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范文

2023-10-22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范文第1篇

(1) 农民工进城务工, 不仅为城镇发展与财富积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且在务工中逐渐接受着城市文明。这种通过劳务输出而渐进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方式恰好是符合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规律的, 此外, 我们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与途径。

(2) 统计资料表明, 农民工事实上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尤其是在采矿行业、建筑行业、制造业、加工业及城市饮食服务行业, 更是农民工主体的行业。他们为中国的采掘、制造业、建筑业及日益发达的服务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他们对繁荣城市经济、吸引外资、缩小城乡差距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 农民工促使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条件下, 高新技术产业立国虽然可以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 却不可能在短期内变成现实, 现实只能是制造业立国。而中国要想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必须促使制造业升级, 而我国大量的农民工兄弟将成为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中主要力量。除此之外, 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即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也将造就中国的制造业强国地位。

(4)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 这种成果与进步标志在于, 农民工的出现, 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自由择业的机会与权利, 极大的拓展了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直接大幅度的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而且改变了数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 使亿万农民快捷的接近了现代城市文明。农民工的出现则使亿万农民工家庭的收入与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民工的出现视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5) 农民工是从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等各个层面联结城乡的纽带, 也是城乡协调发展与地区协调发展的纽带, 抓住了农民工问题就抓住了现阶段中国发展的关键, 解决了农民工问题就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2 农民工流动特点

(1) 农民工流动总数大。国家统计局利用农民工返乡过节的时机, 在全国31个省857个县, 7100个村和6800个农村住户展开了一次规模庞大的调查, 统计了当前流动农民工的数量。依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和统计流动农民工总量, 截止2008年12月31日, 全国流动农民工总量为2254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农民工数量有14041万人, 占农民工流动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当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 占农民工流动总量的37.7%。相信在未来的十几年中, 仍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流出。

(2) 农民工流动的区域特征显著。我国农民工流向分布方面, 整体上以中西部农村比重大的人口大省为出发点, 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为对象流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 2008年在外出就业的14041万农民工中, 按输出地分, 来自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总量比例分别为37.6%、32.7%和29.7%。按输入地分, 东部地区吸收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71%, 中部占13.2%而西部占15.4%。预计未来农民工流动将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的大中城市流动转变为全国性的大流动。

(3) 农民工流动的途径多。主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通过亲戚朋友熟人介绍和自发流动两种方式, 也有政府或劳动部门组织、中介机构介绍、黑市等其他途径流动外出。

3 农民工在社会中流动存在的问题

(1) 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歧视。在城镇农民工属于地位低下者, 经常会受到社会用人单位歧视或各种不公平待遇。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差, 收人低, 竞争力低等各种条件低劣, 不仅使自己, 更让跟自己在城市中一起打拼的家人也受到不公平待遇。

(2) 缺乏社会保障和维权机制。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惠及到农民工, 农民工在城市里打工没有永久的保障, 一旦失业或生病等, 他们将陷入困境。同时, 农民工经常被用人单位扣工资或拖欠工资。而没有有效地措施保护自己。

(3) 农民工的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升。主要表现在3各方面:一是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仍然偏低, 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受教育年限低;二是劳动技能素质仍然偏低, 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三是对城市文明的接受程度有限, 基于社会的排斥和农民工的自我拒绝, 虽然在城市打工多年但仍然不能跟上城市快节奏的生活。

4 解决措施

(1) 建立加入工会组织鼓励农民工参加。工会是约束非法企业的有力组织, 拥有维护公司职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工人阶级基本职责。我国的现状是农民工的数量逐年增加, 但是加入工会组织的农民工数量并不多。当他们的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很多农民工基本上选择忍气吞声, 惹不起老板, 只能任人宰割, 自动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或是采取极端的手段, 组织有同样遭遇的人一起反抗并逐步演变成犯罪行为。加入工会后不仅可以减少个人维权的盲目性, 而且可以增加农民工维护自身权利的自信。在工会组织里, 农民工可以使自身的权利法制化, 还可以交流一些比较好的用工信息。

(2) 明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 按照分类分层保障原则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国家应当赋予农民工社会保障权, 政府应当承担起为农民工构建合适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的责任。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 我们只有按照工伤保障优先、特殊救助与疾病保障随后、养老保险分类分层设计的思路来落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与此同时, 要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与生命健康权, 促进农民工公平的参与发展成果的共享。迅速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各种政策限制与地域歧视, 让农民工或得合理的工资报酬并且确保这种报酬符合分配正义的原则;健全劳动报和机制与劳动监察、安全监管措施来确保农民工的生命与健康权益不受损害。

(3) 开放城市教育培训系统, 尽快落实农民工的教育权利, 促进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政府应加大资金对农民工进行系统的教育, 对不同层次的农民工开设辅导班。文化素质低的农民工可开设基本教育班, 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可专门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同时可对他们开设心理辅导, 让他们重新再繁华的城市中树立信心。

除了以上3种办法外, 立法机关、司法机关都应为农民工开设新的绿色通道, 修改旧法, 制定适合农民工的新法;雇主必须遵守国家法规法令平等对待任何人;社会需要急切树立公平合理公正的价值观, 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农民工, 营造一个让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的环境等。这些措施都需要当地的居民, 政府, 国家的理解和实施。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奔小康的今天, 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我国能否顺利快速地跨入工业化时代, 实现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社会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分层分类保障农民工的权益[N].经济日报, 2001-11-29.

