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1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发展火爆,并且参与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业的国际化发展。但由于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是十分复杂的,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也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控制施工成本时要注意多个方面。例如施工成本的编制、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设备成本等,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因此本文对其展开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国际工程管理中项目成本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次则分析了当前国际工程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施工中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人工成本控制不足、设备成本未能有效控制以及浪费材料增加成本等问题。最后则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以及能给国际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工程管理;国际工程;成本控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与合作越来越频繁,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闻名于世,国际工程项目的开展逐渐增多。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成本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工期的前提下,成本消耗越低则工程盈利空间越大。反之如果不能有效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则必然会挤压项目获利部分,并且国际工程施工还有自身的特点,涉及的成本内容众多。例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要加强对国际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就要从这些内容着手,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一、国际工程中项目成本的主要特点

国际工程项目成本是指整个项目工程从施工设计到竣工验收这整个环节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以及其他成本,但是受到其他外界因素影响,不同的工程其所涉及的具体费用也有所差异。

(1)人工成本。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人,无论工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程度如何,人工是必然存在的,也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支出。而对于国际工程而言,人工成本主要分为中方员工成本与外方员工成本两部分。在施工中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国内企业一般会委派国内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这样能够顺利地协调或解决在国外施工中的各种问题,但也会导致人工费用增多,其费用高于额定人员所需要的费用。人工是控制施工进度的关键,人工费用过高则国际工程的总成本过高,因此人工成本控制成为了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

(2)设备费用。国际工程设备中分成可变成本和不可变成本,其中不可变成本包括设备折旧费、修理费、安装与拆卸费用以及辅助设施费。可变成本则包含油料费与培训费,这些是受到地域与市场价格波动所影响的。

(3)建筑费用。国际工程大部分都是需要同当地的建筑公司进行合作的,因此其费用也必然会受到当地的人工费用、建筑材料价格以及天气情况的制约。此外,当地建筑工程业中所涉及的一些法律法规、技术投入、机械使用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成本造成影响。因此为降低国际工程施工成本,会分成两部分来制作,在国内实施工程中非主体部分的制作与建设,主体部分则不得不在国外建设。

(4)安装费用。国际工程中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当地原材料的供应能力不足,因此施工材料有些是在国内采购有些则委托第三方国家采购。因此安装费用一般就会设计到两个方面,其一是材料本身的费用,其二则是为了运输材料涉及的运输费。此外如果在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还需要一些大型的特殊设备,则还需要支付一些进出口费用与税金。

(5)其他费用。国际工程项目中会涉及工程项目代理费、银行融资费、总承包管理费以及国外运输等其他费用。

二、当前国际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题

(一)施工成本控制机制还有待完善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人员成本、设备成本还是材料成本都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这三大与成本控制相关因素也能体现出一个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机制的完善性,下表则是从这三方面展示了国际工程管理中成本花费。

上表反映了2017—2020年国际工程管理中施工成本的各项支出,从该表中可以看出,2017年人工成本为562.14万元,随后的三年中这一成本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截至2020年人工成本已经高达610.54万元。从设备成本这一栏中看2017年的设备成本为1547.56万元,2018年为1864.92万元,2019年和2020年这一支出也在增长,2020年为2051.61万元。材料成本也同这两类成本一样,在四年来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果一项成本的增长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三项主要成本都在持续增长,则说明国际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机制自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度的不完善必然导致了具体工作存在疏漏。

(二)国际工程施工中对人工成本的控制力不足

国际工程管理中的人工成本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翻译人员和培训讲师的费用。在国际工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同外国友人进行沟通,工程设计的变更、施工材料或设备的需求,或者同外方人员阐述施工工艺。但是一线施工人员大部分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不能流利地用英文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或阐述自己见解,此时就需要翻译人员。讲师一般是为了给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规范与标准、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基本的当地语言。同国内工程管理相比较而言,这两部分支出几乎是不存在的,这是国际工程施工中所应当控制的重点。第二,国外施工人员工资级别过高。在国际工程项目中,除了我国委派的一些施工人员与技术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之外,还会聘用部分国外的工程师或管理者。这部分人员的薪酬福利是人工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我国聘请的外国工程师一般为权威性、经验性丰富的人员,给予的薪酬较高。这两项因素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工费用支出,说明了国际工程管理中对人工成本的控制力不足。

(三)施工设备成本未能有效控制

作为国际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与材料成本消耗越低,总成本则越少,相应地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设备成本控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设备采购地点原理施工现场,受多种因素影响或考虑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国际工程在选择与采购设备时未能充分考虑距离的因素。导致设备需要长途运输才可到达施工现场,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但产生了运输费用,并且还影响了施工时间。其二,一些国际工程项目在采购设备时过分的侧重于价格因素,但是对于最关键的因素——质量却未给予更多的关注,导致采购回来的设备,需要经常性的检查与维修,增加了设备成本。

(四)施工中材料出现不必要浪费,增加了材料成本

国际工程管理中材料成本的控制不严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施工材料在采购时未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施工材料费用是一笔重要支出,但由于国际工程同国内工程不同,不能采用招标的方式来确定供货商,只能挑选一些信誉好的商家来供货。但是部分国际工程在采购时未能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仅仅从材料价格、材料质量或者是商家信誉与供货能力某一个方面来考察,导致了一些价高质低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增加了工程项目材料成本,还有一些商家的信誉好,但产品质量一般,也未能达到工程要求。

(2)工程材料存储不当,出现了损坏现象。在国际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材料的保存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国际工程施工时间较长,一些材料采购后不能直接进场,而是要进行存储。但是存储是未能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特性以及当地气候实际情况,导致材料出现了老化、变质的情况。如橡胶制品要避光存放,如果在阳光下暴晒,就会出现老化影响其功能发挥,材料老化或变质不能使用,就不得不重新采购,增加了成本。

