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冶金技术范文

2024-05-08

高职冶金技术范文(精选12篇)

高职冶金技术 第1篇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冶金行业也逐渐兴盛, 使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冶金市场的需要出现了矛盾。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冶金技术的教学进行改革, 只有不断的更新知识, 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1 高职冶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高职的冶金技术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复杂, 既要对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炼等知识有所掌握, 同时还要对黑色和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有一定的了解[1]。此外, 学生还需要掌握制图、电子技术等基本的技能, 能够有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这样复杂的培养目标将教学课程的课程体系分为了几个板块, 分别是:基础课、选修课、专业课以及专业选修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进行基础课的培训, 第二年进行专业的基础培训, 第三年将专业课程全部完成, 而在这三年的过程中, 理论课的教学明显高于实践课。课程设计上缺少一定的联系, 同时教学的重点不突出, 这些都将课程体系变得十分不合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 理论课明显高于实践课, 使学生的实践机会不足, 学生的基础本来不够理想, 再加上大幅的理论课教学, 更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长久以来, 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很难适应冶金行业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时遇到困难[2]。

2 高职冶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冶金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应该从多方面入手, 既要让学生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 也要让学生有着足够的实践经验, 真正的得到锻炼, 让学生在未来的就业道路上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成为综合型人才。

2.1 指导思想上的改革

对高职的冶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首先做出改革的就是指导思想。应在培养上既要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 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操作实践能力, 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优化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 要在必要的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 加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突出实践的重要性, 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到操作技能, 在未来的工作中得以发挥。

2.2 教学目标上的改革

冶金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多个岗位的职能, 同时对一个岗位有着精通的操作能力。根据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以构建岗位能力为教学的主线。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以锌冶金技术、钢铁冶金技术等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作为指导, 努力的建立在职业岗位基础上的岗位能力培训课程体系。在培养过程中, 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为主要脉络, 构建起一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基本特点的冶金专业课程体系[3]。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 能够使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并且能够在工作一段时间内成为岗位中突出的人才, 更好的为岗位服务, 同时也谋取更好的未来。

2.3 课程内容上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中对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为重视, 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针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应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彻底的转变传统教育模式, 在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 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以培养,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在对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 应充分的考虑到企业的用人需要, 根据企业用人要求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传统教学中的严密性和系统性进行彻底的打破, 制定出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一体化教学。在选修课的制定上, 主要针对该专业的所对应岗位来设置选修课, 除此之外, 还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以及校企合作的情况等来进行综合的分析, 制定出实训的化解。在整个过程中, 应对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以及岗位的操作能力加以重点培养, 在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 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加强校企合作, 在校外建立起实训基地, 帮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 使自己的操作能力不断的得到提升, 形成良好的敬岗爱岗精神。

3 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冶金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要想课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就需要将冶金的知识点有序并完整的组合在一起, 并重视起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锻炼来说是重要的环节, 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还能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此外, 应注意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课程修改论证, 建立起专业建设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细则, 使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2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在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目标, 保证技能教育能够连续并有针对性。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训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生产前后的认识实习以及生产实习。为了能够有效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能力, 应该在课程设计环节进行强化, 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课程设计等。

4 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 冶金技术的应用势必也越来越广泛,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对冶金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逐渐的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学生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 为冶金企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艳.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软件, 2014, 10 (01) :12—14.

[2]陈平, 刘明, 杨秀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学园 (教育科研) , 2013, 08 (03) :41—43.

高职冶金技术 第2篇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动画、音效、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并配有形象的图片,具有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动与静、远与近、虚与实之间的`转换,信息量大,交互方便。多媒体技术是较为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科学,被应用在教学中,对实施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学时少的问题

在传统的冶金物理化学教学中教师始终离不开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模式,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对抽象、难理解的概念性问题的讲解,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黑板上板书,而学生既要听课,又要笔记,不可能把精力全部集中到老师讲课内容上,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效率低缺点就更加突出。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克服了以上困难。如第一章冶金热力学部分,主要是通过热力学三大定律对冶金过程进行热力学计算,书里提到很多概念,如焓变,吉布斯自由能等,这些概念大都在物理化学中详细讲解,之前只在无机化学中提了一下,但不够详细,由于学时限制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这些概念。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这些概念的定义,作用及相关公式制成PPT课件,在讲课时一边播放一边讲解,这样既可以将相关内容补充进去,又节省板书的时间,即便所讲的内容学生在课堂没有完全掌握,课后还可以把课件复制回去慢慢理解。这样既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又确保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既要听课又要记录,顾此失彼,思维活动会逐渐下降,常常处于关闭状态,在冶金物理化学教学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呢?采用多媒体教学,同学们用眼看、用耳听,用手记,做到三位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讲热力学在冶金中的应用章节时,奥氏体不锈钢的去碳保铬工艺里有大量的热力学计算,采用多媒体教学,插入不锈钢冶炼工艺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将配料熔化法、返回吹氧法和高碳真空吹炼法三个阶段做成相应的短片,让学生了解各工艺的原理,对原材料有什么要求和各阶段存的问题,通过分析三个阶段存在问题,来引入相关的计算,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讲的内容,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一些该行业最新进展,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通过图片和录像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无法实验的复杂过程简单化

钢铁冶金通常是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的,如铁矿石还原温度高达1600°,该过程很难控制,作为高职院校根本不具备实验条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利用网络的优势,下载其他高校相关实验录像,让学生们观看,使学生具有感性认识。相平衡是冶金物理化学中比较难学的部分,之前没有学过物理化学,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对相图认识比较少,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同时高职院校又不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很难讲解清楚。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无法实验的过程呈现给学生,如在讲解用步冷曲线法绘制Bi-Sn二元合金相图时,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验仪器的图片,结合动画讲解实验方法,让学生对步冷曲线的测定有感性认识。然后以二元合金系统为例采用动画形式展示纯Sn、纯Bi及不同组成的合金在高温熔融状态自然冷却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绘成步冷曲线,在曲线的每一阶段均展示系统的相态和分析自由度情况。最后将不同组成的步冷曲线上各个特征温度标注在T-X图上,连接起来即构成了Bi-Sn二元合金相图。虽然整个实验步骤在书本里都能找到,但用多媒体演示出来,会让同学们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整个实验过程。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可直观地将冶金物理化学中的一些物理模型演示出来

多媒体技术在演示物理模型时效果极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冶金物理化学里提到很多反应模型,如多相反应动力学里的未反应核模型、双膜理论以及熔渣中的分子理论和离子理论等。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直观地将冶金物理化学中的一些物理模型演示出来,如铁矿石还原生成铁是一个典型的气固反应动力学模型,即固态FeO和气态CO反应生成固态Fe和气态CO2,整个过程可分为五步进行,即两个外扩散,两个内扩散和一个界面化学反应,将这五个步骤串联起来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过程。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先制作一个未反应核模型示意图,标明各部分名称,插入一个FLASH 动画, CO气体分子先通过扩散的形式通过气相扩散边界层到达FeO的表面(外扩散),然后CO通过多孔Fe层扩散到化学反应界面(内扩散),接着FeO和CO发生反应生成Fe和CO2(界面化学反应),生成的CO2又要通过多孔Fe层扩散到多孔层的表面(内扩散),最后CO2通过气相扩散边界层扩散到气相本体内(外扩散)。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未反应核模型,绘出反应物CO生成物CO2的运行轨迹图。整个过程看上去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很好掌握该部分内容。

总之,在冶金物理化学的教学中,应当既坚持传统教学中的富有生命力的模式,又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彼此兼容,互相渗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该教学经验应用于我院和级学生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该科的平均分数较往届提高了10-15分。

参考文献:

[1]张家芸.冶金物理化学(第二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2]杨晓宇.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0).

高职冶金技术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冶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34-01

毕业设计是高校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检验,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高职冶金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是本科院校冶金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完成一篇毕业论文,通过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来检验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高职冶金专业也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笔者在高职冶金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毕业论文存在很多问题。

(1)选题空泛。学生的选题动不动就是“冶金行业趋势分析”、“冶金形势分析”、“冶金行业缺点和优点宏观分析”等等,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些选题。因此,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过于依赖网络资料,或者不会运用所学的理论找到切入点,不会运用所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加工。其结果必然导致按照对论文题目内涵的肤浅理解,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机械地剪辑、粘贴和堆砌。

(2)缺乏实践。一方面,论文显示了学生有限的知识和能力与选题范围广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学生因缺乏实践和经验,难以选出有助于学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题目,二者导致学生选题的理论性远远超过实践性与操作性。

(3)容易形成前松后紧的现象。大部分学生缺乏紧迫感或时间概念,有的学生对论文的写作缺乏基本的了解,不能合理地安排写作论文的时间和步骤,因此容易形成前松后紧的现象。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延用本科院校冶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的做法不符合高职教学的实际。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企业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因此,高职冶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系对冶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实践:将原先让学生完成一篇毕业论文的要求改为让学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一篇毕业实习调查报告。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实习企业的实际,就实习企业某方面的具体问题在调查研究后形成毕业实习调查报告。为了规范要求,在指导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自己完成的毕业实习调查报告提交实习企业相关负责人审核,签署评定意见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通过对2012、2013两届毕业设计的指导以及对毕业实习调查报告进行的检查,目前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以下成效。(1)选题务实。学生是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就企业某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形成的毕业实习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调查报告中,实现了考查和锻炼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教学目的。(2)实践性好。学生是针对实习企业实际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避免了之前毕业论文中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和对各种网络资料的堆砌。(3)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明显提高。

高职冶金技术 第4篇

关键词:高职,冶金技术,实训基地

为深化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改革措施, 加快专业建设步伐, 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面向广大冶金企业的社会培训和科研、技术服务能力, 充分满足冶金行业对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才能使高职冶金技术专业办学特色更加显著, 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作为“冶金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冶金技术专业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设高水平的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既是专业办学发展需要, 也是适应其进一步发展人才培养规模、提升社会服务和科技研发功能和满足生产性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因此, 重视和加大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和建设力度, 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基地建设的目标

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全面规划, 分步实施, 逐步完善”的思路, 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 建成服务于冶金类专业群的专业性实训基地。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尽可能建设成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的职业环境, 使实训基地成为:

1.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实训基地;

2.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鉴定基地;

3.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冶金企业职工岗位 (职业) 、冶金企事业单位安全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等的培训基地;

4.冶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推广基地。

二、基地建设指导原则

1.坚持以突出有色、兼顾黑色的原则, 重点建设有色金属企业为主、钢铁冶金企业为辅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按照能够满足金属材料热处理、安全技术、电气自动化、环境技术、工业分析等冶金术专业群的相关专业要求进行基地建设, 形成可供高职高专类专业共享的冶金类实训基地。

2.坚持按冶金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要求, 强化情境教学、岗位化实习安排、任务式课程设计和项目化综合实训等教学模式, 推进高职冶金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3.坚持按同时满足教学、社会培训、科技服务和技术研发需要进行建设。

4.坚持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原则进行建设。

5.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三、实训基地自身的运行机制

1.组建形式、机构

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原则上由冶金高职院校承担, 同时积极争取各冶金企业和同类职业技术院校的参与。成立基地建设与管理委员会, 由委员会负责基地建设的规划及管理等各项工作。

2.运行机制

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采取对内无偿培训和对外有偿服务的运行方式, 在完成学校教学实训任务的基础上, 主动面向市场开展有偿培训、科研和技术服务。将对外有偿服务产生的效益用于实训基地维护和再发展。

四、基地建设与管理

1.建立和健全实习实训工作 (基地) 管理机构, 在学校实训处的直接领导下, 院 (系) 成立了冶金实训中心, 冶金技术教研室根据实习实训的具体情况成立的实习队, 形成三位一体的实习实训管理机构。

2.选取有较好的资源基础、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人才优势、环境与安全、交通便捷的“科技领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管理科学”的大中型冶金企业作合作共建基地。

3.加强实训基地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实习实训的效果, 制定了专业实习实训的教学文件, 根据所开出的工种认识实习、设备操作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实训认真编写了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学指导书, 紧扣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要求, 合理安排实习、实训计划。促进实践教学工作严格按照冶金、热处理、碳素等专业实习实训大纲完成, 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实训报告书、实训教学考核、实训教学总结等原始记录详实、完整、全面。

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师资建设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实训基地兼职教师, 建立兼职教师档案, 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校外实训教学管理文件和实训教学进行培训与考核, 建立一支人员相对稳定、德高业精的校外实训兼职教师队伍。

五、基地建设效益

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实践性教学基地建成后, 能够完成培养冶金、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碳素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及各相关工种, 除完成本校实训任务外, 还可以提供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等, 可提高本省乃至全国矿业开发与利用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同时, 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 实训基地可为区域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由于新建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设备条件, 可以大幅度提升受训人员的技能水平, 缩短企业用人的适应周期, 提高生产效率, 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2.推动地区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建成后, 对于改革多年来困扰职业教育的问题给予有力支持。如“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资源紧缺、实训时间少等问题, 由于实训基地提供了充足的设备, 可以满足实训课题和生产实践, 可迅速提升整体实践能力, 也为学生参与企业实践, 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奠定了基础, 为校企合作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说, 实训基地的建成, 将有力地促进高等职业冶金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并对高等职业冶金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谭爱平, 李健.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1) :113-115.

