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范文

2024-05-05

高职人才范文(精选12篇)

高职人才 第1篇

作为新型产业之一, 会展业发展速度快, 有着巨大的商机与发展潜力。实践证明, 通过举办各类展览、会议及各种节事活动等可以给当地行业、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能够迅速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及综合竞争力, 促进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2010年1月12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从此安徽步入泛长三角合作发展的新时代。在泛长三角其他发展速度较快地区的带动下, 安徽的会展业迅速发展。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的合肥, 其会展业发展水平也处于全省领先的位置。于此不相适应的是合肥的高校中开设会展专业的相对较少, 高职院校更少, 而其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较差, 不能满足会展企业的实际需要。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是本文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作为安徽省会, 合肥地处安徽中部的江淮之间。其地理位置优越, 具有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区位优势。合肥同时也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及交通中心, 是国家级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全国科研教育中心城市和全国金融综合中心城市。近些年, 随着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飞速发展, 合肥市的会展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先后建成了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和滨湖国际会展中心2个大规模的会展场馆。经过多年的发展, 合肥在会展品牌的建设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有安徽国际会商大会、苗交会、文博会、农机会等全国性的展会, 其规模和影响力方面都较大。

另一方面,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合肥熟悉会展工作流程、具备较强会展营销、协调能力的会展策划及会展经营的应用型人才, 以及会展管理、会展设计与布置、会展接待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同时, 各种新兴服务业也需要大量的事件策划、管理运作人才, 专业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

2 合肥市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会展专业开设数量少, 专业招生规模较小, 人才培养数量有限

尽管合肥市的会展业发展速度较快, 但会展教育的发展却没有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就全省来看, 会展专业目前在我省学校中开设的较少, 而且大多是设计方向, 服务方向的很少。就合肥市而言, 开设会展专业的学校数量更少, 即使开设了会展专业, 其每年的招生数量也很有限, 招生规模多为1-2 个班级, 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而且这些学生出于种种原因, 毕业后真正从事会展业的人寥寥无几, 这就更加加大了会展企业的人才缺口。

2.2 师资力量薄弱, 制约专业人才培养

合肥市会展教育虽已有所发展, 但会展专业的师资力量却十分薄弱。目前的会展专业教师大多来自相关行业如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广告学、艺术设计等, 教师的理论水平有限, 缺乏对会展理论的系统性掌握;同时, 现行教育体制下, 教师的企业实践机会有限, 教师的实践能力参差不齐, 有些甚至空有理论而无实践经验。而会展行业对实践具有极高的要求, 从而造成教师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 重理论轻实践, 讲授空洞, 无法使学生对会展行业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

2.3 人才供求不对称, 降低了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

在会展企业看来, 会展人才可分为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人才、会展支持人才, 其中会展核心人才可从事发展战略、高层策划、市场营销、业务管理等工作, 这类人才的需求量有限, 而且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会展辅助人才主要从事会展物流运输、展示设计、展台搭建、器材生产与销售等工作, 会展支持人才则主要为会展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和产品, 如旅游接待、展会翻译等。从笔者对合肥市会展市场的人才需求分析来看, 目前会展企业招聘的多为招商专员、销售专员等岗位, 而学校培养的会展专业人才侧重于会展管理、会展策划等。这类人才的招聘较少, 因为企业对此类人才有着较高要求。这样, 毕业生对职业的定位和会展企业实际需要的岗位人才之间产生了供求不对称的情况, 容易造成企业缺人而会展专业毕业生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的供需矛盾现象。

3 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鉴于目前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合肥市会展行业现状,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以改善市场供需存在的矛盾。

3.1 加强高职会展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教学是人才质量培养的关键, 目前高职会展专业教师大多数不是科班出身, 实践经验也极其有限, 这造成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因此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积极鼓励会展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改革现有的教师管理体系, 积极引导教师到企业一线去锻炼, 了解行业动态, 掌握会展一线工作技能;第二, 加强校企合作, 引进行业人士担任专任教师、客座教授, 给学生面对面地传授行业知识, 介绍发展的前沿,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会展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本专业和就业, 坚定学生的职业发展之路。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行业培训, 以促使专业教师紧跟行业发展, 促进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 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提升。

3.2 落实“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强调校企深度融合, 突出工学交替, 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需要在细节上作较多的设计与创新。让学生在校期间边学习边工作, 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 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促使学生真正了解行业性质、行业需求, 掌握职业技能, 并及早进行职业规划, 制定个人发展方案。其次, 还需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在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同时, 增强专业实操部分, 如项目运营、现场管理等, 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

3.3 推行校企合作, 订单式培养

高职院校与会展行业联合开展校企合作, 资源整合, 实行订单式培养, 学生可以在对口企业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工作, 通过了解企业文化加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行业的自豪感。学生可以根据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工作爱好, 提高在校学习的自觉性。这样有利于对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摘要:从分析合肥市的会展业发展情况入手, 对合肥市会展市场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进而找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展,人才需求,高职

参考文献

[1]董绍华.会展高等教育与区域会展产业互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曾学慧, 辜应康, 颜逊, 等.会展教育:学界与业界对接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 2010, (30) .

[3]王保伦.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J].旅游学刊, 2003, 18 (1) .

[4]胡平.会展旅游概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3.

高职高专人才评估总结 第2篇

今年参加学校迎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期间,在行政秘书组组长王XX主任、陈XX主任的指导下,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既坚持认真完成秘书科的本职工作,又倾力完成学校评估工作。

一、草拟《XX学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撰写任务

根据王晨辉主任的安排,为了给教育厅及时上报材料,在各部门自评材料还没有上报的情况下,查阅、寻找资料,倾力完成了《XX学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撰写任务,达21000字左右。

二、分编、汇总、完成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汇编的初稿达4万字左右。

三、评估期间,对给各评估小组的油印、复印、装订任务进行协调、安排。保证了评估材料及时、准确的印刷。

四、利用休息时间在评估期间参与审核、装订部分评估材料。对于加班加点,能够积极参加,没有任何怨言。在爱人出差,孩子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能够想方设法安排好孩子,积极参加加班,不耽误评估工作。

五、参加评估工作的同时,在秘书科所有文字秘书都被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第3篇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都存在着以去满足多数人的同一的教育而去获得相应的规模和效益的问题。这种同一的教育体制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之上不但压制了人们较为多元化的需要,而且同时也约束了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发展,使之不断的僵化,从而缺乏相关的服务性和灵活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其学校办学的效益与办学的质量。该篇文章主要对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探讨

1、前言

我们都知道,职业活动是现实的社会人类进行交往与活动基本的方式,而社会分工也是其职业活动能够维系的根本。但是,其本质就是定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当和其相适应,不用掌握高深和系统的知识,也不用去系统的学习一些专业的理论以及复杂的公式推论。然而,我国的人才培养方式是较为的落后的,这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以下,我们主要就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基本的解决措施。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中国职业教育的生涯已经取得了非常客观的成绩,而且高等教育也正在历经着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其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就必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顺应该种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之上作出一定的改革。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问题早就已经被各大高校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之下,大学生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就显得更加的激烈,而其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处境也是十分的困难的[1]。

2.2 研究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喜人。但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尤其“十五”以来,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面临着诸如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就业压力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功效,专科培养模式必须顺应人才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

3、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内容、目标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研究内容: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作为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着重点,主要涉及开设课程的科学设计,实践、实训类课程比重的增加,专科师资的专项培养、上课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等。

3.2 目标:根据国家高校改革的总体要求及社会大环境的需求,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培养道德品质好、业务素质高、专业实、能力强,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专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高校的生存之本、生命之源。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应该是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而且具有自身特点的[2]。因此,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开展创新研究,着力解决专科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操作能力差,思维呆板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注重实践的教学、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普遍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国家极力倡导建设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如何进行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一些高等的职业院校教育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成绩可观[3-5]。但是,其高等的职业院校教育在飞速发展同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十五”以来,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比如培养的模式、办学的体制以及就业压力等相关方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进展程度,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所示:

4.1 办学机制转变滞后。之前,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沿袭了本科的培养模式,照部就搬,本科的办学理念早已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学校只是一味的教学,而不关心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好的工作,学到的东西是否能学以致用。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下,应用基础型大学的专科教育培养模式必须实现从传统单一化转向灵活多样化,摒弃单一的教与学,而要实现教、学、用相结合。

