、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分析

在新课改实施的两年中,有31.25%的教师认为新课改进行顺利,自己在教学的理念、方法、行为有很大改变,有68.75%的教师认为与以往相比有所改进,但距新课标要求甚远。在新课改落实中主要有以下一些难点,有12.5%教师觉得新课改的宣传力度不够,有37.5%教师认为培训不到位,有50.00%教师认为教育观念更新慢,而87.50%的教师觉得受高考制约的影响较大。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方式、学习行为的变化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75.00%的教师觉得压力很大,只有25.00%的教师觉得略感压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的困难,例如教师所感受到的压力、对新课改的目标和任务的认识不足、课程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缓慢、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不够、教师培训不到位等原因是影响新课程改革和落实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也看到新课程的具体实施缺乏可参考的模式,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的实施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比较迷茫。

(责编 金 东)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和互动。初中化学课堂中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应注重教师角色的转交、师生情感的培养以及知识形成过程的揭示等多方面的结合。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学习共同体 化学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新课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实现交往和互动就是实现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新课程所强调的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对学生而言,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凸现、个性展现、创造性体现。对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的过程。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不仅仅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这就意味着教学过程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实现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呢”?

一、关注教师角色改变,形成“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共同体:共同体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社会性依赖关系。他们共同讨论,共同决定,共同定义着共同体,并为共同体所影响。一个成功的共同体应给成员以归属感。当一个共同体以学习为主要目的时,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学习共同体。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换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实现了这种角色的变化,能够促进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共同体”。作为化学课的教学,怎样体现这样的转变呢?

(一)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

教师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教师要作为学习的一员融于其中,从参与的过程中,积极地听、看、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以便掌握课堂中各种情况,为进一步的指导做好充分准备。

比如《常见金属化学性质》一节的“活动与探索”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实验室制反应物的特点、反应条件要求,根据反应原理条件学生讨论如何确立制装置;再根据性质,让学生讨论收集的方法,课堂上教师作为学习的成员观察学生的实验,确定下一步如何指导。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出教材中的装置的缺陷是添加药品和停止反应操作不方便,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怎样改进这个装置就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使操作方便,从而激发了学生改进实验装置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1.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人是知情合一的动物,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类行为直接施以巨大的动力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由情生趣,以情诱思,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

2.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的人。”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学生在争辩中会逐渐成熟,形成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才能流露出来,才能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

课堂上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听教师讲,自己听懂了就认为完成了学习任务,他们不能把学习体验以及对知识的理解与教师或同学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不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化学课堂上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创造条件使学生积极地、大胆地与老师和同学传递信息,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张扬自己,获得心理的解放。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学生讲老师听,学生教学生;学生设疑,师生共同解答;让学生的心理在没有压抑的情况下展现。这也体现了课堂上的师生平等。课堂上可以安排一名或多名学生协作起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他们能在课前认真预习,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作为教师课堂上的任务也不轻松,应该积极地听讲,细致地观察学生的做、发现问题,再进一步与学生沟通。例如,在学习《自然界中的水》《化学与环境》等章节时,学生们由于课前广泛收集资料,进行了充分预习和准备,上课时能够积极展现自己预习的成果,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前人的发明多数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现代科技成果大多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自觉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应试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学习,这种学习忽略了其他学习方式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有明显的缺陷。而新课程则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实现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如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等。这些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在化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乐于学习化学,就应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师除了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外,应鼓励学生开展实验、调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活动。比如在学习空气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研究空气的污染状况,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和收集信息,这一过程中小组一般获得的内容或数据是有差异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二、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形成“学习共同体”

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意识。应试教育中,我们往住偏重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对态度情感这些因素教学中重视不够。而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主张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把他们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应该说,无论什么类型的化学知识,都具备情感态度挖掘的基础,化学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情感态度的丰富性。基于此,我们在使学生掌握“双基”的同时,应该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化学,把学到的知识渗入社会、生产和实际。

即使是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我们也要从人文的角度、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接纳。比如原子结构的美、物质形成的对立统一,化学用语的简捷,这些都应渗透情感的沟通。就是表面上看上去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计算题,也可以赋予其人文的意义。例如对于质量分数的计算题,以前教师往往分析计算方法,讲解计算格式。现在可以让学生找出质量分数的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让学生编写应用的实例,有的学生就设计了如下类似的练习:人体中NaCl的含量应适当,过量或不足都会引发疾病。某病人,体内注入了1000ml含NaCl质量分数为5%的盐水,该病人相当于补充了多少克NaCl?