(3)施工材料用量未能有效控制。在国际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的领取大于实际需求量,且未能有效结余,这是导致材料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工人在领取建筑材料时,由于监管不严格往往存在着超领、冒领的情况,库管人员仅查阅是否有相关负责人的审批并未认真核对数量。此外,对于施工材料的剩余与回收也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导致了材料仓库“只出不进”出现了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三、优化国际工程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科学编制成本计划

在国际工程建设施工中,首先应当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施工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编制施工计划。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预计需要多少的人工、材料,是否需要引入先进的设备或工艺等都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并预留出相应资金。此外在国际工程中还会涉及很多的其他成本支出,所以就要在正式施工之前针对施工项目编制科学的成本计划。并且还要构建成本负责制,如此才能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管控与预算核算,为项目成本的控制提供数据。

结合国际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编制其成本计划时可以将其成本进行分类,如此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成本管控。国际工程量清单主要是由以下两点来构成的:其一,包括人工、设备与管理费用在内的BOQ工程项。其二,在BOQ工程项之外所必须要产生的成本。具体而言包括了BOQ中的遗漏项、第三方成本等,这些都应当按照一定的比率分配到BOQ工程项目中。其中要提起注意的是对工程量清单(BOQ)中的每一个项认真进行核对,而且还需要对其中的人工、设备与材料成本需求确认。结合这些数据科学的分析与核算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成本,实现对多重成本要素的动态控制,有效实施成本管控。

(二)中外方员工成本控制

(1)关于中方人工成本的控制。中方人工成本中有两个可以节约的地方,即翻译与培训人员,想要节省这一部分支出,就要提升施工人员素质。在招聘时要优先选择具有出国务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同时还需要在出国务工之前对其进行语言、技术的培训,增强其基本技能。要尽可能实现一人多岗的人员管理模式,所选管理人员数量,相应地缩小人工成本的支出,但是也要注意做好依据工程实际调整的工作。中方工作人员薪酬计算方式也应当进行调整与优化,采用基本工资+绩效的方式来发放,基本工资是结合员工具体岗位来确定的。而绩效工资则要依据员工工作量完成情况、完成质量、有无特殊贡献等,并且还可以附带一定的生活补贴。如此薪酬绩效方式既能够保证薪酬的公平性,还体现出了对员工的关爱,落实了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员工工作斗志。

(2)外方员工成本控制。在国际工程项目中不可避免地会聘请一些当地的工作人员,这部分支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其薪酬费用却能进行控制。①结合工程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合同工与临时工之间的薪酬是有差异的,临时工的薪酬明显要低,可以聘用部分临时工。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可以采用临时工+合同工的方式来聘请外方工作人员,如此就可以实现保证施工质量与控制人工成本的双重目标。②鼓励多劳多得,针对聘请的外方临时工则按照小时结算工资,其中工资标准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来制定,具体工作时长则由工长来认定。一般包括工时+加班工时两个方面,多劳则多得,如此可以良好地发挥外方员工工作积极性。③有效管控本地员工数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人员管理不严格,外方工作人员存在着虚报人数的情况。针对此项目部门负责人需要建立项目用工档案,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要登记,并且项目部门经理还要提升自身的监管能力。④关于工资的发放,外方工作人员尤其是临时工,所有人员工资必须发放在员工手中,禁止工人代领,如此还能避免出现克扣工资的情况出现。

(三)施工设备成本的控制

关于国际工程施工设备成本的控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设备的采购与调配。在国际工程施工中由于对设备的型号、设备智能性要求不同,可以结合具体要求分两大类实施设备采购,即国内与国外设备采购。在采购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不单单要考虑到设备的价格、质量,还要考虑到设备与施工现场的实际距离,以及设备的性能、维修与配件。综上上述因素并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设备,实现对设备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发挥出设备的最大作用。

(2)培训设备操作人员。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率、维修率等与操作人员的规范性有直接关系,也同日常维护保养有关。因此要对设备操作人员技能基本的技能技术考核,取得证书方可上岗,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操作人员对设备机械的情感,提升其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的能力,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控制施工材料成本

(1)价格成本的控制。国内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采购一般会采用招标的形式来确定材料供应商,这样材料的价格、质量以及供应商信誉等都能获得保证。但是国际工程中,尤其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建设施工时,其工程材料往往是由一家或多家供应,这样就难以保证材料质量。所以国际工程在选购材料时要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从众多的材料供应商中选择质优价廉且信誉好的商家进行长期合作。要注意搞好双方关系,注重长期合作,如此才能确保在施工中能够有稳定、优质价廉的材料供应,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材料用量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存放管理不严格,会出现一些不必要浪费的情况,因此要完善材料存放与使用制度,实施限额领料、计量管理。领料限额是指在正式施工之前,工程技术人员要结合设计图纸、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给出每个部门、每个施工环节大约需要的材料用量。然后施工人员在根据技术人员所出具的材料用量说明到材料存放处按照相关的规格、数量等领取材料。库管人员要认真核对数据以及出库材料量,保证两者的一致性,避免出现虚报数额、量不对数的情况出现。计量控制则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材料的使用数量、材料的下发以及剩余材料的回收等都做到登记检查,如实上报并回收材料。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成本越能科学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盈利空间也就越大。但国际工程成本控制有其独特性,成本控制的难度也相对较大,无人员成本、材料成本以及设备成本的控制都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然后在这一制度体系之下,不单单财务工作人员,所有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要提升成本控制意识,在本岗位中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如此才能实现国际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目标,提升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卫华.国际工程管理中项目成本控制與资料管理策略[J].四川水泥,2019(05):237.

