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范文

2023-09-21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范文第1篇

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二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 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 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 收住院;b. 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3.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8)手术和介入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4.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②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未确诊病人应有:①鉴别诊断;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危重病人应有:①当前的主要问题;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处申请院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范文第2篇

摘要:住房建设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还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强房屋建筑的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促进了房屋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作者深入探讨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策略,旨在为提高房屋建筑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控制策略

引言

目前住房建设现状不尽如人意,不仅体现在建设进度缓慢,还表现在工程事故频发。住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正在下降,主要原因是房屋建筑行业是各行业发展的前提,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目前,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处于可能干扰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控制之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施工管理,施工管理虽然看似不显眼,却能直接干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根据调查数据,做好施工管理对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能有效及时地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能有效地保证施工有序进行,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居住建筑。

1房建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的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前提,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居民生活。因此,施工企业有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管理,为居民的生命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在建筑过程中,建筑的牢固性和建筑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质量。现阶段有些企业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对施工中使用的建筑材料没有严格的要求和管理,导致建筑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会威胁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还会给建筑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企业有必要摒弃以往的施工理念,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严格管理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全面提高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

2影响建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2.1人员因素

在建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其管理和控制水平会受到人员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会影响工程质量。为减少人员因素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需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利用体系的制约作用,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标准化施工,减少施工管控过程中的随意性。

2.2材料因素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多种类型的建筑材料,包括成品、半成品和构件。材料规格是否与施工方案一致,材料质量是否达标,将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如工程刚度、外观、耐久性、强度、抗震等。同时,如果材料规格不达标,需要现场更换,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需要严格核对各种物资信息,选择优质的物资供应商。

3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对策

3.1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建筑工人的能力也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核心条件,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不同时期基本需求的差异。随着房屋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人的技能有了全面的需求。各种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的应用和推广,要求建筑工人熟练掌握,这也是建筑工人与时俱进的重要因素。此外,为了提高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还必须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确保员工在施工期间能够时刻牢记质量管理的重要价值,熟记质量管理。

3.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各种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颁布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是必要的,这也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途径。首先要详细了解厂家资质、产品合格证、出厂许可证等信息,并实际前往供应商的厂区进行调查,防止交付的信息虚假。其次,在建筑材料进场前,必须检查其规格、型号、类型和形状,防止建筑材料与实际施工要求不一致。最后,建筑材料进场后的堆放也需要定期监督,防止建筑材料因储存不当而损坏和受潮。如发现建筑材料损坏,及时提出更换建议,确保建筑质量控制工作高效实施。

3.3做好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核工作

在实际建筑施工前夕,需要对施工的技术方案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查,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审查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一定的分析,充分了解其匹配程度。对于施工现场难以落实或矛盾明显的程序,要及时整改。在此期间,创新的技术手段也能为施工技术方案的评审提供全新的帮助。比如可以利用BIM等一系列技术软件,对施工现场与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模拟对比,从而了解施工技术方案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3.4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管理能力,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非常重要。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有必要通过定期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随着房屋建筑工程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和颁布,对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学习,并充分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同时,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树立责任意识,对施工现场进行更加认真严谨的质量监督,对质量缺陷及时进行调整。

3.5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

監理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要想保证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就要更加重视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监督管理体系,进而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一是更加重视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完善施工环节安全管理,聚焦安全施工,确保整体施工安全。二是科学制定项目监督管理的流程和管理制度,并按步骤严格执行。工程竣工时,加强质量验收,全面控制建设工程质量。

结语

建筑施工质量关系到人员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在施工期间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监理方法,对材料、设备、人员等施工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住房建设人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为了保障人们对房屋建筑的安全使用,有必要了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和质量控制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一系列改进策略,提高房屋建筑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效率,使房屋建筑在未来使用中安全可靠,促进房屋建筑行业实现更加长期、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灿英.关于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44.

