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才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21

文化人才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乡村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之一,而乡村特色文化的建设则是乡村文明建设重要内容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大力提倡公共文化服务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为些许困惑的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及时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从公共文化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模式为乡村特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作用

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涵。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区别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社会的不仅仅是金钱和自然资源的财富,而首先是它的人民的价值观念、积极性和创造力”。基于此,人们关注文化,理性思考发现,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文化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文化建设犹然,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不相适应。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保障乡村文明建设,保障乡村特色文化建设,实现农村、农业、农民持续健康科学、和谐的发展,是我们将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特色文化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在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背景下提出的。从党的十六大明确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到十七届六中全会“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出。体现了一个现代政府对自身职能的清晰定位、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和对文化民生的主动担当。

实际上,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来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服务。目前,我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主要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中心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等,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内容有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看戏、公共文化鉴赏、文化素质培训、群众性文体活动等。

(二)乡村特色文化建设

“乡村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之一,而乡村特色文化建设则是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特色文化是一个乡村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和生活中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播、整合、演绎、变革而形成的具有公共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的一种有别于其他地区或其他形式的特色文化活动方式,在乡村,主要表现在各类的民间文化上。比如:民间歌舞、民间文学、民间体育、民间美术、民间风俗、民间信仰、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商贸文化等等。以浦口区的乡村特色文化为例,就有《手狮舞》、《龙舞》、《老汉推车》、《跑驴》、《船灯》、武术、国际象棋、回民风俗等等。这些特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繁荣了文化的千姿百态,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乡村的文明建设。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经济和文化的看法的偏颇,造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严重失衡。正如早年梁淑溟先生所认识的那样:“中国的问题是文化失调的问题,那么在乡村就是乡村文化的失调问题。”可见,文化建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可以保证乡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主要是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公益性排在第一位,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内容。公益性,就是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上是免费服务,或是低于成本、收费很少的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体现对人的关怀, 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而乡村特色文化则包罗万象,有积极健康的文化,如健康的民间文化活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活动等,但也有消极颓废的文化,如不科学的巫术、不健康的赌博、个别愚昧的习俗、甚至有反动的邪教等。积极的主流文化的传播,政府需要一定量的投入进行必要的引领。在过去,政府往往只是倡导,并没有或少有真正把乡村的特色文化当做经济建设一样来硬抓,使得一些健康的文化不能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例如,在我们浦口区,原来几乎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民间文化活动,经过文化大革命至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没有政府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和引领,使得石桥乡的柴龙、星甸镇的花灯、汤泉镇的板凳舞、永宁镇的河蚌灯以及大批的旋律优美的民歌等或全部失传或鲜有人知之。经过二、三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思,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没有健康文化背景的发展,只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经济增长而已。所幸,党和政府看到了社会发展的软肋,出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如在我们浦口区的一些镇街,正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挽救了濒临灭亡的一些民间文学、民间传统习俗;恢复了一些民间歌舞、民间体育活动;传承发展了一大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特色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唤醒了乡村的文化自觉,提高了乡村的文明程度,保障了乡村特色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公共文化的政策体系可以保证乡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长久发展

乡村文化尤其是特色文化,要想长久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长效的公共文化政策体系作为支撑。换言之,即是指政府在特定情境下为达到一定的文化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或行动准则。它带有很强的指向性、目的性。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性、支配性、决定性作用,承担着主要责任。政府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从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公共文化人才、资金、技术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和制度设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激励、监督体系等构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个方面全面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我们浦口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镇(街)一品”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为例,这个计划早在十年前就曾提出,但一直没有真正得到有效落实,经济状况和人才优势好的镇街还能坚持三两年,一般的镇街仅是为了落实区里的文化部署而落实,不是真正为了发展乡村特色文化而真抓实干,检查时有,不查时没。这种没有公共文化政策保障体系的部署,最后大多流于形式。

随着最近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政策的出台,还是“一镇(街)一品”的乡村特色文化发展,就明显比过去落到实处,且在我区的镇街文化建设中有了竞争的势头。比如,在“一镇(街)一品”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中,原来永宁镇的民间舞蹈《手狮舞》算是发展比较好的一个项目,但最近沿江街道的《荷花灯》、星甸镇的民间武术、汤泉街道的《采茶舞》、顶山街道的合唱队、乌江镇的《龙舞》、泰山的《跑驴》等特色文化,在各自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都歌舞出了自己镇街的特色,今年6月18日还在永宁镇举办了一场“浦口区镇街特色文艺汇演”,加强了交流和沟通,切实让乡村老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文化惠民,同时也增强了乡村百姓文化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促进了乡村文明社会的建设步伐。

四、公共文化的服务模式可以保障乡村特色文化的有序发展

既然是乡村特色文化,那就自然是各个乡村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人没我有,人有我特”,总之是与众不同。为保障每个乡村自己特色文化的有序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服务模式,而公共文化的服务模式恰恰可以解决这些。

以浦口区的“一镇(街)一品”文化特色建设为例,在没有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之前,我们也曾做过要求,每个镇街要有镇街的特色文化,但一直没有真正的得到落实。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政策支持的专项经费;二是凭镇街自己没有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的专业老师;三是即使有地方特色文化也没有专业的辅导老师;四是有些镇街的乡村或是社区盲目上,看到人家玩龙,我也玩龙,看到人家玩花船我也玩花船,等等诸如此类,这样既体现不出乡村特色文化来,同时也显得很无序。

