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下的财政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人才培养下的财政学论文范文第1篇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家基金项目“政府会计与地方政府行为交互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角”

(项目编号:71172064);财政部全国会计科研课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报标准与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2015KJB009);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基于政府绩效评估视角下的政府会计

信息披露研究”(项目编号:13C175);感谢江苏省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支持

摘要:近年来,为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竞争的诉求,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等方式举借了大量的债务,超过财政支付能力的债务规模可能给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风险。基于此,文章以财政风险为视角,选择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为研究对象,在界定政府负债概念及其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政府会计改革进程中会计计量、确认和报告现状,对引起政府负债信息披露匮乏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终,论文从健全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会计核算体系、加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和提升政府负债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风险 政府会计 会计信息披露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分税制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失衡现象。1994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竞争的需求,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发行债券等方式举借了大量的债务,据审计署公布的《2013年第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披露: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21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约3万亿元,债务规模庞大,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为此,国家于2014年修订《预算法》, 并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旨在“修明渠、堵暗道”,从行政规制角度管理政府的债务行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但是地方政府债务行为的约束不能仅依赖于政府内部行政规制的效果,还需健全政府负债信息披露机制发挥“外部人”的市场监督作用,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政府向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披露其债务规模、期限、结构和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提升债务透明度。

已有文献关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侧重于其理论介绍、框架搭建、影响因素、作用效果等方面,本文则从财政角度对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政府负债的事项界定及其风险评述

(一)政府负债的概念及其分类

政府负债的概念界定是运用负债会计对政府债务进行确认和计量的前提,也是财政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和范围,我国政府关于负债的定义主要存在于会计准则中。2015年10月,财政部审议通过《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如,地方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公债)等,其就是政府向债权人(公民或投资者)通过借款方式筹集的资金,作为税收制度下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政府会计准则中负债的定义与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相通之处,但政府不仅担负着自身营运管理,还肩负着社会行政管理之责,其会计主体不同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主体,将政府提供的“公共品责任”纳入政府负债管理范畴是履行政府问责程序的有效路径(李敬涛、陈志斌,2015)。因此,政府负债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传统以货币方式计量的政府负债无法全面和准确判断我国出现的债务问题。著名银行经济学家Hana Olackova Brixi通过风险矩阵将政府负债分为显性负债和隐性负债,其中又可以细分为确定负债和或有负债。其中显性负债包括国债、各种借款及应付款项、BOT & PPP项目中形成的负债、政府间各项承诺和担保;隐性负债主要指代社会保障基金缺口,政府存在隐性兜底现象的不良资产(如城投债)等。

(二)政府负债:财政风险的主要“元凶”

现阶段,造成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主要推手是政府的债务当量以及当其“资不抵债”时可能引起的债务风险,如政府各种隐性担保的负债就加剧了政府的财政风险。这种“当量”可能基于政府庞大的债务规模,也有可能指代政府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而提高政府财务信息透明度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和信任,因而能显著地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即使政府没有明确承诺具有偿还该笔债务的义务,但在债务到期时可能会诱发财务风险或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将迫使政府作为“最后贷款人”实行强制干预,从而对政府自身的运营和绩效带来巨大压力。具体体现在:一是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的错配现象。为规避法律的硬约束,满足政府经济发展和政治竞争的需求,地方政府通过依靠投融资平台发行了大量的城投债,当这部分资金用于“借新还旧”时,就可能引起当期资产与负债的配比出现较大的差异,造成资产小于负债的现象,可能会诱发债务危机。二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还款期限长短不一。据中债资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城投债发行规模约1.4万亿元,是2013年的近两倍,发行规模大,品种结构以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为主,且整体发行期限较长。相对于短期债券,规模较大、期限较长的城投债的再融资期限较长,投资人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约束力较差。投资者的购买行为使得其手中的现金流变少,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韩立岩等,2003),对债券价格和收益的敏感程度也较高。三是政府的隐性担保、或有负债事项下政府负债计量缺失。四是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考量,尤其是负债信息的披露方面。我国财政预算的各级政府主体、行政单位预算的各级行政单位主体、事业单位预算的各级事业单位主体,缺乏系统地反映整个政府财务状况的综合财务报告,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不能完全反映政府的资金变动情况,不利于形成对政府的业绩评价体系。

三、政府会计改革进程中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代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规模化分工所产生的,受托责任源于委托者对资源的托付,受托人在接受委托的同时负有合理使用资源的职责。在公司制下,基于财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问题主要出现在大股东与小股东、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王明琳、周生春,2006),也就要求经营者要定期向所有者履行尽职报告。这体现在政府层面,就是要披露更多的信息,以满足公众、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诉求,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解除政府受托责任。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深化政府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政府信息披露责任和范围、规范政府会计行为提供了指引。但我国现阶段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之间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信息披露以预决算报告为主要形式,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较窄,对政府财务信息,尤其是负债信息的披露仍显不够。债务透明度作为财政透明度的一部分,债务信息的合理与及时披露有利于政府债券投资者根据财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发挥市场对资金合理配置的效用,缓解政府盲目举债行为,一定程度上规避财政风险。

