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范文

2024-04-14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范文第1篇

摘要:农村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PES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宏观发展环境,再利用SWO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态势,最后从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培养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人才以及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等3个方面,提出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发展;产业融合;PEST;SWOT;农村经济转型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稳步增长,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式经营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限制下,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已经触碰到天花板,再加上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和价格下压的双重挤压,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境;除此之外,伴随耕地资源、水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必须要有新思路[1]。而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信息通信业领域。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不断向其他产业渗透,呈现出产业快速融合的现象。实践的发展引起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学者们从技术扩散渗透、产业整合创新、产业融合过程、产业边界变化、产业竞争关系等不同角度来解释产业融合的内涵[2]。事实上,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供需变化,产业融合并不局限于与互联网和通信相关的产业,也广泛存在于其他产业领域,如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有关农村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六次产业的概念,他指出农业应该向与其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即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加(1+2+3=6),为农户获得更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环节的附加值;之后,基于产业链的延伸和业务范围的拓展,今村奈良臣又提出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乘积(1×2×3=6),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3]。马晓河根据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聚集、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等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农民收入增加”[4]。在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时,有学者强调既要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民及相关经营组织为主体,又要借助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三次产业间的联动和延伸、体制创新等多种方式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变革[5]。还有学者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出发,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为核心,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前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通过纵向农业产业链深化、横向的农业功能拓展等形式,实现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农业各部门与第二、第三各部门两者之间以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三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内部化,不断产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6]。

从以上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可以看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7]。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已经出现纵向一体化融合、工商资本引领融合、集群型融合、功能拓展型融合、服务引领型融合等多种模式[8]。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资源优势、产业特点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须要根据自身环境条件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本研究针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发展的态势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分析

江苏省经济发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也比较高。自2015年起,江苏省成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9]。为了理清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本研究借助PEST分析法,从政策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和技术环境(T)等4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

2.1.1 国家层面的政策环境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2015年首次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将其作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提出要“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由此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2.1.2 省级层面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江苏省非常重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2016年12月,为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資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7年1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江苏省“十三五”推进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年2月发布的《江苏省“十三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再次强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2017年3月,为推进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发布了《江苏省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为江苏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先导区建设提供了方向,也为农业产业化成为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2.2 经济环境分析

2.2.1 经济水平 江苏省自古以来就属于富饶之地。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水平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据统计,201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 900.9亿元,全国排名第2,已经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综合竞争力以及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第1,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2.2 经济结构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省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2016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制造业,说明江苏省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调整和变化,但是制造业仍然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行业。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是当前江苏省产值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2016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大于上一年,但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5.7%下降到5.3%,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达到地区总产值的50.0%。在第一产业中,产值占比最高的是农业,占62.00%,渔业和畜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 18.70% 和16.45%,而产值占比最低的是林业仅占2.97%。第三产业中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是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从2013年到2016年,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及住宿餐饮业等与日常生活相关行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金融业、通信服务业、商业服务业为主的高端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则较快。

2.3 社会环境分析

2.3.1 社会需求 近些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到2016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达到7 998.6万人,全国排名第5。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都随年份呈现上升的趋势(图1、图2)。根据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江苏省居民消费升级属于全国第1梯队。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类的消费在居民消费比重中呈下降趋势,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所占份额在稳步攀升。根据美国研究机构COMSCORE的统计,25~34岁的人群成为我国主力消费人群,这一群体在消费时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式的消费。

2.3.2 社会文化 美国学者拉坦指出,地区的文化享赋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江苏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种区域文化[10]:苏北文化、苏南文化和长江三角洲文化。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苏北地区受楚汉文化和淮扬文化的影响较大,至今仍保留着较浓厚的传统习俗,相对较为保守和守旧;苏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砥砺和改造革新,形成了开拓进取、重商重实业的文化气氛;而长江三角洲文化作为一种混合形态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又纳入了市场、创新、效率、科学与和谐的现代文化内涵。区域文化的差异为江苏各地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区域特色。

2.4 技术环境

2.4.1 科技投入与科技贡献率 近年来,江苏省科技投入稳步增加(图3)。科技贡献率也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62%,农业科技贡献率则达到了66.2%,排名全国第1。全省有294个科技服务平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120万人。江苏省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办了农村科技超市,截至2018年年初,共建设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超市415家,组建了包括3 300多名专家的服务团队。近三年,科技超市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6 500多项,开展咨询活动3 560多场次,培训农民超过35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58亿元。

2.4.2 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动力。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江苏省农村产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11]。江苏省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超过60%,2016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并开发运行移动客户端“农技耘”APP,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及时、专业的农技信息服务,信息进村试点县和村级信息服务站的数量均为全国最多[12]。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业物联网,据统计到2018年年初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面积占比达到16%。与此同时,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创新创业、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到2017年年底,江苏省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64亿元,同比增长27.7%,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3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分析

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在战略态势分析中,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借助SWOT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S)和劣势(W)、机会(O)与威胁(T)进行剖析,有利于把握江苏省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3.1 优势