冶金安全生产技术 第5篇

第二节 冶金安全生产主要安全技术

一、钢铁冶炼、轧制及其他安全技术

(一)烧结、焦化、耐火材料安全生产技术

1.烧结安全生产技术

1)生产特点

烧结是把含铁废弃物与精矿粉烧结成块用作炼铁的原料。其工艺过程是按炼铁的要求,将细粒含铁原料与熔剂和燃料进行配料,经造球、点火、燃烧,所得成品在经过破碎、筛分、冷却、整粒后运往炼铁厂。

2)烧结生产安全技术及事故预防措施

(1)铁精矿运输。铁精矿是烧结生产的主要原料,在选矿厂生产过程中,常夹杂着大块和其他杂物,在胶带运输中经常发生堵塞、撕裂皮带,甚至进入配料圆盘使排料口堵塞事故。处理时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为避免以上事故,胶带机的各种安全设施要齐全,保证灵活、可靠,并应实现自动化控制。

3)主体设备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1)抽风机。抽风机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烧结矿的质量。抽风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是转子不平衡运动中发生振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更换新的叶轮前应当对其作平衡试验;提高除尘效率,改善风机工作条件;适当加长、加粗集气管,使废气及粉尘在管中流速减慢,增大灰尘沉降的比率。同时,加强二次除尘器的检修和维护。

(2)带式烧结机。带式烧结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是烧结机的机体又大、又长,生产与检修工人会因联系失误而造成事故。随着烧结机长度的增加,台车跑偏现象也很严重;受高温的变化,易产生过热“塌腰”现象。所以应当为烧结机的开、停,设置必要的联系信号,并设立一定的保护装置。

(3)翻车机。由于翻车机联络工和司机联系失误,车皮未能对正站台车即行翻车,会发生站台车及旋转骨架撞坏事故;工人处理事故易发生挤手、砸脚事故。

4)除尘与噪声防治

(1)烧结厂防尘。烧结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气、废水,含有硫、铝、锌、氟、钒、钛、一氧化碳、二氧化硅等有害成分,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因此应抽风除尘。烧结机抽风一般采用两级除尘:第一级集尘管集尘和第二级除尘器除尘。大型烧结厂多用多管式,而中小型烧结厂除了用多管式外还常用旋风式除尘器。

(2)烧结厂的噪声防治。烧结厂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高速运转的设备。这些设备主要有主风机、冷风机、通风除尘机、振动筛、锤式破碎机、四辊破碎机等。对噪声的防治,应当采用改善和控制设备本身产生噪声的做法,即采用合乎声学要求的吸、隔声与抗震结构的最佳设备设计,选用优质的材料,提高制造质量,对于超过单机噪声允许标准的设备则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2.焦化安全生产技术

1)生产特点

焦化厂一般由备煤、炼焦、回收、精苯、焦油、其他化学精制、化验和修理等车间组成。其中化验和修理车间为辅助生产车间。

备煤车间的任务是为炼焦车间及时供应合乎质量要求的配合煤。炼焦车间是焦化厂的主体车间。炼焦车间的生产流程是:装煤车从贮煤塔取煤后,运送到已推空的碳化室上部将煤装入碳化室,煤经高温干馏变成焦炭,并放出荒煤气由管道输往回收车间;用推焦机将焦炭从碳化室推出,经过拦焦车后落入熄焦车内送往熄焦塔熄焦;之后,从熄焦车卸入凉焦台,蒸发掉多余的水分和进一步降温,再经输送带送往筛焦炉分成各级焦炭。回收车间负责抽吸、冷却及吸收回收炼焦炉发生的荒煤气中的各种初级产品。

2)焦化安全生产技术及事故预防措施

(1)防火防爆。一切防火防爆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生产可燃(爆炸)性混合物或防止产生和隔离足够强度的活化能,以避免激发可燃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爆炸。为此,必须弄清可燃(爆炸)性混合物和活化能是如何产生的,以及防止其产生和互相接近的措施。

有些可燃(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是难以避免的,如易燃液体贮槽上部空间就存在可燃(爆炸)性混合物。因此,在充装物料前,往贮槽内先充惰性气体(如氮),排出蒸气后才可避免上述现象发生。此外,选用浮顶式贮槽也可以避免产生可燃(爆炸)性混合物。其他非正常形成可燃(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如下:

(2)泄漏。泄漏是常见的产生可燃(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因。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温度超过闪点的液体的泄漏,都会在漏出的区域或漏出的液面上产生可燃(爆炸)性混合物。造成泄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设备、容器和管道本身存在漏洞或裂缝。有的是设备制造质量差,有的是长期失修、腐蚀造成的。所以,凡是加工、处理、生产或贮存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或温度超过闪点的可燃液体的设备、贮槽及管道,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其严密性和腐蚀情况。焦化厂的许多物料因含有腐蚀性介质,应特别注意设备的防腐处理,或采用防腐蚀的材料制造。

二是操作不当。相对地说,这类原因造成的泄漏事故比设备本身缺陷造成的要多些。由于疏忽或操作错误造成跑油、跑气事故很多。要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除要求严格按标准化作业外,还必须采取防溢流措施。《焦化安全规程》规定,易燃、可燃液体贮槽区应设防火堤,防火堤内的容积不得小于贮槽地上部分总贮量的一半,且不得小于最大贮槽的地上部分的贮量。防火堤内的下水道通过防火堤处应设闸门。此闸门只有在放水时才打开,放完水即应关闭。

对可能泄漏或产生含油废水的生产装置周围应设围堰。

化产车间下水道应设水封井、隔油池等。

(3)放散。焦化厂许多设备都设有放散管,加工处理或贮存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或贮槽,放散管放散的气(汽)体有的本身就是可燃(爆炸)性混合物,或放出后与空气混合成为可燃(爆炸)性混合物。《焦化安全规程》规定,各放散管应按所放散的气体、蒸气种类分别集中净化处理后方可放散。放散有毒、可燃气体的放散管出口应高出本设备及邻近建筑物4 m以上。可燃气体排出口应设阻火器。

(4)防尘与防毒。煤尘主要产生在煤的装卸、运输以及破碎粉碎等过程中,主要产尘点为煤场、翻车机、受煤坑、输送带、转运站以及破碎、粉碎机等处。一般煤场采用喷洒覆盖剂或在装运过程中采取喷水等措施来降低粉尘的浓度。输送带及转运站主要依靠安设输送带通廓、局部或整体密闭防尘罩等来隔离和捕集煤尘。

破碎及粉碎设备等产尘点应加强密闭吸风,设置布袋除尘、湿式除尘、通风集尘等装置来降低煤尘浓度。

在焦化厂,一氧化碳存在于煤气中,特别是焦炉加热用的高炉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在30%左右。焦炉的地下室、烟道通廓煤气设备多,阀门启闭频繁,极易泄漏煤气。所以,必须对煤气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及时维护,烟道通廓的贫煤气阀应保证其处于负压状态。

为了防止硫化氢、氰化氢中毒,焦化厂应当设置脱硫、脱氰工艺设施。过去国内只有城市煤气才进行脱硫,冶金企业一般不脱硫。至于脱氰,一般只从部分终冷水或氨气中脱氰生产黄血盐。随着对污染严重性认识的提高,近年来,各焦化厂已开始重视煤气的脱硫脱氰问题。为了防止硫化氢和氰化氢中毒,蒸氨系统的放散管应设在有人操作的下风侧。

3.耐火材料生产安全技术

1)生产特点

不同的耐火制品,使用的原材料及生产时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虽不同,但生产工序和加工方法,如原料煅烧、破碎、粉碎、细磨、配料、混料、成型、干燥和烧成等基本一致。耐火材料生产所用的设备比较笨重,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环境条件差,生产中易发生事故。另外,耐火材料生产工艺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大量含有较高游离二氧化碳的粉尘,严重地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

2)耐火材料安全生产技术及事故预防措施

(1)主体设备运行的安全。运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检查轴承润滑情况,轴承内及衬板的连接处是否有足够而适量的润脂;检查所有的紧固件是否安全紧固;检查传动胶带,若有破损应及时更换,胶带轮有油污时,应用干净的抹布将其擦净;检查防护装置是否良好,发现有不安全的现象时应即行消除;检查破碎腔内有无矿石及杂物,并清除之,正常运行后方可喂料;正常启动后若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在设备运行时,严禁从上面朝机器内窥视、进行任何调整、清理或检查等工作,也严禁用手在进料口上和破碎腔内搬运、移动矿石;停机前,应首先停止加料,待破碎腔内破碎物料完全排出后,方可断开电源开关。

(2)防尘措施。耐火厂的各个工艺环节可以说无处不产尘。经验证明,采取水、密、风、护、革、管、教、查八字方针是有效的、正确的。

(3)安全技术措施。改进工艺,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安装安全设施和标志,并定期检查;坚决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劳动保护,定期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

(二)炼铁生产安全技术

1.炼铁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炼铁是将铁矿石或烧结球团矿、锰矿石、石灰石和焦炭按一定比例予以混匀送至料仓,然后再送至高炉,从高炉下部吹入1 000℃左右的热风,使焦炭燃烧产生大量的高温还原气体煤气,从而加热炉料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在1 100℃左右铁矿石开始软化,1 400℃熔化形成铁水与液体渣,分层存于炉缸。之后,进行出铁、出渣作业。

炼铁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生产的产品与副产品的性质,以及生产的环境条件,给炼铁人员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职业危害。例如,在矿石与焦炭运输、装卸,破碎与筛分,烧结矿整粒与筛分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高炉炉前出铁场,设备、设施、管道布置密集,作业种类多,人员较集中,危险有害因素最为集中,如炉前作业的高温辐射,出铁、出渣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铁水、熔渣遇水会发生爆炸;开铁口机、起重机造成的伤害等;炼铁厂煤气泄漏可致人中毒,高炉煤气与空气混合可发生爆炸,其爆炸威力很大;喷吹烟煤粉可发生粉尘爆炸;另外,还有炼铁区的噪声,以及机具、车辆的伤害等。如此众多的危险因素,威胁着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炼铁生产的主要安全技术

1)高炉装料系统安全技术

装料系统是按高炉冶炼要求的料坯,持续不断的给高炉冶炼。装料系统包括原料燃料的运人、储存、放料、输送以及炉顶装料等环节。装料系统应尽可能的减少装卸与运输环节,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使之安全的运行。

(1)运人、储存与放料系统。大中型高炉的原料和燃料大多数采用胶带机运输,比火车运输易于自动化和治理粉尘。储矿槽未铺设隔栅或隔栅不全,周围没有栏杆,人行走时有掉入槽的危险;料槽形状不当,存有死角,需要人工清理;内衬磨损,进行维修时的劳动条件差;料闸门失灵常用人工捅料,如料突然崩落往往造成伤害。放料时的粉尘浓度很大,尤其是采用胶带机加振动筛筛分料时,作业环境更差。因此,储矿槽的结构应是永久性的、十分坚固的。各个槽的形状应该做到自动顺利下料,槽的倾角不应该小于50°,以消除人工捅料的现象。金属矿槽应安装振动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应铺设耐磨衬板;存放热烧结矿的内衬板应是耐热的。矿槽上必须设置隔栅,周围设栏杆,并保持完好。料槽应设料位指示器,卸料口应选用开关灵活的阀门,最好采用液压闸门。对于放料系统应采用完全封闭的除尘设施。

(2)原料输送系统。大多数高炉采用料车斜桥上料法,料车必须设有两个相对方向的出入口,并设有防水防尘措施。一侧应设有符合要求的通往炉顶的人行梯。卸料口卸料方向必须与胶带机的运转方向一致,机上应设有防跑偏、打滑装置。胶带机在运转时容易伤人,所以必须在停机后,方可进行检修、加油和清扫工作。

