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规章

2024-05-07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精选11篇)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 第1篇

一、南亚来华留学生普遍特征

南亚诸国皆比邻中国, 历史上与中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往来十分频繁。 近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中国与南亚合作的倡议, 搭建了与南亚国家战略合作的新框架。 随着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加强, 南亚留学生将成为来华留学生中数量增长最快的群体。 来中国学习的南亚留学生主要以汉语研修生和医学本科生为主;南亚留学生基本上都是自费生, 他们为了今后的工作和就业, 依靠家里的经济支持来到中国学习, 总体来说, 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太理想。在教学与日常管理过程中, 课题组发现南亚留学生群体具有一些普遍特征。

1.思想意识活跃, 学习动机缺失。

南亚留学生思想意识活跃, 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他们没有压力。 但是, 南亚留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他们主要是在他们国内没有考上大学, 没有升学机会才来中国学习。 一部分留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并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此学习没有动力, 有的学生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 反过来又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 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 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越不努力成绩越差, 成绩越差越想放弃, 不想学习。

2.时间观念淡薄。

南亚地区来华留学生时间观念淡薄, 对生活中的时限要求不够重视。 这种散漫的时间观念和没有时间紧迫感的学习态度导致他们行动懒散, 常常会有上课迟到或早退的现象出现, 甚至在考试时也会出现迟到半个小时到考场的情况。 在学校刚开始安排留学生课程时, 这些留学生甚至提出上午上课时间能否改成9点左右上课的请求。

二、南亚留学生对高校规章制度的接受性情况反馈

在实际的留学生管理工作中, 发现南亚留学生因为宗教和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及他们自身的一些主要特征, 导致他们对中国高校一些规章制度存在一些不适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公安部门和派出所的临时登记居留制度的不适应。

公安部门要求留学生在入境后到达当地的24小时之内, 须去当地派出所做外国人临时居留登记, 在30天之内办理学生居留许可。 许多留学生对于24小时之内去当地派出所进行登记这一规定不理解也不支持, 入境后不及时与管理老师联系或者从国外回校后不及时到学校报到, 去派出所进行相应登记。

2.对教学管理制度的不适应。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关系, 南亚留学生对于中国高校严格的教学作息时间及课堂管理纪律, 常常觉得不习惯。 南亚地区来华留学生时间观念淡薄, 行为习惯懒散, 常常会上课迟到或早退。 对于学校和任课教师用管理条例如扣除平时表现分, 缺课多出一定比例取消他们的考试资格等约束他们, 要求他们改善行为习惯时, 因为对中国文化的不理解, 这些留学生又会因此质疑学校和管理人员管理的目的。

南亚留学生远离家人, 远离祖国来到中国求学, 因为各种障碍阻碍, 他们短时间内很难融入中国文化, 接受中国高校的规章制度。 由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 因此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 会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 常让他们处于焦虑之中, 如果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 就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 这些情绪上的波动, 使他们难以自觉控制。

三、对南亚来华留学生管理者工作策略的建议

南亚留学生对中国高校规章制度的接受性情况反馈都给留学生教育和管理造成了新的困难。 南亚留学生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群体, 他们特殊的心理特征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和行为需要引起学校的关注和重视。 留学生管理老师在日常管理中应加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引导。

1.关心、了解留学生情况。

留学生老师或者班级辅导员应秉承关心爱护留学生的成长, 对他们的学习负责的态度管理留学生。 对于这些来自南亚的留学生, 管理留学生的老师应对每一个留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解, 对学生的父母、家庭成员构成及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详细了解。 除此之外, 了解学生本人在其国内的学习情况, 建立学生的家族信息情况档案, 做到有突发事故时能准确判断学生的真正动机, 并及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

2.开设跨文化适应课程。

针对南亚留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留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效了解与跟进, 对一些有跨文化适应障碍的留学生进行及时辅导。 建立留学生咨询室, 及时了解留学生的诉求。 开设对外汉语课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语言文化, 组织留学生进行文化考察等教育活动帮助他们解决来自不同文化的跨文化障碍问题, 正确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在对留学生的教学与日常管理中, 学校和老师应当尊重他们不同的信仰和文化, 关注南亚留学生特点, 加强留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工作, 及时了解留学生的诉求, 帮助他们解决跨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困惑和问题, 鼓励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一些性格孤僻、适应性差、思乡情重的学生要给予特殊关怀和照顾, 帮助他们及早克服跨文化障碍。

四、结语

“外事无小事”, 做好留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及国家安全, 也直接关系我国的国际声誉。接受留学生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留学生的教育管理, 学校要配备管理力量, 完善规章制度。 高校的留学生管理人员和老师, 要积极引导他们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法律, 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 适应中国的高校管理制度, 引导他们好好学习, 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国际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0:5-11.

高校诚信教育规章制度 第2篇

一、完善考试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齐抓共管

1.学校负责学生工作和负责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是考风考纪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考风考纪工作。

2.教学学院(部、中心)(简称学院,下同)是考试组织和考风考纪建设的主体,学院书记、院长是考风考纪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是考风考纪建设的直接责任人。

3.教务处负责协调全校考试的组织工作。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监察处、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等负责对学院考试组织的过程监控、目标考核和评估。

4.学院承担本学院考试的管理职责,整个考试过程由学院全面负责,具体包括考题命制、审批、试题保密、考场申报、监考教师安排与培训、考试过程管理、组织教师阅卷、评分、考风考纪教育及对违纪作弊学生的教育、处理等。学院要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明确职责,使考试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有制度、有落实、有检查,切实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考试工作顺利实施。

5.巡考是学院所有领导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学院应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及时掌握考场情况,处理考试期间发生的重大问题,对监考教师在考场上是否正确履行其职责进行监督,对不能有效履行相关职责的监考教师要及时调换并给予相应处理。

6.承担监考工作是教师的工作职责和义务,任课教师参加监考是其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环节。学院要把教师是否每学期承担一定场次(由学院确定)的监考工作作为教师岗位考核的重要内容。

