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7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问题的提出:农民工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生力量。他们子女的 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关乎社 会 公平与法治原则的实现,关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发展后劲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准,更 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次暑假的湖北之行,我们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凌智小学,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方式: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校所有的农民工子女的问卷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

调查分析:1. 农民工子女就学年龄(13.95±1.397岁)普遍大于市民子女就学年龄(12.25±0.440岁)。

2. 父母职业以个体经营(40.15%,53/132)和给个体单位打工(18.94%,25/132)为主,以后的排序为:无业(16.67%,22/132),集体单位打工(15.91%,21/132),其他(8.33%,11/132).

3. 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大多集中在800~1000元/月,父亲或母亲完全没有经济收入者占12.88%。

4 .家庭居住面积较拥挤,全家住一间房占43.55%,两间35.48%。全家住房面积少于15平方米占18.75%,16~20平方米占31.25%,21~30平方米占18.75%。

5. 学校距离家较近,上学路程所需时间少于10分钟者占22.73%,10~20分钟33.33%,20~30分钟28.79%。多于30分钟15.15%。

事实上,农民工子女实际上包括了两个群体,一个是流动儿童,一个是留守儿童。而也正成为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现象之一。

(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具体反映在农 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他们的就学渠道主要有: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 第二, 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第三, 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第 四,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 第六,部分 农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

2、就学过程不平等

第一 ,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 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接受农民工子女的 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由于户口不在当地, 经济条件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 理;由于

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 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

第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资金短缺,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 降到最低,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奇缺、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以及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等。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曾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的 两大类别,蜂拥入城的农民工居住在城市,户籍却仍是在农村。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应 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农民工子女在流动的同时,教育资金并没有随之流转,从而致使处于流 入地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不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 学,可依国家有关规定按学期收取借读费”,显示国家政策赋予流入地学校收取农民工子女 的借读费和赞助费的权利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因此在流入地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必 须比城市孩子多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现 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果。

2、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过度分权。《义务教育法 》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 保证。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 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因此,义务教育 的过度分权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3、农民工经济收入低

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农民 工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人数超过一亿。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经济社 会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农民工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拖欠的不公 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郊区,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城市学校尤 其 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 ,他们只能“望学兴叹”,这是导致他们子女上学难的直接动因。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农民工子女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让所有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1.制度创新问题。我们国家已逐渐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就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国家已经规定了两个为主的原则,就是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以政府为主,这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价值,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

务的职能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以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要改变当前以户籍人口为准的教育管理体制。我们管理模式是以户籍为主的,要适应流动人口的现实,就要改成以常驻人口为准,把常驻人口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的范围,纳入政府的教育的日常管理。

2.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首先,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

3.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4.关心贫困农民工子女,切实保障其完成义务教育。采取“减、免、捐”等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对进城务工人员中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在接受政府、学校及个人资助时与本地学生同等对待。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筹措经费。利用好“希望工程”、教育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等渠道,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完成学业。

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我们当务之急,是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经济制度的改革,要消灭城乡两元制度,这个制度不改革,经济不发展,城乡的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永远解决不了,为什么农民要进城,就是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制度的差异,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现有的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基本集中在公平问题、农民工子女学校生存问题上,并从教育体制、户籍制度、财政体系、政府责任等宏观的角度展开一系列的原因分析。这些探讨往往过于宏观和庞大,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在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过程中,作为微观层面的教师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尤其是在一些农民工子女学校更为突出。农民工子女学校虽然营造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就学环境,但是农民工子女中所存在的身份、心理和社会融合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作为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线教师,他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和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功能和角色

在十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城市未来的繁荣与稳定[1]。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政策。除了设置公办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许多城市还为此规范民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以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同时,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和受教育需求的增长,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存在也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农民工子女学校由于生源背景较为接近,基本不存在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受同学歧视、与同学融合这些问题,在就学环境上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平等”。然而,农民工子女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可能性的“不平等”。其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和所扮演的角色就处于一种至关重要的地位。实际上,作为一线教育者,一些教师对农民工子女及其教育的认识落后、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开展和实效性,因此,转变教师的观念,发挥好教师应有的功能和角色,已经成为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重新审视教师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今天,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存在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定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公平、融合和心理等问题得到了有效处理。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一线教师应发挥的功能。