(3)顶炉装料系统。通常采用钟式向高炉装料。钟式装料以大钟为中心,有大钟、料斗、大小钟开闭驱动设备、探尺、旋转布料等装置组成。采用高压操作必须设置均压排压装置。做好各装置之间的密封,特别是高压操作时,密封不良不仅使装置的部件受到煤气冲刷,缩短使用寿命,甚至会出现大钟掉到炉内的事故。料钟的开闭必须遵守安全程序。为此,有关设备之间必须连锁,以防止人为的失误。

2)供水与供电安全技术

高炉是连续生产的高温冶炼炉,不允许发生中途停水、停电事故。特别是大、中型高炉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保证安全供电、供水。

(1)供水系统安全技术。高炉炉体、风口、炉底、外壳、水渣等必须连续给水,一旦中断便会烧坏冷却设备,发生停产的重大事故。为了安全供水,大中型高炉应采取以下措施:供水系统设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泵;所有泵站均设有两路电源;设置供水的水塔,以保证柴油泵启动时供水;设置回水槽,保证在没有外部供水情况下维持循环供水;在炉体、风口供水管上设连续式过滤器;供、排水采用钢管以防破裂。

(2)供电安全技术。不能停电的仪器设备,万一发生停电时,应考虑人身及设备安全,设置必要的保安应急措施。设置专用、备用的柴油机发电组。

计算机、仪表电源、事故电源和通讯信号均为保安负荷,各电器室和运转室应配紧急照明用的带铬电池荧光灯。

3)煤粉喷吹系统安全技术

高炉煤粉喷吹系统最大的危险是可能发生爆炸与火灾。

为了保证煤粉能吹进高炉又不致使热风倒吹入喷吹系统,应视高炉风口压力确定喷吹罐压力。混合器与煤粉输送管线之间应设置逆止阀和自动切断阀。喷煤风口的支管上应安装逆止阀,由于煤粉极细,停止喷吹时,喷吹罐内、储煤罐内的储煤时间不能超过8~12h。煤粉流速必须大于18m/s。罐体内壁应圆滑,曲线过渡,管道应避免有直角弯。

为了防止爆炸产生强大的破坏力,喷吹罐、储煤罐应有泄爆孔。

喷吹时,由于炉况不好或其他原因使风口结焦,或由于煤枪与风管接触处漏风使煤枪烧坏,这两种现象的发生都能导致风管烧坏。因此,操作时应该经常检视,及早发现和处理。

4)高炉安全操作技术

(1)开炉的操作技术。开炉工作极为重要,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开炉前应做好如下工作:进行设备检查,并联合检查;做好原料和燃料的准备;制定烘炉曲线,并严格执行;保证准确计算和配料。

(2)停炉的操作技术。停炉过程中,煤气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逐渐增高,再加上停炉时喷入炉内水分的分解使煤气中氢浓度增加。为防止煤气爆炸事故,应做好如下工作:处理煤气系统,以保证该系统蒸气畅通;严防向炉内漏水。在停炉前,切断已损坏的冷却设备的供水,更换损坏的风渣口;利用打水控制炉顶温度在400℃~500℃之间;停炉过程中要保证炉况正常,严禁休风;大水喷头必须设在大钟下。设在大钟上时,严禁开关大钟。

5)高炉维护安全技术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任何非计划休风都属于事故。因此,应加强设备的检修工作,尽量缩短休风时间,保证高炉正常生产。

为防止煤气中毒与爆炸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一、二类煤气作业前必须通知煤气防护站的人员,并要求至少有2人以上进行作业。在一类煤气作业前还须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检验,并佩带氧气呼吸器。

(2)在煤气管道上动火时,须先取得动火票,并做好防范措施。

(3)进入容器作业时,应首先检查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作业时,除要求通风良好外,还要求容器外有专人进行监护。

3.炼铁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技术

炼铁厂煤气中毒事故危害最为严重,死亡人员多,多发生在炉前和检修作业中。预防煤气中毒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尽量减少煤气泄漏;在易发生煤气泄漏的场所安装煤气报警器;进行煤气作业时,煤气作业人员佩带便携式煤气报警器,并派专人监护。

炉前还容易发生烫伤事故,主要预防措施是提高装备水平,作业人员要穿戴防护服。原料场、炉前还容易发生车辆伤害和机具伤害事故。

烟煤粉尘制备、喷吹系统,当烟煤的挥发分超过10%时,可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为了预防粉尘爆炸,主要采取控制磨煤机的温度、控制磨煤机和收粉器中空气的氧含量等措施。目前,我国多采用喷吹混合煤的方法来降低挥发分的含量。

(三)炼钢生产安全技术

1.炼钢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铁水中含有C、S、P等杂质,影响铁的强度和脆性等,需要对铁水进行再冶炼,以去除上述杂质,并加入Si、Mn等,调整其成分。对铁水进行重新冶炼以调整其成分的过程叫作炼钢。

炼钢的主要原料是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以及废钢铁。为了去除铁水中的杂质,还需要向铁水中加入氧化剂、脱氧剂和造渣材料,以及铁合金等材料,以调整钢的成分。含炭较高的铁水或生铁加入炼钢炉以后,经过供氧吹炼、加矿石、脱炭等工序,将铁水中的杂质氧化除去,最后加入合金,进行合金化,便得到钢水。炼钢炉有平炉、转炉和电炉3种,平炉炼钢法因能耗高、作业环境差已逐步淘汰。转炉和平炉炼钢是先将铁水装入混铁炉预热,将废钢加入转炉或平炉内,然后将混铁炉内的高温铁水用混铁车兑入转炉或平炉,进行融化与提温,当温度合适后,进入氧化期。电炉炼钢是在电炉炉钢内全部加入冷废钢,经过长时间的熔化与提温,再进入氧化期。

(1)融化过程。铁水及废钢中含有C、Mn、Si、P、S等杂质,在低温融化过程中,C、Si、P、S被氧化,即使单质态的杂质变为化合态的杂质,以利于后期进一步去除杂质。氧来源于炉料中的铁锈(成分为Fe2O3·2H2O)、氧化铁皮、加入的铁矿石以及空气中的氧和吹氧。各种杂质的氧化过程是在炉渣与钢液的界面之间进行的。

(2)氧化过程。氧化过程是在高温下进行的脱炭、去磷、去气、去杂质反应。

(3)脱氧、脱硫与出钢。氧化末期,钢中含有大量过剩的氧,通过向钢液中加入块状或粉状铁合金或多元素合金来去除钢液中过剩的氧,产生的有害气体CO随炉气排出,产生的炉渣可进一步脱硫,即在最后的出钢过程中,渣、钢强烈混合冲洗,增加脱硫反应。

(4)炉外精炼。从炼钢炉中冶炼出来的钢水含有少量的气体及杂质,一般是将钢水注入精炼包中,进行吹氩、脱气、钢包精炼等工序,得到较纯净的钢质。

(5)浇注。从炼钢炉或精炼炉中出来的纯净的钢水,当其温度合适、化学成分调整合适以后,即可出钢。钢水经过钢水包脱入钢锭模或连续铸钢机内,即得到钢锭或连铸坯。

浇注分为模铸和连铸两种方式。模铸又分为上铸法和下铸法两种。上铸法是将钢水从钢水包通过铸模的上口直接注入模内形成钢锭。下注法是将钢水包中的钢水浇人中注管、流钢砖,钢水从钢锭模的下口进人模内。钢水在模内凝固即得到钢锭。钢锭经过脱保温帽送入轧钢厂的均热炉内加热,然后将钢锭模等运回炼钢厂进行整模工作。

连铸是将钢水从钢水包浇入中间包,然后再浇入洁净器中。钢液通过激冷后由拉坯机按一定速度拉出结晶器,经过二次冷却及强迫冷却,待全部冷却后,切割成一定尺寸的连铸坯,最后送往轧钢车间。

2.炼钢生产的主要安全技术

3)氧枪系统安全技术

转炉和平炉通过氧枪向熔池供氧来强化冶炼。氧枪系统是钢厂用氧的安全工作重点。

(1)弯头或变径管燃爆事故的预防。氧枪上部的氧管弯道或变径管由于流速大,局部阻力损失大,如管内有渣或脱脂不干净时,容易诱发高纯、高压、高速氧气燃爆。应通过改善设计、防止急弯、减慢流速、定期吹管、清扫过滤器、完善脱脂等手段来避免事故的发生。

(2)回火燃爆事故的防治。低压用氧导致氧管负压、氧枪喷孔堵塞,都易由高温熔池产生的燃气倒罐回火,发生燃爆事故。因此,应严密监视氧压。多个炉子用氧时,不要抢着用氧,以免造成管道回火。

(3)汽阻爆炸事故的预防。因操作失误造成氧枪回水不通,氧枪积水在熔池高温中汽化,阻止高压水进入。当氧枪内的蒸气压力高于枪壁强度极限时变发生爆炸。

4)废钢与拆炉爆破安全技术

(1)爆破可能出现的危害:爆炸地震波;爆炸冲击波;碎片和飞块的危害;噪声。

(2)安全对策:一是重型废钢爆破。废钢必须在地下爆破坑内进行,爆破坑强度要大,并有泄压孔,泄压孔周围要设立柱挡墙;二是拆炉爆破,限制装药量,控制爆破能量;三是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5)钢、铁、渣灼伤防护技术

铁、钢、渣液的温度很高,热辐射很强,又易于喷溅,加上设备及环境的温度很高,极易发生灼伤事故。

(1)灼伤及其发生的原因:设备遗漏,如炼钢炉、钢水罐、铁水罐、混铁炉等满溢;铁、钢、渣液遇水发生的物理化学爆炸及二次爆炸;过热蒸汽管线穿漏或裸露;改变平炉炉膛的火焰和废气方向时喷出热气或火焰;违反操作规程。

(2)安全对策:定期检查、检修炼钢炉、钢水罐、铁水罐、混铁炉等设备;改善安全技术规程,并严格执行;搞好个人防护;容易漏气的法兰、阀门要定期更换。

6)炼钢厂起重运输作业安全技术

炼钢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都需要起重设备和机车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有很多危险因素。

(1)存在的危险:起吊物坠落伤人;起吊物相互碰撞;铁水和钢水倾翻伤人;车辆撞人。

(2)安全对策:厂房设计时考虑足够的空间;革新设备,加强维护;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程。

3.炼钢生产事故预防措施和技术

(1)炼钢厂房的安全要求。应考虑炼钢厂房的结构能够承受高温辐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钢水包、铁水包、钢锭和钢坯等载荷和碰撞而不会变形;有宽敞的作业环境,通风采光良好,有利于散热和排放烟气,要充分考虑人员作业时的安全要求。

(2)防爆安全措施。钢水、铁水、钢渣以及炼钢炉炉底的熔渣都是高温熔融物,与水接触就会发生爆炸。当1 kg水完全变成蒸汽后,其体积要增大约1 500倍,破坏力极大。炼钢厂因为熔融物遇水爆炸的情况主要有:转炉、平炉氧枪,转炉的烟罩,连铸机的结晶器的高、中压冷却水大漏,穿透熔融物而爆炸;炼钢炉、精炼炉、连铸结晶器的水冷件因为回水堵塞,造成继续受热而引起爆炸;炼钢炉、钢水罐、铁水罐、中间罐、渣罐漏钢、漏渣及倾翻时发生爆炸;往潮湿的钢水罐、铁水罐、中间罐、渣罐中盛装钢水、铁水、液渣时发生爆炸;向有潮湿废物及积水的罐坑、渣坑中放热罐、放渣、翻渣时引起的爆炸;向炼钢炉内加入潮湿料时引起的爆炸;铸钢系统漏钢与潮湿地面接触发生爆炸。防止熔融物遇水爆炸的主要措施是,对冷却水系统要保证安全供水,水质要净化,不得泄漏;物料、容器、作业场所必须干燥。