7.教师授课、答疑时,严禁泄露考题、圈定考试范围,应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教师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肃认真地对待阅卷、评分工作,对任何人的不合理要求及不正当行为应当坚决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教师求情,干扰、干涉教师阅卷、评分。一经查实,按照学校相关管理规定严肃处理。

8.学校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考场巡查制度,教务处及学生工作部、监察处、教学督导委员会等应经常性组织巡考,监督、检查学院负责的考试的组织管理和考风考纪情况,及时发现、通报、处理考试过程中出现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事故,并将巡视结果在教务处网站予以公布。

9.学校将考试管理工作作为对学院合格考核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学校及学院对考试过程中发生的教学及教学管理事故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和整改。情节严重的,按《大学教学及教学管理事故认定、处理办法》处理。

考试期间,学院上报到教务处的学院巡考领导未到场巡考的,一经查实,按工作失职对待,所负责的考试发生考试管理事故或学生大面积违纪、作弊的,追究巡考人员的管理责任。

学校巡考人员在巡考期间发现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而监考人员未发现的,根据监考教师履行职责的情况确定该考场的监考人员是否按教学事故处理。

学院未对安排的监考人员进行培训,监考人员因不熟悉《大学考场规则》、《大学监考人员守则》及《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条例》未能正确履行职责、造成考试事故的,学院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发生学生考试违纪作弊、教师和有关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失职,监考人员或学院隐匿不报或拖延上报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按《大学教学及教学管理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处理。

学校对考试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于屡次出现作弊的班级和学院,学校要追究辅导员和所在学院领导相应的责任。

二、对学生违纪作弊的处理

10.对违纪作弊学生要按照《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条例》从快严格处理。

11.将对违纪、作弊学生的处理结果纳入学生诚信档案,“双选”时提供给用人单位,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学生家长;因为考试违纪、作弊受记过及以上处分者,取消其学位授位资格。

12.对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三好生、奖学金获得者,如有违纪、作弊行为,除按《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条例》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外,还要分别给予党纪处分、取消职务、取消资格、追回当学期已获得奖学金的处理,并取消其当学年各类评优评奖资格及毕业时各类评优资格。

13.监考或巡考人员在发现违纪、作弊学生后,应当场收缴并保存有关证据,立即终止该生考试, 填写违纪、作弊情况记录表,及时向学院负责人汇报。学院要按照处理程序及时调查、取证,并在考试结束后1小时内将根据《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条例》提出的处理意见及时上报教务处,并做好违纪、作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4.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接到学院上报之后1小时内,须根据有关处分条例,审核定性并做出处理意见,上报相关校领导,同时进入违纪、作弊处理程序,负责处分文件的学院领导要完成核稿签字,半个工作日内及时张榜公布处分决定。

1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为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说情开脱,干扰对违纪、作弊学生的处理。如经查实,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严肃处理。

三、其它

16.后勤部门在考试期间,要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准时打开考场教室,保证电源畅通、环境卫生,以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17.学校及学院均公布考试违纪举报电话或电子信箱,对有关考试环节的来信来访、举报电话要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做好对违纪举报的调查、处理工作。

高校规章制度法治化思考 第3篇

一、高校规章制度的法律性质

高校规章制度是指高等学校依照法律授权、按照正当程序制定的用来明确师生员工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以及按一定程序办理学校事务的学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3]高校相继出台名目众多的规章制度,其中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面对如此之多的规章制度,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它们是高校进行内部管理依据和准则,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同时,高校规章制度的“泛化”也引起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其中校规性质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我们知道,制度规范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定规范的主体性质决定的,要研究校规的法律性质,首先应厘清我国高校的法律地位。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第24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该法第30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基于这一规定,我国高校被定位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在法律上定性为“社会服务组织”。[4]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与不存在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社会团体及自然人拥有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根据我国《教育法》第28条第1款第4项规定,学校行使“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的权力。《高等教育法》第40条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第41条第1款第4项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有权“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学位条例》第8条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从以上条文中,不难看出高校在招生、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得到法律的明确授权,行使这些法定权力时便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属于法律授权组织。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笔者认为从权力来源出发“高校立法”具有以下两种法律性质:一是行政行为。在得到法律明文授予行政职权的前提下,高校与其成员具有不平等的法律地位,作为法律授权的组织其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行为符合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根据行政法的一般理论,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律授权范围内,“高校立法”行为运用行政权力,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并可反复适用,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由此产生的规章制度具有典型的行政性。二是民事行为。除行使以上行政职权外,高校作为事业法人、民事主体,可以以自己名义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与其成员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两者之间通过合同关系来维系,其性质多属于教育服务合同,而规范这类关系的规章制度自然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可视为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从法学理论来看,此类规章制度反映了一定范围内民众的意愿和普遍遵从的规则,其性质近似于“民间法”。

二、高校规章制度合法性审定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多为原则性规定,各个高校以从严治校的原则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由于缺乏规范性和透明性,高校校规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合法性审定问题由此出现。基于校规的两种法律性质,笔者认为合法性审定的主体存在两个层面:

一是行政机关。基于国家教育权,行政机关负有提供高等教育的义务,由于行政机关职权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日益庞大,单纯由行政机关行使教育行政权并不现实,所以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将部分教育行政权授予高等学校,在实践过程中行政机关也会下放给高等学校某些职权。高等学校为行使这些行政职权而制定的执行性、实施性的规章制度,理应受到行政机关的监督。

二是司法机关。所谓“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作为权利的最终救济渠道——司法机关在高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审定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田永案”后,国内学者纷纷对司法审查高校管理行为展开了激烈讨论,“司法介入与大学自治”成为争论的焦点。一部分学者认为司法介入高校教育纠纷必然会侵犯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影响和损害学术自由;另一部分学者则提出反对的主张,认为高校接受司法审查是不可回避的法律义务,有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众所周知,大学制度的根基在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但这一理念与我国延续千年的学术传统有很大差别,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并非短期能够完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扶植和培育,以使其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健康成长,司法介入便是一条有效途径。当然,司法介入应是有限的,才能给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对于高校规范隶属型法律关系的规章制度,司法介入限于高校对行政权力的运用,以保障相对人基本权利为必要。而高校行使学术权力,是基于高校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这一权力应避免受到不当干涉。