(一)政府负债会计计量、确认与报告现状

我国政府负债核算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部分,财政总预算会计将政府负债分为应付及暂收款、应付政府债券与借入款项和应付转贷款;行政单位会计的负债核算分为应缴财政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账款、应付政府补贴款、长期应付款和委托代理负债等;事业单位会计将政府负债分为借入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应缴款项和应付职工薪酬。以财政总预算中的应付政府债券为例,其下设应付国债、应付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应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级科目,应付本金和应付利息明细科目。当政府发行债权时,收到的融资金额借记“国库存款”科目,贷记“债务收入”科目,二者之间的差额计入有关支出科目。在到期偿还债券时,仅确认债务支出,未形成权责发生制下政府部门的负债事项,政府财务报告也没有显示出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基于我国财政制度背景,政府负债主体、形式皆具备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政府负债的概念界定范畴仍然较窄,缺乏对政府债务的分类、性质和成因等方面的描述,债务发行、使用和偿还单位也存在不一致现象。如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发行主体为中央,资金却投向地方。以城投债为例,它是政府创新融资下的产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由政府注资成立,具有企业法人实体资格,负责发行债券为政府融资,从法律权属关系角度来说,城投公司是投资人的债务人,它承担了大量应由政府财政资金承担的债务。而在财务报告方面,一方面,对于存在的预决算报告、会计报表附注只作了简略的提示,未作详细的统一规定;另一方面,预算会计体制下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等报表,尚没有关于政府资金运营情况的现金流量表、反映总体财务状况的整个政府的综合财务报告,财务报告较为单一。

(二)造成政府负债信息缺失的原因分析

1.从行政法律法规角度来说,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改革的核心在于建立中央和地方税收体系,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且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层次支出范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为地方政府经济建设积累了更多的资金,但是地方政府的资金缺口也变得大了起来。迫于旧《预算法》的规定,地方政府设立投融资平台发行债券筹集城市建设资金,本质上属于企业债券,政府以其自身信誉为其担保,类似还有地方政府用自身资产向银行抵押贷款等。因此,资金缺口较大、法律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约束性行为是造成其“暗地里融资”的原因之一,这部分“负债融资”便游离于政府会计的统计范围之外。

2.从会计核算角度来说,政府会计体系的不健全造成负债类信息统计缺失。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收付实现制为主体的会计核算制度已不能满足多元化政府主体的核算需要以及现代会计的要求。对于负债定义的不足,政府负债不能仅等同于货币性资金形式表示的政府债务,还包括非财政资金衡量的隐性负债。对于会计主体界定模糊,政府层面的报告主体是财政部门非其本身,部门层面的财务报告为其所属单位的会计报告的汇总而非政府财务报告。《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各级政府部门作为本地区财政收支管理的实体部门,有定期披露财务报告的要求;同样,《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财务报告主体分别为各级行政单位、各级事业单位。

3.在负债信息及其风险管理方面,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的缺位也不容忽视。政府债务管理是集发债目的、发债规模、发债方式、发债程序、统计核算、绩效评价等环节为一体的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仍然薄弱,关于政府负债的管理倾向于财政部门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显性债务,对其他筹集资金的负债的统计和计量还比较欠缺,甚至不同部门之间的会计统计口径也存在差异,给负债信息披露带来困难。此外,政府审计部门对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披露监管不足,如对投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就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

四、基于财政风险视角下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的路径选择

(一)健全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的会计体系

既然传统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预算会计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负债的真实情况,对预算会计进行改革,建立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政府会计成为必然。

1.明确政府会计改革目标。FASAB(1993)在其概念第1号中提出了预算完全性、运营绩效、管理责任和系统与控制四个方面的主要目标,FASAB(2006)在其概念公告中涉及政府受托责任解除、提供财务信息来源和使用信息方面的目标确定。(1)预算完全性要求政府提供的财务报告真实完整,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2)运营绩效是披露政府资产负债的融资来源状况,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以及利用资金所取得的成就。(3)管理责任要求,其应当提供有助于报表信息使用者评价政府管理层未来发展方向的信息,可能代表着执政党未来执政的重点。(4)系统和控制,其要求政府通过会计手段实现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需要。目前,我国政府会计的目标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个方面,对报表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方面的满足较少、较难满足政府内部控制的需求,应考虑建立信息供求博弈下政府会计反馈机制。

2.明晰政府会计的主体界定。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报告主体包括政府各部门及其单位、具有公共职能的非营利性组织、政府直接运营的国有企业等。州和地方政府的报告主体也可以大致分为政府单位和具有公共职能的非营利组织(如公立高等院校、公立医院、公立事业单位、公立福利公司等)。既然政府作为公共的委托方管理公共资源,负有定期报告其履职情况的责任,那么借鉴美国政府主体的范围界定,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编制政府整体层面的财务报告,具体应当包括纳入本级政府管理范畴之内的财政部门、行政职能单位、公共事业单位、政府出资并控股的国有资产权利及其应承担的负债义务等。

3.完善政府负债核算的范畴。首先,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拓宽原本现金收支的核算方式。将属于政府承担的,以货币形式计量或可进行合理估算的债务统一纳入政府负债的核算范围。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借鉴FASB和国内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引入审慎性原则,准确评估政府负债规模。其次,完善政府负债的会计核算科目,如参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设立政府“应付企业债券”“短期(长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计负债”“专项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等。再次,编制三个不同层次的政府负债信息披露报告:(1)编制“资产负债表”主表,结合《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负债的定义,将政府负债分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别进行列报,密切关注政府负债的总量和时间长短要求。(2)编制“政府负债信息财务报表附注”,定期披露政府的隐性负债(或有负债)事项,包括政府可能存在的兜底现象,担保或承诺事项。(3)编制“政府负债情况明细表”,内容涵盖融资金额、融资方式、融资利率和成本、融资期限、投资人、其他要求或承诺事宜等,提供政府负债的进一步细化信息。

