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分析范文

2023-09-22

投资项目分析范文第1篇

1.1.项目名称

服装成产加工项目。

1.2单位概况

本项目由个人独资创办的。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注册资金5万,公司性质为国有独资企业。经营范围外贸服装加工,内销服装加工等。

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本项目是由当地的地理环境因数而开发的,因为我在做市场调查的时候走过很多的企业,公司等。在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服装行业都是以外加工为主的企业和公司,很少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有95%的企业现在做的服装都是出口(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欧洲等国家)。

所以我在南方工作的企业学习生产管理,销售,打板技术等之后回到家乡辽宁省鞍山市想开办自己的以服装外加工为主的服装成产企业,在一段的市场调查和联系客户的过程当中受益匪浅,于是在2009年10月份开始筹备工厂的建设。俗话说:“衣食住行”,衣在有人类生存的时候就有了,衣服的本意是保暖,遮丑等功能,到了现代社会衣服已经发展为服装,时装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人不可缺少的必备品,

正如当初我所选择自己的专业是一样什么时候有人类的文明就会有“衣食住行”这必不可少的因数。所以我想在我的努力下为人们在“衣”上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项目概况

1.2.1企业地点

本项目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深沟寺6区,鞍钢高中北200米。 1.2.2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建设内容:建筑物地上主体四层,一至二屋布置为其它办公;三屋布置为其它办公;四屋为综合管理用房。 1.2.3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为鞍山市立山区深沟寺6区(原高频焊管厂),周边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较好。 1.2.3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计划于2009年10月开始,2010年1月完成建设,预计建设工期3个月。

1.2.4项目投资和筹资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为1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万元,筹资方案为大学生创业银行贷款。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 1项目占地面积㎡500 2建筑面积6总机动车位7地面自行车8投资估算9年均营业收入10年均利润总额11年均净利润12借款偿还期

㎡300 辆2 辆20 万元10 万元50 万元50 万元10 年3鞍山市立山区劼克制衣

投资项目分析范文第2篇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概述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此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不断深化。当前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国资发展”三大阶段,投资实力逐渐增长。国有企业直属国家,企业资产增值保值能造福社会,当前国有企业投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国有企业投资制度僵化,非公有制资本不能参与竞争,国有企业投资改革动力不足。②国有企业投资软预算约束,造成投资决策失误,投资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③国有企业资本管理运营机制落后,不能顺应市场潮流,易出现投资失败。此外国家经济增长变缓,只有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实现国企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作用

(一)增强国企竞争力

国有企业市场壁垒高,造成市场竞争力不足,投资效率低。21世纪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家重要经济组份,且部分公有制产业,允许非公有资本参与投资,增强了国有企业对投资决策的重视程度。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确保不同所有制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为此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改革市场干预、精简项目审批程序、降低税收等方法促进非公有企业资源整合、业务重组,增加非公有资本市场竞争收益。随着改革深化推进,原国有垄断行业市场竞争力逐渐加大,敦促国企加强企业体系优化、重视投资风险规避,保持市场地位,获得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收益。

(二)改善国企投资软预算约束

国有企业属国家所有接受政府干预,国企发生危机时,政府和国有银行将实施救助。

由于存在政府软预算约束,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市场调研不充分,投资项目分析不透彻,投资决策科学性有待提高,大量投资决策未能结合企业自身优势特点,投资一旦开展就面临巨大风险。此外国企内部机制不完善,也会引起严重的企业内部软预算约束,国企内部项目负责人可能为了私欲,无视市场现状,持续投资亏损项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彻底切断政府与国企之间的联系。因此采取混合制改革,科学完善国企内部治理机制,是抑制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重要手段。①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增强董事会组建的科学性,避免国企大股东以权谋私盲目投资,损害中小股东权益。②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形成公有持股和非公有持股相互制衡发展的股权结构,还有利于优化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健全董事会监管机制、完善管理层选聘考核程序。③增强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代表性,提升中小股东的项目决策影响力,优选投资项目,增加投资收益,解决软预算约束问题。

