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7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市政工程项目建设逐渐被人们熟知并重视,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还侧面反映了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进而投入资金,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投资的同时需对其风险进行管理研究,可以减少市政投资的盲目性,使投资透明化、规范化,进而降低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基于此,笔者对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便促进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投资;风险

市政工程项目由于建设内容较多且杂需要投入很多资金,且资金回笼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如投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投资的风险缺乏确的评估等,但任何事物的投资都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人们不必太过担心,只需要在投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识投资风险,理智对待投资风险,进而使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可以顺利实施,保障各方面工作顺利进行。可见,笔者对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市政工程项目概述

市政工程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一是利民的服务如下水道的修建、自来水管道等,使人们身边的资源可以合理利用,提升生活品质。二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公园、主题建筑的修建等,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进步,有利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升华。三是公共交通的建设,地铁、公交路线的修建,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述这些基础设施都是最基础、最常见,且有利于人们更好生活的设施,它们的良好构建也体现社会生活的进步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并且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呼声。可见,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人们生活之类的提高,还为人们的生产提供了动力,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与生活积极性,能更好为社会创造财富。

二、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一)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风险识别

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由于施工所接触的工程分布不同、投资资金不同、地质地貌不同,所要面对的风险也不同,因此市政工程在投资时所涉及的风险也不同,加上投资管理人的思想认识不同,应总结下固定投资实施的流程模式,然后再进行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

(二)政府直接投资模式中的风险

政府直接投资的意思就是所有的资金投入以政府为主导,并且所建设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人民服务,相关机构的设置也相对简单,只是政府和建设单位。基于此,笔者就从两方面简要分析下政府直接投资模式存在的风险。

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在对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时,其资金来源主要有:通过政府的财政预算将收缴来的税费等收入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中;另一种是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筹集款项以便满足项目的建设资。在第一种方式下,政府部门所要面对面的风险较小,一般只有信用风险,即建设方违约的风险。但在第二种筹资方式下,还要面临利率风险,即市场上资金的利率波动造成的风险。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政府部门不会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就把款项一次性付清,一旦建设单位的能力和资金不足以支撑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就需建设单位自己筹资,具体方式可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借款或贷款,相应地利率的风险就转移到了建设单位的身上。同时,建设单位还要面对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风险。

(三)资产担保证券化模式中的风险

市政工程项目在资产担保证券化模式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利用ABS模式建设时,项目的原始管理者把项目资产出售给组建的特殊项目机构,特殊项目机构以证券发行的方式将筹集到的资金支付给原始管理者用以购买或建设资产项目,项目在取得一定的收益后,再来支付证券的本息。基于此,ABS模式建设的市政工程项目的风险通常由三方来承担,即政府部门、特殊项目机构、建设项目的投资者承担。

原始权益人在ABS模式中,通过会利用项目资产进而担保获得项目建设资金,不必为启动资金而烦恼,但其要对项目的建设过程进行督促与监督,在这期间发生的成本控制风险、质量风险、运营风险等仍然由原始权益人承担。

特殊项目机构的设立主要是的为了项目的证券化增级、销售、发行设立的,其也就相应地承担了这一过程存在的风险,一旦发生信用风险、增级风险,其是主要的承担着并且要对市政工程项目负责到底。

投资人主要是通过证券购买支持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并在项目结束进行清偿时获得一定的利益,如果证券的利率有所波动,投资人就会承担相应地损失,也就是要承担相应地利率风险。

三、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风险应对

市政工程项目投资过程中遇到风险也在所难免,但需要清楚地对这些风险进行认识,并一一对其做出评价,根据所遇到风险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以避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概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了以下的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风险应对,可根据风险种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风险回避,指市政工程项目在面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时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此种方案,这种方式比较消极,虽然避免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也放弃了风险背后的发展机会,进而无法获得相应地利益;二是损失控制,也就是指市政工程项目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这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在面对风险的同时也会迎接风险带来的挑战;三是风险转移,即将风险转嫁给他人,在转嫁的过程中降低风险;四是风险承担,也就是指积极应对市政工程项目现在面对的风险,以一定的资金作为支付风险产生时的费用。

四、结语

市政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盲目投资,使资源利用更充分,也能使人民更好地生活与工作。目前,国家也意识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积极意义,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取得这些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市政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存在的問题,对多种投资模式进行思考,进而采取相对应地措施,使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风险最小化,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海波,周洁.现代企业项目投资风险形式及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3):208.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风险管理贯穿于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越早发现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管理的成本就越低,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只有建立起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的组织机制、风险分析机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才能提出有效的风险处理措施。

关键词 政府公共投资 建设项目 风险评价

政府投资是我国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2008年在面临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预计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事实上,国家每年都有巨大的投资,政府投资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由于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可能发生各种风险,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风险是工程项目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避免或减少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损失,有必要对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机制,以规避风险。

构建风险评价组织机制

没有一个健全、合理、稳定的组织,项目风险评价活动就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价要求团队的智慧以及经营与建设专家的经验,不能由一个人来独立决策。要集合一个合适的团队来管理风险,需要在经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慎重的行动。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组织如何设立、采取何种方式、需要多大规模,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项目风险的特点。项目风险存在于所有阶段和方面,因此项目风险管理职能必然分散于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

