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论文范文

2024-01-2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21世紀,在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我们大学校园里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学习状态、生活轨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面对挑战,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意义重大。笔者作为一名高校一线学生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新时期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四步走”模式。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党建

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大学校园里学生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学习状态、生活轨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社会的开放性及自由性使得大学校园犹如一个巨大的染坊,社会上无论有利的或是有害的思想都很容易在这里水乳交融,滋生蔓延,使得大学德育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大学德育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手段,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就成为我们应对危机、面对挑战的必然选择。笔者作为一名高校一线学生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新时期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四步走”模式。

1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们党建中总是强调,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个榜样”,所以高校在平时的学生党建工作中,首先咬定的就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放松,针对如今高校学生在校周期短的特点,我们高校在平时的党建先进性教育中更应该着重突出“快”、“准”两个特点。比如可以将党员先进性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之中,把教育面扩大到全体新生,第一时间宣传党的理论、党的思想以及我党一贯以来的先进性作风,尽管受到比例的限制,新生当中很多人不能在大学里加入党组织,但是只要能激起学生们向往先进、崇尚先进的思想,我们大学学生党建工作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其次,在平时的“先进性”教育,我们各高校应该积极通过励志大学生评选、励志大学生事迹宣讲以及学习社会上先进人物事迹等各种手段方式,捕捉本校优秀学生及社会先进榜样的闪光点,依靠榜样的力量,树立学院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实,在全国各高校中,可以说每个学校、每个院系、甚至于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学习上、生活中的榜样标兵,都有融汇着自己学校、学院、班级集体精神的“先进事迹”,能否充分发挥榜样标兵的作用,使得他们的闪光点从局部辐射到一个更大的范围,是我们高校学生党建及学生思政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2雪中送炭,见真情

我们常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无怨付出、不求回报”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因此培养学生有一颗“感恩社会、奉献社会”的心,应该是学生党建工作中第二步要做到的事情。

现如今绝大多数高校的学生,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不是今天吃的饱不饱,不是天气冷了有没有衣服穿,他们最关心的是走出校门后,社会上有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随着大学的逐年扩招,大学教育也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换,加之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们在校期间的危机感也与日俱增。因此我们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雪中送炭”送去的就应该是他们对未来的信心。现在,全国有部分高校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一期间就要求所有学生进行社会见习,尽全力把所有学生推向市场,同时对于同学们的见习情况实时跟踪指导,返校之后形成见习报告及心得体会,召开交流会将经验进行共享,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雪中送炭”,应该为更多的高校所借鉴。纵然每个学生的人生轨迹有所不同,但我们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应该成为所有学生人生中的航标灯,前进中的引路人。

3多管齐下,促党建

经过了前两步之后,学生党建工作的第三步应该走在制度化及多元化之上。首先,我们应该立足不同高校各自的办学特点,通过学习制度、选举制度、评议制度、监督制度的建立,在充分把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上,坚持在学院学生党员推选工作中做到:宽进严出、全面考察、实事求是、质量优先。其次,在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措施上,我们高校可以以“在校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契机,一方面,以“责任使命”为引导,促使学院建党对象敢于“挑重担、攻难关”;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学生党建活动进班级、进课堂、进寝室,通过学习交流、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使党员与团员及广大同学水乳交融,打成一片,使党建工作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成为班级团结进步的催化剂,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第三,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成效,积极收集反馈意见、并不断总结提高,同时针对国际、社会、学校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4天地人和,谱新篇

党建工作四步走,前三步:一步走在上,上拥天时,依托我党的先进性特点,使得党建工作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成为学生心中要求进步的必然选择;一步走在下,下占地利,凭借完善的制度及措施,使得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一步走在中,中取人和,以情感教育为载体,使得共产主义信仰成为民意所指,民心所向。前三步走好之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集天地人和于一体的第四步党建工作必将走上一个新的高度,必将翻开一页新的篇章。