三、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学习共同体”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应该重视结论。但如果不经过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鞏固。所以化学课上,我们在重结论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揭示,从学习角度看,重过程就是重会学。

例如,在学习混合物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举出混合物的实例,有的同学举出和S粉若混合后是混合物,教师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实验中把和S粉的混合物溶于水,过滤出S单质经干燥后,燃烧仍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保持了S的性质;溶液经蒸发后加热仍产生,保持了的性质。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真正理解了混合物中各成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仍保持原来的性质。再如学习催化剂时,学生对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性质不变的理解不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H2O2与反应后的剩余物进行分离,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的的质量,说明其质量不变,再观察分离出的是否仍对H2O2制有催化作用,说明化学性质不变。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获得了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加准确和深刻了。这种揭示过程的学习方式纳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教学过程看上去比较麻烦,浪费了一些时间,但从长远看,既让学生体验了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方法,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总之,新课程理念揭示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去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和个性的张扬。新课程理念把学科的概念、原理与探究过程和方法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知识结构。揭示学习过程,学生经过学科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在这些方式中师生经过争论、碰撞等形成了“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郑长龙主编,《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 王祖浩主编,《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4] 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

(责编 闫祥)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江苏省进行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调查了解本市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并对教师发展进行思考和提出建议。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对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有很重要意义,需要教师、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努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发展;数据调查;发展建议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 1008-0546.2020.04.007

一、调查目的

“核心素养”无疑是当前我国的教育热词,作为培养目标,“核心素养”体现了顶层设计者的远大视野,当下的基础教育亟需走向育人阶段。但这一阶段的真正到来,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教育工作者与全社会的意识和行动都需要更新,尤其在课堂内,故教师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多地受到各方面关注。

为适应时代发展,2019年江苏省进行了新高考综合改革,为本省教育发展做出了长期规划,从考试科目到学业评价方案.以及招生录取方案都做了大幅度变革。新的高考方案对学生选科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对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新高考仅有专家领导勾画出远景是不够的,高素质的教师才是真正推动改革和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力量。

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做好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了解区域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对区域教师成长提出建议,笔者做了本次调查。

二、数据来源

1.设计问卷

为了了解本地区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在文献研究及区域教师群体特点分析基础之上,笔者自主设计了调查问卷,共计31题选择题,除基本信息外,主要从教师职业情感、教学专业能力、教科研参与度、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等四个维度了解教师发展状况。 2.数据收集 针对教师发展现状,笔者在全市高中化学教师群中进行了调查,本次问卷通过问卷网生成链接发布在本市高中化学教师微信群,教师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作答,高中化学群成员共64人,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4份。

3.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科隆巴赫系数考察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信度分析,得出问卷的科隆巴赫系数为0.862,说明该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

从表1和表2的数据来看,我市高中化学教师新手很少,大部分都是年龄在36-45岁之间,正值教学经验丰富体力充沛的当打之年,笔者也调查了在职化学教师骨干称号,受访54人中有22人无称号,县市两级教学骨干有23人,市级特级教师仅有1人,可见我市化学教师中存在职称与骨干考评发展较慢的现象,另外我市在职高中化学教師中没有省特或正高这样专家型教师。综合来看,我市高中化学教师以中青年教学骨干居多,骨干教师层次有待提高。

2.区域高中化学教师职业情感分析

从不同年龄段教师反映教育育人过程中获得强烈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的数据(表3)看,绝大部分老师反映大致如此或者非常符合,只是在30-40年龄段教师中有“没有”以及“不确定”的选项出现,换成教龄则是5-15年阶段的教师。通过不同年龄段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理想与抱负交叉数据表可看出,也是在31-35年龄段出现“没有”这一选项出现比例较高。从数据来看,本市化学教师对化学教师这一职业充满情感,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具有很强的理想和抱负,存在少数教师对职业未来有疑惑的现象。

3.区域化学教师教学能力分析

本调查针对化学教学专业能力设置了9-15共7题,当中14、15题为了解化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而设置,每题按程度由强到弱设计4个选项,根据题意表述文字不同,赋予涵义为“完全符合”到“完全否定”,除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以外,更多的关注点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否主动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

从表4的数据来看,本市高中化学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都比较到位,大多数老师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关注学生多元发展都很关注,但在核心素养的理解及教学关注这几个问题响应不强烈。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对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都会使用,少数老师未正常使用多媒体;为了解教师对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确切情况,特意设置了微课这一问题,从数据看,微课教学基本上停留在下载使用,自己制作并不多,有少数老师对微课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持观望态度。

4.区域化学教师职业规划分析

针对教师职业规划细分两个维度:①教科研投入,设置了两类问题,一类是从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状况了解教科研态度,另一类是了解阅读写作等教科研个体学习行为;②职业规划,一是个人职业理想,二是学习意愿与方向。

从这部分数据(表5)看,无论是集体教科研活动,还是个人教科研投入,包括阅读、写作等大多都是出于职业习惯,缺少主动精神,各项调查数据中处于“差不多”层次的都是大多数;而对于职业规划而言,同样是有近一半老师只是有过大致考虑,有明确职业发展规划和思考的只有20%,这与教科研活动调查数据非常吻合。