1.教师能够推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教育公平的观念主要指教育机会均等。瑞典学者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包括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效果平等三个阶段。[2]过程平等是指受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人,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人的因素是指师资力量;物的因素,既包括学校外部因素,又包括学校内部各种物质设施。从中可以看出,在过程平等中,教师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说农民工子女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起点平等”,那么教师则成为关乎过程公平與否的关键。教师薄弱的教育公平意识间接加重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公平。“教师既是教育公平程度的体现者,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某些不公平现象的引发者”[3]。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是包容性的,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其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教师应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论其出身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做到“每一个教师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4]。

2.教师能够促进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

由于学生相似的背景,农民工子女学校解决了学生之间的融合问题,但在更广范围上他们却面临着社会融合的难题。所谓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是指在公平的价值理念下,使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与本地相融合,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5]。农民工子女学校本身形成了一个同质性较高的相对封闭群体,群体身份也随之固化。他们与城市学生被人为地区分开来,这加深了群体间的隔膜,造成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困境。

农民工子女在随父母流入城市的过程中,有着城市和乡村不同生活的特殊经历。他们一方面已经或多或少沿袭了父辈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另一方面又每天所见、所闻、所感大量来自城市的信息、规范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身处两种不同文化的环境中所遭遇的外力,容易产生心理裂变和道德迁移。[6]教师应将来自不同背景的多元文化进行整合,提供一种多元文化整合的教育,是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融入的重要途径,也能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视角或窗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展其能力,避免农民工子女在城乡不同区域和文化环境下出现心理断层。在适应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转换的同时,在心理上真正实现从“合”到“融”的转变过程[7]。使农民工子女实现对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同化,以及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和归属。

3.教师能够起到心理疏导器的作用

农民工子女正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新的环境后,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了他们新的心理发展危机,给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农民工子女学校中基本不存在受同学歧视的现象,但是农民工子女仍普遍表现出比较内向、不够自信的心理特征,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有些农民工子女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无法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8]。在这种情势下,教师越来越需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励志教育。如果老师无暇或无力关注这一现象,给予合适的引导,长期消极心理状况势必影响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9]。

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加强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熟练掌握心理辅导和咨询方法。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关注和考虑的方面。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有责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多与他们亲近,倾听他们在学习中的心理感受,情感需要乃至成长的烦恼。老师正确且有效的引导,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特点,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使他们科学认识生活环境,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教师正确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引导他们合理调适自我、增强自信,顺利转化人格发展中的统合危机,适应城市,适应社会,走出城市“边缘人”的状态[10]。

二、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这些功能的发挥是通过其自身的角色定位来实现的。由于农民工子女自身各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使得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师除了传统的基本的角色以外,还应该扮演一些新的角色,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消除农民工子女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1.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的基本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是必不可少的[11]。在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应根据农民工子女的特点改进传授知识的方法:首先,根据农民工子女的特殊情况,设定学习的目标,让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其次,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策略的多样性得到更好的应用,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然后,进行小组活动、小组学习的方式,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缺乏一种必要的交际能力,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减少自卑和烦躁。

2.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班级能够产生凝聚力和亲和力,对于农民工子女,班集体就是他们第二个家,而教师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和管理者。团结和睦的班风是建立一个“家庭”的基础,教师要注意树立和保持优良的班风;刻苦严谨的学风是“家庭”成员发展的保障,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规范,让学生参与进来,使整个班集体充满学习的热情;欢快轻松的活动是学生生活的“润滑剂”,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逐步让他们展现自我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3.学习的指导者

由于各地教育状况的差异,有的孩子进入新的学校后感到學习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及时了解到这些情况,这些孩子很有可能会“掉队”,长此下去,将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在这个方面教师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尽快赶上来[12]。对教师来说,指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习动机是首要任务。农民工子女需要的不再是过去教师使用老一套的方法与途径,更需要的是教师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教师应该先要理解什么是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多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和提示,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使他们减少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距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另外还要理解他们的压力,尽量减少学习压力,给他们营建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