转炉和平炉是通过氧枪向熔池供氧来强化冶炼的。氧枪系统是由氧枪、氧气管网、水冷管网、高压水泵房、一次仪表室、卷扬及测控仪表等组成,如使用、维护不当,会发生燃爆事故。氧气管网如有锈渣、脱脂不净,容易发生氧气爆炸事故,因此氧气管道应避免采用急弯,采取减慢流速、定期吹扫氧管、清扫过滤器脱脂等措施防止燃爆事故。如氧枪中氧气的压力过低,可造成氧枪喷孔堵塞,引起高温熔池产生的燃气倒灌回火而发生燃爆事故。因此要严密监视氧压,一旦氧压降低要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上报;氧枪喷孔发生堵塞要及时检查处理。因误操作造成氧枪冷却系统回水不畅,枪内积水汽化,阻止高压冷却水进入氧枪,可能引起氧枪爆炸,如冷却水不能及时停水,冷却水可能进入熔池而引发更严重的爆炸事故。因此氧枪的冷却水回水系统要装设流量表,吹氧作业时要严密监视回水情况,要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增强责任心,防止误操作。

(3)烫伤事故的预防。铁、钢、渣的温度达1250~1670℃时,热辐射很强,有易于喷溅,加上设备及环境温度高,起重掉运、倾倒作业频繁,作业人员极易发生烫伤事故。防止烫伤事故应采取下列措施:定期检查、检修炼钢炉、混铁炉、化铁炉、混铁车及钢水罐、铁水罐、中间罐、渣罐及其吊运设备、运输线路和车辆,并加强维护,避免穿孔、渗漏,以及起重机断绳、罐体断耳和倾翻;严格执行预防铁水、钢水、渣等熔融物与水接触发生爆炸、喷溅事故;过热蒸汽管线、氧气管线等必须包扎保温,不允许裸露;法兰、阀门应定期检修,防止泄漏;制定完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防止误操作;搞好个人防护,上岗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鞋、防护手套、安全帽、防护眼镜和防护罩;尽可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减少人员烫伤的机会。

(四)轧钢厂安全技术

1.轧钢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轧钢是将炼钢厂生产的钢锭或连铸钢坯轧制成钢材的生产过程,用轧制方法生产的钢材,根据其断面形状,可大致分为型材、线材、板带、钢管、特殊钢材类。

轧钢的方法,按轧制温度的不同可分为热轧与冷轧;按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的相对运动关系可分为纵轧、横轧;按轧制产品的成型特点可分为一般轧制和特殊轧制。旋压轧制、弯曲成型的都属于特殊轧制。轧制同其他加工一样,是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一品。不同的是,轧钢工作是在旋转的轧辊间进行的。轧钢机为两大类,轧机主要设备或轧机主列、辅机和辅助设备。凡用以使金属在旋转的轧辊中变形的设备,通常称为主要设备。主机设备排列成的作业线称为轧钢机主机列。主机列由主电机、轧机和传动机械三部分组成。

轧机按用途分类有:初轧机和开坯机,型钢轧机(大、中、小和线材),板带机,钢管轧机和其他特殊用途的轧机。轧机的开坯机和型钢轧机是以轧辊的直径标称的,板带轧机是以轧辊辊身长度标称的,钢管轧机是以能轧制的钢管的最大外径标称的。

2.轧钢主要安全技术

1)原料准备的安全技术

要设有足够的原料仓库、中间仓库、成品仓库和露天堆放地,安全堆放金属材料。钢坯通常用磁盘吊和单钩吊卸车。挂吊人员在使用磁盘吊时,要检查磁盘是否牢固,以防脱落砸人。使用单钩卸车前要检查钢坯在车上的放置状况。钢绳和车上的安全柱是否齐全、牢固,使用是否正常。卸车时要将钢绳穿在中间位置上,两根钢绳间的跨距应保持1 m以上,使钢坯吊起后两端保持平衡,再上垛堆放。400℃以上的热钢坯不能用钢丝绳卸吊,以免烧断钢绳,造成钢坯掉落砸、烫伤。钢坯堆垛要放置平稳、整齐,垛与垛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工作人员行走,避免吊放钢坯时相互碰撞。垛的高度以不影响吊车正常作业为标准,吊卸钢坯作业线附近的垛高应不影响司机的视线。工作人员不得在钢坯垛间休息或逗留。挂吊人员在上下垛时要仔细观察垛上钢坯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防止在吊车起落时受到震动而滚动或登攀时踏翻,造成压伤或挤伤事故。

大型钢材的钢坯用火焰清除表面的缺陷,其优点是清理速度快。火焰清理主要用煤气和氧气的燃烧来进行工作,在工作前要仔细检查火焰枪、煤气和氧气胶管、阀门、接头等有无漏气现象,风阀、煤气阀是否灵活好用,在工作中出现临时故障要立即排除。火焰枪发生回火,要立即拉下煤气胶管,迅速关闭风阀,以防回火爆炸伤人。火焰枪操作程序按操作规程进行。

中厚板的原料堆放和管理很重要,堆放时,垛要平整、牢固,垛高不能超过4.5m,注意火焰抢、切割器的规范操作和安全使用。

冷轧原料的准备:冷轧原料钢卷均在2t以上,吊运是安全的重点问题,吊具要经常检查,发现磨损及时更换。

2)加热与加热炉的安全技术

燃料与燃烧的安全。工业炉用的燃料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与燃烧的种类不同,其安全要求也不同。气体燃料有运输方便、点火容易、易达到完全燃烧,但某些气体燃料有毒,具有爆炸危险,使用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液体燃料时,应注意燃油的预热温度不宜过高,点火时进入喷嘴的重油量不得多于空气量。为防止油管的破裂、爆炸,要定期检验油罐和管路的腐蚀情况,储油罐和油管回路附近禁止烟火,应配有灭火装置。

工业炉发生事故,大部分是由于维护、检查不彻底和操作上的失误造成的。首先要检查各系统是否完好,加强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隐患部位,迅速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均热炉、加热炉、热处理炉的安全注意事项:各种传动装置应设有安全电源,氢气、氮气、煤气、空气和排水系统的管网、阀门、各种计量仪表系统,以及各种取样分析仪器和防火、防爆、防毒器材,必须确保齐全、完好。

3)冷轧生产安全技术

冷轧生产的特点是加工温度低,产品表面无氧化铁皮等缺陷,光洁度高,轧制速度快。酸洗,主要是为了清除表面氧化铁皮,生产时应注意:①保持防护装置完好,以防机械伤害;②注意穿戴要求,以防酸液溅人灼伤。

冷轧速度快,清洗轧辊注意站位,磨辊须停车,处理事故时须停车进行,切断总电源,手柄恢复零位。采用X射线测厚时,要有可靠的防射线装置。

热处理是保证冷轧钢板性能的主要工序,存在的事故危险有:火灾、中毒、倒炉和掉卷。其防护措施有:①在煤气区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煤气安全操作规程》,保持通风设备良好;②吊具磨损及时更换,以防吊具伤人。

3.轧钢生产事故预防措施及技术

2)预防措施

(1)检修前组织好检修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并在检修过程中加强安全监护。重视不安全因素,除有安全防范措施外,检修现场要设置围检、安全网、屏障和安全标志牌。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

(五)煤气生产安全技术

1.煤气安全生产的特点

煤气作为气体燃料,具有输送方便,操作简单,燃烧均匀,温度、用量易于调节等优点,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冶金企业里,煤气是高炉炼铁、焦炉炼焦、转炉炼钢的副产品,又是冶金炉窑加热的主体热料。

2.煤气安全生产技术

煤气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散发在作业场所时,容易使人员中毒。

(1)煤气的性质。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甲烷等可燃气体,其中一氧化碳有毒。煤气中还含有少量不可燃气体,如氮、二氧化碳等。因此,煤气安全事故分为三类:中毒、火灾和爆炸。

(2)煤气的中毒原因及安全对策

煤气的中毒原因:

煤气泄漏。存在泄漏煤气的部位有高炉风口、热风炉煤气闸阀、高炉冷却架、煤气蝶阀组传动轴、煤气管道的法兰部位、煤气鼓风机围带等处,作业人员在这些区域作业最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安全对策:

煤气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制订煤气设备的维修制度,及时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对煤气实行分级管理。根据一氧化碳的含量,将作业区域分成一、二、三类煤气危险区域。在一类煤气危险区域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氧气呼吸器或通风口罩,并应有人在现场监护;在二类煤气危险区域作业,应准备好氧气呼吸器或有人监护;在三类煤气危险区域作业,虽然可不用氧气呼吸器但也要加强检测。

(3)煤气爆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煤气爆炸是煤气和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明火、电火花、燃点以上温度等可产生。煤气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煤气浓度在爆炸限范围以内;二是受限空间;三是存在点火源。只有这3个条件同时具备,煤气才能爆炸。

事故原因:

工业炉窑内温度尚未达到燃点温度时就输入煤气,使炉窑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点火时发生爆炸事故;强制送风的炉窑未开风机,煤气由闸阀窜入送风管,点火时,发生爆炸;工业炉窑送煤气点火时,操作人员误把煤气旋塞的开启当成关闭,将煤气送人炉窑,点火发生爆炸;工业炉窑第一次点火时,送煤气未点燃,未经处理的剩余煤气就第二次点火,发生爆炸;工业炉窑的送风机突然停电,煤气不能完全燃烧,部分煤气从烧嘴窜入空气管道,发生爆炸;煤气设备停产后,未将煤气处理干净,又未经爆炸试验,动火发生爆炸;煤气发生炉的送风机突然停电,煤气倒流窜入空气管道,发生爆炸;准备投产的煤气管道,与有煤气的管道没有用堵盲板隔断,煤气由闸阀漏入新管道,未经空气分析检查,动火发生爆炸;煤气设备停产检修,设备内的煤气已清除,检验合格,允许动火,后因蒸汽管未与煤气设备断开,另一台正常生产的煤气设备的煤气沿蒸汽管道及闸阀窜入检修的这台设备中,第二次动火时未经化验检查,发生爆炸;煤气设备着火时,未通入蒸汽或氮气充压,未切断煤气来源,发生回火爆炸。

安全对策:

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危险预知活动,凡直接接触、操作、检修煤气设备的职工,都要熟悉煤气设备的结构及性能,知晓煤气的危险性,掌握煤气设备的安全标准化操作要领,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

煤气设备停产检修时,必须将煤气处理干净,并将其与正常生产的煤气设备用盲板或闸阀和水封隔断,把煤气设备上的蒸汽管、水管断开。

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或炉窑点火送煤气之前,必须先做气体分析。一般停产检修的煤气设备内空气中的氧含量应在20.5%以上,炉窑点火送煤气时,煤气中的氧含量应不大于1%。

(4)煤气火灾。煤气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空气,二是有明火或者达到煤气的燃点。

事故原因:

在焦炉地下室或者在平炉炉台下一层带煤气抽堵盲板时,煤气大量逸出,与火源接触,发生着火事故;带煤气作业时使用铁质工具,撞击火花,引起火灾事故;带煤气作业时,附近有火源或裸漏的蒸汽管道,引起火灾事故;煤气管道停产检修时,管道内的萘等存积物或硫化铁自燃起火;煤气设备动火时泄漏的煤气引起着火;煤气设备停产检修时,煤气未清扫干净,又未准备好消火设施而动火,发生火灾事故;雷击或焦炉煤气放散口积存硫化铁,引起着火事故。

安全对策:

带煤气作业时,40 m以内禁止一切火源,不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严禁在焦炉地下室带煤气作业。

带煤气作业应使用铜质工具或铝青铜合金工具,禁止使用铁质工具。

在裸露的高温蒸汽管道附近,设备应做绝热处理。

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应备有防火消火设施。停煤气动火的设备必须清扫干净。

3.煤气生产安全预防措施和技术

3)爆炸事故抢救

煤气设备或炉窑一旦发生煤气爆炸,不仅损坏设备,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或中毒。爆炸事故发生后,应首先救人,同时切断已发生煤气爆炸设备的煤气来源,防止二次爆炸。如煤气设备未损坏,应查明爆炸原因后再送煤气。

4)火灾事故抢救

煤气火灾往往是熊熊大火,煤气管道内起火则往往是黑烟滚滚。根据煤气着火的情况,应局部停止使用煤气,设法关闭闸阀降低煤气压力,并向着火的设备内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煤气管道管径在150mm以下,可直接关闸阀熄火。万一发生爆炸,最大爆炸压力约为0.7 MPa(7kg/cm2),管径小的钢管足够承担煤气爆炸压力。管径在150mm以上,关闸阀降低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49~98 h,严禁突然完全关闭闸阀或水封,以防回火爆炸。煤气火灾抢救工作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煤气设备已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煤气设备变形,漏出煤气更多。