4.2 教材建设停滞不前。目前,大学专科教育教材的来源一种是在借用一些本科同类教材基础之上通过删减而成的,另一种则是通过一些教师联合编写成的。这些教材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都过分的去强调相关知识系统性,对于理论部分的设置过于偏重,而应用技能却比较的偏轻,并没有体现出所需的技能和相关知识的模块的组合,而且教学的内容也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其职业的特征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并没有达到大学专科教育院校的教育目标培养的要求[6]。同时,其教材的更新与开发还受到统编的深刻影响,不但周期比较长,而且其学校也不注意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使得学校教学的内容与教材建设并不能及时的去反应一些最新的知识和科技,使得科技与知识的含量不高,不适应高新技术与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

4.3 师资条件与培养模式改革要求不相适应。应用基础型大学,不仅需要教师拥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双师型”教师。但事与愿违,在师生比例失调的背景下,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的压力下,以“双师型”为标准来评判每位教师,是不公平的。

4.4 技能培养的实效性较差。首先,其实训的条件并不能满足相关办学的需求。通过相关调查得知,在一些大学专科学校当中,相关的应用仪器设备都比较缺乏,而且有的已经老化,该开设的实验室也不能定期的开放,使得一些实验课程不断推后或取消,即使是能够进行开设的相关的实训课,其学生操作的机会也是非常的少的,从而使得其试验或者是技能的训练课变成观摩课,因此很难达到岗位培养的相关目标[7]。还有就是,其校内的实验室或者是实训的车间与国外有着天壤之别。其次其实训教学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落实。在我们教学组织的实施当中,普遍采用实践课和理论课分阶段、分课时上的传统的做法,并没有同步的进行。而所谓的技能训练大都也都是以计算机的培训为主的,当然还有少量的实验性课程。最后,一些校外实训的基地和学校联合并不是非常的紧密。多数专业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的时候一般都是从事一般体力劳动,并没有按照教学的要求去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训练,其学生在现场观摩较多,但真刀实枪干的少。

4.5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学生大学期间要学什么,怎么学,这就涉及到一个课程体系的问题。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就成了重中之重。在侧重于教与学的办学机制影响下,单一的课程体系或者是伪科学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应用基础型大学专科培养模式的改革。

5、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就要体现在办学的服务性和灵活性上,通过建立其弹性的学习制度,在其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的去满足其受教育者的需求,当然,也要注重市场需求,不能顾此失彼。

5.1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要准确

对于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职业的能力是劳动者拥有的技术、知识和素质思维体现与外化。所以,在21世纪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培养的目标要以去培养我们学生适应岗位群需要和要求的综合的职业能力作为导向,不但强调其教育具有社会性的性质,同时也弥补能力本位所忽视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之上体现了知识经济的社会对于人全面素质的要求。要充分的去克服仅仅的定位于就业准备的教育这种过分的去强调其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忽视其相关文化知识教育育人功能的倾向,使得所培养的学生在相关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之上适应其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面对当前社会飞速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应该具有相关的职业准备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素质的教育双重的功能。

5.2 逐步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都知道,大学专科教育的应用性与职业性,决定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的理论是实践密切的结合。而其实践教学就是使其学生加深对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理解,获得包括一些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技能的相关从业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一些大学专科教育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具有实践性,使其在办学的过程中过分依赖于理论教学而忽视甚至歧视实践教学,从而建立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在这种体系当中,要采取和企业行业部门相连合的形式,加大我们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改变那种仅仅在实验室验证结论的实践,在相关企业从事一些简单的一般性劳动的实习,单纯的去将计算机和英语等级的考试成绩作为去衡量其学生将来所需职业从业的能力水平的弊端,不断的去丰富与改进相关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技能考核等相关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去构建一种仿真或者是实地的职业训练环境与具体的技术工艺训练的过程的技能训练模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去促进一些基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职业实践的技能和综合的职业能力有机的结合,并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通过技能鉴定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去取得相关技术或者综合能力的等级证书。

5.3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以课程为载体,教学内容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要求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还需要“怎么做”和“怎么样做的更好”。

5.4 建立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应用基础型大学要培养应用基础型人才,教师队伍建设要放在重要而又突出的地位。而“双师型”教师正式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5.5 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为适应应用基础型大学的发展,推动专科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应用基础型教材建设势在必行。因此要鼓励优秀教师积极从事适用应用基础型专科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

5.6 转变办学机制,明确办学定位。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转变机制,明确办学定位是每一所应用基础型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培养的目标与质量要求是其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既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不但是目前我们国家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的课题之一,同时也是关系到我们每一所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工作。因此,为了使得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去发现和总结现存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探索出一套符合国家高校改革要求的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出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车明朝.深化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4)

[2]宋丽丽,刁幕鹏.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的构建[J].大众文艺.2012(05)

[3]王健.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科技型学生社团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3(03)

[4]刘晓红,刘冬梅,孙晓静,王桂娟,杨正.基于“校中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

[5]李芹.高职院校“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依据与影响因素[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6)

[6]刘鸫根,钟健.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20)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第4篇

伴随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特色逐步凸现, 以地方投人为主、行业参与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基木明确, 高职院校的区域分布比较协调。截止2007年, 全国高职高专有1168所, 年招生近300万, 在校生860多万, 比1998年增长了6倍。10几年来, 培养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 为各行各业生产工作第一线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索质的技术应用型劳动者。这此都标志着高职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形成, 但是,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不能完全适应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 甚至可以说, 培养模式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从传统学术教育的“压缩饼干”模式中走出来, 必须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路径依赖”, 切实按照“一线人才”的要求, 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又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因而应该具有完全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存在人才培养类型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 这一偏差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和距离, 这是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最重要体现, 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纠正这一偏差, 必须进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这一培养目标相适应,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以必需的专业 (业务) 理论知识和基本科技人文知识为基础, 以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基本素质作保障的稳定协调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教育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 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实践技能培训的效果等, 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科中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对于解决高职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从而解决高职教育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矛盾,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突出以能力为本位。国际流行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为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了打破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因此, 高职教育正在根据高职培养目标要求来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相关能力培养体系, 开发职业能力实训模块.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

对学生的评价应在坚持传统评价方式的同时, 突出创业能力和素质的评价, 这样就必须在实践中, 通过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取得的业绩来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应该是随机的、自由的、多种多样的。谈在创业教育的考核上可以采用学校教师邀请企业经理共同面试的做法, 将创业面试演变成毕业面试, 一方面提高了师生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另一方面, 成功的企业经理将成为学生创业的榜样。

应加快推行“多证制”,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既考理论又考实践, 既口试又笔试。以职业技能和能力标准为依据, 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 对每项技能训练进行过关考核, 合格后再进行综合考核。同时把毕业实践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 学生必须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 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

教师方面, 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 鉴于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 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 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的发散, 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 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 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 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 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目前, 各高职院校为了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素质教育与专业培训, 如高学历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等。通过继续教育培训, 在优化教师结构,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培养和造就出一批适应21世纪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教师群体。

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 更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过程中, 一些高职院校曾采取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一批“双师型”人才作为专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的做法, 此举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从长远看,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 需对此做法进一步提高认识。

1.“双师型”并非由一个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个体“双师型”教师来完成, 而是由一所高职院校的整体“双师型”师资队伍来完成。

2.随着青年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 以及新岗位的不断涌现和岗位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让这些教师完全达到本专业“双师型”的要求难度比较大, 但各专业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理论学习以及不间断地到各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来接受“双师型”的教育。

在教学团队的考核评价机制上, 要从重视个人业绩的绩效考核向更加重视团队长期价值考核转变, 从重视过程管理向更加重视目标管理转变, 从单纯的数量评价向更加重视质量评价转变, 鼓励教师加入教学团队并为团队目标的实现而积极工作, 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能。

摘要: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脱节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从而归纳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基本理念, 以期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一个理论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元三.职业教育概说.[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P4.

[2]黄睿.可持续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 (6) .