[2]高秋萍.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探讨——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J].管理工程师,2020,25(02):22-29.

[3]陈华飞.国际工程物资管理成本控制关键点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5):296-298.

[4]曹常青.国际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管理策略分析[J].知识经济,2020(10):26+28.

作者简介:崔识鹏(1984— ),男,汉族,北京人,本科,中共党员,中国核建综合部经理,研究方向:国际工程管理。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建设项目工程的施工环节繁杂、施工技术和施工难度的提升,使得建设项目工程中的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实施具有很大难度。建设工程项目财务成本控制需要贯穿建设施工全过程,从建设施工进度管理、建设施工原材料和设备配置、建设施工的技术应用和质量监督检查等环节均要涉及并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一方面要保证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成本在计划之内,保证建设项目工程在预订的施工期限内满足施工质量的完成建设施工任务,一方面成本控制策略能够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一致,是建设单位获得更多收益的手段。

关键词:建筑单位建设项目工程;财务成本控制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

在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在经济贸易领域中的交流合作增多的当今,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进行需要考虑到经济市场的变化规律,需要避免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资金支出的管理失控,防止建设预算资金在建设施工中被过度花费、被随意挥霍乱用,应当给予建设项目工程的财务成本控制管理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下文中,笔者将介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1、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情况

建筑项目工程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是管理学术理论中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各领域上的交流与对话机会的增多,经济市场上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非常迅速,建筑单位之间的存在着合作与竞争,为了适应市场机制的调节机制和资源配置,建设单位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工作,通过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所谓的建设项目工程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是指在建设项目工程开展进行的全部招投标环节、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监督检查环节中,利用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理论对各项活动进行控制、管理和指导,在出现违反成本控制规范的行为时应予以及时纠正,合理将建设工程项目资金在各施工环节中进行分配:一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环节中,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从成本控制角度为招投标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指导;二是,在建设项目工程的设计环节中,财务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监督建筑设计不会过于保守失去创新,或者过于求新求异、脱离实际经济条件;三是,在建设项目工程的施工和监督检查环节中,财务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监督施工符合设计要求,管理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原材料、设备费用等各项支出,管理在质量检查和安全监督管理进程中的财务费用支出。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理论知识。从我国现阶段情况分析,大多数建设单位在进行建筑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领导决策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对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进行的重要性,也不具备系统的成本控制理论知识。因为领导管理者的成本控制意识缺乏,导致了下属员工也对成本控制没有概念,在建设施工进行中没有注意将技术管理、质量提升和成本控制结合起来。由于没有成本控制认识,单纯强调施工进度的按期完成,在技术实施、原材料和设备使用、工资支出上产生了过度资金花费。这种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收益而忽视成本支出的做法,并不利于建设项目工程的最终收益。

2.2财务人员缺少经验并且水平较低。部分建设单位在招收财务管理人员的时候,对其学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较低,造成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不足,没有胜任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工作的能力,或者新就职的财务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将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建设项目工程实践中。

2.3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没有为建设施工质量服务。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根本目标是在保证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建设中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管理,帮助建筑单位实现经济利益。但是从实践操作中看,很多有关单位将财务成本控制和建设施工质量二者之间隔阂对立,或者为了控制建设工程施工成本而降低了对建设施工质量的要求;或者为了提高建设施工质量,而降低了财务成本控制的标准,减少了本应当属于建设单位的经济收益。

2.4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没有形成管理体系。在一个建设项目工程的进行中,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不能单单作为个体行为而存在,在建设各单位的内部应当形成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体系,该体系中有分工清晰、职权明确的上下级领导管理关系,每个财务管理人员的都应积极主动地履行自身的财务管理职责,如果有违反财务成本控制要求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纠正并对该行为人进行惩罚,防止该类行为的再次重复发生。

3、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所有人员的经济意识。建筑企业必须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让企业上到项目部经理下到一线施工人员所有人员都保持足够的经济意识和节约意识,以降低成本来开拓企业经济效益。

3.2明确成本控制的内容实行全面控制。首先是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相应地也产生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费用。建筑企业在选择施工队伍时要采用科学的招标制度,选择专业能力强、工人素质高、人工成本低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控制施工队伍的费用开支。对所有外包工程要签订明确的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执行。每个月的月末都要对当月工程进度和成本花费进行统计,在工程项目验收后再进行结算拨款,对于零工散工的人工费用也要进行详细统计和控制。材料消耗是成本控制的另一重要方面。据统计施工材料的消耗约占建筑工程施工总成本的60-70%,控制好材料消耗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要以个部门、各项目部为单位,制定详细的材料用度量,并在市场上进行招标采购。在采购时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价格、交货时间进行严格把关。对施工材料进行集中管理,对于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领用的施工材料都要进行相应的记录和跟踪,防止施工材料的浪费,有效利用各种施工材料。

3.3重视对质量成本的管理。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有三个目标:工期短、质量好、造价低。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定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测验收,尽量保证施工一次性合格,减少返工现象;如果发现施工不合格的情况必须返工,避免对以后总体质量检查产生影响,防止由于建筑质量不达标而付出更大的质量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质量并非越高越好,如果超出合理水平就会出现质量过剩的情况。质量过剩不能将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多大得提升,反而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3.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控制。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价格波动,工程风险因素随时改变,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所以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投标计划时的情况会发生变化对于施工方来说做出相应的工程变更也就成了控制工程成本必须的手段与程序,施工单位在工程变更的处理问题上要做到及时提出变更,并尽快落实变更;并且应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管理、动态配置、合理使用;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项目信息;通过对工程进度、成木、安全、质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为项目管理提供改进建议或意见。