4.人生航船的导航者

在日常的生活中,农民工子女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在很多问题上处于一种茫然状态,比如个人生理问题、情感问题、生活上的无序等等,教师都要起到家长的替代者、人生的导航者的作用。因为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常年在外,或者很少有时间照顾学生,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教师有大量的时间与学生相处,教师是学生心事的最好倾听者和建议者;学生一旦遇到问题,最先想到的是老师、家长,他们所要求得到的帮助,老师是第一个得知的。教师既成为了学生潜能的发现者也成为了学生要求咨询的接受者,同时还成为了学生咨询计划的支持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他们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是他们争相效仿的;而教师作为在给学生提供咨询的同时,也变相的促进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5.农民工子女心灵的朋友

从农民工子女的构成来看,主要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缺少必要的照顾,同时也很少与人交流,就是那些与父母一起外出的学生,在感情交流上也是很缺乏的。因此,若想教育好学生,教师应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参加学生的活动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心理特征,并做好家访工作。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家庭情况进行谈心和教育。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体。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教师才能自觉地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开放、自由和包容的创造性环境,才能使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总结

农民工子女大多数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们在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对他们以后能否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3]农民工子女学校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存在,学生同样要面临教育不公平、社会融合和心理适应等方面的障碍。因此,我们通过重新定位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和功能,以及教师所面临的新角色,在一定意义上消除教育不公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一方面要承担教育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做好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和心理适应工作。他们要帮助解决孩子在与父母分离、流动中带来的学业困难,既是孩子亲情缺位的替代父母,也是学生的心灵朋友,既是严格的老师,又是人生导航者。

教师,神圣而光荣,她既是一个称号也是一种职业,同时还是一种责任和爱心。作为教育者,尤其是教师,要用博爱的胸怀去温暖农民工子女的心[14]。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必须从尊重每个农民工孩子出发,认识到每个农民工孩子都值得培养,从而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农民工子女虽然来自农村,但是他们大多数对目前的生活状况都不满足,他们有强烈改变现实处境的愿望,不希望走父母的老路,渴望挣更多的钱,渴望通过受教育来改变命运。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具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内在的潜力,都有向上、向善的内在要求。为此,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并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和爱心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克服从乡村到城市的跨越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习、心理和文化适应问题,使他们在城市中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邱兴.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教师的观念转变与作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2):11.

[2][瑞典]胡森·托尔斯顿.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J].张人杰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3]金琴.基于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J].教育革新,2011(4):4.

[4]李慧.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吉林教育,2010(4):38.

[5]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58.

[6]卢军,周红,江文.伦理视域下的农民工子女个体心理城市融入[J].理论观察,2009(4):

101-102.

[7]翁细金,万荣根.融合教育的教师角色与使命[J].教育评论,2010(4):48.

[8]王清志.浅探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09,7(8):18.

[9]黄兆信,郭丽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J].教育科学,2010,4(2):13.

[10]黄兆信,郭丽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J]教育科学.2010,4(2):

14-15.

[11]蔡斌.面对农民工子女的教师角色定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文综合版),2006,

26(6):73.

[12]孟勇.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12(35):148-149.

[13]徐学俊.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6):9.

[14]邓美英,陶风华.人文关怀: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要过的坎[J].农业考古,2008,6:301.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农民工随迁子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其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近年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他们虽然采取了一定的对策,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在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层面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没有形成教育的合力。要知道,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还需要来自家庭和社会方面的配合。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局限性,无法对其子女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和网络平台的出现,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金钱至上的观念和一夜暴富的心理。这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冲突,大大抵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农民工随迁子女随父母进城后,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各种因素的限制,很难进入那些师资力量较好的学校。他们一般就读于专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是一些师资力量较差的学校。这些学校为了追赶那些较好的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不重视甚至是不安排非考试科目。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品德课由班主任老师授课,而班主任将大部分的思想品德课改成了自己所教的科目。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取得实效。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形成等方面与城里孩子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进入城市学校后,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家庭经济条件的落后和较低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若得不到及时的调适和引导,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我封闭心理,再加上周围同学们或多或少的排斥,甚至会产生仇视社会的不良心理倾向。随着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的不断扩大,社会排斥并没相应地减少,在有些地区反而愈演愈烈。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将大大增加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二)家庭环境