(二)加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政府负债的产生离不开其举债行为中所规定的步骤和程序,如融资目标、融资金额和期限的确定等。政府部门越重视负债风险管理,投资人越关注资金去向和投资回报率,对于负债信息披露的诉求也会越高,因而,设计和完善政府负债风险管理的程序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负债风险管理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测量(包括发生风险的概率)、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效果评价四个环节。其中,债务风险识别是整个政府负债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风险识别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风险概率的测度、以及为规避风险而设计的控制程序等,债务风险识别的技术手段在宏观层面有外部环境分析、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在微观领域有预算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责任与损失清单分析。该环节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盘分析,找出已有负债资金投向、预计负债行为可能出现的风险。一方面,通过政府负债融资渠道,挖掘其背后兴建的“在建工程”等项目,并分析其项目背景、施工进度、是否能按期交工以及预期绩效,数据来源可以是政府部门披露的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未来可能发生的负债行为厘清资金缺口和预计负债规模,这就要求政府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提供关于政府下阶段的发展规划、融资计划等信息。如果说债务风险识别主要针对的是政府负债行为中可能发现的各种风险类别,债务风险测量就是着手评估这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大小),是通过定性和定量二者相结合的手段将政府的负债划分为四类:风险重要性水平高、发生概率高;风险重要性水平高、发生概率低;风险重要性水平低、发生概率高;风险重要性水平低、发生概率低。风险评估与测量需要风险数据库的支持,促进政府部门建立财务报告数据库、投资业务数据库。其具体做法可以是,结合行业历史数据,从资金需求的项目入手,分析项目的资产、预期收益和新增债务,推导出政府可能存在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固定投资金额,再推导至政府债务融资手段:银行贷款抑或是债券发行可能性的评估,对于债券发行期限、利率、方式进行详尽测度。风险控制程序就是政府部门设计的对负债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发生的“资不抵债”风险进行补救的措施,其目的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如控制测试,其需要提供政府部门负债管理方面内部控制方面的讯息。最后一个环节是风险效果评价,它是指当政府债务进行还本付息之后,对整个债务风险管控机制运行效率的评价,结果可能是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予以补充、修正。

基于我国特有的财政分权制度背景,地方城市建设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庞大,且大多带有政府隐性担保,加之各地区政府的财政状况参差不齐,投资人的投资风险也呈现地域差异化,加强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管控不容忽视。但我国目前债务融资的性质、规模和投放渠道等信息呈现“杂乱无章”的现象,缺乏统一的口径核算,难以对政府债务总体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需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较多地披露政府的负债信息。

(三)提升政府负债信息披露质量水平

政府部门的负债信息披露不仅需要立法层面的支持,还需要引入第三方的监督职能,以提高负债信息的披露质量水平。以政府审计为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国家审计是通过公正客观地评价政府是否负责和有效地管理公共资源并实现既定目标的手段,审计鉴证功能包括管理鉴证和财务鉴证两个方面。负债信息通过财务报告等形式对外报送离不开审计部门的核定,只有审计通过的财务报告才会向外界公布,才具有公信力。又如,美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就要求涵盖“审计师报告”,加拿大的政府财务报告需经过财政部门、审计委员会和社会中介机构三方的审计后才能正式提交国会。借鉴国外的监督机制,我国的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监督组织架构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第三方中介机构和可能的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等组成,政府部门主要是国家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中央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方中介机构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实体;利益相关者则可能是公众、投资者等个体或社会团体。(1)近年来,我国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呈攀升的趋势,财政风险巨大,应考虑将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借的债务纳入政府的预算会计报告,纳入人大审议流程,从宏观上把控质量关。(2)加强政府与第三方的合作,对政府债务进行信用评级打分,对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予以及时调整,进行控制流程测试。(3)搭建政府——第三方机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沟通成本。

五、结束语

近年来,政府负债规模的不断增大使得政府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而政府盲目的、不科学的举债行为会诱发债务风险。为满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政府会计目标,政府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委托人、管理者,理应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尤其是关于政府负债方面的信息。基于此,本文从财政风险角度对政府负债信息披露展开讨论,在梳理政府负债会计计量、确认和报告现状的基础上,剖析造成政府负债信息披露尚存在的问题点,最终从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加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和提升政府负债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防控可能出现的财政风险。Z

参考文献:

[1]李建发.国际政府会计准则及其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03,(9).

[2]李敬涛,陈志斌.公共品短缺、政府问责与政府负债信息披露[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2).

[3]刘子怡,郝红霞.媒体压力、治理激励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6).

[4]潘俊,陈志斌.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构筑[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25(5).

[5]王明琳,周生春.控制性家族类型、双重三层委托代理问题与企业价值[J].管理世界,2006,(8).

[6]张琦,方恬.政府部门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会计研究,2014,(12).