(2)煤气闸阀、压力表、蒸汽或氮气管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

(3)蒸气来源有困难时,可调用蒸气机车或汽吊。

(4)如煤气管道内沉积物着火,可密闭人孔隔绝空气使其灭火。

(六)氧气生产安全技术

1.氧气安全生产的特点

氧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重。标准大气压下液化温度为—182.98 ℃。液氧系天蓝色、透明、易流动的液体。凝固温度为-248.4 ℃,呈蓝色固体结晶。

氧与其他物质化合生成氧化物的氧化反应无时不在进行,纯氧中进行的氧化反应异常激烈,同时放出大量热,温度极高。

氧是优良的助燃剂,与一切可燃物可进行燃烧。与可燃气体,如氢、乙炔、甲烷、煤气、天然气等可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容易发生爆炸。氧气纯度越高,压力越大,愈危险。各种油脂与压缩氧气接触,易自燃。

氧气的制取方法很多,一般有化学法、电解法、吸附法和深度冷冻法等。

深度冷冻法制氧以空气为原料,电耗低(1.8~2.16 MJ/m3)、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安全运转周期长,工艺成熟,目前已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2.氧气生产的安全技术

随着吹氧炼钢、高炉富氧鼓风等强化冶炼的措施和钢坯自动火焰清理机新技术的采用,钢铁企业的用氧发展很快,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用氧部门。其特点是装机多,容量大,3普遍采用大型制氧机组,小时产氧量达数万立方米,单机容量为3 200~3 500m/h。

氧气在钢铁企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其用途基本可分为:工艺用氧和切焊用氧。钢铁企业不仅用氧量大,而且用途广泛,从原料加工、冶炼、轧钢到机修、基建,甚至生活后勤工作,无时不用氧气。

1)氧气的爆炸

(1)物理爆炸。无化学反应,也没有大幅升温现象。一般是在常温或比常温稍高的温度下,由于气压超过了受压容器或管道的屈服极限乃至强度极限,造成压力容器或管道爆裂,如氧气钢瓶使用年限过久,腐蚀严重,瓶壁变薄,又没有检查,以致在充气时或充气后发生物理性超压爆炸。

(2)化学爆炸。有化学反应,并产生高温、高压,瞬时发生爆炸,如氢、氧混合装瓶,见火即爆。

2)氧气的燃爆

发生燃爆需要可燃物、氧化剂和激发能源三要素同时存在。氧气和液氧都是很强的氧化剂。氧气的纯度越高,压力越高,危险性越大。

当可燃物与氧混合并存在激发能源时,可能发生燃烧,但不一定爆炸。只有当氧与可燃气体均匀混合,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到激发能源,才能引发爆炸。这就是燃烧条件和爆炸条件的惟一差别。

3)氧气生产的安全要点

预防氧气事故应从安全管理、安全装置两个方面人手。

(1)安全管理。制定岗位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安全装置。氧气安全装置主要包括三大类:

一是安全泄压装置。安全泄压装置是用以保证系统(容器、管道、设备等)安全运行,防止发生超压事故的一种保险装置。若系统压力超过规定值,它就自动将系统内的气体迅速排出一部分,使系统压力恢复正常值。

安全泄压装置有许多种类型,目前,冶金企业使用最多的是安全阀与防爆片。

安全阀由阀座、阀瓣和阀体组成,是一种阀门自动开启型安全泄压装置。压力超限时,阀门自动开启泄压;压力正常后,阀门自动关闭。安全阀泄压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安全阀必须动作灵敏可靠,密封性能良好,结构紧凑,调节方便。

防爆片又称防爆膜、防爆板,是一种断裂型安全泄压装置。因为泄压后膜片不能自动复原,所以系统将被迫停止运行。因此,防爆片只是在不宜安装安全阀的情况下使用。

二是报警停车联锁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对一系列参数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或超限,自动报警和(或)停车。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是温度、压力、浓度、阻力、流量、液位报警停车连锁装置。

另外,轴位移保护、防喘振保护、振动保护、超速保护,以及电压、电流、接地保护也经常采用报警停车连锁装置。

三是其他防护措施。氧气事故的其他防护措施包括放散阀、逆止阀、防爆墙、防雷防静电接地等。

二、有色金属冶炼及黄金选冶安全技术

(一)有色金属冶炼、黄金选冶的安全生产特点及主要危害因素

1.有色金属冶炼、黄金选冶的安全生产特点

有色金属的冶炼根据矿物原料的不同和各金属本身的特性,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冶炼,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化冶金。从目前的产量及金属种类来说,以火法冶金为主。有色金属的冶炼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硫化矿物原料的选硫熔炼,属于这一类的金属有铜、镍;第二类是硫化矿物原料先经焙烧或烧结后,进行炭热还原生产金属,属于这一类的金属有锌、铅、锑;第三类是焙烧后的硫化矿或氧化矿用硫酸等溶剂浸出,然后用电积法从溶液中提取金属,属于这类冶炼方法的金属主要有锌、镉、镍、钴、铝。铜、铅冶炼厂生产金、银处理阳极泥仍使用火法流程,一般阳极泥处理包括脱铜硒、贵铅的还原溶炼和精炼,银电解、金电解等工序。铅阳极泥则用直接熔炼、电解的方法或与脱铜脱硒后的铜阳极泥混合处理。

我国主要大型有色冶炼厂以火法冶炼作为骨干流程,对冶金生产过程进行分组、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冶炼生产多在高温、高压、有毒、腐蚀等环境下进行,为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特别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努力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冶金工业也是污染最严重的行业,在有色金属生产中定向地、不断地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渣、废水、废气,易于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必须有完善的“三废”治理工程加以处理和利用,还有噪声、振动、恶臭、放射线和热污染等,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给人民健康和生物生长带来危害。

(二)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铝冶炼及其他有色金属冶炼中的主要安全技术

1.铜冶炼的主要安全技术

铜冶炼以火法炼铜为主,火法炼铜大致可分为三步,即选硫熔炼——吹炼——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铜冶炼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是:①工艺流程较长,设备多;②过程腐蚀性强,设备寿命短;③“三废”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任务重。铜冶炼是一个以氧化、还原为主的化学反应过程,设备直接或间接受到高温或酸碱浸蚀影响,为延长设备寿命,应采取如下措施:①选用优质、耐高温、耐腐蚀的设备;②贯彻大、中、小修和日常巡回检查制度;③采取防腐措施;④提高操作工人素质,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铜冶炼原料主要是硫化铜精炉,硫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二氧化硫进人烟气,回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制取硫酸是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废渣的综合利用有多种渠道,可用于生产铸石、水泥、渣硅等建筑材料,也可用作矿坑填充料。废水除含有重金属离子外,还含有砷、氟等有害杂质,常用中和沉淀法或硫化沉淀法将其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的重金属化合物,废水经过净化后,回收重复利用,同时将沉淀物或浓缩液返回生产系统或单独处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对含尘烟气,要完善收尘设施,严格管理,提高收尘效率;对泄漏的含铜溶液和含铜废水,集中回收处理。

3.从铜阳极泥中提取金、银的安全技术及事故预防措施

冶炼厂金、银冶炼采用硫酸化焙烧——湿法处理工艺。其主要安全技术要求有如下。

(1)对烟气、烟尘的治理。从铜阳极提取金、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泥、氯气、二氧化氮等。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①设置回转窑尾气吸收塔,通过负压,将铜阳极泥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硒气体,导人塔内,并在汞的作用下生成粗硒产品,从而达到环保和回收有价元素的目的。对吸收塔内残留的气体,排空前应用碱液淋洗中和处理。为保证尾气的吸收,必须搞好设备密封,避免回转窑、吸收塔泄漏烟气。②设置氯气吸收塔,通过抽风装置,将阳极泥分金生产中生成的氯气抽入塔内,用碱液中和处理,或液返回用过氯化分金作业。为减少氯气过量产生,避免氯酸钠与酸反应造成损失,阳极泥分金作业除了要控制氯酸钠的加入速度以外,还要控制溶液的酸度和温度,防止氯气中毒。③设置水沫收尘装置,净化小转炉吹炼炉气。由于从阳极泥中提取的粗银粉含有大量的杂质,目前,冶炼厂采用小型转炉并以高温空气为氧化剂,对粗银粉吹炼提纯。吹炼过程中,大量的金属(非金属)粉尘进入炉气,因此,通过水沫收尘器吸收粉尘,待炉气净化后再排放,达到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④设置抽风装置,对金、银电解精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抽排处理,以改善作业环境。在金电解槽上方安装排风罩,将金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氯气、氯化氢抽排,并用碱液吸收。造银电解液作业在抽风柜中进行,将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排出并用碱液吸收,此外,应在银电解室安装换气扇,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散雾和废气对职工健康造成伤害。

(2)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运用现有工艺从铜阳极泥中提取金、银,要广泛使用强酸强碱、易燃易爆化学品和液化的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必须明确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危险化学品贮存和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主要安全措施有:①建立危化品的专贮库房,实行危险化学品分区、分类存放,避免性能互抵而产生燃烧、爆炸的有毒气体释放;②装卸、搬运盛酸容器、液化有毒有害气体高压容器、液态有害有毒化学品容器时,要谨慎操作,防止酸溅出伤人和容器爆裂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做好高压容器的日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校验工作,确保其安全可靠,要保证挥发性危险化学品的密封有效;③通过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危险化学品特性和使用安全技术的知识;④从业人员使用危险化学品时,要穿戴好必需的劳保用品;⑤尽可能减少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车间的贮存量,降低事故隐患。

(3)高温烫伤事故的预防措施:①从阳极泥提取金、银有转炉吹炼、蒸硒窑焙烧、中转炉浇铸3个火法生产岗位,对此,一是要掌握蒸硒窑、转炉点火、停火的送风、送油和停风、停油的正确顺序,避免火焰喷炉烧伤;二是要保证转炉吹焰,中预炉浇铸投入的物料为干料,避免高温熔体爆炸烫伤;三是要保证坩埚的完好和夹具的灵活,防止发生高温熔体烫伤事故。②从阳极泥提取金、银高温湿法有浸出分铜、氯化分金2个岗位,向高温溶液中添加各种化学药剂要严格遵守“均匀、缓慢、少量”的原则,防止高温溶液外溢造成烫伤。

(三)有色金属冶炼事故的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有色金属冶炼常见的事故类型有:高温作业伤害、火灾和爆炸、机械伤害、触电、职业病、环境污染,冶金设备腐蚀等。

1.高温作业伤害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1)通过体格检查,排除高血压、心脏病、肥胖和肠胃消化系统不健康的工人从事高温作业。

(2)供给作业人员0.2%的食盐水,并给他们补充维生素B1和C。

2.火灾和爆炸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在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过程中常伴随着火灾和爆炸,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

(1)开展危险预知活动,凡直接接触、操作、检修煤气设备的职工,要掌握煤气设备的安全标准化操作要领,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

(2)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或炉窑点火送煤气之前,必须先做气体分析。

(3)架设隔拦防止灼热的金属飞溅引起火灾或爆炸。

(4)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应备有防火消火措施。对停止使用的煤气动火设备,必须清扫干净。

6.环境污染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1)设置回转窑尾气吸收塔,将废气导入塔内,并在汞的作用下生成粗硒产品,从而达到环保和回收有价元素的目的。

(2)设置氯气吸收塔,通过抽风装置,将阳极泥分金生产中生成的氯气抽入塔内,用碱液中和处理,或液返回用过氯化分金作业。

(3)设置水沫收尘装置,净化小转炉吹炼炉气。

(4)设置抽风装置,对金、银电解精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抽排处理,以改善作业环境。在金电解槽上方安装排风罩,将金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氯气、氯化氢抽排,并用碱液吸收。

7.冶金设备腐蚀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1)选用优质、耐高温、耐腐蚀的设备。

(2)贯彻大、中、小修和日常巡回检查制度。

(3)采取防腐措施。

(4)提高操作工人素质,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

(四)黄金冶炼事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黄金冶炼事故除包括高温作业伤害、火灾和爆炸、机械伤害、触电、职业病、环境污染、冶金设备腐蚀等外,最主要的危险源还有氢化物和汞中毒。

氢化物和汞中毒的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1)选用优质、耐高温、耐腐蚀的劳动防护用品。

(2)加强职工安全素质教育和技术技能的培训。

(3)加强通风,保证工作场所的良好环境。

恩菲有色冶金炉最新技术动态 第6篇

关键词:工业炉;有色冶金;新型炉窑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菲”)经过几十年有色冶炼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厚积薄发,近年来在铜、铅、锌、镍等有色金属的火法冶炼技术和炉窑装备上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和比较大的突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底吹连续吹炼技术和装备