在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7]。但是各地所具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其他地区,江苏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强劲的牵引装置。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江苏省农村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应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江苏省还拥有167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的科技服务机构,能够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2)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有力的双轮驱动。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以农户、合作社为主向前延长产业链;另一种是以企业为纽带,农工商合作经营向后延长产业链[7]。江苏省现有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均位于前列,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起到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3)江蘇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硬环境”。根据对我国省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的测评,江苏省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居于全国前5名[13]。近些年江苏省不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以信息和通信设施为例,当前江苏省村级双车道公路覆盖面积超过75%,农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0%,均远远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环境”。(4)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丰富的“软资源”。依托农村特有的自然、文化和生态资源,通过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主要类型[14]。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既拥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又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为江苏省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与旅游、观光、休闲和养生等融合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软资源。

3.2 劣势

目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我国其他省份农村地区类似,普遍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劣势:(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有待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第一产业内部各子产业融合或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和渗透,开发农业多功能并拓展产业链,创造农民增收的新途径[15]。但是从江苏省目前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看,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农民仍然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或简单加工,“接二连三”或者“隔二连三”水平较低,农户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和全供应链中处于劣势地位[1]。(2)农村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首先,一些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项目所涉及到餐饮、住宿、停车场等的各类设施用地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导致许多项目难以推进。其次,现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且融资条件高,很多农村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风险抵押物而难以获得贷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此外,融资成本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有的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占到贷款总额的20%[15]。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阻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障碍。再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农业多功能的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都需要大量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目前大多数普通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只能从事简单的加工和服务工作,难以产出精致化、差异化、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以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例,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还停留在时令瓜果采摘、品尝农家菜、垂钓、打牌等初级水平,产品和服务质量粗糙且形式雷同,缺乏品牌营销的意识[16]。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运营人才。

3.3 机会

当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最大机会就是随着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江苏省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据统计,2017年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分别以人均可支配收入 58 988、42 046和35 024元跻身全国前5位。人均收入的稳步上升促使这一区域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产品消费方面,追求营养、健康、绿色、品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的新追求[17];在工作和闲暇时间的选择上,呈现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的情况[6]。城乡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为乡村开展旅游、休闲、养生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根据江苏省旅游局统计,2017年江苏省全年乡村旅游营业总收入近9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8%,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高品质农产品消费和乡村旅游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牵引。

3.4 威胁

尽管当前江苏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一二产业融合、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一三产业融合和以旅游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全球化的步伐,江苏省所能供给的涉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等消费品不仅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赶超,还面临着来自全球其他国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例如,来自欧洲的高端绿色农产品竞争、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特色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的竞争等。目前江苏省已经发展起来的涉农产品和服务在特色化、精细化和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顾客黏性不是很强,这些因素都威胁到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4 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现状进行PEST分析和SWOT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提出如下3点建议:

4.1 立足区域特色,打造优势产业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面对的市场不仅需求潜力巨大,并且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较高。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能仅追求数量,更要注重品质的提升。(1)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江苏省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绿色农业发展。一方面要利用绿色科技手段,采用更绿色环保的种养殖方式,保护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农产品的产地、生产环境、栽培(养殖)方法进行追踪、记录和宣传,通过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和竞争力。(2)充分利用区域乡土资源,提供优质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各地应依托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主导产业,并引导当地经营主体集聚式发展,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精致优良的地区优质品牌。(3)要借助政府和市场2种宣传途径,对地区品牌进行大力宣传,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4.2 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

无论是发展绿色农业还是打造特色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尽管江苏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相对于国外竞争者而言,当前大部分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仍然较低,即便利用农村资源开展了一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项目,也往往处于低端水平,竞争优势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因此,须要从4个方面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第一,对农民进行培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开展面向农民的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一些已经取得较好发展成果的产业融合业态和经营模式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第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第三,加大农林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之后到江苏省的农村进行创业活动。第四,吸引其他社会人才到农村开展创意农业,鼓励非农户籍的人才凭借技术、创意或者运营管理能力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3 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

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还需要政策创新。(1)建立激励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对于那些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经营性主体,可以根据其新增的农民就业岗位数量给予其一定的补贴;对于那些支持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或其他资产入股的经营主体,可以根据其为农民提供的入股分红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对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并且由种植大户、家庭農场或农民合作社多方参与形成的新型经营联盟,可以探索建立共享机制,引导农民将国家补贴的资金以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经营,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产业融合的收益。(2)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降低交易成本往往须要开展规模化经营,而目前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许多地方仍以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为主,阻碍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因此政府应该学习和积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当中的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村建设用地的指标中划出适当的比例用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设施建设。同时,在土地流转中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创新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扶持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在农村的网点布局,利用融资担保、财政贴息和扩大抵押物等措施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信贷;完善政策性保险政策,发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担保机构。

参考文献:

[1]葛新权,和 龙. 促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發展的政策取向[J]. 经济纵横,2017(5):80-85.

[2]梁伟军.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4):12-17,24.

[3]张佳书,苑会娜,傅晋华. 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典型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16(10):148-154.