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 第5篇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湖南 长沙

410200)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第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一、时代呼唤培养“双创型”人才

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全民素质,另一方面也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现有的工作机会、“精英”岗位相比,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就业方式多元化必然成为一种趋势。就业形势的紧张,需要更多的求职者成为工作机会、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必然会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作为就业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适应多变的环境和应对未来的挑战,成为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白手起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现状

纵观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业和创新教育虽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着管、教、学三方认识尚未真正到位、缺乏强有力目标导向及合格师资、重理论轻能力、重形式轻实质、重书本轻创新、重主导轻主体、重局部轻体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动手等实践能力差,缺乏自我创新和开拓精神的问题。

三、“双创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要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学习需求调研为依据,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保持特色、注重实践、注重能力的原则,更新教育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发展趋于同步。

一是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整合,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优化课程内容,加强文理渗透,开出富有时代特点的公共选修课,比如,创业管理学、创业心理学、成功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创办小企业等,同时要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引进课堂,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等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三是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验课、实践课、能力实训课;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主、能力发展为辅、通过知识的传授就可以发展学生能力的观念。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去组织知识,形成“能力—知识”教学模块。

四是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课堂讨论的内容,推行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等,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多走向社会进行实地调研或到企业参加短期工作,搞好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实习创造条件,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调查显示,大学生需具有十大创业能力,即人际沟通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捕捉机会能力、投资理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抗压抗挫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这些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有一种全新的课程设置范式,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只是依据早已设计好了的课程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兴趣,把知识理解为可以传承的,学生的头脑被看做是一种被动“储存器”,用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学习的权利和实践的权利被剥夺,那么学习的质量必然会受到损害,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一句空话。创新教学方法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学方式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并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转变。

从原则上讲,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少讲结论,多讲过程、多讲方法、多提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争论、多实践,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大力提倡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课外训练式、情景体验式、创业基地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法,鼓励学生逆向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向主动学习和探讨学习。二是教会学生自学,使学生能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最终达到终身自学的目的。三是改进教学手段,将现代化技术运用于教学,积极开展CAI教学、仿真训练教学、情境模拟实战训练等,善于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空间。四是要改革考试方式。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习要求,采取开卷、口试、小作文、大作业、模拟情景实际操练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把知识学好、学活、学到手,最终提升学生的十大创业能力。三)优化师资结构,建立“双创型”教学团队

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具有“双创型”特征的教师队伍。“双创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能吸收最新教育科学信息,创造性地发现和提出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有独到见解并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规律和新方法,能实践运用教育科研成果,善于把教学工作与科研课题的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如果我们没有一大批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体验在“创业第一线”的高水平和一流的教师,他们自己本身就无法确立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方向,更无法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也无法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无法培养出真正具有创业意识的和创新才能的人。因此,一要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逐步实现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制定特殊的政策,吸引高学历创业管理人才,同时要大胆聘任学历不高但有丰富创业管理经验和能力的校外企业家来学校兼任讲师、教授、创业导师的工作,或不定期地到学校进行演讲、开办讲座,使“双创型”师资队伍多元化。二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提升现有师资队伍素质,并使部分教师成功转型。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形成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低年龄的“三高一低”群体优势;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多渠道、多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创造条件,分期分批选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学位和到著名企业挂职锻炼,进修提高,更新知识,增强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鼓励教师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或挂职锻炼,对有条件的教师,允许其进行社会兼职或创业实践。

(四)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个教学环节。“第二课堂”以其教学组织的灵活性、管理的开放性、资源整合的广泛性、资源配置的自主性等方面凸显它的优势,是“双创”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是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强化实践教育的有力措施。

1.开展“百名教授、百场报告”活动。该活动能激发学生“双创”意识和“双创”兴趣。

学院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校内或邀请校外专家、教授讲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介绍科技动态,用专家、教授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启迪学生的创新灵感,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2.开辟“企业家课堂”活动。学校开辟“企业家课堂”和“成功校友创业成功报告会”,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成功的校友走进学校,走上讲台,向学生介绍创业的过程、做法、经验、体会和教训,打破学生思想上对创业的神秘感,打消学生心理上对创业的畏惧感,使学生感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感受现代企业的用人观、大学生成才与择业的关系,体会企业家们创业的艰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分享企业家们成功后的喜悦,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

3.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校可以提供各种条件,设立导师制,通过专业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欧因杯”教学技法大赛等,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

4.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引进来、走出去,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社会进学校,加强校内模拟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模拟实践教学活动。加强校企合作,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开展真实的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建立与企业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逐步扩大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为学生创造更多与社会实际工作、生产、科研进行结合的机会。

(五)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为“双创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保障

“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既要突出以人为本,切实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有相关政策的支持保障。

1.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相关制度。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部门参与的科技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双创”教育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办法,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给予经费支持,加强场地建设。学校要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增加设备投入。

3.给予人力支持,提供队伍辅导。选拔创新意识强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支持参与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应该计算工作量,并优先批准专业科研课题。

高职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第6篇

【关键字】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技能型的合格人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

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目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形成恶性循环。学院组织的各类考试都有一些学生严重作弊,并且作弊手段十分高明,这是整个高校较为普遍的失信行为。

2.刻意欺骗愈演愈烈。一些学生故意或恶意拖欠学费,将家长辛苦凑齐的学费挪做他用,还有些学生以交各种考证、实习费为名骗取家长钱财, 用于满足他们买名牌、上网、旅游、请客等高档消费。

3.虚假履历泛滥。一些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根据多数企业优先录用的条件要求,制造虚假履历材料,于是“冒牌干部”应运而生。有些高校便流传着“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的顺口溜。有的为满足虚荣心为自己编造一个不存在的家庭环境。

4.诚信意识严重缺乏。学生在获取国家助学贷款后,毕业时“人去楼空、杳无音信”,出现故意拖欠贷款现象,给承担学生助学贷款的银行造成呆帐、死帐,导致许多银行不愿从事助学贷款信贷业务。

5.学术造假盛行。有些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实习报告时大肆作假,学生之间相互抄袭或网上下载,学生已经习以为常。

6.自私狭隘,责任感缺失。有的学生在奖助学金评定、先进评比时,弄虚作假极力为自己争取,有利就争;在恋爱态度上不严肃,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出现非法同居现象,只顾自我享乐,不考虑对他人的伤害。

7.抗挫折心理素质差,人际关系紧张。随着少数人社会道德失范、价值观念变迁,给一些学生造成认知失调,感到彷徨和困惑,在遭受挫折时极易产生厌世情绪和对社会的不满,甚至走向极端。

二、高职院校学生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现代家庭往往重视学生智育教育,却忽視德育教育。更有些家长自身没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有时做违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家长教育严重缺失,因而失去了德育教育的基础。

2.学校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内容空泛,一般性号召和笼统说教多。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内容很难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德育教育实效性差。另外,少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而一些高职院校对德育教育不重视,教育没有及时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成长。

3.社会教育的影响。目前社会上追逐名利、贪污腐败、受贿行贿等事件屡屡发生,这些人的道德沦丧对少数大学生影响巨大。

4.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有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放纵自己不道德行为,任凭利己主义思想滋长;还有的受网络社会的负面影响,沉溺于虚幻世界,缺少人际交往,变得冷漠自私和狭隘。当生活中遇到挫折,更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慰藉,严重削弱了学生的社交能力,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和身体健康。

5.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影响。高职院校德育队伍中存在着学历不高、职称偏低,知识面不宽、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对他们的工资待遇不高,严重挫伤了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6.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使德育的效果受到极大影响。在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上,主要以理论知识评价考核为主,而德育实践活动尚未纳入德育考核体系,在知行统一的育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高职院校必须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确立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育方法。一是:高职院校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制订符合学生成长的道德规范及适应社会需要的德育发展目标,使学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二是:高职院校应采取专题报告、主题班会、经验交流、读书活动、校园文化节等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教育学生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确定与时俱进的德育教育模式。一是:按照高职院校德育大纲要求,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科学选择德育教育内容,认真开好德育课程,并重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二是:建立立体德育网络,优化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环境,落实德育责任制,形成横向贯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以提高德育的整体实效。三是:推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要在专题网站上开辟校园文化专栏、网上党校、网上信箱等,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沟通。四是:加大德育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社会服务、社会热点讨论、主题辩论、心理咨询等来提高德育实效。

3.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拓展德育教育阵地。一是:高职院校应该在考试和就业前夕与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尤其在学生中倡导“诚实履历”,确保个人履历的真实性。二是:建立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完善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将学生诚信情况与评优、奖助学金评比、入党、就业等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制大学生道德失信现象。三是:高职院校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要重视在学生社团、教室、学生公寓、食堂等场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优化德育教育环境。