理想的风险管理团队应由项目负责人和不同层次管理、技术、经济人员组成,同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外部专家。组织内应设项目风险分析人员,由具备技术经济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处理技能和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士来担任。这样既可保证风险分析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又能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对风险做到心中有数。风险评价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通常,一个风险评价组织结构应包括具有权威性的风险预报领导常设机构、风险信息收集处理部门、风险识别评价部门、风险处理控制部门、协调和外联部门所构成。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因素分析。为了对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价,必须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针对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领域,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因素通常来自项目的规模大型化、投资与管理多元化和国际化、实施环境多变性、合同条件严格性等诸多方面,依据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特征将风险因素指标主要划分以下五大类:社会风险是指不断变化的道德信仰、价值观,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结构变化等因素带来的风险,具体包括政局变动,社会治安状况、战争、权利部门、政策法律环境及文化素质等方面造成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市场预测失误、贸易条件变化、价格波动、供求关系转变、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变动等原因导致的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是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来的风险,技术包括物化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以及准确和可靠地对创新对象、水平、结构、发展过程的预测和确定能力;自然风险是指由于大自然的影响而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恶劣的天气情况、未曾预料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不利地理条件等;管理风险具体是指项目人员管理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及管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的风险等。

第二,建立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了监测项目的运行状态,必须依靠一定的风险评价指标才能进行,否则,风险评价系统的工作将处于经验性、随机性、不统一的状态。因此,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系统要建立对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与状态进行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体系。本评价指标结构共设计为三个层次:目标、准则、指标。第一个层次为目标层:评价的目标是工程项目风险等级。第二个层次为一级指标:对工程项目风险要素类型进行识别与分析。第三个层次为二级指标:分别采用若干个指标对准则层评价要素进行描述,指标主要依据项目风险管理要素的具体内容而确定。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项目;投资后;风险管理

早在1912年,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就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经济正在深深地验证着这一点。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2012年-201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65%,7.67%,7.40%,2015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为7.00%,经济呈现出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而且伴随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地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要实现不一样的增长需要创新。创新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引导机制、拓宽风险投资资金供给渠道、发展国有资本风险投资、推动风险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等举措来扩大风险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

由于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新企业,而创新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将面对不同的风险。作为一种创新的投融资机制,风险投资最终追求的仍然是资本的增值。只有合理防范和控制风险,才得获得与高风险相匹配的高收益。因此,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非常重要。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手段、技术对项目活动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贯穿于项目运行的各个阶段,因此对其的风险管理应该贯穿其整个运行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Tyebjee和Bruno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风险投资项目的运行过程包括:交易发起(Deal Origination)、项目筛选(Screening)、项目评估(Evaluation)、投资协议设计(Structuring)、投资后管理(Post Investment Activities)。学者们通常讨论风险投资项目运行各个阶段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风险投资项目投资后的风险管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由于风险投资机构一旦选择投资项目,就成为风险企业共同的拥有者。投资机构主要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和对风险企业进行监管两种方式控制企业的风险,下面分别从增值服务和投资后监管两个角度综述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情况。

一、增值服务

风险投资降低风险的机制在于利用风险投资家的人力资本,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风险投资机构通过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可以促进风险企业良性发展,更大可能实现投资收益,进而减少投资风险。

针对风险投资机构进行项目投资后对于风险企业的增值服务,学者们主要讨论提供增值服务的形式、方式及增值服务对于项目运行的影响。

对于一个拥有坚定信念和强烈成功欲望的风险企业家而言,他需要为自己的项目找到优秀的风险投资家,他需要风险投资家的资本、经验及各种社会关系网络。风险企业家希望获得风险投资家的支持并与其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学者们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风险投资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风险企业提供帮助:

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参与制定风险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与经营计划;为风险企业的后续发展筹集资本;积极促进风险企业的并购、回购或公开上市等。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建立有活力的董事会;聘请外部专家;招聘重要员工;促进和完善风险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当CEO智囊团,提供技术、知识、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咨询;为风险企业家提供精神上和信念上的支持,激励风险企业家引领风险企业走向成功等。

在企业外部,帮助企业铸造关系网络、开拓企业产品市场等。

具体地,王干梅(2004),徐锦荣(2010)分别分享了高新投和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投资经验。在经营中,投资机构通过提供融资担保帮助高科技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或政府资金,协助风险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企业修订发展战略,设计融资、资本运作和上市方案,进行资产重组等;在内部管理上,帮助风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规范管理、进行制度建设,调整完善治理结构,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制定和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在企业外部,疏通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等。

张识宇,徐济超和蔡建峰(2013)指出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资源包括行业资源网络、人力资源网络、专家网络及信息资源网络等。Stam和Elfring(2008)和Lu等(2013)认为,通过风险投资机构构建的资源网络,风险企业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技术、知识、资金、信任等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并且风险投资机构利用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关系和技能,帮助风险企业筹集发展所需后续资金或开展并购、上市准备等活动。

袁蓉丽、文雯和汪利(2014)通过对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呈现正向变动,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进入公司董事会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而且高质量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更大。

风险投资机构积极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从微观角度,增值服务可以提高风险企业的竞争力,减少项目风险并提高风险企业的收益。

首先,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提高风险企业的管理能力、治理结构、为企业设计长远的发展蓝图。

Kulow和Khoylian(1988)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更换风险企业高管可以帮助风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Hochberg(2011)研究证明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风险企业收支水平较低,更积极地采纳股东权利协议,有更独立的董事会结构。Baker和Gompers(2002),Suchard(2009)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以上观点,他们发现风险资本的进入使风险企业董事会中有更多的具有行业经验的独立董事,使董事会更加具有独立性。张识宇,徐济超和蔡建峰(2013)认为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参与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协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帮助风险企业发现创新机会和先动商机,提升项目的评估准确性。并且通过帮助企业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和组织结构以及向企业家提供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动力,提升风险企业的创业导向,即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钱野(2014)对浙江省348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容易将上市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并更容易上市。