[4]马晓河.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 黑龙江粮食,2015(3):9.

[5]赵 霞,韩一军,姜 楠. 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4):49-57,111.

[6]李 治,王东阳.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中州学刊,2017(9):54-59.

[7]王乐君,寇广增.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6):82-88.

[8]吕岩威,刘 洋.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7,39(10):38-43.

[9]王 玲.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J]. 农业经济,2017(6):21-22.

[10]王 腾. 区域文化特质、文化精神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江苏为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08(10):8-14.

[11]王梦瑶.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意义[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153-155.

[12]严 安. 以创新驱动推进江苏“互联网+农业”在更高水平上发展[J]. 决策咨询,2017(2):31-35.

[13]唐娟莉.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J]. 技术经济,2016,35(1):92-96.

[14]汤洪俊,朱宗友.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2017(8):48-52.

[15]李菊英. 盐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全国商情,2016(24):65-67.

[16]刘 娜,许沁乔. 产业融合视角下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商论,2017(33):144-146.

[17]熊小林. 以居民消费升级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宏观经济研究,2018(5):34-46.王冬梅,翁钢民.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地区智慧养老发展的思考[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76-80.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范文第2篇

成都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是当前旅游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融合体现在战略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硬件建设融合等多个方面。成都市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从成都市的整体情况来看,不管是城市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功能的推进抑或是城市服务配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均实现了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良好互动。

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的统一。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建设,根据旅游发展形式调整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板块,这些都体现了成都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的高度一致性。

软硬件建设与旅游开发协调。成都市在城市设施的建设上很好地融合了旅游开发的理念,双流机场第二跑道使用、新国际航班开通、市内地铁和城际铁路建设等不仅使得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确立,而且使旅游进入性和便捷性大大增强,同时城市设施的功能与旅游开发实现了有效结合,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速度保持协调发展。

旅游产业与城市其他产业融合。成都的乡村旅游集种植、观光、体验、休闲、加工、采购于一体,形成了郫县农科村、锦江区三圣花乡等知名旅游地;旅游与会展融合发展,使成都成为“中国会展第四城”;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在成都形成了温江时尚运动体验、龙泉赛车运动和西岭雪山冰雪运动等体育休闲集聚区;此外,还有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休闲商务城等旅游业与创意产业、金融商贸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城市文化内涵在旅游业中渗透。成都历来就有文化名城之称,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了以“蜀文化”为代表,三国文化、水文化、道教文化、川剧等各类型文化并存的城市文化。成都通过将历史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大大丰富了成都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同时使旅游活动成为传承和发扬成都文化的重要载体。

成都: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面临新机遇

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和高速增长期,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成都市制定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战略,这些为成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未来一段时期成都将以“领先发展”的姿态,深入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建设,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亚洲国际航空枢纽,同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合作,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这些战略举措不仅有利于为成都旅游业发展提供市场基础,而且有利于拓展成都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空间。

成都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为旅游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深化方向。成都提出了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战略举措,这为成都实现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深化方向。成都提出城市发

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契合了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将促进成都旅游业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丰富旅游业发展的科技、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成都实施的“五大兴市战略”是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成都立足新的发展起点,全面部署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等“五大兴市战略”,成为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在交通先行方面,通过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传输系统,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进入性和便捷性;在产业倍增战略方面,旅游业对于加快成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立城优城方面,通过城市升级和新区建设,有助于成都旅游环境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提高旅游吸引力;在三圈一体方面,通过推动三圈层融合为完整的“一极”,可以使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在空间上形成合力;在全域开放方面,有利于多向拓展成都旅游业开放合作的空间领域。

成都作为首批唯一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副省级城市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首批唯一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副省级城市,通过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破除约束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可以有效盘活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作用和产业融合功能,不断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成都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面临5大任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提出,为促进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建议成都实施以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为总体目标,以旅游改革创新为支撑,以旅游产业融合、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旅游文化提升为重点的综合工程。

合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是成都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也应当是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国际旅游城市同时也是宜人城市的应有之义,后者关于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目标定位,明确了前者的战略取向。围绕城乡一体化,成都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在城镇化的动态过程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全面现代化,成都要加快改革创新,推动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业态发展;围绕充分国际化,成都要继续扩大开放,以国际品质来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加快旅游改革创新。旅游业所涉及产业和行业门类较多,呈现出“大旅游、大市场、大综合”的产业特征,目前单一部门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有限,难以实现“综合产业综合抓”的格局,改革现有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符合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已成为成都当前旅游工作中的重大任务。成都是国家确立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唯一副省级城市,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组织机构、行业管理、营销机制、投融资机制、公共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着力破除约束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盘活各种社会资源,全面促进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深入发展。虽然成都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成都要以大旅游观念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激发企业活力,优化市

场秩序,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市场融合等路径,着力推动旅游业与农业、会议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等的深入融合发展,构建一批乡村旅游、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等的知名品牌,努力将旅游业培育为成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继续推动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以旅游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在实施路径方面,主要是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形成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规范引导和错位发展,以乡村旅游为纽带,促进成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范文第3篇

