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论文范文

2023-10-19

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论文范文第1篇

一、卫生系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

卫生系统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借以评价领导干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履行经济职责和廉洁勤政情况,是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对干部进行考察考核、综合评价、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卫生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讲,有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方法与手段、审计范围与重点等原因;从外因讲,有被审单位的财会工作不规范、对内审的认识态度不端正、内审标准不统一等原因。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缺乏独立性、审计模式和方法落后、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机构的地位低下、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是造成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具体讲,导致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审计力量缺失。二是审计流程不规范。三是审计重点不突出。四是与相关部门配合协调不够。五是审计手段不完善。六是审计范围缺乏统一标准。

二、卫生系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对策

化解卫生系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从总体上讲,要提高单位领导人对内审工作的认识和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手段;以及加强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包括:内审人员素质控制;审计业务流程控制;审计报告控制;审计分歧意见解决过程控制等)。具体讲,甚少应采取以下六项对策。

(一)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流程 建立一套严密的经济责任审计流程,是化解审计风险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该流程包括: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工作计划、下达审计通知书、开展现场审计、撰写审计工作底稿、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发布审计报告和后续跟踪审计等。尤其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编制审计工作计划。 审计机构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委托后,应当根据具体要求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在编制审计方案之前,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运行情况,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重要的合同协议以及会议记录,上次审计的结论、建议以及后续审计的执行情况 。从而确定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时间和审计要求,使审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关注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是关系到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全面,不仅要编制问题类审计工作底稿,而且要编制记录审计人员工作全过程的工作底稿。为了保证审计质量,避免审计风险。现场审计组长应当对所有工作底稿进行详细复核,以确定必要的审计测试是否履行、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审计项目是否已经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受到限制的审计程序是否已经实施替代的审计程序、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重要审计问题或者重大事项,并判断对其审计结论的影响程度。复核中发现有重大疑问应当及时反馈给审计小组进行进一步的取证和修改。三是作好后续跟踪审计和审计成果的转化。跟踪审计是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后续跟踪审计主要是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前一次的审计问题、审计建议或者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执行审计建议或者审计决定的效率和效果,并针对整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进一步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检验审计建议的有效性,体现为被审计单位服务的审计宗旨。

(二)重点关注内部控制环节 卫生系统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范围较广,涉及到单位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应当作为审计重点关注的内容。卫生系统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重点关注的内部控制环节:一是合同管理的程序。医院所有合同、协议的管理是否经过了相关的程序,如医疗方面的对外合作项目是否进行了市场调研、成本分析、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二是收款环节的内控制度。收款结算环节是否制定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情况怎样,是医院财务控制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如闻名全国的石巧玲案件,就是收款环节没有设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才使得不法分子有空可钻。因此,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审计时,应当采取调查问卷、相应的书面证据等多种形式收集大量的审计证据。三是大型器材购买环节。大型器材的购买环节是否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相应的招投标程序,购买活动的考察、谈判与付款环节是否分置等,是购买环节重要的控制措施。通过分析性测试,审查三者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制约与监督关系,三者之间没有产生制约与监督关系,支出的真实性就值得分析,要进一步审核购买事实是否存在,购买物品的质价比、性价比等都属于重点审查范围。四是基建工程决策程序是否规范。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程序是否合规,是否经过招投标,购置决策是否经过集体研究,公开操作。有无利用职权牟取私利的可能性存在,是这一个环节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五是医用耗材采购以及药品的采购程序。目前国家对医用耗材以及药品的采购都有明确的规定,应重点考察医院是否设置了相应的规定,以及这种相应的规定是否得到了落实。通过内部控制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的测试,分析有无通过购买耗材和药品收取帐外回扣的情况存在。

(三)合理确定审计范围 经济责任审计不是涵盖的内容越多越好,审计范围也不是越广越好。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依据相关性原则,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经济责任的性质和经济责任的大小等方面把握审计重点,切实选择能准确、客观、恰当地反映或体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内容或事项,有效地揭示问题。对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和调查,不搞面面俱到。不属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范畴的部门及其活动或行为,不应列入审计范畴;虽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范畴,但审计无法查实或缺乏可操作性的事项,也不应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之列。同时,根据审计范围和审计结果,建立科学公正的责任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