总之,在建设项目工程施工中,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是核心内容和施工质量的保证,有关建设单位及其管理人员应当从自身对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意识的提高开始,通过安排培训学习、提高选拔要求等形式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实现财务成本控制与建设质量提高之间的相互促进,在建设单位内部建立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作者单位:大连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苏醒嵘.施工企业物资成本控制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

[2]李兰芳.浅谈建筑工程影响成本的因素与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3(13)

[3]徐翠宏.浅谈市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14)

[4]杨建平.试论建筑成本控制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3(13)

[5]李兰芳.浅谈建筑工程影响成本的因素与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3(13)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念及发展状况进行论述,并指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建立各方协调关系,以提高整个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协调管理

1、项目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根据PMBOK中的定义,所谓项目,就是为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的努力。ISO10006定义项目为:具有独特的过程,有开始和结束时日期,由一系列相互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过程的实施是为了达到规定的目标,包括满足时间、费用和资源等约束条件。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项目具有独特性和一次性的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与项目组织在既定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旨在实现项目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2.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社会的工程项目从开发到建造的过程非常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如何使用高新科技手段多、快、好、省地完成既定目标,如何通过系统的工作达到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新的高度等更多的问题。于是对新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的需求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得以产生,并很快应用到实践中去。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人开始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当时科学管理和经济学领域成就的基础上,项目计划管理方法和经济分析方法有了一定的进展。1936年,美国在控制洪水的水利工程中提出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学中“效益与费用比的基本准则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的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开发了许多理论方法,产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预测技术、决策技术,并日臻完善,给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中“计划评审技术(PERT)”的出现被认为是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起点。

2.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保存至今的长城、故宫、都江堰、赵洲桥等古代工程都是我国人民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智慧结晶。只是当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只能称之为一种管理实践活动,没有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做支撑,也不会形成科学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这个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4年我国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到1986年国务院领导提出学习“鲁布革经验”,这一阶段为学习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是从1987年五部委联合發文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开始,到1997年全国企业学习优秀项目经理范玉恕事迹,为试点实施和全面推广阶段。

第三阶段,从1998年建设部提出全面运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化管理方法创建优质工程的先进经验至今,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全面提升和规范运作阶段。在这期间,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学习鲁布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施工生产方式变革和内部配套改革,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市场经济、操作性强、比较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这一阶段企业运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工程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工程、三峡水利工程、天津体育中心万人体育馆、上海浦东88层的金茂大厦等。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业主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业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班子结构松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行规范规定的法律意识不强,缺少民主性和科学管理态度,内部各部门配合协调差,权责不明,解决问题迟缓;②不按程序办事,长官意志严重,行政指挥较多,而且随意性较大;③根据自己意愿决定工期、压低工程造价、不考虑是否科学,为节约成本而扣减项目;④资金不能按规定及时到位,工程款结算、支付不及时,或拖欠工程款;⑤甲方供材料不能按时进场,质量不高;⑥变更随意性大,履行合同条件意识较差,不能严格执行合同有关条款;⑦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压价多,且有不规范行为;⑧片面追求降低工程造价,造成企业利润空间变小而失去发展能力,影响建筑市场的正常运作。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在施工管理方面,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力度不足,施工单位资质挂靠现象严重,难以管理;②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不力,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无法落实;③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专业不全,管理水平有限,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业务培训较少;④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偏低,施工缺乏基本队伍,队伍成员流动性大,人员变动频繁;⑤施工单位行为不规范,无序竞争严重,投标时故意压低工程造价,低价中标,投标阶段有舞弊现象发生;⑥施工单位自身综合素质较差,技术力量与设备更新跟不上市场需要,缺乏长远建设规划及管理办法,重视开工、重视主体建设、轻视收尾阶段;⑦质量意识较差,质量自检体系形同虚设,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一定的隐患;⑧文明工地建设流于形式,投标时的承诺中标后不按承诺执行,履行合同能力较差,对计划和合同的严肃性认识不足。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监理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监理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监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人员配备不齐,而且人员不固定、身兼多职;②监理从业人员责任心不足,不能根据自己所赋予的权力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③监理的配套设施不到位,监理从业人员屈从于建设方驻地代表;④监理与其他各方关系缺乏协调;⑤由于监理费用低,致使监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低;⑥对监理公司的资质审查不严格;⑦监理单位对项目的管理不够全面,监理应对项目进行全寿命监理。

4、建立工程项目建设各方的协调关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明确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的、开放的、理性的、动态的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关联度高,关系复杂,且共同作用,构成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项目实施阶段是一个动态的非决定性时变系统,项目目标系统、计划系统、组织系统、指挥决策系统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反馈、团队作用、技术系统、实施环境、文化氛围等等,都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动态不确定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保证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三大核心系统正常运行的控制与协调系统,即控制与协调两大功能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的整体运转得以实现的。项目的系统控制和全面协调功能是通过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管理,使各个组成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在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过程中而达到协调状态的一种动态控制过程。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参与各方的关系都不宜太好但也不宜太差,保持一般关系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是十分有利的。只有这样,在权力和利益关系上才能形成有效的牵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的协调作用,进而更有效地推动项目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MacintoshR,Maclean D.Conditioned emergence: a dissipative structures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20):297-316.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工程;合同意识;合同管理;专业化团队;管理素养

0 引言

在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非常多的企业在合同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不足,防控措施不具备联动性,因此国际工程合同具有风险大的特点。要想真正解决国际工程出现的合同问题,必须要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