(三)提升国企投资能力

资金实力和资金运营能力是企业投资能力的重要组分,大量国企进入世界500强,表明国企资金实力雄厚,投资实力较强。但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风云变化,竞争形势严峻,大部分国企由于机制僵化、经营理念落后、高素质投资人才匮乏等问题造成了资金约束、投资能力欠缺等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国企投资能力:①一方面能够融入非公有制资本,解决国企资金约束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引入高水平投资人才弥补国企人才缺口。②开展项目混合所有制,通过特殊项目平台实现不同所有制资产高效融合,提升项目运行效率,增加投资收益。③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新阶段,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市场地位平等,加强企业内部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条件

国企受政府支持,融资成本低,市场机会多,政府资源充足,社会接受度好,并且政府提供的软预算约束能够有效避免企业破产风险。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非公有制资本减少构建社会认同的成本,获得低利率信贷资源,增加市场机遇和政府项目资源,提升投资效益,避免非公有制公司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大量私营经济市场敏锐度高、风险投资能力强、科学管理体系健全、创新理念适应时代发展,产生了大批影响力较大的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华为等,这为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企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21世纪,一部分国有企业形成了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积累了实战经验,奠定了制度基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国内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了國企市场竞争压力。国企只有积极转变观念,引进优质非公有资本,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作者单位为湖北龙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投资项目分析范文第3篇

奥运会在给上述主办国带来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 也给部分东道主带来效益风暴, 从那些成功规避奥运会投资风险的案例中可以看出, 要想使奥运会获得经久不衰的魅力, 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合理安排投资时机

奥运会会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 这一点通过往届奥运会的经验应当肯定, 但奥运建设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效应。奥运经济的负面效应指奥运会后, 投资活动大为减弱, 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出现衰退, 也称为奥运会的“低谷效应”

根据历届奥运会的投资规划来看, 投资主要集中奥运会之前, 这就出现了大部分奥运会主办国在奥运会后“低谷效应”的现象。所以, 为预防“低谷效应”, 应谨慎分析不同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 合理规划各个项目的投放时机, 如把与奥运会关系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延至奥运会后建设, 以平衡奥运会前后的投资规模, 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城市的长远发展相协调, 从而有效地规避后奥运经济风险, 确保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

二、进行科学的投资预算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科学预算是保证奥运会经费投入最大限度的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 只有通过精打细算、厉行节约, 才能做到少投资多办事, 离开投资预算, 就无法反映经济效益。

从历届奥运会的投入情况来看, 奥运会举办前的预算和举办后的实际支出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例如,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超支55亿美元,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超支71亿美元, 2004年雅典奥运超支69亿美元。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预算超支现象的出现, 是降低奥运会投资风险的重要环节, 历届奥运会主办国都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把这一环节做得最好, 例如, 2000年悉尼奥运会就通过预算再调整来降低投资的风险性, 而伦敦奥组委也对投资预算作了调整, 由最初的34亿英镑调整为93亿英镑, 虽增加了预算,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超支, 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

三、采取PPP投资模式

PPP模式, 全称为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即政府和企业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投资模式, 由企业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经营, 从而有效降低了政府的风险, 而且提高了奥运场馆及其他大型场馆的运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PPP模式融合了政府投资模式和私人投资模式两者的优点, 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 降低资金成本, 又可以提高社会融入资金的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地促进资金投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都是采用PPP模式的典范, 前者获得的直接收益虽然不多, 仅为0.4亿美元, 但间接经济效益却达到了历届奥运会的最高水平:260亿美元的收益;后者获得的直接经济收益为4.5亿美元, 间接经济收益则达到165亿美元。

从现代奥运史来看, 普遍地说, 大多数体育场馆、交通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主要由政府机构承担;而奥运村建设、办公楼、商业中心、国际转播中心、私营高速公路等主要由私人企业投资。随着对奥运会投入模式风险性评估的进一步深入, PPP投资模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主办国的高度重视。