高职人才协同培养机理分析 第7篇

高职人才培养是一个多方合作的协同系统, 目前广泛开展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正是这种协同模式的具体体现。高职人才培养越来越需要政校行企各培养要素的良好协同与互补。目前, 有关高职人才协同培养的研究, 多数集中在对协同模式、组织形式设计等实践探索层面, 而对于协同机理、环境影响因素和关联协同的竞合关系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较少。因此, 本文基于协同学原理, 探讨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 构建协同培养机制, 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协同学是研究各种系统和现象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的一门独立的学科[1], 由德国著名物流学家赫尔曼·哈肯所创立。协同学把系统通过非线性作用产生的有序称为“自组织”, 不同聚集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称为“相变”, 子系统间的随机波动而导致系统宏观量的瞬时值偏离平均值的现象称为“涨落”;把影响系统有序的关键因素称为序参量, 非关键因素称为控制参量[2]。近年来, 协同学在管理学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协同学在教育研究方面的应用多为对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方式以及高校教育模式等的探讨, 鲜有系统地运用协同学进行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研究。

二、高职人才协同培养机理分析

(一) 培养目标决定着自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

我们把高职人才协同培养系统看作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开放系统, 由高校、行业协会、企业、政府等主体所组成, 各组成主体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子系统。如何使这些子系统有效地合作, 发挥协同系统的自组织作用, 关键在于找到对自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 即协同系统的序参量。序参量是协同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并引导协同系统向更加有序的状态演化, 决定协同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协同水平, 主导和支配协同系统的有序状态和演化过程[3]。在高职人才协同培养系统中,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协同培养系统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因此, 培养目标是协同的主导性因素, 是唯一的序参量。高职人才培养理念、内容、路径的改变, 都直接导致协同培养系统现状的改变, 必将打破现有的有序结构。根据协同学的支配原理, 有序结构是由少数几个缓慢增加的不稳定态模所决定。在高职人才协同培养系统中, 培养目标就是唯一的不稳定态模, 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 培养目标是不同的。高校根据培养目标与不同的企业、行业实现自组织过程, 构建不同的相对稳定的协同模式及运行机制。同时, 随着对培养目标的提升和修正, 又推动着协同模式为适应新的目标所进行的渐进演化, 在更高层面形成新的自组织结构, 产生新的协同模式及运行机制。

(二) 参与各方的不同禀赋形成协同互补与共生

在高职人才协同培养系统中, 高校、行业、企业都具有资源的“不完善性”和资源的“垄断性”, 资源的“不完善性”是协同系统中各主体寻求合作、协同的原动力;资源的“垄断性”是各主体参与协同合作的资本[4]。在各主体内部, 资源拥有量的差异、企业的特质和需求差异、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反应力的差异, 都会导致协同培养系统内不可避免的存在竞争和摩擦。这是导致合作模式多样化和协同模式不断演化的重要原因。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动力在于获得良好的实践环境,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是高校最主要的功能, 是促使高校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最主要动力, 高校的优势在于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 但天生缺乏企业化实践环境, 而这正是企业具有的优势。高校利用企业对市场的感知能力, 通过聘请企业技能人才为高校兼职教授, 定期与高校进行交流等方式, 使高校能及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使之顺应经济建设需要。总之, 与企业合作, 有助于校企优势互补, 完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动力在于对人才和智力需求。高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培养的各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 企业通过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环境, 让学生对企业有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及时发现和聘用优秀学生, 这比直接在市场上招聘人才获得优秀员工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行业协会是不同类型企业的集合, 集聚了大量的企业资源。在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协同培养的过程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与高校各主体核心资源和优质禀赋 (物质流、信息流、知识流、资金流等) 交换融合和协同合作的重要桥梁。政府在高职人才协同培养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起到推动、协调和监督的作用。政府的政策导向、激励措施, 往往对自组织的形成具有关键的推动作用。

(三) 内外部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协同机制

协同学把环境因素对系统的作用看作引起系统相变的决定性外界因素, 产生相变与否直接由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程度决定, 这种环境因素称为控制参量。控制参量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当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 控制参量之间就能互相联系, 并取代各控制参量相对独立、相互竞争的状况, 表现出协调、合作, 整体效应增强, 通过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机制和驱动力量的“相变”运动, 促使系统从不平衡状态转变到平衡状态, 支配着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 这就是所谓的“协同导致有序”[5]。而协同学中的“非线性”, 是指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高职人才协同培养系统在接纳周围环境的同时, 也受到环境和各系统主体内部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之间并非各自独立, 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从环境因素看, 政府的政策、所在地的产业布局、支柱产业结构、人才特征、所在地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水平和价值观念等因素, 都对协同合作有重大影响。从内部因素看, 每个企业、行业都具有不同的特质和差异化需求, 并受到合作高校专业特点、教学设施等方面的约束与限制。所以, 高校与不同企业合作得到的成效是各不相同的, 这体现了“非线性”协同的特征。从协同机制看, 互利互惠的动力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教学运行机制、管理协调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等, 是协同合作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机制的好坏和对自组织的适应性, 对协同合作具有重要影响[6]。

(四) 协同系统的自组织与动态演化

自组织是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 其内部子系统之间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 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特点。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 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伴随着这种有序结构的产生、发展, 序参量和控制参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表现出一种协同运动, 这种协同运动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系统的自组织现象。显然, 高职人才协同培养系统的自组织具有相对稳定和动态演化的特点。

首先, 自组织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构成。高校众多的专业由于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 必然要与不同的企业和行业进行协同合作, 即使是同一个专业, 由于其专业方向的差异和培养层次的提升, 也需要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进行协同合作, 形成不同的自组织形态;其次, 自组织不排斥他组织, 而且, 他组织在自组织的形成过程中, 往往起到关键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如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推动。

自组织的动态演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组织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变化、增减, 将迫使自组织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机制等方面不断的变化, 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自组织不断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过程, 也是自组织动态演化, 不断进化的表现形式;系统序参量, 即培养目标的提升或变化, 将导致原有自组织的颠覆性改变, 甚至消亡, 为新的自组织所取代;协同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系统, 必然有参与主体的更新改变, 新的自组织的形成, 以及自组织之间的竞合, 都表现出动态演化的特性。

三、高职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模型与实施

根据上述对高职人才协同培养机理的深入分析, 构建如下协同机制模型 (如图所示) 。培养目标是高校、企业、行业协会、政府协同合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它受到社会、经济、政策等外部因素和协同各方内部环境和需求的影响, 通过“非线性协同”形成自组织形态。在自组织中, 合作、竞争和摩擦, 以及影响因素的耦合关联, 通过“放大涨落”效应影响自组织的稳定和演变。通过制订与自组织的协同模式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确定具体的协同合作实施方案。依据模型,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模式的建立和运行, 可以遵循如下步骤:

1.确定培养目标, 即序参量的确定。企业群特定企业与高校各特定专业共同确定协同培养目标, 结合各方优势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目标、不同模式的合作, 并不断优化和提升。

2.分析协同培养系统的影响因素。即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协同各方的优势资源和需求, 以及这些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联。

3.利用非线性协同机制规律, 促进影响因素对协同的正向增值 (即合作与互补) , 抑制或减小对协同的反向增值 (即竞争与摩擦) , 进而实现合作双方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4.通过影响因素的耦合关联, 在政府推动下, 建立高职人才培养自组织形态。

5.建立系列各方认可的协同模式和运行机制, 主要包括:合作的动力机制、利益分享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教学运行机制、管理协调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等。

6.随环境变化和运行结果反馈, 对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四、案例分析

我们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分析建立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机制的步骤和方法。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 主要需要两方面的物流人才:一是对国际国内物流都能熟练操作的双通型人才;二是从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的快递业人才。双通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熟练操作国际和国内物流的业务流程, 熟练应用英语与客户交流和单证操作。商务物流配送管理人才, 则需要熟悉电子商务业务流程, 熟练掌握快递业务操作, 仓储配送管理等业务。显然, 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与不同的行业、企业进行合作, 建立不同的协同培养模式。双通型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与货运代理协会、国际物流企业、外贸企业等进行合作;而商务物流配送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仓储协会、快递企业、国内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开展合作。在具体模式上, 与货代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等建立国际物流学院, 为协会内各企业提供专业人才, 同时各企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岗位, 提供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 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和实习方案。协会成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集中了学校需要的企业类型和资源。另一种模式是与特定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国际贸易企业进行订单式合作培养, 企业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采用“双导师”制教学, 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参加用人单位安排的职业教育课程和业务实习活动, 考核合格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工作[7]。第三种模式是建立相对固定的企业实习基地, 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投入, 利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 为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岗位;通过政府的优惠措施, 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第四种是把企业引入校园, 学校通过场所, 建立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利益学校提供的场所和学生资源开展业务, 学校利益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实践学习。从而构建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协同组织。

上述不同的模式, 必然需要不同的运行机制, 比如与协会建立的物流学院, 是一种较稳定长期的协同合作;而订单式培养, 会根据特定企业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存在短期性、特殊性等特征。在协同合作机制、教学机制、课程体系、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且在实践过程中, 需要持续的调整、改进。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 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23-54.