最近比较热门的底吹炼铜技术,恩菲已经在底吹熔炼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了新的连吹工艺和设备,以底吹连续吹炼炉取代传统的P-S转炉。多个采用底吹连续吹炼炉的铜冶炼项目已经达产达标,正在设计的多个大型国内外铜项目都将采用底吹连续吹炼工艺。

二、新一代底吹连续炼铅技术及装备

底吹炼铅技术形成了氧气底吹熔炼-液态渣直接还原-强化挥发的三连炉短流程工艺工艺,已投产7家以上。其它方面还包括:顶吹炉的创新设计,恩菲所创新设计的顶吹炉首次应用于镍精矿冶炼,而且是当时乃至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顶吹炉;闪速炉的创新设计包括全水冷反应塔,铜钢复合冷却水套等;以及用于红土矿冶炼的大型镍铁电炉的开发,恩菲所开发的镍铁电炉是国内功率最大、电压最高、熔池面积最大的电炉;用于多种物料处理的各种规格卡尔多炉、用于杂铜处理的大型倾动炉,已投产使用的均为国内规格熔炼最大的。

最近恩菲正在实施和开发最新的技术及装备,主要有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回收,锌冶炼装备的节能环保及大型化,采用节能环保的方法从废铅酸电池中回收铅,镍冶炼渣贫化回收镍钴等贵金属,煤基直接还原镍铁,用热废冶炼渣制作建材用的渣棉渣板等技术装备。

(一)钒钛磁铁矿综合回收。目前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回收主要走预还原-电炉熔分流程。此流程能同时回收铁、钒和二氧化钛。预还原设备可以有多种选择,主要有竖炉、回转窑、转底炉、多级流化床等,而后面的熔分电炉是关键。恩菲近期为四川龙蟒矿业设计的强制冷却熔分电炉已顺利投产。

(二)锌冶炼装备的节能环保及大型化。近年来,恩菲在锌冶炼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自西北铅锌冶炼厂第一台109m2流态化焙烧炉自1992年投产以来,为我国锌冶炼整体水平提高一个新的平台作出巨大贡献。经历了整整20余年生产,积累许多宝贵经验。为实现节能环保及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需要,恩菲为西北铅锌冶炼厂设计了目前为止最大规格的152m2流态化焙烧炉,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施工阶段。

(三)采用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技术从废铅酸蓄电池中

回收铅。目前废铅酸电池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首先对铅酸电池进行破碎分选,分选出的铅合金一般采用转炉熔炼生产粗铅,分选出的铅膏以及转炉熔炼过程中产生的铅灰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反射炉熔炼或者回转短窑熔炼。反射炉熔炼虽然对炉料的适应性强,结构简单,投资小,操作容易掌握,但是反射炉的生产率和热效率比较低;回转短窑熔炼传热传质好,从而提高炉子的生产效率,但是回转短窑不能实现连续操作,对大规模的生产企业就需要较大的场地以及更多的设备。

最近的年产再生粗铅8万t的废铅酸蓄电池工程已于近期顺利投产。该侧吹炉炉型为长方形,分为氧化段和还原段。在氧化段和还原段的侧墙均设有喷枪,向炉内喷吹天然气和富氧空气,提供反应所需的热量,同时搅动熔体,强化炉内的化学反应,在同一炉内完成氧化还原反应。采用侧吹炉处理废铅酸电池的方法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具有熔化速度快、连续作业、机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操作环境好等突出优点。

(四)其他技术。①红土矿煤基直接还原技术:恩菲最近围绕红土矿冶炼开展了包括直接还原工艺开发和冶炼渣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②镍铁电炉渣综合利用技术:红土矿矿热炉所产出的熔炼渣是目前困扰镍铁生产企业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到镍铁产业健康发展。目前熔渣生产矿棉课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工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适用于镍铁矿热炉渣生产矿棉及岩棉产品的炉窑和配套工艺设备。③渣贫化及综合回收技术:针对目前金川集团和吉恩镍业富氧顶吹熔炼炉渣镍、钴品位高的问题,恩菲开展了高效贫化镍、钴工艺及装置开发研究工作。目前,该课题正在进行扩大试验研究工艺论证和装置设计工作。开发及设计的贫化装置具有能耗低、处理量大、操作简易的特点,结合前期研究成果,该研究工作已申报国家课题支持并有望在很短时间内实现示范工业化生产。

高职冶金技术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分析,改革趋势

0前言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高职院校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并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因此, 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 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相应的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且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 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与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同时也要明确高职院校中的冶金技术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所以就需要及时进行改革与创新。

1 现阶段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课教学来说, 是学生进入到相关企业中的基础, 但是从实际上来说, 由于我一些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学与企业之间的结合力度不足, 从而也就使得问题不断。

(1) 教师方面的因素。首先, 对于冶金技术专业教师来说, 主要以本科毕业为主, 研究生等人员相对较少。从课程上来说, 主要以烧结矿、球团矿、炼铁生产等, 且在实际教学中, 存在着对课程掌握程度不深的现象, 这样也就造成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其次, 对于冶金技术专业教师来说, 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了教师岗位中, 这样也就没有进入到钢铁企业中的生产一线上进行实践, 从而也就出现了虽然生产知识丰富, 但是实践操作技能不足。再次, 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 这样也就没有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学习。最后, 由于教师自身并不能掌握好实践教学的设计整体性与有效性, 从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1]。

(2) 教学方法上的不足。首先, 就现阶段的冶金技术专业课教学来说, 教师依然以课堂讲述为主, 加之知识相对比较枯燥与乏味, 学生也就不愿意听教师的讲述, 从而也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 从实践教学上来说, 课时相对较少, 学生也就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进行动手操作。再次, 相关的实训设备上的不足。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由于实训设备的不足从而也就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这样也就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 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上不足, 从而也就不能设计好教学方案, 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 在教学评价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受到教学方法上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评价。且在实际中常常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 这样也就降低了评价的有效性。

2 在高职院校中冶金技术专业课教学的改革趋势

(1) 做好师资团队的建设工作。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 要认识到帮助高职院校实现改革发展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从政府、企业以及高职院校等方面出发来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从而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团队。通过实现学研结合, 来实现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操作岗位人才需求之间的衔接, 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中去, 进行锻炼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只有实现了教师上的工学结合, 才能实现学生的工学结合。所以说, 在实际中学校方面也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水平, 让教师可以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帮助学生掌握好专业知识, 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2]。

(2)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对于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来说, 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设计出满足自身特色基础上的专业教学方法, 以此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做好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工作, 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促进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开展实践教学中, 就可以设计好教学目标, 完善教学实施方案, 做好教学评价等, 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 要完善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训配置, 通过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 来提高课堂的实践性, 从而满足教学的要求。最后, 还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前的联合, 可以在实际中进行“厂中校, 校中厂”的建设工作,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操作来提高冶金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 提高教学的标准, 从而让学生可以深入到实际中去进行生产操作, 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对课程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在对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以外, 还要做好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课教学评价上的改革与创新工作, 增强两者之间的联系, 通过相互促进与协调来保证教学效果。其次, 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 认识到采用先进评价手段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最后, 要认识到对生产实际操作进行评价的重要性, 并做好过程评价等方面, 同时还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3]。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 在冶金技术专业课教学中, 教师就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与专业型的人才, 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从而帮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岗位中去, 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福亮, 陈利生, 徐征, 余宇楠, 李柏村.浅谈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02) :98-99.

[2]张军红, 汪琦.冶金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 2001 (02) :46-47.

高职冶金技术 第8篇

关键词:“两非”,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

高职(高专)院校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它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方面培养具备直接上岗工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机构”[1]。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2]。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至少有一所高职学校(除了西藏外的所有地级市至少有一所高职)。显而易见,高职院校已经占据普通高校的半壁江山。

一、“两非”概念的释义、解读与阐述

(一)非中心城市

中心与四周、周围、外围、郊外、偏远相对,本意是与四周距离相等或相近的位置,引申为中央、核心、重要、主要等意思。所谓“非中心”,即是“去中心化”,在“中心与边缘”两极模块中或历史或天然或被动的处于边缘地带。实质上,“中心话语虽然具有异常强大的同质力量,一切‘边缘’都受到它的强烈辐射和渗透,但同时‘边缘’也以自身独特的内在功能对‘中心’进行着反射,影响着‘中心’的结构和功能”。[3]

城市,一般是指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交通便捷、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的较大地域。所谓“中心城市”,指的是在一定区域或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多种综合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中城市,它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内聚力、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当代经济社会活动中和处于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中心城市无疑具有引领性、决定性的地位;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4]。就中国而言,中心城市往往指超大、特大、大城市(包括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区域较大的市)。所谓“非中心城市”,则与中心城市恰恰相反,并不具备或较少具备上述条件或优势,在人才、资源、区位、交通、资金方面受制约或限制。

一般来说,中心城市往往也是教育科技城市、教育科技城市大多数也是中心城市,两者相辅相成,这是因为“它们自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条件好、商品流通集散市场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才聚集效应明显”[5]。由此可见,中心城市大多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信息、科技等汇集中心和人才密集之地,也是校园密布、高校林立、教育资源集中的地域。

(二)非教育管理部门或其他行政系统直属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西省建材集团(为江西省直事业单位),教育与行政经费(含基建、工资等支出)由省财政全额划拨,这既保证了学院的正常运转、又使教职员工安心教学。因此,从纵向来看,学院与省直其他部门的关系并不十分凸显;从横向来看,与新余市本地经济、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同样不是很显著(如较少参与所在市的竞赛、讲座、科研、演出等)。由于隶属关系的缘故,当地政府对于该校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市属院校,即便“有心”恐亦“无力”对该学院的建设予以扶助,甚或常有“被遗忘”的态势,政策倾斜或重点扶持相对有限。

二、“两非”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地理位置相对偏僻

坐落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河下镇的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处于城乡接合部,离市区约10公里。主校区作为教学、培训、实习的主阵地,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道路建设滞后。区位上并不占有优势,导致招生就业、扩量增容等方面受限,学院整体发展形势较为严峻。新钢校区虽地处市区,但现有教学规模、建筑面积、师生人数等与高职院校地位不匹配,发展空间有限。由于地理环境、地貌地形的制约,导致区域位置成为冶金学院发展一大“硬伤”。

毫无疑问,安静的环境、平静的心态、宁静的状态,是“矢志研究学问和沉潜探索学术的理想状态或场域”[6]。其实,读书求学(尤其是做学问、做学术)应该在安静、僻静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人事的干扰与俗务的烦忧,才能心无旁骛、身心俱入地“钻山打洞”地搞研究、做学问,心里“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思想便能悟得到深邃的哲理。然而,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资讯丰富、信息爆炸,过去那种闭门苦读的方式,必会造成眼界不开阔、信息闭塞、跟不上潮流、难于接受新鲜事物,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因此,冶金学院广大师生在眼界与智识上,应积极投身到大城市中去、融入中心城市中去,绝不能让偏僻阻断了情思、闭塞隔绝了识见,才能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二)当地政策扶持相对有限

教育事业是一个地区最根本、最长期和最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一所城市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发动机”、人才储备用之不竭的“原动力”。保障和支持高等教育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便是投入充裕的教育财力资源。所谓教育财力,是指“用于兴办教育事业、组织教育过程以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所投入的财力”[7],它是高校能否生存下去、健康发展的重点。高校的建设与扩容,对于城市的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提供就业、增进人口等诸多方面来说,具有很大很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就某种程度而言,兴办一座大学往往就是一座中小型城市的兴建,它的辐射力之强和反作用力之大可以想见,对高校所在地的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巨大作用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校的适度发展应与当地经济相匹配,必须“加大政府、企业、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8]。一方面,城市的大小规模、繁荣程度为高校的发展造就一个或好或坏的环境与基础;另一方面,高校的规模层次、声誉实力等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持续的动力和强健的后劲。一座城市往往因坐落了著名高校而充满文化自信,市民往往因为有了著名大学而具有文化底气。

纵观我国高校的布局,一流高校往往集中处于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成都等政治中心城市、超大特大城市,并都得到当地政府在政策上、财政上、行政上的大力支持。比如,华中科技大学迅速崛起、赶超同城的百年名校武汉大学,该校由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以资金、项目、智力等形式共同资助是重要因素,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一流的高校一定布局在中心城市,譬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高校)位于陕西杨凌,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显然不具区位优势。