四、控制投资比例

“奥运低谷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奥运会的直接投资和奥运会需要的新增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偏高。

所谓奥运会的直接投资, 是指奥运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的投资, 主要包括比赛场馆、运动员村、记者村、传媒通讯设施等, 是纯粹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投资。直接投资虽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计划内的投资, 但它是一种事件性的投资, 在经济学中也被称之机遇性投资, 而事件性的机遇投资从来都是与风险并存的, 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事件性投资, 事前事后都有机会, 但也并存风险。奥运会的直接投资就是一种风险投资, 也是奥运会举办城市产生经济亏损的根本原因所在。

奥运会的间接投资主要是指在宏观经济规划中的计划内投资, 这些投资包括改善道路、机场、地铁等交通项目的投资;水、电、热、气等市政建设项目的投资;污染控制、治理污染、绿化等环保项目的投资等等。间接投资并不是因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投资, 因此, 对于奥运会这一事件而言, 是一种无风险的投资。

因此, 奥运会主办国应合理控制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比例, 在投资预算的前提下, 适当缩小直接投资额, 增加间接投资额, 使投资风险降到最小。

摘要:奥运会在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 也给部分东道主带来效益风暴。成功规避奥运会投资风险需要合理安排投资时机、进行科学的投资预算、采取PPP投资模式与控制投资比例。

投资项目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在2013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第一次把债务风险防控列为下一年度全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债务风险防控就是要化解和控制政府性债务,严格规范各级政府举债程序,把政府性债务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就是要明确政府责任,各级政府要对本级政府的债务负责,更要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GDP政绩导向。

关键词:政府性债务风险;形成原因;债务风险防控

一、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详见表1)。如这一趋势延续,那必将给我国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

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数据,从偿债年度来看,2012年、2013 年、2014 年分别有17.17%、11.37%和9.28%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到期。这意味着我国将进入政府性债务偿债高峰期,对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2013年12月13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我国政府第一次把债务风险防控列为全国下一年度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之一,充分显示了中央对我国的政府性债务问题的重视。

二、我国政府性债务的来源与形成

我国的政府性债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需求与各级政府财力有限之矛盾所造成的。国家要改善民生,就要发展经济,就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完成基础性设施建设,也要提供大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而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各级政府就会实施积极财政,甚至举债完成投资,且我国以GDP为政绩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催生了各级政府举债投资的现象。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负债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发行国债及各种政府债券在各国具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性。国债在我国还具有以下经济职能:一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二是弥补我国财政赤字;三是筹集建设资金、资源配置和稳定经济。国家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在财政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借债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工商业投资环境和国民生活环境,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造成了我国大量政府性债务。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减轻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尽快帮助我国企业走出危机,我国中央政府采取了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宏观运行和发展经济。于是,我国中央政府提出了四万亿元的积极财政刺激计划,地方各级政府也筹借大量资金。这导致了我国各级政府、金融银行等机构负债率急速上升,政府性债务风险不断上升。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协调也是造成我国政府性债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加上政府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相对滞后,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权”并没有随“事权”的增大而同步增加。而地方政府过多依赖土地财政,在土地财政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只得靠举债融资,形成了我国大量的地方政府债务,债务风险也随之不断积聚。如果这种债务风险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有可能酿成系统性风险,危及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公共风险的化解者和承担者,各级政府将会面临巨大风险,美国底特律政府危机就是一个例子,所以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我国政府性债务上升势头过快。有数据显示,2007~2010年,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年增长率高达31.63%,远远超过我国同期GDP的年增长率。2010年年末,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为10.7万亿元。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增长了12.94%。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政府第一次把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控制和化解作为2014年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这是中央对我国政府性债务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也藉此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予以规范和化解,着力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所蕴含的可能风险。正如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那样,要把化解和控制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以后全国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着力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四、化解和防控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对策