[2]孙琪松.试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J]能城市,2018.4(19):116-117.

[3]郭锋.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策略与应用初探[J].南方农机,2017.48(23):188.193.

[4]王斌.分析关于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策略[J].科技风,2017(22):96.

[5]李鑫.简议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方法及策略[J].山西农经,2017(9}:89.

[6]郭振齐,郑向锋.等.关于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14):85-86.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范文第3篇

建筑工程质量它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工程质量仅指施工质量;广义的工程质量指施工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为了经济、高效地建造出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及用户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

1 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1.1 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建立市场秩序

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在资质证书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接工程监理业务。严禁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接监理业务。工程监理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获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监理业务,不得将其承接的简历业务转包给他人,或者将其承接的全部监理业务肢解以后分别转包给他人。监理单位应切实加强监理工作,改进监理服务,提高监理工作水平及质量。

1.2 进一步加强监理项目现场管理

监理企业在签订监理合同后,应当明确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项目建立机构组成人员。实际到岗的监理人员应当和任职文件名单一致,并报建筑综合管理站备案。总监理工程师应由具备三年以上同类工程监理经验的人员担任,一名总监理工程师只宜担任一项委托监理合同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工作,并要对工程项目负责,督促监理人员履行职责,对工程进度、投资和质量安全等内容监督管理,按照工程监理的实施程序,完成监理合同约定的各项任务。

1.3 加强监理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年度或不定期地检查监理的项目是否存在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的行为;在监理任务承接过程中,是否执行监理服务费的收取规定,是否存在签订“阴阳合同”、恶性压价竞争等行为;监理单位与监理人员是否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履行工程质量、节能和施工安全监理责任;工程现场监理能否按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对关键环节实行旁站监理;项目监理机构是否按投标承诺或合同约定配备各类监理人员,是否配套合理和持证及按投标承诺合同约定上岗。

2 建筑施工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部分施工现场使用超出规范要求的冷拉钢筋,导致钢筋截面面积和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钢筋脆性增加、延性及配筋率降低,还有一些工地甚至使用来路不明的再生劣质钢筋,严重影响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给房屋抗震性留下严重隐患。

2.1 人的因素

工程建设主体之一的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和施工操作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要素。在工程建设中,把人做为控制对象,是为了避免产生失误;把人做为控制的动力,是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包含了个人执业资格及单位的从业资质两方面内容。

2.2 材料的因素

材料是指投入工程建设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水电暖通设备等。工程的特点是:上道工序将被下道工序所覆盖,其间的质量问题难以被发现,如果质量问题有所表现,则往往是较为严重且难于补救,或产生费用过高。工程材料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安全。在材料上应选择质优价廉、信誉高的生产厂家,加强对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进场关。

2.3 施工“方法”的因素

方法指工程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如:支承杆失稳、建筑物发生倾斜、混泥土出现水平裂缝或断裂、混泥土局部坍塌、混泥土表面出现“穿裙”等现象,因此,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实际,确保施工方案技术可行,有利于提高质量。

2.4 机械的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术,是质量控制应该考虑的必要条件。质量监测所用的仪器设备,是评价质量的物质基础,它对质量评定有直接影响,应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并加以控制。

2.5 环境的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自然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场整洁,程序井井有序,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3 加强监管,切实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有关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有三项许可制(即从业许可、施工许可、使用许可),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督制、工程保修制、质量责任制等。

从业许可——设计、施工、监理、勘察、检测等建筑活动参与者(单位与个人),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施工许可——建筑施工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许可证(或有权部门批准的开工报告);使用许可——建筑工程交工使用前,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

从业许可使用许可制的把关,可以加强质量责任制建设,施工许可的把关,可以使招标投标、建设监理、合同管理、质量监督、从业许可制等在具体工程项目开工前得到落实,保证建筑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工程施工期间得到遵守,工程安全与主要使用功能得到保证。

