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物理教学论文范文

2024-02-10

科学素养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目前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引发了如何开发和利用物理课程资源的问题。本文根据物理课程资源的特点、对物理课程资源进行划分,分析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提出了有效利用物理课程资源应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物理课程:课程资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保证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物理课程资源的支撑。物理课程资源则指形成物理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如物理知识与技能、探求物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等及实施物理课程时的一些必备条件如学生、物理教师、物理实验室、教室、物理教学环境等。本文根据课程理念进行开发和充分利用物理新课程资源。

1.物理课程资源的内容划分

物理课程资源潜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种类的物理课程资源有着不同的特征及独特的教育价值.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种类的课程资源有着不同的开发途径和有效利用的策略。

1.1按资源的空间分布维度划分

可将其分为课堂内的物理课程资源、校外的物理课程资源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物理课程资源。课堂内的物理课程资源是广大物理教师有意构建的有利于物理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校外的物理课程资源则是出现在校外的、由各种社会机构提供的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的课程资源;介于两者之间的物理课程资源则指那些尽管物理教师没有意识到它的作用、但却对学生学习物理提供很大帮助的课程资源.这部分物理课程资源与校外物理课程资源的最大区别在于学生每人都能感受到.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1.2按物理课程资源的存在形式划分

它有显性物理课程资源和隐性物理课程资源之分。显性物理课程资源是指能为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所感知.学生和教师自己很容易开发或者别人己经开发好可以直接利用的物理课程资源.如教科书、学校实验室的各种实验仪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等;隐性物理课程资源是指经过教师和学生的深入思考才能充分挖掘出来的各种物理课程资源.它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学生的思维水平。

1.3按其功能特点划分

可分为素材性物理课程资源和条件性物理课程资源。素材性物理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少物理课程.并能够成为物理课程的素材和来源.如物理知识、实验技能、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等;条件性物理课程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物理课程却并不是形成物理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理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如物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水平、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设施与环境、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及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等。

1.4按呈现方式划分

可分为文字类物理课程资源、多媒体类物理课程资源与实物类物理课程资源。文字类物理课程资源指那些以纸为介质来向学生提供物理课程学习所需的信急.如物理教科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各种报刊等;多媒体类物理课程资源指的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各种有利于物理学习的课程资源.它除了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外.还能培养学生的信心,素养如各种教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物理教育信息资源以及广播和电视等;实物类物理课程资源指的是能用于为物理课程教学服务的各种自然资源、实验室资源以及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如各种建筑、机械、笔墨纸砚等。

1.5按物理学科本身的内容特点划分

可分为物理学史类课程资源、物理实验类课程资源、物理理论类课程资源及物理学习环境类课程资源。物理学史类课程资源是指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大史实及一些伟大物理学家的奋斗历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态度与情感.有助于学生理清物理学发展的规律;物理理论类课程资源是指拥有较为系统知识的教科书与物理有关的读物、教学参考书及科学发展前沿报道等。

2.物理课程资源开发

所谓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物理课程.能够与物理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各种资源.其开发范围将遍及可能存在物理课程资源的每一个角落。

2.1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它不仅包括广大物理教师和实验课教师.还包括所有学生、学校其他领导和其它学科老师、课程专家及其他行业的有关人员。如教科书的开发主体一般是课程专家及部分教师、学生代表.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物理课程资源.最终要走进物理课程都离不开广大物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选择过程.

2.2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第一从社会发展需要的维度.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把握发展机遇应具备的物理知识技能和科学素养。如在教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目前我国各种能源的储备、开发与利用情况.提出为什么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地区出台限时用电政策等类似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与讨论;

第二从物理学科发展需要的维度.充分挖掘物理文本背后所蕴含的物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论.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物理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而的各种物理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

第三,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维度,鉴别和利用校外物理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则富,实现学生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从资源本身发展需要的维度,建立物理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如可以通过开辟国家或某一地区的物理精品课程网站,让全社会都来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关注物理课程的建设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3.物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所有资源的开发中要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广大物理教师、学生、实验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在开发中要始终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