党建工作究其所以,“建”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了多少学生党员,更不在于党员队伍规模到了何种程度,而在于能否通过学生党建工作,构建出学院乃至学校的求真务实之风、积极向上之风、勤学多思之风、立德立行之风。古时候打仗,讲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实我们大学的学生党建工作又何尝不是一场德育教育、思政教育的战争呢?21世纪的今天,由于社会的开放性日益加剧,同学们的思想早已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了,众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腐朽思想正在侵蚀着我们的教育阵地。如何才能打赢这场教育的战争?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高校学生党建说到底其实真正“建”的不是“队伍”而是“人心”。

参考文献

1 李明华.探讨理论创新机理[N].光明日报,2003.1.29(1)

2 张力央、詹宏海、陈琦华.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机制: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5(1):53~55

3 齐卫平、黄 瑶.关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入党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23~25

4 叶柏森.高校党支部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18~23

5 王志安、汪 芸、王 文.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45

6 王传旭.从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6(1):62~63

Discusses under the New Time Perio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s the Instruction, the Innovation University Student

Pparty Building Work “four steps walks”

Zheng Zhi,Xiao Hai

Key words:new time period; university party building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共产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既指个人发展,又指社会发展,而且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它是新发展理念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和实践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是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的思想武器,是通向未来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新发展理念;行动指南

《共产党宣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共产党宣言》不仅全面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灭亡的历史必然过程,而且也预测了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创新和发展。

一、《共产党宣言》中人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这一命题,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原理》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537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作了进一步表述,就是“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3]56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指人性的自我实现,它体现为个人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满足,个人能力、独特性、创造性的发挥,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丰富性,以及人的类属性在个人身上的充分实现。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从具体的个人发展来讲,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能力、人的自由个性、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主体性等多方面的发展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其次,从人的发展范围来说,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指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发展,应该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发展。由于在未来社会里,消灭了旧式分工,结果不再是个别人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而必然也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强调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阐明只有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才可能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里的前提是“每个人”,而不是“一切人”。“一切人的发展”是结果,只有在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基础上,这个结果才出现。

(二)人的发展还必须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仅是同步的,而且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二者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个人必须在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自己,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实现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目标。首先,社会发展的历史不是自身演变的历史,而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是人的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人写就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社会的发展最终根源于每个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其次,社会的发展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和原动力。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生产力因素、阶级斗争因素,也包括科学技术等因素,但其最根本的动力因素则在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由于“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4]。可以说,没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没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就不可能有社会制度的创新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人的客观需要(首先是与人的自然相对应的物资资料的需要),才产生了为满足需要的各种生产和活动;正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全面性,要求着社会发展的全面性;正是因为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需要的不断再生性和无限的递增性,才推动了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因此,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深刻和最根本的动力源。最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充分与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实现每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取向和最高价值。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出发去揭示未来的新社会,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的发展最终体现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高尺度,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还是人作为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都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都必须通过人的发展来反映和表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和理想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个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的人的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因此,由人的共同体所组成的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首先,社会发展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生产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531。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了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才最终使人摆脱了贫困状态,并在基本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向着全面自由的方向发展。所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社会生产力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其次,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了社会关系。社会作为个人的共同体,是以社会关系的形式存在的。个人要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必须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再次,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教育和科学。教育和科学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智力手段,它能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2]689人的发展也就是剔除人的“野性”唤起其适应社会的“人性”,教育和科学能够“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3]200。最后,社会发展为实现个人发展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个人发展也是实践的,是个人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一般个体在天赋上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但现实中人们之间之所以有较大差别,就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在社会所提供的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不同平台上的实践程度的不同。正如马克思描述的:“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2]619因此,个人发展的實质,也就是个人在“社会”所提供的实践平台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和“社我”的统一。离开社会这一“实践平台”,个人永远不能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获得“自我”的全面发展。