(四)纪检、组织部门密切配合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象收取租金不入帐、私设小金库、账外收取回扣等问题,是审计中最容易出现的风险所在。这些问题通过常规的内部控制测试,或全面的财务收支审计很难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应借鉴纪检监察的取证方法加以实现。这类问题虽然账面没有反映,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大的突破口就是从群众反映的问题入手。经济责任审计是一个涉及面广、层次高、内容复杂的工作,不只是审计部门一家的事,出现审计手段难以核实的情况和问题时,需要纪检、组织等部门介入,通过纪检、组织等手段加以解决。

(五)增加效益审计评价内容 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中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为主的审计,已不能满足对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需求。经济责任审计要增加效益评价的内容,保证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从执行国家财政经济政策、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制度和社会影响方面判定其合规性、经济性和效益性。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制订和执行,各项资金和财物的接纳、调配、管理及使用,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决策、组织、实施和运作,以及所有涉及到与国有资产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都是否遵循了相关的程序和规定。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从而为科学评价领导干部提供充分的依据。

(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是一个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不断面对新法规、新知识、新技能的行业。要求内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其政策、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胜任各自岗位,满足内审工作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虽然从帐务监督审查入手,围绕经济责任展开工作,但内审人员仅仅会查帐是远远不够的。内审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技巧以及处事协调的综合能力,在各个审计环节都起着积极作用。卫生系统内部审计人员提高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职业准入入手,选拔综合素质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来。二是组织高起点、多层次、全方位的职业培训,使内审人员具有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不但要熟悉财务会计和审计业务,而且要具备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技术职称资格化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专业队伍。三是提高内审工作的技术方法,建立审计数据库。加快审计的网络化建设步伐,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工作力度。四是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内审人员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引导和督促内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经济责任审计真正发挥其在领导干部管理领域的高层次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王风华:《网络审计风险的防范》,《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年第3期。(编辑 园 健)

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审计质量控制存在审计计划不科学、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审计结论容易出现偏差等问题。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要加强审计基础工作,全面贯彻审计准则;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群体结构;要采用科学取证方法,确保审计证据充分正确;要严把“四关”,加强审计项目管理。

【关键词】审计质量;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可分为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随着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对审计信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强化监督力度,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计划不科学,审计实施缺乏约束力

审计计划方案是审计的工作大纲,是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简化的基础环节,应体现审计依据、目标、范围、内容、步骤等要素,对整个审计过程具有约束力。在发达国家,制定一个项目审计计划的时间要占完成整个项目的三分之一以上。这说明,在搞好调查基础上编制一个科学、完整的审计计划,对保证审计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全面、规范地实施是很重要的。而在我国,许多项目的审计计划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不搞审前调查,特别是对那些多次审计过的单位和项目,自以为熟悉情况无须调查,殊不知审计对象的机构设置、资金来源、管理方式和核算方法总是处在变化之中,纵然是年年审计也不会一成不变 ;二是虽搞调查但蜻蜓点水不深不细,只了解一些基本的人员、机构和资金总量,而具体到资金来自哪些渠道,资金安排到哪些二级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较多的是哪些单位,哪些单位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最多,财政财务管理方式有些什么变化,有哪些重大开支和特殊开支等等情况,则了解得不够 ;三是审计计划简单,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和以往的方案大同小异。若不是立卷归档必须有方案,一些审计人员可能不去编制审计计划。这样一来,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无从考究,所列内容简单笼统,容易造成人员分工不细、落实具体责任不清、审计目标和标准不明等问题,对实施审计缺乏约束力。

(二)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质量直接受影响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及其结果的记录。它与审计证据是编制审计报告、检查审计程序合规与否的重要依据,也是形成审计评价意见和审计结论最主要的支持。审计底稿的质量直接决定审计工作的质量。

但是,目前一些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底稿不规范。突出表现在底稿编制不健全,层次不清。审计证据事实不清楚,定性欠准确,表述不清晰,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且没有汇总项目。审计记录和审计证据只与审计报告中被审单位的违纪违规问题相对应,而对合规但需审计认定的事项、账户所进行实质性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却没在底稿中反映。这样,对审计方案所分配的工作是否进行了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深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所定目标,有关事项是否漏审等等,底稿中无法反映,也不能全面考察。这就对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留下了风险隐患。