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以及运行管理系统和制度。尤其是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公共文化人才、资金、技术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等为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个前提下,自去年以来,区文广局首先对全区乡村的特色文化进行了梳理,挖掘出各个乡村的真正特色文化,由区、镇街二级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的文化单位要在专业技术、专业老师、文化产品的挖掘、辅导和配给上给予保障。对本来就有的而且一直在活动的特色乡村文化给予进一步打磨、做大做好;如永宁的《手狮舞》、汤泉的《采茶舞》、盘城乡村的《霸王鞭》等;对本来就有但近年没有活动的乡村特色文化要帮助其恢复起来,如:乌江镇多年没能玩耍起来的《龙舞》耍起来了,桥林农民曾经过唱到中南海的民歌唱起来了,石桥乡村早年的《莲湘》打起来了;对有些镇街乡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帮助挖掘项目,建立自己的特色队伍。如:星甸镇在解放前习武的人较多,帮助其建立自己的武术队,不仅能带领村民强身健体,还能参加一些演出。江浦街道社区民间队伍多,就帮助建立各种体操队、腰鼓队、 锣鼓队、合唱队等;对早年就在各地已经挖掘的一些民间文艺项目,虽然现在也没人演出了,但区文化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配置,如在汤泉地区挖掘的《荷花灯》舞配置给沿江乡村玩耍,泰山街道一个村的《蝴蝶灯》舞配置给另一个村排练演出,这样,就保证了全区每一个镇街都有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活动,在这种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引领下,目前,各镇街也都在完善“一村(社区)一品”特色文化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公共文化的服务模式确实可以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有序发展。

五、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体系可以激活乡村特色文化品牌的诞生

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子体系,它由三部分力量组成,一是政府,二是相关部门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三是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乡村潜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开发不尽的文化宝藏。乡村文化资源是乡村开展文化建设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只有充分挖掘乡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才能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从而促进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而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体系一旦和乡村的文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激活乡村特色文化品牌的诞生。

以我们浦口地区为例,浦口地处古都金陵江北,非遗项目众多,有着丰厚的乡村文化资源。但资源优势不一定就是品牌优势。近两年来,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强劲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在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凸显出了无比的优越性。如省级非遗项目《手狮舞》、市级非遗项目《茶山会》等在传承发展中,从浦口区财政、区文广局相关政策、到镇、村财政均给予了大力的扶持,《手狮舞》演遍大江南北并三出国门,成为了我区的品牌乡村民间文化。

汤泉镇,既是一个著名的温泉镇,也是我国较有名气的苗木大镇。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两年来,由区政府和汤泉镇政府共同承担的“中国汤泉温泉节”和“中国汤泉苗木节”各两届均获得圆满成功,大大提升了汤泉的地位和品位,并使这两个节日成为了在中国温泉和苗木业界的品牌文化活动。在这几届苗木节和温泉节的文化活动中,所有参加活动的文化节目和特色活动内容皆有政府买单,充分体现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品供给中发挥了强劲的效用,激活了乡村文化品牌的诞生。

总之,乡村特色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乡村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更是以文化人、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体现。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只有将它的文化资本、自然资本和国民健康与它的GDP看着一样的重要,这样的国家才有前途。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那样:只有文化的繁荣才是最高的目标。我们相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将对我国乡村文化的崛起和繁荣,乃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戴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答.

(作者单位:浦口区文化馆)

文化人才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时代在改变,虽然群众文化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但是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全力发展公共文化的作用性,并且建立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只要建立了这两点,就是建设了繁荣的社会和先进的文化。它能快速提高我们的民族思想,对我们建设富强的社会、和谐的国家、对未来祖国的建设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文化馆;公共文化;作用

0 引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形成的传播先进文化、普及文化、给社会提供精神食粮,并且满足人民对文化的渴望,保障了我们国家的公民建立公共文化体系的公益性。我们国家建立现代文化体系的公共性,是因为它对我们国家建设现代化文明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公共文化的几项服务特征

基层文化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组成,这五个方面的特征分别体现了主导性、公共性、紧密性、服务性、基础性。

(1)主导性对国家的影响。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主导方式必然要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的并不是市场,而是国家的意志,更是政府对我国公民的人文服务与精神关怀。在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殊国情下,政府办的公共文化占有社会文化举足轻重的地位。之所以占着主导地位是因为它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他的社会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即使是现在社会投资的丰富多元化,公共文化的主导地位也是没有动摇过的,我们国家的国情和宪法也决定着基层文化的主导性。公共文化体系不但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同,还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2)基层文化的公共性。服务社会上所有的成员是基层文化的公共性,它还主要体现在为人民群众提供着最基层的文化服务。

(3)基层文化的紧密型。群众文化工作网络里有着广泛的基层文化库,而这个网络有着公共文化的覆盖范围,并且基层文化馆成了网络文化的龙头,因此基层文化馆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有着“紧密”而独特的作用。

(4)基层文化的服务性。基层文化馆有着种类繁多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广社会大群众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文化生活,并且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基层文化馆为群众提供者文化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它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自身利益,从性质上讲正直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属性。这便是基层文化的服务性。

(5)基层文化的基础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随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企业,并加大了对文化的投入包括设施设备的较大改善,实践证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基础作为前提和保障。

2 基层文化的巩固和服务体系的强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前提

基层文化面对的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随着时代在改变,虽然群众文化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但是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有着积极主导地位的基层文化应当不断地强化和巩固,那么应当怎样强化和巩固基层文化的地位呢?