人才培养下的财政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大数据视角下,对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大数据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从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方案的优化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新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

關键词:大数据;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大数据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各行各业的决策制定正从“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1]。在商业、经济及其他统计金融类各领域中决策的制定越来越依赖于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大数据的利用将成为统计金融类行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高等教育始终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对统计金融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总体来说可分为两大方面:其一,培养大数据经济社会战略所急需的,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传承传统统计思维和学习现代大数据统计技术的意识,能在经济、金融、保险等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大数据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等工作;其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MOOC、翻转课堂、微课堂、空间教学等[2]新型教学方式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海量的辅助教学资源对教学的影响无处不在。

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未来社会”[3]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教室”[4]如何界定其内涵,已然成为高等教育改革首当其冲的问题。

一、大数据视阈下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将统计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统称为统计金融类专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此类专业人才共同的特点是都必须面对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和价值的大数据,都必须有能力处理好大数据并发掘其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此类专业多为新兴专业,与国外一流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情况相比,国内此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为一类新开设的专业,必然会面临众多挑战。社会数据化高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时刻在变化,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也应适时做出调整。很多高校由于对“大数据”为时代特征的社会需求什么样人才缺乏深入调研,在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下匆匆开设此类专业。众多高校意识到“大数据”行业的迅速崛起自然造成了相关行业“大数据”专业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因此,高校为抢占先机,纷纷开设了大数据专业或在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上添加了“大数据”,在修订统计金融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也不意外地冠以“金融统计大数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头衔。

2.教学模式急需改变

如何剖析大数据的特征及内涵,归纳出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际问题,是国内外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国内外对于高校教师数据化、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的文献每年已达上百篇,许多高校开设了MOOCS、空间教学、微课等具有大数据特征的网络教学课堂[2]。绝大多数信息技术发达国家,都经历了相对长期的数据化、信息代教学研究,从已有的文献中可知,国外对于教师专业的培养更多将焦点放在教师对媒体工具的应用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教师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或是对大数据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方法、技术等层面的研究,其教学模式相对较成熟。但国内多数高校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也在做相应的转换,但由于起步晚、师资条件等客观问题的存在,使得此类培养模式仍然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

3.教学评估体系急需改变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必将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教师考评机制、学生评价机制将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当前,高校统计金融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大数据”时代特征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距离和矛盾日益突出。以强化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对大数据的需求能更好地对接,培养出能尽快进入合适岗位发挥作用的大数据人才,促进就业,促进“数据化”和谐社会建设。

二、大数据视阈下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内容与具体措施

大数据是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接受大数据浪潮的洗礼。顺应时势,高校应当在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培养等层面树立人才培养的新观念,审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揭示不适应大数据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种种障碍因素,根据大数据的开放性、包容性、分析性、应用性、批判性、创新性、交流性、兼容性、差异性、技能性等特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探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路径。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高等学校要为完成“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就应与时俱进地分析人才市场需求动态变化,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确定教育教学范本。

1.根据“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对统计金融类专业人才的具体需要,确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统计金融类各专业应在传统的专业主干课程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挖掘技术、统计计量分析技术、统计建模技术、运筹与控制技术、金融经济管理技术的专业能力;强化毕业学生从事大数据分析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信息处理、软件开发、管理决策、投资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在专业培养模式中充分体现大数据时代背景,针对《2015 大数据十大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预测分析,结合大数据时代统计金融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统计金融各行业培养出研究、评估和预测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原有培养目标下该类专业应强化以下三方面的培养研究。

(1)强化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存储、分析处理等能力,快速、科学合理地搜集、整理、分析处理能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数据,因此需要掌握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2)强化数据建模能力的培养。企业历史经营数据、互联网数据及移动客户端数据等汇聚成了“数据沙漠”,要从中淘出有用的“数据金子”,需要培养学生对各种结构化处理后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的能力,快速掌握系统数据的内在规律。

(3)强化业务与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企业对大数据应用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提升效率,帮助企业提升数据分析处理效率,降低其存储成本;其二是对企业决策做出指导性参考意见,例如风险管理、精准营销、反欺诈等业务。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专业业务知识与大数据应用的能力培养。

2.在“互联网+大数据”视阈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统计金融类各专业培养方案

在大数据视阈下,要紧跟统计金融类各学科的发展趋势,以数据化、网络信息化为特点的社会人才市场对统计金融类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注重学生大数据处理基础训练和工程管理技术能力培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本开展专业建设。在统计金融类各专业办学理念上,应强调在大数据能力上“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5],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大数据+专业→数据统计建模→算法设计→编程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1)更新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适应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丰富数据挖掘、计算金融、数学规划、数值最优化理论、模糊规划等相关内容,教师授课应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虽然教科书中的例子来源于实际问题,但通常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经过了加工、理想化假设后处理的问题,与实际问题必然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在讲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应结合经济统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讲解,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大数据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2)课程体系安排。低年级应以基础核心课程为主,适当添加大数据概念之类的课程;高年级充分根据大数据的社会具体需求,结合学生专业爱好发展及教师特长,进行模块式教学。各模块教学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贴近统计金融类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培養学生解决真正统计金融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了解统计金融各专业方向的工程和管理领域亟须解决的最新问题及发展趋势,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

3.在“互联网+大数据”视阈下,探讨科学、实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长期以来,教育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尤其是量化学习运动使数据进一步快速增长。这些数据的不断收集、分析和应用,将有效地促进教育创新,对当前和未来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MOOC、翻转课堂、微课堂、空间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海量的辅助教学资源对教学的影响无处不在,利用“大数据”为教育教学服务, 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然成为教育信息化改革新的着力点[6]。

(1)充分利用海量的互联网辅助教学资源,建设“共享资源”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开源在线视频课程进行远程教学。国内众多的高校在师资力量、软硬件教学环境等方面均有欠缺的情况下匆匆设立统计金融类专业,“共享资源”学习平台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提供学习的平台,配合数据化、社会化网络,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和讨论,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有益的补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办学条件的缺陷。

