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主流社会;和谐;品味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足球;影响

文化土壤是足球的母体,尽管足球还受到种族、体能等因素的影响,但无疑文化也是其中一方面因素。中国现代足球经过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在与世界接轨。本文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以及包含哪些主要内容。然后从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对足球的深层影响。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到足球运动中,将文化对其的负面影响摆脱掉。使文化与足球更好的结合,更好的融为一体,这便是探讨文化与足球影响的价值。并且吸取各国丰富的经验与风格,使其与自身现状相结合,最后变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才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最好的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简述和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它博大精深,其内容包括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和无比深厚的思想内蕴,渗透着中国人民的哲理和智慧。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因素

一般来讲,衡量一支球队的水平至少应从以下因素去分析,即球员的技术水平,球队有没有核心的球星级球员,核心球员的技术水平,训练管理水平,教练指导比赛的能力和水平,球队的价值取向,球队是否团结,球队有没有大的比赛经验等。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制约足球运动发展

现代足球运动的特点体现在一个“争”字,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斗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崇尚个性的张扬,高度激烈,对抗性强。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讲究一个“和”字,讲究“天人合一”,即讲究人与宇宙及个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和谐,讲究永远不超越“中”的度,没有争强好胜的思想,这种提倡中庸,崇尚中和的道德思想,要求人们舍功利取仁义,安于现状,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造成了习惯性的社会心理定势和伦理氛围,所以,从深厚民族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我国古代足球运动“蹴鞠”体现的就是一种娱乐性质和表演性质。

2.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重文轻武,重静轻动

体育运动被儒家视为玩物丧志之举,自汉代大兴儒学之后,尚武之风大衰,而重文轻武之风则益盛。造成“秀才挟弓矢出,世人以不才目之。”的情景。古代人们鄙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形成的社会风气,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由于剧烈的体育运动为世人所不齿,结果使一些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沦为宫廷宴会上的表演娱乐节目,失去了体育运动的本意。

3.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向性抑制中国足球的发展速度

有人认为西方民族是一种外在超越型的性格,而东方的中国则是一种内在超越型的性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向性是儒家思想晚期和佛道融合的产物。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足球运动发展有利的因素

悠久的中华文明,一直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优秀的中国文化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所遵循的准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像一条河流,我们只是这条河流中的一滴水,永远也不可能真实的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键在于其具有宏大的包容性,包容性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优点,它可以同化任何文化[7]。唐朝盛世,因其包容了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并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事业才有大唐盛世的辉煌,直到现在,外国人还都知道中国的代表服装是“唐装”,而国外中国人聚集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

2.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

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的近现代是一段多灾多难的历史,八国联军的入侵,改朝换代的动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等等,让我们的民族饱经血泪,但无论多么艰苦,我们都没有退缩过,因为我们有一种精神叫做自强不息,把这种精神运用到足球中,一定可以使我国的足球发生从内到外的本质的变化,其实自强不息也正是一种可贵的体育精神,不坚持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而现在我国足球却未能将自强不息融入其中,中国足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发展。却又好像在传统文化中迷失了自己。足球场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如果把我国的兵家战术思想运用到足球运动或足球训练管理中,一定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3.中国传统文化能净化足球

现代足球运动是对野性的极端热望和有力弘扬,是野性与文明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特殊的美,然而这种野性美却经常被球员或球迷们演绎成一种野蛮的暴力。

四、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存在着冲突,我们要想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就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消除他们之间存在的严重冲突。吸取传统文化中有利于足球运动发展的精华,为更好的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服务,改善或摒弃那些不利于足球运动发展的文化,使中国足球形成自己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马国义.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我国足球落后的原因[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15.

[2]胡德同,刘健.民族传统文化对现代足球运动的影响[J].九江学院体育学报,2006,(2).

