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范文

2023-10-25

文化地理学范文第1篇

一、突出地图,建立地图网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高考中对地理知识的考查往往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因此记忆不同地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在头脑中建立中国地图网是非常必要的。

1.用《中国政区图》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分布,特殊经线或纬线穿过的行政区(如回归线穿过的省份),中国的边界、邻国、领海,中国的民族分布与民族政策。

2.记忆相关地形图中的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山脉的地理特征,个别山脉的经纬度。如:东西走向的天山,是我国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与草原、种植业与牧业的分界线。我们还可以记忆昆仑山—秦岭(34°N)、南岭(26°N)、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贺兰山、祁连山、武夷山、横断山(100°E)、喜马拉雅山等主要山脉的地理特征与经纬度。

3.记忆重要经纬度上突出的地理事物。如110°E与34°N交点为华山,与30°N交点接近巫山,与20°N交点为海口市;30°N与120°E交点为杭州市,与105°E交点为四川盆地,与90°E交点为拉萨。

4.记忆主要地形区的分界线或经纬度。如青藏高原(80°E~100°E,30°N~40°N)、云贵高原(100°E~110°E,23°N ~28°N)、塔里木盆地(85°E,40°N)、准噶尔盆地(85°E,45°N)、四川盆地(105°E,30°N)、柴达木盆地(95°E,38°N)。又如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与东北平原相邻,西部连接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南部以长城为界与黄土高原相邻;黄土高原南到秦岭(34°N),北到长城,东到太行山,西到乌鞘岭;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燕山以北;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淮河以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长江南北两侧。

二、重视知识重组,简化复习环节

初、高中知识中有很多知识重复点,或对某一地区知识在初高中均有分布。为简化复习环节,节省时间,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有必要对知识进行重组。

1.地形区的知识重组:在历年高考中,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往往以区域图的形式出现。我们可以把初中、高中地形区知识进行总结与整合,以地形区为单元,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与土壤、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与民族、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为切入点,综合复习某一地形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例如:青藏高原:①地形特征: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高原起伏和缓,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是呈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②气候: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寒夏凉,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气温的日较差大,年温差小;气温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风力强大;4~9月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③植被与河流:从东南向西北植被为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多河流源头,多咸水湖,冻土广布。④资源:青藏高原资源丰富,多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资源;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多钾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已建成羊八井地热电站,察尔汗盐湖附近有我国最大钾肥厂。⑤经济:是我国高寒牧区,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河谷农业区;牦牛是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交通不便,以公路为主,现青藏铁路已通车;拉萨和西宁是高原上的重要城市,拉萨被称为“日光城”、“宗教城”、“旅游城”、“高原城”。⑥环境:高寒、冻土、缺氧;脆弱的生态环境及严重的荒漠化是青藏高原经济发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其他地形区仍可进行知识重组。如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可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的东西差异进行复习,东北平原可结合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华北平原可结合农业低产区的治理,黄土高原可结合水土流失的治理等。

2.中国气候的复习与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相结合,综合复习中国的气候总体特征及内部差异。

3.中国的河流湖泊与河流治理相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资源跨区域调配相结合。

三、区域地理系统化,重现区域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生要以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为切入点,以区域为基础,以地形区为主体,自主复习各区域的相关知识,加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知识复习。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结合复习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结合复习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发展。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结合复习荒漠化的防治。青藏高原区主要复习青藏高原知识点。

四、做最后总结,画圆满句号

最后,由学生总结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综观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复习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中国地理复习的关键在于把中国地理知识链接为一个整体,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绝对位置及相对位置;记忆各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文化地理学范文第2篇

摘要:区域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有助于解决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在管理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中融入区域文化,要从专业区域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教学、开发区域性教学资源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区域文化;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管理类专业持续成为社会的热门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存在着数量过剩、培养模式单一、人才质量差、供给与需求脱节等结构性矛盾。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15《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确定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责,加快融入和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为地方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区域文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一)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亚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特定人群的行为和思维模式。由于不同区域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不同,导致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等物质行为和精神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通过建筑、交通、服饰、饮食、语言、风俗习惯、节日庆典和社会活动等方式表现出来,并进而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为,对区域内的人群和组织发挥着激励、约束、引导等作用。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划为学术研究性、知识应用型、职业技能型三个类别。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熟悉现有社会生产技术过程,能把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或者文化这方面的人才,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上,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熟练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到管理类专业人才,一方面应使其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企业战略与改革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应重点突出其区域性和应用性特点,探索区域特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应用型培养模式,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区域人才需求。