另外,Hellmann和Puri(2000)提出风险投资的参与可以缩短风险企业将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Matusik和Fitza(2012)认为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帮助风险企业克服所在领域特有的技术难题,并有助于识别企业潜在的风险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Hsu(2006),Gu和Lu(2014)提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更容易建立战略联盟和技术授权等合作性的商业关系。

其次,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有助于控制项目风险。

Hellmann和Puri(2002),Kaplan和Strmberg(2003)发现通过协助招聘风险企业的管理者、聘任或解聘经理人等方式,风险投资机构影响风险企业决策并约束管理者的私利行为,使风险减少。

Gompers(1995),杨艳萍(2003)指出,向风险企业派出具有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熟悉风险企业业务、能为风险企业发展提供增值服务的投资经理出任企业董事,可以克服或减少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协议、契约和各种规定的不完整性及信息不对称性,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赵玮,温军(2015)利用2005年-2013年间1481家风险投资机构和133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其高管薪酬较低,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说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增加高管的持股比例来抑制高管的短视行为,有助于降低代理风险。

第三,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可以给风险企业及机构自身带来高收益。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风险企业与没有风投支持的风险企业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上市时及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有所不同。国外相关研究显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风险企业上市时成立的时间更短,资产账面价值更大,权益比率更高(Megginson,Weiss,1991);上市时表现出更低的折价率(Brophy,1988;Barry,1990;Megginson,Weiss,1991;Wang,2003;);上市后,其市盈率、投资回报率更高(Jain,Kini,1995);而且具有更高的长期绩效(Brav,Gompers,,1997)。究其原因,学者们认为风险投资家积极地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对信息的掌握比较充分(Brav,Gompers,1997);通过对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进行相应的监管,向市场传递了企业资质优良的信号(Barry,1990);并且市场投资者承认风险投资家在被投资企业中的正面作用(Jain,Kini,1995),提高了风险企业的附加值。同时,由于风险投资家对于风险企业上市时对高管和董事会的调整,风险企业上市后企业的盈利可能性增加(BharatA.Jain,Narayanan,OmeshKini,2007)。

在国内,学者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王干梅(2004)直接利用数据说话。高新投通过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促进了风险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高新投在三年内(2001-2003)因此获得了64.2%的高回报率。

钱野(2014)调查发现125家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值(包括总产值和人均产值)、销售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及其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平均额及增长率也明显增加,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外部融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沈维涛,胡刘芬(2014)认为,有专业化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在投资后对风险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其投资绩效。杨晓艳(2014)也认为,相较于PE,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并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过程,使风险企业实现了增长。

葛翔宇,李玉华,叶提芳(2014)通过对创业板市场335家企业新股发行和二级市场股价变动等数据的分析,认为风险投资的参与降低了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而且其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使风险企业在上市时具有显著较低的抑价率和更优异的股票异常回报率。郑秀田、许永斌(2015)利用2009年-2011年间281家创业板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也发现,由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的风险企业在IPO时具有更高的超募率。李曜,王秀军(2015)为此做出解释,他们认为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过程中能够发挥信息传递与认证的,使发行定价更接近企业的内在价值,减少企业的发行损失。同时,风险资本具有市场力量,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交易,首日收盘价更高。

沈维涛,胡刘芬(2014)认为,有专业化投资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在投资后对风险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价值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其投资绩效。赵玮,温军(2015)通过对2005年至2013年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证实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具有高持股比例和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显著地改善风险企业绩效;杨晓艳(2014)也认为,相较于PE,风险投资机构更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并通过积极参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过程,使风险企业实现了增长。

二、监管

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进行投资,则在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了防范项目运行中的各种风险,风险投资家要对风险企业进行监管。学者们讨论了影响监管的因素及监管的内容和方式。

进行项目投资后,对于风险企业的管理,学者们认为既要避免事事插手的保姆式监管,也要避免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监管方式。要既能发挥风险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又要使风险投资家在风险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风险投资机构要把握对于风险企业管理的介入程度。

影响对风险企业监管程度的因素来自于风险企业及项目自身情况、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及两者间的联系等。如风险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风险企业家的经验与能力、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水平、风险投资对项目运行的满意程度、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金额的大小、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的距离、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的目标一致性、二者的声誉等。

项喜章(2002)认为在风险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风险企业家缺少管理经验,市场网络没有建立起来,风险投资家的会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而风险企业发展壮大以后,风险投资家会更多提供战略管理方面的帮助。同时如果对于所投行业不确定性越高,而且当风险企业面临困境时,风险投资家的监管会越多。李延喜(2002)提出如果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合作的时间越长、风险投资家的经验越少、风险投资家对投资收益越满意,对风险企业的监管会越弱。Higashide和Birley(2002)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当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经营绩效不满意或投资家认为能够为风险企业提供帮助时,会增加对企业的监管。

Gompers和Lerner(2002)指出风险投资家对风险企业的监控具有很大的成本,如果风险投资家距离风险企业比较近,则干预成本较低,会增加对企业的监管。李志萍、罗国锋和龙丹(2014)的研究证实中国风险投资存在地理亲近,即随着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空间距离的增加,其交易达成的可能性减小。Barry(1990),项喜章(2002),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赵玮、温军(2015)等认为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越高,对于风险企业的监管也会越多。风险投资机构会更积极地参与风险企业的改革。另外,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认为影响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的介入程度的因素还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及风险投资家个人的行业经验和专长、双方的谈判能力、风险投资基金的制度设计、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家的职业声誉等相关。