总之,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层原因和终极价值目标,因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5]的;而社会发展则为个人发展提供了环境和前提,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二、新发展理念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这一宗旨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19新发展理念,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是这一宗旨的直接继承和重大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核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发展和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它反映了历史条件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一)新发展理念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产主义基本原则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在论述无产阶级运动的特点时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2,这里讲的“绝大多数人”就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没有推翻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以前,这个“绝大多数人”是不包括以剥削、压迫无产阶级为自己存在前提的资产阶级的;然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再去压迫、剥削其他阶级,而是要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使全人类都获得解放。因此,“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将必然导致为一切人谋利益,为全人类谋利益。到那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这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必然要求。

新发展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对人的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对于什么是人的本质,什么是人的发展规律曾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新发展理念在这一问题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们可以从不同视角去解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有人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是针对以往“以物为本”的片面性而提出的;也有人认为以人为本是针对“以官为本”而提出的,……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以人民为中心是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的认识和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它坚持了《共产党宣言》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原理。在任何时代,人民群众总是生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人的发展规律最本质含义就是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承认并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6]21,这在发展的目的、动力和成果的享用三个方面,都明确人民是唯一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则。

(二)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早就发现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在这种社会制度中,劳动“这种活动越多,工人就越丧失对象。凡是成为他的劳动的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他自身的东西。因此,这个产品越多,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2]157作为人类主体的劳动者,越来越失去人之为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者——的存在,而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商品;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再是积极的主动的人,而是成了机器的附属物。旧式的分工不是出于人的自愿的分工,而是一种自然的、被迫的分工,任何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越出这个范围,你是一个钳工、车工……,只要你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你就始终是这样的人,人的存在和发展完全被片面化了。这是对人发展的一种扭曲。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针对人的这种片面发展而提出来的。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和战略原则,为建立共产主义、实现崇高社会理想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因此,《共产党宣言》也就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当然,人的全面发展同人的解放一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完全意义上的共产主义要经过几十代甚至上百代人的努力方能实现,这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创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个过程它必然具有组成它的若干阶段和环节,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整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阶段。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思想。新发展理念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7],既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同时又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而人越是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反过来又推动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新发展理念要求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促進入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所主张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三)新发展理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但“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进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2]544-545因此,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纳入到历史中来,作为历史的现实基础问题来解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超越旧的历史观的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而人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以不断地生产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来生存和发展,并不是人类与自然的疏远,而是人类与自然的一体性的实现,是自然主义与人类主义的统一。人同自然在“实践论”上的主客体关系,并不能消除人同自然在“存在论”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改变不了人类对自然界整体的依赖性和不可超越性。人类的劳动不能破坏自然界整体动态结构的平衡,不能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反之,就是“异化的劳动”,必然会引起“自然的异化”,使人类生命失去自然支持系统,陷入无法继续生存的境地。生物进化论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当一个物种的生命功能结构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又来不及做出基因调整时,将要引起这一物种的灭绝。人类也是生命体,不可能超越生命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同自然界在“存在论”上的一体性,及人类对这种一体性的依赖和不可超越,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了总体方向,即: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内”,不能把人类摆在自然界“之外”,更不能凌架于自然界“之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征服被征服的关系、索取被索取的关系,不是纯消费被消费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人类损害自然就是损害自身,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身,而且只有保护好自然才可以保护好自身。新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6]50“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6]50不仅在“存在论”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想,而且在“实践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思想,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要求

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重在贯彻落实。学习实践新发展理念,是在新时代继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社会物质基础的不断增强,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说过,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時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这也说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根本上是一致的。离开了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人自身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离开了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必将走人误区。在这个问题上,不恰当地强调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绝对意义,庸俗地把人的发展等同于物欲的满足,当然是片面的。但是,否认物质基础对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也就否认了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进步的客观条件。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应该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着眼点,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努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权益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以及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体力量。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个理论认识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就是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切实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6]36从制度安排上切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

(三)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归根结底是以人自身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标准的。因此,注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应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人自身的发展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以及健康素质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同时又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实践已经证明,那种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一时物质生产的做法,以及那种专注于资金、设备引进而疏于人文环境营造和人的素养提高的做法,都是有害的,需要引以为戒。