(三)区域文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作为传统文化的亚文化,区域文化同样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一是区域文化影响高校及专业的定位和发展;二是区域文化为高校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三是区域文化影响和增加学生的社会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区域文化促进教师及学生形成区域文化性格。

二、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定位不明,培养目标大同小异

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它决定着专业培养的内容、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的方法与手段以及专业人才的特色。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高校扩招的进行,管理类专业因其名字“高大上”和办学“门槛低”而受到新兴本科院校的青睐,几乎所有院校都开设了管理类相关专业。尤其部分地方高校不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基础,没有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特点找准自身定位,不是在办学特色上做文章,而是追随或模仿研究型大学的路子,片面坚持“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追求高大全,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同质化严重,专业知识结构与地方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管理类专业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的限制性发展专业。

(二)教学内容雷同,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在教材选用上以西方教材为主,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这有利于形成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但也使学生所学与我国的经济管理实践相脱节。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组织上,没有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立足地方,开发利用区域文化优势。虽然近几年区域文化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也仅限于对文化价值的一般性研究,“区域文化”仅限于体现在新生入学教育或公共选修课上,缺乏对区域文化在管理专业领域的专门研究。

(三)教学实践性差,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低

管理类专业不同于普通的工程性、技术性专业,无法完全通过理论课堂和实验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它需要较多的社会实践环节。地域文化是本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的产物,是鲜活的、生动具体的教学资源与素材,充分利用区域文化开展实践性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探索精神,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但由于办学传统、经费投入等限制,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不少高校尽管保留了实践教学环节,但也多流于形式,没有严谨的组织实施,更缺乏与区域文化的联系。根据研究,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和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对于本区域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潜在的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和行为的区域文化,学校往往不够重视。

(四)服务社会不够

管理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时还应通过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服务社会。但现实中,管理类专业教师对区域文化发掘不够深入,教学与科研中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结合不够密切,没有把专业发展转化为经济社会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三、融合区域文化的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

(一)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做好专业培养定位

管理类专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收到区域文化的影响。首先,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高校和专业的发展。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高校的土地供应、校园建设、后勤支持和保障等方面。尤其对管理类专业来说,科研项目合作、生源质量与数量、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直接受到區域发展的制约。其次,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决定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发展规划。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在掌握基本经济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培养熟悉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特点、企事业单位具有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的人才。

管理类专业只有在专业建设中适应区域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将专业发展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才能有效避免当前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缺失和同质化倾向两个问题。立足地方,发掘利用经济和文化优势,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完善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将区域文化中以精神、观念形式存在的文化系统,以软性的方式融入专业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的专业文化和办学特色。

(二)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区域文化特色

区域文化是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和文明发展的集中体现,涵盖了区域内人群和各类社会组织精神、理念、行为习惯和物质产物的共同特征。区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合了各学科的知识,既有传统积淀,又有现代特色,是非常适合的教学资源。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植于区域文化的沃土,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的专业教育价值,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课内容,打造专业特色。

在实施中,应邀请专业学者、区域内企业家和管理者、区域文化专家共同论证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四大部分。在通识课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营造专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氛围。在专业类课程中,开设具有本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特色的专业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增加与区域文化相关的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发展方向选择。通过课程的调整和内容的整合,培养专业的区域特色,并在专业的领先性、前沿性、创新性等方面体现专业的异质性特征。

(三)利用区域资源,加强实践性教学

了解社会、增强学生对现代经济管理和企事业单位运营的感性认识,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所用。传统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强调理论知识传授,弱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型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以构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合理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区域文化,以课堂内实践性教学、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教学管理机制为平台,将区域文化与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技能训练计划、科研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实训中接受区域文化熏陶,形成自己的区域文化性格。二是加强协同育人建设。成立由高校学者、行业专家、企业家与管理者、文化专家共同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定期安排专业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学习,增强学生专业学习与区域发展的心里契合度。