三、高校规章制度法治化途径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同样依法治校的前提是有规章制度可依。鉴于规章制度在依法治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规章制度法治化也随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首先,认真认识和对待权力(权利)是规章制度法治化的前提。长期以来,受学术传统的影响,学校和学生被认为处于不平等地位,所以在设计规章制度时侧重于管理和规范,而对相对人权利保护和救济方面较为薄弱,才会出现侵犯相对人受教育权、人格权、财产权等权利的情形。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应该认真和对待权力(权利),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可以行使哪些权力,应该尊重和保护哪些权利,将学生的发展、成长放在首位,并清醒地认识到从严治校不能以牺牲其成员权利为代价。另一方面,相对人也应该认真认识和对待权利(权力)。从法律上讲,权利人有权要求他人为或者不为,就对他人而言实际上也是一种权力。相对人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权利意识,抵制不当的权力侵犯,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其次,应重视高校章程的制定。章程作为设立高等学校的必备条件,当然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高等教育法》对章程的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可以说,高等学校的章程是高校自治、自主办学的基础,是高等学校办学最根本的规范性文件,其内容是对高等学校最根本问题的原则性规定,同时也是规章制度制定的直接依据。在西方,高等学校大多有自己的章程,而由于发展历史的差异,我国高等教育则存在章程的缺失。学者们在研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问题中,发现“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章程’,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以章程为基础制定有各种规范,具有规范管理和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5]由此可见,高校章程是实现规章制度法治化的基础,离开了章程,规章制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依法制定高校章程乃是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

就具体路径而言,高校规章制度法治化需经历清理——制定——执行——完善四个步骤。

第一步,应该先清理已经存在的规章制度。目前,高校中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规章制度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形式上和内容上均有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对人的实际要求不相符的情况。在这些规章制度中,有的是没有随着法律“与时俱进”,有的是超越“立法权”,有的是相互冲突等等。为保证规章制度的统一性和继承性,应该定期清理和审核已存在的规章制度。笔者认为,高校应设立专门处理日常法律事务的机构,负责相关规章制度的清理和审核,真正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步,制定规章制度存在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实体上。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该严格遵循《立法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和法律优先原则。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只有规章以上的规范性文件才能设定罚款处罚,其他规范性文件无权设定,而实际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多多少少存在处罚权的滥用。高校在制定此类规章特别是《学生违纪处分办法》时,应特别注意这一问题。此外,法律对关系相对人基本权利的事项存在一定立法空白,致使高校权力空间较大,国家立法机关在修改相关法律时应有所偏重,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界限,同时明确对高校授权的内容和范围,从源头上规范高校权力。

其次,程序上。制定规章制度时应遵循正当程序原则,即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公开、公平、公正。不仅制定结果要公开,制定过程同样要公开,特别是与相对人权利紧密相关的那些规章,制定时应征求相对人的意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使规章制度透明、科学、合理、具操作性。此外,还应建立重要规章上报制度,便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和监督。

第三步,执行环节最能体现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否则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力是否到位不仅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素质,同时也反映着领导者的角色定位。首先,规章制度应在全校范围内公布,让相对人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且要建立规章制度培训机制,通过该机制加强宣传力度。在执行过程中,笔者认为正当程序和程序公正尤为重要。在民主、法治不健全的情况下,高校领导者不应急于去达成规章制度的目的,而应以正当的程序去达成规章制度的目的,包括相关管理部门的调查、学生的辩解和申诉、对学生的处分等程序均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这样才能避免行为的随意性。

第四步,对于那些在执行中发现问题的规章制度及时加以完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充分检验其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够达到“立法”目的。当“立法者”发现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存在不合理、缺乏操作性或者有违“立法”初衷等问题时,应该进行修改和完善工作。然而,修改规章制度的程序不容忽视,同样应该遵守规章制定的程序,否则会动摇其严肃性。

注释:

[1]本文指公办高校。

[2]“田永案”虽不是法院受理的第一起以学校为被告的教育行政案件,但标志着我国将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纠纷纳入到行政诉讼的调整范围中来,具有里程碑意义。

[3]王利民、刘丹华、王戎:《重视依法治校 提高治教水平》,《法学》2001年第8期。

[4]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论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第4篇

一、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意义

现代高校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动态的综合管理过程, 而高校规章制度体系是高校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的基本依据, 也是依法接受行政监督和司法审查的重要依据, 建立一套完备的、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的规章制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需要

刘延东同志曾指出:要善于按照法律法规来规范运行,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要善于通过制度建设来推动运行, 建立健全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制度, 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要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 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防止重制定轻执行[2]。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重要阐释和补充的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一定要与相关法律、法规保持同步。否则, 高校规章制度很难与国家法律体系、各类行政法规和规章保持高度的一致, 这不仅会制约高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开展, 也会影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等在高校的贯彻实施。

(二)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认为, 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 所以即使没有校长, 哈佛大学也一样可以正常运转[3]。可见,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既是高等教育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 大学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科学管理。大学制度是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管理保障;高校规章制度体系是现代大学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大学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战略管理转型阶段的重要特征。建立和完善高校规章制度体系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 规范管理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保障

高校内部的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规章制度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可以使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相互协作;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可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可以有效规范和引导师生员工的活动, 充分实现以人为本, 发挥师生员工尤其是管理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可以使管理干部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避免不必要的探索和相互推诿现象, 从而使工作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 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完善以大学章程为基础的规章制度体系是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管理模式转型、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障, 是调整学校内部各种利益关系、调动学校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学校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动力。高校规章制度体系是高校在多年办学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办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的存在, 可以有效防止工作的随意性以及个人经验主义。用规章制度的形式把常规工作和办事程序固化, 指导和规范学校常规工作的开展, 可以确保工作不会因为个别部门领导的更换而受影响, 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高校规章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