2、产业融合发展下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研究

3、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影响因素研究

4、产业融合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实例研究

5、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调查与思考

6、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

7、产业融合角度下的河北省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研究

8、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产业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9、即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10、大化少数民族旅游扶贫与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11、扬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12、产业融合背景下川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13、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14、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安徽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度研究

15、济宁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16、产业融合视角下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①

17、新常态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分析

18、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特点促进农村电商产业融合

19、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发展的省际比较与提升路径

20、天津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1、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

22、产业融合: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点

23、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政府对策分析

24、关于内蒙古扶贫济困长效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

25、宁乡市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初探

26、农村产业融合、绿色城镇化与城乡均衡发展的协同效应

27、对潜山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28、河南省内乡县农村产业融合现状研究

29、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探析

30、基于“旅游+”的江门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31、基于“互联网+”探析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3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

33、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4、《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

35、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探析

36、湘潭市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37、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3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基于三产融合的视角

39、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述评

40、全域旅游背景下贾汪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4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三产融合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

42、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旅游产业融合

43、产业融合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研究①

44、河北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45、文旅产业政策的重点场域与未来趋势

46、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四链重构”

47、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48、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兴模式探索

49、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范文第4篇

一、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早在党的十七大上就提出了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道路, 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加法, 而是深度的全面的有机结合, 甚至需要将国家安全纳入到经济建设的版图当中。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指出, 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 坚持富国强军的路线不动摇。可见,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融合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是保证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取得双赢的重要手段。然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 都是一对矛盾体;既互相限制, 又不可分割。想要解决这个矛盾, 就必须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体系;要摆脱传统发展机制中重军工轻民企的观点, 在保证国防建设稳步前进的基础上, 大力推动经济建设步伐加快, 从而使综合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就是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所在。

二、当前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政府主导边界模糊

由于军工企业是由国家推动和政府主导, 因此在军民融合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政府主导边界模糊的问题。当然, 坚持国家利益不动摇, 以国防建设带动经济建设是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所要遵守的主要原则。但是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入, 过于强大的政府主导行为很可能会对经济建设速度以及两者的融合状态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制约。如何科学地清晰地界定政府主导的边界, 是当前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 融合发展路径不明

虽然国家颁布多项法令, 不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融合路径, 以全面推动军民融合文化产业的深度发展。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 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操作, 都处于初级阶段;融合发展的路径不明确, 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变化规律以及两者融合趋势走向。但是我们也必须了解, 军民融合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是国家发展走向更高层次的必经之路, 只有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本质特点, 准确掌握不同时期的研究对象的变化特征, 才能有效解决发展路径不明的问题。

(三) 需求管理模式落后

军方需求管理模式是以战时体制为基础, 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的联合作战管理体系。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 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事件, 军方的需求管理模式已经突破了简单的供给关系, 从军队系统内部开始发展成为跨系统甚至跨军区的新型管理体制。然而当前军民融合的需求管理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于客观需要, 军地之间的需求管理不仅要满足跨系统跨地区的要求, 还要解决需求提报的相关问题, 并就军地之间如何对接、如何落实有关政策进行详细讨论, 以便进行最合理的安排。

(四) 创新驱动效应不足

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是新型产业结构, 尚且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想要向纵深发展, 进一步打开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新局面, 就必须有强大的创新驱动效应作为支持。但是当前军民融合文化产业的创新驱动效应明显不足, 无论是打破行业隔离、冲破管理壁垒还是协调产业结构矛盾、提升资金技术能力等方面, 创新驱动效应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旦出现风险问责、产权保护等问题, 就会对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形成不利的影响。

(五) 民企融合潜力削弱

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本质是为了增强两者的发展水平, 提高收益保障均衡, 然而在政府政策的影响下, 军方所拥有的资金、技术、人力以及相关优惠条件都要优于地方。也就是说, 双方生产要素的不平等, 导致民企的融合潜力遭到了削弱。尤其是一些以高科技为主的新兴企业, 其研发和运营成本要远远高于军工企业, 这就导致民企出现了“难出头、难存活”的问题。对民企融合潜力的削弱, 既降低了民企参与融合的积极性, 也动摇了其自身的发展模式, 使民企在融合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 不利于融合的长久发展。

(六) 金融支持功能薄弱

在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 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会下拨资金来提供支持。充足的资金保障了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可以顺利度过磨合期, 在优化金融模式、创新融合管理体系等问题上取得较好的突破。但是一味地依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 很容易导致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功能变得薄弱, 一旦资金出现问题, 融合体系立刻出现严重问题, 直接影响了军民融合文化产业的继续发展。

三、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 国外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1. 美国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

美国曾在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采取了军民产业分离的发展模式, 结果导致美国的军民产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割裂, 市场之间完全断绝联系,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到了90年代初期, 美国认识到了军民融合的重要性, 开始采取全面的军民融合产业规划改革。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首, 经过国会和总统任命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和国家技术转移委员会, 旨在规范和指导军民产业的相互融合, 促进军民之间的融合能够持续有效的进行。然后制定了国防转轨战略, 并以此为指导, 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 如《国防授权法》、《联邦采办改革法》等, 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同时, 法律的完备还为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越来越多的民企包括科研机构都开始选择与军工企业融合, 使得美国市场出现了大量的军民结合的企业, 为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利用资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俄罗斯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