1 国际工程合同的特点

1.1 合同风险大

国际工程是一项被公认为“风险事业”的风险性工程,跟国内的工程相较量,承包国际工程的风险大很多,比如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等。相对于政治风险的区域性与不确定性,经济风险、经营风险则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在现代化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在合同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不足,防控措施不具备联动性,因此国际工程合同具有风险大的特点。举一个具体案例,在很久之前发生的一次全面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许多国际承包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很久都没有恢复到原先的金融水平。根据最新数据表明,世界上有名气的大型国际工程公司中,他们的经营历史越久远,其合同风控能力就越强。无论国际工程有多大的困难或是风险,只要发生在善于风险总结的公司身上,都不会遭受过多损失。

1.2 具有国际性

首先,工程合同的主体具有国际性特征。因为承包工程为国际工程,签约各方往往是属于不同国家,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具有差异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很可能会涉及许多国家相关的不同法律条文,比如各个国家在税法、劳动法、金融法、外贸法、公司法、投资法、合作法、经济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就各不相同。尤其是在法律尚未健全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许多没有形成法律条文但却拥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业习惯,往往签约时会被双方忽视一些小细节,以及不成文规定引起的一系列冲突,容易阻碍工程合同的顺利签订,需要引起双方对法律差异化足够的重视。对于规模较大、体系复杂的国际工程项目,工程的承包建设往往会涉及多个国家,比如国际工程注明的所在国、注册国、劳务、贷款机构、资源供应者等大多都属于不同的国家,而因为空间距离上的阻碍以及工程承包规定上的差异性,加上多方之间不够明确的法律关系,部分工程并不会适用于所有方代表所在国的法律。尤其是当工程合同出现了部分问题,采取正常的仲裁程序、司法程序流程或许是存在一定的不可实施性,国际工程的国际化特征使得国际承包的法律关系成为难以处理的典型。

1.3 实施太过复杂

由于国际工程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大,所使用时间长,空间跨度较大,参与国家较多,工程方数量多,在部分国际工程项目需较多国家工程项目的共同参与下,最终导致多年后才得以告终,这为项目的工程量增添了较多的負担。在国际工程实施的期间,承包商按照要求是需要和签订合同的多方共同协商参与建设,又因为一些地区的落后使许多国家并不了解当地的发展现状,包括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尤其是一些非洲的相对落后的国家,他们的经济条件很不理想,生活物资大量缺乏,政局混乱,有着较为复杂的现实情况。因为,这些复杂的原因使得合作方在项目展开的初期产生考虑不周全,计划有误等问题,而承包工程合同里也没有以具体的条款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发生不可抗力的非人为因素而不可避免的承担所有责任,承受这些风险带来的未知。与此同时,这种不可抗力风险的一部分还来源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经济动荡,这些人为和非人为的风险都使得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实施得太过复杂化。

1.4 履约期较长

首先,没有事先合理商讨、安排好合同中对履约期的文字性规定,比如签订合同的另一方所提出的关于规划、确认、方案、风险评估、仲裁的时间限制,另一方的观察、给出回复、确定、结算的时间限制,这些不可控制的环节就会大大延长合同履行的时间,可能会使得合约各方陷入无限循环的相互催促中,甚至会出现纷争、结束合约的严重情况。其次,国际工程合同中的时间限制是提前给出的,是在多方明晰的前提下,可是对于限制时长没有科学化、专业化的依据,是否可实施、是否可操作等这些问题都不会去被过度关心。由于合约签订者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往往较低,很容易产生不去仔细、认真研究合同条款,并且不会对其部分问题展开商讨,直接性的就以惯性思维去按以往的通常做法展开各项工作,没有按照各方事先约定的程序工作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存在。还有一部分从战略性角度出发,合作方可能会故意将一些签证类型的要求赔偿款稍微压制,造成合同的履约期较长,大大降低了合同执行的效率。

2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意识淡薄

由于现代化分工的不断优化,部分国际工程的合同双方本身并没有认识到工程合同的效力重要性。由于工程的承包方一般缺乏法律上的常识,想当然的以为合同本身只是一张文字,一种形式,过度关注工程本身的质量与效益,反而忽视了最容易出现漏洞的合约签订,缺乏一定的防范心理。或者在签订合同之前,承包方没有逐条审阅各项规定,尤其是在国外不熟悉当地经济状况、法律条文规定的前提下,被对方利用法律漏洞钻了空子,最后损失了利益。甚至有的承包商过度放松警惕,讲究交情,只是口头约定了部分细节,没有落实到字面上,导致日后由于缺乏可以充当证据的书面材料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际工程承包方的前身多为国内施工企业,容易套用国内施工的观念,既重视技术和规范,而轻视合同的不良观念。

2.2 法规问题

在整个国际工程中,合同的签订双方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在目前全球法律地域化的背景下,合约双方有各自不同的法律背景和适用条例,这就导致了对国际工程的合同规定难以存在统一的法律限制,这直接导致了对同一国际工程合同有着极为不同的法律背景和解释,致使在多方合同的实施过程中产生混乱的局面。为了缓解冲突,保证工程实施的高效性,需要在双方达成重新协商合同一致的前提下,统一协商确定好在工程合同中所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条例。

2.3 人员问题

在国际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具备合同管理素养的专业性人才。因为在国际工程的合同签订过程中,大多是不同国家的承包商共同签订的,由于国家法律体系的差异性,国家相应的法律条文就容易涉及不同经济、法律环境下合约双方或合约多方的利益,这时候往往要求合同的双方要具备相对较多的专业知识以及合同管理的基本素养,以对所签订国际工程合同公平正义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不侵犯对方的利益。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工程项目中的工作人员因为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性的合同管理知识,业务能力仍然需要加强,特别是灵活处理的能力。在面对国际工程合同中出现的漏洞,例如合同不规范、缺乏严谨性等问题时,不利于国际工程合作的开展,不利于对双方的权益进行有效的保障。