学者们也强调了对风险企业监管的重点内容及监管方式。

杨艳萍(2003)强调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后要加强对风险企业关键人物的流失风险和道德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程静(2004),付玉秀(2006),王立新、李勇(2007),彭飞(2011)认为风险投资机构要对风险企业运营总体状况以及风险企业的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控。企业运营监控的方法包括:通过董事会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经营或营销计划制定、重大人事变动、资金运用等)施加影响;监控风险企业的财务状况、营销状况、股权变动、报酬水平、追加贷款沃土产;调整风险企业的管理层;在风险企业面临重大经营危机时接管企业,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风险监控的方法包括:参加风险企业的董事会;审查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实地考察;与风险企业家会晤;审查企业财务报告;定期招开会议讨论风险;对已察觉的风险进行记录、跟踪、监视和控制;使风险水平与管理层次匹配,即由中层管理人员处理较低风险,由高级管理层处理可能威胁整个项目的风险;任命风险经理负责项目的风险信息处理、风险责任分配等工作。

王石、谢丛梅和郑巍(2006)认为风险投资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额度及对风险的偏好,对风险企业的风险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据此决定风险管理的程度和力度。并进一步指出,对于处于发展期和扩张期的中小风险企业,需要构建动态的风险监管体系。体系中包括监管主体系和辅助体系。其中风险监管主体系是核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技术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辅助体系包括财务指标体系和企业成长性评估体系及法律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体系。通过建立风险监管体系,以期对中小风险企业进行及时、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徐锦荣(2010)提出投资机构对于项目的管理实行小组跟踪管理机制,项目小组成员要定期了解项目的运行情况,并且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动态监控。在机构内部建立项目等级评估制度,按照风险水平由大到小对项目实施ABC三级分级管理,以便科学有效地管控投资风险。通过对于项目风险的有效监管,即使经历了2008以来的金融危机,高科技投资集团在2010年的前8个月的经营业绩仍比同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表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董静,翟海燕,汪江平(2014)提出风险投资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专长及项目不确定性选择对风险企业的监管模式。对于“高专长+高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高增值服务+高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高专长+低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高增值服务+低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低专长+高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低增值服务+高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对于“低专长+低不确定性”的项目适用“低增值服务+低激励约束“的管理模式。而且虽然监管模式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特殊事件的发生,监管模式也会随之变化。

三、小结

风险投资项目的运作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割裂的过程,在其运行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风险。从风险资本对项目的审核、评估、进入到最终的退出,都需要进行风险的识别与评价,以便及时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在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中,明显偏重于投资前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而忽视投资后项目的风险管理;偏重于风险发生后的风险控制,而忽视风险发生前的风险预警。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促进高风险、高成长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直面高风险的同时,更应该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更好的对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建立有效地风险预警机制,在风险发生之前遏制其发生,或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损失,提高投资收益。风险资本更加有效地运行,才能进一步放大其宏观经济效应,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参考文献:

[1]陈静,李锦飞,翁肖力.高新技术投资风险与风险管理[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1,(1):71-73.

[2]尹久,刘曼红.风险投资成功退出的风险识别与微观控制路径设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5):92-96.

[3]王干梅,谢明权,陈玮等.发展风险投资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N].中国证券报,2004-04-05,第14版.

[4]徐锦荣.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探索和实践[C].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

[5]张识宇,徐济超,蔡建峰.风险投资后管理对被投企业创业导向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22-27.

[6]Stam W and Elfring T.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tra-and-extra industry social capital[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8,51(1):97-111.

[7]Lu H,et al. Why do venture capital firms exist and institution-based rent-seeking perspective and Chinese evidence[J].Asia Pacific Management,2013(30):921-936.

[8]袁蓉丽,文雯,汪利.风险投资和IPO公司董事会治理--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5):118-128.

[9]Hochberg Yael V. Venture Capit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Newly Public Firm[J]. Review of Finance,2011,16(2):429-480.

[10]钱野.风险投资对浙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1):87-90.

[11]Matusik S F,Fitza M A. Diversification in th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Leveraging Knowledge under Uncertain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4):407-426.

[12]Hsu D H.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cooperative start-up commercialization strategy[J]. Management Science,2006,(52):204-219.

[13]Kaplan S., Stromberg, P. Financial contracting theory meets the real worl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s[R].Working Paper, NBER, 2000.

[14]Gompers P. Optimal investment, monitoring, and the staging of venture capital[J].Journal of Finance,1995,50(5):1462 -1486.

[15]杨艳萍.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分析[J].经济师,2003(7):34-35.

[16]赵玮,温军.风险投资、高管薪酬及董事会特征--公司治理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4):34-45.

[17]Megginson,W L. and Weiss,K. A Venture capitalist certification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Journal of Finance,1991(46):879-903.

[18]沈维涛,胡刘芬.分阶段投资策略对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4,(3):64-74.

[19]杨晓艳.风险投资的选择方向:”好苹果“抑或”坏苹果”--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方金融,2014(06):54-59转26.

[20]项喜章.论风险投资后管理[J].探索,2002,(4):97-100.

[21]李延喜.风险投资的后续管理对创业企业价值增值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4):43-46.

[22]李志萍,罗国锋,龙丹,等.风险投资的地理亲近:对中国风险投资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4,(3):124-132.

[23]董静,翟海燕,汪江平.风险投资机构对创业企业的管理模式--行业专长与不确定性的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9):3-11.