债务风险化解和防控需要多策并举、加强防范。债务风险防控需要完善和加强政府举债制度、健全担保机制。债务风险防控需要建立政府性债务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使各级政府自觉防范债务风险的恶化与扩散。

(一)纠正GDP崇拜,落实政府债务责任,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GDP政绩化刺激了各级政府领导借债投资建设的冲动,这是我国各级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快速高速增长的根源。不正确的政绩观导向加剧了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政府性债务的积累同我国GDP政绩导向有很大的关系。要化解各级政府债务风险,就要改变各级政府的GDP政绩考核方式,通过综合各种政绩考核来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落实政府经济责任,防控债务风险。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防范债务风险,要加强制度规范,把政府性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严格规范各级政府举债程序。各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的政府性债务负责,明确落实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责任,把债务筹集与相关人员责任联系起来,也要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GDP政绩导向。

(二)重新调整我国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事权上的分配,使各级政府事权、财权相匹配

要推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使各级政府在事权上有财权搭配。要推进我国政府投资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要允许地方政府开辟适当的、匹配的地方融资平台,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财政税收制度和投资融资制度,增加地方政府财政保障力度,从制度根源上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三)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统一政府融资管理,开放地方公债市场,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化解和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

加快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各级政府对我国微观经济、社会微观事务的过多干预,充分发挥产权的激励和市场的调节作用,强化利益主体的风险自我约束,避免不良债务的形成。凡是政府投资范围内的项目,都应组织专家进行投资与收益分析,确保各个项目的融资、投资建立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对具有可见经济效益的收益性投资项目,应坚持“谁借谁还”的融资投资原则,用项目的收益偿还项目投资的债务。

总之,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化解和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长期制度建设和短期应对措施结合起来。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必须加强制度规范,严格各级政府的举债程序,把政府性债务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观,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和发展后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和防控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确保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宋凤轩,孙健夫.财政与税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投资项目分析范文第5篇

新常态下企业投资活动面临着更多的风险,考虑到投资风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要想防范风险发生、降低风险损失,必须要树立全过程控制理念,首先通过全面分析,精准识别投资风险;然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最大程度的规避投资风险的发生;最后,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问题,也要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本文首先从风险识别、评价、应对、监控四个方面,介绍了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随后列举了专家调查法、分解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三种投资风险分析方法;最后针对当前投资风险防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某建设项目为例,分别从成立风险诊断专家组、完善风险防控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

一、引言

项目投资是企业经营获利的一种常见手段,但是如果没有提前对該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前景分析,就很有可能造成投资决策失误,进而引发了投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除了会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还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败,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一方面要做好项目本身的调查、分析、研判工作,确保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投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只有做到“两手抓”,才能让投资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获取预期的投资回报。

二、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一)风险的识别

风险始终伴随于项目投资的整个过程中,并且由于风险的多发性、隐蔽性等特点,进一步凸显了风险识别的重要价值。作为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内容,风险识别至少要达到两个要求:其一是全面性。要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将投资环节的风险,尽可能全面的挖掘出来,为下一步制定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方案提供必要的参考;其二是细致性。不同的项目,在投资周期、投资规模、预期回报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就决定了风险的多样性、多发性。只有细致分析,才能提高对风险识别的准确率,保证项目投资中不留风险隐患。

(二)风险的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项目风险大小、程度和级别进行计算,并评估相应的损失。风险评估要找出风险主要诱因,确定总体风险大小和级别,为后期制定风险预防方案提供可靠信息。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判断风险发生范围、风险损失估算、风险概率分析等。风险评价的结果,具有极强的反馈与参考价值,可以为项目负责人提前制定风险应对方案提供必要的借鉴。当投资风险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将投资风险产生的损失降至最低。风险评价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三)风险的应对