四、调查总结与建议

1.调查总结与思考

从调查数据来看,本市化学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轻教师较少,缺少省特及以上的领军型名师。不少老师在专业成长方面有明确的规划,但也有少数老师缺少明显发展计划,在教研活动及教科研方面,对主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存在这样“倦怠”的体现。产生这样的情况,一是内因,部分老师本身缺少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职业情感,仅仅将教师当做一项职业,当投身行业的新鲜感失去,工作也失去了动力,若教书育人工作仅仅成为一种惯性,可想而知的是工作激情自然丧失,这样的情况在中青年教师身上尤为明显。二是外因,白2008年江苏高考政策以来,不少学生“逃离”化学学科,我省不少学校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便不再开设化学班,许多化学老师处于无课可教的尴尬境地,不少老师工作多年尚未有机会任教化学班,这一状况无疑对老师教学工作和个人成长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学习名师,除了学习名师的经验,感受名师的态度,更多的是着眼将来,为年轻老师做示范引领。教育的核心素养时代,需要大量优秀教师,他们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和育人理念,拥有杰出的科学素养才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观,养成核心学科素养。

2.反馈与建议

(1)给化学教师的建议

纵然有各种原因,但是作为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永远是必须的。如果因为政策的缘由给自己不学习、不储备的借口,那么更不会取得进步,只能使自己无所事事。当我们任教基础年级时,是否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学生爱上化学?

其实即使是化学选修生减少的今天,化学老师也有很多事可以做,学习新版课程标准、研读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分析各年级试卷(尤其是高考试卷)、进行二次备课、制作教学微课、阅读教科研论义、参加各项教学研讨活动、听各种公开课、掌握最新教学技术手段……,及时把握最新的教学要求,了解最新教学理论与教学方式,使自己融入化学教学中,不与教学时代脱节。

(2)给学校的建议

学校当创设条件激励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增加青年教师任教选修化学的机会;组织集体备课,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强调校本教研,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教学课堂。

很多时候,学校的管理理念成了校长的理念,那么校长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升变得非常迫切,中学校长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专家,而不是简单的管理者。对于化学学科而言,不少学校不知道如何处理,化学学科的意义白不必说,但化学学科参加的难处也事实存在。但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的追求,不动用行政手段强行干预选科,是教育管理者必备的素养。无论是个人还是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社会都迫切需要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

(3)给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

教学管理部门要多组织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学竞赛,提供教师发展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优化教学评价方式,使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从简单的高考数字扩展到学生素养、教师素养等各个方面,还应该对学校学科分班进行引导,避免…现完全功利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超文,彭蜀晋.四川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2012,33(04):51-56

[2]杨光晓.温州市苍南县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养调查及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王澍,魏崇启.徐州市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启示[J].化学教学,2018(10):40-44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对中学化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教学工作适应程度、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和专业发展途径等四个方面。结果显示,多数中学化学双语教师教学工作适应较慢,他们的学科基础知识、双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多数教师渴望更多的培训机会与培训途径。

[关 键 词] 中学化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

近些年,国际基础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许多地方尤其东部沿海地区成立了大量国际学校。一些普通学校也开设了国际课程。以长春市为例,截止2018年,已经有东北师大附中等13所学校开设了国际合作班或者中外课程班。国际教育的发展使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因此,我们对中学化学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专业素养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理论,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聘请5位专家对问卷初稿进行了效度检验,最后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调整修订,最后形成《中学化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15道题,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考察适应教学工作的适应程度;第二部分考察教育教学能力;第三部分考察教师的知识结构;第四部分考察专业发展途径。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深圳、长春等地13所国际学校或国际交流部的23名中学化学双语教师。发放问卷23份,收回23份,收回率100%。15天后,再进行一次问卷填写,然后求得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稳定系数),得到教师调查问卷的信度值为0.88。

二、结果分析

(一)教学工作适应程度方面

对目前教学工作完全能够适应的为2人,基本能适应的为11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的为7人,适应起来有一定困难的为3人。由此可见,中学化学双语教师虽然多数对自己工作已有一定的适应,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并未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中学化学双语教师普遍认为至少需要五年以上才能够单独胜任双语化学教学工作。这也同时反映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學化学双语教师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教师进行多年的学习与锻炼。

(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

本次调查问卷第2、3、4题是有关于研究对象专业能力的相关内容。调查结果显示:86%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在课堂教学能力方面加强;91%觉得需要在教材内容组织能力方面加强。化学实验教学能力方面相对薄弱,组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比较薄弱。调查结果显示中学化学双语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同时也渴望提升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