另外,底稿制作的基本要素不完整。内容简单,也没有复核监督制度。有的底稿没有编制者、复核者的签名,缺少审计人员对所查事项审计质量的监督、评价和处理意见,不符合规范要求。

(三)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审计结论容易出现偏差

审计人员仅局限于审查会计资料,不了解被审计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在行业的情况和被审计单位的业务,难以发现隐藏在背后的错弊,未能识别重大错报和漏报。具体表现为:

一是未深入审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代审计工作都是在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再对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确定审计范围,抓住薄弱环节对其进行审查,既能节省审计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又能抓住关键,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然而有的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做评价时,并未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进行测试,即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较为理想,但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真正遵循这一内控制度,执行的程度如何,并未做进一步了解。某些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审计人员又不能察觉,从而造成了很大的审计风险。

二是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信息失真。造成会计资料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表象有:会计原始凭证混乱,有白条抵库现象;会计账簿、报表失真,如企业收入不真实、成本不真实、虚增利润、虚减利润等;有账无实或资产不入账,如虚构存货或其它资产;企业在多间银行开户。对于上述种种迹象,一些审计人员却熟视无睹,取证不到位。

三是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审计人员未对企业从独立生产到联合生产、从独资到合资、改组、兼并、重组等这些新的因素的出现与存在进行核实,从而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影响审计质量。

二、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审计基础工作,全面贯彻审计准则

审计基础工作是指审计从项目的立项、实施、总结等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审计基础工作,一要严格审计项目审批程序。对每项审计业务,都要明确其审计的对象、范围、内容及时间要求等,做好审前准备工作。二要严格审计工作计划的编制。审前调阅原有的审计档案,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状况,了解其执行审计结论的情况,以确定审计的范围、重点和方法。编制审计工作计划时,审计范围、内容、目标、步骤、人员责任如何落实等问题应尽可能详细。三要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程序。要根据审计工作计划确定的项目内容,逐项逐步编制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并在此基础上,按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归集,综合编制汇总审计工作底稿。要严格遵守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做到内容全面充分、完整真实、重点突出、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字迹清晰、格式规范,记载的事实应当附有证明材料。要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建立完善的复核制度,并加强审计终结阶段的复核,规范管理。

(二)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群体结构

审计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人,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因此,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这要求以人为本,深入抓好学习培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体来说,一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审计人员德才兼备,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具备德、能、勤、公、廉、俭六个方面的素质。二要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拓展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空间,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与业务活动保持同步;并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其他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三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学习,分清自己审计责任和被审单位的责任,明确在哪些情况下要承担经济或法律责任。

(三)采用科学取证方法,确保审计证据充分正确

很大程度上,审计的过程就是取得、分析审计证据的过程。审计结论的恰当性要求其依据的资料和事实(审计证据)达到一定的要求,对其结论要有充分的证明力。合格的审计要求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并恰当地加以评价。这要求制止审计取证中的主观随意性。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必须做到事实清楚、准确,要有法律法规依据,要有可以实际收集到的证据。审计人员在取证和选用证据上,要研究和采用科学的方法,注意审计证据相关的取证范围、取证的全面性。要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促使审计职能由从前的监督向管理服务延伸,并且利用自身对企业情况较熟悉的优势,发现问题的根源,提出可行的建议,为企业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

(四)严把“四关”,加强审计项目管理

一是计划关。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突出重点,摸清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管理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周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二是记录关。审计工作底稿主要记录审计成果,包括资金来源、收入和支出情况、查出的主要问题。审计底稿则应一事一记,同一类事项可做一个底稿,后面附上原始材料或取证材料。审计底稿由审计人员编制,审计组长审核,并存档备查。三是复核关。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从审计工作底稿到审计决定,都要严格复核程序、复核权限,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提出复核意见。四是考核关。每年年初,要对上一年的审计项目从立项到立卷归档进行检查、考核、评比,激励先进,营造氛围,以促进审计项目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桂建平.强化审计管理,加强审计质量控制[J].中国审计,2005,(5).

[2l王娟.加强内部拉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中国内部审计,2004,(8).

[3]徐伟刚.审计质量控制之我见[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4]刘俊墚.浅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3,(9).