通过采取科学、系统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法,我们可以将电力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性质、大小、发生范围以及影响程度准确呈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风险预防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结合前面的风险评估结果,对不同的风险,可以采取差异化的应对措施,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其一是风险预防,在风险未发生时,通过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等措施,保证投资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其二是风险减轻,面对已经发生的风险,采取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风险分解处理等措施,减轻风险危害后果;其三是风险转移,考虑到不同部门、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强有弱,可以将风险转移给具有更强承受能力的主体,以削弱风险造成的损失。

(四)风险的监控

考虑到项目进程、市场环境都在发生变化,因此风险也会不断的变化,这种情况下风险监控的重要性就得到了突显。在项目投资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要对上述各个管理环节和流程进行风险排查,审核风险应对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仍然有潜在风险存在?项目运行的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是不是会有新的风险发生?风险评估是否科学?回答好上述问题之后,再对前期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不断修正下一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

三、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方法

(一)专家调查法

所谓专家调查法,是指由风险管理专家所组成的管理团队,充分利用各位专家的理论知识对某个项目所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建设性的预防措施。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分析速度快,可以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但是对专家的资历有更高的要求,比较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具体来说,又可分为两种,分别是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以头脑风暴法为例,建立一个由多位专家(5-10人)组成的专家分析组,各自从专业领域提出风险分析结果,然后对比、整合,为项目投资风险决策提供参考。

(二)分解分析法

分解分析法就是首先将一个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解,然后再对分解后的小系统工程进行逐个分析。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项目,要想找到风险所在,必须将项目进行拆分,才能将隐藏在内部的风险挖掘出来,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在项目分解指标的选取上,可以选择时间指标,按照施工进度将项目分解成若干个环节,形成分项工程。这样既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分析难度,提高风险识别准确率,又方便进行动态的风险把控。

(三)层次分析法

AHP法在进行决策分析时,首先通过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然后对这些风险因素逐个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各个层次的各风险因素之间的重要性程度。AHP分析法的优点在于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特别是避免了分析人员的个人主观判断,因此所得的风险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和接近实际。在方法选取上,AHP能够做到定量与定性的统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四、项目投资风险管理中常见问题

(一)重视风险控制,轻视风险防范

现阶段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时,已经能够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管理重点都是放在了如何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管理、消除。虽然也能够起到降低风险损失、维护投资效益的作用,但是带来的实质性损失无法消除。前期的风险防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在投资项目的立项阶段,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组织专业人员对该项目的投资可行性进行评估,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率进行科学分析,以至于投资项目本身存在的风险,无法被第一时间发现,后期风险的发生率高。

(二)重视理论教育,轻视技能培训

风险的分析、防范、控制,需要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分析,这就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开展项目投资活动时,风险管理人员过度依赖个人的经验,而没有充分了解项目信息。例如没有开展市场调查,对项目的发展前景缺少准确预测。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分析结论,往往缺少较强的参考价值。另外,受到经济新常态的影响,项目投资风险也呈现出复杂性、高发性的特点。而风险管理人员则没有接受同步的培训,个人的专业技能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项目投资风险管理需要。

(三)风险防控流程有待完善

项目投资风险从分析到识别,再到防范和控制,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性。只有按照流程顺序,依次完成风险管理,才能降低风险损失。但是调查发现,许多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實际操作是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由于项目投资信息交流不畅,不能全面、动态的掌握风险的变化情况,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例如,没有做好项目调研和风险分析,从而直接导致了风险无法被精确识别。对风险的发生时间、危害后果缺少相对准确的判断,无法提前制定防控策略,投资风险造成的损失增加。

五、某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措施

(一)建设项目概况

某建设项目为集住宅区、商业街、幼儿园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住宅区主要为高层和小高层建筑,设计住户数约3000户,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商业街为南北向,长度在130米左右,包含1座大型购物超市,2家银行,以及若干小型商铺。该项目前期投资约为582000万元,主要涵盖建筑工程费、土地使用费以及其他费用。