4 加强监管,切实加强工程设计的质量监督

设计人员素质不过关,专业资格认证亟待更有成效地展开;现实条件下设计单位内部分工协作不够合理,很容易造成错、漏、碰、缺,影响工程设计的优质完成;设计单位的设计缺少监督,在我国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较为完善,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来监督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这样无异于忽略了质量控制的源头,在这个阶段造成的失误是难以在以后弥补的。

5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是在建筑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作用会产生变动。因此,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还少不了建筑工程管理与使用单位的正确管理和使用。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全面的质量管理,要控制好建筑活动的各个环节。所有参与建筑活动的各主体的质量意识提高了,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整个社会全面行动起来,协调一致地搞好质量控制。这样,我们的建筑工程质量才会根本好转,我们的建筑业才能蒸蒸日上。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专业、多工种、多种材料及多个领域,本文从工程监理、施工过程、政府部门监督进行讨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仅供参考。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范文第4篇

1 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现状

1.1 管控意识薄弱

很多施工单位的领导者并没有形成较好的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意识, 因此, 在实际开展井下作业之前, 也没有向施工人员宣教井下作业质量管控的重要性, 导致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过度追求施工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并没有对作业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很多施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无法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要求, 甚至完全不知情, 完全依靠以往经验进行操作, 导致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井下作业质量无法得以保证。

1.2 涉及方面较广

井下作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 而且实际施工过程中, 会涉及多方面的施工环节, 加上井下结构具有一定的多变性, 无法准确固定工作界限, 导致井下作业极具不确定性。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油市场需求量大幅度增长, 井下作业施工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多, 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在保证井下作业效率的同时, 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多聘用农民工, 由于农民工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难以准确监察、管理以及控制作业质量, 导致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无法贯彻落实。

1.3 缺少现场检查

现阶段, 虽然我国很多施工单位在开展井下作业过程中, 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监督制度与体系, 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制度体系落于实处, 导致其所具备的能效无法得以全面发挥, 没有任何约束力度。加之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落实, 导致井下作业质量监督工作的力度较为薄弱,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发展。

2 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优化策略

2.1 强化施工人员的管控能力

首先, 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日常培训, 丰富其管控知识。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有机结合岗位培训、现场培训以及集中培训的方式, 落实施工人员的管控培训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分类培训, 例如, 对操作人员进行实践能力以及现场操作培训, 对技术人员进行复杂工况应对能力培训, 对管理人员进行决策能力、指挥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培训等;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提高其工作能力;通过指导、培训以及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施工人员的管控能力与意识, 促使管控工作得以全面落实。

其次, 构建完善的管控监督系统, 对井下作业区域施工人员进行全程监督与定期抽检, 确保井下作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除此之外, 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应急演习。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隐患, 以此,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应急演习, 以此提高其综合性应急能力, 提高其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保障力度。施工单位还要对井下作业的管控网络进行适当调整, 对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分级划分并做到贯彻落实, 以此确保管控网络连接有序, 井下作业的各个施工环节均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井下作业管理与控制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2.2 加大机械设备质量管控力度

首先, 施工单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井下作业机械设备极易磨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机械设备日新月异, 传统的机械设备的应用性以及经济性均难以满足施工需求, 此时施工单位应该结合施工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决策, 适当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在提高机械设备施工质量的同时, 保证施工整体经济效益, 其次, 施工单位要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力度。施工人员要定期盘点并检查机械设备, 一旦发现不足之处, 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定期清洁施工现场, 例如, 粉尘、废水以及废气等, 保证机械设备作业环境良好, 机械设备作业安全;对施工现场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透明化管理施工现场, 拓展机械设备的作业空间, 避免出现设备碰撞等问题, 提高设备作业效率。最后, 施工人员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养护与检修, 确保设备时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以此保证设备的井下作业质量。