(1)开展文化活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组织文化活动,积极的配合并巩固基层文化馆的服务体系地位。群众文化的作用是通过组织不同种类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加达到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造就对社会有用的新人为目的。

(2)宣传文化的优势。大力进行社会文化的引导与宣传,巩固基层文化馆的阵地地位。基层文化具有互联网络优势、地点上的优势、人才集结的优势、独特的优势,并且能够把公共文化体系的主要作用和扩散功能很好地展现出来。

(3)强化公益和服务职能明确基层文化馆的主要地位。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质量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就是公共文化馆的主要职能。

(4)巩固基层文化馆的导向地位。始终坚持群众文化服务方向,基层文化馆想要实现它本身的社会体系价值,只有不断完善和不断提高群众文化体系的服务,不断坚持群公共众文化服务的方向。

3 让基层文化具有时代的特色

开展和谐群众文化的基础是要优秀的文化作品和优秀的文化创意,那么怎样策划并且实施这些文化活动就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当然在实施和谐文化活动中,文化活动实施工作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和谐文化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开展准决策准确、运作合理、调度有序、指挥得当的文化活动,这样才能达到和谐文化活动的理想效果。

4 整理和谐文化资源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深入宣传贯彻民资和谐、社会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和谐文化活动的开展也会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氛围。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并且利用丰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培养共同理想,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完美建设。社会的稳定来源于优良的文化传统,只有在构建好了和谐的文化体系,才能让社会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公共文化体系才能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5 结束语

和谐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只依靠独立的文化个体的力量,毕竟它是有限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主导作用,并且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积极整合文化资源,团结调动一切力量共同构建、共同参与和谐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的进步、民族的进步、国家的进步。优秀的文化决定了优秀的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晓虎.坚持科学发展 发挥基础作用——论基层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基础作用[J].网络财富,2012(23):9192.

[2] 苏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培训讲师).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文化在更广泛的层面上繁荣发展[N].中国艺术报,20071016.

文化人才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当前,我国城乡文化均等化任务非常艰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短缺、财政投入乏力。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现存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探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均等化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现阶段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之一,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均等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探索和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机制,是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证。

一、财政性投入成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重要保障

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需要可靠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必须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供给应该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而不能主要靠市场收费解决。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财政投入力度,全国文化投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达1 220.4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6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9.3%,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1]。针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文化投入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方针,全国文化投入结构有所改善,财政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倾斜。据文化部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占36.0%;2011年,农村地区文化事业费为187.12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47.7%,较2010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一系列面向农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2007—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9.48亿元,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已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2 443个,建设资金总计89.49亿元,平均每站建设资金39.87万元[2]。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扩大

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呈不均衡发展态势,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农村财政性文化经费的政府支出层级较低,一般由县级以下政府提供。自从2002年我国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来,乡镇取消了原先纳入财政预算和财政财务开支的税费项目,仅剩下为数极少的工商税,可支配财力薄弱,基本上没有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村一级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中也没有“基本文化活动经费”这一项目。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据文化部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1 220.41亿元,其中,农村投入389.76亿元,仅占30.29%;城市投入850.65亿元,占69.71%,城市投入约为农村投入的2.3倍。由此可见,城乡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差距依然较大,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支出项目选择结构失衡

在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各地都将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获取上级财政的拨款上,而将财政支出的项目选择放到了次要位置。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显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过剩,而一些见效慢、期限长,具有战略性的“隐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投入不足。此外,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方面,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铺张浪费、为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盲目追求数量的现象——热衷于投资新建公共文化项目,而不愿投资维修现存的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绝对数量虽然增加了,但很多质量没有跟上,没有实用价值,形不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政府分层较多,在农村文化事业经费转移支付过程中,各个环节挪用、截留、挤压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资金到位慢,到位率低。而财政资金经过层层截留,下拨到农村后,基层政府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差,不仅出现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下拨资金的局面,而且往往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专项文化资金、项目运作,这些机构和行政人员又占用了大量资金,这都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各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财政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乏力的原因

(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与政府财政统筹体制的矛盾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之一,要求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均等的分配公共文化资源。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进行统筹。但我国目前实行各级政府“分税制”,这就出现了“统”与“分”的矛盾。即“税”要分而用之,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却需要“统”而用之。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统筹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二)非均衡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公共财政投入一直以来重城市而轻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国民收入的城乡分配当前依然存在向城市倾斜的问题。此外,政府在GDP政绩的指挥下,文化建设长期受到轻视、忽视和偏视,加之财政性公共文化建设的显性效益低于其他公共事业建设,一些地区没有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因此,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三)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健全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较强,资金监管难度较大。因此,目前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在我国各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所占比重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针对具体项目,规定了具体用途,在资金的使用上受到严格监管。这种转移支付方式由于投入项目种类繁多,重点不够突出,对于缓解地区间公共文化建设的差异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而且专项性转移支付额的额度、对象的确定均未进过科学论证,财政部门很难对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所划拨的金额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四)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

文化经济领域的统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统计中的难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财政支出的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对财政资金投入文化领域的评估不仅要衡量其经济效益,还要有针对性的衡量其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的评估很难直接量化,需要借鉴中间指标,这样难免出现评估主体认识所引起的误差。因此,现行的评价方法存在欠缺连贯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评价指标关联度不高等问题。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合理界定各级财政的出资责任

首先应改变“重经济、轻文化 、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均衡发展思路,平衡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财政投入结构,平衡城乡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的结构;其次,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主要集中在中央,事权却集中于县、乡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主体,然而由于基层政府财力有限,用于文化建设经费的缺口不断增大。尽管中央财政已逐年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依旧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作为一项覆盖广大农村地区、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益福利事业,根据公共财政“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理论,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中理应承担主体责任,而在地方财政的出资中,则应明确以省级财政为主要出资主体。