(二)项目投资方面的风险因素

1.外部风险

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会对项目投资活动的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应对不及时,可能导致项目无法按照既定的计划顺利实施,前期的投资无法顺利收回,或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投资回报,从而引发了投资风险。例如,近年来材料价格、人工费用都在上涨,如果项目投资阶段,未能合理计算投资费用,后期因为预算不足,加上短期内不能筹集足够的资金,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就会给项目投资造成负面影响。

2.内部风险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投资较高的项目来说,内部的管理也十分重要。引发内部风险的常见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水平、财务费用、决策风险等。以施工风险为例,实际进度落后于预期进度,导致项目不能如期交付。逾期产生了大量的额外费用,导致预算紧张;还有的则是施工质量不合格,后期需要重新返工,这种情况也会产生大量的预算外费用。这些内部风险的存在,增加了项目投资风险的发生率。

3.综合风险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风险外,项目投资中常见的综合风险还有:其一,投资规模风险。对项目投资规模的分析失准,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投资不足,导致项目无法正常开展;另一种是投资过度,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其二,投资时机风险。如果投资超前,意味着投资公司需要额外承担更多的贷款利息,无形中压缩了投资利润。相反,如果投资滞后,可能会导致项目无法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有延期交付的危险,由此带来了资金与信誉上的双重损失。

(三)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防范措施

1.强化风险意识,成立风险诊断专家组

将风险防控意识贯穿于项目投资的整个过程中,增强风险意识,强化管理责任。项目投资方结合风险管理需要,组织10名有丰富从业经验的风险评估专家,建立风险诊断专家组。结合投资项目的相关资料,以及结合市场调研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深入研判,找出项目投资中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类型,选取量化指标,计算出各类风险的发生率,并对其危害后果进行预测。将风险诊断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作为项目投资人的决策参考,以便于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帮助。

2.结合项目实际,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对于不同的投资项目,其投资规模、回报周期以及风险类型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客观差距。为此,要想保证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成效,应当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风险管理人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无论是在风险的科学分析、精准识别,还是及时控制等方面,都必须履行好职责。例如在风险防范中,可以选择的措施有风险转移、风险削减、风险回避等几种策略。而不同的处理方式,适用的条件、产生的后果、操作的技巧,不尽相同。在实际中,需要从项目本身出发,作出最佳决策,将投资风险的损失降至最低。

3.树立全过程理念,完善风险防控流程

将全过程控制理念运用到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防控中,是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基于全过程控制的项目风险管理,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其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打破信息壁垒从而提高风险防控水平。例如,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应当做到精准决策,并协调好该项目中其他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市场部门要针对该项目做好市场化调研,尽可能全面的收集相关资料,为专家分析提供必要的材料;专家组要充分了解相关政策、行业标准、市场形势等信息,然后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专业分析。通过实现信息要素的高效流动,提高投资风险分析的时效性和参考性。其二,建立投资风险管理的闭环系统,从风险分析到风险识别,再到风险防范和控制,是一个标准流程。然后根据本次风险防控结果,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重新为下一次的风险分析提供经验支持,保证了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水平的渐进式提升。

六、结语

项目投资在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本身也存在诸多的风险。做好风险的精准分析,提高风险的防控水平,无论是保证项目顺利建设,还是增加项目投资回报,都有积极影响。对于投资公司来说,首先要客观认识到不同项目中,风险类型的差异性,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项目本身的市场化调研,充分掌握项目相关信息,为投资风险分析提供大量的事实依据。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专家决策的作用,组建专家诊断小组,提高投资风险分析的准确性,为下一步开展综合防范提供参考,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作者单位: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投资项目分析范文第6篇

投资项目后评价是指对于已经完成的项目的过程、效益及其作用进行系统化、客观性的评价和分析。投资项目后评价具有独立性、实用性以及反馈性和可信性四个特点, 并且其独立性为投资项目后评价的重要原则, 而反馈性则是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最终目标。投资项目后评价主要对项目决策信息进行搜集、整合以及分析, 从而对于这些信息进行研究和总结, 以此来确认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及规划的合理性;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后评价可以有效地找寻出项目投资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从而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补救, 进而对于项目未来决策以及提升决策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以此来全面提升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为下一步制定运行决策奠定基础。