(四)成立管理类专业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发掘区域文化教学资源

在当前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利用自己在知识、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发掘区域文化教学资源,拓展素质教学,培养区域性特色人才。不少高校成立了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如山东师范大学成立了“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成立了“徽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成立了“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等,开展了大量的区域文化研究工作。管理类专业应在此基础上,根據专业研究和发展需要,成立区域管理文化研究中心,进一步聚焦于区域文化在管理中的体现及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开发区域文化的专业教育价值。其次,建立区域文化教学基地,选择能体现区域文化特征、代表区域文化发展的典型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区域文化建设,整理区域文化教学资源、编写区域文化教材,搭建区域文化网络平台,为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如将齐鲁传统文化的义利观融入商业伦理学,用对儒家、道家的学术研究丰富管理内容等。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资源。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引导专业教师重视区域文化、区域经济社会和区域内企事业管理的研究与开发,将个人的研究领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其次,实施教师与企事业单位的双向交流计划。专业教师采用挂职锻炼,资格认证等机制,支持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在发挥教师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的同时,及时更新教师的实践知识,适应区域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好的了解区域文化。采用短期聘用与长期兼职等多种形式,灵活引进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实践类人才,聘请企业家、管理者和文化专家进校园,进课堂,构建科学的教师队伍,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晓杰.地域文化视角下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6(08).

[2]周镕基,肖黎.地方二本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7(28).

[3]莫旋,何青.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特区经济,2016(03).

[4]张鑫,吴方.应用型高校转型下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7(03).

*本文系山东管理学院2017年教改项目“区域文化视域下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编号:JG2016-08)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

文化地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岭南文化、兼容性、岭南文化影响、岭南造园艺术

一、岭南文化的形成

I、兼容海内三大文化体系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落后,限制了广东与中原的沟通,南海又将广东与大洋彼岸隔开,因而,其封闭性和落后性是可想而知的。在封闭条件下形成的百越文化便是岭南文化的底本,比起中华民族各先进的文化体系来说,实在是底薄本微,于是渴望吸收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

秦以前,岭南属楚地,荆楚文化正是不囿中原礼制传统,开放地博采众长,富于创新的文化,非夷非夏,亦夷亦夏。无羁的想象和浪漫的激情,飘逸流畅的动态。岭南与荆楚山水相连,历来交往密切,岭南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面,都吸取荆楚文化。荆楚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胜过中原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三国时,岭南与吴越同属东吴,吴越自古是中华富庶地,文化发达,对岭南的语言、艺术、园林、建筑等方面都产生相当影响。

秦汉以来,中原文化凭自身的先进和中央集权的推力向全国辐射。随着秦汉、晋、南北朝和南宋4次中原人口向岭南的大迁徙,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至宋、元时,中原文化与先后融入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和作为底本的百越文化,共同构筑起岭南文化体系。

2、吸收海外诸类文化

东吴时,佛教传入广东;南朝梁代,禅宗始祖达摩来广州传播印度佛教文化,后来在潮汕和徐闻形成两大佛教中心。唐代,阿拉伯商人传入伊斯兰教文化;明、清时,西方传教士将天主教、基督教传入岭南。这些外来的宗教文化在岭南比较顺利地传播和发展,建起了许多寺院、教堂,将各自的宗教建筑形式、雕塑、图案、彩画等艺术随之传进来。

可见,岭南文化是土著文化、各个时期的移民文化以及海外文化在交流、碰撞、激荡、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样的大融汇,必然以兼容精神为前提,是兼收并蓄的结果。正是由于岭南文化能对各种不同的文化流派甚至异质文化保持较为开放的态度,敢于和善于吸收各种文化的养分以丰富自己,所以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也正是因此,岭南文化虽然是一种年轻的文化形态,却能够在古老而壮观的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展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辉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兼容性是岭南文化的生命所在,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二、岭南文化对岭南造园艺术的影响

岭南造园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造园构意新颖,布局平易开朗,较少江南园林那种深庭曲院的空间构设。在园林的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造型、色彩运用、叠石理水和花木配置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形成不似北方园林之壮丽、也不似南方园林之纤细的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峙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1、儒家美学思想与岭南园林