(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努力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每个人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人们赖以存在的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是人自身获得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发展,从凯歌行进到暂处低潮,虽历经坎坷,但初衷不改,即致力于为无产阶级及劳苦大众乃至全人类彻底解放创造条件、开辟道路。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从根本上说,也在于为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各种社会条件。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五)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就要使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对古代宗教神学“以神为本”和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深入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破解了历史发展之谜,即科学揭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真正主体地位。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确立,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来展开,彻底改变“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为物役”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求“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的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8]。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且更是行动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需要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断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l.北京:人民出版,1991:125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

[7]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79.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职教育是一个新课题。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重新审视高职发展面临的“瓶颈”,分析了成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发展;瓶颈;对策措施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高职教育应该首先要解决7个方面的问题:①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②正确处理好高职教育发展中局部与全局的关系;③正确处理好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的关系;④正确处理好专业发展与人力市场需求的关系;⑤正确处理好人才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的关系;⑥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⑦正确处理好规模发展与增加投入、改善条件的关系。

一、制约高职当前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

1.人力资源瓶颈

(1)整体素质不高。高职有教学管理服务和教师两支队伍,教学管理服务队伍绝大部分是原合并时管理干部,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还停留在中专水平,没有与时俱进,逐步提高;教师整体知识结构落后,大部分还是中专模式,刚来的大学生还是学科体系知识结构,整体素质不高,“三育人”不能全盘统筹。

(2)“六大”结构不优。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结构不合理,公共基础课教师基数偏大;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结构、高级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双师”结构、学缘结构均不合理,没有达到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

2.机制体制瓶颈

(1)高职改革新事物不断涌现,制度修订没有及时更进,人事分配制度不活,甚至部分制度存在盲点,没有很好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杠杆作用失灵。

(2)引人、用人、留人机制保守,没有给年轻教师提供更多发展平台。教师提高工程建设力度不大。教师学历提高、参与行业企业锻炼和职称晋升方案不细,落实情况不尽人意。

3.发展态势瓶颈

科学发展讲求全面协调发展,目前高职发展的态势表现为:不均衡、不充分、不科学。

(1)核心指标建设成效不均衡。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工程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均成立了质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质量工程建设实施细则,但各院校在核心指标建设上发展不平衡,有的学校成果接二连三,有的学校至今未实现零的突破。

(2)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不充分。一方面我们在大声疾呼改善实训设备现状,一方面实训设备资源在沉睡,仅仅只为教学服务,而且服务质量差,服务层次浅,没有达到教学、生产、培训、鉴定、研发“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生产性实训基地构想好、实施难,没有把教学资源变成生产力。

(3)发展理念不科学。科学发展是一种主动发展,从内涵和实质出发思考发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发展既符合自身需要,也符合整体需要;既符合现在需要,也符合未来需要。高职的发展论证不足,深层次剖析不够,不该投入的投入了,不该重金投入的投入了,有些项目看起来是发展了,但发展成本过高,且人为的因素太多。外观改善上投入了,内涵建设上投入不足,教学的中心地位经常偏移。

4.建设资金瓶颈

(1)近几年,随着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推进,高职院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资金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后续发展资金严重不足,高职负债累累成普遍现象,给高职前进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要科学发展,快速发展,一方面资金严重短缺,捉襟见肘。

(2)在发展的当口,政府关注不足,政策倾斜不够,每年许诺的配套资金没有按期到位,在二次创业的紧要关头,没有资金注入,一切举步维艰。

二、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根本路线

要围绕育人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技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工作目标,更是高职教育的工作重点和办学方向。因此,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这个中心,教师要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切实增强为教学、学生服务的意识;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育人工作首位,大力推进专业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实验实训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转变教育观念,推行体制改革,调整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提高学生素质上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发展环境。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客观地讲,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这支队伍,坚定不移地建设好这支队伍,高职院校更要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中心,重视师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和生活质量,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推进人才建设工程,采取超常规措施培养高层次人才、吸纳优秀人才、引进智力资源,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为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职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和效益内在统一,要研究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发展方向、服务对象的定位,重点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在继续扩大发展规模的同时,把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抓住外部教育质量评估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两个关键环节;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实训操作教学环节,加强精品课程、名牌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建设。因此,学院坚持规模和质量并举的发展战略,稳步发展规模,强化教育质量,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