(二)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选择上应结合农民对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要考虑到文化传统、人口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因素,再对适合的公共文化项目进行资金投放。可尝试构建一个由辖区内部需求决定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决策机制,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辖区内的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进行表决,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实际效率。其次,应积极调整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资金使用方向。目前我国乡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应将今后的财政投入重点分配到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成本,提高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文化产品的使用效益,扩大各类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三)建立合理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均等化、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专项性转移支付只能作为解决特定问题的工具,起辅助性作用。所以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一般性转移的比重,这样才能有效填补基层政府为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所产生的资金缺口,保证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稳定。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就需要相应增强资金的监管力度。自上而下成立一个管理和分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的独立的专门机构,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及规范性。在降低专项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的同时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对专项经费的投入上,应该选择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四)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绩效评价和反馈体系

可从量化指标与民主评议两个方面设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采用量化指标,测算年度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量及财政实际投放量等数据来量化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引进专家咨询制度和中介机构评价监督制度结合农村群众民主评议的形式,考核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与资金使用效果。

(五)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财政投入方式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由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受财政总量的限制,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投入,因此应该应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非财政投入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可以尝试利用积极的金融及财税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于群,李国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3.

[2] 文化部财务司.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发展情况分析[EB/OL].文化部网站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cws/whtj_cws/

201211/t20121107_267143.html.

[责任编辑 杜 鹃]

文化人才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沟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是组织的基本特征和活动,是维系组织存在、保持和加强组织纽带、创造和维护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效率效益、支持促进组织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随着沟通理论的发展,不同的组织形成不同的沟通方式,行政沟通则是众多沟通方式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所谓行政沟通,即行政信息沟通,指的是行政体系与外界环境、行政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层次之间、各人员之间)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方式传递推行政务所需的观念、情感、消息、情报、资料等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与合作、更好地完成行政活动、谋求行政体系和谐有序运转目的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

行政沟通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在《行政沟通简论》一文中明确指出:“能否高度重视行政沟通的效用、正确认识行政沟通的障碍、抓住要点努力提升行政沟通的水平,对于加强和提升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思想力、行动力、公信力和感召力,意义不容忽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我国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行政沟通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共部门进行有效的行政沟通不仅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而且还会有效解决公共部门内部存在的问题,加强日常管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能力和适应能力。

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作用,不断采取举措提升我国行政沟通的水平和能力。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指出: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意见》认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利于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政府公信力。2013年10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政府信息公开、扭转政令不畅都恰恰是行政沟通中正式沟通内容和途径的体现。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公共部门职员和群众需求的复杂多变以及先进管理模式的普及等多重因素,人们也渐渐认识到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充分了解我国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特点和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进一步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水平,对优化公共部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特点和方式

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最大特点是在进行沟通的各方中必有一方是公共部门或公共部门人员,且这种沟通具有准确性、稳定性、可监督性、目的性、广泛性、方式多样性等。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具有准确性,不论是公共部门内部之间还是公共部门与外界环境之间,在沟通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这一点也是由公共部门的特点所决定的。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具有稳定性,公共政策和法令具有长期有效性,公共部门的设立和部门内部人员也具有固定性,部门职责也具有明确性,这些都使得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具有可监督性,公共部门和公共部门人员所进行的一切行政沟通都在政府监督机构和人民的监督之下进行。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具有目的性,公共部门为实现某一既定目标,通过行政沟通传递推行政务所需的信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具有广泛性,公共部门进行的行政沟通很多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沟通效应,其适应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其面向的对象也会是大部分人群。

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一大特点就是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根据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沟通渠道和方式是否固定和规范,将沟通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根据公共部门进行沟通的形态表现不同将沟通划分为下行、上行和平行沟通;根据沟通的传递和接受方式的不同将沟通划分为口头的、书面的、多媒体的和其它的方式。

(一)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正式沟通,就是按照公共部门的明文规定,依靠公共部门的正式机构和权限关系为渠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例如公共部门发布各种文件、召开正式会议、制订正式报告、手册;公民个人或群体向公共部门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公共部门领导与下属因公务所进行的正式接触与会谈等。可以说,正式沟通要依法办事,遵章守矩,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非正式沟通,是指公共部门正式组织之外的信息传递和意见交流,这种沟通方式是建立在部门人员之间及与群众之间的社交及感情基础之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行为产生的。非正式沟通具有以下特点: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从各类人群的专长、嗜好、习惯和兴趣中发展;多数在非正式的场合进行,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具有开放性,非正式沟通不限于公共部门内部,还与社会环境中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例如部门人员间的日常接触、社交,非正式渠道的消息传播等。非正式沟通可以传达行政组织无法或不愿意通过正式手段传达的消息或资料、解决通过正式沟通无法解决的问题,但非正式沟通有时会造成其他后果,如歪曲事实、误传消息,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事端等。

(二)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下行沟通指自上而下的沟通,也就是公共部门上级向其下级传递信息、公共部门向人民群众发布信息,因而又称传递沟通。下行沟通的主要作用是:让下级部门和成员及时了解公共部门工作目标和领导意图;增强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向心力和归属感;提供关于公共部门的情况,发布相关政策及声明;协调公共部门或工作人员对任务及其它关系的了解等等。通过下行沟通,可以协调公共部门组织内部各个层次的活动、明确工作意图、行动目标等。但在下行沟通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加强沟通的互动与反馈。

上行沟通指自下而上的沟通,也就是公共部门下级向上级反映意见和情况、群众向公共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又称为反馈沟通。上行沟通的目的是要将下级或群众对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上来,以利于上级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或者是吸收和采纳下级与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但在上行沟通中,要注意全面、客观地听取下级意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出现,同时更要避免信息失真问题。