[2] 郑成功, 黄黎若莲, 等.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7~23, 26, 27, 28.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范文第2篇

在分析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改善其中的就业机制进行探索,以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二、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三、 论文内容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90后农民工,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以往的农民工,具有更加明显的特点,如更加注重个人享受,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的认同,更加向往城市生活。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超过1亿人,该群体的逐渐壮大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城市生活,希望能在城市里扎根落地,被城市所容纳,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首先选择在城市就业,如何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值得全社会思考。

1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问题

1.1面临社会排斥

首先,物质条件的匮乏使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居住在偏远的厂房或者廉价的出租房内,从而在住所上和当地的正式居民隔离,无法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这种地理隔离对新生代农民工有心理和现实的双重影响,加剧了其心理上作为“外来人”的感觉,现实中则限制其获得当地知识和联系的机会,阻碍其在当地扎根并获得认同;其次,新生代农民工有强烈的愿望参与当地的政治活动,却无法得到满足,政府往往对此持漠视态度,甚至有的政策还在加深这种差距。现行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享有平等社会待遇,虽然有些城市正在改革地方户籍制度,允许更多的农民工落户城市,但是往往落户门槛太高,一般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凭借自身力量逾越。

1.2生活无保障,福利差

大部分人认为农民工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却是不对称的,由于受到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限制,没有当地土地股份或社会身份的农民工进入当地社会参与利益分配格局障碍重重,最基本的居住条件都不能保证。调查显示,有31%的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18%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出租屋里,15%居住在工作地点,10%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5%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回农家居住,只有11%居住在厨卫齐全的房屋里。在生活无保障或者福利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农民工容易积累恶性的不满,甚至通过极端的方法发泄,以致于有时会给当地带来犯罪等社会问题,从而使当地居民对其产生心理上的排斥,致使这种矛盾长期恶性循环。

1.3就业途径受局限,缺乏专业职介体系

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途径的选择中,熟人介绍、老乡介绍、亲属介绍3种途径所占比例较高,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就业方式,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帮助的基础上,私人关系占据主流地位。学校推荐也是最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优势是就业层次相对较高,跟新生代农民工所学技能有较高的关联性。但是,目前政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专门设置的职业介绍体系相对缺乏,缺少关注与引导,信息网络不健全,用工信息发布不及时,缺乏调控。新生代农民工集中反映的问题就是公办劳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而民办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则又收费过高,信息不可靠。

1.4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安全缺失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劳动超时现象十分普遍,加班加点问题普遍存在,周末双休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也难以实现。例如,在苏州的新生代农民工一般工作时间都较长,每天工作9~10 h的占38.0%,11~12 h的占54.0%。收入低是导致农民工文化生活匮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月均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占21.0%,月均收入在1 000~2 000元之间的占62.0%。其次,在当前体制下,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其劳动价值得不到公平体现,许多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从事和正式工同样的工作,付出相同的劳动量,却得不到同样的报酬,“拖欠”问题更是没能得到根本解决。此外,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缺乏最基本的劳动安全保护,有些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给其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也不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导致其职业发病率和工伤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

1.5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就业

大部分农民工选择城市就业,不愿意回到家乡从事耕种活动。但在一些地区当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和水平得到改善后,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回到家乡,从事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以后可以获得相对较高收入的农业劳动,如反季节养殖,因其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因此吸引了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还有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后开始从事运输、餐饮等行业,进行小规模的个体户创业,或者有的利用外出期间所学习掌握的技能和经验募集资金进行创业,还有些则回到家乡的乡镇企业再就业。

2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机制探索

2.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制约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必须进行户籍改革。其改革关键在于消除户口管理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与地居民在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上真正享受平等的待遇。然而,在户籍制度背后存在着大量由城乡身份决定的经济租金是制度改革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的历史问题。目前,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取消把公民划分为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两大类,这就要求各地方可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用地域代替职位作为划分居民性质的主要标准,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享受应有的权利,被城市所接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城镇化,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在全省推介的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不以户口为标准,从而将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与户口脱钩,是引导进城农民工“软着陆”的科学机制,值得各地方政府学习。