其次,坚持可行性的原则,开发前一定要对自己及其合作者的开发能力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以免半途而废。此外还要考虑到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教育的可行性,以免造成资源开发上的浪费;

最后,坚持实验资源优先开发的原则,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理论的得出是建立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物理理论的正确性最后还得靠实验的检验,因此物理实验资源对物理理论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结论

本文从物理课程资源的特点出发,把物理课程资源划分为五个不同类别,并且从资源的开发范围、开发主体、开发途径、开发原则及开发模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提出了有效利用物理课程资源应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科学素养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要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和探究教学, 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1.1 强化物理实验,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 新物理课程要求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观察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发明创造的基础, 也是获取知识的关键。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物理现象和演示实验, 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在观察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 教师要提示注意:用干布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用干布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 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用干布和毛皮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过程中会发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 学生自己得出了“摩擦过得物体带电和同种电荷相斥, 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认真观察,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2 强化物理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新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实验数量多。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因此, 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培养,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1.3 强化物理实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 改进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 也可以改进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也可以用理论探究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老师的辅导下大胆地给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等过程, 培养学生理性实验思维能力。如“变压器”的教学, 就是将以往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经典案例。这节课教学中,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改变原、副线圈匝数比得出的对应电压数据不是严格正比关系时, 则应该遵循实验事实,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猜想“可能是正比的”, 而实验数据不是正比关系, 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猜想, 适时提出:如果是实验误差造成的, 那么这一误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时提出“漏磁”损耗, 再让学生“试试”, 并引导学生拔出铁芯, 进行“漏磁”是否影响到副线圈两端电压的实验探究, 猜想得到证实, 从而得出在没有损耗情况下变压器改变交流电压的规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放探究学习, 留给学生终身难忘的影响, 即经历与不经历结果截然不同。

1.4 强化物理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 中学生富有学习物理的激情和创造精神。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深入发掘实验教学的潜力,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创设启发性的实验问题, 充分利用实验器材, 采用多种方法, 设计出富有创新和悬念的实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基础, 训练创新思维是关键, 发展创新能力是根本。

2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施新课改教学过程中, 利用实验不断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敢于批判和创新的科学品质。

2.1 规范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验证、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观察和思维、分析与推理等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形成都与实验密切相关,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规范物理实验教学尤为关键。经过实验教学实践, 个人认为要规范以下几点:第一, 实验教学用语要规范。教学用语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德育的渗透都离不开语言。物理实验教学用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和形象性。第二, 实验器材的取放要规范。在物理实验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取放实验器材。要求学生实验前仔细观察实验器材的摆放位置, 实验过程中, 桌面要始终保持整洁有序, 器材应摆放到位。实验完毕后整理器材, 废弃物不随便乱扔, 保持桌面、地面和环境的卫生,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第三, 操作过程要规范。规范化的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规范操作, 正确安装和使用仪器, 控制好实验条件进行实验, 确保实验的准确、可靠、安全。最后, 实验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要规范。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通过实验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得出的规律和学会透过现象抽象出本质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2.2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新课程各个模块都安排了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和可供选择的各类物理实验, 实验内容明显增多, 有示范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做一做”小实验, 另外还设计了以实验为背景的“问题和练习”、“课题研究”栏目, 怎样强化进行这些物理实验的教学, 教师应当有一个总的思考, 应当根据教学实际, 多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 强化物理实验的自主性与探究性, 让学生经历或部分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 使其在自主地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诸多方面获得具体的成绩, 得到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从而有效地发挥物理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

摘要:本文综述了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来说, 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多种能力的重要环节, 更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非常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实验,兴趣,创新能力,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初二, 初三全套)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赵薇.新课程给高中物理带来的亮点[J].物理通报, 2008, 9:8~10.