3结语

随着石油开采工程市场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井下作业量越来越大, 加之井下作业环境的不稳定性, 极易出现突发事故, 强化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 可以有效降低井下作业风险发生概率, 因此,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摘要:井下作业作为一项施工项目, 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而且涉及到大量的工作环节, 井下作业的质量还会直接影响油田生产效益, 因此, 施工单位对井下作业进行细致监察十分必要。除此之外, 石油企业要想提升经济效益, 在开展井下作业过程中, 必须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本文简要概述了井下作业现状, 针对其不足之处, 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建设性参考资料, 提高井下作业整体质量与效益。

关键词:井下作业,质量,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范文第5篇

强度高:在基层混合料灰剂量不超过6%的情况下, 强度能达到6MPa以上。

水稳性好:这种结构一旦钙化成型, 便不怕水长期侵蚀。它具有水泥混凝土的一些性质。

易操作:基层混合料易生产, 拌和容易。灰剂量、含水量在级配一定的情况下易控制, 根据监测情况随时可以调整。

抗疲劳能力强:因为强度高, 比其它结构更稳定、持久。

远期成本底:使用寿命长, 相应较少了建设成本。

半刚性:因它不同于水泥混凝土, 不存在因收缩而产生裂纹。

2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采用集中拌合的拌合设备使用前应先调试所用搅拌设备、各计量系统, 使所拌混合物含水量、骨料级配、水泥含量均符合配比要求, 使机器运转正常, 拌和机出料量与所用摊铺生产能力一致起来。

水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为级配碎石, 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 但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 (宜在6h以上) 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宜采用标号较低 (为32.5) 的水泥。水泥品质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稳定基层这种结构对原材料要求较严, 所用材料必须要到达设计要求。如碎砾石的粒径压碎值等, 材料配比后必须在级配范围之内。

各种材料分别堆放, 不得混杂、积水。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目标配合比, 计算生产配合比, 正式施工前必须做试验段, 确认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拌和站配制混合料, 灰剂量、含水量、级配都要符合设计值。由于机器运行误差、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混合料各种指标偏离设计值;混合料含水量或大或小, 灰剂量或大或小, 通过百分率或超上限或超下限。质量检测人员应及时监测、调整, 使之保持在设计值内。

厂拌混合料现场, 每天由后场专职试验人员在早上、中午、下午分别测定各种集料的含水量, 根据施工配合比设计的最佳含水量指标, 结合当天的气温、湿度、运距情况确定混合料拌和时的用水量。在前场负责检测压实度的专职试验人员, 在混合料摊铺整型过程中亦及时测定混合料的含水量, 及时指挥压路机碾压, 力求在最佳含水量条件下碾压, 尽量避免由于含水量过大出现“弹软”、“波浪”等现象, 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密度和强度, 增大混合料的干缩性, 使结构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或由于含水量偏小使混合料容易松散, 不易碾压成型, 也会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所以只有严格按规范施工, 加强每一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 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水泥剂量太小, 不能保证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质量;而剂量太大, 既不经济, 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 从而引起沥青面层或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反射裂缝。所以, 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做到经济合理, 精益求精, 以确保工程质量。

长距离运输, 混合料含水量容易损失, 产生离析, 造成摊铺碾压后, 基层局部平整度差, 如运输距离较长, 应通过试验, 采取措施, 保证混合料在碾压时有较适宜的含水量。

混合料从出搅拌站到摊铺地点, 应尽量用最短的时间, 及时摊铺, 在水泥的终凝时间内, 完成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整平等。不得使用时间超过水泥终凝时间的混合料。摊铺、碾压时, 摊铺系数1.3~1.5之间, 施工中必须贯彻“宁高勿低、宁刮勿补”的原则, 全部施工工程力争在水泥终凝时间前完成。碾压完毕立即做密实度试验, 若试验结果达不到标准重新进行碾压。