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也曾一度出现了军民产业发展失衡, 民企规模严重萎缩的问题。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俄罗斯率先开始进行改革, 及时调整了军民产业发展战略, 将军民融合作为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发展的首要目标。与美国类似, 俄罗斯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法律政策, 如《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防工业军转民法》和《国防工业军转民和改组专项规划》。进入21世纪之后, 俄罗斯政府继续出台了多项法规, 基本确定了军转民发展模式的具体内容和相关优惠政策, 为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工企业, 在政府主导下的融合发展模式快速升级壮大, 很好地改善了过去军民产业失衡的问题, 并迅速占据了市场销售的主要份额;在满足本国军民需求的同时, 还积极寻求出口外销;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合作意向, 意在引进其他国家先进技术以更好地促进军民产业发展升级, 使军民融合产业更上一层楼。

(二) 模式构建

结合美国和俄罗斯的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经验, 我国应当贯彻以政府规划为主导、促进民企全面升级以实现富国强军目标的理念;以科技为先、质量为先、效益为先作为模式的核心思想;将培养有用人才、加强信息交流、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作为模式框架, 真正构建符合新世纪发展需求的军民融合模式。

1. 统筹管理

统筹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强调民企在军民融合模式中的地位, 要清晰界定政府主导的边界。需要注意是, 重新确立政府主导权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政府的主导地位, 相反地, 一定要坚持党和政府的在军民融合模式中的绝对领导权, 然后结合地方以及民企的实际需求, 合理划清各自的管辖范围。党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出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的指挥优势, 对地方经济建设和民企产业布局进行科学管理。例如在法律法规的颁布、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各个企业之间的联合, 都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工作。统筹管理下的军民融合模式, 要设立具有专职职能的部门, 担当相关军队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中间人, 满足军地需求对接, 并监督落实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发展计划, 为打开军民融合模式发展新局面奠定基础。

2. 双效提升

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中, 认为军事工业与经济建设是相互对立的, 这个理念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想要实现军民融合发展, 一定要树立起军事与经济共同发展、双效提升的理念。军事工业中的先进科学技术可以为地方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民企和地方市场可以为军队和军企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整个发展模式由过去单一方面增加效益转变为双方互惠互利;做到市场与战场对接、军企与民企对接、军队与地方对接;消除军事工业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不利影响, 在稳步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前提下, 不断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有效提高。在基础建设、产业规划和科技创新等领域, 继续加大投入, 以取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从而促进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双提升。

3. 均衡发展

由于军方与地方之间存在一定的发展差异, 因此在构建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时一定要注意均衡性, 即要注重两者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的需求对接, 要实现军民融合达到以需求牵动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的均衡发展模式。在均衡发展模式下, 我国有望在五年之后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将军地资源转化为军民两用的创新协同载体。这对于打破军民行业隔离、高效利用技术资金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新型材料研发等高新技术领域中, 军民融合模式可以推动军企和民企共同前进;军方在海洋开发、太空探索以及网络运用中的需求得到满足, 地方在生物科技研发、数据通信和物流调配上的需求得到满足, 双方均衡发展, 共同组成了覆盖海陆空的新型立体化国防力量。

4. 产学研用

所谓产学研用就是要坚持以需求带动生产、用生产助力科研、用科研创造成果、用成果刺激需求。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模式更加符合新时期产业结构发展路线, 能够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促进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模式的发展。四个要素互为依托, 资源共享且联动一体, 这样优势得到叠加, 缺点得到补充, 有助于推动军民科技和经济社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在信息交流和利益分配上, 产学研用也逐步创造出了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机制,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切实效益, 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进来, 使我国开始步入科技前沿领域, 并在重要科技成果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一) 完善法律制度

军民融合虽然需要不断深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建设需求, 但是由于国防建设涉及到了国家机密和部分敏感信息, 需要在深度融合当中进行适当的分离和保护。目前来说, 比较有效的保护方法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出一系列针对保护国防机密以及相关科技知识产权的条文, 明确军民融合过程中双方需要共享的信息范围和交换内容。这既是为了国家安全着想, 也是为了维护地方经济建设的稳定。因为完善的法律法规还可以消除传统发展模式中不适用与军民融合的制度, 减少军民在相互渗透中出现的冲突与对立;特别是在消除行业壁垒方面, 明确规定法律条例是最有效的融合路径。

(二) 增设管理机构

尽管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是由政府主导, 但是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 需要增设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管理机构必须要用宏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并具备强大的整体规划能力, 可以对任何地区的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指导。管理机构还要吸纳大量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在制定策略、完善监督机制以及推动军民需求互相转化等方面才能做到得心应手。管理机构要遵循国家基本法律法规, 按照行政级别的不同划分为若干层, 来对应各个地区的融合需求。地方政府要与军方积极沟通, 制定出符合地方发展要求, 也有助于促进军队建设的具体的管理办法, 实现双方的互助共赢, 为军民融合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三) 融合生产标准