主要体现为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受学校错误教育理念以及社会中功利主义的影响,农民工认为成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只要成绩好就一切都好。因此,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意识到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一旦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不管了,几乎不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工随迁子女都受过父母的打骂。农民工家长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只会简单的说教打骂。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会伤害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而且还会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灌输给他们,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家庭教育的作用适得其反。

(三)学校教育

1.农民工子弟学校条件差

近年来,虽然社会已出资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但在全国范围内这些民工子弟学校数量还是较少,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此外,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软硬件设施都比较欠缺,尤其是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由于工资低,很少有老师主动去民工子弟学校任教,即使是刚毕业的师范学生也不愿意。而且民工子弟学校基础的教学设施都不健全,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了。

2.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教育的恶性竞争导致大多数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即使有也是形同虚设,课程表上的它们只是校方为应付领导的检查而存在。学校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他们就很难健康而全面地发展。在这种错误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会取得最佳效果。

(四)社会影响

思想观念正在形成中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观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由落后的农村进入繁华的城市,眼界开阔了,生活条件也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城市社会中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在不断地侵蚀着他们,如过分追求享受、做事功利化等,这些都会阻碍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道德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城市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大众传媒和网络平台带来的社会文化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增加了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互联网方面法律的不完善,一些网络传媒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网上传播一些低级趣味和腐朽文化。面对这些诱惑,由于大多数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是非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其誤导。这样便歪曲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增加了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

解决上述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协调社会各个系统,齐心协力来完成这件事。

(一)增强自我教育

在当今这个流动性较大的社会里,较强的适应能力是个人取得成功的条件。然而,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局限,一些未成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因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其适应能力偏低,因此在面临新的生活环境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首先要学会在生活中不断提高个人的心理控制能力,要客观地分析城市生活,从中寻找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条件,回避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刺激。其次,农民工随迁子女要懂得学会适应城市生活。农民工随迁子女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既要客观看待自己,又要认真分析环境,这样才能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减少城乡文化差异的冲击,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二)加强家庭教育

1.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首先,道德素质是个人素质的奠基石,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其他方面的素质才会有良性发展的可能。农民工作为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对其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必须认识到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为子女树立榜样。其次,想要成为合格的父母,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农民工在日常生活中要具备积极乐观、热情开朗的生活态度,为子女传递一些正能量,从而使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最后,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农民工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比较低。在生活中,他们更应该主动学习,弥补自身缺陷,这样既可以满足子女的求知欲,还可以树立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农民工应从多方面提高自己,从而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2.转变农民工教育观念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民工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他们更倾向于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以打骂、说教为主,这些都不利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健全人格的培养。要转变农民工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首先要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教育观念的落后。其次,农民工要吸收和借鉴城市人先进的教育观念,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增加对子女的关爱,试着了解并理解子女内心真正的需求,只有在这种民主的气氛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三)改进学校教育

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当今社会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民工子弟学校为了吸引优秀学生一味地追求成绩,将教育事业功利化,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转变教育理念势在必行。转变教育价值观是转变教育理念的先导。想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必须正确认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而祖国建设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青年。因此学校不能只注重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人。转变教育理念还要转变学生观。学生是老师和学校服务的对象,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只要进入学校,就都是学生,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差别,老师应该平等对待。同时,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个特殊群体,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并且要尽力帮助和支持他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课外去。

(四)改善社会环境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发展越来越迅速,而农村却相对落后,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农村和农民。对于农民,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虽然没有城市人的时尚和文质彬彬,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城市人不具备的。尤其是那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每天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第一线,用自己的辛勤勞动成就了城市的高楼林立。城市与农村确实存在差距,甚至有文化冲突,但城市人更应该看到农民工的优点,看到他们为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这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城市人应该包容那些农民工,尊重他们,在文化上求同存异。只有在这样的和谐社会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才能健康成长,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静彗..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公共管理研究,2011,(6).