[5]袁因,刘骏.审计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5,(3).

【作者简介】朱震(1952-),男,供职于无锡宜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审计程序

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声誉,也会影响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形象,影响到审计主体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因此,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审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及其重要性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由内部审计的业务管理机构或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综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或行为。

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于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而要有满意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就必须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促进审计人员提高职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保证。质量低下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其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内部审计效益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各项经济工作一样,都要讲究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效益体现在以较小审计投入取得较大的审计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审计效果。最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在不断提高其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的,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而发展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又必须不断提高其质量,加强其质量控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体系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机制和监督机制

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制做保证,其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机构。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有一个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所设置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人员是称职的,在实际工作中能真正履行质量控制的职责,完成质量控制的任务。其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只有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才能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得到保证,才能真正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得到良好的效果。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健全的组织机制,还不能完全实现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取得满意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效果,这时,还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监督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以控制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生差错和弊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二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既要对内部审计的各项业务或工作进行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还要接受来自其他各个方面的对内部审计业务的监督和检查,以便更全面、彻底地发现和纠正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二)审计程序质量控制

审计程序质量控制是指对内部审计业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促使各项内部审计活动都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并对发生的质量偏差及时纠正。这种方法的实施体现在四个阶段。(1)制定计划阶段。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造成的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实施计划;(2)执行计划阶段。需要落实第一阶段所制定的计划。落实计划要有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作保证,由其严格按照所制定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与实施计划进行;(3)检查计划执行阶段。需要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了解其有无未执行或未很好执行计划的问题或情况,并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如果执行了预定的计划,要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若存在差距,也应找出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4)处理问题阶段。应根据以前几个阶段所发现或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原因,提出处理问题以及消除问题原因的措施,并保证措施的落实或执行。

(三)关键点控制

所谓关键点是指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内部审计业务活动。关键点控制是指对列为关键点的审计业务环节或活动采取各种必要的手段和措施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关键点质量控制的操作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1)找出审计业务中的关键点。不同的审计业务或项目,其关键点是不同的,审计准备阶段的关键点主要是审计内容和范围,审计人员的素质两个方面。审计实施阶段的关键点可以按审计内容的性质不同确定。审计结束阶段的关键点主要是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的整理、分析与综合、审计报告的编写与出具等。判断是否为关键点的标准有二:一是看其是否会对整个审计业务或项目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直接影响,也可能是间接影响;二是看其是否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容易产生审计质量问题的业务环节或项目便是关键点;(2)落实控制责任。找出关键点后,应根据其所处具体环节和特点,以及审计计划和工作分工情况,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审计人员;(3)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审计质量控制部门对每个质量关键点应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关键点的责任人员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其审计质量。在制定措施时应充分分析关键点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及所造成的相关影响;(4)检查关键点的审计质量。审计工作完成以后,审计质量控制部门应对关键点的质量及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以了解关键点责任人员是否真正履行了控制关键点的责任,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以便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关键点质量控制工作所借鉴。

(四)审计质量检查和考评控制审计质量检查是指对己完成的或正在进行中的审计业务或项目进行重新查证和评价

对项目较小的审计业务可全面检查,但对大的审计项目抽查主要问题和重要的审计结论进行检查。如果审计业务规模较大,也可以组成审计检查小组。无论是检查人员,还是检查小组,都应独立于审计业务之外。

(五)人力资源控制

审计质量控制的中心是人,以人为本、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是审计质量的保障。审计队伍要“精”,高质量的审计来自于高素质的人才,要充分调动审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审计人员必须坚持独立性。审计部门应建立保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制约机制。审计人员应定期汇报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遵循独立性原则的情况,以及在被审计单位有无应予回避的人际关系。审计部门应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联系,定期检查审计人员有无损害独立性原则的情况。其次,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工作技能,并精通所承担的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对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再次,建立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以促进和保证审计人员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此外还可以设立咨询部门或任用专门人才,为审计人员提供当前业务技术发展信息的有关资料,使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时,能得到协助和指导。

作者简介:邓秋鸽(1971-),女,河南新乡人,新乡供电公司经济师。

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大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的力度,才能实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是就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 质量 因素 措施建议