[3]田祖国,陈云.中国足球与儒家文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7):7-9.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失语 跨文化交际

近年来,我国物质硬实力的增长令人欣慰,但文化软实力仍然是一条短腿。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充满信心。

“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是不可分的。”语言和文化水乳交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一门外语的学习,是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学习,其核心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目的语言,更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外语语言能力,也要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肩负起作为中华文化承传者的历史使命,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承担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把英语作为向其他国家表达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进行跨文化交流。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集中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上,对我国传统文化鲜有涉及,这使得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过分重视英美文化而忽视本国文化

许多英语学习者过分模仿和尊崇西方文化,忽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在西方文化输入上大做文章的同时,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初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他们能够对柏拉图、莫扎特侃侃而谈,但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名称;他们能够对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的典故娓娓道来,却很难把清明节、中秋节记在心上。

2.忽视我国国情而单纯讨论英语问题

掌握英语基本技巧要求我们对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有足够的了解,但归根结底,我们面对的是中国的国情,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根本目标实现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英语课程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那么这个需要指的是什么呢?一方面,国家急需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的传播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承担的义务,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使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国情与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会的现象屡见不鲜,要满足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求知欲,消除他们的误解,除了官方的宣传介绍之外,更要依靠国人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不仅增加了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2.培养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水平的定位是综合应用能力,要能够听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文广播,要能读懂China Daily和专业综述文章,要能表述中国国情和文化。英语教学虽然是在学习外国的语言,但是同时也不应忽视我们的母语。在与外国语言的比较中,更能感受到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发现影响交际的主要因素,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进行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3.提高大学生对中西文化辩证认识水平的需要

大学生大多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又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在学习英语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善加引导,他们很容易疏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辩证认识。另外,文化鉴别能力也是英语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对象在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突出的扬弃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际能力,而且对于整个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4.提高语言学习兴趣的需要

据调查显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入一些时下热议的话题进行讨论,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还会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一些新兴词汇如何用英语表达。将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母语文化与抽象的英语语言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无形中促进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5.适应四、六级考试改革的需要

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了局部调整。翻译部分“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迫使教育者与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势在必行。

三 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1.在词汇和翻译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词汇和翻译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词汇和翻译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选择词汇作为切入点,在于很多词汇都有着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应一味迎合,抛弃传统,而应该在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清晰地传递中国文化内涵,消除外国人对我国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将中国文明推向世界。选择翻译作为切入点,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更多地强调汉译英的学习和训练。选择优秀典型的中国文化材料进行翻译,无形中向学生灌输了中国文化,提高了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扩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在教材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和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以教材为切入点。目前高校采用的英语教材多强调文化输入,所选文章都体现原汁原味的英语国家文化,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极少,老师只能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文化积累向学生传递信息,专业性、系统性严重缺乏。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已是刻不容缓。

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在有深厚语言功底的基础上,更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播意识。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文化平等交流的意识,避免崇洋媚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前真正做到不辱使命。

四 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语言不仅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创造文化的先决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不仅是以一门语言的形式而存在,它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满足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

[2]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尹彬.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途径与意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1)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党性修养 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赋予党的建设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大学生党员在数量、质量、素质、成长空间等方面都是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群体是未来党员干部的重要来源,大学生党员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的动力源泉,是净化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的“源头活水”。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党对青年的重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加强青年的引导教育,就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让大学生党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1.正面引导教育力度不足,效果不佳。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千百年中华民族积累的精神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在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育实践中,从事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以党务干部和学生辅导员为主,一是他们工作本身兼任其他管理工作,真正投入大学生党员培养全过程的精力不足,由于专业、从事领域等因素导致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党员不足。二是在正面引导教育方面,未能将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摆在重要位置,对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进行深度挖掘,正面强化引导、榜样示范等力度不足。未能对大学生所学文学作品、文化知识等文化内涵进行唤醒、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未能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没有牢固树立德育根本,导致融入效果不佳。