[2]邹辉霞.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33.

[3]解学梅.都市圈协同创新机理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区域创新观[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 (01) .

[4]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 2010.

[5]王东红.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 2008.

[6]课题组, 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 2007, (3) .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思考 第8篇

物流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再生产的需要, 是流通的主要因素,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物流作为流通的主要构成要素连接了生产和消费, 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各行业、各部门的运作都离不开高效的物流运作, 因此说物流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宏观上来看,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 现代物流业通过其专业化服务输送各种物品到生产领域, 使生产者不断获得原材料、燃料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物流又不断将产品运往目标市场, 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 国民经济因此才得以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另一方面, 从微观上来看, 物流是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 物流保证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的质量和数量, 顺利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移, 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此外在新经济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的21世纪, 企业只有建立起完善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从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物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物流人才的制约。在产业调整的背景下, 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形势下物流行业发展的要求。物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服务, 它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复合行业, 物流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更需要大量掌握物流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比较晚, 物流行业近些年发展速度又非常的快, 由此导致物流人才缺口巨大, 物流人才已被我国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指出, 现在物流专业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更需要大量的物流执行型和操作型人才。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物流人才的重任, 是物流专业教育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角色, 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 研究和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为国民经济生产各个领域、各部门和不同层面提供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使命, 以服务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但我国的物流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历史短, 在发展过程中, 我们不断地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物流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模式, 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与此同时, 我国高职物流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物流专业知识教育, 探索适合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行而有效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企业人才订单培养等, 这些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应用型物流人才进行专业训练和培养, 提高了物流人才培养效果, 促进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但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技能型物流人才严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我国高校物流教育起步较晚, 学科教育体系不成熟, 缺乏统一规划

我国物流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目前我国众多高等院校中只有不到三十所的学校设置了物流专业, 仅占我国全部高等院校总数的1%, 培养的物流人才数量远远小于社会的需求, 物流人才缺口巨大。另一方面, 学科体系建设不成熟,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物流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目前, 各个高职院校开设的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差异很大, 各高校自行筹划设计课程和实践, 缺少横向沟通, 并且脱离实际主观性很强, 缺乏系统化的引导。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很单调僵化, 这使得高职校培养出的物流人才理论不完善、实践技能又很薄弱, 良莠不齐, 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

2.2 高职物流专业教育“重理论, 轻实践”的特点突出

物流的特点是活动多范围广、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 高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 同时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这才是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需要的应用型物流人才, 因此实践性教学对于物流教育尤为重要, 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育只注重物流理论的讲授, 缺乏对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却没有建立可以辅助教学、操作性强的物流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而且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还十分薄弱, 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部分物流理论, 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这就导致了每年都有大量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 而企业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物流人才, 凸显了物流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3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物流专业的师资队伍的构成是影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师资队伍整体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具有物流实践经历的教师严重缺乏, 目前高校物流专业教师大多是学习企业管理、经济、市场营销以及交通运输等专业的, 多数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物流业从业经验, 实践能力不强, 这样的师资队伍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很难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因此教学过程中理论授课比例远远大于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此外由于师资力量薄弱, 使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 需要重新学习操作技能, 严重影响人才培养效果, 增加企业负担, 不能体现高职专业的办学特色。

3 职业院校强化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战略对策

3.1 政府部门进行统筹规划, 进行系统化物流人才培养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国外企业进入我国, 导致企业之间竞争空前的激烈,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对人才的需求格外迫切, 企业发展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专家, 更需要大量高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 目前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若不能迅速加以解决, 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因此, 我国应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 由国家教育主管管理部门牵头,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统筹规划, 解决我国物流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加快启动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

3.2 改革物流教育体系, 培养多层次的物流人才

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综合学科, 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新兴学科之一。物流产业又是一个复合产业, 涉及多部门多产业, 即是劳动密集型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因此高职院校物流教育应注重学生学习力、工作适应的能力、抗挫败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其次, 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不仅要知识全面, 还要特色鲜明, 必须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功夫, 物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 得到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训练, 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宽口径的知识体系, 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的实务能力的专业物流人才。

3.3 强化物流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教学方法

针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师资薄弱的问题, 有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 如安排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 物流教师在带学生到企业实习同时也可进行不同岗位的实习, 选送物流教师参加各种物流行业的培训、邀请国内外国物流行业专家来校讲座、聘请企业里经验丰富的专业物流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等等, 总之, 要通过各种途径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打造一支既懂理论, 又会实践操作的物流专业教师队伍,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物流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物流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的利用和融合。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例如多媒体课件, 网络课程等。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中应该包括去企业的认识实习、物流实训室的操作练习、企业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等校内、校外各项实训实习项目, 利用实训和实习环节把教学课堂搬到物流工作环境中, 使物流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

3.4 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培养方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将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充分有效地融合,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理论知识教育和获取直接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经历有机结合, 这种方式被很多国家的职业院校采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可采取“2+1”工学结合培养方式: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 第三年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以员工的角色融入到企业的实际业务中, 通过这种方式来掌握物流业务的运作和操作。

高职院校和物流企业紧密的合作,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时要考虑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并以此为标准制定相关内容。企业参与学生实训、实习、教学质量监控的全过程,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 校企共同制定订单人才培养计划, 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 更具针对性, 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更好地完成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毕业实习。

4 结束语

高职人才 第9篇

目前, 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各个面, 从招聘、岗位胜任力考察、选拔与晋升、团队建设、培训诊断与辅导直到企业人力资源普查, 都需要借助人才测评技术。首先, 人才测评是人才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人才的录用或晋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对人才的了解, 所以对人才的测评就成为人事管理活动的起点, 人才测评也成为人才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所谓知人善任, 人才测评是“知人”的过程, 测评为用人决策 (即“善任”) 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其次, 人才测评是人才配置的有效工具。市场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人才资源配置中确立了主导性地位, 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基本上是通过市场中介完成配置与调整。党政领导人才的配置与调节虽然基本上仍是指令性方式, 但在某些方面已有所改进, 比如公务员招考和公推公选领导干部, 也可看作是双向选择的一种形式。但不论是哪种人才配置方式, 其前提都要求对人才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 这样才能选拔到合适人才。最后, 人才测评提高了人——岗匹配率, 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人才测评一般都是在岗位分析基础上, 根据岗位胜任特征来确定测评指标, 因此测评结果对于被试人选能否胜任该岗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由此做出录用决策就大大提升了人-岗匹配率。

2 人才测评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2.1 在高职就教育人才培养中引进人才测评的重要性

(1) 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即认清自己,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 真正了解自己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在实际应用中, 通常使用自陈量表, 如16PF人格测验, EPQ人格测验, “大五”人格测验等多种人格测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人格测验是人才测评方法中心理测验的主要方面, 其理论依据在于:人格的基础是特质, 它构成了人格的基本维度, 而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可以从这些基本维度去分析和判断, 并进行相关评价。人格测量表则是根据这种理论, 构建了人格测验的基本维度, 对每一维度编制多道题目形成测验量表, 测试者对量表问题的不同回答则反映其不同的行为特征, 据此以测量蕴蓄于中的人格特征。

(2) 帮助学生认清所处的环境, 进行现实审查, 也离不开人才测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高职学生了解其职业价值观, 就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和正想要做的, 这是高职学生进行现实审查的重要方面, 是良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保障。通过这种职业现实审查, 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更有目标性, 不好高骛远, 但也不是毫无目标可言。

(3) 通过职业能力倾向设定, 帮助高职学生建立其职业目标。

高职学生往往学习基础较差, 自律性不强, 在开拓进取方面的能力不足。因此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非常重要。通过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可以找到高职学生在某方面的能力倾向, 对他们能否在特定领域具有发展潜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并为他们进行良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准确的方向。