平行沟通指横向的沟通,也就是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沟通,在公共部门系统中层次相当且不相隶属的个人或各单位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由于工作或业务上的关系,不同组织与人员之间或多或少总是存在某种联系,因而便产生了横向沟通。横向沟通可以互通信息,避免相互之间的误解、扯皮以及踢皮球现象,减少层级辗转、节省时间,有利于为实现公共部门的共同目标而奋斗。

二、我国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障碍

我国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特点明显,沟通方式多样,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公共部门也逐渐认识到行政沟通的重要性,公共部门内部及公共部门之间的组织系统和制度保障已开始逐步建立,办公自动化和公共部门联网工程也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还存在一些行政沟通障碍,因此也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障碍。

(一)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方式选择不当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我国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方式具有多样性,既有正式和非正式沟通,还有下行、上行和平行沟通,并且这些沟通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传递与接收方式来完成,尤其是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成熟,更使得沟通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我国公共部门在很多时候没能选择最佳的行政沟通方式,沟通方式还在遵循着以前的经验和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与开发创新,这样的情况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还可能使得沟通效果不尽人意。例如,我国习惯性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就是开会,在公共部门,这种行政沟通方式更是常见。通过开会固然会解决大多数问题,但很多时候,这种方式会阻塞一些本来更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还容易形成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二)公共部门行政沟通过程信息失真

在我国公共部门中,其组织结构类型属于金字塔型的垂直领导关系,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上下级之间、公共部门与民众之间都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中间环节多、过程太长、沟通纵强横弱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很容易导致行政沟通信息失真。公共部门的行政沟通过程信息失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公共部门内部进行行政沟通时存在信息失真。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对内部的信息传递会直接产生影响,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沟通的信息从最高决策层传递到最基层进行的下行沟通不仅容易产生信息失真,而且还会浪费时间,影响效率。另外公共部门内部进行上行沟通时,上下级间容易产生地位上的障碍,部分下级一味逢迎、报喜不报忧,或隐瞒事实、该报不报,这些情况更使得公共部门内部行政沟通出现信息失真,造成公共部门行政沟通障碍。其二是公共部门和民众之间进行行政沟通时存在的信息失真。在行政沟通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有些组织和个人由于知识掌握上的或所处位置上的便利,对于某些信息比另外一些掌握得多一些,使得公共部门行政沟通传递的信息呈现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造成公共部门信息向民众传递出现信息失真。同时,公共部门对民众的信息了解滞后与不全面,基层民众的想法和情况不能快速传达到公共部门内部。有时如果民众信息传输通道不畅,公共部门与民众之间的行政沟通变成单行沟通,缺乏反馈环节,更会加剧行政沟通的信息失真度。

(三)公共部门行政沟通传递通道不畅

目前在我国公共部门中,部门内部由上及下的行政沟通传递通道比较规范,但也会存在一些信息被阻塞在沟通渠道中,不能及时传达的情况,比如有些文件和报表被层层传达到基层时,可能已经是上交的最后期限了,人们根本来不及体会文件精神和报表内容,只能匆匆应付了事。公共部门对民众行政沟通的传递通道可以说大部分还停留在老办法上:电视、报纸、杂志和公共部门内部的公告栏。在推行上网工程后,由于公共部门缺乏相应管理经验,导致很多网站都只有一个内容空泛的网页,有的甚至网站建立后基本没有更新过内容,这种做法就间接地阻塞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

三、提高我国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水平的途径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公共部门职员和民众需求的复杂多变以及先进管理模式的普及等多重因素,渐渐让人们认识到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提高我国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水平,在分析了存在的沟通障碍后,可以有针对性的从如下途径进行改善:

(一)正确选择行政沟通方式

正如上文中所分析的,行政沟通方式有很多种,每一种都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公共部门在进行行政沟通的时候要进行选择,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行政沟通的目的,使行政沟通事半功倍。而选择何种行政沟通方式才是最合适的,则涉及到执行人的经验和判断。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策略性,首先要了解对方的信息接受方式,然后选择合适的沟通手段,才能使要传达的交流意图得到比较完整准确的接收和理解。尤其是作为公共部门的领导者,更要头脑灵活,不要一成不变、生搬硬套,要学会将多样的行政沟通方式融入到工作中,并在工作过程中多做总结,归纳出什么情况适合哪种沟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行政沟通水平。

(二)避免行政沟通过程信息失真

行政沟通过程其实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信息失真会极大地影响行政沟通水平,所以公共部门在进行行政沟通时要尽力避免信息失真。在公共部门内部,为防止内部传达信息时出现信息失真,可以采取文件下发的方式来避免人为造成的信息失真。但采取此种方式必须做到文件不要长篇大论,避免过多的强调重要性、意义等,尽量要做到简洁明了,避免另一种形式的信息失真。对于上行沟通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失真,可以通过第三方决策咨询机构,此类决策咨询体系不受政府部门领导,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从各个渠道和方面收集信息,随时可以为公共部门领导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与基层上报的情况进行对比,这样就避免了下情上达时,只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信息失真对公共部门决策的影响。