[24]程静.基于项目寿命周期的风险投资项目管理及其一般性原则[J].科学管理研究,2004,(10):108-111.

[25]张洪石,付玉秀.我国创业投资公司对风险管理的认知调查[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5):50-57.

[26]王立新,李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2):84-87.

[27]彭飞.风险投资后管理概念辨析及分类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6):47-49.

[28]王石,谢丛梅,郑巍.中小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后风险的识别与评估[J].工业技术经济,2006(5):137-139转143页.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初衷是什么?未来将开展哪些工作?将对中国项目管理领域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强茂山进行了专访。

立足本职 聚焦科技

记者:首先祝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怎样的一个组织?它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

强茂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由项目管理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从事项目管理研究、交流和服务活动的专业化、非营利组织,隶属于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受中国科技部领导,中国民政部管理。成立项目管理专委会旨在推动中国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促进项目管理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分享和实践应用。

记者: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有什么考虑和重要意义吗?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将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方式?

强茂山: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政府在构建和完善项目治理环境;企业通过项目为组织增添动力;个人以项目的贡献建设职业生涯。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一切都将以项目的形式落地,即项目是组织发展的原动力。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项目管理的战略性思维、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实践应用都还有明显的差距,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且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在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资深人士的高度共识和呼吁下成立的。

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是国家一级学会的下属机构,具备公益属性,将设“顾问委员会”“各领域专家组”“项目学院”和“秘书处”,以发展和服务会员,计划通过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获得运营经费,保障专业委员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下面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又将为其上级学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带来哪些价值和影响?

强茂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是中国科技部领导下的一级学会,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设置在其下,能为项目管理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广阔的平台,推动中国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助力中国企业的项目管理实践走向成熟,形成中国项目管理理论体系与标准,并向世界傳播中国项目管理经验和思想。

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同时,也将发挥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多学科协同的优势,与其他专业委员会一道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发展。

记者: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的主管单位是科技部,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未来会在科技项目管理和重大科研项目管理方面有所作为吗?

强茂山:是的,科技项目管理和重大科研课题是项目管理重要的应用领域,既具有项目管理的通用性,又有其独有的特征,科技项目管理将成为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记者: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近期会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什么?

强茂山: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近期的主要活动包括:(1)发展初始会员,建立会员制度;(2)组织行业专家开发“中国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模型”,筹备每年一度的“项目管理最佳实践论坛”,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项目管理师资力量,开发线上线下标准化课程,以服务于会员。

中长期发展目标包括:(1)发展企业会员和个人会员;(2)建立会员服务体系;(3)征集、评定,建立中国项目管理案例库;(4)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应用环境,发展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为项目管理科学体系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点击现在 筑梦未来

记者: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签署了《项目集管理改进与责任法案》(PMIAA),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该法案的签署会对国际项目管理领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强茂山:第一,反映了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近年来逐步构建起了由3P构成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单一项目(Project)、项目集(Program)、项目组合(Portfolio)是企业运营和发展必需的三个层级,各层级的管理内容、目的、要点、目标不同。单一项目是以项目内工作间的“逻辑”为管理链,通过资源的调配管理,在既定的进度、费用、质量目标下完成工程(产品);项目集是以客观存在关联的一群项目“项目间的逻辑”为管理链,在满足其前端符合需求和后端获得收益的目标下为组织构建核心能力;项目组合则是将项目和运营统筹考虑,以资源(或狭义理解为投资)为管理链,在满足资源链不断的目标下对项目及运营进行识别、排序和资源配置,实现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体现了项目管理学科的价值。项目集(program)管理是面向“能力构建”的管理,通过对本身相关的一群项目的启动、执行和管理,构建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这里的“组织”不仅可以指代企业,也可以指代国家,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非常重视项目集的制定与执行。我国提出的“一五”“二五”直至“十一五”计划中的“计划”一词,用英语表述就是Program(项目集),可见项目集管理价值的普世存在。

第三,适应了组织发展的阶段。任何组织对项目管理科学的应用,都是从强调竞争发展的单项目“单打独斗式”管理,发展到注重多项目间分享共赢的集约化发展。《项目集管理改进与责任法案》(PMIAA)适应了当前发达国家美国的发展阶段,因而能够签署通过。随着世界的发展,各个国家逐步从欠发达到发展中,再到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的3P层级管理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记者:作为布道者,您在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耕耘了三十多年,能否请您谈一下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重大里程碑?

强茂山:因为学识和经历有限,不敢对我国项目管理发展历程妄作“断代分析”,个人感觉主要经历了下述重要的飞跃。

(1)学习引进、模仿实践。我国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需要资金和管理支持,在国家财政部的领导和世界銀行、FIDIC等支持下,从师资培训到通过其对从业者培训,恭敬地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并在国际专家顾问指导下模仿实践项目管理,典型的实践工程如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和四川二滩水电站等。在国际管理模式下的项目管理进度、费用、质量、绩效惊人,当时被称为“鲁布革冲击”。

(2)法规治理、建设业普及实施。基于国际项目管理模式在中国实践中的巨大成效,中国建设系统提出了系统的“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度”,并以法规的形式在行业内普遍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项目管理在中国的实践和学习提高。

(3)项目管理在多应用领域的普遍实践。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绩效的共识,逐渐从建筑工程领域拓展到IT、通信、制造、金融等各个应用领域,形成了广为认可的“一切都是项目”“一切都将按2Too+a6AhhU+Dqer3ZyjZjXjIvwgqGgeGFZpTg3z1PA=项目管理”的局面,实证了“项目管理是能最有效地整合资源,从而最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理念和技术”,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

(4)单项目管理走向组织级项目管理,着力点重在项目治理。项目治理是给项目营造健康执行的制度环境,确保项目管理正确、顺利进行,它包括以合同为方法对参与单项目中的多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设备供应等)治理;和以制度为方法对单组织中多项目的治理,由此确保以项目为引擎,动态借用多方资源,助推组织持续化发展。

记者:目前项目管理国际认证,如PMP、IPMP、PRINCE2等,都已经引入我国,其中PMP认证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您认为项目管理可以为职业人士带来哪些价值?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您认为项目和项目管理对我国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推动作用?