(4) 评价中心技术可以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行动规划。

通过前面三个步骤, 制定出了个人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 并为此确定了职业目标, 但是要将这种职业目标变成现实还必须制定出合理的行动规划。而合理行动规划的制定是以找到职业目标与自身现实的差距作为基础的。而评价中心技术正好可以运用于此, 它模拟真实的管理系统和工作情境, 将受测者纳入该情境中, 通过观察受测者的行为表现评价其人格特征与能力水平。通过这种职业评价中心的方法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找到未来职业目标与自身现实之间的差距, 并为弥合这种差距而制定合理的, 科学的行动规划。

2.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如下:

(1) 人才测评技术基础差、发展慢。

我国人才测评由于起步比较晚, 基础比较差, 特别是心理学科未获得长足发展, 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对国外测评量表的修订过于依赖, 造成许多测评工具“水土不服”的现象, 使得测评信度和效度大大降低, 与国外相比我国人才测评技术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而在学生领域, 特别是高职学生测评领域的原创性理论研究基本是空白, 测评技术也以学习借鉴上海、北京等先进地区为主, 无论理论还是方法都缺少针对本地特色的原创性研究, 如发达地区, 学生素质高, 高校多, 高职学校反而比不发达地区少很多, 因此即使国内, 人才测评技术也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

(2) 专业测评人才缺乏。

人才测评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在操作程序和评价分析中需要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 否则可能会使测评结果产生较大误差。然而目前高职学校中, 专业测评人才比较缺乏, 各类人才测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的, 甚至有些高职院校人才测评人员是空白。可以说, 我国高职院校中, 对学生的人才测评还未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 即使有测评人员, 也基本都是兼职老师担任该项工作。

(3) 学校人才测评难以和社会接轨。

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人才测评难以被企事业单位所接受。学校很难判断人才测评的准确结果, 人才测评尽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其职业目标, 但是这终归是理论上的。学生步入社会后, 究竟是否与职业测评结果保持一致, 或者保持多大程度的一致, 学校很难得到反馈结果。

3 层次分析法的人才测评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 即AHP (Analytics Hierarchy Process) , 是美国运筹学家A.L.Se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可以把对各要素的权重的定性判断给出定量的描述。尽管AHP的应用需要掌握一些简单数学方法, 但AHP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 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 形成递阶层次结构, 再确定各层次中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然后综合决策前判断, 确定备选方案的总的顺序。整个过程体现了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 即分解、判断、综合, 有效使用AHP方法, 可大为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3.2 利用层次分析法在高职学生中评选学生干部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学生干部评选的原因在于:高职教育不是以培养优秀顶尖人才为直接目的, 也不是以培养科学家, 经济学家, 物理学家或其他大师为己任。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符合社会化大众需要, 具有一定技术之长的学生, 或者使这些学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表达能力等其他能力。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学生干部的选拔应是一次较为典型的应用。假设某高职院校评选学生会主席, 利用AHP方法处理方式基本过程如下:报名与资格初步审查, 学生演讲答辩 (可能很多学校没有, 但可以借鉴2008年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直选的方式进行) , 进行学生调查, 素质能力测试, 学校考察, 讨论决定任用。在以上各个环节中, 报名与资格初步审查以及学生调查可以直观得到答案, 学生演讲答辩可以进行评分, 但是参选人内在的素质测评则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

步骤一, 可由学校管理专家 (如商学院有一定经验的教师等) 、学校领导 (特别是校团委) 和人事处负责人及其他相关部门领导, 企业人事部门领导 (主要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 , 条件可能的话还可以聘任评价机构测评师等组成测评小组, 根据各人情况和岗位分析结果, 互相独立地提出测评指标, 每人不能超过3项。第一轮结果计有品德素质、学习成果、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素质、智力素质等5项指标。第二轮, 先将第一轮的结果反馈给各个测评成员, 每个测评成员根据此结果确定是否要修改自己原来意见, 并请偏差较大的成员尽量做出新的判断。通过几轮调试, 经过充分沟通, 测评小组最后得到比较一致的, 需要测评的量, 比如针对学生会主席, 主要测评量有:思想品德素质, 领导能力素质, 思维创新素质等3个指标。通过这种方法避免了权威、职务以及人数优势对确定指标的干扰, 集中了大多数人的正确意见。

步骤二, 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即把素质测评目标分解为一个多层指标, 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为准则层;第三层为措施层, 即各个候选人。同时要求各个测评人员确定每一层对上一层的权重。并按照候选人一对候选人二, 候选人对候选人三等方式进行相互比较打分, 在“领导能力素质”素质环节中, 某测评人员认为候选人一对候选人二的比分为1.2, 但是对候选人三的比分为0.9, 记载该环节中, 候选人一的素质高于候选人二, 但是又低于候选人三。以此类推。很显然在每一个素质评分的矩阵汇中, 存在倒数关系, 即候选人对候选人二与候选人二对候选人一的得分互为倒数。

步骤三, 以上评分表存在一个不科学的地方即, 肯能有两个候选人在某两个个评选因子上互相差别很大。比如候选人二的“领导能力素质”远远高于候选人三, 但是其“思维创新素质”又远远低于候选人三。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修正。

摘要:人才测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因为通过它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使人才充分发挥其潜能,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主, 因此利用人才测评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其职业定位。首先分析了人才测评的理论及其对高职教育人才测评的重要意义, 如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等。同时也指出了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最后利用AHP人才测评分析方法介绍了如何在高职院校中选拔优秀学生干部。

关键词:人才测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刘元英, 曲丹.我国人才测评的功能及其现状和发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

[2]赵焕臣, 许树柏, 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单的新决策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高职人才 第10篇

一、高职院校人才引进与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和学校规模的变大, 使得高职教育已经在高等教育中拥有了重要的位置。当前全国各省市高职院校已经有1300多所, 在校学生总数量980万多, 占高职院校学生总数量的52%;而招生数量315.4万, 也比本科院校的招生数量要多。但是, 目前很多徐州市的高职院校有着办学起点低下、基础薄弱、地域偏远等先天性弱点, 给徐州市高职院校进行人才资源带来了许多困难。

(一) 所处位置偏远, 发展价值小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 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当地人们思想观念落后, 交通不便, 学校办学条件相对于一线城市简陋, 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 对新鲜事物的引进和人才的引进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很多有才华的人都会选择留在一线城市发展, 因为那里的就业机会多, 生活方式也比较现代化, 这无形之中给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 制度保障不够完善

完善的制度保障对于人才引进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由于引进人才时片面追求名校和学历, 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 致使人才的合理流动缺乏有效保障, 致使技能型人才引进困难, 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能体现高职特色的人才引进机制;二是人才引进的方法应该多元化, 除了从高等院校引进, 还可以从社会上招募一些经验丰富的技能型人才担任专业实践课老师;三是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激励他们不断创新, 做到各尽其能, 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 这样, 有利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 人才聘任形式过于单一, 中低层人才激励不足

一个成功的高职院校, 除了要有顶尖的领军人才、承担专业教学工作的专业人才以外, 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等各层各类人才, 这就要求学校应针对各类人员采用形式多样的聘任机制。而当前高职院校单一的人才聘用政策显然无法满足各层次人才引进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人才引进与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 激励制度和政策保证相配合, 加强团队活力

建立人才资源是发展的头等资源的观念, 通过增强政策保证来鼓励年轻教师的工作激情, 努力解决年轻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中的敏感性、关键性问题, 强化教师队伍的活力与素质;建立协调工作体制机制, 不断钻研教师队伍发展建设的新问题、新情况, 提出新办法、新思路, 确保年轻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完成落实;在考核人才时采取积极措施, 保护特别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通过免除工作数量考核等方法, 对其创新性做法进行激励;强化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尊重和保护教师们的学术自由权和民主管理参与权, 提升师资管理决策水平, 营造良好管理文化环境。

(二)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激励和留住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将考核方式多元化发展, 坚持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使考评程序公开化, 考核标准科学化, 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发挥其应有的才能。首先, 设立考评指标既要考虑基础教学又要考虑高职教育的特性, 要尽量减少人的影响;其次, 组织考评要科学有效, 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再次, 建立与考评相配套的奖惩机制, 并严格执行。