(三)电子政务环境下搭建行政沟通传递通道

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更要拓宽沟通渠道,使公共部门和民众之间可以通畅地进行信息传递,这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和对民意的了解,进而达到较好的行政沟通效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社会,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普及信息化,不但可以拓宽沟通渠道、提高效率,还可以用最少的投入来达到最大的效果。公共部门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又称之为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环境的特点就是使用便捷性、范围广泛性、传输快速性,而良好的行政沟通则需要这些特性来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利用好电子政务环境,搭建行政沟通的传递通道,是提高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首先,公共部门人员要适应电子政务环境下的信息传递方式,要做到每天查看自己的电子邮箱、OA系统,保证新生的行政沟通渠道顺畅运行。同时,还要将电子政务理念贯穿于工作之中,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带来的行政沟通上的便捷。其次,要开发建设面对民众的行政沟通信息系统,要充分规划该系统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行政沟通,该系统的模块组成和更新模式都要有明确计划,同时该系统必不可少的就是民意反馈和在线答疑模块。最后,要有规章制度的约束,保证该行政沟通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至此,一个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行政沟通渠道便搭建成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搭建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集成很多行政沟通方式的优点,对公共部门行政沟通水平的提升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行政沟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共部门日常工作的进展。在充分了解其特点和方式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造成公共部门行政沟通的障碍进行解决。除本文中提到的外,其它解决途径还有很多,例如可以加大上行沟通力度、多采用双向沟通、处理好公共部门上下级关系、加强行政沟通技巧的培训等。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责任编辑:晓途

文化人才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文化馆

前言:

本文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便利性、普惠性、基本性、均等性的特征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因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等原因而产生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同时也分析了社会化的优势。并着重介绍了武侯区文化馆社会化现行的“1+N+1”模式,即1个基础运行管理服务团队,N个品牌项目,1个全过程监督管理团队。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满足人们的公共文化需求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行为。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公益性。公益性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满足大众公共利益需求。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属性。

2.均等性。均等性是指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的应该公平的分配。人人都拥有平等享受文化资源的机会和权利,不受性别、年龄、种族、身份等因素的影响。

3.普惠性。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惠及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所普遍享有,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

4.基本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做到对文化艺术的全面普及,人民群众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可以通过市场得到满足。

5.便利性。便利性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公共文化信息的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手段等多方面的便利。

(二)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1.公共文化服务起着引导社会思想、凝聚社会力量、培育公民素质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

2.公共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的文化要素、政治观念和政策体系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吸引力,其中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因素。

3.公共文化满足人民群美好生活需要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普惠性、均等性、便利性能够极大的满足人民群众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美好需要。

(三)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结目前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分为以下主要的三种。

1.“政府办文化”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政府办文化,政府管文化,文化供给体系,文化资源由文化事业单位对体制内资源进行筛选、整合、提供。文化资源配置手段单一、固定。

2.外包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制度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专业能力较强、满足服务需求的供应商为公共文化服务承包的对象。

3.合作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把资金捐赠给政府。政府通过基金会运作,把资助公共文化的资金和资源集中起来,有效地投入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去,使分散的资金发挥规模效应。

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产生及必要性分析

(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产生

1.公共文化服务社會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全球化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迅速增长,社会力量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事务的热情也高涨。

2.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政府的弊端在市场经济下日益凸显,要求政府逐步推进分权化。政府需要从全能政府向市场经济下的有限政府转变,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把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社会能够自主解决的事项从政府职能中转移出去,把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做到简政放权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更多空间。

3.公共文化服务改革是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导火索。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政府在不断的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破除政府传统的大包大揽格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主要方向。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性分析

1.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政府缩减规模、提高效率、减轻财政压力和社会责任,而且有助于社会力量以其组织优势,实现与政府政策、资金优势的互补,形成多元共建格局,有效弥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过于单一的制度性缺陷。

2.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有利于促进服务机制的创新。由于社会力量对文化市场信息较为敏感,对公共文化需求更加了解,在运作机制上具有灵活性,社会力量的参与将极大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有效的纠正“政府失灵”。

3.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有利于保障公民文化权益。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公民文化需求、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提高公民福利水平。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区域失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

(三)武侯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具体表现

武侯区文化馆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政府托底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主导,通过委托或招标的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模式。采用“1+N+1”模式。1个基础运行管理服务团队,N个品牌项目,1个全过程监督管理团队。

1个基础运行服务团队。政府主导,社会化运行,提供国家一级文化馆免费服务项目清单中的服务,按照国家一级文化馆的相关要求,提供日常免费开馆服务,负责指导下一级文化站工作,为下一级文化站培训人员,并向下一级文化站配送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非遗文化等活动,普及文化艺术知识,开展社会文化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包括小剧场基本运行,提供满足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演出,免费举办或承接国家、省、市、区政府及文体旅游局相关文化惠民活动。

N个品牌项目,以项目化的方式购买服务,打造系列文化活动品牌,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高群众文化生活品质,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共建共享。

1个全过程运行督导团队,委托社会组织(公益性质)做好全过程督导工作。完善相关监管的制度建设,拟定项目考核标准和办法,将监管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做到有章可循,验收有依据。

武侯区文化馆“1+N+1”模式整体服务外包模式,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的优势,整合了社会资源,发挥了社会力量的组织优势,同时形成政府转变职能由办文化转变成管文化。但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社会化后人员不稳定性。

文化是一个传承的过程,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其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社会化因为社会化后其工作待遇、发展空间十分受限必定会带来工作人员的流动。

2.社会化后企业等社会力量的逐利性与公共文化的公益性相悖。

公共文化服务因为其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等性质,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其是非营利性,由政府提供财政保障支持的。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因为社会力量其逐利性,必然会导致社会力量压缩成本,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未来社会力量与政府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互补结构

武侯区文化馆新馆总面积7200平方米,场馆规模大,编制人员少,在编人员仅4人,服务面宽量大,运行专业性要求高,按照传统工作运行模式难以保障文化馆高效运行。为破解难题,武侯区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目前已形成“1+N+1”项目化运行的创新模式。使其与政府和市场组织形成了互补性。其中整合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主体的力量,使多元主体展开相互合作,共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多元互补”的结构。