科学素养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学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着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迫切。

关键词:科学素养;现状;态度;调查

小学科学以前的学名叫自然,这个新名字如果说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知道的人也会把它忽略,认为它并不重要,在他们的心目中,语文、数学、外语才是正规的课程。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很薄弱。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来说,小学科学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对于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体育来说,它可能还要薄弱些,科学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所以,学生的兴趣就不大,我们教会学生的可能就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比

如,锅里的米饭烧开的时候冒白烟,在他们的记忆里那就是水蒸气,通过上科学课让学生知道,它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而不是我们说的水蒸气,虽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所改变,但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恢复原有的记忆。认为冒的白气就是水蒸气,可见我们的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各国对科学素养的态度

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启动国家级的科学教育推进计划,把科学课程设置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定期进行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美国认为:“美国的未来越来越取决于能否向全体美国儿童提供有质量并具有本国特色的科学教育。”并对小学科学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韩国把培养儿童的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基本措施来抓,制定了有关科技教育法规;英国在教育改革中采取了鲜明的科技取向策略,要求通过学校课程来强化小学科学教育;日本小学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程,使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得以有效地衔接和延续,建议“发展教育体系,在提倡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过程中确保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促使有才能的年轻人从事工程技术职业……”可见,科学教育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小学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反观我们国家,虽然提倡了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是主流,在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分数还是最主要的,毕竟现在的教育语文,数学,外语占了主流,素质教育只是浮于表面,如果让你随机地抽取学生,就能发现他们的科学素养有多差,有些学生连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都不清楚,让人实在无话可说。

三、教师与学生的科学素养调查

1.教师的科学素养

我们对教师的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城乡教师科学素养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市区学校整个教师队伍中科学教师基本上是专职的,科学素养状况良好,科学课的资源投入力度较大,同时课堂教学形式也活泼多样。乡村学校相对不太重视,学校往往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课,轻视或忽视科学等“副科”,导致乡村学校教师兼职者明显偏多,专职教师稀少,从而导致教师的科学素养不过关,再加上课程资源短缺和授课时间不足,其学生科学素养势必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

2.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科学活动则是带有实践性质的科学行为。调查发现小学生的科学兴趣是非常浓厚的;虽然他们的科学活动频率大大超过了大人。但是,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活动频率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对学生目前所能参与的科学实践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小学生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巨大潜力,他们拥有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把科学兴趣转化为科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科学所能赋予他们的力量以及科学所能带给他们的欢乐。要不断强化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行动。农村学校在一些硬件设施方面比不上城市学校,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活动,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田野里进行种植,这个对于城市里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在很多学生连西瓜长哪都不知道,这是件令人多么悲哀的事情!

学校教育要提高科学教育的地位,让科学教育成为学校主流的教学学科,提高学校里科学教师的地位,让教师对科学教育产生兴趣,愿意去教授科学教育,这样学校里就会有更多的专职科学教师,专业的科学教师团队,这样我们的科学教师队伍就能长足地发展。有了专业素养比较高的科学教师团队,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就能更加专业化,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有了强有力的

保证。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科学素养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改进;化学实验;科学素养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33

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由于受着很多方面的影响,教师还不太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还不太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本文就以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为例,谈一谈如何通过改进化学演示实验、改进分组实验、改进家庭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能力,实验探究的思路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课本上有许多安排的演示实验不够严谨,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时就需要我们化学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以更加环保,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本第99页“练习与实践”第2题中的实验:通过铜片上的红磷、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来验证燃烧的条件。但是该实验白磷燃烧时产生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会逸散,造成空气污染。鉴于此,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改进。

其中倒扣的小烧杯的作用就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造成空气污染。尽管只是在铜片上罩一个小烧杯,但是弥补了该实验的缺陷。让学生感到实验的改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初中生学习化学要具备的科学素养之一。

二、改进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指出:“化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精神和品德。”在化学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学习这一节时,笔者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灭火的原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设计的成果,比一比哪组设计的新颖、简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戊)原理:拍打纸箱,冲出的气流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通过五组同学的课外自主设计和创新,使课堂高潮此起彼伏。不但掌握了灭火的原理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初中生学习化学要具备的科学素养之一。