2.2有赖政府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其次要解决住房、子女教育问题,这些均有赖于政府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期望较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都非常高,绝大多数人对子女学历的期望都是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三者合计达89.1%,其中希望子女将来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高达38.8%。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是很多地方政府正在探索实施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家庭的团聚,有利于维持家庭的稳定,并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及其子女教育等提供了基本的保证,有利于其融入城市。2009年11月23日,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的《关于修改〈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决定(草案)》提出,今后退回宅基地到城镇居住并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农民工,可以在居住地申请廉租住房或者购买经济适用房。

2.3加强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职业要求较高、职业期望值较大的现象,调查显示,有17%的新生代农民工有技术,75%的农民工有要求进行技能培训的欲望,仅有8%的农民工没有考虑过。因此,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和城市归属意识;其次,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要指导农民工根据自己的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工种进行培训;最后,应以实现稳定就业为技能培训的目标,将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实行免费的技能培训鉴定和就业推荐。如2009年河南省刚刚启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百日培训计划,计划在5月底前的100 d内,完成10万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

2.4政府牵头,实行网络化的人力资源对接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组织调控作用,建立城市和乡村、输出地和流入地、学校和企业及城市社区的信息资源互通和共享,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建立高效、快捷、及时、准确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反映民工供需情况,实现省、市、县劳动力资源的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劳务中介机构,实现求职者和用工单位紧密联系,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流动,减少其求职成本;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各地政府间要建立健全促进区域间青年劳动力转移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强劳动保障和教育等部门的合作,力求劳动力的供需平衡,做好人力资源的共享与对接,开发人力资源和就业需求对接市场,以及网络化的培训和招工市场,为人才的培养、输送搭建绿色通道。

2.5加强维权组织建设

新生代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作为个体太分散,缺乏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与谈判的能力,缺少来自组织的力量。目前,农民工组织主要是通过“同乡会”的形式进行,当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时,往往采取“过激”的行为,容易产生社会治安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在农民工集中的区域建立联合工会。新生代农民工更加追求自由与自我享受,在权利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易跳槽,流动性更强,调研发现第1次就业的流失率高达40%之多,其第1次工作一般3个月就辞职。因此,政府应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协助其通过集体力量和用人单位进行谈判,改变自身在维权中的弱势地位。

2.6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或从事农业就业

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上,一方面,县乡政府应发挥作用,制定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其回乡创业。如给农民减免税费,发展农村信贷业务,积极发展村镇银行、互助基金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县乡政府应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即带领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利用一定的工程设备,克服自然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形响,进行反季节种植(养殖)。设施农业收入较高,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为其就业提供了可能。设施农业不仅效益高,而且能够安置大量的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效率,可以提高农业就业的潜力。如河南省汤阴县重点发展禽肉加工、粮食加工和食品添加剂制造,解决当地农村近万人就业,乡镇农民工大都返乡进场就业,极大地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就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范文第3篇

摘要:目前导致农民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而理论研究的非科学性是其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从7个方面对理论研究的非科学性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以期更正理论研究的航向,为尽快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理论研究;非科学性;农民就业;问题;表现

1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的设想不应该存在农民问题,也就不存在农民就业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下我国人民一提到资本主义生产,便在头脑中油然跃出一幅清晰的画图,以及随即而出的有关种种概念:以追求超额利润为直接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不断排挤出大批的失业工人;以竞争和无政府状态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资本的鲸吞或破产,或者由于资本投资方向的改变,不断造成工人的失业或流动;在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当危机到来时,工人大批失业,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在复苏到高涨阶段时,就业增加,资本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应当说在以上几种情况下所发生的工人的失业、待业、流动或转移,以及在这种过程中生产力所受到的破坏和劳动者所承受的苦难都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为基本原因的。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计划调节的实行,社会则有可能赋予每个劳动者就业和尽其所能的劳动权利,并根据社会生产的需要把劳动力分配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从而有效避免资本主义那样的工人失业和频繁流动。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基于以上认识人们通常就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流动和转移看作社会宿弊,而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必要的劳动流动和转移视为重走资本主义的回头路,似乎人为地劳动的稳定和凝固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计划经济的要求。基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我们采取用工统包,招工统配的就业制度,使人员无法进行合理的流动。在农村则实行土地上的自然就业,这也是一种包下来的就业制度,这样形成中国特色的二元就业结构,尽管用工单位用不了这么多人,但是在这种就业制度下看不出有人失业,而中国农村土地上的就业量由于实行集体经济,所以也无人去关心土地上的实际用人量,这样中国农民的就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掩盖起来。

2对西方经济学理论采取否定的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很长的时期,理论界、学术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这就使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讨论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对就业与失业置之不理,甚至提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1]。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存在失业的现象。既然不存在,学者们也就用不着去研究。再说就业与失业是两种制度优越性比较的分水岭。特别是人口问题,西方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尽管提出的人口理论从总体上看是不科学的,但是有一点值得思考: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马克思也是承认的,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导致失业经常发生的根本原因。可惜,我国理论界在盲目排外思想的指导下错过了控制人口最佳时机的研究,给当前人们的就业带来劳动力供给偏大尤其是农村人口基数过大,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就业的困难。