强茂山:你说得对,项目管理相关的持证人数与日俱增、迅猛发展。这证实了项目管理的价值,也揭示了社会、组织、从业者对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挚爱和追求。但业界(特别是实战界)也不要过分迷信各种证书或当持证者不能作为后又极端地认为其一文不值。大部分证书仅能证明持证者在理念和知识方面成为“专业人士(Professional)”,但可能因其缺乏经验和与实际文化、制度融合的经历不一定能做到正确或有效的作为。

不同认证资质的要求为从业者提供了其职业生涯建设的知识架构和成长阶梯。以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资质认证为例,如上述问题所答,3P层级相应的资质PMP、PgMP和PfMP分别塑造了管理者从管好自己完成任务到管理一个团队来完成产品;到管理多个团队的项目为组织打造核心能力;再到将项目与运营联合协同管理以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事实证明项目管理资质为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和组织能力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切都是项目的环境下,项目成为一切组织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项目是一系列创新活动,需要以“临时组织”的形式集成组织内外拥有“先进成熟组件”的资源;运营是周而复始的日常性工作,所以以不变的“永久组织”形式达到“熟能生巧”。实践证明,以这两种组织形式协同管理的项目和运营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高效且持续化地实现组织目标。

记者:在您看来,项目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强茂山:第一,在理念与框架层面,丰富和完善3P层面组织级项目治理;规范基于单项目的外部多组织治理(合同模式和采购机制)和基于组织的内部多项目治理体系(制度)构建;发展项目“商业论证”的理念和方法论,确保项目从“择事”的源头正确。

第二,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层面,探索单项目管理模式、机制、方法和绩效间的机理关系,构建针对临时项目组织的微观管理模型;探索基于项目的企业管理中资源、能力、治理和竞争优势的机理关系,构建针对项目导向型企业(永久组织)的宏观管理模型。

第三,在方法论层面,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管理的创新日新月异。一是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位置和行为感知技术;二是基于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决策系统;三是以过程知识为核心的使能(enablers)积淀与管理;四是智能化、智慧化的多业多目标协同发展的生态链构建。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风险投资”的概念

“风险投资”又叫创业投资,或创新投资,它是介于金融投资和产业投资之间、依托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价值链再造的一种投资品种,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一种“接力棒”套现的投资循环,即给创新者以创业的权益资本及其增值服务,期望具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经商业化(产业化)运作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时间和空间上避开同现有大企业正面对抗),从而使创业企业股权增值,为新一轮的投资者(“下家”)看好,股权以高溢价卖给“下家”变现,变现的资本又进入新的一轮投资……在风险投资项目企业的生产函数中,风险资本起着聚集、整合、重组各种创业资源以及激励人力资本的作用。风险投资家的第一要务就是创造新的生产函数,如何平衡“科学和激情”是其最大的挑战。“科学”是指对技术和市场演进的客观洞察以及理性把脉商机的决策,“激情”是指冒险意识、企业家精神,主动追求风险收益。风险投资就是在“科学和激情”理念下同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起来的。

风险投资运作的完整过程包括筹集风险资本、管理风险基金、对新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资本增值服务以及退出变现并向基金持有者分配。在这一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作为不同于一般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基金管理人,发起成立一种或若干种风险投资基金并把基金用于“项目组合”的投资,期望通过一定程度地介入项目企业治理和模型化的投资组合管理使基金保值增值。据统计,在为创新项目进行甄别和组合时,风险投资公司一般每审阅1000份商业计划书,最终可能有7个项目被选中,这7个项目中只要成功2个(回报翻番),就足以在补偿其余项目的失败(包括业绩平平)之后获得较高的收益。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杨晓凯在其《经济学原理》中的观点,投资实质上是发展生产关系的一种工具。风险投资蕴含的交易本性、资本运作增值服务以及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各类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平衡等均体现了这一论断。在风险投资的实践中,风险投资公司在做投资的同时,并行不悖的做着投资银行业务———产业链早期的投资银行,如创新项目、创业企业的财务顾问,通过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购并、改制、上市、战略管理等资本增值服务,促进新创企业跳跃式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做投行的过程就是搞好投资商、政府等两类关系的过程:一曰“站在巨人肩膀上”———让新兴的小企业成为大资本大公司的关联企业,获得大财团的资助和惠顾等关照,以开发相对稳定的资本、订单及技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1)为其引进战略资本和行业资本,营造同大公司的资本纽带关系;2)与大公司结盟,作为大公司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为大公司的主业配套,为小企业构筑产业联盟。二曰“注重获取政策支持和政府资源”———让新兴的小企业获得政府重视和合法的“租金”,包括但不限于:1)利用充当政府经济顾问的特殊角色,为高科技企业的利益代言,进行“院外游说”,从专家的角度对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为企业项目寻找各种政策支持和政府资源扶持;2)为企业寻求政府研究力量的技术支持、政府创业服务机构的孵化服务、政府部门订单的市场支持以及政法力量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二、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