(2)打破传统教学界限,发展新媒体教学模式,倡导社会化、互助性学习。将专业学习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的办学理念催生了社会化学习社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的界限,将课堂讨论扩展到移动互联网中。

(3)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获取知识的方便性、快捷性,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由学习”的思想、行为过渡。大数据时代学生“想学”,可以在线上、线下“学”,“想问”亦可线上、线下“问”。这一学习模式,并不是不需要师生互动,相反将更注重师生互动,更强调进行师生“线上、线下”互动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的教学改革,更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

4.在“互联网+大数据”视阈下,制定人才培养过程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和评估机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手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的教师考评机制、学生评价机制将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在大数据的视角,重构评价标准、完善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法,实现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科学评价,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必不可缺的研究内容。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1)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工作业绩考评方法机制和管理方法;(2)探讨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学生成才的规律,确定合理的评价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设计完备的评价内容、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形成适用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本专业学生的评价机制;(3)探讨毕业学生工作后的状况,依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束语

“大数据”社会对“数据化”人才的需要是迫切的,高等学校必须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研究分析高度数据化、信息化社会对统计金融类各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思考各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大数据”社会服务,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利用大数据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科学、实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并构建一整套新的师生管理方法和考评机制。只有重视大数据社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同时充分认识大数据技术能高效配置教育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服务学生、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大数据社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才能打造出兼具智慧与活力的“互联网+大数据”职业教育生态圈。

人才培养下的财政学论文范文第3篇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升级改造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062

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时,高职教育必然面临重重挑战。学生应具备哪些新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如何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改造?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了结论。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飞速发展,将会大量替代当前人类的工作,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根据2016年牛津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现在美国社会47%的工作在未来的10-20年之内极有可能被完全代替掉,而这个比例在中国是77%。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而人工智能最先要替代的,就是我们培养的毕业生。201 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国家教育部201 8年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重视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端人才,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合格的高端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職电气专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且对高职院校的电气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年均向社会输送近千万毕业生。然而,目前的电气专业设置所培养出的技能人才适应于大规模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已经不符合智能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作为高职院校,只有清楚地了解时代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才能与时俱进,为我们的电气专业建设找到更优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对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就业前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变革,才能为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找到更好的方向,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变革的建议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更新专业定位

人工智能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科技,综合嵌入了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技能。在智能化的今天,技能型人才培养所依附的岗位基础受到了极大冲击。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来说,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专业定位应及时更新,向智能化电气控制、智能制造设备操作维护等方向靠拢。结合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的应用性,可开设”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技术”复合专业,激活人工智能与本专业相融合的发展潜力。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变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积极关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人才素质变化,科学设置满足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提供人工智能应用类课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分析进行个性化课程定制等,使学生掌握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方法。教学内容也需要深刻变化,技能中的“能”尤为重要,除了专业技术能力,应同时注重软技能、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等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人类本身拥有的能力的挖掘应该体现出更高价值,比如创造力、多学科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等。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管理的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中,相关制度建设欠缺,信息化资源配置明显不足。应注重提升本专业的信息化资源配置,并以此为支撑,实现“云课堂”及其他信息化教学模式,打破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云管理”,例如大数据、云平台、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机制等。此外,随着大量传统工作被智能产品取代,面对大量的失业人群,高职院校应当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可面向传统技术失业人群进行回炉培训、提升,成为监控、管理、维修智能设备的“新工作从业者”,重新获得新的工作岗位。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结合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进行效果评价

教学质量诊改工作,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便于我们在工作中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一个工作过程。通过数据分析方式进行诊改工作,可以提升制度设计工作效率,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的成效。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电气专业变革的方法

(一)依托大数据资源对电气专业的改造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分析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行业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结构变化——依托于当前的大数据资源,对从海量数据中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结合项目组成员可提供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对多所高职院校进行走访调研,分析归纳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升级改造方面所采取的积极应对方法和改革措施。并对当前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进行研究,从人工智能对社会人才的需求转变等多方面进行调研。

(二)通过走访调研对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革方案

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等专业建设体系的滞后问题,给出新的改革方案——通过对现有调研材料的整理讨论、分析及归纳,经过项目组会议等方式,对各自研究结果的通报、讨论、总结归纳,形成最终的改革方案。

(三)结合高校的诊改方案,通过数据的分析,进行效果评价

结合高职院校的“诊改”工作,进行效果评价——对多所高职院校进行走访调研,结合各院校的“诊改”工作方案,进行效果评价并反馈,总结归纳适合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升级改造的有效措施。

四、结语

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于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来说,要紧跟时代变化,不断改革,不断创新,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在基于调研的基础,形成适应当前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及资源配置方案,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下的财政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主要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推进教育事业为前提进行学生素质培养,关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工作开展,其中班主任工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班主任在新课程理念下承担的责任,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提升方向的畅想,提出相关对策,从而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

新课程理念是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教育事业进步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设计改革方针政策满足全面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计划。基础教育是新课程理念实施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设计,满足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进一步需求。小学阶段是基础知识夯实的关键时刻,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非常有价值的作用。本文針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未来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中承担的责任

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中承担的责任非常重要,具体的工作内容展现出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作用。首先,小学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影响到具体的新课程工作目标达成效果,只有班主任确定了班级成长和学习的主要目标,才能够确保新课程理念的良好实施。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习,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为了升学而设立的过多课外辅导班,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其次,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也会影响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谈吐,只有班主任以身作则,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也深刻影响了学生的判断能力。最后,班主任组织的实践活动信息影响新课程理念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通过班主任组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因此,班主任合理地组织和设计课外实践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巨大作用。