高校规章制度体系是高校内部正常运转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大学章程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大法和基本宪章, 是高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和总纲。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应在大学章程的总领下, 构建一系列内部管理体系, 主要内容应包括党务工作制度、行政性规章制度、学术管理规章制度和服务保障规章制度等四大制度体系。

(一) 党务工作制度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基层委员会是高校内部的重要组织, 党委主要负责统一领导学校工作, 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 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 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因此, 作为高校规章制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务工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规章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党的组织制度;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及管理制度;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

(二) 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 行政系统是其内部管理不可或缺的组织体系。高校行政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和实施等行为, 使学校人、才、物发挥最大效益, 保障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离开行政管理制度, 高校将不能正常运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规划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计划与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组织与教育研究) 、人事管理制度、岗位聘任与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资产设备管理制度、后勤保障与管理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校内安全保卫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三) 学术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高校是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的场所, 追求学术自由是永恒的话题。高等教育内在的发展规律决定学术活动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大学学术管理是指对大学学术活动和学术事务的管理。学术管理的目的在于求得学科发展、创造学术自由的氛围、提高大学的学术水平[4]。这类规章制度涉及学术权力、学术资源分配以及学术规范等方面内容。学术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包括学位授予制度、学科评议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学术道德规范制度、学术奖励制度等。

(四) 服务保障规章制度体系

现代社会, 高校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大学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如何办一所好的大学, 提高办学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也不再仅仅停留在教育教学管理本身, 而是扩展到师生的吃、穿、住、宿、行等方方面面。追求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建立一套服务保障规章制度体系已成为高校办学的必然趋势。这类规章制度涉及学校后勤服务、安全保卫及知识成果转换等方面内容。服务保障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包括学校有关安全保卫制度、保密制度、后勤服务制度以及生产经营有关制度等。

三、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 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既是规章制度存在的基础, 也是规章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坚持合法性原则, 首先, 要确保制度内容的合法性, 即高校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有法律依据, 不得与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高校规章制度是要求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准则, 虽然不属于法的范畴, 但是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其次, 规章制度在制定、修订、废止时, 要严格遵守一定的程序, 应广泛征求意见, 确保其真正代表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

(二) 系统性原则

规章制度体系结构特征是统一而多层次的, 具有系统性。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要从学校的高度统筹考虑, 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 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体系。在加强各个领域制度建设的同时, 全面协调领域内外的制度关系, 注重制度间的彼此衔接, 力求达到“1+1>2”的效果, 避免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规章制度重复规定某一事项或规定的同一事项不相符, 真正发挥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同时, 制度建设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要进行动态管理, 根据上级相关规定的出台或修订和工作实践的要求, 不断修订各项制度, 完善制度体系。

(三) 稳定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就是要求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后, 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反复适用, 具有普遍约束力, 不能任意变动。稳定性原则是规章制度规范性的要求, 高校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引导着师生员工的行为, 如果朝令夕改, 那么人们将无所适从, 造成管理无序。同时, 稳定性原则也是高校办学的要求。高校规章制度体系承载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思想, 体现着本校独有的校情、校风, 因而要求每项规章制度都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加强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措施

随着依法治校的不断深入, 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正在不断完善, 但还普遍存在着无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程序不够规范、管理较混乱等问题。因此, 各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高度重视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一整套适合校情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体系, 规范师生员工行为, 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 高度重视, 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

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实际上是不断建立健全校内“法规”的过程, 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配备法制工作人员负责这项工作。高校外聘的法律顾问, 一般是在学校处理涉及对外法律问题时, 起到咨询、参谋的作用, 但很难参与到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和配备专业工作人员, 将有利于全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二)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规章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最终目的是要在高校内部建立起良好的、有序的运行状态, 而管理干部是学校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是保障。首先, 管理干部要熟悉教育规律, 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其次, 要给予各级管理干部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 鼓励管理干部进行更高层次的学历深造, 进一步优化管理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家型、职业化的党政管理干部。

(三) 规范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高校规章制度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相对完整的体系, 各个规章制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衔接关系。因此, 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一定要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合理、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是保证高校规章制度规范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一般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应包括以下环节:立项 (有关部门提出修改申请) 、文件起草、征求意见、单位会签、学校有关部门审核、学校领导签发、公布等, 各环节之间有其内在联系, 缺一不可。

(四) 加强规章制度体系的动态管理

规章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 整个过程包括“立、改、废、编、释、审”。因此, 要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行监督, 定期进行清理和汇编工作。监督范围包括: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是否规范、执行是否严格、实施效果如何等方面。对于发现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或与当前学校实际不相符合的规章要及时予以废止或修订, 对于发现内容有重复的要予以合并或重新起草, 对不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要及时修订。同时, 还应该按照“保留适应的、废止过时的、修订残缺的、制定空白的”的原则定期对学校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和汇编工作, 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国外著名大学一般都比较重视规章制度的汇编工作。墨尔本大学自1853年建校以来, 定期出版全校的规章制度汇编, 150年来从未间断, 这些宝贵资料已成为研究墨尔本大学发展历史的重要依据[5]。

摘要:加强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应遵循合法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等原则, 在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 高校应高度重视, 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规范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加强规章制度体系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规章制度体系,原则,措施,高校

参考文献

[1]孙灿成.学校管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28.

[2]刘延东.努力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 2010-02-07.

[3]俞家庆, 李延成.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 (12) .

[4]匡尹俊.蔡元培大学教育理念对大学学术管理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11) .