融合生产标准是消除军民行业隔阂的最主要路径, 也是大部分先进国家最常采用的方法。通过调整军民品的生产标准, 使产品规格得到统一, 这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还完成了技术交换和资源的再分配。参考国外军民融合的一些经验就可以发现, 融合生产标准的方法可以迅速淘汰一部分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军品, 并有效提高非特定领域的军品生产比重;该种类的军品不仅可以在市场上流通, 还从侧面提高了采用相同标准的民用品的质量, 使地方的市场产品数量显著增加, 提升了市场的流通性, 刺激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民企的发展潜力。

(四) 整合产业链条

由于我国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 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割裂现象, 军民企业分家, 产业链条封闭, 导致销售市场难以走向成熟。这时就急需对产业链条进行整合。

1. 融合上游产业

虽然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最终产品的形态及用途差异较大, 但是融合后的产业链的源头都是一样的, 即上游产业类型包括原材料、生产能源、应用技术和有关科研单位等都是相同的, 因此融合上游产业是保证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原材料和生产能源由管理机构统一采购并发放, 由国家直接进行控制;应用技术多出于各大高校以及研究所, 还有部分出于民企资本的研发单位。这些都作为上游产业的共享资源, 在经过融合之后共同成为产业链源头的一部分。军工企业获得了稳定的原材料供给, 不会再出现与民用企业争夺资源的现象。民用企业在享受了军工企业的高新技术之后, 避免了生产成本的重复投入, 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可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产品的质量和运营商, 使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 直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 拓宽产业链条

上游产业融合完成, 为产业链条的拓宽打好了基础。所谓拓宽产业链条, 其实质就是让军工企业可以生产民用产品, 民用企业也可以参与军工产品的生产;两者之间互相渗透协同发展, 彼此形成互惠互利的融合模式。例如美国在二战初期为了迅速完成战争所需的物资准备, 批准民用企业参与军工产品的生产。军工企业在提供必要的高精尖技术的同时, 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民用企业既取得了军工企业的先进技术, 也获得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大量的技术人才, 可谓是双赢的局面。我国也有很多民用企业同样具备参与军工产品生产的实力, 只要拓宽这条发展路径, 就会有更多的民用企业加入进来, 共同促进科技的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从而推动产业链条的全面整合。

(五) 发展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通过行政规划分出一块区域, 将各种生产要素集合在一起, 通过科学的整合手段使其顺利进行发展。工业园区可以提高工业集约强度, 突出地方产业特色, 优化产业功能结构, 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是产业融合乃至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之间既有内在的关联性, 也具备强大的生产基础, 是发展工业园区的有力条件。国家在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 还要通过合理的规划, 使更多的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一同进入工业园区;在具备一定发展规模之后, 再引进第三方入驻作为管理机构来进行专业的管理与协调。工业园区既确保了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也利用当地企业的关系网获取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和保障服务, 如一些优惠政策和地理环境优势等。另一方面, 工业园区的存在直接促进了“军转民、民参军”模式的建立和发展, 甚至还可以实现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极大地拓宽了军民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五、总结

综上所述, 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各个国家的主要发展方面, 是实现军地对接、军民结合的主要方式。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文化产业, 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军方产业的特点, 还要紧密结合民营产业的需求, 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变化制定出合理的融合模式, 从而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尽管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 很多研究都处在理论阶段, 但是军民融合文化产业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潜力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虽然对军民融合的意义以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初步构建了发展模型, 但是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 依旧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军民融合文化产业一定能够成为市场的主流, 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摘要:推动军民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 是国家利益的需要, 也是经济发展的所求。本文在介绍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意义的基础上, 对当前军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然后结合国家战略布局及地方经济建设规划, 对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包括经验借鉴和模型构建, 力图描绘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模式,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湛泳, 赵纯凯.军民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与机制-基于产业外部性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19 (1) :116-123.

[2] 罗菁秋, 张宇.实现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1) :76-81.

[3] 贺琨, 曾立.军民融合机理的范围经济解释[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9) :110-115.

[4] 熊湘辉, 李栋, 熊捍高.金融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研究-以西安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6) :06-111.