新余是江西省经济较强的工业城市,是江西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市,该市人口仅仅110万,城区面积仅有50平方公里。可就是在这样狭小的地域里,却分布着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50余所(其中民办职校在校学生总数6万余人),其教育规模之大、层次之全、院校之多,被誉为“新余现象”。一直以来,新余市坚持把民办职业教育列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民办职业教育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政策倾斜、经济扶持及项目建设的力度。但是,“新余现象”对于公办院校来说并不见得是好事,“民进国退”的现象导致公办院校的急遽萎缩,被逼进狭窄的发展空间而徐图生存。冶金学院并没有因“新余现象”而获得较好的资源优势。恰恰相反,新余的民办教育将大量生源、项目、资金吸引过去,反倒成为冶金学院的不利因素———近3年的招生数量减少便是明证。事实上,院校驻地政府及其各部门对于学校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招生就业、校企合作、挂职交流、科研论文、人才引进、经费划拨等方面的扶持作用相当大。新余重点发展的是民办教育,高校教育基础不牢固、教育资源的“蛋糕”尚未能做大做强、教育实力没有整合与凸显,这无疑是一个软肋。

(三)行政教育经费相对不足

市场经济时代,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举例来说,深圳大学1983年建设、1984年招生,被誉为“深圳速度”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典型缩影,并且深圳大学在短短的20余年时间于2006年就已经拥有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不能不说是“大手笔”的跨越式发展。资金充裕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因为“财大气粗”才能吸引和招徕人才、积聚和放大声誉。

高校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最重要的是经费投入与保障。人才引进的招兵买马、新区投入的校园建设、课题项目的落地兑现,均是人、财、物的大量持续投入与综合各项实力的比拼。市场经济时代,教育越来越与市场结合,资金(经费)从某种意义或层面上来说已是第一位的发展要素。资金到位充裕,则能筑巢引凤、人才济济;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办事;能全力以赴求跨越、求突破、求领先;反之,则事与愿违、处处受限。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越是资金雄厚发展环境越好,越是环境良好发展势头越强,越是发展势头强劲资金越多。

(四)非教育或行政部门直属(管理)的缺陷

纵向来看,江西省建材集团是2000年由原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局转制成立,省政府授权、省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原来的行政职能转为企业化管理,丧失了行政主体地位。行政权力被剥离了,企业化趋向明显,在“罩住”、卵翼和带动冶金学院这样的“小弟”上,“大哥”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集团公司主要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对于教育恐怕是外行。换言之,集团在认识教育发展形势及背景、了解高职高专发展规律、职业高校发展目标等政策方针、专业知识上并不在行。显而易见,与省文化厅(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省新闻出版局(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省交通厅(江西交通职业学院)、省国土厅(江西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省商务厅(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直属的高职院校相比处于劣势。

此外,江西建材集团公司下属学校有9所,其中位于省会南昌的8所,属于大专层次的4所,冶金学院是唯一不在省会城市的学校。如何在9所兄弟院校中获得集团的青睐,更多地在于自身的发展进度、发展愿景、发展潜力,真正“用实力说话”,是值得深思的。

三、“两非”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所谓“跨越式发展”,也称“跳跃式前进”,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也即“超常规”发展,通俗地说是“不走寻常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必然要有这种紧迫感、危机感和超前意识。既然在起跑线上并没有什么优势,那么在接下来的赛程中我们必须奋力追赶。

在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有了正确的了解和分析,对过去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以及对现实发展状况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的基础上,必须提出跨越式发展的方向并且走一条超常规的、非一般的、弯道加速的奇崛道路,亦即:在发展过程中寻求突破,在上升中寻求迸发,而不能按部就班,更不能等闲视之。冶金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超常规发展,要三步并作两步,要大迈步、迈大步、大步迈,以非比寻常的气势、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以时不我待的念想,抢占高职发展的阵地。时刻牢记:居高才能望远,跨越才能超越,高瞻才能远瞩。那么,不仅要勇于赶超、善于赶超、乐于赶超;而且要策应契机、棋高一着、一步到位。如果进步的速度不够大、仍然是缓慢前进、甚或滞留退步,仍旧会处于不利境地,长此以往,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后果只会更加严重;如果同步前进,差距并没有缩短,结果还是被动、现实还是落后,距离在无形中还在逐步拉大,便成了“温水里的青蛙”。有鉴于此,只有跨越式发展,只有跳跃式前进,只有脚步迈得再大些、步子走得再快些,才能一步到位、一步领先和步步为营、步步为赢。

(一)狠抓班子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院要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力争建成一个团结务实、敬业乐业的领导班子。同时,也打造了一支优秀出色的中坚力量,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党政班子、中层干部的创业精神、开拓意识较强,有着高效务实、团结踏实的精神面貌。冶金学院领导班子从江西“在中部率先崛起”的战略高度和打造西部教育高地的历史使命出发,对于建设一所什么样的高职学院和怎样建设这所高职学院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总结30余年的办学经验中谋划未来,在解放思想中凝聚人心,在明确目标中统一行动。在认真研究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善于从“冶金”这个“金字招牌”中找到属于适合自己发展提高的新起点、新标杆。通过干部培训班、研讨会、组织教职工大讨论等使走特色发展之路深入人心、达成共识。

(二)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的事业是每个人的事业,学校的兴衰荣辱与每个教职工都息息相关。据观察,全体教职员工都能“以校为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爱岗敬业。在办学条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办学经费不是十分充裕的条件下,全院教职工负重自强、艰苦奋斗,努力办好一所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高校,这种办教育的气概、做事业的精神、办好学的理念,着实令人感佩。

(三)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接与支持

“非中心城市”高职院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依靠它们自身的实力,是不能够得到彻底有效解决的。这就要求省、市有关部门对地处偏远地区、非教育厅直属高校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与资金保障。与此同时,学院要主动跑项目、要指标、求进步,主动向教育部、教育厅、财政厅等靠拢,积极融入新余市和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大格局中去,争取中央财政、省财政及其他有关部门在经费投入、教师待遇、招生扶持、科研经费、学生补助上给予适当倾斜和特别关照。此外,还可以与省内实力较强的本科高校“结对”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吸纳人才以及实现“人才保障”非常有利。

(四)充分发挥“冶院精神”

精神看起来是“务虚”的,但其精神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冶金学院若想充分认识自己,就要深入研究自己,就必须多看到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就必须充满紧迫感、危机感与责任感。否则,跨越发展从何谈起?所以,全院上下对院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就是说,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苦练内功、厚积薄发;又要不妄自菲薄、不思进取、畏葸不前。该校的高职校区虽然不处于市区,但换个角度辩证地看,这或许也是优势———师生受干扰少,学习环境怡人,扩容时土地成本较低,发展后劲更足。近几年,冶金学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实现了初步的跨越式发展,靠的就是迎难而上的艰苦创业,靠的就是励精图治的冶院精神。毛主席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所学校也是要有点精神的,要敢于披荆斩棘,敢于逢敌亮剑,敢于逆势而上。

(五)狠抓“高职教区”建设

为组合、优化和规整全省冶金教育资源和力量,江西省委、省政府于2009年高瞻远瞩地将原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和新余钢铁职工大学进行实质性合并,成立了新的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填补了该省冶金职业技术教育大专层次的空白,构筑了在更高层次上培养高素质冶金技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平台。在两校合并的基础上,冶金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机遇,冶金学院人牢牢把握住了学院升格的机遇,牢牢抓住了高职校区建设的契机(投资1.7亿余元建设现代化的“高教区”,该项目占地近300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名左右的高职生),冶金学院已经初步实现了实实在在的跨越式发展:在校生规模达12000余人,教育经费连年成倍增加,校园面积由600余亩增加到1000余亩,建筑面积由40万平方米飙升到90万平方米。

放眼全国,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职高专院校正处于一个蓬勃向上的发展期,“从事知识创新和高科技研究开发的人才以及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同样受到重视,发展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重点。”[9]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前景可谓广阔、远景令人振奋。“两非”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如能结合学校学科地位和条件,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是可以在“小”城市做着“大”事情、在“小”区域做着“大”文章,真正做到不看位置看实力、不看牌子看“货色”、不看“出身”看实力,走内涵式、跨越式、跳跃式发展的“非常态”晋升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小蔓.以人为本的高职教师激励策略[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3.

[2]叶雨婷,张康.占高教“半壁江山”的高职往何处去[N].中国青年报,2016-07-11.

[3]宋革新.当代中国大众文本价值考:兼从商业杂志变迁管窥文化产业前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92.

[4]邹建锋,唐武峰.中国时尚力:解密海宁中国皮革城[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123.

[5]胡申生.社区词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9.

[6]朱仲玉.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11.

[7]刘存绪.教育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7.

[8]尹晓岚,刘惠林.2008年黑龙江省教育经济发展报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71.

高职冶金技术 第9篇

一、教材必须反映英语教学的共性以公共英语的思路编写突出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 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训练。必须转变以往专业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 重阅读、重翻译的思路;把专业英语按照公共英语的教学思路来进行编写, 从词汇、句法、文法三个方面入手, 利用专业英语的教材, 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英语能力。明确专业英语教学的定位——特殊范围内的英语教学的两层含义。首先, 是英语教学;其次是介绍的内容是有关冶金工程的内容英语教学。即英语教学是共性, 专业英语教学是个性。教材的构成应用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正文、词汇表、词汇练习、句法练习、翻译、应用文训练等。

二、教材必须反映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冶金工程专业英语的教材要反映出冶金基本单元操作, 冶金过程中所涉及到其它学科的知识——如环保、经济指标评价、冶金过程的发展历史、冶金设备、典型金属的冶金原理及提取工艺和流程。紧紧抓住专业词汇的学习、训练这条主线, 使学生能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训练, 初步建立起用专业英语这一工具进行专业沟通的能力。

三、教材必须适应高职院校特点, 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材必须适应高职院校宽口径, 重能力培养的特点, 从“大冶金”的思路出发, 教学内容要根据市场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冶金技术发展的趋势来进行编写。做到“一进一退”来编写教材。“一进”是指教材应延伸到采矿、选矿部分, 了解采矿、选矿的基础知识。“一退”是指还冶金工程材料科学分支的本来面目, 介绍物理冶金及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的相关内容。使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了解冶金技术的新进展及采选矿基础知识、材料科学的最新动态, 拓宽知识面。

四、教材必须适应学生需要, 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及工作中的实际需要, 教材应突出对学生专业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即突出应用之训练及常用交流方式的介绍。

按照先读后写, 先听后说的思路来进行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由学习模仿——应用的模式来重点培养以下几项能力——撰写英文摘要、写推荐信、求职信、会议常用发言、模拟求职对话。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应用是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体会到能从冶金专业外语的学习中获益, 便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专业英语的教学。

五、教材内容必须适中, 符合高职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材内容应该在12~15单元, 每单元可由A、B、C、D四篇文章组成, 其中A、B两篇文章可作为精读材料;C、D两篇作为补充的阅读材料。这样既保证了教学, 又可使学生有一定地自主学习的余地。使课堂的精讲多练与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形成冶金专业英语教学的良性互动, 提高教学质量。

六、结束语

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 只要把握好专业英语, 专业与英语交叉的特点, 根据高职教育要才培养模式, 反映学生的实际需求, 内容适中;就能更好地适应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

摘要:编写适应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特点的教材是培养学生专业外语综合能力的基础。教材必须反映出专业英语交叉学科的特点, 符合冶金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学生应用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

参考文献

[1]栾国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教学探讨与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 2007, (1) .

[2]韩红.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 2008, (29) .

[3]胡仲禹.浅谈化学类专业英语的教学[J].南昌高专学报, 2005, (2) .

[4]孙涛, 张莹.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谈[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3) .

[5]张世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框架构想[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2) .

[6]姜桂莲.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4) .