3重视一般生产研究,忽视生产一般研究

长期以来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一向重视和习惯于“一般生产的研究”,即对各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产的研究,并通过对比法得出资本主义如何、社会主义如何的种种结论。这种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指出:“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2]。但是我们在重视“一般生产”问题的研究时,也必须注意“生产一般”问题的研究。正如马克思指出:“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2]。“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象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于因见到统一(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就忘记本质的差别”[2]。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在重视资本主义一般研究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不同社会制度下生产一般,即某些共同规定的研究,并指出:“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2]。但是我们忽视了生产一般问题的研究,在以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往往是牢记了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差别,但却忽视了甚至否定了生产一般意义上的某些共同的规定性,或者叫做统一性。事实上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失业大军、流动过剩人口等范畴时,一方面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指明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这里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因为马克思所指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马克思的设想是不一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下才能根除这种宿弊。而另一方面,马克思也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说明劳动的流动和转移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以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械、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3]。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排除掉资本主义社会中因特定生产关系所造成的劳动者的失业、劳动的频繁流动和转移这些不合理的成份之后,还有一个因近代工业技术基础不断革命而引起的劳动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流动和转移过程中的劳动者的待业是基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按照目前的说法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与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关系无关。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同样存在劳动的流动和转移,也同样存在失业待业问题。而这种失业待业不存在阶级差别,也就是说农民同样存在失业问题。

4把农村社会当作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来研究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得广大农村社会的运转同城市截然不同,导致学者们把众多的精力放在城市的就业与失业方面,而把农村社会当作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当作工业化资金积累的一个源泉来看待,在实践中用土地上的自然就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农村就形成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集体每个成员都有权在土地上实现自然就业)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使众多的农民在低水平上维持生存,农村表面上呈现出一幅平静的画面,所以农民就业问题没有成为矛盾的焦点。也就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这就为当代中国农民就业困难埋下了隐患。改革开放后,由于家庭承包制的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终于浮出水面。特别是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尤其是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人才能够自由流动,从而出现了失业与职位并存的局面,即城市里出现了有人没有工作可干,同时又存在着许多职位没有人去干的现象,这些职位大多是脏累差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想到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由此开始了对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

5理论研究的依附性

新中国成立后,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但是不同时期指导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因此,农民就业问题就服从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导致理论研究没有寻找到农民就业的规律性,从而使得农民就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6理论研究的滞后性

对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家庭承包制的实行使得拥挤在狭小土地上的众多的农民的就业问题终于爆发出来。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其实这是表层研究,没有深入到实质性的问题,后来出现了民工潮才逐步涉及到就业体制问题,在农民收入同城市居民收入拉大的情况下,才涉及到公民待遇问题,最后才意识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这表明理论界的研究始终落在农民就业问题各个时期不同表现的实际情况的后面。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实践,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理论研究必须要有超前性,这是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而不敢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7理论研究往往与政治挂钩

以往即使有的学者看到了中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他们也采取前车之鉴,因为1957年反右斗争给广大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众多的研究人员)以极大的心理创伤,使他们的研究避开了与政治的牵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任何理论研究特别是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不应该同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学术研究上应当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不应该用政治的标准来衡量学术研究的成果。目前可喜的是在我国理论界终于承认了失业问题的存在,但是农民的失业问题是如何定性的,如何计算的,目前我国官方统计仍没有给予正面回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涤新.简明政治经济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8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第87~88.

[6] 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第533~534.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范文第4篇

1 正视农民工在城镇的“三难”, 促进农民工的迁出安稳与发展

1.1 农民工在城镇中面临的“三难”

一是由于就业技能的缺乏和信息的封闭, 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迁出难。二是受城乡二元制度分割的惯性影响, 农民工在城镇安稳难。三是受自身素质影响, 农民工在城镇持续发展难。

1.2 着力实施五大工程, 促进农民工的迁得出, 安得稳, 能发展

第一, 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首先是要充分整合各种职业教育资源, 加大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力度。进一步细分职业教育市场, 对新生劳动力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执业资格证书培训, 发挥培训学校强势专业优势, 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同时, 大力开展民间传统技术培训、“订单培训”,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使培训对象学能所用, 素质明显提高。其次要进行农民工就业后的再培训, 让农民工能获得持续的培训保障。

第二, 实施农民工就业引导工程。一是建立健全劳务工作网络和信息网络。二是大力培育农村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三是要建立劳务工作驻外机构。四是要保障农民工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和同等的劳动待遇。