[5] 彭春丽, 黄朝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产业融合分析-以核能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22) :97-101.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范文第5篇

一、动漫产业与我国民族文化的特征分析

(一)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它是经历长期的时代变迁,以及人文影响所留下的一种文化精粹。我国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五千年的传承,从原始刀耕火种到封建王朝的更迭,以及近代的时代文化变革,无数次的磨砺,为我国的留下了深厚的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我国的民族文化包括服饰、美食、建筑以及品格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很多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享誉盛名。

我国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元素数不胜数,为国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二)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建设核心,通过动画或漫画的表现形式,来完成的一种文化传播表现形式。而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的建设经验不足,某些方面的文化表现形式仍显得很生涩,因此,国漫的发展中,不断地在模仿、借鉴一些日本、欧美国家的动漫作品,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每一个国家的动漫产业的都具有极强的民族化的影子,通过动漫产业的发展,不断地展现民族文化,提升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

目前,动漫已经成为了幼儿启蒙的中形式,通过一些简单的动漫,来完成对幼儿的教育,极大的提升了启蒙教育的效果。

二、我国民族特色文化对动漫产业的发展的影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财富,在我国的五千年历史中,积攒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融合,已经完成了很多的具有文化特色的动漫,而且,部分动漫作品在世界动漫产业中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例如:《神笔马良》《大闹天宫》等,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美好愿望与不屈信念的展示,让世界深刻的认识到我国的民族特色文化中所蕴藏的众多优势。虽然,在传统神话、奇异等故事题材动画的时期过后,我国的动漫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低谷,但是,近年来,动漫产业正不断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众多民族特色文化的研究,很多武侠、权谋等类型的特色动漫,正在带动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民族特色文化的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动漫在很大的程度上属于用一种创意去完成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多都是无法考证的。但是,这个故事需要一个很好的创意去作为核心,因此,民族特色文化很好的成为了动漫产业的核心内容。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动漫创意数不胜数,拥有无数的具有不同意义的特色文化,因此,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合动漫产业,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民族特色文化的宣传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民族特色文化与动漫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

(一)动漫形象与品牌塑造中融合民族特色

动漫产业的发展,创意是最为核心的结构,但是动漫形象才是最吸引眼球的元素,而且动漫形象,是通过人物的行为、性格,以及故事内的社会现状等因素共同构成。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将民族特色文化与动漫形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能够更好地展示,我国特色文化的元素,为观众带来丰富的民族文化体验。动漫形象与民族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能够建立一个专属的民族品牌,通常情况下,动漫产业所塑造的品牌是动漫推广的重要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性格等。

(二)注重传统,加强创新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故事核心陈旧,缺少创造性,很难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动漫推广程度始终不足。为了提升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脚步,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应针对民族特色文化中的故事题材,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形式,进行融合性创新,让动漫作品能够在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例如:将传统的奇异故事,神话传说等,结合现代化的思想文化,创建新型的表现形式,塑造新的品牌形象,让传统文化能够通过新的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快速传播,同时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漫产业与民族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将会是未来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将民族特色文化中的元素,与动漫产业相融合,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建设新的动漫形象与动漫品牌,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动漫产业在当前时代下的生命力,创造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打造我国动漫的专属品牌。

摘要: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一直都不尽如人意,虽然动漫的创作数量快速提升,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在世界动漫产业中,受欢迎的程度仍旧不高。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较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的动漫缺少民族特色,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总体上来看仍旧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程度较大,缺少独特的文化魅力,因此,难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动漫产业,民族特色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 白璐.动漫产业发展与民族特色文化融合发展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07):30-32.

[2] 陈璇.攀西地区民族动漫产业与地区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6(09):151-152.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范文第6篇

一、白洋淀苇编艺术发展概述

白洋淀苇编历史悠久, 从当前的考古发掘中可以确认白洋淀地区早在三千年就已经开始编制苇席, 从古代文献史料中也多有关于白洋淀苇编的记载, 如北宋《太平寰宇记》有“淀中有蒲柳多葭苇”, 如《保定郡志·食货志》记载, 唐朝土贡“苇席三千领”, 宋朝土贡“席两千领”等, 可见唐宋时期白洋淀苇编工艺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自清康乾时期将唐河注入府河, 贯通大清河和海河, 白洋淀苇编手工艺发展进入了繁盛时期, 20世纪初期, 白洋淀苇编种类、规格、式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安州州席、关城大花席、边垒的小边席已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以来, 白洋淀苇编手工艺发展逐渐没落,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普通的苇编工艺品以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对此, 从1984年白洋淀郭里口村人车洛生等利用芦苇洁白、节长、皮薄、柔韧的特点对苇编手工艺进行工艺改造, 制作出了享誉世界的芦苇工艺画。近些年, 随着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以及传统特色手工艺产业化发展上的政策引导, 特别是旅游朝阳产业和文创产业的异军突起, 白洋淀纬编工艺逐渐走向了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二、白洋淀苇编艺术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 关系分析

关于白洋淀苇编艺术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上, 我们从白洋淀苇编 (民间编织工艺) 、旅游产业 (包括乡村旅游) 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三个主体关系上进行理论可行性分析。白洋淀苇编工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独有的艺术审美价值以及亟待开发且市场潜力巨大的经济价值。以安新白洋淀苇编工艺画为例, 是白洋淀苇编工艺在美术艺术方面的拓展与创新, 安新苇编工艺画是在传统苇编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工艺制品创新, 利用芦苇特有白洁色泽和竹态特点使得画质自然朴素,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并在世博会等多个高规格的评选中殊荣累累, 深受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人民的喜爱。白洋淀自然资源丰富, 民俗特色显著, 既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质的旅游资源, 白洋淀苇编艺术是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 同样也是区域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时代趋势下, 把白洋淀苇编文化作为跨界融合的媒介, 既能够促进和加快当地区域特色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使白洋淀苇编工艺可以搭乘旅游经济的快车, 以产业发展的形式解决民间编织艺术现代化发展的问题。