二、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中面临的问题

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正视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才是发展和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会遇到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是班主任在新课程理念推动下的基础教育工作中积极性不高。由于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工作还在进行,所以许多教师还没能够准确地认识这一理念的重要思想,也没有发现这一改革观点与自己工作实际的紧密联系程度。班主任对于实际的教育理念认识缺失导致未来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加上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也导致班主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影响了新课程理念在基础教育中的实施。

另一方面,班主任对于学生观念的认识不够透彻,对于发展观念的认知存在缺失,导致班主任对待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也存在片面性,影响了未来工作的良好开展。如班主任对于学生的体罚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心智的发展,还有班主任还认为艺术和体育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作用不大,而造成阻碍学生学习的现象,这些都属于班主任认识上的缺失,阻碍了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拓展。

三、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中提升的方向

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环境下进行自我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中的提升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班主任改革教育观念,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和适应全新的教育观点。其次,需要班主任学习并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参与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正确看待自己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班主任需要拓展自己的管理教育方式,以开放、发展的角度观察教育事业的发展,关心学生的进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面对小学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工作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同时,小学班主任也需要正视苦难和挑战,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科学、积极的工作态度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教学关系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润,乔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教育中“度”的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31-32.

[2]韦美艳.班主任管理的实践与创新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0):136-138.

[3]梁晓俐,王晓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89-294.

人才培养下的财政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师在讲授知识时需要满足课程的需求,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将历史课程进行变革,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探究和学习,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文化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向下;高中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准确地概括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逻辑和思路,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从品格能力、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全面的历史观,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来理性看待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丰富的学科核心素质,是历史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难题。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依据朱汉国教授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在进行历史探究时,学习历史课程的具体体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素养应包括学生对于历史上时间和空间知识、历史人物与史观知识的综合认识。除此之外,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应当包含高中学生对于运用时间与空间观念精确表达、理解、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和熟练运用历史史料论证历史规律的能力。总体来看,我国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本方向都趋于对学生史料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高中学生对历史和国家的认同感。

二、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并未理解历史核心素养

一些历史教师并未透彻理解核心素养的概念,在教学时出现了两个比较严重的误区,一个是核心素养的目标化,另一个是核心素养的功利化。这两个误区大大降低了核心素养的使用价值,导致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能动性

在历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底,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但是,在当前的历史课堂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只是根据考试说明学习知识,很少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探究。另外,教师也没有做到针对性地教学,因此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思维导向下的高中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一)运用全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以往我国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将教学的重点和思路都放在了学生的应该能力和实践成绩上,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进而导致高中历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度较低,使学生得不到核心素养方面的锻炼。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就是要让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师明确学生培养的核心,认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历史科目学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历史教学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核心素养的融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自主探索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习意义”建构,促进历史知识获取能力提升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知识获取能力”是指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客观描述世界、科学解释世界的过程中表现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认识世界、学会学习所必备的关键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群是学生发现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基础。就历史学科而言,它主要包含历史阅读与概括、历史理解等学科关键能力。例如学习“秦的统一”这一知识时,在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中,统一度量衡措施只是众多重要措施的其中一项。在教学中容易一带而过。然而在2020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试题第29题(略)考查了此项内容。该题考查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混乱的状况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重视并深刻理解认知到统一度量衡的社会意义,学生才能准确获取该高考情境问题的历史信息和逻辑。因而在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了解“秦统一度量衡”的基本史实,还应引导学生从社会意义层面,结合社会实践经验,准确理解统一度量衡的影响,即消除了地域差异,统一了全国市场,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从“学习意义”的视角,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历史知识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将教材内部思维知识与教材外部思维知识进行有效链接,从而让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历史认知。学生在遇到与历史知识相关的陌生情境问题时,学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材料信息中,迅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从而建立教材外部历史思维关系,高质量地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科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三)进行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历史课程展现了不同时代的事件,是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的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是其他课程做不到的。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但也容易让学生受到负面资料的影响,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学生认知历史事件时形成误导,不能让学生看清历史事件的本质,这样也就不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讲授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看清事件的本质,提升学生的判断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立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丰富情感体验

高中历史教师要明确在课堂上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探索历史的努力,要建立在学生坚实的历史知识和明确的历史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之上。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情感目标的培养,一定要以坚实的历史知识作为依托,才可以充分体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高中历史学科的情感素养培养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情感素养作为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目标。教师应当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其次,教师要学会将一定历史时期之内典型的历史事件作为例子,将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等提升到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层面探讨,让学生在历史课题的研究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积蓄起来的强大的民族力量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五)创新评价方式,多元评价学生,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教学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主,关注学生本身。而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核心点就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将评价贯穿历史教学的全过程。《课程标准》中有对核心素养的具体表述和学业质量水平的分层表述,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再将考试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课堂评价模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跟踪评价;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着眼核心素养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连贯性,而不是侧重某一时间点内学生达成的目标。

结束语

从不同视角出发,还有诸多提升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路径,期待更多历史教育同仁一同关注和思考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培养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明哲,金日东.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4):217-221.

[2]陈朝新.运用学科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学科关键能力[J].教师,2020(12):101-103.

[3]骆志煌.关键能力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学科价值和教学策略[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04):39-43.

[4]金文彬.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堂构建途径探究[J].知识文库,2020(04):146.

[5]康淑兰.浅谈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应关注的四个关键能力[J].学周刊,2019(06):102-103.