第三, 实施农民工转户安居工程。一是放活户籍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农民工, 全面放开进入城镇户籍管理, 鼓励带动亲属、子女进城入镇定居。转户前享受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 按政策规定年限仍可享受。转户随迁的亲属、子女享有户籍转入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二是加大进城安居扶持。改善农民工在务工地的居住条件, 鼓励用工单位建设职工集体宿舍、农民工公寓或给予农民工住房补贴;探索建立用工单位修建住房并按成本价出售给农民工, 政府给予建房税费减免机制;按照“政府组织协调, 企业市场经营”原则, 修建经济适用房, 或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廉租房, 逐步扩大对农民工的覆盖。三是鼓励长期在外务工、有比较稳定收入的农民工退出宅基地举家迁入城镇定居, 探索对农民工退出宅基地进行适当的货币或实物补偿机制。规划管理好农民工进城居住区, 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 加强城市社区居民与农民工迁居家庭的融合。

第四, 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程。一是推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促进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建立养老保险关系, 推动制定灵活就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积极探索农民工承包地权益转化为养老保险缴费的具体办法, 积极推进市内县 (区) 之间养老保险关系自由划转。二是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三是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救助。逐步建立农村劳动就业保障制度, 积极探索对输出人员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新路子, 及时将失业、遭遇灾祸或重疾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民工纳入救助救济范围。农民工转为城镇户籍后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可享受城镇“低保”, 返乡后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享受农村“低保”。

第五, 实施农民工公共服务工程。一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条件。二是改善对农民工的医疗服务。三是完善农民工文化及生活服务。

2 正视农民工返乡创业难, 实现由劳务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良性转变

2.1 农民工返乡创业难

一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工对回乡创业缺乏稳定心态。二是土地产权的不完整导致农民工创业资本缺乏支撑。三是基础体系建设不完备让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加了创业成本。四是农民工个体创业素质成为创业障碍。

2.2 提升创业素质, 优化创业环境, 解决创业难

2.2.1 加强思想引导, 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提升创业素质。要有目的地引导返乡务工人员树立本地就业思想和创业意识。特别是对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 尤其要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提高其创业愿望。

2.2.2 优化创业环境, 做好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帮助扶持工作。

一是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以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资金服务、人才服务、政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整合社会创业资源, 将政府、专家、媒体、中介组织等为创业服务的各类信息, 统一纳入服务平台, 形成综合性、社会化的投资创业服务网络;在办证、信贷、劳动力招收、税收、用地等方面予以优惠。积极协调配合工商部门, 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积极协调配合税务部门, 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落实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建立创业项目库, 加强专家组队伍建设和创业项目评估, 提供更多风险小、投资少、适合于农民工的创业项目;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在工业园区开辟回乡创业农民工创业基地或创业孵化基地, 提供“一站式”服务, 以免费或低价租赁方式提供创业场地。

二是改善创业融资环境。重点加强对农民工的信贷扶持。地方政府可协调金融部门, 出台政府担保抵押相关政策, 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激励机制, 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难的问题, 让农民工成为享受创业贷款权利的平等主体。同时, 政府部门可拿出一定数额资金建立创业基金, 扶持返乡务工人员创业。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增强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实力, 引导其加大对农民工的信贷支持;着力培育地方资本市场, 建立健全民间风险投资机构和融资中介机构, 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 积极兴办为民营企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股份制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 积极推动地方商业银行扩股增资, 加快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面向农村的信贷扶持;适当放宽小额担保贷款的使用范围和贷款条件。

三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将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房屋进行确权登记、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开展农村房屋产权使用权流转, 制定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政府尽快打造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品牌, 定期举办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洽谈会, 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与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 搭建经营项目与流转土地之间的桥梁, 打造知名的农村土地流转对接服务品牌;制定并落实好土地流转中用电、用地、税费等优惠政策,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同时, 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投入格局。探索建立农业投入市场化运作新机制。成立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和现代农业物流投资公司, 由财政分别注入资本金为基金, 并建立逐年递增的资本金增长机制, 建设投资平台。通过公司市场化运作, 引导集聚社会资金, 放大金融资金投入效应,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投融资运作新模式, 破解农民工创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握国家宏观政策,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快农村生态治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支持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从外部环境着手化解农民工对回乡创业持有的“过渡”、“观望”等不稳定的心态, 进一步降低农民工的创业成本, 从而刺激劳务经济向实体经济的转变, 发挥农民工在农村经济中的幅射带动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城乡统筹这一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本质上是指向农民工向城市转移和回乡带动创业这两条路径, 畅通这两条路径是发挥农民工承接城乡统筹纽带作用的有效切入点, 从而使农民工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并促进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范文第5篇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及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 是指出生在1980年之后的, 即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的农民工。根据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截止2013年, 全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6610万, 而这16610万人中, 有10061万人是新生代农民工, 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0.6%。 (2) 随着时间的推移, 老一代农民工会逐渐从农民工队伍中退出, 新一代农民工将取代他们成为主力军。