2.4 机构问题

毋庸置疑,在国际工程的机构问题上,解决企业管理、决策体制才是关键。目前我国建设行业以两类大型公司为主,一类是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同样也是我们国家国际工程承包的主要力量;另一類是规模相对较小的私人经济。随着国际工程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展,很大数量的企业在机构上的弊端有所暴露,经常性的会出现决策困难、决策偏差的严重问题。

与此同时,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逐步拓展,许多国家在国际工程的投资模式多元化、多样化、数字化发展,国际工程的招投标方式同样在发生变化,其招投标方式正朝着国际化迈进。由于国际各国的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国家很多企业的国际工程的管理与决策机制和飞速发展的工程市场匹配度不高,没能跟随国际上发展的步伐。对于一些国际工程的管理上,从考察、调研、决策、实施、一直到结束都没能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可行性较强的方法。同样,对国际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无法有时效性的、针对性地进行员工之间以及高层与员工间的交流讨论,无法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只是一味地根据以往经验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因为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了国际分工受到阻碍。

3 国际工程商务合同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专业团队

企业首先要建立专业的合同管理团队,该团队可以是企业集团总部或二级公司的合同管理组织,也可以由集团和二级公司法律事务部门的形式存在,或由法律事务部门领导。合同管理组织或法律事务部门专门负责对合同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和改进。专业团队的建立不仅应存在于集团或公司层面,也应在项目经理部设立合同管理子部门。尤其是资金技术密集,工艺复杂的特大型项目,应在项目经理部内建立合同管理部门,由合同管理经验的人员、律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进行组织运行。

3.2 优化合同拟定和谈判方式

要解决国际工程商务合同问题,就必须要优化合同拟定和谈判方式。从概念上来说,国际工程的施工合同具备多重特征,因此国际工程合同的拟定和谈判,总是会切实的影响一个企业的合作成果、工作效益以及最终收益,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为了促进一个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谈判能力以及协商能力。企业负责谈判的员工组成方式必须要结合实际,从企业的发展情况出发,最终科学化决定谈判相关人员的组成方式。国际工程合同的谈判团队往往是根据国际标准由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法律人员等专业化、专门化人员负责,以最大程度上的防范风险,减少因国际性的差异产生的不必要的冲突及摩擦,并使国际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减少因法律而形成的不必要的风险,准确掌握国际合同签订的正确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谈判中的专业性,重视项目进行中相关的资料收集,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去进行国际工程合同的准备工作。

3.3 增强合同意识

需要明确的是在国际工程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现在许多企业都是在合同谈判、签订的过程在中,因为自身的风险意识不够强,因而对国际工程的合同条款方面的分析、审核不够严格化处理,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多走一些没有必要的弯路,甚至为企业带来了难以挽回的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合同风险的防范意识。首先,企业必须建立起内部的较为完善、科学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一些企业内部干部职员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淡薄是一个企业在实施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过程中的障碍。加强法制教育的培训以及宣传,增强企业内部主力干部的有关国际劳动合同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尤其是一些企业领导人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这些措施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实现依法管理企业的一些必要前提。企业领导人是企业的最高行政领导,如果他们不具备一定的合同法律知识,就不能有意识地主动把法律手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这样,提高企业员工的合同意识就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若企业员工没有足够的劳动合同法律意识,也就无法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也无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企业项目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项目实施阶段的合同交底,最大程度上的履行自身承担的义务,全面熟悉、了解合同规定的全部文字性内容,已达到对所有工程合作合同条款拥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3.4 运用仲裁手段

要解决国际工程商务合同问题,就需要采取一定程度上的仲裁手段。首先合约的负责人善于观察并及时抓住时机,尽最大努力在法律所明文规定的仲裁申请的有效时间内,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正确的行使自己应该拥有的权利,减小因为不善于观察而错过时机的错误几率,最终失去自身申请仲裁的一个权利。与此同时,在经仲裁机关调解后双方达成有效的协议,这份最终达成的协议一定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的各方都需要认真地履行、遵守。

3.5 加强合同的审核力度

企业在对合同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重点管理严重威胁企业经济效益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合同。应当明确相关负责人对国际工程合同的签订、履行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监督、检查、指导职责。在合同谈判、起草、签订及履行过程中充分允许相关部门及法律顾问参与其中,加大合同管理的力度,切实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这种规定应当落实在具体操作上,对国际工程合同进行科学、有效的划分,相关的业务部门及单位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基础上,认真负责自己部门应当完成的关于合同签订、履行的相关工作,并且按时按质的汇报相关合同的进展状况。在具体的合同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财务、审计、供应部门等要协调一致,入账、付款以及结算等必须以合同为依据,保证合约的履行,减少合同纠纷和合同风险,显著提升企业合同管理水平。及时修改和调整不满足市场需要的合同管理办法。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合同专用章,合同范文等。

4 结语

为进一步解决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不足,企业应当加强对工程合同的相关管理,应当建立专业团队,优化合同拟定和谈判方式,增强合同意识,合理运用仲裁手段,加强合同的审核力度,以促进国际工程更好地开展与国际工程的进一步合作。

参考文献

[1]辛太列.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监理的合同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151-152.

[2]李显吾.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及存在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17):153+156.

[3]李欣谕.浅谈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16):113+116.

[4]梁丽琴.现代项目管理在地铁合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265-266.

[5]汤杰柏.电力工程合同施工阶段合同管理要点研究[J].科技视界,2020,(14):218-219.

[6]王菲.国际工程项目EPC合同管理难点及针对性对策探讨[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0,(05):75-77.

[7]袁晓雯.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监理的合同管理[J].居舍,2020,(11):146.