2.大学生党员对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随着国学素质培养、语文教学在学校、社会逐步得到重视,当前大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能够背诵、掌握很多名篇,这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培养的良好基础。但在当前,高度发达的经济信息时代,“短平快”的信息传输模式,让一些学生不易安静地坐下来,认认真真读一本好书,“一日三省乎己”。大学生在享受信息时代、经济高度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让“太忙”成为不学习的借口,一些学生在入党动机、社会公德、自身道德素养等方面出现偏差。也让一些大学生曲解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诉诸行动。

3.融入载体单一,方法缺乏创新。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深入。高校非常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在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流程程序、政审等方面严格把关,可以说大学生党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我们清楚地看到,有些高校存在“重发展、轻培养”的问题。发展过程有严格的流程,但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缺乏动态监督。在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时,很多是“拿来主义”,以“说教”、“集中学习”等方式进行,有的能够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专题党课,但没有真正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范畴等内涵清晰阐述,调动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学生党员对教育效果满意程度低,缺乏学习热情。

二、融入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培养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对治国理政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又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①。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党员教育中开展“一主线三进实践”,即抓住立德树人育人的根本主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党校培训”“支部活动”“社会活动”,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实践,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1.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主线,聚焦党员道德修养培育。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注重人格完善的伦理型文化。

一是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具有文化内在的亲切感和方便性。如在开展爱国、诚信教育中,可以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故事、人物为主线,引用例子,很多例子都是学生在课本中学过的,都比较熟悉,比较容易接收,有利于开展强化教育。此外,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节日和民间习俗开展主题教育。

二是要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将其融入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培养过程之中,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与涵养,提高党性修养,同时丰富精神内涵。在日常学生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党员爱国、修身的内在能力,激发其动力。

三是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与大学生党性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从大的角度来说,这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从小的角度来说,这是学生党员“个人具有高素质和较高道德水平”的体现。

2.广泛開展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实践,提高党员党性修养。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党校培训”、“支部活动”、“社会实践”三进教育管理实践。充分发挥党校培训集中培训学习引领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优良作风紧密结合,牢固树立“三观”;发挥支部活动教育管理优势,让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与基层党支部建设紧密结合,做好引领示范;发挥社会实践指导,将社会公益实践与党性修养紧密结合,实现“知行合一”。

一是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党校培训”。党校培训是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开设专题培训章节、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优良传统、革命先烈精神紧紧联系,有利于學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道德情操。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党的优良传统的“魂”紧密结合,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利用党校研讨,广泛开展“儒家君子操守与共产主义道德”“齐家治国思想与投身国家建设”等专题研讨,倡导学生自学《论语》《大学》等传统经典,领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提升道德追求,传承红色基因。

二是让传统文化进入“支部活动”。利用党支部集中学习,增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基层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将弘扬传统文化与爱国爱校情怀教育结合起来,要让优秀传统文化作发挥优势,丰富、巩固和夯实基层党建学习,在学生党员中积极倡导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利用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微党课”,制作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专题的“微党课”,强化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

三是让传统文化进社会实践。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多种渠道开展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如“党员进社区”“学生党员假期实践”“社会志愿服务”等,通过实地走访和实践,让学生党员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树立标杆,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自身道德水平的认知,完善提高自身涵养和情操,做到“知行合一”。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智慧、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当代大学生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教育大学生党员,用以引导教育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具有显著的文化优势,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故事、人物做标杆影响大学生党员,提升道德素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党校培训、进支部活动、进社会实践,通过深挖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有效构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党性修养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

注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OL].新华社,2015.4.3.

参考文献:

[1]李宁.中国传统美德丛书:修身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钟明善,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栗鸿运.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4]马晓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日常思想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

[5]顾宇,李希,陈鹏.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6(7).