人才培养下的财政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理论产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它的建构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其主要内涵可以从制度基础、战略保障、实现路径、外部条件等方面去理解和把握,这四个维度是相辅相成和有机统一的。科学认识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有助于把握和解决新时代中国经济向何处发展的问题,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大有裨益。

[关键词]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理论;新时代

[作者简介]廉昌,男,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发展实体经济高度重视,他曾多次在视察调研之时就实体经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还突出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1]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和论述建构了其发展实体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一、 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

(一)理论依据

实体经济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通信业、文化产业、商业服务业以及教育、文化、知识、信息、技术、体育等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它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概念,主要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其运行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它的过度发展将会带来泡沫经济,给经济发展酿成很多不可预计的后果。而实体经济则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实体经济都是支撑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决定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关乎整个经济社会能否正常运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他深刻指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2]“我们的政策基点要放在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上,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赢利能力”[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为中国经济问题“号脉诊断”,他突出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实体经济作为底子,绝不能本末倒置,忽视实体经济而重视虚拟经济,搞泡沫化经济,从而给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历史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明确告诉我们,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之本,尤其是国防之本和民生之本。毛泽东时代主张“两条腿走路”,提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要均衡发展,但是把重点放在国防工业上,由此也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工厂企业就有大庆油田、鞍山钢铁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长春的中国一汽等,这些企业均迅速地发展了新中国的实体经济,奠定了深厚的国防工业基础,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较为安定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我们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改革开放以来,实体经济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一方面坚持以重工业发展为重点,另一方面则较之前更加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大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进一步建设小康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较为突出的就是改革之初,我们一心想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以经济发展方式大多是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粗放型发展,并且不自觉地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导致如今出现了一些“后遗症”,这些问题为我们当今的发展造成了障碍,所以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三)现实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局势和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经济领域突出体现为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复杂交错阶段。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状况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4]。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经济挑战,我们必须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和“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以产品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着力推动当前存在的经济“脱实向虚”向“脱虚向实”的成功转化,促进形成“虚实结合、以实为主、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经济运行良好局面。针对当前出现的经济增长乏力、经济结构转化动能不足等问题,必须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落到实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而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从经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走出困境、良性发展和世界经济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国际环境,实现友好合作、互利共赢。

二、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

(一)制度基础:“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致分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大类型。我国实体经济一直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发展,首要就得益于“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这为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前提。

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经济运行主体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牢牢掌握着一国经济的命脉,始终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柱,国有企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即使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势头强劲的发展趋势,国有企业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6]近些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改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之下,其不足之处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创新不足、竞争力差等方面。因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新时代国有经济还能否继续存在下去产生了疑问,他们有些甚至认为应该尽快改变國有企业的性质,使其私有化,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三省期间再次重申了“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而且态度坚决地指出,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削弱,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的重要论述坚决地否定了怀疑、唱衰国企的思想和言论,一方面为新时代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千斤顶”、注入了“强心剂”,另一方面为新常态下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压舱石”。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其经济运行主体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扮演者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在提供就业岗位、鼓励技术创新、繁荣商品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民营企业不断爆发出内在潜力和生机活力,为弥补原有的国有企业的诸多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弊病集中显现,次生问题也衍化而来。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事后性等特征,具体表现为劳动产品过剩、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只顾经济效益以及相伴而生的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失衡、市场秩序破坏、忽视社会效益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同样地,由此也出现了相当一部分人,对民营经济颇有微词、持否定态度,他们大多认为现在中国市场产生的种种乱象很大程度上都是民营经济引发的,因而也极力鼓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民营经济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应该把民营经济国有化。这些言论一度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民营企业家更是惶惶不安,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重要的关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的一些重要民营企业,他特别指出,民营经济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更是力拨千斤地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7]。这一提法较原有的“毫不动摇”表述更加突出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所持的保护态度,一方面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也为新时代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器”。

(二)战略保障:“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建国之基、兴国之本、强国之器。工业文明以来的世界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兴衰荣辱和血泪奋斗史,都雄辩地证明了: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强大必定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基础的。当今时代,国际产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中国产业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地作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国制造的水平和质量更进一步提高,使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战略于2015年正式通过并印发执行,提出了“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优化结构、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其中创新驱动是实现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支撑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其重中之重;质量为先,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实体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目标;绿色发展,生态、节能、环保是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前提;结构优化,做好不同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是实现产业升级最主要的工作;人才为本,人才是顺利实现上述四点方针的根本主体。同时,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既要使市场在制造业发展中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也要使政府充分地展现其引导作用,以弥补市场的不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方面必须从一切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的制造业形势和要求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必须以长远的利益为导向,做好宏观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既要有大局意识、推进整个行业的整体发展,又要分轻重缓急、有重点的突破,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合作”,一方面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以本国为主体,另一方面还要勇于开放、善于合作,不断地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中国制造2025”不仅在国内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实体经济制造行业的高度赞誉,业内普遍认为此项计划势必为世界产业格局变革大潮下中国制造业大有可为提供可靠的战略保障。而且在国际社会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受到了德国工业4.0专家乌尔里希·森德勒等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全面体现了新时代条件下工业革命的核心理念,是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工业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极其重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并多次对其相关问题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8]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要以传统制造业为重要基础,但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必须和时代新生事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形成“互联网+实体经济”“大数据+实体经济”“人工智能+实体经济”等新型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在供给环节尤其是供给方式上和服务环节多下功夫,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经济增长新动能。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考察之际再次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9]可见国民经济的重心在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重心则在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我们必须坚决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人才为本、质量为先,着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在科技研发方面捷报频传,进一步占领相关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和主动权、话语权,从而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基本路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突出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供需错位”问题,即中低端产品產能过剩,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消费的需求,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基本路径就必须是也只能是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供给体系和需求侧匹配错位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10]他还特别强调:“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11]