一、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

(一)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较低产生的影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与国家、社会等审计工作相比较而言在独立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主要是在企业管理人员的领导下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正是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充当了这种中间人的角色,因此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最终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无法有效的提升,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项目审计质量控制效率较低产生的影响

审计工作准备不充分以及缺乏对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的了解,是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的关键因素。比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认真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只是简单的复制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做出了最终的审计报告。正是因为没有认真仔细的分析被审计单位审计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不仅导致了审计报告出现了深度不足准确度不高的现象,同时也造成了审计建议可操作性的降低。

(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度不足产生的影响

大多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对内部审计不重视的现象,所以导致很多审计项目只停留在形式上,最终导致审计质量控制检查出现了真空地带。审计质量控制力度的不足,不仅不仅降低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审计报告错报、漏报现象发生的几率,降低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值,最终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另外,由于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还存在着责任划分不清晰、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各方面的因素,从而导致企业针对内部审计建立的责任体系无法有效的执行,最终也严重的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素质较低产生的影响

企业内部设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是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都存在着,过度的重视财务和审计专业知识,而忽略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生产业务流程等各方面知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现代企业促进经济效益以及预防风险发生效率全面提升的要求。

二、促进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效率提高的测量

(一)内部审计组织及其质量控制制度的完善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独立与企业内部其它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根据审计工作开展的需要建立一支熟悉财务知识、审计等相关知识且业务能力相对较高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队伍,才能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另外,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和相关原则,才能确保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效率的稳步提升。随着企业内部审计模块化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形成,不仅有效的降低了企业内部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审计队伍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的提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确保审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根据审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定期的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同时邀请审计行业的专家深入企业开展审计知识的讲座,从而达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多元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的更新,同时也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内部审计过程监督力度的增强

企业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必须对内部审计监督所发挥的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视,针对内部审计系统制定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强企业生产、销售、供应、财务等各个部门的指导和约束力度,才能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规范是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的关键因素。企业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根据自身发展以及内部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目标的制定,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稳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复核工作力度的加强。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正确性、审计结果评定等各方面进行审计工作的复核,才能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降低审计质量控制风险发生的几率。

(四)内部审计质量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完善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定期的进行内部设计工作的考核与评价,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完成的同时,必须对其工作成效予以相应的评价,才能全面的掌握审计工作开展的质量,为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另外,企业通过综合考核与评价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方式,对于内部审计结论准确性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在完成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之后,必须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及时的进行改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从而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大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力度。同时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科学合理的监督和评价企业内部审计活动,才能将内部审计功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随着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也有效的预防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促进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丁有钢.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7,No.51301:42-43.

[2]孙倩倩.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转型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水下灌注桩工程属于隐蔽工程,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稍有不慎,极易做成断桩、成桩达不到强度要求等质量通病,文章通过具体工实例,详细介绍了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灌注桩 施工 钢筋龙吊装 水工下混凝土 质量检测 桥梁

前言

在进行梁桥工程建设时,通常都需要横跨河流、湖泊等区域,桥梁的部份桩基础,必须建在水下,做好钢筋龙吊装和水工下混凝土等施工和质量控制,是确保桩成功的关键。

1工程概况

某大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挂篮悬浇结构体系转换连续梁桥。跨径组合为(40+60+40)=140m,见图1。

主桥墩P14、P15采用书1000mm×46.5m钻孔灌注桩。桩尖高程-45.0m,嵌固在⑨号砂质黏土层中。

桩顶高程1.50m处于平均低平潮与历史最低水位之间,桩位处平均水深6.50m左右。

大桥跨越拦路港中由上、下行2座分离式单幅宽13.04m桥组成,主桥墩下,共有40根钻孔灌注桩。

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墩台、桩基定位-建立水上平台及其连接岸上的施工栈桥-成孔-第一次清孔-测孔深、孔径及沉渣-安放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测定沉渣-安放隔水塞-连续灌注水下混凝土、测坍落度、做混凝土试块一桩身质量无损检测。

3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技术

3.1建立水上平台及其栈桥

3.1.1平台的功能与结构

平台及其栈桥应满足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对平台平面和高程的要求,兼顾承台施工的需要,并要确保施工期内各种工况下平台总体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平台布局如图1所示,主桥墩P14、P15之间留足通航口门宽≥40m。平台平面内的结构构件同承台轮廓周边线及桩孔孔位彼此协调,互不干扰。平台、栈桥的高程为最高水位+安全超高之和。