混合料经摊铺机摊铺成型后, 即可用压路机碾压, 碾压长度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 如果实测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 且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碾压长度, 如果混合料已接近最佳含水量且温度较高蒸发快时, 应缩短碾压长度, 确保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对已完成碾压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养生, 不能延误。养生可用不透水的塑料薄膜覆盖或用湿砂覆盖进行养生, 也可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 还可以在完成的基层上即时做下封层, 利用下封层进行养生, 同时也可在已完成混合料直接洒水养生。按技术规范养生期应不小于7d, 在养生期间应由专人负责限制车辆行驶, 除洒水车外, 绝对禁止重型车辆行驶。本工程采用两种方法养生, 加盖塑料薄膜和洒水车进行养生。

3 水泥稳定基层的质量事故成因及解决办法

平整度差。是由于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含水量不一致, 级配变化, 再一个就是摊铺人工操作既有一定的随意性及人工碾压, 这几个原因导致混合料压实度系数不一致。因此应保持混合料的各种指标一致性, 提高碾压工艺水平。压路机的操作水平高低, 也可影响基层的平整度。

厚度 (或高程) 不够。这也是混合料含水量、级配变化造成的。含水量和级配的改变, 使压实系数相应改变, 测量人员不可能不断改变压实系数。最终致使基层厚 (薄) 不均, 高程超过容许偏差。

压实度不够。许多人认为主要是碾压的问题, 据该工程前期试验段地面水泥稳定层施工压实度检测发现, 造成基层压实不够, 还存在混合料含水量、级配的问题。在同等碾压条件下, 均采用18T压路机进行压实 (以含水量为例) , 将一段混合料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1%, 同另一段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 两段基层压实度进行对比发现:混合料含水量低的一段基层的压实度为97%, 而另一段能达到99%。因此必须在混合料级配合格的条件下要注意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并保证压实变数。同时碾压时要做到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碾压顺序。

强度不够。直接表现为取不起样芯, 或取得起但表面粗糙, 不密实, 试压强度低。造成基层强度不够的因素很多, 主要是和级配不够、不合理造成的。因混合料灰剂量偏小, 起粘结作用的细颗粒偏少, 导致基层成型、钙化后有一定的空隙, 不密实。在基层混合料中, 水泥起到主要的钙化作用, 细颗粒起着粘结的作用。因此在混合料配比中, 控制细颗粒的通过百分比, 以减少空隙增大密度。通过几次对比试验, 发现基层密度、强度同时提高了。在前期试验段地面水泥稳定层施工中通过电子计量确定严格按照配合比下料, 有效的保证了混合料灰剂量, 通过加强现场原材料的级配检验, 确保质量关, 经现场检测芯样完整, 强度较高。

4 水泥稳定基层施工, 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对底基层进行检验, 复核控制桩高程;水稳摊铺前底基层清扫干净, 并适量洒水保持湿润;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灰剂量、含水量、级配范围;调整好摊铺设备, 不得在工作中停车检修, 以免混合料因长时间放置, 影响碾压密实度和强度;压路机手必须在混合料可塑状态下, 即水泥的终凝时间之前完成碾压成型;派专人找平、处理基层平整度;碾压成型后及时洒水养生, 使基层混合料始终保持在潮湿的状态下。养生时间不少于7d, 这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每日洒水车洒水养护2~4遍, 保持湿润。

摘要:通过水泥稳定基层工程施工实践, 结合笔者的施工体会, 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范文第6篇

1.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组成:在院质控科的领导下,成立药剂科质控小组(简称质控小组)。组长由药剂科主任担任,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常务)。各室组质量管理员任组员(负责人与主管药师)。

2.质控小组的主要任务

(1)定期(每月)检查、考核全科药品质量、工作质量和管理情况,及时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督促全科质量与安全标准的落实。

(2)定期(每月一次)检查调剂室和药库毒、麻、精神、贵重等特殊药品管理情况,有无“四无”药品,有无假、劣、过期失效和变质药品。

(3)定期(每月)检查护士工作站药品质量和特殊药品管理情况(主要由药房执行,质控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督导持续性改进情况)。

(4)定期(每月)到临床各科室了解医护人员及病人对药剂工作意见,介绍新药,收集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不断提高药剂工作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5)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本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检讨,对全院的药学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分析,每季度至少一次。

(6)定期向临床科室通报医院临床用药安全监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对从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员工有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

药学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

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和《医院工作质量管理考核》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指标:

1.调剂工作:各项工作均符合要求

(1)门诊处方总数复核率100%.