(三) 探索高端人才的筑巢引凤机制

建立高端人才的筑巢引凤平台, 通过设立专项人才引进体系, 从高端人才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住房补助、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学术假期等方面给予专项资助, 探索高职院校高端人才的特许引进制度;同时, 探索高端人才团队引进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分层设立人才标准, 吸引高端人才的整体团队人才。

三、总结

高职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无论在教学质量还是人才培养效果而言, 都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 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对高职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这也促使我们要不断反思现有的各种机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人才引进和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也就成为我们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引进现状为基础, 通过研究其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本文所提出的改革思路虽然经历了实践的检验, 但对于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所产生的预期效果也并不一定相同, 我们仅希望通过以此文进行抛砖引玉, 与有志于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改革实践者共同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机制新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陈松林高校人才引进中的人与组织匹配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4) , 47-48

[2]王兰芬.试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

[3]段根良.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高职人才 第11篇

[摘要]浙江是我国沿海发达的省份,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浙江水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水利的发展趋势。文章利用浙江水利发展的案例,分析了现代水利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存在的矛盾,探讨了这种矛盾存在的缘由,并提出了通过水利类高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来解决矛盾的思路。

[关键词]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叶舟(1964- ),男,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浙江杭州31123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10-03

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水利类院校同样如此。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利行业所承担的任务和目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水利已向现代水利转变,相应的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规格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趋势和特点,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高职院校办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浙江是我国沿海发达的省份,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相应的水利发展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全国的趋势。

一、现代水利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案例分析

2000年浙江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2008年超过6000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这一水平相适应的浙江水利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作了积极的调整,而与这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利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则有一定的差距。

(一)典型案例分析

1.城市防洪工程——水利从农村走进城市。200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城市防洪工程的重大决策:总投资118亿元,要求浙江省水利厅用5年时间把全省县级以上城市的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以上,杭州等重要城市达到100年一遇以上。同时提出了城市防洪不仅要满足流域防洪规划,而且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防洪工程不仅要有机地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城市景观相协调,而且要提高城市品位。

城市防洪工程使传统的水利专业开始与建筑、市政、园林等专业进行合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阳市。东阳市水利局完成城防工程设计后,工程师们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认为驾轻就熟的筑堤建坝城防设计方案,被当地政府断然否决,最后采用了曾承担上海外滩、浦东新区防洪工程设计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建成后在东阳市区河段形成了一个人工湖,不仅保障了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而且市民可以在江滨公路上欣赏沿江的美景,改善了生态环境。

2.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农村与城市河道的对接。2002年浙江省政府决定投资120亿元,在全省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这一项目的实施使农村与城市的河道进行了对接。水利已经不是农村水利,而是全社会的水利,这方面最典型的是绍兴市。漫步在绍兴市区,人们深为这里的河道治理工程与城市景观的完美结合所折服。无论是治水广场、百花苑,还是在相关的配套道路上,都能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却看不到以往水利工程人工斧凿的痕迹。拓浚后的河道水清可鉴,百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堤与道路、绿地浑然天成。不时有年轻妇女沿堤防石阶款款移至水畔,俯身洗濯;桨声响处,又一只乌篷船轻灵地飘过人们的视线……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已显露出“水清可游、岸绿可闲、街市可贸、景美可赏”的崭新风貌,而捍卫这一切的,正是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

当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要求,绍兴市水利局委托浙江省地质勘察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风景规划院、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等具有不同学科的单位开展规划设计。而后的建设阶段,工程施工中涉及水利、园林、建筑、装饰工程和城镇规划等专业,因此择优选择力量雄厚的浙江环宇集团、浙江中联建设集团、市第一建工集团、市第一园林工程公司、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市第一水建公司、浙江省水电基础工程公司等具有较强实力的施工及监理单位参加工程施工和监理。

3.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从水库水源到市政工程。浙江省水利厅计划从2003年开始用10年时间解决1300万农民的饮用水问题,这个项目主要通过建设水库等水源工程、供水管网和小型自来水厂,解决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困难。这是一个惠民工程,但带给水利部门的最大挑战是建设和管理人才的匮乏。水利部门以往的工作主要是建设水库、水闸、泵站、渠道等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而对于城镇供水等项目既缺乏建设经验,又缺乏管理知识。因此缺少市政、建筑设计和城市管理方面的大量人才,特别是供水工程建成后的维修、保养、管理问题更为突出。

4.曹娥江大闸等重点工程——水工与艺术完美结合。曹娥江大闸枢纽位于钱塘江下游右岸的主要支流曹娥江河口。本工程为I等工程,大闸枢纽主要由挡潮泄洪闸、堵坝、导流堤、连接坝段以及管理区等组成。按照规划目标,曹娥江大闸枢纽要建设成河口景观工程,因此除了水工建筑物部分由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外,上部建筑物分成两个部分设计。为了较好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现沿河建筑整体的艺术性和造型美,择优选择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的整体设计方案,结构部分设计由上海华东设计院承担。

工程整体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水工建筑结构与建筑学两种学科的有机结合。传统水利工程地处农村,设计者和建设者大都从降低造价的角度,重视下部挡水建筑物的设计,而对上部建筑的造型、色彩等美学元素重视不够。而现代水利要求改变传统水利设计的范式,把城市建筑的设计思路用到了水工程上。

5.百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与园艺、农艺结合。2009年浙江省政府决定在未来五年内实施百万亩喷滴灌工程,省财政计划对标准型喷滴灌工程补助1000~1500元/亩,对简易型喷滴灌工程补助200元/亩。这是现代农业的需要,它突破了目前行业束缚的局限。喷滴灌工程虽然是一项水利工程,但是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灌溉形式,因此必须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而进行选择。这种选择的前提是对种植物有所了解,因为它既可以灌溉农业作物,也可以发展园林绿化。它改变了传统的灌溉系统先造,农民滞后进行被动作物选择的模式。

(二)人才规格及其素质要求

上面五项工程几乎代表了近十年来浙江水利的重大工程类型,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职业人才已经涉及大量的土建、市政建设、城镇规划、园艺、农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里反映了两个信息:一是水利技术队伍的专业结构需要拓宽,不仅需要水工、农水、水文、地质等传统专业技术人才,同样需要建筑、艺术、园林、环艺、城建等规划、设计、施工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从人才的知识结构等素质要求来说,要求传统水利专业人才具备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方面的修养,以便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增加艺术元素,施工中更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将设计蓝图变成为现实。下表为浙江省水利厅统计的现有专业人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水利人才结构离现代水利要求差距较大,几乎没有艺术类和园林设计方面的人才。

二、造成人才结构性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社会发展促使人才需求结构多元化

对于需求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现代水利目标和任务的变化。现代水利目标和任务发生变化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它既可能来自于经济体制改革,也可能来自于经济社会本身的发展。

1.市场经济体制冲破了传统社会的二元结构束缚。市场经济的作用之一是资源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全社会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样如此。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浙江省对水利发展方向做出了重大的战略性调整,水利服务由农村为主向农村、城市一体化服务转变,从防灾为主向防灾、环境服务转变。2006年浙江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水资源百亿保障工程建设”责任书,标志着全省水资源全面优化配置的工程拉开了建设序幕。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的真正意义在于浙江省的水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水利不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更是一个资源配置中的经济学问题。在这种新的时空上的配置,需要新的知识和手段,需要水利技术人员掌握城市建设、管理的规律。

2.市场经济体制冲破了我国传统行政体制的束缚。我国行业分类尽管历经若干次改革,但还是受前苏联体制的影响,水利、建设、交通、农业都属于不同的行业,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严重的壁垒。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受价格规律支配,资源在全社会配置的需求与行业分工造成的壁垒形成了矛盾。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水利部门开始承担原来职责模糊的、或者原来属于其他职能部门承担的农村供水、城市防洪、城市河道治理、地下水管理等职能,相应地,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水利实际工作的需要。

3.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水利的内涵得到了深化。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水利、资源水利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水利的防洪减灾的单一目标,而是向现代水利综合目标——防洪、减灾、旅游、生态保护等全面发展。具体来说,现代水利工程既要成为防洪减灾的工具,又要成为一处旅游景点。这在国外是很普遍的事,在国内现在也已经有这方面的趋势,如浙江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已经成为华东天池,每天接受大量的游客观光;浙江新安江水库已经成为中外闻名的千岛湖。“城市防洪,治的是一城之水,却反映出了治水思路的大转变”,这是许多“老水利”的由衷感慨。相应于这种目标和变化,其急需的人才也要求有一种复合性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水工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建筑、艺术、机电、经济信息等方面的知识,使一个水利工程真正成为一个艺术品,成为一个当地标志性建筑,成为一种高科技综合体。