从风险投资的全过程(筹集风险资本、管理风险基金、对新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资本增值服务以及投资退出变现并向基金持有者分配)来看,风险投资公司的市场定位于资本市场,主要是风险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客户为项目企业、投融资中介、资金提供者。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风险投资公司一般都是政府、国企、上市公司提供资本金发起设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重点工作是开发项目企业源,项目企业是主要客户。但随着公司向投资控股集团的演进或者国家风险投资体制的进一步市场化,资金提供者也将是风险投资公司的客户对象。

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理念是以风险资本博取创新商业化产出的利差。具体而言,就是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创新生产函数的要素组合,提高社会经济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同时发展先进的生产关系,最终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准。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以下四类业务:1.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2.证券 (股票、国债、基金)的短期与长期投资3.融资咨询、融资担保等中介服务4.发起或成立其它风险投资公司、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管理公司或投资基金等。

风险投资公司的盈利源自风险投资、证券投资、投行、自身股权运作、基金管理等业务的收益。具体分述如下:风险投资业务的收益———将所投企业项目股权出售变现(转让、IPO、回购),获长期投资收益(资本增值收益)为主;退资前享受股东分红的经营收益为辅。

证券投资业务的收益———股票一、二级市场、国债市场操作,获年度投资收益(资本利得)为主,红利股息、利息为辅。投行业务的收益———投行服务,为项目企业撰写商业计划书并引入风险资本,为企业写贷款或贷款担保文件并引入贷款,为企业股改、股票期权计划、增资扩股或IPO做财务顾问,协助项目企业准备资料文件、代理公关并引入各类政府资金;收益以获取成交金额某一比例的提成为主,一定的劳务费为辅。自身股权运作业务的收益———自身资本运作,与国内外投资者合作发起成立新的投资公司、参股或控股其它投资公司、投行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形成投资控股集团(母子公司或战略联盟构架),获资本控制影响力和产权投资收益。基金管理的收益———筹资成立并管理创业投资基金,获取基金管理费。

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发展策略重点围绕风险投资这个核心业务的发展目标、投资切入点(同时具备某些属性的项目)方面。发展目标主要有四个:1.所管理的基金达到某一规模。2.年投资利润率一般50%以上。3.发展关联业务关系网,在分工协作中控制风险,提高专业化水平及声望。4.造就稳固互补的专才队伍。

风险投资公司的投向偏好主要考虑地点、行业、阶段、投资规模、企业类型、风险类型及数量。所切入的风险投资项目一般同时具备如下属性:1.项目企业所在地理位置:以本地为主,外地为辅;外地主要由公司在当地的分公司、子公司或关联公司来运作。2.项目企业所在行业:朝阳行业或某些专业领域;公司比较熟悉行情的行业领域;目前属于冷门、一般市场主体尚未注意、入股代价较低,但3到5年内将赢得市场广泛关注并愿意“追涨”的产业;行业关联度高、应用领域广泛、产业链容易拉长、产品衍生成系列的可能性大、有利于工业整体的提升(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就业、容易获得政府支持的行业。3.项目企业发展阶段,以中后期(市场推广、产业化阶段)为主,初期(研发、中试阶段)为辅。4.项目所需投资规模,在公司规定的某一范围内(有下限、上限),投资额适中者居多。5.承担项目企业的类型,以高成长、高技术、中小型、创新创业、未上市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为主,已上市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为辅。6.选择项目企业的风险类型及风险程度:在技术、工艺、市场、管理四种风险里,顶多是一种风险,一般是市场或管理风险,冒风险而不铤而走险。

三、剖析风险投资公司运营的关键

一个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的运营包括融资、投资、投资退出变现、风险控制四个相对独立、不可分割的环节,关键在:

1、融资

公司运营(包括日常经营活动和开展投资业务)资金的来源,以注册资本及原股东的后续注资或新股东的增资为主,每年非分配盈利、少量借款、受托管理的政府各类基金及贴息贷款等作为补充。

2、投资

一般情况,公司往往把资金以一定比例投放到银行存款、国债、基金、高成长股票(一、二级市场)等方面,保证资本短期流动性和闲置资金升值,此比例随风险投资业务的开展逐年下降,比重和绝对量由小到大,在若干年内达到某一标准。

风险投资公司在实际进行投资操作时要遵守收益性原则、专业化原则、流动性原则等三大原则。收益性原则即股东权益最大化。专业化原则即风险投资公司拥有很深的行业技术背景,有一个可为投资提供技术经济咨询意见的专家顾问团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聘请专家对项目进行筛选、评估、监管、变现等程序。流动性原则是指除风险投资按期投放外,余钱投入流动资产,在财务的现金流上确保风险投资公司能正常运营。

风险投资在投资周期上一般也有要求,每一笔钱从投出到最后收益的周期一般3~6年,种子期投资周期长,成长期投资周期短。

风险资本投入方式一般采用普通股、可转换优先股、转债等形式。在美国等风险投资发达国家,更倾向于采用可转换优先股的证券形式来对项目企业入股。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则主要是使用普通股股权形式。另外,我国有一些政府性的风险投资公司,常采用科技担保贷款的形式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债权性投资,也属于广义的风险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特指采用股权或股权与债权混合型的投资工具)。