2)平台荷载,应取钻孔灌注桩、承台施工(水下钢套箱施工法)中的最大垂直荷载。安全系数取2.0,以确保钻孔成桩机械设备的稳固,主动控制桩孔的垂直度。

3)平台的上、下游迎水面,设置防撞击护桩。

3.1.2栈桥桥面应与平台等高

栈桥应充分体现施工便道的作用。钻孔桩的泥浆制备、循环、管道敷设、水上与陆域,通过系统规划布局,由栈桥加以联系沟通。

3.2护筒设置与安放

3.2.1护筒设置

1)护筒为桩孔定位与导向。钻机成桩作业过程中,护筒内浆液面标高与护筒外水位始终不小于1m的差值作用下,不漏浆液。

2)护筒长度见图2。

筒顶高程针对本工程实际,取最高水位+安全超高=3.63+(1.5~2.O)=5.13~5.63m.取6.00m高程。筒的下口高程,埋入河底以下不少于2.0m为宜。必须指出的是,筒外壁同河底土体之间力求密贴防渗,以控制护筒内泥浆护壁液面,高于筒外水位。

3)护筒制作:

①采用厚6mm钢板,工地配卷筒机械,每2m为一节,筒体竖向采用坡口焊接,经磁粉探伤,满足强度和水密检验。筒下口节段长取3m。

②护筒上、下节段结合,采用标准配件法兰盘焊固在端口,组装时,法兰之间嵌垫厚20mm橡胶止水。高强螺栓紧固(可套用农用排灌输水管件)。

⑧护筒按桩位孔号加工,高程2.5m以下难以回收,采取编号加工,经整体组装满足垂直度、内壁光滑无凸出为合格。

3.2.2护简安放

1)测放桩位。以承台为单元,承包商将每座承台的纵、横线、轮廓边线及其平面的所有桩位,以施工坐标的方式引放到水上平台的专设的龙门板平行线上;水准高程则引测到堤岸的临时水准点上。

2)根據桩位河段潮汐水文特征,选择每天出现的二次低平潮中的白天的那一次,当流速趋近于0的憩流之际的O.5一1.0 h之内完成安放。

3)安放起重吊装机械和定位导向架等。

3.3成孔作业要点

1)成孔应严格照《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操作。结合河流、水上平台的具体实际,强调钻孔机机架的水平稳固、竖向挺直,实现钻孔桩作业的全过程始终保持\"三心归中\",即钻机顶部起吊钢索、转盘中心、护筒中心三者归于同一垂直线上。这是后续工序吊放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根本措施之一。

2)成孔作业要连续作业、同步记录。这是检验钻机设备,泥浆护壁效果及其泥浆制备、循环、处理,操作人员到位率、劳动质量,管理层综合素质的综合体现。结合上海地区软土特点,开钻的初始阶段为厚约10m的淤泥粉质黏土,钻机进尺宜缓慢,往下土质渐好,通过试验孔总结出适合本工程的一套具体的操作方法。

3.4钢筋笼制作与吊装

本工程为全笼,上端包括伸入承台的连接段,下至桩孔底,全长47.7m。设计配筋分为三段,即桩顶以下20m、20~30m、30~46.5m。钢笼施工流程是:车间分段制作(定尺一般在9~10m)一驳运至钻机平台进行水平焊接成节一按节起吊进桩孔一上、下节钢笼在平台以上1m处进行垂直对节焊固一安放到位,悬吊且固定。

3.5导管防卡阻措施

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外径280mm,钢筋笼竖向最小内径位于每2m的一道巾20mm加劲内箍处,其相应内径为780mm。据此分析,导管内钢筋笼之间的间隙只有250mm,导管在垂直升降的频繁动作中,轻微晃动即靠擦在书20mm内箍筋上,加上桩孔垂直度允许偏差等因素,导管同钢筋笼的卡阻,成为钻孔桩施工中又一个常见多发的\"通病\"。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到防卡阻的办法是:在导管的-35m和-15m处,焊固¢16mm导向筋,沿圆周向均分6根。