(二)传统行政体制造成人才供给的短缺

从人才供给的角度看,水利人才供给来源主要依靠高等院校。因此,分析人才供给主要是分析高等院校的布局和专业设置。

1.现代水利需要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从人才需求的规格看,不仅需要专门从事设计、研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样需要从事工程施工的高技能的高职学生,甚至能工巧匠。浙江省水利高校布局中没有本科院校,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在努力将水利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重点建设培养高层次的科研、设计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要重点扶持职业学院,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队伍。

2.高职学院专业设置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的行业管理都在建设厅,而建设厅举办的高职院校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该院的定位和发展规划是围绕浙江省建设厅的政策指向进行的,它没有考虑水利、交通系统的人才需求所引致的供给。这就对现代高等水利教育提出了挑战——学校定位和专业设置必须适应新时期水利任务的需求,而所有需要配套的资源都在其他行业。

3.高职院校水利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突破原来的框架。一方面是专业课程设置相对应的面比较窄,没有反映行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没有反映企业现实的需求,知识结构不合理。除了传统几个水利课程外,没有根据这两个需求设置课程,如建筑设计、艺术课程、国家标准、行业规章、安全制度等。解决这个问题,急需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这就是目前高校存在的,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水利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矛盾。

三、发挥资源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从前文可以看出,现代水利对高职类人才需求变化有三个特点:(1)水利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趋向宽泛化,需要大量的艺术、建筑、机电、经济、信息等专业为现代水利服务;(2)水利发展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趋向复合化,需要水工与环境艺术、建筑艺术、装饰艺术等知识的复合;还需要水利与园林、农艺等专业知识的复合;(3)水利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求掌握专业知识,更应该掌握行业规范、标准等。由于水利高技能人才是直接参与水利建设活动的,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服务现代水利所要求的技能。浙江同济是一所新建高职学校,历史包袱少,同时具有行业背景和同济大学合作的资源优势,可以在为现代水利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贡献。

(一)规划贴近现代水利需求的专业群

浙江同济兼有水利专业和建筑、土木类专业建设的优势,一方面是由于举办单位省水利厅的行业优势,可以利用行业的资源强化水利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利用与同济大学较密切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同济大学在建筑、土木、艺术等方面教学资源进行相关专业建设。正因为具有这两个方面的资源,学院将专业定位在大土木方向,具体包括7个专业群:水利工程类、建筑工程类、机械制造类、电气自动化类、艺术设计类、计算机类、经济管理类。学院应该根据现代水利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动态完善专业设置的规划和专业群建设。

(二)建设贴近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衡量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需要改革的因素主要包括有没有基于市场需求的课程;课程结构是否基于人才规格;教学内容是否反映一线需求;实训条件是否类似于工作现场——生产型实训基地;专业教师是否具有实践经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评估手段是否适合职业教育(考试是唯一手段,实践性教育如何评估);是否有校企合作机制作保障等。这些内容都围绕着课程体系建设的,因此决定着课程的改革。课程体系建构改革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难点和热点,它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课程改革就是对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人文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应围绕的三大功能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积极推动学生就业能力提高。要培养现代水利需要的人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关键。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采用项目导向型、任务导向型、过程导向型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高职化工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第12篇

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创新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 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它的实质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 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结合的必然产物。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起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 美国高校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及科研机构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参与到产学研活动中, 形成了独特的硅谷模式、MIT模式、建立了合作研究中心模式等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开展的也比较早, 其形成的产学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是高校与国立、公立及民间科研机构合作科研、合作教育, 实质是协作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关于产学官的合作模式, 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了几种典型的模式, 主要有:企业和大学的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共设研究中心;大学在企业的实习、教育计划的共同开发;大学的成果通过技术转移机构向企业转移。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进中国, 作为一个教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个模式在30多年来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是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 产学研的合作育人模式已经成为重要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将是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战略新理念、新目标和新任务, 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和企业在服务区域经济, 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化工物流发展现状及化工物流人才需求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化工物流为其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等作业活动是化学工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 我国化学工业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发展, 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这必将带动化工物流的巨大发展。

当前我国化工物流面临的挑战, 主要是高资质的大型物流商太少, 安全运输软硬件条件不足, 同时国际上物流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专家们指出, 尽管目前中国经济遇到很多挑战, 但对化工物流业来说, 是机遇大于挑战。一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我国石油化工产业, 高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 近年来其总产值的增幅大于国内GDP的增幅, 增幅都在两位数, 由此带来了化工物流的繁荣。二是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紧缺, 进口原油量不断增加, 而国际油价又持续高位震荡, 促进了煤制油、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新型煤化工以及生物燃料工业的崛起, 液体化工品、液体燃料总产能高达数千万吨, 生产商正在寻找新的运载体和物流服务商。三是各省市化工园区的建立, 沿海城市货运码头和港口的兴建, 区域油气管网的铺设, 高速公路的联网, 也需要现代物流业为之配套。四是跨国化工公司正在寻找供应链合作伙伴, 在华化工外企已多达2000多家, 他们大多实行物流外包, 而且, 最近不少外企进入丰产期, 在上海、南京的化工园区, 危化品的产出在一两年内将翻一番, 急需高水平的供应链物流商。五是国内一些大型石化企业近年开始受到成本上升的压力, 也在考虑实行物流外包。

化工品的物流运作与一般物品的物流运作有着极大的差别。与普通货物物流相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等特性, 化学品生产、仓储、运输的特殊性, 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化工物流安全是关键, 所以需要专业的化工物流人才来运作。

国内外在化工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不多, 化工业的蓬勃发展急需相应的化工物流专业人才, 如何依据化工市场的需求培育适用的化工物流人才?而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一线操作人员的摇篮, 在化工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却不能满足物流企业的需要。

由于化工物流是一个特种行业, 不仅仅要求从业者懂得物流知识, 而且要求他们必须懂得化工品的性能性质、作业方式、操作方法等知识, 具有化工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 熟悉国内外化工物流法律法规等, 而这些知识现在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学中很少涉及。高职院校现在的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太过宽泛, 由于师资等方面的限制, 很多院校物流专业课程教授的一般都是基础的通用知识, 化工物流知识却鲜有涉入。谈不上针对化工物流这种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来设置课程。专业知识的缺乏和经验的缺失使得这些人员的成长与企业发展要求相脱节, 因而一些化工物流企业干脆放弃在院校招聘人员, 一般是自己培训物流人才, 这些人才数量有限, 且很难流入社会, 而相关专业毕业生又难以进入化工物流领域。这种化工物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得我国化工物流人才奇缺, 成为化工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 物流管理专业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实现由传统培养模式到产学研培养模式的转变, 形成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专业特点相符合的产学研结合的化工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合作中化工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产学研合作中, 依托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的优势资源, 围绕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功能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结合区域经济状况, 引入化工物流企业的管理理念, 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 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 (重点是江苏省) 进行调研, 了解兄弟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的措施;对化工物流企业和化工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对化工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及其职责、人才知识技能结构要求, 以及实际工作中本专业派生出的新职业、新岗位等进行调研。总结分析, 调整和改进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产学研结合化工物流人才培养定位于第三方化工物流。我国化工物流大多以自营物流为主。近几年, 化工企业认识到发展核心竞争力, 降低风险, 降低物流成本, 增加企业柔性, 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 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巨大, 会带动第三方化工物流的发展。

构建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契约机制。根据化工物流市场需求, 预测对化工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 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教师素质的提升和结构优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最有效和快捷的方式就是专业教师到化工企业和化工物流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可以采取多样形式, 比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一起到企业参加实习, 一方面指导和管理学生, 一方面与企业物流一线师傅学习实际操作和管理经验, 熟悉化工生产、化工商务活动、化工物流业务的特点。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进行产学研活动, 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为企业提供技术、科研支持服务等促进“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或科技园, 以项目为中心组成产学研联合体, 搭建校内与校外、学生与企业经常性互动联系的平台与桥梁, 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下的化工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上一篇:中国传统色彩观下一篇:农产品滞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