风险投资公司做风险投资一般运用组合、联合、渐进、主次缓急等投资策略。组合投资———同时对10个以上项目进行投资,形成一个投资组合,这些项目要求分散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不同规模的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中,以规避风险。联合投资———类似辛迪加银团贷款,联合战略投资者、行业资本、其它风险投资公司、天使投资人一起投资,可作为主投资人,也可作为参与投资人。渐进投资———分阶段(分轮)注入,最初少量试探性投资,项目企业达到预定的效果后再追加投资,否则立即减少或停止投资。主次缓急———对项目的第一轮投资为主,追加投资、借贷收购、挽救投资为辅。公司运作初期(当务之急)是介入少量短、平、快项目,以保证股东对每年股票收益的要求或基金购买人对基金年分红的要求。以后逐渐加大种子投资、起步投资、市场推广投资、批量生产投资的份量,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上升为主要业务。

3、投资退出变现

风险投资公司向新创企业投的风险资本经过一个预期的投资周期后将从企业里以现金形式退出。变现退资包括投资成功型退出、投资业绩平平型退出和投资失败型退出等三种情况。

成功退出———待项目企业成长到目标规模和效益时,根据公募、私募资本市场的形势和风险投资公司的自身目标要求,适时通过证券市场、产权市场和技术市场向合适的“下家”转让股权或产权,获取现金。具体方式有:1.股权回购或管理层收购(MBO),将所持股权转让给企业创始人、其它股东或高管人员。2.股权协议转让,将所持股权出售给对企业感兴趣的大企业、上市公司及其它投资公司。3.通过关联交易来套现,利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或买(借)壳上市。4. IPO(二板、主板),这是风险投资增值最大、最成功的退出方式。5.上柜(场外交易)出售所持股份。6.海外上市,通过境外投资机构以收购或合资形式海外IPO,或海外买壳上市。7.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和技术市场出售部分或全部产权、资产和投资项目。8.海内外招标拍卖。

平平退出———方式同成功退出大同小异。

失败退出———即企业破产清算解体。

4、风险控制

风险投资,顾名思义是指有风险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风险要大大高于一般产业投资或证券投资行为。风险投资公司要想正常运营,就必须以特殊的手段控制住这种高水平的风险。

风险投资过程中承受的风险主要包括宏观环境风险、行业市场风险、项目企业信息方面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可归结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两类。宏观环境风险、行业市场风险、项目企业信息不完全造成的风险都是客观风险。项目企业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则为主观风险。宏观环境风险即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环境变动引致的公司营收的波动。行业市场风险即行业市场的规模、潜力、竞争与热点转移等引起的公司收益波动。项目企业信息方面的风险包括信息不完全造成的客观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主观风险两种。信息不完全造成的客观风险是指对项目技术的研发是否能成功,研究出的技术是否将被更先进的技术替代等没有把握。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主观风险是指,公司与项目企业相比,居于信息劣势地位,对项目企业的了解没有企业本身了解得真实、全面、客观、具体、深入。由于双方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一方面,代理行为中的道德风险大;另一方面,存在逆向选择,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导致项目被过分包装来圈钱的风险大。

对上述风险,风险投资公司一般采用下列特殊的规避或控制风险的措施:

1.建设自律的企业文化,即不违反法规政策,遵守公司制定的投资管理制度,金融创新要适时适度,擦政策边球要慎重。

2.注重宏观分析、行业研究。

3.遵循组合投资、联合投资、多元化投资、渐近投资的投资策略,分散、降低风险。

具体形式:(1)一次投资额一般不超过风险基金总额的20%。(2)一般不追求控股权,一次投资额不能超过项目企业49%的股权,对项目企业的股权结构安排中尽量让技术、管理、劳动等因素参与分配,以使实际掌握企业剩余控制权的项目企业方拥有对称的剩余索取权,让风险主要落在项目企业方,籍产权内生的激励约束功能把代理成本及风险降低。(3)在既定的单个项目投资规模范围内,所投项目里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项目规模结构,一般投资额为上限和下限的项目的数量均不超过项目总数的10%,规模适中的项目居80%左右。(4)按发展阶段对被投项目企业进行组合,所投种子期企业和马上就要上市的企业一般均不超过项目总数的10%。(5)对被投企业的类型进行组合,所投企业不一定全是高科技企业,也包括少量现金流入大、盈利好、应用高科技从事传统产品生产的企业,以及拟上市公司上市前进行最后一轮融资的项目。

4.建立科学的项目选择机制,一是制定出一套好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等;二是投资经理的尽职调查。

5.“立法执法”:“立法”即起草一份好的投资协议,比如可设计出一种股权结构(含控制权结构)随业绩而自动调整浮动的协议条款,这种协议具有极大的“大棒+胡罗卜”效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风险。“执法”有两个层面:一是依照投资协议为项目企业排忧解难,提供孵化和资本增值服务,并适度约束监管企业,如派出董事或财务总监,定期听取企业经营状况与风险评估结果的汇报;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年审等。二是利用投资协议设计的保护条款如反稀释、优先权等保护自身根本利益免于受侵的危险。利用可转换、止损条款等将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遏制已发生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6.利用智囊:风险投资项目必须经专家咨询委员会评估把关。必要时借用“外脑”,委托外部的管理咨询公司、市场调查公司、信用评级公司对所投企业进行评估与监管等等。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代建制是我国政府在财政投资建设项目实施中采取的新型投资管理制度,对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代建单位和项目法人的责任和权利不够明确、代建制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利益分配不规范、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等制约了代建制的健康发展。为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代建制制约因素对策

[文献标识码]A

[

上一篇:营业增值税公路运输论文范文下一篇:风险导向审计应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