[6]陆华烨,赵欣.“90后”大学生党性教育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

[7]唐平秋.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危机及治理路径[J].探索,2015(1).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公共礼仪;价值体现

所谓礼仪,是社会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交流感情或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仪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甚至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而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突显出的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将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礼仪运用到的现代公共礼仪中,可谓是对传统文化的全新解读,非常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非常有利于促进现代公共礼仪发展。由此可见,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公共礼仪中的体现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礼仪价值分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中国坚持以礼为核心,体现的正是传统礼仪的丰富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礼仪不仅仅涉及到 政治、道德,还涵盖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道德方面,我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品质,而礼仪与道德的融合体现的正是我国传统礼仪最为突出的特点。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和根源上讲,就是一种道德文化,传统文化在具体培养人的品格时,就必须首先学习礼仪。古人曾经说过:“立于礼”是做一个善良人的基本条件,而“行于礼”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让于礼”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1]。

在社会方面,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礼仪,通过礼仪可以很好地调控整个社会关系。礼仪的应用,可以对人群和社会起到积极的指引和导向作用,所以礼仪同时也是约束人群行为的基本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内部凝聚力很强大的文化,它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和谐共处。同时,其内部所蕴含的各种道理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可以极大限度地满足当前社会对精神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转变社会风气、引导整个社会心态向善向好。

综上,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可以起到凝聚力量、经世致用及满足个人与社会精神发展需要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公共礼仪中的体现

当代社会中的礼仪更多的其实是“礼节”,指外在的表现形式,即内心的尊重要体现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其强调的是尊重对方,体现出内在的人格修养;当代礼仪是指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做到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获得他人的好感。但礼仪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与自身修养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修养与他的礼仪水平是成正比的。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人们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就与当今谈论的“礼仪”相关,道德修养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学者将其渊源归于“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他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中体现出来,将“礼”看做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形成的前提[2]。

(一)称谓礼仪

人与人正常交往中,通过称谓来表示彼此之间关系,合适的称呼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着对对方的尊重,礼貌的称谓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当然,处于不同情景,称谓礼仪也有着不同的规范。如果是在正式社交场合中,带有职务的称谓或者表明性别的称谓,在使用起来就显得较为合适。而在日常生活中或是休闲娱乐的场合,直接称呼姓名,或者带有亲属性的称谓则非常常见。

而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从古至今对亲属的称谓有着非常重要的讲究,比如人们常说的“表亲”、“堂亲”,这对有些人来讲非常容易混淆。如果从传统文化角度理解,可以从堂上代表殿堂上,堂下代表宫殿,说明“堂”是一个家族非常重要的聚集地,所以有祖宗“祠堂”的说法,能够进入祠堂的指的就是家中男丁,所以,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就是“堂亲”,而嫁出去的女儿是外人,则用“表”代替。

(二)服饰礼仪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仪容仪表以及服饰非常注重,正如《礼记·冠义》篇中提到的“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经济交流不断增多,正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除了西装外,各国的民族服装也是正装服饰[3]。

例如,上海举办APEC会议时,参加会议的代表所穿着的服饰就是我国典型的唐装,在这种场合就属于一种正装。这不难看出,民族服装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交流中起到了一定影响。讲到服饰部分,还可以通过研究我国主民族服装发展历史,如汉服、旗袍、中山装、唐装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例如,汉服的产生,主要是汉族人在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的影响下,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服饰。

(三)宴饮礼仪

饮食礼仪作为礼仪文化的重要部分。古代饮食礼制经过不断发展和继承,演变为现代用餐礼仪,在礼仪中也结合了一些国际惯例。例如,座次礼仪,尤其在中餐入席时对座次非常有讲究,多数宴会圆桌,代表着团团圆圆,并且餐桌上讲究主次之分等等,这些礼仪都是从古代尊卑观念演化而来[4]。但是在西餐礼仪中,一般情况下是长方形或椭圆形餐桌,在座次上也只是按照男女之分。在世界大融合的时代下,我中国在宴饮礼仪中也融合了新方式,比如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就充分运用了中餐西吃形式,可谓饮食上的“中西合璧”。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礼仪的指导价值