[2]李兆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探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校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而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机构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承担了大量的德育教育责任。本文以少年宫德育教育为例,谈上海市校外德育教育的开展现状及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三点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校外教育;少年宫

近年来,各类校园暴力事件被频繁报导,此类事件不绝于耳,自然引起了社会上下的震惊。在这一片震惊声中,德育又被人们重新搬上了谈话桌,很多人大肆批判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批判学校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应试能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所谓德育,从广义上而言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本文提及的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家庭德育等都属于校外德育教育的范畴。而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

从定义不难看出,德育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可惜的是很多人只记住了德育的狭义定义,而这个定义又被广泛使用,以致大多数人都认为德育只是学校的事。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这样的想法与做法框死了德育的活动范围,扼杀了德育的活力,最终只会导致坏的结果,比如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崇尚暴力等等。所以必须要清楚,学校所进行的德育教育并不是德育的全部,家庭、社区、社会对于学生同样有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与必要。而本文也正是选取了校外德育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少年宫德育教育,通过探讨其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开展情况来看看校外德育教育的发展,并通过相应的对策建议来展望其更好的未来。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少年宫只是看节目、做游戏、学舞蹈、学科学的地方。但事实上,少年宫是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主阵地,是青少年德育的活动基地和艺术教育的培训基地。它的基本任务是“向少年儿童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劳动技术等方面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动手动脑、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可以说,参加少年宫活动对于孩子有诸多的益处,它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能够适应学生的多种需求,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能使学生得到各种实践以及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独立个性和创造能力;能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可以说少年宫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对于推动学生品德、思想等软实力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既然从理论上而言少年宫有如此大的德育作用,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是哪番景象?以实地访问的结果来看:基本上出现两种情况,市区做得不错,郊区仍须跟进。

在采访中,市区少年宫的教师都十分肯定少年宫具有德育功能,同时,他们认为少年宫对其成员的德育教育是渗透在平时的教课过程中的,教育学生们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并不是特地开班进行德育教育的,这与学校的主题班会、仪式教育等有很大的区别。当然,少年宫也会定期举行学雷锋等公益性主题活动,这样的方式比起平时的渗透教育更有针对性。

另外,在对来少年宫接孩子的家长的采访中得知,家长普遍认为,少年宫不但教会了孩子很多才艺,还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德育教育,使他们不但学会了谦让、尊重等美德,而且还交到了许多朋友,性格也开朗了不少。很多家长说,当初把孩子送过来,是想让孩子学一点特长,可以为“小升初”加分,没想到少年宫还对孩子的品德进行了良好的教育,这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以上的采访,我们不难看出,市区的少年宫在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方面确实做得不错,不显山露水却效果良好。

另外有一点也是要说明的,笔者在与大学同学(她们都来自上海市区)的攀谈中了解到,他们小时候普遍没有参加过少年宫活动,更不认为少年宫会有什么德育功能。这能说明,市区少年宫在近些年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这一点在当前学生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那么郊区又如何呢?

众所周知,郊区在师资力量、教学器材的配备上是远落后于市区的。在对郊区少年宫教师的采访中明显感到了他们的德育教育意识相对薄弱,对于平时的德育渗透并没有特别的意识,也少有什么主题活动,可以说,郊区的少年宫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它的德育功能。

另外,虽然郊区参加少年宫活动的学生数量在逐年提高,但事实上它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特别是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入学数量的增加,这些学生连平时的上课质量都不能很好地保证,更不要说利用闲暇时间参加少年宫活动。但这个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未来的大问题,如此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的德育教育问题如若处理不好,只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必须要改变观念。而改变观念的对象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家长。教师既肩担“传道、受业、解惑”之职责,自身必须有正确的观念,少年宫教师应明白德育教育是教学的一部分,在教授学生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时,市郊区的少年宫教师也应多进行交流,达到教育思想与教育技能的双向提升,促进教师自身的良性发展。而对于家长,对孩子参加少年宫活动不能抱有太功利的目的,除了关心孩子所学会的技能还应关注其人格的成长。