在岭南文化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岭南远离中央集权,受北方儒家思

想影响较少,因此导致岭南文化具有远儒性。其实早期岭南文化受先秦儒家思想和楚文化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孔子美学思想和屈原楚骚思想。孔子及儒家“文之以礼乐”的美学思想,一方面是指对人而言,通过美育对人的提升,是本质上的升华;另一方面是指对物,通过对物的美饰,反过来又作用于人,同样使人得于美育的熏陶。在岭南的建筑及园林中,最能体现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就是孔子美学思想和屈原楚骚思想中的“文”饰和“好修”。例如广州的陈家祠,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手法,前后三进,包括9座厅堂、10座东西斋、6个庭院,建筑群主次分明,虚实相间,庭院与建筑紧密结合,体现出传统四合院建筑严谨规整的整体美感。祠堂中大量运用木雕、砖雕、石雕、陶雕、灰塑、铁铸、铜铸、壁画以及书法对联等艺术装饰,各种装饰工艺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性能特质,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还有广东四大名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和顺德清晖园的园林建筑的装饰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道家“朴素自然观”与岭南园林

道家崇尚自然之旨,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和园林建筑等方而都有巨大影响。在园林上表现为崇尚自然山水,沉醉其中达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境界。虽然山水创作不是道家才有,但园林审美的自然观则是道家的总结:“人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岭南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岭南人喜欢户外生活,居住场所常选择既生活方便而又景色优美的环境,所以,山水环境的格局成为生活空间的首选。粤西肇庆城的城市布局将七星岩湖光山色和西江小三峡连成一片,比起桂林来也好不逊色。在岭南传统园林发展进程中的南汉造园时期,就将园林景观与城市的自然环境形态结合起来了,古代广州城的布局是“青山半入城,

六脉皆通海”[2],北面为山,南面为海(江)。城内的白云山、与城北明代城墙相连的越秀山、城墙外的番山、禺山、东山、西山,使广州古城内融入相当面积的青山绿地。

3、岭南园林造园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实际性与实用性。

岭南园林受商业实利思想的影响,强调生活的跟进性,园林的布局构成和造园立意受某一阶段的社会思想潮流影响很大,因此园林的变动性较大。岭南造园的思想立意与北方、江南园林有所不同,虽然也叠山理水,但园主人并不刻意追求山水,也并不完全陶醉于山水园林的享乐中,在岭南人眼中,园林生活只是全部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不刻求园林某些细部的精雕细琢,不居于某一园的终生享用,而强调园林的随见性和环境的怡人性。因此,园林不仅存在于私园,也存在于城市公共活动区域之中,如惠州西湖、潮州西湖和荔枝湾等,以及公建园林,如酒家、茶楼、戏园园林等。

4、岭南园林造园结合岭南的地理气候特点。

岭南造园比较周密地考虑了气候的因素,非常注意朝向、通风条件和防晒。其中庭园布局比较特别的是粤中庭园,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前疏后密型,以顺德清晖园为代表。清晖园的前部(南面)布置庭园,后部是密集的建筑群,通过庭园、天井院落、巷道以及敞厅等形式来组织自然通风,夏目的主导凤,无论从平面布局或纵面的设计布置,都能吹到后院的每个角落。另一种是连房广厦型,以东莞可园、广州小画舫斋为代表。岭南园林喜用庭园或庭院的园林布局方法, 除了岭南地处丘陵地区、农耕地少、土地价贵而造成园林用地狭小之外,最为重

要的原因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用建筑围合而成的庭园或庭院可利用建筑的楼宇和廊墙来减弱强风暴雨对园林的侵袭,将强风对园林景观植物的破坏尽可能地减少。

5、西学东渐的思想,中西合璧的审美观念。

西方文化对岭南近代建筑园林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园林的造园手法上。民国以后,留学回国的工程师、建筑师日渐增多,广州开始出现中西风格融合的一般建筑和高层建筑,20世纪初,由于广州开始开辟马路,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的“骑楼”建筑。“骑楼”是跨人行道而建的,建筑之间互相连接形成有遮蔽的人行道长廊,适合亚热带气候,方便行人,成为广州商业区街景的主格调。位于商业中心的各大茶楼,其外观形式无论偏重传统特色还是模仿西洋古典风格,但多以折衷糅合为主,形成岭南饮食文化市井风情的特有形式。立园的水池造型,也是采用西方几何形的喷泉池形式,水池四周用栏杆围合,这与中国传统造园的山石池岸做法大相径庭。岭南建筑除了外观造型外,建筑细部、装饰装修等方面业吸取外来建筑形式河技术,如拱形门窗、外廊式阳台、铁枝花纹栏杆等等。