(三)教师的知识结构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78%的中学化学双语教师认为自己需要在化学知识、英语语言运用等方面加强。此外,中学化学双语教师在双语教学知识方面也比较薄弱。多数中学化学双语教师未能掌握过硬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教学知识,导致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等方面比较薄弱,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四)专业发展途径方面

中学化学双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时,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解决。他们渴望教师专业培训,并且最喜欢通过聆听中学双语化学优秀教师讲座的方式进行培训。中学化学双语教师渴望各种语言类培训课程,尤其是渴望能够有出国进行语言训练的机会。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和新课程改革培训是他们提高专业水平最常见的发展途径,同时提高学历层次也是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此外,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三、结论

中学化学双语教师的教学工作适应程度普遍不高,他们经常需要五年左右才能成长为较成熟的双语教师。他们在专业能力方面普遍需要提高。双语表达能力不强,教学技能偏低,教育能力不理想。目前中学化学双语教师的培训途径一般分为校内自修、外出参观学习、聆听讲座等,但他们对培训效果普遍不满意。中学化学双语教师渴望更多的培训机会与培训途径。总之,多数中学化学双语教师的基础知识、双语表达能力、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多数中学化学双语教师对其所接受的职后教育不是非常满意,认为培训措施有待加强,培训需要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22.

[2]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穆洪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2):38.

[4]姜宏德.试论双语教师的专业素质[J].当代教育科学,2003(23):41.

[5]王长纯.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6.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作者从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特点入手,提出在新课程教学要求下,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转向,掌握新课程的特点,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化学 教学转向

2009年,云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拉开了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帷幕,高中化学教师面临机遇与挑战,怎样才能从老教材中走出来,尽快适应新教材呢?通过近一年的远程教育培训和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学习,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熟练掌握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化学新教材与老教材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体系编排的变化。新教材将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分开了,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新教材体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当今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

3.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探究实验内容,体现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突出过程和方法。

二、树立新的课堂教育观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因此,在新的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情境的创设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引起联想、启发思维。就情境创设的方式而言,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化学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置身于化学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悬念,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究各种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

2.师生间合作互动,共同构建新知,教学相长。

在新的理念下,师生间已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知识的“授”与“受”的关系,而是能动的、平等的合作者。师生双方都是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参与者,其直接作用在于促成学生的主动;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是自我发展的探索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化学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自主、协作、探究,共同构建新知的过程。

3.培养学生应用各种途径获取新知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选一些化学材料,指导学生选择判断,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加工,提取有效信息。从收集文献资料到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到构建论据得出结论,使学生的阅读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研究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所以信息提炼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三、树立新的教师观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过去备课,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如何讲,而现在备课要考虑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参与。为此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分析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过程的探究。如在必修I第四章《SO2的性质》这一节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实验引入:向充满S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朵玫瑰花,玫瑰花褪色,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性。其次,我们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收获,“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是课堂的主旋律。

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教学相长,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知识、交流情感、创造生活,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得到张扬、发展和提高。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而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式的关系。教学过程应该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也要宽容并认真对待,绝对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能够容纳合理而真诚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生之间应互相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对于学生所犯错误,教师应该学会宽容,应该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讲究方法、注意策略。还要理解和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要关爱那些问题学生及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帮助。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敢于更新和创新,使自己能尽早成为课程改革的优秀者,为新课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坚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会越来越到位,越来越准确,实施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经验也会与日俱增,改革出现的问题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化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课堂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004.

[2]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2000.

[3]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2003.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级组语文陈满飞

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是我在纪中任职的第一个学期,作为一名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有许多不足与缺陷,如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经验尚浅等。因此,我对教学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不敢有任何怠慢,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地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教学的两个班级(高一

11、12班)语文成绩在高一六个中层班中较好。以下是我在本学年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教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外因,最终只有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因此,这一学年我通过各种小比赛、评比活动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我觉得要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习惯,还需要再深入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种调动方法在我看来可以说是一种“诱惑”。因而,我采取了和其他老师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提及大学校园象牙塔般的美好,谈及自身在大学时的美好学习生活与环境,以及在大学的一些能够吸引他们的话题等等,已引起他们对大学的向往,一旦他们有这种向往,即使很懒惰的学生,他也会鼓足干劲,力求能够考上自己如意的大学。这些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了主动探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学生基本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

二、精讲课本范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地搞好专题练习,如语音题、字词改错题、修改病句题、古诗名句默写题等,有计划地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

三、阅读教学长抓不放。

高中阶段,特别是有部分偏科学生的语文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扎实语文功底的书籍我都会赞同学生去阅览。另外结合作文教学,经常给学生们朗读一些高考满分作文,还把一些学生写得好的周记、作文作为范文朗读。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们的阅读面得到了很好地拓展。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想学生们成才,必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如举办绕口令比赛锻炼学生的普通话交流能力;开展辩论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

上一篇: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探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日本光伏产业投资环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