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第5篇

2、学生在机房内不准讲小白话,不准大声喧哗。如有问题应举手询问教师,确保机房内安静。

3、学生上机时不准随便调换座位,不准玩游戏,不准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

4、学生上机时不准吃东西,不准乱扔纸屑、垃圾,确保机房内干净、卫生。

5、学生上机时应严格服从教师的指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肆意乱动、乱敲电脑,如有损坏应照价赔偿。

6、学生上完机后,按操作程序关好电脑,井然有序地离开机房,不得拥挤,不准带走机房内任何公共财物,违者将严肃查处。

7、对不遵守上机制度,屡教不改的学生,取消其上机资格。

8、学生电脑室的电脑除管理员、维修人员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准拆卸、检查,如出现电脑故障应报告管理员处理。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 第6篇

今后,在辽宁省的企业招聘信息中,将看不到“只招男生”的字样。单位招工有性别要求将违规,这是7月1日起实施的《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的一条。该《规定》是全国首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府规章,在确定政府部门职责、规范就业市场管理、明确高校职责三方面作出规定,填补了国家立法空白。

“《规定》首次明确了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的法律责任,”辽宁省法制办副主任李秀林介绍说,“将来,事业单位补充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优先面向高校毕业生。”

值得一提的是,《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明确了《就业协议》的法律地位与作用,保障双方在履行《就业协议》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教师张洁说,此举真正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以往,用人单位违了约,毕业生却没办法。此项规定,保证大学生有章可依,合理地维护自身利益。

此外,据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铸介绍,《规定》明确市、县人民政府在制定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时,应当同时制定高校毕业生需求规划,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由英国文化协会发起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

“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今年已经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本项目将在中国培训125名现有或潜在的社会企业家。”6月11日,英国大使馆教育处一秘、英国文化协会社会与发展总监罗炳升(Ian Robinson)在京表示。当日,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据悉,该培训项目今年将面向中国的西安、杭州、成都、深圳四城市展开。

该培训项目创办的目的,是使民间组织从业者、社区领导以及现有或潜在的社会企业家们,获得相关机能特别是商业技能,进而通过社会企业的方式,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社区内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此项目由英国文化协会在全球发起,在中国的部分,则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南都公益基金会加盟合作。

6月11日晚,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在北京举行了首次资金奖励机制颁奖典礼,共有7位社会企业家获得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提供的总额为人民币50万元的启动资金。上述社会企业家都参加了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举办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试点项目。据悉,在2009年~2012年间,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计划在中国培训600名现有或潜在的社会企业家,并希望通过此举,帮助中国的社会企业部门实现自我发展,并在就业、社会服务和社区和谐发展方面作出显著贡献。除中国外,目前参与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的国家,还包括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土耳其和塞尔维亚等,中国的参与者将有机会和来自世界的同行交流思想和经验,开拓信息渠道和合作机会。

贵州贵阳:动漫培训受宠折射职教升温

近日,在由贵州省贵阳市中新动漫学校、深圳环球数码动画学院联合开办的动漫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记者着实感到了动漫产业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宠爱”。几名年轻人告诉记者,他们放弃了今年的高考,决心将动漫设计作为自己今后的人生目标,并且将为之孜孜不倦地追求下去。

贵阳中新动漫学校董事长颜永益表示,仅仅开班几天,他们就招收到了40多名学生,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全省各地的近百个报名咨询电话。

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张雪丽指出,动漫培训受到热捧,实际折射出的是职业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正在逐渐提高。过去在家长眼里,上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是没有出息或者没有前途的选择。于是,有些父母宁可让不够大学本科分数线的孩子复读再考,也不让孩子上职业院校。但这种想法和做法已不合时宜。目前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但超10万年薪难觅高级技工的新闻却屡见不鲜,在各大高校热门专业毕业生疲于转战招聘会且屡次碰壁的时候,车工、电工、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等专业的职校毕业生却仍然供不应求,这一切都说明了以掌握技能为先导的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在贵阳市人才中心,一名招聘单位的负责人说,“在某些岗位上,作为大学生就业敲门砖的学历证书确实比不过一本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一个专业技能证书。”许多用人单位均表示,在看学生简历时,他们会更看重一些有实质内容的东西,比如一技之长、技能等级等。

山西省48所中职学校被撤销

山西省教育厅日前通报了该省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质清查情况:在申请并接受清查的504所中等职业学校中,388所学校符合中职学校的设置标准,具备办学资质;68所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需按要求限期1年整改;48所学校不具备办学条件,取消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学资格。

本次限期整改的学校,整改期间原则上停止招生。整改期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取消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资格。被取消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学资格的学校,要停止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但要继续完成现有在校生的培养任务,负责做好学生的毕业就业等有关工作。

另外,为了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各地应根据当地教育发展的需要,逐步取消普通高中职教班,将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改办为中等职业学校,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

高考落榜生读中职会受企业青睐

近日广东多所职业技术学校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落榜生接受过3年的高中教育,文化基础比较扎实,学习、接受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强,善于待人处事,如果再掌握一门技术,那将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据劳动部门统计,广东省中、高级技术人才缺口180万。在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实体经济,大学生找工难的今天,很多落榜生已把读中职作为高考失利后的最佳出路。“无论是理科或文科的落榜生,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比较强,做事沉着踏实、懂得运用职场礼仪,这是他们在就业市场受用人单位青睐的重要原因。当然,由于落榜生长期接受基础教育,刚到中职学校学习时动手能力会相对差一点,但经过学校严格的培养和自己的勤奋操练,一样可以把专业技术掌握好,运用好。”广东省电子技术学校招生办王主任说。“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和电子商务这四个专业,是我们专门根据市场需要,面向落榜生开设的,这些都适合文理科学生报读。”

据悉,近年来不少落榜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家庭的落榜生都把报读中职作为他们高考失利后的最佳出路。去年湖北省报读中职的高考落榜生就高达3万余人。广东多所中职学校招生办的相关负责人也认为,近年来落榜生报读中职的人数明显增多,预计今年会比往年有大幅度的增加。

技能大赛成为职业院校“风向标”