三、小结

岭南造园艺术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从岭南园林造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看到,它是个多方面的有机综合体,既有孔子“文之以礼乐”的儒家思想,又有老庄“原天地之美” 的道家思想,因此岭南园林在造园环境的取向上崇尚自然,追求山水田园风光,园林建筑的表现上则突出“文”饰的人工艺术性。明代以后,对着

商业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经世致用的造园理念和西学东渐的造园手法也融入到了岭南园林造园之中。所以,岭南园林既有北方、江南园林的影子,也有极强的地域特征。国外文化和国外园林的影响下,许多外来的建筑符号和造园手法也被用在岭南园林中,在各处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中,既有其共性特征,也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同时造园既有一定的严谨性,也有很大的随意性。

由此可见,岭南地区所创造出的这种具有极强地域特征的文化体系,和开放、兼容、多元、创新等文化特征,将使岭南园林的造园能不断求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锦全等编.岭南思想史.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清]黄佛颐编.广州城坊志.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4.刘管平. 岭南古典园林. 建筑师(2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5.张家骥. 中国造园史.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文化地理学范文第4篇

当前,实现“中国梦”是最重要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情感共鸣,是全国人民的一面精神旗帜;是当代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最强烈的思想感情。在地理教学中弘扬中国梦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就要反思教学过程、挖潜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实践,实现地理教学与传承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1反思地理课堂教学 ,在 反思中传承

1.1 教学反思的界定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再认识的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从而进行修正,调整,使之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它是一个认识过程,是对教学内容、设计、片断、方法、活动、效果和学生达到的情感、价值目标的反思。

1.2 反 思 :教学中文化传承的几个方面

1.2.1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 课前都要对一节课进行精心“预设”,在预设中设计一些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的问题。当然,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譬如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或者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抑或是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等。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文化传承。

1.2.2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师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和渗透文化传承、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也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和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实践经验,同时,做好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1.2.3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知识、能力、情感体验互为一个整体,注重反思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譬如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及好奇心、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对地理知识和地理环境中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道德精神价值与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主动参与和合作共进的精神等等,对于深化地理课程改革,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2挖 潜教材内容 、在挖潜中传承

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变,地理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变化。因此就要在不断变化的内容中挖潜教材、更新题材,做好民族文化传承。

2.1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挖掘地理教材中隐含的民族文化, 向学生传授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基本情况,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从而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譬如学习中国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爱好,这些都渗透着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些内容都来自教材,挖掘于教材,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好内容。

2.2 挖潜乡土地理内容 ,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乡土地理是学生身边的地理, 具有十分鲜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熟悉家乡,是逐步形成热爱祖国情感的良好教材,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是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良资源。

2.3 挖潜多媒体资源 ,灵活运用传承素材

在教学设计中应综合运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民族文化教育。挖潜家乡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专题性的实践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设计地理探究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自主学习,实现民族精神教育。

3创 新教学实践 ,在创新中传承

地理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创新设计教学模块、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将地理知识与自然、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自然生活,增加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地理生活感悟民族文化、体验民族精神。

3.1 创新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学习, 尤其要增强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教学和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献策活动。

3.2 创新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社区环境与发展的考察、研究和植树、清除污染等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同时因地制宜地整理和运用具有民族内涵的教育资源, 在校外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校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得到实际参与的教育体验。

3.3 创新地理生活化教学 ,在生活中传承民族精神

生活实际是知识的必要来源, 也是学生知识运用和迁移的重要场合。民族精神教育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学生耳熟能详的情景入手,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相关素材,加以开发和深化。同时通过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培育民族精神。

摘要:地理课程定位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仅传授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传承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教学中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就要反思教学过程、挖潜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实践,实现地理教学与传承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文化地理学范文第5篇

《诗经》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 分别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让其无论在写景还是在抒情上都极富艺术感染力。由于此种创作的需要, 让一大批先秦时期的动物、植物、农作物等进入了后代研究者的视野, 而笔者认为在这当中又以“飞鸟”极具特色与研究价值。