高职冶金技术 第10篇

1.1 粉末冶金技术特点

粉末冶金技术作为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精密成形技术, 具有少无切削加工、材料利用率高、制造过程清洁高效、生产成本低、可制造形状复杂和难以机械切削加工的特点。一般认为, 粉末冶金技术工艺的特点如下:

1) 不需要或者只需要极少量的切削加工;

2) 材料利用率可高达97%以上;

3) 零件尺寸的制造公差较小且具有再现性, 从而产品可获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良好的一致性;

4) 材料成分、微观组织及组成可以科学调整;

5) 零件表面光洁度较好;

6) 通过烧结后处理工艺 (如烧结后热处理工艺、烧结后表面处理工艺等) , 可以灵活改善零件的性能 (如提高强度、耐磨性等) ;

7) 在技术设计和工艺设计上, 形状自由度极高, 可以设计和制造出其他金属成形工艺不能制造的形状复杂或奇特的零件;

8) 对于自润滑等粉末冶金多孔材料, 可通过控制孔隙度来获得材料或产品的性能;

9) 适合中等至大批量的零件生产。

1.2 粉末冶金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 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 如粉末冶金注射成形、温压成形、流动温压成形、喷射成形、高速压制成形、微波烧结、烧结硬化等, 粉末冶金技术正朝着高致密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和低成本化等方向发展。

1) 粉末冶金零部件的少无缺陷的高强度化趋势:通过对材料的组织控制和制造工艺的综合研究, 从粉体粒子的流动、烧结机理、断裂力学等方面找到缺陷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粉末冶金成形技术的近净成形和近终成形趋势:着眼于粉体流动、充填成形、烧结过程粉末特性控制、粘结剂等角度, 大力发展近净成形和近终成形的高致密化工艺技术, 是降低竞争成本、减少制造工序、适应国际化市场的必然要求。

3) 粉末冶金零部件的高精度化趋势:通过对粉末冶金工模具、粉末冶金设备、粉末冶金工艺过程的精确设计和控制, 实现粉末冶金零部件宏观尺寸的更高精度;通过对粉体特性、粉末冶金过程显微组织、粉末冶金工艺过程的精确设计和控制, 实现粉末冶金零部件微观领域的显微精度。

4) 粉末冶金材料功能复合化趋势:针对国际化的高端市场, 研究和开发出高附加值的新型复合材料或者复合有附加性能的新型材料, 是各国粉末冶金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在诸如复合材料设计、成行固化、复合材料组织控制、性能评价等方面能够做出开创性的突破。

5) 粉末冶金设计的微观化趋势:由宏观的尺寸———形状———性能设计层面, 结合到显微组织———微观结构———性能的设计层面, 粉末冶金设计也由粉体特性设计、模具设计、产品形状设计等宏观设计体系向显微组织和显微结构设计的微观体系深入和发展。

6) 粉末冶金过程控制的数值模拟化趋势:利用数值优化技术、动态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 通过对粉末冶金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的观测和数值化的控制, 可以实现对粉末冶金产品品质的动态检测控制, 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7) 粉末冶金制造工艺流程集成化和低成本化趋势:近年来, 高速压制成形、流动温压成形、微波烧结、烧结硬化等流程集成化技术的产生和应用, 极大地降低了粉末冶金零部件的制造成本, 提高了粉末冶金生产流程的单位时间效能, 是粉末冶金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8) 粉末冶金制造过程清洁高效和环保的趋势:寻求资源的再生利用和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是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因此, 针对易再生材料的设计、有害物质的材质控制、润滑剂的煤烟控制、烧结气氛再生方法的开发和烧结零件的轻量化等, 从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的角度, 进行技术创新, 使粉末冶金各项工艺流程符合环保的强制性法规, 从而使粉末冶金产业更清洁、更环保。

2 我国粉末冶金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关于我国粉末冶金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国内粉末冶金工业界的人士如韩风麟、黄伯云、邹仿棱等从不同的角度, 作过多次精辟的分析和论述, 大致而言,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结构和行业布局不合理:我国现有各类粉末冶金企业近千家, 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和区域。由于产业发展历史特殊原因以及不同行业与区域的多头管理, 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大中小企业并存、企业效能和效益较低的产业格局。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规模小、条件差、水平低, 且存在不同行业间的条块分割, 而真正能够形成产业规模的企业还不足十家。据统计, 我国规模较大的主要44家硬质合金企业实现的年销售收入仅为SANDVSIK公司的21.4%, 其平均利润也仅为SANDVSIK公司的44%。

2) 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不合理:目前, 我国粉末冶金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高端产品所占份额极少、中低端产品竞争无序、低端产品出现生产过剩、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粉末冶金企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3) 工艺技术和装备总体水平相对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 先进设备少且不配套, 生产效率低。我国粉末冶金企业的生产工序仍然是以手工操作或自动化操作与手工操作为主的局面, 并且不能形成工程工序自身特色的竞争优势。相反, 却表现出生产过程损耗大、产品精度低、合格率低和产品一致性差等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尽管引进了大量国外的先进装备, 但由于耗资巨大, 长期造成企业赢利包袱, 或者设备使用效率低等原因, 事实上并不能形成相对于国外竞争对手甚至是国内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 无法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4)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研发体制不健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出速度过慢。我国粉末冶金企业长期偏重于固定资产的投入, 加之企业自身赢利能力严重不足, 在科技方面的实际投入远远低于国外先进企业。目前, 我国粉末冶金企业还没有建立一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机构, 没有形成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科研平台, 资源整合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总体缺乏技术竞争优势。

高职冶金技术 第11篇

随着我国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不断引进大量自动化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冶金生产集成控制水平。企业经过初期的资本积累,从原料准备到生产出最终产品,注重将资金投入到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上。繁杂的生产工艺既促进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也给企业带来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在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采取引进部分先进技术,不断发展中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适合自身发展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功能提升和技术创新。

二.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适应冶金企业生产需要,主要从国外引进冶金工程自动化系统控制软件,基本属于流程型。到后期,冶金工程自动化系统控制软件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有较大提升,生产过程工艺环节逐渐变多、连续性增强,逐渐意识到自主 研发的重要性和适用性,而且包含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实现了较大的历史性转变。随之而来,生产流程存在着各种突变和不确定因素,更加注重向技术要效益理念的培育。其中,原燃料成分和生产技术条件经常发生波动。为确保新一代冶金工业工程自动化系统控制软件平台的应用冶金生产的顺利进行,生产人员需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物料、能量、质量等,制定最优的生产作业计划,推行自动化管理,使得冶金工业自动化管控效率和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

三、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控制软件的研发,在生存中求发展的历史阶段下,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兴起了自主研发的冶金工业工程自动化控制平台技术类软件,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故障率。在应用水平、管控质量、运行效率等方面通过采用冶金生产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很多环节和细节,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变人工操作为自动化操作,逐渐取代进口软件,使所用相关设备按照程序逻辑,优于国外进口自动化系统控制软件。按部就班的进行,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采用和实践,大幅度减少人力,使得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军的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等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升,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基于节能环保与钢铁产品制造流程优化的设计,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

四、冶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早期的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主要局限在装备性能、产品质量、生产成本、运行效率等。虽然在创新的路上经历一些磨难挫折,但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冶金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最大化、生产能耗的最小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各地的冶金技术水平仍然存在未来亟待解决的不平衡问题,因此对钢铁工业生产的结构、功能以及效率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善,自主研发创新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1)提高并改善自主集成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水平

加强对制造整体流程的研究和投入。在坚持原有钢铁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加大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研究,对生产过程进行改善,引入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等理念。改进控制系统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数据采集方面利用最新的仿真计算,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对历史生产过程调整模拟,建立广义模型、优化和完善控制技术过程,在脱离冶炼过程下改变参数与模型,从而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

(2)自动化控制技术数据挖掘与应用

通过改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水平,对钢铁工业各环节产品实行实时监测、评估与控制生产出优质的钢铁产品,运转高效、误差率较低,工业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钢铁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基于在线分析检测监控技术,对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实施动态实时监控。并通过数学模型的优化,研发出对生产设备实施全过程实时诊断的新型自动化控制技术,达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以及生产的自动控制。

(3)冶金自动化控制系统优秀的服务

提高冶金自动化控制技术核心科技的服务是技术产业之源,需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以科学理论的研发为基础,对服务的质量要求与日俱增,可以在冶金工业科技研究领域取得历史性进步。目前,冶金企业追求一种零故障的目标,这就要求自主研发一套先进的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体系。除了设备软硬件配套衔接,本身的检修外,还需要产学研相结合,改善操控系统。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

(4)冶金自动化控制系统要不断开拓创新

自动化控制系统产业创新主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要想长期生存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取人所长补己所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开拓创新。未来一些新技术,在其原有冶金流程的基础上,融入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例如将智能仿真技术运用在控制系统运算比对上。机电一体化测量也必将取代现代的测量技术,通过仿真模拟计算,将测量精度大大的提高,调整出最佳控制效果。

五、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议

我国建国以来,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步入国际领先水平。但是由于科技人才相对缺乏,与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总体技术实力上还无法抗衡。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整套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当前,由于我国企业在某些方面技术的不成熟,对实时性要求偏低,硬件技术的差距仍然很大。想要产出优秀的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科学处理;相关专业人才应该开拓创新,提高整个系统的运算速度,研发出属于自己的硬件技术与产品,及时调整参数配比,进而迅速缩小与世界领先技术的距离。

(2)要实现数据挖掘和运用

通过采集最新数据,改善整套控制平台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加大创新意识,走自主研发道路。加强宣传推广实时性和可靠性的优势,增加企业与科研机构等的合作研究。注重对实时数据参数进行收集,促成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的更新和发展。对数字模型经过全过程优化,实现冶金工业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高职冶金技术 第12篇

全球冶金行业新品牌———普锐特冶 金技术 (Primetals Technologies ) 首次亮相2015年3月31日 — 4月3日在沪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 向外界传递了普锐特冶金技术将继续助力冶金行业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为其创造长期价值的承诺。

展会期间, 普锐特冶金技术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媒体、客户与同行的目光。 普锐特冶金技术是三菱重工 (MHI) 与西门子组成的合资企业,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冶金行业工程设计、工厂建设和全周期合作伙伴。 公司提供全面的技术、 产品和服务,包括综合性电气、自动化和环保方案, 涵盖了钢铁产业链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 以及适用于有色金属领域的先进轧制方案。

产品和工艺的持续改进是普锐特冶金技术的关注重点之一。 2015年1月,普锐特冶金技术为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冷轧厂进入投产并轧制出第1卷带钢。 新轧钢厂包括一套酸洗 冷联轧机 组 (PLTCM)、一条连续 退火线和一条连续镀锌线。 所有设备都密切相连,构成一套集成式自动化系统, 从而在稳步保持产品高质量的同时确保高作业率和高产量。 依靠成功执行 此类冶金 工程项目 所积累的 丰富经验 , 普锐特冶金技术将为客户提供更多先进和优化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

与此同时, 普锐特冶金技术致力于为客户与社会创造更多的可持续价值。 强大的创新能力、 与生产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及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普锐特冶金技术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一号阿维迪ESP(无头带钢生产)线于今年2月轧制出第1卷带钢。 阿维迪ESP线依靠复合且连续不间断的铸轧组合工艺生产热轧带钢, 年产能达255万t , 生产出的热轧带钢宽度达1 600 mm , 厚度降至仅0.8 mm。 此类生产线的能耗水平和附带成本与传统的连铸连轧工艺相比能够降低45% 之多 , 这也意味着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幅减少。 阿维迪ESP线使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能力得以开辟极富吸引力的国内和国际高质量薄规格产品市场。 普锐特冶金技术 (中国) 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吕崇德先生表示:“我们开创性的技术突破与前沿性的产品开发, 能帮助客户在满足日益严苛的环境排放要求的同时节约能耗、 减少停产时间并降低操作成本。 ”

拥有世界 一流的产 品与高效 协作的团 队 , 普锐特冶金技术更是着力于满足客户要求并快速响应客户所需。 为此,普锐特冶金技术始终把客户利益置于首位。 近日,在为江苏永钢集团实施的定径机传动箱修理项目中, 项目组提前制定规划了详细的修复方案及全面的风险评估预案,连夜加班 加点 ,虽然交货 期紧迫 ,最终于短 短三日内完成了交货任务。 精确、专业的技术水准与敬业、 奉献的服务精神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与赞赏。 积极同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努力达成双赢结果将是普锐特冶金技术现在、 也是未来始终践行的核心追求。

随着环境压力的负荷增大及资源的限制增多,钢铁企业对节能减排的需求也日益提升。 近年来, 普锐特冶金技术与中国钢铁企业已在环保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2×180 t干法除尘系统(DDS),可将放散粉尘率 控制在15 mg/m3, 回收粉尘 率保持在10 mg/m3, 远低于国家的规定标 准 。 系统带有Precon节能器 , 可节省30%~40% 静电除尘器高压系统电耗,且适用于任意转炉冶炼模式。 此项目的成功, 意味着普锐特冶金技术在绿色冶金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上一篇:智慧城市管理下一篇: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