高职教育是一项投入成本很高的教育。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长期投入不足,造成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上欠账太多。许多地方的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大了,但财政拨款却依然维持原来的基数,造成高职院校虽然办学规模扩大了,但办学条件难以得到相应改善的现状。原有的按教职工正规编制拨款的机制不合理,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办学规模发展的需要,不能体现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贡献。虽然教育部已建立了高等教育生均拨款机制。但除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省市已经落实外,其他省、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并没有落实这一制度。因此,要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尽快落实好生均拨款机制,使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拨款的水平逐步达到本科院校学生的水平。同时,为了改善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还必须建立专项投入机制,加大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图书信息资料等方面的专项投入资金。

5.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效益

高职院校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尽快落实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用经营的理念办学校,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推行人事、工资分配、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引进和发展的用人机制,建立与工作岗位相配套、与能力水平相适应、与业绩贡献相衔接,具有较大激励作用的工资分配机制。根据工作岗位,建立科学的数字化考核机制。积极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运用经营理念,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后勤供给,促进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与学院的运行和谐发展。同时,学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民主管理,保障学院的平稳运行。

6.分类指导重新整合,理顺办学体制,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生产、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学校、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实行深度合作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我们应积极探讨行业、企业、协会以及部门共同参与高职院校建设、管理的可行性,赋予行业、企业、协会及部门一定的办学职能,并对高职院校进行重新整合,明确地方举办的高职院校为技术学院或社区学院,行业举办的为职业学院,企业举办的为技术学院,部门主管的为专门学院。要根据院校类型,分类指导,理顺管理体制,加大举办部门的责任,走地方社区学院、部门专门学院和行业(企业)职业学院共同发展的道路,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部门的合作办学,互相促进,使学校、企业、行业、部门实现“多赢”。

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面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沉着应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振国.高职高专路在何方[N].光明日报,2002-1-24.

[2] 汤敏.宏观政策新目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2-13.

[3] 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6-9-15.

[4] 顾华详.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职教育发展战略[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5]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时候,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伟大的实践,呼唤并产生伟大的理论。8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亲自指导和带领全党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既是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指导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并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才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而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缔造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取得了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到新境界。邓小平理论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旗帜。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20世纪90年代和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的变幻与演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概括新的实践经验,探索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传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并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发展思想,吸收了国外发展观的精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依据我们党和人民的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中,既包含着实践上的历史联系,又包含着思想脉络上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体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前进趋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又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看,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它们都以中国工人阶级的立场作为根本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前提,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作为现实根据,并且是以其前者的思想范式和原理原则,来指导和规范后者的探索、产生与形成,而后者则又以前者为起点、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对前者的继承、深化、发展和超越。以科学发展观为例,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和深化、发展和超越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关系,需要通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来贯通、解读和整合。因此,尊重和珍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这种独特的历史地位,才能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思想精髓,从而自觉地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解决新问题,夺取新胜利。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具有统领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因而也是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理念。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邓小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从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贯彻十六大确立的主题,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包括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主题,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走自己的路”这一探索主题,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并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格局,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奋斗。邓小平说过:“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项长久性的主题。对它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思想,成于邓小平理论,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且还要我们一代一代延续和发展下去。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着力回答了关于中国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的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既体现在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又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当之无愧地赢得了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这条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荣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的系统性,对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发展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虽然我国的人民生活与生产力状况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但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实践证明,要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最坚实物质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抓住“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对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 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 任务更繁重, 工作更艰巨。一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开放、竞争、剧变的环境要求我们要努力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碰撞中, 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树立崇高的理想,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 并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的