首先以广为熟知的《诗经》《国风》第一篇《关雎》为例“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即使后代文人, 对《关雎》的主旨议论纷纷, 且尚无定论。但是无论是把它单纯地看作是爱情诗还是政治伦理诗都丝毫不能掩盖《关雎》篇自身在诗歌上的造诣。所以学界不断有学者去研究与考证关雎到底为何物, 试图走入诗歌内部的脉络。

有学者认为雎鸠乃鱼鹰, 此鸟一生只有一个伴侣, 象征爱情的忠贞, 也有人认为是鹗, 更有人说是苇莺, 它的“呱呱唧唧”的鸣声与“关关雎鸠”的声音十分贴近。如此种种, 都可见“飞鸟”意象对于理解《诗经》文本的重要性。其次纵观《诗经》全文, 关于鸟类的意象, 可谓是比比皆是。有“黄鸟”刺宣王;也有“鸤鸠”讽曹公;还有“鸱枭”, “鸱枭鸱枭, 既取我子, 无毁我室”等等。据中华书局《诗经动物训诂》一书统计, 在《诗经》中共有51篇涉及到鸟类形象。如此数量的鸟类意象被运用在《诗经》中, 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究其原因, 想必还是要从先秦的地理环境开始谈起。

2 意象溯源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此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 雨水丰沛。这简直就是天然的居住环境, 所以随着人类文明逐渐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开来, 动物们的繁衍也更加理所当然, 大量珍稀动物曾经存在这片黄土地之上。相比于后来更加固定的农耕生活, 早期先民则显得更加随意和单一, 即逐水而居。

自然地理环境的先决条件, 决定了他们必须与大自然有更亲密的接触, 这也是为什么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后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在一开始人与自然就无法进行剥离。由于对黄河的重度依赖, 使得他们只得沿着黄河水域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和田地, 于是“水”成为了生活的中心, 成为了创作中永恒的话题, 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一系列事物:水草、浣纱、水鸟......甚至是水中美人, 都十分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劳动人民诗歌创作的意象和主题。

其次, 原始先民对于大自然的认识还处在一种蒙昧的状态, 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借助外物来理解和改造现实自然环境, 于是便有了图腾。而鸟作为一种图形很早就出现在考古所发现的远古的器物上, 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更是耳熟能详。根据“泛图腾论”的观点, 此时的鸟早就不是客观存在于大自然界中的动物了, 而是承载着祖先意志的特殊印记。《诗经》中存在着大量的颂歌, 都与鸟有关。《大雅·生民》鸟被看做是庇护生灵的圣物;《小雅·六月》“织文鸟章, 白旆央央”在占据先秦人民生活绝大部分的战争中, 鸟被绣在战旗上, 在战役中起着引导与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商颂·玄鸟》“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更是直接指明了鸟是缔结神与天的重要媒介。

再次, 还应该与社会的生存环境有关。周朝依旧延续了“家天下”的封建制度, 虽说与夏商的制度有所区别, 但这种微小的差别并不能动摇封建制度的根本。特别是经过昭穆时代, 周朝实力大减。这一时期, 西北戎狄渐兴。周懿王时, 戎狄交侵, 周人深为所苦。周厉王时期, 更是连年战乱。而愈到西周后期, 这种情况愈明显, 东周更不必说, 王室衰微, 封建割据严重, “春秋五霸”开始初具雏形, 政治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和敏感, 百姓们的生存境遇可想而知。而仿佛痛苦的时代也同时孕育着伟大, 在这样的一种现实环境下, 《诗经》诞生了。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说《诗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下层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所以《诗经》中出现各个意象无法脱离百姓的基本生产状态和态度。

结束语

既然如此, 我们便可以大胆地猜想“飞鸟”作为一种意象在《诗经》中频繁出现, 是不是也就隐约表达表达了人民对于如飞鸟般自由和美好的生活渴望。如果说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只是为“飞鸟”意象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那么生活的现状便为其的出现提供了必然性。

摘要:《诗经》作为文学的源头和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自然值得后人孜孜不倦地去研究和探讨隐藏在其中的奥秘。而“飞鸟”作为一种意象在《诗经》中频繁出现, 更是值得我们深思。本文试从自然、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飞鸟意象大量存在的原因, 展现先秦人民独特的创作心态和审美意识。

关键词:《诗经》,飞鸟,意象,文化地理

参考文献

[1] 陈节译注.诗经[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2.

[2] 司马迁.史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城市地理学下一篇: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