其次,必须要深入学校。少年宫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其所在地,要想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就要主动拓展活动渠道,与学校精诚合作,通过设计优质的活动内容和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孩子投入到健康有益的校外活动中来。这种“流动少年宫”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且面向全体学生,没有特长要求,不需要彩排,注重人人参与,可以使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充实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完善了他们的人格品质,同时也有效地扩大了少年宫德育教育的范围。

第三,必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少年宫虽是德育的重要环节,但它并不属于义务教育,而是以培训机构的形式存在的,一般参加一学期的活动大约收取四五百元的费用,这对于一般家庭而言还是可以承受的,但对于农民工子弟而言却是不可企及的。这个社会并没有做到人人平等,教育歧视从来都未曾消失过,如何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德育教育?这当然得依靠政府,虽说我国的教育支出逐年增加,但比例还是太小,难以与西方国家相比。如果政府能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一部分的款项用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成效。

德育教育的问题是教育中的大问题,要践行好德育教育必须依靠校内外教育的共同努力,要突破校外德育的“半隐形”现状,特别是对于郊区而言,在校外德育方面要积极向市区看齐,促进上海校外德育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颜.德育(第二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0.

[2]邵跃飞.试论青少年宫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3,(02).

[3]夏宁.校外教育阵地功能与教育形式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政府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措施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获得了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机会。但是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之后,由于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许多的不适应,出现了城市文化融合困境。如何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们须要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公办学校;文化融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这些人员逐渐在城市定居结婚生子;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呈现出一种举家迁移的新趋势,其子女开始由农村迁移到城市。这样一来在城市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逐渐增多。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2.36亿人,同2000年相比增加了11 700萬人,增长81.03%;其中,0—14岁的流动少年儿童达24 530 000人,占总流动人口的10.4%,同2000年相比增加了10 433 188人,增长74.01%[1]。

北京市作为农民工重要的集聚地,为解决这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随迁子女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北京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学校为主”方针,积极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据相关资料统计,截至2012年,已有82.4%的7—13岁随迁子女进入到北京市公立学校就读。但是由于农民工子女所拥有不同的文化形态,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后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如何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们需要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为了揭示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的文化融合现状以及所遭遇的困境,笔者自2012年2月份开始进入北京市石景山区L中学开展为期一年半的田野调查。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亲身观察和感受到了这些农民工随迁子女内心对融合到城市的强烈愿望,也体会到了他们在融合过程中遭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更体会到了学校为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实现社会文化融合所付出的努力。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进入某一社区,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抽样法以及个人生活史等[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具有内隐性和动态性,用田野调查来解释公立学校场域中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现状是非常切合的。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现状

L中学处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市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11年该校注册学生为462人,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数为365人,占到总人数的79%。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自于全国各地,文化以及教育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他们对城市学校会存在不适应性。

根据西班牙学者Stephan Dahl在一篇名为《Commun-

ications and Culture Trans formation》的文章中提到洋葱文化理论[3],认为文化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

(一)表层文化融合状况

表层文化主要指人类的各种文化产物和产品(artefacts and products)。这里包含所有属于文化范畴的最直观的内容,它包括:语言,饮食,建筑,各种艺术品等。表层融合具有符号意义,主要是通过一些外显的要素来判定个体的属性。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代表其群体表层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语言、衣着、卫生、饮食习惯等。这类冲突一般容易在农民工子女刚入城市公办学校时产生,农民工随迁子女学生一般穿着相对“土气”些,卫生状况较差,许多学生不太会讲普通话,带有较重的地方口音等。

多数农民工随迁子女都来自于偏远的农村,不论是在语言符号编码还是在语音语调方面均与城市主流社会有所不同,而这会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学校的学习及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