半年前,当得知“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比赛项目由天津职业大学承办时,校长董刚“只好硬着头皮上”。因为,“3G”对高职院校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6月28日,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场,董校长说,由于承办此项目比赛,“学校受益很多”。 首先,通信专业以前是学校的弱项,但通过筹办赛事,现在“短腿”通信专业变成了强项;其次,通过技能大赛这根纽带,学校与中兴、华为、思科等国内3G设备生产商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联系,不但获赠了一批先进的通讯技术设备,而且这些设备生产商还为学校培训师资力量,建设学生实训、实践基地等。另外,赛事牵动了职大10个学院的学生参与。使10个专业的同学都在现场参与了一场“实训大课”。

“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比赛项目对全国90%开设有数控机床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都有冲击力。之前,数控机床项目也有两套比赛方案,一套是适合传统的数控机床教学方案,另一套比赛方案只适合10%的高职院校,而这套方案是按新一代数控机床人才培养标准进行设计的。最后主办方决定采用“少数引导多数”的原则,让绝大多数院校以大赛为“坐标”,加快设备更新换代,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这就是技能大赛的真正目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是为了把职业教育多年来探索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向社会和公众进行展示,同时以引领整个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

技能大赛引领了技术创新,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比赛期间,天津模具协会带领了一批企业家来了。他们说,在相“千里马”的同时,更透过大赛知晓国内模具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水平,以及技能人才的培养状况。

重庆职业管家:会开车懂电脑月收入2000~3000元

管家这个职业对我们既熟悉又陌生,许多以解放前大户人家为题材的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角色。 如今,这种在电视剧里司空见惯的职业私人管家已在重庆市悄然出现,除了管账、做饭,现代管家还得会使用电脑办公,会设计布置Party,会开车,有的甚至还要懂英语、日语、粤语等多种语言,而且从业者多为中年女性。

据介绍,目前管家服务主要分家庭管家、别墅管家以及涉外高级管家三种。对家庭管家的要求主要是来客接待、中餐制作、营养配餐、家用电器的使用与安全、衣物的洗烫与保养、家庭理财与采购管理、日常疾病的防治与婴幼儿老人的基础护理、抄写、打字、收发传真、电子邮件、上网查找资料文书、生活管理等。别墅管家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还要能够设计和安排比较体面的宴会,根据客户要求的不同,有的还会增加茶道和驾驶等服务。涉外高级管家,则要求会英语或者日语。

由于是重庆刚刚兴起的职业,目前该行业的人才总的来说很匮乏,从业者多为高中和大专文化,本科生极少,从业者基本都是女性,其年龄多在30~45岁之间。雇主通常以中高档住宅小区业主居多,根据雇主要求的不同,管家月收入为2000~3000元。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 第7篇

高校规章制度法治化建设, 需要从人员保障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知识层次高、管理方法先进的专业化学生管理队伍势在必行。

一、人员保障机制建设

(一) 建设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在我国, 学生管理长期就是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 教育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学生管理隶属于学生行政管理部门, 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借鉴国外学生事务发展的经验, 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1) 培养专业人才。美国将“学生管理”作为单独的学科门类, 每个州均有一所配有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的高校。我国也可以借鉴, 在学科设置时增加“学生事务管理”二级学科, 培养学生管理人才, 同时将学生管理作为一种就业方向, 吸纳专门的管理人才加入学生事务管理。2) 设置专门机构。将学生事务管理和管理人员从行政隶属管理和其他繁杂的事务中脱离, 建立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 是学生事务管理完善发展的保障。在美国有设专门的学生事务协会和机构, 以及专业的期刊出版。这是学生事务组织机构专业化很好的体现。3) 确定工作标准和程序。作为专业门类, 学生事务管理应有标准化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工作考评机制和评价体系, 使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和标准化, 更好的服务学生。美国从60年代开始, 推行协会制定的学生管理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能够促使管理者更好地服务学生, 使学生事务管理日趋专业化和标准化。

(二) 建立“自我管理”式干部队伍

新时期高等院校学生的人格特征表现为极富个性, 有着独立的想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 除了追求优异的学习成绩外, 更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能否得到全面的提高, 学习之外的诉求能否得到满足, 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是否得到尊重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求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必须紧贴学生心理实际情况, 从学生个体发展角度建构核心价值理念, 才能使形成的管理体系得到学生的认可, 并进而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华理士认为, 大学生文化是在学生中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 成人对大学生的影响仅仅存在于大学新生刚进校第一学期的前六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比成人深刻, 以生为本要求了解学生的想法, 尊重学生的意见, 服务学生。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 对学生的想法最为了解。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实现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学生干部的培养应进行培训, 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明确自身的职责。学生干部在学生事务管理者起到了很好的协调、沟通的桥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学生管理者可以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的动态, 包括心理、学习、顶岗实习等方面的表现情况, 做到尽早的知情, 能够防范于未然, 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第二, 学生干部同时还是“代言人”, 作为学生, 能够及时反映学校政策和规章制度, 对学生利益的影响, 以便学校进一步作出改进。作为学生干部应该能够很好的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 加强学生内部的凝聚力, 增强自身的亲和力, 融入学生群体。

二、制度保障机制建设

(一) 实现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 明确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从法律责任的角度来讲, 管理者与学生之间有两层法律关系:第一是行政法律关系。国家赋予高等院校行政权力, 学校将权力分解下方到管理者, 管理者与学生之间是典型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对于学生来讲, 只能服从。对于学校和管理者来讲则要依法行政, 管理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以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 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是民事法律关系。学校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 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 互相尊重, 履行各自的义务。民事法律关系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后, 采用了收费上学的模式, 学生支付学费, 学校和其管理者提供服务。学生以消费者的角度可以对服务态度、服务效果, 改进措施等提出意见, 以便学校和管理者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二) 建立高等院校特色的相关规章制度

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 作为主体的高等院校有自身的特色。高等院校大部分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沿用原来的体系。现今, 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没有自己的明确定位和特点。首先要明确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中专均不同, 应根据特殊的法律主体, 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相关法律法规。而学生也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理论基础相对较差, 对于实践操作能力这一部分素质的培养, 则有着更多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适合高等院校, 所以在制度层面也应体现。