3.6灌注水下混凝土

这是钻孔桩最关键的分项工程。其混凝土配合比、供料、运输、灌注方式是相互关联与制约的。但必须紧紧抓住连续浇注这个纲,以最迅速的方式一气呵成地完成一根桩的灌注。

4.1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1)钻孔灌注桩的测量放样包括平面和高程,施工单位必须做到\"有放必复、放复分开\"。

2)钻孔桩的各种原材料、商品混凝土,由施工单位材料员持证上岗,实行先试验合格凭检测报告和有关质量保证资料齐全,方可使用。

4.2监控结果

主桥墩P14、P15,上、下行,合计4座分离式承台下各有10根钻孔灌注桩,总计40根桩,质量结果如下:

1)混凝土试块28d强度数理统计结果,全部合格。

2)高应变测试6根,占总桩数15%,单桩极限承载力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测试36根,占总桩数90%,合格率100%。其中I类桩30根占83%、II类桩占17%,没有出现Ⅲ类桩。

4)超声波测管测试18根,占总桩数45%,合格率100%。其中A类桩15根占83.3%,B类桩3根,占17%。综上各种无损检测结果,全部为合格桩。

参考文献

[1]覃滨海,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2] 余浩,浅谈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山西建筑,2011

[2] DG/TJ 08-202-2007,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

质量控制下审计质量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电气的需求,其中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占有主要位置。但是,目前一些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采购人员在选择材料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或是在安装一些配置的过程中,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安装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电气工程的发展,所以,必须对这些问题加强重视,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有序顺利地进行。

[关 键 詞] 电气工程技术;安全质量控制;管理策略

电气工程对整个工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为其他施工工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涉及电路、设备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加强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气工程技术安全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气工程技术的安全控制包括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的管理控制,它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每个安全质量控制的环节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现在的项目工程多半是由政府或投资方负责投资,由个人承包负责施工,由于缺乏经验,工程安全生产具有不确定性,在安全质量控制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当安全质量出现问题,轻微时只遭受财产损失,严重时会波及人员的伤亡,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电气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气工程技术的顺利进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原料的采买到后期的实施操作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这造成后期严重的损失,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问题,对电气工程的安全施工造成了很多影响。

(一)原料偷工减料,投机取巧

一项工程成本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在施工过程遇到材料不足或是材料不合格问题时,还需要再投入资金购买,这更加大了投入方的压力。为了减轻成本费用的投入压力,投资方就会想方设法地节约资金。但是节约资源无可厚非,如果以不正当的方式节约资金,就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有的会从材料上下手,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从不正当的渠道购买价格低廉的材料,或是用类似的廉价材料代替,这就为后期的安全质量埋下了隐患。

(二)施工现场秩序混乱,操作工人无证上岗,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

一般管理人员认识不到安全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施工人员缺乏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对施工过程的不良行为习惯习以为常。难以做到严格规范自己,一边施工,一边聊天说笑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不计其数,消极怠慢,心不在焉,不按照正确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多数的电气工程工作人员上岗前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岗前培训,人员大多数是来自农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靠经验胡乱操作,也没有进行职业技能相关培训。

三、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策略

(一)质量控制方法

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要对材料以及机械设备进行严格要求。首先,要明确定施工材料的质量,在选购过程中,要求材料必须具备检测合格证书,厂家必须具备生产证明并且要有良好的信誉度,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施工企业要对施工机械设备质量加以严格要求,对企业原有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留下质量较好并符合施工规定的,淘汰质量较差的机械设备。最后,施工企业要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使电气工程质量得到初步保证。

(二)安全管理方法

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制定管理制度,首先,要求施工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施工,保证工程安全性。其次,要加强制度的实施力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规范,要求其按照安全制度执行。最后,要建立监管体系与责任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将工程划分为几个项目,将项目的责任分配给部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一经发现存在施工安全问题的项目,必须对负责人进行惩罚,反之,项目施工安全执行良好的负责人,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

四、小结

电气工程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坚持以技术标准规范,以法律法规为施工依据,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电气工程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因此,应将安全质量控制原则始终贯穿于电气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高莉,赵朝辉.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电子制作,2015(11):261.

[2]齐伟.电气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究[J].科技资讯,2013(18):161-162.

上一篇: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论文范文下一篇:中职德育课感恩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