英国学者伯恩斯坦提出社会不同阶层的家庭运用着不同的语言编码。一种是“精密编码”,另一种是“局限编码”,学校教育职能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场域使用能够清晰表达思想的规范语言,即精密编码。但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更多的是使用局限编码。所以对于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当他们从农村课堂来到城市课堂时,由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语句逻辑构造、语言组织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造成了他们的课堂不适应。同时因为他们的普通话不标准,他们特有的方言也给他们贴上了“乡巴佬”的标签,因此可能会遭到教师与同学的嘲笑,造成心理阴影。

(二)中层文化融合状况

中层文化即指规范与价值观。规范与价值观主要是指对“正确与错误”的认同与判断,人们交往中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直接受到规范与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中层文化融合状况主要表现为课堂规范以及课堂教学的表现。

“课堂规范是制度化的课堂文化,它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整合课堂社会、调适课堂秩序、约束和控制个人的课堂言行、将个人意志和行为控制在社会矩阵之中的作用。”然而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农村的课堂接受的乡村课堂的课堂规范,在进入城市学校之后,不少同学会在城市公立学校课堂上感觉压抑、被束缚,进而会影响他们对课堂规范的遵守。

“教学行为是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由于学校教师的师资水平、教学理念、教学设备以及学生基础之间都存在一系列的差距,城市公立学校与农村学校在教学行为上必然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农村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形式,更为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课堂氛围也较为沉闷。而在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的参与较为积极,师生关系也更为民主。所以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之后,会对这种课堂场景产生强烈的不适应,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局外人”,这种课堂教学行为上的不适应也是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业成绩不良的重要原因。

(三)深层文化融合状况

深层文化主要表现为基本判断。是人们对生活是什么,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言自明的各种问题的一个基本判断。(Dahl,1999)在Stephan Dahl看来,受到规范与价值观影响的认知方式、行为习惯和交往方式等方面都属于中层文化。本研究认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深层文化融合状况主要表现为农民工随迁子女自身的身份认同、学习价值观等深层方面。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向往城市、羡慕城市学生的同时,自身也会因为其悬殊差距的身份以及在城市中遭遇到的“冷眼”,产生身份认同方面的矛盾,进而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城市学校的老师在学校中也会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存在成見,他们往往会认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习惯不好、智商低、文明素养不高、心理素质差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带着这种成见去教育学生,必然会强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内心的被歧视感,最终会加深其自卑感,不利于他们对城市学习和生活的适应。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价值观也不同于城市学生:首先,农民工子女家庭文化弱势与教师依赖家庭教育的观念形成差距。城市学校的教师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是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文化处于弱势地位,父母因为忙于生计以及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暇或无力教育孩子。其次,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这与城市学校中开导的教育方式相矛盾,另外“读书无用论”的观念仍然存在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中,这会严重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学效果。

三、促进流动儿童实现文化融合的策略

在当前背景下,如果要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文化融合,必须从学校课程体系、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入手,共同致力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

(一)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纳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进入学校环境由来已久,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之一,承担着传播文化标准的重担,而文化总是一定民族的文化,在一个国家中总存在着多种文化,在文化伦理和文化公平的立场上,学校不应只传授一种单一的主体民族的文化,否则,将会形成新的文化霸权主义[4]。因此,对于L学校,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该校的情况下,应在现有的学校课程体系中增设关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课程,消除课程和教学中的偏见,弘扬多元文化,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公正的教育。

(二)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实现融合的主动性

文化融合不是一种被动的适应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和主观的过程。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要从主观上增强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应该促进农民工子女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主动融入的意愿。

(三)加强师德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5]农民工随迁子女因为从小跟随父母四处漂泊,其生活的不稳定性以及贫困的本身使得他们的内心比较脆弱和敏感,他们缺乏自信。因此,对于L学校的教师而言,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公平地对待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学生,积极地促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学生在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最终将其培养成与现代大都市相和谐的新北京人。

参考文献:

[1]人口计生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EBIOL].http://www.gov.cn/jrzg/2012-08/07/content_2199409.htm(2012-

08-07).