2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 科学发展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重要体系, 已经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对解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 探索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回答和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研究“为什么”和“怎么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 才有可能扎扎实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再次,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改革, 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中央要求, 要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 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实现这一改革目标, 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思考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方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着眼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不懈地在大学生中进行先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教育, 进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变成大学生自觉的思想和行动。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重视他们的价值, 坚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 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由被动向主动、由不知到知、由知到行的转化, 最终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

3.2 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大计,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合格的政治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首要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 前进才能有动力, 人生的发展才有正确的方向。二是科学的思想素质。要引导大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三是良好的道德素质。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良好的道德风尚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四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锻炼坚强的意志。五是全面的文化素质。引导学生一专多能, 兼收并蓄。除了具备人文修养, 还要具备现代科技知识, 掌握新理论、新技术, 通过学习和实践, 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通才。六是强健的身体素质。引导和创造条件,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方法, 积极参加各项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3 坚持统筹兼顾的教育方法, 统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该全面协调运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统筹各种关系, 从而使一切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利用, 为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校园做出贡献。一是在教育目标上要统筹“德育”为先与素质教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 而是培养公民。要着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使其对国家具有责任感, 对他人富有爱心,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遵守社会公共准则。这是德育的任务, 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二是在教育力量上要统筹辅导员队伍和其他三支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同时要着力发挥学校党员干部、共青团干部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发挥学生骨干和团干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三是在教育途径上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各门专业课程也都具有育人功能, 教师应言传身教,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当中自觉地加强修养, 提高觉悟。四是在教育方式上要统筹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体系。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集中反映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 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品格和素质教育, 而这些思想问题, 往往都是因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同时, 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尤其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亚健康学生、毕业生和一年级新生等特殊群体, 更好地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解除思想负担, 稳定思想情绪。

摘要: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和今后指导我们在各方面进行正确实践的科学方法论和指导思想, 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必须转变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要围绕育人目标, 进一步加强教育者的自身建设, 更要创新管理制度,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改革。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 何小忠.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J].民办教育研究, 2004, 3.

[2] 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2, 2.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论文范文第6篇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和谐因素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作为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标志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 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直接关系到这一工作的好坏。所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和谐观念为指导, 加强辅导员自身的科学发展观观念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和谐因素存在的现实,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高度重视, 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理解学生的愿望和要求, 关心大学生的冷暖疾苦, 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加强与学生沟通机制的建设。着力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建立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本化的新制度, 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

1.2 以和谐社会为理念, 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要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社会的有关内容虽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体现, 但毕竟不够全面,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 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中, 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重要思想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的力量。

1.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健全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追求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高校的辅导们要深入学习,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沟通, 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以科学发展观为媒介, 强化辅导员工作的“全面人”的发展目标

坚持推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 是党的全部工作, 包括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保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就是人的本质, “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全面本质。”既要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 还要拥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在发展取向上要坚持全面又有所侧重, 既要发展特色又不互想代替, 以物质、社会、精神的全面方式发展自己。在这种条件下,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紧密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引导学生在认知方式, 情感归属, 心理状态, 行为习惯等方面强化自我意识, 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形式政策教育, 理想教育, 实现大学生思想和社会思想的相互融合。

3 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 切实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着和接班人,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后继有人,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 是新时期新形势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必须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不断增强针对性、时效性。

3.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教育

网络是现代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首先, 要重视和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 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 其次, 努力提高大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 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第三, 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的网络知识培训。

3.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课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树立全员德育、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同时构建全员育人网络, 实施全员育人, 全程育人尤为重要。在这些基本工作的基础上, 我们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大胆创新, 从学生实际出发, 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科的新境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的工作水平的提高是新时期新的挑战, 我们辅导员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自觉实践, 不断创新, 寻求新的发展, 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统筹兼顾,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业务水平, 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素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 宋福范.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J].前线, 2007 (5) .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6-10-11.

[4] 郑玉秀.浅析和谐社会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6 (23) .

上一篇:校园绿化生态分析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规范经营维护游客权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