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中以下面六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为重点:产业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投入结构问题、排放结构问题、动力结构问题、分配结构问题。第一,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在整个实体经济产业中所占比重过高,而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所占比重过低,这样一来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必须加快核心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金融保险制度,逐步淘汰落后产业,促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第二,区域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分布不够合理,城镇人口低于农村人口(尤其是户籍人口),非城镇户籍人口相当一部分城镇当地常住人口的福利政策都享受不到,这对于人才流动和发展都是不利的。再有,实事求是地讲,不同区域之间政策的倾斜程度是不同的,具有不平衡性和不协调性甚至不公平性,有些地方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飞速发展,而有些地方则发展缓慢迟滞。因而,必须进一步大力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福利保障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等,促使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第三,投入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集中在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传统产业要素上,导致工业产品以中低端产品居多且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现在必须大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大在科学、技术、信息、人才等高端要素上的投入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使我国实体经济投入结构不断优化。第四,排放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排放结构中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排放比重偏高,致使我国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过大。因此,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改革和完善生態环境保护制度和破坏生态环境问责追责制度,推进形成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第五,动力结构问题主要体现为过去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三驾马车”尤其是投资来拉动发展。但是从根本上看,这只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短期动力,经济发展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还必须依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产生的根本动力。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制度变革、促进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以更加科学的管理制度、合理的产业结构、高配置的要素挖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动力。第六,分配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等都相对较大,大多数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这种现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完善和改善社会分配制度、产权制度、财税制度,确保形成较为合理的分配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应时而生的适应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总结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2]当前,随着各方面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到了攻坚克难阶段,较为容易的部分大都改革完成,剩下的都是改革起来有很大难度、需要下大力气去改的部分。因此,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本路径,进一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实体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促使实体经济实现结构升级。

(四)外部条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深受各方面问题的束缚而难以实现经济转型期的实体经济较好发展。“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局势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倡议,为中国以及沿线各国乃至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实现经济转型和实体经济长足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发展实体经济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第一,探寻新的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以中国为首的后发国家倡议并积极参与的,是特殊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是符合沿线各国根本利益的重大倡议。在“一带一路”落地生根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把自身具有的产能、资金、人才、技术等突出优势在沿线各国转化为市场与合作的优势,可谓优势互补、一举两得,既帮助沿线各国建设和完善了基础设施、为推动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促使当地民生条件得到改善,又为中国结交了新的经济合作伙伴。同时,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也可以更加广泛和更大程度的惠及沿线国家,对沿线国家尽可能的给予支持。另外,中国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与他们共同分享,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迅速摆脱经济困境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进形成平等互惠型的经济合作关系。第二,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的全球化是以海洋作为中心,导致海洋国家和沿海地区更容易获得发展的先机条件,从而迅速崛起和腾飞,这也在世界近现代的历史上形成了内陆落后于沿海、东方落后于西方、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固有不平衡局面,国际经济政治同样以西方为中心。如今的“一带一路”绝非翻版的“马歇尔计划”,它不是为了中国一己之利而发起的,也不是凭中国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是旨在推进亚非欧国家以及世界经济共同发展而发起的由各国自愿参与共同建设的重大倡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13]“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非大陆,致力于向西开放。从国内看,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从国际上看,为蒙古、俄罗斯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国家进一步利用优势资源、扩大对外开放搭建了合作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而且还将和亚欧非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一个闭合环形,更加能为沿海、沿线国家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形成平衡的全球化秩序和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由此可以看出,“一带一路”一方面为中国以及亚非欧沿线国家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探索出了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为沿线各国实体经济能够在一个相对公正平衡、和谐包容、互惠互利的环境下安心发展打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对中国、对亚非欧沿线国家乃至对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共建“一带一路”,我们“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14],真正发挥其作用为各国人民造福。各国之间应该保持最基本的信任,努力开创发展新机遇,积极谋求发展新动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通,建构多元的合作平台,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开放、包容、合作、互惠的外部条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产业结构的转化升级。

三、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是习近平同志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中国经济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经济理论,该理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统筹协调、内涵丰富而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理论方面,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特别是在学术研究方面,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为实体经济的研究给予了大量的科学论断和阐述,这些都是研究者从事相关探索的重要资料来源。2003年以来,中国知网(CNKI)上关于实体经济的研究有23502篇文章,其中2013年以来的相关文章有16296篇,占到总数的69.3%。不仅是数量可观,从质量上看,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这些都很大地推动着实体经济的研究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二)现实意义

在实践方面,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朝着正确方向持续前进作出了重要的顶层设计,即:以“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为制度基础、以“中国制造2025”为战略保障、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本路径、以积极倡导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习近平发展实体经济理论必将“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15]进而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雄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8]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工业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发展中心.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品质革命之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

[3][10][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7、255、50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84.

[6][9]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N].人民日报,2017-12-14.

[7]党中央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N].人民日报,2018-9-28.

[11]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7.

[1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0.

[14]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5-15.

[15]王兰军.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光明日报,2017-11-28.

责任编辑:彭银春

上一篇:水厂设备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预防产生质量系统论文范文