(2)门诊处方合格率≥95%(抽查100张处方)。

(3)住院处方复核率90%,处方双签字率90%。

(4)发药出门差错率<1/10000。

(5)中药饮品误差±5%。

(6)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性毒性药品严格按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7)无伪劣药品和”四无”药品(厂牌、国家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

(8)建立各种管理制度。

(9)药品质量严格把关,标签、标识清晰。

(10)抗菌药的金额占总药品金额的20~30%。抗菌药使用率:住院≤60%、门急诊≤40%;普通门诊≤20%,每星期滚动通报促使临床持续性改进。

(11)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5%。

2.药库管理指标

(1)主渠道进药,常规药品满足临床需求。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药品物价政策。

(2)严格执行采购、验收、保管管理制度,无伪劣药品及“四无”药品。

(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严格按特殊药品管理执行。

(4)库存药品总金额<1.5月。

(5)年报损率<0.25%。

(6)药品供应满足率>96%,中药院内配合率>90%。 (7)每季盘点帐物相符、自查盘点更正后达100%合格。

(8)药品储存合理,药品完好率100%,中药饮片95%。

(9)月报有效期药品预警。

3.临床药学室

(1)协助处理科务工作并做好记录。

(2)做好科室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数据真实可靠,定期出各有关报表。

(3)每月编辑一份药讯。

(4)做好药品知识的宣传工作。

(5)收集药品器材不良反应监察报告,每季一小结,每年一总结。 (6)收集药学情报资料做好药学咨询。

(7)做好工作日志,及反馈信息。

(8)做好书籍、报刊、杂志的整理、保管工作。 4. 药学工作管理情况考核主要指标

(1)特殊药品管理:麻醉药品管理“五专”(专方、专柜、专人、专册、专帐),精神药品做到“三专”(专人、专柜、专帐);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专人专柜管理。

(2)调剂管理:调剂室布局合理,药品陈列整齐有序,标志醒目,定位存放,定期整理消耗帐物;不使用“四无”药品、假、劣药品和过期失效药品。严格执行处方制度、发药核对

制度。

(3)药品仓库:做好药品计划采购和药品在库养护工作,确保库房通风、干燥、避光;有防盗、防鼠、防蝇、防火、防潮措施;药品陈列规范化,帐物相符,有冷藏设备。药品采购、

验收、发放、报损制度健全,单据完整。

(4)发票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做好有关统计工作。报帐手续完备,原始

凭证完整。

(5)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各室组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劳动纪律、差错事故登记处理制度、仪器设备和财产管理制度、报损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和医德医风管理有关规定

等。

药学工作质量管理质控措施

1.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意识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和改革中的医院所面临的形势教育,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全面质量管理是等级医院管理的核心,“上等达标”是关系到整个医院发展沉浮和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以形成共识,全员参与。

2.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制度,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质,熟悉、掌握工作质量管理内涵,使管理工作做到全员参与。使每个职工自觉、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站好自己的岗位。做到各项工作层层有人负责,处处有人把关。

3.搞好事前控制: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把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各种质量方面的问题和差错事故尽可能消灭在发生之前。

4.抓好事后控制:质控小组定期(每月)检查各室组工作质量和管理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做好记录,提出处理意见,发现问题,反馈信息,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定期向上级汇报。

上一篇:初级会计复习计划范文下一篇:乡村医生季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