[8]常银强.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20,(14):235-236.

[9]薛琳婧,鹿鹏.浅谈我国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J].居舍,2020,(10):124.

[10]陳升荣.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216-217.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概念及类型

1.1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概念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预判、分析、评估, 进而运用各种方式手段, 改善导致风险发生的客观条件, 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甚至规避掉风险;或科学合理地处理风险发生后的局面, 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因风险发生而遭受的不良影响及各方面的损失。风险管理的目标分为损前风险目标和损后风险目标两种。损前风险目标必须与风险管理的主体目标保持一致, 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保障, 使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科学化、合理化, 在尽到企业自身职责的同时, 还要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建设运作, 避免因风险而阻碍企业业务的正常开展, 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损后风险的目标主要是尽量做到降低企业因风险带来的损失。一般是在风险发生后, 通过稳定企业内部员工的心态, 安定施工现场的局面, 保证工程能够迅速恢复正常, 维持企业生存和收益。

1.2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

国际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利益方多、占用资金数额大等特点, 其所处的环境也是变化多端, 任何一个客观因素的变化或者主观判断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工程项目的亏损。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期间, 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多种多样, 如一一列举则难免遗漏, 因此我们根据各种风险的来源, 对其进行大体分类如下:

1.2.1 政治经济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政治形势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包括工程项目所在国政局的稳定性、政府当局所实行的政策是否稳定与连续, 当地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及当地工人对于外国公司所持有的态度等, 此类风险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是无法转嫁的, 且一旦发生会造成重大损失, 所以需引起高度重视。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发生重大波动, 或者项目所在国的通货膨胀程度大于预期等情况给整个项目带来的经济成本上的压力。

1.2.2 组织风险

组织风险主要包括了项目管理方的内部机构设置, 项目涉及的各相关方的组织稳定性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还有业主方对于整个项目给予的重视及支持力度等。

1.2.3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通常包括项目管理层的经验、管理水平、施工的质量、业主需求的改变以及对于施工工期的控制等, 还包括了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组织与管理以及决策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执行贯彻的力度等。

1.2.4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一般是指对于技术规范的理解、对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技术文件的变革等, 此外还包括了施工难度及系统调整等方面。

2.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风险管理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了一定重视, 但是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职能和方法都比较分散, 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并且随着整个国际工程行业的繁荣,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从而产生了部分企业因受到利益驱动而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 给国际工程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现状可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 (1) 部分企业不以自身技术水平为前提, 盲目承揽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工程项目, 导致遇到技术难题时不能做出有效决策, 为工程项目带来严重后果。 (2) 配套设备水平较差。在长周期、多专业的国际工程项目中, 由于技术原因, 导致工程项目服务质量降低。 (3) 技术人员储备不足。人才的稀缺必然会造成单个项目所分配到的人手不足, 因此也就难免会出现管理上的不严谨, 形成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控盲点, 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3.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改善措施

3.1 投标报价阶段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应当尽早开始, 以便花费较低的成本对项目风险进行控制。经验较为丰富的管理人员在投标之前就会对标的项目进行调查, 收集相关资料。在投标阶段, 管理人员还要对于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形势、宗教信仰、法律体系进行分析, 并且对于外汇风险和不可预见的其他风险进行评估。此外, 管理人员还应当在时间以及资金充足的情况下, 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主要针对地下管线、地质地基以及水文条件造成的风险, 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3.2 合同管理

合同是实施项目的具体化表现。在签订合同时, 项目管理方应该通过与业主方的反复沟通对合同中的风险分担条款进行逐条谈判, 预先对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规避。通过减少企业资金以及设备的垫付, 列入调价公式中, 如此便可避免物价上涨出现费用变化的情况。合同成交金额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造价, 所以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对成本核算问题加以重视。另外在合同谈判过程中, 需要通过不同的技巧, 对施工中的价格构成进行详细的分解, 促进合作双方产生共鸣, 达到价格最大程度的优化。在合同的收尾结算阶段, 对于各项施工中存在的索赔情况要全面了解, 实现成本的最优化控制, 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 积极促进项目管理中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在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中, 对于投资成本的控制是关键所在。处理好合同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利用合同来控制成本, 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保证项目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顺利进行。

3.3 施工管理

合同模式下的设计工作是由承包商来完成的, 假使设计中出现错误, 那么承包商将要承担所有责任。因此承包商在设计时, 就应当认真仔细, 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设计方案确定下来后, 应当尽早为开工做准备, 确定气、水、电的供应情况, 明确进场线路以及相应的维护方案, 建立顺畅的通讯系统。此外, 还应预先做好进出境工作的规划及相关证件的申请工作, 确保设备及材料的及时到位, 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2]。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对施工成本、工程质量以及工期进度进行全面考量与控制。通常情况下, 承包商除了使用相关单位的材料以及设备外, 还应当在当地租赁或者指令分包商使用自带设备, 以此降低占用自有资金的数额, 控制现金流。