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同样是进城务工, 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和老一代农民工明显不同的特征。他们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并且习惯了城市的生活节奏和作息规律, 对城市有着归属感和认同感, 具有主动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 有在迁入地永久生活的愿望。 (3) 但是, 他们较低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城市里较高的房价, 没有长期稳定的住所, 他们就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

二、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现状

2010年国家统计局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专项调查, 其中包括农民工的居住状况 (表1) 。调查结果显示, 新生代农民工住工地工棚的比例为6.5%, 明显低于老一代农民工的18.9%, 单位宿舍和与人合租两种居住方式的比例占65.2%, 也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同类型的43.2%, 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居住的要求越来越高, 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居住的要求更高, 但是独立租房和在务工地自购房的比例还是很低, 其中自购房的比例仅为0.7%。 (4) 可见他们改善居住条件的能力很低, 想要改善居住条件还是困难重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结构和特点》, 2011年

(二)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特征

第一, 住房面积小。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 而城市租房或购房成本过高, 因此单位宿舍或与人合租住房成了现阶段与他们收入相适应的最佳选择, 也决定了他们居住面积狭小的必然结果。根据调查显示, 15%的新生代农民工住在面积只有7-8平方米的小房间里, 稍微大点的集体宿舍由于住人太多, 人均住房面积也就是在5-8平方米, (5) 每个人的活动空间也相应狭小。

第二, 住房环境简陋。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的单位宿舍、租赁房、工棚等多处于郊区地带, 房屋设施简陋, 厨卫设施不齐全, 私人卫生设施更为缺失。周边环境差, 鲜有绿化, 安全措施也不到位, 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第三, 居住分布分散。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居住地点时主要会考虑到价格和便利等因素, 比如选择租金便宜的、距离自己工作地点或者市中心近的住所。但近年来城市房租的上涨, 让他们不得不逐渐远离市中心, 转向城市周边, 逐渐形成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群租趋势。

(三)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成因

1. 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有限, 经济基础薄弱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但是与城市所需要的岗位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所以, 他们一般都只能从事重复性、低门槛、低收入的体力工作。经济基础决定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收入越低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期望选择住房的可能性越低, 而近年来日益上升的房价使得这种可能性变得更加小, 租到或是购买到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住房几乎是很难实现的。

2. 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

我国现行的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 这些住房都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在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下, 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地响应号召, 建设各种保障性住房。但是, 各种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到具体的申请条件时, 不管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公共租赁房, 首要条件是拥有本市户籍, 这就将不具有本市户籍的农民工完全排除在了政策之外。农民工作为进城务工的弱势群体, 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也理应享受到政府的公共福利, 但是户籍制度的存在使他们得不到应有的权益,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3. 新生代农民工缴纳公积金的比例低

按照原建设部2007年的要求:依法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突出重点, 全面推进归集扩面工作, 使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 (6) 由此可见农民工可以缴纳住房公积金, 但是实际操作并没有那么容易。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 住房公积金的缴费率低, 他们使用起来并没有那么便利;另一方面, 农民工把一个月的部分收入用来缴纳住房公积金, 却又不能在短期间使用, 这样一来, 农民工的每个月的收入就减少了, 用于住房方面的收入也会随之减少。 (7)

三、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对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新移民, 他们渴望融入城市, 希望在城市安家落户, 但是城市还没有做好完全容纳他们的准备。因此, 如何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过程中,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联合用工单位和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的力量, 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一) 多种途径增加住房供给量

1. 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保障性住房体系

2014年7月, 中央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也就打破了户籍这一限制性因素, 户籍制度的改革保障了农民工住房权益, 是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也是我国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当然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结合各地具体的情况确定各类城市的落户政策, 循序渐进。但在这一过程当中, 各地政府可以逐渐放开现有的对户口有限制要求的政策, 让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暂时没有落户的, 也能够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放松保障性住房对户籍要求的申请条件, 这样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解决一部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2. 加大公共租赁房建设与完善

公共租赁房屋是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 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是一个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的通知》, 《通知》提出, 从2014年起, 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将并轨运行, 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不仅覆盖了本地的中低收入家庭, 还将外来务工人员也纳入保障范围。

公共租赁住房为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所, 确实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 也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房源不足的问题, 我国的公共租赁住房从2009年开始起步, 2009年和2010年建设的数量相对较少, 分别只占各类保障性住房的5.9%和6.2%, 到2011年建设数量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上升到了22.4%, (8) 而据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2011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达到15863万人, (9) 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数量有限, 实在难以接纳如此多的务工人员。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政府可以通过翻建、扩建、新建等途径积极扩大公共租赁住房的房源, 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规划, 合理布局, 确保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和节能环保要求, 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另外租金设置要结合市场房价、房屋实际情况、当地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地域等因素, 不能一概而定。