2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方法与内容

2.1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 最为普遍运用的方法是无对比法, 主要包含前后、预计与实际以及有无项目三种对比方法。通过有对比法, 可以有效找出项目的变化、差距以及度量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项目后评价中的无对比具体指的是在项目前期所开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预测结论、经济指标以及项目运行中的结果所进行的比较, 从而找出项目变化的原因。投资项目后评价的重点环节是对有项目与无项目的有效区分, 从而使得投入和产出效益保持一致, 也就是要保证度量项目的结果是在项目实际运行中且在去除其他因素影响之外产生的。

2.2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含市场、投资、技术以及向管理与经济这五个方面的后评价, 并且始终要在项目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进行的。

2.2.1 市场后评价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市场后评价中的市场后评价具体是指对于项目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行评价。主要包含对于项目中的产品的销售以及市场占有率进行评价。

2.2.2 投资后评价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投资后评价中的投资后评价具体指的是对于项目投资方式进行分析, 并且要注重对于项目投资额度、融资手段在项目经济效益实现中的影响。具体的来说, 主要是对项目各个环节中的投资变化、影响因素、融资手段以及结构在项目投资中的影响和类似投资项目的比较的分析, 从而对项目投资水平进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投资后评价时, 要对项目各个环节的投资以及建设规模变化的原因以及融资手段在项目效益实现中的影响进行着重分析, 从而对降低项目投资风险以及提升项目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2.2.3 技术后评价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技术后评价是指在项目进行中的工艺技术实施过程以及设备实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分析。技术后评价具体评价的内容包含技术的可靠性以及流程的科学性和产品质量等。在项目决策制定过程中对于具有可行性的工艺以及设备在运行中的可能与实际效果存在的差别要进行着重分析, 从而在后续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 以此为以后选择工艺和设备提供相应的参考。

2.2.4 管理后评价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管理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结果与项目实际运行结果的比较分析, 从而找寻出两者的差异, 并且对这种差异进行原因分析, 以此来逐步健全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从而有效保障投资项目的顺利运行。投资项目的管理后评价主要包含对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情况和物资采购等内容。

2.2.5 经济效益后评价

炼油化工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是指对投资项目财务指标的评价和分析。投资项目是否成功主要是由其经济效益水平决定的。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包含投资回收、销售收益以及内部收益率等内容, 并且还要与可行性研究中预测的收益目标进行比较, 从而分析出投资项目变化的原因。一般来说, 都是在投资项目在运营1-2年以后的实际经济效益才与可行性研究中的预测经济效益进行比较。

3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有效保障炼油化工投资项目决策的合理与科学性, 同时还要保障其在进行体制改革以上的上市以后能够获得高水平的经济效益, 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 就要在投资项目完成以后进行认真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和投资项目之前的评价, 从而为项目后的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相信, 随着我国对于投资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 炼油化工行业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已经成为其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必然手段。

摘要: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以上, 并且随着政府以及各地投资活动的日益活跃, 使得我国经济进入投资推动时期。投资项目后评价作为对项目合理与科学性的有效验证手段, 对于项目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对炼油化工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概念以及基本方法和内容进行论述, 以此来为我国炼油化工在经济效益提升研究上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内容

参考文献

[1] 关永, 蹇瑞红, 刘景武.项目后评价工作实践探讨[J].当代化工, 2009 (03) .

[2] 宁蔚, 郭华蕊.项目后评价方法[J].现代商业, 2008 (17) .

[3] 周若洪, 段国华.中国石化项目后评价工作十年——经验与启发[J].当代石油石化, 2007 (04) .

[4] 李继成, 李洪成, 张先策, 王国红, 尹永光.投资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发展进程综述[J].吐哈油气, 2007 (01) .

上一篇:欧姆定律教学反思范文下一篇:婴儿营养补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