三、改进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家庭实验是利用家庭中的现有资源来完成的探究教材中的实验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简单、方便、易操作等特点,但是却被广大一线化学教师所忽视,而家庭实验能够实现从理论知识向实际运用的转化,能够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去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解释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而寻找替代品完成家庭实验的过程,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是一个提高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激发科学情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

在学习燃烧的条件前,我布置了两个家庭小实验:一是打开煤气后,调节空气阀门,一会调大,一会调小,观察火焰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二是用扇子扇炉子和烛火,观察着火现象,分析原因。学生听到通过家庭小实验来完成问题,情绪非常高涨,认真在家里做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在第二天化学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得出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条件:与氧气的量有关。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完全燃烧的必要性。实验虽然简单,但是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亲自去经历,感受了化学的神奇的魅力,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了升华。

在课堂上,我又改进了一个蜡烛的先熄灭而后复燃的小实验,让学生再次感受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如下图所示。

(学生己)原理:用嘴吹,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而此时,迅速凝华的石蜡蒸气即白烟的温度还不是太低,通过打火机的及时点燃,又使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看到了蜡烛又复燃的奇观。

当熄灭的瞬间,火苗沿着白烟重又点燃蜡烛,学生一片惊奇声。然后,我又让好奇的同学上台演示,一拨一拨的同学演示以后,课堂再次高潮。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大大提高了科学素养。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必备的科学素养。

总之,我们化学教师要多动脑筋,以实验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多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改进一些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家庭实验,逐渐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雍世伟.例谈家庭小实验在导入新课中的独特魅力[J].化学教与学,2015(1)

[2] 杨秀杰.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

科学素养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是非常重要的。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科学的崇尚态度,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眼光去理解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其次要在化学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在出现迷茫时,能够得到科学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化学科学。

【关键词】 化学 科学 态度

一、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科学的崇尚态度

想要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崇尚科学的态度,教师要从心底里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人的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都是由于各种伟大的科学发明所推动的。而化学学科是一个典型的理科性质的学科,对于人类科技的发展是由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由于化学的进步而带了的巨大进步,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范例让学生能够增强对于化学科学性的深刻认识。

在新课改后使用的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珍贵的素材,这些珍贵素材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宝贵资料,化学课程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一股强大的力量,教师的作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化学,感受到化学中所包含的科学魅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态度,并且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基础知识以及基础观念的积累。在新课改下的化学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记载了很多科学发现的经过以及科学家的人物传记,这些科学发现的过程和科学家的人物传记告诉学生科学物质是通过一个个的实验慢慢的被人们发现和确認的,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原本就存在的,只是以前可能人们还没有发现而已。给学生深刻的启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是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勇于实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发现化学所包含的科学奥秘。这些化学科学奥秘,不仅仅让学生眼界能够有所开阔,打开学生学习化学的途径。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模式的精神熏陶。让学生从心底里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教师要注意挖掘有用的素材,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些素材,通过化学教学课堂加深对于化学科学的理解。为学生深刻的理解化学科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在上课时要科学讲解,适当点拨,来引领学生思考方向

化学教师应该科学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在出现困惑或没有思路的时候能够帮助学生能够有所感悟,顺利的解决问题。学生要是能够很顺利的解决好化学问题,那么教师就不必要去引导学生,教师的引导就是多余的,但是如果学生面对问题冥思苦想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讲解了。教师的讲解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复杂的化学科学知识中理解到教师要传递的知识。教师的点拨有可能是一句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醍醐灌顶的作用,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金属钠的性质教学中,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时灵活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能够清楚的明白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原理。为了突出本次教学的难点和中点,化学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实验的深入来观察金属钠和水发生的反应,然后正确的书写出金属钠和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自己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自己能够理解很多化学反应,从而得出科学结论。让学生能够更加崇尚化学科学,在平时生活中用科学的方式去理解生活中的化学。

三、科学的化学教学方法

首要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科学化学有了学习热情,才会有意愿去探究更多的化学中的科学奥秘,才会更加崇拜化学科学,理解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辅助作用。特别是在化学实验室做化学实验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是自己做实验演示给学生肯,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所以在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告诉学生注意事项,应该注意什么,在此之后学生可以自己去做实验,来发现学生自己不曾知道的化学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中的乐趣也会有所增加,这样获得的化学知识,更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理解化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一步步的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四、回答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成绩感。