3. 鼓励大中型企业建造农民工宿舍

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大中型企业新建农民工宿舍, 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符合标准的集体宿舍, 确保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房环境, 当然企业可以向新生代农民工收取低于普通民房价格的租金。企业建造农民工宿舍的优势有很多。第一, 这一做法解决了大批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而且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也减轻农民工的经济负担。第二, 兴建农民工公寓可以抑制农民工的流动性, 对企业的稳定性有所帮助, 为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第三, 企业实际上帮助政府分担了一部分的政策压力, 政府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性补偿和优惠, 由此达到双赢。

如果用工企业提供的农民工宿舍无法满足本企业农民工的住房需求, 或者企业没有条件提供农民工公寓的, 应该向自行在市场中寻找住所的农民工提供一定的住房补贴, 从而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和住房环境。

(二)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支付能力

1. 完善农民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为了让公积金能真正的为农民工所用, 还需对公积金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可以对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 即建立全国性的住房公积信息系统。有了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 即使农民工在不同的城市流动, 公积金也可以进行异地转移, 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在异地使用住房公积金的难度。另外, 政府要加大对住房公积金的宣传,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播媒介, 广泛宣传公积金的知识, 让新生代农民工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积极申请住房公积金, 为自己未来的住房提供保障。

2.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使其有一技之长, 满足岗位的要求, 这样他们才能增加收入, 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一方面, 政府根据劳动市场的需要, 企业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遵循新生代农民工自己的意愿, 开展符合多层次需要的职业培训课程, 并通过适度减免学费等方式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学习。另一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要认识到提高职业技能是增加收入的重要条件, 要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改善住房条件。

无论是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需求, 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都要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的解决:多种途径增加住房供给量、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支付能力。两者结合, 让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住房待遇和居住条件, 与城市居民共享社会的发展成果。

摘要:城镇化过程中大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涌入给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但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他们的居住问题。本文首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作出界定, 其次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与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最后从城市如何为新生代农民工提高住房供给量和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提高自己的给付能力两方面为如何解决住房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城镇化

注释

11金萍.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保障[J].社会主义研究, 2012 (4) .

22 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33 姚俊.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调查—基于苏南三市的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 2009 (9) :100.

44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J].数据, 2011 (04) .

55 王超恩, 张林.新生代农民居住边缘化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 2010 (10) .

66 建设部.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N].新华网, 2007-03-19.

77 刘丽丽.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3.

88 百度百科.公共租赁房.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范文第6篇

近年来,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不断增多, 其在城乡内部之间生产关系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样本的数据表明, 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区间大多为16-29岁, 平均年龄为22岁;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女性人数大大提高, 受教育程度显著增高。就业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以服务业居多, 大多从事社会受欢迎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工作。普遍没有和缺乏务农经验, 平均务农时间2.15年, 且有38%的人从来没有干过农活。

在此背景下, 跟随多元开放、交错复杂的社会大环境, 加之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实现其自身价值, 开始不断出现返乡创业的样例。

一、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融入问题的SWOT分析

SWOT就是内部条件优势、内部条件劣势、外部环境机会、外部环境威胁, 是战略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就业模式, 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进程应当是从农村进入城市就业, 后返乡创业, 再与社会进行融合。新生代农民工在伴随自身的就业所积累的社会资源、资金、就业经验等, 返乡创业后如何与社会更好的融入是目前最主要的障碍, 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方向。通过分析内部条件当中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 结合“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 同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融入方面的主要障碍, 从而找到发展当中的机会与威胁, 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

(一) 内部条件

1. 优势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基数大、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 (1) 根据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总数的61.6%, 大约有1亿人, 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 (2) 新生代农民工积累城市当中的就业经验, 积攒一定的资金与自己的就业意向, 为返乡创业打下基础, 从城市转向农村, 从城市社会中来到农村社会去, 更利于融入社会。 (3) 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的阅历与自身发展的特点, 渴望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有较强的创业意愿。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素质的提高与资源的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普通农民工, 其受教育程度相应较高, 注重自我发展的培育。同时, 从农村成长, 其劳动强度普遍高于一般劳动者, 在社会身份的认同较其他人更强;因此就业过程中, 获得相应的资源转变在个人人际关系之上, 形成返乡创业的社会网络人际关系, 这种脉络更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激活农村市场, 促进其返乡创业更好的发展。

新农村发展政策成为返乡创业的推动力。国家政策“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推动下, 许多地方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谋求新发展相应开展扶持政策。以下便是农民工人均消费收入的分析图。