第二、未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管办分离”,实行管理者与生产者分离,形成良性机制

2017年-2020年,武侯区文化馆通过招标的方式购买精品剧目,打造“N个品牌项目”,如《荟萃蓉城》精品剧目惠民展演、开心麻花舞台剧《莎士比亚别生气》、《舒克与贝塔》、四川曲艺《魅力天府·曲韵武侯》系列文化活动等。通过“管办分离”,充分挖掘并发挥了社会力量的优势,满足了百姓的更加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武侯区文化馆充分的充当了管理者的角色,前期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使项目更加公平、公正,经得住群众的检验。在项目过程中,武侯区文化馆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使项目正在保质保量的落地。项目结束后武侯区文化馆组成专项的项目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支付款项。

在我国传统体制下,政府一方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主体,另一方面又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主体。政府的管理责任,一方面体现在政府法律、财政等方面提供保障。一方面体现在项目决策、项目执行过程监督和项目验收。同时社会力量根据政府管理者的服务需求,通过竞争的方式提供相应的服务,形成一个良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促进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社会格局。

第三、未来将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过程监管

武侯区文化馆委托社会组织(公益性质)做好全过程督导工作。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督导。一是“事前做好制度建设”,通过文化馆、外包服务运行方、全过程督导团队,三方前期论证,做到督导内容有定量、督导项目有分类,做到督导有依据、督导更科学。二是“事中做监管”,“每周有总结”、“每月有推进”、“每季有测评”、“每年有报告”,做到对外包服务运行方工作层层环节有把控、工作内容有指导。三是“事后写总结做报告”,邀请文化艺术类专家、专业财会人员、律师、督导团队、区文化馆主管领导以及市民群众,多角度、多方位的对外包服务运行方做一个项目年度考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结经验、推介典型,提高后续服务质量。形成一个由文化馆负责掌舵,外包服务运行方、全过程督导团队两个引擎驱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服务有序、有效的稳步前进的特色的“武侯模式”。

服务过程的监管,是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政府因为管理事故过于庞大,人员不足等原因,政府将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以维护公共利益为价值准则,确保企业、社会组织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开展工作,同时建立第三方评估准则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范围和标准,以指导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运作。同时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项目管理、绩效评估、财务管理等考评机制,在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通过全过程监管以此规范项目社会化工作,提高项目水平。形成“以评促改,以改建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第四、未来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将逐级推进,达到总馆分馆全面覆盖

武侯区文化馆已经完成形成县级文化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社会化特色分馆服务点。目前已全面建设完成11个街道普惠分馆,7个社会化特色分馆,覆盖率达100%,形成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总分馆建设机制和武侯经验。继建立以来共计开展400余次特色文化活动,惠及群众30余万人次,丰富了广大武侯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引入社会力量与分馆建设与运营。一是解决了总分馆的建立需要大量优秀和专业人才的问题。二是社会力量众多,有利于总分馆项目建设的迅速铺开。避免“试点易,推广难”的情况发生。三是社会力量竞争机制让各分馆积极作为,实现自我推动,充分调动各分馆积极性。四是激发创新意识扩大优质文艺创作的展示舞台,避免出现“一次性文化产品”。

结  论

本文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因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等原因而产生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同时也分析了社会化的优势。并着重介绍了武侯区文化馆社会化现行的“1+N+1”模式,即1个基础运行管理服务团队,N个品牌项目,1个全过程监督管理团队。并展现了武侯区文化馆的社会化后取得的成果,也分析了其模式中的不足之处。

本文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趋势的预测是基于武侯区文化馆的模式,未全面的反应其他文化馆的做法。国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改革态度是坚决的,而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全國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开始不同的探索,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妍.《文化体制改革视域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

[2]李山.《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J].湘潭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9)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年

[4]张晓明,等.《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杨立青:《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

文化人才公共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高全民族文化自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均等化、全覆盖、无差别的文化服务保障。公共图书馆是广大群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保存、传承知识成果和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文化场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理应顺应时代潮流,不负人民期待,走出一条信息化时代创新发展之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意义上的由市场所提供的文化产品不同,它所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国家的公共文化部门,目的是通过为人民大众提供文化服务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为人们应享受的文化权益提供相应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文化需求,保障了社会上每个人最基本的文化权益。由于其供给主体是国家公共文化部门,所以其本身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和均等性等特征。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相对于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言的,它是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增加文化供给,丰富文化产品,满足进入新时代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2015年1月14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務体系的意见》,主要目标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系统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文化设施要向公众免费开放,体现的是公共文化体系的公益性特点;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均等化发展,特别是要推动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弱势群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重点对象,体现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化特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结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化建设,体现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数字化特性。

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来看,它所体现的公益性、均等化、数字化特点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特点是一致的,充分说明了公共图书馆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

2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入新时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大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大众提供阅读保障和文献信息服务的任务,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在以下方面: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提供根本保障

全国人大将公共图书馆的立法放在了图书馆立法的首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自2018年1月起施行。目前,国家四级公共图书馆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县级以上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达到3153个。公共图书馆的不断普及为民众的阅读提供了便利,也使它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接受,受众面受惠面最大的一种文化服务形式。