其次就是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相互渗透。学好高中化学最关键部分就是实验、观察。分析,阶段性的分析学习化学课程。能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把所遇到的问题层次化,阶段化。而化学式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一个需要强大的理性逻辑思维的学科。其中有很多知识点是要相互渗透的,比如生物学的知识,数学的知识,。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学科中所包含的科学内涵。因此我们教室需要正确的分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掌握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其中的规律才能够更好的学好科学性质极强的学科。

总之,在高中的化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的培养,还应该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魅力。在使用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态度。

科学素养物理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根据高中文科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文科生科学素质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整合资源;降低难度;做好实验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科学素养是现代人一项必备的素养,但作为国家发展中坚力量的文科生,科学素养状况不容乐观。文科生最欠缺的科学素养是什么?调查中,“理性思维”被排在首位(68.5%),其次是“逻辑思维能力”(65.5%),第三是“科学常识”(60.4%)。接下来还有质疑精神(56.3%)、分辨能力(53.1%)。高中阶段是学生最容易、也是最有时间接受科学知识的阶段。所以,在高中阶段教师应该加大科学素质教育。物理作为科学知识的主阵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规定了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且《标准》中新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那我们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文科生的科学素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整合资源,激发兴趣

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高一结束后,大多数文科生对物理已彻底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这就要求从他们的思想工作做起,再次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才有可能在物理课堂上培养科学素质。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教学内容上优化,帮他们找回学习物理的信心: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善于整合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来辅助、完成我们教学,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2.介绍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如,讲牛顿是怎样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工作、为人类做出非凡成就的;伽利略是怎样为追求真理与教会作斗争的;法拉第是怎样把人类带入电的世界的,通过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渗透物理知识。

3.调控课堂,让学生对你没有反感情绪。课堂气氛应保持活跃,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让学生笑起来,老师上课过程应持续保持幽默感,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做到这几点,基本上学生会跟着你学习了,其他就好办了。

4.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可以成为物理教学活动的润滑剂。它是一种把声音、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正确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时间(课堂)、空间(课间)内打破地域,展现古今中外的科学现象,使经验较贫乏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感性地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到知识领域、情感领域的目标。

二、降低难度,循序渐进

在新授课的过程中,知识讲解不应该太难,本身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的多为理解性的偏多,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应从多方面入手突破,使学生感觉很简单、很容易,并通过考试成绩鼓励他们,这样无形中信心就重新回来了!第一次教高二文科班物理的时候,班级比较多,工作量大,再加上没有经验,总感觉都高二了,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小测验时选题就没考虑那么多,从网上下载一些题,稍微修改一下,就进行测试,考试或总复习的时候,总会让我很吃惊:备课、讲课可以说相当细致了,而学生当时也是听懂了,可是一旦做题就无从下手,尤其平时成绩就比较薄弱的学生。这让我充分认识到,文科生之所以想选择学习文科是有一定原因的。所以,以后无论是备课还是给学生出试题测验,我都要经过精挑细选,让知识容易理解,让试题由简单到较难,并有适当梯度,效果很好。

三、做好实验,增进理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喜欢做实验,有些书中没有或条件不具备的实验,我们可以想办法获得,比如平抛运动,没有斜槽可以用从讲桌上水平弹出一个小球来演示;或者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这些实验不单纯是为了讲解难以表达的知识点,而是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脑海里留下平抛运动的一个模型图片,这为他们对平抛运动的理解与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光是成绩好的学生,想必每个教师都能感觉到,每次演示实验,即使是平时成绩再差的学生也会把头抬得很高,甚至站起来看演示实验,可以说一个几分钟的实验胜过几十分钟的讲解,这不但快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科学素养应该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修养,希望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能够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真正把提高每个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落实到每一节物理课的教学中去。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

编辑 马燕萍

上一篇:幼儿体育舞蹈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发展县文化产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