(二) 条件分析

关于三者融合发展的条件分析在上文中也多有涉及, 比如旅游朝阳产业以及文创产业的政府政策鼓励等, 还比如白洋淀苇编艺术方面, 苇编类别丰富多样, 苇箔、苇席、苇苫、渔具、工艺画等, 物质的文化的功能较为齐全。白洋淀苇编工艺品经过工艺改良和完善, 制品形态精美, 此外其编织品色彩天然美感十足, 材质韧性突出。还比如白洋淀旅游资源条件上, 白洋淀北方水乡特点保留较为完整, 自然村落较多, 民俗特色开发潜力巨大。与此同时, 国内辽宁、淮南、山东以及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编织工艺的发展状态和个别产业化发展经验也为白洋淀苇编艺术创新和产业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工艺、艺术、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发展条件, 极具借鉴意义。

三、白洋淀苇编艺术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在看到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遇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于白洋淀苇编艺术传承与创新以及苇编艺术产业化发展现状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关于白洋淀苇编艺术的学术研究问题。笔者通过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知网等知名学术资源的搜索上, 关于白洋淀苇编为主题的搜索资料寥寥无几, 学术研究的空白一方面反映了学术研究领域对于白洋淀苇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冷漠, 另一方面也能够看出在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 学校教育系统乃至于社会教育、政府关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多方面的缺失。此外, 在课题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对民间编织艺术进行了学术论文检索, 关于山东、淮南等地区的柳编工艺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文献非常丰富, 当然论文的数量并不能够说明全部问题, 但是同样是区域特色的编织艺术, 论文研究的关注程度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定的问题, 比如制作工艺的产业化发展问题、政府引导职能缺失的问题等等, 对此有必要进行下一步深入的研究。

第二, 白洋淀苇编艺术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问题。首先, 从当前白洋淀苇编工艺发展来看, 白洋淀苇编制品档次较低, 依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苇编编织价值层面。其次, 白洋淀苇编旅游产品设计方面呈现出工艺水平粗糙、技艺水平不高的水平, 缺乏创意。白洋淀周区旅游发展虽然较快, 但是从旅游消费的反馈来说存在着旅游产品千篇一律, 定价较高但是艺术水平较低的问题。此外, 从政府层面来说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方面集中在对于白洋淀苇编艺术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才、机制等欠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集中在政府关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引导不够重视, 不够全面的问题, 比如对于高校学术研究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引导的忽视, 比如缺乏从整体布局角度考量白洋淀整片区域开发的规划引导等等。艺术发展需要领军者, 一个是艺术家的领军, 一个在于政府的领军, 缺一者都会对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很大的深远的影响。

四、白洋淀苇编艺术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总体思路

关于白洋淀苇编艺术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策略, 目的在于把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论述, 做好规划和引导, 有效规避市场混乱以及竞争恶劣无序的现象出现。课题研究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白洋淀苇编工艺档次问题, 以及与旅游产业、文创产业合作衔接的问题。整体的发展路径一方面集中在白洋淀苇编文化品牌树立层面, 另一方面集中在白洋淀苇编工艺改进和产品档次升级层面。而两者的症结关键之关键笔者认为当前主要在政府职能的发挥上。

(二) 政府职能方面

政府是白洋淀苇编艺术现代化转型以及旅游文创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关键, 根据上文关于白洋淀苇编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政府要发挥规划引领的政府职能, 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对于白洋淀苇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作持续落实的责任。对此, 第一, 规划引领上。把白洋淀苇编工艺发展纳入到白洋淀地区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 把白洋淀苇编艺术以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的身份引入到相关文创产业的项目开发上来。突出重点, 强化示范引导, 科学的有步骤的推动艺术产业的发展创新。第二, 联结引导上。要把白洋淀苇编艺术从经济、文化、科教等多方面进行力量集结, 特别是针对学术研究、学校教育、新媒体以及产业经济上进行立体布局, 全方位的拓宽白洋淀苇编艺术的经济发展空间。第三, 责任落实上。坚持把白洋淀苇编艺术这种优秀的民间工艺从文化、艺术、经济等层面的传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鼓励民间性质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带头引导开发有关的苇编艺术文化节、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不断完善关于文化保护乃至于产业合作方面的政策机制, 持续落实关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工作。

摘要:白洋淀苇编艺术历史悠久, 其以工艺严格、做工精细、质地优良, 样式美观多样、色调柔和等艺术特点。本文首先论述了白洋淀苇编发展概况, 然后从可行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白洋淀苇编艺术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白洋淀苇编艺术与旅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白洋淀苇编艺术,旅游产业,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会欣, 马志峰, 赵岩红.浅析河北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5 (4) :1-3+10.

上一篇:文化市场管理总结范文下一篇:物流公司公司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