在当前的全新历史条件下,我们应道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有益的因素,并且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内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当前,可以重点发挥其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改善社会调控方面的作用。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时时都同道德紧密结合、形影相随,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道德规范要求。在當前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刻,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虽然当前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其内涵与外延都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有着巨大差异,但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及有益当代社会发展的道德准则,将对指导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起到巨大助力。比如我国最新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把明礼诚信列为最基本的公民道德规范,把文明礼貌做为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这些都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同当代社会的现实和价值观有机融合的成功实践,也是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新探索。而在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就更有用武之处了。这是因为,其一,礼仪作为社会公德,其体现的是维护社会公共领域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公共社会空间中的各类人际关系[5];其二,礼仪在职业道德中,则是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特定职业有特定的道德要求,但各个职业又有共同的道德准则,都是为了协调从业人员和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应该对传统礼仪中的道德规范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和教育广大公民重礼貌、讲礼节,以礼待人,共建和谐人际关系;引导和教育各行各业人员爱岗敬业、尊重服务对象、遵守职业道德,进而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构建起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来改善社会调控方式。社会安定有序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要求。而各项制度是稳定社会秩序、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保障,广义而言,制度可以被划分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而礼仪就属于非正式制度范畴。从社会功能来看,正式制度采用强制性的调控方式,非正式制度则采用非直接强制性的调控方式。而从礼仪对社会秩序的调控角度来看,往往是通过约定俗成的文化认同和群体规范等来实现的,这实际上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调控方式,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务必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对社会秩序的调控作用,高度重视公共礼仪在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中的深刻意义,充分发挥好公共礼仪搭建人际交往的纽带、调和当代社会关系的润滑剂,以及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实际作用,不断促进社会和谐[6]。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承载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敬意和友善。在社会不断发展下,现代公共礼仪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我们应该传承、汲取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精髓部分,同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在不断丰富当前社会精神文化、促使我国现代公共礼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也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于丹.《论语》心得[M].中华书局,2006.11.

[2]苗利辉. 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功能探析——以《江村经济》为例[J]. 才智,2018,12(13):100-101.

[3]张玉凤. 传统礼仪文化的现实价值及其传承路径分析[J]. 芒种:下半月,2018,123(02):137-138.

[4]蓝艳华. 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J]. 中国民族博览,2018,34(14):190-191.

[5]管丽莉. 中国传统文化的蕴意及现代价值[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2):111-112.

[6]张崇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J]. 秘书之友,2011,(2):9-12.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多年来,它们都面临严重的挑战。近些年来,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中国书院也得到人们的关注,传承书院精神、复兴书院的呼声愈来愈高。许多传统书院与新建书院也在从事教育与学术活动,主动承担起中国文化复兴的功能和使命。

中国书院的复兴,离不开下列几个途径:

其一,修复现存的中国古代书院,继续发挥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发展的功能。许多古代书院在历史上就是传统学术、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它们的复兴与激活,具有特别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传统书院就是这一类书院的代表。

其二,在有条件的地方创办新的书院,这包括由学者群体创办的书院,它们可以成为国学研究、国学人才培养的重镇,如八十年代北京大学的中国文化书院,近年来新建的圣源书院、原道书院等等;另外还有更多传统文化普及型的书院,这些书院在发挥国学的普及工作。

其三,中国书院的复兴,关键的是我们应该继承与弘扬中国书院精神。中国书院精神的最大特点是求道与求学的统一,体现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同时,中国书院是“士大夫留意斯文”而建立的学者自治组织,故而书院能够保证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得以实现。一方面,我们必须重视中国书院精神及其书院制度对现代中国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现代大学应该继承中国古代书院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使中国现代大学具有明显的中国气派。另一方面,无论是重修的古代书院还是创办的现代书院,要能够承担起中国文化复兴的功能和使命,必须继承与弘扬中国书院精神,并且继承学习书院作为“士大夫留意斯文”而建立的学者自治组织制度方面的特色。(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书院协会会长、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会副会长。)

上一篇:本科文学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子信息与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