根据高等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色, 制定符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 与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发展的教学实训体系相适应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 规章制度应该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而不能是原则性的规定。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尽可能的考虑学生的权利, 从学生的要求出发, 将制度细化。

(三) 规范管理程序

相对于实体规章制度而言, 管理程序的规范与合理, 是保障学生权益实现的重要途径。在生本理念的观照中, 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和程序,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严格的法律程序是保证权力及其行使、制约权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民主与法制的内在要求。然而, 我国法律和规章尽管赋予了学生依法申诉的权利, 但却没有规定如何行使的具体程序。

学生事务管理程序的规范化, 可从校内听证制度和申诉制度入手, 保障学生权益。建立校内听证制度, 是人本管理的体现,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的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以及关于学生权益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可以先听取学生的意见, 从源头上保障学生的权益, 防止权益的侵害。申诉制度是学生权利救济的重要手段, 当学生权利被侵害时, 向有关部门申诉, 保护自身的权益。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学生在入学后, 学校与学生实际上是处于一种非平等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学生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要是学生事务管理体系合理化, 管理程序需要规范, 建立校内听证制度和申诉制度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摘要:高校规章制度法治化建设, 需要从人员保障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方面要建设素质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 一方面要增设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

关键词:高校规章制度,法治化,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财务规范管理 第8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预决算管理制度

0 引言

为应对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特别是适应和配合集团整体上市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要求,必须不断完善和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突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加强对企业管理各方面的控制,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为此,唐山矿业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以完善规章制度为突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建立完善财务制度规章,重新审视财务流程

1.1 完善审批程序、加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

资金收支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步,也是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根据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要求,结合唐山矿业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适合自身的资金管理制度。(1)资金管理实行额度授权批准、集中审批制度。公司各机关及职能部门的资金运用实行预算以及审批核准制度。通过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规范货币资金支付程序等。(2)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金统一管理。要求有关各单位根据预算分解目标,编制本单位本月的收支预算表并报公司财务部,通过预算管理将各单位的所有收入、支出纳入财务统一管理,从公司全局协调资金的分配、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防范和化解因资金短缺等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强调资金有偿使用,减少资金占用和闲置浪费;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以及集团公司有关内部结算的规定,加强对现金及银行存款的管理,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对库存现金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盘点,根据分析预测,保留合理额度的库存现金。

1.2 制定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

严格执行全面预算及全面成本制度。预算编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发挥财务管理控制、考评作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为全面有效、严格地执行预算制度,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预算管理条例和实施办法。(1)按月滚动编制每月盈亏预测表以及成本费用预算表,认真分析实际与预算之间差距的原因,为相关部门改善管理决策、采取相关的适当措施,保障预算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支持。(2)扩大预算管理范围。把所有收支(含基建、技改支出等)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准确全面地反映所有部门机关的收支状况,减少预算外收支现象。(3)细化预算科目。通过细化预算科目,细致分析预算涉及的相关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增强预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通过预算目标、任务的层层分解、具体落实,有利于预算的有效执行以及实现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业绩考核。(4)强化预算刚性。为保证预算的贯彻执行,必须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在充分考虑各方实际情况和咨询意见的基础上,预算一经制定不得随意修改。

1.3 会同相关部门,加强资产管理

首先,财务部门必须和有关部门定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理顺财务部门同各相关部门的权责关系和权责范围,并形成书面的规章制度。通过做好控制、审批工作,注意避免资产的重复采购和闲置,加强对资产从采购到使用、处置全过程的监控。其次,加强会计核算和实物盘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定期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清企业整体资产真实状况,保证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经济价值的一致。再次,由于多数资产设备的专用性较强,财务部专门设立工程组负责对资产的日常核算,强化财务人员对岗位的专业胜任能力。最后,针对资产管理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集团公司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完善本企业的资产管理措施、程序和办法。

1.4 加强财务分析,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是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工作要在认真核算、真实反映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耗费成本的同时,通过加强对成本组成结构、构成比例、变化趋势等数据的财务分析,获取成本数据背后所传达的企业经济状况变化信息,抓住经济活动的实质从而指导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

2 强化规范管理,确保有效执行

2.1 加大审计力度,促进科学管理

如何发挥审计的作用,是探索企业规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唐山矿业来讲,我们通过与外部审计机构交换意见和业务交流,不仅可以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而且有助于提升公司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督促相关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对促进企业的科学管理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2.2 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监督机制

除了中磊会计事务所的外部审计和集团公司的审计之外,企业财务部非常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强调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对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重视业务知识学习,强调岗位胜任能力。财务工作岗位是对专业知识要求相对较高的岗位,相关从业人员除取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之外,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贮备。部门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有效地提升了岗位胜任能力,降低了业务不熟等原因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2)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除了部门内的轮岗制度之外,经过与组织人事部等部门的协调,将财务部门人员派遣到与财务工作联系紧密的其他部门进行调研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实践,初步总结出比较规范的调研机制。(3)贯彻实施RMDC,完善日常考评机制。RMDC是refined management double control的英文缩写,即“精细管理,双向控制”的意思。RMDC管理模式是重点着眼于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改造的一套科学管理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各岗位的绩效评价与行为养成。该管理模式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开滦集团的管理实践,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 第9篇

今年以来, 镇巴县财政局结合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工作实际, 汇集近年来中省市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和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办法或规章, 编辑成书, 作为财政干部平时《例会》辅导培训的主要教材。

《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汇编》涵盖了近年来中省市县出台的各项财政管理制度、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实施细则等, 包括综合类、农业和经济建设类、社会保障类、教科文和政法类、工交商贸金融类、政府基金类及财政监督类共7个大类94个办法。全书内容涉及面广、范围宽、内容新、实用性强, 各个行业、各个领域, 只要涉及财政资金, 管理人员和受益者都能从中查询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规则。