[2]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5.

[3]Stephan Dahl,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Transformation.[R].1998.

[4]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 空白阶段

80年代中期, 考虑到经济建设的需要, 国家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态度稍有放开,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 到80年代末期大规模的“民工潮”使国家再次严格限制农民工的大流动。这段时期, 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民流动的限制虽有所松动, 但总体而言, 农民的流动还是受到严格控制和约束的。因此, 在流动的过程中, 主要以个体流动为主, 随同父母进城的儿童数量十分有限, 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基本在其户籍所在地解决。所以这一时期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没有形成一个社会问题, 国家政策和措施上也很少涉及对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方面的内容。

2 限制阶段

自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 国家对农民工的管理政策由“控制盲目流动”转向“鼓励和引导有序的流动”。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再度爆发式增长, “举家迁徙”的趋势明显, 子女随迁人数急剧增加。但由于缺乏相关教育政策的有效保障,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1995年, 教育部将研究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列入当年的议事日程。1996年4月, 国家教委印发《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 (试行) 》, 在京、沪等省市进行试点。1998年3月, 国家教委、公安部联合颁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简称《办法》) , 规定流动人口子女户口所在地无监护条件的可在流入地入学。这些表明国家已经承认农民工子女可以在城市就读, 并开始着手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但《办法》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有关流入地和流出地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权责方面的规定明显不清晰。第三条“流动儿童少年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外流。”和第七条“流动儿童少年就学, 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 (组) 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说明国家仍然对农民工子女进城采取限制措施, 并对已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进行差别对待, 表现出明显的限制性和差异性。第十一条规定“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 可依国家有关规定按学期收取借读费。”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从事体力劳动, 经济拮据, 这种合法的收取借读费的制度就成为其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最大障碍。

3 调整阶段

面对由于政策限制所产生的儿童转学、辍学等问题, 国家逐步进行了政策上的调整。2001年中央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简称《决定》) 。《决定》强调“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 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采取多种形式, 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务院首次明确指出流入地政府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问题的主要责任人, 改变了以往流入地与流出地相互推诿的现象。2003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 全面部署了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 建立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保证制度和机制”, 做出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上学收费“一视同仁”, 学习及活动“一视同仁”的规定, 加强了对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在这个《意见》中, 较之以往的政策有明显的进步, 明确地将1998年《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的“借读”一词去掉, 变成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儿童的“接收”;在经费问题上, 从允许收取“借读费”到制定统一的标准, 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在保障方面, 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六部委联合制定保障机制, 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更加完善。在学校问题上, 不仅明确了公办学校的责任并规定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 而且加强了对社会办学的扶持和管理。《意见》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在保障儿童受教育权、保证受教育质量和对贫困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经济援助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4 明确阶段

2006年1月,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5号文件, 提出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 列入教育经费预算, 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公用经费, 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等。此次在教育经费问题上国家所表现出的明确态度和公平理念, 表明了我国教育政策的不断进步。2006年6月, 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修订案) 》, 其中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 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标志着政府以法律的形式, 将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成为一个有法律保障和指导的政府行为。

纵观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 我们可清晰地分析出对待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理念的变化:由80年代的“空白”, 到90年代的“限制”和“差别对待”, 直到新世纪以《意见》为标志的新政策突出了“公平”的核心思想。可以说, 让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教育”的政策理念已经成为新时期众多政策文本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政策的新理念凸显了国家对弱势群体——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 同时也体现出国家政策导向在不断的向着弱势补偿和人性关怀的方向转变。

但同时, 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 政策理念的进步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的必然解决。事实上, “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在政策制定者脑海中的树立, 只是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具备了一个必要条件。

摘要:随着20世纪80年代“民工潮”的兴起,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凸现。国家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政策基本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不清晰, 甚至“抵制”到“淡化”, 再到“关心”, 直至“积极支持”的过程。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 盛昕.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的演进及发展[J].学术交流, 2008[4].

上一篇:国际竞标中水利水电论文范文下一篇:加强人才型城建档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