3.4 风险转移措施

风险转移的方式通常可分为保险性转移以及非保险行转移。保险性转移是指通过投保的方式, 将一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而非保险性转移的方式包括向业主提出索赔以及将风险转移给分包商。向业主索赔是承包商在风险以及责任事故发生后减少自身损失的一种有效手段。假如由于业主自身的问题, 导致风险以及责任事故发生, 使承包商遭受损失, 那么承包商有足够的理由提出延长工期并向业主索要补偿金。另外在分包合同中, 承包商通常会要求分包商接受业主合同中的条款, 分包商由此而承担一部分风险。此外, 承包商还可以将货物的运输作为分包工作的一部分, 委托给运输公司来操作, 相应的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就一并转移给了运输公司, 以此减少承包商自身的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项目的前提, 每个国际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参与该项目的国家及相关单位的收益多少。对项目管理方来说, 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以及工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这些因素都应体现在日常的项目管理之中。因此, 加强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追求项目建设施工的质量和项目经济成本的关键所在。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企业承接国际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为促进我国国际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对国际工程实施项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国际工程属跨国经济活动, 经济利益关乎各参与国家及企业单位, 项目管理面临多方面问题, 存在诸多风险。基于上述几点, 本文通过阐述风险管理的定义和类型, 结合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对风险管理的实施做出针对性分析, 旨在为我国国际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文向阳, 刘懿帆.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过程及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3) :278-280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在未来的几年,国家重点建设将调整到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路桥工程的施工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路桥工程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此建设过程中关于路桥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项目的运作和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路桥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合同管理中需要留意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路桥工程;项目合同;合同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84

1路桥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路桥工程项目合同属于经济合同,是承发包双方为实现路桥工程建设目标,明确相互责任、义务和权利关系的协议。路桥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对项目合同中相关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管理,是企业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活动中伴随着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合同管理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行。

2路桥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需留意的问题

21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

商人往往更注重的是利益,路桥施工的盈利也是路桥承包商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许多承包商会为了谋取更多的私利,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是钻法律条款的空子。

任何东西都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得以完善,法律也是一样。这就为不少承包商留了空子,表面上看并没有违反法律,本质上却扰乱了市场运作规律。久而久之,会制约我国路桥建设的正常发展,甚至是经济的发展。法律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所以还要有道德的辅助。

22合同文本存在的一些问题

221合同内容存在的问题

(1)合同内容不严谨。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应当体现合同双方的真实权利与义务,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所以说,合同讲究的是咬文嚼字。

(2)只有从合同而没主合同。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从合同则是指在主合同成立的前提下方可成立的合同,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就是没有依据的合同,是“无源之水”,是不存在的。

(3)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完整,有缺陷、有漏洞。常见的漏洞往往会引发不必要的合同纠纷,有些合同只讲好话,不讲丑话,只讲正面的,不讲反面的,不尽全面,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是看不到关于违约处理条款的。

222合同签订后没有进行合同交底

许多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公司总部一直都很重视,一旦合同签订后,就像是万事大吉了,对合同分析和合同交底往往不够重视,甚至忽视了这项工作,合同签订与合同执行严重脱节,签订后的合同仅仅是二者合作关系的证明,合同内容已无人问津,项目职责仅靠项目负责人进行传达,项目执行人员只知其相关工作职责,而对合同总体情况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合同的具体内容,给日后的合同纠纷埋下了隐患。

223合同执行过程中忽视变更管理

本应变更合同的没有变更,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合同的变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不少负责合同履行的管理人员缺乏这种及时变更合同的意识,结果导致了不必要的损失。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变更和合同主体变更两种情形。合同变更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保障合同更好地履行和更轻松地实现目标。

23缺乏人才以及相关合同管理的培训

在发达国家,对工程项目合同的具体管理一般由资深的工程师等专业性人才完成,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的法律知识,还要通晓工程项目的运作规律。现阶段,我国不少路桥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机构缺乏专业性人才,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只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合同纠纷,对于稍微复杂点的合同纠纷就无从下手。

3解决路桥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31制度为先,让管理活起来,严下去

规范的管理是提升企业效益的关键,建设单位应以稳健经营、严格管控、抓紧转型的发展思路,狠抓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定入手,结合路桥专业施工特点,制定了施工管理、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树立起制度至上的理念。不断完善制度,并严格遵守制度,是企业经久不衰的法宝。

32规范路桥工程项目合同范本

合同范本是用来约束合同签订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但是目前的路桥工程项目合同大部分施工合同条款是针对发包方制定的,重点强调承包方的义务,对发包方的制约性条款少之又少,特别是关于违约赔偿和处罚条款,引起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为了规范路桥建设市场的合同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合同示范文本,以约束建筑市场的合同,规范合同管理。明确合同签订双方的责任、权利和风险,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

33提高合同管理的人才培训和文化素养

文化是一只无形的手,如何让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个大问题,一个成立多年的老企业,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各个历史阶段不畏艰辛、跋涉前行,文化积淀的引领不可小觑。总部搬迁、整体改制、机制再造、平台构建等重大举措能够在我国建筑行业平稳顺利地完成,得益于其六十多年来的文化沉淀。从另一个方面讲,也足以说明我国建筑行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文化传承上,要设定企业文化的主心骨,团结企业内部人员是关键,让员工享受奋斗的过程,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动力就是爆发力,它就像是一双无形的手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文化创新上,要敢于承认落后,善于直视落后并扭转落后局面,时代在变,相应的文化也要随之改变,这样才能让路桥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更上一层楼。

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素养的提升是企业合同管理的核心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首先,对合同管理人员的选拔要严格,采用优胜劣汰原则,选择足够优秀的人才胜任此工作;其次,对所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选拔出来的人员就算再优秀,若是与该企业脱节,那也是白搭,所以,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对选拔的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扩充专业知识,尤为重要;最后,对在职人员进行定期测试以及定期定向培训,培训要有针对性,针对员工弱点进行分拨培训,让合同管理人员跟着时代变化,适应时代的要求。

4结论

综上所述,路桥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路桥施工管理中的核心管理工作,建设单位不仅要加强路桥工程项目合同方面的管理,保障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路桥工程施工,而且应实现科学施工、依法施工的和谐氛围,促进我国路桥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权陕西省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安大学,2014(4).

[2]王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管理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1(6).

上一篇:股权转让纳税筹划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服务行业企业文化构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