2.2国家政策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017年7月7日,文化部颁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规划不仅提出“要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合理保障公共图书馆日常运行经费”,同时提出“要推动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规划也明确提出了为达成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公共图书馆更是需要担负起为基层群众均等化、无差别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责任,充分彰显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3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主力军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建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具有的公益性是一致的。公共图书馆利用分布于城乡的各级图书馆网点,将自身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免费向广大民众开放,在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以河北省为例,先后有秦皇岛市、廊坊市、沧州市、唐山市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开展示范区创建的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有亮点,各有特色,服务功能日趋完备,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公共图书馆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河北省经济和文化大市唐山市就建成了13个公共图书馆。沧州市投入3.26亿元建成了三万余平米的沧州市新图书馆。新馆坐落于西部新城文化公园内,集文献传递、信息传播、社会教育、文化休闲、新技术体验于一体,成为国内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省市县(区)各级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农村书屋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仅廊坊市已建设有3212个农家书屋、103个乡镇文化站,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公共图书馆要巩固其在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除了有公共图书馆法做保障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外,更应该不断地通过自我革新,创新服务模式,以提升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正视存在问题,找出解决办法,确定发展策略,是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主体作用的必然途径。

3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引导下,各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大批新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大剧院也不断建成投入使用,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资源、重视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1管理体制不完善,政府部门重视不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与公共图书馆管理有关的工作。”事实上,省、市、县(区)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既服从地方文化主管单位的行政领导,也接受上一级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和业务脱节,管理体制相对混乱。由此造成资源配置不科学,数字资源建设投入较少并且多头重复投入,业务工作落实不到位,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比如近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在大力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各地为此都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2公共图书馆的单一布局和数量不足,造成文化供给与需求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激增,产生大规模的人口集聚区(社区)或者是频繁的人口跨区流动,人们对公共文化的需求特别是阅读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仍然是几十年不变的单一布局,主要有省馆、市馆、区(县)馆。图书馆布局模式单一,而且数量远远不足,无法满足人口数量激增和迁移而形成的阅读需求。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为例,近四五百万的城区人口,主要提供阅读服务的只有一个省馆、两个市馆(石家庄市图书馆和石家庄图书馆新馆),这显然无法满足省会城市海量人口的阅读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单一的图书馆布局根本不能有效实现图书馆在某一地区的全面覆盖。

另一方面,城乡布局和网点布局的不均衡问题更加严重。更多的文化资源和要素集中在城市里面,乡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图书馆的数量少之又少,而农村社区图书馆和农村书屋由于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主要依靠捐赠来充实文献资源。再加上管理不到位,农村书屋的利用率较低,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3.3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造成冲击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便捷。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手机和电脑来获取信息和知识。而另一方面,由于公共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建设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就更加使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造成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度降低。而图书馆内的人力、灯光、空调、热水等运行成本都存在被浪费的现象,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下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策略

4.1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建立中国特色的总分馆服务模式

要解决各级图书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人员的统一调配,建立中国特色的总分馆模式是根本出路。目前,经过各地不断地实践探索,大致形成了三种中国特色的合作模式,分别是“协议合作”模式、“指导联合”模式和“主导统一”模式。三种模式的不同在于从松散的合作到实质性的统一。而笔者看来,真正触及体制改革的模式是“主导统一”模式,即由政府主导,统一管理,真正突破体制束缚,将行政隶属和各馆的人、才、物关系进行根本改变,由总馆统筹布局各项业务建设,统一协调管理资源建设,并向分馆派出管理人员,实现一卡通用,通借通还以及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以提高办馆的效能。

4.2增强文化经费投入,优化图书馆布局,确保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化发展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优化公共图书馆的合理布局,在做好省、市级图书馆建设和经费保障的前提下,特别应该加大对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布局和经费保障,使区(县)级基层图书馆成为广大民众文化服务保障的主力军。建设地方政府制定地方行政规章,在新的大型社区建设中,使社区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学校等教育设施一样,成为必备的配套设施,以有效增加文化供给,为广大的社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文化服务。

加强对农村社区图书馆和农村书屋的建设管理,多管齐下,多方筹措资金,多方获取捐赠,为农村书屋充实有利于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农村科技书籍,吸引广大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提供智力帮助和支持。

4.3创新融合发展,提升公共图书馆的人气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渠道,如何把更多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中来,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读者到图书馆来,不仅要能够享受到文化服务,得到精神食粮,而且能够享受到其他的便捷服务。目前,國内许多图书馆采取的是“图书馆+”的模式。比如,图书馆和茶室的结合,图书馆与咖啡厅的结合,图书馆与书店的结合,图书馆与茶餐厅的结合。这些融合的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满足读者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增添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这种“图书馆+”的创新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图书馆和周边服务行业协同发展,拓展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比较舒适、便捷、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4.4以新技术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互联网新技术在对图书馆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总分馆体制下的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支持。

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AI(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加以数字化改造,使传统空间智能化,实现虚拟场景阅读,让智慧生活、智慧阅读成为现实。通过以上智能技术的灵活应用,为残障读者来图书馆阅读创造条件,以真正体现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读者的借还数据、阅读行为进行跟踪分析,揭示读者的阅读习惯,为读者提供主动地推送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图书馆的硬件服务水平,以实现一卡通用、通借通还、自助借还、手机扫码借阅、刷脸借阅、24小时自助借阅等新的服务模式。

5结语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应秉持创新共享的理念,结合图书馆的服务特色,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抓手,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有机融合。公共图书馆应以更主动的服务理念,更高效的服务效率,更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来推动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文化服务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贾夕婕(1989-),女,硕士,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法律系讲师。研究方向:民商法、图书馆法。

赵昭(1988-),女,河北省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公共文化管理。

(收稿日期:2020-11-01责任编辑:张长安)

上一篇:国际大众传播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监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