2. 劣势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能力有限, 专业性有限, 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生代农民工自毕业后便进入城市就业, 虽受教育程度已有很多的提高, 但相对而言, 自身的能力以及阅历仍是十分的不足。返乡创业的经历更是第一次接触, 对于返乡创业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仍未涉足。同时, 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对于创业的技术性方面的能力, 针对创业的专业性方向不强, 这是急需解决的燃眉之急。

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农村社会的归属感不强。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以后, 几乎很少有过务农经历。在城市当中摸爬滚打;对于农村的生产运作, 企业模式与农村的发展模式没有概念, 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居住, 习惯城市的居住方式以及城市的企业模式, 难以适应农村的变化。

新生代农民工难以适应新农村的变化与发展。如今新时代的发展, 很多农村已经进入建设发展特色农村的道路, 新的政策与技术层出不穷, 新生代农民工面对久违的农村难以适应新农村的发展, 这更加增加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农村社会的难度。

(二) 外部条件

1. 机会分析

农村拥有巨大的市场以及资源。我国农村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重点发展的问题。三农问题历年来都是我们国家的红头文件探讨的重要问题。农村市场开发空间大, 地广人稀, 农村劳动力丰富, 劳动成本相对较低, 资源丰富, 相比于城市而言, 农村大多处于待开发状态, 这给予了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低创业成本, 低投入的便利;同时, 伴随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农村市场将日益成长为具有经济潜力的竞争性市场, 这当中也蕴含着许多商机, 等待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的开发。

农村社会自身环境的优势与国家扶持。近年来, 国家不断推出新政策加大对农村返乡创业的扶持和帮助, 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体系, 鼓励更多的返乡创业者重回农村社会发展, 促进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2. 威胁分析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公共服务滞后。新农村发展虽然已经在国家政策扶持当中, 但落实到位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基础设施仍处于落后阶段, 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 政府不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导致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农村社会需要增加对基础设施的适应, 以及相对应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除外, 农村社会医疗, 保险, 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依旧处于滞后状态, 返乡创业的权利保障不到位, 这也一定程度限制了返乡创业的顺利开展。

人才缺失。农村的教育体系不完善, 教育水平较差, 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导致农村社会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 人才资源匮乏, 间接提高了劳动力成本;而城市方面的人才培养与吸引, 也会导致极少的农村人才的流失, 更加威胁了新生代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的社会融入。

城市创业者的恶性竞争。位于农村附近的城市, 同样存在着相同的创业者, 但由于城市地域经济更加发达, 技术更加先进, 更加容易吸引人才, 同行业领域下, 很容易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压倒性的竞争, 让返乡创业者感受到巨大的威胁, 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所要融入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融入的对策

(一) 国家扶持是根本, 政府落实是基石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之下, 国家越来越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 国务院已经多次出台多份政策对其进行扶持。无论是“大众创新, 万众创新”、还是“互联网+创业”, 国家无不体现出对于返乡创业的支持以及鼓励。甘肃省已经开创了农村创业国家补贴, 进一步落实国家政策, 推动返乡创业者的社会融入, 让返乡创业者更容易进入农村市场, 更快融入农村社会, 为激活农村市场增添一份力量。

在落实层面上, 各地方政府应该积极落实国家政策, 不应该草草了事, 全面展开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 要让政策落到实处, 让返乡创业者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政府对于他们返乡创业的支持, 这也同时间接的给予了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号与勇气。为欢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好更快融入社会打下基石。

(二) 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特色农村促融合

新的时代, 新的农村, 如今在各地方农村已经开展自己独特的农村道路, 不约而同的是,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受到农村的普遍欢迎, 这意味着返乡创业是大势所趋。因此: (1) 政府应该更加主动积极发展经济, 推动农村企业发展,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创业。 (2) 建立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农村发展模式与结构。 (3) 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与提高农村普遍的教育水平, 鼓励培育和发展人才, 提高人才鼓励激励机制。 (4) 加强农村特色宣传, 开创新农村的特色企业,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政策扶持, 例如调整贷款标准、增加补贴等。

(三) 取己之长, 补己之短

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利用好自己的优势, 利用好在就业过程所积累的经验、资金以及技术, 创业的思维以及对市场的判断能力。通过返乡创业过程中, 应把其运用到实际当中。同时, 新生代农民工拥有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农村人际关系网, 强烈的创业愿望, 对于返乡创业有一定的激情与信心, 但自身的能力与综合实力仍有所欠缺, 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学习与研究他者创业的例子, 汲取他人创业的优势。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应当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不断互相汲取经验, 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在交流中互相借鉴提高, 达到双赢, 促进彼此之间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

摘要: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之下,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渐趋成为主流。本文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就业的过程, 采用SWOT分析法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融入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融入的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融入

参考文献

[1] 刘玲玲, 徐雷.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12, (6) 35

[2]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摘登) [N], 人民日报, 2014-03-06 (02)

上一篇:农忙假前的安全教育范文下一篇:女职工专项保护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