《民生政策解读》汇总整理了2012年以来中省市出台的40余项主要惠民政策, 包括群众最关心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保障性住房以及失独家庭扶助、粮食综合补贴、农机补助等内容, 书中详细的介绍了每项政策的依据、享受标准、享受范围等, 让群众尽知尽晓各项民生政策。更广泛更深入地推进了财政资金管理规章的学习和运用, 使财政法制建设和依法理财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

试论档案室的规章制度管理 第10篇

一、档案室规章制度的作用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关于档案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经验得以总结, 规律得以认识, 历史得以延长, 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档案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 要做好档案工作, 提高本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 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保障, 否则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只能是各自为政, 一盘散沙, 就发挥不了档案的效能。档案室规章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 宣传作用。档案室规章制度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 是国家规定在本单位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单位以正式文件制发档案规章至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 告知档案工作的原则、体制、标准、要求, 让人们更多地认识了档案和档案工作, 掌握了处置档案事务的基本的遵循, 起到了宣传、教育、警示的作用。

(二) 约束作用。档案规章制度是一个立档单位全体成员处置档案的行为准则, 明确规定了人们在处置档案和档案事务中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一经生效, 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或个人就必须严格遵守或遵照执行。如果违反有关条款, 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三) 引领作用。档案规章制度规定了一个单位档案工作的原则、体制、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执行好, 对促进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具有引领作用。

(四) 稳定作用。规章制度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不宜经常变动和修改, 不能将脱离实际的条文, 属于临时性的、个别性的问题, 暂还没有条件实行的问题引入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条件成熟和环境变化时, 应及时修订、补充、完善, 在档案人员变动频繁的情况下, 好的档案规章制度对保持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档案室规章制度的建立

档案室规章制度是包括档案人员在内的全体单位职工在档案管理方面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建立档案规章制度是坚持依法治档的需要, 是规范单位档案管理, 促进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需要, 是处理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的重要依据。建立档案规章制度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明确档案室应建的规章制度。档案室建立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的和悬挂上墙这二个方面的规章制度, 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的制度主要有档案管理办法、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分类编号方案、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等, 悬挂上墙的制度主要有文件材料整理 (立卷) 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安全制度和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

(二) 明确建立档案规章制度的原则。要按照精简高效、科学实用、便于操作、与时俱进的原则去建立和完善单位的档案规章制度。要立足体系、分清层次, 整体性建立档案规章, 要做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章和本单位实际有机结合, 确保规章制度来源并同于档案工作实践, 使档案规章的指导性和规范作用在档案工作中得以实现, 要做到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相结合, 使档案工作的各环节要求具体到位, 便于人们共同遵循, 要根据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的变化和本单位职能调整和机构的变动情况, 不断修订和完善档案规章, 保证档案规章的及时性、前瞻性。

(三) 要掌握建立规章制度的方法。要引入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档案规章, 要以打造档案文化为目标, 建立适应自身单位特点的档案规章, 要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法规、标准为目的, 建立切合本单位实际的规章, 要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 建立程序合法的档案规章。

三、档案室规章制度的执行

制订档案规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档案管理的程序和办事标准, 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推进单位的档案工作有序健康进行。执行规章制度是一种责任, 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和行动上, 而不能只是写在纸上, 贴在墙上, 挂在嘴上。要将档案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要强化全员的档案意识。档案规章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而执行离不开人, 档案工作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功能, 档案人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 各单位应更加重视档案工作, 通过抓好档案规章制度的学习宣传, 让员工掌握档案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员工的档案意识, 不断深化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 提高依法治档, 依规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形成遵守和执行档案规章的良好风气。

(二) 要发挥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任何严格的规章制度得不到落实也是形同虚设, 任何缜密的计划得不到执行也是一纸空文, 任何有效的措施得不到应用也是画饼充饥, 由于档案的作用不够显现且具有滞后性, 员工对档案和档案工作认识不足, 因此, 档案规章制度在单位执行中会遇到阻力, 这就需要单位领导发挥表率作用, 通过领导带头示范引领, 给员工作榜样, 才能影响和带动员工共同遵守档案规章制度, 形成执行档案规章制度的合力。

(三) 要科学设计档案规章制度。档案规章制度是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在单位的落实和延伸, 因此要高度重视档案规章制度的科学设计, 才能保证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可行。档案规章制度必须与上位法保持一致, 应具备合法性;档案规章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员工正确处置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行为, 应具备导向性;档案规章制度必须有根有据, 言简意赅, 具体明确, 管用易操作, 应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四) 要加强考核监督。一是加强领导, 确定检查指导、考核监督规章制度执行的部门和人员及工作规程, 使员工培养执行档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保证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得到施行, 在施行中得到修正和完善。二是在开展单位档案具体工作中, 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部门和员工文件材料形成、积累与归档的检查指导、宣传监督, 及时纠正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确保单位的档案工作符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三要加大对档案管理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力度, 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 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四要形成有效的考核体系, 明确考核部门、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奖惩标准等, 通过层层控制, 各司其职, 全面实施考核督办, 保证单位开展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得到归档保存。

摘要:本文论述了档案室规章制度的作用, 阐述了档案室规范制度制订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提出了档案室规章制度执行的对策, 对加强档案室规章制度建设, 推动档案室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档案室,规章制度,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旺林.创造明清档案事业新辉煌[J].中国档案, 2015 (12) :16-18.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 第11篇

从3月1日起, 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推出的《北京市快递安全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据悉, 该《办法》是国内首部针对快递安全的地方政府规章, 主要针对的是寄递渠道安全、快件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保障。近几年, 国内快递行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获得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 快递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对此, 北京市邮政局局长韩瑞林表示, 《办法》对快件验视环节、从业人员、快递场所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 针对违规行为也有相应惩罚措施。比如, 《办法》规定, 本市快递企业通过资格认定的快递业务员的比率不低于40%。收寄快递时, 应拆包验视并加盖收寄验视戳, 不得在露天场所分拣快件, 快递运单保存期满须集中销毁等。

(搜狐财经)

上一篇:企业能力特征下一篇:无线化会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